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文訊 》第九期 十一月號

Page 1


奇萊文訊

第九期

華文文學大事記…………3

轉學生專訪一:轉學考原因及歷 程…………8

轉學生專訪二:轉學後的課業和人際關係…………10

轉學生專訪三:學校或系上對轉學生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哪些…………16

講座:職場與人際溝通…………18

2


10/20

吳明益老師、楊翠老師 榮獲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02 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 10/20 本系網頁獲 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網頁比賽第三名。 10/23 《今日中國文學》報導楊牧教授。 楊牧老師去年榮獲 2013 Newman Prize,《CLT 今日中國文學》於 VOLUME 4, NUMBER 1 報導 介紹,包含奚密教授專文、楊牧老師授獎演說〈The Wellsprings of Poetry in Taiwan 〉英文稿、 部分詩作英譯。

《新台灣人文基金會,2014》 10/24 須文蔚老師主編圖書 《公益的活水─台灣社會企業的理論與實踐》出版。 11/05 榮譽教授鄭清茂老師榮獲『旭日中綬章』。 2014 年秋季敘勳受章者名單,台灣的 3 名前大學教授獲贈旭日中綬章。 台灣方面,83 歲的前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陳伯陶、81 歲的前台灣大學教授鄭 清茂和 81 歲的前台灣大學教授林文月獲旭日中綬章。

新聞來源: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110300811.aspx

10/20 碩士班創作組 吳金龍同學 作品名稱:未知之名 榮獲 2014 後山文學獎社會組散文 第三名。

3


奇萊文訊

第九期 10/22 103 學年度第 1 學期 研究生論著獎勵得獎名單 得獎人

作品名稱

會議或刊物名稱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左聯小說中的話語詮釋

南台學報

試析《山歌》之語言形態—兼談晚明文學「本 色」的選擇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12 期

明代戲曲本色論的轉向:以吳江派曲家沈璟、王 驥德、呂天成、馮夢龍曲論為核心的討論

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台灣新本格推理小說的「在地」實踐——以《悲 傷回憶書》為主的討論

2014 流轉中的華文文學學術論文研討會

詩〈中山北路觀楓懷 Noordhoff──致羅慧夫〉

將發表

詩〈記憶大分──致稻垣啟二先生〉

將發表

詩〈當我翻牆時──致廖添丁〉

將發表

詩〈米棧村故事〉

《創世紀》詩雜誌 2013 年 9 月秋季號

詩〈住在便利店裡的情詩〉

《創世紀》詩雜誌 2012 年 9 月冬季號

詩〈猜題〉

好燙詩刊: Google 翻譯

詩〈親愛的,今天去吃到飽〉

好燙詩刊:週休二日吃喝地圖

詩〈新夜市人生兩則〉

好燙詩刊:週休二日吃喝地圖

散文〈撿垃圾記〉

人間副刊

散文〈更遠的星空〉

人.動物.時代誌網路專欄

童話〈媽祖的微笑〉

人間副刊

散文〈洛哥與韓姐的喜歡農場〉

幼獅文藝 727

詩〈A-G 種寫作人格及其他〉

創世紀詩雜誌

洪敍銘

陳昱文

洪佳如

邱常婷

4


10/22 【賀】本系同學榮獲 創世紀 60 年詩創作獎 獲獎人:陳昱文 作品: 〈中山北路觀楓懷 Noordhoff──致羅慧夫〉 〈記憶大分──致稻垣啟二先生〉 〈當我翻牆時──致廖添丁〉 獲獎人:宋玉文(本名 劉玠旻) 作品:當我遇見妳時我們還在遠方

11/03 第 10 屆林榮三文學獎得獎 恭喜碩士班郝妮爾同學(散文獎得獎) 作品:〈神的遊戲〉 系友陳大中同學(短篇小說獎得獎)。 作品:〈關於末日的愛情及其他〉

11/06 碩士班吳金龍同學榮獲第一屆大學青年超新星文學獎 獎項:優等 得獎作品:認真計畫

詳見 《印刻文學生活誌》2014‧十一月號

11/06 系友吳欣瑋榮獲 2014 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 獎項:榮譽獎 得獎作品:電影裡的象小姐 出版社:小小書房/小寫出版

詳見 2015 台北國際書展

5


奇萊文訊

第九期

10/24

題|客家文學與創作理念分享

演講者|葉日松老師、彭名琍小姐

2014 桐花文學巡迴講座,為鼓勵年輕人參與,客家委員會規劃巡迴講座走入校 園,邀請各位一起透過文字分享桐花文學之美、體驗客家文學的多元風情! 本次巡迴講座以「客家文學與創作理念分享」為主題,偕同吳鈞堯、焦桐、曾貴 海、愛亞、葉日松、鍾怡彥等知名作家及歷屆桐花文學獎得獎者共襄盛舉。 一面透過與知名作家們近距離輕鬆互動,傾聽作家們暢談自身創作經驗,感受字 裡行間豐沛之情感,另一方面,進行面對面之深度交流共同,激盪彼此無限想像空 間。

11/14

演講者 |王家新老師 主持人 |張梅芳老師

王家新,中國當代詩人、詩論家,1957 年生於湖 北,目前任教於北京教育學院至今。

著有詩集:《紀念》、《遊動懸崖》、《王家新的 詩》, 詩論集《人與世界的相遇》、《夜鶯在它自己的 時代》, 文學隨筆集《對隱秘的熱情》等 另有編著《中國當代實驗詩選》(與人合編)、《當代歐美詩選》、《中國詩 歌:九十年代備忘錄》(與人合編)及翻譯多種。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並曾多次 應邀在歐美朗誦、講學。十多年來,他的以詩歌爲核心的全部寫作,被人稱之爲 「一部詩歌精神的啓示錄」。

6


【系列活動】 講

題:臺灣書評時代的興起與沒落

演講者:傅月庵老師 主持人:楊翠老師 時

間: 2014.11.26(三)10:00—12:00

點:人社一館 A207 議室

題|戰後臺灣的大眾出版與閱讀 演講者|傅月庵老師 主持人|蔣竹山老師

間| 2014.12.01(一)15:00—17:00 地

題|出版編輯專題座談

座談人|傅月庵老師 x 計劃出版專書之學生 主持人|須文蔚老師 時

間| 2014.12.02(二)12:00—14:00

點|人社一館 A207 議室

7

點|人社二館第一講堂


奇萊文訊

第九期

轉學生張瀚祥從國中就開始創作小說,他表示創作對魔羯座的他而言是一種接

近死亡的事情,當確切地經歷過某些事後,用故事總結一小段對生命的看法,讓心 裡的某些東西得以平靜,當再次回想起時能有一小段感慨,然後才能確切地體悟到 自己有所成長,並且還能繼續成長下去,而徬徨時也能告訴自己是曾經如此有意義 地活著。這樣的他在高二的時候得知了華文系即將創辦的消息,在加上聯合文學新 人獎首獎得主謝家宜也轉到華文系,更堅定了他想進入本系的決心。

8


而另外來自台中科技大學的陳芷舷學姐說,原本讀商類的她因為分數剛好,所 以選填了保險金融管理系,但是入學以後發現校風並不符合原本的期望,再加上原 本就是花蓮人,兩地往返的交通費也成為一大負擔,因此才決定轉回離家較近的東 華就讀。

上一屆的學長姐是以考試的方式轉入的,許旻庭學姐說,在準備轉學考的過程 中,只有國文與英文是去補習班上課,其餘的科目以自習的方式準備。原本學姐還 有報考其他學校的中文系,但是後來聽到了一場啟發很大的演講,使她開始仔細的 思考升學的方向,考慮過後,學姐還是認為自己更加適合台灣文學系或是華文系, 因此也更專注的往這方向準備。而且學姊更提到,在準備轉學考的過程中需要一個 獨立的生活空間,才能迫使自己更專心的準備考試,而如果在宿舍和朋友住在一起 的話,可能和大家一起聊天後就無法全心準備轉學考了。 當問到家人對於轉入華文系的想法時,許旻庭學姐表示在準備的過程中家人採 取比較放任的態度,以為只是考升學考,直到進了華文系後學姊才跟家中說明,對 此家人的意見大部分還是對於念文學與未來出路方面有所疑慮。「這個社會不缺乏 工作,而是缺乏有幹勁願意努力的人。我覺得只要什麼都願意嘗試,也願意付出, 就不會餓死。」學姊認為文學系所是有許多可能性的,不論是什麼科系畢業,能擁 有這樣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9


奇萊文訊

第九期

各位轉學生們轉學後的課業問題,也許是最可以看出華文系在課程的安排 上,相較其他系所(無論文學或是非文學),有何「過人」之處。若本來就由文學 相關科系轉入,更可以直接的了解到華文系與他者的不同;而非文學相關科系轉

入,也可以明白,華文文學作為一專業學門,能夠帶給一個成長、學習中的知識 份子,不光是學問上,甚至是心靈上,有什麼樣的陶冶和進步。因此提出此問 題,一方面是為了瞭解到轉學生們對於課業是否遭逢什麼無法適應的困難?另一 方面,也可以藉著他們先前在不同科系或學校的經歷,比較出華文系課程的特色 和優缺點,互相汲取、進步。 轉學生的人際關係,永遠是全台灣所有轉學生所要面臨的共同問題。面對 突然加入的新夥伴,學校和系上是否不只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學習的新環境,也應

10


該為他們要如何融入這個新環境開闢一道門呢? 而轉學生們有什麼感想,關於課業是否會實話實說,在人際關係上又遭遇到 了什麼瓶頸,需要大家的幫助,就讓我們看下去!

1.報告很多 2.最大的差別就是老師,華文系的老師覺得真的很優質。 3.由商類轉入文學科系,尤其是華文系,對於還沒有適應的轉學生們感到有點辛 苦 4.特殊科目─「文學史」:學長姐們都說「不要問,你會怕」,頓時覺得大家就 像是誤入叢林的小兔子,等待教授們宰割。 5.以前的學校幾乎沒有上課前讀文本的要求,雖然辛苦,但相較之下收穫很豐 碩。

11


奇萊文訊

第九期

6.老師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而且老師的底子都很深。EX :文化研究概論的李 依倩老師,能一針見血的戳中報告的缺點,還能自在、隨興的把其他領域的知識混 入課程裡。

1.看待事情的觀點和面向比較廣了。EX :李依倩老師文化研究概論的:霸權, 意識形態等等,讓我開始比較注意身邊的時事和新聞並用很多方面去看待而不是只 有主觀想法。2.上台報告的次數變多了,能夠有更多機會去學習跟別人分工合作。 而個人報告似乎比較少。 3.對於新環境的陌生惶恐。 4.選課時期被課規、學程制度弄得頭昏腦脹,不論能否順利如期畢業,當下該

12


如何安排課表,常令人猶豫不定、焦慮不安。 5.讀書環境跟風氣都很好。 6.從零開始與新同學交往。

1.劇本寫作這樣的課程非常特別。 2.文化研究概論,這門課學到了很多事物,可以用文字跟這個社會民生和各種議 題連接在一起。 3.文學作品讀法,課堂上教授會帶領大家仔細的去解讀、分析並且去投入文本當 中。 4.基礎閱讀跟一般中文系不一樣,是配合著文學史進度一起上的。中文系用一年 的時間就把文學史給念完了,但是他們就只是背課本,沒有配合文學史去認識當時 著名的文本。

13


奇萊文訊

第九期 5.課程安排是有系統的,同時囊括古今、中西、理論與實用等,伴隨的文本閱 讀更大量、視野更寬廣,延伸至多種層面。 6.實務製作培養相關能力,並在實踐的過程中,為將來進入社會前打下根基。 7.(校)課規更改太頻繁。

1.缺乏對轉學生的支援,很多資訊都不清楚也找不到途徑去問。EX :港澳僑 生會有港澳會,學長姐會提供資訊或者大家交流。可是轉學生卻完全沒有,這導致 我們不知道迎新會也不知道有關學分抵免的事項。 2.轉學生跟學弟妹上課的時間比較多,可是又因為是轉學生而很難找組報告。 3.需要修習很多學分,因此系上活動無暇參加,影響了跟系裡同學的認識。

看得出來,各位轉學生們都認為華文系的課業超繁重,當然跟我們想的一樣! 但是,他們也比較出,華文系課程如此安排的優點。文學史,仍然是所有華文系學 生的夢魘,修課單上的四學分只是假象,隱匿其下的是你其他課業相加都無法與之 匹敵的巨獸!龐雜的歷史脈絡,各個文學作家的寫作技法,以及相互之間的影響、 演進,都要詳加理解,再加上大量的文本作品閱讀,學文系之最令人頭疼科目,當 之無愧。但轉學生告訴我們,相較於其他沒有文本閱讀要求的科系,大量閱當時的

14


作品,真的可以為學習文學史打下堅實的基礎。透過文本的閱讀,才能親身例證在 文學史上對這個作品的評價,更是將作品特色、技法,甚至思想內化於心的不二法 門。這當然也是各個開課老師都告訴過我們的話,不過同儕之間,還是比較有說服 力嘛! 接下來談到老師了。喔!真的是痾樂嘎ㄟ搭季捏!華文系上的老師是優質出了 名的,幾位轉學生們一來就發現,老師的底子好深啊!摸都摸不透,三言兩語就可 以讓我們的報告如同不紮實的蛋糕一樣瓦解,更讓我們微小的自信心像碎掉的冰塊

一般快速融化,流向浩瀚的大海,回不來了。不!我們當然要不屈不撓,並依附著 這些飽讀詩書的老師們,不斷學習進步,才不枉費老師的苦心以及華文系這麼優質 的學習環境!而文中二度被提及的李依倩老師,太令人崇拜了!果然依倩老師的文 化研究概論,是任何人都難以忘懷的一堂課。還有文學作品讀法、劇本寫作等等膾 炙人口,令人想一修再修,或者被迫再修的好課,更再次強調了華文系課程的多元 和專業性。而未被提及的老師們請千萬不要介意,每位老師一定都有其他的粉絲在 默默支持著,並且儘管說的是事實,我並不排除受訪者中有正在修課的同學巴結老 師的意味。更何況,老師間的良性競爭也是很重要的,是嗎!?

報告多也許是大學的常態,我們可能也已經麻痺了…但每當準備報告,筆者總 是用著比準備考試更大的心力去處理!因為它的準備時間多,老師們,尤其是系上 過度認真、學問過深的老師們,當然希望看到比臨場考試質量更高的東西,困難度 也許更高啊!而分組報告更是培養人與人之間互動,負起自己責任的時刻,畢竟華 文系學生也是悶騷出名的,多一些分組報告是非常好互相認識、互相學習的機會! 只是筆者要在此呼籲,勿當分組之中的雷神索爾,不然會被當的! 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問題。我們在採訪過後才發現,轉學生們都非常的忙碌,需要 用剩下的學年補足必修的學分,而可以互相抵銷的學分也少之又少,是不太有時間 參加系上的其他活動,因此便難以用課外的時間交到新朋友。而平常一起上課也會 發現,他們都聚在一起,很難有機會互相認識。那麼這時就是我們原來學生展現熱 情洋溢的品格的時候了(?),希望大家之後再有機會分組報告,看見落單的轉學生 時,都能伸出自己的雙手,熱心的詢問:「要不要一起組隊打怪(老師)啊?」讓他 們不再因華文系而空虛寂寞覺得冷,大家又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分享他們的獨特經 歷,互相學習。 最後,讓我們一起大喊:轉學生!請多指教!

15


奇萊文訊

第九期

如果是非本科系的轉學生,抵免的規定相當嚴格,而且很複雜,其實很多轉學 生都一頭霧水,若是本科相關科系的轉學生,因為華文系是個蠻新的科系,許多課 程都是新開出來的,許多學校,沒有這類的課程,於是,轉學生必須得花更多時間 和精力去修得學分,不然畢業困難對他們來說將會是相當大的問題。

轉學生會跟大家不熟,問題就是說,因為學分課程的性質不太一樣,上述有提 到,如果不是本科系話,要畢業就已經有困難了,還要融入班上,就更不容易。為 了學分的問題會比較忙碌,沒有辦法參與系上的事。

16


一方面是因為缺乏對轉學生的支援,很多資訊都不清楚也找不到途徑去問。比如 說港澳僑生會有港澳會,學長姐會提供資訊或者大家交流。可是轉學生卻完全沒 有,這導致我們不知道迎新會也不知道有關學分抵免的事項。另外因為轉學生跟學 弟妹上課的時間比較多,可是又因為是轉學生而很難找組報告。轉學生轉進來本來 就要修很多學分,甚至連系上活動都無暇參加,這更加影響了跟系裡同學的認識。

因為轉學生,其實經過了許多的考慮才轉入,本是滿懷期待地進入新生活,但是 卻發現沒有任何組織或是人員,幫忙他們來到陌生的環境裡來,像是迎新茶會、學 分抵免等等,還有因為轉學生事和新生是一起報到,但是卻不規定也沒有一個特別 的轉學生組織,來帶領新生訓練,反而當轉學生來參加時,好像是被孤立無援的一 群人,希望系上能多多注意一下轉學生需要幫忙。 關於學校寄來的新生包,好像是根據該屆新生的資料,來稍微包裝一下,就寄 出,但是裡面的內容卻少了很多轉學生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例如英文能力分級的 測驗等等通知。希望學校對轉學生這塊也能再用心一些。學校也可以組織一個轉學 生的單位,給予他們協助。

17


奇萊文訊

第九期

法雅克

訓練發展課主任

媚登峰集團 人資專員 環洋能源

人資管理師

宜蘭縣政府、暨南大學、企業和個人諮詢經歷 3 年以上 現任 Career 職涯輔導、諮詢顧問 台灣歷奇工作發展學會 引導師

18


講座開始就點明職場上人際的定義與朋友間人際的定義不同,職場關係上是任 務性的通常也無權選擇對象,所以了解自己與他人的人際風格是很重要的,更近一 步地要去學會分辨職場上人際關係風格,藉由運用及轉換使自己在工作環境尚能得 心應手。以下是講師的教學重點,首先成功的人生方程式無非是學問加品格加人際 關係,我認為只是加重說明人際關係的核心重點,成功的人生當然還會包括更多元 素;再來就概括地提到從組織模式來看人際關係應用,簡單來說組織模式是泛指兩 個人以上的集會或部門,應用則是只為了任務達成、個人發展與團隊建構,應用所

呼應的工作角色、個人角色、團隊角色該如何扮演再再關乎於如何與人溝通。 講師扼要地訴說職場上人際關係運用的三大要點:

了解別人個性和風格,尋找有效的互動方式 了解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尋求成長及改變 讓別人了解自己,欣賞自己進而產生影響力

我才發現,講師雖然說了很多但 無非就是在個大圓內畫小圈,脫離不 了先前概念。小活動時間無非就認識 自己隔壁同學,試著在溝通中找出對 方的人格特質,尷尬地氛圍中發現, 四周巧合地皆為大四的學長姊,原來 除了華文系對未來出路感到疑惑,各 系上將成為社會新鮮人的他們對未來 職場一樣是無所適從。大團康活動就 是以講師心理測驗下,分為藍綠金橘 四色人格特質的小組找尋共通點上台 分享,總結如何掌握人際風格與溝通 上的應用,溝通上的關鍵因素:傾 聽、表達與回應。 參與講座下送的職場雜誌看得出 文學出路的渺茫,厚厚近兩百頁的資

19


奇萊文訊

第九期 訊有關乎農業、生醫、資訊、理工、傳播等科系的出路方向,就是文學連個詞都沒 出現,但有提及最近瘋迷的文創微型產業,指出文創不該是個產業,應該說每個行 業都能注入文化,也提出常見問題比如深度不夠,號稱文化的產品「光有創意,沒 有文化」流於噱頭容易泡沫化,應試著將作品化身為精品,維持創作熱情最難,文 創涉及的商業運作、行銷可以透過學習累積經驗,但創作熱情與意志力這往往才是 決勝關鍵。

20


發行人:須文蔚 主編:葉米柑 執行編輯:吳建德、藍易、潘 美蟬、張瀚翔、張嘉祥、陳品漩、丁品心、蔣 佳容 美術編輯:盧文濤 校稿:盧文濤 特 別 感 謝 : 張愛、陳少翔、許旻庭、陳芷弦、張瀚翔、 張嘉祥、陳彥銘 封面照片提供:陳日瑒 2014 年 11 月出刊

2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