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12:22-32
感恩主滿滿賞賜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151122
渴望平安 人人需要平安,你我需要平安。尤其在一個恐怖主義盛行、 自殺炸彈攻擊、平凡日子可能立即被破壞的年代裏,人們更渴望 平安。原本平凡無奇的每一天日子,我們還覺得有點平淡無聊, 卻,瞬間徹底改變!渴望這原本的平凡、平淡而不可得,反而隨 時專注在世界的動蕩裏。人們問,台灣會不會遇到恐怖攻擊呢? 台灣不像歐洲那麼敏感、那麼重要,可是,說不會也未必,說會 也不絕對。為什麼呢?畢竟恐怖份子不是來自中東而已,甚至, 連自己本身的社會裏都會萌生出來!不然,台灣怎麼也會發生捷 運車站無目的殺人事件呢!這是一個缺乏平安的世代,也是你我 渴望平安之世代。 然而,生命的歷程就是變化,活著就面對變化;不變化不只 不存在,甚至已經死亡。漢語,我們說「平安」。平,平平的, 不要高低起伏,也不是缺欠貧窮,只要和大多數的人們平平就 好。安,屋頂(屋室)之下有女,謂之安。希伯來字,shalom,漢語 翻成「平安」,但古老語言之 shalom,原本使用的意思很廣,例 如,和平、和諧、整體、完全、繁榮、平靜、福氣…等等,也是 人們見面或分開時的問候語,像請安、再見之意。所以,不單單 一般所說「平安」,而是更廣意的「福祉、福氣、好過(日子)、好 的結果」等等。Shalom 之字根原本的動詞意思是,整全、付給, 即,shalom 之意思是「願(你的生活或生命是)整全的」、「願(你 的日子是)值得付出的」。當然,最簡略的翻譯就是,平安、和 平。 Shalom 也用來形容國家或個人之福祉,或兩者友好關係。通 常這個詞用在約之上,國與國、人與上帝之間的誓約,其結果是 平安。因此,照舊約的觀點,例如以賽亞書 54:10,這個詞特別形 容上帝與祂的百姓間約定。換言之,這是信仰意涵的平安。因 此,第一,平安是耶和華的恩賜。士師記 6:24 基甸為耶和華築了 一座壇,稱之為「耶和華沙龍(shalom)」,意思就是「耶和華是平 安,或耶和華賜平安」。這是特殊的講法,不像一般宗教上所言 的有拜有保佑、有拜有靈驗、拜拜求財求富求升官…等等之類, 而強調耶和華賞賜是平安,生命的確定、穩當,不迷失在俗世混 亂的追逐裏。 1
耶利米書 6:14 指出,不要以為口口聲聲平安就真正平安。猶 大之所以亡國,耶利米認為:假先知只管安撫百姓說平安要來, 卻不管百姓犯罪必須悔改,撇臉不看審判,導致猶大亡國。然 而,「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 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末後,指向最後--即人生的最後、時段的最後、階段的最後。人生的最後,指人必 須思想生死之最後意義。時段或階段的最後,則指向人在情境 下,面臨困頓危難,終必忍耐到它結束。例如,亡國被擄,到底 要多久?百姓期待歸回,期待被擄的階段結束!老實說,人生在 世,死亡當然叫人敬畏與害怕,但是,生活勞碌往往叫我們在乎 階段的辛苦何時結束,而看不見那稍稍再遠些的死亡。然而,末 後的期待,這也是平安之意義。這也是剛剛所說的,耶和華沙 龍,即上帝本身就是平安,那是我們生命最末了的歸宿。 豐收人生 生活無慮是平安,能吃能喝能睡也是平安;心安理得是平 安,每日歡歡喜喜亦平安。然而,除此之外,聖經在在強調這平 安單單只有來自上帝,那是生命的平安,那是救恩之平安。路加 福音 12 章給我們一段詩歌般的安慰,來自耶穌的提醒與勸慰: 「不要為生命憂慮」!和合本譯為生命,原文的意思比較接近 「靈魂」,即,不是指屬靈的生命,而是存活的靈魂,因為接下 來,耶穌又說,「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此處的「生命」對 應了「身體」,因此,翻譯上,前者指的不是屬靈的生命,而是 和身體息息相關的「靈魂」。Psyche,這個字比較應該翻譯成 「生氣、生命力、活氣、活力」。換言之,希臘人認為,活著和 死了,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生氣、生命力」,或者,東方文 化裏所稱的「靈魂」。這不是耶穌所說的,上帝賞賜永遠的生命 (zoe),因為「生命」要比人單單活著,還要更上一層的生命價值 與體會,遠遠高過於只是單單「活著」。 活著,有許多的需要。身體,亦有許多的需要。我們食衣住 行,樣樣都需要,也沒項能缺。可是,耶穌卻像毫不知道人間疾 苦地提醒我們,不要為這些每一天的需要而憂慮!其實,「憂 慮」之原文,merimnao,或許採寬一些的翻譯,注目、關注、需 要、擔心、憂慮等等,未必就直接落到「憂」或「慮」。換言 之,耶穌講的乃是更輕盈、更自在、更歡喜…不要關注在活著要 吃什麼,身體要穿什麼!這對我們而言,更是當頭棒喝!人活在 這世間,誰不為此而忙碌呢!「吃」,是進入身體裏頭; 「穿」,則掩蓋於身體之外。「吃」,進入口裏,享受與否只有 自己知道;「穿」,卻顯於外,彰顯外貌在於眾目。 2
這世間競爭的壓力緊緊地擠壓著我們,我們很在乎「吃」, 也很在乎「穿」,因為競爭太激烈。世間宗教告訴人們,只管 求,心誠則靈。於是,善男信女追逐各樣的人間事,或「吃」或 「穿」,顯為宗教的核心本質。然而,耶穌說,「這都是外邦人 所求的」(12:30)!不是「吃」、「穿」不重要,而是不必重要到 把生命陪上,也不必重要到犧牲生命的美好!畢竟,這些只是生 命的手段,而不是生命的最終目的與意義。哪有人只在乎手段、 工具,而不在乎要達成最後的重要目的呢!當然,有好工具,有 好方法、好手段,我們可以縮短達成目的之時程。然而,重要還 是在於目的有沒有完成。 那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假如長壽命是我們的目的,那 麼,耶穌卻警告說,我們一點辦法也沒有能夠使壽命延長一刻 鐘!台灣實施了健保制度,這大大地改善了人們就醫的機會,也 使台灣的平均壽命變長,的確有很大的貢獻。然而,現代人把壽 命延長,這的確是非常好的成果。問題是,增加出來的年長日 子,我們準備好如何運用了嗎?只是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增加,還 是,帶孫子長大的日子增加,還是,孤孤獨獨地自己住的日子增 加…當我們延長了平均壽命,卻不代表「我」能夠延長「我」的 日子!畢竟,統計而得到的數字,不等於每一位個人真實的年 紀。不過,延長的日子,到底「活著」的意義如何? 恩賜滿滿 耶穌說,「你們只要求祂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 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將國賜給你們。」 (12:31-32)「國」,希臘語 basileia,本意是臨到,取意思是權力臨 到。因此,名詞的意思就變成,權力所及的範圍,漢語就譯為 「國」。因此,上帝國乃取意於上帝的權柄臨到!所以,當我們 先求祂的國時,乃為求上帝的權柄臨到我們中間,臨到我們所居 住的這地上。之所以如此,乃因為這人世間之地,已經遠遠離開 上帝了。這也是耶穌教導的禱告說,「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 同行在天上。」正因為地面上尚沒臨到上帝的權柄,為此,我們 如此禱告,祈求上帝的權柄施行在地面上,在我們中間。這是滿 滿的恩典,也是我們領受上帝恩典的歡喜。 第一,我們是感恩的人,我們知道要感謝上帝。如同耶穌醫 治了十個長大麻瘋的病人,只有一位外(撒瑪利亞)族人回來感謝讚 美他。我們深深知道感謝上帝是必要的,並不是我們能力如何, 而是上帝恩典如何。為此,我們知道感恩,我們真誠感恩,也因 為感恩,我們得到生命的歡喜與寬廣。歡喜,乃因為上帝恩典臨 到我們。寬廣,乃因為我們知道無論如何都出於上帝恩典。世人 3
往往認為,一切都出於自己的手所做,緊緊地抓在手裏,抓得越 緊,卻越被這些物所緊緊束縛。太多時候,當我們說擁有物,卻 實際上,物擁有了我們,心思意念完全被物所吸引而無法逃離。 感恩的人,乃雙手放開向上帝禱告的手。 第二,我們是感恩的人,因為我們擁有許多。上帝賞賜,我 們擁有生命的存活,我們擁有生活的歡喜,我們擁有屬靈的活 力。我們從來都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擁有多多,只是人們不在意 或不以為意。我們能夠呼吸自在,這出於上帝的恩典。生命氣息 來自上帝,否則連一天我們也都過不了。既然存活,每一天或寬 裕或辛苦,我們都安然享受生活需要,有吃有喝安然入眠。這也 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否則連一口飯也吃不下,一口水也沒能力 喝。這值得我們感謝上帝的。最後,不只存活、生活需要飽足, 我們還有生命價值、靈性的滿足。這是關乎價值、意義的生命投 入之事---我們充滿歡喜積極地委身! 第三,我們是感恩而且歡喜付出的人。因為從上帝領受恩 典,我們也白白捨下,歡喜付出。首先,每一天的歡喜、快樂, 是我們樂意分享周圍人們之最好禮物。因為這是我們從上帝領受 美好的恩典禮物。「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 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 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哈巴谷書 3:1718)這是絕境下的重生、盼望。這是我們年歲的冠冕,因為重點不 在物質豐富多少,而在生命滿足有多少。這是歡歡喜喜的給與, 這是恩典的分享。「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 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 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上帝喜樂。」這是先知哈巴谷 的信仰告白!因為上帝是豐富之上的上帝,上帝也是貧困缺乏之 上的上帝。# 問題討論 1.講講我自己的經驗,曾經幫助過別人,有恩於朋友親戚,可 是,事後卻被這些受幫助的人們忘記,甚至,見面時,對方好 像若無其事…還有,幫助過的人,卻後來倒過來陷害我…我的 經驗如何,試分享之。 2.西方人過感恩節,我們也過感恩節。重點不在節日慶祝,也不 在吃火雞…大餐,而是我們思考人生的歷程,領受上帝恩典而 樂意感謝祂。談談我感謝上帝的內容,從工作、成就、收入、 家人、平安、心境、價值…各樣的方向瞭解上帝的賞賜。 3.感恩節,我們用奉獻來代表向上帝的感恩。這是年度的感恩, 也是感謝上帝過去一年的帶領,期勉明年也在祂的帶領下,歡 喜迎向 2016。談談我 2015 年裏最值得感謝上帝的一件事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