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偵探學》

Page 1

演出長度|全長約90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大劇院 主辦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本節目為臺中國家歌劇院2021-2022年度駐館藝術家委託創作計畫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


01

前導說明 推理從來不是單純地驅魔除魅, 而是光明與陰影雜陳交融幻化的光譜; 徜遊在偵探們所遺留的未知之域, 當心!你有可能窺視到……你自己內心的 ______ 從西方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到東方的伽利略湯川學,這些性格缺陷但迷人的偵探們,其行徑與 思考偏離簡單的是非二分,呈現出混淆曖昧的內在風景,甚至近似罪犯與瘋狂。 《偵探學》將「偵探」從「現實」(reality)對真相的探索,延伸為「真實」(real)的探觸: 表現並思索始終擾動著意識邊界的浮動不安,跳脫給予單一真相的結局,著眼於描述偵探不 在、案件未完的空缺與創造性。 本製作結合展覽與劇場概念的跨域展演。在歌劇院大舞台及觀眾席,建構數個虛構的偵探與相 關人物的「房間」作為展演主體,任觀眾遊走其中。以聲光、影像、物件、動力裝置、演員表 演 …… 等不同媒材與形態,呈現房間主人的生活狀態並彼此隱約呼應、指涉與偵探相關的技能 或知識。觀眾透過線上、線下實體交互訊息,參與過程中產生各自的體驗和解讀,再構築出不 同於以往劇場展演的敘事與感知。


02

探索足跡

觀眾席

洗衣房 無之間 偏執之間

車站 便利商店 模型之間

線上探索足跡

雙之間 家政婦之間 助手間

注意事項

無固定座位,將配合展演進 行遊走於舞台、觀眾席間; 如展演進行中,身體感到不 適,請舉手或就近請工作人 員協助。

本展演將有舞台緩慢升降橋 段,舞台升降時請聽從工作 人員指示,平台升降時,高 低落差約三層樓,如中途感 到不適請閉眼舉手,將會有 工作人員協助。

本展演禁止拍照、錄影及錄 音。


03

擾動觀眾的內在與想像

文|周曼農

19世紀末,柯南道爾筆下的大偵探福爾摩斯誕生並活躍的同時,倫敦發生至今仍然無解的「開 膛手傑克」血案。這歷史的偶然道出一種現代性的弔詭:以所見推論出隱匿的真相並加以理性 化的敘說;與始終不可見、無法歸類與分析的暴力與激情並存,一如偵探故事中,偵探和罪犯 依賴彼此構成敘事,以死亡和謎題為開啟,終點從不是單純的驅魔除魅,而是光明與暗影雜陳 交融的光譜。《偵探學》將大眾文化中「偵探」概念化,作為當代情境的偵測:偵探不僅是透 過對現實∕死亡的重新觀看,將真相重組成以清晰語言掌握的邏輯,重新保證某種秩序的過 程。在探案過程中偏執和狂迷,更接近於在可思∕不可思、死亡、虛無與毀滅的力量中重新建 立「或許可以憑藉著活下來」的某物的嘗試。從「『現實』(reality)到底在中發生了什麼?」 這種「真相」的探索,延伸為「真實」(real)的探觸:表現並思索始終擾動著我們意識邊界的 浮動不安,轉化日常情境與生活場景,著眼於描述偵探不在、事件曖昧、未完的空缺。 《偵探學》創作計畫啟動自2015年,經歷不同形式的發展、發表與階段性呈現至今,始終以創 造「讓觀眾遊走沉浸的空間」以及「跨媒介與跨領域的開展」為方向。2020年,決定使用歌劇 院大舞台區域同時,決定以此空間的特質與限制誕生一條任性的觀眾動線。沿著累積的想法和 基礎設定一路討論、修正。以編導來說,這個實作上基於「場景與空間調度」的作品在「原初 想像與設計VS.現實空間與製作條件」、「整體與個別空間動態和體驗」、「訊息、物件、聲光 …… 等感受性」三個軸線上反覆整合調度。從另一個層次上它也是寫給劇場空間的情書。想想 《伊底帕斯王》,解謎從來是一種戲劇的原型,而「劇場」從來就是透過感知的重新調動,以 發現、探索,甚至 …… 救贖的場所?作為「偵探機器」的劇場,劇場本身就是最大的表演者。 除了使用原有的配置與機械構成聲光視效之外,這些構成的運動、傳動本身,也是表現的主體 之一。觀眾同時置身於幻覺與構成幻覺的後台之中,就像偵探所具有的雙重視角,同時觀看事 件與事件的幕後。這也趨近於《偵探學》在空間設計以及「沉浸」的構想:以裝置性的思考把 空間的原初樣貌納進、發揮,而非隔絕。「沉浸」在取消與觀看對象的距離的同時,應該也是 多重視角與感受的開啟,甚至彼此拉扯的張力。讓真實顯露出縫隙,擾動觀眾的內在與想像。

周曼農手稿


04

偵探主

創製作

委託製

團隊

作暨主

辦╱臺

概念暨 中國家 編導╱ 歌劇院 周曼農 空間、 機構設 計暨新 製作人 導演助 媒體技 ╱藍浩 理╱吳 術統籌 之 子敬 執行製 作曲╱ ╱張暉 作 ╱許沛 劉韋志 明 青、劉 舞台監 聲音設 東昱 督╱陳 計╱劉 正 華 文 舞 、吳子 奇 台技術 燈光設 敬 指導╱ 計╱吳 陳人碩 峽寧 燈光技 平面設 術指導 計╱楊 ╱陳菲 士慶 音響工 服裝造 比 程╱賴 型設計 韋 佑 ╱林馨 舞台技 空間陳 術人員 設暨模 ╱趙之 型製作 燈光技 表演者 邦、蔡 統 術 籌╱蔡 人員╱ ╱楊奇 璨鴻、 傳仁 羅宥倫 殷、吳 雷陽隆 劇照、 、黃元 立 、李亮 翔 演出錄 泰、鄭 諭 邱立瑜 影╱唐 音響技 悠 、 、 健哲 術人員 余承諺 陳燕亭 ╱林銘 、 倫、尹 皓、邱 製作單 劉邦聖 空間陳 家馨、 位╱巴 設暨模 楊世暄 洛克機 型製作 、 網頁設 新 媒 器 ╱吳映 體技術 工作室 計╱S 竺、陳 人員╱ tudioP 亮儒、 ros 優 廖祈羽 空間陳 仕創意 吳紫莖 、陳彥 設暨模 齊 型 、 製 影片拍 林意翔 作╱僻 攝場地 、洪羕 室 ╱ 喆

片、 遠鏡, 戶、望 個人物的照 窗 大 某 、 了 缸 ? 滿 浴 巨大的 中吊滿與貼 ,那真相呢 … 間 料 空 記資 還有 圖、筆 行跡地 一位少 女 他越來 的失蹤, 當他 越接近 犯罪者 不斷偵查 下去 也越來 越接近 , 失蹤者 … 店 商 ? 利 事 的便 分享故 探 # 半偵 ? #夜 情報 換 #交

? 者」 蹤 , h 追 ut 跡的 #Sle 「痕 思 意

#迷你的 迷宮花 園 #動物形 狀的植 物大小 高低排 列


05

關於「駐館藝術家計畫」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計畫」是臺中國家歌劇院鼓勵具備獨特視野的表演藝術創作者所設立。希冀 以2年為期,提供每屆藝術家有寬裕的創作時間,以及場館軟、硬體資源作為支持,讓歌劇院與 藝術家共同經歷研究、實驗與實踐的過程,探尋當代表演藝術的可能性,深化與社會的連結, 期許發展跨越時代的文化語言作品。 自2017年起,合作過的兩屆藝術家包含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編劇∕導演王靖惇、 插畫∕藝術創作顏寧志、繪本作家包大山以及新媒體藝術家王連晟與莊志維。而因受嚴重特殊 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第2屆駐館藝術家編劇林孟寰已於今年6月完成音樂劇《熱 帶天使》世界首演,2021-2022年第3屆駐館藝術家作曲家鄭伊里、跨領域藝術家周曼農與編舞 家楊乃璇分別在今年5月、8月及9月於歌劇院發表全新駐館創作。 歌劇院希望每位藝術家透過異地或在地的視角,以其各自擅長的藝術創作經驗與地方文化、社 群交互激盪,並藉由不同對象的推廣活動,分享美感教育資源、拓展文化視野,為中臺灣注入 創意新養分,翻轉你我對表演藝術欣賞新認知。

周曼農

編劇、導演、跨領域創作者

2021-2022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博士生,研究 主題為科技與跨領域展演。編劇作品《給普拉斯》(高熱103°)入圍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決選,曾出版劇本集《高熱103°》。近 年以主創身分參與的科技跨域展演:《罪惡之城》(2013)、《索多瑪 之夜》(2015)、第四屆關渡光藝術節《游泳克》(2018)。導演 作品:《少女機器》(2018)、《瘋人船》(2019,階段性呈現)。


06

主創團隊介紹 張暉明

空間、機構設計暨新媒體技術統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除了視覺藝術之外,另涉足 劇場多媒體、空間與展場設計。曾獲2009年臺北美術獎首獎、2010年 臺北數位藝術節音像類首獎、2011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部門審查委 員推薦作品、2012年國美館全國美展新媒體藝術類銀牌等﹔曾至法 國、蘇格蘭與韓國駐村創作並受邀至法、英、韓、中、香港等地展 出。

劉韋志

作曲

曾與國家交響樂團、臺灣國樂團、新加坡華樂團、KNM Berlin、 E-MEX、朱宗慶打擊樂團、香港創樂團、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等合 作。其創作曾獲201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的國際作曲家廣播會議之 臺灣代表、2015年的美國Alea III 國際作曲大賽亞軍與新加坡國際華樂 作曲大賽亞軍。

劉文奇

聲音設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畢業,從事音樂音效設計、配樂與編 曲。參與的製作:2019年Mars BUG熒惑蟲計畫第三部《火星》、布拉 格四年展36Q° Sound Kitchen、驚喜製造《無光晚餐第二季》、邱比 《至繁》專輯編曲、第15屆公視學生劇展《樂園》、《九孬》配樂 等。

巴洛克機器工作室

製作單位

「巴洛克」是實存於藝術史的時代與名詞,在此則是援引哲學家德勒茲的概念,指稱連續變化、 無限延伸連結的世界觀;「機器」則指稱異質連結,不同領域及疆界之間突破和重新組裝的可 能。「巴洛克機器」以創作、製作突破領域疆界的作品和展覽為主。邀集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重 視概念的創新實驗,摸索不同製作與工作方法,期望工作室能夠成為連結不同觀點和想法的創造 性平台。


07

吳峽寧

燈光設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畢業,現為僻室House Peace團員。曾 獲2017年世界劇場設計展燈光設計新銳組銅獎。近期燈光設計作 品:僻室House Peace《有關當局》、《熒惑蟲計畫-火星》、蘇匯宇 《The White Water》現場表演、明日和合製作所X臺北兒藝節《小路 決定要去遠方》、狠劇場《城市之臉 遠距版》、人力飛行劇團《M, 1987》等。

吳立翔

表演者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肄業,目前為獨立表演者、寫手及規劃統籌。 作品大多數為集體創作內容,擅長以非文本導向的表演形式進行跨領 域的演出。 在戲劇、舞蹈、影像和錄像作品中皆有多次的演出經驗。近期作品: 蘇匯宇《女性的復仇》DAC現場版、鬼丘鬼鏟《鳥的團塊飛行》、蘇 匯宇《唐朝綺麗男》、梗劇場《致深邃美麗的》、黑眼睛跨劇團《默 默—時間究竟沈默地改變了什麼》、進港浪製作《夢遺 Remix》、莎 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百年孤寂》。

楊奇殷

表演者

戲劇作品多與黎煥雄、王墨林、徐堰鈴、黃鼎云合作;2013年開始, 陸續和當代藝術家王俊傑、郭俞平、周曼農,以及世紀當代舞團、賴 翠霜創舞劇場、周書毅、蘇品文等人進行跨領域合作,開啟了對於表 演路徑及形式的多元想像。擔任編劇及獨角演出的作品《王子.哈姆 雷特》獲第2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