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 Post 004

Page 1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報 A Theater for Arts and New Lifestyle

004 2017 JAN.FEB.

終於回家

吳孟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童話新視野 青春正好,讓我們蠢蠢欲動!

荷蘭舞蹈劇場—NDT 1 現身臺中國家歌劇院

NTSO簡文彬 ╳ NSO呂紹嘉 ╳ TSO桑德霖的藝界對話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報NTT-POST》 A Theater for Arts and New Lifestyle

004 2017 JAN.FEB.

Contents 003 NTT JOURNAL

給自己一場重溫青春的童話旅行

COVER STORY

NTT-TIFA 青春是一種心情 更是一種態度

大事件 INSIDER

012 022

004

終於回家 吳孟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007

擁有「全世界最棒舞者」 荷蘭舞蹈劇場—NDT 1現身臺中國家歌劇院

劇故事 FOCUS

010

童話新視野 青春正好,讓我們蠢蠢欲動! 012 《彼得潘》不是百老匯,也不是迪士尼 015 《小木偶》走出自我,體會成長 018 《夜鶯》一個溫柔又詩意的東方隱喻 020 《晴空小侍郎》善良化解死亡與恐懼

004 020

PEOPLE

022 024 027

王羽佳 不服輸的青春鋼琴家 藝界對話 簡文彬×呂紹嘉×桑德霖 用靈魂低吟淺唱的音樂奇花 Patti Smith & CocoRosie

STAGE

028 030

郎祖筠 ╳ 孫翠鳳 明華園穿梭劇《愛的波麗路》 顛覆傳統與現代跨界想像

GALA首度臺中登場 一整晚的頂級芭蕾饗宴

報消息 032 AGENDA

發行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信箱│service@npac-ntt.org 編輯製作│康泰納仕樺舍集團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 號

發行人│王文儀

讀者與廣告服務專線│(04)22511777

發行人│劉震紳

編輯顧問│鄭林鐘

印刷│興台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本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視覺總監│古宏龍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51 號15 樓 開館時間│週日∼週四:11:30 ∼ 21:00

官網│www.npac-ntt.org

編輯總監│莊幃舜

資深主編│李佩晴

主編│鍾苡紅

電話│(02)27328899

週五、六及國定假日:11:30 ∼ 22:00

導覽服務│本館依不同內容與需求,提供定時導覽、兒童導覽與夜間導覽。民眾可以在歌劇院官網「導覽服務」線上預約,或在本場館「顧客服務」櫃台現場登記。 無法參加導覽的民眾,或於現場以QR code 使用雲端文字導覽。 無障礙服務:無障礙專用停車位│本場館地下停車場設有無障礙專用停車位五格,皆靠近通往大廳的入口,並設有指示牌指引動線。每個專用停車位空間寬敞,可方便輪椅使用者上下車。 輪椅租借│【服務台】提供輪椅租借服務。

廁所設施│各開放樓層均設置無障礙廁所。

觀眾席│本場館大劇院、中劇院及小劇場都設有輪椅席與陪同席。


NTT JOURNAL

2017年伊始

給自己一場重溫青春的童話旅行,發掘最真實的自己 親愛的朋友: 轉瞬間2016已逝,即將迎接2017新春的到來,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歡樂氣氛,期待已久的長假期,讓人感覺輕鬆歡愉。12月份精心籌劃的聖 誕燈光秀及紅毯音樂會剛劃下休止符,不知道你親自到歌劇院來享受了嗎?一張張抬起頭看著閃耀星光投影的側臉,一幕幕跟家人相視而笑的感動,以及聽著 悅耳輕快歌曲而雀躍的心情,真希望這些溫暖與美好的氛圍都能延續到2017。 新的年度,歌劇院以「青春」為策劃主題,將「歌劇院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呈現在中臺灣觀眾的面前,透過劇場的敘事角度來呈現不一樣的、重新詮釋後的 青春,青春不僅是達達馬蹄般的稍縱即逝,青春更是充滿智慧和坦然的回顧。 除此之外,《大劇報NTT-POST》改版後首度發行,你發現了嗎?特別企劃由臺灣旅荷舞者(也是臺中孩子)吳孟珂,於即將站上歌劇院舞台之際,和我們分 享終於回家的激動心情;焦點話題介紹「劇場式新童話」系列的四檔節目,帶著我們一同溫習長大過程中,來不及仔細思索與探討的四種情懷,走進劇場觀賞 演出,就是走進一場只屬於你自己用內心感受的童話旅行;風雲人物則試圖描繪紀錄國內外優秀表演者的輪廓,帶著你我一探青春究竟。 更棒的是,我們準備了一份最有氣質的禮物獻給你和你的朋友!即日起至2月11日(六),凡於歌劇院票口購買任一檔節目票券即能享有九五折優惠,還可獲 贈限量封套、客製化祝福小語及祝福紅包袋。快點到歌劇院來吧! 溫馨小提醒:春節期間從1月24日(二)至1月27日(五)、2月2日(四)至2月3日(五)歌劇院將全天閉館,新的一年我們將持續努力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若是你也剛好許下喚回初心的新年新希望,但願歌劇院的劇場時光,能成為你找尋自己的車站入口,成為你「停一下,再出發」的地方。2017新年快樂!

COVER STORY NTT-TIFA

青春是一種心情 更是一種態度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報

「台灣國際藝術節」簡稱TIFA,已成為亞洲重要的藝術節品牌,雖然時間不長,但是TIFA在臺灣和國際接軌及交流上,可說

A Theater for Arts and New Lifestyle

是一個重要機制與平台。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支持TIFA到臺中的想法,並積極地在2017年以「歌劇院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

004 2017 JAN.FEB.

(NTT-TIFA)為品牌名稱出現,在臺中延續了TIFA「品質的要求、國際擴張度、節目多元性」等三個特色。 說起2017年NTT-TIFA以「青春」為題的緣起,其一,臺中國家歌劇院是一個年輕的場館,所以用青春的心情看待藝術節這 個品牌;其二,青春也是我們的一個心態,我們因此不需要被束縛,而是大膽嘗試各種策畫的可能。

青出於藍 入勝超凡

我們所熟悉國際上的老品牌藝術節,例如法國亞維儂,或是英國愛丁堡,他們在過去五、六十年追求劇場藝術最極致呈現, 吳孟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但是近幾年特別推出強調親子和全家可以看的節目,他們把節目的觀眾群往下延伸,直接送到年輕孩子面前。年輕化已經是

王羽佳 不服輸的青春鋼琴家

劇場式新童話

國際藝術節的趨勢,因此我們思考TIFA這個品牌來到歌劇院的時候,希望和臺北既有的規畫有些區隔而特別強調親子共賞。

那些青春時所忽略的殘酷•憂傷•荒誕與曾經犯下的錯

NTSO簡文彬 ╳ NSO呂紹嘉 ╳ TSO桑德霖的藝界對話


Big Event 大事件


INSIDER

終於回家

吳孟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現任荷蘭舞蹈劇場—NDT 1團員的吳孟珂,2010年破格以22歲進入NDT 2(超過最高徵選年齡1歲),2013年進而錄取為NDT 1團員。 當年在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還未畢業,毅然決然背起行囊赴歐洲參加徵選的吳孟珂,先是加入德國慕尼黑劇院舞團, 如今轉眼加入NDT已有六年多的時間。她一路勇往直前的青春,令許多年輕舞者欽羨。然而,對她來說,青春是什麼?她想要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Text│許雁婷 Photo│Joris-Jan Bos、NDT summer intensive

「我眼中的青春,不是由年齡來定義,是心理狀態,永遠保持 好奇的態度。」吳孟珂說,一個20歲的年輕人,如果對很多事 情不感到新鮮,沒有熱情的話,就是一個老人。

青春是永遠的好奇 吳孟珂舉例,曾和現任以色列巴希瓦現代舞團 (Batsheva Dance

Company)藝術總監的編舞家歐哈德.納哈里(Ohad Nararin) 一起工作,他已60幾歲,卻有40歲一樣的活力;瑞典編舞家馬 茲•艾克(Mats Ek)也是,70歲仍在舞台發光。「看到他們 我想,哇,這才是我想要的!」吳孟珂語氣興奮。「我希望這 樣的青春一直都在,不是外表,而是一種態度。」 以她自身而言,「吳孟珂」這個名字常與獲得NDT(Nederlands

Dans Theater,以下簡稱NDT)「終身合約」一詞連結在一 起。但她特別說明,這只是荷蘭給予勞工的保障,在雇主與 ©身體微旅行 邱怡綺

員工簽訂短期合約滿三年後,若要繼續聘用,就必須提供終 身合約,不得任意解僱。舞者作為一個職業,也享有相似待 遇,工作滿四年後,第五年能獲得無限期合約( indefinite

contract)。「這個機制對舞者是一個很好的保障,但我不認 為這就代表能夠安逸。」吳孟珂說,「我繼續待在NDT是因為

吳孟珂透露,她知道爸爸後來有默默自己做功課,試著了解現

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吸收、想要經驗,這才是我想留下來的原

代舞是什麼,荷蘭舞蹈劇場的背景和內容等等。一路走來,她

因。」她不放任自己對現狀感到舒適,仍飢渴於各種學習。

非常感謝爸媽對她的信任,以及當初爸爸的一句話,養成她後 來主動、獨立的態度和個性。

發自內心喜歡你想做的事 一步一步抓住夢想

唱跳,就起了以後想繼續跳舞的心念,但她的父母起初反對。

之所以想進NDT,吳孟珂說,是在大學西洋舞蹈史課堂上看到

回憶國小、國中沒學跳舞時,吳孟珂笑說:「我幾乎天天找麻

影片,感到不可思議,「原來有這樣的舞團!」於是積極上網

煩!」跟姊姊打架什麼樣樣都來。直到國二,爸爸說一句:

查相關資訊。後來發現,NDT 2報考年齡為17到21歲,而她當

「妳真的想跳就自己去找。」吳孟珂像是終於獲得解禁一般,

時已經要21歲了,感到心急,必須馬上出發。怎麼做呢?錢

©Joris-Jan Bos

興奮地自己去找了舞蹈社學舞。從那時起,跳舞生涯都是她自

©吳孟珂

「想跳舞是從幼稚園開始。」小小的吳孟珂因為幼稚園的帶動

在哪裡?怎麼過去?心裡冒出一堆問題時,吳孟珂沒待著乾焦

己規劃的。自己報考文華高中舞蹈班,而後發現臺北藝術大學

急,找獎學金、找機會、找出國的方式,一步一步,就這樣開

有七年一貫制舞蹈系,又從臺中搭車北上考試並錄取。北藝

始了她在歐洲的職業舞者生涯。

大舞蹈系還沒念完,又申請了學校流浪計畫獎學金赴歐徵選,

從自己的經驗說起,吳孟珂認為,「要發自內心地喜歡你想做

之後便休學進入德國慕尼黑劇院舞團;時隔一年後正式加入

的事。」歐洲有不少臺灣舞者,但每個人都很不一樣,有各自

NDT。

獨特之處,都是真心喜歡著舞蹈。「因為喜歡,就會飢渴。」


©吳孟珂

INSIDER

言很受用。」吳孟珂說。 每一位舞者都獨幟一格,也是吳孟珂認為NDT可以持續吸引許 多客席編舞者的原因之一。吳孟珂說明,除了NDT有長久歷史 和穩健的基礎外,NDT是個非常國際化的舞團,保持開放的態 度及工作方式,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很能理解並 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正因NDT每位舞者的長處不盡相 同,讓編舞家擁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吳孟珂說:「NDT從來不 干涉客席編舞家的工作方式,他們有很大的創作空間。」特 別的舞者加上得以自由創作的編舞家,構成這個持續良性循 環的國際舞團。 吳孟珂特別提到比利時偷窺者劇團(Peeping Tom)藝術總監 加比耶拉•卡里佐(Gabriela Carrizo)擔任NDT客席編舞家 時,帶給她的莫大影響。吳孟珂說:「他打開了我另外一面, ©Sasha Grootjans

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表演者。」卡里佐告訴舞者們:「絕對不 要對自己說不(You never say no to yourself)。」他給舞者 的自由度直逼極限,「自由太大時,很容易迷失。」吳孟珂 說,當時總是一直反問自己,和自己對話,也常常有撞牆期, 吳孟珂說,舞者非常辛苦,每天早上起床都要重新面對自己的

害怕自己沒有東西可嘗試了。心情一直起起落落,在迷失之前

身體和心理,每天的身體都不一樣,每天都要調整。只有非常

遊走。但與卡里佐的合作經驗讓吳孟珂建立起自己也可以是個

喜歡,才會去深入了解自己想要的東西,永遠想著:「我還要

表演者的自信,發覺:「美不是偽裝,而是做你自己。」

更多。」

另外,NDT也不吝於培訓舞者,例如發現吳孟珂擁有從事教育

吳孟珂提到,NDT每年舉辦為期兩週的夏日集訓營(Summer

和分享的人格特質,近來便在這方面多給她一些機會。吳孟珂

Intensive),開放全世界的年輕舞者申請,她擔任其中的即興

也認為,藉由分享,她更了解自己了,她不排斥未來在教育及

老師。吳孟珂說:「那些舞者讓我驚豔,他們實在是太飢渴

分享上的路繼續下去。

了,我丟一點東西就能起非常大的漣漪,總有連續不斷的問

踏上回家的路

充足的準備,迎接挑戰。也是因為這個集訓營,促使她有了在

八年前,離家到歐洲的路漫漫,直至今年,吳孟珂才終於要隨

臺灣舉辦「身體微旅行」計畫的想法,希望臺灣舞者也能有更 多刺激交流。

©吳孟珂

題,身體也非常好。」這經驗反過來讓她每天戰戰兢兢要做好

NDT回到臺灣演出,這次她參與其中兩支舞作《停格》和《激 膚》。第一次回臺演出,就是回到自己的家鄉臺中,「心情蠻 激動的。」吳孟珂說。在NDT已經有六年多間的時間,巡迴演

用觀察和欣賞學習

出場次數不勝數,然而她不諱言,站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舞台

回過頭談吳孟珂在NDT的經驗,她形容自己一直在用觀察和欣

上,對自己仍是不小的挑戰,時差和身體狀況會是首當其衝,

賞的態度在NDT裡學習。吳孟珂說,NDT裡的每一個舞者都非

再者當然是因為回家了,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但她還是期待

常獨特,有各自不同的強項,可以彼此看見自己沒有的。「透

自己能夠自在地演出。獨立自主的她,有著年輕舞者身上難見

過欣賞和聊天,了解他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理解肢體,對我而

的從容,而從這次NDT的好票房中,也可以看見臺灣觀眾對孟 珂最直接、熱情的支持。


©Rahi Rezvani

擁有「全世界最棒舞者」

荷蘭舞蹈劇場—NDT 1 現身臺中國家歌劇院 被眾多國內外媒體譽為擁有「全世界最棒舞者」,不能錯過的舞團,時隔15年,荷蘭舞蹈劇場(NDT)再度來台, 這次現身臺中國家歌劇院,將帶來什麼令人驚艷的舞作,引人期待。 Text│許雁婷 Photo│NDT

在每位舞者的人格特質及個體性,而和NDT合作,因為了解這

保羅•萊福特(Paul Lightfoot)與駐團編舞家蘇爾•萊昂(Sol

些舞者,特別讓他感覺像回到家的安全感,能夠在裡頭與他們

León)的合作作品外,更有兩位當今舞壇備受矚目的編舞家克

安心工作。尤其在《激膚》裡歌克更是與舞者們各自單獨密集

莉絲朵•派特(Crystal Pite)與馬克•歌克(Marco Goecke)

工作、交流,試圖召喚出史密斯音樂中對他足具意義的精神。

的作品,三支舞作無論就肢體、視覺、聽覺而言,風格都迥異

《激膚》保有歌克在許多作品中展現的特殊風格:動作快而細

其趣。萊福特說明:「NDT多年沒到台灣演出,舞者們都有著

小、精準到位。其編舞的肢體特別注重於上肢,手臂動作遠遠

厚實的古典背景基礎,同時又都有足夠的能力演繹編舞家們的

多於雙腿,頗為罕見。萊福特說:「這是歌克創造出來的一種

各種風格。讓作品能夠呈現編舞者及舞者寬廣的多樣性,對我

不可思議而近乎狂亂的風格。對我來說像是一個極為獨特的畫

們來說非常重要。」此外也有些私心,想多呈現團內唯一的臺

家,當你看到一幅畫,你知道那就是他。沒有人可以像他。」

灣舞者、同時是NDT相當出色的關鍵成員——吳孟珂有在其中 擔任要角的舞作,其中她將演出《激膚》和《停格》。

©Rahi Rezvani

今年二月,NDT將站上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舞台,帶來藝術總監

2015年榮獲德國 TANZ 舞蹈雜誌評論家所選出的「年度編舞 家」(Choreographer of the Year),歌克豐沛的創作能量少 人能及:10年內編創超過40部作品,並持續受到世界多個重要

《激膚》Thin Skin by Marco Goecke 向龐克教母致敬

舞團邀請委託創作,或許這正來自歌克敏銳的心智。一如龐克

喜歡搖滾音樂的觀眾,這場演出中絕對不可能錯失的關鍵字:

時提及,他自小深受焦慮與恐慌之擾,而這使他對他必須保護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美國知名唱作人、詩人,對龐克

的一切、周遭的人事物極度敏感,如此經驗無疑地亦成為他創

及搖滾樂人、樂團產生莫大影響的教母級人物。她的音樂被大

作的驅力,也從本質上地不同於他人,走一條自己的路。

量地使用在《激膚》中。這是一支對佩蒂•史密斯致敬之作。

在佩蒂•史密斯的音樂中,強烈的搖滾節奏強化舞者狂熱的肢

被NDT舞者俏皮形容為「頑童」,來自德國的荷蘭舞蹈劇場協

體語言,加上舞者身著滿佈刺青圖騰的緊身服裝,如同環繞在

同編舞家馬可•歌克熱衷於將流行搖滾文化入舞。至於《激

肌膚之上,呈現出衝撞反叛的精神,其間迸發的激烈能量充滿

膚》,歌克說,這些都是他聽了非常多年、很喜愛的歌曲,

在單人舞及雙人舞之間。舞台略顯陰沈,讓觀眾有高度的遐想

自己創作的一個作品。歌克極少與一群人發展群舞,他更聚焦

©Rahi Rezvani

《激膚》對他而言是個很個人、很私密的創作,就像是特別為

的反叛源自於對周遭、對物質的敏感,歌克曾在紀錄片中受訪

空間。此作在2015年首演後,獲得荷蘭媒體de Volkskrant 讚 譽為「原創、強而有力、展現驚人的天賦」。

0 0 7


INSIDER

《停格》Stop-Motion by Sol León & Paul Lightfoot 幽微絕美的生命探尋 眼見之外,這場演出無疑將飽足觀眾的耳朵。在《激膚》的 龐克搖滾之後,《停格》要調頻至另一個悠長迷幻的聲音環 境。NDT藝術總監駐保羅•萊福特與駐團編舞家蘇爾•萊昂共 同創作的《停格》,使用的是現代音樂作曲家麥克斯•瑞赫特 (Max Richter)的音樂。值得一提的是,兩位編舞家在其他 作品上另外也與極限音樂大師、當代音樂代表之一菲利浦•葛 拉斯(Philip Glass)合作多年,不難看出其音樂取向。 瑞赫特以《與巴席爾跳華爾滋》電影配樂贏得「歐洲電影大 獎—最佳作曲」,其音樂充滿畫面感,能提供聽者高度的想 像空間。《停格》中使用的音樂是瑞赫特親自挑選的,而《停 格》根據這些音樂爬梳出其敘事線,「這個作品強烈地建立在 音樂上。」萊福特說。 談到畫面,這支舞作也是整場演出唯一與影像合作的。影像是 畫質細膩的巨幅慢速影像,其中還包含兩位編舞家女兒的畫 面。舞台設計還運了用細緻的白色粉末,在舞蹈過程中時而揚 起如星、如塵,時而霧如漣漪。瑞赫特的音樂加上影像及舞台 設計,整體創造出唯美的氛圍,記寫時光的消逝與追尋。萊福 特自述:「這個作品描繪環境的改變與轉化,我們如何深受影 響,生命卻總能在其中找到力量繼續下去。」兩位編舞家承襲 古典技巧並花了很大功夫試圖將古典美學和舞者身體之美結合 到最佳狀態。此作2014年首演時獲得荷蘭評論家四星級的高 度讚賞。萊福特與萊昂編創合作超過26年,於2002年同時獲 聘為NDT駐團編舞家,有著非常好的默契。萊福特身兼藝術總 監,總是展現高度創意並以極為開放的態度與舞者們合作,在 作品中時常與舞者一同尋找素材、一起發展;萊昂則特別擅於 ©Rahi Rezvani

作品整體氛圍的營造。此雙人組合至今已共同創作超過50支作 品,且獲得無數的藝術獎項,包含有荷蘭舞蹈界最高榮譽,由 荷蘭劇院及音樂廳管理協會頒發的「最佳舞蹈製作天鵝獎」。


《揮別》In the Event by Crystal Pite 層次豐富迭起具爆發力 《揮別》的加拿大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是當今國際舞壇備 受矚目的編舞家之一。2002年,於溫哥華創立基德皮沃舞團 (Kidd Pivot),聚焦於她個人的創作。2008年起受邀擔任NDT 客席編舞家,並經常受知名舞團邀請重製及委託創作。派特曾 獲得無數藝術獎項,2015年更獲得歐陸劇場界極具代表性的英 國勞倫斯•奧立佛獎「傑出舞蹈成就」榮譽(Laurence Olivier

Award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Dance)。美國媒體 《紐約客》(The New Yorker)曾讚譽其作品為「令人驚嘆的 美麗與完美!」 不僅如此,據聞派特還是NDT舞者都非常喜歡的一位編舞家, ©Rahi Rezvani

聰明、有智慧、有計畫,進到排練場時往往腦中已有準確的藍 圖。在與舞者進行排練工作時,她總能以沈穩有邏輯地方式 緩緩道來,編舞又倍具爆發力,令舞者們信服。派特以縝密的 編舞結構著稱,且許多作品都能反映出她結合其他藝術形式的

擅長融入近似街舞的身體律動,包括地板和嘻哈等。從她編舞

創意,尤其是文學。《揮別》亦是如此,結合多種元素,她創

的肢體中可以看見身體重心低、向地性高,舞者和舞者之間有

作出近似起承轉合的結構,並且層次轉折豐富。無論肢體、視

著緊密連結。萊福特觀察,同樣重視舞者的個性特質,派特卻

覺、燈光,各有強烈語言,派特在《揮別》中運用各種劇場元

恰恰與歌克完全相反,她很擅於將每位舞者的特質相互結合,

素創建了自己的一處天地,空間詩意而充滿暗喻。音樂則是出

構創出美麗的場景。

手於她經常合作的作曲家歐文•貝爾頓(Owen Belton)。

在《揮別》的八位舞者整體表演中,層層疊疊的優婉結構裡,

從派特的經歷中看見深厚的芭蕾基礎,卻難以定義派特的肢體

可以看見憂鬱內斂,也有細膩,又有時展現飽滿爆發的力量,

語彙及風格,不可預測性讓這位編舞家更令人好奇。派特編舞

內在起伏與外在感官的衝擊都能緊扣觀眾心弦。

©Rahi Rezvani

0 0 9

地點:大劇院

2.24 19 : 30

2.25 14 : 30

荷蘭舞蹈劇場—NDT 1 《激膚》×《揮別》×《停格》 Nederlands Dans Theater 1 《Thin Skin》 × 《In the Event》 × 《Stop-Motion》

QR CODE 觀看線上影音


童話新視野

青春正好,讓我們蠢蠢欲動! 臺中國家歌劇院在2017年春天推出以童話為故事背景的四檔戲: 《彼得潘》,導演 羅伯.威爾森(美國);《小木偶》,導演 喬埃•波默拉(法國) 《夜鶯》,導演 鄭嘉音(臺灣);《晴空小侍郎》,導演 許栢昂(臺灣)。 四劇同屬以「青春」為主題的「歌劇院2017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 也是歌劇院於2015年啟動的「新童話計畫—展演21個21世紀的童話」節目之一。

Story 劇故事

©Elizabeth Carecchio

©柏林劇團

Text│呂惠萍、陳思宏、王世偉 Photo│各劇團提供、iStockphoto


FOCUS

假如童話是傳說中的「夢幻之島」(Wonderland),

舞台上,藝術家藉由翻新童話,帶領我們重返青

光明,一個黑酷靈動。從《彼得潘》的配樂邀請類似

這四齣戲就是夢幻之島上的四個火車站,四站串聯,

春,回憶起我們追逐夢想的能力,同時也帶給我們

迷幻音樂的創作人參與,便可知西方兒童劇場的素材

蔚為奇幻大觀。四位導演站在不同月台對著觀眾吟風

可能遺忘,或是來不及保存的童真。然而,這些

多元及大膽融合;而臺灣明快豪華的製作風格,則是

詠月,述說自己城鎮的風光旖旎;當我們下車,身後

童話,卻不單純是一場場快樂的戲,甚至有一點黯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朋友。東西方創作無關好壞,

火車逆向疾駛消逝,回頭緊隨導演腳步,終於抵達童

黑,角色也不是典型模樣,如仙子變巨大魁梧、鬼

而是缺一不可。

年公園,找到那個因為急著長大,匆忙中遺忘在木椅

怪講起人情味,小木偶的奇幻旅程,充滿驚喜卻偶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說:「這是一個洗

上的四個珍貴情懷:純真、誠實、真心以待、善良。

見孤獨哀傷——似乎提醒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況

滌昇華的過程。」2017 NTT-TIFA藉著四齣以劇場為

「童話」若被視為一趟冒險的過程,是一次隨著想像

味,只有自己最能體會。

骨、童話為髓的精湛演出,提供給觀眾的——不只孩

的翅膀自由翱翔的旅程,那麼「童話」和成長背後所

此次四個作品的導演正好兩位來自東方、兩位來自西

童,也包含成人——毋寧是生命的再洗滌,只為了那

隱藏的「社會化」,彼此之間的關係必然是一種平行

方,當西方遇見東方,在表現及敘事風格一個是歡慶

生命的夢幻之地:童話——永恆的青春。▉呂惠萍

星球。長大後的我們似乎不再嘗試、不再擺脫舒適圈 去冒險,甚至恐懼釋放想像力,漸漸遠離創新、拒絕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

©無獨有藕工作室劇團

不同,甚至冷漠不再真心。

0 1 1


FOCUS

情懷1:純真——《彼得潘》 《彼得潘》追求的是一種「純真」,一種長大後就失去的純真,也是一種童年態度,長大後就摒棄了的特質。因為長 大就不真了,他拒絕長大,把「時間」拋在腦後,讓人忍不住思考,為什麼人在社會化後就不能保有初心?導演羅 伯.威爾森藉著像是叛逆少年的彼得潘宣示:我們只是外表不同,但是追求純真這件事並沒有太大的差異,無論是優 雅的,或是很搖滾的,在心底都能保有純真。▉呂惠萍

0 1 2

不是百老匯,也不是迪士尼 猜謎聽到關鍵字「虎克船長、小飛俠、溫蒂、小仙子」,幾乎每個人都會馬上說出《彼得潘》Peter Pan , 這個由詹姆斯.馬修.貝瑞(J.M. Barrie)寫的故事經迪士尼動畫改編、好萊塢電影拍攝、百老匯劇場演出, 已成為許多孩子熟稔的床邊故事。

©柏林劇團

但,童話真的只能迪士尼嗎?


©柏林劇團

©Hsu Ping

導演 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

充滿地獄色調的Neverland

年三月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帶來羅伯•威爾森

《彼得潘》是一齣歌舞劇,但絕不是以往臺灣觀眾所

(Robert Wilson)執導的《彼得潘》,以黑暗的死亡

熟悉的歌舞劇型式。羅伯•威爾森找來另類音樂姊妹

美學,顛覆觀眾對彼得潘的童話想像。

組合可可蘿絲(CocoRosie)擔任作曲,為這齣製作寫

柏林劇團由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創立,是「史

下多首曲風詭譎的歌曲。可可蘿絲的曲風一向怪誕,

詩劇場」、「疏離效果」的起源,在當代劇場史上佔

曲式與歌詞皆反主流,她們專門為這齣戲所寫的歌,

有重要篇章。希特勒掌權期間,布萊希特流亡至美

沒有迪士尼的美聲高亢,也不符合百老匯的商業主

國,去國懷鄉。二次大戰後,他回到德國,在西德與

流。音樂是德語劇場的重要元素,演員在台上唱歌,

東德之間,他選擇了以社會主義建國的東德,揚棄西

絕不是為了展現美聲音準,而是以粗糙的聲音質地,

德的資本主義。1949年,布萊希特在東柏林創立柏林

建構刮耳的戲劇張力。可可蘿絲的曲風正好完全符合

劇團,開始實踐他的劇場理想,他認為劇場應該是個

導演的美學需求,雖然乍聽並不「悅耳」,但音符緊

批判場所,觀眾與舞台必須有個「疏離效果」,才能

貼戲劇的地獄色調,帶領觀眾進入充滿死亡氣息的彼

有理性思辯的空間。布萊希特過世後,遺孀海蓮娜•

得潘世界。

魏格爾(Helene Weigel)繼承他的理想,讓柏林劇團

羅伯•威爾森的《彼得潘》是成人版的暗黑童話,演

成為東德鐵幕裡聞名世界的政治劇場,許多劇作都成

員臉塗上白妝,髮型、戲服皆奇幻詭異。舞台主要色

為改變當代歐陸劇場樣貌的美學指標。

調是黑白,光影切換建構迷幻地獄風景,佈景充滿簡 ©柏林劇團

德國柏林劇團(Das Berliner Ensemble)即將於2017

貼近黑暗原型的《彼得潘》 臺灣劇場迷引頸多年,終於盼到柏林劇團來臺演出

潔的幾何線條。舞台上更充滿人物剪影,角色舞動、 歌唱,動作誇張,這絕不是大家習慣的迪士尼,也不 是群舞整齊的百老匯,這齣《彼得潘》,所有人物充

《彼得潘》,這是劇團首次訪臺,卻也是這齣戲國際巡

他認為羅伯•威爾森是當今劇場的說故事大師,把家

滿缺陷,不說教,不掩飾,小仙女是跨性別的魁梧扮

演的句點,觀眾若錯過了這次表演,恐怕很難再一飽

喻戶曉的童話文本交給他,一定能翻轉童話。羅伯•

裝者,虎克船長在台上耍皮鞭,不肯長大的彼得潘,

眼福。

威爾森之前曾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兩度拒絕執導《彼得

是闖入惡夢的地獄使者。

劇場名導羅伯•威爾森精力充沛,不斷與世界各大劇

潘》,這次柏林劇團總監捧著文本上門,他讀童話讀出

真實人生從來不是玫瑰童話,柏林劇院的《彼得潘》

場合作,繼續實踐他的劇場美學。他本人非常熱愛柏

了新鮮滋味,決定接手。

有刺,扎入視覺,探入聽覺。如同可可蘿絲為了這

林的叛逆氣氛,那裏的劇場不愛寫實、厭惡商業,舞

然而,這位前衛劇場導演改編《彼得潘》,目的不是建

齣戲所寫的主題曲〈死亡是很棒的大冒險〉(To die

台上充滿激進的政治辯證,與他的理想非常合拍,因

構一齣歡樂的世外桃源,他專注原著的黑暗元素,讓

would be an awfully great adventure),導演邀請觀

而多次與柏林劇團合作。現任柏林劇團總監克勞斯•

這齣柏林版的《彼得潘》充滿歐陸劇場的反骨氣味,

眾一起進入暗黑地獄,重寫童話。真實人生裡失效的

佩曼(Claus Peymann)與羅伯•威爾森私交甚篤,

創造出屬於新世紀的劇場童話。

魔法,都在劇場冒險裡重生。▉陳思宏

0 1 3


FOCUS 追尋無畏無懼的自由度

經過地獄之谷,才知道天堂在哪裡。這些話語儼然是

場世界,透過我們投射在彼得潘白色臉龐下的那顆強

羅伯.威爾森對於臺灣的觀眾並不陌生,曾經來臺和

劇場先知般地警醒世人:已被社會化的人們,唯有再

大的叛逆之心,我們終於重返夢幻地,真真實實感受

臺灣劇場團隊合作過《歐蘭朵》和《鄭和 1433 》,

度回到童年,才能體會人在出生與童年階段所擁有的

「童年純真」帶來一種無畏無懼的自由度。

《彼得潘》雖是威爾森唯一以童話為背景的劇作,但

最初始的情懷:純真,透過純真才能體會其中所蘊含

王文儀說:「為什麼我不選羅伯•威爾森其他的戲,

是維持一貫的舞台風格:強烈意象、冷冽燈光、簡潔

的自由果實有多麼甜美。

實在是他這個戲跟他其他的戲相較,力度特別強。」

肢體,以及如機械般地重複性旋律。羅伯.威爾森利

於是,在羅伯•威爾森的劇場世界,彼得潘被塑造成

被問及是否也有心中的無憂夢幻島,王文儀自剖是一

用元素重組,改變我們長久以來習慣的平衡、習慣的

一個外表叛逆、冷冽的青少年,歷經有如大冒險般的

個非常不夢幻的人,而是一個追求高度自由的人,若

意象、習慣的對話、習慣的肢體動作,以不同的節奏

死亡威脅,在酷臉之下一顆追求不被社會化所束縛的

是作品沒有讓她看到創作人的自由心,例如自由想像

串接,並以特定的音樂賦予元素更深刻的生命,於是

自由之心仍不改其志。

度、自由發揮度,或是自由顛覆度,就無法忍受。

創造一種蒙太奇的效果,強迫我們跟著這個失去平衡

因著留在童年、因著拒絕長大,曾經擁有的一切與他

觀眾可以從四部童話為背景的作品中看到寬廣的世

的張力一步步俯伏前進,穿越現實俗世,擺脫一切我

漸行漸遠,只見其緊緊地擁抱著、只存在夢幻之島,

界,一個所謂的「夢幻之島」,那裡有全然的行為、

們所熟悉的,探索那一個有點危險,有點刺激,有點

或海市蜃樓的「純真」,終將遺忘了也被遺忘。為著

調度、叛逆的自由。然而,王文儀特別強調,成功的

超現實,像是畫家達利的世界。

那情懷,如此逆著生命和世俗走,那是需要多強大的

自由來自高度的紀律,在劇場裡,就是用一個非常精

羅伯•威爾森認為《彼得潘》毋寧是一個三稜鏡,可

一顆叛逆之心啊!

準的演出,呈現最純粹的創作思想自由。《彼得潘》

以映照出角色的光明和黑暗,而且相互支撐著,唯有

而台下觀戲的人們也沒閒著,透過羅伯•威爾森的劇

就是這樣一齣戲。▉呂惠萍

©柏林劇團

0 1 4

【舞台解密】—《彼得潘》中被重新解構的角色 羅伯•威爾森厭惡商業媚俗,作品從不寫實大眾,他執導的《彼得潘》充滿翻轉創意,是一場

以扭曲的身體姿態,徹底顛覆這個小仙女角色。羅伯•威爾森不是安份的導演,他魔棒一揮,

超現實的視覺盛宴,演員以默劇誇張身段重新詮釋經典童話,場景宛如惡夢之境,觀眾卻不想

「叮鈴」在性別光譜自在遊走,讓劇場裡的《彼得潘》更多元。

醒來。

羅伯•威爾森也在舞台上建構了冰冷的童話世界,以黑白為基調,彩色光影投射,舞台上佈滿

《彼得潘》的幾位經典角色都有出現在舞台上,例如身軀微小、充滿心機的小仙子「叮鈴」

剪影;尤其偶戲、影子劇場、默劇等劇種的手法,更是舞台上的重要元素。冰冷藍光裡,《彼

(Tinkerbell),在羅伯•威爾森的舞台上,卻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扮裝皇后。跨性別的反差安

得潘》不是甜美的夢境,而是荒謬的童話,魅影逼人,角色嘶吼。羅伯•威爾森的前衛與叛

排,讓這個仙子角色多了越界的趣味,在柏林謝幕時,常得到最熱烈的掌聲。扮裝並非「模

逆,在這齣製作裡完美呈現,他厭惡溫情的迪士尼,他的彼得潘宛如搖滾巨星,帶領溫蒂逃離

仿」或者「複製」另一性別,而是透過誇飾的角色切換,超越男女性別的二元桎梏,醜怪或

日常,闖入永無休止的惡夢。

戲謔,創造新的性別可能。克里斯多福•奈爾(Christopher Nell)戴上假髮、手持仙女棒,

走入劇場前,請忘了迪士尼。柏林劇團的《彼得潘》,多元跨越,冰冷荒誕。▉陳思宏

地點:大劇院

3.3 19 : 30

3.4 19 : 30

柏林劇團《彼得潘》×羅伯・威爾森 QR CODE 瞭解更多


情懷2:誠實——《小木偶》 《小木偶》探討的是「誠實」,深度社會化的成人內在最脆弱的人性之柱。小木偶皮諾丘一直講謊話,終於有一天他 對父親承認錯了,承認自己愛玩的同時卻變成了小男孩——認識自我、勇敢地說自己做錯了事,是變成男孩的一個關 鍵。然而,導演波默拉所呈現的《小木偶》是孤獨、弔詭的,提醒我們唯有誠實面對自己、勇敢認錯才能「長大成 人」;無奈的是,長大成人的剎那間,我們卻又開始遺忘,甚至喪失勇氣去「誠實」。▉呂惠萍

0 1 5

走出自我,體會成長 喬埃.波默拉(Joël Pommerat)的童話改編不僅顯現他作品老少咸宜又發人深省的特色,

2008年創作的《小木偶》Pinocchio 有別於他早前的晦澀風格, 運用幽默風趣的手法、變幻莫測的舞台效果帶領觀眾進入小木偶的奇幻旅程。

©Elizabeth Carecchio

同時也確立其在法國劇壇數一數二的地位。


FOCUS

0 1 6

此外,波默拉也不會美化童話內容,反而會深入探討

波默拉從小就愛聽故事。對他來說,故事讓人體會到

其中的陰暗面。藉由《小紅帽》,他勾勒出欲望引發

一種屬於當下、在一起的樂趣。他強調:「童話,就

的暴力危機。在《小木偶》中,他描繪了一個魯莽衝

是一段時間,敘事的時間,是一種『在一起』的狀

動的孩子如何被別人利用、奴役,讓人想起追求個人

態。或是說,其中的樂趣在於,某一段時間中,大家

自由的代價。重探《仙度拉》時,他則刻意強調原著

用想像力將彼此連結在一塊兒。不會感到無聊,也根

中虛榮的空無和死亡的陰影。波默拉呈現出童話殘暴

本不需努力。最後,故事內容幾乎一點都不重要。它

的一面,不是為了加強寓言警世的效果,而是要喚醒

只是個藉口,一種為了達到這種『在一起』的方法。

觀眾,讓人們發現糖衣之下的殘酷真實。

而且,要是故事具有一點意義,那就更好了。但產生

如此看來,波默拉的童話改編並不是單純的兒童劇,

樂趣的先決條件一定是跟其他人的關連。」無論是說

而是從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中找到人類共有的本質,挖

故事的人、或是聽眾,他們都共同經歷一場激發想像

掘每個人面對未知所產生的疑惑與徬徨。無論是對世

的過程、分享一種彼此交流的情感。波默拉改編童話

界懷抱著好奇與恐懼的小紅帽,拋下自我中心、學會

的初衷正是來自這種「互相溝通」的衝動。例如《小

與別人共處的小木偶,從罪惡感出走的仙度拉,這些

紅帽》,即是他想藉此與女兒重新建立起一種親密

主人翁都觸及到人類共同的生活經驗,開啟觀眾對於

波默拉的童話改編始於 2004 年,他將《小紅帽》Le

感,讓她更了解自身的劇場工作。

生命更深刻的思考。

Petit Chaperon rouge 改編為充滿寓意的生動演出。

然而,波默拉並非想要搬演一齣只提供給兒童觀賞的

這齣製作開啟了路易霧靄劇團(Compagnie de Louis

演出。儘管這三部改編作品都聚焦在小朋友身上,但

從現實的觀點省思童話的寓意

Brouillard )的知名度,十年來已累積近千場演出。

他的筆觸從不模仿孩子天真無邪的語調。他在改寫童

童話往往使用淺顯的文字、直陳的敘事,將曲折離奇

2008年創作的《小木偶》,不僅連演八年,還在2016

話時,一直找尋著成人與孩子之間的共通性,如他所

的情節濃縮在精簡的篇幅之中。這種化繁為簡的表現

年獲得法國莫里哀年度兒童劇獎。第三部童話《仙度

言:「當我對孩子說話,我不會變成另一個人。我不

手法正是波默拉戲劇創作的特色之一。他曾說道:

拉》Cendrillon 則藉由深刻的人物描繪、豐富的視覺意

會模仿、複製他們的語言。我從自己身上找尋與他們

「當我改編童話時,我試圖重新找回它的簡單純粹,

象,凸顯孩童面對死亡的困惑。這部作品自2011年首

的連結。一旦這種連結存在,我就安心了,我覺得更

並延伸其深刻的意涵。」如何在不曲解童話的條件之

演後即備受好評,在兩年後入選為法國高中會考戲劇

加自在,我甚至可以讓自己通往未知的領域,探索這

下,使觀眾重溫耳熟能詳的故事,又能自行發現其中

類的參考劇目。

種連結的想像層面。」

蘊含的新義?這就是波默拉改編童話最大的挑戰。在

導演 喬埃•波默拉(Joël Pommerat)

©Elizabeth Carecchio

童話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遠離玻璃屋;而王子走出了喪母的憂鬱,擁抱全新的

可思議的旅程。這種幽暗的環境往往會讓人覺得害

命的關聯,例如:小紅帽去外婆家的旅途使他想起母

人生。唯有不願意改變的人仍困頓愁城,如《仙度

怕。然而,波默拉認為劇場的功用之一,正是讓觀者

親童年時去上學必經的漫長路程。這種用個人情感解

拉》中的繼母。

安全地體驗到恐懼與欲望之間的一線之隔。透過刻意

讀童話的方式成為他改編的重要核心。

在絕大部分的創作過程中,波默拉與演員、設計團隊

營造的晦暗氛圍,他邀請大家進入一個曖昧不明、真

開始創作前,波默拉將敘事情節拆解開來,擷取必要

一同尋找戲劇情境、視覺意象、舞台氛圍與角色的存

假難辨的夢境。在這如夢似幻的場景裡,敘事者與觀

元素作為材料。對他而言,改編是完全自由的嶄新創

在感。他的作品是經過千錘百鍊後的成果,如他所

眾直接對話,邀請他們一起探索內心中的疑惑與不

作。他可以刪節不必要的場景、更動情節時序、濃縮

言:「我不寫劇本,我書寫劇場表演。」在改編童話

安。這次《小木偶》到臺中的巡演,歌劇院特別封鎖

或拉長敘事時間。這種揮灑自如的改寫手法不僅保留

時,波默拉也採取相同的策略。他的創作不依賴事先

了中劇院1/2的席次,保留給觀眾視線最佳的座位。這

了童話人物的基本線條,更凸顯出他們鮮明的性格:

寫好的文本,反而從空間、聲音、燈光去尋找確切的

一切就是為了讓大家體會波默拉作品深入人心的親密

面對誘惑的小紅帽不再採取被動的姿態,反而更勇敢

演出形式,例如《小木偶》的前置作業就在搜集 19

感受。

地表達她的想法;原本看似單純無辜的小木偶變得像

世紀義大利的民間音樂。多元的聲音運用不僅塑造出

為了要闡釋童話的寓意,波默拉從不採取說教的口吻,

是初生之犢般狂妄自大;仙度拉則一反楚楚可憐的形

戲劇環境,也加強了敘事的節奏,成為發展舞台演出

反而用充滿開放性的結尾,讓觀者自身體會生命的啟

象,顯現她古靈精怪的個性。

必要的元素之一。排練期間,多重元素的相互配合也

示。他的童話改編絕對不是一齣宣揚倫理道德的教育

塑造人物之時,波默拉突破了二元對立的模式,強調

豐富了舞台的效果,凸顯出畫面與語言之間的落差。

劇,而是在探討人生在世的真正價值,如他所言:「善

出角色的內在矛盾。在他的三部改編作品之中,好人

《小紅帽》中,導演就用母親的腳步製造出舞台表演

與惡永遠無法被清楚地劃分開來。人生有時候充滿了

會作出愚蠢的決定,壞人的惡行其來有自,仙女失去

與聲音的不協調效果。這種落差不僅營造出一種奇幻

具有矛盾性的荒謬感,有一件事對我們來說是好的,但

了神通廣大的法力,王子變得脆弱不堪。波默拉刻意

甚至詭異的氛圍,也讓人想到童話書中插圖與文字並

在另一種狀況下就突然變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小木

模糊是非善惡的分野,消弭奇幻色彩,顛覆了一般人

行的雙重敘事。

偶》的結尾:它背叛了對父親的承諾,但父親反而對它

對於童話的刻板印象。在這種充滿曖昧性的詮釋手法

波默拉的導演作品多半將舞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昏

心存感激。」在笑容與恐懼、光明與黑暗、想像與現

之下,觀眾可以自然領會到人性的衝突與複雜,進而

暗的燈光為童話譜出了一種詭譎多變的氛圍,也提升

實、可見與不可見、虛構與真實之間,波默拉帶領觀眾

用現實的眼光重新省思童話的寓意。這就是為何他三

了觀眾的專注力與想像力。舞台的意象彷彿在燭光照

走入現實中模糊的灰色地帶,讓他們自行思辨人性的曖

部劇作會如此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

耀之下隱隱約約地浮現,帶領觀者一步步進入角色不

昧與複雜。▉王世偉 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幽微燭光中探尋人生的價值與誠實的可貴 儘管波默拉三部童話改編沒有清楚的脈絡可循,但它

0 1 7

們的主人翁都是從自己封閉世界中出走,經歷一段成 長旅程的孩子:獨自離家的小紅帽如何面對外在的誘 惑,目中無人的小木偶在一路上學到了誠實的可貴、 從木偶變成人類,仙度拉找到了同伴,慢慢放下自己 的執念,開創了全新的人生。這三個角色脫離了馴良 溫順的形象,變得像是一群會獨立思考的年輕世代。 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擁有自己的想法,無法輕易地 被改變。在經過一系列的洗禮之後,他們逐漸有所醒 悟,慢慢地改變了看待世界的方式、找到自我與他者 的平衡。

©Elizabeth Carecchio

©Elizabeth Carecchio

決定改編童話時,波默拉試著找尋故事內容與自己生

這些主角的成長也促成他們周遭角色的轉變。《小紅 帽》中的狼決定一輩子都不要再接近老太婆和小女 孩、小木偶的爸爸學會尊重兒子的決定,逃出安逸的 環境、灰姑娘的父親結束了不愉快的婚姻,帶著女兒

【舞台解密】—《小木偶》中神祕的「主持人」 在改編童話的時候,波默拉認為自己是個說書人。他只是用個人的角度重新詮釋一個口耳相傳

議的事件。儘管他特殊的妝容讓人覺得詭異,但他誠懇的態度又不斷地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的故事,創造出一種虛實交錯的奇幻旅程。為了開啟觀眾的想像,他在三部作品中都安排了一

有時候,他用寫意的描述加強敘事的詩意;有時候他又融入劇情,扮演迫害小木偶的成人角

名鋪展劇情的敘事者。

色。這種跳進跳出的敘事表演讓整體演出充滿了變化,給人一種虛實難測的感受。他的敘事風

不同於其他改編,《小木偶》的敘事與舞台表演交融在一起。為了讓觀眾深切感受到小木偶的奇

格交錯在神祕語調、評論口吻和哲學式的提問之間,讓全場觀眾一下子陷入屏氣凝神的懸疑氣

遇,並思考其中的寓意,波默拉創造了一位遊走在真實與虛幻邊緣的主持人。擁有整個劇團的他

氛,一下子又跳出戲劇情境、思索故事涵義。在這種遠近交疊、淡進淡出的敘事手法之下,觀

用主觀的角度展開虛構的世界,並強調整體故事的真實性,彷彿他親眼見證這些令人感到不可思

眾逐漸融入高潮迭起的劇情,同時又保持了理性思考的距離。

地點:中劇院

4.21 19 : 30

4.22

19 : 30

* 臺中國家歌劇院將集結波默拉「童話三部曲」,出版中文劇本書,敬請隨時注意官網最新消息。

4.23 14 : 30

路易霧靄劇團《小木偶》 QR CODE 觀看線上影音


FOCUS

情懷3:真心以待——《夜鶯》 《夜鶯》講的是「真心相待」,皇帝收到機械夜鶯後,覺得新奇,於是逐漸遺忘過去曾在孤單失眠夜裡,用美妙歌聲 陪伴他的真實夜鶯,這樣的情節讀來使人惆悵唏噓。《夜鶯》在探討人與人的相處,是否願意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處 境,透過每次真心給予,即便只是小小動作,也讓人感動。我們是否都在四目相望之際,漸漸流失與喪失那個雖小, 但卻真心動人的能力?

0 1 8

一個溫柔又詩意的東方隱喻 當實體遇見數位化,到底誰真心?誰讓人們動心?

©無獨有藕工作室劇團

有紙雕的偶、有詼諧弄臣、有優美清新旋律,雖然有皇帝和大臣,但就是一個當代故事,


為一個遙遠的中國。我可以拋開所謂政治的、歷史上

同?為何選擇紙偶?

的包袱,塑造一個童話中的國家。故事裡的皇帝、國

鄭嘉音:我們發明了連體偶,有三個偶被連在一起,

王或沙皇,反正就是一個稱謂,所謂的權力的代表

有時可以一人操作,有時三人操作,用在《夜鶯》裡

人,大臣就是權力下面的操弄者。夜鶯則代表大自然

插科打渾、帶有幽默丑角的大臣角色。他們三人常常

和環境,也就是說,這些人物都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背

拉拉扯扯意見不合,所以我們藉由偶的操作的形式隱

景,彼此間會有一些人物情感的轉變,例如皇帝不會

喻官場文化,比如說愚弄皇帝報喜不報憂,既呈現了

聽到人民的聲音,因為都是透過大臣的報告。

宮廷場景,同時傳達創作者想要傳達的訊息。

Q:無獨有偶自述「作品風格充滿創意的造型以及詩意

我們又想,以偶戲表現會比較柔軟,不論對社會的批

的演繹能力」,請對所謂的「詩意」進一步闡述?

判,或對人性的諷刺,有了童話作為媒介就不會顯得

鄭嘉音:我說故事會留白,不會把故事說滿。我們的

這麼挑釁和尖銳,能以比較溫柔的方式傳達,也導向

演出都是設定觀眾是既聰明又敏銳的,我覺得當把觀

我們希望的正面能量。

眾設為聰明的時候,觀眾就會變得聰明,我給的訊息

而選擇紙雕是因為我們一般比較常見大陸的杖頭或是

和線索不會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他們會思考,所以無

臺灣的布袋戲有種既定的中國審美意象,臉譜會比較

獨有偶的戲一直帶有這個風格。「詩」就是會有一些

扁平,而對比強烈、有著立體弧線的紙雕,相對更適

隱喻和意象,帶你進入一些語言無法說得明白的內

合做造型,能跳脫傳統臉譜,讓劇場較後面座位的觀

心深處,一些不可言說的感受,這個就是我們認為

眾更清楚看見表情。

「偶」能夠碰觸到的一部分。

Q:《夜鶯》為丹麥的安徒生童話,發表於1843年,

Q:《夜鶯》的音樂設計如何展現出不同的東方樂器

與超過170年之後的臺灣此時此地,有什麼連結?

風貌?

鄭嘉音:這是第三度用安徒生童話作改編,主要是我

鄭嘉音:這齣戲首演是在波蘭羅登大眾市立劇院(Jan

目前臺灣布袋戲登記的團超過一千,較活躍的大約有

們認為歷經這麼長的時代之後還是有一些美好的價值

Kochanowski Powszechny Theatre in Radom),音

200團,「無獨有偶」則是屬於其中少數的當代偶戲

是我們想要凸顯的,加上作者本身撰寫故事年代較久

樂源自波蘭的作曲家彼得•薩拉伯(Piotr Salaber),

團,每齣戲以不同的形式演出,影偶、懸絲偶、手套

遠,讓童話具有更豐富的想像空間。

他以東方的樂器如笛子、蕭、嗩吶、三弦等傳統樂器

偶、機關偶……,形式豐富技法神妙,就看戲所需要

另外,這個故事的背景在中國,有時候我們寫歷史的

譜作。曲調卻有新穎的組合,很新鮮也很有趣,能跳

的性質,而人偶同台的《夜鶯》最特殊的是紙雕戲

故事會比較有包袱,由一個丹麥人寫中國,自然會成

脫框架,創造出另一個想像的國度。▉呂惠萍

©陳又維 攝影

Q:《夜鶯》與過去「無獨有偶」在偶技表現上有何不

藝術總監暨導演 鄭嘉音

偶,細膩精緻,造型張力十足。

0 1 9

《夜鶯》改編自著名的安徒生童話故事,劇中有一隻 真實的夜鶯和一個機械的夜鶯,當皇帝有了機械的夜 鶯之後,來自大自然的夜鶯就被冷落了。《夜鶯》的 首演在波蘭,創下連演22場,一票難求。演出形式上 除了傳承傳統中國杖頭偶的操偶,還研發許多新的操 偶方法,而偶則以紙雕製成,師承德國懸絲偶大師亞 伯特.羅瑟(Albrecht Roser)。 導演鄭嘉音表示,亞伯特的紙雕有一些基本的形式, 概念是用一張紙凹出一張臉,因為紙張本身弧度與張 力,就會顯現一些有趣的臉譜。傳統上熟悉的布袋 戲,臉譜上雖有分生旦淨丑,但是遠一點看變化度較 不大,還是一個鵝蛋臉,「無獨有偶」的紙偶作法就 會有倒三角臉國字臉和各種形式的臉譜,可以有比較 誇張的角色表現,有利於劇場較後座的觀眾看到偶的

©張瑞宗 攝影

表情。

地點:中劇院

4.8

14 : 30

19 : 30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夜鶯》 QR CODE 觀看線上影音


FOCUS

情懷4:善良——《晴空小侍郎》 《晴空小侍郎》中要我們觀想的是「善良」,晴空小侍郎用基本的善良心情去對待鬼怪,就會發現鬼怪的好和可愛, 也因此獲得鬼怪的幫助而救了妹妹。「風神寶寶」以一種新的劇種,結合歌仔戲和東方雜耍創作兒童音樂劇,以輕快 的基調、簡單的故事,處理沉重的死亡議題,以及往往讓人畏懼的鬼怪異世界,其中的神奇之滴就是「善良」,恐懼 傷痛頓時化為輕快與清新。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 陳昭賢,擔任主角晴空小侍郎。

善良化解死亡與恐懼 除了歌仔戲常見的七字調、都馬調,大多是新編的創新曲調,故事則以東方的傳說、神話和文學作品為基礎,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是表演藝術的新載體,歌仔戲的藝術種子藉著它,在孩子的生活裡扎根。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

0 2 0

讀的雖是商學院,但出身於歌仔戲世家,三歲登台,

Q:除了故事背景,風神寶寶在演員的挑選上是否也有

生命從未稍有片刻離開「歌仔戲」。陳昭賢,明華園

別於一般兒童劇團?

第三代子弟,深感在百花齊放的藝文演出中,傳統戲

陳昭賢:除了「風神寶寶」,目前坊間沒有一個兒童

曲的觀眾正逐漸流失,2012年向父親,也是明華園團

劇團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員都以傳統戲曲、戲劇,或特

長陳勝福,表達承擔歌仔戲向下傳承的意願,於是創

技、雜耍和武術為訓練背景的兒童劇團,而我們就是

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隸屬於明華園的副品牌,

這樣一個以傳統元素和演員所建構的劇團。

瞄準年齡層三到十三歲的孩童。

臺灣表演藝術特技和武術發展很好,演員都有很好的

《晴空小侍郎》改編自作家哲也的同名繪本,是風神

工底,但是除了當國手和教練外,沒有太多的出路,

寶寶成立以來的第四齣戲,團長兼藝術總監陳昭賢表

有些又特別喜歡表演,我就將這些有傳統藝術成長訓

示,坊間大大小小兒童劇演得幾乎是西方故事,偶有

練的年輕人帶進劇團。

東方故事,或是臺灣文學作品,沒有不好,但是更希

Q:為什麼選擇《晴空小侍郎》?

望有一個可以和西方平行或抗衡,專注以東方文化為

陳昭賢:臺灣一直有很多很好的兒童文學和繪本,正

文本的兒童劇團。

好文化部有一個文學跨界的計畫,希望推廣臺灣文學 或臺灣作家,我覺得很有趣,而且我們劇團本來就是

導演 許栢昂

©許栢昂

一個介紹東方或臺灣文化的平台,有一個臺灣文學能 讓我們介紹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情。 我總共看了八本讀物最後決定哲也所創作的《晴空小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

0 2 1

侍郎》,「小侍郎」最讓我心動的是,他是一個善良

「長大」這件事,有些孩子會期待,有些孩子會害

的故事。因為妹妹死了,小侍郎帶著妹妹的死去尋找

的人,他的善良來自於他不歧視、不會害怕身邊遇到

怕,因為長大後的確會失去一些原本屬於他們的,

解救妹妹的方法,由此進入這個故事,因此,戲劇一

的不一樣的人。

像是天真、善良或單純,我製作這齣戲最大的用

開始就接觸到死亡,所以這齣戲其實情緒是很重的,

他覺得長得和我不一樣的鬼有什麼關係,他們也有很

意,就是希望他們帶著一份熱情、對人生的渴望進

並不單純只是一齣快樂的戲。

可愛的一面,小侍郎接納他們、幫助他們,並將他們

到社會。歷練各種事情一定會遇到不同的挫折,如

我們就用不同的方式包裝一些議題、包括怎麼面對死

看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這樣的「善良」,我覺得很

果保有初衷或情懷,遇到事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

亡、怎麼面對異世界、怎麼處理情緒,就用一個很特

動人。

決也不傷害到別人。這件事很難,但是我覺得應該

別的情懷,像是用善良對待異世界,像是把死亡當成

Q:製作這齣戲的主要目的?

反推到社會,藉由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是有可能做

像跌倒,是一個在我們身邊天天發生的意外,你一定

陳昭賢:對於成人,善良有時候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

到的。

會遇到,如何調整心和情緒穩定地面對重大意外,例

被忘記,被隱藏,最後消失了。我們也常常會以一個

Q:《晴空小侍郎》是一個關於鬼的故事,如何將沉重

如死亡;如何平靜地處理,同時保護自己的心。透過

比較極端的方式包裝我們的恐懼,我們的出發點並沒

的「死亡」議題轉化到兒童劇中?

想像力,大人小孩重新正視自己心中對於異世界的好

有惡意,但事實上會傷害到別人。

陳昭賢:很多小朋友都怕鬼故事,我們就做了一個鬼

奇、不安與恐懼。▉呂惠萍

地點:中劇院

4.15

14 : 30

19 : 30

4.16 14 : 30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晴空小侍郎》 QR CODE 觀看線上影音


0 2 2

王羽佳

不服輸的青春鋼琴家 王羽佳鮮明時髦的登台服裝,讓她除了選曲,外表也都成為媒體評論的話題, 早年大器的演奏風格,常被冠上如「女版李雲迪」、 抑或因為與郎朗師出同門,而被稱為「女版郎朗」……, 但再多的「某某之後」,都難掩她自己多情爛漫、奔放華麗的現場魅力。

Text│Jesse Chen Photo│NSO


PEOPLE

說,在古典音樂外她「深受Lady Gaga的影響」,2013年為英國

焦元溥眼中的王羽佳 不一樣又怎樣

導演Christopher Menaul的《二月之夏》Summer in February擔 任電影原聲帶配樂演奏,也不難看出她對歐美流行文化的興趣

去年再次訪問葛拉夫曼,最後請他談談他的

與影響,電影配樂作曲家Benjamin Wallfisch浪漫廣闊的曲式與

幾位學生。「羽佳和我學習時大約 14 、 15

電影如詩般的劇情張力,更讓王羽佳有了一次嘗試與「流行文

歲,到現在看起來也還像青少年,內心也 像,好像有源源不絕的青春之火。但別被她

化」靠攏的特殊機會,也聽得出流行文化某種程度確實在這位

的外表騙了。她非常上進,讀很多書,而且

鋼琴家身上作用鮮明。

是嚴肅的書,每去一地演出總是拜訪博物館

從2009年與Deutsche Grammophon簽下第一張錄音合約開

和美術館,我手機裡滿是她寄給我的各博物

始,隔年的首張專輯《Sonatas & Etudes》中爆發力十足地詮

館收藏照片。她在舞台上毫無保留,關於讀 書或閱覽這類個人學習卻不多說,不曾以此

釋Sergei Rachmaninov,與讓人印象深刻〈Alla Turca〉中的

為標榜或炫耀。」

炫技奔放,轉眼七年,這當中她不僅灌錄過Maurice Ravel的G

每次看到人只以什麼「鋼琴辣妹」形容王羽

大調鋼琴協奏曲、Sergei Rachmaninov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以及

佳,甚至覺得她就是靠外表和炫技,我都有

Balakirev的《伊斯拉美》等氣勢龐大、技巧炫技困難的作品, 一貫令人驚訝、甚至自信近乎滿檔的炫技現場,令人瞠目結舌

點想笑。一如葛拉夫曼說的,王羽佳讀很 多書,而且隨時隨地在讀書。她可以和你談 村上春樹的所有小說,也可以和你談 Philip

的快速觸鍵與密集超乎常人的演出頻率,都讓她成為近年中國

Roth、Don DeLillo和Jonathan Franzen或你

女鋼琴家中,最受國際矚目的焦點之一。

所知道的絕大多數當代英語作家。她或許算 不上文學專家,但她能夠討論的作家,絕對 可以和國內文學線最頂尖的一群編輯比美。

「王羽佳式風格」激起漣漪

她很喜歡和朋友討論小說,但我不曾在什麼

2015年王羽佳選擇灌錄Maurice Ravel生涯晚期受到當代爵士

訪問中見到她扮演起閱讀小老師,開口閉口

音樂影響的創作《G大調鋼琴協奏曲》與《D大調左手鋼琴協

引經據典,深怕大家不知道她愛讀書。

奏曲》,淋漓地展現出她那接近失控、徘徊在理智邊緣的高超

只是這些年下來,再怎麼遲鈍的人,大概也

技巧,同時也賦予這首名曲特殊的「王羽佳式風格」,樂曲隨

該體會到她的不同。彈得炫的人很多,和她 同時期一起競爭的人也不少,那為何其他人

許多樂迷提到出身自寇蒂斯音樂學院( Curtis Institute of

性、層次豐富的即興變化,也讓她徹底發揮她演奏上行雲流水

都黯淡了,只有她仍然不斷前進呢?因為在

Music)的王羽佳,總是難忘她2008年在美國受到「鋼琴女

般的詩意境界。

技巧之外,她還有其他的東西。這些不見得

王」(Martha Argerich)欽點代打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協奏

2017年,王羽佳將與適逢30週年的NSO國家交響樂團首度同台

會立即反映在她的音樂裡,但時間久了必然

曲》,或是代替Radu Lupu上台時那引人入勝的華麗技巧。10年

演出Bartók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首曲式充滿匈牙利民

過去,王羽佳雖以「代打之角」受人注目,卻也成功樹立起近

族音樂與民族精神的作品,尤其突顯Bartók創作上與東方音樂

代鋼琴家難得的高品質演出經歷。

的相通關聯,深富傳統與現代對照,狂蕩又不羈的樂曲編制,

愛讀」,王羽佳不但馬上讀,幾週後開來

更有機會透過王羽佳的演出特質,將Bartók創作中不協調的和

一張單子,上面是各種她猜不到的中文譯名

樂音如貓一般的靈活跳躍

弦與壓迫張力發揮極致。

(書中未附原文),希望我代為查詢。一如

王羽佳曾說她每日練琴之外,最喜歡和自己的寵物貓玩在一

時至今日,王羽佳早已用性格鮮明的演出風格為自己演奏過無

起,貓靈活敏感的本性,也總能聽見她如此反映在樂曲的詮釋

數場明證,她強烈的企圖心也成為她最無可取代的風格,一切

擴充。一轉眼,她明年就要30歲了,相信我

態度上,她總是極富情緒化且跳躍的演奏張力,也彷彿如其所

從己出發,隨興所至。

們會感受更多。

會有沉澱積累。 幾年前臺灣出版木心正體字全集,於是我把 手上的簡體版送給王羽佳。「好難懂但我好

總是造訪博物館與美術館,她把握每一個學 習機會,到現在仍然努力不懈,曲目更不斷

2010年,身邊不只一位朋友問我,為何看好

地點:大劇院

1.14 19 : 30

王羽佳?言下之意,她就只是彗星煙火。

NSO Hero 30《英雄再起》 NSO Hero 30《Hero Reborn》

我說,你等著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QR CODE 瞭解更多

■焦元溥

0 2 3


PEOPLE

©Mischa Blank

0 2 4

藝界對話 NTSO 簡文彬 × NSO 呂紹嘉 × TSO 桑德霖 遙想30年前我就讀逢甲大學時,為了欣賞古典音樂會,

30多年前的彼時,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連年開辦臺北市

往往不得不蹺課搭野雞車趕去臺北欣賞。

音樂季至今,為國內大型音樂季之先河,享譽盛名;國家交響

如今臺中國家歌劇院成立,中部樂迷終於不必再舟車勞頓,

樂團(NSO)那時還稱之為聯合實驗管弦樂團;今年70歲生

反倒是自開幕以來,許多具獨特性的節目規劃,南北樂迷開始轉往臺中朝聖。

日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TSO),前身則是臺灣省立交響樂

2017年伊始,歌劇院規劃了臺灣三大公設樂團連續三天接力演出, 遠道而來的樂迷,或許還能安排三天兩夜的音樂私旅行。 Text│林伯杰 金革唱片音樂總監、樂樂文化編輯總監、MUZIK雜誌專欄主筆 Photo│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SO國家交響樂團、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團。這三大指標「天團」對臺灣藝文環境的貢獻厥偉,如今齊 聚在歌劇院,一次聽完三團,可說是有史以來最省時省力的音 樂響宴。 此次連續三天演出,皆由國內外頂尖指揮家率領樂團端出精采 曲目,包括1月13日簡文彬指揮NTSO、1月14日呂紹嘉指揮NSO 及1月15日湯瑪斯.桑德霖(Thomas Sanderling)指揮TSO。演 出前,特別與三位指揮家紙上對談,讓讀者先聆大師綸音。

Q:大師對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期許 歌劇院甫開幕之初,即邀請簡文彬指揮NTSO,以音樂會形式 演出華格納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不僅作為該團的開季首 場音樂會,更讓NTSO成為第一個站上歌劇院的管弦樂團。由 於過去中部地區沒有大型劇院,因此簡文彬2014年就任NTSO 藝術顧問時,即規劃了多場音樂會形式的歌劇演出,期待有了 大劇場,未來有真正的歌劇上檔。 接著九月底十月初,呂紹嘉指揮NSO,並與西班牙拉夫拉前 衛劇團合作華格納樂劇《萊茵黃金》。呂紹嘉表示就個人情感


0 2 5

由左至右:衛武營準藝術總監 簡文彬、NSO音樂總監 呂紹嘉、大阪交響樂團桂冠音樂總監 湯瑪斯.桑德霖

上,對於中部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歌劇院相當高興,而且在演

分別由不同指揮帶領演出,此次在歌劇院選擇馬勒第一號《巨

出過程中,無論是劇院的配合、排練的效率等,都出乎意料的

人》交響曲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希望NTSO在這幾年能陸續演

好,雖然某些環節有改善空間,但以一個在地的全新劇院,無

出全本的馬勒交響曲;第二則是延續上個樂季的70週年慶,以

論是音樂家或觀眾,都應抱持著呵護心態來看待之。

《巨人》作為致敬。

而團址位於臺北的TSO首次來到歌劇院,特別請來闊別臺灣20

另外,NTSO此次也將演出國家文藝獎得主賴德和的《海神家

多年的德國指揮大師桑德霖指揮唯一的一場音樂會。演藝生涯

族交響曲》,這是樂團委託創作的世界首演,樂章發想來自作

超過半世紀的桑德霖,指揮過許多新設音樂廳的開幕音樂會,

家陳玉慧以臺灣為主景、敘述百年家族故事的同名暢銷小說

每次都抱持熱切的心情參與,他對於即將在歌劇院登台,也表

《海神家族》。以音樂描繪時代悲劇下的命運折磨,對照青年

示興奮之意。

馬勒筆下巨人的苦澀悲傷,讓臺

Q:在大劇場舞台上的音樂會演出

灣樂迷有不同的感動。

歌劇院的大劇場是否適合管弦樂團的演出?對於許多耳尖的觀

呂紹嘉選擇俄國作曲家蕭斯塔科維

眾而言,或許覺得殘響不夠、聲音較乾,曾於歐洲各大歌劇院

契的第五號交響曲,作為NSO「英

與音樂廳指揮過的呂紹嘉解釋,歌劇院的設計主要是為了人聲

雄再起」主題的重頭戲。他認為蕭

呈現,所以樂團演出時難免聲響比較不飽滿。呂紹嘉打趣說,

斯塔科維契的15首交響曲,是20

其實整個劇場中,音響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指揮站的位子。

世紀最重要的管弦樂經典,特別是

而簡文彬在演出《崔斯坦與伊索德》過後,有將意見反映給歌

第五號可以展現作曲家所有一切的

劇院,譬如反響板的位置是否恰當、樂隊池上方的燈光是否足

代表名作,非常適合獻給歌劇院的成果展示。

夠等,尤其是經過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出的「洗禮」,相

「英雄再起」的另一個焦點,就是聲譽鵲起的中國鋼琴家王羽

信陸續調校至今已然更好了。而未來歌劇院若持續定期舉辦音

佳首次與國內樂團合作。2016年八月兩人已於北京國家大劇

樂會,樂迷們也會慢慢習慣在這個場域欣賞演出。

院合作過,呂紹嘉認為王羽佳對待藝術的認真執著,和許多觀

Q:指揮家的演出曲目選擇

眾對她印象僅停留在大膽特異的穿著是截然不同的。這次兩人

簡文彬在擔任NSO音樂總監時,曾策劃全本馬勒交響曲系列,

共同挑選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高難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桑德霖:「古典音樂在人類進步的旅程中, 佔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因為重要,所以古典音樂不僅只『保留』過去, 更應『探索』未來。同樣的理由, 持續於年輕族群中開發未來潛在觀眾是相當重要的。」


©Yung Nien Wang

PEOPLE

0 2 6

呂紹嘉說這會讓獨奏家、指揮、樂團都「流很多汗」。此外,

呂紹嘉尚未指揮過 NTSO,但已聽過數場演出,認為這個最

NSO駐團作曲家狄恩(Brett Dean)也將發表《哈姆雷特》連

「古老」的樂團卻擁有最「年輕」的聲音。指揮家水藍曾於前

篇歌曲,這些樂段未來會發展成為歌劇,目前狄恩仍不斷在修

年12月帶領NTSO演出第二號交響曲《復活》,象徵樂團在新

改當中,臺灣樂迷倒是可以先睹為快。

世紀重新邁出步伐,這次簡文彬選擇第一號交響曲《巨人》,

TSO則端出家喻戶曉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作為首次登上歌

則是他個人對這支臺灣歷史最悠久樂團的致敬,並期許NTSO

劇院的獻禮。桑德霖認為此曲最適合於節慶場合上演出,大師

能對國內樂壇在發展上,與時漸進,勇敢扛起更大的責任。

說:「貝多芬的第九號是非常特別的作品,不單是呈現了歐洲

Q:對於三團接力演出的期許

文化的結晶,也代表並見證整個人類歷史。我從未在華人地區

簡文彬說:「對觀眾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來品嘗國

指揮過這首作品,對我而言是個全新體驗。這也是為何TSO向我

內三個公設交響樂團的各自特色;對三個樂團本身,我想應該

聯繫說明將會在這全新表演場所開幕時,我願意躬逢其盛。」

是很刺激。TSO和NSO近年來在各自的音樂總監的帶領下,成

Q:三位大師對三支樂團的交叉印象

績斐然,NTSO則佔了地利之便,他們在臺中駐地耕耘了幾十

很特別的,三位指揮大師和三個樂團都有著緊密關係。今年75

年,想必培養了很多死忠樂迷,接力3場演出應該不會有誰封

歲的桑德霖曾於1993年來臺指揮NSO,演出曲目正是馬勒的

后的問題(誤),我相信一定都是場場精采可期。」

第一號交響曲。雖然桑德霖已闊別臺灣20多年,但他的兩個

呂紹嘉也認為三團接力演出,具有良性競爭的正面效果。而桑

指揮家弟弟,史蒂芬(Stefan Sanderling)與麥可(Michael

德霖認為在這慶祝劇院落成的場合,安排重要樂團接連演出是

Sanderling)也多次與NSO和TSO合作過。

極為普遍的情況,大師更語重心長表示:「處於全球經濟危機

兩位臺籍指揮家則是NSO的前後任音樂總監,與TSO的關係也同

之際,最先也最深受影響的通常就是文化藝術,這是全世界各

樣深厚。當時陳秋盛擔任TSO團長,極力栽培呂紹嘉與簡文彬

藝文機構必須挑戰的課題。古典音樂在人類進步的旅程中,佔

兩位年輕才子,呂紹嘉始終認定TSO是他的「娘家」,雖然接任

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重要,所以古典音樂不僅只『保留』

NSO音樂總監後沒有機會指揮TSO,但他只要一聽就知曉是他們

過去,更應『探索』未來。同樣的理由,持續於年輕族群中開

的聲音。而簡文彬25歲學成返臺,首次指揮的樂團亦是TSO。

發未來潛在觀眾是相當重要的。」

演出時間

1.13(五)19:30

1.14(六)19:30

1.15(日)14:30

音樂會主題

海神家族與巨人

英雄再起

桑德霖與TSO— 貝多芬第九《合唱》

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NSO國家交響樂團

TSO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成立時間:1945年

成立時間:1986年

成立時間:1969年

根據地:臺中

根據地:臺北

根據地:臺北

簡文彬

呂紹嘉

湯瑪斯.桑德霖

出生:1967年於臺灣臺北

出生:1960年於臺灣新竹

出生:1942年於蘇聯新西伯利亞

現任:衛武營準藝術總監

現任:NSO音樂總監

現任:大阪交響樂團桂冠音樂總監

世界首演 1.賴德和:《海神家族》交響曲

1.狄恩:《哈姆雷特》連篇歌曲

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

2.馬勒:第一號《巨人》交響曲

2.巴爾托克: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演出樂團

指揮 大師

演出曲目

3.蕭斯塔科維契:第五號交響曲

主要人員

作曲家:賴德和

鋼琴家:王羽佳

女高音:艾嘉.米高拉 Aga Mikolaj

女高音:林慈音

次女高音:娜瑪.高曼 Na'ama Goldman

男高音:湯發凱

男高音:祖拉.祖拉畢許弗利 Zurab Zurabishvili

男中音:賽巴斯汀.霍勒契克 Sebastian Holecek

國家實驗合唱團 Taiwan National Choir


ac ©Richard Isa

用靈魂低吟淺唱的 音樂奇花

淋漓盡致又真情流露的演出,讓許多人動容。

Patti Smith & CocoRosie

荷蘭舞蹈劇場-NDT 1《激膚》Thin Skin這支舞作採用了多首佩

當整個世界都在慢慢褪去純真的時候,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可可蘿絲(CocoRosie)

的方式呈現,譬如〈Birdland〉與〈Wave〉;值得留意的是,編

選擇以孩子般的柔軟初心,探索未知,結合詩歌和實驗性旋律打造了耳朵Neverland。

舞家對佩蒂的音樂顯然頗有研究,選擇的配樂多半不是佩蒂的名

蒂的歌曲,多半是慢板而以鋼琴為主幹的作品,部分歌詞以口白

曲,往往來自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或是罕為人知的B面曲目,也 Text│陳德政 作家、音速青春站長 Photo│ 達志影像、www.cocorosiemusic.com

許,那樣更富含想像與詮釋的空間。 同樣是舞台風格鮮明的女性演出者,可可蘿絲(CocoRosie)呈

龐克教母 — The Godmother Of Punk,這個顯赫的頭銜,應該是

現出另一種典型,她們是可可(Bianca Casady)與蘿絲(Sierra

多數臺灣樂迷對於佩蒂.史密斯根深蒂固的認知。事實上,去年

Casady)這對親生姊妹組成的拍檔,2004年以首張專輯《La

她剛滿70歲,在現實生活裡也是一位祖母了,無論年齡、在搖滾

maison de mon rêve》打響了名號;這張專輯的名稱雖然是法文

樂壇的輩分,以及過去40年她對文化界造成的種種影響,龐克教

(譯成英文是《The House Of My Dream》,即「我夢想中的房

母這個頭銜,確實是恰如其分。

子」),裡面卻以英文歌為主,原因在於,兩人當時是在巴黎成

不過,早在成為龐克教母之前,佩蒂曾經是一位熱愛文學與藝術

團的,專輯中的歌也都在巴黎譜寫與錄製,這種略帶歐陸風情的

的年輕詩人,她的詩人身分早於歌手身分先被建立起來,並被藝

調子,往後在她們各張專輯都有延續下來。

文圈所接納。這也是為何她的詞總是鏗鏘有力,並且特別敏感,

譬如,會有仿效歌劇的聲樂式唱腔,編曲也時常不按牌理出牌;

以一種叛逆的語調宣揚著社會意識,具有高度的感染力,與市面

她們在意藝術性的表現手法,以及音樂的個性,勝過一般聆聽者

上一般談情說愛的女歌手產生明顯的差異。

著重的「好不好聽」,一些比較罕見的異國樂器,甚至兒童的玩

一切得回溯到她20歲那年:佩蒂離開故鄉到紐約尋夢,當時正是

具,都可能被可可蘿絲當成編曲的素材。很多時候,她們的音樂

百花齊放的60年代,那個屬於嬉皮和夢想家的自由年代。佩蒂

卻是相當悅耳的,以民謠為底蘊,佐上適度的電子碎拍提味,營

在書店打工、到餐館當女侍,只為了賺錢糊口,好進行自己熱愛

造出一片瑰麗的魔幻聲景。

的文字創作。她接連出版了幾本詩集,漸漸培養出一點聲譽,原

這次可可蘿絲與新版的冒險童話《彼得潘》×羅伯.威爾森合

本,美國詩壇應該就此增添了一名優秀的詩人,直到佩蒂發現了

作,是相得益彰的組合,從那首同名曲〈Peter Pan〉裡,我們便

兩樣比紙筆更能立即發出巨大聲響的工具:電吉他和麥克風。

可聽出端倪─那些在背景流竄的古靈精怪小聲響、富有故事性的

從此,詩人的靈魂仍常駐在她體內,不過樂壇更多了一個敢言,

弦樂編排、潔淨的鋼琴音、暗沉的電子緩拍,還有多部的男聲與

並且勇於挑戰傳統和禁忌的先鋒女歌手。

女聲,這些豐富的聽覺元素加在一起,便是一首引人入勝的劇場

佩蒂在她的回憶錄《只是孩子》Just Kids如此描述她踏上搖滾旅

配樂。

程的初衷:「我們想像自己是18世紀的自由之子,肩負保存、保

關於《彼得潘》,我們都略知一二:一個拒絕長大的小男孩在

護和表現搖滾樂革命精神的使命。我們擔心曾養育我們的音樂會

Neverland經歷了一連串的冒險故事。我想起可可蘿絲有一首

陷入精神危機,害怕它丟失宗旨,害怕它被商業化,害怕它在壯

歌就叫〈Beautiful Boyz〉,是她們獻給法國同志作家尚.惹內

觀的場面、鉅額資金和乏味複雜的技術泥沼中掙扎、陷落。我們

(Jean Genet)的作品。尚.惹內最終當然長大了,他活到70多

也會拿起武器,我們這一代人的武器:電吉他和麥克風。」

歲,但他的小說始終流露著一種近乎詩意的少年情懷,其實,他

1975年,她發行了被譽為史上最佳出道專輯之一的《群馬》

也是佩蒂.史密斯的文學偶像之一呢。

Horses,接下來40年的人生,都是歷史傳奇了 — 搖滾名人堂成

即使身處在艱難的現實世界,心底仍保有一絲純真與童趣,用以

員、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去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她代表缺席

對抗緩慢的衰老過程,這是我在可可蘿絲繽紛的音樂裡所聽到的

的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Bob Dylan)現場演唱了一首歌,那

特質。

0 2 7


STAGE

郎祖筠 ╳ 孫翠鳳

明華園穿梭劇《愛的波麗路》 顛覆傳統與現代跨界想像 臺灣歌仔戲無敵小生孫翠鳳,改以寶塚風格的現代俊美造型,在舞台上唱著歌仔戲,卻以蝴蝶般的曼妙姿態大跳現代舞?! 羅密歐與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牛郎織女,竟然出現在同一齣戲裡?! 文化部文學跨界推廣徵選補助作品明華園《愛的波麗路》,以作家路寒袖攝影詩集《陪我,走過波麗路》為創作發想, 由全方位劇場人郎祖筠跨界編導,徹底顛覆傳統與現代的跨界想像、重新翻轉古今與中外愛的結局,就是要讓觀眾耳目一新! Text│李偉麟 Photo│謝宏奕

0 2 8


《愛的波麗路》是明華園在一向以敘事表現為主體的歌仔戲表

挑戰跨界 孫翠鳳主動要求追加戲份

演中,首度以「詩歌」為主體來詮釋,這是明華園第一次的新

《愛的波麗路》並不是明華園首次跨足文學領域的戲劇,卻是

嘗試,也是歌仔戲史無前例的挑戰!

明華園第一個自製的跨界作品,當家小生孫翠鳳排練時演出戲 癮,不斷地向郎祖筠主動要求追加戲份,或是,當她看著其它

從無到有 郎祖筠滿足劇本三大要求

演員唱啊跳的,自己所飾演的精靈卻不需要舞蹈,她會開口要

首次與明華園合作編導的郎祖筠說,「最難最難就是,要怎

求:「老師,可以給我一點動作嗎?」於是,這齣戲從頭至

麼生出故事?」她遇上的第一個大難題,就是該如何把傳統

尾,將不斷地看到孫翠鳳現身,以不同於以往歌仔戲小生的身

歌仔戲與現代詩結合,發展出一個文學跨界的故事情節和劇

段和扮相,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震撼感。

本,而且,必須滿足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對這齣戲的三大要

孫翠鳳開心地說,「這個精靈的角色,讓我很自由,想變成男

求:一定要有感人的故事、一定要幽默,以及大量採用路寒

生,就演出男生的動作;想變成女人,就唱出浪漫的愛情的

袖老師的詩作。

歌;想變丑角時,可以很盡情地耍寶。郎祖筠很瞭解我,她的

為什麼這會是個大難題呢?郎祖筠說,因為詩句是沒有明確劇

編導,我完全放心。」

情的,究竟要編出什麼樣的故事、要傳達什麼樣的中心思想、

然而,在戲台上演了一輩子的歌仔戲和小生,突然間要唱、演

要如何決定劇本結構、表現手法、時空背景、角色數量與性

大量的現代歌與舞,孫翠鳳承認,這是戲劇生涯裡極大的挑

格……,可說是一個「從無到有」的艱辛歷程。

戰。因為歌仔戲有開口音、有主旋律,但是現代歌沒有,唱

雖然她直呼創作期間「寫劇本花了很大力氣,戲一改再改,腦

法完全不一樣,要學著自己抓拍子,她表示,「如果拍子沒抓

細胞死了一大片,痛苦到極點」,卻也自豪地視這齣戲為足以

對,音樂過去了,妳還在唱,那就糗大了。傳統戲演員跳著現

代表個人戲劇生涯的一張成績單,因為她寫出了自己從來沒有

代舞時,會不小心出現甩水袖的動作。隔行如隔山,對傳統戲

接觸過的戲劇結構,並動用了三位著名音樂人重新編寫八首現

曲的演員來說,真的很不容易。」

代歌曲,還讓歌仔戲和新創歌舞混搭,要歌仔戲演員開口唱現 代歌、手舞足蹈跳現代舞。她相信,當人們在茶餘飯後提到這

超越自己 明華園求創新觀眾看不膩

齣戲時,會打從心底矗起大拇指!郎祖筠的大膽創新,沒有把

為了讓自己儘快進入情況,孫翠鳳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也就是

明華園的招牌給做壞了。

每天聽,並且不斷地練習,一有時間就練習,因為她相信只有 付出時間和心力練習,才是最快、最好的方法,不但練習到凌

大膽突破 詩歌舞劇魔法翻轉戀人心

晨一、兩點,而且是一邊敷著面膜、一邊唱歌,這個「夜半歌

劇本以「輪迴」做為主要的切入點,跟《波麗路》舞曲廣為世

聲」的畫面還被女兒直播到臉書呢!

人所知的「主旋律重複循環九遍」 這個特色相呼應,郎祖筠為

孫翠鳳說,「我不要演簡單的精靈,我要演最難的精靈,尤其

此安排了許多新的嘗試。

好不容易有跨界合作的機會,這一齣我也要超越自己。」原

郎祖筠以寫實空間為主線,也就是韓袖和王志誠的愛情故事,

來,孫翠鳳每一次的演出,都會絞盡腦汁想著要端出特別不一

而非寫實空間也就是虛擬的書中世界,在其中跳躍、相互交

樣的精采給觀眾,同一齣戲,就算是演了好幾次,每一次都要

織。羅密歐和茱麗葉、祝英台和梁山伯、牛郎織女等角色,紛

求超越自己,希望讓觀眾每一次都看到不一樣的孫翠鳳,此種

紛從書本現身,抗議原始劇本,要演出自己的故事!?波麗路

對創新的堅持,也是明華園延續至今88年的祕訣。

則忙於穿越兩個世界,為眾人解決感情難題。

放眼國際傳統戲劇界,明華園已經是站在最前面的領頭羊;明華

她將主戲設定為民國五、六O年代的內心澎湃、舉止含蓄的愛

園一直在思考,除了把傳統歌仔戲推上國際舞台,「我們還能夠

情情調,對比21世紀現代的愛情速食化現象。

再做些什麼,讓歌仔戲繼續在下一個時空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她讓羅密歐與茱莉葉不但開口說起台語、唱起由路寒袖詩作

孫翠鳳說,思考之後,想到明華園的演員,常被出借到現代劇團

〈畫眉〉重新編為歌仔戲曲的版本,還跳起了華爾滋,飾演羅

去表演,演員因此受到現代劇的薰陶,吸收到現代劇不同的表演

密歐的是明華園當家武生陳子豪,讓英武的他挑戰詩情畫意的

方式,得到很多的養分;同時明華園也讓現代劇演員看到傳統戲

愛情戲。

劇的美和優點,在彼此的撞擊中,看到新的可能。

她更讓梁山伯與祝英台私奔,翻轉一對對作家筆下經典戀人

《愛的波麗路》讓傳統歌仔戲與現代歌舞劇在同一個舞台上相

角色的愛情結局,讓羅密歐變「渣男」,祝英台患上「公主

遇、相戀,激盪出的火花,如同孫翠鳳對這次與郎祖筠合作所

病」……隨著詼諧逗趣、感人肺腑的情節,以及笑到噴淚的演

下的註腳:「王見到王,就爆出了很大的『砰』的一聲!」至

出,不斷浮現的,卻是每個人今生必修的課題,那就是「愛情

於這「砰」的一聲究竟是什麼,兩人異口同聲地說,請大家來

是什麼」的提問與線索。

看戲就對了!

地點:大劇院

2.18 19 : 30

2.19 14 : 30

明華園戲劇總團《愛的波麗路》 QR CODE 瞭解更多

0 2 9


STAGE

GALA 首度臺中登場 一整晚的頂級芭蕾饗宴

從2007年開始, GALA芭蕾舞星系列,把全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團首席齊聚一堂,將古典、經典和現代芭蕾,在一個晚上呈現給臺灣的觀眾。 這一次2017年的GALA芭蕾舞星系列,將首度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中演出,主辦的黑潮藝術藝術總監王澤馨表示: 「透過GALA,有點像是群星會的概念,很像奧斯卡的頒獎典禮,可以看到所有的大明星在一起同台較勁,相當精采。 Text│翁浩原 Photo│黑潮藝術

擔任黑潮藝術的藝術總監王澤馨,曾經是洛杉磯芭蕾舞團的首

同舞者的詮釋,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呈現。

席舞者,當年回臺灣後,有感於一般的民眾對於芭蕾舞還是存

0 3 0

在著制式的想法,只知道天鵝湖這一類很經典很傳統的舞劇,

新年來臺中看GALA芭蕾群星

並且停留在「只要是芭蕾舞團永遠都是俄國舞團最好」的印

2017年二月,GALA首次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的演出,舞者包括

象。為了想讓臺灣的觀眾可以欣賞到更多元的演出,王澤馨選

有美國芭蕾舞團、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蘇格蘭芭蕾舞團、丹麥

擇用GALA群星的形式來將芭蕾舞做出不一樣的表演形式。她

皇家舞團首席,共有11位舞者同台表演,有獨舞也有雙人舞,

說:「邀請單一的團體很簡單,只要檔期、舞團、劇院OK,

都是舞者們最拿手的作品。其中像是來過臺灣多次,深受觀眾

對一個舞團經理就好;但是GALA每每動輒10個人、14個人,

喜愛紐約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re)的首席舞

我要單獨去邀約,哪個舞者要跟哪個舞者搭配,這之中都充滿

者Daniil Simkin也將來臺,除了獨舞外,這一次他要和首次來

了學問。」

台的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兩位首席舞 者Yonah Acosta和Laurretta Summerscales,將會以膾炙人

各國芭蕾首席齊聚演出

口的舞劇《海盜》Le Corsaire 中的三人舞作為壓軸。〔附註:

如何在一個表演當中,盡可能呈現各式各樣的芭蕾舞形式,

在Gala演出中《海盜》大多以雙人舞方式在演出中呈現。〕

是GALA最大的特色,舞者表演的舞碼,不會有太多類似的性

也是來過多次的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舞團( Mariinsky

質,是很多元的表演形式。王澤馨表示:「對於一般民眾,

Ballet)首席舞者Igor Kolb也將再度帶來兩支首演作品,一個

欣賞一齣舞劇,要他兩到三個小時坐在那裡,有些人會覺得很

是他獨舞作品《天鵝》Swan ,另外一個則是和他的搭檔Sofia

長、看不懂。為何我們不把各大舞團像是京劇『折子戲』每人

Gumerova,演出《卡門雙人舞》Carmen Suite 。

來一段?」因此,在GALA表演過的節目裡頭,有觀眾喜歡的

能夠一次邀請到許多國際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是展現舞者和

經典,也有現代芭蕾,有些甚至是臺灣和亞洲的首演。她分

舞團對於黑潮藝術總監王澤馨的高度專業的信任,她說:「很

享,很多觀眾在來觀賞之前完全對芭蕾舞沒有任何想法,只要

多國外知名舞團的首席,會主動與我們聯繫,他們耳聞臺灣的

看了一次之後,接下來只要有演出,就都會再次前來欣賞。

Gala很棒,辦得很好,表示希望未來也有機會能來參加演出,

有那麼多首席舞者齊聚一堂,也是GALA的特色之一,因為每

但是有點尷尬,因整體演出內容考量,許多舞者尚未排到邀請

一個舞者都耳聞彼此,但是因為分屬不同舞團,沒有合作過,

名單。」這一次剛好隨著雅加達劇院的邀請,王澤馨詢問是否

如此一聚,王澤馨笑說「頗有舞台上互相較勁的意味」。然而

舞者能在亞洲多留一個禮拜,剛好臺中國家歌劇院也有檔期,

也因此,每一次GALA的演出都是獨一無二的,卡司無法被複

促成了這一次演出的機會,她表示,希望可以讓更多的觀眾欣

製,下次又是不一樣的組合,即便是同一支舞碼,只要透過不

賞到這場國際級的芭蕾舞演出。

地點:大劇院

2.11 19 : 00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中―新年GALA

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 in Taichung

QR CODE 瞭解更多


歌劇院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 1 7 封箱了!全球最後一次機會

柏林劇團 Berliner Ensemble

羅伯.威爾森 Robert Wilson

可可蘿絲 CocoRosie

© Robert Wilson

《彼得潘》

套 票 優 惠 超值藝術饗宴,絕無僅有 All-in-one NTT套票:一次購買4檔以上不同節目各1張,享75折。 家庭套票:一次購買單一場次節目3張以上,享75折。 ※套票票券購買後,如需退票須整筆訂單辦退,恕不得單張退、換票。

3.03

19:30

大 劇 院 Grand Theater

3.04

500 / 7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19:30

˙全長約150分鐘,含中場休息 ˙每場演出前40分鐘舉辦導聆 ˙本節目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德語、英語發音演出,中文字幕


2017

PROGRAM

1/2 月節目總表

News 報消息

場館新消息 大師足跡:朱宗慶最愛的劇院一隅 2016年11月19日,我和百位打擊樂家一起在臺中國家歌劇 院演出百人木琴音樂會。一來到歌劇院,目光首先就被劇 院建築的「壺中居」外觀所吸引;而踏入大廳的剎那,由

58個曲牆、29個洞窟所組成的內部空間,形構出沒有稜角 的視覺感受,截然有別於其他場館的氛圍。這種鮮明而強 烈的感官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JANUARY

5

大劇院

/ Thu. 19 : 30

國家臺灣戲曲學院《境》 新意象特技劇場 New Image Acrobatic Theater 《Ambience 》

12

/ Thu.


AGENDA 主辦節目

6

7

/ Fri. 大劇院

19 : 30

國家臺灣戲曲學院《境》 新意象特技劇場

/ Sat.

大劇院

8

協辦節目

外租節目

/ Sun.

19 : 30

BMW 7 Series 趙成珍鋼琴獨奏會 Seong-Jin Cho Piano Recital

New Image Acrobatic Theater 《Ambience 》

中劇院

14:30 19:30

台南人劇團《Solo Date 》

13

14

/ Fri.

大劇院

19 : 30

海神家族與巨人簡文彬 的馬勒第一號交響曲

大劇院

/ Sat. 19 : 30

15 大劇院

/ Sun. 14 : 30

NSO Hero 30《英雄再起》

桑德霖與TSO─貝多芬第九合唱

NSO Hero 30 Hero Reborn

Thomas Sanderling & TSO Beethoven No. 9

st

NTSO Mahler 1 Symphony -Wen Pin Chien

尋茶•焙茶•奉茶

習,是經驗分享與累積,感受到我們對茶的專業與堅持,回

茶米店,是一間專業販售茶葉的店,專注於每支茶款的製

歸到茶的本質。重視台灣這塊土地,選擇友善的茶園管理,

作與呈現。

不傷害土地與生態,每支茶背後都有它的故事,更有濃濃的

如果出走是為了回返的可能,在青春的浮浪中,在茶事的

人情味,堅持奉出的每一杯茶都是我們精心挑選與焙火,來

凝視中,因為茶,尋得了一條折返回家的路;路並不短,

到茶米店,因為我們的專業你會對茶更信任,還不知道自己

阡陌,無捷徑。七年級世代的決心,接承茶事經驗,創新

喜歡喝什麼茶嗎?那就來茶米店坐坐吧!

茶事產業。世代薪傳,專業扎根,友善土地,人文先行; 以草根的堅韌與踏實,奉好茶。

DATA

無需再找茶,因為有了 茶米店。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 劇院茶屋

七年級生對傳統產業的傳承與創新並沒有捷徑,是努力的學

營業時間:12:00∼21:00


AGENDA

FEBRUARY

10

11

/ Fri.

/ Sat.

大劇院

19 : 00

黑潮藝術《國際芭蕾舞星在台中─新年GALA》

©黑潮藝術

International Ballet Star Gala in Taichung

17

18

/ Fri.

大劇院

/ Sat. 19 : 30

©明華園

明華園戲劇總團《愛的波麗路》

24 大劇院

25

/ Fri. 19 : 30

大劇院

/ Sat. 14 : 30

荷蘭舞蹈劇場—NDT 1 《激膚》×《揮別》×《停格》

荷蘭舞蹈劇場—NDT 1 《激膚》×《揮別》×《停格》

Nederlands Dans Theater 1 《 Thin Skin 》 × 《In the Event 》 × 《Stop-Motion 》

Nederlands Dans Theater 1 《Thin Skin 》 × 《In the Event 》 × 《 Stop-Motion 》

中劇場

15 : 30 、 19 : 30 (午、晚場曲目不同)

©Rahi Rezvani

格里摩全本巴哈無伴奏小提琴饗宴 —挑戰小提琴聖經


主辦節目

12

協辦節目

劇場好表演

外租節目

/ Sun.

精采回顧:兩廳院藝術出走《 阿香的繪葉書 》 2016年11月26日,動見体劇團將貨櫃打造為移動舞台的《阿香的繪葉書》,停靠歌劇院前 廣場,吸引上千位觀眾參與,現場觀眾跟著阿香阿嬤珍藏的臺灣早期各地明信片,走進臺 灣1930的黃金年代。 臺北街頭唱片公司的騎樓留聲機、臺南酒樓藝旦淒美的愛情故事、臺中電影院辯士精彩的 默片配音,甚至是阿香在宜蘭神社許下的青春夢,在劉亮佐、林雅嵐、梁允睿、朱家儀

19

等人演繹下,合著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的現場演奏,讓中臺灣民眾沉醉在濃厚的時代氛圍 裡。陳昇配合臺中特色與歌劇院的即興演唱,逗得民眾哈哈大笑,全場亦在陳昇帶領下,

/ Sun.

大劇院

大合唱經典流行金曲。在不停歇的安可聲中,場館主人歌劇院與主辦方國家兩廳院,以全

14 : 30

員大合照,歡慶2016年「藝術出走巡演專案」最終場順利落幕。

明華園戲劇總團《愛的波麗路》

現場設有「阿香郵便局」打卡活動,民眾爭相蓋上時光郵戳,開心地寄一張專屬的繪葉書

©明華園

©Elizabeth Carecchio

給未來的自己。

26

/ Sun.

焦點搶鮮看:路易霧靄劇團「童話三部曲」中文劇作書 導演喬埃.波默拉是當代歐陸最傑出有創意的導演!也是今年莫里哀獎「最佳導演」得 主(Molières,法國劇場界最高殊榮),被世人譽為當代劇場大師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的傳人。 小木偶皮諾丘從一棵被劈倒的樹木中被雕塑成形,他沒有耐心、懶惰貪玩、時而說謊;他 一心想要脫貧,追求慾望、卻又十分天真;在遭到欺騙、蒙受冤獄、被吞進魚腹,一連串 荒誕又殘酷的奇遇中,卻體驗生命的學習。小木偶最後能通過考驗,成為真正的男孩嗎? 波默拉相當關切當代政治、經濟議題與社會問題的關聯性,並往往透過獨特的說書方式, 形諸於舞台。為了讓小女兒了解他的工作,將《小紅帽》《小木偶》《仙杜拉》改編童話 三部曲,成功讓孩子了解人類最根本、共同的經驗,更吸引成人觀眾極大迴響與共鳴,同 時也吸引了年輕的觀眾走入劇場。 臺中國家歌劇院將集結波默拉「童話三部曲」,出版中文劇本書,敬請隨時注意官網最新 消息。

DATA 演出時間:4.21(五)19:30|4.22(六)19:30|4.23(日)14:30 票價:600 900 1200

QR CODE 瞭解更多



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報 A Theater for Arts and New Lifestyle

004 2017 JAN.FEB.

青出於藍 入勝超凡

吳孟珂: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王羽佳 不服輸的青春鋼琴家

童話新視野 青春正好,讓我們蠢蠢欲動!

NTSO簡文彬 ╳ NSO呂紹嘉 ╳ TSO桑德霖的藝界對話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