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羅馬書 6:12-14(65 149b 276, 15)
追求聖潔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5 0201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時代進步 時代總有些方向或事件,影響大多數的人們,包括我們。尤其,當危機發生 的時候,這些方向或事件更具無比的影響與操縱,叫人們默然無語、也無從抵抗 。 然而,那些來自大自然災害,或來自人為的危機影響,隨著日子漸久漸衰退,直 到有一天,人們不復記得那曾經引起的巨大影響,一切無事平凡…。直到,直到 再下一次的同樣危機發生,又勾起人們許多的記憶與恐懼。在台灣,每年夏天總 有許多的颱風,其中,幾次嚴重的大淹水,造成地區極大的損傷。最為老一輩人 們所想起的,就是八七水災。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至九日,艾倫颱風強大西南 氣流,一天內下了約一千公釐的雨水,造成台中彰化南投等地嚴重淹水,死亡約 七百人,失蹤上千人,家破人亡。其實,不只這次颱風雨水強大,更在於當年的 公共排洪工程有限,人們自保能力不足,更讓這次水災損失嚴重。此後幾年間, 大家談水色變,卻也漸漸在每年夏天的經過中,且一代過一代中,淡忘可怕的八 七水災而不復記得。好像我們都會淡忘,不然無力量往前,不然無法面對眼前困 難…。 同樣地,一九三五年的墩仔腳大地震造成中部極大損傷,也隨著時間進展及 年長經歷者的逝往,變得越來越模糊而不被後人所記憶。直到,一九九九年,九 二一大地震同樣發生在中部地區,重創百姓的生命與財產,幾年裏,許多人的夢 魘依然是久搖不止的大地,到處鏗鏘巨響的走山聲,內心無比的驚惶,無法從那 最深的傷痛與恐懼中逃出…。至今已經過了十五年,大多數人們漸漸淡忘地震的 可怕,留下那些痛失親人的破碎家庭,永遠無法彌補的痛苦…。我們受苦,被災 難深深封鎖,卻也漸漸淡忘,不再記得那最深的傷痛。不是我們無情,卻不得不 目光注視前方,抬頭迎向眼前的新問題,及忙碌日子裏謀求生活之道。當然,有 些傷痛永遠難忘,想忘記也難,每到關鍵時刻,縈迴心頭,傷痛久久。然而,這 裏卻是我們的故鄉,我們哪能逃離它呢… 投資賺錢,自古皆然。然而,以錢賺錢卻是今日世代最大的主流方向,尤其 過去一二十年,人們相信透過市場上公開、自由的交易行為,能夠讓金錢快速地 賺取更多金錢。這,造就了許多的家庭,也給許多人無比的成功想像,實際地給 贏者許多快速湧入的金錢。這些活生生的金錢「見證」,鼓舞了今日的世代,讓 1
人們羨慕,而懷恨自己竟然只是天天靠著工作賺取工價的平凡人。然而,近十年 來的世界局勢發展,急轉直下,經濟繁榮過度而破滅,人們以為理所當然的錢賺 錢常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騙局,那些侃侃而談的投資理財老師,卻連自己都無 法保障,甚至,淪落為一個又一個的說謊者。公司倒閉,工廠關門,失業隨著更 多的失業,人們面臨最大的恐慌,只祈求謀得安穩工作,一點也不敢想像那個榮 景時代,只祈求眼前的債務難關度得過。一個人安穩,似乎不在於自己,反倒常 常在世代的變遷中起伏。原本,我們大可以堅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人生路, 卻在這世人走的人生路裏,在這些人間變化中失落了生命的方向。甚至,原本以 為能夠穩固的人生保障,不論房地產、股票、債券等等,卻隨著公司、銀行、甚 至國家倒閉變得弱不禁風。鈔票,也隨著政府財政惡化,甚至,倒閉而貶值、乃 至一文不值。人生的方向在哪裏?什麼是可靠的呢? 尋求出路 人追尋幸福,然而,幸福在哪裏?幸福又是什麼呢?自古以來,人們努力在 世界裏找到美好的樂園,以期隔離人世的現實與苦難,得到最好的生活。尤其在 戰亂的世代,緊張窮困的世代,人們更渴望進入無憂無慮的桃花源頭,遁入生命 的全然自由與自在。西洋人追求烏托邦,東方人追尋桃花源,到底在哪裏呢?然 而,科學啟蒙的世代起,人們靠著機具窮盡世界的各個地方,甚至極地沙漠,無 所不至,卻發現烏托邦不在人間,桃花源卻永遠在書本裏。如何迎向那真正的人 生出路呢?保羅提醒我們,生命的路在乎外在的環境,也更在乎我們的心靈認知 。 沒有樂園,因為終究這身體是「必死」的(6:12)。保羅清楚,人的肉體是必死的, 並無法超越它。可是,人能做的乃不要讓罪在這必死身體上作王!一旦,罪作王 了,「使你們順從身體的私慾」。照希臘語法之敘述,保羅有傾向主張,「你 們」還是自由的,可以抗拒的,不必被罪在必死的身上作王,「你們」不要順從 身子的私慾…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關於「我們」與「必死身子」之間,有罪、有私慾。 「罪」,前兩回已經提到過,照希伯人思想的字義,就是不按照規定而行。希臘 思想則更進一步指出,那人離開上帝。私慾,本字自出於「慾望」,並沒有善惡 之區別,就是人之「想要、渴望」。道德上本沒有爭議的,如人餓了想吃,累了 想睡,麻木了想換新…。可是,我們也明白,在這道德上沒有爭議的事之外,顯 然地,我們還有許多的慾望---例如,羨慕變成嫉妒、想要變成貪心、換新變成搶 奪…舊約的傳統裏,罪惡的意志、想法等同於罪惡的作為、行動,換言之,不可 以單單以為那只是想想而已,就以為沒有犯罪;不,只要有意念、意志,就等同
於行使出作為來的罪惡(參考撒母耳記下 11:2)。在猶太教的禁食操練裏,慾望被 當成最嚴格違抗人全心獻身上帝之衝突! 私慾而生 然而,它還告訴我們,不關係猶太人、外邦人的文化如何,卻關係普世眾人 的心靈之道理,關係著面對現實壓力,卻必須從容面對的生存之道。似乎,我們 和摩西帶領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各人行「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在世間, 我們的確如此,照著自己眼中看為正的方向而行,這是曠野的邏輯、也是世界的 邏輯。人人各有自己的一把尺,照著自己的慾望,人人不同。可是,這卻不是上 帝所告訴我們的人生方向。換言之,人性有其限制及殘酷現實,卻未必我們就全 然被降伏而毫無招架。只不過,我們往往放棄生命的主導權,反而隨波逐流,還 以為這是正確的方向… 我們在世上所行的,都是照著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去行。然而,使徒保羅卻 提醒,不要讓罪在必死的身子作王,不要讓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私慾,從何而 生?這是個大問題。說它沒有,似乎它又不在我們的意念下,卻忽然它就萌生, 就影響了我們。大衛王,只是在一日傍晚,睡起步行於王宮的平頂,看見一婦人 …事情就全然改變了。不是因為缺乏而想要,也不是因為受困而圖謀生存,單單 只是萬事皆足,眼睛一亮,事情就全然改變了。 這清楚地提醒我們,生命固然需要許多物質的保障,我們需要房舍、土地、 財產、金錢、職務、工作、事業…乃至於社會地位等等,這些統統是我們所欠缺 的。可是,上帝賞賜這些給我們之根本意義,卻不在這些物質本身的價值上,倒 在於我們憑藉著它們所體認到的生命在上帝恩典裏。不是這些物質本身等於安息 , 卻在於透過對這些世上物的瞭解、使用、體認、誤用等等,來體會上帝賞賜的恩 典。假如我們把物質等同於上帝的賞賜,卻只落入永遠的自己行自己眼中自以為 是的事情,完全看不見上帝賞賜的恩典。保羅提醒羅馬教會信徒,也同樣提醒我 們,重點在於將自己獻給上帝,做義的器具獻給上帝。不是人世間之物;重點在 於透過人世間之物體認恩典。這是生命的提升與超越,我們必須在靈性學習,並 放下自己眼中看為好之事。 追求聖潔 約翰福音 3:31 告訴我們,「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從地上來的,是屬 乎地。他所說的,也是屬乎地。從天上來的,是在萬有之上。」這段經文非常重 要,因為靈性乃從天上來的,這也是耶穌對尼哥底母說的重生,重新自天上出生 之意義。靈性,乃關乎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靈性,乃在於人內心最純潔,不受 3
世間事影響,直接地觸摸人的存在根本。在靈性之體認裏,我們不討論要吃什麼 要穿什麼,如同耶穌告訴我們的,乃單單在乎人與上帝之關係。在靈性的體認裏 , 我們不討論工作、賺錢之問題,卻單單問,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之 問題。這是遠遠超越人受限的社會環境之問題,乃如同經文告訴我們的,「因為 上帝賜聖靈給他,是沒有限量的。」照原文,上帝所賜的靈,乃沒有界限的,遠 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之外,更多更多,沒有窮盡的。這是上帝賞賜給我們的寬廣恩 典,何等歡喜,遠非我的個人心志所能明白。 在世上,自然地,眾人之事形成眾人以為的規則。我們使用金錢,使用金融 體系,使用社會資源,使用人際關係,使用天底下的萬物,這是人們眼中看為正 之事。我們的心靈,必須回到生命的源頭,如同聖經告訴我們,乃來自天上的, 從天上再出生一次的,觀點乃徹底不同於人世間的規則,單單在於上帝的賞賜。 這是屬靈的恩賜。為此,我們沒有限量,因為上帝將聖靈賜給我們!這好比詩篇 23 篇所講,「祂使我的靈魂甦醒」,進入靈性的更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因為上帝叫我們「躺臥在青草地,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這是 生命恬靜的溪水邊,上帝全然接納我們,毫無拘束地,毫無畏懼地,坦然在祂的 面前。這是何等的景觀!感謝上帝,叫我們進入屬靈的恬靜溪水邊,叫我們追求 聖潔,學習成為主的樣式。# 問題討論 1. 談談您去年當中,最緊張、困頓、不知所措的一件事情,或者,最緊急而痛苦 的一件事情。為什麼不知所措,又為什麼痛苦?談談我的心情與情況,並試分 享之。 2. 福氣,人人要。台灣人最期待無由因端而臨到的滿滿福氣,例如,天外飛來橫 財、無中生出的財富等等。談談我對人生福氣之看法,什麼才是堅定、持久的 福氣。 3. 最安穩的工作是什麼呢?我們必須回到生命的根本,思索生命意義,才能從其 中體認活著之樂趣。生命,充滿樂趣,充滿可能,充滿超越。談談我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