20141207「你已經蒙恩了」-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 1:26-38(67 115 324,32)

你已經蒙恩了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4 1207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生命蒙恩 生命值得歡喜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反思,而且我們往往不得其解之終極奧 祕,就是何以有「我」。為什麼「我」?「我」,不是一個字,也不是一個書寫 記號,乃關於有血有肉、真實存活,感受生命起伏、痛苦、歡喜之「我」。 「我」就是英文的「I (i 的大寫)。「我」,從此字之中間分成兩部,古解:從戈者,以戈自持也。 我稱謂自己「我」,原意是拿著戈(兵器)殺……殺誰呢?殺自己或殺對方?其實, 我認為,自己稱謂自己時,任何人必須自我剖析,或者,自我防衛。即「殺」自 己自我剖析,或者「殺」他人自我防衛。也有另一種解釋,「我」其實,就是兩 隻「戈」,殺敵的兵器。從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當人們說「我」時,絕大部份的 時候,所說所論的乃從社會環境、條件下看見的「我」,換言之,看見的是外 表---衣著、外貌、社會經濟地位、階級、職業位階、財富、家勢…等等,而這些 嚴格講起來,和「我」沒有直接關係。當我們一一把自己所穿著的這些外表剝除 , 實際上,這是非常痛苦的過程,如同拿戈刮除自己皮膚一樣,痛苦非常。因為我 們在乎「我」,通常講的是我擁有的「外表」,例如,財產、地位、權力等等, 而不是指那真正存有的「我」。 把層層的外表剝開,我得到什麼呢?這值得每一個人細細地思想、品味。拉 丁字說 ego,今日我們翻譯 self,自我、自己本身。照西方知識傳統的瞭解, 「我」乃思想的主體,具感官、意願、與他者區別的能力。傳統心理分析定義, 「我」介於動物本能之衝動和社會教化校正之間,也就是,介於 id 和 superego 之 間。換言之,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動物本能,在危急時刻選擇保存性命之衝動。每 一個人身上也留有社會的教化影響,循規蹈矩。而「我」在這兩者間,往來調整 。 一方面我們無法徹底約束動物本性,自私自保為己生存而不計一切,永遠是人性 的束縛。另一方面我們也無法逃離社會約束,「我」必須在乎社會觀感,「我」 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規範。「我」在兩者之間。對基督徒而言,此外,「我」還 加上思索何以是「我」之信仰價值,這是源自上帝的屬靈精神。換言之,何以有 「我」,不是生物自然演進的結果,也不是社會規範下產生,乃在於出自上帝的 安排與帶領,叫我明白生命還有另一層屬靈的意義。 除去這一切外加的「物」,「我」還有什麼?「我」還是什麼?由於現代醫 1


學科學的進步,我們對於身體有更精密的瞭解與認識,不僅仔細地保養身體,我 們也知道身體之需要及照顧,為此,人們越來越長壽。然而,我們依然還是要問 , 這身體就是「我」嗎?電腦科技非常發達,電眼可以辨識人的面孔,而我們也清 楚知道那一張面孔就是「我」。然而,還要進一步問,眼睛、鼻子、嘴巴、頭髮 組合而成,那一張臉孔就是「我」?可是,臉孔會改變!嬰孩、孩童、少年、青 少年、青年、成年、壯年、老人…一步一步地改變,那麼,「我」也跟著改變嗎 ? 「我」的改變如何被「我」瞭解呢? 上帝揀選 東方文化裏,權力地位最高的人稱為皇帝,也就是「天子」,「天之子」。 顯然地,東方文明裏,人不能也不敢僭越而自稱為「天」,只能稱天之子,在天 之下。古埃及的法老王,稱為「太陽之子」,其實,也明明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太 陽,只能用太陽之子自我投射。問題是,既然不是天,也不是太陽,那麼,人之 最高也頂多只是「子」。不管從哪一位母親而出,但是,一定就是「子」,既然 「子」,就需要母親照顧、養育等等。到頭來,再偉大或自稱偉大的「人」,都 只能自稱「子」,而且,都是「人之子」。在基督教的信仰裏,我們清楚也歡喜 上帝成為人之子,人子來到這世間,和你我經歷了相同的人生養成,才得以長大 成人。這是上帝自我限制,為了與我們一同。唯有和你我一樣,同樣受人性的約 束,才能明白生命的價值何等貴重!我們明白身體不等於「我」,因為就算失了 一條手臂,「我」依然存在;甚至,四肢萎縮的病人,「我」依然還在。我們還 要進一步問,即使身受重病,成為植物人情況,「我」也依然還在,只是沒有能 力表達,卻不代表沒有意願表達!能力上也許不足,但意願卻可能滿滿。 當「我」還在時,我們需要恩典。路加福音 1:26-29,天使加百列進入使女馬 利亞的家,對她問安,「主和你同在了。」聖經留給我們一段值得三思的記載, 馬利亞因為這話就驚慌,反覆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驚慌,因為馬利亞只是 普通的女子,並不出於王公貴族等的上流家庭。路加福音只說,一位童女叫馬利 亞如此而已。至於約瑟,則刻意強調「大衛家的一個人」,來證明耶穌和大衛家 的血統關係。「馬利亞」,照亞蘭語、希伯來語的發音,同一個名字漢語翻譯 「米利暗」,摩西姐姐的名字。因為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故事,「米利 暗」、「摩西」成為後來以色列人慣取的名字,乃民族英雄之名字,也期許子孫 像他們一樣英勇。在耶穌的時代,女子取名馬利亞很普遍。光光福音書裏,我們 就看到抹大拉的馬利亞、另一個馬利亞、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 (馬可福音 15:40)、伯大尼的馬利亞…等等,可見一斑。 平凡女子馬利亞,天使問安讓她非常不安,何德何能,天使對她說話!


「『我』如何成為蒙恩的女子」?「何等人之『我』,居然主與『我』同在了」 ? 普通人家的女子,在完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裏,根本無足輕重,和一頭牛或羊 相差無幾,都只是男人的財產。然而,這是社會外加給人的價值,這是人的身外 之物,這是人的外貌表面,一點也無關乎人之本質,「我」。換言之,就算天使 選一位女子,怎麼會選到「我」呢?馬利亞如此認為,她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子, 也不是什麼重要貴族之後。30 節,天使對她說,不要怕,你已經蒙恩了!因為不 在乎這些身外之物,單單在於上帝的揀選。雖然人活在這世上,老實說,大多數 的時候、大多數的朋友、大多數的關心…統統集中在「物」,看不見那一位的 「我」如何。 上帝旨意 其實,我們在這世上必須努力,建立自己的家園、事業、社會影響力…等等。 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成果,我們樂於和周圍人們分享之,這是「施比受更為有 福」的人生信念。然而,耶穌提醒我們,「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 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 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 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上帝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 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 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馬太福音 6:28-33)倒不是衣服、食物不重要,而是相對於「我」之價值,那 麼,我們更應該在乎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 馬利亞覺得這事情訝異,怎麼發生在自己身上!天使說要使用她,耶穌要從 她而出生。耶穌,翻譯出來就是耶和華是拯救,也就是舊約翻譯的約書亞。馬太 福音說得更直接,1:21,「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這拯救關乎人與自己的罪惡。「罪惡」,不是指違反了法律上、律法上、 風俗上、約定俗成的誡律、規定等等,卻在於人不願意認清楚自己本身。人在乎 外貌,這是這個世界給我們的規矩,我們活在其中。然而,信仰卻關乎人之本質 、 意義,即是否我清楚認識我的本相、本質。外貌,只供給我們在這人世間走過, 每個階段的不同需要與滿足;然而,我們卻要明白「我」真實的意義。耶穌來, 叫我們從這些遮掩裏出來,看清楚人在上帝面前的本相。罪惡,乃遮斷了我們與 上帝之間的關係。耶穌基督成為我個人的救主,乃叫我穿透這些遮斷,直接面對 「我」與上帝。 耶穌耶穌 3


照當時中東社會條件與價值,馬利亞「不配」擔任這事,這也是她感到驚慌 之原因。可是,在上帝恩典裏,人沒有不夠資格的,人也沒有不夠價值的,因為 祂在乎我們的內心,我們的真實,我們的本相,不在乎我們外表擁有多少,更不 在乎我們條件如何。這成為基督教會最重要的信仰,也是我們的相信。因此,擁 有多,我們歡喜每一天;擁有少,我們也歡喜每一天;缺乏,我們也努力歡喜每 一天;困苦,我們也相信並歡喜每一天。因為,如保羅所說的,「誰能使我們與 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 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 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 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羅馬書 8:35, 38-39) 除非我們真實面對「我」自己,不被身外之物、外貌、擁有所中隔,坦然真 誠面對自己,否則,我們依舊淪落滾滾紅塵而 自拔。我們也都清楚,你我無法逃離這個社會、人們的眼光、競爭淘汰、出 人頭地……人世間的規矩,卻我們必須清楚上帝不是透過這些看我們,單單在於 「我」本身。源自生命的上帝愛本於生命的你我,單單在於生命的「我」,此外 , 別無它物。馬利亞如此,你我也如此,生命充滿驚喜,更叫我們驚訝的是,上帝 居然愛我們,願意恩典臨到我們,叫我們生命轉變!蒙恩滿滿! 問題討論 1. 這個世界、社會看高不看低,重視身份地位,在乎官位職位大小,追求財 產多 寡。談談我的人生經驗與歷練,曾經遇到被對方 (老闆、官員、議員、客戶… . 各種對象)看輕身份之經過,並說說我當時的感受及日後的想法。 2. 上帝是創造萬有生命之上帝。上帝不在乎人們重視的各種條件,單單在乎生命 本身。我們因信仰,耶穌基督成為救主,拯救我們得以坦然來到上帝面前,向 祂祈求。談談我的生命故事。 3. 馬利亞等候主,願意為主所用。談談我等待主的經驗與見證。信心,我們向上 帝祈求;然而,應許的實現,卻需要我們等候主。等候,並不是上帝應許落空, 卻是我們信心之考驗。#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