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2「生命平安」-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羅馬書 8:5-11

生命平安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5 0322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強弱之間 自古以來,強弱關係一直是人類社會的主要衝突,有強者、弱者,互不平均。 強,代表支配者,擁有較多的資源和優勢,弱者,則相對缺乏。因為無法絕對平 均,也無法絕對公平,這個世界從頭開始就是強弱不等的,也一直強弱不均,我 們活在其中。孩子問我,為什麼恐怖份子把自己的恐怖殺戮行為稱作「聖戰」? 其實,這中文翻譯有點離題。本字,阿拉伯語:‫جهاد‬,用相對等的字母翻成英語, 就是 Jihad,音譯就是吉哈德,意思就是竭力奮戰。因此,字面意思並不是神聖之 戰爭或聖戰,而照古蘭經之用法,吉哈德一詞慣用在為真主而竭力奮戰。所以, 翻譯為中文的「聖戰」,其實是一種擴大解釋的翻譯。因為,這些恐怖行動一點 也不神聖,甚至,也不能稱為戰爭,而是強對弱之屠殺。只是這個詞已經被濫用 了,只要起身反抗,任何行為舉動,都自己宣稱聖戰。其實,即便戰爭,文明國 家也有戰爭的規範與規則,例如,不濫殺無辜、不用化學武器等等。可是,今日 的恐怖主義已經毫無限制了!完全只有強者濫殺、屠殺弱者而已,一點也不算聖 , 一點也不是戰爭,而是徹底的大欺小、強吃弱的懦弱行為。 有人說,台灣已經是人人票選總統之民主國家,應該是公平的社會。然而, 一人一票不代表社會展現公平的態式。同樣,美國號稱最民主公平的社會,更不 代表它在國際社會就是願意和平公平對待它者,反而,強弱關係更為明顯。是以 , 我們常常說,台灣雖然擁有經濟,卻無法在國際社會公平立足,更沒有辦法建立 官方的正常外交,反而成為最弱勢的。不僅各行各類國際組織加不進去,更不用 說政治象徵意義重大的聯合國了。很明顯地,強弱關係一直存在。只要有人在, 就有強弱關係,無法避免。就算縮小到國中、國小,也依然有強弱關係,這也是 為什麼台灣教育體制下「霸凌」事件依然層出不窮。或潛在著,或明顯發生,強 弱關係一直存在。不只同學和同學、學長和學弟、老師和學生、家長和老師等等 , 這些關係裏,存活其間,我們嗅出其中的強弱關係之差別。既然知道差別,我們 就改變了我們在社會的態度與腳步。這也是人類的文明與人們的生存之道,我們 所說的,形勢比人強,甚至,委曲求全。 強與弱之間,為什麼無法相扶相助、和平共存?這是人類歷史的問題,也是 今日我們的問題。耶穌老早就為這事提出解決之方法,「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 1


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裡頭為大的, 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 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 22:2527)這是一段值得深思的教訓,耶穌深深知道聽眾心裏,照一般的想像,當然是坐 席的大,服事坐席的人是小;卻他刻意顛倒反問,讓聽眾進一步深刻反省這個自 以為是的道理。簡而言之,照耶穌的教訓,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乃因為強者願 意、甘心樂意地服事弱者。這世上強者強迫、逼迫弱者服事他們,卻耶穌要我們 樂意相反為之,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體貼聖靈 保羅認為,「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 事。」(羅馬書 8:5)照原文直譯,意思更簡潔:因為那些照著肉體(去行)的人們就 是肉體之諸多事情;那些照著靈(去行的人們)就是靈之諸多事情(和合本譯為「體 貼」,實際上原文是用 be 動詞分詞當名詞來表現)。其實,更簡潔的意思,只要 照肉體的就是肉體之諸事情,照靈的就是靈之諸事情。換言之,不單單行為舉止 而已,連思想意念也通通在其中,不在於行為或思想意念,單單在於出發點屬於 肉體還是聖靈之差別。我們,到底照肉體,還是照聖靈呢?在第一世紀希臘哲學 、 文化的環境下,保羅使用靈肉對立的觀點很正常,因為照希臘哲學,人被分成靈 魂和肉體兩部份,而且,兩者對立。靈魂,又常常被等同於知識、觀念、理性(那 些看不見、摸不著,卻我們「知道」之事物)。8:6,「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 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此節的「體貼」,在原文是用動詞表示,翻譯成 「籌算」比較接近原文意思。直譯就成為:肉體之籌算,死亡;而靈之籌算,生 命平安。的確,肉體之籌算,不論面對死亡或違抗死亡,都逃離不了死亡。美容 防老、身體保健保養的人,終究面對的是死亡。為生活憂愁的,也終究面對死亡。 現代社會,人們很在乎保養身體健康,美容健身,不單單為了好看,更在乎 延後死亡。不只在乎死亡,我們還希望自己成為強者。我們慣於單一思考方向: 希望自己成為強者就不被欺負,才能在高度競爭社會裏生存,才有幫助人的能力 (實際上,這只是身為強者之藉口,因為不太因此而幫助弱者…),才能生存…問 題是,活著必須彰顯出意義與價值,不然,求生存和死亡差距不大。那麼,我在 乎的意義與價值呢?平常,我們照自己的喜愛往來,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 們不喜歡被人拘束,不論我們的條件如何,或強或弱,我們都不喜歡被約束,我 們總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算偷偷有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也不惜代價。 可是,當我們遇到大災難,大困難,根本無法勝過的大問題時,就一籌莫展。


這也難怪我們說,人終究求神問卜,宗教永遠都被需要。不論社會如何進步,科 技如何發達,人們還是需要心靈的平安。手機、電腦非常發達,便利超過先前的 世代,然而,使用手機、電腦算命、求神問卜卻也不是新鮮事。顯然地,根本思 想裏,人們依然需要那最無所適從之情況下的倚靠,那出於精神、靈魂的倚靠。 事不出其然 第 7 節,「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上帝為仇;因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 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歡。」原文直譯,原來肉體之籌算,乃 敵對上帝; 臣服於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臣服於上帝的律法)。很清楚地,如同約翰福 音 4:24 所講,「上帝是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上帝的律是靈 之律,肉體不相容於靈。因此,「基督若在你們心裏,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 因義而活。」(8:10),原文直譯,基督若在你們裏,肉體因為罪而死,靈卻因義而 活(生命)。從現代人科學角度而言,肉體是化學元素的組成。肉體有許多的需要, 才能維持它的運作。肉體還有欲望,甚至,欲望無窮。罪被連結於肉體。倒不是 因為這些化學元素有什麼問題,卻在於肉體欲望生發出來的罪,人受制於此,也 因此,人受制於死。靈、精神、氣息卻因為上帝的義而擁有生命!為此,我們需 要耶穌基督,我們需要聖靈住在我們,使我們死的身體成為靈的作為與見證 (11 節)。 肉體的限制很大,累了就無法思考,餓了就無法行動,渴了就幾近死亡…而 這些只是基本需求而已,還有,還有更多的欲求---貪婪、自私、好面子、成為強 者…無窮無盡。然而,我們內心真正篤定的是什麼呢…?更多的豐富?還是,孩 子不再頂逆而回頭?人生所想要的是什麼?畢竟,世上事,我們有現實的判斷, 以為迫於現實而做的不得不。可是,事情卻未必照我們現實的判斷與想像發生與 進行,反而,超過我們想像。人類今日相信科學成就的一切,也認為沒有不能克 服的困難。卻,意想之外往往在我們想像一切最周延的計畫之外產生。「之外」 , 成為我們永遠無法計畫的內容。我們只看見「眼睛所能見的」部份,可是,眼睛 所能見的部份並不是全部,反而看見的部份,我們以為看見的事物,卻成為最大 的盲點。我們總以為,眼睛能看見所有一切的事情,卻眼睛反而成為最能遮蔽我 們之感官。我們是否認清楚這肉體之限制呢? 生命平安 在這世上,我們需要很多事務,我們需要經濟、社會、家庭、關係等等,然 而,當這些天天周旋在我們身邊時,我們是否還能感受倚靠上帝之重要呢!當核 3


能發電成為乾淨又有效率的電力來源,小小廠區發出極大的電力,沒有火力發電 的空氣污染,也沒有火力發電的損耗,多麼豐富的能源。可是,我們縱使相信科 學,也必須面對核能電廠必須天天運作,操作的人員必須天天緊張地守著每一步 驟,一點也不能鬆懈。核廢料之儲存也永遠受到最好的照顧,一點問題也都不能 發生。顯然地,我們已經不只相信科學,還相信永遠不會發生變故,永遠也不會 發生意外。然而,誰能保證沒有意外?誰能證明意外都是在我們所能控制之範圍 內發生?人類以為,事情總有解決的出路。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承受!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給了一段非常美的教訓,路加福音 12 章也記下這一段經過。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 於衣裳。」這話初看,不合理。我當然需要吃,我當然需要喝,我更在乎穿什麼 , 為什麼不要憂慮這些事呢?耶穌當然也知道我們需要這些,因為連他自己都需要 , 他也渴,也餓,也活在人群裏,怎可能不知道呢!然而,耶穌卻刻意如此說,引 起我們極大的注意---這話,合理嗎?這些當然需要關心,可是,不需要憂慮。 「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這才是我們應 當努力的。倚靠上帝,在於我們內心篤定,聖靈給我們方向。不論遇到什麼樣的 情況,我們都全心倚靠上帝。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是創造主,上帝是唯一主宰,上 帝必帶領我們。我們歡喜全心信靠祂。# 問題討論 1. 人的身體(和合本譯為,肉體)很有限,稍稍累了,就無法思想,情 緒容易受影 響。稍稍餓了,精神就渙散,無法集中。稍稍受挫,整個人受影響,連生活都 不正常。談談我的經驗,因為某些因素而身體受挫。 2. 讓我們靜心回歸自己,撇下手上的一切工作、思 緒及世上各樣的事情,除去這 些,我們還擁有什麼?而這些擁有、也是別人奪不走的,有 哪些呢?分享我的 徹底經驗。 3. 通過聖經,通過祈禱,通過靜心反省,我們有聖靈之內住,影響我們,帶領我 們。只是,我們太多時候,靠著自己所想要的行動,卻不願意靜心等候聖靈帶 領。願主幫助我們。分享我的平常生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