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5林牧講章

Page 1

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21:7-19(157 201 299,35)

全心信靠主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16 0515

末日思想 末 日 ( 終 末 ) 論 , 英 文 Eschatology, 由 希 臘 字 兩 個 字 組 成 的 , eschatos 和 logos。Eschatos 的意思,結束、最後,英文譯為 last。合起 來意思是,關於結束、結束論、關於結束之說法。然而,結束,當 然,不單單指一般事情開始結束之結束,乃特別指向人類、文明、世 界、宇宙一切的結束。人,具有時間意識。我們不單單活著,而且, 清楚知道早上、中午、晚上,一天過一天。不單單清楚時間的變化, 也體會季節輪替,春去秋來,春夏秋冬,經驗明白這是人生必經之 路。天生自然地,我們知道出生、成長、壯年、年邁、死亡;而且, 在許多人生的意外,就直接進入死亡。死亡,成為人活的必然。那 麼,人們也問,既然如此,這世界乃至宇宙,會不會也一樣,有開始 有結束,終究,最後的最後,結束了?那是什麼樣的情況? 這是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有開始、美好、辛苦、歡喜、災難…那 麼,最後的最後,一個結束?那麼,這個結束應該如何呢?於是,許 多末日恐慌的描述,紛紛在人的想像裏成形。英國牛津字典解釋這個 字是,在神學討論的分類,特別針對四件最後的事情,死亡、審判、 天堂、地獄。其實,這是西方歐美基督教傳統之國家所發展出來的觀 點,然而,末日、終末,原只是最後之事。不過,當一切欣欣向榮 時,人們一點也不會想到最後的事。翻開歷史,我們發現當一切充滿 成就、卓越、進步、生活享受…人們更積極地向前,渴望更美好的明 天,一點也不認為會有什麼最後之事。可是,當人們遇到艱苦挫敗, 尤其大規模的天災人禍,立刻內心生出這問話,該不會最後的時刻到 了?當年九二一大地震,規模非常大,遠超過人們想像,死傷及損失 慘重,許多人不禁問,是不是末日即將到了?那一天,1995 閏八月, 因為中國強硬地使用武力對付台灣,發射飛彈,即將發生戰爭的緊張 關係,箭在弦上。許多人恐慌,害怕,擔心戰爭即將開打,死傷慘 重,會不會台灣的末日呢?不過,在每一次歌舞昇平、繁榮享受的年 日,例如台灣在新台幣滿淹腳踝之日子裏,根本沒有一絲末日觀點, 人們瘋狂追逐金錢、享受、欲望,各式各樣的墮落光景,老實說,這 情況才應該是末日臨到啊!


因此,人對「末日、終末」有自己的定見。事關乎己,才覺得重 要;事不關己,天高皇帝遠。顯然地,末日也不是最後的事,只是 「我」最後的事。不然,九二一的恐慌,對歐洲、非洲人一點也不影 響。日本三一一地震帶來危機恐慌,台灣人遠遠地感受,有感受卻沒 有切身感。南亞海嘯帶給許多島國重創,死傷連連,卻台灣人感覺不 太到,事情遠些,就事不關己。現代醫學警告我們常常保養身體、檢 查身體,因為,一但發現自己身上有腫瘤(良也好、不良也好),那麼, 人生態度就完全不一樣。的確,這是末日(或,正確講,死期即將)臨到 症侯群。俗話也警告我們,不見棺材不掉淚!請問,「我」的末日如 何?來日方長嗎,還有許多時候可以等待嗎? 甚麼時候 上禮拜讀到,路加福音在耶穌來到聖殿安排三段完全不同的內 容,他提醒眾人小心像文士那樣的虛假;其次,他看見那通常不被看 見的,窮寡婦將自己僅有的兩個小錢,投入奉獻箱。最後,耶穌警告 說,這偉大輝煌的聖殿,「將來日子」來到,就什麼也沒剩下,全部 被拆毀。三段看似不相關的內容,卻聯繫在同一件事情上,聖殿。文 士,主要在聖殿也為聖殿工作,抄寫經典。奉獻箱,顯然地,從人類 宗教歷史而言,雖然不是神明、偶像之中心,但卻是敬拜者之中心。 最後,雄偉的殿,日子來到,就什麼都不剩下。那麼,聖殿,如何 呢?耶穌其實問眾人的是,聖殿,果真像你們所想像的,上帝住在裏 頭嗎?到底上帝喜歡的是什麼?人類自古以來,不知道耗盡多少資 源、人力,建造一棟又一棟的聖殿,成為宗教、政治、社會的中心, 永遠不可動搖的信念。難道,聖殿不是手造的房子? 建造聖殿的人,就是建造神明、上帝居住的一座殿,耗盡一切資 源,全力以赴。不過,大希律挪用大筆經費修造聖殿,讓這第二聖殿 從歸回重建後,進入最輝煌雄偉的階段,讓猶太人深深敬畏並滿意這 聖殿。轉而,稱頌並順從這位偉大的領袖大希律!而這才是大希律的 聖殿,透過聖殿讓猶太人歡喜並臣服自己的王權記號。若用今日的話 說,這徹底是宗教操弄的政客,透過建殿建廟取得百姓信任,行實質 統治之實。大希律乃以土買人,透過娶妻猶太人接近猶太人,透過擴 大興建聖殿取得猶太人認同。這是政治,不是宗教。換言之,自古以 來,所有的大殿大廟都是政治,不是宗教,更不會是真實信仰建立之 所在。今日台灣,哪一個大殿大廟興建純然為信仰而立呢?政客前往 廟寺,哪一位真正出於內心相信呢?行禮如儀的政治操作而已…大希 律如此,兩千年後,今日政客亦如此。 門徒一聽聖殿即將毀滅,那麼,日子什麼時候呢?會有什麼預 兆?耶穌給門徒三個提醒,第一,有人假借基督之名來到,要謹慎。 3


第二,打仗和擾亂的事情發生,不要受影響。第三,以上這些必要發 生,但是末期(telos,意思是目的、終點、所期待的最後)不能立時就 到。原來假借基督之名,從耶穌時代起,就一直不停止過。戰爭和擾 亂之災難,其實,從那時到今日也沒有斷過,人類歷史就是一部綿延 不停的戰爭。人世間紛紛擾擾,從小孩到大人,何時停止過呢。這些 事情都將發生,一再發生,然而,末期還不會立刻就到! 為信受辱 耶穌進一步說明那日子如何。戰爭是免不了,地震、饑荒、瘟 疫、各種異象神蹟發生之前,「你們」將被抓,交給會堂,收在監牢 裏;為主名之緣故,在諸王面前受審判,然而,「但這些事終必為你 們的見證」。似乎耶穌接下來所講的,不關乎世界的末日,而是初代 教會面臨迫害的危機。尤其 14-16 節,你們立定心意,不要先想為自 己分訴辯解,因為基督將賜你們口才,面對一切的敵人質問。不單單 被族人出賣,連親朋好友最親近的家人也會出賣,「你們也有被他們 害死的」,因為你們為了主的緣故,被眾人恨惡。可是,你們卻不受 傷害,「常存忍耐,就必保全靈魂。」 這是初代教會遇到的迫害,猶太人不接受耶穌基督,連帶地,迫 害祂的教會。外邦人,尤其異教羅馬帝國,視初代教會為眼中釘,非 除去不可。因為這來自社會的迫害巨大的,排山倒海的,甚至,強大 到連家人親友都不敢保護,甚至,還被迫出賣親人基督徒…將他們交 給敵對者入囚監禁,甚至迫害至死等等。這是初代教會的歷史。然 而,這不是今日你我的歷史,我們不會覺得迫切、更不覺得這是我們 的命運。事不關己,不痛不養。然而,當我們更仔細地思想生命的經 歷,尤其處身在異教充斥、迷信連連的台灣社會裏,不單單理盲,更 不相信信心,單單在乎迷信,不接受信仰,只在乎有求必應。到底我 們遇到的情況如何呢?一個人信主,必須接受哪些考驗呢?從這個角 度而言,很清楚地,我們遇到不同形式的迫害情況,不比初代教會輕 省。 單單倚靠主 荷蘭人統治台灣的年代,約四百年前,留下一些描述當時的文 獻,也僅僅只有這僅存文獻,因為當時在地原住民沒有書寫文字,並 沒有留下什麼記載。今日我們只能透過這些外國殖民者留下的記載, 二手地,推測當時的情況。當時荷蘭歸正教會甘治士(Candidius)牧師論 到漢人說,「我們(指荷蘭人)一直未關心他們的靈魂幸福,但我能確 定,如果我們真正要向他們傳福音,幾乎不會有任何成果。」換言 之,荷蘭人體會到,當時漢人在乎從荷人取得政治、經濟的好處,一 4


點也不關心靈魂幸福。無獨有偶,過了三百多年後,1935 年蘇格蘭宣 教師巴克禮牧師也提出他的觀察說,「他們(漢人)向偶像祈求,而不是 向至高存有。他們也不祈求屬靈的祝福,卻求取物質的好處,…當中 多數人所崇拜的這些可怕偶像,許多已經殘破不堪,卻促使虔誠信徒 對連類似宗教的敬拜一點也沒有感覺。這些廟宇污穢、邋遢的狀態, 和人們在內心的行為,讓敬拜變得不可能。普遍來講,人們對偶像不 尊敬,」只是祈求更多的物質財富而已,所有的拜拜,都沒有敬拜! 照巴克禮牧師瞭解,台灣漢人的「宗教」其實只是生意交換,全 然不是更上一層的信仰。人們只在意兩件事情,一是經濟(現世)好處, 另一則是迷信,迷那可以導致現世好處的迷信。兩件事情總歸於一, 就是自己的現世好處。因此,巴牧師認為,基督教傳福音必須透過現 代醫學,讓台灣漢人脫離迷信。這是台灣初代教會宣教最成功之處, 不過,還是有未竟之處。脫離迷信,並不代表人就脫離現世財富無止 境的束縛!反倒梅監霧牧師清楚地指出,在台灣傳福音,教會應彰顯 出福音信息本身的新奇、驚喜,而不在於承載福音的文化形式。換言 之,他觀察到當時教會一直努力於開設新式學校、醫院、現代教育、 女學、教授音樂、現代物理化學等等,卻忘卻了教會根本應該宣揚的 是,福音信息本身! 梅牧師觀察到,台灣漢人現實、功利,只對現世的好處有興趣, 很能忍耐自己的痛苦,卻對別人的苦難一點關心也沒有,雖然不是殘 酷,但至少是自私及無情的。人們爭相往廟裏去,但是,只拜自己要 的,拜完了就離開,沒有任何敬拜,沒有任何悔罪、贖罪,這不是真 實的敬拜,我們乃要在信仰中反省、悔改與成長,不斷地蛻變與進 步,活出上帝的榮美形象。# 問題討論 1.台灣人很敬虔,很拜拜,很敬鬼神。然而,照巴克禮、梅監霧宣教師 的看法,台灣人只在乎現世利益,不關心靈性,不在乎贖罪悔改否。 分享我自己的經驗,或者,我在社會裏,所接觸到朋友的情況。 2.很可惜,台灣人應該可以成為敬虔的百姓,因為有很深遠敬虔的傳 統。只是,單單落入現世好處。一個人重視功利、現世,那麼,在乎 往往只關於自己的好處。那麼,倚靠上帝如何呢?分享我對這情況之 經驗或見證。 3.敬拜上帝,敬畏上帝,這是基督徒的信仰。倚靠耶穌基督的救恩,靠 著聖靈的大能力,這是基督徒的生命。分享我成為基督徒,和先前的 生活,最大不同的地方。#

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