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Kenny Tang
2020 年 11 月 19 日 第 413 期
总编:左前
社长:程磊
本期排版:Sara Su
邮政地址:1451 NW 31st Ave, Ft Lauderdale, FL 33311
报社电话 :305-890-0185 南佛州: 陶文燕 305-206-6985
关于拜登,
读者投稿邮箱:editor@naehUSA.com 左前 (Jane)954-663-3855
报社联系邮箱:admin@naehUSA.com
中北佛州: 闻香 727-455-2676
B版
范文莉 (Lily C) 321-666-4188 程磊 727-537-9648
微信:florida-na-en
王秋炎 321-442-3586
他的对华政策你了解多少?
若无意外,现年78岁的拜登将于明年1月就 任美国第46任总统。未来拜登政府的对外政策, 尤其是对华政策的变化备受关注。日前受访的美 国学者普遍认为,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在对 华经贸、外交和安全政策上都会更强调盟友、规 则和价值观因素,并且将解决国内问题、重塑美 国声誉和实力作为对华政策的基石。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近日 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拜登政府将更依靠欧盟、 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重新加强对世贸组织 (WTO)等国际机构的参与。与此同时,与中国 的地缘政治竞争、对中国技术政策的应对,将会 是延续的政策方向。在国际贸易规则方面,他认 为拜登政府将会是一个改革WTO、使其适应全球 化新变化的机会。
竞选时曾直言:中国是美“最大的竞争 对手” 拜登在2009年出任副总统前曾担任特拉华州 联邦参议员长达36年,并两度担任参议院外交委 员会主席,可以说拜登在整个政治生涯中亲历了 与中美关系的变化发展。 据美媒梳理,作为一名年轻参议员,拜登曾 在1979年中美建交同年随美国参议员代表团访 华。拜登曾是对华接触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支 持给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他致力于一个中国 政策,支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战略模糊” 政策。拜登2001年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发文质 疑时任总统小布什有关“美国对保护台湾负有义 务”的表态,他还曾表示若因“台独”而引发台 海军事冲突,美国不应出手干预。 拜登在2001年曾作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 主席访华。他作为副总统曾于2011年和2013年两 度访华,并在期间表示“一个崛起的中国对美国 和整个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美中关系将影响 21世纪的进程”。拜登还多次表示他与中国领导 人有过累计25小时的会谈时长。 拜登去年5月曾在竞选活动中说中国忙于处 理国内和周边外交问题,称中国不是美国的竞争 对手。此番言论使其在美国国内遭到缺乏了解当 前中国的质疑,并被共和党利用作为批评拜登对 华软弱的表现。 今年10月25日,拜登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60分钟》节目采访时明确了他对中国的定位。 拜登说,俄罗斯是美国当前最大的威胁,中国 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将 决定两国是成为竞争对手,还是最终发展成为一 种涉及武力的更为严重的竞争关系。
取消对华关税?尚有待观察 在中美经贸关系方面,拜登认为要解决产业 补贴、知识产权、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等结构性问 题。然而,拜登并不赞同特朗普政府以加征关税 的方式予以应对,但他上任后会否取消加征关税 还有待观察。 拜登曾表示,若他当选总统,他会运用现有 贸易法律应对中国贸易政策,并加强与盟友合 作,寻求多边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否会重新加 入奥巴马政府时期提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尚不确定。
艾伦认为,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目前执行 良好,拜登政府上台后,他将继续关注协议执 行,同时也希望双方能继续进行下一阶段协议的 谈判,在双边、多边框架下继续探讨一些中美经 贸关系的结构性问题。他认为拜登政府将有望在 这一领域有延续性。对于已加征的关税,艾伦指 出,拜登政府内部也尚未达成一致,将有机会对 此进行重新审视。 除加强与盟友合作外,拜登提出美国应首先 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与中国展开竞争,美国 应加大对科研、尖端基础设施的投入,培养现代 劳动力。他还承诺增加4000亿美元联邦采购支出 用于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强化“买美国货”政 策,促进钢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并降低 关键医疗产品对外依赖。 艾伦还认为,参议院的选举结果也将影响拜 登政府的经贸政策。同时他指出,白宫与国会的 关系也非常重要,拜登在国会几十年的经验和人 脉积累将有利于他与国会建立顺畅的工作关系。 商务部长、财政部长、美国贸易代表等内阁成员 人选的出炉,也会透露更多经贸政策方向。 据报道,美联储理事、前奥巴马政府财政部 副部长布雷纳德是新财长热门候选人。奥克沃斯
资本银行(Oakworth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约 翰·诺里斯日前表示,布雷纳德可能会帮助修复 美国与他国、尤其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美国学者:对华政策取决于两个方面 美国学者认为,中美两国近年来相对实力的 变化以及美国认定中国为其战略竞争对手,使得 美国两党在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上形成高度共识, 这一趋势不会因为拜登的上任而变化。然而相较 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会更为强调价 值观和同盟体系的因素,并且不会全面否定对华 接触政策。 拜登今年年初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的外 交政策长文中说,与美国盟友建立“统一战线” 是应对“中国威胁”最为有效的方式,但他同时 也表示美国会与中国在如气候变化、防扩散和全 球卫生安全等拥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寻求合作。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任副国务卿的安东尼·布 林肯和任国务院政策规划主任的杰克·沙利文是 拜登竞选期间的外交政策顾问,《纽约时报》在 近日报道中也说这两人将在拜登政府的外交团队 中获重要职位。他们近来的表态能进一步勾勒出 拜登对华政策的轮廓。 布林肯表示,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从特 朗普政府弱化美国同盟关系、破坏美国价值观 的“战略赤字”中恢复,他同时说美国要与中国 彻底“脱钩”不切实际并且会适得其反。除了同 盟体系外,沙利文强调美国必须要优先重塑美国 形象和国内实力以此与中国展开竞争,但同时也 会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与中国寻求合作。 在中美安全竞争上,拜登提出要增加美国在 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向美国地区盟友重申安全 承诺。前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米歇尔· 弗卢努瓦被认为是拜登政府国防部长的人选,她 近期撰文说,近来中国军力提升的同时美国威慑 的可信度却在减弱,这种此消彼长增加了两国误 判而引发武力冲突的危险。她认为国防部应加快 创新以建立有效威慑,在国防预算上做出抉择, 将在老旧系统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无 人系统、高超音速和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等新作战 能力上。她同时指出,威慑依赖于对利益和意图 的明确沟通,她认为美国必须要重启中美两国目 前处于中断状态的高层战略对话。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东亚及冷战史研究专家 阿恩·维斯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谁 成为美国领导人,处理对华关系的效果取决于两 个方面:一是美方与中国领导层实现合作的能 力;二是美国影响中国政策的能力。他认为,如 果美国有足够自信来顾及自身利益,那么美国就 越有可能处理好以上两个方面,这也是他希望一 个新的美国政府能作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