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
p.2
07 NOV | 2018
OBSERVE
07 NOV | 2018
p.3
聚焦清華
FOCUS ON TsingHua
FOCUS ON TsingHua
賀 陳 校 長 :我 有 把 握 清大陽明合校公聽會 圖 / 文 林員雋 賀陳弘校長: 「清大與陽明兩校校風和理念一致, 我對於此次合校有把握。」 陽明不是已經確定 要跟交大合校了嗎?
2016 年陽明大學和交通大學曾有意 合校,但因陽明師生認為資訊不夠 透明和程序過於倉促而破局。最近 陽明又有合校的意願,於今年 7 月 派出「中長程校務發展策略研議任 務小組」至清交兩校參訪。雖然在 這幾個月中曾有些新聞報導中提到 陽明與交大已確定合校,事實上, 直到 9 月 26 日,陽明大學才在校 務會議上表決通過啟動合校程序, 至於最後陽明大學選擇與哪所學校 合併,則要等到下一階段的會議中 決定。
同學認定與竹教併校結果是失敗 的,不理解學校為何在這麼短的時 間內又急著要合校。校長則說「所 有的問題當然不可能在合校第二天 立刻做到一百分,但希望在最短的 時間內做到最好的解決」。
解決情感面與實際面的問題」,希 望面對併校這樣的歷史大事,能夠 用審慎的態度來對待。並且在有高 度共識、眾人曰可的背景之下來完 成併校。 校長接著也提到「和過去併校不同 的是這次有很大的競爭對手」,並 邀請參與公聽會的同學們一同高呼 「我們對併校有信心!」,有意與 近日發布併校新聞稿的交大校方 在氣勢上一較高下,讓陽明校方看 見本校行政高層對於合校的高度意 願。 同學質疑重疊科系是否會再度消失
公聽會上不少位生科院的同學對於 合校後教學單位的整併表現極大的 關心,擔心若與陽明合校,與竹教 大併校時部分重疊科系消失或被縮 編的情況是否會再度發生。對此校 長則表示,與竹教大併校後,每一 個老師的移動和教學單位的變動, 都是經過該單位每個老師大量討論 後的結果,雖然不能滿足所有人的 希望,但都是大部分老師認為妥當
的情況。在整併過程中,學校高層 會把決定權留給教職員去商量對他 們最有益的發展方式,而不會由上 對下去要求變動,在未來與陽明合 校也會尊重各系所的意願。 陽明同學對於合校的看法
本報隨機訪問四位不同科系的陽明 大學的學生,四位同學皆不清楚清 大舉辦過這場公聽會。其中某位不 願具名的醫學系三年級同學說,「反 對最大的理由大概就是學校認同 吧,就像我們不會希望台灣被中國 大陸合併。自己和身邊的同學都不 支持併校,因為校隊之間的情況不 知道怎麼處理比較妥當」。今年從 護理系畢業的蔡同學則說「基於課 程會更多元化而支持合校,但是交 通問題和校名是需要好好討論的」。 與竹教大的合校經驗: 加分還是扣分?
與竹教大合校後,在交通、宿舍、 選課上皆出現不少問題,部分印證 了併校前同學們不安的猜測。有些
圖/文 余德芹 車程至少 1.5 小時, 校區間交通車可行嗎?
在公聽會上有同學提到,交大校友 已承諾若將來與陽明合校,將捐贈 48 億 元 興 建 智 慧 醫 院, 那 麼 清 大 能得到陽明青睞的關鍵優勢會是什 麼?校長則回答,交大的智慧醫院 距離一個具備完整功能的教學醫院 還有一段距離,這個醫院對於交大 的意義或許大於對於陽明的意義。 至於清大的優勢在於合校的經驗, 知道真正實務的眉角在哪裡。
清華大學和陽明大學地理位置的差 異,是許多學生提出的問題,南大 校區(原竹教大)距離校本部相對 較近,車程約十分鐘,往返容易, 兩校區間能有較多交流。若是與陽 明大學合併,兩校相隔遠,在修課 或是圖書方面是否能提供實質的資 源交流?雖台聯大系統已經行之有 年,學生可以跨校選課,但校區間 的交通車需求少,一天只有五班車。
校長認為,台灣的高教不是沒有機 會,而是沒有一個正確的作法。「清 大的學術表現在中小型大學是全球 前十名,相信陽明也是。個子大的 話,將更容易被看見,也會吸引到 更多的優秀老師和國際學生,讓校 友行走更有風,然後形成一個好的 循環。」此外,提供更廣泛、更多 元的學習機會是一流大學必須要做 的。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至今 已兩年,併校提供兩校學生跨領域 資源,也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跨 校區修課人數不斷增加,期初在校 本部的社團博覽會,也可以看到許 多南大校區社團與學生參與,這樣 的交流也代表著兩校區之間交通的 重要。但因校本部與南大校區間的 交通車班次較少,若沒有配合到上 下課時間,或是因人滿沒有搭上車, 就有可能來不及上課。有學生表示: 「站在教育的角度,就算是只有一 個學生因為坐不到車而無法上課, 問題都是該被重視及改善。」 對此校方則回應,未來規劃將藝術 與教育學院遷至校本部,讓所有核 心領域都在同一個校區內,大部分 的教學與研究可以在校本部進行,
和陽明合校的意義和迫切性
「合校這件事對台灣社會有重大的 意義。我們做事情不是希望對自己 有百分之百利益的事情才去做。在 一兩年內還無法解決合校初期的問 題是事實,但會一直的持續改善, 盡量讓問題極小化」。人社院某位 不願意具名的同學則表示,「我並 沒有偉大到要為了學校未來的發 展,承受合校磨合期對自己權益的 傷害」。 最後不論陽明選擇與清大或交大合 校,學生們的權益都需要被充分討 論和爭取。
目前的南大區間車
與陽明併校,交通問題? 省去學生跨校區上課產生的困擾。 班表怎麼排?
負責管理校區區間車的事務組表 示,每年編列的交通車經費是具一 定限度,不可能無限制增加,因此 在安排時刻表時,必須要以大多數 人的需求為主,雖然有時候無法達 到每一個人的期待,但是考量到整 體最大效益時,只能做取捨。現行
的區間車是根據跨校區的修課人 數,也就是上下課間需要往返的人 數而排定,像是尖峰時段的班次就 比較密集,若是沒搭到也不會等太 久。開學一個月以來,校方每天登 記實際的搭車人數,及未搭上車人 數,而後再將時間表調整修改。另 外還有加班車,在過多人未搭上車 的時段加開,基本上最後都有搭到 車。若與陽明大學併校,也會根據 每學期修課人數來安排交通車。
至校本部
搭乘人數
至南大
未上車人數
其實在與南大校區併校之初,每天 只有五班車,約幾十人跨校修課, 到這個學期有多達一千多人,班次 也增加到二十多班。但由於往返清 華與陽明大學兩校需要花費太多時 間、經費,也有不少人提議部分課 程可設遠距教學。併校對於學生的 實質權益,以及學生選課交流互動 是否增加,或許還有待時間觀察。
加班車
2
清大校方快速召開公聽會
10 月 8 日清大召開第一次清大陽明 合校公聽會,賀陳弘校長說「公聽 會不是宣布我們已經決定的事,而 是讓大家發表意見,共同找出怎樣
併校就能增加交流嗎
1
1. 2. 3. 4.
4
3
加退選結束後,統計每天每個時段跨校區往返需求人數 登記每台車的搭車人數 人滿而未搭上車的人數 加班車搭乘時間與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