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腥不忌
2022 /
11 12
六
14:30
打造瘟疫時代布袋戲的台式嬉皮
19:30
11 / 13
演出長度|全長約100分鐘,無中場休息 主辦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 委託製作|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國家兩廳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利。
日
14:30 中劇院
01
葷腥不忌 打造瘟疫時代布袋戲的台式嬉皮 1348年起,發生在歐亞非大陸的一場殘酷瘟疫 —— 黑死病,這浩劫狂掃歐洲,帶走千萬人性 命。1349年,文藝復興運動先驅薄伽丘,以這場瘟疫為背景寫下短篇小說《十日談》,講述7女 3男為躲避瘟疫來到佛羅倫斯郊外山上別墅,為排憂解悶,每人每天說一則故事,10天之間共說 了100則輕鬆幽默的冒險故事與情色笑話,以打發瘟疫的焦慮與漫漫夏日。 《釣蝦場的十日談》描寫疫情苦苦相逼的日子裡,一群人在嘉義鄉間複合式釣蝦場裡偷得浮生 十日閒,述說著真真假假的故事。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與國際偶戲大師楊輝聯手執導,特邀 臺灣布袋戲明星陣容同場拼戲,探討這場新世紀瘟疫對全球造成的改變。故事媲美驚世駭俗的 西方《十日談》,結合人戲、偶戲、即時投影等複合演出形式,在葷腥不忌與嬉笑怒罵的演出 中,反映疫情當下的荒誕人性。
© 李柏霖
02
劇場與疫苗: 《釣蝦場的十日談》戲劇顧問報告
戲劇顧問|何一梵
疫情尚未平息,為什麼要推出一齣主打「葷腥不忌」又是人偶共演的戲? —— 如果我們還相 信,每一次劇場演出是在與社會進行一場對話。 一開始確定的是材料:同樣出自疫情背景的《十日談》、一個代表臺灣庶民娛樂與文化的釣蝦 場,還有楊輝與一群身懷絕技的臺灣偶師 …… 這些組合註定走向葷腥不忌,絢麗多彩,但,上 面的問題卻仍然沒有得到回答。 一切都是從楊輝對戲劇顧問的一個請託開始:要幫偶找到「象徵與metaphor」。但開始認真考 慮這個請託,是為了解決一個演出上很實際的問題:偶的尺寸這麼小,卻要在大舞台上演出, 甚至有三樓的觀眾,要怎麼被看見呢? 從視覺上去放大偶的尺寸,在大劇場中只是緣木求魚。但偶若不只是單純代表一個角色,而是 一個更大意義的象徵呢?三樓觀眾視覺中的一個點,卻在心理上承載一個更大的意涵,如此, 偶的存在才不至於被距離所淹沒。 偶要象徵什麼呢? 這場疫情帶給人類的體認之一,是看見人有多脆弱。那麼,在《十日談》故事中離經叛道的主 人翁們,其實是不是也一樣脆弱?他們不是天性邪惡,而是被操弄的?譬如,被象徵所有壞意 念的偶? 於是,人操縱偶表演,偶又操縱人行惡。這個人偶關係的邏輯現在讓偶成了一個惡的象徵。至 於這一切惡事發生的釣蝦場,則成了一個CDC無法管轄的法外之地。 劣跡與惡行,竟然成了疫情期間一齣戲的內容? 根據這場疫情為大家惡補的科普知識,疫苗原來也是病毒,只是去除了毒性,注射後,可以刺 激身體產生抗體。這場疫情如果讓我們有能力看見人的脆弱,那說明我們本來就有一些價值上 的「抗體」,譬如同情、體恤、或善良。或許它們在忙碌的現實中被遺忘了,不夠活躍,也不 夠強大,直到被一種精神上的疫苗激活。 如是,這齣葷腥不忌的戲,在疫情期間不打算正向鼓舞或安慰人心,甚至不打算合理,卻是阮 劇團獻給觀眾的一劑疫苗。激活多少抗體因人體質而異,但副作用?別擔心,本劇有滿滿不正 經的玩笑可以緩解。 【補記】 四月演完迄今,這個世界沒有更好。 疫情似乎逐漸得到控制,但非疫情的威脅卻逐漸擴大與攀升。通膨、天災、甚至戰爭,不是迫 在眉睫,就是現在進行式,很難不去想,我們離文明的毀滅,只有一步之遙了。 仍然相信劇場可以是,也應該是我們的疫苗,所以在這個版本的演出中,釣蝦場作為法外之地 的分量更為吃重。它不但是違反CDC的防疫法,違反了道德的律法,甚至理性的律法 —— 到了 這一步,我們離瘋狂,甚至文明的毀滅,也不遠了。
03
《釣蝦場的十日談》的幾件事
製作人∕導演|汪兆謙
600年前佛羅倫斯的《十日談》,談的是疫情時期十個年輕人,逃避疫情期間,說故事的內容。 這些笑話或話語,大量包含會激怒當年讀者∕毀三觀的內容,但也就是這個「破壞」挑戰了老 舊的社會規範的偽善、直面了人性本來就有的慾望等面向,也為接下來的文藝復興、文明由 「神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揭開序曲,也因此,《釣蝦場的十日談》從《十日談》原著繼 承而來的重要企圖,就是建構出一個「法外之地」。 * 劇場的本質就是對話與交流。向傳統、不同領域學習,一直是我在劇團主持藝術方向時的重要 目標。這場創作,可以算是個小小里程碑:一群從戲劇學院學習西方現代戲劇的劇團成員,可 以跟傳統班的老師一起共創。在這過程中,並非讓大家努力成為對方的樣子,而是保留各自的 特質,各自不同而合、各自精彩。 * 《釣蝦場的十日談》從頭到尾人偶都在場上,這不只是一場遊戲,而是,疫情時代幫助我們發 現:人其實是超級脆弱的一種生物。我們這次選擇「偶的形式」,可以把偶視之為病毒或者是 疫苗(本質上他們是同一件事)。 想像一下,我們本來生活的世界,就是人類與一堆細菌病毒並存。人之所以可以自由自在,不 過是因為打了疫苗、產生了抗體,人與病毒的關係是彼此依存與對抗的:病毒會攻擊人體,但 病毒也需要你活著(不然它就死定了)。 所以這是為什麼觀眾會看到這座釣蝦場,把偶都召喚上來了。戲中,你可以發現,所有負能量 事物都是由小小的偶所帶來:大大的人們,被小小的事物左右、控制著。在釣蝦場裡有許多 人,有人的地方就是人間 —— 人間本來就是人與諸多事物正作用與副作用彼此生存互動,一起 上演數不盡的好故事與爛故事。 * 真正的世界,不會只有天上人間。因此,我們的劇場,也應該呈現人間煙火。 《釣蝦場的十日談》試著呈現的,就是我們的生活充滿混亂、雜質、腥臭與不安的一個面向。 600年前,讀者藉由這十個年輕人說故事的態度,書中人如何看待劇中的故事,就等同讀者如何 看待劇中的故事:無厘頭∕嘲諷∕自由∕熱情∕惡劣 …… 等。那麼回到我們這齣戲,釣蝦場演 員們如何面對這些故事,就決定了觀眾(透過演員的引導與暗示)如何面對這個故事。 600年後,我們也來到了後疫情時代。這幾年,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疫情的確加速了某些事物的 轉變。《釣蝦場的十日談》是因著疫情而誕生的作品,好幾年的疫情,讓我們對世界有了許多 反思:對自由的渴望、現實的批判、世界的反思 …… 在在都刺激著我們,有了創作本作的理 由。很開心與大家分享此作,也感謝各方提供協助的眾多力量。
04
藝術向我們展示豐富多彩的世界
導演∕主演|楊輝
「在這個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時代,我們需要關注那些使我們團結一致的事物—— 那些向我們展 示豐富多彩世界的事物—— 為此,我們需要藝術家。」 以上是面對新冠疫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所謂「堅韌藝術(ResiliArt)」運動的口號,支持 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的網上活動,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發表的 熱烈致詞。 新冠疫情不僅是一場人類的健康危機,它使整個表演藝術團體頓時陷入危機,整個行業被烏雲 籠罩。突然之間,藝術家們的整個創作環境,以及政府部門支持藝術的採取措施,都發生了根 本性的變化,當前形勢有可能使幾代表演藝術工作者陷入貧困。這一領域的工作者即使在正常 情况下,也無法享受與其他部門的許多工作者同等的保護和權利,今天我們甚至更加脆弱,因 為我們的職業被視為非必要性的,在今年我經常聽到朋友說誰扛不住轉行去當農夫、廚師等, 最令我難過的是,這些年輕人都是非常有天份與才能的藝術家,疫情阻斷了正常的活動交流, 我所工作的法國很多演出都被取消,就算今年恢復劇場演出,但觀眾不見了,而各大藝術節活 動處於圈內自high的循環狀態。 我從藝近50年從沒有遇過這樣困難的大環境,但回想人類的過去,我們經歷過更可怕的疫情, 在人類歷史的演化過程中,瘟疫與人類相隨,歐洲歷史上更是暴發過多次,14世紀發生的「黑 死病」更是讓人難忘,義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談》故事描述的便是7女3男為了逃避瘟疫, 躲進了一座山莊,一處「人造」的世外桃源,為了消磨時光,他們各自講起了故事,度過了10 天。除了看到瘟疫中人類所表現出的愛,還應該看到書中所表達的憎。那就是薄伽丘對說謊、 欺騙、虛偽等醜行的諷刺和揭露,而書中犯有這些行為的人,幾乎都是有頭有臉的上層掌權人 士,如教父、法官和修士。 只有遇到巨大災難,才有對愛情的痴迷,文化藝術產生了人類的文明進步,面對巨大災難,只 要有我們還有夢想詩歌、童話故事,珍惜傳統並探索未來,藝術將如人類的靈魂一樣永遠存 在,我深信在後疫情時代,藝術將再次發揮其功能,為大眾提供精神療癒與反思,疫情除了看 到人類所表現出的愛,還應該看到所表現的無奈,願人類以天下蒼生為念。
∼ 楊輝 寫在法國尼斯為學校小天使們的巡演期間
05
何一梵
戲劇顧問
英國威爾斯大學戲劇博士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副教授, 專長為戲劇顧問、西方戲劇史。曾擔任阮劇團《十殿》戲劇顧問,以及 青藝盟花樣戲劇節 — 全國高中戲劇比賽「戲劇顧問計畫」主持人。著 有:《劇場敘事學》(2018)、《莎士比亞不做的事》(2016)。
汪兆謙
導演暨製作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主修導演。阮劇團創辦人,藝 術總監暨團長;新嘉義座創辦人。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 術家(2021-2022年)。 大學時期返鄉創立阮劇團,長年於嘉義地區進行戲劇創作與教學推廣工 作。近年以「常民文化」為核心創作主軸,探索「常民文化與現代劇 場」接軌之可能性。近期主導創作包括:《十殿》、《你嘛好 啊!!》、2021年臺灣文博會《照起工》、《皇都電姬》、《大路:七 天》、《嫁妝一牛車》等。
楊輝
導演暨主演
1964年出生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市的布袋戲世家。1980年代末期起,楊輝 就帶著木偶遊走於全世界的舞臺,2001年至今定居於法國。楊輝的演出 足跡遍佈世界五大洲,除了演出,也以教學推廣傳統布袋戲藝術。他在 法國著名的國際偶戲學校沙勒維爾梅濟耶爾(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e La Marionnette)擔任導師,並受邀在德國、西班牙、俄羅斯、 義大利、波蘭、巴西、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家開辦大師班。
吳明倫
劇本整合
嘉義市人,臺大戲劇所畢業,現為阮劇團編劇。曾任國家兩廳院「藝術 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2019-2020年)。創作企圖透過現代眼光重看民 間信仰、連結在地文化,期望說出屬於臺灣的故事。
06
黃僑偉
演員
「長義閣掌中劇團」導演,由臺灣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啟蒙, 並師事陳錫煌、李傳燦二位老師,是臺灣極少數完整學習傳統布袋戲的 演師。一路走來,雖眼見傳統藝術的式微,仍毅然決然地在保持傳統元 素,並不斷融入跨界藝術,學習南管、傀儡、歌仔戲、京劇、小劇場、 現代舞蹈、古典樂、燈光、劇場設計、編劇、導演等。
李京曄
演員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第二代負責人,接掌劇團口白、主演、創作等職 務。曾擔任沈明正廣播劇團操偶師、台藝衛星電視傳統布袋戲節目現場 導播,製作節目有《孫龐演義》、《羅通掃北》、《包公傳》等。近年 作品《汪洋中的一條船》、《兩隻老虎》、《傲氣之珠.幽冥節度使》、 《夢.斷.情河》等,皆深受觀眾喜愛。多次獲得雲林偶戲節金掌獎肯 定,2016年獲得第27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蘇俊穎
演員
1989年出生於臺南善化。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畢業。成立蘇俊穎木 偶劇團與蘇大俠文創工作室,於國中與國小教授美術與表演藝術。曾獲 教育部藝術菁英培育計畫個人獎優選與團體金牌獎,協助張三李四以布 袋戲拍《拆》MV榮獲第28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
王凱生
演員
1989年出生,嘉義市傑出演藝團隊「義興閣掌中劇團」第四代傳人,現 為該團製作人暨主演。專業領域為布袋戲口白、操偶、音樂設計、詞曲 創作、編曲、教學推廣、吉他演奏。曾任多所學校布袋戲指導,並曾任 臺灣南北傳統戲劇協會籌備委員與第一及二屆監事、南北戲劇祖師會副 會長。首創「布袋戲搖滾音樂劇」表演形式,獲第9屆及第10屆雲林偶戲 金掌獎「最佳配樂音效獎」及2018年臺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 組」入圍。
陳佳豪
演員
偶戲工作者及劇場演員,跨足傳統布袋戲與當代偶戲,與不同偶戲團及 劇團合作,也和梁夢涵以「偶人工作桌」進行各種偶戲創作及小型偶戲 演出。近年演出:再現劇團《物怪之里》、山豬影像《毛神仔》、偶人 工作桌《嘶嘶嗷嗷》、《繭》、真快樂掌中劇團 ╳ 臺灣國樂團《落花斷 情雨》、真快樂掌中劇團《破窯記呂蒙正》、飛人集社《天堂動物 園》、鞋子兒童實驗劇團《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寶藏》、《奶奶與他的 精靈》、兩廳院 ╳ 楊輝《邊界》等。
07
林曉函
演員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畢業,劇場自由工作者,以演員為主,亦擔任編 劇、導演、戲劇教學等工作,近年延伸探索偶戲與物件劇場尋找火花。 期望能成為一個安穩樹洞,傾聽每個相遇的生命,好好說故事、聽故 事。
余品潔
演員
嘉義人,於眷村成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18歲與夥伴 共同創立阮劇團,現為阮劇團副團長。長年定居嘉義,表演風格挾帶巨 大能量與道地生猛的地氣。與阮劇團密切合作19年,擔綱各個製作的主 要角色。近年演出作品:《十殿》、《嫁妝一牛車》、《家族排列》 等。
吳盈萱
演員
嘉義人。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表演導演組。曾任樓閣舞蹈劇 場團員,現為阮劇團演員組組長。近年演出作品:阮劇團《皇都電 姬》、《熱天酣眠》、《家族排列》、《城市戀歌進行曲》等。
莊庭瑜
演員
臺南人,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表演。現任阮劇團演 員、Podcast《這聲好啊!》主持群。近年演出作品:阮劇團《十殿》、 《家族排列》、《城市戀歌進行曲》等。
李冠億
DJ
高雄大港埔人,康寧大學時尚造型設計學系畢業,現為阮劇團演員。 2017年加入劇團至今,除了演戲,偶爾兼職街舞教學、街舞活動DJ。近 期演出作品:阮劇團《嫁妝一牛車》、《熱天酣眠》、《香纏》、《家 族排列》、《城市戀歌進行曲》等。
08
© 李柏霖
阮劇團 阮,就是台語的「我們」: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 阮劇團立基於南臺灣嘉義,致力發展不同於都會觀點的劇場美學,將在地的民俗文化揉合於現代 戲劇中,也思考、實踐著,讓表演藝術更積極地走向民眾與社會,探索當代「常民戲劇」的更多 可能。成立以來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並曾代表臺灣至英國愛丁堡藝穗節、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 戲劇節等國際藝術節演出。
演出製作名單 《十日談》原著|薄伽丘
服裝設計|林玉媛
戲劇顧問|何一梵
服裝設計助理|楊子祥
製作人
影像設計|王正源
導演|汪兆謙
演
員|王凱生 余品潔 李京曄 吳盈萱 林曉函 莊庭瑜 陳佳豪 黃僑偉 蘇俊穎
助理影像設計|黃詠心
臺文字幕校稿|賴瀅伊 Luā Îng-i
編劇|集體創作
音樂與音效設計|柯鈞元
口述影像|王嵐青
劇本整合|吳明倫
音場設計|陳星奎
觸覺導覽|林明慧
臺語協力
音響技術統籌|陳宇謙 張稚暉
排練助理
助理導演|朱芳儀 吳盈萱
主視覺設計|廖小子
排練助理|郭昭伶
導演助理|莊庭瑜
平面設計執行|謝涵亦
現場協力|阮劇團行政團隊
舞台監督|鍾品喬
劇照攝影|黃煚哲
工作人員|何欣芸 林家瑜 周冠志
助理舞台監督|李佳儒 楊嘉璿
戲偶製作|陳佳豪
郭蕙瑜 陳琮仁 陳燕亭
製作組長|許惠淋
戲偶提供|楊輝 蘇大俠
曾擇弘 黃南智 葉岫穎
執行製作|楊宜潓
宣傳影片製作|種種影像
薛竣豪 蕭豐明 羅宇辰
舞臺設計|李柏霖
舞臺製作|李維造物
羅晨洋 蘇筱筠
助理舞台設計|蘇子喻
道具搬運|立代企業有限公司
舞台技術指導|劉柏言
服裝管理|黃璿頻 蔡均培
道具設計與製作|曾玟琦
梳化|吳孫寧 洪欣怡 魏妙芳
燈光設計|莊知恆
道具管理|楊麗菁
燈光設計助理|曹芯慈
DJ|李冠億
導演
主演|楊輝
口述影像指導|MC JJ
燈光技術指導|彭宣凱 口述影像暨演前觸覺導聆委託製作|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前期創研由國藝會跨域合創專案計畫支持
字幕執行|鍾汶叡
十日談什麼 【第一日】臨終遺言
【第六日】恬恬食三碗公半
取自原作:第1日第1則
取自原作:第3日第1則
邪惡的騙子阿來騙天騙地騙神騙鬼,無血無淚無
修道院中有很多年輕美女,阿牛為了混進去,假
所不騙,染疫逃來寶島臺灣,臨終之際的懺悔,
裝自己是一名聽障的粗工,但是事情的發展跟他 預想的很不一樣 ……
卻還騙了自己! 【第二日】夜鶯啼叫之夜
【第七日】學姊的英雄旅程
取自原作:第5日第4則
取自原作:第2日第7則
保守的父母因疫情而更加歇斯底里,嚴管女兒行
兩名國小生暗戀學姊,成天幻想學姊被賭博的父 親賣去國外,受盡各種摧殘 ……
動,但春光關不住,女兒用盡手段爭取自由,終 與情人共赴巫山,父母發現時,反應卻 ……
【第八日】保鑣生死戀 【第三日】偉大的航道 取自原作:第2日第10則 法官長久以來對夫人避而不見,守活寡的夫人寂
取自原作:第4日第1則 黑道千金訴說著她朋友的故事:與保鑣談戀愛被 父親發現,保鑣就此失蹤 ……
寞難耐,一日偶然邂逅海盜,竟然就跟海盜私奔 了,法官苦苦尋覓,找到了夫人,兩人對質,夫 人做出了選擇。
【第九日】蝦★靈★咒★怨 取自原作:第2日第6則 傳說中,在釣蝦場說出十六個「蝦」字,就會招
【第四日】爛桃花祭解 取自原作:第3日第3則
喚出紅蝦精!紅蝦精之所以成為紅蝦精,乃是因 為她多舛的命運 ……
有夫之婦最美人妻為了勾搭天才小釣手,利用行 動收費告解車的師父,拐彎抹角地傳達私會的訊 息。
【第十日】重逢不相認 取自原作:第2日第8則 戲到尾聲沒人看,是否要繼續演下去?偶師堅持
【第五日】塞翁失馬
著,一名乞丐卻說,未完成的留白最美?
取自原作:第2日第2則 旅人被搶劫一空後飢寒交迫,雪夜中傳來零落的 鋼琴聲,循聲找到了好心的夫人收容與款待,當 然也進行了情感的交流。
© 黃煚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