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NTHU
26 DEC | 2018
p.3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直覺與瘋狂:貓哥林群專訪
採訪 李安晴 王采翎 文
李安晴
圖 王毓楷
直覺,是種前進的指引;而瘋狂, 將使一切不可能化為可能。
十一月的清大夜晚,星光熠熠,也 開始起風了。位於綜二館前方的蘇 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在打烊的前 一刻,店裡仍亮著昏黃的燈光。
憑直覺,才有今日的蘇格貓底
只是演變的結果,並非刻意的安 答問題的學問。因為哲學,從不曾 維持了十二年。之前,不管身處多
十二年前,蘇格貓底的老闆林群 排。」
停止,它一直在往前,即便找到答 遠的地方,都一定會拚了命、發瘋
邀,將原本在台北的店面,搬至清
的事。」
(以下簡稱貓哥),因受龍應台之 大。
來清大之前,貓哥的念頭其實相當
哲學,突破既有的平凡
案,仍會繼續前進,思索答案背後 似地,趕在周六晚上,回到店裡,
因為念過哲學所,貓哥將店名以哲 接觸哲學,才讓貓哥成為一個活潑 學家「蘇格拉底」命名。對貓哥來 且具有好奇心的人,懂得站在理所
單純,心裡僅有個「創業」的直覺。 說,「因為閱讀哲學,才讓我的生
當然的對立面,去看待既有的事
好確保電影能順利播映。」
行動書車:深藏於可親外型底下的 尖銳批判與新住民關懷
因為當時書店的輝煌年代已過,難
命有所昇華。」大約在青少年時期 情。「 哲 學, 好 比 賈 伯 斯 在 史 丹
「我成長於一個對外籍移工或東南
賣書,才結合了咖啡。此二者,本
學,讀了些整理式的哲學書籍,這 hungry, stay foolish.( 求 知 若
代。」為了打破這些偏見,貓哥
則是因為付不起房租,只能以店為
閱讀經歷,貓哥仍無從了解「哲學
巡迴。「除了讓新住民能有書籍
搬來店裡。」
始逐一讀起各家文本。三年過後,
以此為生。貓哥認為:「我不想只
(約十五歲),貓哥開始接觸哲 佛大學畢業典禮所提到的,『Stay 亞新住民,充滿偏見與歧視的年
來就是相當適切的組合。至於貓, 一讀便是十年。即便有了這十年的 渴)』,這也才是哲學的核心啊!」 開著行動書車,不辭辛勞地全台 家,才把原本養在住處的貓咪一併 對貓哥而言,「這一路走來,其實
是什麼」,也因此才下定決心,開 「我終於明白,所謂『哲學』,其
無人能超越的事:夜貓子電影院
閱讀,也是為了打破既有的刻板印 象。例如:有些台灣人覺得,只要
「不管要做什麼,如果要持續堅持 花費數十萬元,便能買到一個比廉
實是種探究與思考的學問,絕非解 下去,都必須要有興趣作為支撐。 價勞工更加廉價的媳婦,來為家族 而 電 影, 就 是 我 的 興 趣!」 小 時
傳宗接代。這都是錯誤的想法。唯
候,貓哥便常跟著哥哥姐姐去廟 有台灣人的觀念改變,新住民的處 會、操場或戲院看電影。在成長的 境,才有變好的可能。」 過程中,戲院一間又一間關門,也 在貓哥心中引起陣陣惆悵。
當時,貓哥得知「世界上的第一部 電影,其實是在咖啡廳播映的」,
對貓哥來說,開著書車造訪不同角 落,讓更多新住民能得到更合理的 待遇,是他目前的任務。最近幾 年,經營蘇格貓底的利潤逐漸減
覺得相當有意思,便答應藝術中心
少,當被問起書車與貓底二擇一的
院。「現在想來,這其實是非常瘋
堅定,回答:「我選『書車』,因
的邀約,一起合作舉辦夜貓子電影 狂的事。不知不覺,夜貓子影展也
難題,貓哥毫不猶豫,滿溢眼裡的 為這更貼近我內心所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