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林牧講章

Page 1

主日講壇 哥林多後書2:12-17(42 249B 466,8)

宣揚基督香氣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7 1112

麥與稗 耶穌的天國比喻裏,麥與稗之講法,充滿生動的農家氛 圍。馬太福音 13:24-30,接續撒種的比喻而記載。這說明了, 耶穌充份活在當時一般人家的生活環境裏,透過日常所見、最 普通平凡的事務,說起天國的道理。田產,自古以來,人類在 農業社會裏,最主要的生活倚靠。牲畜很重要,漁獲也很重 要,然而,這些都不如田地產出的相對可靠。這也是為什麼遊 牧民族的希伯來人,終究必須定居下來,在流奶與蜜的土地, 建立家園,成為定居的農業社會。不單單如此,人類學也告訴 我們,遊牧生活當然自由自在,逐水草而居;然而,終究,人 必須定下來,透過田地產出,更穩定地經營生活。從科技角度 而言,即便捕捉獵物是一項技術,卻遠遠不及種植生產的複雜--有鬆土、引水、防虫害、依節氣、成果收藏…等等各種必要知 識。換言之,從科技比較而論,當年迦南人的生活,遠遠高過 曠野流浪的希伯來人,遠遠豐富於四處流浪獵食的希伯來生 活!這也是為什麼迦南地被希伯來人稱為「流奶與蜜」之地的 主要原因! 因此,耶穌說撒種的比喻,這是人類高等智慧的結晶,或 落到路旁,或被鳥吃了,或落到荊棘裏,或落到好土裏,唯有 在好土裏,結果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呢!理所當然,撒種 就是為了收成。這是人類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千 百年農業社會,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前,人類賴以 維生的經濟方式。雖然今日,高度工業化、資訊化的社會變 遷,農業式微,卻終究我們不能輕忽農業的重要,因為土地的 產出正是你我生命的需要。再怎麼式微,卻永遠是我們生命飲 食的來源。耶穌在撒種比喻緊接之後,講到天國就像麥與稗之 比喻。就在撒種之後,人睡覺之時,仇敵來撒了稗,混在麥田 裏。兩者一起長大,僕人問要不要將稗除去呢?主人回答說, 「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 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 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13:29-30) 似乎,這意思不單單關於農作,更關於天國內部的運作, 永遠處在麥與稗混雜而居,一起長大,只能等到收割的時刻, 兩者自然分開,收成的當然只有麥子,稗要收成堆,留著燒。 使徒保羅對於這天國的比喻,如何描述?雖然他沒有直接解 2


明,甚至,也很可能保羅沒聽過這些比喻故事,但是,他也提 出對這樣事情的描述,只是他的講法更細膩。哥林多後書第 2 章,保羅強調,成為上帝的百姓,「感謝上帝!常率領我們在 基督裡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 氣。」(2:14)原文直譯,感謝上帝,因為上帝叫我們在基督裏成 為常勝軍,為勝利而歡呼。若用現代用語,就像大聯盟冠軍的 凱旋遊行,充滿歡喜與信心的遊行,接受夾道的眾人歡呼!在 這個場合,沒有害怕、退縮,而是歡喜、充滿信心,勇敢地向 前! 基督香氣 照原文,上帝透過我們在每一個地方,彰顯了因為認識基 督而有的味道!和合本翻譯為,香氣,理所當然地,照上下文 的翻譯,要讓人得到好處的,當然是香氣而不是臭味。不過, 原文並沒有強調或香或臭,而是指「味」道,英文翻譯為 smell。然而,在古希伯來傳統裏,他們認為「味」道,雖然看 不見,可是,卻有看不見的力量,透過鼻子、感受,叫人得到 力量,甚至,可以叫人生也可以叫人死。這是希伯來人對於 「味」道之原始理解。保羅認為,我們既然認識耶穌基督,自 然地,就擁有認識耶穌基督而有的味道!而且,這味道在各地 方向「各樣」的人們顯現。的確,「味」道之香氣,並不是對 所有人都是香的;同樣,臭氣也不是對所有都是臭的,反而有 人歡喜不已。這並不是說,香與臭沒有客觀的標準,而在於各 樣的人們各有所好。基督徒從來不是相對主義者!請記住,保 羅說因「認識基督」而有的味道,這「認識基督」成為我們最 重要的依據,也是不接受相對比較的標準,這是天國的標準! 有人說,反正社會裏,大家說謊成習慣,久之,不以為 意,隨口說說。反正,習慣就是大家都接受,若都接受謊言為 自然,那麼,謊言和真實就沒有區別。不,基督徒不接受這樣 的觀點,我們相信有標準,在於耶穌基督。文化上,也許有許 多的作法各不一,可是,對於真實並沒有妥協的地方。虛假不 是我們接受的,雖然社會接受很多虛假的生活,並習以為常, 基督徒不願意成為虛假的人,那是違反成為上帝百姓的標準。 耶穌沒有退怯,勇敢地面對猶太人的迫害;保羅也沒有退縮, 勇敢地面對迫害並上訴到皇帝處。原因無它,只為了成為真實 的人,面對真實的我,也誠實地面對上帝。因為在上帝只有真 實,沒有虛假,因為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隱藏在上帝面前!耶 利米書 16:17,「因我的眼目察看他們的一切行為;他們不能在 我面前遮掩,他們的罪孽也不能在我眼前隱藏。」 所以,真實的基督徒因認識耶穌基督而有的「味」道,保 羅認為,「因為我們在上帝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 3


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氣。」(2:15)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講 法,我們必須深入體會。有意思的是,保羅在剛剛提到的 「味」,加上「好」,換言之,強調這是「好味」道。和合本 使用典雅的翻譯,「馨香之氣」,無論如何,就是好味道,叫 人愉悅歡喜的味道。就「味道」而言,這意思是特殊的---當我 們說,「這個人有味道。」---顯然,雙關語的陳述:一方面, 指這人身上有感官聞得到的某種味道。另一方面,隱喻式說 法,指這人是特殊的、不太一樣的,和其它人有不同的氣質、 性格、品德、作為、親和、魅力…等等之特殊質性。尤其,這 描述的通常不是指一個人的外表衣著或身家財產如何,通常用 來形容一個人的內涵、質地。這個人有味道,意味著,他展現 了特殊的風格,內在涵養的散發,與眾不同,讓周圍的人們吸 引等等。 生死之味 保羅給了一段值得省思,也是非常沉重的話語,「在這等 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 活。這事誰能當得起呢?」(2:16)原文直譯,對某一些人而言, 這死亡之味道導致了死亡;對某一些人而言,這生命之味道導 致生命,至於為什有這不同的結果,誰能夠承受呢?其中,值 得我們深思的,認識基督而有的馨香之氣,此處,既可以成為 生命之味道,也可以同時同為死亡之味道?保羅到底要告訴我 們什麼呢?是否我們的感官錯亂了,既是香氣也是臭味,既導 致生命,也導致死亡?同一個味道,怎麼會有兩種感官,兩種 結局和認知呢?到底是我們的鼻子感官失靈了,還是這味道有 極特殊處呢?什麼樣的味道,會同時展出生與死之結局呢? 在社會裏,我們說,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道理簡單, 我們都可以理解:和良善的好朋友在一起,自然地,感染了他 們的良善,我也變得良善,卻一點也不自知。和邪惡做歹的朋 友在一起,自然地,感染了他們自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惡行惡 狀,所有的惡行都變成自然,那麼,我也變得邪惡,卻一點也 不自知。重點在於,「我不自知」之際,漸漸地變成了良善, 或者,漸漸地變成了邪惡。因此,往往良善與邪惡的朋友,我 們從外表看不出來,甚至,連常常在一起,也分不出來…有意 思的是,思路又回到耶穌所講的比喻,當麥子和稗子一起時, 並沒有辦法薅掉稗子只留下麥子,因為兩者糾纏在一起,同 時,也無法分辨。顯然地,天國在這世界上,因為麥子和稗子 混在一起,分辨不出來的。保羅認為,在這世上時,我們必須 警覺,因認識耶穌基督而有的味道!這叫我們進入人群裏,自 然地顯出應當有的味道! 我的味道 4


我的「味」道如何?其實,人自己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味 道,因為我就是我了。可是,因為認識耶穌基督而有的味道, 顯然地,這味道和我的味道,兩者有差距,兩者是不同的!因 認識耶穌基督而有的味道,顯然地,會展現出生命或者死亡之 味道,乃是我們必須謹慎的!因認識耶穌基督,我樂意成為慷 慨分享的人,我熱愛生命,喜歡在人群當中分享分擔,我抓住 機會分享生命的見證,不是為了彰顯自己乃為了榮耀上帝。這 是生命之味道!然而,在那等人之認知裏,這生命之味道卻往 往變成死亡之味道,因為他們不喜歡光明卻躲在黑暗裏,不喜 歡真實只想靠面具虛假度日。那麼,同樣的味道,生命卻變成 了死亡。 幸福小組的事工,沒有什麼特殊,乃簡單地反覆陳述耶穌 基督的拯救臨到這卑微渺小的我!和所有傳福音之作法都一 樣,單單為了宣揚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愛,聖靈的感動在我們 身上。透過慷慨熱情的招呼和分享,主動積極地分享生命的經 歷,為要和好朋友述說上帝的恩典。這不是靠自己的力量,也 不是述說自己有什麼偉大功勳,乃述說上帝愛我,祂也愛你。 不只如此,你我成為基督徒,雖然你我的味道不同,卻因信耶 穌基督而有各自不一樣的馨香之氣,其實,這味道的轉變,我 們自己還是聞不出來,卻周圍的人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們會認 為,這人很有味道!和他之前的味道是不一樣的!這味道不是 裝出來的,也不是虛假演出來的,乃單單在於耶穌基督裏!這 是關於靈的味道,只在乎人的靈能夠感受到的。這是天國的味 道,呼召人們歸回,成為上帝的百姓!# 問題討論 1.談談我身邊的朋友,有良師益友,有沒有酒肉朋友,有沒有 一丘之貉損友、豬隊友呢…人,需要朋友,分享看看,我的 朋友有哪些,很喜歡的良師益友,還有,也是很喜歡的不營 養之友…我怎麼辦呢? 2.耶穌來到世上,有人看他是恩友,有人看他是眼中釘。有人 接待他,有人迫害他。有人喜歡耶穌的味道,有人討厭他的 味道。到底,人之味道應該如何呢?談談我曾經有過至友的 好味道,分享他為什麼是那麼的好。 3.無論如何,人生總是味道之旅。不僅我們從朋友、人群中體 會到各種味道,同時,我們也散發各樣的味道。我歡喜,我 熱情,我積極,我慷慨,我是耶穌的學生,我樂意分享。談 談我的味道。#

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