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Page 1





複調儒學── 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目次 序……………………………………………………………… i 導論

複調儒學: 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1

一、複調儒學的多維呈現………………….……………………….. 1 二、完備的儒學………………………………………………...…… 8 三、複調儒學的兩個總體結構………………………………….… 14 四、在縱向延伸與橫向展開之間…………..…………………...… 18

第一章

奠基:政治正當性判準的歷史建構………..……… 2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二章

政治的正當性基礎……………………..………………... 26 政治共同體內部的正當性建構…………………..….….. 30 政治共同體間的正當性建構…………..…………….….. 34 變化社會的政治正當性問題……………………….…… 37

軌制的形成:孔子的經典解釋進路…...…………... 4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面對元典…………………………………………………. 42 經典解釋的宗旨:政治與教化的協和…………………. 47 向內用功:個體修身……………………………………. 53 向外發力:推己及人……………………………………. 58


第五節

第三章

在綜合中: 玄學家王弼的經典解釋策略………………………… 7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四章

三教合一的張力:宋明儒學分流的動因……………... 104 鵝湖之會的象徵意義…………………………………... 110 理學與心學:殊途同歸?……………………………... 119 朱陸(王)命運…………………………………...…… 129

轉向:經典解讀中的原創思想負載………......…. 14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六章

儒道之間…………………………………………………. 74 「聖人體無」……………………………………………. 79 以道說儒,或以儒塑道…………………………………. 90 規範的力量………………………………………………. 96

朱陸之爭: 宋儒經典解釋取向的政治蘊涵……………………. 103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章

面向道德─政治生活……………………………………. 65

路徑問題……………………………………….……….. 144 思想的衍伸……………………………………………... 148 社會走向…………………………...…………………… 156 經典與原創…………………………………...………… 162

重建中國的信念世界: 徐復觀對儒教中國的精神激活……………….…… 16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面對「死的」中國……………...……………………… 169 激活儒教中國的路徑…………………………………... 175 從信念下手…………………...………………………… 181 聚集制度資源…………………………...……………… 188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章

敬畏之心:儒家立論與儒耶差異………………… 20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八章

兩種超越?……………………………………………... 237 內在超越論的論說脈絡………………………………... 242 儒家尋求超越嗎?……………………………………... 249 德性價值與秩序問題…………………………………... 257

理想的契合: 仁者、智者與自由民主的人格基礎……………... 26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十章

敬畏:價值認同與實踐導向………………...………… 208 誠與敬:為什麼敬畏…………………………………... 212 美德的感召……………………………………………... 218 兩種敬畏………………………………………………... 224 敬畏的現代性處境……………………………………... 229

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 宗教信仰、道德信念與秩序問題…………...……. 235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九章

以改革為契機…………………………...……………… 195 激活儒教中國:信念表達,抑或現實需要……...…… 201

接榫問題………………………………………………... 269 仁者與容忍……………………………………………... 279 智者與自由……………………………………………... 285 孔孟人格與自由民主…………………………………... 292

籲求普世儒學: 現代性儒學普世論立場的建構……………………. 299

第一節 第二節

儒學普世論及其失落…………………………………... 300 儒學特殊論的型塑……………………………………... 309


第三節 第四節

結論

特殊主義儒學的陷阱…………………………………... 325 重歸普世儒學…………………………………………... 343

重提儒學第三期發展: 現代性儒學建構的進路問題………………….……. 355

一、 二、 三、 四、

命題澄清:儒學第三期發展的涵義……………………... 356 現代性儒學的問題意識…………………………………... 361 道統理念與學術論證…………………………………...… 365 重申儒學的現實品格……………………………...……… 369

後記……………………………………………………………...…….. 373 參考書目………………………………………………...…………… 379 人名索引………………………………………………………..……. 393 名詞索引………………………………………………..……………. 399


序 任劍濤教授在 2010 年 10 月至 12 月來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 究院擔任訪問學者,在訪問期間與本院研究東亞儒學的同仁時相 過從,切磋學問,並撰寫《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 究》乙書。現在書稿終於殺青,並經本院送兩位學者匿名審查 後,再經作者修正通過。在付梓之際,承劍濤好意,要我寫一篇 序言,我樂於從命,略申我拜讀此書的一些心得與淺見,以就教 於本書的讀友。 儒學是東亞文明的主流思想,中日韓各國學者關於儒學的研 究論著之出版如雨後春筍,指不勝屈。劍濤這部《複調儒學》在 近年中日韓文的同類著作中,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並分析儒學傳 統的「複調」性。所謂「複調」一詞,是劍濤取自巴赫金 (1895-1975)論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1881)小說的特質的名 詞。劍濤以「複調儒學」一詞呈現數千年來儒學傳統的複雜面 向,因此,在這部書中所探索的儒學思想是宋人楊萬里(11271206)的詩所謂「萬山不許一溪奔」的場景。在這種多樣的儒學 發展潮流中,並不存在「正統」與「異端」的區別,任劍濤教授 在本書〈導論〉開宗明義中說: 歷朝歷代的儒家思想家,都是因應於它們各自時代,既承


ii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接孔子的基本原則,又努力適應時代所需,因此獨立地承 接並開創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儒學的思想主體。在「儒 學」的總名之下,從來不存在哪個單一的學派被公認為 「正宗的」儒學,而其他儒學流派的創制就是「偽託的」 儒學的情形。只要是站在儒家基本價值立場上的理念演 繹、制度構思和生活籌畫,都是儒學中具有獨立價值的組 成部分,具有其不可忽略的存在理由。 劍濤以上述態度研治「複調儒學」,可以說做到了荀子(約公元 前 298-238)所揭示的「以學心聽,以公心辯」的治學原則。 傳統的「正統」與「異端」之辨,固然可能是建立在意識形 態與權力結構的基礎上的偏見,但是,正如劍濤所說,「複調儒 學」的發展,仍是經由人心秩序與政治秩序二大主軸的淘說與篩 選,因此,「複調儒學」呈現某些基本結構,劍濤把這種結構區 分為三類,他說: 所謂複調儒學之「複調」,至少有三個含義,一是儒學本 身處理的主題是複調的。從一部儒學史來看,它對於政治 和倫理的雙向同化,自始至終懷抱濃厚興趣;二是儒學在 中國社會流變中逐漸吸收了不同思想流派的精華,因此在 顯得愈來愈蕪雜的同時,也愈來愈增強了與各派思想相容 的能力;三是儒學與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緊密互動,政治生 活與思想學術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各個不同時代的社會 倫理生活狀態與政治生活氣氛,構成儒學自身發展的有機 組成部分。


劍濤從思想主題、思想內涵與社會政治背景,歸納儒學的「複 調」,這是符合中國儒學史幾千年的發展事實的。 但是,我想進一步補充的是:在 21 世紀亞洲發展與全球化 的新時代裡,我們的儒學研究事業如果能夠宏觀儒學傳統在東亞 各地如朝鮮、日本、臺灣、越南等地的發展,我們對儒學的「複 調」性就更能獲得新解,我們對於儒學之作為東亞文明公分母的 內涵,以及儒學在東亞各地發展的異趣,就更能心領神會。舉例 言之,朝鮮時代儒者對孟子(約公元前 371-289)所說的「四 端」與源出於《禮記‧禮運》的「七情」之說,就展開兩場激烈 的往返論辯,雖然朝鮮儒者均籠罩在朱子的義理架構之下,但是 卻又於朱子當有所歧出。李明輝教授在《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 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一書 中有精彩的分析。中國儒學經典東傳朝鮮與扶桑之後,均獲得異 域知音,展開經典的新生命。我過去曾經在《德川日本論語詮釋 史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 出版,2008 再版,韓文 本在 2011 年在成均館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就《論語》中 最具關鍵性的「學而時習之」、「吾道一以貫之」以及「五十而 知天命」等三項命題在日韓儒者手中,所獲得的新解釋有所探 討。在異域儒學的「萬山不許一溪奔」的思想場景中,時而石破 天驚,聲析江河,時而管絃嘔啞,低訴衷曲,在同一個儒學主調 中展開多音的詮釋。日韓地區的歷代儒者在研讀中國儒學經典 時,常飽受儒學普世價值與各國地域特性之間的拉扯,各國儒者 也常輾轉呻吟於「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之間的張力。也正 因為如此,所以日韓儒學常能「六經責我開生面」(王夫之

iii


iv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詩),提出具有時間性特質(time-specific)與空間性特質(sitespecific)的新詮釋,使「複調儒學」的「複調性」更加豐富。 簡言之,如果我們要欣賞「複調儒學」的豐富內容,那麼,「東 亞儒學」這塊學術園地確實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是我們值得努 力以赴的新領域。 但是,我必須強調的是:作為「複調儒學」的東亞儒學,並 不是中、日、韓、越各國儒學的機械性組合。相反地,所謂「東 亞儒學」的「複調」性之所以獲得彰顯,關鍵正是在於將各國儒 學置於「東亞」的時間性(temporality)與空間性(spatiality) 交織而成的架構中加以衡量,其地域特性與思想特質才能豁朗。 也只有在「東亞」的框架之中,我們才能掌握中國儒學經典如何 經歷日韓儒學加以「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並賦予 新解而「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於各自國家的文化思 想風土之中,由此而完成由中國儒學在異域的「脈絡性轉換」 (“contextual turn”)。而且,經過「脈絡性轉換」的新詮釋之後 的中國儒學經典,也經歷「從此奇男已丈夫」的生命轉化,在異 域的文化風土中「橘逾淮為枳」,取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在「東 亞儒學」研究的廣袤視野之中,我們才更能欣賞「複調儒學」在 空間的視域中所揭露的鳥語花香的思想世界。 除了以上所說的開啟儒學的「複調」性這一點之外,劍濤這 部新書的另一項貢獻在於對現代性儒學建構的進路問題的探索。 正如劍濤所宣稱,他在這本書中所關心的是「力圖展現儒學從它 的古典新解釋演進到現代性條件下如何重建」的問題。劍濤不僅


著眼於儒學經典的學問的梳理,而是關心儒學的當下處境、現實 作用及其未來展望。劍濤特別強調他這本書「不是一本基於辯護 或批判的儒學研究著作,而是一本力求陳述儒學發展的現代方向 的作品」,正如本書作者的特質與風格一樣,這本書所關懷的是 儒學作為指引 21 世紀人類的明燈的作用,劍濤筆下所論述的不 是護教的(apologetic)儒學,而是具有普世意義的所謂「現代 性儒學」。 事實上,劍濤所關心的問題,正是最近數十年來國內外許多 儒學研究工作者殫精以思的課題。上個世紀港臺新儒家學者唐君 毅(1909-1978)、徐復觀(1904-1982)、牟宗三(1909-1995) 都曾思考如何從儒家傳統開出民本政治的問題。唐君毅寄望於中 國人文精神的重建,牟宗三訴諸於道德主體之「良知的坎陷」, 而徐復觀則希望以儒家的性善論賦予現代民主政治以道德的基 礎,並經由自耕農階級的復興,而創造「儒家民主政治」,我在 拙著《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一書(臺北:臺大出 版中心,2009)中,對上述問題也有初步討論。最近有許多學者 撰文探討儒學的民主觀、資本主義觀以及法治觀,對「儒學」與 「現代」的接筍問題有所思考(參考:Daniel A. Bell and Hahm Chaibong eds., Confucianism for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劍濤在本書第 10 章主張:重建儒家「覆蓋律的普遍主義」 立場,將儒家推進到與現代自由民主政體相得益彰的思想世界, 是今天面對現代性儒學建構任務的儒家中人必須正視的要務。他

v


vi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關心的是「儒學如何開展其現代內涵」這個問題。20 世紀港臺 當代新儒家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都聚焦在儒學的根本精神:「道德 主體性的建立」這個問題,但是在 21 世紀的今日,儒學面臨的 挑戰也許是:「道德主體性的客觀化如何可能」這個問題。用 20 世紀自由主義大師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的 話來說,就是:傳統儒家思想家很重視以「自作主宰」(selfmastery)為核心的「積極自由」(positive liberty),但卻忽視 保障「積極自由」的「消極自由」(negative liberty)。換言 之,傳統儒家重視 「freedom of …」 而較為忽略 「freedom from …」。我們在 21 世紀思考所謂「儒家民主」、「儒家憲政 主義」或「儒家資本主義」等可能性的時候,恐怕也不能完全跳 過其下層結構的基礎如「儒家民主」的經濟基礎與階級基礎等。 劍濤正在構思「普世儒學」作為他下一部著作的主題,我相信儒 學研究同道以及廣大的讀者都期待劍濤在下一部新著中,對上述 問題提出他獨到的見解。我相信現在《複調儒學》這部書的出 版,將為儒學研究開啟一個新視窗,並引領儒學與 21 世紀進行 更深刻而具有創造性的對話。

黃俊傑 序 於 臺大 人 文 社 會 高等研究院 2011年10月27日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 儒學的複雜演進 本書特以「複調儒學」的命題,解析中國社會政治生活脈絡 中的儒學複雜結構:一方面呈現與中國古典歷史緊密互動的、儒 學的多個面相,另一方面刻畫儒學在現代處境中多方突圍、努力 走出困境的思想景象。從而,將儒學的真實面相顯露出來,既與 流行的、單一調門的儒學研究取向劃出界限,也與僅僅從政治生 活的態勢論道儒學性質的定勢做出區分。以此奠基,力求將儒學 的現代處境凸顯而出,並刻畫出傳統儒學進路與現代性儒學建構 的歷時畫面,以及現代性儒學建構的共時性蘊含。著眼於儒學的 活性特質,激活儒學的現代性要素,勾畫儒學的時代性特徵,籲 求現代性儒學的建構,是本書的基本著力點。

一、複調儒學的多維呈現 複調儒學這一概念中的「複調」,是從文學理論中借用來 的。俄國著名文學理論家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時 候指出:


2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 分價值的不同聲音組成真正的複調——這確實是陀思妥耶 夫斯基長篇小說的特點。在他的作品裡,不是眾多性格和 命運構成一個統一的客觀世界,在作者統一的意識支配下 層層展開;這裡恰是眾多的地位平等意識連同它們各自的 世界,結合在某個統一的事件中,而互相間不發生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主要人物,在藝術家的創作構思之 中,的確不僅僅是作者所表現的客體,而是直抒己見的主 體。因此,主人公的議論,在這裡絕不只局限於普通的刻 畫性格和展開情節的實際功能(即為描寫實際生活所需 要);與此同時,主人公議論在這裡也不是作者本人的思 想立場的表現(例如像拜倫那樣)。主人公的意識,在這 裡被當作另一個人的意識,即他人的意識;可同時它卻並 不對象化,不囿於自身,不變成作者的單純客體。

1

巴赫金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這一理論設定,強調的是 兩種相形而在的歐洲小說研究形態:一是歐洲流行的獨白式、單 旋律的小說創作,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開創的對話性、複調式的 小說寫作。比較而言,前者將小說的主人公視為作者驅遣的對 象,表達的是作者的主觀意圖,主人公不是一個相對於作者的他 者,也不是相對於不同主人公之間的他者,而是作者用來表達自 己見解的人物;後者則將主人公從小說創作者手裡解放出來,成 1

參見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Ъахтинг)(著),白春仁(等 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收入《巴赫金全集》(石家 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卷 5,頁 4-5。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為具有獨立意識、主體特徵、他者身份的人物,他們在作者營構 的世界中展開對話,陳述具有不同意義託付的話語,從而向讀者 展示世界的豐富多樣性。巴赫金的這一論斷,後來成為人文社會 科學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複調分析的方法。 對於儒學研究來講,這一研究方法的適用性也是無可懷疑 的。因為不論是就儒學的歷時性發展,還是儒學自身內涵的共時 性展開,都體現出儒學的複調特質。無疑,儒學之為儒學,就是 因為凡是自認為是儒學範疇的價值陳述和學術研究,都秉持了儒 家創始人孔子所確立的基本價值理念、制度規則和生活方式。就 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作為小說的創作者與他的主人公一樣,孔子 之作為儒家最重要的「作者」,他並不將他身後的儒家中人嚴格 約束在自己的教條之中,而是留下了可以由它們獨自發揮的價值 空間、制度創新餘地和生活應對策略。歷朝歷代的儒家思想家, 都是因應於它們各自時代,既承接孔子的基本原則,又努力適應 時代所需,因此獨立地承接並開創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儒學的思 想主體。在「儒學」的總名之下,從來不存在哪個單一的學派被 公認為「正宗的」儒學,而其他儒學流派的創制就是「偽託的」 儒學的情形。只要是站在儒家基本價值立場上的理念演繹、制度 構思和生活籌畫,都是儒學中具有獨立價值的組成部分,具有其 不可忽略的存在理由。 複調儒學的命題,著意呈現儒學的複雜面相。但這並不是因 為本書作者刻意將儒學泥沙俱下、盡收其中,因此把儒學「陣 營」的意義給攪渾。而是因為儒學在歷經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

3


4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中,確實呈現出各具主體性的複雜面相。對此,可以從不同視角 加以認知。從價值立場與學術形態上看,按照儒學歷時結構區 分,在中國儒學史研究的通常進路中,人們就常常按照儒學思想 家所屬的時代,對儒學的朝代形態加以區分,諸如先秦儒學、兩 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儒)學、宋明理學、清代經學乃至 現代新儒學這類稱呼,這些關乎儒學朝代形態的劃分,是人們從 來不感覺到驚怪、且慣常使用的儒學命名。2而按照儒學的理論 類型區分,人們也常常把儒學區分為個體心性儒學與社會政治儒 學,並由此將思、孟、陸、王一系儒學歸之於前者,將荀子、董 仲舒、朱熹一系儒學歸之於後者。即使人們強調兩者之間的相通 性,但在這樣的類別劃分面前,人們還是認為當然而不會排斥。3 按照儒家的判教原則區分,人們將儒學劃分為承繼道統的正宗儒 學與偏離道統的歧出儒學,4並認為前者的「儒家性」5遠遠高於

2

3

4

從馮友蘭開創的中國哲學史敘述範式,就可以看出這一廣為人們使 用的研究模式具有的方法論意涵,以及中國哲學史研究者對於不同時 代儒學特質的先設性承諾。儘管他將中國思想史區分為子學和經學兩 個大時代,但在經學時代的陳述與分析中,馮友蘭就按照漢代經學、 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道)學、清代經(樸)學劃分中國古 典學術的階段結構。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商務印書 館,1944 年),上冊,篇目。 參見蔣慶:〈從心性儒學走向政治儒學——論當代儒學的另一發展 路向〉,載《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1 年)。 參見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 年),該書 對朱熹的評價就是「別子為宗」,而認為陸九淵、王陽明才繼承了孟 子心性儒學的正統。參見該書第一冊,第一章〈宋明儒學之課題」, 第四節「宋明儒學之分系」,頁 42 及以下。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後者。儘管源自心性儒學家的、這樣的判斷顯得非常強勢且具有 明顯的排斥性,但人們也並不將後者排除在儒家範圍之外。轉換 視角,按照儒家建構其學說的思想成分區分,人們可以將儒學劃 分為原始儒學、道教式儒學、佛教式儒學、東亞式儒學、西學式 儒學、西人式儒學等等形態。原始儒學指的是孔孟儒學,儒學思 想史上常常被人稱頌的「孔孟之道」,就是由兩人開創的仁學仁 政同構的、與其他流派界限清晰的經典儒學。魏晉時期的儒學則 受到道家之學的重大影響,比較於原始儒學,它已經顯得不那麼 純粹了。隋唐時期,佛學流行,儒學中人努力回應佛學的嚴峻挑 戰,並大膽吸收佛學的思想精華,以補儒學的不足。由此使得儒 道佛三家之學高度融合,以至於致力劃分三家的界限,成為一個 時代的重大課題。東亞儒學則是儒學突破中國的國家界限,傳入 韓國、日本等國家而形成的既有儒家性、也有自主性的儒學形 態。6到現代階段,西學東漸,儒學遭遇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挑 戰,吸收西方思想學術精華以重建儒學,成為儒學最緊迫的任 務。於是,中國的儒學思想家之吸收西學但致力重建儒學,形成 了西學式的儒學,儘管這中間有所謂「西化的」儒學和「化西 的」儒學之分。與之相映成趣的是,在中西思想學術交流過程 中,一批受到儒學影響的西方學者,秉持儒家立場,批判自身所

5

6

儒家性(Confucian spirituality),指的是儒家思想家顯示出來的歸屬 於儒家的價值特性。在心性儒家那裡,由於突顯的是儒家價值立場的 強勢伸張,因此一般而言其儒家性要強於政治儒學家。 參見黃俊傑:〈中日文化交流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 及其涵義〉,載氏著:《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臺 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年),頁 39-59。

5


6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寄的文化體系,形成了西方學者的儒學論述。這些都是現代儒學 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能輕巧地判定它們誰屬於、或是不屬於儒 學範疇。7 從價值立場和學術形態上區分出來的複調儒學,乃是從觀念 形態的角度進行的區分。而從儒家思想的主體擔當者角度看,也 可以區分多種儒學主體形態。按照塑造複調儒學的主體區分: 有先知型的儒家如孔子,有思想家型的儒家如孟子,有政治家 型的儒家如王陽明,有宗教家型的儒家如康有為,有學問家型的 儒家如朱熹。這些枚舉性的劃分儘管是相對而言的,但可以看出 儒家中人在闡釋儒家價值立場時,其進路上和趣味上體現出的不 同樣態和表現出的類型特徵。按照儒家中人的價值領悟能力與人 格境界高低區分:早在儒學的原創時代,孔子就已經教訓學生,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8從而開創了儒家流品劃分的先 河。「後世亦有耆儒、鴻儒、通儒、真儒、碩儒、巨儒、醇儒、 純儒等尊稱和美稱,亦有僻儒、腐儒、小儒、迂儒、陋儒等貶

7

8

古典儒學階段的三種形態,屬於比較公認的歸納,毋庸多言。東亞 式儒學,指的是儒學傳播到日本、韓國等國家之後,形成的較有自主 性的儒學形態。對此,可參見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 與理念》所收諸文。至於西學式的儒學,是一個勉強的提法,用以指 採用西方理論和方法申述儒家的立場的學術作品,現代新儒家大多屬 於這一範疇。而西方人的儒學,乃是指西方國家學人採取儒家價值立 場並從事儒學研究的產物。可參見哈佛燕京學社(主編):《波士頓 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年),所收西方學者的論 文。 《論語‧雍也》,參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 局,1983 年),頁 88。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稱。」9可見,儒家乃是包容了各種不同流品、自認傳承儒家價 值與從事儒學研究的人物。 從古典儒學解釋的基本傾向來看,儒家一經建立,就總是存 在著一種將儒學流變中出現的不利於儒家聲譽的觀念與人物滌除 乾淨,從而完全將儒家淨化為道德理想主義的觀念體系,並為儒 家的社會政治功用提供有力論據的定勢。這一特點尤其是從儒學 道統論的角度鮮明地體現出來。 10 但儒學解釋因此而顯得平面 化。儒學其實乃是有容乃大的複調儒學。獨白式、單旋律的儒 學,並不反映儒學的真實狀態;只有對話式、複調型的儒學,才 反映了儒學的真實歷史。因為前一種儒學的迎拒立場,事實上將 儒學中人的努力用一種完全結果化的思維簡單化了。歷朝歷代多 少聰明睿智之士都為儒學的發展殫精竭慮,但因為立意的高低、 創見的有無、努力的程度和結果的差異,其中僅僅只有極少數人 能夠真正推進儒學的發展。但人們似乎沒有理由說那些不成功的 儒家中人就不是儒家中人,這對他們不成功的努力絕對不是一種 公正的評價。 另一方面,自近代以來,人們習慣於將儒學簡單地解釋為中 國古代封建皇權政治的辯護學說。因此以反對專制政治的理由將 儒學與民主對峙起來。其實這也是一種將儒學簡單化、平面化、 單調化的偏狹主張。在複調儒學中,人心秩序的建構是它的一大 9

孔繁:〈儒〉,載《中國儒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出版社,1997 年)。 10 參見蔡方鹿:《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 1996 年),緒論,頁 45-48。

7


8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主題,而政治秩序供給則是它的另一大主題。兩個主題的變奏, 才足以奏出儒家歷史的和聲。而且,即使是供給政治秩序的儒 家,也不見得完全臣服於皇權,它從來就帶有或明或暗的批判取 向,這一取向,正是儒學發揮政治良性作用的根據。當然人們也 不必要就此完全否定儒學在政治功能上曾經發生過的消極效用。

二、完備的儒學 將中國歷史上多姿多彩地呈現而出的複調儒學,從基本結 構的視角歸納起立,所謂複調儒學之「複調」,至少有三個含 義,一是儒學本身處理的主題是複調的。從一部儒學史來看,它 對於政治和倫理的雙向同化,自始至終懷抱濃厚興趣;二是儒學 在中國社會流變中逐漸吸收了不同思想流派的精華,因此在顯得 愈來愈蕪雜的同時,也愈來愈增強了與各派思想相容的能力;三 是儒學與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緊密互動,政治生活與思想學術之間 的關係密不可分,各個不同時代的社會倫理生活狀態與政治生活 氣氛,構成儒學自身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就第一方面而言,儒學主題的複調化,是儒學開創者立定儒 家基本價值立場之後的必然產物。這一斷言包括兩個涵義:一是 儒學基本主題的複調化,二是儒學代不乏人的闡釋對儒學基本主 題的「層累」 化。 11 儒學的基本主題由孔子界定為 「仁」與 11

層累的歷史觀,是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論述先秦古史構成原因的一 個創見。在《古史辨自序》中,他指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有 三個涵義,一是「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愈長」,二是「時代愈後,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禮」,這是一種將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的雙向同化主題。 前者主要針對人內心秩序的建構,後者重在重建政治秩序。兩者 的關聯則以「內聖外王」的命題直接貫通。這一主題在歷朝歷代 的儒學家那裡得到不同向度的充分地闡釋。這類闡釋,構成了不 斷累積的儒學主題解釋的歷時積澱。這類積澱,既呈現為不同思 想家對孔子奠立的基本主題的考證、解釋和發揮,也呈現為不同 學問家對孔子確立的儒學基本主題的批判、詆毀或改鑄,這類正 反相合的解釋,恰好構成儒家主題學的歷史演進內容。 就第二方面討論,儒學本身是「百家往而不返」、「道術將 為天下裂」12的王官學術分裂的產物。從「學在王官」到「學在 民間」的重大變化,註定了由此興起的百家爭鳴,乃是各自擇定 具有偏好特徵的基本價值並進行全方位發揮的結果。「天下同歸 而殊途、一致而百慮」13的思想定勢,決定了儒學在發展中必然 借助其他各家的思想優勢,來建構儒家的思想權威的處境。遠在 先秦,孟子雖然對墨家和道家的思想優勢盡力攻擊,但晚期的荀 子對法家的啟發或利用,開啟了儒家的政治新思路。其在兩漢, 董仲舒兼綜各家,尤取法陰陽,而將儒家推進到政治舞臺的中心 位置。延至魏晉,儒道兩家的互補,成就了儒學的本體論建構。

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來愈放大」,三是「我們在這上,即不能知道某 一件事的真確情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 參見《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4。 雖然顧頡剛是用這樣的方法來實踐他的疑古的主張,但是層累的古史 觀之作為一種歷史哲學,則反映了某種歷史累積的真相。 12 《莊子‧天下》。 13 《易‧繫辭下》。

9


10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處於宋明,儒釋道三家的合一過程,更使得「出入於佛老有年, 而歸本於儒」的思想交流,促成了儒學發展的第二個高峰。進至 現代,儒學在與西學的相互激蕩進程中,吸納了西學的新鮮養 分,促使了儒學的現代更新,煥發了儒學的現代生機。儒家與其 他各家的碰撞,不僅沒有消解儒學發展的動力,反而聚集了儒學 維繫與傳承的豐厚資源。 就第三方面分析,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 家」、「獨尊儒術」,14這一舉措,不僅是一種政治決斷,而且 也造就一種思想局面。複調儒學的社會政治動力就此得到極大的 強化。「陽儒陰法」、「明儒暗道」、「陽儒陰佛」這類古典時 代的儒學觀念結構,顯示出儒學獲得古典意識形態地位之後,各 家只有在與儒家的觀念互動中,才能獲得存在的理由與現實的品 格。儒學終於在歷朝歷代的、這樣的舉措中,建立起官學的地 位,發揮了整合人心-社會秩序的功能。這對於古典中國井然有 序的國家治理狀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就促成了儒家 與其他各家在政治檯面之下的積極互動,思想創新的實際動力就 此得到強化。而同時儒學的複調化處境也就此得到固化。儒學定 位為官學之後,其他各家並未就此絕跡,各家與儒學的互動不過 因此顯得複雜起來而已。但這種複雜化的思想局面,其實發揮了 各家與儒家相較短長的動力作用,也就由此促使儒家不斷地接受 挑戰,處於一種自我更新的、活性的思想狀態。

14

《漢書‧董仲舒傳》。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可見,複調儒學乃是從中國歷史中逐漸顯形的完備性學說 (comprehensive doctrines)。15複調儒學的完備性,可以從理論 的完備性與實踐的完備性兩個角度加以理解。從前者講,儒學的 歷史淵源和歷代建構或重建,逐漸使儒學成為嘗試解釋古典中國 一切問題的龐大思想體系。這是古典學術思想中其他各家所望塵 莫及的。道學的政治關注顯然太弱、法家的政治正當性論證似乎 相當單薄、墨家的疾言厲行實在有些苛刻、佛家的性論顯然重於 量論、陰陽家的思想似乎太過神秘……,只有儒家,在各家的主 張中凸顯了人心與社會秩序的平衡建構能力,實現了思想的完備 化建構目標。儒學的完備性特質,使得儒學既不可能是單純的道 德理想主義陳述,也不可能是簡單的專制政治辯護理論。從其歷 史的面相上看,儒學的心性儒學一系──思孟陸王,確實傳承了 心性儒學的道德理想主義理念或道統。但儒家還有荀子董仲舒一 系傳承的政治儒學理念和學脈。這就需要在儒學的德性傳統與政 治傳統之間建立起平衡的觀察視角,才足以凸顯儒家學說的整體 思想景觀。另一方面,儒家在介入中國政治辯護的歷史過程時, 既有批判的儒家傳統(如孟子的「說大人而藐之」16),也有建

15

完備性學說是美國著名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在 《政治自由主義》一書中的用詞,完備性學說乃是普遍而周全的學 說,它對人類生活遭遇的一切問題都負有解釋的責任,並由此建構起 解釋一切的學說體系。它有宗教、道德與哲學三種基本形態。完備性 學說是一元論的、包辦性的、排斥性的,但也可以是理性的。參見羅 爾 斯 ( 著 ) , 萬 俊 人 ( 譯 ) : 《 政 治 自 由 主 義 》 ( Political Liberalis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年),導論,頁 2 及以下。 16 《孟子‧公孫丑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 局,1983 年)。

11


12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設性的儒家傳統(如荀子的「王者之制」、 17 董仲舒的「大一 統」和「天人遣告」)。在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兩者之間,存在 著不容忽視的張力。但只有在兩者之間尋求相互平衡性的觀察, 才足以瞭解儒家的完備性結構和功能作用的整體機制。否則都是 對儒家的偏狹概觀。 從後者即儒學的實踐完備性上講,複調儒學因其複合結構, 而能夠與中國社會政治變遷的動態需要相吻合。儒學的實踐完備 性,指的是儒學之作用於古代中國、乃至於東亞的全面性、系統 性、徹底性和持續性。這種作用機制,投射在人的精神生活層 面,體現為對人的基本價值觀念的決定性影響。整個東亞古典社 會成為一個高度重視人己關係協和的社會,某種程度上就是儒家 價值觀念作用的結果。與此同時,儒家作用於制度設計與運作的 層面,促成東亞社會建構起由禮制秩序引導的制度機制,成就了 古典社會制度設計的極高水準。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儒學的秩 序安排成為人們生活的寶典、實際舉措的指南。儒學本來就是對 君臣父子倫常關係進行總結歸納的思想體系。它對日常生活發生 全面的影響,早蘊含在它的思想主旨當中。儒學對於古代中國乃 至於東方形成一個感動人心的秩序化狀態,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 用。在歐洲剛剛遭遇亞洲的時候,歐洲人甚至對古典中國或東亞 懷抱一種精神上的高度認同感、政治上的虔誠景仰感。18

17 18

《荀子‧王制》。 參 見 尤 根 ·歐 斯 特 哈 默 ( Jürgen Osterhammel ) ( 著 ) , 劉 興 華 (譯):〈第一章:前言〉,《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 洲帝國》(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年),頁 23 及以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完備的學說必定是複調的學說。這與完備性學說的結構特質 有關。這一複調,當然不是文化多元主義基點上的複調,而是在 文化基調上一致的變奏而已。儒學的基調就是倫理與政治的雙向 同化,就是政治與教化協和的關聯結構,就是治心與治身兼得的 人倫日常社會。但這樣的完備性建構,卻使它不能不在不同的時 代中、相異的處境下、迥然有別的情景中,或主動或被動地採取 或利用各種資源,從而使其完備性體現出來。於是,在立場、政 治與學問上,完備的儒學呈現出三種綿延的統緒:這就是人所共 知的道統、學統和政統,19而且在三者之間顯示出明顯的張力。 在儒學的基本精神、學術傳承和政體設計方面,複調儒學以其古 典形態提供了一套堪稱完備的思想體系。就此而言,處於今天這 個多元化的世界,中國人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儒學理念的時 時湧上心頭、人情社會的慣性處處主導其行為,就更是讓人體會 到儒家之作為完備性學說的特質。只不過一元化的完備性學說與 多元化的完備性學說的結構狀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下。該書的總體斷定還包括東方的另一重要國家印度。但總的說來, 對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東方國家的仰慕態度,主導了十八世紀的歐 洲。 19 現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經對這三統有過簡單明瞭的闡釋, 但對於德性之學的道統的自信心則遠遠超過知識建構的學統,政體優 化的政統的自信心。參見牟宗三:〈略論道統、學統、政統〉,載氏 著:《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57 年),頁 60-71。

13


14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三、複調儒學的兩個總體結構 深入探析儒學的複調性質,必須從思想源頭、歷史演進與 當下處境三個角度切入,才足以理解儒學的結構特質。從歷史源 頭上看,儒家本就是收拾世道人心的產物,在「天下無道」的處 境中,儒家創始人孔子力求以其「仁」學和「禮」制,將世道人 心納入正常的軌道,恢復「天下有道」的狀態。孔子就此確立了 儒家的基本精神氣質。但是儒家在先秦百家爭鳴的思想局面中, 並沒有取得一家獨尊的地位。在馮友蘭所謂的「子學時代」,諸 家蜂擁而起,各自陳說,中國思想學術顯得異常繁榮: 在中國哲學史各時期中,哲學家派別之眾,其所討論問題 之多,範圍之廣,及其研究興趣之濃厚,氣象之蓬勃,皆 以子學時代為第一。其所以能有此特殊之情形,必有其特 殊之原因。20 馮友蘭歸納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從總的狀態上看,中國上起 春秋戰國下迤西漢初年,是中國歷史中一大解放時代,社會的巨 變促成人們解放思想,各自立說;二是這一時代新舊交替,促使 人們推陳出新,建構秩序;三是這一時代思想言論自由,人們足 以放言時政、深思人性、重立規則。21隨著這一時代的終結,中 國哲學進入經學時代。經學時代的儒學,建立在孔子奠立的儒家 經典權威的基礎上,人們的思想又一次受到拘束,政治上必須接 20 2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頁 30。 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頁 30-37。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受嚴格規制。儘管這類約束和規制並沒有從根本上妨礙儒家中人 進行思考,但畢竟不能跟解放時代的儒學創制局面相提並論。於 是,儒學逐漸呈現出政治壓力之下運思的轉變形態。有秦一代的 焚書坑儒、漢代統治者的獨尊儒術,儘管並不是將思想學術打入 冷宮,但是在官學得到重建的情況下,儒學得到政治承諾的同 時,也傷害了儒學自身的發展機制。「自此以後,孔子變而為 神,儒家變而為儒教」,皇帝「以利祿之道提倡儒學,而儒學又 須為上所定之儒學,於是「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22儘管馮友 蘭這些話並不是對春秋以後所有朝代的概括,但實在已經刻畫了 古典時代儒家的基本處境與大致狀態。從漢代經學、到魏晉玄 學、再到宋明理學和乾嘉樸學,儒學都是在古典政制的催促中建 構或重構自身的思想觀念和學術體系的。儒家的意識形態化,也 就在這種處境中定型。這種定型,在今天容易被人認定是儒學屈 從權力的結果,實際上這是一種非歷史的見解。在古典社會,一 種觀念體系與國家權力的勾連,並不是屈從權力,而是規範權 力。因為古典權力體系不是自我正當化且無限擴張的權力形態, 這與現代國家權力體系之作為自我正當化和自我無限擴張的特性 相去甚遠。因此儒家與權力的勾連,其實是為權力提供德性規範 和禮制約束。這種聯繫,與現代條件下觀念體系與國家權力直接 勾連情況下造成的專制,完全是兩種情形。就此而言,儒家與皇 權的聯繫,並不構成否定儒學的根據。而皇權自身在明代以後體 現出來的某種專制走向,不應由儒學負責。

22

參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頁 40。

15


16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直到 1905 年,晚清統治者廢除科舉,為馮友蘭所指陳的 「利祿之道」誘導下的儒學建構,才宣告終結。在中國社會又一 次進入一個解放時代、甚至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的情況下,儒學 再一次陷入重建自己的理論形態和實踐應對模式的緊張處境之 中。與此同時,西學東漸引發的中國人觀念世界的大變局,與中 國社會政治導致的秩序大重建相吻合,形成了「五千年未有之創 局」。23在這一變局中,信服儒家價值並立定儒家立場的人士, 開始了艱難的儒學重建工作。在經歷了「中體西用」、「西體中 用」的歷史鉸接之後,儒家尋找到了一個「從老內聖開出新外 王」的發展路徑,即從古典儒家的心性之學開出民主與科學的現 代外王。24這一路徑,雖然被人詬病,但實在是儒學在現代條件 下的新生之途。而註定現代新儒家採取這一進路的因素主要是, 其一,中西文化的直接碰撞,促使儒家必須深入研究、吸收西學 並創造性轉化自身的理論形態;其二,在中國自身從傳統向現代 轉軌的處境中,確立儒學此前未曾系統建構或發揮的民主與科學 主題;其三,在現代政治與教化(宗教)分立的大趨勢下,重新 建構儒學的理論結構形態。這三者是儒學必須面對的現代中國的 結構性要素,如果應對失當,儒學就會失去現代重建的機遇。這 是現代新儒學家敏銳的時代意識和自覺的理論觀念促成的進路。

23

喻嶽衡點校:《曾紀澤遺集》(長沙:嶽麓書社,1983 年),頁 135。 24 李明輝:〈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載氏著:《儒學與現代 意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頁 1-16。此文對儒學開出 民主與科學的命題多所澄清,將牟宗三、徐復觀等新儒家的主張給予 了論證。


導論

複調儒學:從古典儒學到現代性儒學的複雜演進

複調儒學就此存在與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相對而言,體現為 傳 統 的 複 調 儒 學 與 現 代 的 複 調 儒 學 兩 個 總 體 結 構 ( grand structure)。就前者來看,這一總體結構體現為三個支點支撐起 來的宏大架構:一是儒學自身在德性與政治兩個端點上不斷相互 撞擊而成的儒學理論,二是儒學與其他各家各派之學相互作用並 發生融匯形成的競合(cooperation-competition)理念,三是儒學 與中國古代社會政治不斷互動而促成的文化霸權。這三者交互影 響,型塑了古典儒學的基本形態:那就是政治與教化合一的觀念 形態。就後者來看,儒學的現代總體結構也是由三個支點支撐起 來的複雜論說:一是儒學自身在現代處境下自我調適並確立德性 之學與民主科學的積極互動主題,二是儒學與西學的接觸、碰撞 和接受、吸納、轉進構成的嶄新思想局面,三是儒學與中國現代 社會互動而不斷嘗試的重回國家中心舞臺的努力。這三者相互激 蕩,促成現代儒學的基本定勢:那就是政治與教化的分立而不分 開的再結構化(re-structured)嘗試。 自 19 世紀中葉中西文化全面碰撞以來,儒學的總體結構就 處在從古典儒學結構向現代儒學結構轉變的過程中。現代儒學結 構,就是應對現代性挑戰的儒學重建結構。由於這一挑戰的全面 性和嚴峻性,給予儒學重建以正反兩面全面來風的刺激:僅從正 面來講,儒學獲得了它的現代生機,這是中國古典其他各家學說 現代重建未曾有過的契機。因為只有儒學是一套完備學說,它足 以在精神生活、制度安排與日常儀軌各個層面迎接西學的挑戰: 一方面以其德性本體的論說應對基督教和希臘德性倫理,另一方 面以仁政德治的政治論說對應憲政民主的論道,再一方面以和諧

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