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Page 1

東亞儒學 研究叢書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內容簡介

19

就,同時也使得人們相信,支配此區域達數世紀 之久的儒家思想,對於經濟奇蹟必定有正面作 用。因而學界對儒家思想——其對德性的概念、

本書將金永植教授的十三篇論文彙為一編,內容多從社會和文化脈絡

預設、信仰、取向等——與近現代東亞之經濟、

探討東亞科學。作者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

論。本書的作者有鑒於儒家傳統中的科學發展, 未受到學界充分的注目,因此在儒學與經濟的議

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化,更因人、因主題而

題之外,特別關注傳統東亞的世界觀如何滋生近

呈現多種形態;因此,欲究明儒學和科學兩者的關聯,除了檢視儒學

代科學等課題。企圖藉由這個面向的討論,幫助

本身之外,更須涉及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等。

我們了解傳統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並且深入儒家 傳統的各個方面。 本書收錄有論文十三篇,多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 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東亞國家取得傲人的經濟成

產業、科技發展間的關聯,有許多的研究與討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著者簡介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金永植 哈佛大學化學物理博士、普林斯頓大學 歷史學博士。曾任韓國首爾大學東洋史 學科教授與科學史、科學哲學協同課程

金永植◎著

教授,於2013年2月退休。研究興趣涵 蓋「科學與儒學」、「東亞儒者及其專 業知識」以及「比較科學史」等。著有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Questioning Science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s (Leiden: Brill, 2014),和許多

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有關東亞科學和自然哲學,以及比較科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

學史的論文。

金永植◎著

化,更因人、因主題而呈現多種形態,因而我們 不能過分地簡化科學和儒學的聯繫,將儒學視為 有利或者有礙於科學發展的要素。要究明儒學與 科學兩者關聯,除了檢視儒學本身之外,更須涉 及其他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 等。因此,本書在方法上涉及了跨文化的比較問 題。雖然隨意的比較,在學術的嚴謹上有其潛在 的危險,但為了深入理解東亞,本書並不迴避比

ISBN 978-986-350-026-1

較性的研究,而且儘可能的克服跨文化比較在方 法上的問題。 9 789863 500261

GPN:1010301355 定價:新台幣350元

0035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b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