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 Concert
Tannhäuser by Richard Wagner
2021 NTT遇見巨人
華格納歌劇音樂會
唐懷瑟
2021
10/23 Sat.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演出長度|全長約200分鐘,含2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主辦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指定住宿|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內容異動權
目
錄
《唐懷瑟》劇情簡介
02
一場水與火的試煉
03
絢爛異彩與玉潔冰清:《唐懷瑟》巴黎版的永恆魅力
04
藝術創作群介紹
06
演出人員介紹
10
02
《唐懷瑟》劇情簡介 導演|鴻鴻 背景設定在13世紀初,德國圖林根州的瓦特堡及維納斯山。
第一幕 序曲揭露出維納斯山的愛神洞窟,年輕男女與精靈、酒神在縱慾狂歡。維納斯懷中的唐懷瑟大夢 初醒,想要重獲自由,回到塵世。維納斯百般勸阻不果,唐懷瑟呼喚起聖母瑪利亞,頓時維納斯 山沉入地底,他發現自己身處故鄉的峽谷平原。在牧笛聲中,一隊朝聖者經過。圖林根的領主赫 爾曼帶著一群騎士狩獵歸來,邀他回到瓦特堡參加歌唱大賽。唐懷瑟起先謝絕,但聽到老友沃夫 蘭提起,領主的姪女伊莉莎白依然對他念念不忘,於是決定重返舊日的「美麗世界」。
第二幕 以歌唱比賽聞名全歐的瓦特堡大廳,伊莉莎白自唐懷瑟離開後,便再未踏入一步,現在她激動地 期盼這座大廳的榮光與歡樂復返。沃夫蘭引唐懷瑟進場,與伊莉莎白互訴衷腸。領主以「愛的真 諦」為題,再度舉辦一場歌唱大賽,優勝者能娶得伊莉莎白。沃夫蘭率先唱出歌頌自我奉獻的純 愛之歌,唐懷瑟忍不住出聲辯駁,唱出讚美維納斯的感官之歌,引起眾人譁然,紛紛拔劍相向。 伊莉莎白卻挺身而出,護衛唐懷瑟。領主與眾騎士遂命令唐懷瑟前往羅馬懺悔,求得教皇赦免, 作為贖罪。
第三幕 回到第一幕的峽谷平原,唐懷瑟遲遲未歸,伊莉莎白憔悴而死。隨侍在側的沃夫蘭唱出一首〈晚 星之歌〉,寄寓他的戀慕之情。潦倒狼狽的唐懷瑟出現,訴說他遭受的磨難──教皇並未施予赦 免,反而詛咒他既然曾留連維納斯山,只能永沉地獄,除非枯杖能生出綠芽。唐懷瑟於是再度召 喚維納斯,愛神也現身接引。最後一刻,沃夫蘭呼出伊莉莎白之名,又將唐懷瑟喚回。伊莉莎白 的送葬隊伍靠近,唐懷瑟哀慟地倒在棺木之前。這時又一隊朝聖者出現,帶來一根長滿綠色嫩葉 的手杖,象徵神恩降臨,唐懷瑟終究得到了寬恕、救贖與解脫。
03 導演的話
一場水與火的試煉 導演|鴻鴻 乍看之下,《唐懷瑟》演的是一名渣男的選妃大賽:一個是鮮豔熱情的紅玫瑰,一個是純潔端莊 的白玫瑰。選任何一邊,他都不滿足。 這樣解讀並無不可,但有點可惜,小看了華格納畢生關懷的核心衝突:本能與道德、情慾與純 愛、酒神與太陽神、不確定的自由與穩定的安逸,甚至音樂與戲劇……在故事裡,則具象化為維 納斯山與瓦特堡的對立。華格納還不放棄文化上的指涉:騎士、教皇代表的是天主教傳統,而維 納斯則是羅馬神話的典型,文藝復興援引的對象。有兩個現象可以說明這兩者的拉扯如何劇烈: 在華格納三十歲生日那天完成《唐懷瑟》劇本時,標題還叫做《維納斯山》;然而在它演出之 後,天主教暗中資助以宣揚教義的謠言,卻一生糾纏著華格納。華格納絕非虔誠信徒,但他的宗 教情懷卻溢於言表:直到最後一齣《帕西法爾》還在誘惑與救贖間掙扎。無怪乎他臨終念念不忘 《唐懷瑟》,或許他在意的其實是,自己始終無法給出正解的矛盾。 華格納的敘事結構,彷彿借鏡自他鍾愛的莫札特《魔笛》。同樣是兩個世界的穿越,塔米諾王子 從黑夜迎向陽光,經歷沉默、誘惑與水火試煉,贏得公主。這部童話最騷動人心之處,在於正邪 認同的逆轉。《唐懷瑟》顯然更為暗黑:我們的抒情騎士雖然一樣棄暗投明,卻沒有通過沉默與 誘惑的試煉,開口召喚了維納斯。結果不但沒能拯救公主,還變成公主必須出馬拯救騎士,甚至 賠上兩人性命。《唐懷瑟》場景也比《魔笛》抽象的日夜更為感官:維納斯誕生於水鄉,唐懷瑟 心中的一把烈火卻燒掉了瓦特堡的聖潔,導致第三幕彷彿身在貝克特廢墟般的荒原。 作為導演,首先我希望提出一個進入《唐懷瑟》的角度,去處理在今日觀眾眼中,難以迴避的問 題/障礙:維納斯代表的自由與愛,何必被妖魔化?唐懷瑟明明是想重獲自由,為何又一頭栽進 一個更為法度森嚴的體制?而那群面目模糊的朝聖者,到底在追求什麼?那最終的救贖,又意味 著什麼? 要讓今日觀眾能夠接受《唐懷瑟》不尋常的劇情發展,絕非把它膚淺化為兩個女人的戰爭,那麼 觀眾對貫穿全劇的朝聖與救贖,將無法理解。理應穿透情節表層,直探華格納創作的核心關懷。 我選擇回到聖經中最初的一對情侶:亞當與夏娃,蛇的誘惑與智慧之果,來解讀從無知的純真到 清明的自由之永恆衝動,並思考宗教情懷在世俗世界的終極意義。慾望的滿足與自我的提煉,在 生命的終極追求上,不見得是對立的,從許多革命家、甚至參與街頭運動的凡夫俗子身上,都可 以看得出來。其實整部《唐懷瑟》,就是一場水與火的試煉。很幸運可以和一群年輕的歌手、樂 手及設計展開這場冒險,我們未必會得出與華格納相同的結論,但可以藉機和觀眾一起獲得追尋 的勇氣。
04 音樂導讀
絢爛異彩與玉潔冰清:《唐懷瑟》巴黎版的永恆魅力 音樂顧問|焦元溥 若說《唐懷瑟》是華格納最受歡迎的歌劇,以現況衡量顯然會有異議。當然,它還是非常著名, 序曲仍是音樂會與唱片錄音寵兒,足稱古典音樂入門經典。只是以上演機率而論,現在卻要排在 《漂泊的荷蘭人》與《羅恩格林》之後。但回到19世紀,《唐懷瑟》可謂華格納稱霸歐洲的戰 馬。光從其1845年德勒斯登首演到1861年巴黎改版這16年間,就出現上百製作。1859年它登陸美 國,是新大陸上演的首部華格納歌劇。根據1917年一本英國歌劇介紹書,在1901至1910這十年 間,僅在德國,《唐懷瑟》就演出了3,243次,昔日世人是多麼為它痴狂! 凡成功,必有道理。就劇本而言,華格納雖取材先前文本,但獨具創見將「唐懷瑟」與「瓦特堡 歌唱大賽」合而為一。瓦特堡是過去日耳曼境內最著名的城堡,不只有傳奇故事,還是馬丁.路德 接受保護,隱居翻譯德文聖經之處。這個中世紀名勝在19世紀上半德意志浪漫主義風潮裡,更有 民族復興的象徵。唐懷瑟,對華格納而言,「從頭到尾是一個德國人」,他對瓦特堡的嚮往其實 也是對德國的嚮往。音樂上,這個角色的開場歌曲就建構在進行曲風的節奏,昂揚瀟灑的氣質與 青春熱血的呼喊,果然也是十足日耳曼風情。 就作者個人層次來看,唐懷瑟也是延續《漂泊的荷蘭人》以來的主題:不被理解的藝術家,如何 在庸俗中自處、對抗陳腐環境。話雖如此,劇中的「俗見代表」沃夫蘭,其曲調之優美卻和唐懷 瑟不相上下。畢竟,在華格納眼裡,所謂俗見,其實就是當時大受歡迎的法國大歌劇與義大利美 聲歌劇。但美好旋律誰能不愛?沃夫蘭的唱段,和聲行進雖保守,卻真摯深刻、令人動容。〈晚 星之歌〉可謂華格納最出名的詠嘆調,簡直是歌劇界的流行曲。看看20世紀初有多少聲樂家錄 唱,即知其膾炙人口的程度。 不過,華格納最精彩之處,還是在塑造維納斯山與瓦特堡,異教與基督宗教,色慾女神與純潔貞 女,世俗身體之愛與崇高精神之愛的對照。但他看得又更深遠:唐懷瑟的過錯,不在曾投身維納 斯懷抱(所謂的世俗評價),而在以欲念之眼望向聖潔,在上帝使者面前誤解對快樂的追求。也 因此,華格納才以瓦特堡歷史上以慈愛善行著稱,受教廷封聖的伊莉莎白,作為歌劇主角,即使 劇中的她和史上的她完全不同。華格納為伊莉莎白譜出高貴聖潔的音樂,大氣雍容又刻苦自持, 處處展現人性光輝。至於維納斯的情色誘惑,作曲家自稱,那是他在此劇遇到的最大困難。然而 正是在巴黎版,華格納做了最細緻、最妖豔、色彩最鮮活燦爛、動態最對比豐富的修改,讓我們 見到他的不朽才情。
05
可嘆即使在之後的維也納演出又做了調整,此劇還是未能達到華格納的理想,讓他到晚年仍覺得 自己「欠這世界一部《唐懷瑟》」。或許這是本質上的悖論與必然:這是一部關於歌手與歌唱比 賽,滿是動人歌曲的歌劇。既然以歌曲為單位,那就難以和華格納日後宛如汪洋大海的音樂織體 共融。但也因此,這次製作希望能更接近此劇的歌曲質地,以室內樂團的編制烘托聲線,追求能 表現歌劇演唱句法,也兼備藝術歌曲字詞處理的詮釋。 民國65年,《唐懷瑟》德勒斯登版在唐鎮教授策畫下於臺灣首演。誰能料到,這部名作直至今年 才又現身臺灣,而且是巴黎版初登場,並全由國人音樂家擔綱。期待並祝福這次演出,也希望 《唐懷瑟》下次現身臺灣,不用再等45年。
06
藝術創作群介紹 指揮|張尹芳 現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駐團指揮。擅於各種跨界合作,以創意的節目企 劃、多元的指揮風格深獲樂界肯定。曾與金曲流行樂團蘇打綠同台演 出,和國際樂壇知名組合Igudesman & Joo多次合作,並分別與張艾嘉、王 耀慶攜手演出跨界製作《仲夏夜之夢》及《皮爾金》,2019年擔綱臺中國 家歌劇院歲末歌劇音樂會《風流寡婦》指揮,均深獲好評。近年合作包括 日本金澤管絃樂團、香港城市室內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國立臺灣交 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並受邀參與總統府音樂會、臺南國際藝術 節及日本金澤音樂祭演出。此外亦積極參與當代華人音樂家作品發表, 曾指揮NSO錄製臺灣原住民傳統歌謠創編交響樂曲專輯《山海琴原》。
導演|鴻鴻
© Chuchen Wang
生於臺南。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著有詩集《樂天島》、《暴民之 歌》等8種,劇場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邁向總體藝術:歌劇革命 一世紀》及劇本、散文、小說等,以及主編《爵士詩選》、「當代經典 劇作譯叢」20種、《衛生紙+》詩刊。電影作品曾獲南特影展最佳導演 獎、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擔任過臺北詩 歌節、圖博文化節、新北市電影節、桃園電影節、人權藝術生活節之策 展人。現為「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藝術總監。 劇場導演作品逾40齣,包括劇場版《女武神》。歌劇導演作品包括NSO 《浮士德的天譴》、TSO《茶花女》、許常惠《鄭成功》等,音樂劇場 作品有幾米魔幻劇場《走向春天的下午》、親子音樂劇場《春風小小 孩》。
音樂顧問|焦元溥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 士、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15歲起於雜 誌報章發表文字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音樂家訪問、國際大 賽報導、文學創作、翻譯與劇本改編,著有《樂來樂想》、《聽見蕭 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 版)等專書,也擔任臺中古典音樂與臺北Bravo電台《焦點音樂》和 《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 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 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 》。
07
燈光設計|王芳寧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畢業,主修燈光設計,現為劇場自由工 作者。近期燈光設計作品:陳家聲工作室《愛你在心口難開》、北藝中 心《北車寫作計畫》線上讀劇會、驚喜製造與進港浪合作《微醺大飯店 1980s》、黑眼睛跨劇團《春風小小孩demo》、A劇團《彼得潘遊戲》、 《茉娘》、明日和合製作所《家庭浪漫》、《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 《曾經未曾》等。
舞台暨道具設計|趙鈺涵 劇場自由工作者,長期於劇場擔任舞台設計,嘗試與不同演出類型合 作,擅長將各種媒材運用至舞台,創造空間、演出的不同氛圍。近期作 品:2021不二製作《耳朵怪的聲林秘密基地》視覺設計、2020盜火劇團 《幽靈晚餐》舞台設計、2019狂想劇場《非常上訴》舞台設計、無獨有 偶工作室劇團《沒有人愛我》舞台設計。
影像設計|李國漢 劇場影像設計、獨立影像工作者。設計風格多變,從浮空、室內環繞 式、戶外建築投影,到沉浸式空間影像裝置等,特色為展現光影與時間 的細膩情感。近年合作經歷有:黑眼睛跨劇團、同黨劇團、狠劇場、雲 門舞集、編舞家周書毅、導演黃郁晴、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等。
08
造型統籌|林 馨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服裝組,近年參與服裝設計或造型 統籌作品有:《炎上BURN》、《吳青峰上下冊演唱會》(表演者服裝統 籌)、《本我 Initial Value 鍾興民音樂會》、果陀劇場《酸酸酸民曆》、 山宛然×弘宛然《聊齋─聊什麼哉?!》等。
表演指導|程鈺婷 紐約The New School For Drama表演碩士,臺北劇場實驗室團長,國立臺 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專任講師。編、導、演三位一體劇場藝術家,擅長歌 舞形式創作,編導作品曾獲臺北藝穗節首獎與台新藝術獎提名之肯定。 2010年自紐約返臺後致力鑽研與推廣麥可•契訶夫表演技巧,教學成就 備受國際關注與肯定。
聲樂指導|安馬丁 Martin Andersson 瑞典首屈一指的歌劇聲樂指導,專門教導歌手演唱德文與義大利藝術歌 曲。加入哥特堡歌劇合唱團後,成為該團的合唱指揮達十年之久。在榮 獲交響工作坊比賽歌劇指揮類組的首獎後,接續獲邀至義大利、捷克、 法國等地演出;近年仍以哥特堡為主要據點,致力以歌劇音樂會型式呈 現鮮少演出的優秀歌劇作品。
09
合唱指導|楊宜真 2008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美國西敏合唱音樂學院合唱指揮研究所。回 國後擔任台中室內合唱團藝術總監至今,並多次受邀擔任國家交響樂 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臺中國家歌劇院合唱指導。全心投入合唱教育 推廣,2013年成立中部合唱中心,串連北中南合唱資源,提升中部合唱 音樂素養。現亦擔任台中少年兒童合唱團藝術總監、亞洲合唱協會臺灣 代表、台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國際達克羅士音樂節奏研究學會顧 問,並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音樂系。
鋼琴排練|吳右如 自幼學習鋼琴及聲樂,2017年以最高獎學金殊榮取得美國德州奧斯丁大 學歌劇指導博士學位,並於該校任教一年。在美期間參與多檔歌劇製 作,擔任助理指揮、鋼琴排練及聲樂指導。返臺後陸續參與衛武營國家 藝術文化中心製作《杜蘭朵》及臺中國家歌劇院《波希米亞人》與《糖 果屋》,擔任鋼琴排練。
導演助理|張庭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碩士,主修作曲。曾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 並於日本千葉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曾為臺北藝穗節《11號房間》、《那 幾個晚上》擔任音樂設計,並擔任「法國葡萄酒文化教育協會」廣告宣傳 配樂製作。
10
演出人員介紹
唐懷瑟 Tannhäuser
林義偉
男高音,奧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藝術歌曲與神劇最高演唱 文憑,現攻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藝術聲樂演唱博士。為2008年永豐 愛樂古典菁英獎永豐獎得主,2010年獲選為兩廳院歌劇工作坊成員, 2016年獲聲樂家協會德文藝術歌曲獎學金比賽首獎、臺灣盃中文藝術歌 曲菁英組首獎及最佳閩南語藝術歌曲詮釋獎,2018年參與錄製專輯《我 們的時代,我們的歌》華文藝術歌曲專輯。 旅歐期間經常受臺灣駐外辦事處與德國好海洋藝術邀請於德國及奧地利 主要城市演出當代臺灣作曲家作品。返臺後也經常受國家交響樂團、臺 中國家歌劇院講座音樂會及歌劇邀請演出,並定期舉行主題性獨唱會。 現為台大合唱團、師大合唱團與台北室內合唱團聲樂指導,輔仁大學音 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伊莉莎白 Elisabeth
林慈音
女高音,英國皇家音樂院特優演唱文憑,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學士學位, 國立藝專音樂科畢業。2016年獲選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活躍於 國內外歌劇、神劇、藝術歌曲等演唱領域,包括臺中國家歌劇院《女武 神》、《瘋歌劇:美國歌劇》;國家交響樂團《馬勒第四號交響曲》、 《莫札特安魂曲》、《風流寡婦》、《帕西法爾》、《浦契尼:三聯 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貝多芬九號交響曲》、《女人皆如此》;台北 愛樂國際合唱節《海頓創世紀》;臺北市立國樂團 /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我的媽媽欠栽培》;創世歌劇團《卡門》;獨唱會《唱首微醺的小 曲》、《想愛就愛吧!》、《從瞬間到永恆》等。近期並與作家焦元溥、 音樂家羅俊穎、李宜錦、許惠品等人共同出版CD書《樂讀普希金》。
11
維納斯 Venus
范婷玉
次女高音,先後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德國國立漢諾威音樂暨戲劇學院。2006-2009年受聘擔任奧地利林茲國家 劇院歌劇合唱團團員。2013年獲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演奏(唱)組 博士學位,是臺灣音樂教育體制中,在地培養出的第一位臺灣聲樂博 士。多次受邀參加國家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中國家歌劇 院、長榮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及輔仁大 學音樂系主辦之系列音樂會活動及歌劇獨唱演出。現為輔仁大學音樂系 專案助理教授,並兼任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聲樂演唱、德文音 韻、德文藝術歌曲、語音學、重唱作品研究、歌劇等聲樂相關課程。
沃夫蘭 Wolf ram von Eschenbach
趙方豪
男中音,德國威瑪李斯特音樂學院最高演奏家演唱文憑。目前任教於東 海大學音樂系。歌劇演出經驗豐富,參與製作包括2014-2017年創世歌劇 團《波希米亞人》、《女人皆如此》、《卡門》;2016年吉隆坡城市歌 劇公司《波希米亞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聰明的女人》;2017年台 北歌劇劇場《浮士德》、NSO國家交響樂團浦契尼歌劇三部曲《強尼. 史基基》;2018年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女人皆如此》、高雄春天藝術節 《波希米亞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西城故事》;2019年NSO《托斯 卡》、《風流寡婦》、臺中國家歌劇院《諸神黃昏》;2020年臺中國家 歌劇院《波希米亞人》等。2017-2020年亦參與NSO綠野講座音樂會《跟 著音樂去旅行》,並多次受邀於NSO及臺中國家歌劇院主辦之講座音樂 會中演出。
赫爾曼領主 Landgrave Hermann
羅俊穎
男低音,曾獲樂評盛讚「演技和角色塑造無與倫比」、「深沉濃郁的歌聲 及超群的存在感」,於日本「歌劇詠嘆調大賽」中獲得首獎及年度新人 獎,隨後考入日本「藤原歌劇團」,並以歌劇《魔笛》登上日本舞台,多 年來陸續在國內外多部歌劇製作中擔任主要角色。合作過的樂團包括國家 交響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高雄市立交響樂團、 長榮交響樂團、東京都交響樂團、靜岡交響樂團、東京都荒川市交響樂團 等,並曾與陳秋盛、呂紹嘉、飯森範親、大勝秀也、Niksa Bareza、Stefan Soltesz、Helmut Winschermann、András Ligeti、Roberto Gabbiani、Wolfgang Wengenroth等著名指揮共同演出。近年亦受邀於國內外各地舉辦講座與大 師班,並任教於新店高中音樂班及東吳大學。
12
華爾特 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
張殷齊
男高音,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系、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演奏 組。近年演出包括2020年國家交響樂團《風流寡婦》飾聖布里奧許、 2021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茶花女》飾加斯東等。現為臺東大學 音樂系合唱講師、臺北私立光仁國小音樂班老師。
畢特洛夫 Biterolf
陳集安
男中音,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研究所 及奧地利國立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歌劇研究所,獲聲樂最高演唱文 憑。2019年於德國國際卡斯魯爾二十暨二十一世紀藝術歌曲Duo大賽,與 鋼琴王庭悅同獲二獎。
漢利希 Heinrich der Schreiber
莊昀叡
男高音,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演唱碩士。大學及研究所期間積極參與音 樂會演出,2018年於台北歌劇劇場《馬克白》飾馬爾康王子。現為台中 室內合唱團、台中藝術家合唱團、濤韻男聲合唱團之聲樂指導、謎思星 球客席演唱家。
萊瑪 Reinmar von Zweter
蔡政呈
男中音,東海大學音樂系研究所聲樂組碩士。曾與國家交響樂團、臺北 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等國內知名樂團合作,近期演出包括 2020年台北愛樂歌劇坊《費加洛的婚禮》飾費加洛及2020年臺中國家歌 劇院《波希米亞人》飾阿欽多羅等。
牧羊人 Ein junger Hirt
林孟君
女高音,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聲樂博士。多次受邀參與聲樂家協會及國家 交響樂團演出,演出曲目包括巴洛克至21世紀。現為中華民國聲樂家協 會基本會員兼任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約聘講師,及國立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實踐大學音樂學系與東吳大學音樂系兼任講師。
13
NTT歌劇合唱團 NTT Choir 為培育人才、拓展臺中在地連結,NTT歌劇合唱團由臺中國家歌劇院於2020年以公開甄選方式組 成。以培養歌劇院年度歌劇製作之合唱演出人才為目標,搭配戲劇肢體及音樂演唱雙軌訓練,為 團員創造站上專業歌劇舞台、參與跨國歌劇製作的機會。未來除歌劇製作外,更將規劃參與歌劇 院之音樂會演出,累積豐富多元的演出經驗。
女低音
女高音 丁于恬 王其靖 王軍鈞 何思褕 孫子嵐 郭容儀
陳靄齡 黃于庭 瑪雅.瑪杜萊安 劉育慈 鍾心欣
陳文英 黃亭瑜 黃惠儀 黃繼嫺
男低音
男高音 林育澤 林鼎強 馬文浩 高俊偉 陳向昕
朱珮瑜 余佳霓 吳庭萱 林欣儀 林品君 郭雙平
傅焯文 廖上凱 鄭琮翰 藍上杰
陳奕成 陳其寬 陳淳頎 傅秉濠 彭聖諭 曾亦玄
劉恩劭 謝灝倫
合唱團鋼琴排練 劉于菁
劃底線者為特約歌手
演員
亞當
夏娃
閰樂天
楊子誼
14
樂團介紹 鋼琴|蘇映竹 畢業於德國威瑪和萊比錫音樂學院。旅歐期間多次受邀於德國萊比錫孟 德爾頌之家、舒曼之家、德國作曲家Max Reger研討會、Marianske捷克國 際音樂藝術節演出,並獲選為Yehudi Menuhin獎學金學員。返國後積極參 與各類型演出,與3位旅德藝術家組成Klangrede鋼琴四重奏,獲選為 Fazioli鋼琴中心駐團室內樂演奏家及2018/2019王道銀行堤頂之星。
小提琴|陳姵汝 現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團員。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獲 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院小提琴碩士與演奏家文憑。曾獲臺灣省小提琴比 賽第一名、室內樂與獨奏比賽優勝。贏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舉辦之臺灣 區第二屆協奏曲大賽第二名後,受邀與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羅馬尼亞職 業樂團協奏演出。目前亦持續與國內外知名演奏家合作室內樂演出。
小提琴|蔡牧螢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學碩士。獲舊金山學術交響樂團演奏家 文憑後,赴任紐約The Orchestra Now樂團首席,足跡遍於卡內基音樂廳、 林肯中心和大都會博物館。期間獲紐約巴德音樂院全額獎學金,取得生涯 第二個碩士學位。旅美期間多次參與音樂節,合作樂團包含波士頓室內樂 團、水牛城交響樂團,返臺後亦持續參與多個國內知名樂團演出。
中提琴|林倢伃 畢業於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中提琴碩士班,師事Gerard Causse及慕尼黑 大賽首獎得主Antoine Tamestit。旅法期間,獲2007年法國青年中提琴家大 賽首獎,並入圍德國慕尼黑ARD中提琴大賽、德國柏林Max Rostal大賽等 賽事。於臺南藝術大學求學期間,連獲兩次行天宮菁英獎青少年組首獎及全 國學生音樂比賽青少年組第一名,返臺後亦積極參與Taiwan Connection、對 位室內樂團、藝綻室內樂團等演出。
15
大提琴|吳欣頤 畢業於東海大學音樂系,以優異成績考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弦樂組碩士 班,隨後赴法留學。2020年畢業於法國巴黎師範音樂院,取得該校最高 級演奏家文憑。回臺後致力於大提琴演奏及教學,與多位音樂家攜手合 作演出,並持續音樂藝術推廣工作。
低音提琴|徐子昀 僑光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後考取東海大學音樂系,主修低音提琴,後取 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碩士學位。於大學期間擔任樂團低音提琴首 席,並積極參與各大音樂比賽。於2018年成為NTSO青年交響樂團團員, 同年考取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低音提琴協演人員,並於2019年考取國立臺 灣交響樂團職務代理人。
雙簧管暨英國管|聶羽萱 畢業於德國弗萊堡音樂院並取得最高演奏文憑(博士)。多次代表臺灣 參加雙簧管國際比賽,如慕尼黑ARD國際比賽、布拉格之春、Sony輕井 澤等。曾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藝術大學樂團、台北青年管樂團、 德國佛茲漢交響樂團協奏演出。現擔任高雄市交響樂團樂季團員及嘉義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並任教於介壽國中、新店高中和成功高中。
單簧管|楊雅棻 畢業於法國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為臺灣首位獲得該校第二學程學位的單 簧管演奏家,留法與返臺期間皆積極參與交響樂團及室內樂團演出。曾受 邀於里昂紅十字劇場演出歌劇作品,並多次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立臺 灣交響樂團、長榮交響樂團演出。現任教於國立臺東大學音樂系、東海大 學音樂系、輔仁大學音樂系及清水高中音樂班。
16
單簧管|陳孟謙 美國密西根大學音樂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學士。單簧管師事 孫靜玉、楊雅淳、陳怡君、劉凱妮、黃荻、Daniel Gilbert與Chad Burrow, 並接受范磊、Florent Héau、Andrew Simon、Romain Guyot、Ayako Oshima 大師班指導。曾擔任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Symphony Orchestra單簧管首 席,現為NTSO青年交響樂團團員。
低音管|歐易欣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師事蔡麗星老師。後考取德國國立羅 斯托克音樂暨戲劇學院,隨德國柏林喜歌劇院低音管首席Catherine Lasen-Maguire及德國羅斯托克北德交響樂團低音管團員Stephan von Hoff 學習。在校期間,曾為德國羅斯托克北德交響樂團實習團員。2017年獲 得管絃樂團演奏碩士文憑。返臺後積極參與樂團以及木管室內樂演出。
法國號|許芸嘉 目前就讀東海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四年級,師事王婉如教授。畢業於國立 臺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制音樂學系,就學期間曾接受法國演奏家Jean Philippe Chavey指導。曾參與2017年臺南涴莎藝術展演中心《糖果屋》、 2015年「總爺春天下午音樂會」木管五重奏版之《彼得與狼》以及臺南 藝術大學臺語音樂劇《等待天光》等演出。
豎琴|陳淑杏 在世界著名豎琴家Susann McDonald指導下,於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完成碩 士學位,取得演奏家文憑,並曾與劉航安、Catherine Michel、Isabelle Perrin等多位名師習琴。其演奏曾受以色列著名作曲家Maayani讚譽為「深 刻而知性的詮釋,給音樂截然不同的新生命」。表演經歷豐富,也多次 參與音樂CD的錄製,其中個人獨奏專輯《婚禮的祝福 幸福的這一刻》, 由華納公司發行。
藝術暨演出製作群 指揮 張尹芳
唐懷瑟 林義偉
鋼琴 蘇映竹
製作人 邱瑗
導演 鴻 鴻
伊莉莎白 林慈音
小提琴 陳姵汝、蔡牧螢
執行製作 謝祥雯、杜佳舫、謝昀蓁
維納斯 范婷玉
中提琴 林倢伃
行銷宣傳 劉人慧
音樂顧問 焦元溥
沃夫蘭 趙方豪
大提琴 吳欣頤
技術統籌暨燈光技術指導 藍靖婷
燈光設計 王芳寧
赫爾曼領主 羅俊穎
低音提琴 徐子昀
舞台監督 李立菁
舞台暨道具設計 趙鈺涵
華爾特 張殷齊
雙簧管暨英國管 聶羽萱
舞台技術指導 劉柏言
影像設計暨執行 李國漢
畢特洛夫 陳集安
單簧管 楊雅棻、陳孟謙
音響技術指導 王冠翔
造型統籌 林 馨
漢利希 莊昀叡
低音管 歐易欣
助理舞監 鄒昌荃
表演指導 程鈺婷
萊瑪 蔡政呈
法國號 許芸嘉
舞台技術執行 周冠志、林雅筑
聲樂指導 安馬丁
牧羊人 林孟君
豎琴 陳淑杏
合唱指導 楊宜真
合唱 NTT歌劇合唱團
燈光技術執行 朱薇婷、陳定男、張翕棋、 黃信衛、蘇筱筠
鋼琴排練 吳右如
亞當 閻樂天
英譯字幕 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
導演助理 張庭昀
夏娃 楊子誼
中譯字幕與字幕執行 夜鶯基金會 NTT合唱團行政統籌 台中室內合唱團 特別感謝 黑眼睛跨劇團
音響技術執行 黃添源 服裝管理執行 王 敏 妝髮造型執行 朱 璐、羅淑鈺、魏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