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報 2014 NO. 006
Empower, Enlarge ,and Enrich your influence. NCKU Leadership Center
主編的話
很快的,這學期又結束了,在進入暑假前,領導力中心的活動也 大致告一段落了!因此在這期,我們收錄五月份之後學員參與講 堂以及學堂的心得和大家分享。除此之外,我們也放進了學員的 專案成果分享與大家一同回顧專案執行的點點滴滴。 經過了一個學期,專案從發想到執行到產出,學員們經歷了那些 酸甜苦辣呢?對有些學員來說,這次是他第一次做專案,他們會 有什麼樣的收穫呢?而在過程中,他們也曾面臨過挫折,甚至有 想放棄的念頭,最後又發生甚麼事呢?讓我們從學員們自身的分 享中,一探這半年來他們的心路歷程。 在學期結束前,成功大學一年一度的學生論壇也圓滿落幕了!我 們有幸邀請今年「十年有成」的學生代表萬晉宇以及劉禹辰來與 我們分享他們從籌備期,與大師會面一路到論壇當天直到結束, 他們內心的想法與感觸,聽聽在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他們從這 次的學生論壇中,體會到或是看見了甚麼。 最後,預告!下一期是我們第五屆領導力中心《L3ED》的最後一 期!我們將會有鮮少露面的幹部們來與我們談談,這一年來他們 的想法以及感受。請大家敬請期待! 總編輯 陳姵彣
2
content 002
主編的話
004 005
講。學 // 講,「改變世界的新支點─孩子」 「新興知我心」 // 學,「專案的運作與實際的問題分享」 「成功登大人團隊專案分享」
010 012 012 014
PEOPLE ─ 學論學生代表分享 // 體育推揚,策馬奔馳築常勝─萬晉宇 // 博雅教育,化雨春風孕芳華─劉禹辰
016 017 018 021 022 024
領導力專案發表 // 橋差 //Dream Seeds // 樂活 333 // 大成小愛 // 領導力出訪團
總編輯 / 陳姵彣 美術編輯 / 張瑋潔 林美妤 封面設計 / 張瑋潔 發行 / 國立成功大學 領導力中心 3
講 學 4
改變世界的新支點 - 孩子 講者:許芯瑋 Kate
文/林季潔 「教育,真的可以增加社會流動嗎?」這是 我冬天在匈牙利當了六周志工英文教學老師 後,感到最疑惑也受到最深刻衝擊的感受。 我待的學校大都是家庭狀況不太好的學生, 也都沒有打算繼續升學,很多人都沒有夢想 、甚至沒有興趣,對於生活感到乏味。但另 一方面他們又很天真可愛,十分熱愛詢問台 灣文化、我的故事。 所以我很認真的教學、設計活動,想要燃起 他們對於學習的一點熱忱,可是近乎徒勞無 功,因為他們的過去、家庭教育已經侷限住 他們的視野,也讓他們無心想要學習;大部 分學生在乎的僅僅只是臉書的發文、朋友的 八卦等等。他們完全沒有考慮過未來,或是 自己到底想要甚麼,其實我感到很沮喪。如 果他們來學校毫無收穫,僅僅只是因為義務 ,那麼到底學校教育還可以帶給這樣的學生 甚麼東西?當時的我沒有完整的答案。 但這次的演講給了我很不一樣的答案…
「把全世界當作課本,而不是把課本當作全 世界。」
「我只是想讓更多人知道,參與並且創造改 變,是有可能的。」
走進演講廳,全身散發著活力的Kate在演講 一開始就抓住大家的精神,Design for Change in Taiwan的成立起源和她原本的職 業─高中老師,與背景息息相關。在教學過 程中,Kate看到讀英文讀得非常痛苦的學生 ,似乎純粹只為考試而讀;另一方面又只能 從課本上去理解世界。她希望學生能觀察周 遭、從身邊去學習英文,甚至更多的知識, 比如聽英文歌、看外國影集等等。
教育到底要做甚麼?這是Kate在經歷過一段 時間的實習後產生的迷惘,不過在看過 Kiran Bir Sethi 「教導孩子如何發揮影響力 」的TED 後,她決心投入DFC活動。DFC是 個包含綜合式體驗的教學計畫,包含四步驟 :Feel感受困擾孩子的問題、Image腦力激 盪可能的解決方法、Do選擇方法然後實際行 動、Share分享故事。我自己在裡面看到了 一些相關概念,包括設計思考與博雅教育。
5
「教育之道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這或許是我文章開頭的答案之一吧!要點燃 學生的熱情,首先要是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 或是自發性想要學習。DFC讓學生在這個充 滿「按讚的正義感」的年代,找出另一條改 變、學習與參與的路,我也不禁反思,身為 大學生的我們還能做些甚麼? 想到這個就要提一提Har vard的零點計畫 (project zero) 以及Howard Gardner於 1983年提出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當我們在大學裡只參與一些 活動、埋首書堆中,單獨培養了不同的心智 ,比如修練心智、統合心智等等,在甚麼時 候我們會學習怎麼統合運用這些能力?是不 是還能想想到底對社會做到那些實質幫助? 或是怎麼運用到實作中,改變周遭的生活? 就算是走出學校,去體驗實際的社會也好。 我想,這也是領導力中心學員們做專案的初 衷吧。
例如:d.light致力於改善無供電地區的照明 問題,Embrace的目標則是解決偏遠地區早 產兒夭折率破表的問題。這兩個案例除了同 樣使用了設計思考方法的共同點外,也一樣 都兼顧了開發中國家資源缺乏的需求,將現 有的技術轉變成便宜、可負擔的產品,因而 得到極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這些課堂裡的學生不僅提出企 劃案,他們實際去參與、改變。從需求出發 ,找對問題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從DFC我也看到這樣的精神,他們鼓勵學生 去發現待改變的問題、去幫助人,透過從小 到大的練習,我相信參與過DFC的學生不只 學到方法,也獲得很重要的態度,而這種由 小做起、反覆嘗試、不怕失敗的態度,在他 們未來追尋理想的路上會是最重要的支撐。
「遇到問題,抱怨一點用都沒有;只有去改 變去行動才有效。」 運用設計思考建立社會企業模式,並且持續 等公司。這些公司的創辦人們不是企業經驗 豐富的管理人、工程師,而是在Stanford d.school(史丹佛設計學院)修課的學生。 在一堂「極端需求設計」(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的課程中,學生們 組成團隊,親身到開發中國家進行田野調查 ,並為當地的社會問題進行設計專案。
參考資料: Kiran Bir Sethi 「教導孩子如何發揮影響力」 http://youtu.be/jyjTEdXR8UA Harvard零點計畫(project zero) http://www.pz.harvard.edu/ Howard 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82121 d.light http://www.dlightdesign.com/ Embrace http://www.embraceglobal.org/ 社企流 http://www.seinsights.asia/
6
演講過後,我們與Kate進行了一場簡單的電訪
1 想請您跟我們分享讓您最印象深刻的一則DFC的故事
這個故是我在演講裡也提到過,是關於JACK的故事。 一群來自台北市仁愛國中與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的學生,發現他們的視障朋友 Jack很想藉由觸摸周遭朋友的臉去「看見」大家的樣子,但是Jack太害羞不知該如何 讓大家知道他的願望。孩子們幫助Jack製作了上面寫有他的願望的手工邀請卡,並且 分送給班上的同學,讓Jack的願望可以成真。這群朋友協助將邀請卡發給Jack班上的 同學之後,Jack才害羞的表示,其實他也從來沒有摸過媽媽的臉,所以這也讓他有機 會仔細「看到」媽媽的樣子。不僅如此,他們又追加製作了200張的卡片並且寄送到 一些相關的盲人協會與機構,希望藉由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幫助更多跟Jack一 樣的人,增進他們與周遭朋友之間的關係。
2 看到一個個DFC故事的產生,對您來說,有甚麼樣的感觸?
我覺得很感動他們對於身邊的感受,他們開始會想要去“改變”。
3 從成立台灣DFC之後到現在,您對於現在台灣的”教育”有甚麼樣的想法或體會? 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們跳出框框去思考、去感受,感受是非常重要,然而我們現 在都只叫他們去念書。
4 DFC目前主要是國小孩童,有沒有想過讓DFC延伸到高中甚至大學呢? 主要是因為夥伴們人數較少,所以就選擇我們較能夠負擔的方式,目前主要的對象是 國小三年級以上到國中二年級,具有有抽象性思考的孩子,其他年齡的孩子還是可以 參加,只是無法入選十大特色故事,還是很歡迎大家來參加! 目前為止有許多的高中生有報名參加,然而比較有趣的現象是,曾有許多大學生問我 他們是否可以參加,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最後卻沒有人來報名,到目前為止都沒有 大學生的故事。其實如果之後有更多人一起參與,我們可以另外開一個組別!
5 最近在FlyingV達到募集的目標,對團隊來說一定很開心,有甚麼樣後續的規畫呢? 第一 回饋鎖有支持我們的人,所以這些錢主要會用在 1.年底的年會12/13-15 2.明年的頒獎典禮5/30 第二 第五屆DFC的開跑9/16
6 最後,您想對成大學生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成為你想看見的那個改變」。
7
新興知我心 講者:洪聖倫
文/高紹軒 「創業」這流行的字詞變成許多青年人的口 號,我們卻擱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世界變 得太快,腦筋不動快一點,那我們所承擔的 賭注,只會讓我們成為臭名的賭徒,但如果 我們有些新思維,那機靈與狡詐只在一線之 間。 我本身並沒有創業的想法,但卻從這場演講 中聽到很多新穎的idea,「套利」不僅僅是 財經的專有名詞,他也可以活用在各種面向 ,創造更多附加價值,或許還在念書的我們 不太懂資金流實際的操作,但我知道什麼叫 「各取所需」,也了解到「轉移風險」可以 是這麼的巧妙。
8
我本身是TED也是AIESEC的成員,演講中我 試著想把「成大校園,學生,AIESEC,TED 」四方構築出一個以套利為概念的model, 常常會有文章敘述21世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 多項專業技能,而是「資源整合」的能力, 成大本身就是南部資源的集結地,但相對的 ,資源豐富造成資訊龐雜、紊亂,各單位間 的獨立行動可能造成競爭情形,相對的,如 果大家「各取所需,相互整合」,最終創造 的產值還是造福在我們的Target audience 身上,我今天聽到的不僅僅是創業的精神, 而是「創造與挑戰自我」的價值 :)
文/侯智勳 這次的講堂,請了hands up的CEO, Leo Hung來為我們做分享,分享關於創業需要 注意的事情︒雖然整個主題是繞著創業為核 心軸在講,不過我認為,這次的內容對於我 們生活的應用層面也很大。 在一開始就提到關於行銷的方式,現在的行 銷已經慢慢脫離以往的「干擾式行銷」,逐 漸轉為「內容式行銷」︒講者以TED的 Golden Circle作為基礎核心去講,從Why 到How最後到What的思考邏輯,其實這部 影片,在高一時就看過,當時其實的感覺是 驚訝,怎麼沒有用過這樣的脈絡去思考,然 而,現在回頭看這影片,用這些年的經驗來 疊和,發現是種提醒也是種驗證,感觸更加 深刻了。“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 they buy why you do it.” 很喜歡的一句話 ,可惜講者沒提到,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提供志工活動
公益 團體
從中間到後半段,講者在「套利」這個詞上 ,講了許多故事與案例來說明這個行為,是 怎麼樣去使用,以及如何影響生生活。︒例 如:小明的爸爸想要讓小明結婚,不過小明 不想,爸爸說:「那比爾蓋茲女兒呢?」小 明這時就心動了。爸爸隔天去找比爾蓋茲談 婚事,比爾則說:「我女兒還不想嫁人,況 且有一堆人等著排隊呢!」爸爸回:「但這 年輕人可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哦!」比爾: 「那這樣的話....」接著,爸爸去見世界銀行 的總裁說:「我想介紹一一位年輕人給貴行 擔任副總裁。︒」總裁說:「我們已經有很 多位了,謝謝。」爸爸:「這位年輕人可是 比爾蓋茲的女婿呢!」總裁:「哇!如果是 這樣的話...」最後,小明娶了比爾蓋玆的女 兒,又當上世界銀行的副總裁。這就是一個 簡單的套利模式。在講堂的中間有一個小活 動,請同學們想出幾個套利模式來分享。當 時我也想了一個,以我現在正在跑的微樂志 工平台為例:
服務學習推廣
微樂 提供穩定志工人數
學校 學生更多選擇機會 不再抱怨學校選擇太少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很多事情看似只有一面,只是屬於某個特定主題, 其實仔細去想想,都是可以跟自己生活作連結的︒
9
專案的運作與實際問題分享 Fandora營運負責人 陳勁宇學長
文/吳欣芸 「Fandora」、「商業模式」、「三支箭理論」、「簡報-traveling」 對著鍵盤,想要把自己吸收的東西化為文字時的第一步驟─呼喚出潛於 腦海關於當天晚上的關鍵字,這才恍然明白,感動的意象仍在,但真正 內化成思緒邏輯一部分的卻少之又少,想要理性或很井然有序地訴說, 但近幾天聽到的相關主題便會跳出來與之共舞,所以現下就以比較隨興 的方式方享好了。
3 三支箭理論 1 Fandora 嘗試,並不是漫無目的,而是一開始對自己 插畫藝術社群,捲毛學長留下的一句話,呼 應簡報技巧,每次演講時最少要在觀眾心裡 留下一句話。
2 商業模式 剛好最近聽的演講就講到了商業模式,但他 們倆人持不同的觀點,我還滿贊同商業模式 的本質就是「交換」,但這次學堂是用更深 入的層面考量,這種多格子的商業模式乍看 下是比較制式化的規格,但其實很像一種溝 通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形成「流動」 ,也就是「唯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 實際上用專案的東西去跑這些格子,會發現 很多沒有考量的事情,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 是:當你的格子出現了一個東西,其他格子 也需要有相對應的出現,這樣才會形成「流 動與連結」,像生態系一樣,因為我們這一 組的專案─愛心銀行,原本的形式就已經比 較偏商業模式,所以跑起來也比較單純,加 上有幾個厲害的人從旁協助。 在看完一次後,捲毛學長就給了我們營業額 一百萬元的挑戰,因而大家想了更多的方案 去執行,並有更多機會思考放上一個想法後 ,其他區域剛怎麼因應取捨。
10
的目標─第三支箭,有著一些模糊的輪廓, 再用第一、第二支箭試著接近。其實,因為 經營社團自己也有不斷做一些嘗試,但卻發 現最終要追求的東西反而越來越模糊,以前 也看過一些影片或聽人說領導者心裡就要有 著關於自己團隊夢想的圖畫,現在越來越能 理解這些話的道理,如果自己都沒有目的, 那如何試? 另外,關於執行上,第三支箭的做法不太一 樣,在做一、二試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盡 量降低風險成本,用自己有把握的方式測試 ,等到第三支箭再放手大膽去做,這並不是 莽撞,而是因為有前兩次經驗,已經確保第 三支準確射中。
4 簡報─Traveling
我很喜歡這一段,利用類比的方式將簡報說 成一次精彩的旅程,這一次的分享就讓我有 這種感受。 過去自己一直嘗試簡報的方法,才發現曾經 選擇的並不是真正的好簡報,雖然看起來有 次序、規矩,但卻不能讓人真正融會貫通, 以後想試著嘗試用點與點一線連結的方式。
成功登大人團隊 專案分享 文/劉昱民 對於「成功登大人」我一直有種特殊的情感 存在著,畢竟,那是我在成大參加的第一個 活動,更是成大給我最初的震撼!以前我們 的新生訓練都是什麼樣的形式?聽演講、做 消防演習都是普遍學校的既定運作模式,但 沒想到我們的新生訓練是……超high的晚會 、超「熱」血的校園RPG,還有很厲害的元 素課程!原本我們都還只是一群剛從考試牢 籠中放出來的孩子,就在這種青春奔放的氛 圍下,立刻感受到大學新鮮人的自由與衝勁 ,這叫人如何不感到興奮呢? 這次的學堂請來的是第三屆登大人的籌備團 隊,在與我們侃侃而談他們籌備的過程中, 各個幹部對於我們似乎還有很多很多的話想 要說,那種專注的眼神、熱切的語氣,就可 以透露出他們為了這活動付出多少的時間與 體力。 以生活組來說,光要讓所有新生在短時間內 有秩序不混亂的進入中正堂內,就已經是個 大工程了,更何況還要解決三千位新生的吃 飯問題!伙食的部分除了預算上的限制,也 必須考慮在炎熱的天氣下,食品有可能會壞 掉的等等問題。而我覺得生活組就像營期之 中的空氣,大家常會把他們做的一切視之理 所當然,但沒有他們的努力卻是萬萬不可。 學術組,一張張的PPT解釋著他們如何發想
出這些有趣又有意義的課程,對於課程,我 一向都十分敬畏他們,畢竟,學會跟把別人 教會是兩回事, 而把課程上的有趣又是一門 學問了。 活動組負責的業務感覺都很大,開閉幕、晚 會、大型闖關啦,每個東西都是需要勞心勞 力才能達到啊!而且拉贊拉到機車真的太神 了!佩服的五體投地!還有隊輔組,其實我 覺得隊輔組中最大的考驗就是記得所有夥伴 的名字吧!那麼多個系、那麼多個隊輔,要 聯絡彼此的感情,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而 且隊輔們在營期中又是最關鍵的角色,他們 要照顧學弟妹又要炒氣氛,真的是吃力不討 好的工作啊! 最後總召出來為第三屆登大人的幹部分享做 一個結尾,講著講著就哭了,這就是感動吧 !每一個營隊都是這樣,工人隊輔們犧牲睡 眠,為了就是造就最高品質的營隊給小隊員 ,同樣的,給小隊員的感動會以兩倍或不止 的感動回饋回來。 就在這些分享的過程中,看著這些學長姐們 ,心中就會湧出一股勇氣,說不太出來到底 是怎樣的勇氣,但就會覺得自己可以為了自 己,或是為了成大做些什麼,也因此我決定 要報名參加第四屆登大人的面試,為了就是 想把這同樣的感動傳下去吧!
11
2014學生論壇「十年有成」 學生代表分享 體育推揚,策馬奔馳築常勝 文/學生代表 萬晉宇 時光如梭,學論已結束將近一個月,回顧心 路依然歷歷在目。這一段故事從去年此時開 始啟動,在一場學論上,心想,如果台上的 主題是我想說的東西那會有多好。不自覺的 ,我就將手上的回饋單在未來希望看到的人 士的那一欄,開始密密麻麻的寫下,我心想 這麼多人的場合,如果來跟大家分享體育, 會是多麼血脈噴張的事。 半年後過去了,一屆學論的籌備循環即將開 始運轉,趕緊下載了報名表填完,卻遲遲未 丟出去,一直到截止時間的前一秒我才寄出 。隔天通知面試,那時候心想反正我又不會 上,今年就當作跟大家聊天,明年再來。然 而,當我面完試後,也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 ,我知道,我一定會上。這不是誇大的傲慢 而是一股盡力的充實感。 一段邀約及拜訪的程序開始輪轉,拜訪了校 內的體育老師,走訪他校教練在各種關係及 幫助之下,我找到了我第一志願的大師人選 的牽線,殊不知這是一段反思的開端。其實 ,當我開始啟動時,我的心中一直都只有一
12
位候選名單,當第一人選撲空後,我蟄伏了 一段時間,開始去思索,學論的定義。 學生們想聽的是一位深富內涵的大師還是一 位具有高知名度的人選。感謝這次小小的不 如意,讓我能更鑽研體育的新領域,而不是 徒靠原先大師的知名度來增添學論目光。也 因為這樣,在確定大師為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林華韋校長後,跟他有許多的交流,也相互 比較體育大學跟成大偏重學術性的大學,如 何為體育發展而做出貢獻。從這位大師身上 學習到許多不一樣的觀點,是個令人崇拜的 前輩。 說起大師,除非是資深球迷可能不清楚,他 的地位大概就像20年前的陳金鋒、彭政閔。 在沙場打拼多年後,轉而至日本研讀體育研 究所,如今輾轉至教職。藉由體育人的身分 來為體育產業做出貢獻。這與我小時候的家 庭背景多有不同,身邊的職棒選手,多繼續 從事職棒運動的教練,從競技運動技術面著 手,卻鮮少有人從大環境去檢討及下手。
我們台灣引以為傲的國球為棒球,可是卻未 必是最風行的運動。社區附近的公園的運動 場、學校的體育設施,多半從籃球、排球等 ,無非是這些場所成本較低。講這些並非是 想比較哪種運動的優劣,而是在位者的普遍 心態多是"低成本"、"只要有就好"的想 法來推展我們的體育。 在這次的訪談中,談及關於學校運動會的施 行,卻也只是徒具形式的象徵性而失去舉辦 的意義,一般校內提及校慶當天的活動,普 遍大家的第一個想法只有校慶演唱會。運動 會只變成一種課堂加分的工具。 本屆學論的另外三位學生代表,每個人都有 自己論述領域的見解,知識面也都是令人景 仰的人物,激辯的過程中也會互相思索彼此 的關係,像是我一直認為,體育的推廣及發 展乃至於職業運動假球案,根本的原因之一 即是沒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制,以至於運動 成績只成為推甄學校的特殊才能之一。 發覺這個領域的過程是痛苦的是成長的,越 深入了解,可以看見體制內的傲慢,尤其看 見了體育界的惡鬥。以及身為所謂的「學生 代表」的定位到底是甚麼。其實說穿了,我
只是在面試學代的過程上獲得評審的青睞, 為我們自己喜愛的領域發聲,可是怎樣能感 染其他人呢?我個人既不是體保生,小時候 因為社會的期待而錯失這條路,說穿了現在 就只是個熱愛體育運動的關注者。然而,我 卻從我所邀約的學生來賓身上上了一課。 一位體育大學的一般生,從防護員踏入體育 界發展,藉由此投入各項國際體育事務的籌 備及推廣運動。由自己的專屬領域找尋機會 踏上體育運動的順風車。 我認為學生論壇可貴之處在於藉由學生的觀 點與大師對談,從中去激發學生的觀點。而 一場論壇的結束必定是一個改變的開端,我 想如何在結束後的時間去帶給體育界更多貢 獻這是學生代表的使命之一。 自己的口才可能沒有像另外三位學代一樣健 談,感謝這一路籌備團隊的努力,尤其是學 術組長的砥礪,在一次次的修稿過程給予鼓 勵。十年有成,期待下一個十年間,成大的 學生論壇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新觀點,也能 成為下一個改變成大的新契機。 13
博雅教育, 化雨春風孕芳華 文/學生代表 劉禹辰
這個論壇源自於自己一路以來的生命經驗。 我從一個過去覺得「念書就是為了未來有好 工作、考不上好大學未來就在社會立足不下 」的人,高中時候唸理工組,非常不喜歡唸 社會科,一來覺得自己不需要,二來也不太 能接受學校老師的教法,久而久之遂演變成 期待學測趕緊考完的那天,因為我深信至此 之後,再也不需要唸這些「用不到」的科目 。 當時候就喜歡在課外事務裡打滾,進入了管 樂社,想一圓學樂器的夢想;創了一個國中 的校友會,因為希望自己的學弟妹上高中不 會失去來自同樣背景的連結;當了班代,負 責和友校辦聯誼活動;當了雄中雄女大露營 活動中隊長,覺得些許威風。一路這樣「玩 」上來,一直在尋找一個做事的方式,還有 和人相處的方式,以及相處背後從他人身上 借鏡的事,好的也有不好的。 然後三年青春美好倏忽即逝,一次學測、一 次指考,最後還是回到了成功大學材料系, 我帶著「大學盡情的玩樂、享受人生,終於 可以不用唸一堆自己不喜歡的科目了!」的 心情,迎接大學生活。
14
在大一那個年紀所思考的事可能跟大多數的 大學生差不多,找份小工作補貼生活、想跑 好多活動、認識好多人、學一點新的東西, 可以的話最好自己也能勝任辦理活動的職務 ,練練膽識、看看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高中經驗的關係,自己非常熱愛群體擁有的 歸屬,也很注重相同背景的後人,因此二年 級時候義無反顧接了校友會長,本以為這是 自己在學生活動的終點,三年級要認份回去 念書準備考研究所,但怎料這卻其實是個起 頭,爾後一路接任各式高中生、大學生營隊 、系學會、自治型團體、新生訓練、國際交 流活動,幾乎在成大內可以玩的、經營的都 走一遭了。 對我而言是個契機,一來好像在這其中自己 成長不少,辦理活動的思維從「就這樣辦吧 !去年也是這樣的」到後來的「為什麼要這 麼辦?」,開始想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原因到 底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決策方式。此外 ,更多元的思想激盪來自與不同科系、不同 背景的人處在一塊,不知不覺養成不僅僅是 從單一面向切入一個觀點,而是學著別人怎 麼看待一件事,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裡,看 見彼此的差異,並同時深切的反省,自己是 不是哪裡還差的很遠。 「活動一路最美的風景不是把事情做的多好 ,而是與你一同經歷的那些人。」從過去的 求好心切,辦場活動吵架撕破臉,一拍即散 ,到後來反省自己應該要花時間珍惜一同走 過的夥伴。覺得幸運,因為一路受了多少人 的恩惠,所以可以在繁忙的生活裡還能把持 住課業成績,曾經領到兩年的書卷獎真的很 令人感動。這四年,活動裡的許多學長姊成 了自己的心靈導師,總是覺得才不過幾歲的 差異,為什麼總可以在他們身上獲得這麼多 指引和慰藉?他們就是我們的榜樣,像是哥 哥姐姐一般,一路拎著我們長大,教我們看 世界的方法,陪我們大笑,也陪我們大哭, 當我們獨自一人的時候,有他們在就感到無 比心安。
我總是說「我是在跑活動的過程裡找到自我 」,從我的生命經驗告訴我這是一件很有價 值的事,超脫於專業訓練,但卻一點也不衝 突(並不會這麼的影響課業),甚至因為一 路上相處的人們,我開始關心以前不曾思考 過的問題。這個過程不斷的問自己,特別碰 到挫折或是獲得成就之時,很想知道自己到 底是誰、自己現在在為什麼努力不懈、自己 真正關心的到底是什麼?自己到底還有多不 足。 曾經有這麼一段時間,當我家教領到薪水的 時候,都開始想我領的這一千元家教費是空 洞的還是有靈魂的,被我教到學生是不是真 的看見了知識的重要和生活的連結?那一瞬 間自己好像明白,年薪百萬又怎麼樣,如果 在那份工作裡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活著所謂 何來? 前年到日本金澤工業大學交流,參與他們的 校慶,看見日本學園祭對於一個校園(社區) 來說的重要性,看見他們舉校歡騰,只為慶 祝自己學校的生日,反觀成大每年校慶的景 象,望塵莫及;去年到天津大學交流,看見 天大的學生努力不懈的原因,了解自己在中 國大陸不過是滄海一粟,若再不奮勵一搏, 該怎麼立足社會?問過一個天大生他們期中 考的情景,他說:「要考試的時候,這裡所 有可以唸書的教室一定全滿,有人乾脆就睡 在那了,不然再回去就沒位了!」。 回國後的那陣子,看看自己的作為,都害怕 自己到底拿什麼跟他們比。近日服貿事件沸
沸揚揚,關心時事的過程裡,開始反思高中 時候的自己為什麼發現不了社會科學的意義 ?為什麼以前學的東西對現在的自己來說卻 一點也派不上用場?這時候才發現,自己到 底離生活有多遙遠。 「活動不是只停留在結束那一刻。」四年級 和一年級剛進來的時候相比,我敢說天差與 地遠,不再只是「大學盡情的玩樂、享受人 生,終於可以不用唸一堆自己不喜歡的科目 了!」而是開始思考「我為什麼在這裡,我 接下來真正想去的地方是哪裡,我是一個什 麼樣的人?」,我深信這一路的獲得源自於 在成功大學學生活動裡的一切,我好想告訴 大家這件事是值得的,並不會礙著了念書或 是專業培養,反而是相輔相成的,於是最後 選了一個「博雅」的議題。 如台灣大學學務長 溫振源老師於<以學生事 務的角度 觀察博雅教育的實踐 >一文寫到, 博雅教育的精神與學務工作的理念是一致的 ,應當鼓勵學生參與校園事務,幫助他們自 我實現和生涯規劃等。藉由本場論壇,以一 個更高更宏觀的角度,甚至在成大裡根本不 曾聽見的詞彙,想問問大家:「你是誰?」 我的生命故事僅止於此,談不上對於博雅多 麼專業,只是很單純的想分享自己覺得「跑 活動,從來都不只是在玩而已」。我在這裡 ,每天都在問自己是誰,更了解自己。謝謝 偉華老師,謝謝荏傑哥,願意與我一起在成 功大學談「博雅教育,化雨春風孕芳華」。
15
領導力 專案發表
16
橋差
文/徐李安
一開始的專案沒有想太多,很簡單只是「自己想做的事」。沒有詳細 的企劃、也沒有實際達成的方法。當初的活動目的裡寫著”藉由搭建 「病童」與「偏遠小學的孩童」的雙向橋梁,由志工進行雙向的服務 ,傳遞彼此的關懷,讓彼此以手寫信件的方式互相鼓勵加油。” 然而,想著想著就開始問自己,怎樣可以讓這個企劃更完善更大呢? 結果從一開始的只服務一個病人變成一群病人,想到或許可以以4C兒 童病房的病童作為對象,又或許可以拍一支紀錄片或者辦場演講。一 切想的很美好,但卻忽略了我們能力、時間所可以達成的範圍。我們 沒有醫院、小學的信任,他們怎麼會把病童、孩子放心交給我們呢? 而太常態的改變企劃甚至讓許多願意幫助我的人不敢動作。 我想最後這個專案不該是我在領導力的作業而已,而是跟夥伴們一同 完成了想做的事,而在此分享在過程中的遇到的一些點滴。
終於,經過護理長,又透過4C兒童病房的社 工姊姊,我們遇到一位願意分享故事的女孩 兒 ─ 王嘉鳳。她就像樂觀邁向未來的天使, 即使生了自己也不清楚是什麼病名的癌症, 即使在9年來不斷的化療、復發、跑醫院, 卻綻放堅韌的生命力。 嘉鳳媽媽說他想成立一個重症兒童關懷基金 會,希望這些在成大醫院4C兒童病房的小朋 友可以開開心心的,只要看見他們的笑容, 做什麼都不會辛苦。 堅定而溫柔的眼神,是我在嘉鳳媽媽身上感 受到最大的力量。這些病童的家人,是最堅 固偉大的屋簷,把自己的脆弱收起,守護孩 子,也守護跟自己孩子一樣的孩子。 曾經,我問嘉鳳:「一直跑醫院會不會覺得 不能跟學校的小朋友玩很難過啊。」沒想到
嘉鳳回我:「才不會,來這裡就像度假一樣 啊,還不用考試、跟寫功課!」 遇到嘉鳳前,我對於因為血癌而休學的朋友 ,曾經很悲觀的認為「我們持續向前走,而 她被留了下來」。但遇到了嘉鳳後,我才知 道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她們只是走在另外一 條比較不一樣的道路上,甚至看了很多我們 看不見的風景。嘉鳳會到很多地方做生命教 育,也曾經在蘇打綠的演唱會上跟蘇打綠合 唱做公益,而嘉鳳的媽媽甚至即將要創立「 重症兒童關懷基金會」去幫助更多孩子。 當我們在帶生命關懷這堂課講到兒癌時,有 個小朋友就舉手說他就是這樣的小孩。 在給病童的許願瓶上綁著的小卡上他寫道: 「我也是癌症的病人,我活了下去你們要加 油!」
「當一個人作了決定,就像跳進一股強勁的水流中,水流將會帶他到 做決定的最初也夢想不到的地方去。」 ─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感謝領導力中心,讓我有這個契機去嘗試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讓他 不再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最後的結果也許跟一開始不盡相同,但還 好當初跨出了這一步,因為這個專案而遇見的人將會是影響一輩子的 風景。 17
Dream Seeds 原本以為我們會遇到的就只是幾個告示牌,幾個紅綠燈,幾個叉口 可是我們看到的,是陡峭的山,或是深深的溪河,或是有著猛獸的森林,會迷路。 所以我們不斷摸索,不斷嘗試不一樣前進的方式,不斷尋找路,或是堅定地走 然後我們疑惑、停頓,再繼續 遇到夥伴,或路人,或默默幫助的人,或過客 不管星星在多麼遙遠的地方閃著 不管繞過幾光年的距離,還要花多少時間。 不會放棄的 ,對吧 。 對。 文/謝雅淳 一開始我們想做的是夢想策展,但其實我們 團隊都沒有策展經驗,我們的目標過於龐大 ,經過幾番討論後,我們決定從小的地方一 步一步做起。跑專案的本質跟夢想其實很像 ,都是從無到有,從一個渴望的起點慢慢生 長,過程也會遇到一些困難。在這一長串的 過程中,我們辦了粉專、到最後辦了一場一 起來畫下夢想的活動,繞了好多個圈圈,其 中最大的困難應該就是每個人之間的時間都 很忙,加上一些東西必須持續性進行的舊也 可能停滯,但在最後,我們仍然努力的扮起 了一場活動,讓更多人了解Dream Seeds, 讓更多人去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18
一路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探索與學習,對於幫 助我的每一個人我都充滿感謝。而也因為有 許多人的幫忙,也更讓我懂得去理解人與愛 人。在過程中曾經遇過一些困難,但從來不 想放棄。「如果遇到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找 一個能真正說服自己放棄的理由,如果我找 不到,那就堅持。」這是我不斷告訴自己的 話。而在跑專案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每一 個人身上有獨特的色彩,世界上因為有著許 多不同的你,才能組成一個精采的圓。想要 完成一件事,堅持下去很辛苦,但抱持著心 中最初的熱情,然後勇敢往前就對了。
文/劉津秀
文/侯智薰
我做這個專案學到的最大的事情其實是「承 認自己的失敗」。當初明明知道有營隊、公 演和之夜卻還硬要堅持留在領導力。很多想 完成的事自己也無能為力,漸漸看到一個很 大的構想死在我的手中,真的很難過,也是 讓我最後悔的事。不過幸運的是,我有一個 很棒很有行動力的夥伴,因為他讓我有勇氣 繼續走下去,並相信我們大家可以一起完成 一些事,一些從我們專案的核心價值出發的 小小事情,然後一直走到專案發表的那天。 這些日子裡我真的學到很多東西,不論是態 度,做一件事情的方法,信念等等等。所以 我還是覺得,這兩個多月,很高興跟大家一 起走過,得到成長。Dream Seeds……
Dream Seeds,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專案時 ,就決定要跟著這個專案一起努力了,因為 這是我想做的事。想要更多人可以去思考自 己想要的、喜歡的是什麼,可能透過周遭人 們的分享,或者是接觸一些自己不曾接觸過 的,透過思考,接著沉澱,自己的方向就會 慢慢成型。然而,一開始很努力放把心力在 這專案上的我,也遇到跟其他組別的相同問 題,整個團隊的向心力以及大家也有著其他 事物要忙,而總是沒有一個大家共同出力的 時段。而後來我也有自己更要承擔的事務, 所以慢慢的退出籌劃,轉為支持。謝謝最後 幾位朋友,繼續將Dream Seeds做出現在這 樣的成果,看到影片的當下,除了感動之外 ,也很欣慰,分享的力量真的很大。真的希 望未來可以辦展成功,Dream Seeds 加油!
文/陳品婷 當初是覺得每個人都有夢,Dream Seeds的 每個人都感覺很有才能,所以當初也是想要 和這群很厲害的人合作,一起跑活動。加入 這個團隊,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很多事情需 要忙著,整個團隊的向心力跟凝聚力是很重 要的,其實在參與這個活動籌備期間,自己 有在素材方面有所貢獻,發現發想一個活動 需要盡量全方面的去做預備,包含之後因為 下雨所導致的問題,也給我們震撼的教育!總 之,很謝謝有這個團隊的付出,給了我一個 機會去學習如何跟別人完成一件很棒的事。 最後,我堅信一句話:「付出多少,就得到多 少。」夥伴們,有機會再合作吧!
文/宋之瑜 Dream Seeds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啟發與重生 吧!跑專案的時期其實很低潮,什麼事情都 不想做,Dream Seeds給了我正面的能量。 辦活動的時候,看見每個人畫畫時的眼神, 才突然發現,夢想其實是如此純粹而快樂的 事,而我卻在圖中走失了好久。其實不敢說 自己夢想到底是什麼,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 飄忽不定的孩子,但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著 這時候訴說夢想的眼神,簡單而純粹。
19
文/曾令佳
文/吳沁璐
還記得在寒假過後第一次專案發表會時,聽 到一個關於「夢想分享」的提案,還不是成 員的我,於後輾轉間隨著好友的加入還有介 紹,在了解更深入計劃後決定加入這個團隊 一起去發現世上的夢想,讓夢想被看見。
意外的認識了dream seeds,也加入了這個 關於夢想的行列。在這過程中,認識到好多 好棒的朋友。也體認到一個一個夢想,其實 都是一種正面的力量,一直相信牧羊少年關 於宇宙回應的故事,這是一個起點,夢想的 舞台,真的希望專案可以繼續下去,一直走 到策展,和朋友們一起當這舞台的推手。
許多時候,這世界的聲音或浪潮,總會隨帶 著沙子掩蓋住從夢想的光芒,雖然在專案後 期無法時常全力支持,但在專案活動進行的 時候,總是會有一陣一陣回流的感動,也收 到不少朋友的回覆、支持與鼓勵。夢想,大 家都有著不同的種子,埋藏在不同的角落, 如果說一個人的成長、開花、結果,也能激 勵身旁發芽中等待初嚐陽光的幼苗,那麼就 繼續分享吧! 把積極的心努力的態度感染給 身旁的朋友,夢想,讓彼此間的距離更靠近 一點! 很高興能認識這一群新的夥伴,期待 ,Dream Seeds 繼續的播種、發芽、分享、 開花。
20
文/王奕均 參加這個專案實際上沒有參與到很多的活動 ,我得到是相對較少,在這學期的課業跟活 動上,我選擇先顧好課業,對活動很有想法 ,卻沒有時間去參與跟討論是我在這個專案 的問題,希望這個專案能夠一直繼續,能夠 將自己的時間分配處理好,大家都很有能力 ,做出來的成果都讓我非常感動,這次跌倒 了,沒關係,我會再次站起來,不再放棄每 個參與的機會,這也可以是我心中小小的夢 想吧~
樂活333 發想
當初為什會發想到這個專案?我一直記得很 清楚,一開始的我毫無頭緒,甚至不想做專 案,但是看到大家都有些成果,內心倍感壓 力。後來我先依照大方向的歸類(例如:慈 善、音樂、健康等),再向下發想,最後挑 了健康,至於為什麼會是健康,並不是對健 康感到憂慮或興趣,也許只是想做的有深度 一些,像是做愛心,聽起來就是個有內涵的 活動,於是興致勃勃的組隊、擬訂企劃書... 當時覺得很棒的活動,現在一想卻覺得問題 很多,如果回到最根本的發想,我懷疑從最 一開始就被侷限住了。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 聽完領導力DFC的演講後,看到一些小朋友 為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做出了成果,這難道不 是種專案的形式嗎?誰說專案一定要是活動 呢?如果讓我回到發想時期,我肯定不會想 出這麼一個活動性質的專案。
專案期
在整個過程中,我覺得組員們沒有很投入在 這個專案裡,但這不是大家的錯,因為就連 我自己也是一陣一陣,很多事情是在充滿熱 情的當下,一股作氣把它做完,但我認為這 種方式很不好,所以檢討著自己,是我沒有 給大家一種篤定的感覺,原因可能來自於自 己對於專案的不信任,加上自己本身就沒把 專案當成第一順位,事實上我確實有很多外 務,時間上很難排開,也撥不出什麼心力去 做專案,總歸來說,我還是會把責任歸在自 己。
拉贊
寂而終,廠商部分也只好用學校不同意這個 說詞回絕。
未執行
隨著專案的進行,我對整個活動感到懷疑, 一星期的早中晚真的很費時,講師也只上短 短的幾分鐘,簡直是大材小用,再者,我認 為是專案的根本出了問題,也許當初的形式 就錯了。總體而言,未執行可以歸咎於各種 原因:外務太多,導致我們進度一再拖延、 自己也沒這麼重視、活動形式上有問題,覺 得很難執行、贊助不吸引人。 記得那時候我拉大家一起來做這個專案,滿 懷熱情,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活動,曾經我 也為這個活動投入過,只是後來自己想做的 事情太多,相較之下這個專案被我排得越來 越後面... 在做專案的幾個禮拜,我的情緒大概像是鐘 型曲線,越到了後期,越懷疑我真的可以把 這個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嗎?一方面是來自贊 助的內容,遠遠不到我當初所預期的順利, 贊助不理想,我不認為可以吸引到人來參加 ,另一方面時間上也不允許,一個星期的早 上中午晚上,越來越覺得沒有效益而曠日廢 時了。之前曾有想過濃縮到一天,舉辦整天 的活動,但這樣的想法,卻是已經悖離了初 衷,是為了交差而辦,風風火火的交了這個 差,辦出來的活動卻不是我理想中的模樣, 甚至是不到稱為一個活動該有的水準,這樣 子有什麼意義呢?可能只是求一個安心吧!
為什麼不能拉到好的贊助呢? 其實我還在想可能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 一個組織當主辦嗎?還是活動不夠完善?我 認為我們企業版企劃書寫得很完整,看起來 也是有模有樣,但為什麼會接洽不到呢?還 是企業對於整個專案不看好?
後來清楚了,決定"不執行"這個專案。而 當心裡有這個聲音時,我開始跟責任心拉扯 ,我知道對於這個專案,是我沒有盡到最好 的責任,也沒有把這個團隊帶好。詢問過幾 位學長姐的意見後,他們理解我同時也給予 一些鼓勵,真的很感謝他們。老實說,我覺 得鬆了一大口氣,這真是一個糟糕的心態。
如果回頭檢討自己,拉贊確實有些問題,例 如最基本的人數,我們根本無法預估。後來 有一家廠商"我的健康日記本"願意提供贊 助,對方態度不錯且有意要與我們合作,但 我覺得對方能給的並不那麼具吸引力,始終 抱持懷疑態度,一拖再拖,最後這個專案無
雖然說這個專案沒有執行只有策劃,但我還 是有所收穫。感謝領導力給我這個機會去試 著做專案,更謝謝一路走來陪著我的導師和 夥伴們,如果問大一生涯最值得記念得事情 是什麼,我會說:我做過樂活333。 21
大成小愛
22
文/曾琬婷
文/鍾麗婷
大成小愛其實在上學期第五次學堂團隊建構 的課前作業,我萌發出來的想法,一個原以 為只是「想」而不太可能成真的構想。但是 ,領導力中心給了我們這個「做」夢的勇氣 ,才發現,踏出了第一步,再加上對專案很 有興趣的夥伴,那些畫在牆上的夢想,也將 有實現的一天,當大成小愛逐漸成形,我看 見的「行動」的力量。
從專案暫告一個段落回頭看這一個學期以來 的每一步,有一個遠大的夢想固然很好,但 是有時候當腦裡的構想越是精細,要畫出來 的時候卻會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我覺得我學 到最寶貴的是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建構自己 的夢想。以我自己的專案─大成小愛為例, 難道我們一定要等到有一個活動在募集舊衣 舊書,我們才有機會將這些用不到的資源捐 出去嗎?若是真的有心去做環保,可以從最 貼近自己生活的小事開始做起,例如:二手 衣義賣、跳蚤市場、poor版等,都是我們可 以去做到的,最忌諱的就是想著這件事要做 得多大多大,結果卻只停留在「想」,一步 都跨不出去,當然也不是鼓勵大家什麼都不 想就往前衝,而是希望可以在規劃活動的時 候,留一點空間給過程中的意外和驚喜!
在這個專案建構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穫是 一個「去做」的觀念深植心中,因為外部因 素導致原先討論出來很棒的活動無法落實, 那該怎麼讓專案持續進行?「很多小事情是 一個人也可以完成的!」比如說,捐書、義 賣、捐款,因此大成小愛有了第一個小活動 ─二手衣物義賣,結合勝八九跳蚤市場,將 擺攤的所得捐給台南市恩友中心。沒有擺過 攤,不知道擺攤的辛苦;沒有去過恩友中心 ,你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樣一個機構。 和恩友中心的互動,我看見許多偉大的小人 物,在為自已或是為他人努力著。或許我們 能做到的不多,但我相信持續又長久的愛心 ,或帶著身邊的朋友一起去幫助更多需要幫 助的人,去做吧!其實很多事情,沒有我們 想像中那麼困難。
文/吳欣芸 能加入大成小愛這個團隊感到開心,資本主 義的興起引發了一整個經濟的改革,鼓勵不 斷購買竟成為了我們現在社會的習慣,我們 不再節儉、不再珍惜每一份資源。感到開心 的就是身邊還是有這麼一群人,愛著地球, 想到了那些我們囤積在家中還可以使用的東 西們,發起這個活動,一起為了環保與愛努 力,雖然最終並沒有真正做到理想的成果, 但嘗試過了。雖然專案已經算是走到了終點 ,但並未結束,它就像是一個種子,在每個 團隊人心中,可能是未來任何相關活動的啟 發,在我們生命經驗中永遠的持續下去。
文/高紹軒 從以前到現在,我都沒參加過什麼服務性社 團,原本以為我沒什麼愛心,但我發現我的 愛心表現在其他的形式,可以是”教學”的 方式,可以是”提供一些建議”幫別人度過 難關,當然我知道一定有一群人的存在是捐 錢、捐衣物等,但在我的印象中,那都是公 益團體做的事,我……遙不可及。在加入大 成小愛後,老實說我沒幫上什麼忙,僅參與 一場會議,但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微小的 巨大力量」就如琬婷所說:「這只是做與不 做的差別」,常常我想著心中的”大策略” 卻忽略實踐的意義與力量,有些事,保留在 腦袋裡永遠幫助不到任何人,重點是我們怎 麼做,身上接了一大堆事務卻忽略了這項基 本元素,忘記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是來自於現 實社會的互動,大成小愛讓我了解:「影響 力不是扛了愈多責任愈大,是做了愈多才能 幫助到更多人。」
23
文/蘇筱瑄 一開始在領導力社團找專案夥伴的時候,我 一直在想要不要自己做一個專案,不過考慮 到自己專案的經驗非常少,又覺得威傑提出 的專案理念不錯,所以決定加入領導力出訪 團。我們的核心概念一直到Fandora學堂到 才真正確定下來,可是時間已迫在眉睫。領 導力幹部們幫我們找了一些資源,加上原本 就一直在接洽的台大,構成行程的雛形。經 過大家的努力,寫邀請信、企劃書,領導力 出訪團才交流成功。雖然最後當天因為有事 撞期,所以我沒有與大家一起到好伴和台大 交流以及學長姐分享會,我覺得很可惜。 在這次執行專案的過程,我想我們花費太多 時間猶豫核心目標,以致於後面安排得十分 倉促,不確定性也跟著增加。希望未來有機 會做其他專案,能記得這些教訓,不要重蹈 覆轍。 文/陳建鳴 這次專案一開始是由威傑提出的,從他po在 交誼廳上那時開始就對這樣的議題有興趣, 因為領導力半個學期來,除了導師團內的學 員之外少有接觸跟認識,又想到能夠進入領 導力中心的學員都是有想法、有能力的夥伴 ,彼此之間不互相熟悉,著實是件可惜的事 情,因此之後便加入了這個團隊。 起初我們的進行並不順利,因為我們五個人 就像五隻無頭蒼蠅,不曉得團隊的目標正確 的定位在哪,資源也不知從何找起,直到我 們初步跟台大接洽後才了解交流可以有怎麼 樣的形式,但一直到第十三堂學堂後我們才
真正了解到我們的組織紊亂,自此才開始對 流程安排有些頭緒,但時間上已經稍晚,經 幹部們協助後這次出訪順利完成! 從這次的專案經驗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 情是,要把一件事從無到有生出來,除非你 天馬行空想像力十足,否則一定得先多方, 設法尋求資源,待資訊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 ,準備起來才能夠條理分明,我們團隊前四 個月跟最後一個月的差別便是。前者我們只 是對出訪題目做很多的構想而難以尋求資源 ,後者則是多方的資源加入之後我們才了解 我們心目中的交流團是怎麼定義的。 文/賴威傑 這個專案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第一次 嘗試自己發起一個活動,而且還是個從沒有 接觸過的活動,可想而知的就是中間發生的 許多問題,甚至還面臨過崩盤的危機,不過 這也使得我學習到更多東西,例如:怎麼選 對象、日期的討論、接洽的方式、住宿和交 通的問題、怎麼推銷自己的活動、還有怎麼 控制預算,這些都讓我收穫良多,而學到最 多地方莫過於和組織的接洽,這和訂餐廳、 飯店有著極大的不同,從態度、方式到實際 的內容都是需要精細的思考,才能提出來, 因為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讓對方產生不好的印 象。 最後,這個活動有沒有達到我們原本的目的 呢?我想是有的。在這趟旅程我們認識了很 多人,東海、台大、咖啡店老闆、畢業的學 長姐以及我們一起出團的大家,我們創造了 一段美好的回憶! 第五屆領導力中心出訪團 下台一鞠躬
24
領導力 出訪團 文/陳建中
文/楊川億
很感謝威傑給我這個機會加入團隊,當聽到 這個專案的介紹,心裡有所共鳴,領導力中 心有緣分聚在一起,不應該只有每周三見一 次面,在課堂外可以有其他互動,我們想辦 一個符合領導力中心教育意義的活動,於是 參訪團誕生了。
這次外校參訪從籌備到出團經歷了不少的挑 戰,從寒假參與這個專案,其實一開始只是 一直在想我們出訪的目的,參訪的主題等等 ,到後來做了第一份表單調查大家哪些時間 可以,想去哪裡,後來發現一次要多樣條件 符合的組合等於零,所以檢討會上我們也一 致覺得一定要先決定地點或時間其中一項, 處理起來也比較有效率。另外,我也學到邀 請函的書寫要很細膩,介紹自己、說明來意 、誠摯邀請以及聯絡資料,一個環節都不能 少才能準確傳達訊息。
期間我們歷經了團隊低潮,我們找不到籌辦 的方向,在這段期間我們幾乎沒有前進,直 到Fandora 的捲毛學長和鼎軒學長引導我們 重新定位,參訪團又恢復積極的運作,我們 認知到團隊核心理念的重要,原來我們想的 太籠統,定義不夠明確,造成團隊內部找不 到方向。 有一些東西是課本沒寫,老師不教,需要有 經驗的人來帶領才學的到,謝謝貞霓學姊提 供給我們一封正式邀請信的範本,一封正式 的邀請信需要讓對方感受到你對於他們的所 做的事是有所了解,並且認為參訪交流是有 價值的。一路上有很多人的協助,有很多意 外的收穫,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
最後,我覺得專案的執行最主要是透過實作 來學習,從想法刪減、規畫、執行、克服困 難想替代方案、團隊默契……等,很多概念其 實在實作才能體會,這是課程無法表現的東 西,看著學長姐們在台上分享,每個一定都 經過一次次的淬煉,這次專案的執行還有很 大進步的空間。 我後來自己想了想,活動的品質決定於細節 的精密度吧!學習換位思考會更棒。 25
國立成功大學領導力中心 N C K U L e a d e r s h i p C e n t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