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nd
Arts
Design
計劃簡 介 / 04 數位媒 體組 / 08 劉邦耀 、 曾煒傑 、 葉綠屏 、 魏君純 、 余紫詠 、 許智彥 、 謝雨嫣
│ 目 錄│ 平面設 計組 / 72
陳冠臻 、 徐慈璟 、 吳冠宜 、 陳璿安
產品設 計組 / 106 黃添昇 、 曾熙凱 、 曾銘宇 、 陳運成 、 吳叔丞 、 張人揚 、 曾柏翔 、 吳采芳
海外培 訓學校簡介 / 167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04
005
教育部─ 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簡介
計畫緣起 為配合行政院推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教育部研訂「大學校院
階段國外甄選則是海外學校申請審查,入選學員接著進行海外學校申請程序,決選名單以海外學校放榜榜單為準。報名人 數持續成長,因此於97年更續規劃辦理。
藝術與設計系所人才培育計畫」,期冀以學校現有資源為基礎,整備大學校院藝術及設計相關 系所人才養成環境,整合校際教學資源,統籌產學合作教學之交流管道,發展推廣產學合作教 學資源,加強跨領域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
辦理單位 教育部97年度「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以行政協助委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教學資源中心」負 責承辦「數位媒體組」與「平面設計組」國外合作學校之洽談、甄試簡章訂定、學生考選、出國輔導、成果發表及教學推
本計畫在92年度已針對「傳統藝術創新」、「音像數位設計」、「生活流行用品設計」等
廣等相關事務;「產品設計組」則由國立成功大學「創意設計教學資源中心」承辦。
主題領域,於北中南成立5所教學資源中心,分別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擔任主辦學校。
辦理方式 一、97年度仍以「平面設計」、「數位媒體」與「產品設計」三組為主,並且由承辦學校尋求與國外知名學校或公司
教學資源中心實施迄今多年有成,各項奠基基礎教學與國際交流工作皆具初步成果,但經
合作,採政府全額補助方式,公開甄選19位具潛力之優秀學生赴國外進修、訓練與實習一年,期返國後能帶動同
檢討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有必要加強國際視野之薰陶,如能借重國外一流校院或公司
儕之學習效果。本年度擇定合作之英、德、美、紐、日地區進修培訓學校及機構包括: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合作培訓,將使計畫之推動有相輔相乘之效。自94年起,選送國內菁英到海外學習,培訓學員
College of Art)、德國柏林藝術大學(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歸國後發表成果斐然,96年培訓時間延長為二年,採二階段篩選方式,遴選真正具有潛力的設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美國普瑞特藝術大學(Pratt Institute)、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計菁英。第一階段國內甄選包含國內研習營書面資料審查、國內研習營、國內複審會議。第二
California )、美國沙瓦那藝術與設計學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美國Purdue University、紐西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06
007 至Kelly Park實習機會,增加學生實務能力。 三、對學生之獎助項目參照當年度教育部公布之公費留學補助標準。
預期成果 1.
跨國際、跨文化菁英人才培訓 透過選送國內設計菁英前往國外名校或機構進行培訓,以求擴展且提升我國藝術與設計相關系所人才之國際競爭 力及國際視野,並以此激盪出多采多姿的創意作品。
2.
加強實習課程,與國際產業接軌 除了正規課程之外,亦有產業界實際實習參訪機會,讓課程上的學習得以有實際應用的機會。
3.
引進國內業界師資,達成產學合一 邀請多位優秀的專業人士,提供參與學員各方面產業界的最新動態與學習機會,並藉由與專業人士互動的過程 中,使學員能更進一步深入學習並了解業界的實際情況。
4.
擴展學習成果,形成設計教育接軌之回流體系 海外培訓學員歸國後成為種子學員,在校可提供珍貴的培訓經驗與同儕共同成長,並於培訓營期間給予或分享海
蘭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以上9所學校結合了最佳教學陣容 及教學環境,相信能提昇我國學生之相關學識,增進其製作技術與創意開發能力,並建立長期培訓的國際交流機 制。 二、除了上述國外知名學府之外,安排學生至知名業界觀摩例如Pixar、DreamWork等動畫公司,紐西蘭組更是提供
外相關培訓經驗給未來參與海外菁英培訓計畫之學員,形成知識與經驗傳承、回流的學習體系。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08
009
數位媒體組 美國 /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 劉邦耀、曾煒傑 美國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葉綠屏 紐西蘭 /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魏君純、余紫詠、許智彥、謝雨嫣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10
011 數位媒體組
劉 邦耀
台北藝術大學
數位媒體組:美國 /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Advanced Storyboarding
學習目標(目的)
‧Animation Character Design
‧我與老師
課程介紹
我到了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以下簡稱SCAD)這間學校,已有先了解這
在國外上課是一個很棒也很有趣的體驗。在那裡,老師每堂課都會點名,學生也不遲到,老
學校的風格。 SCAD 的教學方法與課程規劃,與其他動畫學校相比,是比較就業導向的
師與學生關係較密切,老師每個禮拜都有固定Office Our的時間,都可以私底下去找老師討論,老
學校。就業導向的意思是,他們開的課程是以動畫產業所需的人才來開設,課程所作的訓練都是
師也很喜歡學生去找他們。而國外的學生的積極主動,勇於推銷自己,捍衛自己的作品,而東方
以業界的標準來做要求。我們都知道美國動畫製作的分工很細,前製( Preproduction)、製作
學生相對地較安靜,也許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上課要安靜聽老師講解,變得不太喜歡在課堂上參與
(Production)與後製( Post-production),都有不同的團隊,每個團隊裡的每個人各司其職才
討論,另外,國外學生做動畫喜歡團隊合作,約三四個人完成一個畢業製作,而台灣則單打獨鬥
能造就一部高水準的動畫長片。 而SCAD這三個製作過程的課都有,所以必須思考動畫製程的哪
居多,所以往往國外學生的作品完整度或品質上都會比較好。
當
一塊是我想要學習的。我本身對於繪畫設計比較有興趣,因此動畫前製部份如角色設計、美術設 計、製作的基礎,也希望藉由他們的課程來補足一些比較不擅長的部份。
‧Animation Layout and Character Design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12
013 數位媒體組
‧Digital Paint and Ink
把這個想法做出來,類似台灣大四畢業製作的課。我的Deadline post-it stop motion截止日便利貼 動畫就是在這一系列的課裡完成。
‧Concept development for Animation Project
學習過程及獲益 SCAD的課程對我來說,在觀念上的啟發大過於技術上的訓練。
我在課程的選擇上,除了期許能磨練動畫技術外,也希望在一年公費計畫結束後,能帶一個
印象最深的課是Concept Development for Animation Project,這堂課的老師介紹了很多國外
作品回台灣,所以修了動畫專案發想課(Concept Development for Animation Project),這堂
經典的和最新動畫影片,分析一個成功的動畫都具備哪些元素。介紹的影片,從動畫長片如玩具
課在SCAD的課程規劃上,是升大四前必修的課,你要在這堂課與教授提出你的想法,討論成型
總動員的故事結構分析,各類得獎的動畫短片,實驗的或音樂錄影帶式的短片,到最新的動畫廣
後,接下來就要修Senior I和SeniorII的課,在這兩堂課中規劃你的分鏡、動態腳本和配樂,最後
告;動畫創作媒材上從電腦動畫、手繪動畫、剪紙動畫(Cut-out)到逐格動畫(Stop motion)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14
015 數位媒體組
‧算圖與打光訓練
SCAD教學上也強調從觀念下手,即使是電腦技術的課。以電腦打光與算圖課來講,他們也 不直接告訴你哪個功能在哪裡,怎麼使用,而是先給我們三點打光的觀念,再看一些攝影作品來 觀察光影與色溫,了解光線不同時間在不同材質所產生的變化,有了這些概念後,才開始電腦操 作。 ‧幕後製作
和偶動畫等等,十足拓展我的眼界,也發現做動畫可以有這麼多選擇,可以如此廣泛的用在不同
再以動畫課為例子,我以前也對調動作很反感,總覺得動畫的想法好就好了,調動作不重
地方。也是在這堂課裡,我養成每天接收最新動畫資訊的習慣,每天大約會看二十幾個國外動畫
要。但後來覺得,即使你的想法或故事很好,動畫的動作表演不好,就好像一個很好的劇本找了
和影片介紹的網站,知道現在流行什麼樣的動畫,或是現在的動畫已經做到怎麼樣的水準。當你
一個不會演戲的演員來演。美國在動畫教學裡也相當重視角色表演這件事,也是我們六月到洛杉
看得東西越多,除了可以從中受到啟發外,無形中也增進自己欣賞批判動畫作品的眼光,知道什
磯的研習營主要學習的東西。
麼是好作品,也會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作品。以前在做動畫,不論是學校要求還是自己的想 法,總只會想著要做 3D 電腦動畫,然後必須要有一個主角、一個場景,發生什麼衝突然後怎麼
如何表現影片中角色的個性與情緒,或相反地用動作表演來朔造一個角色,如何像卓別林一
解決了等等局限,都忘了其實不管手繪還是電腦動畫,哪怕是繪畫還是小說,都只是一種表現形
樣不須對話僅靠肢體語言來說故事。此外,如何做到可信度(Convincing),例如網球跟保齡球
式,應該由你的概念去想哪一種表現手法才適合這個想法或故事。
的彈跳個性就不太一樣,男性跟女性的站姿就天差地遠,胖子跟瘦子的走路節奏也不盡相同 , 這些表演都是動畫師的專業。我到SCAD學習動畫,才知道Timing和Spacing的重要,才學習先
這堂具啟發性的課讓我擺脫一些舊有的想法,而有做便利貼動畫的想法出現,也有將他實踐
在紙上做好Key Pose的規畫後再進入Maya,而Key Pose必須要能清楚傳達資訊,即使是在剪影
出來的勇氣。如果沒有上這堂課,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這個點子,也沒有那個熱情把他做出來。還
(Silhouette)的情況底下。並了解迪士尼動畫十二法則,如重量感(weight)、動作的預期性
記得當我第一次跟教授討論這個點子的時後,老師就直接跟我說,這個點子太棒了,要我趕快做
(Anticipation)、動作曲線(Arcs)等等,還有一些電腦操作上的觀念,例如第一堂課老師跟我
便利貼的動畫測試, 一定要把他拍出來,之後也在許多人的協助下,克服許多困難,最終能夠完
們強調:“You are the Key framer, Maya is inbetweener.“來告訴我們使用電腦做動畫時,你與
成。
電腦之間的關係。許多觀念建立後,使原本覺得很困難的東西變得容易許多。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16
017 數位媒體組
‧洛杉磯動畫研習營
心得與建議 出國留學是許多人的夢想,包括我在內。這次留學的經驗很寶貴,讓我看到許多新事物,參 觀許多夢想的動畫公司,造訪不同文化的城市,接受不同的教育也認識不同的人。我想環境會影 響一個人,其中的成長與體驗,只有自己最清楚,也是無價的地方。感謝教育部海外培訓計畫的 補助,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學習與創作,作品也能受到肯定,讓人生的十五分鐘來臨,這一切 都讓我無限感謝。 ‧動畫公司參訪
最後想建議的是,以我在美國學習的感覺,台灣學生的程度其實不會比他們差,我有許多在 台灣的同學也都相當有天份和能力,只是沒有機會被看見。我有幸可以拿到這個公費機會,接受 了啟發有了些改變,所以我衷心的建議政府多多獎助台灣學生出國,並做好篩選機制,讓需要的 人可以有機會接受不同的教育和啟發。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18
019 數位媒體組
曾 煒傑
元智大學
數位媒體組:美國 /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Information and Interfaces期末Project製作過程
學習目標
首
先要先感謝教育部主辦、雲林科技大學承辦的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字典裡從來 沒有國外留學這四個字,卻體驗了一年完整且豐富到溢出來的留學生活。一年前的這個時
‧Physical Computing 課程期末發表
這一年在文化與環境差異的衝擊下,我更了解我有的是什麼、缺乏的是什麼、可以做什麼、 可以怎麼做。其實提升的獲得的,都不是一開始所預設的學習目標,但卻更為重要及深刻。因為 這七千哩,我知道我可以,我有勇氣面對全世界。
候,在太平洋的上空。吃著飛機餐的我,突然驚覺未來的一年我再也吃不到媽媽的拿手好菜,淚 差點流下來,這時不禁自問:「為了什麼,我要離家七千哩?」,為了學習最新最好的技術?為
課程介紹
了以後講話可以摻著英文,讓別人誤會我好像是比較高級的ABC?在這個網路發達,人人喊世界 是平的年代,有必要飛到地球的另一端嗎?一年之後再一次的吃著飛機餐,我又問了自己一次: 「為了什麼,我要離家七千哩?」,沒有學到多少最新最好技術,英文口音也重到沒辦法當好像 比較高級的ABC的我,卻慢慢的理出了一些答案。
(一)課程開始前 一開始想先反應一下「數位媒體組」這個名字取的有點玄妙。因為不管是一開始於研習營的 內容,還是在國外的行程安排,這個組應該很明確的取名為「動畫組」,避免造成數位媒體領域 但非進修動畫專業的莘莘學子誤會。但是我在SCAD修習的課程卻有八成八是互動設計,一年只
唉呦!在國外工作好像不錯歐!我腦子竟然浮出這種這輩子沒出現過的想法。「I think … will
be much better」,在台灣相當害羞內向,上課乖乖坐好抄筆記的我,現在竟然在美國用英文直 接給同學建議與批評。我沒有因為出國一年就變厲害變聰明,也沒有因為出國一年就變成Native
Speaker,嚴格說英文根本沒進步多少。而是當我站在美國這塊土地上,慢慢發現其實我可以。
拿過一堂動畫相關的課,所以這個組稱為「數位媒體組」卻又是非常符合邏輯。據我側面了解同 計畫的其他兩間學校除了主動旁聽外,只能選修動畫相關課程,但在SCAD可以選擇任何科系的 課程。所以研究所即專攻互動設計的我,在SCAD沒有選擇動畫相關課程,繼續修習互動設計相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20
021 數位媒體組
關課程。
在此要給學習數位媒體範圍卻非專攻動畫領域的學生一點建議與信心,請上SCAD的網頁查 看系所與課程相關內容。如果有你希望修習的專業領域,那不要懷疑盡速填妥本計畫的報名表。 研習營請表現好,托福請用功念,填寫志願時第一志願請填SCAD,搭配天時、地利、人和,一 年後即可至SCAD念你想念的專業。但不要問我為什麼我是學互動的,卻可以在動畫研習營裡拿 到第一名?因為連我自己至今仍無法理解,除了老師打分數時填錯格跟總成績結算錯誤,我想不 出其他更好的理由。 ‧Interactive Design課程作品 ― Plug
‧Programming for Interactivity課程作品 ― Scale Sound (此作品獲得學校舉辦的GDX Award實驗互動組首獎)
(二)學校環境及課程簡介 SCAD 位於 Georgia 裡的 Savannah ,是一個具有歷史價值且極具地方特色的的小鎮 。而 SCAD的系館錯落於此,單純清幽的環境也營造出一個相當適合學習的氛圍。數位媒體類的科系
SCAD的學制是Quarter制,一個Quarter要選三堂課,為期十個禮拜,本計畫的時程是三個學 期。換句話說必須在三十個禮拜裡修九堂課,而以下是我選擇的課程及簡介。
集中於Montgomery Hall此系館,系館設備齊全且積極更新,基本上皆能於符合學生的需求。而因 為希望學生與業界接軌良好,所以時常會舉辦相關領域知名人士的座談會及演講,及許多課外活
1st Quarter ‧Intro Interactve Dsgn/Game Dev
動,充實學生的課餘時間。
互動設計與遊戲開發的導論課,為入門課程。期中與同學合作製作Board Game,期末為合作 SCAD (Quarter制) 2008 Fall Quarter 2009 Winter Quarter 2009 Spring Quarter Workshop
9/15 ~ 11/20 1/5 ~ 3/12 3/23 ~ 5/28 6/1 ~ 7/31
‧課程時間表
如果你跟我一樣希望修習互動設計相關課程,那下面的課程內容可以斟酌參考,應該也是本 計畫第一次出現介紹SCAD互動設計相關課程的文字。
製作網頁。
‧Interactive Design 以視覺設計為主的互動設計課程,以 FLASH 此軟體教學。為 Andrew Hieronymi 的課,
Andrew授課模式其實沒有太大差異,於學期中製作數個小型的Project,期末製作一個較完整的 Final Project,穿插幾次的Reading與報告,剛好填滿所有的空檔。他是系上出名嚴格的老師,所 以選他的課會異常充實,讓人又愛又恨。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22
023 數位媒體組
‧Digital Form, Space & Lighting課程作品
‧Physical Computing 課程作品 左為Robotic Tail 右為New Pong (兩項作品獲得ACM SIGGRAPH SPACE TIME互動裝置組 入圍)
‧Programming for Interactivity
‧Physical Computing 課程作品 Color Plant 於學校GDX研討會展出 (此作品獲得ACM SIGGRAPH SPACE TIME互動裝置組 第二名)
‧2-D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課程作品 左為Chameleon 右為Dummy Cat
Andrew的課。
以撰寫程式為主的互動設計課程,使用語言為Action Script 3.0。老師為Andrew,看到這邊 就要自己反應,阿!是Andrew授課模式。
3rd Quarter
‧Information and Interfaces 2nd Quarter
‧Digital Form, Space & Lighting
介面設計的課程,偏重於Reading,且定期考試。期末與同學合作完成一個模擬未來介面的 短片。
我唯一選的動畫課,為Maya入門課程。於期中製作一個場景,而期末設計製作一個角色。
‧2-D Gam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 Programming I
開發2D類型遊戲的課程,以Flash為工具,此為Andrew的課。
C++的入門課程,程式的基本概念。
‧C++ Programming II ‧Physical Computing 為互動裝置的課程,必須完成軟體及硬體結合的作品,以 Arduino 這塊 IO 板為工具。此為
C++的進階課程,強調共同開發大型案子時如何分工的觀念。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24
025 數位媒體組
學習實錄 再修了許多互動課程之後,我極力推薦Andrew的課程,安排相當緊湊的閱讀與作品製作,加 上對於作品的苛求及針針見血的專業意見,還有對學生能力及特質的深度了解,讓你隨時壟罩一 種永遠不知道這作品是否可以完成的焦慮感。而在這氛圍下,卻可以漸漸發現自我的創意與作品 品質不斷提升。而系上大多數的課程仍偏重於較商業取向的遊戲及網頁設計,但因為 Andrew為
Media Art背景,所以比起其他老師更著重作品的原創性及藝術性,而學生也可以擁有更大的自由 度及想像空間來進行創作,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課程調性。
概觀論,因為美國的教育制度,使得大部分的學生相當清楚自己的未來方向,投其所好加上 自我要求高,造就前段的學生程度很好。加上SCAD的師資大部分是待過業界的戰將,所以於課
‧參與ACM SIGGRAPH 2009
可看性卻絲毫未減,因為我也沒有其他經驗無從比較,但對初入寶山的我來說是一個非常盛大
程上將很多業界的觀念及制度導入,學生在就學階段也已開始自我定位或進行生涯規劃,這些特
研討會了。除了動畫愛好者都會來朝聖的 Animation Festival ,還有與我領域相關的 Emerging
質是台灣教育制度下學生較缺少的。以上為粗略的說明,如需更詳細的課程細節或有個人問題請
Technology、Art gallery、Visual Music與Information Aesthetics,許多相當令人激賞的作品及表
Email至wayjay0728@hotmail.com,我相當樂意替大家解答。
演,讓我不斷的在展場裡驚呼「ㄟㄟㄟ~你看這個。」恰似劉姥姥逛大觀園。也自期能繼續充實自 我,做出同樣能令人驚呼的作品。就在不斷的ㄟㄟㄟ當中,結束了Siggraph之旅。
活動與參訪 結束了 SCAD 的課程之後,下一站 LA 。這站的主持人 Mark Farquhar ,史瑞克裡面的反派
心得與建議
Farquhar 就是使用了他的姓,不過他卻是個熱情的大好人。不僅安排了許多業界人士的講座與
對很多人來說,赴美留學差不多跟星星一樣遙不可及。其實兩年前的我心情也是如此,從沒
知名動畫公司的參訪,還兼任LA 的地陪,最後帶我們參與了 San Diego 一年一度的盛會 Comic
想過自己能赴美留學。但開始做了之後,卻發現沒有想像中的難。到美國之前也很擔心,我的蔡
con ,充實了我們離開學校之後的這段時間。不過 LA 不是我的最後一站,因為這時我被通知之
英文要如何與別人溝通,但講了之後,卻發現他們沒有想像中的聽不懂,還蠻會猜的。其實很多
前報名 Siggraph SpaceTime 互動組的比賽,一個作品獲得第二名及三個作品入圍。於是我的
事情用想像與真正體驗是有一段差距的,所以我希望你們在猶豫、惶恐的同時,轉個念,去做就
下一站是 New Orleans ,參與這個被台灣媒體捧為動畫奧斯卡的Siggraph ,這也是我的第一次
對了。與其花時間做無謂的擔心害怕,倒不如把該面對的事情做好,而當你盡力把事情做好之
Siggraph。據說因為今年的地點不佳加上經濟大海嘯,使得人數縮減了 1/3,不過作品的強度與
後,你會發現很多的不可能其實都離你很近。態度決定你的高度,台灣加油。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26
027 數位媒體組
葉 綠屏
台灣藝術大學
數位媒體組:美國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chool of Cinematic Arts,右圖為2009年啟用的新大樓
培訓單位介紹
‧動畫所學生工作室
編列在電影學院之中,其課程常有機會與其他電影、編劇、聲音和音樂系所合作,各系之間有完
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USC)位於美國西部洛杉磯市,是
善的溝通管道,可以促使學生跨系合作,練習與不同專業人才溝通,累積畢業後參與大型製作的
知名的私立綜合大學,除了理工、商業金融與傳播為主流熱門學系,電影學院歷年來,更
經驗,又課程安排,有著重藝術型的實驗動畫課程,亦有就業取向的技術指導,多元選擇培養學
在全美排行榜首屈一指,除了學院本身專業的師資和設備,眾星雲集的好萊塢、知名動畫公司如
生豐富能力,而其學制與台灣相同,分成秋季班和春秋班兩個學期,在培訓計畫的一年中,我與
Dream works、Disney與Warner Brothers都聚集於此,而校友如喬治‧盧卡斯等更在成名後以資
USC動畫系研究生一年級共通修習必修科目,並參照個人興趣另選修其餘相關課程。
南
金贊助學校發展,南加大的動畫系所在娛樂事業發達的好萊塢,即享有這些豐富的環境資源,畢 業後的學生更就地利之便投身電影和動畫事業,本身因參與教育部的海外培訓計畫而有幸來此學 習,更深切體會到迪士尼動畫曾佔據卡通龍頭的原因,了解皮克斯(Pixar)電腦動畫效應一掃全 球動畫市場的魅力。
(二)國際交流與開放視野 南加大的動畫系所,全名John C. Hench Division of Animation & Digital Arts (簡稱DADA) 動畫所每年大約招收十五名學生,而其中國際學生占的比例約五分之一,重視國際交流與開放視 野,各色人種的彼此學習也是 USC 動畫所招生的一大特色,而在此授課的老師,各俱不同專長
教學特色
與風格,培養學生動畫基本能力和各種創作涵養的可能性,有了解迪士尼幽默經典的資深動畫導 演,有歷經Cal Arts前衛精神的實驗動畫藝術家,有鞭策學生獨立創作動畫片的指導,有在業界多
(一)綜合規劃與資源整合 USC 動畫系課程最大的特色在於其資源的系統整合以及課程的多元化選擇,由於動畫系所
年經驗的電腦動畫講師,有如圖書館之學問淵博的動畫史教授,在學術、科學、藝術與哲學等涵 養兼俱的系主任帶領下,定期的邀請學界、業界等不同領域的客座演講,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並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28
029 數位媒體組
了解跨領域的知識,為學生帶來最生動的視聽饗宴 。
(三)動畫影展-First Frame與產業實習 First Frame是USC動畫所學生一年一度的動畫盛事,凡在學期間所製作的各項課程創作,動 畫短片和畢業製作,皆可以投稿這項受師生及業界人士共同囑目的學生創作影展,而經由業界評 審所篩選出來的參展影片,也增加了學生被動畫公司及廣告公司發掘的機會,這項由Adobe所資 助的影展,也成為USC動畫所的有力宣傳,我在今年三月實際參與這項盛事的同時,從高朋滿座 的會場上,體會到動畫事業的國際觀及美國人對創意人材的尊重。另外,系上行政老師一段時間 都會更新產業實習的機會並發布電子郵件到所有同學的信箱,龐大的資源在有系統的規劃下,使 ‧在會場上與Thomas Sito合影
‧左為35mm Xberry Camera,中為16mm Camera,右為剪接台
學生在校學習之餘,也在每次的實習經驗中,為自己爭取學習機會與未來就業的連繫。
動畫創作
(一)Production 1 USC 在課程規劃上,趨向推動學生獨立製作動畫的能力。 Production 1即是一門這樣的課
‧Mind escape 動畫分鏡
‧Mind escape 動畫擷圖
程,由今年剛升上系主任的 Sheila Sofian 指導,其本身具有相當豐富的動畫創作經驗,除了嚴 格執行每個人製作的進度,鼓勵同學間彼此的意見交流外,也樂於在課後安排 office hour 對學 生進行一對一指導,使我感受到美國教授對學生作品的尊重。Production1課程的另一項特色是
non-digital,除了對於媒材的選定不設限,其餘的剪接和拍攝,學生都必須使用傳統的膠卷進行
試、媒材測試、預算規劃,到完整的拍攝時間表(Exposure Sheet)等,每個流程都比照動畫公 司製作的步驟,在看似繁瑣的製作過程中,的確讓我們這些習慣電腦工具的學生感到壓力,但在 完成後,我更能體會到動畫製作的精髓,不管是3D或者2D動畫,動畫的精神是通用而相互啟發,
製作,由於無法像電腦動畫的方式,可以在營幕上不斷重新檢視動作的流暢度,甚至是還原、複
這在近年來廣告、電影中流行 3D動畫穿插2D動畫,或者與真人實境合成的視覺特效呼應,而在
製等,所有這些在電腦上一個按鍵可以解決的事,都必須以手做的方式完成,以至於在前期製作
Production 1的課程訓練下,為日後想成為動畫導演或獨立製作的學生奠立了良好的基礎訓練。
上( Pre-production),就必須有更詳細的計畫,包含故事腳本、視覺設計、角色設定、動作測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30
031 數位媒體組
‧stop-motion動畫習作
‧cut-out動畫習作
‧sand動畫習作
‧以中國文字的拼組表現動畫中的 ‧Introduction to 3-D Computer Animation選修課程的Final Project 韻律
‧跨張表情的動畫習作
(二)實驗技法-創意不設限,美式幽默說故事 USC 動畫所一年級的必修課程多與傳統動畫技術與知識相關,其中Elisabeth Mann 所帶的
動畫工作坊
Introduction to the Art of Animation,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各種動畫技法如Stop-Motion、Cut-Out、 Sand 和 Paint-on-glass,在各種技法間實驗並找出能夠發揮個人特色的媒材,而課程中也會安排
(一)資深動畫工作者的經驗分享
動畫大師作品之賞析,藉由同學間的討論激盪,增加對動畫藝術的鑑賞力及美感培養,此外,這
於研習計畫的暑假時間,我與菁英計畫的另兩名學員劉邦耀、曾煒傑,共同參與了由資深動
門課也與另一門由Joshua Harrell所帶的Basic Animatio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有所連繫,此
畫師Mark Farquhar所主持的工作坊,Mark曾參與多部由DreamWorks、Disney所製作的動畫長
門課主要是學習電影語言與傳統動畫攝影機的技術,藉由每星期一小時的Lab time,每位同學能
片,工作坊期間,除了不斷分享其個人經驗外,也邀請業界人士客座分享其工作內容及動畫市場
紮實地了解到傳統動畫拍攝的實務操作,以及動畫專案製作的執行流程,亦可從媒材特性中得到
的脈動,讓我們在學校學習之外,也對動畫業界,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在美國,動畫的專業分工
啟發。
極為重要,每一位投身動畫業的人士,都必須專精於某項才能,例如調動作、打燈光、做特效,
另外Thomas Sito是曾在迪士尼工作多年的資深動畫師及導演,曾參與台灣故宮博物院「國寶
這也是促使每一部動畫片都有高品質的管理策略及文化創意資產傳承的主要原因之一,台灣目前
總動員」的專案,在Fundamentals of Animation這門課中,學生藉由每週主題的動畫繪製學習動
的動畫產業與經營,都屬於小規模經營與代工模式,發展屬於自身的文化創意資產,是當前值得
畫觀念與法則,了解動畫不只是畫面的美麗,更強調動作中的藝術,如何藉由動作表現角色的個
我們學習的。
性及故事內容,在一週一個主題的創作下,體悟到迪士尼動畫的精髓與美式文化的幽默之處。
‧參與Charles的角色設計課程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32
033 數位媒體組
‧Pixar Studio參訪
‧LA的DreamWorks
‧SF的DPI DreamWorks
(二)美國知名動畫公司參訪 在暑期工作坊期間,Mark也安排了動畫公司的參訪,其中有在LA的DreamWorks、Disney和
除了課業學習,在陌生的國家與城市,學習獨立生活與適應文化衝擊,也為自己帶來許多創
Sony pictures,另外還有舊金山的DPI DreamWorks和Pixar,簡單的導覽,從故事腳本、角色與
意與靈感,更從國際學生之間的交流中,了解台灣學生在學習途徑上的優劣處,台灣學生就專業
美術設計,到後期3D製作的專業分工,動畫環節中的每個部份都是經由數以百人的團隊心血累積
技術與天分上,並不亞於外國學生,但在表達自己及大膽創新的態度上較顯生澀,在這樣經過一
而成,而每間公司又都由數棟建築或片廠所組成,也終於了解到為何這些知名的動畫公司可以每
年美國的生活與教育,也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專長與短處。
年上映一部又一部高品質的動畫長片,其投入的資金與人力,造就了美國行銷全球成功的動畫工 業。
在台灣動畫魅力持續成長,但動畫市場及養成教育尚待發展的狀況下,能夠到國外了解並學 習個中長處,特別感謝教育部菁英海外培訓計畫,而在這一年的時間中,我也特別珍惜這寶貴的
海外學習心得總結 整體而言, USC 電影學院的整合資源,使我見識到了好萊塢工業大型製作的專業分工及態 度,而在課程安排上,雖其對技術的重視程度不如職業取向的學校,但對學生正向鼓勵的態度, 使學生們的作品都勇於嘗試並有創新之處,而與不同國籍學長姊和同學們上課的過程中,也學習 到國外學生勇於表現自己及不同於東方內斂精神的幽默文化,這些創意的啟發和學習方式的不 同,都讓我成長良多。
機會,刺激個人對動畫創作的知識與想法,期許歸國能繼續發揮並應用。
‧Disney動畫公司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34
035 數位媒體組
魏 君純
百年的歷史與教學經驗。在紐西蘭的大學中,AUT以專業的職業教育訓練為特色,並擁有相當不 東華大學
錯之評價。
數位媒體組:紐西蘭 /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有兩處校區,一處位於奧克蘭市中心的Wellesley Campus,毗臨市立圖書館、美術館、 藝術中心戲院,亦是我們上課之地點;另一校區位於奧克蘭北海岸的Akoranga Campus。
數位媒體研究所之【動畫與專案製作】課程︰ 為了能與後期業界實習銜接,我們於奧克蘭科技大學(AUT)傳播學院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下之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系所進行規劃七個月的課程,負責擔任我們
「Small Thing Make A Big Difference」努力去發掘生活中的小事物,讓小事物
台灣學生之個別指導老師為Gudrun Frommherz。此位老師具有數十年業界工作的經驗,深具學
有大創意
術與業界之專業背景,在學習上提供了我們許多幫助。
感
謝教育部提供藝術與設計之才培訓計畫,也感謝在大學時期的訓練,從傳統藝術、美學上 的培養,到數位媒體、設計上的技術學習,也因這樣的能力具備,透過培訓營甄選之過
在AUT之課程內容,主要是個人動畫專案製作為課程主軸,並輔以動畫相關文獻探討,主題
程,使我獲得此次的培訓機會!這一年的海外之學習,除了課程學習與業界實習外,也從身旁的同
涵括各種有關動態影像、電影、數位藝術、互動媒體等理論。課程主要之目的,是希望提供了一
學、朋友,以及自助旅行等體驗…等,這都是一言難盡,且一生受用無窮的經驗!希望可將此份經
個機會,讓學生著重於個人專業領域進行創作。透過製作過程中討論與學習,促進學生分析自身
歷與體驗,分享給莘莘學子們!
設計之方法,以進一步達成更高階專業之水準。另外,也搭配 3D 動畫軟體(MAYA)之軟體課程, 增進3D動畫技術能力。
培訓計畫時間 紐西蘭之培訓計畫,以四個月的動畫公司實習為主要特色。在正式實習之前,輔以七個月正 規的大學研究所之課程,為之後進入產業時所需具備之銜接能力進行加強。
正規學校課程︰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AUT。建校於1895年,擁有
選課碼
課程名稱
時間 / 學分
149140 149109 149123 149117
Advanced Post-Production and Animation Project Post production Animation
30pts 30pts 15pts 15pts
‧奧克蘭科技大學數位媒體研究所—正式修課課程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36
037 數位媒體組 完整的製作系統,而成為世界電影新興之拍攝地點。Kelly Park Film Village則是以拍攝電影–《納 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而聞名。而La Luna Studio 是一間3D動畫工作室,位在
Kelly Park 片廠內的二樓。專門製作電影、電視與廣告動畫。
《The Bog Frog Media》Animated Mobil and TV Series專案製作 於實習計畫開始時,La Luna Studios正好接手一個3D動畫系列之新案子,是由美國「The
Bog Frog Media」傳播媒體公司,製作一系列3D動畫片。《The Bog Frog Media》為美國The Water Foundation所成立的傳播媒體公司,主要以宣導教育人們環保意識,與節約能源與金錢為 ‧個人專案製作-A Painting
宗旨。 製作說明:
另外,經由AUT老師們的推薦,我們參與了國際知名之設計藝術節Semi-Permanent,正好今 年於奧克蘭舉行一系列之專題演講,時間為2008年8月15、16日兩天。
Semi-Permanent是一個國際型的設計節慶活動,由一個大型研討會與一系列設計活動所組 成,包括各種的藝術設計之展覽、比賽、工作坊與聚會等。主題相當多樣化,涵括︰電影、動
(1) 影片形式:Live Action與3D 動畫人物合成。 (2) 參與製作人員:魏君純、許智彥、謝雨嫣、余紫詠、Marlise 由於這是一個全新之專案,故我們須從前期製作之資料收集、故事發想、創意激發、故事腳 本,到實際拍攝、剪輯、3D動畫,以及後製之配音與合成、週邊商品設計與網站設計等。
畫、插畫、塗鴉、網頁設計、平面設計、攝影、和行動藝術等。在研討會的演講中,主辦單位也 匯集世界各地優秀藝術家和設計師分享他們的作品與創作歷程,如曾獲得TDC, BDA Gold, D&AD
Silver, 3 Gold awards from the AIGA等各項國際大獎之電影標題設計師- Danny Yount等人。 這個研討會,雖是以世界聞名的設計師與藝術家之講座為主要特色,但Semi-Permanent亦 強調在各項活動中,參與的觀眾們所凝聚出的氣氛與精神,透過彼此間互相交流、傳遞知識。同 時,也激盪出每位藝術設計工作者,其源源不絕創意靈感與能量。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我們四個來自台灣的學生外,正好La Luna Studios工作室也有另一名實習生Marlise,畢 業於紐西蘭當地之動畫學校。因此,我們可藉此相互交流彼此之學習經驗、技術與觀念。然而, 在這個溝通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台灣學生較為欠缺的是團隊合作的經驗與觀念。或許這是因為在 我們的教育模式中,多半是由個人創作之作品居多,少有團隊製作動畫專案的經驗。故此階段, 如何溝通彼此的想法,與善用個人之專長來分工合作變得十分重要。
業界實習︰《Kelly Park Film Village》&《La Luna Studio》 由於紐西蘭電影產業以壯麗的大自然景觀、低成本、高品質特效後製技術,以及前期到後期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38
039 數位媒體組
好故事來自時間與創意激盪︰「Small Thing Make A Big Difference」 經過AUT專案學習之過程中,受到老師們非常重視前期製作之影響下,因此從故事發想、分 鏡腳本等前期作業的充分準備,是最具挑戰性與最耗費時間的階段。故事發想方面,我們遇到不
具體之建議,告訴我們如何有限的時間,呈現最有效的東西,也讓我們學習如何「 Small Thing
Make A Big Difference」,努力去發掘生活中的小事物,讓小事物有大大之創意與想法,這也就 是我們所需要的故事!
少的挫折與困難,每週的故事想法激盪與討論、腳本一再再的修改與推翻。無論是在敘事方式 上、觀念想法、文化與語言…等差異上,都是需要時間與耐心去努力磨合與調整的。故在短短四 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們花費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在前期製作的階段。在這過程中,為激發我們的 想法訓練, Cristina亦請了一位與La Luna Studios有合約關係的創意導演(Creative Director)︰
作品呈現 而在這個專案中,我主要負責︰前製時期的故事腳本 (Storyboard) 繪製、美術設計︰人物設 計與場景設計。
Jeneal Rohrback。
由她指導我們如何激盪出更多新點子! Jeneal告訴我們在思考與創造任何一件商業產品時, 我們可使用一套「Machine」理論去釐清與檢視整體製作的完整度,亦可做為說服廠商之論點。
Machine理論即是︰
‧「Saving Energy」Storyboard與分鏡腳本細節
「M」arket︰專案的市場價值 「A」udience︰觀眾群 「C」hallenge ︰所要挑戰之事物 「H」uman Insight︰人們著重之觀點 「I」dea︰想法之創意 「N」utshell︰用簡單的一句話來包裝此專案 「E」xecution︰專案製作的過程 ‧Bog Frog人物設計
因為Jeneal另有工作在身,雖然與她討論僅三、四次之時間,每次討論之時間也僅短短一個 小時,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她以一位專業企業人士的態度,具體地給了我們新的商業概念與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40
041 數位媒體組
團隊合作︰創意vs.商業 在四個月的實習中,從一次次開會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台灣學生較為欠缺的是團隊合作的經 驗與觀念。或許這是因為在台灣的教育模式中,多半是由個人創作之作品居多,除了大型的畢業 製作外,少有團隊製作動畫專案的經驗。故在前期製作期,如何溝通與分工合作變得十分重要。 ‧「Paper Recycle」動畫片中背景,以Kelly Park附近之風景所合成
對我而言,此時的挑戰即是商業的藝術,如何從我們想要的是什麼 ? 轉變為客戶需要的是什麼?
製作期的背景合成 (Matte Painting),與協助實景拍攝 (Live Action)。
在藝術設計的價值下,以藝術與創意之方式,又同時可迎合消費者與廠商的需求。整個製作的過
後製期負責網頁設計、行銷商品設計、光碟設計,以及準備工作過程中的專案報告。
程中,故事激盪是最為困難的地方,我們不斷地在選擇、妥協…希望以團隊的激盪討論,形塑出 一個清晰的故事模式,並使故事能跨越語言、文化的界限,將故事理念(ideas)能傳達給大眾。
過程論大於結果論 相較上屆培訓學生不同的是,今年我們並非另外開專班上課,而是融入該系所之學生課程 中,共同上課、討論與發表。使我們在自身能力培養與學習外,亦可觀察當地學生之學習態度與 特色。整體而言,在AUT課堂中的學習,除了技術訓練與成果展現外,但更強調製作過程的重要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多閱讀」—小故事、大創意 在今年三月中碰巧得知「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為了下部電影「賽德克巴萊」,到紐西蘭 尋找可能的特效製作夥伴。在胡小姐的安排下,幸運地我們有機會與魏德聖導演面會與請益。
性。許多課程常以一小時的理論教學與兩小時的實務操作配合,且無論是在哪一門課中,皆有期 末「專案製作」培養學生實際製作之能力,也作為評估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果之依據。
魏德聖導演與製片黃志明先生亦相當親切地關心我們於紐西蘭的學習過程。在請教的過程 中,導演提到「閱讀」之重要性,他說他平常其實是不太看電影的,而是經過大量的閱讀,從閱
國際文化交流
讀中尋找故事的靈感。導演認為故事是無所不在的,無論是繪本、報章雜誌、小說…等,故導演
由於AUT的國際學生眾多,在班級同學中分別有來自世界各國之學生,班級就如同小型的聯
鼓勵我們應進行大量之閱讀,從小故事中尋找好的創意、好的情節、好的故事,以創作出好的動
合國。從每個人的動畫專題製作上,都可以明顯感受到各國不同的文化特色與風格,或許是國家
畫。此外,製片黃志明先生肯定紐西蘭政府對於電影產業積極之態度,他建議台灣應加強前製時
本身之族群具有國際化的特色,老師與同學對於其他文化都具有一定程度之了解,在彼此討論與
期的製作,因為一部電影的成敗,前製時期是最為關鍵且困難的,也是台灣業界需要去克服。
給予建議時,同學們也抱持著尊重、欣賞的態度,給與彼此的作品相當多的鼓勵、讚賞與建議。 讓我們可感受到學生們學習風氣活潑、自由與國際化與多元化的特性。或許這樣的特性,也讓學
無論如何,非常感謝教育部提供「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進修計畫」,讓想到國外進修卻無法
生們在步入國際就業市場前,已有國際文化交流的薰陶,先行具備國際發展之視野與能力,我想
負擔龐大費用的學生們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同時也希望逐年調整與修正人才培育之計劃,使其越
這點也是台灣動畫教育值得學習之處。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42
043 數位媒體組
‧參觀Te Papa Museum, Wellington
‧參觀WETA工作室,以製作「魔戒」之動畫特效而聞名, Wellington
來越好,以達到計劃最終始之目的︰粹取國外優秀新知與技術,引進最新觀念與關鍵知識。來提 昇我國數位媒體創意能力達到國際水準。
旅遊與藝文活動之參與 紐西蘭的藝文活動相當盛行,全年不斷的藝文活動,藝廊、劇院演出的節目,或是街道上, 隨處可見街頭藝人的表演,都為這個與眾不同的國家注入許多生命力。在這一年裡,一向喜歡旅 遊與拜訪美術館的我,趁著學期中之假期,自助旅行遊遍了紐西蘭這個美麗的國家,從各地大大 小小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等、當地藝術家工作之參訪,希望藉此了解當地生活與文化,開拓自己的 國際視野,也從中獲得更多無法言喻之生活體驗 !
‧Oamaru當地藝術家畫廊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44
045 數位媒體組
余 紫詠
台南藝術大學
數位媒體組:紐西蘭 /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的傳播學院大樓
學習目標
在
這數位多媒體亦趨重要發展的時代,計以無數的科技藝術、影音動畫、電子音樂、人機互 動…等展覽。在全世界各地每年的重要展覽中以多元面貌陸續呈現出不同的作品。而教育
‧AUT上課教室及學生研究室
研習計劃課程簡介 在紐西蘭這一年主要分兩個部分:前面七個月在奧克蘭(Auckland)的AUT學校參與正式課 程,製作個人作品;後面四個月到Kelly Park片廠實習,學習業界的專案製作流程。
部舉辦此培訓計畫,也源於此宗旨:提供台灣在學的學生更多接觸國際視野的機會,透過與國外 的技術交流學習,不同文化碰撞,觀念的推陳出新,使將成為台灣藝術設計新生代的在校學生, 能有更多的想法、觀念、創作出更多元的藝術面貌。
AUT的全名是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奧克蘭科技大學)。顧名思義,這所學 校特別著眼於學生的技術學習。 AUT 課程主要分兩個學期,一是當地學校的下學期課程,另一 是暑期課程。因為紐西蘭位於南半球的原因,所以四季的季節是跟台灣相反的。當我們七月中到
很幸運地,我能獲選參加97年度教育部所舉辦的海外培訓計畫。大學畢業於美術學系,目前
達紐西蘭時,是學校剛放完寒假要開始下學期的課程。因此,許多我們所能選修的課程都是屬
就讀南藝大動畫所,本身專於美術繪畫、插畫設計,近年接觸了多媒體動畫,基於想更進一步探
於進階課程。我們這次學習的系所為School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的Digital Media部門,
索這個領域,開拓視野,廣泛認識各國的動畫表現,很感謝教育部提供此機會,讓台灣學生能前
在此任教的老師主要有三位:Gregory Bennett、Paul Brafield、Gudrun Frommherz。在這次
往其他國的藝術設計學校萃取新知,刺激創作的多元表現。
教育部的培訓計劃下,下學期的課程我們所選修的主要有三門課分別為 Project(30pts) , Post
Production(15pts),Animation(15pts),暑期課程則為一門Advanced Post-Production and Animation(30pts)。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46
047 數位媒體組
‧綠幕使用課程
‧與Christina討論
‧與攝影師確認鏡位
‧拍攝場景佈置
這一個學期除了主要的作品製作課外,我們台灣學生還可以選擇旁聽其他課程,像是:
La Luna Studio希望我們藉著此專案的學習,了解如何成為一位製片人(producer)。此專案已
Moving Image Production II;ADV_advanced digital video;MAYA;Flash及Dreamweaver的
有原先的角色設計、故事腳本,還有一些相關的粗略設計,而我們所執行的部份是基於Bog Frog
程式語法…等。我就選擇了Moving Image Production II課程學習After Effects的技巧;MAYA中的
Media原本的構想更加精緻、實際、具體化,並有兩集的試拍帶。所以我們把角色設計、故事腳
骨架、IK架設,還有進入綠幕教室,學習綠幕、攝影機、燈光的使用。
本、宣傳單、網頁設計、相關產品再做了統整的規劃並進一步的設計提案。
結束了AUT的課程後,三月份我們到達拍攝納米亞傳奇的片廠Kelly Park Film Village進行為 期四各月的實習。實際上,我們實習的單位是La Luna Studio,是在Kelly Park中的一間動畫工作 室,與實際的片廠是分開經營的。
學習過程詳述 (一)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課程 第一學期的三門課我們都與當地的後學士學位(研究所預修課程)的學生一起上課。這個課 程主要是希望學生可以做出個人的作品,作品的類型很廣泛,可以依學生興趣選擇製作動畫遊
實習時我們參與 La Luna Studio 所承接的一個關於環保的系列動畫,所屬的公司是「 Bog
戲,網頁多媒體設計,精緻的短片動畫,也不限定一學期完成,可與指導教授商討作品的規模及
Frog Media」,背後的主要贊助單位為Water Foundation,此系列作品希望發行52集約一分鐘的
花費的時間,還有每學期的目標。每各禮拜的上課時間,三位老師會輪流準備相關的知識或資料
動畫,可以在手機或是電視廣告上撥出,宣導環保意識,節約能源及金錢。Bog Frog是此意義的
在課堂上傳授,課後每個人每個禮拜都需要與自己的指導教授約定單獨會談的時間,並呈現這週
代表象徵,因為青蛙是對環境變遷很敏感的動物,若是環境改變,污染嚴重,他們就會離去或是
的進度。
死亡。所以依此來提醒人們注重環保。我們主要是參與此專案的前製( Pre-Production)部份,
‧工作室一樓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48
049 數位媒體組
整個學期,學生主要有兩次的課堂提案報告,分別是期中的 Presentation of work-in-
progress,及期末的Literature review。在期中Presentation of work-in-progress報告時每個人需 要把自己的作品創作理念,使用媒材,想法探索的議題,所可能面臨的困難,以及預計這學期的 執行進度製作完整的PowerPoint報告,所上的三位老師會齊聚一堂分別給予意見,並探究企劃的 可能性、獨特性。而期末的Literature review,則是每個人針對自己的作品,發表相關的文獻探 討回顧,之後並在書寫報告中與自己的作品做相關的分析研究,理念論述。在這兩次的報告中, 我發覺國外與台灣非常不同的是通常會給予作品相關意見還有對作品提出疑問的不單單只有老 師,在課堂上同學也會不吝嗇給予意見鼓勵及評論,若是有相關的參考資料有會在課堂上與同學 分享,這種勇於表達自己想法,樂於分享的能力,在台灣是比較少見的。也因為這兩次的提案, 教授們會要求學生在報告中除了把自己作品的進度呈現外,還需要清楚詳述作品背後的理念及意 義,它具備那方面的創新價值,或是想探究哪一種藝術表現方式,是根據哪方面的學理依據、藝 術理論…。由於此要求,學生必須更深入的去思考自己作品的背後意義,也才能在報告中完整的 呈現。對我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迫使你不斷發問自己作品的更深層意義,是讓作品更加進步 的一種因素。
暑期課程的 assessment 除了要把延續發展上學期的作品外,還需要寫一份兩千字以上 的 written exegesis 。在暑假課程中,實際上課的天數並不多,也沒有其他可以旁聽,多數學 生都回家了,所以暑假課程只有四位台灣學生一起上課。一週只有兩門課,共六週。有一門 課是 Issues in Animation Theory and Project ,另一門課是Supervision 。我頗喜歡Issues in
Animation Theory and Project這門課,通常這堂課Gregory老師會準備一些動畫理論或是動畫史 的相關資料在課程上介紹,像是紐西蘭世界著名的實驗動畫家Len Lay,以音樂跟動畫結合著名的
Norman McLaren,還有Pixar的動作表演、故事技巧…等,也因為暑假學期需要寫一篇小論文,
‧作品部份截圖
Gregory也額外提供我許多跟我論述相關的文章供我閱讀,像是《Issues in Representation》、 《Narrative Strategies》、《Meshes of Afternoon》…等,這門課程跟閱讀對於我的動畫知識增 進不少。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50
051 數位媒體組 作品中想表達的,我也憂心並非從事動畫創作的她,能夠給想製作動畫的我哪方面的協助?再加上 德國人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令我覺得她頗嚴肅,有距離感。不過,這些疑慮到後頭都煙消雲 散,她反而成為令我在這年收穫最多的老師。到紐西蘭之前,我已經在構思一部動畫作品,只是 一直沒有很好的思緒,也還在摸索作品的傳達方式。第一個學期我就跟 Gudrun Frommherz討論 了我的想法,她也看過我原先的故事構想,了解我的創作理念,但是她覺得我原本的故事腳本並 沒有把我表達的想法,適當傳達出來,所以她要求我從新來過。我從新整理自己的思緒,依相同 的創作理念又繪製了不同的故事腳本及分鏡,經過每個禮拜與 Gudrun Frommherz的溝通修改, 到最後終於有一個較理想的故事藍圖,也因為Gudrun Frommherz對於我片子鏡頭語言、運鏡、 剪接的要求,使對電影鏡頭語言原本很陌生的我,有了進一步的學習,並運用在作品中。這個作
(二)La Luna Studio (動畫公司) 專案製作《The Bog Frog Media》 在La Luna實習這段期間,我主要負責美術設計的工作,如故事發想、故事腳本的繪製,影片
品的企劃提案之後獲得了文建會敘事短片的補助款。在此,真的很感謝Gudrun Frommherz的指 導。
中所需要的合成背景,修圖、傳單、相關商品的設計…等。也因為案子本身已經有原本的視覺風 格,所以我們並無法做太大的改變,而在我所做的這些零零瑣瑣工作中,有一件工作對我來說是
到了暑期課程,個人作品方面,延續上學期的創作繼續發展。而我第一學期的提案作品,是
卻是首次嘗試。片中有一個植物枯萎的小動畫,因為案子要以實景合成3D的方式呈現,所以當我
以一年為期的提案企劃。在暑期課程的短暫時間並沒有辦法完成整部的手繪動畫短片。跟老師討
負責這各動畫時,我花費了一些時間去思考該如何製作花朵枯萎效果,若是使用3D會較費工,也
論後的結果,暑假課程我以完成作品的試拍帶為主,所以我完成了約一分多鐘的作品。在製作的
有可能不夠逼真,若是以照片合成會太虛假,最後,實際買了一盆植物,以定時實拍的方式,拍 攝了數天後,再用照片串圖的方式慢慢合成,雖然那時為了固定燈源,拍攝點架設,還有按時拍
這段期間, Gregory老師給予我許多的動畫指導,主要在於動畫的表現方面,像是主角的動作、 表情、時間點,給了我許多的啟發與想法,也讓我的動畫動作表現更加精進。
攝…等。花費了我不少時間,但是能嘗試一種新的動畫製作方式,頗為有趣。 在Kelly Park這段期間,我覺得最有收穫的是我們遇到一位很有啟發性的creative director of
心得獲益 在AUT的兩個學期我們第一學期的supervisor是Gudrun Frommherz.她是德國人,在業界工 作多年,專精於網頁設計及程式撰寫。一開始請她指導的時候,我擔心她是不是能了解我在動畫
DDB, Ogilvy and Y&R : Jeneal Rohrback。她是美國洛杉磯人,之後到英國工作多年,目前定居 紐西蘭。她主要的工作在於啟發團隊創意的部份,參與公司的創意發想。我猜想,應該就是台 灣所稱的創意總監這各角色。對於我們目前所企劃`Bog Frog´電視手機系列短片,他建議我們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52
053 數位媒體組
用`Machine´的方法來分析這各案子. `Machine´指的就是Marketing object(市場預測),
Audience(設定觀眾群), Challenge(將會面臨的挑戰), Idea(故事大綱), Nutshell(故事中 心思想), Execution and Summary.這幾各面項去構思企劃案,她並特別強調“Human Insight" 要去洞察人的內心,去發掘一些現象表面下的意涵,創意是在依據上發想出來的。學習到以這各 方式去企劃一個新案子,我覺得是非常受用的。不過,令人遺憾的是,Jeneal只有在工作室的負 責人Christina生病期間與我們數次會面討論,並不是主要帶我們實習的負責人。
這一年的海外學習,影響學習的層面潛移默化地,主要我歸納了幾點:每次當我要創作新的 作品時,會去思索除了技巧以外,內涵面的、人文的思考是什麼?這件作品是希望探究藝術哪個面 向?技術?學理論述?當我繪製故事腳本時,這個鏡頭背後的意義是什麼?是必要還是可有可無?這 一連串的提問,是我在製作作品時,所面臨的更深層學習。另一方面,學習不該是被動的。沉默 並不代表沒有想法,與人分享討論可以幫助思考的完整性,同學的意見不一定就是批評,有也可 能是刺激作品發展的元素。
‧Flyer設計及Notebook設計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54
055 數位媒體組
許 智彥
實踐大學
數位媒體組:紐西蘭 /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在
紐西蘭的求學期間中大致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奧克蘭科技大學,第二部分是再
LUNA動畫公司實習。
學習目標: 在去紐西蘭之前,因為還不確定那邊的上課模式跟選課方式,所以多少都會有些期待,希望 可以學習到一些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以我而言我很希望可以看到一些特別的動畫製作方式,甚至
一部分:奧克蘭科技大學
是跳脫動畫,看看有沒有一些影像創作,或是藝術裝置等等一些台灣所沒有的東西,不要侷限在
3D動畫中。到了學校之後發現我們所處的班級大多是偏向數位媒體的課程,包含了網頁製作,程
環境介紹: 奧克蘭科技大學算是一個新成立的大學,我所就讀的系所算是屬於communication studies的
式語法,動畫製作,影片拍攝及後製等等。因此目標雖改變但也更明確,決定要在這半年中完成 一部新的動畫作品。
digital media。這一間大學它散佈在奧克蘭市裡面,沒有確切的校園區域,一棟一棟的大樓就在 馬路旁邊,走路到市中心大約只需要花五到十分鐘,算是一個很特別的大學風格。我所住的地方 是奧克蘭大學的學生宿舍,它就在學校的後方,與四位紐西蘭學生同住,這個宿舍對我而言算是
課程介紹:
很重要的一部分。奧克蘭市算是紐西蘭留學生最多的地方,到處都充滿了各國不同的人,德國,
因為我們的身分算是交換學生,並不是跟班上其他同學一樣是來讀取一個學位的,所以變成
中國,韓國,日本,台灣,因此這整個城市的風格也因為這些人所影響,不管是食物還是居住模
我們的上課方式比較自由,所有相關的課程我們都可以去旁聽,我們也不需要繳交上課作業或是
式,都有了另外一種風格。
考試。課程的內容有包含: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56
057 數位媒體組
1.maya基礎: Grag 教授算是我們在這學校主要負責我們教學事務的老師,它的專業主要偏向一些動畫領 域,尤其是3d動畫,而他所使用的軟體是maya,因此他特地為了我們四個人所開了一堂maya基 礎的課,教學內容主要是偏向建模。
這一堂課程的內容其實跟台灣的課程大同小異,主要就是從介紹介面的使用開始,因為我們 紐西蘭組的四個人大多都不會使用maya,所以再一開始的內容花了較多的時間。
2.數位影像: 這一堂課主要是在學習after effect這個軟體,教授每一次上課的一開始,都會先放一個完成的 合成影片,然後再一步一步的分析,它裡面有包含什麼特效,一共有幾層圖層,還有解釋每一層
有了問題或是出了差錯,她都可以一針見血的指出方向或是打穿我的裝傻,她是很好的老師也是 個很好的觀眾。
圖層之間的關係,接下來他就開始上機操作,每一次的上課都會讓我們知道一種新的視覺創作的 方式。
4.動畫歷史: 這是我們自己要求指導老師特定幫我們開的課程,因為我們四個人的領域都不是完全相同,
3.專題製作: 這一堂客滿類似於台灣的畢業製作,每一位同學都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動畫的主題,有興趣的 視覺風格,或是各式各樣的表現手法。這一堂課一共有三位老師共同開課,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從
有人擅長手繪,有人擅長STOP MOTION,有人擅長3D動畫,因此為了輔合大家的需求,我們請 老師讓我們多看看各式各樣不同的動畫,或著是有哪些我們還不知道的動畫製作方式,讓我們不 會侷限在自己的所學之中,可以將目光放的更遠。
這幾位老師中選出自己的指導老師。每個禮拜大家都必須去跟指導老師面談,老師為給我們意 見,或是指出我們的缺點;而每個月都會有一個展示,大家要讓所有同學跟老師知道自己的進 度,也會相互給意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
學習過程及獲益 奧克蘭科技大學的上課方式其實跟台灣有些雷同,大部分的課程都是一些技術課,告訴我們 如何操作一些軟體,一些不同製作動畫的流程,因此課程方面我並不是說有特別的感觸,或是有
我的指導老師叫做GUDRUN FROMMHERZ,她是一個德國人,非常的冷靜客觀,每一次我
覺得哪裡比較特別。但是關於紐西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比較引起我的注意力。上課的過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58
059 數位媒體組 不一樣的故事,完全不一樣的動畫風格,完全不一樣的敘事方式,來詮釋我心中的人性,再加上 每一個動畫的配樂,剪接,還有每一部動畫之間的連接,相互的影響,希望更能跟每個人心中的 人性更達到共鳴。
在每一部動畫的製作過程中,都必須從分鏡圖開始,到動態腳本,到動畫完成,加上剪接配 樂等等,每一個細節都會有出錯的地方,例如有些的時間點不對,傳達出的訊息不明確,或是動 作的表現不清楚等等,所以老師都會明確的告訴我問題出在哪,就像是一個很好的觀眾,很誠實 的告訴我觀看的心得,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當然,當一直受到挫折之後,也會讓我的 變的很怠惰,或是開始敷衍隨便了起來,但這時候她又從觀眾的身分便成為老師,強硬的要求我 程中,學生們都會非常踴躍的發言,大家並不會吝嗇於給意見,也不會取決於大家程度的強弱來 採納發言。因此每當有同學上台報告的時候,全班同學都會認真的觀看彼此的作品,也能夠快速
的進度必須如期完成,每個禮拜都安排跟我的面談,真的很謝謝 GUDRUN對我的付出,我從她身 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發現彼此的優點或是缺點,這種團隊合作的感覺,比台灣只聽教授或是少數人意見的方式,進步 快速的多。
心得與建議 在奧克蘭所花的時間大約是六個月,整個生活的重心就是不外乎上學跟待在宿舍裡面,學校
我的專題製作課程,在所有的課程裡面,是對我最影響最大的課程。因為這一堂課必須要獨 立製作出一部動畫,也是最長與教授有接觸的時候。我的指導老師 GUDRUN FROMMHERZ她 非常的知道如何引導學生,記得再整部動畫開始發想的時候,她要我去想出五十個故事,天馬行 空的想,只要稍微跟我的主題有關,就全部把他們紀錄到筆記本,同時,她還要我用英文敘述的 方式把他們全部都紀錄下來,順便訓練我的英文能力。這樣子兩個禮拜下來,我累積了數十個故 事,之後再跟老師慢慢的淘汰一些不適合的故事,我的整個動畫的主題就顯現的更明確,方向也
的部分其實就像是在台灣用英文上課,除了一些跟班上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之外,並不是說有 非常大的震撼。在奧克蘭裡同學的程度其實也並不是說非常頂尖,許多在台灣的同學其實能力我 相信是遠遠超過他們的,只是為什麼台灣學生畢業之後大家的成就卻是不如國外的學生,這就必 須要好好思考。或許是我們的教育太過於獨自創作,不懂得如何與人合作,尊重別人的作品與意 見,也或許是因為台灣整個的動畫就業環境不夠完全,這些都有可能造成這些結果,台灣整個大 環境必須要好好改變,從學生到老師,從員工到產業,我相信台灣其實並不輸給國外的。
更清楚。這市我在台灣從未接觸過的方式。 另一個生活部分就是奧克蘭宿舍,我跟四位紐西蘭的學生一起住,每天都生活在一起,這一 接下來我便開始蒐集資料,進入製作的過程。我的動畫主題是human nature,利用七個完全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60
061 數位媒體組
部分對我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遠遠超過了學校的課程。我第一次發現到原來世界上有這些人的 生活方式,個性,對事情的看法是跟我所知的如此不同,喝酒的習慣,說的語言,作息起居,發 現到了很多不一樣也找到了許多相同點,在這短短半年內我交到了許多國外的好朋友,也讓我的 英文能力有明顯進步,
開了眼界,體會到了更多不同的生活。我相信這對我之後的創作是非常有影響的。
對於整個奧克蘭的半年生活,我對於課程方面有一些建議。因為我們這個計畫的身分其實不 夠明確,也並沒有選課的能力,加上抵達紐西蘭的時間又過於匆忙,所以其實上課的內容是沒有 什麼選擇權的,有幾堂課程其實跟我們的所學是有點距離的,加上我們也不算是真正班上的同 學,所以點名,作業與考試,我們都不需要參加,造成了我們跟班上的疏離感,過程中上課學習 到的東西也會漸漸減少,到最後就會變成其實沒有什麼去學校的必要性,希望之後學生有幾屆的 自己選課的權利,也有明確的身分,我相信這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部分:luna動畫公司實習
由於這個公司是位在郊區,算是在一個深山中,所以我們四個人也在附近租了一間屋子,離 公司開車需要十分鐘的距離,我們也向公司租了一部車代步,下半年的整個生活重心就是在公司 與家中。我們的房東是之前的市長,她對我們很好,擁有一大片院子,還有很多寵物,我們學會 如何種菜,如何煮飯,如何規劃自己的休閒生活,是沒有預料到的收穫。
學習目標: 在我們進入這個公司之前,其實只有聽說將會四個人合作一部動畫,因此對於未來將要接觸
環境介紹: 紐西蘭的下半年我們到了奧克蘭北方的一間公司實習,叫做luna studio,其實這間公司算是 一個動畫部門,隸屬於一個叫做kelly park的製片公司,這一種類型的公司在紐西蘭算是滿流行 的,因為魔戒的關係,紐西蘭新起了這種拍片模式,從取景,拍攝,一直到後製,都在同一個地
到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很明確,起初是滿希望可以接觸到真正業界拍電影或是動畫的整個流程,希 望可以運用四個人所不同的才能合作出一部好作品。而在進入公司之後,負責人很明確的給了我 們方向,必須要為一個環保議題的公司作一系列的環保影片,運用3d跟真人影像的結合,還有如 何將她的公司象徵角色:青蛙,順利的結合到故事當中,就是我們這半年的挑戰。
方進行,省去了很多交通費用,也比較好控制整個過程:加上紐西蘭地方很大,人力也沒有比美國 貴,因此許多動畫公司便出現在這些環境中,luna studio就是其中之一。
課程介紹: 這一個公司的經營方式算是case by case,所以它算是機動性很高的公司,跟那種一般傳統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62
063 數位媒體組
動畫產業的公司不相同,並不是說有很明確的動畫流程,角色設計師,動作師,打光師等一堆人 住留在公司裡,必須等到真的接到了大案子,才會聘請其他專業動畫師來公司。我們到的時候剛 好公司沒有案子在手上,因此就是負責人 chirstina還有另外一個南非的學生以及我們四個人在公 司裡。
因為待再這個公司其實算是正式在業界工作了,所以很多的規定都必須輔合真正工作流程, 如何提案,如何發想,如何去說服廠商,順利將我們的產品交給客戶。以下是所有我們經過的流 程:
1.蒐集資料: 這個部分是最初步的開始,chirstina要求我們大量蒐集所有有關青蛙的圖片,不管他的風格 或是造型,然後將他們分類整理之後,找出每一種風格的優點,同時也可以輔合我們的需求在將
的地方就交給他們來製作,而我和其他兩位就負責實濟場地的勘察,因為這個案子是需要3d配合 真人影像的合成,所以我們也必須去拍攝一些實際場景,真實照片,最後在跟分鏡圖合在一起, 更有說服力。
他們合併一起。另一個部分的資料蒐集是所有的電視動畫影集,不論是不是關於環保,或著只是 小朋友的可愛卡通,全部都將他們蒐集起來,研究他們的敘是方法,找出他們吸引人的部分,都 留下來採用。
4.動態腳本: 這方面就算是實際製作的階段了,負責人算是我和另外一個國外學生。我們將之前製作的分 鏡圖一張一張擷取下來,加上音樂的搭配,雖然說圖中的角色都沒有實際動作,但這部分的重點
2.故事發想:
是放再每一幕的時間必須完全正確,以便於之後的拍攝。
我們一共有五個人,一開始每個人必須想出五到十個故事,關於青蛙以及環保的議題,在從 這些故事中,選出比較適合的故事,大家在合力將他們發想完成。
5.場地佈置與實際拍攝: 前製都完成之後,我們就開始正式拍攝了。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 3d 角色的模型製作,另
3.分鏡腳本: 這個方面我們再進行的時候有分成兩組,因為五個人之中有兩位比較擅長手繪,所以分鏡圖
外一個就是真人的錄像。由於我們幾個同學並不是很擅長於動畫的模型,所以決定將模型的部分 發包給外面的公司去執行。真人攝影的部分我們先勘查場地跟尋找演員,同時還去外面的攝影公 司尋求攝影師來拍攝,因為經費的關係,很多細節都必須要安排好,演員的時間,攝影大哥的時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64
065 數位媒體組
間,還有攝影機的高度,燈光佈景所有會影響到之後合成的東西都必須要安排好,在一天內就必 須拍攝完畢。
心得與建議: 在這個公司待了大約四個月的時間,其實過程並不是說這麼的順利,或許是因為我們這一年 的狀況比較多,負責人他因為車禍休息了一段時間,公司也有一陣子網路段連,整個案子的方向
6.剪接與配樂:
一開始也非常的不明確,加上我們幾位同學也不是很擅長合作動畫,英文溝通能力也不夠好,導
影像拍攝完畢, 3d 模型也建構完成,音樂也都蒐集完畢之後,就是開始將他們合併在一起
致於最後整個的案子完成度很低。但是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也學習到了很多事情與想法,知道了有
了。這個地方的難度在於3d與影像的合成,因為3d人物的打光跟動作,一定要配合音樂旁白,光
些事情其實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還有如何要在一個團隊裡面溝通,學著接受與付出,忍耐等
源也必須要一致才會有擬真的效過,再於這個方面花了比較多的時間。
等,我覺得這些事情都對我以後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7.其他資料: 當所有的影片都完成了之後,就開始準備其他的周邊產品跟報告,來繳交給客戶,讓他們明 確的知道我們想法,如何把它的公司的logo順利轉化成動畫中的主角,如何傳達環保的觀念給觀 眾,最後在撥放我們的作品給他們看。
還是非常感謝很多人,教育部給我們這個機會,雲科大的聯絡及培訓,紐西蘭的 eva等所有認 識的人事物,謝謝你們,這一年對我影響很多,非常重要。謝謝。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66
067 數位媒體組
謝 雨嫣
台南藝術大學
數位媒體組:紐西蘭 /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st Production課程,老師示範拍攝
學習目標
離開校園馬上就能與業界接軌的能力,這對我之後到La Luna工作室實習有所幫助。
紐西蘭一年的研習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年於 AUT 大學的 communication 部門就讀 digital
在
media課程﹔下半年則在Kelly Park影城的La Luna動畫工作室實習,這樣的安排不只讓我
學習過程及獲益
看到國內外教學環境的不同之處,也得以比較學術與實務之間的優缺。
Semi-Permanent 課程介紹
剛來到紐西蘭不久,指導老師 Greg 說有一個大型藝術論壇即將舉辦,並邀請世界知名設計 師、藝術家或影片工作者前來演講,談論他們對於工作、人生、藝術的看法,如此難得的機會,
Post Production
雖然票價頗貴,便也不覺得什麼了。演說者中電影片頭導演-- Danny Yount讓我印象深刻,著名
在AUT這段期間我主要研修的課程,包含Post Production、Project及Animation三部分。在
影集「六呎風雲」片頭短片便是他製作的,他的作品裡常結合電腦動畫與實拍影片,或是單純以
Post Production課程教授帶領學生於綠幕攝影棚指導現代影視工業如何將各技術整合,如打光、
文字做出特效。當他說到自已原本也是什麼技術都不會,卻大膽寄出自已履歷,而受到知名導演
收音、拍攝…等。課程中提供許多工具,鼓勵學生做新的技術開發,這與我原本在台灣所學習如
賞識,兩年來在工作中自修。無論是他的作品或經驗,都讓我燃起了對動態影像這領域的熱情。
傳統工藝般的動畫不同,雖然對基本技法的認識也相當重要,但在參與綠幕拍攝後,不同媒體結 合所創造出的效果總是出人意料,無論是將真人表演動作合進動畫,或是在實拍影片合入 CGI、 特效,課程裡所學習的是相當符合現今潮流,AUT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實務操作的經驗,甚至是一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68
069 數位媒體組
‧Semi-Permanent creative conference
‧作品<壁虎之屋>製作過程
‧作品<壁虎之屋>劇照
作品-壁虎之屋
‧作品<Bog Frog-Saving Energy篇>劇照
將進行的案子,為環保基金會製作的tv series,我們製作了兩集各一分鐘的試片。由於故事是以
課程要求每位學生需在學期結束時完成一部影片,我選擇延續在原大學就已進行的動畫:壁
青蛙作主角,講述日常生活某些行為可能造成環境破壞以及該如何保護環境,我們開始搜集與青
虎之屋。在這部作品,我以底片作為媒材,以筆刀在上頭刻畫出深淺不一的線條,再以底片掃瞄
蛙有關的生態圖片、行為…等資料,甚至還在工作室養了一隻青蛙作為觀察。有兩星期只是上網
機將底片轉換成電子圖檔。
查資料的生活讓我感到無趣,然而也發現完整的資訊收集無論對於故事發想及視覺呈現有很大幫 助。
僅管在製作前我已完成腳本、分鏡,老師仍認為其中仍有不足之處,於是依照老師安排的進 度,又重回前製階段。壁虎之屋描述一個人不小心切到了手,而斷掉的手指竟然長出了尾巴,變
當我們討論到影片的視覺呈現時,每個人都各自提出構想,與我們合作這個案子的kiwi同事,
成壁虎…這是一個帶點驚悚的故事,所以老師希望我能加強故事理念,去預期觀眾的感受。而分
認為我們應該針對業主的需求去發想,所以風格應該是較擬真的,有人則提出以剪紙動畫製作出
鏡到動態腳本也都需要合理的視,老師對於前製的重視甚至大於實際製作,一個步奏結束才能進
的角色較具特色,雖然語言的隔閡會造成難以迅速做出決定,卻也在相互磨合中,認識到西方人
行下一個,而每週一次的監督會面,除了檢討計畫內容與進度,也給予實用的意見,在這方面可
對於工作的態度及優點。最後我們決定實拍場景與人物,合成遠景、特效,青蛙角色則為3D。
以看出西方對於製作影片的態度,是強調溝通與完整的規畫,如此避免時間與金錢浪費。當案子 發現無法突破的困難時,教授同時是技術指導也是顧問,營造出有如職場的學習環境。
當Cris有段時間因車禍無法來工作室時,創意總監Jeneal給了我們很多影片市場性的意見。 她認為要推銷一個創意時,必須要了解客戶對於產品的期望,讓客戶對於你的創意有所共鳴。她
Progject-Bog Frog 在紐西蘭的下半年則在La Luna Studio實習,Cris是公司的負責人,她指派給我們一個公司即
指導我們一套檢視想法的系統-Machine,也就是Marketing objective、Audience、Challenge、
Idea、Nutshell、Execution。去了解市場規模,並鎖定消費族群,甚至幫客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70
071 數位媒體組
法,這些都只有實際踏入職場才能體會到的,即便你的想法多麼有趣,如果不能深入市場需求或 表達創意之處,都是枉然的,Jeneal說:吸引客戶的注意而不是讓他們打呵欠!
海角七號導演 經由協助紐西蘭生活的胡小姐介紹下,我們與製作海角七號的魏德聖導演見面,得知他來紐 西蘭為下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尋找可合作的電影特效公司。片中大部分場景為密集的原始山 林,然而政策關係只能在一定範圍的區域內拍攝,因此導演希望能以後製來實現大場景,像電影 魔戒讓分不出真假場景的差別。紐西蘭雖然本土電影、資金也不多,卻能利用天然環境的優勢以 及這股 CGI協助電影拍攝的潮流,吸引國外電影前來合作,是可以做為台灣借鏡的。
心得 我認為人在一個環境待久了,很容易習於安逸,失去了挑戰的心情,當初報考海外培訓計畫 時,正就讀研究所三年級,我想著學校課程修得差不多了,卻仍不確定該選擇哪一類技術作為自 已的專業,因此離開台灣來到紐西蘭,也是強迫自已改變的手段。但來到國外卻發現生活還是一 樣:上課、去超市買東西、煮飯、上網、睡覺…沒錯,環境的確會改變一個人,英文會變好、學 到看到的事物比較廣,但這通常是外在的、有限的。於是我開始自已去旅行、放開自已融入人 群、去做不敢做或從未做過的事,自已造成自已的改變,才知道心靈裡有所成長,對於下一階段 的人生不再徬徨。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72
073
平面設計組 德國 / Universitat der Kunste Berlin / 陳冠臻 美國 / Pratt Institute / 徐慈璟 美國 /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 吳冠宜 美國 / Purdue University / 陳璿安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74
075 平面設計組
陳 冠臻
雲林科技大學
平面設計組:德國 /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
獨立思考與思緒上的解放與縱容 學生的發想與表現媒材上總是自由無拘束,清楚為何這樣做,以及如何完成;老師的角色則 先感謝Prof. Kristahnm與何見平老師的指導與輔助,更感謝教育部高教司及與台灣師範大
首
是扮演引導而非主導,保有學生自己的想法,老師並輔助引導將作品呈現得更加成熟。
學舉辦這次的設計藝術海外精英培訓計畫以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有機會開拓
視野增廣見聞;在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學習一年的時間中,除了學校學習之外,更有機會到設計工 作室實習,藉由實習的過程中與歐洲各地的學生相處以及環境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使我覺得這一 年的收穫不只是只在設計領域而是體會到設計深入在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多元媒材整合 展現新的視覺語言 柏林藝術大學作為第一個德國藝術高校被德國研究所批准成立了研究生院。學校設置了三十 多個藝術專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科學專業。隨著對四大專業―造型藝術、設計、表演藝術和音樂, 不定期在校內展出各類藝術與設計的學生作品如雕塑、攝影、繪畫、數位藝術、空間作品、裝置
師徒制度 快速吸收設計精隨
藝術、設計、影像、聲音等各類媒材作品,讓學生接觸到各種媒材的可能性,將創意發揮至無限
學習中與教授一對一的交流,在學習中更能吸取到設計的精隨。每個星期作品都會有進度, 在課堂以外有兩個時間是談話的時間,大家群聚討論最近設計或藝術新的想法或是提供新的藝文 資訊,並利用這時間安排每個人作品發表,在這教室中允許發出任何質疑或是批判,無論結果如 何,都已開啟作品、觀看人與創作者三方互相溝通的橋樑。
學界業界聯繫密切 學生清楚未來出路 校內在寒暑假定期舉辦作品展及開放日,將學生的創作作品展現,業界也將參與發表會, 許多藝廊的經紀人會跟有意願展覽的學生做進一步了解與洽談;學生們年齡差距大,但卻清楚進 入校園的學習目標與目的,因此一起學習時會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用心。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76
077 平面設計組
學習重點作品
息清楚且快速的傳達給大眾,因此在海報上的用字、色彩、圖案的表現、海報在張貼的位置都做 詳細的解說,而這次海報的主題是針對愛滋病以及保育動物兩大主題下去發想,經過老師在課堂
Internationale Plakate(國際海報設計課程) 這門課程主要是介紹各海報歷史、海報設計師、各國海報、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海報設計與專 為特定主題的海報,而在看完這些作品之後,對於海報設計真是大開眼界,各國不同的平面設計
上豐富的資料提供,讓我體會到海報設計這一門似乎已不被重視的課程,海報在歐洲仍然是活躍 在平面設計各大比賽中的重要項目,更已被視為是一門“藝術",因此讓我對於海報這種傳統媒 介產生的新的思維與火花。
師對於同一主題的詮釋方式非常不同,更令我覺得有趣發現是在於亞洲與歐洲對於主題的詮釋手 法上更顯示出文化差異;亞洲的圖像語言中對於議題上會較傾向用和諧、圓融或是一種超然意境
Class-illustration 1.2.3(插畫課)
去表達,反觀歐洲對於事情的看法意識的批判及反省能力為主,因此將這種觀察結果與感受轉化
課程內容主要課程分成1.2.3.共三天,第一天是老師會將老師自己本身的作品與同學作一個分
到自己作品中,設計的過程中試著回到原點一直反問自己,到底我想說什麼?怎麼說?並用最簡
享,無論是老師自己的創作或案子範例,親自說明從發想、設計過程以及最後成品都會跟同學作
單與灰諧的方式呈現。
解說,在這時間大家也會將作品帶來與老師討論或是老師會帶來新的插畫書會新的設計訊息與大 家作分享,第二天老師會另安排其他課程用work shop的方式,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在課堂中進行
Plakatkunst zwischen kunst und kommerz(海報、藝術和商業)
製作,在製作的過程中可以與老師進行溝通,這老師是以柏林為主題將柏林中著名的建築物作一
這堂課程近似台灣設計教育的廣告設計,課堂中海報的實作課程老師就會將時間比較分配
個描繪的概念並將他簡化在其中訓練學生化透視圖以及更精簡的表達出建築物的特色;第三天是
在同學在草圖上的發想解及分享,同時介紹設計海報的所該注意的地方,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將訊
屬於插畫課中的人體速寫,教這門課的老師就會請專業的人體裸體模特兒在教室中,進行人體的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78
079 平面設計組
心得與建議 對於德國與教師和同學們的互動中其實觀察出,德國教師會期望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表 現方式,對於將“人與思考"視為作品的核心,並運用影像或圖像將創作者本身的意識用力去衝 撞每個觀看者的心靈,作品中流露出對人本身的省思,提醒著世人時時反省。
在學生的生活中感覺社會和學校是連結在一起的,在學生的身上感受不到一絲的課業壓力, 將課業與最喜歡的事物結合,並將心力投注在自己最熱愛的課程或作品上,相對於亞洲學生的學 習方式有很大的差異,思考方式常以網路搜尋或電腦作為思考的工具,因此突顯在創作的自由度 上受到侷限;常常思索我們與歐洲學生的差異在哪 ?以技術或使用軟體技能水準事無大差異,但就 素寫,過程中老師教我們掌握整個人體的從點、線、面去掌握整個人體的感覺,因此在整體讓我 在這門插畫課程中看到的不僅是一個課程,而讓我感受到的是教師對於這門課程的安排,讓學生
在於在亞洲學校都幫學生準備一切也規定好該學什麼,但是在歐洲是學生決定自己要什麼,並在 社會大環境中找出自己的一片天。
從手繪、電腦技術以及設計經驗的溝通上作了最好課程示範。 這一年的收穫已超過當初我所預期的,無論學校課業、異國文化、同儕相處、工作實習等一
Typobasics(編輯課程) 在編輯課當中老師安排我們到柏林外的一個校區一個星期的workshop活動,這實在是有趣極 了!我第一次與德國同學一起騎著腳踏車踏出柏林境外的城市一共騎了58 公里的路程,來到一個 叫做Saune的小鎮,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德國鄉村的淳樸面貌一方面也是進行著不眠不休的設計字 體活動,老師在課程中介紹大量的文字包含文字的起源、發展以及現今文字的運用,接下來老師 就將現今他最認為最醜的字體挑出,無論是從報紙、雜誌招牌、漫畫書籍中挑出,讓後讓同學進 行修改並且創新,過程中大家一邊上課一邊還可體會大自然,並在最後一天就進行作品發表與觀 摩。
切經歷,將在我人生開啟了另一個人生道路,再次感謝台灣教育部對於設計藝術精英計畫推動以 及家人、老師、朋友的支持。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80
081 平面設計組
徐 慈璟
交通大學
平面設計組:美國 / Pratt Institute
‧Typography I 上課情況(授課教授Thomas Dolle)
先很感謝教育部栽培青年學子出國進修的用心,讓我有機會到美國Pratt Institute接受為期
首
一年的設計教育並開拓學習視野。
對我而言,在 Pratt 的這年是我第一次接觸專業的設計實作課程,因此在上學期設定以紮實
下學期始的選課方式不同於上學期,學生可自行選擇課程進行選課安排。此學期我將學習目 標著眼於提升創意思考的質量與概念執行力的層面,因此多以創意設計發想課程為選課考量。
學習過程及獲益
設計能力為目標,希望藉緊湊嚴謹的課程訓練讓自己進入狀況。進入第二學期,對於學校流程也 較為清楚,因此將重點放在提升創意思考的質量與概念執行力。訓練自己的創意發想,以簡潔中 心,豐富內涵為方向。
‧時間分配的拿捏 上學期雖僅拿九學分,但仍有每週兩回的語言課程,以及需快速跟上課程進度壓力,如何將 時間有效分配也成了上學期的課題。
研習目標 第一學期的選課制度是 Advisor 先就學生的背景資料與作品集,列出建議選課清單,學生再
每週兩回語言課程,平均一至兩週就有關於設計或藝術相關題目的報告 deadline,由於這些
從清單中選擇各科的教授。如此的選課制度雖可節省學生選課的複雜程度,但相對彈性較差。若
報告的修改程度是未來評斷是否Pass的參考,因此要依照教授的指示修改,他們希望看到學生進
想選的課程沒在選單內或是想要Waive某些課程,還得與Advisor另約時間討論,容易錯過選課時
步的過程,換言之若是突然出現與之前程度差太多的情況,他們就會質疑該份報告是否是抄襲而
機。在上述安排下我將此學期的學習目標設定在充實設計能力上。
來。由於在國內沒有需不斷繳交英文報告的經驗,因此適應期長達一個月之久。 重點課程的時間壓力更是緊迫。字型課每週需提相當於六張海報量的排版設計;視覺傳達課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82
083 平面設計組
程則是每週除修正上週的設計,還需對教授提出的新需求做出設計。曾有教授表示,若是這樣的 工作量就已經負荷不了,是無法面對設計業界瞬息萬變的壓力。
意外的是,教授時常提醒我們,沒有任何想法坐在電腦前是最浪費時間的觀念。與其花時間 修改細節,不如多花時間在概念發想上。除非已經有相當好的 Idea 以及解決方式,再使用電腦 “工具"將其演繹出。此外,也鼓勵我們多去觀賞紐約豐富多元的展覽,或是從生活細節中找創 作靈感。也因此,訓練自己想到Idea便隨手紀錄下來的習慣,走路、吃飯、搭地鐵等,藉著觀察 生活週遭的人、事、物。學習在有限的時間注意細節,這對於我在思考問題時收集訊息的廣度相 當有幫助! 素會延續整個學期,因此在我第一次提交發現設計方向錯誤的時候,隔週重新思考並提交新的設
‧從Critique中學習
計。
上課採小班制,人數多在12人以內。每週上課都先展示上週完成的進度,接著教授會進行個 別講評與指導,同學們也會給予相當的建議。透過互相觀摩與討論的方式,不僅可發現自己設計 思考中的盲點,也可從其他同學的作品中,學習到同樣課題下不同的設計思維。
每週進行講評前,教授會要求每人挑選自認當週最好的作品,並詢問挑選者理由與製作者的 心得,再進行總評。這樣的模式不僅可在互評中觀摩,也可讓學生確認設計方向。每週都有多張 入選,一方面肯定了我設計的方向,也讓我對來週的課題更有挑戰的信心,學期末我們須將學期
剛開始面對貼滿牆或是擺滿桌的作品,以及教授嚴厲的講評,讓我上課備感壓力。但約過一
所學匯集成書,教授也對我的作品抱持相當正面的評價。
個月,對於這樣的上課方式反而是種享受,尤其是字型課程。第一學期的字型課程每週依照教授 的設定,每人需提出六張不同排版的設計。看似簡單的排版作業,卻相當於每週製作六張海報的 份量!
‧深入在地文化 下學期的所需完成的課題,多與紐約當地生活有密切關係,不僅讓我有機會去探索紐約這個 城市,並可將該經驗融入至作品製作中。
第一週提交是關鍵。雖是選擇三個英文字母,但有襯字( Serif )/無襯字( Sans Serif )就相差甚 遠,26個字母本身的型態也不盡相同,如何挑選進而製作排版都是需要不斷測試。由於相同的元
Typography II的課題是做出一本書,關於紐約市中的一個場所。該場所可以是一個區域、一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84
085 平面設計組
條街、或是一間店,課題重點不在於介紹其地理狀態,而是需用字型去表現該場域的氛圍。對我 而言,在紐約的生活,最特別的莫過於在自助洗衣店洗衣的經驗。提著一大籃衣服到公開場所洗 衣一開始對我而言很難接受,但慢慢也變成相當有趣的城市生活經驗。此外,住所附近有多達 5家 自助洗衣店,相當密集且多元,因此選定自助洗衣( Laundromat )為發揮場所。
一開始需克服的問題便是收集資料。由於自助洗衣店屬於私有商店,若是貿然在內部進行拍 照或是進行訪談其實都會造成商家的困擾;外加必須在佯裝成顧客,也讓我在兩週內洗了七次衣 服。所幸洗衣加烘衣約時一至兩小時,而該地居民都會選擇在店內等待,也因此讓我有與使用者 訪談的機會,收集到許多精采的故事。
我將整本書設計成一洗衣過程,從洗衣、烘衣至折衣,搭配實際訪談的內容,製作了一本關 於自助洗衣的書。期末Survey教授對於該書的創意有相當好的評價。
另一堂Visual Communication II則是需製作百老匯的海報與相關文宣。教授要求我們先去觀 察位於時代廣場(Time Square)附近百老匯戲院的海報風格與呈現方式。實地觀察後,發現海報多 屬插畫風格,不同於商業電影的海報,外加教授Chava Ben-Amos本身的專長便是百老匯海報插 畫,也因此設計此課題海報時便以此為走向。
我選的影片名為 “The Lost Key",劇情設定為主角因為看到天空而回復城市記憶的故事。
‧創意思考的訓練
因此在構圖上我以圖地反轉為主,海報中城市的造型以紐約市景為基礎,再將天空設定為鑰匙造
下學期的學習重點在創意思考,因此拿了兩堂相關課程,一堂為 Bob Gill 的 Advertising
型,強調天空就是讓主角想起一切的 “鑰匙"。期末總評時,Bob Gill教授對這樣的創意很表贊
Design,另一則是Gusty Lange的Visual Perception。雖無實體的作品呈現,但是創意發想的程
同。
序與需注意細節都加惠於我其他課程的課題執行上。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86
087 平面設計組
Advertising Design每週都有新課題,有產品廣告、活動廣告、公司識別等,教授強調該課不 需要製作出成品,應專注在創意發想的層次。教授鼓勵我們拋開既定成見,每拿到一個新課題, 就要當完全不熟悉般的進行深度體驗與探索,直到發現其中值得發想的概念才可停止。當找到可 以發揮的概念後,需找到適當的圖像予以表達。最後,為了保持概念的簡明易懂,教授要求我們 僅能用一個句子說明我們的創意。
一開始這樣的訓練讓我很受挫,由於我沒法拋棄成見,因此在發表時與其他同學相比仍顯複 雜。但漸漸習慣教授的設計程序後,不僅老師也在課堂上肯定我的概念與執行,這樣的創意發想 也讓我在思考其他課題時有相當的助益。 因此如何從簡單的創意開始發想,是每次拿到新課題時提醒自己要注意的部份。 而另一堂 Visual Perception 則是以安海姆理論為基礎的創意發想課程,自平衡、形狀、型 態、成長、空間、光線、色彩、運動、動態與表達共十個設計課題。教授強調於創意思考的部 份,透過學生的作品印證並闡述安海姆各理論的細節。由於教授在課堂中提供相當豐富的視覺參 考資料,搭配閱讀安海姆的著作,讓我更能將其視覺理論運用到其他課題的執行上。 由於課堂報告需要,我們需至紐約專門研究符號的機構 - C.G.. Jung基金會搜尋相關資料。該
Pratt的授課教授,多數會尊重學生的想法,針對學生其概念與可行性給予相關的建議。從概 念發想到執行的階段其實可以不斷的提出新想法與教授討論,而這樣討論的過程是教授相當重視 的學習成長觀察。若在此階段能保持簡單的概念,不僅可讓教授快速了解學生的解決方案提供建 議,更可擴展概念的延伸幅度,加深教授對該生設計處理能力成長的注意。
基金會有豐富的符號學藏書與諮詢人員,不僅能提供專業的符號文化背景,也對符號的沿革有相 當的研究。透過課堂上對幾何符號的認識與用途,在運用至設計相關課題時,更能掌握相當的視 覺效果。
在概念發想階段教授會希望學生注重在是否為原生想法,而到執行階段則是要求學生須注 意製作細節。尤其是下學期有許多課題都需在有限時間處理大量的資料,如製作年度報告、關 於城市的一本書等,都需在概念發想後即刻執行,否則可修正的時間就會被壓縮。這樣的訓練
‧Less is more 在Pratt學習的節奏是很快的,看似每週上課間有很長的彈性時間,但創意發想的時間卻無法 掌握。常常是好不容易想出可以發揮的概念,卻無足夠的時間將其執行出來。
過程讓我體驗到若能保持簡單的創意發想,接著後續創意發想時間、執行速度到細節處理,就 可有更多時間完成。尤其當面對多項課題需同時處理時,如此的設計原則更是受用。如同Visual
Communication的授課教授Alisa Zamir時常提醒我們的警句: “Less is more"。盡量保持簡單 並富含內容的設計,才可視為成功的設計。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88
089 平面設計組
‧設計資源豐富
運用普遍人類行為,是在此學習的新體悟。
這裡分為校內與校外說明。校內除了豐富的設計圖書、線上資料庫資源,對於國際學生助益 最大的便是Writing Training Center。在該Center有專業的英文寫作指導、一對一口說家教等,這 對於我在面對課程中需繳交的英文報告有很大的助益。
此外在下學期的創意發想課程中,深深讓我體會,除了要磨練設計執行能力外,好的創意才 是設計的重心。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發想,首先就是心態保持開放,仔細觀察週遭生活,有好的 概念便隨時記下,再檢視是否達到簡潔有效的溝通。除了發想概念、執行概念,如何行銷自己的
出了校門,Pratt位於全美設計資源豐富的紐約市,整年有看不完的展覽,最新的設計資訊, 更有豐富的歷史古物館藏。由於持Pratt學生證在紐約許多展場是可免費進入的,授課教授時常提
作品也包含在整個設計學習的過程。在總評時可發現,外國同學的作品雖不比亞洲學生作品來的 豐富,但由於他們掌握了Less is more的原則,能將其作品理念精采闡釋。
‧期末總評字型展間
醒我們多運用這些資源,不僅可將自己的眼界擴展,更能刺激創意發想。基本上我每兩週會安排 進不同的美術館或博物館讓腦袋refresh一次,尤其當作業上遇到瓶頸時,這些場所就成為我充電 的地方。
在美國的學習讓我感受到隨時都不可鬆懈的態度,競爭是每分每秒的在進行。校園內也充斥 著競爭危機感,任何創意發想都有可能成真,僅看是否具有快速準確的執行能力。如此的競爭意 識培養不僅是與在台灣所受教育最大不同外,更是我此次美國之行最大的收穫。
課程中也有安排課外教學,如Typography課程參訪Book印刷工作室,有專業排版師傅的教學 與實際操作傳統印刷機器的體驗;Pre-Press則是參觀大型印刷廠,了解業界大型印刷的執行。紐 約集結各式設計工作室如AIGA,扮演串連學界與業界的橋樑角色。不定時邀請設計師舉行設計座 談會,協助設計學生接收業界訊息,快速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能力。
‧Just Do It 在Pratt上課的步調其實相當緊湊,需隨時保持快速的應對能力。其次,由課程中我體驗到作 設計其實需相當注重細節,每張構圖中的細節都需要再三斟酌,而授課教授快、狠、準的Critique 也讓我學習如何跳出自己的思考框架檢視自己的作品。
在此的學習意外的讓我發現區域文化的侷限性。當我針對課題提出較為中式文化的概念時, 教授多認為過於複雜,在美式文化中不能夠直接有效溝通。如何發想跨文化習慣的概念,觀察並
建議 ‧期末與字型課教授Thomas Dolle合影
附上選課表供參考 Fall Session 課程名稱
授課教授
Typography I Visual Communication I Electronic Pre-Press
Thomas Dolle Alisa Zamir William Hilson
Spring + Summer I Session 課程名稱
授課教授
Typography II Visual Communications II Advertising Design Visual Perception (Summer Session) Motion Design I
Saima Kazmi Chava Ben-Amos Bob Gill Gusty Lange Jean Brennan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90
091 平面設計組
吳 冠宜
台灣師範大學
平面設計:美國 /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校園藝廊 / 工作廠房 / 校園一角
Photo by葉志軒
‧設計資源豐富,軟硬體設備一流 學校設備優良,包含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校園藝廊、大圖印刷室、工作廠房等。讓學生從 創意的發想到實踐能無障礙的實行。學校的藝廊制度是每學期將班上最好的學生作品,選入校園 感謝教育部能給我這個機會到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出國進修一年。在這一年的研
很
藝廊展示一個學期,除了讓學生之間良性競爭與互相學習,也可以讓學生了解設計的脈動。
習中,我選修了字體設計、藝術理論、視覺設計以手繪課程。學生從基礎的觀念到創意的
實踐經由學校的扎實訓練能培養出優秀設計人才。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從創意的發想到實際的執行需要大量的草圖及製作,學生經常廢寢忘食的製作作品,沒有多
學習過程及獲益
餘的時間玩樂。因為本校採取的是精英式教育,平面設計系在第五個學期會有淘汰學生制度,每 個學生再第五學期必須繳交完整作品集給審查委員審查,過關後才能繼續就讀,沒有過關就會被
‧重視個人獨特性,因材施教
學校退學,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
老師教學重視個人獨特性,並非一味的延襲某種特定的風格。學生會因為有不同的背景而產 生不同的觀念與創意,老師會引導學生將不同的觀念的創意徹底執行。即使是同一主題的設計,
學習重點作品
也會因為各種不同素材及觀念,展現出不同的風貌。在本校中學生平均入學年齡為25歲,很多學 生都是不同領域的專才,因此同一件作品會因為不同文化及領域背景會有不同的解讀,讓學生學 習文化包容以及以新的方式解讀一件作品。在老師的誘發及引導式的教學下,學生的獨特性及個 人特色得以發揮的淋漓盡致。
‧Communication Design 3/ Exchange 這個作業是要為一個電視頻道設計一系列電視節目企劃。這個計畫最主要是要教導學生如何 從計畫的發想到實際的執行。老師的指導方向為鼓勵學生用剪貼的方式來進行排版,從電腦狹小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92
093 平面設計組
‧Communication Design 3/ Exchange/ Book Layout
‧Communication Design 2/ 哲學家名言海報
‧Package 1 : REI
‧Communication Design 3/ Exchange/ Posters
誘惑並帶領著美國人走向不同的方向。因為不知道吹笛人的目的,所以也不曉得美國人將會被引 的螢幕中走出。先把收集的資料重新剪貼在版面紙上,最後才用電腦軟體依據之前剪貼的草稿排
領到什麼地方。在這堂課中我學會了將各種不同的資料融合成一張海報,也讀了很多有關哲學的
版。我的主題是 “Exchange"將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兩個人交換彼此的人生三十天的節目。因此
書及政治的資料。老師非常喜歡這張海報,因為這張海報將所有的觀念融合的很好,也對美國政
我的排版要將兩種非常對比的圖片融合在同一個版面上。老師非常喜歡我的想法,因為這個電視
治有創新獨特的見解。
節目可以讓人對不同職業、文化、年齡、性別等重新思索其意義。在這堂課中,我學會了如何擺 脫狹小的電腦螢幕,重新回到最原始的剪貼方式來表達我的設計理念。
‧Package 1 : REI Travel Kit 在包裝設計的課堂中,老師要我們為REI這家美國知名的運動用品店設計一套組合式包裝。在
‧Communication Design 2/哲學家名言海報
這堂課中,老師介紹了很多不同材質的包裝、各種不同環保集節省空間的材質。老師最強調的是
在這堂課中,老師希望我們選一句哲學家名言,做一張配合時事的海報。我選的名言是柏拉
“不要過度包裝" “在最少的經費下做出最大效益的包裝"。因此做的包裝要以輕、小、環保及
圖的名言 “Whatever deceives men seems to produce a magical enchantment"(任何會欺騙
具有創意設計為主。我這套作品是為REI中國旅遊團設計的旅遊手冊包裝。以中國古地圖的概念
人的事物對人都有無法抗拒的魅力)。海報內容是以德國童話故事--吹笛人利用魔性的笛聲吸引老
來包裝兩本旅遊行程及觀光景點介紹手冊。我的外包裝主要是用熨斗把設計轉印到布上,以地圖
鼠,配合著美國時事—布希及歐巴馬對伊拉克戰爭的政策--就像政客選舉的戰略緊緊抓住人心,
包地圖的方式呈現。在這堂課中,我學會了各種不同材質的包裝以及實驗探索各種不同包裝的方 式。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94
095 平面設計組
‧Design 2 : Book Design
‧Design 2 : Book Design
而Art Center中的學習經驗更令我難忘。每個星期至少一天熬夜敖通宵,在期末平均一天睡
Design 2 的書本設計,主要是將十八種不同的古典設計觀念編排成一本書。學生先依照各種
不到三小時。而同學之間的良性競爭也讓我受益良多,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與觀摩,讓我的眼界
不同的設計觀念來設計抽象圖形,接著要收集很多不同圖片來解釋這十八種不同的設計概念。老
更廣,了解設計的各種層面。而學校學生入學平均年齡為25歲,多為各方領域的專才,同學很多
師很重視抽象圖形來解釋設計觀念的準確度。如何將觀念以對的圖案來傳達出去是非常重要的。
都是工作過,或是擁有不同領域學位後才來學設計,讓我身處在不同人脈資源的設計環境,了解
在這堂課中,精確度是非常重要的。這堂課算是設計基礎邁向進階的課,因此老師對執行能力要
到不同領域對同一設計作品的不同見解。Art Center 的學生非常認真的在學習,常常一堂課結束
求很高,因此從書的排版到裝訂都要求很嚴格。我在這堂課學習到從圖案的設計、資料的收集、
後,學生還是跟老師約時間看修改過的作品,這種非常專注認真做設計的精神,非常值得學習。
排版到裝訂書的徹底執行。 在Art Center一年,讓我了解到創意的發想,除了要多涉略各種不同領域,更要多看多聽多
心得: 在Art Center 中我學到了很多有關設計的觀念,也了解到自己設計優勢。從國中到大學讀純 美術的我,比其他學生拿手手繪及色彩的運用。而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讓我的設計風格跟美國 的設計風格很不一樣。
想,保持文化的包容性及開放性。有了新的觀念後,更要收集媒材及更多資料,以確保可以將設 計完美執行。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96
097 平面設計組
陳 璿安
台灣師範大學
平面設計組:美國 / Purdue University
‧Social Issue / 海報
2008
年,一個溫暖的夏日深夜,我自台北出發,經過了三次起飛三次降落,抵
達了美國Indiana州,位於West Lafayette的Purdue University。Purdue
‧Go Green / 海報
‧手工書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II : 這堂課屬Senior的課程,主要以海報設計為主。
以理工見長,藝術領域並不特別著名,但由於它是全美知名大學,因此吸引了很多美國學生和 國際學生前來就讀,讓我得以有機會與不同專業領域和多元國籍的同學交流。我就讀於 Liberal
第一個Project為Social Issue的海報,我選擇了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議題,利用一隻瀕臨絕
Arts 學院底下的 Visual Communications Design ,系上讓我自由選擇修讀研究所或是大學部
種的蘇門答臘虎被條碼符號禁錮吞沒的意象,來詮釋人類消費瀕臨絕種動物的行為,由於這個
Senior的課程。我的Advisor建議我在第一學期最多修三堂課,因為他認為乍到全新的環境,有
Project要求要有中英文標題,因此英文方面運用「INSTINCT, EXTINCT? 」字母的相似性做疊
時間參與校內校外不同的活動,對我將會是很寶貴的經驗,因此第一學期我選了三門課:Visual
合,中文標題則放在「!」中,點出消費生命的標題。
Communication Design III / Advanced Printmaking / Advanced Web design。這樣的安排,不但 使我短時間就適應美國生活,更讓我在與每個project賽跑之前有異常珍貴的空檔體驗課程外的活 動,畢竟生活經驗對任何設計者都是孕育靈感的來源。
第二個Project是Typographic Poster Design,主題不拘但同樣須有中英文標題,在確定「Go
Green」的海報主題後,我決定不單純以任何font來表現這張海報,而是把精神放在英文字母本 身的轉化,經過多日的寫寫塗塗畫畫,瀕臨腸枯思竭的邊緣時,一個有潛力的靈感終於Pop up! 我直接以「TREE」這個英文字,組織成一個西方墳墓的形式,T的部份以純白十字架表現,而十 字架的影子正是一棵樹的影子,最後在點上「Tomb of A Tree」的英文標題,有趣的是,最後在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098
099 平面設計組
思考中文標題時反而是讓我覺得比較難的部份,因為中文是自己的母語,理當更能掌握字詞的語 意,所以我不斷的push自己一定要想出一個言簡意賅的中文標題,而「樹墓」和「樹木」又具同 聲雙關的涵意,且精簡傳達了海報主題,因此最終即以「樹墓」定案。
第三個Project則是手工製作一本書,書的內容要包含先前兩張海報從發想到最後製作完成的 海報,以及能應用海報而發揮廣告效果的展示成品。在製作這本書時,deadline之趕讓我一度瀕 臨歇斯底里的狀態,尤其最後封面印製輸出時規格出了差錯,當下讓我徹底絕望到恍偌北美洲上 只有我一個孤零零的人。始料未及的是,最後在課堂上 presentation時,老師表示很欣賞我的手 工書,並請我再製作一本給她,因為她想用我的作品作為日後的展示教材,結果令我心驚膽顫的
project竟成為倍受肯定的傑作,猶記那天走出教室時,鬆了一口氣之後,開心到想學老美總是搖 下車窗向路人大叫的舉動。
‧BuBBle Belle / 香皂包裝
有了第一學期的經驗,我自覺已準備好增加修課內容,決心給自己一個挑戰。在第二學期 我一共修了五門課: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V / VCD Professional Practice / Magazine
Design / Electronic Media Studio II / Horseback Riding。
Advanced Printmaking 如果有人問我,在版畫課學到三個最重要的字是什麼?我會回答 : 「 patient, patient and
patient 」。 第一學期大概只要平日有空檔甚至是假日,我都會待在版畫教室進行一個又一個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V: 這堂課屬Senior的課程,主要以包裝設計為主。
的步驟。版畫老師給予學生創作空間很大,在這堂課中想學任一種版畫形式皆可,我選擇專攻
Silkscreen。有次眼看作品即將完成時竟然出了重大差錯,讓我沮喪到了極點,老師看出我的失 望,走到我旁邊說:「When it happens next time, you should scream immediately. I scream all
第一個project,也是最龐大的一個project,必須選擇一個non-liquid product,並研究已存在 的同產品包裝,同時發展自己的概念,作品除了手工製作外,還必須為產品命名、設計Identity和
the time.」在學期最後一堂課,大家圍成一圈發表感言時,我說:「To me, silkscreen is just like
廣告。在構思要做何種產品時,我調查了許多沐浴香氛品牌的產品,也詢問了周遭的朋友,發現
my boyfriend this semester. We spent a lot of time with each other. Sometimes he made me so
沐浴乳雖方便,但仍然有許多人仍認為使用香皂洗得比較乾淨,加上手皂和臉皂仍具有一定的市
angry that almost made me want to blow his head off.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end, with no doubt I still love silkscreen!」真情流露的感言,讓老師和同學聽了都笑了。
場。在瀏覽香皂禮盒包裝設計時,發現清一色以美觀為導向,但「 Great opportunity is usually
disguised as unsolvable problems. 」於是我決定設計兼具賞心悅目和實用性的香皂包裝。以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00
101 平面設計組
「中國四大美女」作為串連四種香皂味道的主題,外觀運用書法「沉魚(西施)、落雁(王昭 君)、閉月(貂蟬)、羞花(楊貴妃)」和英文說明交互編排,利用可組合的形式的包裝設計達 到行銷目的, 由於產品是會產生許多泡泡的香皂,加上四位美人,因此將產品命名為「BuBBle
Belle」,此包裝的實用價值在於除了盒子本身可裝填物品的基本功能外,包裝盒的蓋子反過來即 是肥皂盒。
由於選定的主題帶有東方情調,在presentation時我決定順帶講述「中國四大美女」的故事, 老師和同學都覺得背景故事很有趣,不過我卻從中領悟到東西文化背景的不同,想要使沒有接觸 過東方文化的西方人一下就了解遠東韻味真的很不容易,例如美國同學就很難看光看字面就了 解「沉魚落雁」這麼美的意境,即使已經跟老師討論過翻譯問題,但以英文說出「Sinking fish,
falling birds」時仍覺不太對竟,這個經驗讓我感到在文化差異中不斷溝通的重要性。自迷戀上 設計以來,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能和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溝通,希望如同唐代白居易的詩,老嫗能 解,但在語言文化隔閡下著實不易,然而就如Michelangeloy在87歲高齡時所言"Ancora Imparo"
(I am still learning.),在這個步調快速到連午餐時間也拿來上課,鼓勵獨立與自動自發,充滿好奇 心、期盼和渴望,以及再天真的問題也可以在課堂發問的國家裡,我亦仍在學習。
‧Portfolio CD包裝設計
‧實驗性包裝設計
第三個Project是實驗性包裝設計 雖然是實驗性質的包裝設計,在做這個project時我決定將想像力發揮在實用的物品上。由於 在學校作業忙碌時常常都會需要用到Post-it 以免忘記事情,有時忙 project 時書桌上甚至找不到
Post-it在何處,於是興起了讓Post-it能以簡便包裝讓使用者方便的功能性。我所設計的Post-it盒 子包裝是薄鐵製的,堅固且可重複利用。另一個特性是可利用盒內所附的防刮膠,用以黏貼固定 在牆上,使使用者桌面更加清爽。另一方面,由於產品為紙資源,所以便朝向「再生」、「綠 化」和「保育」的積極概念思考,因而衍生出包裝的三個名字,分別如下:
第二個Project是Portfolio CD包裝設計 在構思時,我想若能將名片直接附於CD包裝中,將不必擔心在面試時突然找不到名片遞的窘 境,因此我將自己設計的名片嵌在包裝的背面,另一面則是CD,而中間的部份在打開時會pop up 一段階梯,這段階梯如同人生的一個片段,是經過理性思考而選擇的路,而學經歷則是一路走來 的感性風景,我以這樣的概念出發,營造立體和平面、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輝映。
「Plant-it」: 當沙漠色的紙快抽完時,一棵綠色的樹即顯露出來; 「Purify-it」: 當灰煙色的紙逐漸減少,一朵乾淨的雲便浮現; 「Protect-it」當油黃色的紙即將用盡,一滴清澈的水滴便呈現在眼前。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02
103 平面設計組
‧Magazine Design
‧作品發表
Magazine Design
監督下進行批評,每一門課皆是如此。不必經過一學期,短短的兩個禮拜就讓我清楚認識在美國
這堂課主要的目的是為校園雜誌Helen On Campus發行Spring semester的最新一期。這堂 課有兩位instructor,一個為雜誌的藝術指導,另一個即為文字主編,課堂學生亦分為兩組,視覺
的課業壓力之大,至少在藝術設計的領域絕對不是台灣的大學可以比擬的,這種學習方式讓我深 刻體會到以前在家鄉實在太幸福,在美國,無形中會有一種為了要生存而必須非常努力的感覺。
傳達設計系的學生為designer,英語主修的學生為writer,從課堂中學習到的是一本雜誌的出刊原 來須經過謹慎的過程,從主題的訂定、圖文的編排、刊登廣告的交涉、封面的定案一直到最終的
Purdue 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在來到這裡之前,我曾擔心是否因為這裡不是 private art
校訂,每個環節都需精確執行,而每個designer都需要跟一位writer合作,例如我拿到的section是
school而少學了很多東西,不過來到這裡之後發現自己的焦慮是多餘的,由於同時修了undergrad
Feature story: US Hidden Travel,就必須為這篇文章進行圖文編排。在進行設計前我將整篇文章
和graduate的課程,而undergrad的studio課程規定同一堂課一個禮拜要meeting兩次,因此讓我
讀了一遍,由文字感受到慵懶輕鬆的調性,因而決定以手繪插畫為主,根據內容查詢所描述的景
不但沒有少學,反而讓一些以前在台灣我覺得我仍缺乏的訓練補足了起來,而graduate的課程則
點,再實際繪出腦中所浮現的景象。老師和同學都表示很欣賞我的插畫,認為與文章風格十分貼
是非常獨立的,老師多半是扮演輔助的角色,在課堂會與所有學生討論批評每個人的 project ,
切,就像香蕉冰淇淋配上黑櫻桃巧克力,香濃的恰到好處。
也會個別協助每個學生想發揮的概念。這裡跟台灣比較不同的是,教授更像是會不斷在專業領域 給建議朋友,教學和研究是他們的工作,但值得一提的是,當舉辦 senior畢業的頒獎典禮和茶會
在美國學習最棒的部份,就是上課時不只是老師對學生授課,同學之間在課堂上也會展開熱
時,竟然是一群教授們在畫廊搬桌椅、佈置會場、準備茶會等,我本能的反應要去幫忙時,在教
烈的建議和討論,從一來一往討論溝通中常激發不少意想不到的創意和靈感,老師也會要求學
授欣喜的接受下我也說出我的困惑,只見教授很自然的說: 「Oh! That is okay. It is our job.」與
生,每隔一兩週就展示個人的草稿或作品發表,而且一定確保每個學生的作品都在全班的討論及
台灣的風氣窘異,著實令我大開眼界。另一方面,有個不錯的資訊分享,在這一年我發現有許多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04
105 平面設計組 Pier倒數,擔心hawk wind會不會把我的凍鼻子吹掉的同時,Happy New Year的那一刻讓我知道 自己將因為這一年的留學經驗而受益一輩子。
「A day is a step, a year is a tango;
A day is a tourist, a year is a traveler; A day is a chance encounter, a year says love; A day is a frustration, a year is a melody; A day is a lump of clay, a year is whatever you want it to be; A day is a thought, a year is a philosophy.」 的graduate student在系上都是擔任teaching assistant的角色,等於同時有教學工作又要修課拿
MFA學位,有TA position的壓力雖然大,但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繳交驚人的學費,我想這應該是給 所有想在美國的大學系統下念研究所的學生,可擁有學校資助學費又能領薪水的一個機會。
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重點是在於自己要的是什麼?是否能不畏挫折的去追求夢想?是 否有開闊的心胸接受文化的洗禮?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台灣永遠是溫暖的家鄉,這就是 為麼到了美國後,不知不覺會更加把勁努力,因為留學生即代表著所來自的國家。衷心感謝教育
「 A good designer studies the work of other designers. A great designer studies
everything. 」在所有我修的課程中,有一門課十分的特別,是我必須繳交額外$500的費用才能 修習的課程-Horseback Riding,即使要自費一筆不小的數目,我仍決定要將這堂課安排在我的課 程表裡,畢竟學騎馬的機會或許一生就只有這麼一次而已。騎馬課除了幫助我紓解平日課業的壓 力,與馬兒親密交流的獨特生活經驗對我而言絕對是無價的。
這一年中,除了課堂上學習外,我也盡量在假日空暇時出去走走。由於 Purdue 所處環境為 美國中西部的純樸小鎮,一直望著無邊無際的玉米田是無法刺激靈感的,幸運的是,當我想念 大城市的繁華時,美國第三大城芝加哥就在兩小時的車程範圍內,壯觀的摩天大樓群、華麗的
Magnificent Mile和似海的密西根湖畔,是週末的好去處。猶記在跨2009年時跑到芝加哥的Navy
部的藝術設計菁英計畫,讓我有機會出國學習,見識家鄉所沒有的,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06
107
產品設計組 英國 / Royal College of Art / 黃添昇、曾熙凱 美國 /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 曾銘宇、陳運成 日本 / 武藏野美術大學 / 吳叔丞、張人揚 德國 /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 / 曾柏翔、吳采芳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08
109 產品設計組
黃 添昇
成功大學
產品設計組:英國 / Royal College of Art
‧Flipbook嘉年華
目標與期許
學校課業
RCA 的第一印象是名氣響亮,不但有像 Ron Arad 、 James Dyson 、 Tom dixon 等的
對
設計大師在帶領,知名設計師的校友更是不計其數,像是 Konstantin Grcic 或是 Paul
【FIRST PROJECT】
cocksedge。不曾想過有機會可以進入這間學校,直到教育部海外留學計畫提供了這千載難逢的
攸關到Platform和Tutor的選擇的第一個Project,決定著未來一年的走向。Brief 是 Edison's
機會,幸運成為這學校的PEP(Post Experience Program)的一員。在此之前,雖不時涉獵國外相
Nightmare - Farewell to the incandescent light bulb?說明會中,系主任Ron Arad和大師Ingo
關設計新知與訊息,但所見所聞一切都是以在地範疇的思維來吸收,不是以全球格局來審視,在
Maurer介紹相關產品外燈的設計概念做個說明接著是由其他來賓介紹不同領域和角度的看法,不
過往的學習中,「技能」往往被過度重視,比方說Sketch、3D建模、Rendering或是模型製作表
同方面的專家和不同論調的人來一起來探討同樣主題,一個刺激我們想法的精心安排。
現好時就容易得到讚賞與肯定,反之則不然,這種現象在國內很常見,不但技能落後的人會受侷 限,就連技能超前的人也同樣的被牽絆,原因是這些「專業技能」原本就無法完全滿足所有設計
【FIRST ASSIGNMENT】
概念的表達,倘若太倚賴這些那想法概念上就容易被禁錮在這些框架裡,變成什麼樣的概念和想
第一個小作業就是要我們用十五分鐘想個故事,然後做成一本約五十至七十頁的Flipbook來
法都是表現技法畫的出來或是建模軟體蓋的出來的,除此之外的世界一片荒蕪,也失去探索的勇
呈現,不限任何形式。Filpbook嘉年華開始,同學們把各種天花亂墜的想法呈現出來,有人循規
氣,如此的循環很容易演變成想法呆板與無趣,於是對我來說,目標的第一步便是擺脫舊框架,
蹈矩,有些人表現強烈,有人用電腦印,有些人用塗鴉 有些人用火燒,有些人花了絕大的心力做
接著便是找出自己所屬個人特色的設計思維與過程,而相信秉持這樣去探索的態度必然存在著深
個翻書機器 ,一整個不按牌理出牌。
具影響力的價值。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10
111 產品設計組
【FIRST PRESENTATION】 在RCA工廠裡面的機器總是要排隊而開放的時間短也沒有彈性,因此也被逼的要嚴謹的時間 管理,除外,在金工、木工、油土、矽膠、噴漆、真空成型和CNC 等等都有專門的技佐來協助 你完成模型的製作,他們會很認真耐心的與你討論構想並且給製作專業上的諮詢,並幫助你操作 不熟悉的機具。第一個Project的構想是要利用吹風機裡加熱線圈的作用原理來模仿燈泡的鎢絲作 用來製作成燈具,主要的概念是要針對燈泡發展的趨勢反其道而行,燈泡要越做越不熱,而我要 強調的是燈泡是熱的也是有別的用途,比方說吹頭髮或者是提供暖氣,藉此概念簡單提供一種反 ‧期中展Party
思。 原本是要作的就像吹風機的型態,但是最後決定只保留燈泡的流線感、透明和鎢絲發熱發紅
DURING THE WIP SHOW
的意象發展成新的型態。
【PLATFORM TRIP】
【WORK IN PROGRESS SHOW】 期中秀是在第一個學期末的時候,也是來到 RCA 後的第一個對外公開的展覽,這個展覽從
今年 Platform6 的海外教學選定在巴西,選擇的原因是有許多傢俱工作室在這裡,是個有當
展場的設計,展場的架設和一切模型相關都需要所有的學生全程參與,過程當中大家都是並肩合
地文化和建築特色,以及而度假勝地的地方,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就是Fernandp and Humberto
作。
Campana。
行程安排在Sao Paulo的主因是要去拜訪傢俱公司,許多Studio都聚集在市區的住宅區裡,天 景線很寬廣,交通不繁忙且非常寧靜與優閒,不難想見在這邊從事設計是多麼享受的事情。
‧Lighting Dryer 使用情境與產品圖
‧期中展佈展
‧期中展全景
‧寧靜社區內各處林立的設計Studio
主要拜訪的傢俱工作室BARAUNA,經營人跟我們介紹他們的營運方式以及幾張與巴西的著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12
113 產品設計組
‧經營人介紹他們的營運方式以及幾張與著名建築師合作生產的椅子及傢俱工廠內之半完成品
名建築師Lina Bo Bardi合作生產的幾張椅子(上圖此張摺疊椅子便是其代表作),他們的營運方式
‧最終原型
‧細節處理之比較
‧快速組裝示意圖
主要是Make to order的方式生產,依照客戶的需求量身訂做,但是設計的概念不變。 下一個階段的進行,主要為利用實際材料來試驗可行性,使用的材料為3mm厚,90mm寬和 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生產工廠就在隔壁,他們的所有傢俱都是在這邊讓木工師傅完成,然 後直接運送給客戶。許多的經驗分享,讓我們理解到設計與成本的密切關係,以及製作模型的事
680mm的三片Bright Mild Steel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到,中間的三角結構強度可接受,但向外延 伸的三邊卻強度不足容易產生彎折,因此利用5mm來取代。
前考量和實際要求的必要性。 為了避免5mm鋼條重量的暴增,於是將寬度減少,發現到比例也較原先設定佳,另外延伸的 三邊的問題也增強許多,於是將此結構定案繼續發展下去。桌腳的設定選擇了直徑32mm管壁約
【TABLE PROJECT】 Platform的傳統Brief,題目是選定一場合與時機,直徑1-2公尺的圓形餐桌面,單一材質的桌 腳。這樣的限制是為了要節省決策的時間,希望我們把心力放在桌腳結構上,強調更多細節。經
1-1.5mm的鋼管作取代,以焊接方式結合中心結構,桌板的處理以18mmWalnut木紋貼皮MDF再 使用29mm鑽頭挖鑿12mm深度的孔來配合鋼管。
過發展後,桌框的尺寸 (約為桌面直徑的90-95%)會關鍵的影響到無論是在運送或者是使用者的搬 運,因此著手發展成三片結構,以 120度的夾角互相夾合並用螺絲固定,而桌面與桌腳的關係便
(Countersunk),讓結合部分乾淨平坦。
選擇最簡單的圓孔與圓管的組合。
‧構想草模
在此Prototype進行Crit時,Michael與Luke建議將突出式的螺絲改成下埋式的螺絲
‧一比一實驗原型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14
115 產品設計組
‧情境圖
心得 RCA好的地方是即使設備和老師指導的時間有限,儘管不充沛,它依然用一種潛移默化的方 式來增強學生自信。以前總對台灣學校裡學到的設計方法和程序持保留態度,原因是國外水準總 是較超前,而如今三個學期過去,發現到沒有我所期待的關鍵秘笈,唯一的差別只在於態度,把 同樣的方法和程序更確實做到而已,那種重視細節和不斷檢討的態度讓作品品質不斷的提升,而 當品質夠好,自然想法和概念就被強化,經由堅持的態度去貫徹每個步驟和細節,最後都會醞育 成好作品。系主任 Ron一再的對學生強調, Idea非常廉價,人人都可有,唯有著手實作才會產生 價值,而好的作品更是經由不斷的嘗試發展和試驗得來的,他形容這過程為「玩」,就是要不斷 的玩下去,花樣才會新,東西才夠搶眼,他便是這說法的最佳實踐者。回想起剛來到 RCA ,急 急忙忙的想要作一些不一樣的作品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用一種很刻意的方式展現創意,把邏輯 性和必要的資料蒐集都拋在腦後,一股腦的傻作,但經驗豐富的老師從未改變態度的用最基本的 原則來不斷審視和導正任何偏差,從不會因為可觀的努力而肯定,對錯分明,落實唯有通過任何 原則上考驗者才能稱上作品,我感謝此,因為這樣才得以走出先前盲點,釐清思路往對的方向前 進。創意需要天外飛來的靈感和不受侷限的思維,但是有價值的創意是需要不斷的實作和把握原 則來淬煉琢磨出來的。 ‧Lighting Dryer 產品圖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16
117 產品設計組
曾 熙凱
台灣科技大學
產品設計組:英國 / Royal College of Art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展時的盛況
不
免俗地,還是要感謝教育部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這麼好的環境學習一
品,不是以產品的規範來侷限設計師,而是將自己帶入產品,產生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作品也許
年,雖然現在說這些似乎還太早,但這一年的確轉變了我未來的走向,顛覆了我對設計的
是產品,也許是家具,也許是裝置、也許是畫作、也許是藝術,系上並不會強硬的規定。在 DP
看法,未來回頭看,這短短的一年也一定改變了我的人生!
中,不少學生是以產品作為一種工具,表達想法,就如同畫家以畫筆描繪她腦中的世界,RCA的 設計師則以物體做為我們的語言和批判的工具,將情境推至極端的狀況,吸引人們對於該議題的
從前人們畫圖是為了紀錄,將生命中重要的事情紀錄下來,以承傳給下一個世代。後來逐漸
關注。
發展出美感與藝術的需求,成為有錢階級身份與品味的象徵,近代繪畫不在單純為描繪風景與肖 像存在,民眾意識的崛起,階級的突破,讓藝術也走入一般生活中,以更多樣的形式存在著。我
圍繞在這樣的氛圍裡,和從世界各地到倫敦,並帶著不同文化與想法的同伴們討論彼此的想
認為物件也是一樣的,一開始只是為滿足需求而存在,但是當製作物品的動機不再單純為滿足基
法,獲得不同的刺激,認真的觀察自己並發現自己的成長,是最令人開心的經驗。RCA的學生之
本需求,而是加入了別的因素,例如:增進生活品質、保留記憶、突顯社會議題、解決情感問題
所以成功與優秀,我認為是因為他把各個領域中的菁英集中,提供環境和時間讓他們互相影響,
等,物件的外觀、內涵與意義也會跟著改變。
再請成功的設計師或藝術家(通常都是RCA的畢業生)擔任他們的指導,除此之外,校內的各個 工作室,如:金屬工作室、木工工作室、陶瓷與玻璃工作室、印刷工作室等,都配有至少三位以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 Design Product Course ,之所以不叫做Product Design,是因為創立者 不希望系上的方向被侷限在一般的Product Design上,而是讓不同領域的人,如純藝術、建築、 平面設計、產品設計、交通工具設計甚至是物理和哲學的人進入這個系,以他們的觀點來設計產
上的技師協助學生完成工作,並在工作室監控學生操作機具的安全,讓學生的想法得以獲得實務 上的實現。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18
119 產品設計組
‧project: The Door 以門縫中所散發出的光為出發點,重現門在人的記憶中 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project: invisible wall 將磁力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體驗放大到人體大小的規 模,讓使用者能以全身來感受自然界物理的力量。
與外國學生相比,我認為台灣學生的專業能力完全不遜於他們,只是我們的眼界太窄,過去 只專注於工業設計這個領域,關於其他領域如藝術 、物理、化學、生物、哲學及文學等領域我們
‧project: Moulding 法國國家官窯賽弗爾( la Manufacture de Sèvres) 的合作案,將 Sèvres 經典造型花瓶的石膏模具轉化為字紙簍,並以紙代 替骨瓷粘土進行灌模,填滿後即可打開模具將紙花瓶拿去回收。
孩不知道什麼叫做缺乏,非洲的小孩不知道什麼叫做食物,東方的小孩則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 意見。
甚少接觸。如果我們想像設計只是一個表現形式, 其他領域則可以成為我們的內涵,讓我們的
我們長期受到威權式的教育,習慣接收指令而不自己動腦,尋求別人給予的肯定而不相信自
設計更為豐富,這是目前我所觀察到的。同時,東方的學生因為文化習慣的因素,不擅長與 tutor
己的價值,也許近年的教育風氣已漸漸有些改變,但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要成為獨立
討論設計,會潛意識的壓抑自己的想法,而順從tutor的意見,檢討便在一連串的同意與妥協中結
的設計師, Tutor 告訴我們,首要是要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獨特的聲音,以及知道自己以後想
束;反觀西方學生會與tutor辯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立即的在討論中提出新的問題,並說服tutor
做什麼。未來,當我們離開學校以後,沒有人會再給我們新的題目、新的brief,這時我們如果沒
接受自己的想法,或討論出雙邊都接受的結果。關於這點我自己雖然能意識問題的所在,但目前
有自己的方向,要如何推展自己的事業呢?如果不了解自己,要如何經營以自己的名字為名的品
在持續努力改進中。
牌?
曾經有一個笑話: 在一個國際學校裡,老師出了一個作業:請大家對於其他國家的人們缺乏食物這一個議題表 達自己的意見。此時,同學們紛紛舉手發問,美國的小孩不知道什麼叫做其他的國家,歐洲的小
很多人問, RCA 是怎麼教設計的?在那邊都上些什麼課?要讓大家失望的事情是,我認為
RCA不教我們如何做設計,從某方面來說,他也不上課。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20
121 產品設計組
我們是從一次又一次的案子中尋找自己,Tutor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以他過去的經驗來輔助我們 找到自己。我們沒有制式的設計流程,資料收集和分析是每個人平日就要自己就去做的,我們也 沒有sketch和slide show的過程評圖,一切都必須以最終成品為主,當作品發表的時候,他必須是 最完美的,若有包含任何功能或電子、機構在裡頭,沒有任何藉口,設計師必須把它做出來!換 句話說,一切都以working prototype為主。
DP沒有也不相信方法論,因為他的目的是在於讓所有的人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這種以藝 術的方式思考,以設計的標準來執行常常令人不知所措。在這種環境下,若能堅持住自己而不隨 波逐流,又能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往往都有很大的成功機會。
回頭看這一年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經驗,大概只能用一句話形容: 「It's really exciting !」。 既瘋狂,又追求務實,我們將概念推往極致,同時又必須將想法真正的實現,再配合歐洲大量的 設計活動、展覽,以及產業與設計的密集合作,讓人真的覺得要闖出一番事業似乎不再只是遙遠 的夢想,而我也在這裡找到了我的理想!此時此刻,我僅能以這一年的學校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 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在若干年後,將更完整的國外工作經驗及開業經驗帶回台灣,為台灣學界與業 界注入一點心力。
‧project: What will the neighbours think? 如果你有個機會展示妳的房間,妳會對你的房間做些甚麼呢?
ShiKai Tseng將房間不是屬於他的物件全部都漆成白色,以將那些具有他個人特色並能代表他的物件便因此在這環境中被自 身所強調出來而不會被那些原本就存留在房間內的物品所干擾,人們也可以輕易的從這純淨、無雜音的環境了解他。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22
123 產品設計組
曾 銘宇
台灣科技大學
產品設計組:美國 /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準備一本sketch book。Sketch book 的用意在於讓學生課堂之餘,再繼續的練習快速繪圖的能 力。所以每位CCS的學生在第一年的訓練下,每個人至少都會累積五到十本sketch book,而這些 繪圖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在學期末的總評圖上。
前言: Product Design產品設計:
Studies 研習一學年,藉此了解國外的設計教育環境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經由一學年之
‧Heavy Equipment產品設計(上學期)
很
高興能藉由這次教育部所主辦的菁英海外培訓的計畫,出國前往美國College for Creative
訓練,在此以重點式的整理描述其概況與心得:
由於在台科大的訓練是以產品設計為主,所以在 CCS 我的主修仍然是產品設計為主,希望 藉由此機會比較不同的學習環境。今年秋季班設計案是設計重型機具(Heavy Equipment),一開
CCS藝術設計學院:
始知道要做這類型的交通工具其實有些許的不知所措,因為在台灣的訓練通常比較偏向消費性產
位於汽車重鎮底特律的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以其基本的繪圖訓練紮實而聞名,又以汽
品,如 3C 之類的手持裝置居多,所以突然要面對如此龐大的機械,一開始其實非常擔心如何下
車設計領域與Artcenter各據東西岸互別苗頭。由於參加此計畫的關係才能有機會到東岸的設計學
手,但是之後跟班上的同學聊天,其實,重型機具也是產品,它也是做特定的工作來幫助使用
院研習。
者,那時我才恍然大悟,決定好好的面對這個龐然大物。 除了前期研究重要外,在美國非常重視所謂校外參觀(Field Trip),藉由這次設計重型機具的
CCS目前只有汽車設計有研究所,所以整體來說還是以大學訓練為主。這一年下來,我覺得
設計案,我們參觀了全球最大的重型機具的公司Caterpillar位於密西根州的廠房。在那裡,我們看
手繪技巧的訓練真的讓我的基本功更加紮實,由於更能掌握線條的流暢度,所以進而讓空間概念
到了該公司所有產品線的重型機具,負責導覽的人很熱心的解說並回答我們的問題,更讓我們爬
也相對提升,以前也許會遇到ㄧ些瓶頸像是腦袋裡想的跟手畫出來的不一樣,這一年確實將這個
上爬下的親自體驗這些巨大的重型機具。大家都對這次的校外參觀非常滿意,並開始思考自己的
落差程度彌補了不少。在CCS的訓練中,每堂課在固定的作業量之下,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在另外
設計有哪些需要調整的地方。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24
125 產品設計組
回到設計的部分,由於每個同學大概作的主題都跟 Construction有關的重型機具,我那時覺
CCS在汽車及交通工具設計有不錯的教學品質,所以下學期的課程安排主要放在交通工具設
得應該要做一點不一樣範疇機具,所以就上網蒐集ㄧ些有別於土地開發類型的機具,於是我找到
計上,因此本學期的設計課選擇了交通工具設計。而另一方面也還是繼續加強自己表現技法的能
了伐木的方向。一開始的造型非常的不流暢,比例也很難抓,雖然概念已經定了,但是接下來就
力,所以選擇了汽車的表現技法課程。經由這學期(冬季2009)的訓練,在此以重點式的整理描述
是永無止盡的細節處理,當時真是絞盡腦汁的反覆思考其相關的配置。接下來又是一個更困難的
其概況與心得:
挑戰,就是要做縮比的模型。由於美國資源取得不像台灣如此便利,所以許多東西都要自己手工 製作。在這次的設計中,許多地方像是油壓管或是關節卡榫之細節,要在 sketch表現有相當的難
由於在台灣的環境下,鮮少有學校能提供完整的交通工具設計課程,所以這次出國的目的之
度,所以我當時決定在大體決定後,直接進入模型製作,細節部分在慢慢的在模型上調整,這讓
一就是能夠藉由此機會,嘗試設計交通工具。此次的設計我主要是以喜歡旅遊的背包客為主要的
我節省了許多時間,而有些部份可以到模型店購買取得,雖然實際上可能不是如此,但指導老師
族群,進而去探討他們在旅行上與交通工具之間的互動。由於在台灣有所謂的機車出租的服務,
也強調這是個概念設計,能夠讓看的人清楚的知道設計概念更重要。就這樣在模型工廠待了一個
每當旅行的人到了異地,為了方便因素,總會租一台機車開始展開他們的旅程。而這次指導老師
半月後,看著每個零件慢慢的完成與噴漆,在全部組裝在一起的那一刻,真的有種說不出的感
希望我們能為美國市場推出新的機車概念,所以我覺得能夠把機車出租這種服務引進到像美國這
動。發表當天,每個同學都把模型擺出來展示,那真是漂亮,老師也對我們這ㄧ班非常的肯定。
種地廣的國家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向,但有別於台灣的環境,在美國使用這種出租機車的話可能只 在當地的城市內穿梭,並不會像台灣還可以機車環島,從北騎到南,我想這也是非常不一樣的地
Transportation Design交通工具設計: ‧Scooter Design 交通工具設計(下學期)
方可以去思考。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26
127 產品設計組
這學期的設計案老師不要求製作精緻模型,所以表示我們需要建構3D模型並進行rendering。 但是在建構 3D 之前,老師要求我們必須製作一比一的草模進行檢討與比例的調整。反觀在台灣 的訓練,製作草模檢討的步驟好像慢慢的被電腦繪圖給取代,學生與老師之間往往是透過螢幕來 檢討,無法用實體去感受設計的話一定會漏掉許多沒被注意的地方。我覺得草模的檢討有助於讓 設計更合理化,更何況這次的機車設計跟人因有著密切的關係,不論是坐椅的高度或是骨架的角 度,都直接的影響了使用者騎乘的感覺,如果只用電腦模擬,實在無法精確的拿捏與調整,所以 從這個訓練就可以看出美國的教學態度與台灣的不同之處。經過草模的調整,最後也順利的將正 確的尺寸置入電腦進行 3D模型繪製。
Review自我評量: 總體來說,這學期因為有三堂需要畫圖的課(產品表現技法、交通工具表現技法、產品設計),
Visual Communication表現技法: 這次出國研習的另一個重點是要加強自己 Sketch 的表達能力,藉此訓練自己的造型能力, 所以這學期選修了產品設計以及交通工具的表現技法課,在這邊老師們幾乎每堂都會示範表現技 法,每週會挑一個主題當做作業,每個主題分成兩部分,前半部每週提出十張不同的概念,下週 上課把圖貼在牆壁上讓大家討論,之後從其中選出一個當作最終定案,進行精描的繪製。在產品
作業量非常大,但是又礙於因為是Full-Time Student的身分,需要有12的學分的限制,所以我 需要再修兩堂課來保持我全職學生的身分,一開始時間都還分配得宜,但是到了期末的時候,由 於產品設計是主課,理當花較多的時間讓設計更完整,但由於修課太多,導致很多事情沒有做完 整,花費了許多時間在其他的課程上,慶幸的是,最後的成果發表老師都很滿意,我也覺得累得 很值得。
設計的課,老師介紹許多不同的紙質以及其特性,每種紙表現出來的效果都有其特別的地方,我 覺得這部分非常有助於日後繪圖時有很多不同的選擇。
而上學期因為許多表現技法之課程,壓縮了許多設計課的時間,故下學期只加選一堂繪圖 課,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在設計上。另一方面也選修 3D 電腦輔助繪圖的課程,重新熟悉電腦繪
由於上學期的訓練,讓我覺得非常的充實,所以下學期依然繼續加強自己的手繪能力,也因 為在台灣的教學環境下,產品設計的表現技法通常不會畫到汽車或者交通工具,所以便選修了一 堂汽車的表現技法。由於指導老師本身就是汽車設計師,所以每次的示範都從中學到不少,再加 上課業練習,加強了自己的空間觀念以及上色技巧,更重要的是,造型能力有很大的進步。這些 都讓我更能快速的把心中所想像的造型繪於紙上。
圖軟體,避免日後面臨無法數位立體化的情況。另外也利用課餘時間與CCS的學生組隊參加國際 比賽,讓自己有機會能跟國外學生交流分享。下學期因為課程安排得宜,每堂課應付起來較得心 應手,設計課也能順利的完成3D的模型以及Sketch book的練習。下學期的課程安排讓我收穫很 多,我覺得自己多少有點開始像設計師的樣子,雖然只有短暫的練習,但我相信這些都會成為我 往後不管是學業上或是工作上很重要的基石。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28
129 產品設計組
陳 運成
成功大學
產品設計組:美國 /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Detroit street art
‧Jazz festival
‧CCS
修汽車設計,不是沒有原因的。雖說直文翻譯"創意研究學院"是很精準的說法,但是CCS做創 意研究的方式與台灣人做研究的方式很不同- CCS是用實作來做創意研究的。從做設計的過程來 影8miles中所描述1995年底特律的汽車工業落入谷底、經濟蕭條,無數市民喪失工業機
發想、省思,無論是基礎造型或表現手法、3D建模或實體模型。在CCS有大量的作業,尤其以
會,種族問題不斷。種族紛爭過後的2009年,情勢已經大為好轉;雖然經濟仍然萎靡,
表現技法Visual Communication最為出名。其課程從Viscom1到Viscom6,從手繪到電腦繪圖都
但是留下了濃厚的創作能量。不管是在音樂、美術,甚至街頭藝術方面,底特律每年舉辦的Jazz
有。師資更是不用說,大部份的老師都是業界設計師、或在業界待過。這間學校在實作的教育方
Festival、著名美術館Design Institute of Art、以及遍布底特律全市都能見到街頭的塗鴉藝術,都
針下,大多數老師都會在課堂進行demo,不是嘴巴說說的厲害而已。
電
讓愛好藝術音樂的人趨之若鶩。 至於在生活方面,底特律的安全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但,基本上只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 第一次來到底特律這個城市。一下飛機,稍坐片刻,專人司機便將我們幾個國際學生一路從
的地點做正確的事,安全上是沒有問題的。住的方面,CCS的宿舍可以選擇2~3人或5~6個人同
機場載到了學校,一面熱情的歡迎我們,說有空可以到DIA逛逛、也一面叮嚀我們不要一個人在
住,端看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工作需求,各有好壞。與美國人同住是一種特別的經驗。因為我選擇
外遊走:底特律絕對還稱不上是個安全的城市。事實上,這個城市每年的犯罪率與貧困率都名列
只與一名美國室友同居,因此我們時常在家煮飯,無聊時就聊聊文化的差異。他也介紹給我很多
前茅。
朋友,讓我體驗到美國人好社交、積極的精神。雖然我們就讀不同的科系,但是做作業時也會互 相給建議、互相鼓勵,回台灣之後也保持聯繫、時常分享彼此的消息與計畫。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位於底特律的中城區,離市中心有一段距離。CCS,即創意設 計研究學院,是美國數一數二的著名汽車設計學院,許多亞洲(尤其韓國)人與歐洲人遠道來此進
第一學期與 Nike合作籃球鞋的計畫,我與 3個ID、一個攝影系、一個平面設計系的學生共六
‧Walter B 1F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30
131 產品設計組
‧與Nike的組員
‧與球隊訪談的側拍
‧期末發表現場,位於YMCA building
‧期末發表1:1的實體模型
人一組,為WSU的籃球隊做設計。我們的客戶有兩個對象,所以一方面要瞭解Nike的品牌策略與
片的器材與大型海報都由各組包辦。Nike的設計師在critique時給了我不錯的評價,認為我掌握了
產品風格外,還要去深入探討我們的核心客戶:WSU籃球隊。老師Steve為我們介紹了能夠使用
球員的需求,並以創新的設計。後來我們也被選中在校內辦個展,算是一次難得又難忘的經驗。
的資源後,就放手讓各組獨立作業。我們在擬定分析探討Nike的品牌形象後,展開一連串與球隊 的接洽,訂定時間訪談、製作問卷、搭建小攝影棚、拍攝球員照、實地觀察球隊比賽狀況、製作
第二學期為Design Within Reach設計家具,則是一次扎實的實務經驗。老師Darby本身就是
影片…等等。然後訂定設計方向,各自開始自己球鞋的設計。除了組內風格一致性的溝通外、還
家具設計師,因此對於市場的需求與實際量產的程序都十分清楚。DWR 是美國很大的經典家具
要課餘安排時間與不同系的學生溝通、 Nike也會安排Counselor與我們一同討論各自的設計、平
品牌,Starck與Eames的椅子、Henningsen的燈具都是它的商品。因此老師要求我們設計一個
時還要對老師發表我們的進度。在語言不是很熟悉的狀況下,緊湊的壓力格外沉重。因為我的步
inspired by classic的椅子,能夠像那些大師一樣,反映出經典的特質。這門課除了強調要掌握住
調與其他同學不同,我習慣先深入探討人與產品的互動,然後才開始畫草圖。但是美國學生不一
經典的本質外,還要能夠真正的量產、每個組件之間的細節都要考慮其材料與製造過程,不斷的
樣,他們習慣隨筆畫,畫出喜歡的東西之後再開始不斷修正。因此第一次發表,當大家的板子上
收斂,然後做造型細部的更改。最後我為亞洲市場設計了一個多功能用途的椅子,同學都蠻喜歡
都貼著滿滿 sketch的時候,我的板子上都是分析的圖。下課後感到十分挫折,好像只有自己達不
這個 idea。但是造型上我不是很滿意,尤其是看到外國同學們對於造型的掌握後,才發現自己太
到進度。不過事後想想,課程表上安排research的時間對我來說確實不足。所以我決定與老師溝
過依賴創意。美感也是需要花時間培養、訓練的。
通,堅持造著自己的進度走;後來老師聽過我的想法後,讓我按自己的進度執行我的計畫,最後 也不負希望交出讓老師滿意的作品。期末的發表在校外的YMCA體育館,布置展場、商借播放影
在美國學習設計一段時間,才發現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對設計的態度。美國人很喜歡與別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32
133 產品設計組
‧前往發表當天
‧Chair Two
人分享作品、分享心得與建議,尤其可以感覺得出他們討論設計的態度是對事不對人。台灣人對 於設計常夾帶著主觀的態度,也因此常常抹煞了進一步探討事情的可能性。在美國生活一段時間 後,時常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比方說,台灣學生鮮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我如何去做設計的 看法"。 如果今天要設計一個書櫃,每個人都應該能夠設計出獨一無二、具有自己風格的書櫃。 但是我們接受了太多資訊,瞭解許多不同國家風格與哲學的設計,因此也難以去思考自己的根。 這是我自己也在努力突破的地方,希望能夠更清楚自己看事情、做設計的哲學。最後,感謝教育 部與主辦單位在一年的協助,讓我有機會能夠前往美國學習,交到許多有志一同的設計師們,更 開闊自己的視野。 ‧期末發表現場像是party一般free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34
135 產品設計組
吳 叔丞
台灣科技大學
產品設計組:日本 / 武藏野美術大學
‧武藏野美術大學工藝工業設計系
首
先,非常感謝教育及主辦單位能夠給予我這樣的機會前往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了留學 的夢想,以及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和女友。
‧武藏野美術大學工房
在這裡,老師教課的方式大多採用半自動開放式,並不會在旁不斷的教導你學會某一樣技 術,而是希望學生能夠自動自發的去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與台灣教育相反,老師教學生什 麼,學生就學什麼的依賴方式是不一樣的。學生似乎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樣學習的態度
日本-東京,是許多人嚮往的一個城市,且擁有亞洲時尚之都之稱,更是年輕人的潮流勝
往往比起老師所能給的分量能夠還要大上很多。
地,許多時尚品牌和設計大師都在此發跡。武藏野美術大學正是座落於東京這個都市,連近年來 在亞洲迅速竄起的設計大師深澤直人及原
研哉先生都在這所學校任課,集師資與環境大成的武
藏野,堪稱日本第一的美術大學。
CASIO產學合作案這是一次相當難得的經驗,也是在武藏野裡的第一個課題,在此設計 project 當中,透過與
CASIO會社的設計師討論,詮釋自己心目中的相機到底為何?而在這樣的合作過程中,可以發現 武藏野的師資大多數為外聘的老師,都是來自業界具有相當經驗豐富的實務派設計師。每一
到企業對對於學生創意的尊重,也了解到了原來如此有名的企業,也很注重學校與業界的接軌。
次的project都是由不同的老師來主導,也因此學生能夠問到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意見。 這次提案我設定為喜歡出現社交場合的人,透過相機能夠讓周遭的人群更加注意他,也成為 語言真的重要嗎?來到了日本還需要準備一件事情,那就是拋下原本會的第一外語-英文。 在這裡身邊只有看似熟悉的漢字以及平假名和片假名居多的文字,然而這樣的條件下,學習也必 然相當有趣。
了他「秀」的話題之一,拿出相機的那一刻,也成為了眾所屬目的焦點,似乎傳達著「我就是這 個party的主角一樣」。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36
137 產品設計組
‧CASIO提案海報
‧攜帶式手拉車模型製作流程
在最後的發表當中,CASIO會社的設計師坂口 「 Jackey
先生也在問與答時間內說出了對我的評價:
先生,在我當初剛看到你的時候,當時你一句日文也說不太出來,經過這兩個
月,沒想到你真的已經可以用日文站在這裡發表了,而我們也都了解你在做什麼,剛剛你還一生 懸命的用日文回答大家的問題,我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而且我也感受到你很享受這樣的設計過 程中,加油!」-坂口
當下其實對於這段話有點感動,因為其時我和他接觸的時間並不多,但是最後他在這樣的發 表場合上對我說的這一席話,讓我了解到,原來他們還是有注意我的,也讓我更加相信,努力並 是一定會有所回饋的,這也讓我更加有自信地能夠待在這裡持續著我的設計。
‧攜帶式手拉車模型機構檢視
‧攜帶式手拉車模型使用流程圖
這次的題目對我來說是史無前例的一次,由於需要構思新的使用方式以外,同時也要了解到 機構的運作,這樣的設計是無法用sketch或是電腦來完成的,透過不斷的草摩來檢視自己所想的 機構是否合理,前期也需要透過機構模型來實驗自己的設計。 為期只有四個星期的設計,其實是相當的緊湊的,過程中失敗的模型已經不知道做過多少次 了,而在最後的發表後獲得了來自SONY的機構老師的讚許,認為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設計。
知る-資訊導覽機 知 る (si-ru)- 以日文之意為知道的意思。藉由產品的來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在本次課題當 中,還需要連同介面一併思考。在接觸到這樣的設計案時,也許是因為之前總是參與台灣科技產 品相關競賽的關係,所以自己並不感到陌生。然而如果單指示透過產品去做調查其實相當無聊,
キャリカート-攜帶式手拉車
唯有透過深入思考的轉化,才能夠發直展出有趣的作品。
這是在托運行李當中很常使用的一種工具,此次Project的需求是設計出一台新的形式的手拉 車以外,並要能夠通過承受十公斤重物托運行走的檢驗。
這次我將主題放在海洋深物館,將產品設定為水族博物館的一套系統設備,當人們去到了這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38
139 產品設計組
‧資訊導覽機使用說明圖 ‧LIFESTYLE模型
‧LG手機設計大賽
‧SAVE海報
其他作品 在武藏野美術大學裡這一年共完成了五項project和兩項比賽作品,但我只在這裡介紹當中最 ‧花―參賽海報
‧資訊導覽機產品介面設計
重要的上述幾件作品。
個地方,才會開始使用這個產品,透過海洋館的潛水夫工作人員和參觀者的互動來完成查詢,彷 彿就像是一場表演一般,以影片的方式來讓參觀者認識魚的另一類的資訊,與大家做的是隨身攜 帶的產品大不相同,在最終發表的時候也獲得老師的認同。
每天在學校裡面和同學朝夕相處,日文也越來越朗朗上口,下半學年,和他們聊天已經不是 難事,也因為如此,所以自己更加積極的與他們交談,並且討論設計,這都是免費的日語活課本 也是彼此交換心得的好機會。
花
我曾經和老師聊過,對於學生創作看法,老師的答案他並不干預學生想要做什麼,更不想決 花,花瓶,水,要讓花維持著開放則需水,看似一幅空白畫布,加水之後,便浮現出花與花
瓶的畫面,隨著時間的蒸發,圖案則則會消失,直到下次的加水,才能再次見到如此美麗的畫。
定學生要做什麼,這都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而他的工作只是引導學生該如何走,不管是什麼樣的 設計,他只希望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自己已經決定了要這樣做,那麼只要提 出充分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設計理念,創意並非是特定的界線,也沒有特定的方法才能找出創
利用水寫紙接觸到水則會變黑的原理,應用成產品的材質,每當注入水的時候,表面會產生
意。
變化,如此不斷的循環,就好似一個輪迴,不斷的再生。 經歷了上下學期的設計案當中發現,每次老師都會在目的地上面寫尋找新價值感,我想這是 這是在武藏野留學期間所完成的比賽作品,雖然在學校的時間總是躲在工房裡埋頭製作模 型,但是能不忘記透過比賽來檢視自己的思維是否能夠得到認可,並能夠在作品集當中增添一分 作品。
一種淺移墨化的效果,學生在每次創作的過程中,都會努力地找出不同的發展,就好像上述攜帶 式手拉車設計案一樣,看完一輪的發表,就好像彷彿經歷了一場精彩的秀一般。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40
141 產品設計組
在這美好的環境當中,讓自己在學習上也相當的滿足與快樂,眼前是一片創作的殿堂,充滿 藝術氣息的學院,在校園裡走到哪都能夠看到創作好以及創作中的作品,這無非是一種享受。
在這個環境裡面,學生創作的展現平台非常的多,如AXIS雜誌也常刊登學生作品,學校也會 出版書刊文物介紹學生作品,而這裡的風氣比較樂於展覽而非參與比賽,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許 多學生早已在設計界展露頭角,更是未來設計明星的候選人了。
在武藏野這一年當中,也讓我從新思考了許多人生的方向,即使是在體制與台灣很像的日本 環境裡,在設計的思考上卻能進步許多,專注與深入,是我在這裡所學習到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 重要的事情!
‧武藏野美術大學一角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42
143 產品設計組
張 人揚
成功大學
產品設計組:日本 / 武藏野美術大學
‧「你」世代數位相機設計_Share:專利申請書與產品圖
武藏野美術大學教學特色 學合作案,可以讓同學除了學習到固有在學校可以學到的設計基本功以外,更可以與目前的產業
注重手繪與模型能力的美大風格
接軌,不會覺得學校做是一套而進入真正業界後又是另外一套的感覺。
武
多采多姿的展覽
藏野美大生在畫圖技巧和模型製作技巧,是我學習最多的地方,很多技巧和方法透過摹擬 作品和請教同學,讓我收益許多。而關於創意的想法,這部分我覺得是跟我在台灣學習到
的差不多,但武藏野的同學們也會注重許多造型細節的呈現。
武藏野美術大學位於東京都小平市,除了在東京市裡有非常多的知名美術館,例如:國立新 美術館、森美術館、21-21美術館、國立西洋美術館..等等,此外武藏野美術大學也會有不同領域
每年日本企業會給予剛畢業的學生實習機會,當作應聘新員工的考試,學生們會呈現出他們 最大的設計能力,大部分得靠同學們用手繪精描圖與簡單的模型去呈現他們的發表,這也是同學
的藝術家會固定在校內展示中心辦展覽,像油畫展、動畫展、家具展。若自己的設計遇到瓶頸, 參觀這些展覽中的作品,可以在其中得到非常多的靈感。
們會非常注重手繪技巧及模型技巧的原因之一。 這個案子是與CASIO產學合作的設計案,可以實際接觸外界的產業的設計師,與他們討論設
與業界接軌的建教合作 在武藏野美術大學裡,有許多外面實業界的老師會固定到學校教課,也會有與產業合作的產
計,同學們可以從有經驗的設計師們身上學到寶貴的實務經驗。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44
145 產品設計組
「你」世代數位相機設計_Share產品概念: 產品的名稱是「 share 」,提案的目標族群是「你世代」,特徵包含 I want to show my
story、I want to share my feeling、I want to be one of your life.
‧智慧型巴士站牌設計_「Ezinfo:smart bus stop」
主要概念就是能在「你世代」族群裡提供「share」的價值,Share our life! 如何「share」「你世代」的生活價值呢?在這個設計提案提供了三個方向。
1.
自戀開心拍自己(自拍) 鏡頭的部分是可以360度旋轉,拍自己的時候,可調整到最漂亮迷人的角度,在尾端的握
專利的申請: 在這次的產學合作中,很開心的 CASIO 公司也賞我相機設計的投影機功能以及新的使用方 式,將我的設計申請了專利,這是一份很值得驕傲的榮耀。
把部分設計得較寬,可以適合各式各樣的吊帶,使用者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吊帶掛上去, 以將它垂掛在脖子上,顯得有自己獨立的風格。
2.
捕捉大活生活的精采瞬間(拍大家) 這個設計具有相當易握的握把,所以在拍照時不易搖晃或是滑掉,可以輕易捕捉動感瞬
智慧型巴士站牌設計_「Ezinfo:smart bus stop」 這個課程是由Mitsubishi與Hitachi的資深設計師們共同指導的課程,要「私有財」與「公有 財」的觀念,以及知道如何融入通用設計原則。
間的畫面。
3.
和大家分享照片同樂樂(一起分享) 相機的設計有投影機的功能,將鏡頭部份旋轉90度後可以讓相機有個角度,透過旁邊投
Ezinfo的設計特徵 1.
運行系統情報:Ezinfo將這些必要的候車資訊整合在同一個面板上,讓候車者可以一目 瞭然所有的情報。候車的人在等車的時候都會與公車站牌平行, Ezinfo 側邊有大型的
影鏡頭,可以投射出來與大家分享。
LED來車時間提醒,可以讓候車者清楚知道公車還有多少時間會到。 造型:
2.
時可以知道公車各種資訊,例如:車站附近哪些商店與餐廳、轉車資訊、從車站附近電
造形方面的設計,是以象徵年輕印象的銳直角去表現出設計的率性、酷炫的感覺,所以可以
子地圖等。
從鏡頭的四角形、閃光燈的三角形、操控鈕接觸的鑽石切割、旋轉面的多面形表面觸感處理以及 正面的銳直線表現出來。
攜帶運行情報:Ezinfo有行動碼,使用者可以利用手機將這個行動碼拍照下來之後,隨
3.
運行情報放送:Ezinfo上面有個「運行情報放送」的按鈕,上面也有點字的「押」,按 下這鈕之後,會廣播接下來的公車目的地為哪裡,還有幾分鐘後到站,到站前也會叮嚀 公車已快到站了,提供聽障朋友候車資訊。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46
147 產品設計組
‧T-pot 產品圖片
‧Butterfly_簡單收納與運行托車設計
T_POT Lifestyle design
Butterfly_簡單收納與運行托車設計
不同族群的人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型態(Life style),我選擇的生活型態族群是熱愛中華文 化,喜愛在書房看書、愛喝中國茶的上班族。這次課題讓我思考文化與產品的關係,包含如何思
課題所要設計的是可承重十五公斤重的托拉車,了解造型、使用方法和機構的關聯性並知道 如何去使用不同的機械零件組成一個完整的機構可以達到自己預想的運載及收納效果。
考結合傳統中國喝茶文化與現代熱水壺使用方法,以及思考如何轉化繁複中國傳統的形象與圖
設計特徵:
騰,變成較為現代簡約的電熱壺造型,我以各種不同的點去思考,例如古代用來裝水的容器,葫
1.
蘆、鼎、竹、塔、皇帝帽、清朝官員的官帽等。最後以祥獸「龍」的形象去發展主要概念及造 型。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也是帝王及吉祥的象徵,瓶身及瓶口以方型的造型象徵著「帝王方正 而不圓」,意味著帝王做事正當而果斷。
機構方面:具有四個拖拉輪,不用時可以收納到很小,托拉平台兩旁有握把,握把上有 軟墊,遇到不平路面可以把平台舉起,收納完成可以握著軟握把提著走。
2.
造型方面:造型方面以昆蟲「蝴蝶」的造型去做延伸發展,利用蝴蝶的翅膀和頭部去做 平台與把手的設計,而平台下面的結構加強部分,以蝴蝶翅膀的圖騰去作發想,可以讓 它具有加強結構的機能性也可以擁有類似蝴蝶圖騰的美觀性。
產品名稱是「T-POT」,是Tea Pot的簡寫,T的部分是龍頭側面的形象。 造型:整體以中國祥獸及帝王象徵的「龍」作為造型發想的來源,瓶蓋的部分以龍頭的意象 去轉換,瓶口的開關是以龍袍圖騰的五爪轉換而來,煮水的開關是以龍的尾巴去做為發想,在底 盤部分周圍有一圈由中國傳統圖騰回形紋的圖騰轉換而來,主要由「d」和「p」兩個基礎元素構 成,d字母意味著dragon,p字母意味著pot,兩個字組合起來便是dragon pot的概念。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48
149 產品設計組
Bird Navi_鳥類導覽望遠鏡 這課題主要學習的是產品與操作介面的關係,針對自己的興趣發想一個專門的情報工具。
Bird Navi 的概念是:使用者在登山或去野外賞鳥時,透過這個鳥類導覽望遠鏡,除了可以 看到鳥美麗的姿態外,也可以學習到鳥的各種知識,所使用的識別技術主要有兩個硬體技術去構 成,包含
1.
指向性麥克風
2.
視覺辨識技術。
造型:整體的造型是以鳥類的形象去做思考,包含指向性麥克風的位子剛好在最前端與鳥嘴 的形象做結合,旁邊的手把護墊的圖騰也類似鳥的翅膀,旋轉鈕的尾端部分造型與鳥的尾巴形象 做一個結合。 ‧Bird Navi_鳥類導覽望遠鏡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50
151 產品設計組
曾 柏翔
雲林科技大學
產品設計組:德國 /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
‧表現技法課程
‧上課與教授的互動
一、初至德國
生活中找到產品中的「怪物」,何種產品是對於使用者產生困擾,或是不夠優雅、發出噪音,進
學
習工業設計的我們一定都深知德國對於工業設計的貢獻,從早期的包浩斯或是到現在大家
一步改良之後,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這門課程的重點放在「產品如何與人們互動」,因此模擬
耳熟能詳的If設計獎,或是一些知名的品牌像是百靈電器等,都能夠瞭解德國設計的機能
出產品與人互動過程就顯得格外重要。為了之後設計的表達的品質,教授也特地幫我們安排了表
與品質。
現技法、flash,以及Cinema 4D的動畫課程。經過一學期的訓練,大家最後呈現的也不只是像以 前單調的產品彩現圖,更多了使用過程的動畫,顯得更加生動活潑,也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
在生活的體驗中,更能體會到德國所擁有的遠比想像中的還要豐富的多!對於環境以及自然
概念。
友善的態度。路上常見腳踏車的蹤跡;腳踏車不排放廢氣、又便利的交通工具,德國自然也發展 出許多與它相關的政策,像是專用道、大眾交通工具能帶腳踏車上車等。而大眾交通工具也極盡 所能提供各種福利,像是提供殘障人士、嬰兒車上車,各種細節的設計都突顯了德國的細緻。垃
在這門課當中,與其它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們一起學習;這樣的上課方式的確為我打開了視 野,瞭解其它不同國籍的同學們對於設計的態度。
圾的分類更不用說,就連玻璃類都能分成綠色、褐色、透明三種不同的顏色來分類。 教授在課程介紹裡放了許多在網路上找到的影片,或是日常生活中發現到的問題,利用數位
二、課程與學習 第一學期Ginnow教授所開的課程叫作「Product monster-Product angel」,顧名思義就是在
相機拍攝下來的影片;從這點可以發現教授對於上課的課題並非是制式或陳腐的課題,而是緊隨 著當下的腳步。在瞭解這學期的主題之後,教授安排了分組作業,分別調查學校內的咖啡機與販 賣機。利用觀察與錄影,來進行產品使用的觀察,也讓大家學習到如何用嚴謹與細膩的態度去瞭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52
153 產品設計組
解使用者的需求。 在德國的第一個學期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歐洲人對於設計的堅持以及對自己想法的講究; 設計並沒有正確的解答,端看人們用怎樣的角度去解釋罷了。因此,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讓我 對設計以及各種事物都抱有更開放的態度。教授鼓勵創意的態度亦讓我印象深刻,他總是讓同學 們做自己的「老闆」,在給予適當意見後,尊重同學自身的選擇以及決策,培養獨立思考及負責 的專業能力。
而第二學期與 Ginnow教授討論之後,選擇從事與獨立的研究與設計專案。這學期我對於自己 的期許是,能夠將研究與設計實務做一個連接,完成研究階段後仍然能夠以結論為基石做設計。 在寒假的時候這個想法就慢慢開始萌芽,教授仍然維持一貫的開放態度,讓我自己選擇有興趣的
‧漢諾威Cebit展場
也推荐我一些閱讀的書目與實驗的建議,使這個研究部分更加完善與更具科學的邏輯性。
主題。在數次討論過後,決定了主題―水龍頭。
語言學習 關於水龍頭的研究與設計,主要是探討水龍頭把手造形以及使用者認知道關聯性。為了瞭解
在台灣有一點德語的底子,但到了德國上語言班還是得重新來過,因為在德國的都是用德語
使用者的想法,在經過資料收集與分析過後利用PU製作九個草模來做實驗以及訪談,希望能夠更
去教德語。德語與英語有一小部分會類似,有時大家會發生英語與德語錯亂的情況,這也是日常
深刻瞭解使用者的需求。Ginnow教授希望我能夠找到不同國家的人們來作為受測者,藉此瞭解不
生活中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同文化間的差異,因此在訪談這二十位受測者的過程當中相當有趣,有各種不同的收獲與感受: 像是西班牙人非常熱情、豪放,而芬蘭人親切,德國人態度較為嚴謹等。
三、德國生活 日常生活
在實驗當中除了瞭解造形對使用者操作方式的影響,也藉此機會瞭解水龍頭上水溫標示,如
到德國之前透過網路找到住處,住了兩三個月之後因為環境關係就搬離。我搬進了一間WG與
位置提示或動作提示等。實驗過程利用錄影紀錄,另外也設計問卷來瞭解除了造形之外的產品訊
其它德國室友同住。所謂的WG就是台灣的雅房,不過在德國,WG的室友們會面試許多位來應徵
息如何影響使用者以及受測者的基本資料。另一個難得可貴的經驗是教授安排了洪堡大學心理系 的Wandke教授與我討論;在與Wandke老師討論的過程當中,也學習到一些心理學的基本名詞,
的房客,選擇與他們生活習慣相近的房客一起居住。這樣子的風俗其實也能夠免去未來相處上的 磨擦。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54
155 產品設計組
在飲食上,德國也不像台灣到處都有平價的小吃。在柏林生活,大部分都是自己下廚,取代 外食;在柏林有許多土耳其小吃店,賣的是Doener,類似沙威瑪,不過以它的價位跟份量都是比 台灣的沙威瑪大得多!
課外生活 身在德國,當然不能錯過許多知名的博物館以及展覽。如在漢諾威的Cebit展,在裡頭見到不 少前端高科技的技術,激發了許多關於未來的想像。而在柏林還有design Mai,來自各國不同的 設計院校齊聚柏林,展現了年輕設計學生對於設計的創意。學校在七月份也舉辦了open door的活 動,學校完全開放參觀,將一整年的成果呈現給所有人欣賞,也給不同設計系的同學們有了交流
‧課堂討論
藝術結合設計的方向。
的機會。 環境:
四、結語 態度:歐洲學生對於設計的態度勇於評論別人的作品,對於自己的作品也有所堅持,並不會
生活中能夠體會到歐洲國家對於環境保護的努力,以及人民對於這方面政策的配合。從環境 的角度來看台灣很顯然不足。
因為外界壓力而退縮,認為任何想法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以開放的心胸面對。 技術:在台灣,技術問題可能常被探討,不過在德國,創意會先被考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教授並沒有硬性要求期末展示方式;而在其它門設計課上,教授們更是一再強調想法重要 性,希望學生們別過度琢磨模型的精緻度;學校的精模呈現大都著重於想法的表達以及形態表
自由: 德國教育相當自由,相異於台灣教育,不會硬性規定報告模式。端看學生認為應該如何呈現 自己的作品,也訓練學生們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而不是應付課程。
現,並非精緻的作工。這點與台灣設計教育大相逕庭。 想法的重視: 藝術: 在看了一些設計以及藝術展覽之後,許多設計學生考慮的不單單是功能方面的需求,更走向
模型並不是唯一的目標。相異於台灣教育,學生常忙於數位模型或是實體模型呈現的完美, 教授們更要求過程中的想法必需合理以及富有新意。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56
157 產品設計組
創意: 有別於安全型態的設計,德國教授常鼓勵學生做出更創新、更與眾不同的想法。
跨領域: 有教授與柏林工業大學心理系或視覺傳達設計系合作專案。這樣的合作現象在台灣較為少 見。
最後必須感謝教育部與德國的指導教授Harmut Ginnow-Merkert能夠提供這次寶貴的機會, 讓我能夠到德國學習交流一年;也感謝我在台灣的指導教授張悟非老師的鼓勵與支持,讓我能夠 先至德國進修再回國完成學業。 ‧柏林design mai中出現許多活潑的設計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58
159 產品設計組
吳 采芳
交通大學
產品設計組:德國 /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
‧KHB學校位於設計新興的prenzlaurburg區
一、德國印象 柏林,跟我想像中的德國不太一樣。也許因為它是大都市,初到柏林其實覺得髒髒的,而且 很多外國人在這裡,所以城市有些亂。但是,柏林也是個國際化的城市,因此有許多的藝術家、
‧課堂上發表自己的進度
‧討論草圖階段
這裡的課程是以實做設計課為主。我們一學期只做一個 project ,聽起來很少。但由於一 門主要的設計課之外,老師仍會安排其他時間教授我們 skill 方面的課程,例如 sketch 、 flash 、
Cinema4D、動畫…等。
設計師選擇在這裡創作、發展,在城市內也隨處可見牆上有塗鴉作品。也因為是首都的關係,柏 林的藝文活動很多。經過二戰後的柏林,是個亂歸亂、但是很自由、很創意的城市。
我上學期修的課是Prof. Ginnow開的interaction design project。老師希望我們著重的部分在 於產品與人的互動上面,任何動作、聲音、燈光所帶給人的情緒上的感覺,都是有意義的。主要 的設計目標是提供給使用者一個新的、愉悅的使用經驗。這樣的設計是與我之前所接觸的互動設
二、學校修課情況
計較為不同,除了需要考慮使用者的直覺操作,還要考慮產品的動作所給予使用者的回饋,會讓
KHB學校位於設計新興的prenzlaurburg區。
使用者產生怎樣的情緒反應或聯想。造型上是 “ Form follows interaction",因此體會到這樣的
Kunsthochschule Berlin Weißensee,這間學校其實小小的,但是卻是在藝術與設計領域中
設計案其實並不容易,要從各個面向考慮並融合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有很高的知名度,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我們念的Product Design科系之外,還有 舞台設計、服裝設計、視覺傳達、織品設計、攝影系、雕塑系…等,。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扮演著很好的諮詢角色,盡量在我們有問題的地方幫助我們。除此之 外,也從同學身上學到許多。一起上課的同學有許多波蘭、丹麥、義大利、德國等國際學生。也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60
161 產品設計組
‧我的各國同學和老師們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校園一景
‧人機互動研究中心
‧每週與Anna的meeting討論
‧與Anna在研究室合照
許是文化上的差異,他們並不害怕與人意見不同,只要有想法不同就會在課堂上看到他們你一言
課。這種 “適性"教學讓學生能夠清楚自己想學的,並選擇有興趣地更深的學習。因為我對於
我一句的,我都以為他們吵架了!但其實他們只是很直接的把想法說出來。此外,他們也對自己
互動、介面設計很有興趣,想更多的接觸在台灣較難以接觸到傳統產品設計以外的思維。經由
的設計很有信心,不管概念好壞,總是可以說出一番道理來說服人。從同學身上也得到很多想法
老師的介紹,我到了柏林工業大學Technology University Berlin 的人機互動研究中心 ( Human
與態度的改變。
Machine System Center )做使用者的研究。
三、語言學習
我的實習內容是跟著一位心理博士生Anna E. Pohlmeyer協助他的博士論文研究。她的專長是
雖然在大學時有學了三個學期的德文,但是記得一開始到這裡,真是完全開不了口!有些
設計心理學,論文題目是關於老人使用科技產品的使用者研究。在一段時間的文獻閱讀瞭解後,
地方光會英文是沒用的,那時就會感覺自己與這個地方格格不入。這部分也許是去英國或美國的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user的喜好對於選擇科技產品是否有影響,我們將科技產品以風格來分類。我
同學不會遇到的問題。因此我在課餘時間也去上德語課,過了三個月終於感覺自己比較融入德國
們亦將初步的合作結果投一篇paper到國際研討會上,題目是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roduct
了!同時有和國際學生練英文、和德國人練德文的環境,因此語言上有很大的收穫!
Quality Attributes",我們統合出一個完整的User experience lifecycle。很開心最後這篇paper有 進該研討會。
四、人機互動研究中心實習 在KHB的國際學生program當中,下學期可以選擇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不一定要待在學校上
在這裡,科技很發達、卻也很注重人本的歐洲。在和Anna合作的過程中,我學習摒除設計師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62
163 產品設計組
‧CHI2009 in Boston, USA
‧發表paper緊張實況
‧3D畫圖互動裝置 in Fraunhofer Institute
‧2009米蘭家具展入口
‧2009米蘭家具展展場一角
較為自我的想法,因為設計應該是人本的。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怎樣的產品是可以更貼近 人的需求,怎樣的介面與互動的行為是讓使用者更直覺、更有回饋感。
很幸運地,在參加 CHI 的期間,我得知在 2 月份寫了一篇論文投稿,進了 WASET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國際研討會。所以在那幾天正好讓我有機會好好
五、參加國際研討會
觀察及學習別人發表的方式。WASET是國際上一個很大的研討會組織,每年承辦十幾個不同領域
在實習的一開始,感謝學校老師Prof. Ginnow的支持和Anna告訴我四月份在美國Boston有一
的研討會,能得到國際的認可以及在國際上與他人交流的機會,讓我很高興也很興奮!在這寶貴
個在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領域首屈一指的研討會CHI,讓我有機會參加生平第一次的國
的國際發表經驗中,我體悟到台灣小小的,但是若有更多具備國際眼光的設計師,更多有國際觀
際研討會也是互動設計領域最頂尖的研討會。
的人往國際場合走,其實就是在打造著台灣的印象品牌。
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繞到地球的又另一端,但是帶回來的經驗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到了
六、大大小小展覽多
那裡,發現每個感覺都來頭不小,每篇發表的paper都有傑出且精闢的見解,我也親眼看到一位在
歐洲的春天也就是展覽紛紛開展的時間。四月份有一年一度設計界盛事—米蘭家具展,以及
互動學術界很有想法的CMU女教授,那種感覺就跟看到自己仰慕已久的設計大師一樣。在CHI看
五月,柏林也有國際年輕設計師的Design Mai 設計展覽。讓有機會我一窺現今歐洲設計教育的
了許多厲害的人聚集一堂,真的是open eyes也open mind!
成功—自由與多元。在這些展覽中,千奇百怪怎樣的作品都有,也有那種在台灣一定會被老師說 “回去重做" 的作品,但是他們的教育理念就是,任由學生發展,沒有絕對的對與絕對的好。
‧Design Mai時KHB學校的展場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64
165 產品設計組 歐洲有先天上的地理優勢,加上歐盟國家的團結,歐洲學生有很多交換學生的機會,出國也 不是難事。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大多有國際觀及想法。這一年內,我參加了世界最頂尖的設計展 與最頂尖的HCI國際研討會。不管是展覽或研討會,都讓我的視野變得更寬、更廣。看更多,也 讓我的想法更不一樣。台灣真的是一個小小的台灣,但是我們的眼光很容易就被生活範圍給侷限 住了。我們應該更關心國際上的事物,具備國際的眼光,才能讓我們的影響範圍變得更寬更廣。
在這裡將近一年的日子中,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看到第一場雪的感動。永遠不知道下一秒 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生活中有許多體驗是在出國前未曾體驗過的。學校的學習只是其中一部 ‧The open day 學校大廳
‧The open day 工作室展場一角
看了歐洲設計師與學生的作品,深深覺得台灣的設計有時候太劃地自限。有時僅僅只有材質的變
份,更多的是每天眼睛所看、鼻子所聞、耳朵聽的、雙手觸摸的,每一個細節也許在當下覺得沒 什麼,或甚至不喜歡。但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這一年的生活會是最豐盛的養分。
化,都有令人驚豔的表現。 最後,仍要感謝教育部獎學金的支持,盼望日後能有更多的人才到國外取經,帶回台灣、回 在學期末時,學校有個開門日( The Open Day),各個科系將自己的學期作品放在最好的展覽
饋國家。
場—教室裡面展出,是個讓民眾能夠參觀學校同時也知道設計科系到底在做什麼的機會。在那兩 天的開門日中,不只有對考進這間學校有興趣的學生,還看見許多全家大小一起到那裡參觀。深
作品
深覺得 “藝術"與 “設計"在這裡幾乎是與一般社會大眾 “零距離"。也難怪在這裡,設計不
‧作品一—烤土司機bloom toaster
是商業導向,它是渾然天成的就存在民眾的生活中的。
七、設計、生活?! 在台灣,現在只要提到 “設計",人人趨之若鶩,似乎只要可以與設計沾上點邊,身價就能 翻上好幾倍。但是,在這裡,我看見 “設計" 與歐洲人的密不可分,甚至是不著痕跡的。 “設 計的思維",就在他們深厚的藝術淵源文化中,自然地化開、融合在生活裡。也就是說,設計在 生活裡,生活在設計裡。
‧bloom toaster期末成果
‧直覺的操作方式
‧烤好時如花朵般綻放的烤土司機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66
167
‧作品二—開燈 “Open" the light
‧開燈(夜燈模式)
‧開燈(閱讀模式)
‧開燈角度越大,亮度越亮
‧“Do Not Disturb"眼罩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戴著請勿打擾的眼罩,讓空服員 知道,不要吵你!
‧我在午休,不要吵我!
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美國普瑞特藝術大學(Pratt Institute)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美國沙瓦那藝術與設計學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 紐西蘭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 Not Disturb"帽
‧拉低帽簷就是拉下鐵 門,不想與人說話最 直接的表示。
‧走在路上總有推銷、拉保險、搭訕的人朝你伸 手,戴著“ Do Not Disturb "包包,警告人 們,不要惹我!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68
169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台灣人在此校就讀),主要是因為學校為世界知名的 藝術設計學校之一,入學門檻非常高.但從皇家藝術學
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創立於西元1837年,位於英國首都倫敦Kensington 區,鄰近海德公園,為世界唯一一所僅提供碩士及博士課程的藝術學院,而其優良的教學及研究品 質,更為學生提供fine art, applied art, design, communications and humanities方面的教學式碩士、 研究式碩士及博士課程。
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 專精於藝術、設計、傳播的專門機構,聘請了約100 位極負盛名且都有自己的品牌的專業藝術家及設計師來指導學生,故吸引全世界超過850名的學生選 擇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來繼續他們的學位,。此外,為了提供學生第一手的學 術資源及資訊,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都會不定期的邀請客座教授、講師及業界
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畢業的校友,都在業界闖 出一片天,如現任英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及 Dyson 吸塵 器的發明人James Dyson、知名的普普藝術家之一David
Hockney、著名的傢俱及工業設計Jasper Morrison…等。
學習方向: 在藝術的領域中,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立志增進學習、 知識以及專業的能力,並且透過教學、研究和與產業的合
經驗的機會予有能力的學生;持續保持與增加與產業甚至
作,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技能實際的運用於相關的工業
與其他專業體系合作的關係;持續探究設藝和藝術領域中
以及商業活動,進而運用於社會發展中。因此,英國皇家
的創新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鼓勵學生觀察藝術與設計領域
藝術學院目的希望能夠藉由對於藝術家、設計者以及相關
中相關的社會和環境變遷,並且透過與其他產業的合作關
領域中的實踐家專業的教育,來達成完美卓越的國際藝術
係,讓學生的設計理念可以更兼具地域性、全國性以及國
標準。此外,更希冀在藝術與設計相關的產業、學校以及
際性。
專家來為學生講課。
另外,在英國官方評鑑 RAE 中得到藝術及設計科系類的最高分 (5) ;而且根據 2002 年的調查, 有超過90%的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畢業生都能在業界找到相關的工作.故皇家 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在英國向來有設計最高學府之美稱,也是美國雜誌Business
Weeks評鑑為全世界最的十所設計學校之一。
技術的完美配合之下,提升該校的教育、研究和實習的品 質。 正因皇家藝術學院將教育與社會和產業需求的完美結
學制: 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的碩士課程為二年的修業期限,與英國其他碩士課程
合,學校亦提供予學生完善的資源,以支持學生發揮自 我的色彩,因此該校養成學生在藝術設計上,能夠同時展
不一樣,且國際學生的學費非常昂貴,但是學校有獎學金制度,故系上的助理皆會建議學生申請。然 現出高層次教育的結果以及與實際的經驗的配合;鼓勵校 而,目前被皇家藝術學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RCA)接受的台灣學生並不多(據悉目前只有一位
內職員和學生參與創意產業;提供參與研究以及實際設計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70
171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季班、秋季班和春季班,每一學期約三個月的時間。每學
除了硬體設備外,ACCD更是積極增加軟體方面的資
期中,大學生的課表有選修和必修課程,研究生則分有課
源,因為ACCD相信,科技會改變教學、學習和設計的方
在教育界,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已在美術和設計領域居領先地位長達75年之久,其核心課程的基
程學習、工作坊學習、專題討論和論文研究。藝術中心設
法,而學校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準備好面對科技複雜的世
礎目的著重於對社會和文化的承諾,希冀能教導學生如何影響、改變現實世界問題的知識和技巧。
計學院認為,新生在進入學校就讀前就必須確認主修科
界。有鑑於此,ACCD的電腦設備依使用者所需穩定地發
即使擁有悠久的歷史,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仍不斷地求新求變,以圖適應越來越多的入學學生、科技
目,規定學生們必需先選擇一門主修學科,否則不能修習
展。許多ACCD專業的教職員及學生要求提供許多使用電
進展、文化轉變和日益多元的就業市場。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位於加州的帕薩迪納(Pasadena),擁
其他基礎科目,因此學生在除了主修學科之外,也可以去
腦的選擇,包括連接個人筆記型電腦、高速網路及以及增
有兩個校區,一為Hillside Campus,一為市區中心的South Campus。
嘗試數位化或其他科技的藝術領域。
加基礎設備。展望未來,在數位時代藝術中心教室資訊化
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的model對設計教育是越來越具機動性且普遍。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大學部設有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和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
資源:
平面設計系的特色在其仍持續教授著傳統印刷,讓學生領先於數位技術的同時,也不忘傳統基本的
位於Hillside和South校區的藝術中心擁有最頂尖的設
為了提供ACCD學生的作品展示的空間,學校更是設
專業能力;而在課程中,藉由設備先進齊全的訓練工作室,與同學間的溝通與合作,學生能學到更
備和資源提供學生無限的選擇和機會啟發創造力的學習。
立許多校內的藝廊,其中又以Main Student Gallery最重
多專業的設計技巧與知識。平面設計系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建立屬於自身的創作方式,讓他們能擁有
黑白及彩色攝影Lab、電影和攝影舞台、電影編輯設備、
要,因為許多學生的展覽皆由此展開,而此公開的展示以
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和技巧,並在學業完成之際,能充分瞭解平面設計的專業與精神。
電腦 Lab 、專業錄影 ( 音 ) 工作室、版畫複製工作室、工藝
及積極跟上社會的學風,讓巴沙狄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技術中心、展示空間、一座綜合圖書館和許多其他重要的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畢業生在藝術及設計領域享有
而產品設計系的課程目的在於訓練學生專注於研究、瞭解企業的需求何在,分析消費者的心理
資源皆可支援並提升學生自藝術中心取得的學習經驗。
盛名,許多校友在功成名就後也會回到校園招募人才,每
認知和外在行為,並以網際網路傳送數位作品的方式來和客戶溝通。藉由這樣的研究方式,學生可
另外,ACCD更保證提供 "smart" classroom的學習環
年有超過兩百家公司企業到該校招募畢業生,其中不乏舉
以建立出一套解決問題的策略模式,以及讓他們的創意構思更加完整,精益求精。即使是最佳的創
境。六間以科技改良的教室於 2003 年開始使用,藉由整
世知名的大型企業,諸如Warner Brothers Records(華納
意,也需要實際地操作和表現才能展現完美,所以產品設計系的課程同時也要求學生的實作能力和
合的電腦、網路及視聽科技提供教學和學習嶄新的機會。
唱片)、The Walt Disney Company(迪士尼)、Ford Motor
傳達能力。實作課程由企業贊助,強調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專業的技巧。
這些教室都配有Intuitive panel-control system,可從眾
Company(福特)、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通用汽
多媒體格式簡化學生的作品發表。除了上課教室之外,於
車)、Ogilvy and Mather(奧美廣告)、Virgin Records(維
Hillside校區,更提供寬敞且開放的專案專用室,提供設計
京唱片)、 Nike(耐吉)、Mercedes-Benz(賓士)、
者製作並且放置未完成之作品。
Motorola(摩托羅拉)等。
學制: 巴沙狄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為三學期制(trimester),一個學年共有三個學期,分為夏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72
173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型電腦實驗室。學校設備齊全,嶄新的電腦設備、研究實驗室,都是學生的最愛,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十分著重在 研究實驗上,因此學校內的研究設備時時更新,在西拉法葉 West Lafayette 主校區中有超過400間研究實驗室,分屬於不
普渡大學本著提供農業技術教育為主體的目的而成立於1869年,以學校最大投資人John Purdue
同的學院及科系下。學校服務設施完善。學習輔導中心免費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式輔導,解決學習困難。就業服務中心
為名,為公立大學‧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除了西拉法葉 West Lafayette 主校區之外,另有
多渠道提供就業信息,並幫助學生提高求職技能。 法律中心提供法律諮詢和服務。 現代化的學生宿舍鋪設有電話線、網
Hammond、Fort Wayne、Westvill、 Indianapolis等校區。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提供給學生200多個
絡線和閉路電視線。
專業和6700門課程學習。學校在很多基礎應用科學領域,特別是機械、電子、航空、化工、生物醫 藥、工程、金融、商業管理、人文科學等方面,均處於全美一流水平。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雖然位於印第安那州Indiana,但因為地點十分接近芝加哥Chicago,因此在資源分享及資訊上,不 會比芝加哥Chicago差‧而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所在的西拉法葉West Lafayette,是個充滿了 中西部風情的城市,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的進步衝擊了保有歷史傳統的舊式城市,但也替西拉法葉
West Lafayette帶來了發展潛力,形成該市的多元的文化。
學制: 傳播藝術系隸屬於人文學院之下,普渡大學大學部為4學年制,研究所為2年制,採用學分制, 學生修滿所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取得普渡大學學位。
資源: 學校占地面積167公頃。 學校佔地面積167公頃。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校園由辦公區、教學 區、圖書館、學生生活區、大型室內體育館、培訓中心等組成,並建有可同時容納2500個車位的大 型停車場。此外,學校在社區以外設有三個聯合教學區。
學校教學設施先進,實驗設備一流。 除每個系的電腦實驗室外,學校並建有可供200人使用的大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74
175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美國普瑞特藝術大學(Pratt Institute) 美國紐約市裡,有著20所主要高等教育學府及研究機構,而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與流 行設計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帕森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並列為『三
的校園。普瑞特藝術學院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靠近紐約市中
有鑒於學校多元化的目標,Pratt Institute擁有Digital
心,在交通上亦可乘坐地鐵、公車通行,距離曼哈頓區大
Arts Lab,此為一專供跨領域研究的研究室,讓學生可以
概只需要7-10分鐘車程,而乘坐地鐵也僅需15-20分鐘左
在研究室中調查、創造與研究藝術、科技和文化間的連
右。
結,以嚴謹的態度尋找出傳統和新穎的想法中的鏈結,進
大藝術設計學院』。於 1887 年成立的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 ,成立於 1887 年,創辦人為
而創造新的知識和創意的表現,以符合日新月異的環境需
Charles Pratt,原為木匠之子,後來成為布魯克林當地最成功的石油商,有鑑於幼年失學,和長期懷
此外,Pratt Institute針對以英文為第二外國語
求。而學校中的Pratt Design Incubator for Sustainable
抱的夢想,Charles Pratt創辦了普瑞特學院,直至今日,他的遠見和精神仍繼續長存於學院中而其座
言(ESL)的學生開設了英文加強課程(Intensive
Innovation更是一個積極支持有天份的設計師、藝術家以
右銘也銘刻於學院圖章上:
English Program, IEP),分為短期的暑假班(Summer
及建築師的單位,這些設計師們來自於 PRATT 社區,他
Be True To Your Work
Certificate Program, SCP )和長期的精修班( English
們也以商業設計鏈結了社會上的企業家,讓這個單位可以
And Your Work Will Be True To You
Proficiency Certificate, EPC)。短期班分為全天制和半
贊助社會和文化上的創新,而由這個逐漸壯大的專家團體
天制,為期皆6 週,惟上課時數不同,可在秋季班開學前
得利。如果完整的機制,提供給校內的學生許多可以實際
上完課。
參與業藉藝術活動的機會,並且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不
普瑞特藝術學院 Pratt Institute所提供主修的課程則大致上可分成建築及藝術設計兩大類。其中 的傳達設計系目標不僅在於幫助學生增進專業技術的能力,更著重於教導學生如何將創意傳達至觀賞 者的腦海中,所以課程的設計包括四個面向,分別為手、眼、思考和社會觀念。首先,為了完整地表
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更能夠於此機制中加速培養學生
資源:
在未來可獨當一面的特質。因此,此中心在2002年創立以
現自己的創意作品,學生們要先熟練於工具的使用、作品的材質和所需要的技巧,之後利用傳達設計
Pratt Institute教學宗旨即教育藝術家以及有潛力的學
來,積極與學校的校友會和教職員合作,希冀藝術與設計
課程帶領學生去體會「看見」與「相信」的不同之處,要讓觀賞者看見且相信,就必須縮小兩者間的
生,使其成為社會上有責任以及有貢獻者,於此基礎之
領域的學生於畢業後能夠將獨特的個人設計潛能融合於社
距離。普瑞特學院相信,學生們畢業之後是要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所以課程將包含學生們對社
下,普瑞特藝術學院希望學生能夠學習到美學的判斷、專
會中。
會、對環境的認知,培養學生擁有良好且正確的社會觀念,而多元且全面性的教育方式,造就了目前
業的知識、共通的技巧,以及技術性上的經驗,因此,學
分散於世界各地頂尖的創意管理人才。
校鼓勵學生申請校外實習的機會,將學術上的知識配合上 實際上的經驗,能夠融合為學生自我本身的獨特性。而
普瑞特藝術學院共有兩個校區,分別為位於紐約市西南方的布魯克林(Brooklyn),另一個則是位
Pratt Institute 的教師再教授課程時,更是將理論融合於
於曼哈頓Lafayette街上,而布魯克林(Brooklyn)的校區更是美國東岸的藝術學府中唯一有傳統圍繞式
創意應用中,培養學生在畢業之後能夠擠身於領導者的地 位。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76
177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期,主要分為秋季班以及春季班課程,而暑期課程則是依
2001年, 影劇學院新增了南加大互動多媒體部門,研究包
學生個人意願修習或是申請實習機會。每一個學期約為
括立體電影、超寬銀幕電影、沉寖體驗電影、互動電影、
成立於1880年,創校已有120年的歷史,位於美國西南部洛杉磯市中心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長達三個月的課程。每個學期當中,建議學生可修2~3門
電玩、虛擬實境和行動多媒體等新媒體形態。學院長期由
of South California, USC),是美國西部最具規模及最古老、世界知名並擁有豐富設備、教學資源、
課,大部分的課程為2 units,因此每學期約修習4~6 units
多位傑出校友的大力支持,其中包含知名校友喬治‧卡
堅強課程與師資的私立大學,它同時也是「美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
較為適當,其餘的時間則可用來參與實習課程。每個學期
斯,朗霍華,羅勃辛密克斯,約翰米遼士, Ben Burtt 和
APRU的一員,一般的台灣民眾簡稱為『南加大』。南加大為洛杉磯的第一所全能大學,亦是獲得美
結束之後,也就是寒假和春假開始之前,都會有長約一個
Bryan Singer。
國聯邦政府給予「研究與發展」經費最多的十所美國私立大學之一。南加大在商學、理工及傳播學院
星期的讀書周,並且於讀書周後舉行期末考。
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等方面極具盛名。南加大的圖書館有:中央圖書館、高科技圖書館、專業研究圖書館及3個獨立的圖 書館,是南加大十分重要的研究設備。
在硬體設施上,USC的學生每年需要製作大約25部的
資源:
影片以及電視劇,此製作的數量幾乎相當於一個主要的工
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南加大的課程水準極受肯
作室一年的製作數量,因此,學生對於劇場以及撥放空間
近年來,南加大積極的與周邊社區合作,有效地帶動當地社區的發展,也因此贏得了時代雜
定,其中商學院、電影、傳播、建築、醫學及理工學院
的需求也逐年增加。幾乎每一位School of Cinematic Arts
誌“年度風雲大學"的頭銜(『College of the Year』by Time/Princeton Review, 2000 edition)。
等科系在美國大學中相當知名,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
的學生第一部作品皆放映於Frank Sinatra Hall,此棟建築
Newsweek (8/2000) 評選南加大為全美最熱門的大學之一 (One of the 9 “ Hottest " School in
排名上也從不缺席。尤其電影學院伴隨著好萊塢的電影工
物中可容納365個人的劇場,也提供了 Cinematic Arts 的
the States) 及 2003 年評選南加大為全美最受國際學生喜愛的美國大學(USC- Most Preferred by
業發展,造就了不少電影界的奇才,最著名的校友是電影
學生在製作以及撥放作品時的需求,例如THX。也由於畢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ewsweek, 9/15/2003)。
「星際大戰」的導演喬治 • 盧卡斯和音效大師班‧布特、
業校友、產業合作夥伴的資助,讓Cinematic Arts的學生
達文西密碼的導演朗霍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勃辛密克
至今能夠擁有許多不同的設施,讓在學學生能夠有更多表
南加大持續地致力於發展成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以吸引許多來自海外的學子求取知識。全校學
斯、約翰米遼士、巧克力工廠的導演大衛.L.沃爾普,這些
現自己的機會,目前已經擁有的設施有:George Lucas
生人數約為三萬多人,其中研究所與大學部約各佔一半,外籍學生則約四千人左右,是全美國際學生
校友在功成名就後以資金贊助學校的發展,是校方豐沛的
Instructional Building,Marcia Lucas Post-Production
人數最多的學校。外籍學生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印尼、泰國、巴基斯坦、印度、台灣、南韓、日本等
財源之一。
Building , Steven Spielberg Music Scoring Stage ,
地,經過統計,外籍學生來自全球120個國家之多,是個國際化的大學。
Johnny Carson Television Stage, Harold Lloyd Motion 全美第一的影視藝術學院也是南加大中最出名的學
學制: 南加州大學的學制和台灣的學校相同,採用學期制 (Semester system),一個學年共有兩個學
院,授予學位給文學考論 , 編劇 , 電影製片 , 電影創作,在
Picture Sound Stage , Robert Zemeckis Center for Digital Arts,David Wolper Center。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78
179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美國沙瓦那藝術與設計學院 (Savannah College of Art & Design)
學制: 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採用學季制(Quarter system), 一個學年共有三個學季,主要分為秋季班、冬季班以及春 季班課程,而暑期課程則是依學生個人意願修習或是申請
成立於1978年,位於喬治亞州的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為
實習機會。每一個學季約為長達三個月的課程。每個學季
全美最大的藝術學院。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是一所綜合性質的藝術學校,在視覺藝術設計、建築設
當中,學生可修三門課,每門課的每週上課時數約為五個
計、藝術與建築史等領域均表現相當出色。莎凡娜藝術學院的宗旨在於培養學生成為專業人士,讓學
小時,並且拆為兩堂課,各2.5 個小時,因此學生每星期
生能藉由創意發展出屬於個人的獨特藝術風格。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有12處藝廊,展覽全國及全球
的總上課時數約為15個小時。
重要藝術作品,供學生展覽。
計天份的學生,使其能夠在未來從事專業的工作,所以, 該校強調學生的在校學習應該要透過個人對於相關領域積
ESL英語課程:
極的及正面的專注力。而為了鼓勵學生個人的主動學習,
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以電腦藝術Computer Art最為著名,目前在全美排名前五名,課程內容主要
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於設有ESL英語課程。這是一項
該校有完整的E-learning機制,讓學生的校內學習不會被
著力於3-D animation、2-D animation、Game、Interactive and Motion Graphic等領域,其中以3-D
很重要的英文檢定考試 , 凡是非英語系的國家 ,SCAD 都會
侷限於課堂中,換言之,學生可設定個人的目標,並且積
animation主修的畢業生在業界已有不錯的口碑和表現。此外,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的電腦教室資源
要求學生上英文課, 以確保你在未來正式上課時,可以無礙
極學習e-learning上的課程,此完整的機制,不僅讓國外
充足,提供符合專業標準先進的高階軟體及硬體上的設備,讓學生學習到最新的資訊。學校每年都會
的與教授與美國學生的溝通, 不論你的 TOFEL 成績多高,
的學生在學校的選擇中也能夠對於課程有深入的了解,更
參與美國Siggraph動畫展,鼓勵學生勇於展現學習成果。
都必須要參加這項考試。 SCAD ESL, 共分為六級, 學校
讓國際學生能夠在網路上得到更多資訊,藉以充實自己,
會依據你的Placement的成績來分級。一般來說,課程著
更將SCAD推向國際的社群。
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施行小班制的教學,師生比例低,老師與學生之間互動頻繁,這樣子的比
重於口說流利度、聽力、閱讀、和正式與非正式的報告寫
例,可以讓每個學生的表現都能及時讓老師們注意及指導,加上透過多元化啟發智力及能力的教育方
作。採小班制教學,提供學生最多的師生互動和個人指
式,參與各式各樣的社區專業實作案,例如Habitat for Humanity專案、城市內的壁畫專案,以及慈
導。有需要的學生也可獲得家教的協助。
善的贊助與設計服務等,引導學生在著重創意的環境吸取極富挑戰性的學習經驗,培養視覺藝術的專 業。
資源: 莎凡娜藝術設計學院的教學目的在於訓練有藝術與設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80
181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
資源: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的平面設計已經有 300 年的歷史, 目前已經成為柏林藝術大學的指標科系之一,對學校而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成立於1696年,當時為一所專科藝術學院,1957年正式使用現名「德國柏林
言,最大的任務就是要訓練藝術家以及未來的藝術與設計
藝術大學(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Berlin-Weissensee)」。目前有五個學院,分別為美術、設計與
領域的教師。所以在學校的教室中,隨時皆有不同的工
建築、音樂、表演藝術、教育與社會科學等,幾乎囊括了上述藝術領域的所有專業,是德國最大的藝
作坊在進行中,例如painting techniques, wood, metal,
術院校。
printmaking, textiles,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and the computer workshop 。每間教室都像是特殊課程的工作
柏林藝術大學有藝術理論、藝術教育、藝術歷史、建築等專業的博士學位授與權。從60年代開
室,讓學生可以實際參與討論、研究,並且與授課教師相
始,柏林藝術學院就已經發展成為伊索藝術與科學相結合的高等院校,而此種將藝術與科學作有機結
互激發創意,彼此融合為更好的方法。除此之外,擁有同
合的治學模式,在整個歐洲也是獨一無二的。
時融合藝術與科學的教學特質,包含了視覺傳達、服裝設 計、產品設計、圖文印刷、攝影等設計相關科系,亦有完
1998年,柏林藝術學院作為第一個德國藝術高校被德國研究所批准成立了研究生院。學院設置
整的工作室設備,無需借助外界資源便能完成學校製作與
了30多個藝術專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科學專業,專業的設置有:繪畫、雕塑、版畫、新媒體、實驗媒
學習。該校與世界上100所藝術院校合作,建立了師生的
體設計、建築、多媒體、電影、攝像、音樂教育、指揮、合唱指揮、作曲、錄音師、舞台美工、音樂
交換與合作關係。柏林藝大也是柏林文化生活的一個不可
劇、音樂表演、話劇、表演戲劇、劇本創作等。
缺乏的部分,每年將近有500個藝術公開活動舉行,作為 學生展示成果作品的絕佳舞臺。
學制: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的學生為師徒制度,尊崇學生以跟隨教授的方式,由修課期間傳承藝術設計領 域中的想法、做法以及邏輯,並且在與教師和產業的合作中,激發學生個人潛能,創造出學生個人的 設計特質。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82
183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紐西蘭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於城市的樞紐,校園附近環繞著美術館、
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 是紐西蘭首屈一指的科技
電影院以及圖書館,讓學習Art and Design的學生能夠實
大學,建校歷史可追溯至 1895 年,提供證書、文憑及學位,每年有超過 2 萬 5 千名學生前來就讀。
際觀察當代社會的需求來學習應具備的知識,增加自身的
AUT又外於紐西蘭的中心,校園邊充滿商業和文化氣息,讓學生能夠在AUT就讀期間,能夠一邊學
競爭力。更因於此,AUT校方給予Art and Design的學生
習,一邊觀察社會,以確認自己學習的方向和未來的願景。此外,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 Auckland
提供完整的教育,以及多元化的投身這個創意產業的機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的International House(IH)更為世界級的英語教學機構,隸屬於奧克蘭科
會,讓學生能夠在校學習知識中,同時加強實務經驗,以
技大學,也是紐西蘭IH的唯一一間分校。學校位於奧克蘭巿中心,校舍現代化、採光佳而寬敞,並
提升畢業生的競爭力。
配有最新的各式設備。從學校可以眺望巿內的景觀及鄰近的亞伯特公園。學校共有30間教室,2間學 生休息室(備有微波爐、冰箱和自動販賣機)及2間備有網際網路的電腦教室。
為了提供學生更多發展的空間,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
計上並公開展示於學校提供的展場中,St Paul St Gallery
學的School of Art and Design積極與業界連系,並且增加
即為此而設立。於St Paul St Gallery中,學生和教職員將
在 AUT ,所有的老師均來自 International House( 全世界最大的英語教學機構 ) ,因此 AUT
許多與其他專業產業合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多樣性的發
展示個人的設計以及作品,包括靜態展覽和放映動畫,更
International House擁有優良的師資群及豐富的海內外教學經驗。教學策劃小組會定期召開教師研習
展,因此,在每年的畢業季皆有許多廠商會與系上聯繫,
會展示許多國際級的表演,因為對School of Art Design來
發展會,以使教師們能在非母語的英語課程教學中不斷進步、吸取新知。老師們會確保學生接受高品
並且積極爭取系上的學生進入公司。另外, AUT 也積極
說,最好的設計課就是讓學生實際演練,而最好的教室就
質的教學方式並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個人程度需求。
與各國聯繫,例如澳洲、德國、加拿大、荷蘭、瑞典、英
是展示演練成果展覽館。除了上述資源外,School of Art
國、美國等,希望能夠招收到更多元的國家之交換學者,
and Design還設立了Textile Design Laboratory,用以支
讓不同的想法和觀念相互刺激,並且將School of Art and
援設計和新的科技之間的鏈結,即為分享兩者間知識和研
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基本上一年分為兩個學期,第一個學
Design帶往國際化。此外,系上也提供學生與業界的專家
究成果的平台,作到產學的完美結合。Product.net則是提
期由三月到六月,第二個學期則是由八月到十二月,於十二月到二月的假期中,則會穿插7~9周的
以及設計者共同合作的機會,也就是舉辦Rookie Fashion
供School of Art and Design的學生展示作品的網站,包含
Summer School,供留在學校的學生選課。
Show ,這場 Fashion Show 提供研究所學生一個登上國
學生個人設計的圖像、影片、與紐西蘭相關的產品設計的
際舞台的機會,以及與專業人士合作的機會,他們鼓勵學
新聞,以及設計的資源和連結。學生能夠透過網站展示作
生在學習中創造個人的特色,並且將其使用於自己的設
品,也能夠透過網站達到無國界的學習。
學制 :
資源:
MOE Scholarship Program for Overseas Study in Arts and Design
184
185 海外培訓學校簡介
武藏野美術大學
的後期授業;之後的時間一直都有密集的論文準備、畢業 製作或入學考試等一直到三月中才算是正式結束學年。
武藏野美術大學創立於1929(昭和4)年,在東京擁有兩個校區,一為吉祥寺校區,另一為位在 小平市的鷹之台校區,交通便利,為極少數可以位在熱鬧喧嘩的都市卻還可以擁有優雅藝文環境的校 園。
資源: 武藏野美術大學一直以來都以培養美術與設計為中心 的各種領域人才為主要的教學理念與目標,加上在二O
與外部的交流上,不僅有與國內的早稻田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國立音樂大學、東京經濟大
O五年與其他四所多摩地區的大學所共同結合成的"多摩
學、津田塾大學等有密切的合作關係以外。來自地球村各地的學生數量也相當可觀,來自英、美、
Academic Consortium"這個結合讓該校師生更有充分的
法、義、德、瑞典、芬蘭、智利、台灣、韓國、中國等國的學生,藉由這個珍貴的國際交流機會,一
資源使用,像是承認學分的跨校選修、圖書館的相互利用
方面讓學生們相互得良性競爭,另一方面使彼此更擁有國際觀的設計視野。
等等。另外,武藏野大學常與企業產業合作,一為增加今 後進入職場的實際操作機會,另一方面讓學生們提早接觸
在學生方面,學士部共有七千三百二十三人(截至二OO九年五月),碩士班學生則是有 二百二十三人(截至二OO九年九月),是相當有規模的大學。
以累積將來進入社會的經驗。結合以上的理念與充足的校 園資源,必定可以讓來到武藏野的學生們得到相當足夠的 經驗與技術。
就業方面來說,雖然就讀武藏野想成為作家或設計師是相當理所當然的,但由於當今越來越多各 式各樣的職業都需要有美術相關技術的人員,所以在各種工作領域就職的可能性就相對提高了許多。 例如以工藝工業設計系來說,畢業後廣泛任職於鈴木自動車、東京放送 (TBS)、東芝、本田自 動車、松田自動車、Nike. Inc、日產自動車、國際電工、富士firm、富士通、富士重工業、本田技術 研究所、三菱電機等企業。
學制: 與台灣的學制主軸是相同的,但部分不一樣。武藏野大學分做四至七月的前期授業與九至十二月
ᄞ⋀ⵒ
97౺ಙ♊⠛⎞⥑⤺Ⓚᙹकࡢ⥂⤺ᯉ / ણ∳૪⻞ 主辦單位 / 教育部 承辦單位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組/平面設計組) 國立成功大學(產品設計組) 專案主持人 / 邱怡仁 專案助理 / 董婉羚 美術設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教學資源中心 出版者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 出版日期 / 2009年10月 地址 / 雲林縣640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 電話 / 05-5342601分機6051 網址 / www.dmd.yuntech.edu.tw
Email / dmd@yuntech.edu.tw
圖文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