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 Post 019

Page 1

19

2019 | 7| 8|

特別企畫

藝齣好戲

駐館藝術家

臺中新風土

音樂劇在臺灣 大爆發的音樂劇時代

《亞瑟不一樣》 觸動與眾不同的心靈

包大山 跑吧!用插畫追尋自我

原創 獨立 反叛 大屯山下飆唱自己的歌


19

no.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報 NTT POST》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出刊

CONTENTS

2

6

14

〔藝術教育推廣〕

〔藝齣好戲〕

02

23

幽微、強烈 情竇初開的獨白

《亞瑟不一樣》觸動與眾不同的心靈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專訪男女主角談演出歷程

26

繁花落盡 只有樂聲入人心

陳明章 許一個有你的北投 14

駐館藝術家 3 ── 包大山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專訪助理導演 Dontee Kiehn

完美音樂劇風暴的幕後 12

歌劇院 NTT+ 給你更多!

跑吧!用插畫追尋自我

受蓋希文音樂啟發舞動精采人生 10

打破台前幕後、不分齡的全藝術參與

〔駐館藝術家〕

〔封面故事 音樂劇在臺中〕

06

26

〔世藝之窗〕

28

榴槤殼造型、東南亞最美的藝術風景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臺日混血歌舞劇《嫁妝一牛車》

老經典的當代味 〔臺中新風土〕 〔特別企畫 音樂劇在臺灣〕

16

32

原創 獨立 反叛

大屯山下飆唱自己的歌

臺灣音樂劇 30 年創作路

大爆發的音樂劇時代 19

〔中部夏日藝術節〕

音樂劇,已來到最好的時代?

各界看臺灣音樂劇發展

36

暑假來新竹、彰化 聽歌看戲

大小朋友共度精采藝夏

發行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臺中國家歌劇院 發行人|邱瑗 編輯顧問|吳家恆 製作統籌|汪虹 張瀞方 鄭巧琪 林珈安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 101 號 官網| www.npac-ntt.org 信箱| service@npac-ntt.org 讀者與廣告服務專線| (04) 2251-1777

編輯製作|臺灣赫斯特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營運長暨發行人|楊欣怡 編輯總監|葉小綺 特約主編|錢麗安 主編|林婕馨 美術設計|黃志勳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菸廠路 88 號 8 樓 電話| (02)7747-1688 印刷|順立印商業設計有限公司

填問卷 抽大獎

本刊版權所有 . 翻版必究


19

總監的話

走進劇場 讓心更近 文 / 邱瑗

4

月底,英國重現劇團的《遺忘之後》在歌劇院 NTT-TIFA 演出。我原來不清楚早發性失智症患者 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但是我相信很多看了《遺忘之後》的觀眾跟我一樣,不用言語解釋,就有了

某種切身的感受。我們邀來幾位早發性失智症患者與其家庭成員一起來看戲,我發現無須「應該出 來多跟外界接觸」等言語勸說,看戲之後,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一種釋然。 原來,我們只要走進劇場,就可能找到一個抒發的管道,不用別人說什麼,自己也不用多說什麼; 看戲時,把自己放在裡面,自然就有種被洗滌的感覺。 這幾年常聽到「文化平權」或是「文化近用」,這個概念是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覺得「文化就在我身 邊」,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文化」。但我覺得這還不夠,應該要以「沉浸式的文化體驗」為主: 我非得進去不可,不然無法體會到是怎麼一回事,這是再厲害的網路搜尋引擎都沒辦法替我們做到 的感受,我們可以讀資料看影片,但就是沒辦法用全部的感官在網路上體驗。

7 月,有一齣戲《亞瑟不一樣》,以一個亞斯伯格症少年亞瑟為主角。亞瑟到底哪裡不一樣,我用 講的,大家也不一定知道。只要看了之後,或許就會領會到,「原來,他是這麼看事情」,或者, 以後我們面對亞斯患者的時候,就能多一分了解與包容;而亞斯患者的家人也會比較了解外界的誤 解是怎麼產生的。如此,心靈洗滌自然就產生了,而文化平權就在其中。 平權要「平」的不只是身體條件的差異,還有精神官能的不適應。這方面劇場所能做的,也正是透 過作品來增進接觸與了解。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裡,有因為戰爭而肢障的音樂家、不被貴 族父母諒解的歌舞演員;《嫁妝一牛車》裡,有重聽的萬發,因為聽不到,反而讓他在面對不堪處 境時,保全了自己的尊嚴。 障礙與缺陷,有時候是外在所給的標籤,有時是自我的認知。透過沉浸在表演藝術中,這些認知的 差異,很自然就拉齊了。平權不只是欣賞藝術的「機會均等」,更是藉此增進了解與包容,抹平認 知的差距。

1


幽微、強烈 情竇初開的獨白

《亞瑟不一樣》 觸動與眾不同的心靈 文 / 耿一偉 圖片提供 / 快樂人集體創作社 Compagnie For Happy people & Co

熱愛音樂,會說 5 種語言的 15 歲亞斯伯格症青少年亞瑟,無法與同

世界;但透過這個方式,觀眾能逐漸

學打成一片而被視為怪咖,直到有一天,班上轉來一位漂亮女生柯娜

進 入 亞 瑟 的 內 心 世 界, 最 終 變 成 亞

莉亞……編劇陸惠方與法國導演尚 - 弗朗索瓦.奧古斯特透過獨角戲

瑟,成為那位期待被愛的青少年。雖

形式,深度挖掘亞斯伯格症少年對生活周遭敏銳的觀察,以及與常人

然他只能在腦中用力呼喊,但我們每

無異、渴望溝通、對愛憧憬的內心掙扎,賦予「與眾不同」背後更溫

個人初戀時,又何嘗不是如此。

暖的關懷與思考。

「其

導演尚 - 弗朗索瓦.奧古斯特 (Jean-

François Auguste) 與陸惠方是高中同

實我最喜歡的是電影。」

以獨角戲

2018 年 初, 筆 者 在 巴 黎

進入亞斯伯格症少年內心世界

再度碰到陸惠方時,她這麼說。會認 識她,其實多少與她拍的影像作品有 關。2015 年底北師美術館展出羅浮宮 漫畫收藏展,陸惠方的作品也在其中。 (漫畫是陸惠方在國際上大放光芒的 領域,2017 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還為

學,曾一起參加戲劇社。畢業後兩人

《亞瑟不一樣》Tendres fragments de Cornélia Sno 是陸惠方寫的劇本,故 事大意是:一位亞斯伯格症的少年亞 瑟,班上來了一位轉學生柯娜莉亞. 史 諾 (Cornelia Sno), 而 整 齣 戲 就 在 說,這位 15 歲少年在內心不斷掙扎,

就各奔前程,陸惠方去諾曼第大學讀 了電影與文學,追求她的電影夢。前 幾年兩人又在巴黎相遇,發現彼此對 劇場的熱情不減,特別是奧古斯特還 組了一個劇團,於是兩人決定繼續合 作。2017 年臺北藝術節便邀請他們, 以陸惠方祖父原本想從廣東移民到臺 灣的故事出發,在臺北做了一個階段

她設立特展)。當時筆者擔任臺北藝

想盡辦法,就為了希望柯娜莉亞能看

術節總監,在法國在臺協會的積極推

他一眼。光聽到這個故事簡介,筆者

薦下與陸惠方見面,看了她以手機拍

已經眼眶泛紅。陸惠方的劇本處理非

在來臺北之前,奧古斯特與陸惠方先

的臺北影像,當下就知道這位藝術家

常細膩,她設定這齣戲是獨角戲,如

合作了《亞瑟不一樣》,結果這齣戲

不容錯過。

同亞斯伯格症患者彷彿只處在自己的

大受歡迎,甚至連殿堂級的法蘭西喜

2

性呈現。


19

快樂人集體創作社 《亞瑟不一樣》

藝齣好戲

7.20 7.21

Sat.

14:30

Sun. 14:30

中劇院

劇院 (La Comédie Française) 都因為

亞瑟喜歡聽音樂,在他的內心獨白中,

技,特別是一人分飾多角。但是《亞

這齣戲,主動接洽奧古斯特,希望他

我們聽到他如何評價約翰.凱吉的《4

瑟不一樣》不是這樣的作品,那會讓

到法蘭西喜劇院導戲。

分 33 秒》,對於當年的演出狀況如

這位亞斯伯格症患者變成一個多數人

數家珍。接著他說: 「我啊,我想要

刻板印象中的所謂正常人──有在不

的,就是為柯娜莉亞寫一首曲子。一

同社會身分中穿梭的能力。陸惠方很

首只有她才能聽得到的音樂。這將會

清楚這一點,她不要任何出現分散焦

是一首鋼琴演奏曲,只用消逝的音符

點的事情發生,這是亞斯伯格症者的

戲一開場,只見亞瑟在玩弄著舞台上的

和細微的聲響演奏,就像剛才那首曲

內心小宇宙,這齣戲邀請我們進入這

物件,並用錄音機錄下這些物件的聲

子一樣。我會努力地表現出音符無形

個需要溫柔傾聽才能進入的世界。如

音。物件不會說話,但是可以逼它們發

的穿透力。這會是一首朦朧曖昧的曲

出聲音。亞瑟的行為,彷彿在暗示著觀

子,也許得要張大耳朵才能推敲其中

眾,一個表面不擅言辭的亞斯伯格症患

的細節。那裡面將會隱藏一道訊息。

者,內在是有豐富的聲音,值得我們去

一道只有我和她才能聽懂的訊息。」

外貌 vs. 內在 音樂吐露愛的訊息

同劇本的重點在聲音,而不是外表。 所以這齣戲中的其他角色,都會用透 過機器(比如錄音機或收音機)來傳 達他們的聲音。

傾聽,但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努力。大 概將近過了 5 分鐘之後,我們才第一次

這時候,觀眾會發現舞台上所有的動

聽到亞瑟說話,他說:「我覺得這個花

作都是與劇本相關的。為何這齣戲會

瓶很醜。真的、真的很醜。」是的,亞

這麼溫柔?沒有過度的燈光與配樂,

瑟說了實話,他因為太容易說實話而被

一開始是如此的簡單,正因為這是一

同學討厭。其實當他說醜時,他並沒有

部需要我們去認真聆聽的戲劇。實際

好惡,因為我們會在整齣戲當中看到,

上,隨著亞瑟吐露出越來越多關於柯

這些舞台上零零落落的物件,是如何成

娜莉亞在課堂的點滴時,整個舞台也

為亞瑟的朋友。

開始越變越亂,我們真的可以在空間

這 次 在 臺 中 國 家 歌 劇 院 的 演 出, 會 由 旅 法 演 員 曾 智 偉 飾 演 亞 瑟。 筆 者 想 這 樣 的 在 地 化 選 擇, 是 非 常 關 鍵 的。《 亞 瑟 不 一 樣 》 之 所 以 能 在 法 國 感 動 那 麼 多 人, 是 因 為 觀 眾 與 亞 瑟 直 接 溝 通, 直 接 感 受 聲 音 背 後 的 情 感, 而 字 幕 的 介 入 會 破 壞 這 種 親 密關係。 回臺灣前,陸惠方帶筆者去一家當地

上感受到亞瑟的強烈情感。 既然外貌可能是醜的,如同亞瑟自己也 被同學嫌醜。那麼內在的聲音就很重 要,甚至即使你聽不到的時候,聲音也

有名的巧克力專門店,買了她喜歡的 巧克力送筆者。回來打開來吃,發現

在地化演出

巧克力的內餡,居然是薑,在苦苦的

貼近觀眾內心小宇宙

甜味中,夾帶著一種清新感,這就是

是存在的。但你得願意去欣賞,這代表 一種特殊的能力,一種對藝術的敏感。

《亞瑟不一樣》給筆者的感受。

大部分獨角戲,喜歡著重在演員的演

©WENYA Studio

編劇 陸惠方

導演 尚 - 弗朗索瓦.奧古斯特

曾智偉飾演亞瑟

3


4


Oh! NTT Musicals 音樂劇在臺中 19 世紀末誕生的音樂劇,發展迄今只有一百多年,以匯集 歌、舞、劇的表演形式,成為廣受歡迎的表演藝術形式之一; 近年更廣納不同藝術形式,甚至結合現代科技,使得音樂 劇形式更加多元繽紛,可輕鬆娛樂,也可深刻反映社會思 潮,更可作為國家對外輸出的重要文化商品。 隨著歌劇院暑假重頭戲《音樂劇在臺中》即將登場,《大 劇報》趁著《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團隊在臺彩排期間,專 訪男女主角麗安.科普 (Leanne Cope)、雷恩.斯蒂爾 (Ryan

Steele) 與助理導演 Dontee Kiehn,讓大家先一睹《一個美 國人在巴黎》是如何在近年來席捲歐美。 此外,「特別企畫」則對焦臺灣音樂劇,看近年廣受好評 的《嫁妝一牛車》與《再會吧 北投》台前幕後故事;同時, 對於音樂劇發展,也從政府角色、從業人員的專業度、全 方位人才的養成與訓練、跨國合作經驗,乃至於觀眾的培 養等做整體檢視。

5


19

音樂劇在臺中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專訪男女主角談演出歷程

受蓋希文音樂啟發 舞動精采人生 文

吳家恆 攝影

詹朝智、林峻永、陳建豪 圖片提供 / 臺中國家歌劇院

6


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8.20~23 8.24~25

Tue.~Fri. 19:30 Sat.~Sun. 14:30

19:30

大劇院

從經典歌舞片《花都舞影》到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推出, 相隔一甲子,作為現代版的音樂劇男女主角,如何透過又唱又 跳又演,重現二戰後的人物所思所想,並賦予作品當代感?在 演出前,趁著團隊來臺排戲空檔, 《大劇報》特別訪談男女主角, 與讀者分享他們如何詮釋、賦予角色鮮活生命。

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以

榮的城市,交通便捷,物產匯集,民

自幼接受嚴格的芭蕾訓練的麗安,十

下簡稱《美國人》)的身世,要

智大開。那時也正是中央書局成立的

幾歲就進入皇家芭蕾舞學院,就著蓋

回溯到 1951 年的好萊塢歌舞片《花都

時候,表示臺中有了經濟的積累、物

希 文 的 音 樂 起 舞, 對 她 來 說 並 不 困

舞影》,因為音樂劇是借用電影的故

質的豐裕,還想在智識上拉近與世界

難。「我不知道蓋希文寫音樂的時候

事架構加以改編的。而《花都舞影》

的距離。

腦子在想什麼,他會讓我坐不住!他

又要回溯到美國作曲家喬治.蓋希文,

的音樂有很濃的爵士味,用來跳舞非

因為蓋希文在 1920 年代到了巴黎,回

到了二次戰後,韓戰爆發為臺灣迎來

常棒,他創造了一種迷人的氛圍。從

國之後寫了管絃樂曲《一個美國人在

美援。美國的麵粉、絲襪、電影、雜

他寫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樂曲中

巴黎》。後來導演文生.明尼利借用

誌滲入臺灣常民生活的各個階級、各

可以聽到汽車喇叭聲此起彼落,整個

了蓋希文這首作品的名稱,又選了一

個層面。以蓋希文音樂鋪排成的《花

城市都活了起來!」

些蓋希文的歌曲,拍成《花都舞影》。

一甲子前的臺中 相遇《花都舞影》 蓋希文的生命歷程與臺中市的發展是 兩條平行線,看似不相干,但又隱然 呼應。

都舞影》在 1951 年上映,次年就在 臺灣各大城市熱映。而臺中有清泉崗

麗 安 還 記 得 第 一 天 正 式 排 練《 美 國

機場,是美軍駐守的重點,美國對於

人》,「那些音樂我都已經聽了不知

臺中的影響,自不待言。

道多少次。但是排練的時候,音樂一 響起,我還是覺得情緒激動。到現在

當筆者把這樣奇妙而隱然的平行線告

還是聽不厭。」

訴將在《美國人》擔綱主演的麗安. 科普 (Leanne Cope) 與雷恩.斯蒂爾

相比之下,唱歌是個更大的挑戰。麗

艾拉與喬治.蓋希文生於 1890 年代

(Ryan Steele) 時, 兩 人 臉 上 露 出 驚

安回憶:有一天,皇家芭蕾舞團編舞

末的紐約,此時正是日治時期臺中建

奇的表情,直呼「真沒想到」、「太

家惠爾登用臉書問她:「聽說妳唱過

城的啟始年代。時序進入 20 世紀,

酷了」!

合唱團?因為我要做一齣音樂劇,可 不可以唱給我聽看看?」那天麗安要

臺中的戲院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這個時候的紐約,由東歐猶太移民所 匯聚的「意第緒劇院區」已經蔚然成

從芭蕾舞跳到音樂劇 挑戰口音完美詮釋巴黎女孩

登台跳兩場《天鵝湖》,惠爾登在中 間的休息時間跟麗安碰面,麗安頭上 還戴著天鵝的羽毛頭飾。「可是我只

形,娛樂活動蓬勃發展,年紀還小的 生於英國巴斯的麗安,曾是英國皇家

有在洗澡的時候唱歌……」麗安對惠

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者,大約 10 年前

爾登說。「那妳就到淋浴間去唱。」

曾到臺北演出過,這是她第一次來到

於是麗安就在舞團的更衣間裡唱了起

等到蓋希文以音樂為業,在 1920 年

臺中,將在 8 月以音樂劇女主角、而

來。沒想到這麼一試,就從芭蕾舞跨

代末前往繁華巴黎,向拉威爾等作曲

非芭蕾舞伶的身分登上有兩千個座位

到音樂劇去了,而且從巴黎首演一直

家請益的時候,臺中已經是臺灣最繁

的大劇院舞台。

到百老匯、倫敦西區,乃至這次在臺

蓋希文兄弟在紐約街頭玩耍,有時演 員不夠,還會被抓到舞台上跑跑龍套。

7


中國家歌劇院,都是由麗安主演,在

之久,並以「首演女主角」的身分領

大西洋兩岸的音樂劇重要獎項也頗有

銜這次巡迴,坐鎮票房。

受蓋希文音樂啟發 從配角到獨挑大梁

從 2014 年演到現在,麗安已經不敢

首度挑梁擔任音樂劇男主角的雷恩.

去算自己演出過幾場,笑著直說:「很

斯蒂爾,生於美國中西部的密西根州,

在劇中,麗安飾演的巴黎女孩莉絲.

多很多場。」但她也說,常有人問她

從小就學習歌舞。曾先後參與過《西

達桑不僅要能歌善舞,連說話的口音

會不會覺得唱膩了?「我真的覺得沒

城故事》、《舞動人生》音樂劇演出,

都要調整。在《花都舞影》中的莉絲

有。《美國人》的舞非常有挑戰,而

由法國女星萊絲莉.卡隆主演,她是

惠爾登也不會輕易放過你。總是還有

法國人,她的英文自然帶有濃重的法

可以修的地方。這裡腿要抬高,那裡

國口音。麗安為了演《美國人》,還

要跳高一點……」

斬獲,其中包括獲得東尼獎「最佳音 樂劇女演員」提名。

也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擔任舞者。他 參與《美國人》的製作多年,從配角 晉升到主角的預備演員後擔任美國境 內巡演主角。這次國際巡演,雷恩. 斯蒂爾將挑起男主角重任,詮釋由羅

必須由專家指導,刻意練習有法國口 音的英文。「分寸很不容易拿捏,學

《美國人》最後的歌舞場面尤其是重

伯. 費 爾 柴 爾 德 (Robert Fairchild) 創

得不像,或是口音太重,反而會變得

頭戲。當年拍《花都舞影》,最後 17

造的角色,並與首演女主角麗安對戲。

滑稽。幸好,芭蕾裡頭本來就有很多

分鐘的群舞就花了拍片預算的 1/5,

法文術語。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

場面絢麗可想而知。惠爾登既然要把

就 會 聽 法 文 廣 播, 來 熟 悉 法 文 的 聲

《美國人》搬上舞台,最後的場面必

音。」一旦能掌握口音,這反而變成

須更勝《花都舞影》。這不僅是編舞

一個快速進入角色的捷徑,「只要我

家的挑戰,更是舞者

開始用那種口音說話,我就進入莉絲

麗安要在長達 2 小時的歌舞演出之

的角色。」

後,還要保持元氣,把最好的表現留

演員的挑戰。

給最後一幕。

把角色變朋友

快說道,「我不覺得這是壓力。能夠接 下這一棒,我覺得很光榮。」演出團隊 經過長期合作,成員之間發展出深厚情 誼,雷恩跟羅伯也有交情,在演出上碰 到問題,都可以打電話去問。而且, 《美國人》的音樂都是美國傳奇作曲家 蓋希文的作品,對於身為美國人的雷恩

跟 劇 中 人「 莉 絲. 達 桑 」 相 處 這 麼

嚴格自律成就永遠女主角

被問及這會不會是一種壓力時,雷恩明

多年,她覺得莉絲是個什麼樣的人?

來說,「這些是我的爸媽、祖父母那一 輩都很熟的音樂。我自己也是蓋希文的 粉絲。他每一首歌都會讓我有點想念家

其實從這件小事,就知道麗安自我要

麗 安 收 起 笑 容, 想 了 一 會 兒, 好 像

求之高。她在舞團的時候,要跳一個

真 的 在 試 著 形 容 一 個 她 認 識 的 人,

角色,一定是把所有能找到的影像都

「 戲 一 開 始, 她 是 個 女 孩; 結 束 的

找來看過。惠爾登找她試鏡唱歌的時

時 候, 她 是 個 女 人。 她 有 很 強 的 責

候,她也把各家詮釋都找來聽過。正

任 感, 她 自 有 一 番 風 采, 吸 引 了 身

是這種一絲不苟、嚴格自律的精神,

旁 的 人, 但 她 自 己 並 不 知 道 為 什 麼

雷恩認為,蓋希文的音樂雖然已經有近

麗安才能穩居《美國人》卡司達數年

會這樣。」

百年的歷史,但是今天還是有很多人跟

雷恩.斯蒂爾 Ryan Steele

鄉。我很愛唱他的歌,我的記憶都跟這 些歌融在一起了。蓋希文的音樂讓跳舞 變得更容易,聽到他的音樂,身體就會 想要動。」

麗安.科普 Leanne Cope

生於美國密西根州,曾榮 獲美國芭蕾大賽最佳男舞 者,參與音樂劇《西城故 事》、《舞動人生》美國 版演出,也曾在奧斯卡獎 頒獎典禮擔任舞者。

生於英國巴斯,曾是英國 皇家芭蕾舞團的首席舞 者。自 2014 年擔任音樂 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女主角至今。

8


19

音樂劇在臺中

著他的風格。「不管你喜不喜歡,也不

對於麗安,這次巡迴演出也是一個「重

裡看音樂劇的迷人之處:製作水準、

管我們這個世代瞭不瞭解,我們現在聽

新發掘」的過程。這是她第一次跟雷恩

演員功底在一個只有兩千個座位的劇

的音樂有很多都受蓋希文啟發。」

搭檔,所以兩人趁著在歌劇院進行密集

場中,以百分之百的能量綻放在觀眾

排練,彼此也深入長談,討論各個段落

面前。然後即演即滅,下一場再以同

的處理。麗安指出,「你要知道,在戲

樣的水準,釋放能量。

每次演出都是全新挑戰 現場才能體會鮮活感

一開始,男女主角是互不相識的,所以 我們要找到平衡點。一方面,我們要把

最後問到兩位演員在結束巡演之後的

《美國人》的編劇克雷格.盧卡斯在

舞跳得非常熟練,另一方面,彼此的互

計畫,有些是不能說,有些是說不準,

《花都舞影》的故事架構上,增添了角

動又要有一種生澀感。」

有些還有很大的變數。麗安說,「很

色與敘事的深度,讓飾演男女主角的藝 術家即使到現在,都還在不斷琢磨演出 的方式。以雷恩來說,他在兩年前開始 擔任主角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從旁觀察 的機會,對這個角色也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因為參與的演員不同、一些因 素的改變,氣氛就會不同。我們說的 是 同 樣 的 故 事, 但 是 說 的 方 式 不 一 樣。 這 讓 每 次 演 出 都 是 新 鮮 而 刺 激 的。」雷恩補充說道。

來要跳什麼舞碼,都排得很清楚,但 是這一行很不一樣,你無法計畫人生, 只能伺機而動。」但是,也就像《美 國人》中的 4 位主角,他們在混沌不 明的局勢中,各自做出一些決定,此

「我很幸運,得到導演的支持,可以提 出我自己對主角的探索。」

奇怪的感覺,我在舞團的時候,接下

這種現場演出的鮮活感,正是在劇院

9

後也就走上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19

音樂劇在臺中

Q:《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從巴黎到百老匯、倫敦

西區、美國巡演,今年年初在日本 也很受歡迎,您認為是什麼因素讓 這部製作這麼成功?

A:《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以下簡稱 《美國人》) 引起這麼多共鳴,我認 為是因為它在許多層面都讓人意猶未 盡。這是一齣音樂喜劇,雖逃避了現 實,但也呈現被二戰撕裂的巴黎,彰 顯人在面對逆境時的精神力量、愛情 的力量,以及人類透過藝術,能以樂 觀喜悅來克服黑暗。 其 次, 這 個 作 品 不 僅 集 音 樂 劇、 芭 蕾 與 管 絃 樂 於 一 身, 更 匯 聚 美 國、 英 國 的 藝 術 好 手, 如 腳 本 由 盧 卡 斯

(Craig Lucas) 操 刀, 編 舞 暨 導 演 為 英國著名編舞家惠爾登 (Christohper

Wheeldon)。盧卡斯希望這部製作能 如實描寫一群年輕人在一段相當辛苦 而充滿挑戰的年代相遇的故事。他們 在劇中做的抉擇會影響此後的人生。 這是個大時代的故事,也是個愛情故

專訪助理導演 Dontee Kiehn

事。三名男子──其中兩個退伍的美

完美音樂劇風暴的幕後 文

吳家恆

國大兵,一個是法國富家子弟──愛 上同一個巴黎女子:她散發神祕迷人 的氣息,也有自己要負的責任、要克

攝影 / 詹朝智

服的挑戰。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8 月下旬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8

更幸運的是,我們得到蓋希文家族的

場。演出製作團隊選定臺中國家歌劇院作為亞洲巡演的集

充分授權,在《美國人》裡頭選了一

訓地點,之後將展開長達 3 個月的巡演。助理導演 Dontee

些比較少聽到的蓋希文歌曲與管絃樂

Kiehn 在離臺前,接受《大劇報》專訪,暢談這部音樂劇的演

曲, 像 是 男 主 角 傑 瑞 在 第 一 幕 唱 的

出與製作。

Liza、在第二幕唱的 Fidgety Feet,或 是〈第二號狂想曲〉與〈古巴序曲〉, 都是很優秀、但較不為人知的作品。 要把這些作品收在一個製作中是很少 見的,這讓《美國人》不同於其他的 百老匯音樂劇。

Q:媒體描述《美國人》是「一個 美麗的超完美風暴」,您怎麼看待 歌、舞、布景設計和燈光的結合?

10


A:《美國人》絕對是賞心悅目的,

藝術克服黑暗。在這方面,蓋希文的

克 羅 利 (Bob Crowley) 設 計 的 布 景 獲

音樂帶來了樂趣與自由。

得東尼獎,卡茲 (Natasha Katz) 的燈 光設計,經過導演惠爾登總其成,整 體視覺風格有時像一幅印象派畫作, 有時則有表現主義的風格。我們希望 每個元素的色彩、線條與流動都搭配 得天衣無縫,因此設計由演員隨著劇 情的推展進行換景,而不是用機器完 成。此外,我們希望所有的元素 ─ 包 括 59 Productions 設 計 的 投 影 ─ 都在「跳舞」,在行雲流水間,觀眾 就已經隨之穿梭巴黎的大街小巷。而 服裝的設計很考究,但也充滿奇想, 像是劇中巴黎人的日常穿著、美國和 法國士兵的制服、歌舞女郎的穿著, 讓人想到無線電城音樂廳的「裝飾藝 術」(Art Deco) 風格、在老佛爺百貨

(Galeries Lafayette) 的香奈兒時裝,還 有夏特雷芭蕾舞團舞者的舞衣,靈感 則來自立體派和幾何色塊設計。

Q:像《美國人》這樣的製作進行 國際巡迴,有些什麼挑戰?

Q:那麼您要如何在不同場館演出 原汁原味的《美國人》? A:有些製作在進行巡迴演出時,會 做比較大的調整。《美國人》在巴黎 首演後,也做了相當程度的調整,但

A:這次巡迴演出的演員是從百老匯

是觀眾在這次巡演所看到的,是跟百

劇團、美國全國巡迴和倫敦劇團的演

老匯、倫敦西區幾乎是一樣的。

員選出來的,又加了一些新的成員, 所以我們持續把大家的理解結合在一

再者,巡演必須因應每個地方的狀況

起,打造演出的一致性。當然,運送

來做調整,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例

布景、服裝、排練要用的東西,也是

如:我們跟巡演當地的翻譯共事,解

後勤物流的挑戰;以及劇團如何在演

釋演出內容,找到正確的語意字眼;

出空檔移動,在新環境安頓下來、掌

有時會更改內容或是應景的玩笑話,

握新的劇院和舞台及其運作方式。大

以得到我們要的效果;甚至對話的節

家都很享受發現新文化、流程改變的

奏也會根據在地觀眾而調整。在某些

新體驗和樂趣。

文化,觀眾的回應可能很大聲或是很 安靜,演出的步調也因此而異。此外,

Q:身為助理導演,您和團隊在此 次巡演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A:助理導演

編舞的角色是隨著時

也會根據觀眾的視線來調整舞台動線 和物品擺設,在某些舞台的後台,還 要有不同的動線來進行換景或換裝。

間和階段而變化。我參與《美國人》

此 外, 也 要 呼 應 不 同 場 地 的 音 場 效

超過 6 年。最早是跟導演

編舞搭配,

果,聲響團隊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瞭解

來發展、創作音樂劇;在製作期間,

新的空間,聲軌要進行調整,布景和

我要負責跟演員排練,把演出內容記

投影也可能需要校正,讓機器與定位

A:1951 年的電影,時間設定在 1944

錄下來,還要選角;製作確定下來之

對齊。而我們舞台管理團隊必需擅長

年盟軍趕走德軍、「解放巴黎」的幾

後,我扮演的比較是管理的角色,保

評估這些差異,快速安全地做出必要

年之後,是拍給那些經歷過戰爭的人

持每一次演出的品質。像現在,我們

的調整,讓演出即便在不同的場地也

看的,像是一部華麗的幻想曲,因為

在巡迴演出,我要在世界各地的觀眾

能發揮出最高的水準。

觀眾需要一個出口,能暫時逃避生活

面前呈現盡可能接近原作的製作。

Q:1951 年的歌舞片《花都舞影》 和 2014 年的音樂劇《一個美國人 在巴黎》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的困苦。但是音樂劇從製作人、編劇 到導演,都對故事的背景感興趣,想 要讓故事顯得更真實。我們做了不少 研究,找當時的照片。有人們排隊買 麵包、通敵女子當街受辱,那些照片 是很個人的,你可以清楚看到那些遭 遇與演員之間的關係。這都是曾經發 生過的事。我們從中學到,不要重蹈 歷史覆轍。這增加了角色和整個演出 的深度,也為舞蹈的技巧變得更難。 但我們也做了很好的平衡,從剛開始 的黑暗,到人如何面對黑暗、如何以

© 重慶演藝集團

11


19

音樂劇在臺中

陳明章 許一個有你的北投 繁花落盡 只有樂聲入人心 文

李伯儀 攝影

詹朝智 圖片提供 / 綠光劇團

1990 年,陳明章的〈再會吧!北投〉收錄於專輯《下 午的一齣戲》,典雅的歌詞、音韻與氤氳飄渺的北投 故事,鬧熱傳唱。過了 28 年後,首度以音樂劇呈現, 一票難求,融合歌舞、劇情的多線交疊、細膩對白, 被譽為走出臺灣音樂劇新高度。今年夏天,《再會吧 北投》重回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報》帶你走讀陳 明章的故鄉與創作源頭,來一趟北投音樂地景之旅。

「今

春的雨水 霜

滴落來

冷霜

條無情的無尾巷」的破題是這麼來的:

家裡備這麼多料,如果有朋友遠道而

滴在這條無情的無尾

「北投最美是冬天和春天,那時溫泉

來,就會到酒家吃好料,像是來自中南

春夜的北投……」去年綠光劇團

溪的水是熱的,不分白天、晚上整條

美洲的鮑魚、烏魚子、十全大補湯、魷

在票房上締造佳績的音樂劇《再會吧

街都冒著熱煙,加上硫磺味,春夜的

魚螺肉蒜、雞仔豬肚鱉等,其實酒家

北投》,由音樂人陳明章擔任音樂總

北投是如此有滋味,我是北投子弟,

菜,就是經典臺菜的集錦。」

監、導演吳念真擔任總編導,演出現

寫這些歌,是想好好說北投故事,讓

場,台上、台下跟著演員唱成一片,

更多人知道。」

紅男綠女手牽手 月光小巷談戀愛

旅館,重現北投昔日的繁榮光景。熱

確實,何止北投的故事有滋味,陳明

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裡描述一對沒

烈景象猶在眼前,滄桑而熱情,音樂

章的歌曲裡也充滿了味蕾的描繪,像

有血緣的姊妹花,在風塵相依,同樣

與歌詞密合的力量,如此「聲」入人

是主題曲裡的歌詞「勸恁一杯最後的

花樣年華,卻有不同的命運,一個要

心,引發共鳴,詢問陳明章,創作這

紹興酒」,陳明章說,「全台適合釀

捨身報答恩人,一個則是逃離青樓,

些歌曲的祕訣是什麼,陳明章說,創

紹興酒的水質,一是埔里,二是北投

另闢天空。為了呈現時代氛圍,劇組

作別無他法,一切從心發出,「得要

附近的陽明山,把這裡的水拿來釀紹

在舞台上打造了一座木造日式建築,

心有所感才寫得出來,歌詞裡唱的故

興酒,才是聰明事。」

陳明章回憶,舊時的北投,也如同小

國家戲劇院宛如一座大型那卡西溫泉

京都,放眼望去都是日式建築,「那

事,大都真有其事。」 又如〈酒家菜〉,反映了舊時北投酒家

時從農村來到北投工作的女子,身世

特殊的飲食文化,陳明章說,酒家的規

大都很可憐,大家都想快點存錢,離

模和定義不一,不單只是特殊營業場

開這個工作環境,她們睡覺的地方,

以歌詞寫景,以旋律抒發心境,陳明

所,也是官場、商人社交或招待貴客用

就是一塊一塊的榻榻米大通舖,一人

章說,主題曲〈再會吧 北投〉裡「那

餐的地方,「過去沒有冰箱,不可能在

睡一塊,所以在〈再會吧 北投〉的歌

春光無限的北投 酒家菜好滋味

12


綠光劇團 《再會吧 北投》PLUS 7.19 7.20 7.21

Fri.

19:30

Sat. 14:30

19:30

Sun. 14:30

大劇院

彈得一手好琴、好吉他、好音樂的陳

詞裡,才會談到『冷霜霜的榻榻米』。」

的小階梯已不復存在。

絕美的北投,是失意人的拼搏之地,

陳明章話鋒一轉,說到除了紅男綠女

路,家中開設銀樓,把家業放一旁,

也是得意人的歡愉場域,那卡西的樂

在北投談戀愛,也會有大老闆在此地

走上自己的音樂道路,音樂劇《再會

師,嫻熟地彈著客人喜愛的曲調,溫

金屋藏嬌,「以前的旅店都會有後門,

吧 北投》更是他和好友雷輝的人生大

柔的溫泉鄉,珍饈百味的酒家菜,混

當董娘來此地查勤,店家就會趕緊請

夢,「這個音樂劇夢大約是 10 年前

老闆從後門出去,成為另一種風景。」

開始的吧,但其實我從年輕時開始為

明 章, 很 早 就 知 道 自 己 要 走 音 樂 的

出了北投獨一無二的特殊氣味。陳明 章的音樂,透過「月光」,賦予這般 飲食男女在周身交錯之時,對愛情純 粹的想望與憧憬,劇中兩對男女主角 以〈溫泉鄉的交杯酒〉對唱,互訴情 思,同樣一首歌,分別唱出甜蜜青澀 與熾熱豪情。

北投寫歌,一直寫到現在,我寫歌的

人文風景 盛產音樂家 「音樂裡的北投故事,這些都是臺灣 最珍貴的文化風景呀!」現年 62 歲的 陳明章,信手拈來都是音樂,不管是

速度不快,要有感覺才能寫,希望能 繼續再把一些靈感和想法完成。」 在音樂劇裡,陳明章時而穿梭在劇中, 飾演說書人,成為劇中的彩蛋亮點, 最後段落他在側台驚喜登場,展現月

「北投就是一個有很多愛情故事會發

彈奏自創的絲弦吉他,或是傳統老月

琴說書演唱功力,讓觀眾驚豔;其實,

生的地方,你看月亮從丹鳳山上升起

琴、六弦吉他,在盛產音樂家的北投,

或許這位說書人不只在戲裡,戲外的

時,多美啊,以前的男女,談戀愛還

包括李宗盛、陳揚、五月天的阿信,

陳明章也願為北投一再粉墨登場,讓

會在小巷子裡小階梯上牽手說情話,

陳明章亦是其中之一。音樂是呼吸,

繁華的光景,舊時的故事,能透過音

十指相扣,就是北投公園最常見的景

也是傳統,陳明章說,自小在溫泉鄉

樂,流傳在北投的四季,順著溫泉水,

象。」可惜跟著陳明章的腳步,到北

的那卡西音樂氛圍成長,「在這裡長

溫熱著。

投公園一帶尋找小巷裡的祕境,舊時

大,不會彈兩下吉他,說不過去。」

13


19

音樂劇在臺中

一個是富地方色彩的嘉義阮劇團,一個是風格生猛有 力的「日本地下劇場帝王」流山兒祥,去年聯手改編 臺灣經典小說《嫁妝一牛車》叫好又叫座,今年加入 更多音樂元素,融合唱、念、演,不僅語言的表情十 足,在看似歡笑卻諷刺的敘事之下,生動刻劃小人物 的苦情,讓人省思生命的荒謬。

老經典的當代味 臺日混血歌舞劇《嫁妝一牛車》 文

盧家珍 圖片提供 / 阮劇團 © 黃煚哲

發和阿好這對夫妻,原本在鄉

白》,大受好評之後,2018 年再度合

了流山兒祥擅長的歌舞調度,試圖展

間過著清苦的生活,一天,對

作,挑戰臺灣文學作品。《嫁妝一牛

現臺灣本地的文化特色。流山兒祥了

面搬來新鄰居簡仔,他們在簡仔的幫

車》過去已有電影和電視劇版本演出,

解臺灣歷史與臺日關係,因此更謹慎

助下,生活漸漸好轉,雖然萬發實現

阮劇團正式取得王禎和夫人林碧燕女

小心處理這個社會題材,透過與全劇

了擁有牛車的夢想,卻發現妻子紅杏

士授權,《嫁妝一牛車》在小說寫成

12 位演員一起排練與創作,企圖摸

出牆。而尊嚴與生活的矛盾苦澀,也

50 年後,首度有了劇場版的演出。

索現代文學名作和當代戲劇融合的可

成了命運引爆的荒謬玩笑。

能,讓《嫁妝一牛車》成為走向世界 製作人汪兆謙表示,流山兒祥導演下

的亞洲戲劇新型態。

2018 年,草根性十足的阮劇團與「日

了很多功夫,連休息、放飯都不放過

本地下劇場帝王」流山兒祥導演共同

讀劇本作功課的機會,努力從一個日

合作,改編了王禎和這部臺灣文學經

本人的角度與眼光來執導經典的臺灣

典《嫁妝一牛車》,在嘉義進行了連

文學。他讀完文本之後,決定把這齣

此次《嫁妝一牛車》再度搬上舞台,

續兩週的世界首演,不但獲得許多回

戲打造成讓人覺得「好像看過類似的

流山兒祥更放手呈現自己的「狂野」

響,也入圍台新藝術獎。這是阮劇團

電影」、充滿既視感(似曾相識)的

首度改編臺灣文學作品,2019 年,他

特質,為了調節戲劇的情緒,他在劇

「音樂劇」,但這絕不是一種懷舊,

中夫妻對話的場景添加一兩首歌曲,

們又為此劇加入更多音樂元素,並將

而是赤裸生動的寫實人間戲劇。

使音樂的元素更豐富;而舞台則延續

於 8 月首度登上臺中國家歌劇院的舞 台。

再度搬上舞台 增加音樂元素

之 前 的 強 烈 視 覺 風 格, 空 間 極 簡 俐 為了呈現寫實面,除了當代的背景、

落,卻是戲感十足。

服裝,在語言上也特別強調符合劇中 角色,包括鹿港來的男人需要呈現鹿

汪兆謙說,首演版本的舞台上,有一

港腔臺語、其餘角色的臺語腔調也要

輛象徵性的「牛車」,此次的「牛車」

阮劇團與流山兒祥導演在 2016 年第

講究。編劇除了將市集、婚禮、喪禮、

造型將更寫實,不但貼近年代的真實

一 次 合 作, 改 編 莎 士 比 亞 的《 馬 克

電影院等生活切片放進戲裡,也融合

樣貌,也更烘托出演員的表演本質及

國際合作 亞洲新大眾戲劇

14


阮劇團 X 流山兒★事務所 《嫁妝一牛車》 8.10 8.11

Sat.

14:30

Sun. 14:30

中劇院

© 黃煚哲

語言的魅力。靠著演員走位調度,腳

汪兆謙表示,編劇林孟寰一改先前影視

汪 兆 謙 記 得 其 中 有 段「 有 血 味 的 白

踏車與牛車的穿插,讓冷、熱場面更

版的沉重感,將這次的劇場版定調為喜

飯」,描述阿好不吃阿發乞討來的白

迭得宜,演員有時演、有時唱、有時

劇,試圖發掘由原作小說中的荒謬造成

飯,在爭吵中打破了碗,最後又因為

解說劇情,而在情緒緊繃到快要到極

的喜劇感,另外也重新塑造小說中「阿

肚子太餓,只得撿地上和著破碗碎片

限的時候,流山兒祥總是巧妙插入幽

好」這個婚外情女子的內心世界,從女

的白米飯來吃,吃得滿口是血,滿腹

默詼諧的轉折或歌舞唱跳,讓觀眾在

性視角出發,與男主角阿發站在同樣對

辛酸。

哭笑不得之餘,開始省思生命悲苦的

等的位置,讓觀眾更能理解原作所要傳

荒謬。

達的無奈。此一改編方向,也獲得對原 著有十足理解的林碧燕女士及王禎和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與的演出卡司 全改為臺灣演員,為此阮劇團還特別 重新甄選。「6 ∼ 8 個角色名額竟有

生大學同學、也協助王禎和作品英譯的

臺語:原來白米飯配人血, 鹹鹹嘛係袂 ……

鄭恆雄老師的認同。 「他用了人血鹹鹹的俚語,而血液的

7、80 人 報 考, 還 有 人 專 程 搭 3、4

而盧志杰的臺語劇本呈現,精準抓住

小時的車來嘉義,可見導演的魅力有

底層「氣口」(臺語,說話的語氣)

多大!」汪兆謙笑著說。

尤其精采。由於整齣戲是貼近底層勞

悲劇變喜劇 華語變臺語

華語:原來吃白飯配人血, 也是種滋味……

鹹 和 眼 淚 的 鹹, 和 著 白 飯 一 起 吃 下 去,這也是生活的滋味。」汪兆謙說。

動大眾的草根臺語演出,必須要非常

對於臺語的保存,阮劇團很有信心,

熟悉市井生活的編劇才能寫得出來。

多年來製作臺語劇的經驗,讓劇團有

盧志杰的「正職」是警察,在平日與

了自己的風貌,也愈發覺得自己在做

此劇的文本改編,可說是三語(華、

民眾的互動中,這些底層人物慣用的

的事情很重要。今年開始,劇團將以

臺、日)的劇本挑戰,由林孟寰、盧

「訐譙」語言模式對他來說再平常不

學校的形式,有計畫培養常態型的演

志杰分掌華語與臺語,同時還要翻成

過,所以他能寫出的俚語非常生動,

員,希望能以更堅實的基礎,挖掘呈

日語給導演看,所以劇本看起來是三

讓演出呈現寫實的時代感。

現更多臺灣風土的創作素材。

語並列,工程浩大。 15


19

音樂劇在臺灣

臺灣音樂劇 30 年創作路

大爆發的音樂劇時代 文

林采韻 圖片提供 / 果陀劇場、綠光劇團、躍演劇團、瘋戲樂工作室 Studio M

你看過臺灣的音樂劇嗎?從早年綠光的原創音樂劇、果陀的改編音樂劇,在音樂劇的 墾拓時期,一刀一斧,打鑿出臺灣音樂劇的樣貌;到今日年輕世代,拜科技、網路發 達之賜,無時差地接收全球音樂劇最新趨勢,滋養了更多元且具開創性的臺灣音樂劇。

果將 1987 年在臺北中華體育館演出的《棋王》,視

為臺灣原創音樂劇的濫觴,截至今日臺灣音樂劇的創

作路,已匍匐前進超過 30 年。2018 年是 30 年來製作最旺 盛的一年,全年首演、重演、重製的作品,數量超過 30 齣。 接續而來的 2019 年,在作品數量之外,顯見指標性劇團 挑戰中大型劇場的雄心壯志,例如躍演劇團《釧兒》(劇 場版)、天作之合《飲食男女》、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 個好萊塢》等相繼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 3 個場館及臺北 城市舞台上演。

三代劇場人接力 從土法煉鋼到掌握世界脈動 這 3 個劇團都以專業音樂劇劇團自居,若是放在 30 年的時 間軸中,他們可被歸類為第三代。第一代要屬 1990 年代 處於摸索期的果陀和綠光劇團等;第二代為 2000 年前後 帶動成長期的音樂時代、愛樂劇工廠等;第三代則屬 2010 年前後創造起飛期的新世代。躍演劇團成立於 2007 年、 瘋戲樂工作室是 2010 年、天作之合則為 2013 年,相較於 前輩的土法煉鋼,這群生活在網路時代的創作者,一手掌

1998 年果陀劇場《大鼻子情聖西哈諾 》

16


握全球資訊,其中不乏在國外接受音樂劇相關專業教育者,

首歌曲增加至 16 首;C MUSICAL 獨角音樂劇《焢肉遇見你》

他們的背景自然影響到創作手法和視野。

的場地規模,一路從牯嶺街小劇場、華山文創園區拱廳到

2019 年的兩廳院實驗劇場。C MUSICAL 另一齣戲《最美

臺灣音樂劇發展這一路走來,作品的數量雖逐年增加,投

的一天》在 2018 年首演,2019 年挑戰水源劇場長銷式節

入的創作者和表演者也與日俱增,但因資源有限,作品經

目專案,3 週演出 12 場。去年熱銷的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

常在時間壓縮的狀況下成形,產出的品質往往離理想甚遠,

投》在企業贊助和支持下,今年重磅回歸,具有長銷(定目)

只能勉強接受。對於這一切,躍演等新世代也早有認知,

劇的潛力。相信音樂主辦的《搭錯車》,以流行產業為主軸,

但憑藉對音樂劇的熱愛,即使妥協也未曾放棄理想。

去年首演,今年再現,戰線一路從國內開拓至海外。

經過近 10 年的努力,《釧兒》、《飲食男女》、《台灣有 個好萊塢》的製作過程跳脫過去 3 個月做 1 齣戲的惡性循

人才、場地、資金

環,從發想準備、讀劇、試演至正式演出,至少花費 3 年

音樂劇未來發展三關鍵

時間。或許還不能與紐約百老匯 3 到 7 年的製作期相比, 但在缺乏龐大資金為後盾的情況下,民間劇團以有限的資

2018 年至 2019 年,臺灣原創音樂劇呈現前所未見的活絡

源依然傾力而為,表現出過人的韌性。

場景,如何維持正面能量乘勝追擊,人才、場地、資金為 三大關鍵。放眼紐約百老匯至倫敦西區,以及當前傾力發

回顧 2018 年,還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無論劇團規模大小,

展音樂劇的韓國和中國,音樂劇作為一種技術密集、勞力

對於舊戲重新搬演展現了相當的野心,比如刺點創作工坊

密集的表演藝術型態,必須有商業劇場發展模式的認知,

將《幕後傳奇─苦魯人生》的劇情做了大幅調整,從原本 9

更要具備產業鏈的思維,從學院訓練、人才經紀、節目製

1993 年綠光劇團《站在屋頂上唱歌》

17


攝影╱秦大悲

2019 年躍演劇團《釧兒》

2019 年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

作、劇場經營等環節,強化整體生態系統。臺灣內需市場

助或投資或以雙軌概念進行支持,這便涉及「表演藝術司」

本來就有限,政府相關扶植和投資政策未見積極;私人資

和「文創發展司」甚至是「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之間

金挹注的獲利模式仍處於觀望和試水階段;學院裡的專業

要如何相輔相成。未來「文化內容策進院」的設立以及國

訓練也付之闕如或未成系統。此時臺灣音樂劇的發展,乍

發基金導入的「文化內容投資計畫」,也有機會成為臺灣

看蓬勃,若只是一味倚靠民間團隊的熱情,將淪為一時虛

音樂劇發展的活水,政府均可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成為團

幻,遠遠被甩在韓國和中國之後。

隊、製作公司等與民間資本之間的觸媒。

其實從過去兩年環境資源浮潛式的注入,已經能夠感受到

表演藝術場館大爆發 助攻音樂劇創造未來市場

些許轉變,當下缺乏的是力道和速度。《釧兒》在衛武營 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支持下,2015 年進行戶外試演,2019 年推出劇場版,作品經過 3 年的沉澱,劇情更動 4 成,音

目前臺灣正處於場館大爆發的時代,國表藝旗下 3 館所(國

樂更重新編創,上演前,全體演員在高雄,一週 5 天、一

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天 8 小時集訓 1 個月。

臺灣戲曲中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從場地的支持至製 作經費的投資等,將有機會為音樂劇創造市場。比如:臺

《台灣有個好萊塢》前期獲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創意節

中國家歌劇院「音樂劇在臺中」的訴求,展現逐步建立音

目前期展演計畫補助」,得以發展劇本並進行創作中呈現,

樂劇平台的企圖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透過「音樂劇人才

在文化部「加速文化內容開發與科技創新應用補助案」的

培訓計畫」孵育表演、創作和製作人才等。場館間如何共

支持下得以進行試演。《再會吧 北投》在私人資金挹注下,

創共榮、共製共演,也值得進一步思考。

大膽朝商業劇場思考,更以定目劇為目標。 面對韓國早已領先在前,中國跳躍式的成長,臺灣如何就自 在全球表演舞台的光譜中,音樂劇經過百年實踐,已證明

己的優勢,開創可行的製作和商業模式,包括以創意為豪的

既能吸引普羅大眾欣賞,又兼具藝術和商業價值。文化部

同時,應當加強音樂劇人才的競爭力,才能從臺灣出發,在

站在政策擬定的制高點上,可思考音樂劇的發展特性,將

華文世界有所發揮。唯有政府與民間資源積極攜手向前,才

其納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範圍,進一步評估是以補

有機會迎來臺灣原創音樂劇發展 30 年的真正「高點」。

18


19

音樂劇在臺灣

音樂劇,已來到最好的時代?

各界看臺灣音樂劇發展 文

吳家恆 圖片提供

綠光劇團、廣藝基金會、臺中國家歌劇院

臺灣的音樂劇走了 30 年,迎來蓬勃發展的熱鬧景象:表演人才前仆後繼,發光發熱, 今年尤勝以往;從文化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 3 館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都積極支持 音樂劇的製作,臺中國家歌劇院更把「發展音樂劇平台」訂為重點策略。臺灣音樂劇的 發展能否抓到這個歷史機遇,調整體質,走出另一番局面?

論臺灣音樂劇的現況,並不容易。如果光看其中的

後一口氣拉上來。「我們政府也投了不少資源,但沒有配

利多,會讓人覺得希望無窮;如果著眼於外在的威

套,團隊還是在單打獨鬥。」而且臺灣的團隊各做各的,

脅、內在的隱憂,又會教人不自覺地悲觀起來。而且,「音

力量分散,難以掀起風潮。如果團隊秉持了「文人相輕」

樂劇」只是個籠統的稱呼,本來就已經路數紛雜,種類繁

的傳統,又受到「僧多粥少」的資源分配過程所刺激,往

多,又涉及戲劇、音樂、舞蹈、美術,偏重音樂或舞蹈的

往更難形成良性競爭的環境。

音樂劇,碰到的問題也不見得相同,很難一概而論。 而受這種風氣所浸染的人或是不了解音樂劇產業癥結的人 進入「政府」,開始有能力影響補助、政策,基本上還是

缺乏前瞻性政策配套 團隊流於單打獨鬥

很難推出具有公共性、前瞻性的作為,於是政府與業界互 但是,有個詞或許是很多人在說到臺灣音樂劇的機遇與問

為因果,而且形成惡性循環。

題時都會提到的,那就是「政府」。百老匯音樂劇早期的 發展,是市場機制自然生成的,而不是政策的結果。但是

韓國經驗:層層篩選、風險分攤

要投入這個產業的後來者,為了有效地打造環境、匯聚資 源、速速看到成果,最快的途徑就是透過政府在政策、法

C MUSICAL 作曲家張芯慈製作《傾城記》而與韓籍導演

規與資金三管齊下,韓國與中國大陸就是兩個眼前的例子。

韓圭晶、音樂總監方哉淏有過合作,對於韓國音樂劇,有 更深入的觀察與體會。張芯慈注意到,韓國會把音樂劇的

「我們所有人都在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韓國音

製作拉出長達兩、三年的期程;而在補助上則是採取分段

樂劇在短短幾年內可以做出這個局面!」曾參與多部原創

補助,從劇本大綱的階段就進行遴選獎勵,劇本完成、創

音樂劇製作的表演藝術獨立製作人蟻薇玲也對這個問題感

作音樂時又分別擇優選出幾個作品,所以一部作品能走到

到困惑。

製作階段,往往已經經過多層篩選。對於一些比較小型的 「這個成就簡直是神蹟!」她的觀察是:韓國如果決定推

創作,來自地方或中央政府的補助,有時可以完全涵蓋製

一個產業,就會全力支持,配套措施完備,條件具足,然

作費,演出時不收場租。像是「大邱國際音樂劇節」的「創

19


特別企畫

韓國首爾的大學路音樂劇場館林立,隨處可見音樂劇演出的訊息。

作支援作品」項目,免場租提供 3 ∼ 5 場的演出場地,票

透過國際合作 建立 Knowhow

房收入悉數歸團隊,戲越好看、越賣座,團隊的收入就越 相較之下,臺灣的各項官方補助受限於財政年度,必須在

多,更有機會在市場上站穩。

年底結案,不利於藝術創作製作的長期醞釀。不過,臺北 在這樣的情形下,創作者可以在一個合理的預算下(大約

表演藝術中心已推出「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與「長銷

100 多萬新台幣的規模)發揮才能,演員有足夠的演出場

式節目演出扶植計畫」。前者不受限於當年度的演出申請,

次來磨戲,製作方有足夠的場次來累積口碑與營收。創作

分段評鑑,分段補助,藉此拉長製作期程,後者規定申請

者、作品、演員經過這樣的幫助與考驗,也有機會受到投

者需連續演出至少 3 週,每週至少 4 場次,每場演出至少

資方的青睞。如果是像《笑面人》웃는 남자、《王者之劍》

45 分鐘,總演出場次不得少於 12 場、且總場次席次不得

Xcalibur 到了動輒上億新台幣的音樂劇製作,政府就不會

少於 3,600 席。

出手補助,而是由市場機制決定。 除了政策朝著鬆綁、便利的方向修改,音樂劇從業人員的 所以這整個運作是一個「層層篩選、風險分攤」的機制。

自覺與自我要求,恐怕更為關鍵。「經過跟韓國合作之

政府補助、減免場租,分攤了創作者的風險;演出場次多,

後,我覺得是民族性的問題。」張芯慈說,「他們真的

也降低了投資方的風險。最後的營收回饋到創作者、表演

非常嚴格,他們會自我要求,一個東西要做到什麼程度

者與投資者,也透過稅收回補給政府。

才可以給觀眾看。相較之下,過去的我可能會跟自己說, 『環境就是這樣,觀眾就是這樣,經費就是這樣,我們 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但是對韓國人來說,這些想 法都是不可以的。」

20


19

音樂劇在臺灣

「韓國非常競爭,不好看的戲,是沒辦法存活的。很多人

北京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陸續成立「音樂劇系」。但

可能會以為韓國政府有補助,但其實他們還是很看票房。」

是到了今天,音樂劇在臺灣究竟歸音樂、還是屬於戲,都

張芯慈在《傾城記》跟韓國團隊合作,感覺「不論就細節

還有點妾身未明,更別提提供完整訓練的機構科系了。

的要求、給的東西來說,整個質量是非常高的。他們提出 的基本條件,在我們就成了要求;他們提出的要求,在我

臺灣欠缺訓練音樂劇演員的成熟機制,這是很多音樂劇創

們就成了苛求。」因此,張芯慈覺得臺灣有必要透過國際

作者碰到的困境,張芯慈就直言,「大部分的演員都是進

合作,來學習一些 Knowhow。這條路也是中國發展音樂

入製作之後才開始學。」音樂劇演員要能歌擅舞,還要有

劇在走的路。

演技,而歌舞要能專精,必須從小就打基礎。曾為多齣音 樂劇、歌舞劇編舞的前雲門舞者吳義芳以《一個美國人在 巴黎》為例,因為這部音樂劇的導演是芭蕾編舞家,對演

中國成立音樂劇系 急起直追

員有很高的芭蕾要求,所以不可能找會唱會演的演員,再

蟻薇玲指出,音樂劇輕易可以跨越語言的障礙,文本與影

去學芭蕾,而必須從芭蕾舞者裡頭挑選。但是吳義芳也指

視、文學作品相通,成功的音樂劇改拍成影視作品,或是

出,「我們的音樂劇演員大多是學音樂或戲劇的,極少是

優秀的文學作品搬上銀幕與舞台的例子屢見不鮮。「中國

從肢體訓練出身的。」

大陸看到音樂劇是全球趨勢,馬上成立音樂劇系,而且直 接從國外延請優秀師資過來。我看要不了 3 年,大陸的音

先行者摸索跌撞累積經驗 新世代可以從中獲益?

樂劇就會有另一番局面了!」 不僅肢體訓練是挑戰,音樂或戲劇也有因作品與演員條件

1991 年,中國音樂劇研究會成立(2014 年改名為「中國

構成程度不同的挑戰。吳義芳第一部擔任編舞的作品是

音樂劇協會」),1995 年,北京舞蹈學院在「社會舞蹈

1994 年綠光劇團的《領帶與高跟鞋》。在 1990 年代的臺

教育系」開辦音樂劇表演組別,2002 年獨立成系。接著

灣,率先製作音樂劇的就只有果陀和綠光劇團。創辦綠光 劇團的羅北安一語道出關鍵,「音 樂劇人人愛看,但是成本太高,很 難回收。」 羅北安當年創辦劇團,取名還有一 個小故事,他本來想把劇團取名為 「北風北」。打麻將是按照東南西 北的順序在輪,等到打「北風北」, 那就是最後一圈,打完人就散了。 劇團取名「北風北」,表示演每一 齣戲都有演完解散劇團的心理準 備,可見劇團本高利薄,經營不易。 後來羅北安經旁人建議,才取侯麥 電影《綠光》,寓意對幸福美好仍 抱持希望。 既然音樂劇那麼難做,羅北安為何 要做?「因為我在紐約念書,很喜 歡音樂劇,就來自編自導,當時也

羅北安在 2009 年綠光劇團《領帶與高跟鞋》中演出。

21


19

音樂劇在臺灣

沒什麼成本概念……」在紐約的時候,老師跟他說,要做 音樂劇,音樂最好要找古典跨流行的人。這句話羅北安記 住了,回臺灣之後透過介紹,去找陳揚。陳揚嶄露頭角甚 早,15 歲就出版鋼琴曲集,23 歲為雲門舞集《薪傳》譜曲, 曾獲得 5 座金鼎獎、7 座金曲獎(含特別貢獻獎),以《魯 冰花》等片獲得 3 座金馬獎,跨足劇場、舞蹈和流行音樂。

1990 年代的臺灣社會對音樂劇鮮少人有第一手接觸,羅 北安是少數例外。但羅北安學的是戲劇,音樂幫不了陳揚 的忙。羅北安回憶跟陳揚的合作,陳揚會先把劇本念熟, 了解角色的情緒轉折,並對情緒做出調整建議,以及對於 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

要譜成歌的台詞,做韻律與字數的琢磨。羅北安也從經驗 中摸索,在歌詞與台詞之間是如何做出銜接與轉換。

界對它有偏見,認為它是「流行商業」;如果學界有更多 這也提醒了一件事:臺灣音樂劇經過 30 年的發展,先行

人認知音樂劇的重要性和前景,改變「觀念」和「態度」,

者摸索跌撞、辛苦得來的經驗,不斷出頭的新世代從業人

制度的改變才有意義。

員或許可以從中獲益。 另一方面,音樂劇結合了歌舞,與傳統戲曲「無聲不歌, 羅北安直言,現在很多音樂劇演員,從小喜歡唱歌跳舞,

無動不舞」的精神是相通的。楊忠衡觀察到,「戲曲在 10

很敢表現,論肢體、論聲音的表達,比以前的演員好太多,

年前就有與音樂劇靠攏的動力。」他指出,唐美雲歌仔戲

「但是表演的功底不行。而且太依賴麥克風,現在如果拿

團創團作《梨園天神桂郎君》就是改編自《歌劇魅影》,

掉麥克風的話,聲音傳不到 5 排以後。而這種聲音、呼吸

其他的製作不但納入管弦樂團,甚至在創作上運用了華格

的訓練,在國外還是必備的音樂劇演員基本訓練!」

納的「主導動機」手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歌仔戲算不算 音樂劇?京劇、崑曲、豫劇能否歸為音樂劇?綠光劇團的 《都是當兵惹的禍》(1995 年 ) 就是取材自元代雜劇的佳

產業未來 從釐清臺灣音樂劇定位開始

例!退一步說,結合好幾種藝術門類的戲劇往往也是好幾 如果音樂劇演員欠缺了必要的基本訓練,那麼臺灣的音樂

門原創藝術的能量泉源,在社會上常扮演重要角色,只是

劇能走多遠?更基本的是,如果沒有釐清臺灣音樂劇的定

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名稱與內涵而已。

義與定位,這個產業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但是就藝術表現的博大精深而言,音樂劇與歌劇、京戲等 戲劇藝術相比,並不遜色。

曾創作包括《隔壁親家》等多齣音樂劇劇本的廣藝基金會 執行長楊忠衡指出,音樂劇作為一種通俗而商業化程度高

凡此種種都說明了,現今臺灣音樂劇的發展,不僅在於資

的藝術種類,容易與流行音樂通聲氣。而臺灣的流行音樂

源挹注、引入技術、設置科系這種「船堅炮利」的層面而已,

從民歌運動開始,所造就的華語音樂盛世是中國大陸 10

更要對臺灣音樂劇與流行音樂、傳統戲曲、學院音樂之間

幾億人努力了 20 年都沒辦法抹殺的,是非常寶貴的臺灣

的關係做本質的思考,視之為臺灣音樂劇的養分。如此一

音樂資產。楊忠衡直言,也就因為音樂劇的「通俗」,學

來,或許能蓄積開創下一輪臺灣音樂劇盛世的能量。

22


19

藝術教育推廣

打破台前幕後、不分齡的全藝術參與

歌劇院 NTT+ 給你更多! 文

錢麗安 圖片提供 / 臺中國家歌劇院

你對表演藝術的想像是什麼?定期觀賞精采的國內外表演藝術演出、聽創作 人分享演出故事、參觀劇場認識幕後運作、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培養各種藝術 知識,還是有機會一起演出一圓表演夢?你的夢想,臺中國家歌劇院都聽到 了。今年起,歌劇院以 NTT+ 為品牌,在既有的演出節目之外,另闢藝術蹊徑, 讓不同族群、年齡層的民眾,一起加入表演藝術的大家庭。

揮 1+1 大於 2 的藝術功能。「就像現在表演藝術也講究跨

域,跟不同的藝術形式、學科,甚至科技結合,開拓更多

令人好奇這到底是什麼神祕的計畫 ?

元的藝術想像。」

「這是一個更開闊的想像概念。」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教

在此概念下,歌劇院藝術教育部,以 NTT+ 為品牌,由「創

育部經理黃本婷表示,雖然歌劇院從開館以來就在節目企

意發展」與「藝術學習」兩大方向著手,設計出符合大眾、

劃部下設教育推廣組,除搭配演出節目安排不同的周邊活

親子、學校與專業人士的活動,不論是否曾接觸過表演藝 術,每個人都可以透過 NTT+ 發現沉浸於藝術中的樂趣與

心的歌劇院常客可能已經發現,開春以來臺中國家歌 劇院許多活動,悄悄地出現了一組「NTT+」字樣,

動,讓觀眾深度了解節目外,還針對不同對象設計專屬活 動。3 年下來,「我們開始思索如何把藝術教育做得更深、

相關知識。

更廣及更細緻,因此有了成立藝術教育部的契機,希望以 更全面、完整、多元的內容規劃,吸引多元族群接觸表演

到底 NTT+ 有哪些內容呢?藝術教育部創意發展組組長陳

藝術。」同時,作為中部重要表演藝術基地的歌劇院,也

柏潔如數家珍地說,結合「創意發展」及「藝術學習」兩

希望在既有的表演藝術功能外,更進一步發揮場館功能,

大領域,將陸續推出:「玩.劇場—青少年創意工坊」、「後 青年工作坊」、「NTT+ 不藏私講堂」、「歌劇院沙龍」、

培育專業的劇場藝術人才並結合中部地區的相關場館,發

23


「開場計畫—新銳藝術家展演平台」、「藝起進劇場」、「國

對一般大眾,如何踏入看似深奧的表演藝術殿堂?陳柏潔 建議從「NTT+ 不藏私講堂」與「歌劇院沙龍」開始。「藝

際論壇」、「藝術跨域實驗平台」、「NTT 放映室」、「駐 館藝術家」、「NTT 學苑」、「中部劇場平台」、「音樂

術其實是有共通性的,但多數人看到『表演藝術』就覺得 遙不可及。」這回歌劇院拐個彎,讓「NTT+ 不藏私講堂」

劇平台」以及主題展覽、導覽等內容。

從生活風格、品味藝術,甚至社會思潮等面向出發,做專 業領域的分享,透過不同的媒介來打開身體的五感,建立

與劇場的第一次接觸 不設限的創意體驗

自我品味,再回頭看表演藝術,就會有豁然開朗之感。「歌 「藝術的欣賞是不分年齡的。」陳柏潔說,為了打破表演

劇院沙龍」則透過主題系列的規劃,輔以示範演出或講座

藝術給人的深奧感,同時照顧不同年齡層的藝術需求,特

形式,做更深度的介紹與探討。

別針對不同族群設計適合的活動。例如,在學的學生可以 透過「藝起進劇場」,一人一票實際走入劇場看戲,與演

歌劇院也透過「開場計畫—新銳藝術家展演平台」廣發英

出團隊互動了解幕後的演出故事,作為劇場初體驗;對劇

雄帖,透過每年兩次公開甄選,號召中部地區的創作團隊

場產生興趣後,可以進一步參與「玩.劇場—青少年創意

或藝術家,帶著自己的作品到小劇場演出。新銳藝術家們

工坊」,透過如夏令營營隊的概念規劃,從入門的讀劇、

自己規劃演出內容、演出與解說同步進行,讓觀眾瞭解作

戲劇訓練到進階的劇場技術、知識與各種實作課程做系統

品的故事,從而建立創作

學習,躋身劇場達人之列。

這系列演出讓觀眾經由網路登記即可免費參與,也是新銳

演出者與觀眾之間的相互了解。

藝術家們藉以培養「專屬粉絲團」的開始! 而對於平日忙於工作、家庭,一再與藝術擦身而過的「45 後青年」人士,則有專屬的「後青年工作坊」可以一圓舞

藝術大匯集 國際創意大激盪

動、歌唱或作戲的表演夢。「45 歲的人在肢體靈活度上也 許不若 25 歲的年輕人,但因人生的歷練更豐沛,在情感的

除針對一般民眾的活動設計,創造藝術從業者的專業交流、

表達與詮釋上往往更具厚度。」陳柏潔說,就像 5 月推出

實驗平台也是規劃重點。像是供國內外藝術家交流創意、

的歌仔戲課程,一推出便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學員,還有人

分享經驗的「國際論壇」、「藝術跨域實驗平台」與「駐

為此不惜每週請半天假,就為一圓個人夢想。

館藝術家」都是這個構想下的產物。

NTT 學苑講座「一個新世 界—給嚮往表演藝術工作 者的備忘錄」

《2061 宇宙掉了一顆牙》互動藝術裝置

青少年創意工坊

24


19

藝術教育推廣

藝起進劇場

陳柏潔表示,每年的 NTT-TIFA 是國內外藝術家匯聚的時

「音樂劇平台」則是針對日益蓬勃的音樂劇產業,提供專業

刻,如果可以善用這股藝術資源,以論壇形式促成國內外

人才訓練課程。音樂劇無論是創作、製作、演出、市場銷售,

藝術家深度交流,同時也能讓一般民眾得以與世界同步接

有其特殊性,國內迄今在音樂劇人才培育的管道尚未普及,

收最新的藝術發展趨勢。2020 年歌劇院將以跨領域藝術為

歌劇院希望藉己之力,將目前最迫切需求的環節,邀請國內

出發點,包括 NTT-TIFA 的節目規劃、新媒體藝術類駐館藝

外師資,協力於製作、演出、創作等培訓課程,或提供場館

術家的創作,以及藝術跨域實驗平台的交流活動,屆時可

資源與音樂劇製作團隊,以提升音樂劇能量與質量。

與國內外頂尖藝術好手激盪出何種火花,令人期待。

為希望做到藝術是不分年齡人人皆可參與,藝術學習組推 動「開門計畫」,邀請較沒有機會接觸到表演藝術的群眾,

由點線面培養藝術人才 建構友善藝術環境

如新住民、長者、偏鄉學童、社福機構等參與節目欣賞。 此外,「我們更希望透過體驗式的藝術欣賞,讓民眾走進

相較於創意發展組透過不同活動觸發民眾對藝術的認識,

劇院, 被藝術感動,未來他們才有機會主動接觸藝術。」

藝術學習組著重於藝術專業人才的養成與培育。「藝術學

洪穎真指出,今上半年已經邀請逾千名的觀眾,進歌劇院

習組」組長洪穎真表示,為中部地區作育藝術行政與劇場

看表演、欣賞展覽;NTT-TIFA《2061 宇宙掉了一顆牙》互

技術人才的 NTT 學苑,是今年重點工作之一。

動藝術裝置展與藝術家郭奕臣與林小杯走進啟聰學校,為 聽障孩童說故事、參與藍晒工作坊;下半年度將推出口述

NTT 學苑邀請全國頂尖產業師資,採理論與實務並進的課

影像建築導覽,則是針對視障者所設計。我們希望擴大欣

程,上半年已陸續展開初階、進階培育計畫,參與人次超

賞人口,一起參與藝術欣賞與探索,也逐漸落實藝術沒有

過百名。經過遴選面試並完成藝文場館實習的學員,將納

距離、友善無障礙的歌劇院。

入「中部劇場人才庫」,有機會至各中部場館工作,發揮 所長。這將是為中部創造人才、留住人才,活絡中部藝文

「這是國內首次有場館將藝術教育推廣以這樣全方位與大

產業的重要的第一步。針對已進入產業服務的中部場館夥

格局推展出來。」黃本婷歡迎中部民眾一起加入藝術的 探索與發現,「NTT+ 不僅是個藝術探索的新指標,更是

伴們,NTT 學苑也提供場館營運、策展與行銷等實務課程,

NTT+ YOU! ( 歌劇院與你! )」

並不定期舉辦交流及資訊分享。

青少年創意工坊

後青年工作坊—歌仔戲篇

25


跑吧!用插畫追尋自我 駐館藝術家 3 ─ 包大山 文

盧家珍 圖片提供

包大山

對 30 歲以下、喜愛插畫的年輕世代,提起包大山的「熊超人系列」多半不陌生,溫暖 的文字搭配清新、天馬行空的筆繪,伴隨許多人青澀的少年歲月。高中就喜歡塗塗寫寫 的包大山,10 餘年來以圖像一次次自我挑戰,去年獲邀為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 今年初專為歌劇院設計的新年紅包袋極受好評,馬上就被索取一空。她還興致盎然地計 畫將繪本搬進黑盒子,挑戰劇場化的繪本呈現方式。

2

019 年 2 月,包大山在臉書貼了一張插畫,那是她跟臺

以一個創作者的資歷來看,包大山算是成名得早。求學之

中國家歌劇院首次合作的紅包設計。才剛成為駐館藝術

路一向很順遂的她,在中山女高遇到成績瓶頸,因而想跟

家的她,私心想把自己畫進去,所以她把另外 3 位駐館藝

隨哥哥走設計這條路。在美術老師的支持下,非科班出身

術家也拉進來,希望接下來和歌劇院的合作可以為大家帶

的她,最後考上臺藝大圖文傳播系,轉向設計發展。

來一些驚喜。還不忘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喲!豬年活 力十足地奔跑!噗噗噗噗!」這就是她的風格,看著這可

包大山說,她沒受過美術的相關訓練,原本就愛在日記本

愛的圖文,心情彷彿也跟著奔跑起來了!

上塗塗寫寫,傾吐心情,沒想到這些塗鴉竟成了她申請推 甄的重要作品。大學時,她陸續把作品集 Po 上插畫平台「黑

我喜歡被稱為「插畫創作者」而不是「插 畫家」,「插畫家」會讓我覺得有距離, 我希望人們可以很自然地走入我的作品。

秀網」,另外也有作品刊在《插畫市集》雜誌上,並因此

包大山其實不姓包,也不叫大山。她說,求學時的綽號

生了知名的「熊超人」系列插畫。她很認真地說,「熊超人」

是「包子」,與朋友一起討論筆名時,因為本名「奕陵」

其實是文具公司取的名字,以前看到「早安」、「見到你真

裡藏有「大」、「山」的部件與意象,於是就拼湊為「包

好」這類文案總覺得有點無趣,所以她在「熊超人」的卡片

大山」了。起初她還不太適應,後來覺得這個筆名乍聽

文案上想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問候和鼓勵。她以自己的心情,

起來雖然怪,卻給人更寬廣的想像空間,也就欣然接受。

回想高中的徬徨,描繪出這個默默陪伴的安靜角色,並以軟

獲邀在新光三越左營店開幕活動的插畫聯展中展出。 不僅如此,她還投稿給文具公司,自此開啟合作之路,也誕

26


19

駐館藝術家

性幽默的筆調,如「伸展心胸 燃燒小心眼 好好長大吧,

包大山笑道:「有沒有盡全力創作,只有創作者知道。」

我們。」打動許多學生的心,卡片因而大賣。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她推掉各種工作邀約,拋開所有包袱, 最大的收穫是完成了繪本《Run》,這是她在大學畢業之後,

「當年的高中生有些已經是媽媽了,從她們的回應裡,看

第一次盡全力製作一個她理想中的作品,在她的心中,她

到我的作品真的有陪伴到她們,我好高興。」她說。

終於能夠認定自己是個「創作者」了。 《Run》描述一個小女孩不停忙碌奔跑的故事,她一輩子都

創作的自由讓我發現,人生可以有很多形式, 就像畫畫一樣。

在拚命地跑,但很多時候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是包

「我的起步很幸運,一直有機會出現。」包大山謙虛地說,

斷丟過來,她只能選擇揮棒和奔跑,而在過程中能不能有

大學畢業後,她又陸續認識了一些插畫界前輩,才知道有

所成長?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風景?每一次的轉彎是不是

「插畫家」這個行業,此時她的眼睛開始燃起火光,「或

逃避?有沒有浪費自己的生命?這種直指內心的作品,最

許我的人生可以從這裡開始吧!」她想。

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大山對自己的反思,她的人生變化得太快了,未知的球不

接案的日子轉眼過了 3 年,包大山毅然決定把攢下來的第

當繪本裡的人物走出來時, 會是一件很療癒的事情。

一桶金花光,前往英國念插畫碩士。「我其實不確定這個 決定是否正確,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零收入的壓力,但 我想給自己一個奢侈的時間做不可能做的事,來回報這 3

而在成為歌劇院駐館藝術家之後,包大山有了一個新的夢

年的幸運,即便人生重新來過也義無反顧。」

想──把繪本《Run》改成舞台劇。

記得老師問大家為何而來時,包大山回答:「想成為一位

在留學英國期間,她偶然看到 1927 劇團的作品 Golem,開

獨立的創作者。」這反而讓老師很疑惑,鼓勵她要有自信。

啟了她對「舞台劇」的全新想像。Golem 在舞台上運用大 量的插畫元素作為背景,演員們以默劇的造型和表演風格, 配合投影動畫演出。這樣的畫面讓她聯想到自己正在創作 的繪本作品,忍不住想像起如果搬上舞台的是她的繪本作 品,可能會長成什麼樣子。 去年,歌手萬芳演唱會挑選了 12 幅包大山的插畫,以動畫 方式作為布景,這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插畫在大舞台上 呈現。這讓包大山更期待插畫在劇場舞台上出現,歌劇院 黑盒子的空間不同於演唱會舞台,它提供了另一種新奇的 方式,讓人們可以專心閱讀繪本,除了插畫的流動節奏, 音樂、聲音和燈光都是未曾想過的挑戰。 「我常幻想插畫有一天被改編成舞台劇的樣子,沒想到現在 就有機會實現。」包大山說,她會努力不愧對這份資源,也 許不會做出太了不起的作品,但至少做個「願意嘗試的人」, 若有一、兩人能被作品所感動,那就值得了。 所以,繼續跑吧,包大山!誰教「包」加了「足」就變成 「跑」字了呢?未來要跑出什麼樣的壯麗山景,就讓插畫 來帶領吧!我們且拭目以待。

27


世藝之窗

2002 年 10 月,在新加坡濱海區旁,一座有如兩片榴槤殼造型的建築物正式開幕,短 短 3 週的時間,就匯聚了 22 個國家、1,300 位藝術家輪番演出,慶祝新加坡濱海藝 術中心啟用。這座新加坡人盼了將近 30 年的表演藝術殿堂,不僅位於新加坡的黃金 商業地段,在經營策略上更兼具藝術與商業共治,多元與前衛並存,成為新加坡、乃 至東南亞重要的藝術文化基地。

筆之前,筆者才在濱海藝術中心 (Esplanade-Theatres

國,正是來新加坡演出《白蛇傳》,地點是早已走進歷史

on the Bay) 看了「雲門舞集 45 週年:林懷民舞作精

的國家劇場 (National Theatre)。這座在 1963 年啟用的表

選」。這是林懷民在年底卸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之前,最

演空間,是新加坡自治後由文化部長倡議,呼籲人民一元

後一個由他領軍的海外巡演系列。記得 2003 年初,濱海

一磚捐款興建而成,可容納 3,400 名觀眾。5 個菱形尖角

藝術中心開幕不到半年,林懷民率團前來演出《水月》,

構成的立面和門前的弧形噴泉,代表國旗上的 5 顆星和新

往後這些年陸續在同一個表演場地看他編創的《行草》、

月,這座象徵新興島國的劇院是許多海內外大型演出的首

《風.影》、《屋漏痕》和《稻禾》。這晚的林懷民作品

選場地。後來,政府以興建中的地下高速公路經過此地和

選段像是個圓滿的句點,教人心存感激。

建築結構不穩為由,在 1986 年拆除國家劇場,並以前身 為電影院的嘉龍劇院 (Kallang Theatre) 取而代之,《悲慘

與藝術家定期「約會」,是在濱海藝術中心看演出的獨特

世 界 》Les Misérables、《 貓 》Cats、《 歌 劇 魅 影 》The

體驗,尤其是農曆新年期間舉辦的「華藝節」,主辦方曾

Phantom of the Opera 等百老匯音樂劇都在嘉龍劇院舉行

經連續幾年刻意邀請相同的演出單位前來呈獻新作,賴聲

新加坡首演,直至 2002 年才交棒給濱海藝術中心。

川和林奕華一度每年來新加坡跟戲迷拜年,幾乎等同於半 在濱海藝術中心登場前,新加坡主要的藝術文化表演空

個駐館藝術家,讓本地觀眾見證他們的藝術成長歷程。

間還包括:可容納約 600 名觀眾的中型場地如維多利亞 劇 院 與 音 樂 廳 (Victoria Theatre and Concert Hall)、 戲 劇

醞釀近 30 年 打造專屬表演藝術殿堂

中 心 (Drama Centre)、 黑 箱 劇 場 如 電 力 站 藝 術 之 家 (The

Substation)、演出中國地方戲曲的牛車水人民劇場 (Kreta

這回林懷民在演出謝幕時追述 1973 年雲門舞集第一次出

28


Esplanade Theatres on the Bay 榴槤殼造型、東南亞最美的藝術風景

新加坡 濱海藝術中心 文 / 胡錦偉 圖片提供 /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Ayer People's Theatre),以及個別劇團或藝校專屬的演出

在藝術中心的設計競圖中獲得首獎,濱海藝術中心的建築

空間,當中絕大多數為官方所倡議和建造,少數如電力站

設計有了定案,並在 1996 年動工興建,2001 年舉行封頂

是已故表演藝術家郭寶崑發起的計畫。

儀式。

早在 1975 年,新加坡慶祝獨立建國 10 週年之際,時任文

榴槤殼造型 摩登、富麗堂皇演藝廳

化部長的已故總統王鼎昌提出興建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的

Esplanade 海灣最耀眼的藝術地標

概念,但當時政府致力發展經濟和建立新加坡人的身分認 同,這個想法因此被擱置了十多年。時移勢易,當新加坡

2002 年 10 月 12 日,耗資 6 億新元(新元 1 元約為新臺

已躋身亞洲四小龍之列,政府在 1989 年設立的「文化與

幣 22 元)建造的濱海藝術中心正式揭幕,開幕節慶歷時 3

藝術諮詢委員會」,用意在讓新加坡在新千禧年後成為具

週,來自 22 個國家的 1,300 名藝術家聯手獻藝,演出包括

有文化活力的國家,成立表演藝術中心的草案也正式出爐,

委託新加坡舞蹈劇場創作的舞蹈《緬懷月亮》、香港粵劇

並獲得諮詢委員會的認可。3 年後,許多出資贊助的民間

名伶呈獻《帝女花》等 3 部劇目、西班牙男高音卡列拉斯

企業和專業人士聯合成立「新加坡藝術中心公司」(後更

(Jose Carreras) 音樂會等共 73 場售票演出,另外還有多達

名為「濱海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負責藝術中心的發展

600 場的免費表演活動。

規劃和營運管理。 濱海藝術中心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獨特的建築外觀。兩個

1993 年, 倫 敦 Michael Wilford & Partners (MWP) 和 新 加

半圓球形建築躺臥在港灣,總數 10,508 塊玻璃片砌成的外

坡 DP Architects (DPA) 兩家建築事務所組成的聯合團隊,

牆上,覆蓋著一片片遮陽鋁板,構成幾何圖案,乍看像巨

29


大的昆蟲複眼,又像是兩顆帶刺的榴槤,「榴槤殼」因此

Johnson) 為音樂廳設計了頂尖的室內聲學,全球只有 5 座

成為人們對濱海藝術中心的謔稱。而這也不失為成功的市

音樂廳擁有同等級的聲響品質。舞台上方設置重達 45 噸的

場策略,因為有了這個「雅號」,藝術殿堂變得更加貼地,

天棚,能依照不同的演出來調節升降,控制聲音反射,使

不再遙不可及。

得台上的音樂家能清楚而準確地聽到自己或樂器的聲音。 音樂廳的舞台可容納編制 120 名樂手的管弦樂團,後方有

占地 6 公頃(約 7 個足球場的面積)的濱海藝術中心,有

200 個唱詩班席,也能作為 200 席的藝廊座位。

兩個大型表演空間,分別為可容納 2,000 人的劇院,以及

濱海藝術中心還有幾個小型表演場地:音樂室(250 席)、

有 1,600 個座位的音樂廳。

小劇場(220 席)、另藝聚場(150 站席),以及提供免

劇院的觀眾席呈馬蹄形排列,分 4 種等級,分布在 4 個樓

費表演活動的中央大廳、戶外劇場和前院花園。

層,酒紅色的布幕和座椅,金色的圍欄,一如傳統歐洲歌 劇院般富麗堂皇。這裡有新加坡最大的舞台,長 39 米、寬

不只是劇院 藝廊、表演藝術圖書館一應俱全

23 米,能配合古典、當代、實驗性等不同類型的戲劇演出 做出相應的調整。最經典的示範莫過於 2003 年「華藝節」 開幕大戲—陳士爭執導的足本崑劇《牡丹亭》,舞台前方

早在濱海藝術中心仍在籌備階段時,管理當局曾廣徵各方

設置了荷花池,池中野鴨嬉遊,戲裡燕囀鶯啼,交織成古

意見,本地藝術團體提出興建中型劇院,畢竟這比較符合

典語境中的良辰美景。劇院後方與側邊還設有兩個附屬舞

大部分本地劇團的演出規模;旅遊局則偏向建造千人以上

台,供快速變換場景之用。

的表演廳,藉此從國外引進更多大型演出。後來,管理層 決定分兩個階段建造表演空間,優先興建劇院和音樂廳兩

音樂廳的最大亮點是擁有 4,470 根音管和 61 個音栓的巨

個大型場地,把中型劇院的計畫挪後。許多本地藝術工作

型管風琴,那是由知名的約翰尼斯.克萊斯管風琴製造

者對此深表不滿,批評有關單位利字當頭、經濟掛帥,罔

廠 (Johannes Klais Orgelbau) 特 別 為 這 個 場 地 而 製 作,

顧本地藝術的生存和發展,他們對「第二階段工程」心存

造價 300 萬新元。此外,知名聲樂家羅素.江生 (Russell

懷疑,甚至不抱希望。

30


19

世藝之窗

藝術、商業兼顧 靈活彈性、多元包容 成就新加坡人共同文化驕傲 濱海藝術中心位處新加坡河入海口的濱水地段,也是昔日 著名餐飲據點「沙嗲俱樂部」(沙嗲,馬來烤肉串 satay 音譯)的所在地。因此,這座藝術殿堂不應是遠離人群的 象牙塔,當局在進行規劃時已考慮到如何把人流吸引過 來—即便是不來看演出也能體驗飲食和購物樂趣,讓表演 藝術中心同時發揮社交與生活的功能。 濱海藝術中心商場 (Esplanade Mall) 占地約 8,000 平方米, 分布在建築的一樓和地下層,主要是售賣設計精品、古典 樂器、黑膠唱片、電影海報和電影等小眾商品的個性商店。 管理層也委託市場分析公司協助制定租金,並以商店所在 的區域和面積為定價標準。餐飲空間占的比例相對更高,1 樓、2 樓和地下層聚集 20 多家特色餐廳、酒吧和小食店。 露天熟食中心 Makansutra Gulttons Bay 更是深受本地食客 和海外遊客歡迎,由知名新加坡美食家司徒國輝創辦的食 尊 (Makansutra) 美食顧問公司精選的多個本地風味小食攤 販一字排開,各自精采。 數據顯示,在 2016/2017 財政年,濱海藝術中心的營業 終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在 2017 年 4 月宣

額約 6,000 萬新元。作為一個非盈利機構,這座藝術殿堂

布,濱海藝術中心將增建一個可容納 550 名觀眾的中型

除了獲得政府的資金之外,負責營運和管理的濱海藝術中

劇 院, 地 點 是 中 心 的 水 濱 (Esplanade Waterfront) 。 她

心公司也向商家和企業尋求贊助。中心開幕至今共吸引了

表示,這項工程會在今年內展開,預計後年竣工啟用,

2,600 萬人次的觀眾,以及 9,200 萬人次的訪客,平均每

屆時新加坡的表演藝術團體就能把過去在小劇場演出的

年呈現 3,000 場演出,其中免費演出約占 70%。林林總總

形式提升至中型劇場。這項工程耗資 3,000 萬新元,政

的演出當中,包括中心自辦、採購和租場的表演項目,不

府將提供至少 1/3 的經費,剩下的款額則由濱海藝術中

管哪種形式,都必須經過中心的嚴格審核,確保演出達到

心自行籌募。遲到好過沒到,這個計畫總算給了本地藝

一定的水平,畢竟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國家級表演藝術殿堂。

術工作者一個交代,也表現出政府對落實藝術願景的決 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人共有的資產,除了引進高素質的

心。

演出之外,管理層在規劃節目方面更要照顧到島國多元文 除了表演場地之外,濱海藝術中心也設有 Jendela (馬來

化特色,配合三大民族的訴求而舉辦不同的常年節慶藝術

語,窗戶的意思)藝廊,作為視覺藝術展示空間,或舉

節,包括:春節時舉辦推廣華族文化的「華藝節」、開齋

辦各種與藝術相關的展覽會。中心還設有表演藝術圖書

節期間舉辦「馬來藝術節」(Pesta Raya),以及屠妖節期間

館 (The Library@Esplanade) ,占地 2,300 平方米,收藏

舉辦「印度藝術節」(Kalaa Utsavam),這是在其他國家的

約 55,000 本與表演藝術相關的書籍、CD 、電影光碟、

表演場館看不到的藝術風景。

劇本、樂譜等,分布在音樂、舞蹈、戲劇和電影 4 個主 題區。外籍人士可自由進入圖書館翻閱書籍,只要出示合

「榴槤殼」的獨特外觀吸引了許多海外遊客前來打卡,畢

法的居留證,就能註冊成為國家圖書館會員和借閱館藏。

竟這是新加坡的摩登地標,見證島國從貧瘠的文化沙漠邁

圖書館內設有咖啡座,還有一架鋼琴,可作為舉辦講座

向藝術遠景的進程。然而,若想對這個表演藝術中心有更

和小型音樂會的場地。

深入的認識,不妨參加濱海藝術中心導覽,了解音樂廳獨 具一格的聲學設計、建築特色等細節,以及參觀各種不對 外開放的設施。

31


19

臺中新風土

原創 獨立 反叛

大屯山下飆唱自己的歌 文

錢麗安 圖片提供 / 浮現音樂、中央社、黃志勳

2016 年臺中國家歌劇院正式啟用,有如打造了一條臺中表演藝術的主動脈,除了讓中臺灣擁有 國際級的專業表演藝術空間,也將逐漸與臺中在地的表演藝術支脈產生互動、彼此連通,凝聚 觀賞表演藝術的共同情感與記憶,滋養在地的藝術養分。這一期《大劇報》的「臺中新風土」 將探索幾個散布四處的演出場所,一窺它們在臺中音樂生活扮演的角色。

4

月底一連兩天,臺中洲際棒球場停車場傳出震天樂

日治時期興建的公館飛行場,擴建為今日的清泉崗機場,作

響,一頭是由浮現音樂舉辦的 20 週年「2019 浮現祭」,

為美國在東亞軍事部署的據點之一;美國全面介入越戰之

匯聚超過 40 組臺灣重要的獨立樂團,如滅火器、脫拉庫、

後,臺灣進一步成為美國的軍事補給站與休假地區,臺中除

董事長、拍謝少年、Tizzy Bac、老王樂隊、929 樂團輪番

了清泉崗基地內設有美軍俱樂部,美村路的美軍俱樂部(後

飆演;另一頭則是全臺唯一的重型搖滾音樂祭─由迴響

改為聯勤俱樂部,目前已停業)、五權路上的第一俱樂部、

音樂藝文展演空間主辦的「山海屯搖滾祭」,集結了來自

中清路上的萬象俱樂部等,不僅設有樂隊、舞池,甚至還擁

澳洲、美國、香港、日本、臺灣的重量級搖滾好手,在 3

有游泳池供美軍休假之用。當時在俱樂部演出的團體,除了

個舞台區嗨翻天。台下的觀眾時而隨著樂團激昂的演出尖

少數是來自美國的爵士與搖滾樂團,多半來自同樣位於東亞

叫、時而手舞足蹈,仔細一看,其中不乏帶著孩子的中年

防線上的菲律賓,以翻唱美國歌曲為主。

家長,沉浸在音樂中,彷彿又回到過往跑 Live house 聽音 樂的青春時光。

90 年代初期,國際上重金屬搖滾樂團如邦喬飛 (Bon Jovi)、 槍與玫瑰 (Guns N' Roses) 等音樂攻占主流市場,傳到臺灣後

美軍引入西洋音樂與 Pub 文化

經由 Pub 的傳遞,使得西洋搖滾音樂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文

「獨立音樂約在 90 年代傳到臺中。」浮現音樂創辦人、人

化,年輕樂團紛紛朝此發展,加上主流唱片公司嗅到商機,

稱老諾的陳信宏說,臺中早期比較熱絡的是 Pub 文化,是

以及當時最富盛名的 Yamaha 熱門音樂大賽的推波助瀾,使

早年美軍駐紮所引進。韓戰爆發,臺灣被美國視為東亞的

得臺中處處是 Pub,樂團每天可以唱 3 ∼ 4 場,一晚甚至可

重要防線,臺中的地理位置優越,在美國主導下,將原先

賺上數十萬元。

32


然而好景不常,由於樂團過於搶手,加上器材複雜,演出

Live house,像是閃靈樂團主唱 Freddy 早年參與創立的「the

成本不斷增加;90 年代中後期,新點子音樂公司推出「舞

wall」、1976 阿凱的「海邊的卡夫卡」等,大夥有志一同,

曲大帝國」系列唱片,Pub 便紛紛改請 DJ 播放唱片,加上

秉持著獨立精神,從表演、宣傳、發行來強調獨立、原創音

當時東海大學耶誕舞會的加持,「那時候東海的耶誕舞會

樂,以自己的音樂為榮;加上早年的觀眾不像現在的粉絲會

規模之大難以想像,參加的車潮可以回堵到交流道。」老

追著特定的團體四處巡演,而是單純的想聽原創作品,終於

諾說,影響所及,樂團文化急速沒落。

迎來臺灣獨立樂團的時代。日後,蘇打綠、張懸的演出都是 一票難求。「你一定很難想像,蘇打綠第一次到臺中演出, 才賣出十幾張票。」老諾大笑說。

唱自己的歌 樂團、Live house 萌芽 值 此 同 時, 臺 北 開 始 出 現 追 求 唱 自 己 創 作 音 樂 的 Live

house,因為多半開在地下室,而有「地下音樂」之稱; 90 年代末期,臺中開始出現所謂的地下音樂,但因 Live house 尚未出現,強調原創精神的倉庫搖滾、廢人幫獨立樂 團等多選在後來發生大火的阿拉夜店舉辦。高中就開始在

Pub 駐唱的老諾覺得老翻唱別人的歌實在無聊,開始想自 己玩創作。退伍後,他先是架設了搖滾入口網站,蒐集搖 滾相關資訊,後來乾脆在 1999 年成立獨立音樂品牌 Gamaa

Music,專門代理國內外的獨立音樂唱片;2001 年租下朋友 位於旱溪東路的亞邁樂器行開設 Live house,作為獨立樂團

獨立音樂在 90 年代傳到臺中,開啟唱自己的歌的 Live house 時代。

到臺中演出的場地,是中部當時唯一一家獨立樂團演出場 所,成為臺中獨立音樂發展的重要見證。2002 年擔任開幕 演出的第一個樂團,是當時尚未成名的「滅火器」,第一 個員工則是日後成立「農村武裝青年樂團」的阿達。 「那間 Live house 的地點其實不好,但整個獨立音樂的氛圍 是很濃厚的。」老諾說,從 2000 年亂彈阿翔在金曲獎台上 大聲喊出「樂團的時代來臨了」到許多樂團成員相繼成立

Live house 可讓創作者與觀眾做近距離接觸。

同屬臺中子弟的龐克獨立樂團「碎紙花」主唱張祐齊,2005 年受邀到日本東京巡迴演出,驚訝於日本成熟多元的音樂展 演文化,光是東京就有超過 300 家的 Live house,以及令人眼 花繚亂的各式專業燈光音響等設備,讓他暗下決心,也要在 臺中打造同樣專業的演出空間。2009 年迴響音樂藝文展演空 間正式開幕,除了專業的音樂展演空間,還設有放映電影的 小型展演區,以及藝術藝廊,做更多元的藝術運用。

2012 年,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活化歷史建築的政策下,將 原為臺中酒廠倉庫打造為 TADA 方舟音樂藝文展演空間;

2014 年臺中 Legacy 成立;去年則有以前衛、實驗性十足音 樂演出的洞穴 The Cave 等。 © 中央社

早年的第一俱樂部,頂樓設有專業舞池。

33


19

臺中新風土

「搖滾台中」已成為臺中的年度搖滾音樂盛事。

搖滾音樂節 促成樂團、觀眾多元交流

貢寮海洋音樂祭更成為許多樂團的首選。有人認為是免費 的音樂節養大樂迷胃口,使得要付費的 Live house 乏人問津,

隨著獨立樂團的發展日益蓬勃,各種音樂節也如雨後春筍

對此,老諾有不同的解讀,他認為音樂節可以讓樂團有機

般冒出,從早年的「北野台、南春吶」到後來居上的貢寮

會接觸到不同的族群,歌迷也不用擔心買錯票,因為音樂

海洋音樂祭,相較之下,臺中起步較晚。2007 年,張祐齊

節就是一張票到底,如果發現這個樂團不錯,日後再進 Live

帶領一群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組成「搖滾開跑音樂社」,

house 去支持。但他也坦言,過多的音樂節是否造成新的樂

打造臺中史上第一個搖滾音樂節─第一屆搖滾台中 - 無限

團,因為一年四季都有免費的音樂節可參與,而喪失進 Live

自由音樂節,邀來 30 幾個獨立樂團演出,同年還有臺客搖

house 演出動力,挑戰票房與觀眾品味則有待觀察。

滾嘉年華在七期重劃區舉辦。老諾後來也將 Gamaa Music 與旱溪東路的 Live house 轉移至東海商圈,改為浮現音樂

「20 年下來,臺中的觀眾是有成長的,不管是質或量,但

後,開始承接搖滾台中、臺中爵士音樂節、無懼音樂祭等

環境沒有。」老諾口中的沒有,包括 2011 年阿拉夜店大火

音樂節,加上迴響音樂藝文展演空間主辦的山海屯重型搖

事件。這場火帶走了 9 條人命,同時也燒掉了許多樂團與

滾音樂祭等。其中,由臺中市政府主辦的「搖滾 台中」,

Live house 的生計。大火後,臺中市政府將全市展演空間改

自 2008 年起成為臺中搖滾音樂節的年度盛事。

列八大行業,導致展演空間倒閉,樂團沒了演出的地方, 整個音樂環境大倒退。所幸,之後慢慢興起了不插電、在

「臺中完全不缺音樂節。」根據老諾觀察,獨立樂團從 90

咖啡館或是複合空間的演出模式,讓獨立音樂創作人與觀

年代中到 2000 年中算是大舉起飛期,加上音樂節不斷增加,

眾做更近距離接觸與互動。 真正讓老諾擔憂的是獨立精神不再。「搖滾台中從 2008 年 開始舉辦,這段期間也是獨立音樂最真、最蓬勃的年代, 因為當時還維持著『玩自己的音樂』風格,但近 5、6 年開 始不是了。」當樂團開始受到掌聲制約,原本應該多元並 陳的曲風,可能因為討好聽眾而銳減,就會讓獨立精神大 打折扣。 這兩三年,從草東沒有派對到茄子蛋,獨立音樂都贏過、甚 至取代多數的主流市場。「希望再來的年代是不樂見因為想 要成名就綁手綁腳,要想自己到底要什麼,不要因為看到某 些機會就變成乖乖牌,還是要有『反叛』的精神。」 編按:《大劇報》全刊以正體字「臺」為主,但遇特定以「台」為標準字的活動,則予

2012 年由臺中酒廠倉庫改造的 TADA 方舟音樂藝文展演空 間,是目前臺中最大的獨立音樂演出場館。

以保留以示尊重。

34


35


中部

平 場 劇

以想像與 創意 迎接夏天!

台場館

夏日藝術節登場

新竹竹塹國樂節狂吹猛打

文 錢麗安 圖片提供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縣文化局、 彰化縣文化局

《彼得與狼》親子音樂劇

的中部劇場平台聯盟夥伴們

也忙著推出各式各樣的藝術饗

樂節。竹塹國樂節邁入第 9 年,是新竹市年度音樂盛會,將於 7 月

宴,音樂、舞蹈、戲劇,還有

6 日展開連續 3 週的音樂活動,共分為「大師系列」、「國際系列」、

長長的暑假即將展開,歌劇院

各種跨領域演出,讓小小觀眾

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對許多愛樂人並不陌生,但是換成 東方的絲竹來演奏會是什麼樣貌呢?答案就在今年的竹塹國

「校園系列」、「多元系列」以及講座等共 14 場演出。

到青少年都能找到符合年齡的 表演節目,一起沉浸在精采有 趣的表演藝術世界裡。

新竹市竹塹國樂節 絲竹版的《彼得與狼》 為了打破一般人對「國樂」的刻板印象,藝術節邀來臺灣笛子大師 陳中申擔任指揮,與新竹市立青少年國樂團演出《彼得與狼》親子 音樂劇,用東方的樂器來演繹故事中的各個角色,展現不同於西方 樂器的效果。 藝術大師與國際邀演則包括香港中樂團的琵琶首席張瑩演出香港作 曲家伍卓賢的《唐響》琵琶協奏曲;北京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家吳琳 將演奏失傳數百年的撥弦樂器─箜篌;中國的青年二胡演奏家楊雪 舉辦胡琴講座;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華樂團將與新竹清華大學、交 通大學國樂社雙城三校的國樂好手演《雙城會》,以活潑的形式展 現雙城年輕一代對於傳統絲竹之聲的現代詮釋與想像;以及由臺灣、 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聯手演出的「名家名曲」。 新竹竹塹國樂節不僅帶起新竹年輕學子對國樂的興趣與探索,也促 成亞洲絲竹之樂的國際交流學習,像是今年擔任《狂吹猛打》的竹 青吹打團,曾遠赴湖南、陝西、山西等地,學習當地的吹打曲目, 將與南華大學 Drum 擊樂團同台演出。 36


19

中部夏日藝術節

新竹縣親子小戲節 海內外「藝」起來 「帶孩子去看戲!」近兩年來儼然成為新竹縣的家庭年度 暑假盛事,因為終於出現了專為孩子打造的在地藝術節。 新竹縣親子小戲節從 2017 年推出迄今,年年締造完售佳 績;今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更一鼓作氣推出 9 檔節目, 包括兩齣全新製作──頑石劇團「藻樂世界《小白豚洛洛 不寂寞 2》」、大開劇團「大開魔法童樂會《千里眼.順

長毛朱奇想劇場《小老頭和他的朋友們》

不可無料劇場《箱男孩》

TAMAKKO-ZA 和太鼓劇團《小小豬太鼓》

杯子劇團《牙刷超人》

風耳》」,以及由親子台「海苔哥哥」黃韋翔的萬花筒劇 團帶來的「淘氣皮皮二部曲《我想快快長大》」等。 此外,「無獨有偶」偶戲劇團將用「手套偶」來說故事。 《小丑與公主》改編自美國作家詹姆斯.桑伯 (James

Thumber) 膾炙人口的童書《公主的月亮》,由兩位打扮 成小丑的演員貫穿全場,並運用手掌、手指及豐富的聲 音變化,來扮演國王、公主、大臣、魔法師與士兵等角色, 展現手套偶的可能性。

I FUN 彰化 大小朋友齊 FUN 藝

近年來環境議題深受重視,劇團也紛紛以藝術手法加以表

彰化從 2015 年起推出「I FUN 親子劇場」連獲好評後,

現。關心地球,親子一起來。香巴拉劇坊的《小鎮村巡守

去年擴大為「I FUN 彰化兒童藝術節」,計畫以一整個月、

隊大戰黑魔王》敘述一朵烏雲飄近小鎮,原本愛乾淨的居

豐富單元、多元演出場地,讓親子一起進劇場,探索、

民完全變了樣,守護小鎮的精靈被髒兮兮大魔王綁架,居

體驗藝術的多元樣貌。今年的活動包括開幕「I FUN 起步

民要如何戰勝大魔王,救出小精靈?

走」,以及「Box 藝童體驗營」、「I FUN 小戲節」與「Play 童趣坊」。

頑石劇團──藻樂世界《小白豚洛洛 不寂寞 2》則藉由 一場珊瑚礁育樂世界的開幕晚會,出現了長相畸形的藻

「I FUN 起步走」有來自日本 TAMAKKO-ZA 和太鼓劇團

礁,控訴家族被珊瑚礁占領的故事,藉此宣揚生態保育的

在員林演藝廳戶外廣場免費演出,當天還有「三隻小豬森

觀念。

林大探險」的闖關活動,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肢體協調 與美感;「I FUN 小戲節」則有來自臺灣與日本共 5 個團 隊接力演出,其中,《小老頭和他的朋友們》是由臺灣長 毛朱奇想劇場與保加利亞瓦爾納國立偶劇團聯合創作,全 劇的布景、道具、戲偶和服裝都以牛皮紙箱等環保材質製 成,充滿創意;不可無料劇場《箱男孩》結合肢體語言與 新馬戲表演藝術形式,突破年齡的限制,讓大小朋友都能 產生共鳴。這兩個演出也是藝術節首度針對年齡較大的孩

大開劇團《千里眼.順風耳》

子所設計。

無獨有偶《小丑與公主》

此外,還有杯子劇團的《牙刷超人》以黑光劇形式的奇光 魅影,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生活知識;日本 TAMAKKO-ZA 和太鼓劇團《小小豬太鼓》透過曲目的設計,展現太鼓逗 趣、親和的一面;以及兩廳院歌劇工作坊 10 週年的自製 節目《三隻小豬&木偶奇遇記》,由美國好萊塢劇場暨歌 劇導演史提夫.惠汀 (Steve Witting)、兩廳院駐館音樂家徐 頑石劇團《小白豚洛洛 不寂寞 2》

惟恩攜手合作。

香巴拉劇坊《小鎮村巡守隊大戰黑魔王》

3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