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可快速至該月份查看|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 110年度|產品組|賴郁仁 國立成功大學
September 培訓開始
October
期中發表
November 期末逼近
December
煎熬的期末時光
January
新學期開始
February
期中發表&Industry Day
March
培訓倒數階段
April
學期尾聲 練習道別
May
結束與延續
June
費城實習開始
July
實習進行式
August
實習劃下句點
photo credit to 鍾旻芸
成果展紀實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September .2021 培訓開始
#前言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多月了,日子其實過得飛快,每天被不同的作業繳交期限追著跑,早已痲痹了對時間 的感知,深刻體會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Creative Visualization
它是 Entertainment Arts 的大一必修課程,透過一些方式培養學生創建角色、故事敘述的能力,如 Gotham Writer’s Workshop 的角色問卷、一分鐘角色詮釋、背景故事、Visual Vignette。每個學生需 建立一個角色並創作自己的故事,角色問卷就像和虛構角色的對話,意外地使角色的人物設定更加鮮明
。一分鐘角色詮釋 ( 如影片 ) 就是要放下包袱,盡可能演釋讓觀眾理解角色的人設,無論從是談吐、舉
止、或與他人的應對,老師上課舉了一段大英雄天團各個角色坐在餐廳的影片,從各個角色拉開椅子到 坐下來吃飯的姿態,觀眾不難推測出每個角色的個性。
目前剛進行完背景故事和 Visual Vignette⸺像是 Beat Board 的一小部分⸺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故事 中最特別的橋段,以呈現角色的調性和讓觀眾對故事萌生興趣。下個階段為撰寫三則在同樣背景故事下
不同的 Logline,用簡單一句話描述故事,例如《玩具總動員》的 Logline 為「當一個新的太空人可動 人偶取代他成為男孩房間的頂級玩具時,牛仔娃娃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和嫉妒」。
Creative Visualization 的課堂發表,和老師討論 Visual Vignette 的畫面編排,圖為老師正在示意配角可以以背對
在學校的 Lab 使用 Wacom 電繪版繪製角色。
畫面的方式呈現,以凸顯主角的表情和姿態,以此引人入 勝。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Creative Visualization 課程中設計的角色,是一個衰運纏
Creative Visualization 的課堂發表,以一分鐘分享角色背
畫龍點睛的一筆。
生的人,因為一次神奇而不幸的意外身亡(漱口嗆死),
身的可憐人。發表的時候同學認為角色頭上插著魚骨頭如
景故事和 Visual Vignette。我的角色故事為一個與衰運共
死後立馬見到上帝,祈求上帝賜給自己來生數不盡的好運 ,於是上帝便命他為衰神,需要給 13 個人厄運,事成之 後即可如他所願。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這堂課希望能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並經由分析與歸納的方式列舉出趨勢 (Driving Forces),目前是以
STEEP 作劃分,接著以客觀的手法將這些趨勢按重要程度做排序,以找出未來的發展方向。令我感到新
奇的點是題目的發想以擬定一個「Central Question」作為開頭,好的 Central Question 會引起人們更 深一層思考,不是僅回答問題的表面,更鼓勵人們去思考其他有關的問題(常被叫做 Guiding Question), 而導出一個新穎、原創的解答,然而沒辦法用一句話來解答,更可能不會僅有一個解答。 #Graduate Design Studio
這堂課是研究所主軸設計課,含我有三個同學,今年的主題依然與氣候變遷有關。前兩週主要是進行大 量的研究,並嘗試以視覺化的方式分享給老師和同學,第三週開始將三個人的資料整合在一起,並開始 進行「Scenario Design」。我很喜歡這堂課,訓練邏輯思考以及脈絡的鋪陳對我來說非常吃力,但系主
任 Maria Luisa 很有耐心地帶著我進步下,我變得很有動力和熱忱,開始學習去思考如何向觀眾「溝通」、
清楚地傳遞想法,這需要不斷的嘗試,包括如何有次序地梳理發表脈絡、每一張投影片所傳遞的訊息內
容精不精確、視覺化編排,著實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也試著在每次系主任給予建議時學著她看事情的角度, 我想這樣才會進步。
以視覺化未來密西根受熱浪影響人數為例,我原先以純文字加大重要資訊來呈現,Maria Luisa 建議改 以圖示化的方式表示比例會更顯視覺化,且她表示以 870 萬描述密西根會受到熱浪影響的人數,看似很 多,但聽眾不知道密西根人口總數有多少,對這個數字會沒有概念,如果以比例來表示 870 萬約為九成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的密西根總人口,會更加的醒目,更使觀眾了解此議題的嚴重性。另外則是以「2100 年」取代以「本世紀末」 表示會更加有易讀性。
非常感謝透過菁培出國學習,領略到世界有多大,自己就有多麽渺小,在這裡認識的一位前 Yamaha 設
計師⸺他工作一陣子後決定轉換跑道(設計兩輪跟四輪真的不一樣),來這裡念交通工具⸺他曾跟我 過說一句話我很喜歡:「在台灣好像就這樣子了,出國即使發現是最後一名,但至少知道自己在世界的
定位,這也就值得了。」。來這裡算是自己對服務設計的初探,和產品設計有些異同,多少感到迷茫, 《陽
光普照》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把握時間、掌握方向」,我想無疑是菁培這匆匆的一年中應該時時刻刻 提醒自己的。
和 同 學 一 同 討 論 並 決 定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課程的 Central Question。我們後來決定探討 未來的食物問題。
現階段的 Driving Forces 分群結果。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課,討 論 各 個 Driving Forces 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分組。
第一天上系主任 Maria Luisa 的課,Scenario Design 初 體驗,試著想像自己在 2030 年如何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 及會有什麼外部、內部因素影響。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第一次發表過後,Maria Luisa 悉心帶著我檢討發表的內
第二次發表時的情況,Maria Luisa 很喜歡我增添的一些
第三次發表,狀況連連,Maria Luisa 直接跑上台檢討這
這兩張圖為 Maria Luisa 給建議前後的比較圖。她表示以
容,包括報告的架構、排版、視覺化資料。
頁 infographic 的內容。
簡單的動畫。
870 萬描述密西根會受到熱浪影響的人數看似很多,但聽
眾不知道密西根人口總數有多少,對這個數字會沒有概念。 如果以比例來表示,870 萬約為九成的密西根總人口,會 更加的醒目,會將使觀眾了解此議題的嚴重性,另外,可
以以圖示化的方式表示比例會更顯視覺化。最後,則是以
「2100 年」取代以「本世紀末」表示會更加有易讀性。
一分鐘角色詮釋,放下包袱,盡可能演釋讓觀眾理解角色 的人設。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Octomber .2021 期中發表
這個月進行了若干場期中發表,對我來說就像一連串的口說考驗,說也奇怪,似乎在歷經這些磨難後打 開了任督二脈,愚笨的舌頭在日常英文會話時變得鮮少出糗。 #Creative Visualization
在完成故事的一句式大綱(Logline)後,下一步馬上就跳到設想結尾,連老師自己都形容像是一個大
跳躍。然而在進行下一步,一頁式短篇故事(One Page Short Story)時我才懂得此舉的用意⸺先設
想好結尾,再搭起連結背景故事與結尾的橋樑。這與我之前看過的《逆算手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 同的地方僅在於,一個是實實在在地勾劃人生,另一個則是咨意地捏造虛擬的人生。
我最終的故事發展為一個衰運纏身的人,有天意外獲得散播壞運氣給他人的能力,以為可改變自身的命 運,卻陷入天人交戰,嘗試以另類的方式化解良心的考驗。老師特別希望我們強調主角的內心衝突,使
故事更加生動、有趣。而後我們進行了 Photo Roman( 如影片 ),一種將故事情節透過數張圖像或照片 的串連簡易呈現,來快速將構想視覺化傳達的方式。最後更是進行了 Treatment 的撰寫,一份將提案全 面概述的正式文件,用以引領觀眾進入構想的故事旅程、吸引業界人士、給予劇本指南,分為四個項目
撰寫,包括概念、主題、角色、情節,內容需要直截了當,不能以太多華麗辭藻綴飾,並在期中時進行 Treatment 的發表。
Creative Visualization 在製作 Photo Roman 前,先繪製的 Beat Board。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Data Visualization
這堂課是研究所的必修課程之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 Data Literacy,包括如何判別一份圖表、判斷其真
偽 性、偏 頗 程 度 和 可 信 程 度 等 等,最 後 則 是 講 授 將 數 據 視 覺 化 的 準 則。一 開 始 我 在 這 堂 課 學 到 了 Google Sheet 的使用方式,我認為非常有趣,因為過去從未如此有系統地學習 Google Sheet 這項實用
工具,真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包括如何篩選資料。老師每週也會分享若干個數據視覺化的網站給 同學參考,也會指定一個同學分享視覺化資料的範例,其他人給予反饋,CCS 蠻注重這種相互交流的氛
圍的。期中專題則是追蹤個人化數據,並使用 Google Data Studio 的功能製作 �-� 個圖表,最後製作 出一張 Infographic 在課堂發表。
Creative Visualization 的期中發表。
和老師討論 Data Visualization 的期中專題,圖為老師正
將個人追蹤數據製作成可視化圖表後,和老師討論,圖為
Data Visualization 的期中發表,老師覺得我的編排方式
老師給予的回饋和建議,並一步一步解釋如何使用我疑惑 的功能。
在解釋 Google Data Studio 的使用方式。
很有趣,也很吸引人。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堂獲益匪淺的課,無論是設計的思維、方法、心態。老師非常有熱誠,會透過各種方 式和學生互動,盡可能喚醒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這種正向的力量其實就像漣漪,是會擴散的。我們在
這個月進行了非常大量的資料蒐集,對我而言,完全不像是徜徉在知識的無垠汪洋中,而像是深陷查找 無門的無盡迴圈中,不過幸虧有隊友的幫助,最後得以整理出幾個重點的趨勢 (Driving Forces),透過 Scenario Matrix 分析這些趨勢後得出四個截然不同的 Scenario,並加以分別命名,撰寫不同象限的 Scenario 準則。
和組員討論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的期中 專題,透過 Scenario Matrix 進行趨勢分析。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的 期 中 報 告,Nick
老師非常專心聆聽我們的發表內容,在我因緊張而喘不過 氣時,還用手語示意我輕鬆點。
#Graduate Design Studio
這個月進行了對 Design Core 和 Charles H. Wright Museum 負責人的發表。用數據視覺化的方式呈現 我們在過去一個月內所查找的資料,發表過後也得到不少的反饋,在釐清並整理這些反饋與過去查找資
料時發現的問題點後,開始著手進行 Scenario Design。今年的重點將會聚焦於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和溝通上,Maria Luisa 上課時拿卡翠納颶風過後人們渴望建立互信、互助的平台來舉例。我在進行
Scenario Design 提案時非常吃力,因為會不斷陷入「以單一產品解決問題的窟窿」裡(Maria Luisa 是 這麼形容的),而我也不是個邏輯非常清晰的人,常常會在整個服務設計架構中出現程序漏洞,不過幸
虧 Maria Luisa 非常有耐心,額外和我約時間討論,最終算是有一個得之不易的服務設計雛型。目前則 是在進行 Co-creation Session 的設計,以遊戲、互動的方式實行訪談,而非直截了當地丟出問題,得 到反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Graduate Design Studio,進 行 了 對 Design Core 和
Charles H. Wright Museum 負責人的發表。分工為我製 作視覺化的圖表,外國同學幫我寫講稿,讓我發表時不辭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課堂上,Scenario Design 的提 案發表。
窮。
在 Graduate Design Studio 課 程 中,進 行 Co-creation Session 的討論,圖為互動桌遊的草模。我們將希望訪談 者回答的問題安插進看似有趣的桌遊中。
Photo Roman,一種將故事情節透過數張圖像或照片的串 連簡易呈現,快速將構想視覺化傳達的方式。
November .2021 期末逼近
這個月終於降下了底特律今年的初雪,讓我為之興奮,卻沒有能寫下「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才情,只希 望腦袋別被凍僵,連「灑鹽空中差可擬」的想像力都沒有那可就慘了。 #Creative Visualization
這個月一開始老師帶我們跳開原本的主軸,進行簡單的遊戲設計。我們花了大概一週產出 Game Design Document⸺內容包括之前學過的一句式大綱、遊戲種類與客群、遊戲角色、故事背景、最後則是遊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戲設計後,我們又跳回原先的故事設計,開始撰寫劇本,老師同時介紹了一個叫 Celtx 的線上寫劇本軟 體,操作非常方便且非常容易上手。
這期間我和老師來來回回修改了劇本數次,老師非常很有耐心、也很細心,一行一行地幫我改,不僅告
訴我劇本的撰寫形式應該將觀眾所見的事物描繪出來,如果觀眾看不到則不能寫出來,或要換另一種呈 現形式,例如:「小花心中浮現了一個想法」需改成「小花看起來若有所思、面有難色,突然眼睛睜亮
,並告訴阿明她的想法」。上課討論時,老師讓分享作品以外的同學唸他的劇本,有人充當旁白、其餘
則是依角色數目多寡扮演角色,就像是聲優一樣,這個方式非常有趣,更能即時點出問題、找出盲點。
這個月的最後則是進行了分鏡繪製,我非常喜歡這個環節,老師也花了不少時間介紹鏡頭語言、畫面安 排與鋪陳,許多是我從未注意過的細節,例如在繪製場景時,我們得想像它是個半圓型的舞台,要注意 鏡位不能超過這個半圓。
月初時發表遊戲設計,我的遊戲為一個惡魔尋找回地獄的
老師和我詳細介紹 Celtx 的操作方式。
繪製畫面時,需要想像有個半圓形的舞台,盡可能不踰越
在課堂中發表分鏡的畫面。
通道。
這個框架。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在課程的討論中,獲得同學的迴響,幫助我修正角色說話
和老師反覆修改劇本,老師會用這樣子註記的方式提醒我
加上我又不太看英美劇),例如:我的某個配角要從銀行
是人工 Grammarly,修改我錯誤的文法。
時的口吻(沒辦法,對於英文非母語的人真的是個罩門, 取 錢,他 原 本 說「Hello, I would like to withdraw some
哪邊需要修改。也因為英文實在是不好,老師變得有點像
money back」,同 學 們 認 為 太 饒 口,改 成「Hello, I’d like to withdraw」。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在 撰 寫 完 每 個 象 限 的 準 則 後,我 們 著 手 進 行 每 個 象 限 的 情 境 描 述。老 師 花 了 不 少 篇 幅 介 紹
Storytelling,我也才意識到 Storytelling 絕非字面上的意思這麼簡單,是需要系統性的安排架構,並盡 可能描繪生動,每個句子都得要拳拳到肉。而後我們試著思考最後解法的設計原則,老師舉了幾個例子, 像是 Lyftcar 公司如何透過訂定設計原則改變原先艱澀難懂的介面設計,蘋果如何用自有的設計堅持創 造整個帝國。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課堂進行 Slicing the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感恩節當週和老師
後進行腦力激盪。
法的評估。
elephant 的活動,將我們的問題拆分成數個小問題,然
線上討論,老師教我們如何用訂定的設計原則進行每項解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這個月的尾聲,我們則開始進行最後解法的腦力激盪,老師分享了一個叫「Slicing the elephant」的方法,
將問題抽絲剝繭,再逐一擊破,綜合起來便能創造最後的解法,先前所訂定的設計原則這時則可以用以
評量每個解法。我過去從未體驗過如此有系統性的設計思考流程,因此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原來設計 思考是可以如此依循著脈絡萌發,更有著如此客觀的準則分析和討論。 #Graduate Design Studio
我們整個月都圍繞著 Co-Creation Sessions 在打轉,設計互動桌遊可沒想像中的簡單。我們的互動桌遊 類似大富翁,玩家踏上每一格會有不同種類的氣候變遷相關知識或問題,藉此引起受訪者分享對氣候變
遷的看法。我負責桌遊中的卡牌設計,我和系主任 Maria Luisa 往返討論了數次,從畫面的編排、文字 的易讀性、到最後輸出的編排,學習她常掛在嘴邊的「Work Smart」,她要求我首先將字數最多的那張 卡片製作出來,以此訂定排版的架構,如此一來便可確認一張卡片要容納最多文字時的最小字級和行距。
實際進行 Co-Creation Sessions 也是非常緊張的,因為自身拙劣的英文使我很常無法立即參透受訪者的 觀點,不過我想善意是不用言傳也可意會的,整個活動進行的很順利,受訪者很融入在遊戲中,也激盪 出許多想法,在結束時甚至有一位媽媽給我大力的擁抱。
感恩節連假像是個喘息,但其實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已經深刻體會期末喪鐘敲響的威懾感了…
Design Studio 課程中,和 Maria Luisa 進行第一次的卡 片設計討論。
Design Studio,和 Maria Luisa 進行最後卡片的校稿。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Design Studio 課程中進行 Co-creation sessions 的環節,我正在解釋遊戲規則和受訪者聽。
December .2021
煎熬的期末時光 十二月的我好想有支《命運好好玩中》的遙控器,讓我直接跳過期末。我一直到聖誕節時才有如釋重負 的感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過那些痛苦難熬的期末時光。 #Creative Visualization
這個月都在進行最後 Animatic 產出,老師給了我們大量的時間製作動畫,並安排若干個分組活動能和 同學交流,相互分享意見。老師也提供像是 freesounds(https://freesound.org)等網站資源給我們, 方便我們查找音效,也教我們使用 H�N,以求良好的收音品質。
最後的動畫選擇了我故事中主角心態轉變的一個橋段,主要描述主角在歷經良心考驗後,找到如何不昧 著良心又可以完成任務的雙贏解法⸺透過降下一些小災禍而讓人避免掉更大的災難(如影片)。我在這 期間和老師討論了許多,像是影片的節奏掌握、畫面的安排、以及音效的處理。過程中我認為最困難且 吃力的是查找音效。觀看動畫時,都覺得那些聲音非常理所當然,在畫分鏡時腦海也會迴盪著聲響,然
而自己親身製作動畫時,卻無從找起,試了幾種不同的關鍵字也無法尋得合適的音效,最後迫於時間壓 力只好勉強湊合著用,也算是蹦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Creative Visualization,和老師討論動畫的節奏以及該放入什麼音效較為合適,並調整其音量的大小。
Creative Visualization,和老師討論畫面的持續時間,像是這格畫面有文字,老師便要求我計算在心中默念文字兩到三次作 為這個畫面的持續時間,藉此保證每個觀眾都能知曉這格畫面的內容。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Data Visualization
這 堂 課 的 期 末 專 題 為 尋 找 7-10 個 與 氣 候 變 遷 相 關 主 題 的 數 據 圖 表,製 作 出 36’’*60’’的
Infographic。我選擇的主題為熱浪,透過一些老師和同學提供的資源網站找尋相關的數據或圖表,隨後 製作了幾個圖表草稿並和老師討論,像是我的第一張圖表為美國人對於全球暖化的觀點,原本希望以
Pictogram 的方式呈現,老師給我的意見是由於 Pictogram 無法表示小數點後的數據,建議改用水平長
條圖表示;另外在表示美國各州對於熱浪的認知程度時,我使用水平長條圖來表示,卻因為是按照各州 的開頭字母順序來編排而顯得非常紊亂,老師建議可依各州的認知程度由大到小的順序安排,才比較有
易讀性。我也另外和 Maria Luisa 討論每個數據的編排順序,如何更流暢地傳達議題,讓觀眾更容易理解。 最後製作出來的圖表老師認為非常吸引人,畫面編排得很有創意。然而我卻犯了大忌,不該使用粉紅色 和藍綠色當作主色調,這樣對於紅綠色盲的患者而言非常不友善,需要避免類似的情形再次發生。
Data Visualization 的期末發表,有點像是集大成,透過本學期所學到的可視化圖表的技能來表示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例
如故意將可視化圖表以黑白影印來審視對比,藉此確保主要的數據和其餘比較的數據能有顏色以外的差異。以此方法,我將 數據做了很明顯的對比。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透過 H4N 進行角色配音的收音。CCS 的校園資源真的很 豐富,器材一應俱全且租借系統十分便利。
110年度產品組
和 Maria Luisa 討論 Data Visualization 的期末發表編排
順序。她會將每張圖表印出來,然後用「手動」的方式調 整順序,立即而有效!
#Graduate Design Studio
結束 Co-Creation Session 後,我們融合訪談整理出的 Insight 和先前的服務設計雛形,進行最終的 Scenario Design。Maria Luisa 要我們將 Scenario 分成四個項目進行細部的討論和修正:VisionState-
ment and Approach、Challenge、Primary Scope and Focus、Scenario Goals。而後則是綜合上述 四點完成 Scenario Overview。
Maria Luisa 更是要求我們將想法用「五歲小孩都能理解的方式闡述」,我想就是一種「老嫗能解」的體 現。我們的服務設計名稱為 Plan D,旨為透過社群的意識和準備,提供底特律的社區互動和關懷,並特 別針對弱勢族群提供專門的幫助和洪災預警警報系統(如影片)。
Graduate Design Studio,針對弱勢族群提供專門的幫助和洪災預警警報系統。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和 Maria Luisa 進行動畫分鏡 的討論,例如畫面是否交代不周,觀眾會不會沒看懂我們 想傳達的訊息。
Graduate Design Studio,將我製作出來的動畫給 Maria Luisa 審視。
Graduate Design Studio,在 Charles H. Wright Museum 進行成果發表。
我們這屆最終的呈現形式為透過簡單的動畫影片將整個 Scenario 運作方式呈現出來,我主要負責影片 動畫製作的部分,美國同學則是再一次負責講稿的部分,另一位同學則負責 User Interface 的設計。我 們來來回回和 Maria Luisa 進行討論,忙得焦頭爛額,最後也獲得豐碩的成果。我們最終在 Charles H. Wright Museum 進行成果發表時時,意外獲得底特律居民滿場的掌聲,更希望我們將構想寄給市長, 以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有位水災受災戶甚至痛哭流涕,直說一場 2019 年的洪災毀了他的一切,直到
現在他都遲遲無法回到災前的生活水平,認為我們的解法是真的能幫助到人⸺我想設計能如此的觸動 人心,便是最大的肯定了。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我們在期末發表之前進行了無數次的討論,包括如何將大家的想法拼湊在一起,融會貫通,不讓它成為 長了翅膀的車子(Nick 老師是這麼形容的),也利用上個月所提出的設計準則進行審視和評估,發現疏
漏立即有效的改善。我們最後的設計為一個未來的送餐服務,結合心理問卷的形式,透過大數據匹配最 合適的餐點給顧客,並帶給顧客發人深省的用餐體驗,像是透過一些互動形式使得顧客了解到食物的倫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理,如慢魚運動。進行 User Journey Map 設計時,會有種服務設計沒那麼難的錯覺,我當下的心得就
只是覺得該把事情想得透徹一些,試著想像自己是 User 正在接觸這個服務,似乎就可以把整個思維脈 落梳理清楚,也只有這樣子,才能將我跳躍的小腦袋扣在軌道上。
轉瞬間來美國留學也過了半年了,仔細回想起來自己學到了不少,領略了不同凡響的風景,也許就像那 天我在 Graduate Design Studio 發表時最後的總結吧,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感謝如此 平安順利的度過這半年,希望下個學期也能如此順利。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的最終設計發表。
和組員進行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的最終 設計提案討論,圖為討論 User Journey Map。
Creative Visualization,期末產出,主要描述主角在歷經良心的考驗後,找到如何不昧著良心又可以完成任務的雙贏解法。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January .2022
新學期開始 可能是適應了這裡的學習強度,也很有可能是因為第一個月都是線上授課,連老師都有些倉皇失措,因 此也不敢給我們過重的課業壓力。總之,我似乎懂得調適自己,在課業和生活取得閒適的平衡了。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
這堂 Entertainment Art 的選修課我很幸運地選到由《辛普森家庭》的創意總監 Bill Morrison 授課的時 段,他是 CCS 的老學長,今年是他第一年回 CCS 上課,雖然說前幾堂課他和身為學生的我們一樣都還
在 摸 索,摸 索 著 什 麼 樣 的 步 調 能 讓 學 生 有 效 的 吸 收,但 他 的 實 務 經 驗 著 實 讓 我 獲 益 匪 淺,每 每 在 critique 的時候都能給我們豐富的意見,也能立即聯想到我們能以什麼樣的畫風做參考,琳琅滿目的美 式漫畫唯有在他手中才能咨意地信手拈来。
在這個月我們進行了角色設計,老師頭幾堂課介紹了「Shape Language」⸺分別以圓形、正方形、三
角形去形塑不同的角色個性,並且利用角色剪影(Sihouette)適當調整角色比例,讓角色調性更為鮮 明。另外一個課堂練習也非常有趣,老師給我們三個指定的角色,要我們將它轉譯為不同的風格,例如
,如果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要呈現這個角色的話,它會長得什麼模樣?我起初認為是件很難的事情,畢竟
有點像是跳脫舒適圈,沒想到還蠻容易上手的,最後的成果也獲得蠻多讚賞的,老師認為我成功的跳脫 舒適圈,並呈現的非常好,直說我逗樂他了。我也為其他同學所驚嘆,大家都將各自選擇的風格呈現的
非常好,老師也直呼想錄取我們當他旗下的角色設計師了,而我也從老師給予我回饋中發現他過人的洞 察力,像是他會指點同學哪裡的線條不夠到位、形狀勾勒的不完美、比例拿捏的不妥等。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老師介紹他自己和角色
E n v i ro n m e n ts a n d C h a ra cte rs , 課
開始便會將家族成員中各個角色的不同描繪出來。
同的角色個性。
設計的淵源,這是他小時候畫的家族照,他說他從那時候
堂「Shape
Language」練習,利用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去形塑不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課堂角色風格練習,我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和老師討論角色設計,
美式漫畫風格,花了不少時間揣摩,幸好最後也獲得老師
誇張化,創造觀眾的焦點。
選擇的是 Loud House 這個卡通,嘗試過去從未接觸過的 的讚賞,他認為我拿捏得非常好。
這是將我的寵物設計比例修正過後的版本,將寵物的比例
#User Exploration Research
這 堂 課 是 上 學 期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的 後 續,相 較 於 Environmental Scanning
Research 這堂課則較為關注於做第一手的使用者調查與研究,並且進行質性分析。我們這學期選的題
目為「我們如何通過減少某人期望與實際感覺之間的差距來改善線上服裝購物?」,目前正在做非常前期 的使用者訪談。老師上課介紹了許多訪談的技巧和方法,例如 Visual Metaphors,使用抽象的圖像在更 深的層次上探索人們的思想和感受,特別適合於敏感話題,例如政治、種族議題。
User Exploration Research,老師上課介紹在訪談的過程 中能使用的回應句,藉以讓訪談者更加自在地融入訪談, 也能激盪出更多反饋。
User Exploration Research,老師上課時介紹要以使用者 為中心做思考,並以「Dorman Door」作為範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這學期的主軸設計課持續關注在底特律的洪災議題上,因為剛好有一位大學部對服務設計有興趣的同學
前來選修,加上原先含我的三人,系主任 Maria Luisa 希望我們四人拆分成兩組來進行這學期的專案。 這學期一開始她介紹了什麼是服務設計,包括如何建構出整個設計的系統,也介紹了許多進行服務設計 專案中所會運用的方法。
最後她將底特律人歷經洪災的使用者旅程拆分為災前、災難發生下、災後、復甦等四個部分,讓我們兩
組同學分別依洪水發生的不同階段進行設計,我們組主要負責災前的這個環節,思考如何「為底特律居 民設計服務,以便在洪災發生之前、期間和之後與他們社區所需的學習機會和資源聯繫起來」。這個月 的最後一週完成研究計畫和訪綱的擬定,下個月則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這個月的最後一週迎來了實體 授課,也體驗到什麼是因暴風雪而放的雪假,大概就類似台灣的颱風假一樣,挺有趣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Maria Luisa 正在介紹服務設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課堂分享我所查到的災害設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Maria Luisa 正在介紹如何透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課堂練習著如何將再簡單不
驗過這樣子的練習,我認為非常有趣也很有效的能幫助到
道,一試嚇一跳,才發現我們忽略了好多細節。
計的教條。
過一些簡單的小活動去練習創造 Persona,我過去從未體 我抓出目標使用者,並創造 Persona。
計的案例。
過的「入住飯店流程」轉化為使用者服務藍圖,不試不知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February .2022
期中發表&Industry Day 二月在緊鑼密鼓的準備 Industry Day 及各堂課的期中發表中,嘎然度過了。仔細想想似乎被充實的課程 內容屏蔽壓力受器而一點感受不到疲累,撰寫心得的當下才猛然驚覺學期已經過了一半,待疲憊感襲來 時,春假已悄然來臨。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
這個月發表了兩個專案,第一個專案為角色和動物夥伴的設計,例如《神奇寶貝》中的小智和皮卡丘、
《花木蘭》中的木蘭和木鬚。我的故事是關於想像天上有個十二生肖的動物園,男主角為新任的管理員 ,新官上任第一天兩光地忘記鎖門,結果導致所有神獸脫逃,只剩下懶洋洋的神豬因為睡過頭而沒有逃
走,因此他倆便踏上了尋覓其餘動物的旅程。老師 Bill 認為這個故事非常具有原創性,在角色設計方面
也鮮明地描繪出兩個角色的個性⸺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隆貢」、一個看起來好吃懶做,蹲在舒適圈已久 、不願離開(進行專案時,老師建議我將神豬的比例誇張化,以凸顯這個點)⸺他也表示過去沒看過如 此的角色服裝設計,讓他耳目一新,驚嘆我最後的呈現(我甚至因此才學到 Terrific 這個單字不僅只有
可怕的含義,還可以用來形容極好的),台下同學也紛紛認為我的畫風很獨特,覺得很有趣,甚至有同 學開玩笑說我的主角掛著鼻涕是因為染疫了。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二。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
案
一。
https://www.clarencesdesign.com/character-design
110年度產品組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課堂動物風格練習,我
選擇的是將鱷魚套入《辛普森家庭》這個風格之中,根本
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Bill 在上課時指點我如何詮釋這個 風格,他表示辛普森在最早期時會將動物的眼睛擠在一起 ,像是勇哥(Santa's Little Helper) 和雪球 (Snowball),
但是後期追求動物的真實性而將動物畫的較為寫實,因此 眼距會較大,但不變的是眼睛仍是橢圓形構成。
第二個專案則是場景設計,我們分別要將場景由遠至近分成四的圖層,給予由慢到快的速率滑動,製造 出移動的視覺感。專案一開始,老師希望我們透過查找圖片去粗略描摹場景草圖,並透過類似 Collage(
拼貼畫)的形式去做場景元素的取捨,最後才是勾劃出整個場景。原先我的遠景和近景的用色都很飽和 ,老師給了我的建議是將遠景透過調低透明度或是調整飽和度來調淡顏色,以創造更加強烈的空間感。
發表輪到我時,我其實是非常緊張的,但 Bill 向大家說:「我已經等不及要看他驚艷的作品了,各位我 說真的超美的!」放出作品後,同學竟也驚呼連連,很慶幸我能透過視覺溝通的能力彌補我殘破的英文 ,讓大家能意會我想傳達的事物,有同學甚至注意到我加入緩進緩出的特效在滑動中,認為我形塑了在
天上飄的感覺,其實也是無心插柳之舉,但我非常詫異於同學們的洞察力,也在他們的 critique 中學到 很多。他們總是能在每件作品中找到美,更能提供建議讓每個人變得更好,如此教學相長的氛圍,著實 讓我獲益良多。
#Data Visualization II
這學期主要學習透過 R Studio 進行數據可視化,老師也會利用課堂中的時間討論《The Truthful Art: Data, Charts, and Maps for Communication》這本書,探討如何才能有效的將資訊更友善、更清晰地
傳遞給受眾,以減少閱聽人的誤解。書中一開始便提到了 infographic 和 data visualization 的不同, 給了我一個截然不同的觀點,更提及良好的數據可視化必須具備這五項特質:真實(Truthful)、功能性
(Functional)、美觀(Beautiful)、洞察力(Insightful)、啟發性(Enlightening)。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R Studio 可以用來進行統計分析和統計繪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可視化工具。然而寫程式的過程是
非常吃力的,老師也笑說如果真的一直找不到 bug,睡個覺醒來自然就有靈感 debug 了,老師也分享 了 R Gallery 這個平台,可以看到許多高人們透過 R Studio 創造的讓人望洋興嘆的圖表,我也在這個平 台上學習到了 parallel 和 lopllipop 這兩個圖表的繪製方式,並用於期中的專案中。
Data Visualization II,上課時我透過將 IPad 作為延伸螢
Data Visualization II,期中發表,我透過 parallel 圖表呈
程式。
也透過 lollipop 圖表呈現熱島效應對美國五十個大城市夏
幕的功能,雙螢幕上課,才能邊看老師的指示,邊跟著寫
現出熱浪的四個指標(密度、頻率、持續時間、季節變化) ; 季溫度的影響。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這個月進行了訪談,訪談過後也整理出 insight 並結合上個月做的研究資料,梳理出我們的 Design Statement,最後進行初步的服務流程設計,發表給 Design Core 的執行長 Ellie Schneider,並獲得了 一些反饋。
底特律近年來洪患頻繁,Jefferson Chalmers 這個地區更是不堪其擾,當地存在的諸多問題⸺低收入 、高齡化、可觀的慢性疾病比例⸺更是讓洪災問題更加劇烈,也因此我們選擇了這個地區作為案例研
究。我們訪談了十位來自該地區的住戶,其中一位是當地 Grassroot 組織 Manistique Community
Treehouse Center 的負責人 Tammy Black,令人意外的是還有位五年前剛搬來這個黑人社區的白人小 哥,他表示他看到這個社區潛在的商機,想來此做投資。
他們分享了許多對於洪災的感受、經驗和觀點,我們觀察到居民們普遍沒有洪災的應對意識,更缺乏洪 災的預防方式,他們認為這不是他們的責任,然而當地政府更是缺乏因應措施,也因此對洪患感到非常 焦慮和挫折(Oppressed),有些人渴望能聚集社區的力量解決這一問題。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我們隨後梳理出的 Design Statement:「建立資訊編碼者和訊息接收者之間的溝通橋樑,並賦權給社區 ,以建立健全的洪災準備系統」,在期中發表後做了檢討和修整,接下來會再次進行 Co-creation 的環 節,期待能與更多 Jefferson Chalmers 的住戶、水災方面的專家互動,激盪出更多想法。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期中發表給 Design Core 的
Industry Day,我在圖片的末端,Consumers Energy 的
放開來發表了。
認為整個設計思考流程中哪個環節執行上最為困難?你認
執行長 Ellie Schneider。蠻感動的是可以慢慢不用看稿,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和組員 Katerina 正在討論服 務流程。
主管正在和我面談,他問的問題異常犀利,像是他問我你 為你可以如何優化?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透過 Zoom 進行專家訪談, 圖片左側為我們的訪綱。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Industry Day,系上的大合照。
March .2022
培訓倒數階段 三月的一開始是睽違已久的春假,我坐火車到附近的密爾瓦基走走,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舒暢。這個 月也意外地獲得一些公司的面試機會,是個很特別的經驗,逼著自己練習用英文分享自己的作品,也非 常考驗臨場反應,過去參加英文檢定考試的口說與之相比,根本小菜一碟。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
這個月發表了這學期第三和第四個專案,我也嘗試去思考如何加入一些台灣的元素,我想這便是我能獨 樹一幟的因子,當然如果可以做到一點「國民外交」、行銷台灣,那就是額外的加分了。
第三個專案為風格化角色,角色限定為馬戲團團員、海盜、太空人,老師希望我們著重於角色的服裝設 計。因為深受《神鬼奇航》中 Jack Sparrow 的放蕩不羈所著迷,我選擇了海盜,另外我一直很喜歡台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客的浪漫,一如《當男人戀愛時》中阿成的浪子情懷,我認為能將海盜和台客做一個完美的結合,我參
考了像是《艋舺》等電影,在角色上加入檳榔、花襯衫、藍白拖、腰包等元素,發表時讓同學們覺得很 新奇,更是鬧出了笑話,他們以為我的角色因為打鬥而喋血,殊不知那是因為他滿口檳榔。老師也認為 我做得很好,海洋環繞全世界,因此跳托框架去思考世界各地不同風情的海盜是個別出心裁的嘗試。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三的角色動作設計。
https://www.clarencesdesign.com/character-de-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三的角色表情設計。
sign-pirate
第四個專案則是設計一個角色、交通工具和場景,建構出來一個被放逐在荒涼地方的人和故事。我不知 為何天外蹦出來一個想法,想將這個專案結合我熱愛的棒球,於是去想像我的家鄉球場 - 洲際棒球場變
得荒蕪的樣子,角色雛形為我最喜歡的球員大師兄林智勝,至於交通工具我很不是很擅長,於是便簡單
畫了顆棒球造型的太空船。老師很喜歡我將球場轉化為殘破的面貌,他認為這樣子很難,但我詮釋的很 好。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四,場景設計。
https://www.clarencesdesign.com/character-de-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四,角色設計。
sign-marooned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Co-Creation & Participatory Design
這學期課程中教我們如何透過參與式設計思考和方法與使用者激盪出更多想法,簡而來說就是「Design
with the users」而非「Design for the users」。這堂課是個人作業,我們的題目方向為增進 CCS 社群 的互動或體驗。因為觀察到大多數 CCS 學生都不太常使用 CCS 圖書館,我的題目為「如何讓 CCS 圖書 館舒適地融入學生的生活之中」,老師規定我們找的受訪者要觸及到服務中會接觸到的所有角色,因此 我找了圖書館管理員、常去和沒去過圖書館的同學。我透過訪談、同理心活動得出一些想法,沒去過圖
書館的同學們認為圖書館座落於另一個校區很不方便;常去圖書館的同學則著迷於圖書館豐富的雜誌資
源;圖書館管理員也做了很多推廣圖書館的活動卻都無濟於事。最後則整理出 Insight,並又思考了一 些子問題,這個月的尾聲也和受訪者一同進行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的環節。
Co-Creation & Participatory Design,和受訪者一起進行 線上的 Brainstorming。
Co-Creation & Participatory Design,受訪者在同理心活 動中製作的 Collage。
在這堂課所學習到的一些 Case Study 都非常有幫助,能將他們運用於與受訪者的互動中,像是同理心
活動時,我便透過 Collage(拼貼畫)去發掘眾人心目中的理想圖書館。發現眾人都渴望著有個便利獲
取資訊的平台,也希望能在校園中尋覓一個安靜且能休憩或思考的地方。在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時, 我透過課堂學習到兩個很酷的方法,分別是 Yes And 和 Figure Storming。Yes And 為邀請人們作故事 接龍,我的故事開頭為「今天哥吉拉想從五大湖區到 CCS 的圖書館 ...」,沒想到在編造故事時,受訪者 們竟發想出在圖書館設立冥想室的有趣想法。Figure Storming 則是要受訪小組想像一個不在房間裡的
知名人物,並討論這個人將如何處理問題。因為 CCS 以交通工具設計聞名,學生也以此為大宗,特別是
這群人又不常前往圖書館,因此我要我的受訪者思考「如果你今天是交通工具系系主任,你會如何刺激 你的學生到圖書館?」,也產生出像是藏題目到圖書館裡,要學生前去尋找才能做作業,或是在圖書館舉 辦撞車比賽(圖書館管理員提出的)等瘋狂而有創意的想法。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這個月進行了專家訪談。系主任 Maria Luisa 在要求我們在春假時閱讀完他提供有關底特律水患歷史的
資料,並從中整理出問題向專家請教,我們邀請了底特律當地的 Block Club、NGO 等組織的負責人, 確認我們服務是否可行並驗證我們的假設,像是我們在訪談底特律洪災受災戶時,便發現到資訊不對等
的問題,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提到「溝通一直都是個大問題」,甚至表示因為缺乏交通工具,許多人無法 參與市議會討論。
接著我又進入到 Co-creation 的環節,我們設計了兩個遊戲,第一個遊戲為探討水災諮詢委員會的組成
,我們設計了若干種角色牌,分別為居民、政府、NGO、Block Club,我們希望透過遊戲的形式了解居 民們希望這個委員會由哪些人員組成,並瞭解什麼資源是這個委員會該具備的。另一個遊戲則是去思考 哪些資訊是必要讓居民們知道的,我們也列出了若干種資源,像是水災資源地圖、防災組合包、緊急聯 絡資訊、家庭防災計畫等資訊,和居民們討論有哪些資訊是我們遺漏的。
三月在一種詭譎的氛圍下度過了,很快迎接四月,回台灣日子也接近倒數了。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和主任 Maria Luisa 討論遊 戲活動要如何進行。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透過 Zoom 進行線上專家訪 談,圖片左側為我們的訪綱。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Co-creation,我正在和受訪者解釋活動如何進行。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Co-creation 的成果。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April .2022
學期尾聲 練習道別 四月是 CCS 下半學期的最後一個月,我也學習著跟這裡的人事物告別,已經習慣於某種步調,其實是很
難抽離的,非常不真實的氛圍圍繞,既使意識到在這裡的日常即將幻滅,但遐想不斷地騙自己屬於這裡 ,也可能是一直到那天在校車上碰上 Siddharth(某個印度小哥)時,他感慨地告訴我:「這是我們最後 一次在校車上談話了!」,我才真正意識到,真的該說再見了。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
這個月發表了這學期第五個專案,是個小組合作的專案,要分工協力繪製出場景、主角、大魔王,並最
後組成一張像是遊戲最終決戰的海報。我的組員很喜歡 Dark Fantasy 的風格,我們最終在這個風格背
景上加入了不同的元素。我被分配到畫主角的任務,我選擇的日本武士對我來說是個別緻的嘗試,繪畫 草帽、禪杖、武士面甲等以往不曾接觸過的媒材,在進行角色服裝設計時面臨了瓶頸,我不知道如何將
五花八門的武士袍,轉化為適合自己這個角色的服裝,老師 Bill 向我介紹了《Usagi Yojimbo》這部作 品,認為我可以參考作者坂井雅彥的服裝設計。
這個月 Bill 更特別邀請《辛普森家庭》的背景設計師 Lance Wilder 來分享這部讓眾人捧腹大笑的卡通 背後的甘苦談,也是從他開始以後,《辛普森》才有固定的背景設計,他表示他埋藏了許多彩蛋在背景 之中,也製造出許多意外的彩蛋,是《辛普森家庭》粉絲們點出來他才知道有這回事的無心插柳之舉。
最後一堂課我向 Bill 告別,無意間聊到《辛普森》台灣配音,以及《辛普森》能預測川普當選。他說他
認為《辛普森》有台版配音很好,「因地制宜」的笑話才會好笑,像是德文版的《辛普森》是英文直譯
,因此很多笑話都要在結尾加上附註,就也沒那麼好笑了。更解釋是因為川普一直有參加初選,只是都
未能選上,因此當時的編劇才做了調侃,至於川普站在手扶梯那幕則是在他真的當選後,《辛普森》團 隊緊急趕出來的動畫。那天的一開始 Bill 放了部迪士尼角色動畫師 Jin Kim 的紀錄片,Bill 說他覺得我 的 背 景 很 像 那 位 角 色 設 計 師,認 為 我 可 以 依 循 Kim 的 人 生 軌 跡,他 以 這 句 話 鼓 勵 我:「You are probably a better artist than you think you are」。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五的角色設計。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專案五的成果。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Data Visualization II
這 個 月 都 在 進 行 期 末 的 infographic 的 製 作,期 末 專 案 為 自 由 選 題,需 製 作 含 有 7 個 data 的 infographic。選題的當下正好台灣發生了幾個規模稍大的地震,於是我選擇了地震這個主題,我從 USGS(U.S Geological Survey) 找到數據,並分別製作出點狀分佈圖、散佈圖(Scatter plot)等圖表。
我也學會了如何透過 R Studio 上色、如何用不同的投影法呈現地圖、製作箱形圖(Box plot),最後的 infographic 我選擇使用深色的背景,算是個不一樣的嘗試,老師也認為這樣子的選色很好,很吸引目 光。
Data Visualization II,上課時,老師示範如何繪製出點狀 分佈圖。
Data Visualization II 的成果發表。
#User Exploration Research
第一堂課老師 Nick 的話非常發人深省:「進行以人為本的設計,就像送人禮物一樣。」透過為期一個學 期的項目的執行,我和組員們試圖將這句話付諸實踐,摸索使用者研究的真正意義。
在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中,我們學習了許多詢問用戶想法的方法,例如如何給他們愉快 的反饋,使用戶在訪談中感到更自在、更融入。另外,從訪談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清楚表達我們的問題 以避免偏見和混淆的重要性。我們學到了花時間在沒有行話(Jargon)的情況下以有意義的流程提出問
題的教訓。通過卡片分類(Card Sorting)和創建旅程地圖(User Journey Map)等同理心活動,我們 可以巧妙地解讀用戶隱藏的想法和行為,更可以破譯用戶在他們言語中的想法。我也喜歡老師所下的註 解,「重點不在於用戶在同理心活動中做了什麼,而是他們這樣做的原因。」
在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階段,我們學會了設計問卷。我們了解了不同問題的上下文和用 法,經過反覆討論,我們考慮了問題的配置。最後,我們還學習瞭如何分析問卷結果。我們在分析時遇 到了挑戰,因為這些問題似乎沒有深入到理解人們「為什麼」做他們所做的事情。相反,他們量化了更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大的主題,讓我們想知道更多。通過在每個答案中找到共同的關鍵詞或主題來了解如何量化「填空」問 題非常有幫助。
未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嘗試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不同組合,比如同時進行或者先定量研究再定性研究。
通過我們在這堂課中學到的方法和思維方式,我學習變得更加善解人意,了解用戶的需求,並做出能夠 觸動人心並改善生活的設計。
#Co-Creation & Participatory Design
這個月進行了 Prototype 和最終的產出,我最後的設計方案為圖書館設計「圖書館之夜」,由新品發表 、電影之夜、講座等活動組成。
通過參與式設計,我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我能夠收集各種想法,最後想出一個我從未想過的有趣 的解決方案。我從我的用戶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他們的經歷和想法實在地拓寬了我的視野,我認為這 是與使用者合作的最大好處。
我從 IDEO 為多倫多國際機場服務優化的案例研究中學到了:「改善服務需要文化變革。但這種變革必須
來自運動,而不是命令。」因此,我在參與式設計過程中學著成為一名傾聽者,我試著不去做預設立場 ,我不會命令我的受訪者去回答問題,而是致力於解釋每個設計環節的須知,並營造一個能充分發聲的
空間。在實際進行每個設計步驟時,我更試圖讓我的受訪者更加有參與感,以有效地催化他們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讓我的用戶知道他們是專家和真正的項目負責人」。
Environments and Characters,和老師 Bill Morrison 的 合照。
Co-Creation & Participatory Design 的期末發表。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彙集了前幾個月的研究、訪談與 Jefferson Chalmers 居民互動的反饋後,我們著手進行了服務藍圖( Service Blueprinting)的繪製。天生邏輯不好的我在建構服務時非常吃力,常常漏東漏西的,幸好有
思緒縝密的組員 Katerina 幫忙,不過在發表給主任 Maria Luisa 後還是漏洞百出,尤其是抽絲剝繭出 Onstage 和 Backstage 的流程,並思考串連在其中的服務載體,在 Maria Luisa 的悉心指導後,我們總 算梳理出整個服務脈絡。最後,Maria Luisa 要我們將服務簡化,製作動畫簡介服務,嘗試著做到「老
嫗能解」,由簡入繁難,現在又要我們從繁入簡又更難了,我們經過於數次的討論,思考如何說故事, 終於繪製出故事版和講稿,並努力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製作最後的服務設計動畫。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的期末發表。
這個月回看了吳慷仁的專訪,他的那句:「也許我們不是最有天分的,但我們總是能當最努力的那一個 。」很是打動我,他在從演的歲月中體悟到,「我只是個演員,所以能力有限」,我也才發現我其實很幸 運,因為我什麼都不會,我就只會畫圖,能在旅美生涯中體悟到這件事,我想就是種別緻的收穫。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討論故事版。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給主任 Maria Luisa 看最後 的成果動畫。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和主任 Maria Luisa 討論服 務藍圖。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May .2022
結束與延續 柳暗花明,原本都已經著手訂回台灣的機票了,幸好在按下確認訂購鈕之前收到面試機會、隔天主管詢 問我搬遷到費城的意願、人資追問我簽證細節,在週三拿到口頭 offer,隨後在兩天內完成延簽等 paperwork,驚濤駭浪地在簽證期滿的前一天完成所事情,成功續命,獲得繼續在美國三個月的契機。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和主任 Maria Luisa 討論動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和 主 任 Maria Luisa 討 論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與大家的合照。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最 終 的 SEO 展 板,Maria
畫的細節。
SEO 展板。
Luisa 笑得合不攏嘴。
#Graduate Design Studio II
這個月月初完成了最後的服務設計動畫,發表給 City of Detroit 的城市規劃師 Allen Penniman、
Design Core Detroit 的 執 行 長 Ellie Schneider、Community Treehouse Center 的 負 責 人 Tammy Black、以及最重要的底特律 Jefferson Chalmers 地區居民。他們十分喜歡我們的成果,認為這項服務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設計可以付諸實現,也喜歡我們一路的研究歷程,我十分喜歡系主任 Maria Luisa 所下的註解「These
non-structural activities will empower the residents waiting for structural prevention 」,我 認 為 這
句話充分解釋了我們的服務設計。「意識到自身的渺小,而學著去串聯起群體的力量」,則是我自己對服 務設計的解讀。
#Student Exhibition Opening
在忙著進行期末發表的同時,我們也在著手進行 Student Exhibition Opening(SEO)的展板製作,展 板左側 Maria Luisa 希望我們將前期研究的數據進行數據可視化,並嘗試用較為有機的色塊去分門別類 ,由最初氣候變遷所帶來綜合影響的環,發散出氣溫升高、降雨量升高對全球、美國、密西根、底特律
等不同層級所帶來的影響,最後收斂在 Jefferson Chalmers,呈現這地區破敗的基礎建設、貧困等社會 議題的綜合衝擊。展板右側則使用服務藍圖呈現最終的服務設計,雖然 Maria Luisa 說用服務藍圖對於
觀眾來說過於複雜,沒那直覺易懂,但眼下這是我們最好呈現服務的方法,Maria Luisa 也建議我們用 一些 icon 讓其看起來更有趣一些。
Student Exhibition Opening,來觀展的人絡繹不絕。
Student Exhibition,媽媽的前同事 Richard 特別從加拿 大過來找我,就像有家長來觀展一樣,讓人感到非常溫暖。
Student Exhibition Opening,交通工具設計系的台灣學長的作品。
https://weichuandesign.myportfolio.com/graduate-thesis-eternal-air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Student Exhibition Opening 比想像來得盛大,就像是某個設計盛會一樣,有的攜家帶眷前來,就像是
參與期末展向家人展現所學。有的是想認識 CCS 而來看看在這裡學習會形塑成什麼模樣;有的甚至是業
界大老,像是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的全球設計總監 Ralph Gilles,整個活動會場冠蓋雲集,能參 與其中挺有趣的,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也是不可多得的機會,正如我因此而認識 Maria Luisa 兒子的死 黨們,他們聽到我是從台灣來的,竟高喊著「Taiwan No.�」。 #找實習
我大概從二月底開始著手找實習,也獲得不少面試機會,但因為缺乏面試經驗,以及簽證的問題,很常
與最後的 offer 失之交臂,期間 Maria Luisa 幫了我不少忙,時常幫我預約會議室,讓我有安靜的空間
可以發揮,也會在每次面試後關心我狀況,反覆幫我評估在哪個環節出差錯,同學 Katerina 也協助我 處理面試前各種 screening 的自我介紹,Jani 更是親自指導我如何面試,台灣的學長們更是給了我許多 奧援,這個過程中雖然屢戰屢敗,但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也深刻了解到凡事不能碰運氣,必須做好準備 ,機會才會來敲門。
和目前的直屬上司 Jeremy Colinson 面試。
我不是最有實力的,但我肯定是最幸運的。如果要我分享撇步的話,我想便是心態吧!不要只有「想」,
而 是「一 定 要」動 機 比 別 人 強 烈,也 許 就 可 以 彌 補 先 天 條 件 的 劣 勢,就 像《當 幸 福 來 敲 門》中 的
Gardner 一樣,我們不需像他一樣窮困潦倒,毫無退路,但我們必須懂得全力以赴,堅持到底,《後來 的我們》中有句話我很喜歡,「拼了在北京就像上賭桌,沒有輸光就還能再來,沒死跟活著是兩回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但我必須逼著自己全力以赴。」這句話也在我找實習的過程中時刻提醒著我,反正我沒什麼好失去的, 不如就熱血一回吧!
NASA 博物館,讓人讚嘆的太空載具設計,每個阿波羅計 劃的圖章設計也十分讓人印象深刻!
休士頓美術館,總共有三館,這館給我的感覺很像台南美 術館二館,展示許多現代藝術,我十分喜歡展區的設計和
空間上的安排,讓觀展者與作品間有著有趣的互動和對話。
June .2022
費城實習開始 美國父親節連假時我在紐約的青旅碰上一位哥倫比亞大學的醫科生 K,他笑著對我說:「Clarence 你很
有趣,你從一個危險的城市,到另一個危險的城市,你都待在美國不安全的區域。」雖是玩笑話,但著 實有幾分真實性。
這個月展開在費城的實習生活,生活一切歸零,幸好曾經在底特律生活一陣子,重新打理不算太難,更 碰上幾位熱心的華人幫忙,也總算適應這裡的生活。
我任職的公司 Sparks 是間全球品牌設計公司(Global Brand Experience Agency),主要負責像是展場
設計、Trade Show、數位體驗設計等,過去也曾幫 Google 設計 The Google Assistant Ride ���° Tour at CES ���� 的快閃活動、Google IO 網路開發者年會等等。剛進公司的前幾個禮拜,公司的 VP of
Creative,Erik 便跟我說如果要一個詞來概括公司做的業務,那便是「Experiencial Design」,他接著 說沒有人可以去完整定義 Experiencial Design 是什麼,每六個月就有不同的元素產生,在這個領域中
充滿無限的可能和創新,讓他為此感到非常興奮,為了完成每項專案,他們更是得學著去做跨領域合作 ,過去進行 Google Assistant Ride ���° Tour 的案子時,他們便曾和迪士尼樂園的 Imaginator、遊園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列車公司等特殊領域人才合作,在他介紹這些的同時,我可以看到他眼中閃爍光芒、也很常在激動處用 各種誇張的語助詞,深刻感受到他濃濃的熱忱,讓我想到曾在台灣聽過一位前輩說過的一句話:「設計 師是件很夢幻的工作,它不僅只是個職業,更可以是份志業,因為它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感動人心」。
我 在 Sparks 擔 任 �D Creative Intern,隸 屬 於 公 司 的 Creative 部 門,這 個 部 門 主 要 由 �D、�D、
Interactive Design 所組成,大家各司其職,協力合作,一個專案中至少就會由一位 �D 和一位 �D 設計 師搭配來負責。公司的氛圍其實挺輕鬆自在的,雖然大家時不時會 work from home 而不在公司,但只
要一碰面就會彼此交流,公司每週二也固定會有設計師小聚,大家彼此彙報進度,每週更會輪流一個人 報告「Cool Stuff」,我認為是個很有趣的活動。
實習的個人專案一,左邊是我最初的版本,右邊則是我最終的版本。
實習的個人專案一。
第一天上班,與公司的招牌拍照。
我的 Supervisor,Jeremy 這個月並沒有把我安插進公司的案子中,僅指派給我個人專案,要我好好練功,
我也在其中學到了很多,在他用心的指導下算是做了不小的嘗試。我的第一個專案是使用 Indesign 創 建五頁的 Bio,我一開始的發想是從「仁」這個字做出發點訴說我的故事,先從仁開始,接著轉化為
「TW」介紹我來自台灣,再接著化為一彎微笑表示我是個愛笑的人 ... 最後收尾在棒球的縫線上,闡述我 是個棒球迷。開始其實想得很簡單,就只想把文字壓在這些圖案之上,想一如既往的「簡約」,但
Jeremy 認為我應該讓整個頁面有趣一些,另外他也說「仁」的圖像對於看不懂中文的來說會不知道那 是什麼意思,要我試著加上一些附加圖案,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有內容一些,更要我在顏色上大膽地做嘗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試,嘗試跳脫黑與白。過程中其實有些痛苦,因為對我來說真的是跳脫舒適圈,也因為 Jeremy 總是給 我一個方向,而不會有明確的答案,讓我時常感到不知所措,更是時常聽不懂平面設計的行話 Slang,
例如 copy 就是指頁面上的文本。最後的產出是個意想不到的收穫吧,我做了不小的更替,像是把最後 一頁的棒球改成打擊者的剪影以更加符合整體風格。
公司舉辦的 Welcome Lunch。
和 Jeremy 每週例會討論個人專案。
公司線上舉辦每個月的例會。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總之,在費城總算是安頓了下來,也會利用週末到 Downtown 遊覽美術館等景點,儘管費城的治安真
的讓我不敢恭維。我很喜歡公司的氛圍,公司的同事人也都很好,Jeremy 和 Mike (Chief of Creative Office) 很常和我開玩笑,但我都沒 get 到梗,更有兩位同事,Joo 和 Trevor 聽到我每天得騎半小時的
自行車才能到公司,便常抽空接送我。住家附近中餐館的阿姨也給我許多生活上的協助,她們說原因無他, 只希望自己的小孩在外闖蕩時也能碰上像她們一樣的好人,我不知道我之後能不能如韓信一樣發達,但 我會永遠記得她們的一飯之德。
感謝這些人讓我的費城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Erik 正在和我介紹公司過去進行過的幾個主要專案。
我混亂的桌面,我用自己的個人電腦上 behance 找靈感
公司 Creative Team 的辦公室。
費城美術館,全美三大美術館之一,館藏豐富,票可以入
,用公司提供的筆電進行設計。
館兩天,更可以一同參觀附近的羅丹美術館。這是在畫作 前面素描的人。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July .2022
實習進行式 這個月主管 Jeremy 依然沒有安插我進任何一個公司的案子,給了我許多空間可以鑽研個人專案,
Jeremy 也請這個月剛進公司的平面設計師 Brendan 一同指導我,有了這兩人的奧援,讓我在專案上得
心應手,也似乎打通了對於平面設計的感知,這個月順利完成了專案二,設計個人 Type Poster,更讓 Jeremy 很 是 滿 意,他 表 示:「Man, we’ve struggled with your project one at the beginning and delayed a lot of time, but now it seems like you have redeemed it.」
雖然主管 Jeremy 沒有發配工作給我負責,但公司另一位 Creative Director,John 則給了我可以窺探
公司專案運行的機會。他目前正進行某位客戶的提案設計,要我負責展覽上的平面,交代了他想呈現的 效果、載體(毛玻璃或是紙板)以及尺寸,他表示這便是公司 �D 和 �D 設計師會有的運作模式,當下 是非常緊張的,最後將圖交給 John 時也是極沒信心,但他表示無論我傳什麼給他,他都會採用,隔週 他進公司時甚至和我擊拳,我想是得到了肯定。
實習專案一,Brendan 參與我和 Jeremy 之間的討論,並 給了我更多不一樣的觀點。
實習專案二,我的初稿以及 Brendan 的筆記本上寫著的
「h2」,他認為我繪製出的仁對他來說像是兩個字,h 和 2 ,他還開玩笑問我要不要再加上 o 變成 H2O。
也似乎得到越多肯定,越想挖越多的東西。Jeremy 這個月因為旅遊和搬家等因素而經常不在公司,因 此我時常透過 Google Chat 向 Jeremy 詢問意見,儘管他人不在公司,卻總是能給予我立即的反饋,而 我也會頻頻拉著椅子找附近的 Brendan 請教,Brendan 教我許多 illustrator 的使用技巧(畢竟我的平
面有點像是土法煉鋼,從來就沒有有系統地學習過),他也會著我一起嘗試不同的效果,更時常「揣摩 聖意」,幫我理解 Jeremy 的想法。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我的專案二為 Type Poster,要利用專案一的文字內容進行海報設計。我的發想很簡單,就只是想把自 己中文名字「仁」和英文名字中的「R」做個結合,並加入書法的元素,Jeremy 和 Brendan 看到我的
初稿紛紛表示讚嘆,Jeremy 更指出有幾張草稿已經完成度非常高了,甚至問我要不要因此製作出一系 列的海報,然而我用筆刷刷出來的「仁」不會讓他們聯想到「R」,反而是「h�」,因此覺得我不能如此
硬生生地用仁取代 R,這點真的很有趣,讓我想起了過去在成大曾聽過的「詮釋學」,符號由人們賦予特 殊意義而成,擁有不同的生長背景所理解的符號竟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專案二的最後成果。
專案二的討論,Jeremy 正在給我意見。
Brendan 和我解釋什麼是 Posterize 的效果。
這 個 月 也 和 其 他 實 習 生 一 同 完 成 實 習 生 專 案,規 劃 與 設 計 Creative Challenge Contest 給 公 司 的 Creative Team。雖然最終的決定權在公司的高層們,但過程中我們有機會參與討論,也貢獻了自己小
小的一票在決選中。公司有配給我們預算進行這項專案,是讓我覺得很不一樣的地方,更是可以自由地 自行運用,主管們並沒有干涉這件事情。我的提案一開始就被主管否決了,因此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幫 其他實習生的提案「Flesh out」,這也是一個讓我學到很多的地方,就像是在籃球運動中從持球手轉為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無球跑動的射手,一開始其實很不適應,但在過程中學著轉換角色,了解並接受自己在團隊之中的定位 ,讓團隊變得更好。也因為平面能力受到肯定,我另外幫了我們整個實習生專案設計 Logo 和宣傳海報
,更是用上了過去在 Data Visualization 學到的編排能力,將內容依重要程度依序凸顯出來,似乎和 Jeremy 和 Brendan 一直強調的 Hierarchy 呼應著。
無球跑動的射手,一開始其實很不適應,但在過程中學著轉換角色,了解並接受自己在團隊之中的定位 ,讓團隊變得更好。也因為平面能力受到肯定,我另外幫了我們整個實習生專案設計 Logo 和宣傳海報
,更是用上了過去在 Data Visualization 學到的編排能力,將內容依重要程度依序凸顯出來,似乎和 Jeremy 和 Brendan 一直強調的 Hierarchy 呼應著。
公司的 BBQ 活動,除了好吃的食物以外,更有著各式小 遊戲讓大家活動筋骨,目的就是讓大家離開辦公桌,並在
哈利波特戶外電影院的活動。
乏味的工作中找到點樂子。
史 密 森 尼 國 家 自 然 歷 史 博 物 館(Smithsonian National
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其他美術館很不
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也是我認為和其他博物館最大的不同
是部分展區正在施工,因此未能看到像林布蘭等人的作品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座 博 物 館 的 Infographic ,後 來 在 公 司 的 Creative Weekly Meeting 聽 同 事 報 告
Cool Stuff 時才知道這座博物館有翻新過,有特別重新設 計展場。
一樣,十個網友寫的必看清單有十一個不一樣,很可惜的
,有趣的是,梵谷和高登的作品放在同一展間,而且還對 望,不知道這兩人做何感想。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富蘭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費城的一個科學博物館和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對我來說很像故鄉的科博館,有著許多 有趣的互動體驗,這是一個展區叫「我們的腦」,透過這些聲光體驗模擬出腦袋的神經傳遞。
August .2022
實習劃下句點 八月是在美國的最後一個月,我也把握剩下的時光,體驗盛夏的美國。 在這個月的專案三中,Jeremy 希望我挑選一部電影,想像他們要舉辦電影首映活動,我需要為這個活 動設計一系列的宣傳品(Collateral)。我選擇了《必勝球探》 (Hustle)⸺講述了一個前籃球球 Stanley 試圖通過從海外招募一個有著複雜過去的球員 Bo 來重振他的職業生涯。
我選擇這部電影是因為我覺得我和主角 Bo 有著絕妙的共同之處,在費城經歷了一段冒險。我首先著手 製作電影海報,Jeremy 建議我找一些電影海報做為參考,我從中發現許多 mininalist 風格的電影海報 能以一些簡單的剪影呈現電影主題非常有趣,更是能讓看過電影的人產生共鳴,發出會心的一笑。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專案三,Jeremy 對我的成果非常讚賞,他認為我超乎他 的期待。
110年度產品組
為專案三所找的參考資料。
專案三,第一次在公司的周會上報告自己的專案。
我以此進行發想,Brendan 建議我以籃球場的形狀和電影名字開頭的 H 做發想,這給了我一個很棒的 引導,我注意到 Bo 的左臂上的橡樹紋身以及刻有「永不退縮」的字樣,因而萌生了將橡樹和籃球結合
的構想;至於用色方面,我參考了費城的 NBA 籃球隊 �� 人主色調,藍紅白,Jeremy 很是讚賞我的選 擇,更和我一同討論如何以這三種顏色為底進行最適合的安排。隨後我延續了將籃球結合其他元素的發 想設計其餘的文宣品,Jeremy 指導我如何讓整體感一致,更讓其在大方向做有趣的變化。
Jeremy 非常滿意我的成果,更要我在公司的例會上報告給其他的同事,這次的機會 Jeremy 讓我了解 如何簡潔有力的交代清楚專案。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這個月也終於參與了期待已久的公司活動,到費城的 MLB 棒球隊費城人主場 Citizens Bank Park 看棒
球,這是我第一次到球場的的包廂層(通常是球場的第二層看台)看球,視野真的明顯比較好,也看到 公司同事下班後的一面,褪去職稱後,大家真的一視同仁,就像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出遊的氛圍。公司的
Chief of Creative,Mike 也在隔週邀請大家一起去打高爾夫球,我不知道能否在其中增加工作效率,但 保持歡樂也許就是這家公司能產出創意的不二法門!
在美國的最後一週,我利用週末到了紐約,對我而言又是一段難忘的旅程,夏季的紐約和冬季非常不一 樣,多了幾分熱情,美國似乎擺脫了疫情籠罩,少了許多防疫限制,讓博物館、美術館的參觀體驗更加 完整。
參與公司的活動看球賽,經理 Laura 覺得我和 Brendan
公司的高爾夫球活動,大家在打球之餘最重要的是交流,
這是 MLB 球隊周邊商品中最討喜的,這次看球經驗也讓
我向他們表示要回台灣服兵役,適逢裴洛西訪台使他們關
兩個人拿著打擊頭盔造型的冰淇淋容器非常可愛,我覺得 我覺得美國 MLB 棒球隊的周邊商品設計感十足,也五花 八門。
實習的最後一天,和主管 Jeremy 和 Brendan 合照,他 們很肯定我的進步。
因為我即將結束實習,許多公司同仁問我下一步的規劃,
心台海局勢,他們要我務必小心,並認為能夠有機會體驗 軍人生活是件很酷的事情。
實習的最後一天,和另一位設計總監的 John 合照,他表 示以他這三個月的觀察,認為我有很好的適應性,可以適 應不同的工作內容。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在公司的包廂層所看出去的視野,美國公司注重企業文化,我所待的公司 Sparks 也不例外,公司的核心精神是「Work should be FUN」,我深刻感受到這次的活動非常有趣。
大都會博物館(MET),防疫規定鬆綁,大家可以愜意的 觀展,更有人拉著椅子到雕像前面作畫。
紐約四大美術館之一的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以其特殊的建築物著稱,我認 為沿著迴廊層層遞進的關展體驗非常特別。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College for Creative Studies|產品組|賴郁仁
110年度產品組
2022
成果展紀實
1
3
2
圖 1 為學員講座分享、圖 2 及圖 3 為展出作品。
講座主題:全新的探索之旅 設計者的省思與行動 歡迎點擊連結觀看更多。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