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NTU Press RECOMMENDED READING

Page 1

專注優質學術專書出版,提供完善教科書出版機制 在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中,學術專書之影響力較單篇文 章更為深遠,惟經常因缺乏具公信力的學術審查機制,難以 為新聘、升等或學術獎項所採認,不免使得研究者對專書寫 作躊躇不前。為營造更健全的學術環境,臺大出版中心戮力 於出版學術專書,經由嚴格的審查,以學術上貢獻度為最高 考量,建構一個以研究者為尊的學術出版平台。 此外,為提升教學效能,臺大出版中心自 2012 年起主動規 劃教科書系列,力求內容豐富多樣,人文與自然科學均衡發 展。並以長期積累的編輯專業能力為基礎,為有意願撰寫教 科書的教師提供更佳創作流程與環境,同時鼓勵作者本於學 術在地化而運用台灣的素材與案例編撰,期引發教師們撰寫 教科書之興趣及引導學術教科書出版趨勢。 臺大出版中心出版範疇以華文著作為主,輔以日文及與台灣 相關之英文著作,竭誠歡迎來自全世界的先進賢達,將學術 論著交由本中心出版。 執行嚴謹學術審查機制,作為專書出版依據 臺大出版中心堅持採取最嚴謹、專業自主的學術審查機制, 邀請學者專家針對專書內容做匿名學術審查,依審查結果決 定出版與否。凡版權頁上註明「通過本中心學術審查」之學術 專書,均代表本中心的編輯部門,已為其學術品質做了嚴格 的把關。人文、社會、自然科學各領域教科書,亦以教科書 應有之內涵為基準進行審查。 臺大出版中心的出版品數量眾多,內容精彩 本中心成立至今已逾 20 年,邀請專家學者擔任叢書主編,建 立各學門具有特色的學術叢書,如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臺灣研究叢書、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中國思想史研究 叢書、臺大哲學叢書、史學叢書、氣候變遷政策與法律叢書 等。亦出版如《殷海光全集》、《教務雜誌》完整權威版本套 書,及各學科叫好又叫座之教科書,如《大觀紅樓》、《像史 家一般閱讀》、《種子學》、《普通地質學》等。 以出版引領學術,連結研究與教學 臺大出版中心以出版學術專書為主,教科書及一般書為輔, 提供嚴謹的學術審查機制與專業的編輯服務。

多樣化行銷活動,拓展全球能見度

為吸引讀者對書籍的興趣,臺大出版中心精心製作各式出版

品簡介,且規劃新書出版或學術專題講座,邀請作者、各領

域專家與讀者近距離對談,讓學術成為一般人生活中的一部

分。同時積極拓展全球能見度,參與各類型國際書展,足跡

遍及台北、香港、法蘭克福、北京、東京、美國亞洲研究

學會等。近來更聯合國內各大學出版單位組成「國立大學出

版社聯盟」,期在圖書市場上凸顯大學出版社之學術出版特

色。透過主動且全面的行銷規劃,在本中心出版著作的研究

者,得以將學術影響力擴展至全世界。

布建多元銷售通路,實體網路並重

臺大出版中心近年來積極拓展全球銷售通路,與國內外代理

商與經銷商合作,便利讀者購得本中心書籍。除與國內 25

家實體經銷通路如聯合發行、五南圖書等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外,並推展網路經銷通路,與包括博客來書店在內的 12 間網

路書店建立緊密合作關係,並不定期舉辦線上書展、網路活

動,期能提供讀者更簡易、貼心購書的方式。在國外銷售拓

展上,積極透過日本紀伊國屋書店、文生書院等 13 家經銷通

路銷售本中心出版品,並利用廈門外圖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等管道打入中國大陸市場。

透過版權交易,與國際市場接軌 臺大出版中心出版的優質學術專書,透過版權交易,授權國 外出版社將其翻譯為繁體中文以外的文字或簡體中文後出 版,為台灣學術研究成果向國際展現的重要管道。同時,主 動訪尋及翻譯出版國際上以英、日文等撰寫之有關台灣研 究、漢學研究的經典專書,以饗台灣學界。在教科書出版 上,也精選翻譯出版外國教科書,引進國際尖端學術,讓台 灣與世界做更佳的學術連結。

經營數位出版,加速學術傳播 為擴展出版模式與行銷通路,臺大出版中心同時行銷電子書 及紙本書。以非專屬方式授權專業廠商,為本中心出版品建 置電子書平台系統暨銷售推廣於全球市場。透過專業廠商的 行銷通路網,提供線上試閱,大幅增加能見度及學術影響 力。現已提供逾 400 冊電子書上線閱讀,並持續新增書目 中。使用者包括台灣 150 所大專/技職院校及國外多所大學 如哈佛、耶魯等。

以行銷推廣學術,連結台灣與世界 學術專書需要行銷,搭起一座書籍與讀者之間的橋,不僅讓書籍呈現在讀者眼前, 更要引起讀者的閱讀需求。

⊕ 焦點閱讀 04 Spotlights ⊕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2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 臺灣研究 Taiwan Studies 臺灣研究叢書 16 Taiwan Studies Series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18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Taiwan Series 台灣史論叢 20 Taiwan History Series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24 Series on Pioneers in Taiwan Studies ⊕ 文學、史學 Literature, Historiography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25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Series 學術研究叢刊 26 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 30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East-West Cultural Encounters in Literature & Cultural Studies 31 史學叢書 32 Historiography Series 文史叢刊 33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 哲學思想 Philosophy and Thought 臺大哲學叢書 34 NTU Philosophy Series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36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Series 殷海光全集 38 Complete Works of Yin Hai-guang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39 Centennial Anthology of Taiwanese Philosophy

Research
and Society Series
Law, Social Science
Series on Interdisciplinary Legal Studies
Book Series
Education
Textbooks
NTU
TAIDA
Distributed Books 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出版品 58 NTU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東亞文明研究 59 Research in East Asian Civilizations 臺灣大學圖書館出版品
Library Publication
⊕ 人文研究 Humanities
人文社會叢書 40 Humanities
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叢書 43 Christianity and Asian Studies Series 日本學研究叢書 44 Japanese Studies Series ⊕ 法學、社會科學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46
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 48 EUTW
臺灣社會學研究叢書 49 NTU Studies in Taiwanese Sociology 社會科學其他 49 Social Science and Others ⊕ 教學與通識
教科書 50
知識漫遊系列 56 Voyager Series ⊕ 關於臺大 About
臺大系列
57 TAIDA Series ⊕ 代銷叢書
60 NTU

力策略性的治理部署與底層--「熟番」與「奸民」--的對應行動和反抗下,生成與轉化之外,同時闡明國家權力 在十九世紀時於前述常態治理體制之外兼行運用權變部署,「兼用經權」,利用漳泉客社群分類矛盾分化漢人社會,終 至以權害經,造成民間武力的坐大與失控,以致殃及前者。

藉由探究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生成與危機,藉此釐清國家權力利用生番/熟番/漢人族群歧異、分帶隔離治理的策略 部署,並說明其如何造成十八世紀末臺灣史上最大的動亂:林爽文事件,並探究國家權力為達成與熟番族群的結盟策略

04 Spotlights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叢書 1 熟番與奸民 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全套三冊)
Aborigines and Unruled Hans: Governance Deployment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in Qing
(3 volumes)
月 (附贈
Cultivated
Taiwan
柯志明/著 (精裝版)ISBN 978-986-350-477-1 NTD 3200 2021 年 9
GIS 全彩地圖集) (平裝版)ISBN 978-986-350-476-4 NTD 2600 2021 年 9
本書以平埔族岸裡社群作為主要案例,探討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除說明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如何在國家權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 中央研究院 2022 年第十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2 建構台灣法學 歐美日中知識的彙整 Constructing Legal Science in Taiwa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in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China 王泰升/著 ISBN 978-986-350-632-4 NTD 970 2022 年 7 月 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 述台灣如何跨越 3 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 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另從東亞視角,描繪法學 緒論著述所顯現的「明治日本→民國中國→戰後台灣」的知識傳遞及流變。 本書也是為新的一代台灣法律人打造的法學緒論著述,在法源論,揚棄過時而形同盲腸的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概念;在法解釋適用論,以德式法釋義學汰舊換新,納入英美法系之法 適用方法,且「看見」台灣的法事實,重構台灣版法學緒論。
而進行的收編,如何造成平埔族社會內部的階層分歧、內鬥以及裂解離散。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楊孟軒/著 蔡耀緯/譯 ISBN 978-986-350-676-8 NTD 580 2023 年 2 月

1949 年前後,蔣介石政權遷移至臺灣,百萬人流離失所、飄洋過海,引發被迫流亡的「外 省人」與被迫接納的「本省人」,雙方各自歧異卻又彼此相連的衝突與動盪。本書運用三 大理論支柱--創傷、記憶與離散,闡述近代這段東亞人口大遷徙,藉由書寫平民百姓

逃難的苦難回憶,說明他們如何受到影響。作者透過口述訪談及文獻檔案,探討這段歷 史軌跡所衍生的社會創傷,以及四十年後,他們的後代如何以家族親身經驗為中心,利 用共享記憶復原且創造出懷舊文化產物,建構一套與離散完全相反的臺灣外省群體在地 化與認同感。最終希望讀者由此體會「同理、和解與正義」。

10 月 陳紹馨的名字雖然廣為人知,但學界對他的整體學術生命以及知識關懷卻仍相當模糊。本 書試圖補足這個缺口,將陳紹馨界定為從臺灣而生的古典社會學之子,除了作為本土研究 先驅外,更是臺灣現代社會科學重要的創建者。內容追索陳紹馨橫跨多重知識場域的學術 生命,並主張陳紹馨這些看似分歧的著述背後共通的知識關懷,是他對臺灣社會現代性的 視野;而日後對陳紹馨的遺忘與記憶也與這個視野有密切關係。重探陳紹馨的視野除了還 原臺灣社會科學重要先驅者的面貌外,也有助於反思當代臺灣研究與社會科學的發展。

05 焦點閱讀 Spotlights 臺灣研究叢書 31
逃離中國 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6 不待黃昏的貓頭鷹 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6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 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社會文化變遷 Transformation, Intertwinement and Innovation: Social Change among the Atayal, Truku and Sediq 王梅霞/著 預定 2023 年 3 月出版 本書以泰雅族、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為切入點,探討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之動態 過程,一方面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展現各自的內涵與實踐方式,另一 方面探究地方社會文化在殖民統治、國家、資本主義、世界宗教等影響下,不同秩序之間 相互轉化的過程。此辯證過程與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及「傳統領域」的論辯息息相 關,不僅具有人類學理論的意涵、南島區域研究的特質,本書從歷史與文化脈絡反思當代 概念、提出不同視野來面對爭議,除了讓讀者了解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社會互動過程,也 提供學術工作者結合理論關懷和社會實踐的可能方式。
The Owl That Did Not Wait Till Dusk: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Chen Shao-hsing and Taiwan Studies 鄭力軒/著 ISBN 978-986-350-634-8 NTD 520 2022 年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張誦聖/著 ISBN 978-986-350-674-4 NTD 480 2022 年 12 月

本書以彼得•柏格 (Peter Bürger) 的「文學體制觀」和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 「文化生產場域論」為參考架構,探討當代台灣文學生產中,由政治和市場因素所維繫的 不同「正當性原則」彼此抗頡的狀態。全書分三大部分:第一編介紹較為宏觀的議題和歷 史脈絡;第二編的內容集中於主流位置、現代主義,和本土主義三種文學形構;第三編 處理一九七○年代中葉到一九八○年代中葉之間主流文學所經歷的重要轉變,以及「後解 嚴」初期文學場域的樣貌。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3

馬若瑟的文學世界

The literary world of Joseph de Prémare 李奭學/著 ISBN 978-986-350-669-0 NTD 500 2022 年 11 月

馬若瑟是清初蒞華的法國耶穌會士,他生平最大的貢獻不在傳教,而是在所謂耶穌會索 隱學( gurism)上,亦即從天主教或《聖經》的角度閱讀中國古經,向歐人介紹中國。在 文字上,他撰有《六書實義》一書,在詩歌或文學上,他不但法譯了《詩經》八首,也譯 有元曲《趙氏孤兒》,在在都是舉世首發。此外,為傳教或為索隱學故,他撰有〈夢美土 記〉及《儒交信》等長短篇小說各一,就所謂「傳教士小說」而言,他也是西方來客中的 第一人。本書以細讀的方法深入分析馬氏所撰及所譯,期能為中西比較文學及宗教與文 學的跨學科研究貢獻一愚之得。

06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15
臺灣文學生態 戒嚴法到市場律
Spotlights
明清文學中的女子與國難 Women and National Trauma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李惠儀/著 李惠儀、許明德/譯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16 ISBN 978-986-350-603-4 NTD 720 2022 年 6 月 明清易代是中國歷史中的鉅變。這一轉折除了成為清初文人念茲在茲的寫作主題,同時也 持續為後世文人著述的焦點。本書集中討論女性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如何通過自身著述與 他人書寫開闢議論、想像與創作的空間。範圍涵蓋女性文學、男性借用女子的身份和聲音 寄託幽懷之作、及以女性為文化符號,藉以撫今追昔,反思明亡的罪責和前因後果的作 品。本書深入探討國難之際人們的思維與情感,以及後人如何回顧並挪用這段歷史,旨在 說明歷史與文學如何交織互動,並闡釋性別的概念如何成為經驗與表述世變亂離的方式與 途徑。

東洋哲學的創造

井上圓了與近代日本和中國的思想啟蒙

The creation of oriental philosophy : the enlightenment of thought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Japan and China by Inoue Enryo 佐藤將之/編 ISBN 978-986-350-672-0 NTD 480 2023 年 1 月

井上圓了活躍於明治中期到大正前期,並為「東洋哲學」學術領域的主要創始者或推動者之 一。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學界開始重視圓了對於東亞思想、學術及社會活動的巨大影響。 本書以井上圓了的思想活動及其著述內容和意義進行探析,試圖闡明當今被稱為「中國哲 學」或「東洋哲學」的學術領域如何誕生、如何形成之條件和過程。有鑑於此,作者群基於 此領域相關最新研究成果,並在整個東亞的視野下,思考東亞近代國家、社會與思想近代化 的問題,同時釐清圓了影響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形成之規模、深度及多樣性。

The Holiness in Ordinariness: On Tang Junyi’s Study of Human Being 趙敬邦/著 預定 2023 年 3 月出版 唐君毅先生是近代中國最受人注目的一位思想家,惟大部分關於他的討論均忽視了其思想背 後的問題意識:唐先生的思想實是對「唯物主義」所作的一個回應。至於唐先生回應唯物主 義的方法,並非純然破斥唯物主義的不足,而是強調吾人當開拓一己的心靈,藉以從唯物主 義中超拔出來。本書嘗試以一嶄新的角度闡釋唐君毅先生的思想及其當代意義,系統地論述 唐先生的哲學視域、文化理論與修養工夫,全書不但內容豐富,並有作者的獨特見解,其當 對讀者了解唐先生思想的價值乃至當代新儒學的特色有所啟發。

視角出發,在重視在地實踐智慧中追求公民智慧的哲學,即本書倡議的「公民哲學」。本 書以美中國際關係格局裡的臺灣位置為起點,由自由選擇與因果關係連動展開的觀點, 透過批判性的分析、論述與對話,明示生活裡「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 像,如何得以在公民視角的展開與約束中,凝煉成「公民共同體」的理念與論述。

07 焦點閱讀 Spotlights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7 即凡見聖 唐君毅人學論
人文社會叢書 19
臺大哲學叢書 23 公民哲學 Civil Philosophy 鄧育仁 著 ISBN 978-986-350-557-0 NTD 550 2022 年 1 月 古典時期,形上學是當時的第一哲學。啟蒙運動起,在人人開始要享有人的身分以來, 哲學追求拓展人性智慧的種種可能,知識論是這段時期的第一哲學。二十一世紀後,在 大多數人不必爭取就擁有公民身分且價值觀點多元紛爭的時代裡,需要打造一種由公民

教科書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

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The Qingli Reform and the New Policies in the Northern Song: Origins,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olici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Southern Song 梁庚堯/編著 ISBN 978-986-350-671-3 NTD 720 2022 年 11 月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兩大問題為中心,一是對外關係,二是改革運動,而這兩大問題 又相互牽連。在對外的情勢上,北宋承受著遼、夏強敵的威脅,當外患進逼時,讓人警 覺到內憂。由於中國對外一向有「修德來遠」的主張,北宋在取得對外和平的同時,也可 能進一步從內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來遠」的意義從維持和平的消極態度,轉化 為改革內政的積極要求。本書主要爬梳北宋慶曆改革與熙寧變法的緣由、實施內容與偏 失,進而探究熙寧變法與北宋晚期黨爭激烈化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南宋歷史的影響。

教科書

南宋朝野論王安石與新法 Southern Song Views of Wang Anshi and His New Policies: At and Away from Court 梁庚堯/編著 預定 2023 年 4 月出版 本書探析南宋朝野在各個時期、不同層面對於北宋王安石推動新法的評價,從政局變 化、學術思想、以及鄉里社會的基礎,呈現王安石在南宋政治聲望逐步受到貶抑的過程 及意圖;這是認識南宋的一個嶄新而重要的視角。作者長於考訂、擅以詩證史、對王學 與程學在南宋的消長起伏、南宋末年與王安石相關的讖言與話本,有極為精彩的探究。 本書既是對先行相關研究的統整梳理,也包含作者深入史料、細緻論證後所得的創見, 得以讓讀者對南宋政治發展與演變有更全面及清楚的認識。

hermeneutics) 為方法,從禮儀的角度,探究中國古代(約十世紀以前)皇帝制度與皇權的方方面面。對 郊祀禮、喪服禮、「國家」制度、君臣關係等史學課題的探討,允為尖端研究。本書論文 分作三大主題:一是禮制的演變與儒教國家成立;二是「國家」與君臣制度;三是東亞世 界中的皇帝制度。第十四篇論文為附錄,討論「皇帝制度是否為專制」。此外,作者另撰 導讀一篇,題為「再論儒教國家」。

08
歷史其他 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 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增訂版) Imperial Power, Rituals and Confucian Hermeneutics (Extended edition) 甘懷真/著 ISBN 978-986-350-610-2 NTD 800 2022 年 7 月 二十一世紀以來,如何從中國歷史自身的脈絡探討中國歷史上的諸現象,成為新的中國 史研究的使命。本書立基於此構想,希望能有新立場與視野,以經典詮釋(
Spotlights

巨震創生 九二一震災的風險分析與制度韌性

Rebirth from the Quak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of Risk and Institutional Resilience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林宗弘、劉季宇、陳亮全/編 ISBN 978-986-350-633-1 NTD 880 2022 年 9 月

本書為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等學者合作的成 果,回顧臺灣地震科學,特別是九二一地震之後的研究發展。書中第一部分為震災風險 研究導論,介紹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解構震前風險,介紹危害度、暴露度與

脆弱度等概念與其對九二一震災的分析結果,提出「樞紐城鎮」(nexus township)的概 念,認為介於都會區與麓山帶之間的中小型交通樞紐城鎮,是社會脆弱之所在。第三部 分介紹韌性的概念、探討九二一震災後的房屋重建、社區重建、校園重建以及心理重 建;第四部分「面對下一場巨震」探討臺灣防救災制度變遷,並提供未來改革建議。

框架的可能方案,建立臺灣宗教的知識圖譜。書中第壹部分討論臺灣社會信徒佔比較高 的佛教、道教、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在面對現代靈性訴求逐漸高漲的風潮,以及公眾 對宗教團體發展公共議題的社會期待下,如何開展各自不同的因應方案。第貳部分展示

了交互比較及量化研究這兩個不同的方法視角,如何可能具體應用在宗教議題上。第參 部分則從不同的角度,凸顯族群認同何以是宗教主體性建構的內生性因素,特別是「華 人」的身分如何牽動東南亞華人的宗教主體認同,以及如何影響華人穆斯林在東南亞社會 的劃界。

09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叢書 2 勞動待遇與代價 從性別觀點分析台灣醫護工作 Salary and Sacrifices: Analyzing Labor Outcomes of Medical Personnel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張晉芬/著 ISBN 978-986-350-594-5 NTD 420 2022 年 4 月 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一個工作場所。如同他處的勞工階級,醫師與護理人員 的勞動狀態及待遇受到制度、組織和工作特徵的影響。本書採取性別觀點,強調從女性 處境看待勞動的成果,連結再生產與生產勞動,藉由量化分析方式探討經濟、家庭與個 人層面的勞動結果,以及其中的職業與性別差異。透過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書中呈現 女性醫護人員高度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和不良的健康狀態;護理人員勞動過程中需要具備 的工作特質對實質報酬幾乎沒有效益;男醫師可以專注於市場勞動,因為再生產勞動對 他們來說是助力,但對女性醫護人員而言,卻是事業發展的絆腳石。 ★ 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2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叢書 3 入世、修持與跨界 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Laicization, Cultivation and Translocality: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齊偉先/主編 ISBN 978-986-350-650-8 NTD 620 2022 年 11 月
本書從社會學的視角,解析臺灣特殊的宗教景觀,提供理解宗教多元性及反省西方知識
人文社會叢書 18
焦點閱讀 Spotlights

10

Picturing the Modern Body: Sports Cul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Western Art 曾少千/著 ISBN 978-986-350-606-5 NTD 620 2022 年 7 月

過去學界鮮少以運動的題旨切入,探討現代藝術的發展軌跡及身體圖像的特徵涵義。本

書聚焦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運動文化的豐碩圖像和表現手法,分析現代身體的形塑和涵

意。此時正值藝術與運動蛻變的關鍵期,兩者皆在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逐步形成專業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4 伍連德新論 南洋知識分子與近現代中國醫衛

Wu Lien-Teh Revisited: The Nanyang Intelligentsia and Modern Medicine in China 黃賢強/著 預定 2023 年 3 月出版

本書以跨地域和跨學科領域途徑研究伍連德(1879-1960)。討論的問題包括伍連德為何 引進一群南洋知識人才?如何鋪墊現代中國的醫療和衛生體系?又如何將中國的醫學、 歷史、社會和文明介紹給西方世界?伍連德可說是世界防疫醫療史、南洋華人史,及現 代中國知識生產和交流史三者互動的樞紐人物。本書從伍連德的身份和事業、到他引領 南洋知識群體建構中國現代醫衛平臺,再到他的跨領域活動和人文關懷,以更寬廣的視 野和多維角度切入,重新理解這個跨域南洋知識分子在近現代中國史上的定位和意義。

How Asians View Democratic Legitimacy

Yun-han Chu, Yu-tzung Chang, Min-hua Huang, Kai-ping Huang /編 預定 2023 年 4 月出版 is edited volume is intended to showcase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collaborative intellectual enterprise that the Asian Barometer Survey (ABS) network has built up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commemorate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ABS, we invited ABS partners to contribute their intellectual ndings to this edited volume. e rst part of the book contains eleven chapters that are based on previously published studies and are updated based on the latest ABS data. 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focuses on issues speci c to each country or autonomous territory and consists of sixteen chapters. Among the topics discussed are potential threats to third-wave democracies, evolving ideology in one-party states, cases of denied democracy, and peculiar challenges faced by long-term democracies.

社會科學其他
人文社會叢書 16
Spotlights
現代身體的再現 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中的運動文化
★ 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2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化和商業化的領域。視覺藝術具體反映了現代人對於身心健康的觀念嬗變,傳達運動中 的自我認同及性別、階級、國族隱喻。全書分為五章,著重於五項劃時代的作品系列或 類型,並參考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論述,立論現代身體的再現,其中蘊 含多重的文化和美學意義。
11 焦點閱讀 Spotlights 教科書 地形學 Geomorphology 林俊全/著 ISBN 978-986-350-601-0 NTD 1600 2022 年 6 月 地形學被稱為地質學的最後一章,也是地理學的第一章,是探討地表的起伏、成因與人們如 何利用的學門。地形學對自然地理而言,是主要的知識架構之一,提供我們系統研究地球科 學與人地互動的基礎概念。地表的地形作用改變了地形,產生變遷。這是地表的自然作用,
要面對地形災害的成因與如何減少災害的損失。 教科書 動力學 從電影到工程力學 Dynamics: Introductory Mechanics with Movies 陽毅平、朱銘祥、李昌駿、程登湖、李宇修/著  ISBN 978-986-350-664-5 NTD 1200 2023 年 1 月 動力學是一門包含運動學和運動力學之基礎工程力學。廣泛應用在土木、機械、機電、航 空、太空、生醫、輪機、營建、海洋、船舶、水利、運動科技等工程領域,並為當代先進技 術,如機器人、電動車、無人機、綠色能源等,產業發展必備的能力。本書是第一本銜接 108 課綱「工業類動力機械群」的專業大學用書,並將「自發」、「互動」、「共好」的全人教
礎;章節安排涵蓋遺傳流行病學重要基本原理及觀念,內文所描述的重要發現附有文獻 出處。適合作為大學部或研究所入門之教科書或其他醫學相關專業之參考用書。 教科書 自發的腦 從心-身到世界-腦問題 The Spontaneous Brain: From the Mind–Body to the World–Brain Problem 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 )/著 洪瑞璘/譯 鄭凱元/審訂 ISBN 978-986-350-665-2 NTD 800 2022 年 12 月 作者認為,在探討心靈特質的存在與實在時,世界-腦問題是一個比笛卡兒心-身問題更合理 的提問。本書藉由實證(第一篇與第二篇)、存有論(第三篇)及認識-方法論(第四篇)等三 大層面來進行論證。作者提出世界-腦問題作為基本存有論問題的詳盡哲學闡述,並假定以 此問題取代形上學式的心-身問題,成為探究心靈特質的存在和實在新典範。同時採取介於 神經科學和哲學、實證和概念領域之間的中間觀點,成為揭開心-腦關係之謎的新見解。本 書旨在超越實證-理論領域,最終從存有論領域切入,來處理心靈和腦問題。
然而也對人類社會有許多的影響。當超過人們可以承擔的限度時,就形成災害,因此人們需
育理念,融入專業工程技術知識之中,可引導讀者成為「快樂的動力學專家」! 教科書 遺傳流行病學原理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demiology 陳為堅/著 ISBN 978-986-350-646-1 NTD 750 2022 年 10 月 遺傳流行病學發展至今已逾四十多年,卻較少有中文教科書或參考書。本書各章節書寫 清楚、流暢、對遺傳學及統計學已有基礎的同學,這是一本學習遺傳流行病學很好的 教學與自學用書。書籍內容循序漸進,解說類別與量化性狀遺傳分析的基本原理,讓學 生瞭解如何透過遺傳分析蒐尋疾病的易感基因,以奠定進一步探討遺傳流病之研究的基

閒暇、身體與政治 近代中國游泳文化 Leisure, Body and Politics: A History of Swimming in Modern China 潘淑華/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0 ISBN 978-986-350-473-3 NTD 600 2021 年 8 月 本書以閒暇與政治的關係為主軸,探討西方游泳文化在中國的形成與發展。游泳文化在中

的細微之處發現隱而未現的社會體制;同時將現實置於長歷史時段之中,洞察轉型社會中 混沌與秩序間的辯證關係。在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核心的社會體制」、「過渡期政治」、「社 會轉型元框架」、「邊界狀態」等重要概念,分析說明社會的深層結構是如何影響整體社會 的運行,以及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動。

12 臺大出版中心與美國哈佛燕京學社(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為推動出版優質中文學術專書,自 2016 年起開始進行「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徵稿及出版計畫,自 2017 年起陸續出版具有學術原創性與獨特貢獻的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各領域的學術研究專書,為優質的 中文學術出版平台。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象徵與體物 先秦兩漢禮儀中的修身與教化觀 Symbols and Bodily Senses: Self-Cultiv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Ritual in Pre-Qin and Han China 林素娟/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1 ISBN 978-986-350-599-0 NTD 620 2022 年 5 月(平裝版) 本書在自然與身體感受性的脈絡下,思考禮儀中的象徵在修身及教化中所扮演的關鍵地 位。本書溯源到文化源頭的先秦、兩漢時期,說明自然節氣如何影響身體經驗,在對天道
秩序與混沌 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The Paradox of Order and Chaos: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 China 陳映芳/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9 ISBN 978-986-350-436-8 NTD 650 2021 年 3 月 本書對上世紀 70 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急劇變遷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穩定」現象作出解 釋。區別於一般宏觀經濟學或國家體制研究的分析路徑,這項研究致力於「重新發現社會」 --從社會中心論出發,通過田野實證調查、制度分析和歷史社會學等方法,在社會生活
的體察中,從而形構物的象徵與身體隱喻。本書透過秦漢禮儀中象徵的細部分析,說明象 徵符號與自我的形構、身心轉化,人我關係定義以及倫理的秩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象 徵」既反映著自然風土與物之質性,同時也反映著不同的地方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及身 體經驗。修身與教化的理想在體察自然節氣和風土、透過象徵以調節人情中亦得到實踐。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國的傳播,展示了西方文化從沿海地區向政治中心地區擴散的在地化過程。民國時期的游
化,亦改造了海濱空間的景觀及民眾對海濱的觀念。1949 年以後,閒暇與國家政治進一 步結合,「群眾游泳」成為民眾體現毛澤東崇拜的政治活動。諷刺的是,不少民眾企圖以 游泳偷渡出境。游泳遂成為了含混的符號,同時代表民眾對毛澤東的忠誠與背棄。
泳場,是現代男女體驗及展示「摩登」生活的新式都市公共空間。與此同時,國家權力試 圖伸展至游泳場,期望以國家理念形塑或規範民眾的閒暇空間及身體場域。游泳及海浴文

此解釋架構連結了全球層次與在地層次,從宏觀到微觀,剖析政商關係運作的眉角,並提

出「機構化尋租」、「在地鑲嵌治理」、「公民身分差序」等概念,突破既有文獻對中國發 展邏輯的理解。中國崛起的訣竅是「順著全球價值鏈打造世界工廠」,但目前遭遇轉型困

境,中國經濟何去何從?本書提供一把入門鑰匙。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13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STS 的緣起與多重建構
點,去思考 STS 如何打造出一個「橫看」近代科學的新視野,並指出過去歐美 STS 人在回 顧自己歷史中的問題,為 STS 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9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尋租中國 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
橫看近代科學的一種編織與打造 A Genealogical History of STS and its Multiple Constructions: to weave an extensive network for gazing upon the modern sciences 傅大為/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8 ISBN 978-986-350-442-9 NTD 790 2021 年 3 月(平裝版) 作者主要關注英、美 70 年代以來第一、二代的 SSK/STS 學者、人物、與論戰,如何辛勤 編織了重重論述:他們與英國哲學家如維根斯坦、與社會人類學家如 Mary Douglas、還 有與科學史家如 Paul Forman 等進行共同建構的歷史過程。這整個過程形塑了我們今天在 STS 視野下的科技認識、科技與社會的反思、還有科技的政治。本書以東亞與台灣的觀
Rent-Seeking Developmental State in China: Taishang, Guangdong Model and Global Capitalism 吳介民/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7 ISBN 978-986-350-341-5 NTD 600 2019 年 4 月(平裝版) 台商作為「中間人」,促成中國從廣東賺取第一桶金,迂迴造成「中國崛起」。作者從全球 價值鏈切入,指出「尋租發展型國家」,在經濟發展與財政攫取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2019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 孫運璿學術獎 2019 年最佳書籍獎 ★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 2020 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 ★ 中央研究院 2020 年第九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山川為證 東亞古典文學現地研究舉隅 What the Landscape Tells Us: On-Site Studies of Classical East Asian Literature 簡錦松/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6 ISBN 978-986-350-509-9 NTD 900 2021 年 10 月(平裝版) 「現地研究」是最新開發的古典文學研究方法,全書從大東亞古典文學視野,提出現地研 究五步驟,為現地研究者提供方便途徑。書中先以古人作詩的寫實內在需求,解釋古典 文學為什麼必須現地研究,再說明研究古典文學為何需要 GPS。以成功的研究實例,實 際演示執行過程與研究效果,學者可以從各個實例中,迅速習得現地研究法門。作者的 研究富地域開創性,不但嫻熟於中國文籍史料,對於韓國和越南,也有深廣的掌握。在 近年 GIS 研究興起之前,率先提倡以 GPS、衛星地圖等新科技輔助現地考察,希望把古 典文學研究帶入可驗證的現代科學體系。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9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1627-1910 From “Honoring the Ming” to “Submitting to the Q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osŏn Korea's Attitude towards Qing China, 1627-1910 孫衛國/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5

ISBN 978-986-350-342-2 NTD 800 2019 年 4 月(平裝版)

南漢山城盟約之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國,雙方關係被視為「典型的朝貢關係」。但秉承

「尊華攘夷」儒家觀念的朝鮮,只認同明朝為中華,把清朝視作夷狄。這種思想的交鋒如 何影響朝鮮對清朝的態度?以及朝鮮如何在「北學派」興起後,逐步改變對清朝的看法?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來清代中朝關係史研究的薈萃之作。全書分上、下兩編。上編八章,將 政治史、思想史與外交史結合起來,選取一些關鍵性專題,共時性地揭示了朝鮮對清觀由 「尊明貶清」到「尊明奉清」的演變。下編六章,以朝鮮燕行使洪大容、「北學派」人士與 清人交往的情況,歷時性地考察朝鮮對清觀的嬗變。

從聖教到道教 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

Transforming "Sacred Religion" into Daoism: Festival, Belief, and Culture in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alaysia 李豐楙/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4

ISBN 978-986-350-387-3 NTD 660 2020 年 1 月(平裝版)

本書從「節俗信仰」的角度觀察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宗教現象,並將之與臺灣、港澳對照 比較,提出以下幾個主要論點:首先,多種族的文化處境,使馬國華人宗教受到友教的 激發,佛、道信仰參與節俗的比例均高,從而形成「敎、節一體化」的趨向;其次,馬六 甲、吉隆坡義山搬遷事件與檳城的宗祠祭祖,均強調其「聖教」屬性。再者,對照同屬 「理念移植」的代巡與九皇、仙師爺與唐番土地,後者能普及化的原因就在其節俗性質。

14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2019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從「尊明」到「奉清」
最後,華人善於組織宗教團體捐助華教、促使國民登記局改正宗教欄,並增加「道教」選 項。以上均彰顯馬華宗教從「聖教」到「道教」的衍變,本書即透過節俗信仰論證華族亟需 歸屬感,對內凝聚,對外則便於識別。 ★ 2019 年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Asia Scholars 圖書獎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朝鮮王朝對清意識的嬗變,
合法性的政治 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Politics of Legitimacy: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趙鼎新/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3 ISBN 978-986-350-310-1 NTD 530 2018 年 8 月(平裝版) 本書彙集作者二十多年來針對政權合法性基礎與國家社會關係形態的研究成果,界定並論 證了建立統治合法性基礎的三維「理想類型集」:意識形態合法性、績效合法性,以及程 序合法性。不同的合法性基礎將會激發不同的社會理性,從而塑造出不同的大眾政治認知 模式和行為特徵。 以此理論為基礎,本書分析了當代中國政治的各個面向。經由本書從政權合法性出發,對 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和輿論形態所做的全面論述,盼能充分展示政權合法性理論與相關的 社會學原理在經驗研究上的廣泛適用性,從而使讀者在了解當代中國國家性質與國家社會 關係現狀的同時,也能具體掌握當前的世界局勢。

學形式之間穿梭往來,多角度探析西方傳教士與華人基督徒小說家的書寫策略,如何在 中國的文化語境中進行「福音演義」。

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

The Southwest in Ming-Qing Literary Imagination 胡曉真/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1

ISBN 978-986-350-360-6 NTD 530 2019 年 8 月(平裝版)

作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敘事文學,核心關懷則在於明清文化中突出的個人意識與個人

形象,如何透過一種對空間尺度的想像而表現出來,並與社會及歷史的情境發生互動。 本書以「中國西南」這個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經典題目,作為文學研究的新課題。在明清文 學中,「西南」正是文化、政治、戰爭、美學、地理、民族、性別等諸多問題的輻輳交 點。從外地到此的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自然與人文景觀所帶來的陌生感,他們的作 品深切結合文化的衝擊與交流,表現出複雜的美學、情感與思想特色,亦關乎近代中國 的地理學熱度、思想的發展與新世界觀的形成。因此,在文學審美、情感深度、歷史意 識、文化體認乃至對世界的認知等等方面,明清文人的西南敘事提供了一個因其邊緣性 而益顯鋒利的切入點。 ★ 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8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15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NTU & HYI Academic Book Series 福音演義 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Attuning the Gospel: Chinese Christian Novels of the Late Qing Period 黎子鵬/著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2 ISBN 978-986-350-244-9 NTD 450 2017 年 7 月 本書研究晚清時期具代表性的漢語基督教小說,上編「翻譯編」分析首部漢譯德文基督教 小說《金屋型儀》、以儒家經典評點基督教寓言的《勝旅景程》、想像天國樂園的兒童小 說《安樂家》;下編「創作編」考察把英國建構成「無上之國」的《是非畧論》、演義聖經 的史傳體小說《約瑟紀畧》,以及兩部藉基督教思想為中國社會革故鼎新的「時新小說」 --《無名小說》及《驅魔傳》。每一章從作品的敘事結構及特徵出發,於宗教思想及文

是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用兵。要解釋此事件的前因與後果,必須將其置於西方帝國主 義、日本的革命性改變,和十九世紀後半葉中國在東亞的外交支配地位等脈絡,才能全盤 理解。本書聚焦於「臺灣出兵」,闡述維新政府如何藉由挑戰中國在東亞的權威而萌生日 本帝國主義,同時鞏固自身政權。用「遞迴」的概念,解釋日本帝國主義如何在與西方帝 國主義的動態互動之中出現;數十年後,日本的遞迴帝國主義所帶來不穩定性及分裂性的 實際效果愈來愈清楚可見,為日本和東亞歷史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

16 Taiwan Studies Series 叢書主編/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本叢書為一整合性的學術研究叢書,包羅各學術領域中關於臺灣之研究成果,含括:臺灣歷史、文學、思 想、文化等面向之研究,與具有上述各領域視角之社會科學研究,並且涵蓋外國學者的臺灣研究成果,藉 由國內學者的在地書寫與國外研究的翻譯引介,以及學科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挖掘更多面向的臺灣。 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 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 Transforming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A History of Japan-Taiwan Relations, 1945-2020 川島真、清水麗、松田康博、楊永明/著 高村繁、黃偉修/譯 黃偉修/審訂 臺灣研究叢書 28 ISBN 978-986-350-437-5 NTD 500 2021 年 3 月 日本與台灣相隔最近之處大約僅有 100 公里。無論是日華關係或是日台關係,都是理解 東亞國際關係時,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為了理解日台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要先有 一個相當於指南的海圖,也就是基礎的日台關係的書籍。本書的目的就在於,不僅從雙 邊關係,同時也從區域研究、全球性的角度,多面向、綜合性地闡明台日政治關係的歷
Empire in Japan and East Asia: The Taiwan Expedition and the Birth of Japanese Imperialism 羅伯特•埃斯基爾森(Robert Eskildsen)/著 林欣宜/譯 臺灣研究叢書 29 ISBN 978-986-350-479-5 NTD 610 2021 年 9 月 1874 年,日本以琉球人在南臺灣遇害為由宣稱懲凶,派軍攻打臺灣,稱之「臺灣出兵」,
史延續性和非連續性,是學界第一本以「台日關係」為分析對象的專書。內容始於 1945 年,一直論述至 2020 年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結束,對讀者而言,更像是一幅有定向、定 位功能的「海圖」,有助於進一步從各方跨領域按圖索驥。 契約與歷史 清代臺灣的墾荒與民番地權 Contracts and History: Reclamation and Han-Aboriginal Land Rights in Qing Taiwan 李文良/著 臺灣研究叢書 30 ISBN 978-986-350-561-7 NTD 520 2022 年 2 月 墾荒作為一種制度,首先展現的就是國家的土地政策和稅收管理,凡是無主荒地依法須 向基層縣官請准之後,才得以招佃墾殖,且在墾成之後陞科納稅、登載帳冊,成為民可 自世其業的民田。研究墾荒制度的目的並不在於強調清朝統治臺灣的制度性規範,而是 試圖理解國家治理與地方社會的互動發展。這是因為墾荒制度是在清初地方官員爭奪土 地與稅收的環境下擴大發展,而移民社會則是在拓墾定居的過程中形成;清朝統治二百 餘年期間無疑是臺灣最重要的移墾階段,特別是適於農墾、人口聚集的西部平原,而這 同時表示官府的行政管理成為重建與理解臺灣社會的關鍵。 ★ 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2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 to 1950s 戴維理(Evan Dawley)/著 堯嘉寧/譯 臺灣研究叢書 27 ISBN 978-986-350-431-3 NTD 580 2021 年 1 月

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 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 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

族起源的歷史。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 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 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 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集,到《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之解析,探討原住民族分類的由來與經過,盼引 起更多讀者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的興趣,並對日治時代的資料有正確的認識。

17 臺灣研究叢書 Taiwan Studies Series
成為臺灣人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增訂版) Economic History of Farming Households in Taiwan: A New Perspective (Extended edition) 葉淑貞/著 臺灣研究叢書 5 ISBN 978-986-350-440-5 NTD 720 2021 年 5 月 本書旨在重新詮釋臺灣農家經濟史上的重要課題。書中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探討各 現象間的因果關係,從中獲得以下論點。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戰後初期農家生活水準確 實都低於日治時代。租佃制度可擴大經營地面積,佃農所得未必低於自耕農,因此有必要
證了臺灣農家強烈市場導向的性格,這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之一。 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史 先行者及其台灣踏查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笠原政治/著 陳文玲/譯註 臺灣研究叢書 26 ISBN 978-986-350-419-1 NTD 520 2020 年 11 月 作者自選二十年來與民族分類有關的論文,依日治時代先行者研究調查的時間為縱軸,追 溯原住民族全體分類軌跡的議題,構成這本以研究史與民族分類為主題的專書。本書從 原住民族研究先驅「三傑」:伊能嘉矩、森丑之助、鳥居龍藏等人縱橫全島的台灣踏查採
重新探究三七五減租是否提高了農家的所得。戰後初期每人 GDP 低於戰前,與農家參與 市場活動大幅衰退有關,這是因為政府不當政策所致。蓬萊米普及的根本因素為利潤,印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Encounters between Formosa and Japan: The Interaction andTransform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ater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吳佩珍/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4

ISBN 978-986-350-576-1 NTD 420 2022 年 3 月

本書重新省視台灣、日本乃至東亞區域之間「越境」的歷史、文學、戲劇現象。書中第一 部主要以「敗者史觀」重新檢視參與「乙未戰役」而渡台的「敗者」集團,以及之後承襲 「敗者」系譜的渡台日人其殖民事業與文業。第二部透過「戲劇現象」觀察日本帝國境內乃 至東亞的人流與政治脈動共振下,如何產生錯綜複雜的網絡。第三部主要探討活躍於日本 「內地」的台灣混血詩人饒正太郎與在台日人作家坂口䙥子的「易/異地書寫」。福爾摩沙 與日本在歷史、戲劇與文學領域的「邂逅」與拾遺,是本書希望能從被禁錮於強烈的政治 意識形態樊籠中解放出來的一些斷片。唯有被解放,才能被看見。

台灣文學中的性別與族裔 從日治到當代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o Present Day 林姵吟/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3 ISBN 978-986-350-474-0 NTD 650 2021 年 8 月

本書以性別與族裔兩個面向探勘台灣文學中的女性角色形塑、女性(化)敘述,及國族想 像和族裔書寫,側重台灣文學和世界之鏈接。第一部分深究謝雪漁俠義故事的譯寫,以及 日治時期漢文通俗作家、日語新文學作家、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第二部分闡釋戰 後初期反共文學體制實際操作的隨機性,以及東南亞離散經驗如何在國民黨反共政策下, 開展反共言說;亦鑽研女作家如何藉由羅曼史,演繹兩岸地緣政治,並考索台灣文學在英 譯過程中之意涵及接受情況。最後剖析原住民作家的自我書寫和民族誌嘗試,探討晚近小 說如何以母系多族與域外故事,呈顯台灣文學重構台灣歷史和華人主體的潛能。

18
奮鬥的心靈 呂赫若與他的時代 The Spirit of Struggle: Liu He-ruo and His Times 垂水千惠/著 劉娟/譯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2 ISBN 978-986-350-430-6 NTD 680 2020 年 11 月 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的呂赫若,1914 年出生於臺中州豐原郡潭子庄。自臺灣總督府臺 中師範學校畢業後,1935 年發表作品〈牛車〉於日本的左翼文學雜誌《文學評論》,從此 走上文學創作之路。其後在《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等臺灣文學雜誌上用日文發表作 品,成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重要旗手之一。本書圍繞呂赫若的生命足跡,以文學、音樂、 演劇活動為中心進行論述。首先從呂赫若登上文壇之初回溯到其出生,其次從多個角度對 其在臺灣新文學時代的活動進行檢討。透過對作品逐一剖析,以確認在普羅文學運動影響 下出發的呂赫若最終脫離、並開始描寫臺灣傳統家族制度下犧牲的人們之過程。 Literature
叢書主編/梅家玲(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本叢書分為「文獻篇」與「研究篇」兩個系列:文獻篇以出版重要材料為主;研究篇出版的主題包括: 結合當代國際思潮的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臺灣文學與當代中文文學的整合研究,以臺灣為中心的跨文 化、跨地域、跨學科研究,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相關的重要文獻之翻譯或彙編,以及與臺灣文學/文 化研究相關的重要專書之譯。
and Culture of Taiwan Series

代的變遷。「文本越境.意義再製」則以魯迅與陶晶孫的文章,探討文本意義生產過程所 突顯出的歷史糾結。在「國家重建與文化葛藤」中,討論許壽裳戰後來臺工作背後的思 想。而「不在場的後殖民狀況」,則以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的分析,作為同樣有著殖 民經驗的臺灣與之相互參照。 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增修版)

近代台灣女性史 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 The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ese Women: Japanese Colonial Rule and the Birth of the “New Woman” 洪郁如/著 吳佩珍、吳亦昕/譯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1 ISBN 978-986-350-231-9 NTD 480 2017 年 6 月 所謂「新女性」是出現於 1920 年前後,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女性們所被賦予的稱謂。她們脫 離纏足的舊慣,接受日本新式教育,主要是高等女校畢業生構成的集團。本書透過女性角 色的變化,重新啟問日本對台灣統治的社會史意義。同時以「新女性」世代的誕生過程及 其社會定位為對象,進行分析;並透過 1895 至 1945 年日治時期新女性的形成,考察台灣 社會變遷的過程。作者著重殖民地的台灣新女性,如何在帝國政府的統治權力,與台灣社 會的家族倫理複雜交錯中生長,且透過文獻資料勾勒出殖民地台灣的社會斷面。

19 漂泊與越境 兩岸文化人的移動 Diaspora and Border-crossing: Intellectuals Moving across the Strait 黃英哲/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8 ISBN 978-986-350-165-7 NTD 320 2016 年 6 月 「在漂泊中展開人生,在越境中發現認同」,是本書所討論的人物的人生經驗。他們在漂 泊中展開人生,在人生軌跡的移動中,在與他者遭逢的過程中,形成了身分認同的多元 性。這些在個別人物身上呈現的認同形成的多元路徑,鑲嵌在近代臺灣的重層的歷史發 展中。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在「故鄉與他鄉」內,以張深切與楊基振的自傳作品與日記,反照時
曲特別獎。此本增修版除了全新增入第八、九兩章共五萬字,得以與原有的第七章合併觀 之,完整討論禁戲主題,另外,第十章也新增了《董生與李氏》一節,第五、六章也大幅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f
Series
Gender, Politics and the Performance Culture of Beijing Opera (Second Edition) 王安祈/著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2 ISBN 978-986-350-398-9 NTD 650 2020 年 5 月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安祈教授對傳統戲曲現代化有卓越貢獻,2019 年因終身成就獲傳藝金
改寫,書前更增添一些精彩的彩色劇照。 本書以京劇為主題,從性別與政治角度切入,剖析清末以來京劇表演文化的藝術呈現。 十一篇文章各有關懷、自成架構,但若綜合觀之又共構完整體系。論述時間跨越百年,兩 岸發展同步觀照,討論政令禁戲與藝人對策,傳統戲曲與民間信仰,以及新編戲的「編、 導、演」和舞臺設計。
Taiwan

年代以來,環境保 護觀念在台灣的推廣、環境法規的訂定與執行,以及全球永續發展理念,作者也有深入的 析論。本書為台灣環境研究提供了兼具高度、廣度與深度的視野。

來去台灣(台灣史論叢 移民篇)

Home or Homeland: Moving In and Out of Taiwan, 1600s-2000s 許雪姬/編 ISBN 978-986-350-361-3 NTD 700 2019 年 9 月

台灣是個移民之島,隨著政權的轉移,移民來來去去。台灣移民史歷年來很少成為貫時性 的研究主題,若有也只是依不同的統治者所制定的移民制度做斷代性的論述,大都偏向當 時的移入、定住的相關法規。對於台灣人的移出,則到近一、二十年來才開始有研究成 果。本書以論文集方式呈現,共收入 10 篇論文,荷治、清領各 1 篇,主要探討人口數問 題。日治時期 3 篇,一篇討論台東廳下的私營農業移民,得以窺見日本移民的一般,另兩

20
5 年內的研究成果,也是過去 少有的研究領域。 族群分治.地權變遷(台灣史論叢 原住民族篇) The Divide and Rule of Ethnic Groups, the Change of Land Ownership 詹素娟╱編 預定 2023 年 12 月出版 台灣原住民族,原本自有部落認同、生計空間與地域網絡。但自台灣成為歷代外來政權的 邊區版圖後,統治者先以慣用的治理邏輯界定原住民與國家的關係,並在番界劃設後,發
台灣環境史(台灣史論叢 環境篇)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aiwan 劉翠溶/著 ISBN 978-986-350-353-8 NTD 500 2019 年 8 月 本書是劉翠溶院士多年來研究台灣環境問題的成果。內容豐富多元:從漢人到台灣拓墾及 聚落的形成說明台灣的環境變遷;從自來水的建設討論台灣的淨水供應問題;從近百年來 台灣產業發展脈絡探討水污染的防治與管理;以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為契機,探討台灣
Taiwan
叢書主編/王泰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臺大講座教授) 作為學術用書的「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藉由多學科 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研究者的視野。同時提供台灣學界,建構 學術論述時所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
篇則討論日治時期有南洋和滿洲國經驗的台灣人,都是最近
展出屬地主義的身分政治,深刻影響日治到當代的原住民定位與土地權益。本書收錄的 10 篇論文,即在貫時性呈現原住民族與國家遭逢的制度性劇變,指出當代處境的關鍵脈 絡,是理解原住民史的精要論著。
中部山坡地的開發利用及其透露的警訊;比較 1935 年新竹台中烈震和九二一大地震之災 情、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中華肝吸蟲在台灣感染情況為例,探索環境與疾病的關係;剖析 近年來台灣氣候災害對原住民的衝擊及其災後的調適等等。對於 1970
History Series

Becoming Taiwanese Hakka 李文良/編 ISBN 978-986-350-352-1 NTD 450 2019 年 9 月

「客家」早期的英譯之一是 guest people,其主要的形象為人在歷史過程中的流動與遷徙,

他們到新墾地時相對於在地先住民的「客」。本書作為一部聚焦於「台灣客家人」的學術專 著,探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中如何在新地移墾定居、安身立命、繁榮發展,「成為臺灣客 家人」的過程。客家人在流動與定居的過程中,面臨到國家政策、土地開發,以及持續與

先住民協商的族群關係,還有自我/族群認同等重大課題。故本書選錄的 8 篇論文,以清 領至現代的歷史時序為經,南、北客家族群的地域平衡為緯,結合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

21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性別與權力(台灣史論叢 女性篇)
and Power
-
-350-383-5 NTD 550 2020 年 2 月 本書希望呈現出台灣歷史上的性別政治,「女性篇」不擬為既有歷史填空,而是試圖透過 女性主體,從「性別與權力」的關係來思考台灣史。當重新從台灣史脈絡來為台灣女性史 定位時,台灣島史的概念架構提供了一個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途徑。從各篇論文中,看
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灣史論叢 民間信仰篇) Pilgrimages, Sacrifice Offerings and Sociocultural Transformation 謝國興/編 ISBN 978-986-350-355-2 NTD 780 2019 年 8 月 台灣民間信仰乃相對於制度性宗教(佛、道、基督教等)而言,或被視為具有擴散性宗教 性質,主要源於傳統巫覡與鬼神信仰,同時混雜部分祖先、自然神崇拜與釋、儒、道成 分,很難以「某某教」稱之,在進行繁複祭典時,通常需藉助道教各法派之科儀,故常見 各地民間信仰宮廟加入各地道教協會為會員。學界包括人類、歷史、文學、宗教、社會等 學門,對民間信仰研究成果甚多,議題豐富,見解多元。 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台灣史論叢 社會生活篇) The History of Daily Life of Taiwanese Society 呂紹理/編 ISBN 978-986-350-382-8 NTD 780 2020 年 2 月 本書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
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此外,也特別著重表現在場/不在 場、日常/非常、家內/家外等長期變遷的研究成果。 台灣史論叢 Taiwan History Series
學的研究主題與方法,引領讀者剖析台灣客家文化的嬗變。
Gender
洪郁如/編 ISBN 978
986
到了台灣歷史舞台上,性別與各種場域權力之間呈現的樣貌與變化。權力為了合理化既有 的制度結構,在家庭、社會,國家各種場域建構並維持性別不平等,而這種性別不平等狀 態,往往與階層、族群、世代等重要因素重層交錯。
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編排依清代、日治而至戰後以及跨時代的變遷。各篇文 章的關係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 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常是社會的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Laws in Taiwan 王泰升/編 ISBN 978-986-350-356-9 NTD 720 2019 年 8 月 位處多方勢力交集的台灣,承受多股法律文明洗禮。原住民族於 17 世紀先遭逢歐洲的荷 蘭法律,漢人移民接著引進東亞漢字文化圈法律傳統,19 世紀末新興海權日本,帶入源自 近代西方的憲政體制、刑事法律、財產法制,乃至親屬繼承法制。戰後改行民國時代中國 的法律,但 1949 年起作為事實上國家,自主繼受歐美法律學說及制度,並於 1990 年代民 主化後,形成當今法秩序。本書依臺灣不同階段歷史脈絡收錄 10 篇論文,以顯現政權或 國家的變動,如何主宰台灣的法律規範內涵,以及制法與執法階層的文化屬性,最終多元

動、土地權型態,清治時期的隱田、土地權與訴訟文化,日治時期的交通建設,以及戰後 初期的經濟管制。分析台灣長期經濟發展的脈絡,並印證制度經濟學的推論:產權制度有 利於經濟成長,不當的管制則有礙發展。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台灣史論叢 戰後政治篇) The Unfol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aiwan 薛化元/編 ISBN 978-986-350-475-7 NTD 630 2021 年 8 月 本書以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發展為中心,收入國內外有關戰後台灣政治史研究的 10 篇論文。 就台灣內部的發展而言,從戰後初期的接收體制與二二八事件,再論及強人威權體制與白 色恐怖,進而檢討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之後的外在情勢變化下,政治改革與中華民國台灣化 的課題。而在影響台灣政治發展的國際方面,則以美國為中心,檢視戰後初期及 1950 年 代末期以降美國對台政策的轉折及意義。

22 Taiwan History
多元法律在地匯合(台灣史論叢 法律篇)
Series
制度與經濟成長(台灣史論叢 經濟篇)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吳聰敏/編 ISBN 978-986-350-395-8 NTD 450 2020 年 5 月 1980 年代中期,經濟學界再現一波研究熱潮,重要成果之一是確認制度對於經濟成長的重 要性。制度係由人類所制訂,用來規範政治、經濟與社會活動,而經濟學研究的結論是: 市場經濟制度將最有利於經濟成長。本書所收錄的七篇論文,主題涵蓋荷治時期的獵鹿活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台灣史論叢 教育篇) The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許佩賢/編 ISBN 978-986-350-403-0 NTD 650 2020 年 7 月 從公學校到台北帝國大學,在日本殖民地時期所創設的學校,雖然為台灣社會近代化或工 業化培養了重要人才;但這裡的近代化事實上與否定、破壞承繼自祖先的語言、歷史、文 化兩者互為表裡。如何將這些「帝國的學校」反轉為「地域的學校」,是台灣知識分子一百 年來堅持的夢想。本書回顧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的歷史,重新思考近代教育的本質。
鑲嵌成當今台灣人法律生活。

「台灣文學」出現文學史著述,是在日治時期。但在日人眼中,台灣的文學地位乃屬邊陲 的「外地文學」。到了戰後政權改易,在中國文學史觀之下,曾被稱為「邊疆文學」、「地 方文學」、「本省文學」,70 年代開始在「鄉土文學」中突出台灣意識,到 80 年代始獲正

名。90 年代後期,更積極展開學科建制化、文學主體性的追求。迄今,又歷經東亞文學 研究、比較研究、世界文學關係性和華語語系研究的拓展,顯現了台灣文學的活力。對 此,本書透過 10 篇論文,以重要文類和議題為例,展示台灣從 20 世紀以來,作為一個全 球化下的新興文化場域,如何吸納世界思潮和文藝美學,進而形構出與世界/文學對話的 精彩面貌。

23 台灣史論叢 Taiwan History Series 島史的求索(台灣史論叢 史學篇)
文學篇)
Structure of Feeling Resonating with the World: Papers on Taiwan Literature 黃美娥/編 ISBN 978-986-350-428-3 NTD 650 2020 年 12 月
Historiography Envisioning an Island History 張隆志/編 ISBN 978-986-350-421-4 NTD 600 2020 年 10 月 本書從當代台灣史研究的整體視角,回顧 1980 年代以來學者對於台灣島史觀、知識系譜 與學術脈絡、史料學與方法論、以及歷史解釋及跨領域對話等方面的代表性議題和研究成 果。各篇選文著眼各篇作者的代表性及論文的學術意涵,以協助讀者認識並思考當代台灣 中心觀史學的具體內涵及特徵。全書導讀則從史學史的分析觀點,說明當代台灣史學的興 起、發展與轉變,除反映解嚴前後台灣本土社會運動及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影響,亦有其長 期知識傳統及學術內在理路。 世界中的台灣文學(台灣史論叢
The
現代醫學在台灣(台灣史論叢 醫學公衛篇) Modern Medicine in Taiwan 范燕秋/編 ISBN 978-986-350-391-0 NTD 650 2020 年 4 月 台灣最早系統性的公共衛生,是 19 世紀末日本基於殖民統治之必要。伴隨日本在台殖民 統治趨於鞏固,台灣的公共衛生不僅有階段性的發展,並逐漸與日本帝國中心同步。二次 大戰後,美國為鞏固東亞地區反共勢力,促使台灣成為美式醫學衛生的示範地。本書探討 清代、日治與戰後台灣公共衛生史課題。結合不同學科的研究亦展現此議題的發展性、開 創性與跨領域性。希冀藉由各篇的研究成果,得以架構台灣醫學與公衛史發展的主軸與其 歷史脈絡,展現此研究領域的新面貌。

劉進慶是戰後台灣經濟研究的先行者,也是戰後台灣左翼運動和民主化運動的親歷人。他 的抵抗源自戰中戰後均未能避免的政治壓迫,他的學問則來自東京大學多元傳承的左翼 經濟學說。儘管這樣的學問必然在台灣噤啞,他卻以此為基礎,迎戰壓迫、展開抵抗, 在 1970 年代完成博士論文《戰後台灣經濟分析》。這是第一本分析戰後台灣經濟本質的著 作,影響學術界至深。作為思想傳記,本書將介紹劉進慶在台日兩地經歷的抵抗人生、東 大經濟學科的學問傳統、《分析》的形成和改寫過程、《分析》因拒絕美化戰後台灣經濟而 產生的論點和難題,以及他在後半生做出的各種理論嘗試。

24 Series on Pioneers
Taiwan Studies 叢書主編/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 梅家玲(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臺灣研究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的直線道路,而是多方匯集,涓滴以成川海。本叢書將不同人物所存在的 時空環境脈絡化,藉此重訪各領域的臺灣研究先行者及其知識建構的軌跡,讓讀者深入瞭解當代臺灣研
in
究多元的知識系譜。 戰後台灣經濟的左翼分析 劉進慶思想評傳 Liu Shinkei: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邱士杰/著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5 ISBN 978-986-350-523-5 NTD 640 2022 年 1 月
伊能嘉矩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增訂版) Ino Kanori and the Emergence of Historical Ethnography in Taiwan (Extended edition) 陳偉智/著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1 ISBN 978-986-350-647-8 NTD 660 2022 年 10 月 別號「臺史公」的伊能嘉矩,來自日本東北鄉村遠野,隨著近代日本帝國的擴張,來到臺 灣,一步步展開其臺灣研究的踏查足跡。伊能嘉矩集官員、人類學家、民俗學家、歷史學 家與記者的身分於一身,本書即為迄今關於伊能最完整而深刻的學術傳記。 增訂版就伊能嘉矩的田野技藝、漢人社會研究、臺灣歷史書寫幾個部分,增加討論文字與
殖民地的法學者 「現代」樂園的漫遊者群像 Wandering the Modern “Paraíso”: Portraits of the Jurists in Colony 吳豪人/著 臺灣研究先行者 4 ISBN 978-986-350-226-5 NTD 420 2017 年 4 月 本書從日本殖民地法學者五十年來的質變與量變,探索他們如何使台灣法體系由前近代法走 向近代法,並透過幾個事件,分析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辯證性關係。第一章分析及評價 日本法學者岡松參太郎如何嘗試將台灣的慣習法體系,改造成近代德國法體系。第二章則以 私法學的角度,檢討台灣的慣習法中與台灣人自我認同關係最深的「祭祀公業」制度。第三 章乃是以治警事件為背景,探討台灣知識分子如何運用法庭抗爭與殖民者進行對抗的戰術及 其極限。第四章則透過顯密二教兩種類型的法學家的介紹與比較,說明兩者在知識與意識形 態成反比例消長的歷史情境下如何自處,從而改變殖民地台灣對於近代法的信念。
圖片篇幅。附錄新增 2014 年以來臺灣與日本的伊能著作出版與紀念活動的情況。本次修 訂內容反映本書初版以來讀者與學界的批評與回饋,以及納入作者這些年參與伊能嘉矩著 作校訂與策劃「重返田野」特展工作,重新閱讀與詮釋伊能嘉矩的心得。

年 11 月

本書既可飽覽宋人情理兼備的精神風光與文學丰采;更可習得研究探索文藝社會的研究方 法,並應用相關資料作分殊各別的深入研究。前四篇考訂四種詩話之作者與各書間之關涉, 並著錄條文,鉤稽內容,以供讀者參酌。第五篇考實阮閱《詩總》所錄《百斛明珠》確係蘇軾 所著,於以見思想文字流傳之不易。本書第七篇的彙輯釋要,乃藉第一手資料的詮解,來作 貼近宋人觀點的宋代詞史、詞體之接受史的重建,而不僅限於一人一家言。其他各篇,均為 教學研究課題,宏觀微觀,於利用宋代文人之品評、擬作及而能深入作品精髓的欣賞途徑。

25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Series 叢書主編/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講座教授) 中國文學博大而精深,中國文學作家與作品的研究傳統,歷久而彌新,是國際漢學研究中極為重要的畛 域。本叢書以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美學史等範疇之研究著作,中國文學之名家、專著、 專集、總集等類型之研究著作,以及中國文學經典箋注為出版方向。 穿梭黑暗大陸 晚清文人對於非洲探險文本的譯介與想像 Traversing the Dark Continent: Translating and Imagining African Exploration and Adventure in Late Qing China 顏健富/著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15 ISBN 978-986-350-559-4 NTD 500 2022 年 1 月 觀察十九、二十世紀翻譯傳播於中國文化界的非洲文本,大多圍繞著「探勘非洲」與「冒 險非洲」的主題,投射「自我」與「他者」、「本土」與「異域」、「中國」與「世界」的思 辨,隱藏著作為翻譯者與創作者的「主體」與被描寫的「他者」的對應關係,並潛伏了一個
各文人譯者投射的非洲形象與想像,替晚清文學與文化研究,開啟更豐富的詮釋面向。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 The Aesthetics of Classical Chinese Practical Writings 柯慶明/著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12 ISBN 978-986-350-135-0 NTD 420 2016 年 3 月 本書集中討論「古典中國實用文類」,正面迎向「文學」這個現代觀念的挑戰,可謂前所未 見之創舉。作者柯慶明為臺灣中文學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中學根底深厚之外,更 熟稔於現當代文學美學以及西方文學理論。作者質疑近世僅以具有想像、虛構性質的詩 歌、小說、戲劇為「文學」的妥適性,因而自古典的實用文類,探討其文類規約,在實用 目的外,仍然涵具特殊的美感潛能與性情表現,深具生命觀照、反映命運情境等特質。以 精闢細緻的方式解剖詮釋,讓理論演縯有具體例證支援。作者既深於古典傳統,又別具文 學心眼,議論通暢而不板滯,極能啟迪思考。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7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群體的命運、遭遇、認同與應變。在「跨文化行旅」的架構下,本書觀察立溫斯敦、施登 萊、凡爾納與哈葛德等人探勘/冒險非洲的文本翻譯與傳播到晚清中國的途徑,進而辨析
兩宋詩詞文綜論稿 Collected Essays on Poetry, Lyric Poetry, and Pros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Periods 黃啟方/著 中國文學研究叢書 14 ISBN 978-986-350-325-5 NTD 790 2018

Theory on the Beauty of Literature 柯慶明/著 學術研究叢刊 1 ISBN 978-986-350-404-7 NTD 520 2020 年 7 月 文學,該從整個文學活動,亦即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結構、以及讀者的欣賞,所反映的心靈

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 An Introdu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柯慶明/著 學術研究叢刊 2 ISBN 978-986-350-423-8 NTD 460 2020 年 11 月 中國文學批評自有源遠流長的傳統,作者相信它是一個生生不息,日益壯大的活的傳統,藉 由對它的重新檢視,或許最能啟示我們抉擇,甚至開創自己的方向。 本書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紹此一方興未艾的文學批評的活傳統;第二部分則集中在 凸顯梁啟超和王國維在近代中國文學批評形成之際,對於傳統批評的承先啟後之努力所達致 的成就,以及因而形成的典型的對立;第三部分為附錄。在這些短論與演講中,作者始終關

的對立。

26 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切文學與時代,與現實的若即若離的關係,這個問題顯然正觸及「言志」傳統與「神韻」傳統
意志與命運 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 Will and Destiny: An Overview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Novel Worldview 樂蘅軍/著 學術研究叢刊 3 ISBN 978-986-350-435-1 NTD 680 2021 年 3 月 作者讀唐人傳奇故事中,人物性格鋒稜特出,率意行事,感受到他們生命中張揚著意志自 由的渴念;讀宋明話本、讀臺靜農《地之子》,長久沉浸在他們憂患得失中,體認到命運 加之於人類的嚴酷;讀黃春明人物在田野、土地上求存求榮的荒謬悲喜劇,就領略到人類 一場生之奮戰,脫不了以意志去搏擊命運;讀水滸則深知人類長久艱苦的處境,已經形成
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但是人類的意志卻自如自終地貫澈著他們共同的夢想。 文學美綜論
它既是獨立的,那是指它於種種文化的活動中,自有其獨特而不能為其他活動所化約或取代 的意義而言;它也是不自足的,它永遠是人類心靈狀態的一種呈現。
「學術研究叢刊」各書,是臺大出版中心由原大安出版社的出版品中,選出 15 本學術書重新謄打,再經 過體例修正、版面重排、校對正文、核查出處、重製表格等;亦有作者修訂原作,或增補文章。讓這些 出版品,得以在研究、教學上持續服務學林。
活動,加以體認與瞭解。它是一個以心鑄心,以心傳心,以心感心,以心應心的複雜歷程。
本書探討文學的基本性質,與文學美的諸般形態:抒情、敘事;悲劇、喜劇;言志、神韻; 並涵蓋苦難的諦視與和諧的感悟等等層相。

Essays on Chinese Classic Novels 樂蘅軍/著 學術研究叢刊 4 ISBN 978-986-350-449-8 NTD 430 2021 年 4 月 古老故事的消隱只是在時光的機軸運轉下,收卷去它的現實性,而它的永恒性卻留下來。 所以,只要古舊的故事曾經描寫過實在的人生,表現過眞實的意念,這個故事的語言形式

雖然陳舊了,但它的精神卻通過我們的感受而仍然活躍地存在,它所表現的那一時代人的 呼吸、脈搏,仍然會通過我們的體驗,而令人感覺到它們的賁動。

27 學術研究叢刊 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古典小說散論
中古文學論叢 A Collection of Essays in Medieval Chinese Literature 林文月/著 學術研究叢刊 5 ISBN 978-986-350-444-3 NTD 500 2021 年 5 月 本書收入著者針對阮籍、潘岳、陸機、陶淵明、謝靈運等南北朝詩人及其作品所著專文七 篇,與二篇關於《洛陽伽藍記》之論述,書末附錄〈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影響〉長文一 篇。所收文章在文學史斷代上,都可列於中古時期,故以「中古文學論叢」為名。內容除聚 焦中國古今論述,亦兼採日文、英文漢學研究成果,詳考優劣,辨析取捨,可供今日學者作 為治學新方向之參考。 龍淵述學 Writing in
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Zheng Qian 鄭騫/著 學術研究叢刊 6 ISBN 978-
-
8
年 8 月 中國古典詩詞曲研究家鄭騫教授博學強識,泛覽文史典籍,時有會心,遂有種種旁出之考 證,如考證杜甫、陳後山、陳簡齋、朱敦儒等人之生卒年,以及西廂記版本等。鄭教授對碑 帖字畫之研究,又有〈唐碑七種考證〉、〈龍淵談藝錄〉、〈董源龍宿郊民圖正名〉、〈金代 畫家武元直及其赤壁圖〉等作,更有古代天文之〈八風彙考〉、〈窺天偶錄〉等。鄭教授晚年 頗多讀書札記,雖言簡而意賅,讀來不僅增廣見聞,更覺雋永有味。本書可謂其學術結晶, 內容廣泛,包括詩文評說、人物考證、版本論校、書畫考述等。 漢魏六朝文學論集 Essays on the Literature of Han, Wei, and Six Dynasties 廖蔚卿/著 學術研究叢刊 7 ISBN978-986-350-468-9 NTD 550 2021 年 8 月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各類文體,大抵形成於兩漢而衍盛於齊梁。文學的功效,自漢以來便沿著 「言志」與「抒情」兩個觀念並行發展,在「言志」的觀念之下,依據於作者為文之「用心」、 「寄心」,故通於「諷諭」,而有譏世刺上的目的。 本書從《世說新語》、《文心雕龍》、古詩十九首、漢代民歌、山水詩及史書典籍,探討漢魏 乃至六朝詩歌文學的批評論述、藝術技巧,及當時文人名士的雅量與狂狷。作者最後從興於 漢代且盛行於六朝的連珠體,闡明其特色及演變如何影響魏晉文風。
Longyuan:
986-350
478-
NTD 690 2021

Essays in Wan Ming Xuan: The Selected Essays of Ye Qing-bing 葉慶炳/著 學術研究叢刊 8 ISBN 978-986-350-496-2 NTD 580 2021 年 10 月 本書是葉慶炳教授文學論文的選粹,共四輯二十四章,內容遍及理論、文學史、詩、文、 小說、戲劇。葉教授精研文學,除散文小品廣受讀者喜愛外,學術論著亦為學界翹楚,所 著《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 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A Modern Perspective on Ci Poetics 葉嘉瑩/著 學術研究叢刊 9 ISBN 978-986-350-495-5 NTD 300 2021 年 11 月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透過西方理論的觀照,對中國詞學傳統與王國維的詞論做出 一種反思,以確定其在世界性文化的大座標中的地位。後一部分是作者應《光明日報.文學 遺產》編輯部之邀,以隨筆的形式,將《人間詞話》的評詞理論及說詞方式,與西方的現象 學和詮釋學,以及中國傳統的詩論,做了一些相通互證的比較和說明。

唐宋名家詞賞析

Yeh Chia-ying's Lectures on Famous Ci Poems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葉嘉瑩/著 學術研究叢刊 10 ISBN 978-986-350-555-6 NTD 620 2021 年 12 月 葉嘉瑩教授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詩詞專家,她教授詩詞的方式,感性與知性兼融、欣賞與理 論並重,旁徵博引,娓娓道來,令聽者陶醉其中,領略詩詞中所感發的境界與人生意義。 本書是葉教授在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各大學講課的記錄,講述的名家包括溫庭筠、韋莊、馮 延巳、李煜、晏殊、歐陽修、秦觀、柳永、周邦彥、蘇軾。透過本書,讀者不僅能體會唐 宋詞的美感和意境,也可以感受到大師講學的風采。

28 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 Essays on Some Argum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周志文/著 學術研究叢刊 11 ISBN 978-986-350-492-4 NTD 360 2021 年 12 月 黃宗羲曾說晩明是一個「天崩地解」的時代,思想領域繽紛離奇,變化極大。王陽明良知學 對晩明思想家影響甚廣,不僅思想界,對文學與藝術創造也有作用,而且爭議不斷,其中包 括良知的性質,致良知的方法,以及判斷是非,應以歷史的格套或個人自覺為基準等,晩明 學術,於此討論甚多。本書收錄相關論文十一篇,著眼於晩明學術與知識分子的關係以及思 想的傳承演化上,除王學影響之外,也涉及其他學術議題,內容廣泛,議論精闢。 晚鳴軒論文集
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Essays on the Literati Life and Essays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陳萬益/著 學術研究叢刊 12 ISBN 978-986-350-592-1 NTD 360 2022 年 4 月

蘇東坡和晚明小品有什麼關聯?明季文人生活的樣態如何?李卓吾和陳眉公在晚明小品作家

群中具有何種典型意義?托名袁中郎的贗書--《狂言》--為何於晚明大為流行?張岱

的散文如何集小品之大成?針對以上的問題,作者從社會文化的觀點,參考了相當豐富的原 始文獻,突破前人的成見,完成這一部兼具宏觀和微觀的晚明小品研究論集,是研治中國文 學的人士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

Bi-Xing,

富的心理分析、倫理哲學、神話研究、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現代知識,來闡發這些古典作品 中之深刻精神體驗的微言大義。其中對於元劇的五大代表作:《西廂記》、《竇娥冤》、《梧 桐雨》、《漢宮秋》、《倩女離魂》,尤有詳細的探討、精闢的創見。是一部以現代眼光重新 認識元代雜劇之智慧的重要著作,值得關懷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其探索工作者參考。

29 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
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 Love and Society in Yuan Drama
15 ISBN 978-986-350-640-9 NTD 390 2022 年 8 月
劇精神,心理義涵與倫理覺知,並探究這些內涵所可能具有的社會與文化意義。作者透過豐
張淑香/著 學術研究叢刊
本書以現代批評的眼光,探討元雜劇中所表現的愛情及社會意義。書中論述元劇所映現的戲
the Correlation of Inner Feeling and Outer Scene, and the Reading of Imagery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蔡英俊/著 學術研究叢刊 13 ISBN 978-986-350-609-6 NTD 450 2022 年 8 月 中國文學傳統,以抒情詩為勝場,對於抒情詩的體式、美學分析,與由之而來的對抒情傳統 之批評與討論甚多;尤其情與景的關係,向為中國詩歌理論裏的關鍵問題,宋以後的詩評家 常強調「情景交融」的重要性。事實上,漢魏六朝的學者早已在「比興」和「物色」問題上討 論到情與景的密切關係。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追溯比興、物色、情景交融一線相承的發展脈
8 月 本書從理論的省思與作品的探索,檢視了中國文學作為一個「抒情傳統」的根本特質,開發 了對於中國文學的另一種理解的角度與認識的途徑。作者析論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 論解讀〈蘭亭集序〉,並論述神思與想像,以及劉勰的文學創作觀;以三面「夏娃」於唯美與 倫理間之徘徊,探究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以「旅人的幽情」喻論懷古歌詞;以「驚 天動地」至「寂天寞地」直抒《水滸傳》之英雄;以「頑石」與「美玉」解《紅樓夢》之神話結 構;以麟爪窺見《龍坡雜文》化「深婉老鍊、灰詭而辛酸」之內蘊為素樸平淡之簡淨、平實與 生動。 學術研究叢刊 Academic Research Series
絡,為中國詩論中的情景理論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圖像,不僅著重情景問題的理論分析,更有 助於深入了解其理論意義。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A Reflectiv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張淑香/著 學術研究叢刊 14 ISBN 978-986-350-639-3 NTD 380 2022 年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No. 50): 台灣文學與「寫實主義」小說專輯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No. 50 (Special Issue on Taiwan Fiction and ‘Realism’) Kuo-ch'ing Tu(杜國清)and Terence Russell(羅德仁)/編 ISBN 978-986-350-673-7 NTD 480 2022 年 12 月 台灣新文學的發展,以追風的〈她要往何處去?〉為濫觴,發表於 1922 年,至今剛好一百 年。台灣新文學發展之初,便與寫實主義密不可分。基於這一認知,主題擬定為〈台灣文 學與「寫實主義」小説〉,由台大台文所張俐璇教授擔任客座編輯,負責選擇作品和撰寫 導論,探討台灣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思潮底流。 本輯選入小説平均分成三個階段:日治時期(1922–1945)、戰後(1945–1991)和當代 (1992–),要而言之,所選譯的九篇「寫實主義」小説,題材涵蓋面廣,各以不同的歷史 叢書主編/杜國清(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榮譽教授、曾任賴和吳濁流臺灣研究講 座教授暨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的出版宗旨,是將在台灣出版的有關台灣文學的聲音,亦即台灣本地的作家和研究 者對台灣文學本身的看法,介紹給英語世界的讀者,以促進國際間對台灣文學的發展和動向能有比較切 實的認識,進而加強台灣文學研究的國際視野。

No. 49):台灣新時代女性小說專輯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No. 49 (Special Issue on New Generation Women's Fiction from Taiwan) Kuo-ch'ing Tu(杜國清)and Terence Russell(羅德仁)/編 ISBN 978-986-350-608-9 NTD 450 2022 年 6 月 本專輯特地請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李癸雲教授擔任客座編輯,負責選稿。選出

12 篇,作者都是 1970 年以後出生、其作品發表於

11

背景,寫實地反映出社會現實。最終「反映本土現實」是台灣的文學應走的道路。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No. 48):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25 週年回顧專輯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No. 48 (Special Retrospective on the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of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Kuo-ch'ing Tu(杜國清)and Terence Russell(羅德仁)/編 ISBN 978-986-350-522-8 NTD 540 2021 年 12 月 創刊於 1996 年的《台灣文學英譯叢刊》持續了二十五年,共出版 48 集。我們特地策劃這一 紀念專輯,以示慶祝。本輯邀請爾灣加州大學台灣文學教授古芃擔任策劃和執行的客座編 輯。書中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叢刊》出版史的回顧、選譯作品的特色、對學術 界的貢獻和評價、以及針對譯介作品的研究論文。另一部分是關於以英文翻譯和介紹台灣 文學為宗旨的創刊者杜國清的詩作英譯和研究論文。文學翻譯只是文化研究的基礎。《叢 刊》的出版,只是為台灣文學走向世界鋪路的奠基工程。希望這份刊物,讓大家共同朝向台 灣文學走向世界的目標,以新的面貌接棒持續下去。 台灣文學英譯叢刊(
30 位女性小説家的短篇小説
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 2000 年以後, 反映出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的變動現象和新世代的精神樣貌。李教授同時撰寫一篇導論, 除了簡述作家們及其作品之外,也強調這些作品所書寫的情慾、流露出女性意識底層所隱 含的個人私密經驗的内在創傷,而正視創傷,「藉此梳理出形貌清晰的女性肌理,迴盪出 『時代女聲』的特殊音色」,成爲新世代台灣女性小説的一大特徵。

Editor-in-Chief /

Dr. Paul Allen Miller (vice provost and director of Global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Dr. Bennett Yu-Hsiang F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r. Chi-She Li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rom Chinese

Cosmology

to English Romanticism: The Intricate Journey of a Monistic Idea

Yu Liu(劉豫)/著 預定 2023 年 5 月出版

From Chinese Cosmology to English Romanticism explores the intricate early - modern English and European reception of the Chinese monistic idea tianren heyi or humanity ’ s unity with heaven via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the philosophical innovation of Spinoza,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glish garden layout, and the poetic revolution of Coleridge and Wordsworth.

The Tao of S: America's Chinee & the Chinese Century in Literature and Film

Sheng-mei Ma(馬聖美)/著 ISBN 978-1-64336-307-3 NTD 1200 2022 年 6 月

Sheng-mei Ma examines the work of nineteenth-century “Sinophobic” American writers, such as Bret Harte, Jack London, and Frank Norris, and twentieth-century “Sinophiliac” authors, such as John Steinbeck and Philip K. Dick, as well as the movies Crazy Rich Asians and Disney’ s Mulan and a hos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uthors, to illuminate how cultural stereotypes have swung from fearmongering to an overcompensating exultation of everything Asian. Within this framework Ma employs the Taoist principle of yin and yang to illuminate how roles of the oncedominant American hegemony the yang and the once-declining Asian civilization the yin are now, in the twenty- rst century, turned upside down as China rises to write its side of the story,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soft power of television and media streamed worldwide.

Digitalizing the Global Text: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Paul Allen Miller /編 ISBN 978-1-64336-058-4 NTD 1200 2019 年 12 月

Globalism seemed to be both a known and inexorable phenomenon. There were pockets of resistance and reaction, but these, we were told, would be swept away in a relentless tide of free markets and global integration that would bring Hollywood, digital finance, and fast food to all. Digitalizing the Global Text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by an international group of scholars that situate themselves squarely at this nexus of forces. Together they examine how literature, culture, and philosophy in the global and digital age both enable the creation of these simultaneously utopian and dystopian worlds and o er resistance to them.

Literature & Cultural Studies

East-West Cultural Encounters in

31
32 早期中國社會和文化史概論 Early China: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李峰/著 劉曉霞/譯 史學叢書 11 ISBN 978-986-350-378-1 NTD 650 2020 年 1 月 「早期中國」指的是從人類歷史在中國開始到西元 220 年漢代結束。現代中國社會和文化 之根源皆可在這個中華文明的形成期內找到。本書對早期中國文明流暢且引人入勝的概論 探索了包括書寫的起源,國家的崛起,商代和西周國家的宗教、官僚制度、法律和政體, 戰爭性質的演變,帝國的締造,藝術形像的變化,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哲學思考等關鍵性議 題。書中精美的插圖運用了新的圖像,是所有想要更多瞭解中國歷史和文明基礎的人的必 讀書目。
13 ISBN 978-986-350-471-9 NTD 650 2021 年 7 月 從中日戰爭爆發前,歷經戰時,一直延伸至戰爭後的這段時間,上海先後出現六個地方菁 英集會組織:參事會、建設討論委員會,戰前臨時參議會、市政諮詢委員會、戰後臨時參 議會、參議會。本書依據組織成員是官方遴選還是選民普選,以及該組識是否擁有立法、 預決算、質詢權為衡量標準,說明各組織成立的時空環境,分析參與者的身分背景,探討 各組織的職權增減。從人員到職權,是如何繼承與轉變;再藉由個別議案的深入探析,具
容,當有助於深化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對相關議題的研究。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王權的祭典 傳統中國的帝王崇拜 The Great Chain of Kings: Emperor Worship in Imperial China 廖宜方/著 史學叢書 12 ISBN 978-986-350-393-4 NTD 690 2020 年 3 月 身處不同時代的當權皇帝,在「帝王祭」這項儀式中想要為自己的權力祈求什麼?本書作 者以紮實的史料、精采的筆法,將歷史事實雕塑出故事的形貌;把分析和解釋,技巧地融 入敘事中。同時,作者不忘探究其深層意義:這些當權皇帝,是如何想方設法與王權的根
或中山陵、看到官員遙祭黃帝陵的新聞時,當會發現不同時代、不同政治態度之下,如何 處理這些符號的問題,竟是如此地形質相類。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0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叢書主編/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本叢書收錄作品方向包括:世界史(西洋史)、中國史、臺灣史等各研究領域之專著;史學理論研究;具 主題完整開創性的個人論文集;優秀博士論文改寫而成之專書,以期為國內外歷史學研究者,提供一開 放、優良的出版園地,並期盼透過高水準學術著作的出版,凝聚研究能量,發揮學術影響力。
上海地方菁英與議會 1927-1949 Shanghai Local Elites and Assemblies, 1927-1949 李鎧光/著 史學叢書
體討論地方菁英關注哪些市政議題。本書在政治制度的框架中,加入社會生活的具體內
源和傳承者,建立跨越時空的連結。閱讀本書後,當讀者再次經過中正紀念堂、遊覽慈湖
Historiography Series

文史叢刊為一歷史悠久之學術書系,每年精選出版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傑出之學位論 文;許多後來成為學術大師的教授,如陶晉生、陳捷先、蕭啟慶、林文月先生等,當年都是此一叢書之 作者。

學、廣義修辭學等方法,從《全唐詩》中的論詩詞彙考察唐代的詩歌思想與觀念。自二十世

紀「語言論轉向」之後,從語言的角度來研究思想和思維,盛行於各個領域,關鍵詞範式成 了研究熱點。「山水」、「風景」等議題也是當代跨文化、跨界域的重要研究議題之一。本書 的研究結果是對前述議題的回應與參與,而從詩語變化與新詩語現象所發現的文化轉型跡 象,也回應了唐宋變革的學界議題。

Literature and History Series

危言盛世 中國當代長篇小說歷史敘事(2000-2015)

Warnings in an Age of Prosperity: A Discussion 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Novels (2000-2015) 賴佩暄/著 文史叢刊 153 ISBN 978-986-350-595-2 NTD 650 2022 年 4 月

33 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 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From the “Heavenly Texts” Period to the Guwen Movement: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張維玲/著 文史叢刊 158 ISBN 978-986-350-556-3 NTD 520 2021 年 12 月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上篇探討 1008 至 1033 年的所謂「天書時代」,如何在真宗與徐鉉後學的合作下,融合漢唐經學、讖緯 學、道教思想於一體;下篇探討仁宗朝的古文運動如何在批判天書時代的政治文化中誕 生。本書認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將漢唐君主對「太平」的想像與操作,進行總結性的 重組與展示,以為統治的正當性張本;天書時代在仁宗朝的破產,意味著此時士大夫反 省,甚至放棄漢唐儒學所賦予的政治理念。因此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可謂是中國政治
《全唐詩》中論詩詞彙之考察
史與儒學史典範轉移的關鍵時期。 詩中「詩」
"Poetry" in the Poems: Research of poetry vocabulary from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ang Poems" 吳品萫/編 文史叢刊 155 ISBN 978-986-350-628-7 NTD 600 2022 年 8 月 本書受觀念史、概念史研究範式的啟發,以詞彙為考察中心,結合認知語言學、認知隱喻
本書的構思是受二十一世紀「中國崛起」的現象與「中國夢」、「盛世」相關論述所觸動。這 一「中國夢」延續了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富強救國的理想與現代性╱現代化的追求, 可直接追溯至晚清鄭觀應的《盛世危言》。全書從文學研究的角度,討論文學如何以自身的 形式回應時代變局,以「小說中國」的方式,為新世紀的「盛世中國」提供危言╱微言大義。 所關注的重點是:小說如何想像歷史,藉此與現實對話,乃至於思考未來?如何為「盛世中 國」與「中國夢」提供獨特的詮釋與辯證空間?其與國家「大說」之宏大敘事又有何張力與對 話關係? 文史叢刊 Chinese

22 ISBN 978-986-350-513-6 NTD 560 2021 年 12 月 西元前 256 年,周赧王被秦昭襄王所征服。由此,戰國時代最後階段的華夏世界進入 三十五年的「後周魯時代」。本書提出:此時期為《荀子》和《呂氏春秋》兩書之出現的主 要契機,其政治哲學的目標便應該在於構想能治理全天下人民之國家的建立。作者根據較 為嚴謹的「觀念史/概念史」分析,闡述《荀》、《呂》兩書在思維上、概念上、論述內容 上等多層次的思想特質及其歷史角色。期盼本書在戰國秦漢時代的歷史和思想相關議題之 探討能夠提供較新的切入點,並擴大研究視野。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34 心之無對性 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

Non-oppositeness of Hsin: The Character of Culture that Confucian Performs in Pre-Chin 徐聖心/著 臺大哲學叢書 21 ISBN 978-986-350-514-3 NTD 420 2021 年 10 月

本書顯示作者長期的學術深願與文化關懷。「心之無對性」的視角淵源於唐君毅,啟發於 譚家哲,除正面慧解孔、孟的相關經典文本,亦從對反端入手,如先秦法家重國失人,或 後世詮釋孟子人性論的誤解,組織為一正一反的論述架構。然論、孟文本,歷解的釋義與 當代的研究汗牛充棟,考驗作者以一舉多、化繁為簡的篩選本事;並加入跨文化的系統對 照下關鍵詞的轉譯問題。全書娓娓闡發深會,層層轉進辨析,選材極見其心思的縝密與判 讀的功力。作者深詮體知之妙,亦有引例糾謬之功。以平實流暢的行文,予以經綸;以慢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世界與人 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 The World and the Human: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游淙祺/著 臺大哲學叢書 19 ISBN 978-986-350-470-2 NTD 410 2021 年 8 月 為了探討存活於世界者的心理意識,對之進行本質研究,胡塞爾指出,若缺乏世界作為心 理相關的部分,將難以達到目的。現象學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闡明世間人的世界生活是如何 構造的,並對此進行本質描述。本書第一部分討論心理學與現象學的心理學之間的關係, 第二部分探討胡塞爾對於哲學與超越論現象學的看法,第三部分處理胡塞爾晚年對現象學 心理學的相關論述,並透過討論繼承胡塞爾現象學心理學思想的舒茨,闡述現象學如何為 人文社會科學奠基。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叢書主編/林正弘(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 本叢書以開發新學術話語,增益多元溝通表述,充實新文化的內涵與深度,為華文世界呈現擲地鏗鏘、 具原創性的哲學專著為宗旨。並以中國哲學經典詮釋、西方哲學思想論述、中西比較哲學,以及科學哲 學、法律哲學、宗教哲學等跨領域哲學研究為深耕領域。 NTU Philosophy Series 後周魯時代的天下秩序 《荀子》和《呂氏春秋》政治哲學之比較研究 The
佐藤將之/著 臺大哲學叢書
燉出細活的作法,予以澄清,最後都能綰合在核心主軸上。
World Order after Zhou-Lu Regime in Early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Philosophies of the Xunzi and Mr. Lü’s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遭到侵犯無關;而格林則認為,即使色情刊物等言論產生了傷害,這也不足以使得政府有 合理理由限制色情刊物的言論自由。為了證明約克森及格林的主張,本書探究後奧斯丁時 期的四種主流言語行為理論,藉此深入明瞭「言論自由」中「言論」一詞的確切意義。並考

性之外,也居間連結了道德哲學與法權哲學。自由是實踐哲學的基本概念,藉此康德業已 以不言而喻的必然方式,將法權哲學的法權論,與倫理學的德行論,一併歸編列於道德哲 學的大系統之內。這個建構反過來使法權哲學的法權論能夠具有道德形上學的向度,從外 在的強制法,通過意念的反思建立德行,成為可能。再透過理性本體之自由理念的溯源, 自由基本人權明確顯示的,即是「人作為人」不可冒犯的尊嚴。在此一理性事實證成自由 理念的客觀真實性之後,可以從存有的觀點來鳥瞰他的道德哲學,是透過自由概念出發而 開展出來。

35 心識與解脫 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 Mind,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A Comparative Look at Buddhist Theories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林建德/著 臺大哲學叢書 17 ISBN 978-986-350-422-1 NTD 710 2020 年 11 月 世界佛學研究進入 21 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 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 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外,還關注英語學界「自然化」等哲學 發展,亦援引古代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參照,著重於「對比」進路之探索,分別以「當代研 究」、「古代回歸」、「擴大視域」、「聚焦佛學」、「展開對話」以及「分析論辯」之鋪陳架 構,試著開展「跨文化」的多元交談。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0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康德論自由 道德自由、法權自由與人的尊嚴 Kant on Freedom: Moral Freedom, Juridical Freedom and Human Dignity 張雪珠/著 臺大哲學叢書 18 ISBN 978-986-350-450-4 NTD 660 2021 年 5 月 自由的核心概念在康德的建構中,除奠定了道德法則與法權法則的普遍性、必然性與約束
臺大哲學叢書 NTU Philosophy Series
以奧斯丁的「話語施事行為」概念,才能掌握「言論自由」中「言論」的確切意義及其中的 傷害。約克森認為藉由「話語施事行為」所理解的言論的傷害,不是傷害,也和言論自由
察自由主義者的「心靈中介說」及「以更多言論回擊說」的觀點。最後探討言語行為理論, 是否有助於掌握「族群壓迫」與「族群不平等」等概念的確切意義。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言語行為、言論自由與傷害 立基於言語行為的言論自由理論 Speech Acts, Free Speech and Harm : A Speech Act Based Theory of Freedom of Speech 鄭光明/著 臺大哲學叢書 20 ISBN 978-986-350-487-0 NTD 470 2021 年 9 月 英美哲學界關於言論自由問題的哲學爭論中,藍騰、洪斯比及魏斯特等哲學家,認為必須

法,此方法可對應古代文獻作者及經典詮釋者動態的思想內容,也可以用靜態的架構予 以分析,其兼具靜態的形式與動態的內容,各層次向其他層次開放與滲透,透過「思想單 位」情境構作與情境處理的交互作用,各思想單位相互聯繫所建構的系統,有助於呈現中 國哲學本身的理論性,且可使中國哲學朝跨領域研究之方向開展,建立現代之中國哲學。

野,確立「漢學」疆界的世界性格局。後四章開展兩條主脈:第四、五章聚焦朝鮮《易》學 與中國《易》學以說明漢學的東亞植根,第六、七章揭示中國道家思想源流以及隱逸精神 轉折。全書旨在說明「漢學」導源於中國、植根於東亞,進而推展至全球的大勢。

36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Series 漢學論衡初集 Reviewing and Revealing Chinese Studies (I) 鄭吉雄/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5 ISBN 978-986-350-578-5 NTD 500 2022 年 3 月 本書收錄作者近十年來漢學研究的部分成果,首章討論歐美漢學家研究中國經典文獻、思 想文化的得失,第二章簡介海內外學界對中國出土簡帛文獻研究的若干面向,延伸首章論
中國非漢學易學史論 The Historical Reception of the Yijing among Non-Han Ethnic Groups in China 吳偉明/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儒家經典的《易經》,改變為亞洲、甚至全球文化交流互動。在「亞洲易學」和「全球易 學」研究上,意義十分重大。 本書是首個非漢族易學的綜合性研究,將中國周邊及境內的非漢民族分為三大形態:周邊 帝國民族、統一王朝民族及境內少數民族。就原始文獻為基礎,以漢族與非漢族的文化互
叢書主編/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伍安祖(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叢書以「中國思想史」為研究範疇,研究主題包括以傳統文獻或出土文獻為基礎的中國思想史的研究, 中國思想史全程、斷代、專門課題之研究,從中西比較觀點考察或解釋中國思想史之研究,以及中國思 想史重要原典或研究文獻的譯著。
旨。第三章宏觀《周易》的全球傳播。藉由首三章,本書開展了放眼寰宇、縱覽全局的視
中國哲學研究方法的可能之路 Potential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ing Chinese Philosophy 李賢中/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6 ISBN 978-986-350-604-1 NTD 550 2022 年 5 月 本書探究近現代學者們的各種研究方法,析論各種方法的研究目的、對象、歷程、成效與 操作方式;其中也包括古代哲學所不易言說之「悟」的直覺方法;從各種不同方法,對比 它們在意義解讀、理論重構的方式與規則,並釐清其中異同,發展出「思想單位」研究方
28 預定 2023 年 6 月出版 吳偉明以嶄新的研究領域及視角下,嘗試建構「亞洲易學文化圈」的概念,把一向被視爲
動及漢族文化的在地化為基本分析架構,針對藏族、党項族、蒙古族、滿族、彝族、苗族 及回族一共七大族群為研究個案,探討中國非漢族易學的歷史軌跡、性質與特色。

元代《易》學類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odels of I Ching Studies in Yuan Dynasty

楊自平/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4 ISBN 978-986-350-443-6 NTD 700 2021 年 4 月

元代《易》家多歸本程、朱《易》,或宗程,或宗朱,或致力會通程、朱。即便是圖書

《易》學,亦受朱子《易》學的影響。本書將元代《易》學歸成七類:綜論性《易》著、奪

胎朱子成一家之言的《易》著、羽翼《本義》之纂注體《易》著、折中程朱之纂注體《易》 著、義理派宗程之纂注體《易》著、以己意融會眾說的《易》著、圖書《易》著。分別探討

許衡、黃澤、蕭漢中、吳澄、俞琰、胡一桂、胡炳文、熊良輔、董真卿、趙采、李簡、 胡震、龍仁夫、梁寅、張理、王申子等十六家的《易》學。元代《易》學承繼並開展宋代

《易》學,對明清《易》學起著重大影響,值得後人重視。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1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of Chinese Thought Series

Intellectual Musings: The Development of Argumentative Culture and the Syncretism of the Three Teachings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紀志昌/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3 ISBN 978-986-350-392-7 NTD 720 2020 年 4 月 本書之撰作,乃將史料文獻中有關南朝談辯的紀錄作出歸納、分類、統整,藉由詳實的資 料引述,觀察「南朝清談」在形式與內涵發展上的「複合性」特質,從而指出「南朝清談」乃 在「魏晉清談」「名士化」定義的基礎上,隨多重性之文化融合、衍變的歷程與結果。透過 此一視野,既可繫聯出清談名士之氏族譜系與社群網絡之精神承傳,亦可觀察清談文化發 展至南朝所衍生出多元呈現之光譜及無窮的張力與滲透力。

37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晚明王學原惡論 On Evil: Thinking Through the Wang Yangming School of Late Ming Neo-Confucianism 陳志強/著 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 22 ISBN 978-986-350-315-6 NTD 410 2018 年 10 月 雖然理論上去「惡」與為「善」是修身的一體兩面,但歷史上「惡」的議題卻少見顯題與系統 的論述。本書作為一部「即哲學史以為哲學」的學術專著,即旨於從哲學史角度清理晚明王 學--自王陽明以降,下轄陽明後學,直到劉蕺山為止--的理論資源,繼而系統地開拓 出一套關於「惡」的哲學理論。全書涉及的議題包括:(1)先秦與宋代儒者對過惡問題的開 發;(2)王陽明對人性異化過程的分析;(3)王龍溪與羅近溪對意念歧出機制的揭示;(4) 羅念菴對修道學者之過的診治;(5)劉蕺山對前賢惡論集大成的總結。期望本書的出版,可
南朝清談 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
History
以推進學界對「惡」的問題的理解。
西方之未來 The Future of the West NTD 320 共產國際概觀 A General World View of Communism NTD 280 怎樣研究蘇俄 Problems of Analyzing and Predicting Soviet Behavior NTD 320 英文著述與譯作【平裝版】 Translations and Articles in English NTD 620 譯作 到奴役之路【平裝版】 The Road to Serfdom NTD 320 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 The Letter Book of Yin Hai-guang and Lin Yu-sheng NTD 400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平裝版】 The Correspondence of Yin Hai-guang and Hsia Chun-lu NTD 500 書信 殷海光書信錄 The Letter Book of Yin Hai-guang NTD 520 書評與書序(上)、(下) Book Reviews and Book Preface,Vol. 1-2 上冊/ NTD 400 下冊/ NTD 400 隨筆、書序 雜憶與隨筆 Miscellanies and Essays NTD 320 補遺 殷海光全集.補遺【電子版】 Complete Works of Yin Hai-guang (Addendum) NTD 400 Complete Works of Yin Hai-guang 叢書主編/林正弘(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簡明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殷海光( 1919-1969 )為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他的文字思想深刻、邏輯縝密,且具獨特的 感染力,曾影響海內外無數讀者,是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產。臺大版《殷海光全集》全套二十一冊,另 有《殷海光全集 • 補遺》一冊,是目前最完整、最全面、最權威的殷海光作品全集。
38 著述 中國文化的展望(上)、(下)【平裝版】 Reappraisal of Cultural Changes in Modern China, Vol. 1-2 上冊/ NTD 480 下冊/ NTD 480 邏輯新引【平裝版】 A New Introduction to Logic NTD 380 政治與社會(上)、(中)、(下)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 1-3 上冊/ NTD 520 中冊/ NTD 520 下冊/ NTD 550 學術與思想(上)、(中)、(下) Scholarship and Thought, Vol. 1-3 上冊/ NTD 580 中冊/ NTD 480 下冊/ NTD 480 光明前之黑暗.中國共產黨之觀察 Observations of China’s Communist Party NTD 320

臺灣哲學誕生於日本統治下的現代化浪潮,卻在反抗殖民同化中成長茁壯。在殖民同化的危機下,臺灣 哲學家以歐美理論作為反抗的思想武器,進而發展出對自我文化主體的探索。本論叢邀請國內外學者與 譯者,以專家而非專題的方式,去蒐集、翻譯並詮釋過去一世紀以來臺灣哲學的經典。每本書除第一手 選文之翻譯外,皆含對早期哲學家作品的深入評述。

廖文奎文獻選輯

Selected Papers of Joshua Wen-Kwei Liao 吳叡人、吳冠緯/主編 馮鳳儀/審訂 賴盈滿/翻譯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2 ISBN 978-986-350-441-2 NTD 670 2021 年 3 月

本書摘選收錄「戰後台灣民族理論之奠基者」廖文奎的十五篇著作。1945 年戰前著作中,可 見廖文奎從實用主義探討人的良識、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雜揉實用主義、人生哲學暨新儒 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1945 年戰後, 廖文奎多著政論,論建台人自治的藍圖,1947 年二二八事變前後,更嘗試提出憲政體制建 構下的台灣民族主義理論,直至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廖文奎仍持續投書,發表著述。從 中國民族主義者到反抗中國的台灣民族主義者,廖文奎民族認同的辯證,正印證了 20 世紀 前半期中、台之間「迂迴、曲折」的歷史糾葛。

洪耀勳文獻選輯

Selected Papers of Hung Yao-hsün 廖欽彬/編校 張政遠/審訂 林暉鈞/翻譯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1

ISBN 978-986-350-362-0 NTD 430 2019 年 8 月

本書收錄洪耀勳日治時期的八篇哲學文章,撰寫年代在 1934 至 1943 十年之間,其中或隱或

顯地援用日本京都學派哲學作為其哲學思索的資源。洪耀勳援引西田幾多郎「我和你」的理 論,針對當時哲學發展的脈動,提出貼近當代哲學需求的歷史實存概念。此外,他在探索臺 灣文學創作的哲學理論時,亦以實存概念出發,主張新康德學派的價值哲學應與歷史實存形 成呼應,藉以超越形而上學的價值世界。實存概念經洪耀勳的哲學探索,使得和辻哲郎的風 土論、務臺理作「表現世界的邏輯」、田邊元的「種的邏輯」等哲學資源,以一種「個別、特 殊、普遍」的臺灣歷史實存姿態出現,並在異文化的臺灣,得到特殊性的發展。

39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論叢策劃人/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Centennial Anthology of Taiwanese Philosophy

中國的家長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普遍希望孩子能上大學,這是台灣社會也不陌生的現 象。作者將這種大眾對教育一致的期望稱為「教育欲望」。本書把在中國山東鄒平觀察到 的這種教育欲望,與「文化」、「治理」及「定位」三個概念相結合,從地方脈絡、國家政 策、歷史傳統、全球化等層面,探索教育欲望的形成與實踐,析論什麼樣的因素促使它 成為「整體性的社會現象」,並影響到家庭開支和國民經濟的優先順序、出生率、種族關 係和治理模式等等。藉此去思考教育欲望與社會轉型及治理實踐的關係,並檢視教育欲 望在不同地區的定位。 ★ 本書英文版獲得美國人類學會東亞人類學會(SEAA )2012 年許烺光書獎(Francis L. K. Hsu Book Prize)。

40 Humanities and Society Series 從鄉到城 一個中國縣城的社會轉型 From Village to Ci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a Chinese County Seat 任柯安(Andrew Byron Kipnis)/著 陳亮、張樂/譯 人文社會叢書 14 ISBN 978-986-350-493-1 NTD 550 2021 年 11 月 自 1988 至 2013 年,任柯安定期造訪鄒平,從人類學的視角、理論、方法與實踐出發,見 證了鄒平從一個 3 萬人口的農業縣城,蛻變成 30 多萬人口的繁榮城市。他提出了「重組」 的概念,來闡釋鄒平這些年來的變化與轉型,並與既有的各種現代化理論相互參照,進而 對話。在任柯安的觀察和論述中,重組意味著在社會變化的過程中,舊元素的循環和新元 素的吸收同時發生,變是帶著過去的延續,而非邀進的斷裂。本書對於理解當代中國社會 變遷,城鄉差距、移民機制、以及城鎮發展過程所面臨的挑戰,提供了啟發性的觀點;同
莎士比亞與公眾演說之跨領域教學策略研究 A Study on Cross-disciplinary Pedagogical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hakespeare and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朱靜美/著 人文社會叢書 17 ISBN 978-986-350-641-6 NTD 560 2022 年 9 月 本書根據作者多年授課經驗及在教學現場所面臨之困境,以「莎士比亞與演講藝術」以及 「莎士比亞與公眾演說」兩門課為實驗,提出跨領域莎劇應用教學之嘗試,為華人世界首 次將莎士比亞經典跨界應用於商管、演講、溝通等多元領域的教學設計實踐。本書將莎 士比亞之精煉語言與人生智慧從文藝復興之時空釋放至後現代,融合了「案例教學法」與 「角色扮演法」的優勢,精心設計一系列深度的莎劇案例探討和生動有趣的角色扮演、即 席演說等教學活動,並提供活化經典課程的各種有效策略,具有高度前瞻的學術性,也 有助於教師讀者應用於改善莎劇教學成效,除了能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文化層次與演說 技巧,更能使莎士比亞更加普及化。 ★ 榮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2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本叢書含括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社會經濟、社區規劃、公衛環保等各面向之學術專書與譯 著。所收作品不僅對人文、社會各領域進行全面的研究與探討,更試圖跨越既有之疆界,建立跨學科的 學術對話。 治理教育欲望 當代中國教育的文化分析 Governing Educational Desire: Culture, Politics and Schooling in China 任柯安(Andrew Byron Kipnis)/著 楊柳、李昆圖/譯 人文社會叢書
時也對現代化理論的檢視與修正,做出了貢獻。
20 預定 2023 年 5 月

Ambience Contaminated: Sensory Experiences and the Frontier of Religion 林瑋嬪、黃克先/主編 人文社會叢書 15 ISBN 978-986-350-600-3 NTD 380 2022 年 5 月

現代社會中的宗教樣貌一直是令人好奇的問題。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一定可以感覺到當

代宗教的樣貌似乎愈來愈複雜多變,不易以傳統的理論說明。雖然虔信的教徒仍不少,但是 那種仰賴清楚制度、具體儀式以及清晰符號界定的「宗教」似乎與我們愈來愈有距離;相反 的,那些無法從日常生活中明確切割出來的宗教/靈性經驗似乎更接近當代的心靈。要怎麼 理解這樣的改變及其中的意涵呢?在這本書中,我們將引入「氛圍宗教」的概念來分析當代 宗教中那種難以捉摸的特質。氛圍宗教是一種飄散在感官與意識空間的宗教性。它透過媒介 的物質與情感的作用,創造出氛圍與我們的感官對話,在稍縱即逝的靈光中召喚我們的情感 與宗教想像。本書中的五篇文章以台灣與中國為例,探討氛圍宗教如何隱藏在宗教與非宗教 的邊界,透過與我們的共感共鳴,連結到更廣泛的文化/自然經驗。如此的過程不但使宗教 能突破政治的控制,帶入更多的參與者,也交織出比傳統更多層次的宗教與靈性體驗。 靈力具現 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

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 林瑋嬪/著 人文社會叢書 9 ISBN 978-986-350-375-0 NTD 350 2020 年 1 月 本書從具像的觀點,結合物質文化與靈媒研究,從鄉村與都市情境中探討民間宗教的意 涵。第一部分以台灣鄉村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神像與乩童分析漢人民間宗教中靈力的概 念與展現的形式,並以此說明漢人靈力的文化概念。第二部分,作者隨著村民從鄉村移往 都市,探討移民在面對都市生活種種困難時,如何透過改造原鄉宗教,發展出新的都市宗 教形式以面對快速變遷的都市情境。本書提供我們一個理解台灣民間宗教從鄉村到都市的

Humanities and Society Series

41 人文社會叢書
氛圍的感染 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動態樣貌,呈現了台灣民間宗教發展更整體的圖像。 ★ 本書英文版榮獲中央研究院 2016 年第五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全球在地化在英語檢定測驗的體現 「全民英檢」 Genera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 Realizing Glocaliz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ing 沈冬、吳若蕙/主編 人文社會叢書 13 ISBN 978-986-350-460-3 NTD 470 2021 年 6 月 「全民英檢」為教育部補助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研發的英語能力檢定測驗, 自開辦至今已迄二十年,為目前臺灣除入學考試外最大規模的在地英語測驗。因「全民英 檢」在地化本質及與臺灣教育發展的連動關係,檢視其發展歷程可一窺過往二十年臺灣社會 及教育的脈動。本書以「全民英檢」發展的時空背景切入,佐以文獻探討,進行多面向的回
1)研發理念、架構及效度研究過程與結果;(
顧:(
2)與臺灣社會、教育情境之交互影響; (3)未來的挑戰與展望。本書將有助於了解「全民英檢」的發展與影響,並提供兼具理論與 實用性的評量研發指引。

Humanities and Society Series

Politics and the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onfucius Temples: Taiwan Confucius Temple in the Eyes of East Asia 陳芳妹/著 人文社會叢書 12 ISBN 978-986-350-425-2 NTD 800 2020 年 12 月 本書以少數僅存的臺南孔廟傳世之紀年文物為中心,重建其時空情境,試圖從最早的「萬 世師表」御匾探索,及於到臺官員推動的神聖化政務,從他們記錄番民圍觀迎接御匾的盛 況,不只具體闡述皇帝本身如何充當文物創作者,文物背後所隱藏的權力,及合法性視覺 符號的強行輸入,更明示臺灣如何被鎖入儒家教化的帝國統治網絡。

情境,構成東亞十七、十八世紀的儒教美術表象。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0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The Decline of the Western-Centric World and the Emerging New Global Order 朱雲漢、鄭永年/合編 人文社會叢書 11 ISBN 978-986-350-424-5 NTD 700 2020 年 10 月 理解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對於既有的西方中心世界秩序,特別是國際自由秩序,所帶來的 衝擊與改變,是掌握當前全球變局的關鍵。 本書集聚十五位來自美國、歐洲與亞洲的大師級學者於一堂,從思想、歷史、政治、經濟 與國際關係等角度,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與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演變趨勢,進行理論爭 辯與政策討論,各自提出深入分析與獨到見解。書中不同觀點的交鋒,幫助我們釐清西方 自由主義體制與亞洲發展模式的優劣與異同,也同時描繪出西方國家回應與接納非西方世 界興起後全球新秩序的各種可能樣貌。

42
孔廟文物與政治 東亞視野中的臺灣府學文物
歐亞混血 美國、香港與中國的雙族裔認同(1842-1943) Eurasian: Mixed Ident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Hong Kong, 1842-1943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 楊雅婷/譯 人文社會叢書 10 ISBN 978-986-350-397-2 NTD 520 2020 年 6 月 十九世紀後半,貿易、帝國擴張、傳教運動、全球勞工遷徙和海外留學,使中國與西方的 接觸空前密切。縱橫交錯的跨國移動引發各種跨文化邂逅,從而產生跨種族家庭,然而這 些家庭的故事多不見於世。在那段跨種族婚姻是禁忌,「歐亞混血」甚至為貶抑之詞的時 期,他們如何掙扎著自我認同?
念。這些觀念可分兩類:認為種族融合有害,衍生出雜種退化與畸變;相對地,認為異種 交配符合優生學的想法,則衍生出雜種優勢和種族改良。
同時,孔廟文物與政治關係的多元風格現象亦見於日本的德川幕府之湯島聖堂,及朝鮮王 朝之韓儒太廟。這些釋奠儀物皆以祭孔尊孔為名,卻各有不同的社會基礎政治考量及時空
西方中心世界的式微與全球新秩序的興起
本書闡述眾多這樣的歷程,以檢視在更早的全球化年代,各種關於種族與文化混融的觀

叢書主編/查時傑

改變中的臺灣基督教面貌

臺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Changing Christians, Changing Church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Christianity in Taiwan 伊慶春、蘇國賢/主編 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 5

ISBN 978-986-350-439-9 NTD 680 2021 年 4 月

臺灣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因長期以來受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的影響,比較缺乏本土歷史的關 照。且過去宗教社會學的本土經驗研究,大多集中在新興民間佛教、傳統的民間宗教等本

土宗教,對基督教的研究相對缺乏。本書結合社會、人口、經濟與宗教學者,針對 2012 與 2017 年二次全國性基督教調查,以及 2015 年臺灣基督教傳道人調查所蒐集之資料,分別從 教會、傳道人、基督徒三種視角呈現臺灣基督教會的發展樣貌。以宗派作為分析範疇,並以 社會人口學視角,檢證不同宗類別於信仰觀念、實踐、認同的差異。

An Annotated Anthology of the Yijing Commentaries by the Early Qing Jesuit Joachim Bouvet 黎子鵬/編注 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 4 ISBN 978-986-350-410-8 NTD 550 2020 年 9 月

白晉(Joachim Bouvet)是清初來華的法國耶穌會士,備受康熙皇帝禮遇,多年潛心研讀中國

經籍。白晉對《易經》情有獨鍾,積極從這「羣經之首」尋索耶穌基督的奧義。本書以梵蒂 岡宗座圖書館內白晉的易學手稿為基礎,把〈大易原義內篇〉與〈易稿〉重新點校出版,配 以嚴謹而詳盡的腳注,並收錄其闡釋易卦象數及義理的兩篇重要文章〈易引原稿〉及〈易學 外篇〉,藉以爬梳白晉易學思想的源流。不僅讓學界發掘這批彌足珍貴史料的價值,更能推 進傳教士易學、早期歐洲漢學,以及中西宗教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43 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叢書 Christianity
天路歷程 清末臺灣基督教徒的改宗與認同 Pilgrim's Progress: Conversion and Identity of Early Christian in Ching Taiwan 王政文/著 基督宗教與東亞研究叢書 3 ISBN 978-986-350-340-8 NTD 500 2019 年 4 月 本書探討清末臺灣基督徒的改宗歷程及其社會處境與身分認同,分析基督徒改宗的社會脈 絡,探討信徒改宗基督教前後所面臨的社會壓力及其疑慮、惶恐、矛盾的心理。作者清楚 論述基督徒徘徊在文化、社會與族群之間的自我認同與價值衝突,說明基督徒與親人、周 遭的人際關係及社會處境,解釋基督徒在尋求「天路」與「人路」之間的迷惘心態及生活轉 變與調適。透過史料檔案的耙梳,重新為以往被忽略的清末臺灣基督徒尋找論述位置,凸 顯基督徒生命的主體意識。研究方法更突破傳統教會史論述中重視傳教士傳教的研究範 式,以此邁向「一個臺灣基督徒」生命史的新視野。 ★
and Asian Studies Series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9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清初耶穌會士白晉《易經》殘稿選注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中原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西方文明以基督宗教的人本關懷為基礎,於文化、藝術、法律與科技等面向有蓬勃的發展,隨後東傳至 亞洲,與亞洲文化激盪產生許多火花。本叢書收錄與「基督宗 教與東亞研究」的相關論著,以期從歷史、 社會、宗教哲學思想、基督宗教哲學、聖經研究等多元面向探討天主教、新教等不同教派於東亞之發展 與互動。

Akutagawa Ryunosuke Research: From Taiwan to the World 彭春陽、仁平道明/編 日本學研究叢書 35

ISBN 978-986-350-438-2 NTD 850 2021 年 3 月

本書第一章至第五章為第一部,廣泛論及芥川龍之介及其文學、思想等,屬於「總論」的部 分;第六章至第十章為第二部,以嶄新視野及方法,論述芥川龍之介各作品的世界,依照 小說發表先後順序排列。最後的附篇則是芥川龍之介研究的權威者,其研究成果的展現以 及論點的內涵。 本書在台灣出版的主要用意在於,透過這些海內外研究學者彼此間交流激盪所完成的優質 論文,除了補足目前芥川龍之介研究的不足以及釐清謬誤論點之外,更進一步思索研究新 視點,期待從台灣發信的本書能夠成為芥川龍之介研究之圭臬,裨益未來各國的研究學 者,創造出更多優質論文。

44 芥川龍之介研究―台湾から世界へ―
連環の諸相―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とロシア人― Various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 Taiwan and Russians in the Japanese rule era 塚本善也/著 日本學研究叢書 34 ISBN 978-986-350-400-9 NTD 870 2020 年 9 月 本書將研究範圍界定在日本、臺灣、俄羅斯,以此三國間的文化交流歷史及諸多面向之實證 探究為主要課題,從而檢視各自之相互認識、相關關係及其變化。 具體而言,主要探求的是與前述三國相關之人事物,尤其是曾造訪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的俄羅 斯人之事蹟,進而闡明三國之間的文化連結。例如,俄羅斯之東洋學者、民族學者涅夫斯基 (Nikolai Aleksandrovich Nevsky)的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即為一例。其研究不僅聚焦原住民族, 同時牽繫起同一時代的日本、臺灣、俄羅斯,研究內容可謂與三國間的歷史環境、文化史脈
Issues
亀田俊和/著 日本學研究叢書 36
978
986
350
年 6 月 本書旨在探討南北朝時期的室町幕府的諸問題。首先著眼於幕府的具體政策,解明初代將軍 足利尊氏與其弟直義的體制、直義所發之下文、仁政方的權限、奉行人依田時朝的事蹟等。 第二,嘗試重新探討南北朝的歷史觀。考察中國思想帶給『太平記』歷史觀的影響,以及其 歷史觀在近世、近代南北朝認識上的作用。舉例來說,本書將會點出,雖說有近世以後尊氏 以及幕府執事高師直一直被定位成惡人的通論,然而給予他們高度評價的史觀依然根深蒂固 等事情。 Japanese Studies Series 叢書主編/曹景惠(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副教授) 本叢書是臺灣首創的日文學術研究叢書,以「日本如何看待臺灣,臺灣如何看待日本」為問題意識,以從 臺灣角度出發的日本學研究為出版目標,致力於將臺灣的日本學研究推向國際舞臺,開啟一條具開放性 的「國際日本學研究」道路,並為臺灣與日本學界的交流貢獻最大的力量。
絡密不可分。因此,其研究亦可進一步解讀為三國交流下的成果。 南北朝期室町幕府をめぐる諸問題
of Muromachi shogunate in Nanbokucho Period
ISBN
-
-
-596-9 NTD 760 2022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he Joint Impact and Outlook for Taiwan and Japan 蘇顯揚/編 日本學研究叢書 33 ISBN 978-986-350-349-1 NTD 660 2019 年 10 月

本書「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論壇-台日加盟的影響與展望」,發表者在論壇結束後,依 據發言內容改寫成文章,作為會議紀錄,並經外審編輯而成。TPP 縮小版的 CPTPP 大致維 持原先 TPP 高品質、高標準、涵蓋範圍廣泛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的精神。雖然 CPTPP 改由 日本所主導,即使美國退出,但是 CPTPP 作為捍衛自由貿易精神,在重建自由貿易主義新 秩序方面,仍具有積極的意義,CPTPP 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本書部分強化 CPTPP 論述。 CPTPP 的影響力雖然不及 TPP,但是它高標準的 FTA 精神並沒有改變。閱讀本書也可以達 成「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目的。尤其是本書作者們均是研究此一領域的一時之選,這也是 本書最重要的價值。

近代日本哲学と東アジア

Modern Japanese philosophy and East Asia 藤田正勝、林永強/編 日本學研究叢書 32 ISBN 978-986-350-337-8 NTD 760 2019 年 6 月

近年來,近代日本哲學相關的研究雖然逐漸受到海外學界關注,多數研究仍侷限在特定視野 之下,將這些成果互相對照,綜合檢視的研究並不充分。為了突破這樣的現況,本書網羅 東亞各國的研究者,以「東亞」為視點,探討近代日本哲學的歷史、現狀,及其所代表的意 義,嘗試以較宏觀的視野來看近代日本哲學研究這個課題。本書共分兩部,第一部「以東亞 的角度看日本近代哲學」,收錄了三篇以上述觀點探討近代日本哲學的論文。第二部「東亞 哲學與日本哲學」則收錄了五篇論文,分別探討近代日本哲學家井筒俊彥、和辻哲郎、山内 得立等人的思想特徵及其意義與東洋哲學,如佛教、儒學思想之間的關聯。

語言的奠基事業與成就,伊澤修二是不可避而不談的人物。儘管學界已發表許多有關伊澤修

二的先行研究,但仍少有同時立足日本、臺灣,乃至亞洲視域的跨文化探討。本書試圖處理

上述課題,綜合性地檢視伊澤修二在各個領域留下的成就,並探究他在臺日,甚至東亞語言

暨文化交流的進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意義。

45 TPP―日台加盟の影響と展望
伊沢修二と台湾 Isawa Shūji and Taiwan 木下知威/編 日本學研究叢書 29 ISBN 978-986-350-282-1 NTD 1200 2018 年 11 月 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後,伊澤修二(いさわ・しゅうじ、1851-1917)為治理臺灣,遂來臺推行 日語教育。由於伊澤修二任職於文部省與臺灣總督府,不僅負責教育方面的行政事務、創立
國家教育社推行教育啟蒙,也創辦樂石社以推動口吃矯正教育。因此,欲探索近代日本國民
日本學研究叢書 Japanese
Studies Series

Series on Interdisciplinary Legal Studies

Social and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Constitutions(3 volumes)

J. Galligan, Mila Versteeg /主編

6-8 ISBN 978-986-350-462-7 NTD 1300(三冊不分售) 2021 年 8 月

本書從全球的視角,探究制定憲法背後的社會與政治力量。編者將憲法的社 會與政治基礎上相關的理論觀點,與一系列針對 19 個不同國家制定憲法的詳 盡個案研究相結合。上冊中可見學者們分析並發展出個別的理論,如憲法作 為協調機制、使命宣言、契約、展示國家力量的產物、轉型文件,以及反映 人民意願的憑藉等。下冊則藉由深入的個案研究,將這些理論試驗在埃及、 奈及利亞、日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紐西蘭、以色列、阿根廷等國家之 憲法的社會與政治基礎上。從多種社會科學的角度,考察憲法作為一種社會 現象及其與其他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

46 什麼是法釋義學? 以二次戰後德國憲法釋義學的發展為借鏡 What Is Legal Dogmatics?: Rethinking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Legal Dogmatics in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Constitutional Dogmatics after World War II 黃舒芃/著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5 ISBN 978-986-350-407-8 NTD 420 2020 年 8 月 法釋義學是一門探討抽象法律規範如何被解釋並適用在具體個案中的學科,肩負著銜接理 論與實務、抽象與具體,以及法規範通案解釋與個案適用的任務。但法釋義學重視概念和 體系,以及在解釋與適用法律時強調遵循客觀一致的法則等特徵,也造成它在台灣法學界 中,普遍留下抽象、與社會脫節之刻板印象。有鑑於此,本書以德國憲法釋義學在二次大 戰之後的發展歷程作為討論標的,透過解析德國基本法秩序在戰後三個發展階段所陸續面 對的挑戰及展現的特色,檢視德國憲法釋義學是否與如何發揮排解現實政治及社會問題的 功能,期藉此破除對法釋義學本質及任務的誤解與迷思。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0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審議式法庭 人民參與刑事審判 A Deliberative Court: Lay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Trials 王正嘉/著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4 ISBN 978-986-350-396-5 NTD 650 2020 年 5 月 人民參與刑事審判,作為近年來司法改革的重要議題,真正實施後,究竟會帶來什麼改變 和影響?本書透過文獻爬梳、跨領域田野調查、模擬法庭觀察與參與者深度訪談,以及跨 國界實地考察,對此議題作出了結合學理與實務、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討論與分析。作者並 從政治學上的審議式民主發想,建構審議式法庭概念,作為統合人民參與刑事審判的目標 與未來評估標準,期待避免數人頭的司法民主與刑罰民粹的弊病。
憲法的社會與政治基礎(上)(中)(下)
Denis
張千帆、朱學磊、陸符嘉、牟效波/譯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本因應法律所需規範的社會事務愈趨複雜,法學研究不能再僅限於傳統的法規範論證方式,有必要將人
叢書主編/王泰升(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臺大講座教授)
文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的知識,納入法學的論證當中。有鑑於法學界將傳統上非屬法學知識運用於法 律論證者尚不多見。本叢書便是為此一新興研究取徑而設。

去法院相告 日治台灣司法正義觀的轉型(增訂版)

Go to Cou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Judicial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Expanded Edition)

王泰升/著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2 ISBN 978-986-350-648-5 NTD 480 2022 年 11 月

台灣於 1895 年改由日本統治,過去「去衙門打官司」的台灣人,也開始改口稱「去法院相

告」。面臨傳統中國式與近代西方式兩種國家法制的更替,人們的「司法正義觀」是否已 被引導至新的方向,或仍延續著舊有觀念?這項法律觀的轉型,會因不同的社經階層、地

域、性別等而有差別嗎?

本書先從制度面及其整體運作,指出「現代」的司法裁判相較於「傳統」的斷罪聽訟,存在

著判調分立、審辯分立、審檢辯分立,以及行政司法分立等司法正義觀上的差異,但兩者

在日治台灣國家法上卻不時相互交織。接著將《日治法院檔案》運用於法實證研究,收集日 治時期台北地方法院數萬份民刑事判決所載個案資料,當做變數而為編碼。再藉由上述變

數交叉分析的結果,詮釋人們的司法正義觀可能有什麼轉變。此次改版,更將原本以一章

闡述之國家法制上司法正義觀的傳統與現代交織,增訂擴充為四章,並以之為「上篇」;原 本的第二至五章則作為「下篇」,即現今的第五至八章。關於民事紛爭「判調分立」觀念的 導入及轉譯後法制、民事「審辯分立」的新制度與舊觀念、刑事「審檢辯分立」的模糊化或

等。本次修訂並融合荷蘭、德國、中國侵權責任法及歐洲共同參考架構草案關於醫療契約 及醫療侵權責任的所有規定,另將近年來最高法院的重要判決,以及學者新近發表的相關 著作,一併整理於本書之中比較說明。期待以比較法及實務案例分析方式,釐清醫療法律 概念,平衡醫病雙方之權益。

47 追尋社會國 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 Searching for The Welfare State: Social Justice Theory and Its I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許宗力/主編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3 ISBN 978-986-350-261-6 NTD 620 2017 年 12 月 社會正義之理論與制度實踐的問題經緯萬端,是人類社會必須持續探索的永恆議題。本 書邀集多位不同領域學者專家,嘗試從不同面向,選擇不同制度實踐領域探究這個問 題,期能對社會正義的實踐提供助益和啟發。本書區分為「法政哲學與社會正義」、「憲 政體制與社會正義」以及「公共政策與社會正義」等三大部分,由抽象到具體、理論至實
醫療責任的形成與展開(修訂版)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Medical Liability (Revised Edition) 陳聰富/著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1 ISBN 978-986-350-372-9 NTD 700 2019 年 12 月 醫療糾紛為台灣重大社會爭議問題,醫界與法界對於醫事人員的法律責任,紛爭不已。在 醫病關係轉變為病人自主的時代,醫界及法界有義務重新建構一個溫暖的醫病關係。全書 以醫療民事責任為探討主題,增加醫療契約法律關係、告知後同意法則及過失概念的說明
踐,針對社會正義的各種相關問題進行論述,並作整合型探究。
科際整合法學叢書 Series on Interdisciplinary
否定、「行政與司法分立」不受尊重等四項論點,從而大幅增加內容。 ★ 中央研究院 2018 年第七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18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Legal Studies

百年變局裡的歐盟 疫情治理與經濟外交

EU in the Ever-evolving 21st Century: Pandemic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iplomacy 朱景鵬、陳新/主編 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 15 ISBN 978-986-350-651-5 NTD 860 2022 年 10 月

四大危機重挫歐盟統合,而 2019 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更對歐盟形成了更嚴竣的治理

困境。歐盟雖在近十年當中經歷不同危機,但從歐盟應對危機的歷史進程而言,歐盟以其 韌性逐一漸進克服。歐盟之政策因應及其成效等仍然處在持續變動與觀察階段,本書之各 篇章總計集合了兩岸歐洲研究的二十位專家學者,其專業領域含蓋了法律、政治、經濟、 國際關係、金融等。收錄之上篇各篇論文可以對疫情治理獲致一個較為宏觀而全面性的了 解;依此,下篇之各篇論文集中於經濟法制層面之分析,此對於了解歐盟最新之法制發 展、區域經濟合作、貨幣競爭等亦能提供大時代變局下的脈絡思考。

European Dream and Reluctant Integr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Lessons for Ongoing Asian Regionalism

Hungdah Su(蘇宏達)/著 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 14 ISBN 978-986-350-414-6 NTD 1980 2020 年 10 月

is book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and thirteen chapters. It aims to explain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U’s role in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 EU’s impact upon Asian regionalism with the help of the European Dream approach and reluctant runners’ model. Trump’s unilateralism, the rising tensions between the US and PRC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may be a turning point for world politics. Both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have consequently slowed down, giving place to regionalism and inter-regionalism. is book hopes to contribute to the rising debate over European integration, Asian regionalism and EU-Asian inter-regionalism. ★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020 年「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出版獎助

本書緊扣英國脫歐、歐洲轉型與國家治理三主題,闡述歐盟成員國面對債務危機所進行之 結構改革、德法兩大核心成員國的政治領導與合作、中東歐國家在歐盟的利益訴求,以及

歐盟主流政黨因應歐洲一體化、政治化的戰略與策略,並詳析歐洲於經濟貨幣政策、對外 直接投資、就業政策協調、共同農業政策、司法整合、公民社會政治參與、基本人權保護 等領域的發展與轉型。

48 叢書主編/蘇宏達(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臺灣歐洲聯盟中心主任) 歐盟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並跨越民族國家的格局,形塑新的政治體制。本叢書由臺灣歐洲聯盟 中心策劃,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歷史、文化、科技等不同議題切入,對歐洲聯盟整體、各會員 國之間的互動及其個別政策,作出多元且深入的檢視與析論,值得研究者細讀。 英國脫歐與歐洲轉型 Brexit and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 李貴英、吳志成/主編 臺灣歐洲聯盟研究叢書 13 ISBN 978-986-350-405-4 NTD 970 2020 年 10 月 2016 英國舉行全民脫歐公投,得到了超過半數民眾的支援,這個結果無疑給英國乃至歐 洲政治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此舉必將給英國政治經濟和內政外交產生深刻影響,另一方
面,脫歐公投也激化了英國國內新的社會分化和政治競爭,加重了歐洲一體化深化的困境。
EUTW Book Series

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

Under Global Production Pressure: Taiwan Capital, Vietnamese Workers and the State 王宏仁/著 ISBN 978-986-350-366-8 NTD 450 2019 年 10 月

越南,不是小中國,台商去越南投資後才驚覺,在中國那一套管理方式套用在越南,完 全沒用。作者認為,越南是「防禦型的威權政體」,跟中國「侵略式的威權體制」不同,

台商必須以柔性方式來進行勞動管理。透過「全球生產壓力鏈」的概念,可以理解台商卡 在全球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特定位置,以及為了因應越南勞動政策、族群與性別差異, 而採行的工廠勞動管理。「結構破洞」的概念,則能夠理解矛盾的結構力量,如何讓不同 族群、性別的工人,以各種行動來抵抗資本的控制。本書以經濟社會學之眼,解析越南 社會和台商的組織運作,對於東南亞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感興趣的讀者,本書詳實的一 手資料皆可提供相關的啟發。

49
全球生產壓力鏈
歐盟銀行聯盟的理論與政策 The EU Banking Union: Theories and Policies 洪德欽/著 ISBN 978-986-350-429-0 NTD 720 2020 年 12 月 本書以歐盟銀行聯盟之研究為主軸,就其制度、發展、法律規定、政策論證、三大支柱 以及實務操作等核心議題,進行深度學理分析,並就我國相關法律及政策從事比較研 究,以了解歐盟與我國銀行監理相關建制的異同及特徵,並提出一些建議,做為立法與 政策將來改革之參考。 作者重視理論與方法相互間的不同辯證、實務可行性、邏輯架構以及學理創新,並聚焦 於歐盟銀行聯盟對歐盟金融監管治理、國際銀行規則與監理合作帶來之意涵與影響。對 於我國歐盟研究水準的提升、銀行的改革與創新等,皆有參考價值及貢獻。 臺灣社會學研究叢書 NTU
社會科學其他 Social
and
叢書主編/吳嘉苓(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曾嬿芬(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藍佩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蘇國賢(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本叢書涵括具社會學關懷、主題明確、有學術原創性之社會學專門著作;希望透過系列專書的出版,來 突顯臺灣社會學研究的焦點議題、匯集臺灣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討論,及提出階段性的累積成果。
Studies in Taiwanese Sociology
Science
Others

Basics for field research

洪伯邑/主編 洪伯邑、陳懷萱、黃舒楣、黃書緯、呂欣怡、陳怡伃/著  ISBN 978-986-350-484-9 NTD 420 2021 年 9 月

「田野」一詞已漸漸成為校園內外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詞彙,田野工作的核心目

的,在於如何體現「習以不為常」,並從中傳遞世界多樣的面貌與價值。本書作者群試圖將 這門做田野的工夫,先拆解各項招式--打開感官、觀察、記錄、提問、訪談、書寫、倫 理,然後以一種手把手的教學練習,甚還加上 Podcast,希望不僅是文字,還有聲音,將多 年歷練及功力灌入讀者腦海中。六位各有專長的老師,窮盡所有可能性,想讓讀者理解, 在田野之中,「我」該如何行事;也像不斷地在告訴讀者,如果你想進入田野、認識這個立 體而寬廣的世界,別怕,你還有這本書。

被埋沒的足跡 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

Gender History in China

小濱正子、下倉涉、佐佐木愛、高嶋航、江上幸子/編  ISBN 978-986-350-426-9 NTD 730 2020 年 11 月

至今為止的中國史研究,往往有意無意地以男性--而且是用漢語讀寫的漢族知識男 性--作為歷史的主體。一般情況下,依據漢語史料進行的中國史研究中,女性與男性相 比,書寫與被書寫都占絕對少數,很少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挖掘歷史中被埋沒的女性的 足跡,恢復其作為歷史主體的女性史研究,從 1970 年代開始大量出現,歷史中女性的多樣 形態得到凸顯。同時,各社會的男、女性別被賦予何種意義以及是如何賦予的,這類的研 究也取得進展,而對這類研究的深化,則有賴於超越女性史範疇的性別史研究。 本書第一編以家族/家庭結構為軸心,概括從先秦到現在的中國性別秩序變化的研究成 果。討論的不僅只限家族,更涉及到性別的各側面。第二編包含了對性別史來說非常重要 的個別主題以及通史課題,例如王朝控制民眾關鍵之一的戶籍、中國「才女」的樣貌以及評 價、LGBT 在中國社會中是如何被認知、京劇和越劇等傳統戲劇中的性別越界和表象等等。

50 Textbooks 田野敲敲門 現地研究基本功
大觀紅樓(正金釵卷.校訂版)(上)、(下) A Grand View of the Red Chamber Dream: Ten Beauties of First Register (2 volumes) (Revised Edition) 歐麗娟/著 ISBN 978-986-350-605-8 NTD 1300(上、下冊不分售) 2022 年 7 月 歐麗娟教授在臺大開設的「紅樓夢」課程,榮登 Coursera 華人最受歡迎課程的前四名, 《大觀紅樓》系列匯集歐教授的研究菁華,是品讀《紅樓夢》的最佳良伴。眾金釵作為 《紅樓夢》最重要的部分,處處散發著女兒們的芳香,交織出《紅樓夢》可歌可泣的故 事,並由此煥發出不同的青春光影、人格風景。本書藉由豐富的西方文學批評知識、 中國傳統詩詞以及清代典章制度等,以更客觀、也更基於文本的脈絡,重新詮釋每一 位金釵的人物形象;同時也透過尋繹作者創作理念、筆法,以及隱藏於文本中的各種 線索,描繪出金釵完整風貌。

Linguistics: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 Cognitionand Culture 黃宣範/主編 ISBN 978-986-350-549-5 NTD 700 2021 年 12 月 語言學是一門不斷發展、創新與突破,又高度跨領域的知識體系。長久以來,台灣需要 一本既能敘說本土故事,又能引介語言研究新知的書,而本書就是這個夢想的結晶。 透過國立臺灣大學和十九位語言學者的共同策劃與分章執筆,本書取材自台灣南島語、 客語、台語、華語、手語,提供語言學各個基礎分支與跨學門應用的介紹,內容兼具學 術與科普性質,適合對語言學有求知慾的讀者閱讀。全書探索台灣語言結構的規則性與 特色、認知概念如何與語言密切關聯以及語言作為思想與文化載體的作用,期盼為台灣

另一方面,音樂活動的跨物種比較,也隨著生物學家對於靈長類、鯨豚、鳥類……的研 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本書結合神經科學與演化生物學的觀點,探討音樂認知心理學的主要議題,本書二版增 加了一些有關大腦中輔助運動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顯著網路(salience network)的文獻,以反映科學家對於音樂腦的研究進展。 關於音樂應用的議題,在二版中特別凸顯了三項音樂功能:第一,聆聽音樂可以緩解某 些病人的疼痛感,其原理涉及預設模式網路;第二,兒童藉由音樂遊戲促進了大腦的發

理方法的視角來探討組織的戰略變革,而是基於系統性的觀點,對既有的四種專案管理方 法分別進行了探討,明確了它們各自的應用場景以及邊界,並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展示這些 不同專案管理方法如何運用。通過本書的閱讀和學習,讀者將能系統瞭解當前專案管理的 不同方法及其優缺點,並根據組織需要採取最適宜的方法。

51 教科書 Textbooks 語言學 結構、認知與文化的探索
學術界、青年學子,以及對語言現象感興趣的讀者開闢嶄新的道路,藉由欣賞語言的奧 祕,從而激盪出更多的知識對話。 音樂認知心理學(二版)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Music (Second Edition) 蔡振家/著 ISBN 978-986-350-394-1 NTD 450 2020 年 4 月 人們為何需要音樂?音樂有哪些功能?音樂為何會引起情緒?聽音樂時為何會想要律動 身體?……拜科技進步之賜,科學家如今可以觀測人腦在處理音樂訊息時的活化型態;
展,可以強化動作協調、感覺統合、認知控制,以及聽語能力;第三,在音樂中展現個 人創意,能促進預設模式網路跟認知控制(cognitive
組織策略執行 專案管理的視角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Execution: Program Management Perspective 江俊毅、黃偉、Gary Klein、吳曉松/著 ISBN 978-986-350-464-1 NTD 360 2021 年 6 月 一半的企業已經開始數位化變革,另一半的企業正在數位化變革的路上。組織變革已經成 為數位化時代的時代命題。而如何有效執行組織策略變革,也是當前學術界熱門的話題以 及難點問題,更是組織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本書不同於既有書籍只從單一某類專案管
control)腦區之間的互動與平衡。

Divine Wind: The History and Science of Hurricanes

克里.伊曼紐(Kerry Emanuel)/著 吳俊傑/譯  ISBN 978-986-350-515-0 NTD 880 2021 年 12 月 台灣位於亞熱帶,每年經歷 20 到 30 個颱風生成,其中更有 4 到 5 個會直接影響台灣,造成 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害。颱風相關的資訊、新聞,幾成為我們的生活日常,但你瞭解颱風嗎? 作者伊曼紐從科學、歷史、藝術的不同角度,勾勒出這個引人敬畏氣象事件的樣貌:颱風如

台灣蘭科植物圖譜

探索野生蘭的演化、歷史與種類鑑定

Illustrations of Native Taiwanese Orchids: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an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林讚標/著 ISBN 978-986-350-577-8 NTD 1600 2022 年 5 月

台灣野生蘭的數目已邁入新的高峰,累積四大亞科 97 屬超過 470 種。本書正是一本最新、 最完整的台灣蘭科植物誌,帶你深入台灣野生蘭 170 餘年來國際與本土學者努力之下的採 集研究歷史、最新的演化觀念及諸多裨官野史,同時教導你學習分辨野生蘭的不同種類。 本書依照蘭花五大亞科的系統編排,作者娓娓道來台灣野生蘭的發現過程,描述花器構 造,繪製蘭花線描圖,拍攝原花解析照片,並提供花期、分布與生育環境資訊,裡裡外外 透徹呈現蘭花分類的關鍵特徵。更重要的是,本書幫助你了解並建立 110 百萬年來蘭科的 演化觀念。

52 Textbooks
颱風
度、移動方式、以及伴隨引起的波浪、暴潮與暴雨。不但說明熱帶大氣的物理性質;也解釋
Phytoseiidae of Taiwan (Acari: Mesostigmata) Jhih-Rong Liao(廖治榮)、Chyi-Chen Ho(何琦琛)、Hsiao-Chin Lee(李曉芹)、 Chiun-Cheng Ko(柯俊成)/著  ISBN 978-986-350-408-5 NTD 4200 2020 年 10 月 植綏蟎科(捕植蟎)是最有名的蟎類之一,全世界已經紀錄了超過 2,700 種,部分種類是 小型農業害蟎(蟲)的天敵。然而為了研究其生物防治潛力,可靠的分類研究即成為急迫 要進行的事。本書提供一針對臺灣產植綏蟎科完整的分類研究與其外部形態的回顧,自 2009 年至 2019 年,調查超過 2,500 筆採集紀錄,20,000 筆標本。本書包含了植綏蟎科,3 亞科、14 屬、64 種,並包含先前已發表的 5 新種與 8 新紀錄種;針對所有物種提供完整 重新描述與繪圖,並提供其棲息植物與其食性。
何影響人類歷史的走向;這些大型暴風雨的磅礡景象,是如何震撼古往今來的藝術家、作 家,像是十七世紀的某個颶風,很可能是莎士比亞寫出《暴風雨》一劇的靈感來源。除了颱 風的故事,身為颱風研究的權威作者,在書中系統地解釋颱風的科學知識,從其生成、強
溫和的熱帶天氣怎麼會產生世上最強大的風暴系統。這是一本文圖並茂、橫跨科學與文化的 絕佳科普書。

Introduction to Fisheries Science

韓玉山、黃怡誠/主編 ISBN 978-986-350-485-6 NTD 550 2021 年 9 月

隨漁業科學進步,海洋牧場與集約養殖產業欣欣向榮,已能與天然漁業資源分庭抗禮,

並成為全球人口的重要糧食來源。而「水產概論」即漁業科學概論,是漁業知識領域之 入門基礎。本書係以四大篇章逐步介紹臺灣與世界漁業之演進、水生生物生態環境、水 產生物技術、漁具與漁法、漁業資源評估及管理、漁業法規、魚類繁養殖技術、魚池環 境、水產生物之飼料與餌料、魚病防治及用藥、水產養殖經濟學與管理,以及水產食品 衛生與加工等主題,使一般讀者與水產相關科系學生,能對於現代漁業科學的最新進展 有廣泛與基礎之認識。

排 21 項實驗章節,引領學生進行實作,俾使其具備廣泛與基礎的水生生物有關知識。 全書內容計有六大單元,依序是認識水質及浮游生物、水產養殖的實際操作、魚類的解 剖、魚類的分子生物學操作、水生生物的疾病研究,及進階實驗。單元一至單元五屬於 一般通用性實驗,由於各科系著重之領域不盡相同,授課者可自行選擇適當的實驗單元 搭配現場教學,以提升學習效果。

53 教科書 Textbooks 水產概論
水生生物學實驗 Aquoatic Biology Experiment
ISBN 978-986-350-602-7 NTD
年 6 月 《水生生物學實驗》根據水生生物學/水產概論/水產養殖學等課程之實作需求,作者編
學界藥品開發實用指南 SPRAK 方法論 A Practical Guide to Drug Development in Academia: The SPARK Approach Daria Mochly-Rosen & Kevin Grimes /編 曾宇鳳/譯  ISBN 978-986-350-593-8 NTD 600 2022 年 7 月 本書並非是一本教讀者「如何實作」的操作手冊,而是集結史丹佛大學 SPARK 計畫十餘 年來的轉譯研究產學實務,試圖闢出一條「扭轉學界思維、活用業界實務」的藥品研發之 SPARK 計畫的特色在於匯集化學、生物學、藥理學、毒理學、醫學、法規科學、統計 學等各領域專家擔任業師群,讓學界研究人員與業界專家得以在研發過程持續交流學習, 進而提高轉譯成功率。 園藝果蔬害蟲診斷與管理 Pes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of Horticultural Crops 温宏治/著 ISBN 978-986-350-381-1 NTD 550 2020 年 3 月 臺灣氣候高溫多濕,適合病蟲孳生繁衍,對水果、蔬菜等農產質量及收益影響甚鉅。有鑑 於此,若要進行熱帶果蔬害蟲防治,必須先從各類害蟲種類鑑定、形態識別、發生狀況及 其對經濟影響等面向有深切認識。本書即以「臺灣大學植物醫學碩士學程」之課程相關教 材為基礎所編撰而成,以提供國內植醫教育與農業生產者進行害蟲防治之參考,並藉以加 強果樹及蔬菜害蟲防治能力與提升園藝產品生產管理之成效。
韓玉山、陳立涵/著
500 2022

物聯網 ABC

Internet of Things: AI / Big Data/ Cloud 吳瑞北、賴怡吉、廖書漢、李建榮/著 ISBN 978-986-350-389-7 NTD 500 2020 年 4 月

整的參考手冊,說明如何搭配對應的理論架構正確地使用 UMAT 開發對應的程式,並提 供案例解析以利快速上手。除了可供工程師實務應用之外,同時也可以作為材料科學、 固體力學與生物醫學相關科系學生的材料模型實作教材。

工程圖學 基礎篇(增訂版) Engineering Graphics (Extended edition) 康仕仲、張玉連/著  ISBN 978-986-350-598-3 NTD 650 2022 年 7 月

工程圖學 AutoCAD 篇(增訂版)

Engineering Graphics for AutoCAD (Extended edition) 康仕仲、張玉連/著  ISBN 978-986-350-597-6 NTD 700 2022 年 7 月

Google 地

54 Textbooks
工程圖學 SketchUp 篇(上)、(下) Engineering Graphics for SketchUp (2 volumes) 康仕仲、張玉連/著  ISBN 978-986-350-346-0 NTD 1200(上、下冊不分售) 2019 年 6 月 電腦輔助繪圖技能的基礎在於建立識圖與製圖能力,「基礎篇」先建立學習者基本 圖學能力,再針對建築圖中的平、立面設計圖案例講授建築製圖相關知識技能,詳 細說明每個繪製步驟及應注意事項,讓讀者可以建立正確的繪圖習慣及實務應用 的邏輯。「AutoCAD 篇」精簡扼要介紹 AutoCAD 基本指令應用技巧及相關專業知 識,搭配線上示範圖例繪製教學影片,適合作為初學者或跨領域學習者入門教材。 「SketchUp 篇」依 3D 建模實務的步驟流程撰寫,內容涵蓋 SketchUp 基礎指令操作、 門窗元件建置、完整建構建築物模型步驟、模型彩現、圖檔輸出,以及與
實現自己的材料庫 Abaqus UMAT 於計算力學之應用 Your Own Materials Library: Abaqus UMA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黃仲偉、吳泓錡、張慰慈、鄭翊良、楊文嘉、游濟華、陳俊杉/著  ISBN 978-986-350-560-0 NTD 650 2022 年 2 月 Abaqus 可提供一個讓使用者開發副程式的介面,透過 UMAT(User-de ned Material)此一 副程式,使用者可自行定義材料的各種行為,再結合 Abaqus 的分析能力,俾利使用者探 討各種物理問題。本書提供有志於進行材料行為模擬的研發人員、工程師或學生一個完
形地貌結合的技巧。
Cognition)等 四大層次, 並從計算機(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與控制(control)3C 基礎入 門。引導學習者進入感測與控制物件、通訊協定與閘道、雲端運算平台及智能服務等各重 大研究議題,並搭配專題實作範例。
本書以臺大電機系「物聯網導論」課程與實作教材為基礎,同時結合人工智慧(AI)、大數 據(Big Data)及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等資通訊技術,歷經反覆修正後所編撰而成。 書中參照「網宇實體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簡稱 CPS)架構,涵蓋其中的感測控制 (Connected ings)、網路傳輸(Conversion)、虛實統合(Cyber)及辨識認知(

Riemannn 幾何基礎(二版)

Glob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Vol 1: Basic of Riemannnian Geometry (Second Edition) 大域微分幾何(中) 活動標架法(二版)

Glob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Vol 2: Moving Frame (Second Edition) 大域微分幾何(下) 幾何變分學(二版)

Global Differential Geometry Vol 3: Calculus of Variations in Geometry (Second Edition) 黃武雄/著

(上)ISBN 978-986-350-511-2 NTD 600 2021 年 10 月 (中)ISBN 978-986-350-510-5 NTD 500 2021 年 10 月 (下)ISBN 978-986-350-512-9 NTD 660 2021 年 10 月

本書內容主要對象是彎曲的空間,上卷大體是作者多次在臺大數學研究所授課的講稿,以

此為基礎,展開中、下兩卷,進入大域幾何研究的專業。

上卷從「大域曲面論」、「活動標架法」及「可微流形」等基礎背景開始談起,引入黎曼幾

何。中卷「活動標架法」先介紹「張量的微積分」,從「平均」的視角出發,導入均曲率等相 關的幾何概念,刻劃結構方程的意涵。下卷「幾何變分學」則圍繞著均曲率的幾何,討論二

階變分、Plateau 與 Berstein 問題等幾何分析學關注的焦點;深入當代大域微分幾何的研究。 並在〈衍篇〉中,提供幾何領域正在發展的某些課題。

55 教科書 Textbooks 大域微分幾何(上)
微積分乙(修訂版) Calculus
Edition)
科學、管理科學等領域。若使用理工科系修習的微積分甲課本,一方面內容與學生未來的 發展方向不符,另一方面教材的分量也偏多,無益於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興趣。本書依 作者累積二十年來的教學經驗撰寫而成,結合了日常生活與前述領域常見的範例,希望能 讓學生多體會數學確定、合理及美好的部分,藉此掌握數學概念的直覺,進而體會科學家 式的喜悅。 微積分先修 Precalculus 楊維哲/著 ISBN 978-986-350-207-4 NTD 300 2016 年 12 月 本書有兩大特點:第一,非常扼要地由高中數學截出「必不可少的」與「足夠應付大學數學 課程的」內容, 予以複習。第二,作者積臺大任教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有些數學題材-- 高中老師認為「你學微積分時,大學教授就會講解的」;大學教授認為「你在高中時,老師 應該教過的、你應該學過的」--常被放置在二不管地帶,本書則填補了這些缺漏。 全書涵蓋:(多項式及)有理函數、指數與對數、三角函數、坐標(平面與立體)幾何、記述 統計,以及極限的考慮。對於某些高中的題材,本書可視為一種「另類的解說」,對於高中 畢業的讀者而言,亦適合自行翻查閱讀、欣賞數學「語文」的美麗。
(Revised
翁秉仁/著 ISBN 978-986-350-412-2 NTD 550 2020 年 8
微積分乙是非理工科系學生所要修習的微積分課程,應用在生命科學、醫學、農學、社會

失序的腦 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病症

植物人欠缺的意識,來了解活躍的健康民眾如何呈現其意識。藉由思覺失調症這類具有身 分認同障礙的精神異常病患,以了解「自我」的體驗在安定的大腦中如何建立。作者以綜 合的方式來理解自我、意識,以及所謂的健康心智,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提出了關於哲學問 題的看法。讀者會發現:基於科學的人類狀態檢測對心理學、醫學、日常生活,以及其他 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56 病腦啟示 神經哲學與健康心智 Neuro-Philosophy and the Healthy Mind: Learning from the Unwell Brain 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 )/著 陳向群/譯 知識漫遊系列 10 ISBN 978-986-350-329-3 NTD 330 2018 年 12 月 透過當代研究及科技,科學家已知道大腦如何運作,那麼應如何定義意識和主觀性呢?大 腦中的神經處理過程與自我認同感體驗又有何關係?本書從不健全的心智下手。例如調查
Broken Brains 伊恩.米契爾(Ian Mitchell)/著 洪瑞璘/譯 知識漫遊 11
-7 NTD
6 月 大腦能做的事相當驚人,它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方式、感覺和行為。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我 們之所以能體驗人生,就是因為有大腦這個核心。那麼,當大腦迴路受損時會發生什麼事 呢?對我們的行為和人格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從帕金森氏症到妥瑞氏症、從憂鬱症到精神 病,本書介紹了生活中的生物心理學,探討大腦功能受損所產生的病症,一併揭示大腦功能 的奧祕。作者以神經外科的奇聞軼事和真實病例為輔,帶您認識大腦損壞時會有什麼驚人,
西德尼.布瑞納 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
酸(mRNA)的存在、線蟲的全基因體解析等重大生物學事件,同時建立發育遺傳學的「線 蟲模型」,對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命運」(cell fate)研究,打下至為關鍵的基礎。布瑞納這些 突破性的發現與創見,可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之一。 本書內容以布瑞納的錄影訪談為基礎,除了基因、遺傳等專業觀念的論證外,字裡行間處處 展現出布瑞納的獨到見解、機智幽默、科學堅毅等精神,以及他廣受大眾喜愛的「反傳統」 思維,帶領讀者了解這位「基因巨擘」的科學人生和風範。 人類的文明發展至今,知識包羅萬象;在學門愈分愈細,各學門愈趨專業的情況下,各學門之間的溝通 日漸減少。有感於此,本系列以「知識漫遊 Voyager 」為名,一方面希望讀者能在浩瀚的知識之海中恣意 漫遊;另一方面期盼作為科學與人文的橋梁,讓科學與人文展開對話,碰撞產生更多知識的火花。 Voyager Series
ISBN 978-986-350-350
380 2019 年
甚至奇特的後果。
My Life in Science: Sydney Brenner Lewis Wolpert /整理 Errol C Friedberg and Eleanor Lawrence /編著  林吟貞/譯 張俊哲/審訂 知識漫遊 12 ISBN 978-986-350-579-2 NTD 360 2022 年 8 月 西德尼.布瑞納是 2002 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獲獎者。他參與解開基因編碼、證明訊息核糖核

4 The Road that Makes a Difference—NTU Teachers’ Community Service Stories, Vol.4 羅清華/主編 ISBN 978-986-350-607-2 NTD 450 2022 年 6 月 本書為《不同的人生風景》第四輯,收錄 2015 ~ 2020 年臺大教師傑出服務的故事(共廿八 位老師、一團隊),歷述其生命中的轉折、付出與收穫,分享他們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中,如何做出不同的選擇?又成就了哪些不同的人生風景?本書為羅清華教授策劃主編, 透由專業編輯、出版。書中縷述各位傑出服務教師不僅兢兢業業於其學術專業外,更秉持理 念,以創新的方式,無私地付出,恆心、毅力與對理想的堅持。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16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ories of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NTU, vol. 16 丁詩同/策畫 洪貞玲/主編 ISBN 978-986-350-675-1 NTD 460 元 2023 年 1 月 本書為《不同的人生風景》第四輯,收錄 2015 ~ 2020 年臺大教師傑出服務的故事(共廿 八位老師、一團隊),歷述其生命中的轉折、付出與收穫,分享在繁忙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中,如何做出不同的選擇?又成就了哪些人生風景?本書為羅清華教授策劃主編,透由專 業編輯、出版。書中縷述各位傑出服務教師不僅兢兢業業於其學術專業外,更秉持理念, 以創新的方式,無私地付出,恆心、毅力與對理想的堅持。 臺大學生哲學桂冠獎得獎作品集 第六輯

Prize-winning Works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Student Laureate for Philosophical Treatise, Vol. 6 林明照/主編 ISBN 978-986-350-666-9 NTD 480 2022 年 10

57 臺大系列
Taida Series
TAIDA
大學的存在,最初精神即在於讓眾多心靈得以齊聚一堂探討真理、辨析價值。曾幾何時,大 學已趨近於作為專業以至職業的培訓場域,就業導向的專業與技能養成,似乎在教育上已占 據了大學的大半江山,真理與價值的探討,意義與實踐的引導,已逐步退守邊疆,殘喘求 存。讀者可依序逐篇閱讀,也可從感興趣的題目開始,甚至可任選一篇閱讀。閱讀前可針對 題目先自行思考一番,想想自己可能的立場及支持的理由,如莊周夢見的彩蝶,在思想的世 界先行翩飛,然後再行閱讀,如此與作者對話、論辯,激盪出觀念馳騁中的一番滋味。
凡人的告白書 第二十四屆臺大文學獎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the 24th NTU Literature Award-winning Works 劉正忠/主編 ISBN 978-986-350-649-2 NTD 610 2022 年 11 月 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我們還在學習與病毒共存,並且因遠方的戰事而感到不安。文學的書 寫與實踐有了更正面的意義--透過文字,我們得以捕捉動盪的時代歷史、豐富的生命樣 態以及種種生活場景。第二十四屆臺大文學獎共徵得新詩 66 篇,散文 52 篇,小說 51 篇, 劇本 7 篇,主題徵文 68 篇,合計 244 篇,其中 45 件優秀作品獲獎,本書為優秀作品合輯。 書名《凡人的告白書》,借小說組林盈廷的得獎作品命名。相信身處於茫茫人海中,我們都 有感受到自身平凡的時刻,然而每一次書寫,都是個人對於世界所能做出的、最不凡的告 白。
不同的人生風景 臺大教師傑出服務的故事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雙語國家狂想

Beyond Apocalypse: Plague, Globalization, and the Anthropocene 廖咸浩/主編 後全球系列 1 ISBN 978-986-5452-65-0 NTD 400 2021 年 12 月 本書是華語世界第一本回應疫情而產生的跨界反思之書,內容分三部分,各收錄三 篇論文。第一部分論「疫病與全球化」、第二部分論「疫病與人類世」、第三部分論 「藝術、文化、與人類世」,匯集了包含歷史、經濟、政治、文學、社會、美術等 不同學科的重量級學者,從疫情所激發的省思出發,針對兩個相關並相互交涉的議 題--「全球化」及「人類世」--進行審視與探索。文章雖各從不同專業角度出 發,但論述互有燭照與呼應,為這兩個議題所凸顯的人類命運之危機,做出了最具 當代視角及前瞻意義的反思。

The Fantasy of Bilingual Nation 廖咸浩/主編 後全球系列 2 ISBN 978-986-5452-97-1 NTD 400 2022 年 8 月

本書針對臺灣政府貿然推出的「2030 雙語國家政策」進行反思,並特別就該政策的 核心--「(學科)全英語教學」--予以「去迷思」。書中所收錄的八篇論文, 可分成兩部分,前半四篇主要針對政策目標提出反思,後半四篇則較側重教學現場 的檢視。各篇雖針對「2030 雙語政策」的不同面向提出針砭,實則都兼及理論與實 務,且相互呼應、共識明確,形成對此政策全面而堅實的回應與批判。最終目的在 於透過專業的探討與解析,曝露此執念背後的現代性崇拜、經濟掛帥、階級私心及 對競爭力的誤解,以期一舉破除英美語言教學界長久以來塑造的各種神話,並讓臺 灣的英(外)語教學回到因地制宜、適才適性、批判學習、平衡認知的正途。

58 NTU
and
Institute
Social Sciences
超越天啟 疫病、全球化、人類世

臺灣書院的傳統與現代

Academy in Taiwa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張崑將、張溪南/著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31 ISBN 978-986-5452-70-4 NTD 700 2022 年 1 月

本書考察了臺灣傳統書院,依照開墾南北順序分【臺南篇】、【高屏篇】、【嘉雲篇】、【彰 投篇】、【臺中篇】、【新竹苗栗宜蘭篇】、【臺北基隆篇】到【離島篇】等 50 所,外加【當代 書院篇】5 所。本書發現傳統書院大皆消失,特別是開發最早的臺南市及最晚的臺北市,書 院幾乎不存。保存比較完整的書院多已宮廟化。本書亦介紹當代臺灣新興書院 5 所,以展現

其對傳統書院精神的繼承及創新的多元風貌。最後綜論臺灣書院的脈絡性轉化特色,以及書 院作為大小文化傳統的合流與分流狀況分析與比較,冀望臺灣書院能夠再興並在當代活化, 完成現代化的轉型。

儒家思想與 21世紀的對話

Dialogu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he 21st Century 黃俊傑/編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32 ISBN 978-986-5452-98-8 NTD 480 2022 年 9 月

本書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贊助的《儒家思想的 21 世紀新意義》研究計畫(2019.8.12022.7.31)第 1 年度之研究成果。在 21 世紀人類的歧路與苦難之中,源遠流長的儒家傳統 到底能提出什麼意見?儒家如何應對 21 世紀世路的荊棘、崎嶇與磨難?本書是 14 位研究 儒學的學者,針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思考。本書共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儒家思想與 21 世 紀」,共有 8 篇論文,主要內容都是探討中國儒家思想的不同面向,或朝鮮、日本、越南儒 學的核心價值,及其在 21 世紀可能具有的新意義。第二部「儒家思想面對現代挑戰」包括 5 篇論文,提出儒家思想面對現代挑戰的因應之道。

繽紛的東亞思想交流史中,多元文化碰撞、協商與轉化的深度、高度與厚度。

59 東亞文明研究 Research in East
東亞思想交流史中的脈絡性轉換 On the “Contextual Turn” in the History of Intellectu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黃俊傑、安藤隆穗/編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108 ISBN 978-986-5452-71-1 NTD 500 2022 年 1 月 本書所收 15 篇論文,是兩位編者所合作的三次國際研討會所發表論文的選輯,全書環繞在 思想交流史中常見的「脈絡性轉換」現象加以分析。本書第一部 6 篇論文,都在東亞思想交 流史視野中,探討儒學重要概念所經歷的「脈絡性轉換」;第二部 9 篇論文,從近代日本與 西歐思想交流的視野,分析近代日本思想的「脈絡性轉換」之過程及其結果。本書揭開色彩
Asian Civilizations

Ryukataikan: A Collection of Ryukyu Songs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A Transcription, Vol. 1-3 池宮正治、大城學、前城淳子、田口惠、石川惠吉、大城亞友美/主編

(第一卷)ISBN 978-986-5452-12-4 NTD 1200 2020 年 2 月

(第二卷)ISBN 978-986-5452-53-7 NTD 1200 2021 年 4 月

(第三卷)ISBN 978-986-5452-81-0 NTD 1200 2022 年 5 月

60 NTU Library Publication 學舍景 國立臺灣大學逍遙 Academic Scape: Promenad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西野嘉章、陳光華/編 ISBN 978-986-5452-37-7 NTD 1500 2020 年 11 月 本書透過前東京大學總合研究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教授的藝術之眼,領略臺大校園與建築之 結構嚴謹而充滿視覺秩序的另一面。西野作品利用魚眼透鏡和全景呈現方式,展露出藝術家 以全視角度進行觀看之用意,希冀藉由深度透視方法在有限框架中積極囊括及表現所見之
聽見百年美聲與歷史風情
片、繪葉書、珍貴歷史文獻資料,收集與梳理當年報章雜誌及書籍相關音樂報導,並訪談多 位音樂人後代考證史料,以一般大眾可輕鬆閱讀的方式行文,細數戰前臺灣曲盤工業發展脈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歌大觀(一)、(二)、(三)
物,除了隱含對無窮知識的孜孜追尋外,更凸顯臺大作為學術殿堂的崇高與神聖性格。 留聲曲盤中的臺灣
Taiwan in Phonograph Records: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nd Historical Moments of a Century 徐登芳/著 978-986-5452-41-4 NTD 800 2021 年 2 月 本書主要介紹自 1914 年起到二戰前臺灣唱片工業的萌芽與興衰,內容不僅涵蓋臺灣出版的 唱片,更觸及日本、中國和東南亞發行的相關曲盤作品,取材視野寬廣,輔以近千幀經典照
絡、唱片歌曲內容和相關歷史風情,喚起人們的臺灣記憶。
沖繩在二次世界大戰歷經戰火摧殘,史料文物毀失殆盡,現存於臺大圖書館的許多琉球抄本 益形貴重。其中臺北帝國大學時期自沖繩抄錄的琉球文學典籍《琉歌大觀》,是原著者真境 名安興採集與考證琉球歌謠的心血之作,且為唯一傳世版本。 臺大圖書館與琉球大學藉由跨國合作計畫,將臺大館藏《琉歌大觀》進行翻刻暨現代日文語 譯,出版全文刊本《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典藏琉歌大觀》全四卷。第一卷各輯歌謠以三段式 編排,上段為翻刻原文,中段為日文語譯,下段為注。卷末附上日文語句索引,以方便學界 了解與利用。第二卷翻刻館藏:(1)《琉歌大觀 卷貳》〈第五輯〉至〈第八輯〉及(2)《琉歌 大觀 卷參》〈第九輯〉至〈第十二輯〉。各輯歌謠以三段式編排,上段為翻刻原文,中段為 日文語譯,下段為注。卷末附上日文語句索引,以方便學界了解與利用。第三卷翻刻館藏: (1)《琉歌大觀 卷三》〈第十三輯〉及(2)《琉歌大觀 卷四》〈第十四輯〉至〈第十七輯〉。 各輯歌謠以三段式編排,上段為翻刻原文,中段為日文語譯,下段為注。卷末附上日文語句 索引,以方便學界了解與利用。

親至臺大出版中心校園書店

校總區書店

臺大校總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1 號)總圖書館地下一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 ~ 星期五 8:30~17:00(例假日休息)

電話:(02) 2365-9286

校史館書店

臺大校總區(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 1 號)臺大校史館二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 ~ 星期六 09:00~17:00

(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二及國定假日公休)

電話:(02) 3366-1523

水源校區書店

臺大水源校區(臺北市思源街 18 號)澄思樓一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 ~ 星期五 8:30~12:00, 13:00~17:00(例假日休息)

電話:(02) 3366-3993 分機 18

向經銷商、展售處或網路書店查詢訂購

國內經銷通路

三民書局重南店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61 號 (02) 2361-7511 分機 113

三民書局復北店

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 386 號 (02) 2500-6600 分機 130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 85 號 (04) 2226-0330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209 號 1 樓 (02) 2518-0207

臺灣學生書局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75 巷 11 號 1 樓 (02) 2392-8185

樂學書局

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 138 號 10 樓之 1 (02) 2321-9033

南天書店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83 巷 14 弄 14 號 1 樓 (02) 2362-0190 分機 10

唐山書店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333 巷 9 號 B1 (02) 2363-3072

聯經新生門市

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94 號 (02) 2362-0308

紀州庵文學森林

臺北市中正區同安街 107 號 (02) 2368-7577

水木書苑清華大學校園門市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 101 號風雲樓 1 樓 (03) 571-6800

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新竹市光復路一段 459 巷 19 號 (03) 564-1232 女書店 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56 巷 7 號 2 樓 (02) 2363-8244 誠品 R79 中山地下書街「出版糧行」

向臺大出版中心訂購

一、匯款 經本中心報價後,請前往銀行匯款。 銀行:華南商業銀行台大分行 戶名:國立台灣大學 401 專戶 銀行代碼:008 帳號:154360000028 (完成匯款手續,請傳真 02-3366-9986 或 E-MAIL 至 ntuprs@ntu.edu.tw 提供匯款證明影本。查詢確認後會安排寄書。)

(02) 2365-9286 或傳真:(02) 2363-6905,由專人 為您服務。

國外經銷通路

聯合發行公司 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 235 巷 6 弄 6 號 2 樓 (02) 2917-8022

萬卷樓圖書 臺北市羅斯福路二段 41 號 6 樓之 3 (02) 2321-6565

樂學書局 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 138 號 10 樓之 1 (02) 2321-9033

臺灣學生書局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75 巷 11 號 1 樓 (02) 2392-8185

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永和區成功路 1 段 80 號 18 樓 (02) 2926-6006

紀伊國屋書店海外部 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 205 號 8 樓 802 室 (02) 27761216

楨德圖書海外部 新北市新店區寶興路 45 巷 6 弄 6 號 5 樓 (02) 8919-3186 分機 21 廈門對外圖書公司 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 809 号厦门国际文化大厦裙楼 5 楼 (邮编:361000)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城邦出版社 香港灣仔駱克道 193 號東超商業中心 1 樓 德慧文化圖書 香港荃灣青山公路 264-298 號南豐中心 19 樓 08 室 文生書院 東京都文京区本郷 6 丁目 14 番 7 号 網路書店 博客來網路書店 www.books.com.tw 三民網路書店 www.sanmin.com.tw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www.wunanbooks.com.tw 灰熊愛讀書(iRead)www. i read.com.tw TAAZE 讀冊生活 www.tazze.tw 誠品網路書店 www.eslite.com 臺灣學生書局 www.studentbook.com 國家網路書店 www.govbooks.com.tw

如何購買?
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 16 號 B1 之中山地下街(近捷運雙連站)  (02) 2563-9818
三、團購服務 一次購買 50 本(含)以上,享有優惠折扣 7 折, (本校系所實驗課程相關之教科書籍、特價書或影音光碟公播版本, 則不再提供優惠,依本中心報價為準) 出版品經銷通路
二、信用卡付款 本中心提供信用卡付款購書服務, 請撥打服務專線: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