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哲學》線上試閱

Page 1



誌 謝

本書是科技部人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公議與公德 — 儒 學 作 為 一 種 公 民 哲 學 立 下 的 觀 點 」( MOST105-2420-H-001-006MY5)的研究成果。除了要感謝科技部 2016 年至 2021 年五年來的

經費支持外,也要感謝本案匿名審查人對本計畫議題的評論與結 構調整的建議。本計畫包括第三年初稿完成後,於 2019 年 9 月 16 日個人在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舉辦的「追尋公民共同體 — 人 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主題研討會」。感謝王一奇、王鵬翔、林明 照、馬愷之、陳閔翔、陳嘉銘、黃冠閔、曾國祥、錢永祥、戴華 在會中的評論、建議與提問,以及會後戴華及黃冠閔分別的建議 與討論。 在我考慮將本書訂名為「公民哲學」時,便趁當時廖俊智院 長提出關鍵突破理念與規劃的機會,藉由申請中央研究院關鍵突 破種子計畫,本著「閒談為本、觀念實驗」的探索方針,邀請學 界同仁參與,試著由公民視角,討論問題,或在談論特定主題 中,也談談如何問問題,如何展開論述。關鍵突破種子計畫讓本 書第二部分得以更細緻、更嚴謹地展開以下這兩個重要主張: (1) 在融會珀爾(Judea Pearl)對因果關係的數學設計以及批判性承 接德沃金(Ronald Dworkin)價值詮釋的洞見中,說明選擇自由 與因果必然性如何在連動視野中同步展現; (2) 由此連動觀點,


vi 公民哲學

通過批判性的分析、論述與對話,明示我們生活裡「多元價值」 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像,如何得以在公民視角的展開與約 束中,凝煉成「公民共同體」的理念與論述。感謝中央研究院的 經費支持,同時也要感謝 2018 年「公民哲學」關鍵突破種子計畫 ( AS-107-GC-H01) 共同 主持 人 林遠 澤、 許 家馨、 陳嘉 銘、 黃 冠 閔、曾國祥,以及 2019 年至 2021 年「公民哲學:規範性與因果 性」關鍵突破種子計畫(AS-GC-108-10)共同主持人王一奇、王 鵬翔、林明照、洪子偉、陳嘉銘、黃冠閔、曾國祥、鄧敦民,更 要感謝王一奇、王泰升、王鵬翔、吳澤玫、林明照、林遠澤、洪 子偉、洪世謙、涂子謙、許家馨、陳祖為、陳嘉銘、黃彥棕、黃 冠閔、黃建宏、曾國祥、葉浩、鄧敦民、蕭高彥、戴華、顏厥安 等幾位學者分別應邀主講,李明輝、楊儒賓分別應邀引言,還有 在個人幾次口頭報告時,廖俊智院長、黃進興副院長,以及李有 成、彭信坤、黃舒芃、蔡明璋等幾位委員評語、問題與建設性的 提示。 本書第一章微幅修訂、增補、改寫自鄧育仁(2018),第三 章 微 幅 修 訂、 增 補、 改 寫 自 鄧 育 仁(2016), 第 二 章 則 改 寫 自 2017 年 6 月 9 日本人於東海大學「儒家哲學之再製」工作坊所發

表的論文〈公道與公地:儒學與效益主義之間的一種公民對話〉。 本書初稿完成後,我藉由各種學術和人文普及活動的機會, 檢驗觀念及其表達方式,並汲取意見,以修訂書稿。 2019 年 4 月 9 日,在胡維平的邀請下,本人應邀前往國立中正大學,在「中

正講座」主講公民哲學。這是個具跨領域博雅課程功能的講座,


誌 謝 vii

對《公民哲學》應兼具學術要求與公眾閱讀的行文要求,是個即 時的挑戰與檢驗。感謝在場師生的聆聽、提問與討論。 2019 年 5 月 23 日,在林月惠的推薦下,本人應邀前往南投縣

日月潭,參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資源中心 108 年種子教師培訓」活動,主講「公民儒學」。公民儒學是個

人嘗試由公民視角重新探問傳統與現代、民主與民生,以及人文 與科技等議題的哲學反思。完成《公民儒學》一書後,我開始思 考如何在更貼近時局、更具歷史方向感、更有系統且兼具後設思 考與方法要求中,展開由公民視角出發的哲學探索。在這次演講 裡,我加了許多現階段公民哲學的想法。很感謝在場老師的提問 與討論,讓我更明白自己許多不足的地方,以及如何可以把觀念 講得更清楚。 2019 年 8 月 17 日,本人應瓦當人文書屋主人陳晏華邀請,前

往新竹,面對幾位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的聽眾,主講「心智多樣性 與故事地位」。對公民哲學研究的展開來說,這是個難度很高的 檢驗。感謝陳晏華及在場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溫情平和的提問與挑 戰。 2019 年 10 月 23 日,本人應邀到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

究中心,在中西政治哲學座談中,以「公民哲學:美臺中關係裡 的價值反思與哲學探索」為題演講。感謝與談人楊儒賓的評論、 主持人蕭高彥提出的批判性問題,以及林月惠、陳宜中、曾國 祥、錢永祥及在場學者的提問、建議與討論。 2019 年 10 月 25 日, 本 人 應 邀 到 中 央 研 究 院 中 國 文 哲 研 究


viii 公民哲學

所,參與「中國哲學研究的批判與反省」論壇,擔任引言人,感 謝主持人林維杰的評論、另外兩位引言人李明輝與賴錫三的對 話、林月惠的批判及郭朝順的回應。 2019 年 11 月 8 日,本人接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

究中心邀請,參與「在公民社會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論壇,主 講「公民儒學」,感謝主持人王華、評論人顧忠華、「公民佛教」 主講人丁仁傑以及「公民道家」主講人賴錫三,以及在場學者和 中心主任林遠澤參與提問、評論與交流。 2020 年 4 月 30 日,本人應邀前往元智大學,在通識講座主講

「公民哲學」,感謝傅子耕主持並參與討論,以及同學們的提問。 2020 年 6 月 17 日,本人應邀前往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參與

「公民哲學」演講評論座談會,感謝評論人何宗興、張忠宏、許 漢、陳瑞麟的實質評論與批判,與會學者李國揚、祖旭華、歐陽 敏和在場同學的提問,以及戴華、謝世民從旁或從另外的角度澄 清觀念與問題。 2020 年 6 月 20 日,本人應邀前往國立臺灣大學,參與科技部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辦的「生之動:心智與詩思的交談」活 動,以「生之動:心智與哲思的交談」為主題,分享個人跨領域 研究的心得。感謝中心主任曾嬿芬的邀請與介紹,黃冠閔主持, 梁庚辰和鄭毓瑜分別從心理學和文學,分享其跨領域研究心得, 李育霖、周泰立、林映彤、陳樂知、黃榮村、潘怡帆、謝伯讓 的與談分享。中心之後接續舉辦訪談和圓桌論壇(2020 年 7 月 27 日);在此要感謝陳思廷訪談,以及甘偵蓉、官科宏、洪子偉的


誌 謝 ix

提問與討論。中心舉辦的活動,以及後來的訪談和圓桌論壇,讓 我以一種從未嘗試過的方式,檢驗個人在心智與公民哲學研究上 的想法。 2020 年 8 月 29 日,本人應賴錫三教授與林明照教授的邀請,

前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參與「公民道家第一次讀書會」(由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和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合辦),主講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感謝楊儒賓主持,以及王崇 名、何乏筆、吳澤玫、李志桓、林明照、林遠澤、陳康寧、劉滄 龍、賴錫三、鍾振宇及在場學者與研究生的提問與討論。 2020 年 11 月 21 日,本人應邀前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參

與「公民道家第二次讀書會」,主講本書第三章和第四章,感謝 林遠澤主持,以及何乏筆、吳澤玫、李志桓、林明照、陳康寧、 劉滄龍、賴錫三、鍾振宇及在場學者與研究生的深度探索且批判 性的提問與討論。在此要特別感謝賴錫三、林明照及陳康寧,多 次和他們的交流與討論,讓我逐漸明白,我所謂的「深度歧見」 與「心智多樣性」,其實深受個人過去《莊子》閱讀經驗的影響。 2020 年 11 月 29 日,本人應邀前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參

與 2020 年中國哲學會「臺灣社會的多元發展與融合」國際學術研 討會,發表主題演講「公民哲學:一種讓我們立足臺灣來重新探 問並反思重要哲學問題的途徑」,感謝李賢中主持,以及演講後 在場學者與研究生的提問與交流。 2021 年 3 月 6 日,本人前往國立政治大學參與「公民道家第

三次讀書會」。羅名珍主持讀書會,吳澤玫主講本書第五章和第


x 公民哲學

六章,何乏筆、李志桓、李雨鍾、林明照、林恩志、林淑芬、林 遠澤、陳康寧、廖昱瑋、蔡岳璋、賴錫三、鍾振宇出席參與。吳 澤玫清晰的主講,會中的討論及問答,令個人獲益匪淺。 2021 年 3 月 24 日, 本 人 應 邀 前 往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文 學 院, 參

與跨文化人文思潮與美學共學群系列活動之公民哲學座談,主講 「公民哲學與深度歧見:從臺灣同性婚姻爭議談起」,感謝游淙 祺主持,洪世謙、楊婉儀、萬毓澤、賴錫三現場評論,李志桓、 莫加南的提問,在場同學的參與,會後楊婉儀對同婚議題的後續 回饋,以及隔日李志桓、陳慧貞與賴錫三,在西子灣邊,柴山腳 下,海誓山盟店中的海風茶味裡,針對公民哲學的深度訪談。這 次的座談與深度訪談,讓我有機會循不同的問題角度,梳理公民 哲學的理念與論述。 2021 年 4 月 15 日,本人應邀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

講「從圖文思走向公民哲學」,感謝黃冠閔主持,李明輝、何建 興、周大興、林月惠、林維杰、楊貞德、劉瓊云以及在場同學會 中或會後的討論、評論與建議,特別感謝林月惠對同婚議題現階 段在性別平等教育中爭議情況的說明。 2021 年 4 月 15 日晚上,接到老友林偉信來電,告知羅彥宇醫

師對本書頗感興趣。我寄過去當時的最新修訂稿,不久後就收到 羅醫師提出的問題和建議,真是意外的收穫。 2021 年 5 月 24 日,本人應葉光輝教授之前的邀請,預定前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講「家庭價值理想之爭:公民哲學重 新框設的分析」,但因疫情延期。為準備這場演講,我事先擬想


誌 謝 xi

幾個可能來自聽眾的提問。這樣的擬想,讓我看到一些原先沒有 注意到的問題,因此做了些修訂,並將本書第六章第 5、6 兩節原 先的標題,改訂成為現在的標題。這場演講最後在 2021 年 9 月 13 日舉行,感謝出席同仁的提問與討論。 2021 年 6 月 26 日本人應邀參與「公民道家的可能:公民哲學

與道家哲學的對話」學術工作坊,發表主題演講「道行之而成, 物謂之而然」。因疫情,工作坊以視訊會議進行。感謝林遠澤主 持,吳澤玫、李志桓、李雨鍾、林明照、陳康寧、廖昱瑋、蔡岳 璋、賴錫三、鍾振宇、羅名珍參與、討論及發表論文。羅名珍對 故事地位和故事性思維的分析、林明照對於莊子「善生善死」與 死亡視角的說明,以及吳澤玫對政治德行的公民教育的闡述,讓 個人在公民哲學的思考上,獲益頗多,同時也要感謝陳姿卉問及 如何由公民哲學看待並思考疫情和疫苗。本次主題演講內容收在 本書第六章第 10 節。 本書關於現代部民、公民以及在地實踐智慧的反思,實受益 於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 畫」從規劃到執行的參與經驗。感謝計畫主持人陳東升,以及呂 欣怡、呂寶靜、周志龍、黃秀端、蔡瑞明、鄭麗珍、謝國興等 多位學者,還有曾經或正在一起共同努力中的周睦怡博士及郭怡 棻、陳慧艷、彭欣華、黃靖玫、鄭珮宸等多位助理。當然,還要 感謝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東海大學、國立清華大 學、國立臺東大學研究團隊,以及過去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政治 大學、國立東華大學、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xii 公民哲學

實踐智慧與研究典範。在此要特別提的是戴華,他以哲學人的歷 練,主持成大團隊期間,無論在言論或實踐上,都讓我在哲學反 思上,特別是在公共性、在地實踐、自主自律,以及關於共學、 共作、共創夥伴關係的思考等方面,獲益良多。 感謝蔡其融協助(包括文獻閱讀、定期的問題討論與觀念紀 錄,以及初步的書寫和相關註腳與文獻的彙整)本書第六章第 5 節的書寫工作、葉致微提供第六章第 7 節民粹文獻的梳理與篩選 的準備工作、林恩志協助(包括文獻閱讀、定期的問題討論與觀 念紀錄,以及初步的書寫和相關註腳與文獻的彙整)第六章第 8 和第 9 兩節的書寫工作、林怡妏整理古典文獻引用與文字校對、 陳康寧和林恩志分別進行後期書稿校對,至於書中格式、圖示、 註腳和參考文獻要感謝陳奕融協助製作與彙整,索引則要感謝 陳奕融、陳康寧和林恩志共同協助完成。感謝范馨文在送交書稿 前,針對常見錯別字以及校對上常見的疏漏,再做一次總校。 感謝臺大出版中心兩位匿名審查人。他們的審查意見,令我 不得不修訂書中多處行文,而得以更清晰地展示書中的論述觀 點。另外,在仔細參酌一位審查人提出的一連串頗有意思的誤解 後,讓我意識到重新梳理導論的必要性,以及在論證到關鍵性的 轉折點時,要停一停,退後一步,以一種後設說明的方式,清楚 告知讀者論述的階段性目標及其展開方式。我希望通過這次的梳 理與修訂,能讓讀者閱讀導論後,就可大致掌握本書的問題設定 與論述重點,也希望關鍵處的補充說明,能讓讀者清楚掌握本書 關鍵性的論點以及論述方式的特點所在。


誌 謝 xiii

感謝臺大出版中心總編輯湯世鑄、編輯郭千綾在編輯與校對 上給予專業的建議及指正。感謝陳康寧和陳啟勳在校對階段對行 文的建議及錯別字的校正。 時光匆匆,憑著回憶和資料查詢,紀錄了成書過程中受到的 許許多多的幫助,然而,人事紛紛,其中難免會有疏漏的地方。 對本書成書有實質幫助但卻沒有載明於上的人與事,我謹在此表 達誠摯的謝意與由衷的歉意。



目 次

誌 謝 ····································································································································

v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

1

第一部分 問題:深度歧見

第一章 新啟蒙 ········································································································

21

1 新啟蒙與新困局 ······························································································

21

2 共和與嚴父家國 ······························································································

26

3 民主與親情家國 ······························································································

34

4 政治的認知與言說策略 ··············································································

37

5 進退維谷的後果 ······························································································

44

6 公民論述之從臺灣看美國 ·········································································

49

7 公民論述之從儒學看美國 ·········································································

55

8 新啟蒙與新公民 ······························································································

63

第二章 公民與部民 ···························································································

67

1 效益主義的新定位 ·························································································

67

2 公地與公道問題 ······························································································

71

3 電車難題 ·············································································································

75


4 後設道德 ·············································································································

80

5 三道批判 ·············································································································

84

6 重新設定問題 ···································································································

91

7 部民問題與社會力量

97

···················································································

8 我們是公民,也是現代部民 ··································································

104

第三章 公平正義 ································································································

107

1 從古典智慧出發 ····························································································

107

2 多元問題 ···········································································································

110

3 政治觀點 ···········································································································

119

4 正義即公平 ······································································································

124

5 正視深度歧見 ·································································································

133

6 思與位 ················································································································

143

7 我們的第一哲學 ····························································································

149

第二部分 方案:公民共同體

第四章 二分格局 ································································································

157

1 德沃金從融貫到一體的方案 ··································································

157

2 平等的關切與尊重:市場視角 ·····························································

164

3 平等的關切與尊重:政治共同體 ························································

179

4 走向價值一體 ·································································································

183

5 選擇的自由 ······································································································

187

6 宏觀與微觀 ······································································································

191


第五章 連動視野 ································································································

199

1 《莊子》大地與走路的譬喻 ··································································

199

2 休謨對因果關係的分析 ············································································

207

3 歸因與究責 ······································································································

212

4 做與看連動的因果網絡 ············································································

216

5 連動視野中的選擇自由 ············································································

229

第六章 走向公民共同體 ·············································································

235

1 值不值得 ···········································································································

235

2 前景與背景 ······································································································

241

3 從一體到多元 ·································································································

248

4 因果中的公民共同體

·················································································

254

5 同性婚姻平權之爭 ·······················································································

262

6 家庭價值理想之爭 ·······················································································

269

7 民主與民粹 ······································································································

279

8 選賢與能,為民服務

·················································································

288

9 民主制度與民主生活

·················································································

296

10 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 ·····································································

304

結論:未來文明 ······································································································

323

徵引文獻 ········································································································ 329 索 引 ········································································································································· 353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近年來我大抵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怎麼看、怎麼反思、怎麼 感覺以及怎麼活在這個多元紛爭的世界?這個問題成為問題的起點 是:我們希望有個良好運作的民主憲政;民主憲政運作良好的社會 自自然然會是個價值觀點多元的社會;多元有其美好的面向,但也 隱伏多元的困境。我大抵從人的認知與情感入手,由認知科學研究 成果裡人的認知與情感模式的多樣性出發,去探索多元的問題到底 是怎樣的問題,多元的困境究竟是怎樣的困境。我樂觀地相信,只 要大多數人看到多元的問題,並理解它、正視它,那麼問題就可緩 和大半了。 在 多 元 紛 爭 的 時 代 裡, 哲 學 宜 由 實 踐 智 慧 重 新 出 發。 實 踐 智 慧的起點是故事思考。我們在實踐上、思考上必須要求人人都享有 如下的故事地位:每一個人都有新啟一段故事情節,以及賦予或調 節行動意涵的地位;沒有人是其他人的附屬,或只是別人生活故事 裡的道具,而尊重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是承認他新啟情節、調節意 涵的故事地位。小孩聽懂道理是從聽懂故事開始。小孩學講道理是 從學講故事開始。小孩學會行動是從與人互動中開始。我們都是這 樣在彼此牽連中長大成人。你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端視我們活出怎 樣的故事,而人性智慧的起點就在點點滴滴的生活故事與故事思考 裡。故事地位是本於儒學中「仁」、「相人偶」(兩人一起走出人生 道路的意象)以及「終身行之」和「任重道遠」(一路走來本就要有 承擔的意象)的理念傳承。在本書裡,故事地位可說是在面對當代


2 公民哲學

議題中,傳承「仁」的理念與意象的現代表述。 我 們 需 要 從 故 事 地 位 走 向 公 民 地 位。 這 個 走 向, 需 要 一 個 承 接傳統菁華的過程。在本書裡,這個過程表現在把生活中傳承裡的 實踐智慧,特別是本於經典文本、通過歷史考驗、屬於菁英養成、 也是體現在庶民生活中的實踐智慧,融會到理論對話以及重新框束 (reframing)思考角度與提問方式的工作裡。這樣做,不只是理論 思考的要求與嘗試,也是為了讓工作成果有機會落地生根並成為我 們生活裡的公民智慧。本書論及的經典文本與實踐智慧包括:《孟 子》的「立命」與「惻隱之心」、《論語》與《周易》的「思不出其 位」、《傳習錄》的「事上磨鍊」、《漢書.董仲舒傳》天人三策中 的「不與民爭利」、《貞觀之治》的「兼聽」(特別是聆聽來自基層 的聲音),還有《墨子》對治亂問題「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百人百 義」的洞見,以及《莊子》論及我們要靠沒有踩到的大地走路的譬 喻(「故足之於地也踐,雖踐,恃其所不蹍而後善博也」)。 不同於在彼此牽連中成人的故事地位,「公民地位」更講究理 念、原則、制度與公共性。本書沒有事先定義「公民」概念。大抵 而言,在本書裡,「公民」概念是以「天下為公」中「公」的設想為 1

底本,而從現代民主憲政國家的公民身分, 以及「自由平等、互惠 合作、公平合理」的規範性要求出發,在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多 元社會的脈絡中,展開公民地位的內涵,特別是如何在多元情勢中 調節多元問題而成就一種公民共同體中展開的內涵。在此,調節的 起步不是說服,而是聆聽。「調」意味接觸、交會、融會。「節」則 意指節制,意味著彼此都要節制自己不要一意用自己的框架去套住

1 關於公民身分(citizenship)種種內涵、理論及相關爭議的初步說明,請參閱 Cohen & Ghosh(2019)。在本書裡,「公民身分」一詞側重公民的描述性內涵,「公民地位」

一詞側重公民的規範性內涵。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3

對方的觀點、想法與感覺。在多元困境的脈絡裡,更必須提醒自己 的是,人常在不自覺中就用上自己的框架去硬套他者的觀點、想法 與感覺,而且,有時即使在別人明白提示不要硬套中,還否認自己 有這種硬套的作法。本書提出「哲學作為一種公民事業」的公民哲 學,它的起手式是正視深度歧見下多元的困境,並以多元困境作為 檢驗哲學反思裡問題設定、觀念探索與問題處理的試金石。 我們可以用宏觀角度下歐美哲學傳承裡的分期大致定位本書 的探索方向。非常簡要來說,古典時期,在神話開始退位時,哲學 追求一種神性般的智慧,形上學是古典時期的第一哲學。啟蒙運動 起,在人人開始享有(或者說,在當時知識菁英呼籲應該使人人都 享有)人的身分以來,哲學追求拓展人性智慧的種種可能,知識論 是這段時期的第一哲學。本書認為,來到二十一世紀,在大多數人 不必爭取就擁有公民身分且價值觀點多元紛爭的時代裡,我們需要 打造一種由公民視角出發,在重視在地實踐智慧中追求公民智慧的 哲學,即本書倡議的「公民哲學」。第一哲學不必是最根本、最基 礎的哲學,而是一種在回應時代問題與要求中,重要的哲學問題都 必須通過其考驗才得以深耕且深入探索的關卡。深度歧見的多元問 題,正是此關卡核心所在的時代問題。 公 民 哲 學 可 以 有 許 多 種 作 法。 本 書 展 現 的 作 法 可 初 步 次 第 描 述如下。第一,公民哲學的起點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地位。因此,當 公民之間因彼此所秉持且都稱得上合理良善的價值起衝突時,沒有 任何一方可以堅稱自己的價值觀點是衡量他者的唯一標準。這不表 示公民哲學主張相對主義。在公民視角裡,仍有善與惡、正直與犯 罪,以及合理與不合理等等的分別。而且,這種沒有誰掌握標準的 原則性要求,換個角度來說,其實就是「尊重每一位公民自由平等 地位」的制度性承諾。這個制度性承諾,值得再三強調,因為仍有


4 公民哲學

太多同意而且肯定多元價值的人,在遭遇他者異見時,總在「我對 你錯」的框架裡,批評、誤解、曲解或只是單純地看不到他者的觀 點。 第 二, 本 書 選 擇 爭 議 中 的 多 元 問 題 作 為 公 民 哲 學 的 切 入 點。 這個切入點的選擇,使得本書在論述上重視心智多樣性( cognitive diversity )的現象,並與啟蒙運動以來由理性作為人的共通性去拓展

人性智慧種種可能的方式互相對比。 第三,由於討論的重點在多元問題,特別是其中深度歧見的困 境,本書裡的公民哲學特別側重如何重新問根本的、重要的問題。 重新問不是再問一次的意思,而是嘗試打開新視野中對問題的重新 框束與設定。 第四,重新框設根本的、重要的問題,是要尋找或發掘關鍵性 的突破口,在彼此難以有什麼道理可再講的衝突中,打開值得深入 思考並調節彼此觀點的新視野。我相信這樣的打開與突破,能使彼 此的觀點更深刻,而在深刻處就會有合宜調節的契機。不過,這個 信念必須在逐案分析討論中落實,不能憑空想像就成立。憑空想像 有時候是糟透的,因為那樣做很容易令人自矜固守終究還是「我對 你錯」的框架。 第五項可說是對讀者的邀請。在公民哲學的探索裡,總要求由 公民視角去重新框設問題並在突破口拓展視野。因此,所問出的問 題與展開的觀念,如果成功,總會有與既有概念框架格格不入的地 方。因此,本書盼望當讀者有著格格不入的閱讀感時,多帶幾分包 容或容忍,嘗試從觀念實驗、智性探索的角度,閱讀本書。如果覺 得本書寫得不夠完備,不夠清楚,則請由一起深入「觀念野地」探 險的想像,參與文中提問、思辨、臆測與推理的過程。 如果換個角度從自我期許的方向來說,公民哲學是一種哲學探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5

究的創新與嘗試。創新是艱難的事業,有時需要面對質疑、批判、 責難與誤解,還需要一種踏向未知與承擔挫折的毅力與勇氣。選擇 學術這條路為志業的夥伴們不乏這類的自我期許,也願意投入大量 的心血克服期間各種艱難的問題,因為走出新的一步本就令人心 動,因為探索新的領域本就令人充滿期待,因為有一種創新總讓我 們在展開觀念視野的同時宛若經歷一場地球生命文明美好未來的可 能。 最後,容我借用《聖經》的話語:不要「審判」。審判是上帝 的權柄。面對陷入多元困境中的良善價值觀點,不要用審判的態度 去評定優劣等級,要點在更深刻的理解與視野調整,以及調節契機 的發掘與探索。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許多的衝突,善惡分際,清晰 可見。然而,如果你認為值得關注的衝突只有善惡之間的衝突,或 者,如果你想不到或看不到具體情境裡良善價值之間會有任何實質 或真實的衝突,那麼你就難以感受深度歧見令人可敬可畏的地方。 有時,還因為這種想不到或看不到,以致發生誤把「善善衝突」當 作「善惡衝突」來處理的不幸時刻。本書關注的重點,在「善善衝 突」,在深度歧見令人可敬可畏之處。至於善惡衝突,及其在人性 中幽微難明的處境,則留待日後再議。

2

回到公民視角來說,深度歧見的多元紛爭意味著一種理論的困 境。我們所面對的,不是問題沒有答案,而是有太多答案,答案背 後則有太多理論可供選擇,而這些理論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卻互不 相容、彼此衝突。本書需要發掘一種不是只再做出一套理論的方式 來回應深度歧見的多元紛爭。 本 書 藉 由 傳 承 裡、 生 活 中 的 實 踐 智 慧, 走 進 當 代 重 要 的 民 主

2 雖然本書的重點在善善衝突,在此仍宜強調善惡衝突及人性中善惡幽微難明之處的

重要性。感謝何乏筆和賴錫三對此的建議。


6 公民哲學

與價值論述。走進去是為了展開實踐智慧與當代理論的對話,並在 對話中發掘關鍵性的問題。不過,問題不是擺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 掘。 在 深 度 歧 見 的 多 元 紛 爭 裡, 發 掘 問 題 必 須 同 時 是 重 新 框 設 問 題,並且是一種要求走出新方向、打開新視野的探索,並在探索中 從「在多元情勢中調節多元問題」而非「理論競爭、駁倒對手」的 角度,發掘問題,走出方向,打開視野。其中,如果有所批判,批 判的重點不在駁倒,而是在於嘗試提煉出對手優點,以及值得再深 思、再拓展的想法。而且,由實踐智慧走進當代重要的民主與價值 論述,並沒有因此要把實踐智慧消融在理論論述裡。在實踐導向的 探索裡,實踐智慧總有它不同於理論的面向。更進一步說,在深度 歧見的理論困局裡,與其說實踐智慧融入理論,不如說理論論述豐 富了或深化了實踐智慧的主題意涵。這種哲學探索,雖然抽象,但 仍扎根於對時局與生活情勢的關懷。在本書裡,我總由美中國際關 係裡理念、價值與制度的競合,立足臺灣來反思:問題要怎麼問? 以及觀念要怎麼構思並展開?本書呈現這方面反思的部分成果。

3

本書選擇雷科夫( George Lakoff)、葛林( Joshua Greene)、羅 爾斯( John Rawls)和德沃金( Ronald Dworkin)的論述展開對話。 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設定問題。文分三章,依序由雷科夫心智 多樣性的新啟蒙(第一章)、葛林通過演化篩選的道德部落(第二 章),以及羅爾斯合理多元事實中正義即公平的視角(第三章)等三 個相當不同的理論角度,分別切入說明 (1) 深度歧見的多元問題如何 在我們的時代裡成為一種避無可避的問題,以及 (2) 深度歧見如何已 經是民主憲政公共領域不得不有的情境條件。由三個相當不同的理 論角度分別切入,也是為了交叉檢驗所提出的問題,是不是成立,

3 另外尚待處理的部分,是如何就公民共同體的理念、原則與價值,立足臺灣,正視

並論述中國;感謝賴錫三問及這方面的思考。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7

是不是值得問。 值得先點明的是,第一部分裡的問題說明,不只有哲學分析, 也援引了認知科學裡認知語言學(第一章)、演化論與神經科學(第 二章)以及道德心理學(第三章)的研究成果。「援引」不等於「全 盤接受」或「拿來套用」,而是希望在價值觀點衝突的問題探索裡, 除了價值負荷頗重的哲學分析外,也有著相關科學觀點的介入與平 衡。在問題與對話中,第一部分每一章也都各自初步展示可以走出 的方向與視野。我在各章最後一節總結這些初步展示出來的方向與 視野。 約略來說,第一章由認知語言學分析美國政治言說,發掘美國 政治場域裡心智多樣性的樣態。美國政治並非只是個人主義的展演 場所。家國,或更清楚一點來說,是嚴父模式與親情模式所衍生展 示出來的家國理想、價值與政策方向,才是美國政治文化的底本。 在由臺灣看美國中,本章提出關注這種政治文化底本的重要性,以 及在臺灣本於這種政治文化底本的家國臆測,及與其連帶相關且同 時是檢驗這種政治文化走向的同婚議題的初步觀察。在由儒學看美 國中,本章提出傾心聆聽與深度故事的想像與思考,而非一意說服 他者和要徹底解決問題,才是面對深度歧見的起步。 第二章由演化論與神經科學揉合出來一種善用小模型、思考大 問題的分析進路,說明在十萬年來的部落時代裡,人類社會需要克 服的主要問題是公地問題,簡略來說,也就是如何「公平分配資源」 的問題。到了現代,人類社會需要克服的新問題是公道問題,約略 而言,也就是對「怎樣才算公平」意見分歧的問題。假如這兩個問 題可以界限分明地區隔開,那麼,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用效益來 錨 定 公 平 分 配, 是( 而 且 曾 經 是 ) 推 動 民 主 改 革 與 法 治 革 新 的 方 式。本章指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公地問題與公道問題已經深


8 公民哲學

深糾結交錯在一起。我們需要一種同步正視公地問題與公道問題的 方案。 第三章藉由道德心理學中多元維度的道德感知模式,以一種對 比澄清的方式,說明羅爾斯的正義論,如何把深度歧見的問題轉化 成權衡有別的問題,而正是由於這種問題轉化,導致羅爾斯的論述 無法偵測到,也因此無從妥善處理政治裡的深度歧見以及由此衍生 而來的民主自毀的問題。在羅爾斯的論述裡,自由主義者以自主理 念要求民主自由而走上公民地位,儒學公民則是直接從公民身分出 發,並以故事地位調節儒學傳承裡的實踐智慧,而在正視深度歧見 中,走進現代民主制度,參與公民論述。 另 外, 在 第 三 章 最 後, 以 公 民 哲 學 在 公 民 文 化 裡 的 定 位, 總 結第一部分的論述:如果說公民報導(citizens report )側重對公共 事 務 的 即 時 報 導, 以 及 簡 明、 犀 利 且 到 位 的 公 共 評 論, 而 公 共 哲 學( public philosophy)側重對時局時勢重要的議題與事件,提出深 入淺出、適合公眾閱讀的哲學分析與評論,那麼,公民哲學( civil philosophy )則側重在調節深度歧見的問題,以及由公民視角,重新

框設並反思基本的和重要的哲學議題。在妥善發展下,公民報導、 公共哲學與公民哲學,能聯合為民主多元開放的社會,涵養出有助 於公議與公德健康成長的文化沃土。本書相信,良好的公民文化, 是促成有品格、有能力或有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出線,以及民主憲政 良性發展的重要氛圍。 第二部分是正視問題,並在承接第一部分初步展示的方向與視 野中,構想方案。第二部分文分三章,環繞著一個長篇論證展開。 以下列出此長篇論證中幾個重要的論點和關鍵性的轉折點。首先, 以平等和自由為主導,說明德沃金價值詮釋、實然與應然的二分格 局、價值一體(unity of value)的預設、開明自由的政治共同體,以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9

及自由意志的論述(第四章)。其次,在藉由批判性承接德沃金的論 述中,說明選擇的自由與因果必然性如何在連動視野中同步展現, 由此解構實然與應然的二分格局及與其在概念上相互牽連的自由意 志的論述(第五章)。最後,價值一體如何在二分格局的解構與連動 視野的展開中,失去其原先德沃金在論述裡賦予它的預設地位,而 不得不讓位給價值多元(value pluralism )的情勢。這個讓位,是公 民視角下不得不有的實踐選擇,因為由民主憲政檢視,價值多元是 我們不得不現身(或陷身)其中的場域,而且深度歧見的多元問題 是我們避無可避的問題。在這種不得不現身或避無可避的問題情境 裡,價值一體的預設,其實已經失去它在我群和他群之間應有的規 約與約束效力。再進一步說,在這種不得不現身或避無可避的問題 情境裡,實際的情勢會是:秉持價值一體的預設,最壞的情況是我 群用己方的價值觀點去界定彼此的利益,並以己方的價值觀點和界 定利益的方式去要求他者;最好的情況是在因情勢而不得不妥協的 條件下,相互承認、彼此尊重,進行互惠合作、公平合理的協商。 在這最壞與最好的對比裡,後者,其實已經走上價值多元的情境思 考了。取消價值一體的預設地位,解除它在深度歧見問題情境裡規 約我群與他群之間的約束效力,並不表示它不可以是我群或他群各 自內部價值詮釋的理想,更不表示德沃金價值詮釋的論述不可取。 本書由公民視角約束下多元價值的理念,融會德沃金價值詮釋的論 述洞見,展開如何承接並匯集第一部分初步展示的理念、思考與原 則,以成就公民智慧與公民共同體的哲學探究(第六章)。 本書連動的立論角度,是在融會珀爾(Judea Pearl)對因果關係 在統計數學裡革命性的新設計以及批判性承接德沃金價值詮釋的論 述洞見中展開。有必要先表明的是,要把這樣的融會與批判性承接 恰當地綰合在一起,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事,它需要在特定的詮釋


10 公民哲學

性假設中展開。本書提出的詮釋性假設是:所有前因後果的關係, 都是在實踐導向、移動式連動視野中展開的由因果路徑與可介入的 節點連結成「介入則必有影響」的因果網絡裡。這個詮釋性假設, 如果正確可取,除了解構了哲學研究裡長期以來對自由意志的問題 設定方式與論述角度,也將改寫我們對因果關係、選擇自由及實然 與應然二分格局的看法。值得先強調的是,由上述詮釋性假設建立 起的連動觀點,在本書展開的公民哲學裡,占據一個特殊的、策略 性的論述位置:連動觀點之所以成立的核心理據,在於珀爾對因果 關係在統計數學裡的新設計;任何關於自由選擇和因果關係的形上 學觀點或價值觀點,如果跟連動觀點有所牴觸(德沃金的自由意志 和二分格局的論述,均牴觸連動觀點),那麼,有所牴觸之處,就 是那形上學觀點或價值觀點需要改善以便可以接軌連動觀點的地 方。這意味著,基本上,連動觀點不預設特定的充分展開的形上學 和 價 值 觀 點。 這 個 特 點, 讓 本 書 得 以 在 解 除 價 值 一 體 的預 設 地 位 中,由連動觀點,走向價值多元以及公民共同體的論述。本書第二 部分試圖說明清楚為什麼如此。 第二部分的說明,也是對「多元價值」與「命運共同體」這兩 個在我們生活裡常被提及、有時則被用來指引我們如何想像政治共 同體的概念,所展開的構思與詮釋。換個方式說,第二部分提出的 方案,以自由選擇與因果關係兩者連動展開的觀點為核心,通過對 話、論述,以及概念梳理與重新框設,明示我們生活裡「多元價值」 與「命運共同體」的政治想像,如何在公民視角的展開與約束中, 凝煉成「公民共同體」的理念與論述。 本書的分析,明白揭示了共同體不會只是智性建構的產物。嚴 格來說,共同體總是在因果的路徑依賴中展開。或者用古典的語彙 來說,共同體總在「可以寄百里之命」(《論語.泰伯》)的「命」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11

的意涵中展開。在本書第五章的連動觀點裡,命是在「因果前景、 價值背景」所展開的因果路徑的約束力量。在「命」的意涵裡,共 同體總融會著人與人交會綰合在一起的行動故事與歷史中的感性、 智性及實踐智慧。由公民視角展開的公民共同體,也不能只由智性 建構來理解。在本書,在立足臺灣檢視美中國際關係揭開的理念、 價值與制度衝突的情勢裡,公民共同體是在正視深度歧見中,從故 事地位走向公民地位,在民主憲政與自由平等的基準上,秉持關懷 弱勢、減少苦難的政策原則,包括底線及政商合宜區隔的原則,以 及重視在地智慧、聆聽他者心聲、善解歧見、善用衝突、願意各退 一步的行動原則,調節我們既有共同體裡無從迴避的紛爭中所成就 的命運共同體。 以上提到的原則,例如關懷弱勢、減少苦難、聆聽他者聲音、 願 意 各 退 一 步 等 等, 在 我 們 的 生 活 裡, 是 時 常 聽 到( 或 者 說, 常 道)的。當然,這裡也沒有要把它們當作新意來談。在這些「常道」 裡,需要略加注意的是,原則上,各退一步,不是只是為了情勢條 件而妥協,而是雙方願意在思考上、感受上,讓出一種反思性的公 共空間,在這空間裡,共同體裡不同的價值觀點,即使在具體的衝 突情境裡,都有它們得以立足、得以在相互承認中展現其價值內涵 的位置。本書想做到的,是由公民視角,經哲學論述,讓大家從這 種「常道」的原則與見解裡,看到深度歧見的問題,理解背後的道 理,以及由此反思並貼近去體會「常道」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義與 底蘊。 在本書裡,這樣的哲學探究,是以全球視野中臺灣的民主故事 為起點。除了高度抽象的推理與嘗試性的觀念探索外,我也選擇在 地的、令人切身感受的同婚議題,以及對於民主與民粹之間關係的 反思,作為本書觀念探索的試金石。這樣做,不只是理論思考的要


12 公民哲學

求與嘗試,也是為了讓本書嘗試性的觀念探索與試圖開拓出來的哲 學視野,有機會落地生根而成為我們生活裡的一部分。在同婚議題 方面,本書由找出彼此的優點,抓出爭議的要點,設想在各退一步 中,重新框設出讓彼此更能看清問題核心的思考角度:雙方衝突的 核心,其實不在平權,而在以伴侶抑或親子關係為主導的兩種家庭 價值理想的制度之爭。這種制度之爭背後價值取捨的衝突,歸根究 底,仍屬善善衝突。至於民粹方面,本書提出由部民反撲、我們人 4

民(We the People)及我即人民(Me the People) 三部曲的分析架構 來檢視民粹現象,並論證 (1) 部民反撲有其不平則鳴的正當性,不 過,它同時也是民粹政治人物打造「我們人民」到「我即人民」的 政治機會,以及 (2) 民粹政治是深度歧見問題惡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第二部分最後一章第 8、 9 兩節,由建立理論模式的角度,依次 討論陳祖為的儒家溫和致善論( Confucian moderate perfectionism )以 及金聖文務實的儒家民主(pragmatic Confucian democracy )理論, 並分別以「儒家溫和致善論是以全球視野中香港的政治情境為起點」 和「務實的儒家民主理論是以全球視野中韓國的民主情境為起點」 的詮釋性假設,敘述兩者的觀點。這樣的詮釋與檢視,自無法完備 呈現兩者的面貌。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討論,讓本書倡議的公民哲學 與公民共同體的方案,在對比的檢視中,展現出更清晰的面貌。跟 兩套儒學傳承、現代論述的理論模式比較過後,也許有人會問:本 書對儒學發展可有任何貢獻呢?對此,初步的回答是,儒學是一種 學問。這種學問的菁華,在於實踐智慧。如果本書對儒學發展有什 麼貢獻,主要是在如何藉由這種實踐智慧,讓儒學走進當代重要的 民主與價值論述,特別是走進其中深度歧見的問題情境及相關的理

4 Me the people 一詞借用自烏爾濱納堤(Urbinati, 2019)的書名:Me the People: How Populism Transforms Democracy。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13

論困局中,透過對話,以及重新框束的設問與思考,展現儒學實踐 智慧平實的但同時也是深刻的現代意涵。 第二部分最後一節嘗試就公民哲學與道家哲學對話的角度,由 公民哲學在公民文化裡可以促成的批判性論述,接駁〈齊物論〉「存 而不論,論而不議,議而不辯」及「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的 言行視野。這個對話,問了一個問題:怎麼做到,又怎麼理解,有 論述、有評議但不辯駁的言行呢?由此問題展開的對話,讓我們更 能看清,公民哲學作為一種批判性論述,其重點,從來不在於駁倒 對 手, 而 是 在 找 出 彼 此 的 優 點, 抓 出 爭 議 的 要 點, 而 在 重 新 框 設 中,拓展彼此的視野。這種批判性論述,也是反思並承接「道行之 而成,物謂之而然」哲學傳承的論述。 在這本書裡,當提出觀點、設想、論述或問題時,我有時候用 「我」,有時候用「本文」、「本書」、「本章」或「本節」作為主 語。這些用法表達了行文態度側重有別。「我」意味從個人意見、意 願或感覺出發,「本文」表示從本書全文的問題、主題或觀點出發, 至於當「本書」、「本章」或「本節」作為主語時,則側重表達具體 脈絡裡行文出現的位置。值得附帶一提的是,在中文裡,「本文」有 「正文」、「原文」的意思,在有些語境裡,則表示「這篇文章」的 意思。在本書裡,「本文」或「本書全文」,貼近「正文」、「原文」 的用法。 有 時 候 我 為 了 凸 顯 本 書 議 論 的 宏 觀 特 色, 用 了 像「 古 典 時 期」、「啟蒙時期」如何如何的敘述方式。對於精熟思想史的同仁 來說,恐怕會覺得大而無當,忽略了歷史細節的複雜度。我的邀請 是,當讀者遭遇宏觀敘述而覺得「大而無當」時,請設想一種高空 鳥瞰的視角,略去歷史細節,大略定位本書嘗試提出的觀點。這樣 的定位,賦予本書的觀念探索一種歷史性的方向感。如果說細節決


14 公民哲學

定成敗,本書的成敗,則取決於哲學分析與論述的細節。我想,如 果文中的哲學分析與論述經得起學術討論的考驗,那麼本書沒有落 敗。如果本書沒有落敗,而且一般閱聽眾在細心閱讀本書後就掌握 其中的主要問題與觀點,那麼本書就達成寫作目標了。 基於過去的討論經驗,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謹在此先明白列 出以下幾點。由於在本書裡「公民」概念是以「天下為公」中「公」 的設想為底本,不是以過去西方政治發展裡的「市民」(citizen )概 念 為 底 本。 因 此, 如 果 讀 者 直 接 用 西 方「 市 民 」 概 念 為 底 本( 特 別是當用「公民」翻譯 citizen 時)來理解本書所提的公民視角與公 民哲學,就難免會在細微但重要的地方,覺得格格不入,或誤讀本 書。比較來說,「公」字原本有平分物品的意思,而衍生出平均分 5

配、公平、公正、公義、公共等等的相關意涵; 市民則牽涉了在城 鄉差別中,市民主導政治改革與權利論述的意味。本書「公民」作 為形容詞時,更接近英文 civil 側重文明與公眾的意思表達,但也包 含 civic 側重參與公共治理的面向。

6

另外幾個在細微處容易錯過或誤讀的情況是:(1) 如果讀者只由 人類具有共通理性的角度去閱讀本書所稱的「深度歧見」,就難以看

5 根據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記載,「公」的甲骨文為「

」,由「八」、「口」 組成。「八」表示平分之意,「口」則表示被平分的物品,故「公」是以平分物品來 表示平均分配、公平等等涵義。見 https://chardb.iis.sinica.edu.tw/evolution.jsp?cid=7520 (2021 年 3 月 20 日檢索)。

6 civic 來自拉丁文 civicus,大致有「適合於城市或市民身分」的意思,其關聯字 civics ( 公 民 學 ) 則 有「 治 理 的 學 問 」 的 意 思; 見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civic (2021 年 6 月 30 日檢索)。civil 來自拉丁文 civilis,大致有「民法的、社會或公民生活 的、適合於國內事務」的意思,其關聯字則有 civilization(文明)及 civility(禮儀); 見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civil(2021 年 6 月 30 日檢索)。感謝林恩志和陳康 寧協助字源搜尋,並提供 civil 和 civic 的說明。civil 和 civic 二字都有其適合表達本書

「公民」的意思。以「公天下」為底本來設想「公民」,而「天下」意味文明範圍 時,可用 civil 表達本書「公民」的意思。如果側重參與公共治理時,則可用 civic 表 達。


導論:從故事地位到公民智慧 15

到由心智多樣性角度所看到的深度歧見的問題。如果看不到本書所 提的深度歧見的問題,就難以理解本書到底在寫什麼。(2) 有些讀者 認為本書主張「理性不可依恃」。假如按照過去「理性|非理性」的 二分方式來談理性,本書會認為理性很重要,不可不依恃。但是, 本書一直希望做到一點:由心智多樣性而不要再用傳統「理性|非 理性」的二分法來思考問題。如果用色彩來比喻心智,心智多樣性 就好比色彩不是只有黑白二分,它還有色調明暗的分別,而且,除 了色調明暗分別外,更還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樣繽紛的樣貌。(3) 在深度歧見裡,聆聽與溝通本身就是艱難的問題,本書沒有直接把 「聆聽與溝通」當作解決方案。更準確地說,願意聆聽與溝通是重要 的起步,但不是解決方案。(4) 在本書裡,「共同體」是在「可以寄 百里之命」的「命」的意涵中展開,不是指在共同價值上建構的產 物。 在過去本書草稿、初稿的階段裡,我常遇到當本書提出有什麼 的時候,有些讀者直接把「有什麼」理解成「只有什麼」,以致產生 不必要的誤解。本書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哲學問題及觀點,但從未主 張只有這些問題及觀點才是重要的。本書倡議哲學作為一種公民事 業的公民哲學,但從未主張哲學只能是公民哲學。本書嘗試提出一 種公民哲學的觀點與作法,但從未主張公民哲學只能有本書提出的 觀點與作法。 再 者, 本 書 談 論 深 度 歧 見 中 價 值 衝 突 的 問 題, 但 從 未 主 張 只 有這種衝突問題才是重要的,更沒有主張利益衝突不重要或不是問 題。我想,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利益的重要性,以及利益衝突意味著 什麼。當然,如果想要掌握利益衝突的形態及其關鍵處,則需要相 當的觀察、洞見與經驗研究。然而,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有所謂的深 度歧見,即使知道了,也不知道如何理解並正視其中的價值衝突。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公民哲學 = Civil philosophy / 鄧育仁著. - - 初 版 . - - 臺北市 : 臺大 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2022.01 面; 公分. --(臺大哲學叢書;23) ISBN 978-986-350-557-0(平裝) 1. 公民 2. 社會哲學 540.2

110021528

臺大哲學叢書 23

公民哲學 作 者 鄧育仁 叢書主編 林正弘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郭千綾 文字編輯 洪瑋其 林淑蘭 封面設計 張瑜卿 內文編排 黃秋玲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皇輝彩藝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 年 1 月 版 次 初版 定 價 新臺幣 55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319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10004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 3366-3991~3分機18 傳真:(02) 3366-9986 E-mail:ntuprs@ntu.edu.tw http://www.pres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472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電話:(02) 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400002 臺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 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557-0

GPN:1011100025

本書已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學術審查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