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nute read
與陽明併校,交通問題?
from OBSERVE.NTHU 清華雙週報 VOL.03
by 清大媒創
清華大學和陽明大學地理位置的差異,是許多學生提出的問題,南大校區(原竹教大)距離校本部相對較近,車程約十分鐘,往返容易,兩校區間能有較多交流。若是與陽明大學合併,兩校相隔遠,在修課或是圖書方面是否能提供實質的資源交流?雖台聯大系統已經行之有年,學生可以跨校選課,但校區間的交通車需求少,一天只有五班車。
目前的南大區間車
Advertisement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至今已兩年,併校提供兩校學生跨領域資源,也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跨校區修課人數不斷增加,期初在校本部的社團博覽會,也可以看到許多南大校區社團與學生參與,這樣的交流也代表著兩校區之間交通的重要。但因校本部與南大校區間的交通車班次較少,若沒有配合到上下課時間,或是因人滿沒有搭上車,就有可能來不及上課。有學生表示:「站在教育的角度,就算是只有一個學生因為坐不到車而無法上課,問題都是該被重視及改善。」
對此校方則回應,未來規劃將藝術與教育學院遷至校本部,讓所有核心領域都在同一個校區內,大部分的教學與研究可以在校本部進行,省去學生跨校區上課產生的困擾。
班表怎麼排?
負責管理校區區間車的事務組表示,每年編列的交通車經費是具一定限度,不可能無限制增加,因此在安排時刻表時,必須要以大多數人的需求為主,雖然有時候無法達到每一個人的期待,但是考量到整體最大效益時,只能做取捨。現行的區間車是根據跨校區的修課人數,也就是上下課間需要往返的人數而排定,像是尖峰時段的班次就比較密集,若是沒搭到也不會等太久。開學一個月以來,校方每天登記實際的搭車人數,及未搭上車人數,而後再將時間表調整修改。若與陽明大學併校,也會根據每學期修課人數來安排交通車。
併校就能增加交流嗎
其實在與南大校區併校之初,每天只有五班車,約幾十人跨校修課,到這個學期有多達一千多人,班次也增加到二十多班。但由於往返清華與陽明大學兩校需要花費太多時間、經費,也有不少人提議部分課程可設遠距教學。併校對於學生的實質權益,以及學生選課交流互動是否增加,或許還有待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