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修持與跨界》線上試閱

Page 1

目 次 圖表目次 v 作者簡介 vii 謝辭/齊偉先 xi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齊偉先 1 第壹部分 臺灣社會的宗教風貌 第二章 佛教與現代性:多元文化脈絡的臺灣佛教變遷 /劉怡寧 41 第三章 道教研究的社會學課題與當代道教處境/丁仁傑 85 第四章 儀式、香火與廟宇:現代治理情境中的傳統民間信仰 /齊偉先 129 第五章 團體與社會共舞:臺灣基督宗教與社會變遷/黃克先 159 第貳部分 宗教議題的省思與知識構框 第六章 邁向世俗化的多重路徑:從交互比較的觀點重新檢視 中文語境中的世俗化概念/林峯燦 185 第七章 臺灣宗教的量化詮釋:探索量化研究的議題與變遷 /范綱華 223
第參部分 跨社會流動的宗教 第八章 離散、移民或少數族群?東南亞華人民間教團研究的視角 /林育生 261 第九章 一貫道的當代轉型:從民間教派到跨國宗教/楊弘任 293 第十章 華人穆斯林的亞洲離散:穆斯林社會研究的視點/邱炫元 333 索引 365
作者簡介 (依文章順序排列) 齊偉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文化社 會學、藝術社會學與社會學理論。近年來的研究主題聚焦於臺灣民間信仰 的社會學分析,試圖從非西方、非基督宗教的視角,反省宗教社會學傳統 中既有分析框架的侷限,並探究臺灣現代社會治理環境中,民間信仰的發 展與變遷。相關近作有〈雲嘉地區媽祖廟參香網絡的時空因素:分析參香 群的圈域研究〉、〈臺灣漢人民間神明信仰的現代性〉、〈臺灣民間宗教儀 式實踐中的「品味動員」:陣頭、品味社群與宗教治理〉、〈漢人民間宗教 與新媒體: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構〉。 劉怡寧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職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與兼任 助理教授。博士論文為《宗教治理與文化創新:臺灣人間佛教的現代性》, 以人間佛教為案例,探索佛教與現代性。近年來與宗教社會學相關的研究 主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現代性、禪修與日常生活實踐,二是生 態、宗教與環境行動。 丁仁傑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 究員。專著有《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1999 )、《社會分化與宗教制 度變遷》( 2004 )、《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 2009 )、《重訪保安村》 ( 2013 )、《民眾宗教中的權威鑲嵌》( 2020 )。譯有 David Jordan 的《神、 鬼、祖先》、 Steven Sangren 的《漢人的社會邏輯》等。

范綱華

viii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黃克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宗教社會學、都市底層研究、 質性方法、微觀社會學,關注的研究議題包括華人社會宗教發展、政教關 係、基督宗教以及都市邊緣群體。曾在中、英文期刊發表多篇宗教相關的 論文,著有專書《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與林瑋嬪合 編《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 林峯燦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佛光大學社會 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擔任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專長 領域為巫術與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以及社會學理論。近幾年主要關 注文化概念的歷史轉折、精神分析的社會學內涵,以及比較視野中的中國 研究。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 的研究領域為健康與疾病社會學、社會人口學、宗教社會學。近年的研究 集中在臺灣民眾的宗教參與形式與內涵、宗教信仰與身心福祉的關聯,以 及幸福感的內涵、測量與社會條件。 林育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泰國宗教、性別 與社會文化。近幾年的研究成果,主要討論一貫道與泰國社會文化及制度 佛教間的關係,論文發表於《亞太研究論壇》、《民俗曲藝》、《東南アジ ア研究》、 Asian Studies Review 、 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 等期刊。目前亦正進行印度教、民間信仰等泰國制度佛教 外宗教實踐的研究。

邱炫元

作者簡介 ix 楊弘任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宗教社會學、社區研 究、科技與社會、現代性與社會理論等領域。關於社區研究之代表性著 作,見《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專書;關於一貫道研究,見與法國學者畢遊塞共同主編之《從臺灣到世界: 二十一世紀一貫道的全球化》。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開授宗教社會學、文化研究、印尼社會與文 化、伊斯蘭與現代世界,以及全球化與社會變遷等課程。已經出版多篇印 尼華人穆斯林和印尼伊斯蘭研究的論文,目前正進行臺灣印尼穆斯林社群 的田野調查,同時關注印尼華人的傳統民間宗教、臺灣的印尼華商等議題。

謝 辭

走到可以提筆寫謝辭的這一刻,除了一點疲憊外,只剩下感恩!回首 整段歷程,能夠將大家找來一起構思,定期交流討論,最後完成這本書, 若沒有一點機緣還真無法成就。深感人世間最短的路途,往往不是筆直的 道路。首先要感謝的是本書的各篇作者,在兩年多前受邀參加此專書寫作 計畫時,慷慨應允參與,並在過程中包容地接納主編所提的修正建議與所 給予的壓力。最終成就了這本從社會學觀點所勾勒的臺灣宗教圖像,雖然 不能說是提供了完整的圖像,卻是一次新穎並且有意義的嘗試。 當然,背後提供作者群得以進行討論的機制功不可沒。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主題研究小組」這項制度設計,提供各方學者一個以「多 元宗教」為主題的討論平臺。透過這個平臺,各篇作者及其他參與討論的 學者得以定期聚會討論,凝聚共識。作者群花了兩年的時間沉潛,其間曾 舉辦一次初稿階段的研討會發表以及一次閉門工作坊,從中獲得許多建設 性的修改意見與啟發,本書的架構與具體內容即在這過程中逐步確認。其 中,要特別感謝時任社會所所長的謝國雄教授對多元宗教主題研究小組的 大力支持,以及對本專書寫作計畫的鼓勵與建議,他的支持為我們的專書 計畫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誠如本書的核心主張,宗教不該被視為透過客觀科學定義所框限出來 的知識對象,而是社會論述所建構的對象。基於這個立場,作者群從既有 的宗教研究與相關論述出發,在這基礎上反思臺灣社會為自己建構出什麼 樣的宗教圖像。如果說,這個圖像的建構,如同對臺灣宗教發展出「按圖 索驥」的圖譜描繪,那麼本書自我定位的考察重點,並不在於「驥」,而在 於索驥的「圖譜」如何被建構。是以,本書的主題不著重在進行個案分析 或者實證式的經驗對象探索,而是以一種類似 critical review 的調性,捕捉 臺灣的社會論述正在建構什麼樣的宗教圖譜。這個基調有別於一般由多個 實證經驗研究所集結的專書,鮮明地標示著本書的重要特色。此外,本書
xii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跨越學門,從宗教人類學、宗教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中,進行社會學式的 轉譯與創造式的解讀,發展出宗教社會學本位的反省與思考。這個集體嘗 試,對臺灣社會學界的宗教研究來說,有著盤整論述、導引思索未來研究 發展方向的重要意義。 在這本書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曾經歷了許多因緣不具足的遺憾。在 敲定本書內容的前期階段,原本也期待能規劃有以族群(如客家人、原住 民)、神鬼、性別、醫療、環境等多個議題作為分類的主題篇章,但皆因不 同原因而未能成案。這未竟之願,有待未來繼續努力。 感謝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品委員會及兩位匿名審查人,在本 書審查過程中給予許多建設性的重要意見,以及編輯謝麗玲在全書潤稿上 的專業協助與努力。此外,特別感謝參與初稿研討會的學者,包修平、李 玉珍、林本炫、林美容、林敬智、高晨揚、張超然、張維安、陳杏枝、陳 家倫、陳緯華、趙星光、劉韋廷、謝世維(依姓氏筆畫順序),他們在研 討會中分別參與主持和評論,給予各篇初稿有益且豐富的修改意見,謹此 一併致謝。特別要提及的是湯志傑、蔡博方兩位學者的大力協助,兩位在 研討會及閉門工作坊花費大量心力,詳讀多篇文章並給予具體建議,對本 書後期的意見凝聚提供非常大的幫助,特此銘謝。最後特別感謝助理林明 緯,從專書規劃之始到最後的校訂,不僅費心竭力,更在各方面提供許多 很有助益的建議,讓本書能順利出版,功不可沒。 齊偉先 2022/9/7 南港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齊偉先 「宗教」這個源於西方社會語義脈絡的詞彙,在西方思潮影響下,透過 日文的翻譯進入了中文世界。而這個詞在臺灣就像一面折射鏡,十九世紀 末以來殖民者透過它來理解臺灣的文化,生活在臺灣島上的漢人也開始透 過這個折射鏡來進行自我觀照。隨著二次大戰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延 續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及相關法律,「宗教」在戰後以新的方式在臺灣深化成 為社會語義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看,談論臺灣社會中的宗教,涉及的 不是學者如何決斷地透過定義框限出研究對象的範圍,而是這個詞彙在臺 灣社會如何被解讀、操作、進行定義、進而進行自我觀察與自我建構的過 程。這個社會建構論的立場,提醒我們對研究對象的選擇與界定,必須同 時考量臺灣社會透過「宗教」進行宗教建構的向度。 讓我們先嘗試進行一場跨時空的旅行,回到古希臘文明的時代,那個 人類城邦民主起源的時期。這時期也是個到處充滿神明信仰、並透過希臘 悲劇這個公眾展演形式不斷再生產民眾神觀的時代,一個還沒有「宗教」 字眼的時代。我們似乎可以企及一個非基督教式的宗教想像,一個可能更 貼近臺灣傳統信仰模式的情境。在這樣的聯想與對比中,可以體悟到在臺 灣存在某種宗教的奇觀:社會中同時並存了至今仍蓬勃發展的民間信仰 (體現某種古文明式的宗教模態)與人間佛教這類符合現代化民主治理邏輯 的宗教組織模式。 這雖是臺灣的奇觀,但類似的內在張力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曾出現 過。當時的希臘悲劇劇作家 Aeschylus (埃斯庫羅斯)以古希臘流傳的神 話歷史創作了一齣有名的三聯劇「奧瑞斯泰亞」( Oresteia )。這齣劇在當 時頗有孤篇壓全古希臘之勢,內容表達了當時代希臘民眾的神觀。這是齣
2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由三個劇情連續的悲劇「阿格曼儂」( Agamemnon )、「奠酒人」( Libation Bearers )、「和善女神」( Eumenides )所組成的三聯劇,圍繞一個核心主 題:在新舊秩序遞嬗的過程中,新世代神明宙斯、阿波羅與舊世代神明 復仇女神之間出現了治權上的矛盾,前者體現的是新型態的正義價值觀, 後者代表舊世代以報應與嚇阻進行統治的秩序治理邏輯。在世代交接的當 口,兩個世代的神明之間因爭奪雅典城邦統治的正當性而存在高度的緊張 性,城邦民眾要如何抉擇他們所面對的治權機制?這個難題最終委由智慧 女神雅典娜負責解決,祂決定依民主方式由城邦公民透過投票票決,並在 祂機巧智慧地介入後得到圓滿的結局,這過程讓兩種維持秩序的治理精神 透過城邦公民民主程序的機制,分別在雅典城獲得某種正當性的安置。劇 中雅典娜揭示的是,在一個城邦公民覺醒的新秩序年代,仍不能缺少透過 報應嚇阻來維持社會秩序的舊力量。更有趣的是,雅典娜的介入讓整個發 展過程展現出人神共工的精神,換言之,新秩序是透過人、神兩造共同確 立。這在當時奪得票決冠軍的三聯劇,劇中的主題不會僅只是劇作家的個 人想像與創意而已,必然相當程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情境中的重要議題, 例如反映了古希臘人在城邦民主時代中,如何思考及定位政治制度與神觀 信仰之間的關聯性和正當性。同樣的主題,在一個公民覺醒的現代社會, 人們自覺(絕)於超越越界的距離能有多遠,或應該能多遠?現代社會在 建構「宗教」的過程中,(不論是自覺或非自覺)都圍繞這個主題在進行。 臺灣的奇觀在於,臺灣島上同時存在著不同的方案,這些方案針對這個主 題提供各自的實踐圖像。 社會學在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無疑發揮了推波助瀾的力道。關心現 代宗教議題的學者,往往努力將基督教式的宗教想像進行文明式的轉化詮 釋。例如 Charles Taylor (查爾斯.泰勒)的理論建構,嘗試將宗教轉化成 現代社會秩序中的精神,以一種時代精神( Zeitgeist )的思維來掌握宗教在 現代社會的延續( Taylor 2007 )。另外一些論述,則將「宗教」逐漸建構成 一個與其他社會領域分化開來的特殊領域。這樣的設想,十分接近臺灣現 代組織化的各類宗教所呈現的圖像,但這個圖像,卻無法涵攝仍在民間以 「古文明」模式存活下來的信仰文化,如臺灣自十七世紀以來就存在並持續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3 發展的漢人民間信仰與原住民的傳統信仰。這些信仰文化類似古希臘城邦 年代公民理解的舊秩序力量?如果是,二十一世紀臺灣的宗教奇觀也許能 透露更多訊息,豐富宗教社會學的議題。 本書旨在以宗教社會學的視角,檢視截至目前為止針對臺灣宗教所進 行的相關研究,試圖從宗教社會學的立基點,對既有的相關發現與觀點框 架進行創造性的轉譯和延伸開展。一方面,這將與西方宗教社會學的傳統 構框進行對話,從臺灣這個非西方社會的宗教現象出發,發展出有別於傳 統宗教社會學理解構框的一種新的分析概念框架,提出如「入世化」、「儀 式優位」(及其所衍生的儀式性修持技藝)、多元的宗教主體性等。這些相 關概念的開展,標舉著臺灣當代宗教的樣貌特徵。另一方面,本書在對宗 教相關研究的成果進行創造式的解讀與宗教社會學式的轉譯時,必然涉及 學科視角的劃界。本書各章的討論在圍繞著與臺灣相關或對臺灣極具參照 價值的宗教現象與研究成果的同時,試圖開展宗教社會學尚待開發的許多 重要議題,藉以豐富宗教社會學的界域。此外,本書針對宗教領域所進行 的創造性探勘,同時是重繪臺灣社會異質性的一種嘗試,目前已經有許多 戰後政治、大眾文化、藝術電影文學等相關綜論,而本書某種意義上補足 了這個尚待填補的領域。 一、宗教社會學中「宗教」語義系譜的近代演化 宗教社會學在西方知識體系發展的過程中,早期在建構宗教概念時, 主要奠基在兩組重要概念之上,一是神聖與世俗,另一個則是巫術與宗 教。在論述神聖與世俗方面,嘗試探索與建構的是「宗教」範疇的實質內 涵,這樣的討論脈絡,其實來自於神學與哲學等相關討論所奠立的基礎。 而巫術與宗教的劃界,則受惠於人類學的研究,西方宗教社會學者將宗教 標示為社會演化過程中所出現、有別於巫術的一種特殊領域,其中的關鍵 在於宗教的社會性超越了巫術的地方社群性。這裡所謂的社會性,指的是 與整個社會的政治權力、經濟變遷或文化底蘊相互影響與扣連的特性。換 言之,西方宗教社會學者放大了那些與神聖連結而足以衍生出社會性的相
4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關現象考察,將之視為是社會學探索宗教議題的重要任務。 在歐洲社會語義的發展中,宗教這個詞彙的現代意義,最早可溯及宗 教改革之後。到了歐洲民族國家出現,政體上確立了政教分離模式後,等 於同時確立了宗教一詞在現今被理解的內涵。政教分離的這個歷史脈絡, 等於同時確立了宗教這個現代詞彙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區隔於國家政治之外 的領域。如果我們將國家政治所涉及的龐雜治理範疇,理解為世俗的範 疇,那麼宗教與政治的區隔也就引導出宗教是區隔於世俗之外的寓意。進 入這樣的歷史脈絡,也就不難理解,後來的西方學者在知識論述上,採用 神聖與世俗的區隔框架來定位宗教的範疇。 1960 年代之後,西方社會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社會重建。隨著時 代的變遷,既存宗教的發展與新興宗教的出現,都讓學者開始意識到宗教 研究需要更多新的概念與框架來描繪。其中, Max Weber (韋伯)的世俗 化論述是否經得起現代社會檢驗,便成為相關學者檢視的重點之一。不同 派別的學者延伸各自對世俗化的解讀,展開對現代社會的診斷。一種最為 簡化的解讀,是將世俗化詮釋成宗教式微的同義詞,並以此來論述及反省 西方現代社會中,宗教在哪些意義上確實式微、或在哪些意義上出現完全 相反的發展。其中最為直觀的證據,就是西方社會民眾參與教堂活動的動 能在降低中衰退。許多數據都顯示,西方社會民眾參與教會活動及宣稱自 己是教徒的比例,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Gallup & Lindsay 1999 )。另外一些 學者,卻在宗教效應的層面上發現許多線索,指出民眾的宗教參與在傳統 形式上雖然降低,但卻轉移改宗到其他宗教作為出口,或者以各類或顯或 隱的形式進行許多「類宗教」的實踐。其中 Robert N. Bella ( 1967 )的公 民宗教( civil religion )、 José Casanova ( 1992; 1994 )的公共宗教( public religion ),堪稱是 1960 至 1990 年代初期,將宗教發展架接至公民社會的代 表性理解模式論述,表面上看似宗教朝向公民實踐轉向,隱含的意思是宗 教精神披著另外一個外貌而延續。 Thomas Luckmann ( 1967 )的隱性宗教 ( invisible religion )論述,基本上也是屬於這類論點的理論性論述。這類論 述的基調,基本上承認傳統宗教實踐模式已式微,但仍堅持主張在現代社 會的世俗生活中,宗教實踐的精神仍隱身存在並發揮作用,代表一種隱性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5 的宗教實踐模式。這類說法大約都成形於 1960 與 1970 年代,但自 1980 年代 末期開始,許多宗教現象蓬勃發展的實證現象,卻根本地挑戰了「宗教式 微」的預測及主張。 根據西方各個不同國家的問卷調查,發現「上教堂」的宗教實踐與 「信神」的宗教認知有明顯分流的趨勢。上教堂這類傳統辨識宗教歸屬的指 標,雖然明顯下降,但信神的指標,卻仍維持高檔( Berger 1999; Priest & Nieves eds. 2007 )。也因此,許多學者開始正視這類新的發展趨勢,例如 Grace Davie 便由此現象發展出「有信仰但沒有宗教歸屬( 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 )」的說法( Davie 1990 ),承認民眾在傳統制度化宗教的參與 確實降低,但仍維持對神的信仰與信念。由此所開展的現代宗教現象的討 論,強調實踐面不應侷限於上教堂、做禮拜、查經、參加團契活動等這類 傳統宗教實踐模式,而應更廣義地含納新型態的實踐模式。這相當符合西 方現代社會個體化的風潮,個人在認知及實踐模式上可以有高度的詮釋與 選擇權,因此開展出許多新的說法,包括「生活中的宗教(lived religion )」 (Hall 1972; McGuire 2008)、「替代性宗教(vicarious religion)」(Davie 2007)、 「瀰散性宗教( diffused religion )」( Cipriani 2017 )、「氛圍宗教( atmosphere religion )」( Engelke 2013 )等。這些觀點嘗試捕捉現代社會中個體化的信 仰實踐、去制式化的儀式參與,強調有高度個人或社群信仰的多元詮釋空 間。在這一支線的發展中,「宗教」被理解成:( 1 )以信仰為核心的實踐 模式可以高度去制式的儀式化,社群性也不必然很高,因此( 2 )宗教一詞 成為標示個體實踐特徵的詞彙,無法作為標示以組織為理解基礎的類別概 念。透過這樣的轉化,「宗教」勉強維持了在宗教社會學學術領域討論的正 當性。 在西方基督教體系之外的領域,自 1980 年代以來,確實有許多非常蓬 勃的「宗教」發展。歐美社會中新興宗教教派的出現、東方宗教的傳入, 都讓宗教式微的預測獲得明確的否證。其中,發展宗教經濟理論的學者 群,透過宗教市場的概念建構出具體的框架,並從歷史發展及現況上進行 許多檢證與研究,對宗教蓬勃發展提出許多解釋。這樣的路數大體上是從 「宗教組織」出發,從它們宗教組織之間所構成的競爭市場提出解釋架構。
6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至於什麼是宗教或宗教組織,都在市場競爭的框架中定義。一些針對這些 新興宗教發展的論述,甚至有意識地模糊化或挑戰「宗教」這個概念,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針對 New Age 這類新興「宗教」進行的研究( Heelas 1996; 陳淑娟 2007 )。這類新興「宗教」團體強調靈性、貶抑宗教,將宗教 認知為是強調權威、主張救贖要靠外在力量的舊傳統,因而試圖區隔自身 與舊傳統的差異,許多靈性團體甚至強調其「靈性非宗教( 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的特質( Ammerman 2013 )。這個新發展對學術討論的重要意 義在於,這是繼宗教與巫術間的劃界之後,再一次出現的新劃界論述工程: 「宗教」與「靈性」之間的劃界。靈性成為西方現代社會中挑戰宗教、取代 宗教,但又同時與之共生的核心詞彙。這也同時證實了,傳統宗教中的某 些元素,確實在西方現代社會新興風潮的論述中持續被摒除。換言之,宗 教這個詞彙在相關論述中所面臨的正當性危機,也隨之醞釀成形。 在以上宗教概念系譜的討論與爬梳中,大致可發現宗教社會學的論述 框架圍繞三組核心概念,分別是「神聖/世俗」、「信仰/儀式」、「宗教 /靈性」,這三組概念構成了探索現代社會中宗教議題不可迴避的三個面 向。這三個面向構成討論的基礎,讓我們可以回答現代社會如何定位及建 構「神聖」的想像、如何定義「宗教」與「靈性」,以及如何理解現代宗 教變遷等問題。而信仰/儀式則是進行這些議題討論時,必然涉及的具體 實作分析面向。本章在以下的討論中,將以這三個面向為基礎,透過臺灣 宗教的現況描繪、對比歐美情境,凸顯臺灣的宗教在什麼意義下具有特殊 性,何以值得成為反思宗教社會學理論框架的出發點。 二、「世俗化」適合用來描繪臺灣的宗教變遷? 在神聖與世俗之間,宗教社會學往往選擇從世俗的視角切入來看神 聖,關心的是圍繞著神聖界域所產生的社會現象,而非神聖界域本身。什 麼是神聖?這樣的問題對社會學者來說,屬於另一個研究領域的範疇。社 會學者承襲了社會哲學的思辨,關心的不是神聖本身,而是人們如何看 待、建構神聖,進而探究這些建構過程與社會現象之間的關聯。更直白地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7 說,社會學者不直接討論神聖,而是討論社會中圍繞著「神聖」而開展出 來的符碼( semiotic )以及相應產生的權力性社會論述建構。 Émile Durkheim (涂爾幹)對宗教的討論中,從禁忌、圖騰的角度切 入,試圖界定與神聖相關的界域。在 Durkheim 看來,社會中人們對一些 特定物發展出行為禁忌、圖騰象徵、儀式行為,這一系列的符碼指向及 建構,屬於圍繞「神聖」所進行的社會建構,宗教與巫術都屬於圍繞這些 神聖物所衍生的現象。但宗教與巫術的主要差異在於,宗教有社群基礎的 集體性,巫術則可以只建立在個別客群與巫師之間的關係類型( Durkheim 1995: 41-42 )。這樣的說法從許多非西方社會的角度看來,也許過於簡化, 但這個立場卻凸顯出社會學理解宗教的一項重要核心:宗教一詞的內涵 必須要能涵蓋社群性、集體性這層因素。在 Durkheim ( 1995: 38, 129-130 ) 的理論中,宗教是社會建構的,而神聖物是宗教建構的起點。換言之, Durkheim 視這些神聖物為出發點,開展出圍繞神聖物的社會集體性討論, 並由此來定位宗教。放在西方現代化脈絡下,以「神聖」為中心所產生的 社會建構,包括組織建制、信仰符碼及儀式符碼等不同面向,都可統稱為 宗教符碼建構。 「神聖」的相反概念是什麼?非神聖並不一定就是「世俗」,我們理解 非神聖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想像,以臺灣民間脈絡來說,就有「人/神」 這樣的理解框架,這個框架中所理解的非神聖,可以指涉的是「人」這個 範疇的各種意義框架所衍生的可能想像,例如「人」可以被理解為具有成 聖、成佛潛力的存有。換言之,「神聖」的對反不必然是社會學習慣理解 的「世俗」。社會學界之所以會將這兩者視為一組對比的差異概念,其實與 社會學者採取某種立場作為切入點有關。西方社會學在建構宗教的相關概 念時,因其處於基督教社會這個特殊脈絡中,基督教社會發展的路線自然 影響了社會學建構「神聖」及其對反概念「世俗」的內涵理解。以 Weber 為 例,他在前述宗教符碼的建構中,將此議題帶往資本主義起源與何種宗教 符碼的社會建構有關( Weber 1992[1930] )。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一文中, Weber 爬梳出選擇親近性這個理解概念,但在歷史某個時期的緣合 嫁接過程中,資本主義背後這個理性計算的精神,讓宗教符碼的社會建構
8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逐漸喪失曾經在社會各層面所擁有的主導影響力,社會各層面開始內化並 發展出各種特定理性計算的邏輯。這個過程,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種 「世俗化」的變遷過程,「世俗化」是用來描繪這個歷史情境所衍生的一系 列社會變化:西方基督教社會從過去政教合一的社會型態,逐漸發展成政 治與宗教有各自的運作邏輯及獨立領域,社會的政治、經濟等許多方面, 不再被宗教力量與宗教組織主導。 但「世俗化」是一個適合描繪臺灣宗教變遷的概念嗎?許多學者都已 經指出,西方社會的「世俗化」現象並不曾在臺灣發生(丁仁傑 2004 ;齊 偉先 2010 : 8 )。如果是如此,在臺灣的脈絡下討論宗教,是否需要世俗化 這個概念?事實上,在臺灣宗教的學術討論脈絡中,世俗化這個概念往往 被轉義而用於兩個意義層面。一是將臺灣民眾基於自利性的世俗動機而風 潮式地進行某些宗教或「類宗教」(如術數)的視為是「世俗化」的表現。 這樣的理解背後,立基於特定預設,亦即強調現代社會的發展進程是一種 依世俗邏輯運作的發展,過程中在宗教或與類宗教領域所引發的新風潮或 趨勢,被等同視為是世俗化現象的一隅。而當這些現象本身的內在邏輯與 現代理性的價值有所扞格時,這些「世俗化」現象就會被以負面的方式定 位。例如瞿海源( 2013 : 13 )曾將星座流行在臺灣社會的盛行,理解為一 種世俗化的現象,而當他在研究中發現教育這個代表人文世俗理性的重要 指標,與算命、看風水呈現正相關,並且指出安太歲在民間廟宇有盛行的 趨勢時(瞿海源 2013 : 32 ),這些宗教領域中與現代理性價值不相符的世 俗化趨勢也就被間接賦予了負面的內涵。 另一種理解世俗化的方式是從宗教團體涉入俗民社會的角度切入, 將世俗化理解為宗教團體開始積極涉入社會世俗事務。這樣的理解可以同 時有兩種評價方向,其中一項偏負面,指涉宗教團體的經營模式過於「媚 俗」、亦即過於遵循世俗營利理性邏輯,這被視為有損宗教以濟世救人為主 要目的「宗教正確」形象。此外,還有另一類比較正面的理解,例如指涉 人間佛教團體走出過去十方叢林的傳統封閉模式,開始走入社會、人群, 在民眾的世俗生活中傳法或規劃各類社會福利等有益社會公眾的活動。但 在這樣的理解脈絡下,「入世化」應該才是一個比較符合臺灣語境的概念。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9 這樣的理解之所以和西方的世俗化不同,在於佛教團體這類正面「世俗化」 的發展過程同時也引發一種俗世民眾生活的「聖化」。俗世生活中的民眾, 尤其居士,在這過程中,得以有更多管道接觸佛教的修行活動。如同 Stuart Chandler (斯圖亞特.錢德勒)在描繪臺灣的佛教團體時所述: 世俗化同時內含有入世化( laicization )的元素,也就是俗眾和僧 侶的實踐相互交集。僧人將他們的焦點放回塵俗世界,並指導虔 誠的俗眾如何將神聖的元素帶入他們的生活中。寺院的神聖生活 在世俗化( secularized )之際,俗眾的世俗生活也同時處於神聖化 ( sacralized )的過程。( Chandler 2006: 188 ) 前述一些比較偏負面評價的理解模式,亦即認為民間出現一些「宗 教不正確」的亂象或風潮、部分宗教團體的經營模式有過多營利理性的考 量,這些帶有負面評價的現象與其說是世俗化,不如視之為相關儀式活動 的提供者,在資本意識高漲的社會環境下所生產的新型態經營方案,伴隨 驅動了參與方(一般民眾)相應產生新的儀式投資的認知。這類規劃,有 些在民眾端並不一定被認知和宗教有關(例如媒體傳播中的術數),有些則 明顯屬於是傳統宗教領域(如光復後臺灣廟宇才逐漸廣泛出現的光明燈、 安太歲等服務)。它們的共同特性是,這些新的儀式規劃驅動並擴大了參 與者將自身福祉和儀式參與之間建立相互連結的多元想像。由於這些服務 大多需要收費,因此可以理解為與服務提供者的經營思維連動。依循這個 理解,與其用深植有西方語義色彩的「世俗化」來標示這樣的發展,不如 標示為宗教領域的資本化經營風潮更為準確。西方的世俗化概念是宗教力 量在某些意義上的退守,變得無法影響過去曾支配的領域,亦即社會不再 受宗教力量支配,因此變得世俗,而不是宗教領域變得不純粹、變得「世 俗」。但臺灣這類宗教領域資本化經營的風潮,反而是宗教領域藉由某些新 的經營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其儀式活動,算是宗教領域影響面的擴大,這 與「世俗化」在宗教社會學論述中的原始意義其實是背道而馳的。 至於針對宗教團體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模式變得多元及積極的新發展,
10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比較適合的相應表述是宗教團體的「入世化」。這個「入世化」的發展, 在佛教團體的變化最明顯,但民間廟宇或其他宗教團體的社會參與,在型 態及積極度上也多少展現出新的發展面貌。以臺灣近年來人間佛教的發展 為例,符合臺灣佛教脈絡的貼切詞彙是出世與入世。這兩組詞彙的內涵差 異在於,出世與入世指涉的是成佛、成聖在修行法門上的差異,也就是修 煉行為導引的模式差異。在這樣的理解框架中,成佛、成聖的指向是神聖 的,世俗面(塵世)則是要被超越的,換言之,世俗面在成佛、成聖的發 展路上有其必要的功能與意義,有積極性的存在意義。 入世化體現了臺灣社會在引入「宗教」這個社會語義之後,相應所 產生的許多界域變化,修煉型團體如齋教團體與僧人團體逐漸因應社會對 「宗教」期許的樣貌,而有關鍵性的經營方式變化。有些因而逐漸消逝(如 齋教),有些反而開展出與社會各個面向結合的可能性(如人間佛教的發展 或道教領域的新發展,可參考本書第二、三章)。這類發展歷程,有如「宗 教」持續在臺灣社會內部進行界域的調整與建構,不斷生產與現代世俗生 活新的連結方式,而這類新的連結(也包括一些去連結的調整)形成宗教 進行自我不斷再界域化的過程。這個不斷創造與民眾世俗生活新型態的連 結,並以此來擴大或調整自身在現代社會領域中存在正當性的現象,同樣 發生在其他儀式實踐團體或信仰團體(可參考本書的第四、五章)。本書提 到的「入世化」現象,乃屬於現代社會中宗教領域「再界域化」的一種具 體展現形式。宗教的「再界域化」標示出臺灣現代宗教在發展中與世俗領 域產生關聯的建構變動性。 三、戰後臺灣宗教成長背後的理論意涵 學者對二次戰後臺灣宗教活動的蓬勃發展,大抵抱持一致的看法。從 寺、廟及教堂成長的數量、佛教領域中人間佛教的開展、南傳及藏傳佛教 的盛行、解嚴後一貫道辦道開拓的情況等,種種跡象都顯示宗教組織及宗 教活動的多元性呈現有成長的態勢( Pas 2003: 37 )。但臺灣宗教熱度的升 高,可以代表臺灣的宗教復興( religious revitalization )嗎?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11 從宗教經濟學的理論看來,這樣的理解似乎是對的,但宗教經濟理論 畢竟是以宗教組織發展為主軸的思維。宗教的衰退或成長,在這樣的理論 中,總是以宗教組織的數量及組織量體大小為考量指標:宗教活動的蓬勃 發展,意味著宗教組織、宗教動能的存在。依此,若將臺灣前述的「世俗 化」與宗教復興結合起來,正好可以呼應美國宗教經濟學者的論述,證明 「世俗化」並不意味著宗教衰退,臺灣似乎可成為物質與宗教精神同時成長 的例證。 比較謹慎的學者如 Julian Pas (包如廉),曾提出臺灣的「宗教復興」 是否可以代表社會有更多的宗教熱忱投入( religious commitment )? 廟宇節慶外在熱鬧華麗的表象並不能證明民眾有較強的宗教信仰, 這些現象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對傳統與民俗文化慣例的堅持(作為一 種國家主義高漲的表現)⋯⋯宗教行為( religious behavior )本身並 不能作為宗教信仰與熱忱投入( religious belief and commitment )的 證明。( Pas 2003: 45 ) 從 Pas 對臺灣宗教現象的闡述,我們看到了西方思維與臺灣思維彼此非 常有趣的對遇。他觀察臺灣的宗教現象獲致了一項發現,亦即主張在臺灣 社會的脈絡中,宗教行為與宗教信仰不必然是彼此相互呼應的兩個範疇, 這對西方的宗教文化脈絡而言是頗為新鮮的看法。但同時,他的表述卻也 不經意地透露出他的宗教理解仍有奠基在信仰這個核心基礎之上的殘念: 能夠引發、促成信仰面的熱忱投入,才能算是符合宗教復興的實質內涵。 進一步抽絲剝繭,可以更清楚看到他的這個核心思維,例如他在相關論述 中曾表示:「組織性宗教的衰退並不意味著靈性文化( spiritual culture )的 衰退,靈性文化並不等同於宗教文化( religious culture )」( Pas 2003: 44 )。 這段話顯然是以歐美社會基督教發展脈絡為背景而說的,歐美社會基督教 這個組織化宗教的衰退,並不意味著歐美民眾在靈性文化上也衰退,宗教 文化在此包含了組織化的元素,而靈性文化則指涉另一個更純粹的心靈信 仰面。這明顯反映了歐美社會宗教研究,已逐漸建構出前述所提到新的劃
12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界,亦即「靈性/宗教」之間的劃界( Stolz & Könemann 2016: 15-17 )。從 中可以看出,原本在宗教行為與宗教信仰的討論中被高舉的宗教信仰,在 面對靈性文化一詞時,「靈性」又反超「宗教」成為現代社會中更純粹、更 經得起考驗的核心。若細思索箇中緣由,其實並不矛盾,在這兩兩概念對 比中,被強調的總是精神面的那一方,而這就是西方宗教文化中對「宗教」 一詞的正解。在朝向精神面的路上,當「宗教」遇上「靈性」時,就立刻 對比出教會自身被傳統「制度化」的陳舊拖累,因此歐美民眾的「宗教情 懷」再進一步走向精神面的純化,就只能朝去組織脈絡化挺進,最終成為 棄「宗教」而高舉「靈性」的發展。 如同 Pas 指出的,臺灣的進香活動與宗教節慶的蓬勃發展,確實不能 代表參與者在內在認知上有相應的信仰純度。觀察參與者很容易就發現, 這些熱絡的表象有不少是湊熱鬧而來的,因此這些現象並不能輕率理解為 是宗教復興( Pas 2003: 41 )。至於是否一定只能像 Pas 以真正的虔誠心意 ( true devotion )這個信仰面的指標來判定宗教活動的精髓?這類仍存有西方 式「宗教正確」殘念的立場不是毫無討論空間的,特別是當考察的對象是 一個像臺灣這種非歐美情境脈絡的社會。 宗教儀式活動或慶典本身有其獨立於信仰認知的自主性,換言之,儀 式並非附屬於信仰,因此也就不必然先預設有內在信仰才能產生外在的儀 式性表述( expression )。儀式活動作為表述,本身就有一定的符號性,而 符號性的溝通有其他再生產的邏輯與可能性。從 Durkheim( 1995 )所提的集 體亢奮( collective effervescence )到 Victor Turner (維克多.特納)( 1969 ) 所提的儀式過程( ritual process )的反結構效應,都曾觸及了儀式活動本身 在社會效果上的獨立性,因此,以參與者內在認知或動機來辨識個別參與 者的參與心態,似乎無法撼動儀式活動本身的社會效果及這些社會效果的 獨立存有性。這些以非西方社會的經驗資料所建構的思考方向,提供了我 們以另一種方式理解臺灣宗教的正當性,或者也可以說是提供我們開發另 一種「宗教正確」的可能性。 在儀式這個面向上尤其可以看到宗教社會學與宗教人類學在取徑上的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13 差異。宗教人類學基於民族誌的傳統,社群往往是人類學研究鎖定的對象 範圍,在探究相關儀式時常偏重關注儀式的象徵性,而這象徵性的取徑有 其特殊的優勢,亦即可以從社群這類小範圍的研究,「象徵性地」投射到大 型「社會」,儀式象徵內涵的發現也因此可以擴大運用於「社會」。正因為 如此,宗教人類學的研究很少「去社群脈絡地」處理組織型態變遷或世俗 化這類直接涉及整體社會變遷的議題,頂多只是用「象徵性地」投射方式 來進行聲稱。有別於宗教人類學這類高度貼近「社群脈絡」的處理方式, 宗教社會學的處理則傾向貼近「社會脈絡」,尤其在討論現代社會中的宗教 時,貼近的是現代性、全球化、個體化、世俗化這類社會脈絡性的概念框 架,並在這脈絡框架中勾勒宗教、儀式或信仰型態的變遷與功能。因此, 在這些現代社會脈絡中,儀式有哪些現代社會功能?起著什麼樣的現代作 用?這些問題成為宗教社會學獨特的重要關懷。儀式除了 Turner 的反結構 理解外,也有其他抗拒( resistance )其所處場域的權力運作。這個主題與 Durkheim 從功能論角度切入理解宗教的方式相反,宗教不必然只是整合社 會、創造同質連帶的動力來源,宗教也可能是反結構地重構、與政治產生 緊張甚至對抗張力的重要力量來源。這在下一節中有進一步的申論。 四、政治與宗教之間:宗教作為支配性威權與抗拒的理解 西方宗教社會學在前述的世俗化、理性化理論中,將政教分離理解為 現代社會政治與宗教之間的關係變遷,也就是以分化概念來掌握政治與宗 教之間的關係。這種理解是將宗教這個原本結合支配性權威的領域,視為 經歷了丟盔棄甲、自我釋權的現代發展。在這樣的理解框架中,宗教不僅 變成沒有政治權威,也變得沒有實踐政治抗拒的場域。換言之,在這種理 解下,現代化社會中的宗教,變得相當「去政治」。但社會學的論述中,其 實藏有一顆足以理解政教關係的另一顆種子。 依照 Karl Marx (馬克思)的理論觀點,「宗教是民眾的鴉片」,因為 它被認知為是一種意識形態,在 Marx 看來,宗教是一種「錯誤的世界意識 ( ein verkehrtes Weltbewusstsein )」。換言之, Marx 將宗教視為宰制機制中的
14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一環,代表「被壓迫者的嘆息( der Seufzer der bedrängten Kreatur )」,起著 生產民眾虛假意識的作用( Marx 1843: 71 )。 Marx 的說法雖然沒有真正在 宗教社會學或宗教研究領域中獲得論述的正當性,但將宗教放在社會中的 宰制關係的討論方式,如同遲開旁生的古典種子,後來間接在不同領域的 主題討論中獲得了再生與延續。 James Scott (詹姆斯.斯科特)在 1990 年出版以支配與抗拒為主題的 專書中,討論了支配體系之外產生抗拒的條件與其樣態等議題,其中舉了 一些西方基督宗教的例子( Scott 1990: 115-118 )。 Scott 的論述,無疑是沿 著 Georg W. F. Hegel (黑格爾)主僕論述、 Marx 意識形態理論等這一理論 系譜支脈下的對話與延伸。他提出公開腳本( public transcript )與隱藏腳 本( hidden transcript )的概念區分,試圖捕捉在權力下層的因應方式與技 巧等那些他稱之為抗拒( resistance )的行徑。 Scott 凸顯了左派過於簡單描 繪權力運作與影響,以及過度簡化權力下層內化權力結構之虛假意識的理 解( Scott 1990: 77 ),因而忽略權力下層的因應模式及能量,致使過於理想 化地投射底層解放的可能性。他從馬來西亞農民社群這個非西方社會文化 提煉出來的理論洞見,提供了對權力下層豐富的想像,指陳出一個下層因 應實踐的潛政治( infrapolitics )領域,並指出一些看似與政治無關的領域 如民間信仰,其實是政治型態的基本要素( Scott 1990: 198 )。他也試圖透 過這個潛政治框架,說明革命、顛覆之所以可能出現的原因( Scott 1990: 202 ),這可算是他對左派過於浪漫投射底層解放的可能性的一種回應。 Scott 這個想像頗有潛力,很可以對照到華人社會的情境中,因此相關 的反省論述被一些宗教研究學者引入田野資料的討論中。 Robert Weller (魏 樂博)在討論華人社會的宗教時,就曾以臺灣十八王公廟與中國的太平天 國為例,探索這兩個個案是否可視為是民間的抗拒:一種奠基於宗教的政 治抗拒( Weller 1994 )。這類的抗拒,沿襲 Scott 的反省洞見,並不在於強 調抗拒有顛覆權力結構的面向,而在於勾勒權力結構內部的抗拒元素如何 存在,以及如何潛合權力結構的運作( Scott 1990: 181 )。 從這個路數談宗教與政體威權之間的關聯,與前述西方社會脈絡中延
第一章 導言: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15 續 Weber 的卡里斯瑪( Charisma )與支配關係之間的討論脈絡不同。西方社 會在政教分離的發展脈絡中,宗教對政體的抗拒及對抗,基本上走的是制 度化的體制內對話與反抗模式,因為歐美國家政治領域的正當性已變得不 再是問題,亦即不再需要倚賴宗教來獲取正當性。反之,一些對華人社會 的宗教研究,經常在宗教中找尋政治政體得以運作的基礎,或相反地在政 治政體中找尋宗教得以倖存發展的原因。一些探索華人社會文人政治正統 體系與民間佛、道或民間信仰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基本上乃試圖說明政治 支配權威與宗教之間的相關性,說明彼此之間的共構關聯。但歷史與經驗 資料呈現的不只有共構關係,也同時發現了與政治支配結構相左的宗教力 量存在,這些在政體之外所建立的宗教權威,對政體正當性的潛在威脅與 壓力,一直是個重要的學術議題,也一直是個敏感的政治問題。這從現今 法輪功團體的存在對中國政體所產生的壓力,就可窺見宗教與政治之間潛 在的緊張性。這種緊張性來自於宗教本身內含有權威建構的特質。 宗教的威權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組織內或社群關係中所產生的 關係性威權,另一方面是宗教符號的符碼性威權。前者涉及宗教社群內的 關係位階,往往與該社群內的各類詮釋權柄的認定判準有關,誰有權進行 什麼宗教服侍、誰有話語權與詮釋權,這些都會在宗教社群關係建構、位 階的認定等機制中確立,而這可簡可繁的機制本身,就是一種社群運作中 的權威體制;後者涉及宗教實踐過程中,透過教義或儀式實踐所產生的內 在崇敬,乃伴隨教義與儀式而產生一種符號性權威。如同我們用神聖性來 稱呼某類符碼及物件時,神聖性標示的就是一種藉由符碼產生的權威性, 一種讓人順從的符號性權威性。 無疑地,儀式本身就是一種順從權威的活動,但所順從的權威,不一 定是政治意義上的權威,也可以是政治權力之外的宗教執事權威,如道教 的道士或法師在民間儀式上的權威,或如民俗儀式所倚賴的文化權威。這 些儀式活動背後的權威力量因為在政治權力之外,所以與政治權力之間存 在一定的張力。在 Turner ( 1969 )的儀式分析中,也指出儀式本身有反結構 的(抗拒)功能。若採用一個過度強調信仰認知框架的理解方案,很容易 受制於信仰面的表意符號結構的關聯性思維,而將信仰與宗教理解為(論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叢書 03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Laicization, Cultivation and Translocality: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主    編 齊偉先 作    者 齊偉先 劉怡寧 丁仁傑 黃克先 林峯燦 范綱華 林育生 楊弘任 邱炫元 叢書編輯委員 柯志明(召集人) 王宏仁 王甫昌 藍佩嘉 陳志柔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游紫玲 編輯協力 陳沚琪 宋柏成 封面設計 張瑜卿 內頁排版 游鳳珠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飛燕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 年 11 月 版    次 初版 定    價 新臺幣 62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6319 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臺北市 100047 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 3366-3991~3分機18 傳真:(02) 3366-9986 E-mail:ntuprs@ntu.edu.tw https://pres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電話:(02) 2518-0207 臺北市 104472 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 400002 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 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650-8 GPN:1011101464 本書已通過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品委員會之學術專書審查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入世、修持與跨界:當代臺灣宗教的社會學解讀 = Laicization, cultivation and translocality: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齊偉先, 劉怡寧, 丁仁傑, 黃克先, 林 峯燦, 范綱華, 林育生, 楊弘任, 邱炫元著; 齊偉先主編. -- 初版. --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出版: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2022.11   面; 公分.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叢書;3) ISBN 978-986-350-650-8(平裝) 1. CST: 宗教社會學 2.CST: 文集 3.CST: 臺灣 210.1507 11101592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