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Page 1

東亞儒學 研究叢書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內容簡介

19

就,同時也使得人們相信,支配此區域達數世紀 之久的儒家思想,對於經濟奇蹟必定有正面作 用。因而學界對儒家思想——其對德性的概念、

本書將金永植教授的十三篇論文彙為一編,內容多從社會和文化脈絡

預設、信仰、取向等——與近現代東亞之經濟、

探討東亞科學。作者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

論。本書的作者有鑒於儒家傳統中的科學發展, 未受到學界充分的注目,因此在儒學與經濟的議

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化,更因人、因主題而

題之外,特別關注傳統東亞的世界觀如何滋生近

呈現多種形態;因此,欲究明儒學和科學兩者的關聯,除了檢視儒學

代科學等課題。企圖藉由這個面向的討論,幫助

本身之外,更須涉及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等。

我們了解傳統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並且深入儒家 傳統的各個方面。 本書收錄有論文十三篇,多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 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東亞國家取得傲人的經濟成

產業、科技發展間的關聯,有許多的研究與討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著者簡介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金永植 哈佛大學化學物理博士、普林斯頓大學 歷史學博士。曾任韓國首爾大學東洋史 學科教授與科學史、科學哲學協同課程

金永植◎著

教授,於2013年2月退休。研究興趣涵 蓋「科學與儒學」、「東亞儒者及其專 業知識」以及「比較科學史」等。著有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Questioning Science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s (Leiden: Brill, 2014),和許多

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有關東亞科學和自然哲學,以及比較科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

學史的論文。

金永植◎著

化,更因人、因主題而呈現多種形態,因而我們 不能過分地簡化科學和儒學的聯繫,將儒學視為 有利或者有礙於科學發展的要素。要究明儒學與 科學兩者關聯,除了檢視儒學本身之外,更須涉 及其他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 等。因此,本書在方法上涉及了跨文化的比較問 題。雖然隨意的比較,在學術的嚴謹上有其潛在 的危險,但為了深入理解東亞,本書並不迴避比

ISBN 978-986-350-026-1

較性的研究,而且儘可能的克服跨文化比較在方 法上的問題。 9 789863 500261

GPN:1010301355 定價:新台幣350元

00350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 i

Ⅰ. 科學、儒學、儒學者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 ──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3

第二章

朱熹「格物」與「致知」方法論中的「類推」 .. 31

第三章

宋應星《天工開物》生產技術中天的角色 ──中國 17 世紀的「產業的自然神學」?.. 51

第四章

丁若鏞著作中的科學與儒學傳統 ......................... 77

第五章

儒學與東亞的科學發展 ........................................109

Ⅱ. 中國傳統科學的社會文化語境 第六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自然知識 ──中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133


第七章

傳統中國的儒者與專門科學 技術知識(1000-1700) ...............................169

第八章

傳統中國社會的科學與宗教 ................................201

第九章

傳統中國社會的科學與官僚制度 ........................215

Ⅲ. 東亞科學史上的比較問題 第十章

中國科學的「為什麼沒有」問題 ──科學革命與中國傳統科學 ....................237

第十一章

獨立發展、西方傳入與中國的先行者 ──17、18 世紀東亞的地球自轉觀 ............261

第十二章

東亞科學史上近代早期日本的問題.................285

第十三章

韓國科學史研究中的「中國問題」 ──韓國科學、中國科學與東亞科學 .........299

參考書目 ..............................................................................317 典籍索引 ..............................................................................359 人名索引 ..............................................................................363 名詞索引 ..............................................................................367


引言

一 在 20 世紀中,有關儒學在科學發展中作用的評價已經發 生了變化。在該世紀早期,評價全部是負面的:儒學被廣泛 地認為「阻礙」了科學的發展。事實上,在 20 世紀早期,對 中國科學本身的看法也極其負面。然而,到這個世紀晚些時 候,觀點出現了改變,變化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人們 對東亞經濟成功發展的理解。這一理解讓許多人想到、甚至 假定,支配這個地區許多世紀的儒學必定起到過一些正面的 作用。對此已經出現了大量的討論,涉及到各種儒學元素同 該地區現代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各種相關性和一致性,其中包 括科學技術的發展。 當然,這種討論已經為我們理解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做 出了貢獻,也拓展了我們理解儒學傳統各個方面的視野。可 是,這些討論也帶來了問題。它們常常是在一種膚淺的水準 上展開,而且甚至時不時地帶上感情色彩,經常想一勞永逸 地回答所有的問題。很少出現扎實的學術討論,能把對東亞 文化、社會、儒學傳統及其科學的恰當理解作為基礎。特別 是,對論題的選擇和討論一直都受到現代局勢和現代關注點 的左右。人們常常是先指出現代東亞經濟的成功,然後再到 過去主導該地區的儒學中去尋找原因。在這樣做的時候,他


ii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們經常採用現代、並且常常是西方的視角。可是,如果我們 首先去審視過去東亞儒學傳統中的重要思想和做法,從中找 出同儒家對自然現象理解相關的那些特徵,找出科學在儒家 文化和社會中發展的各種特點,那可能會更加合理,也可能 更富成果。 這就是本書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文章中所採取的手法,其 中,我一直嘗試著審視東亞語境,避免既不必要、也無用處 的西方觀點,並同時關注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二 除了「科學與儒學」這一主題,本書文章中還將出現另 一個主題,也就是「跨文化比較」 。本書第三部分專門收錄了 明確採用比較視野的文章,或者是討論跨文化比較中所涉及 問題的文章。但是,在第一和第二部分討論東亞科學語境的 文章中,我心裡也常常在進行比較,有時實際上就是在比較 東亞與西方。 當然,在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科學時,會出現許多問題。 在此前一直進行著的關於東亞與西方科學的比較中,常常會 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各種觀念和因素經常是在孤立的情 況下受到比較的,它們的語境則不太受到關注。這種比較常 常會指出一些事物之間表面上的各種相似性,但這些事物之 間事實上卻很不相同;在考察了它們的語境之後,你常常會 發現,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或者使用其實相當不同,所 扮演的角色也很不一樣。顯然,在對這些語境中存在或者發


引言

iii

生的思想和事件進行比較時,人們應該考慮到這些語境的不 同。不過,你卻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認為應該完全避免對這 些事物、概念和因素的比較。 許多跨文化比較中所出現的另一個問題是,在這種比較 中,你不應該對某一特定文化的不同時期以及不同領域等量 齊觀。堅守這一立場原則上無可指責,但有時卻很難,甚至 不受歡迎。我不否定這種立場在理論上的合理性,因此也完 全承認某一給定文化中必然會出現的各種變化和差異,承認 它們在各種簡短的討論中難以得到充分展現;但我仍然相 信,人們實際還是可以對不同文化中科學的某些一般特徵進 行有趣的跨文化比較。 在跨文 化比 較背後 ,尤 其是東 亞與 西方科 學的 比較背 後,存在著一個隱含的假設,其中也存在著另一個問題。這 個假設就是:在西方科學發展中重要的那些因素必定也影響 了東亞科學的發展。這個假設常常引導東亞科學的研究者去 考察諸如時間、因果性和自然律法這樣的概念,考察諸如數 學、邏輯、證明和實驗這樣的方法論元素,以及諸如資本主 義、城市化、商人階級、奴隸制、官僚制度、大學、宗教、 個人主義和寬容這樣的因素,好像這些在西方科學發展中重 要的概念和因素在東亞科學發展中理應起到過同樣的作用。 這一假定明顯是個錯誤。但是,我卻不能同意讓人們停止對 所有這些事情的跨文化比較。因為問題不在於進行比較,而 在於支持這種比較的假定。我相信,在不作這類假定的情況 下同樣有可能對這些事情進行比較。 本書大部分文章中或明或暗地討論的正是這類問題。


iv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三 這些文章是分別寫成和發表的,原本不是一個統一寫作 計畫中的組成部分。有些文章完成於很久以前,有些甚至已 經完成 30 多年了。所以,它們的內容,尤其是其中所引用的 參考文獻,並不能恰當地代表當前的學術動態。其中也存在 一些內容上的重疊,有時還存在論述重點上的差異,甚至也 存在相互矛盾。可是,除了改正明顯的錯誤外,我決定大體 保持這些文章的原貌,因為我想保持每一篇文章的整體性, 包括它們的目的、動機以及在成文時的關注點。 最後,我想感謝在本書的準備和出版中幫助過我的人。 本書的準備工作開始於 2002 年,當時我受「東亞儒學」研究 計畫之邀來國立臺灣大學擔任訪問學者。我要感謝該計畫的 總主持人黃俊傑教授,黃教授最早建議我出版這樣一本書, 並納入「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我也想感謝石云里,他負責組 織將這些文章從英文翻譯成中文。他邀集了翻譯者,並仔細 地審訂了所有的譯稿。我還要感謝我的學生申敏澈,他幫我 編訂了定稿。我也要感謝兩位審查人,其中一位審查人更是 細讀全書、提供許多建議,在改善和釐清本書的內容上裨益 良多。最後,我要向滕普頓宗教基金會(Templeton Religion Trust)致謝,本部書稿的準備工作受到他們的支持。

金永植 2014 年 6 月


Ⅰ. 科學、儒學、儒學者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 ──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

朱熹(1130-1200)在其學術體系中,納入了許多存在於 當時的學問、信仰與習俗,不僅涵蓋經、史等在儒學傳統中 備受重視的科目,也包含各種被視為「次要」的課題──例 如天文、曆法、律呂與地理等「科學」主題,以及「鬼神」、 卜筮與「內丹」等「超自然」主題。事實上,朱熹似乎意圖 建構一個無所不包的學術體系,盡可能將一切事物囊括其中。 朱熹將某一學科納入其體系時,不僅研究、理解、闡釋 它,也說明了該如何研習它──特別是該讀哪些材料。他為 這門學科指定適當的文本與注疏,有時還親自作注解。對於 某些主題,朱熹不但說明它們為何能在其體系中占一席之 地;有時也會解釋該主題中較引人疑慮的面向,使得他的解 釋及說明不違背於他所維護的儒家基本宗旨。本文將討論朱 熹在這些與「科學」或「超自然」相關主題所作的努力,並 說明他如何透過這些努力,界定並延伸儒學的界限。

*

原載: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蔡振豐 編: 《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年),頁 215-241。


4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一、科學與超自然主題在儒學中的地位 科學與超自然的主題本身具有一些特殊的面向,使它們容 易被朱熹這樣的儒者看重。首先,有些主題牽涉到儒家的基本 概念,而顯出其重要性。舉例來說, 「天」這個概念的重要性, 使研究天體運行的曆學連帶受到重視。另一方面,地理與風水 則被連結到「天地」這個重要辭彙的另一半──「地」。樂為 禮的一部分,其地位使相關的律呂課題變得很重要。由於祭 祀儀式備受重視,祭祀的物件「鬼神」因而受到關注。同理, 《易經》的重要,以及其中觀念與卦圖的重要,都可以轉化 為「象數」的重要性,並使運用此道的占卜和煉丹受到重視。 煉丹之學,尤其是「內丹」的形式,可與「道」的概念相連, 因為它是求道之士(所謂「道士」)所修習的技術之一。 上述主題中,有些曾在古代經典中被提及;這些經典據 稱為聖人所作──或蘊含聖人之旨,許多經典注疏都會討論 它們。事實上,被注解得最為繁複詳盡的,往往便是天文律 曆等主題。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它們深奧難解;然而,倘若儒 者完全不重視它們,很難想像他們會大費周章地深入闡釋。 實際上,這些注釋為這類主題提供了一種「經典的認可」。 而且,某些「次要」的學問也出現在儒者普遍研讀的其他標 準文本中。舉例來說,歷代正史不僅有記載禮、樂沿革的 「志」,也幾乎都包含了專論天文、曆法、音律、地理與各 種秘術的「志」。 1 1

這些篇章通常冠以〈律曆志〉 、 〈天文志〉 、 〈地理志〉 、 〈五行志〉 、 〈方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5

儒者可能認為上述論及的主題中,有些學問可以增進百 姓社稷之福祉。雖然中國傳統的官僚體制確實設有專司各類 事務的職位,並由專家擔任,但像朱熹這樣的通才型官員為 了管理並監督專門官員,就必須涉獵專門知識的課題;因此, 從仕的儒者亦需具備這些方面的知識,才能履行其職責。 朱熹的「格物」學說為上述所有面向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他以「窮究物理」詮釋格物,並據此強調應研習人間的所有 相關領域中的一切具體事物。2朱熹一再說,萬事萬物皆有其 理,應當被研究、理解。3在致弟子的書信中,他討論治學之 法,寫道: 大學之道,必以格物致知為先,而於天下之理、天下 之書無不博學。 4 同一封信稍後,他補充: 「曆象之學,自是一家。若欲窮理, 亦不可以不講。」 5 因此,對於這些專門──同時也是次要──的學科,朱熹

2

3

4 5

技傳〉之類的標題。 關 於 朱 熹 的 格 物 觀 念 , 見 Yung Sik Kim ( 金 永 植 ),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中譯本《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3 年] ,第 2 章) ;錢穆: 《朱子新學案》 (臺北:三民書局, 1975 年),卷 2,頁 504-550。 例見《朱子語類》 (1270 年版,1473 年重印,現代重印本為臺北正中 書局發行) ,卷 15,頁 4b2;卷 18,頁 22b0;卷 34,頁 33b0;卷 116, 頁 13b0;卷 117,頁 12b0。例:4b2,指第 4b 頁開始之第 2 段;22b0 指第 22a 頁開始,連續到 22b 頁。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臺北:中華書局, 《四部備要》本) ,卷 60, 頁 16b。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0,頁 17a。


6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的基本立場是:應當研習它們,而不該予以忽視。例如他曾說: 「如律曆刑法、天文地理、軍旅官職之類,都要理會。」 6 他 在一篇表達個人對學校與考試之見解的文章裏,寫道: 如禮樂制度、天文地理、兵謀刑法之屬,亦皆當世所 須而不可闕,皆不可以不之習也。 7 有時他只說「無妨」研習這些小道,而稱不上是熱心推薦。 例如他告訴弟子: 「無事時不妨將藥方看。」8又說: 「曾看《河 圖》 《洛書》數否?無事時好看。雖未是要切處,然玩此時, 且得自家心流轉得動。」9但是儘管如此,這些話出自朱熹之 口,必定也鼓勵了儒者關注這些課題。

二、確立適當的文本 朱熹研究上述許多「次要」的科目,評量當時流傳的文 本、注疏和其他早期著作,並指出──或確立──學者應研 習的最佳讀本。 朱熹對於天文曆法的知識,得自多種古代文獻。其中較

6 7

8 9

《朱子語類》,卷 117,頁 22b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9,頁 21b。他也依同樣的原則詮釋子 夏關於「小道」的說法:「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 君子不為也。」(《論語‧子張》第 19 章第 4 條)。朱熹云:「小道不 是異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農圃醫卜百工之類,卻有道理在。 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朱子語類》,卷 49,頁 2a3) 《朱子語類》,卷 107,頁 16b4。 《朱子語類》,卷 65,頁 8a1。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7

重要的,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與《晉書》等正 史中的曆志, 10 《尚書》〈堯典〉、〈舜典〉等篇的疏, 11 以及 《禮記》〈月令〉篇的疏。 12在北宋學者的著作中,他經常提 到沈括(1031-1095)的《夢溪筆談》和〈渾儀議〉, 13 蘇頌 (1020-1101)的《新儀象法要》 ,14以及張載(1020-1077)的 《正蒙》 。15至於同時代的學者,朱熹經常談到蔡元定(11351198)及其二子:蔡淵(1156-1236)和蔡沈(1167-1230) 。16 然而,對於這些資料來源所提供的知識,朱熹並非照單 全收。他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也評斷文獻中的討論內容。 尤其在他看來,不同典籍在不同主題上各有所長。舉例來說, 他讚揚《禮記》 〈月令〉疏,因為它陳述太陽每日恰好運行一

10

11 12 13 14 15

16

朱熹提到正史中的曆法專論,關於《史記》的例子,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11a2、12b3;關於《漢書》 ,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2a1、 2b0、12b3;關於《後漢書》 ,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2b0;關於《晉 書》 ,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4b3,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62, 頁 39a。 例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2a1、2b0、3a2、6b3-7a0;卷 78,頁 5a0、 5b3-6a0、13b2。 例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2a0、1、2b0、3b1;《晦庵先生朱文公文 集》,卷 62,頁 39a。 例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2a1、7a3、12a4;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45,頁 37b。 例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44,頁 47b; 《續集》 ,卷 2,頁 7a。 例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4b3、10a2。朱熹討論曆法時,也提到撰 寫《通典》的杜佑(735-812),以及邵雍(1011-1077)的曆法。例 見《朱子語類》,卷 2,頁 12b3;卷 86,頁 9a1、10a0。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3b1-4b0、11b1、12a5、12b2、12b3;卷 86,頁 9b0-10a0。朱子與蔡氏父子也常有書信往返,討論各種專門主 題。朱熹致蔡氏父子的書信收錄於《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44, 頁 1a-16b;《續集》,卷 2,頁 1a 至卷 3,頁 6b(蔡元定);《續集》, 卷 3,頁 6b-10a(蔡淵);《續集》,卷 3,頁 10a-11b(蔡沈)。


8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周,而天卻每日運行一周又一度。17他甚至強調「其他曆書, 都不如此說。」18引述王蕃(活躍於第 3 世紀) 「渾天」理論 的〈舜典〉疏,也因解釋天體的概括結構而為朱熹所稱道。19 他特別指出,對於北極 36 度之內、終年可見的部分穹蒼, 〈舜 典〉疏義解釋「甚詳」; 20 而且,〈堯典〉疏義與閏月的問題 有關。21另一篇十分受朱熹重視的古代文獻是《晉書》 〈天文 志〉, 22他推崇它與〈月令〉疏同為「不可不讀」的專論; 23 此外,他還讚揚《後漢書》〈律曆志〉。 24 對於宋代學者的作 品,朱熹不僅贊許沈括《夢溪筆談》對於日月運行的解釋,25 也肯定張載《正蒙》對於某些氣象現象的解釋,並贊同後者 的「左旋說」──它主張除了天體與恒星之外,連日、月和 五個行星都朝左旋轉。 26 他亦十分敬重蔡元定的曆學, 27 表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2b0、3b1。此《疏》為孔穎達所作,相 關文句見於《禮記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年重印), 頁 14.3b。 《朱子語類》 ,卷 2,頁 3b1。事實上,正如一位弟子在這段記載稍早 處所言,即使連蔡淵也主張天每日只行一週(而太陽則落後一度), 朱熹反對此說。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2b0、3a2。此《疏》亦為孔穎達所作, 相關段落見於《書經注疏》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年重印), 頁 3.6a-7a。 《朱子語類》 ,卷 2,頁 7a0。根據《語類》所載,朱熹說的是《堯典 疏義》 ,這顯然是個錯誤──他所指的其實為《舜典疏義》 ,頁 3.6b。 同段文字中,朱熹也批評《周髀算經》對於日、月運行的解釋。 例見《朱子語類》,卷 78,頁 5b3-6a0、13b2。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4b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2, 頁 39a。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2,頁 39a。 《朱子語類》,卷 2,頁 2b0。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7a3。 例見《朱子語類》 ,卷 2,頁 4b3、10a2。關於左旋說,見 Yung Sik Kim,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9

示「自古以來無一個人考得到這處。」 28 朱熹也提到某些文獻的缺失。舉例來說,他指出《漢書》 的〈律曆志〉不如《後漢書》 ,29並批評蘇頌的《新儀象法要》 未就「渾儀」的實際製作提供充分資料。 30 對於王及甫寫成 於西元 1160 年的《天經》,朱熹雖然形容它「類集古今言天 者,極為該備」,31但也提出問題與批評──例如對於這本書 討論天體形狀的部分,包括一張圖表。 32 在朱熹看來,即便 是蔡元定也有不夠精當之處;舉例來說,後者談到天體運行, 卻未先討論「太虛」。 33 朱熹的律呂知識亦得自各種古代文獻。最基礎的是《史 記》〈律書〉(卷 25)對於「律數」的論述。他對此篇文字讚 譽有加,34認為它對律呂的說明雖然簡短,卻涵蓋要義;相較 之下, 《漢書》 〈律曆志〉較詳盡的解說反而未能掌握重點。35 《論語》中有幾段關於音樂的記述,為朱熹提供了討論此主 題的機會。 36此外,《禮記》、《周禮》、《國語》和《左傳》等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p. 257-259. 例見《朱子語類》,卷 2,頁 12b3,卷 86,頁 9b0-10a0。 《朱子語類》,卷 2,頁 12b3。 《朱子語類》,卷 2,頁 2b0。 例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44,頁 47b; 《續集》 ,卷 2,頁 7a-7b。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2,頁 39a。此書之作者姓名與著作年 代,記錄於王應麟(1223-1296)的《困學紀聞》,頁 9.12a。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續集》,卷 3,頁 6b-7b。 《朱子語類》,卷 2,頁 12b2。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1b1、11b0;《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66,頁 27b。 《朱子語類》 ,卷 92,頁 10a2。然而,他曾在他處讚揚《漢書》的〈律 曆志〉與〈禮樂志〉,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1b1、6b1。 例見《朱子語類》,卷 25,頁 24a1-b0,論《論語》3.23,以及《朱


10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古籍中,有些段落涉及較具體的律呂知識,朱熹在探討相關 重點時也曾提到它們。 37 這些段落的注解也成為朱熹的資料 來源。舉例來說,他稱許《禮記》 〈禮運〉 (卷 22)疏對於「旋 宮」的長篇討論。 38他指出五音之外的「變宮」和「變徵」, 最早出現在《國語》注。 39朱熹的資料來源還包括漢代以降 的多種論著。他經常談到杜佑(735-812)的《通典》,並讚 譽其闡述清晰。他特別提到其中正確的數字,以及它對於「子 聲」的解說。 40沈括《夢溪筆談》的長處則在其「所考器數 甚精」。 41 然而朱熹最稱道的,還是蔡元定及其著作:《律呂 新書》 。42朱熹強調,蔡元定不僅飽讀群書,而且理解透徹。 舉例來說,他認為蔡元定對於《史記》中律書與曆書的理解

37

38

39 40

41 42

子語類》,卷 35,頁 19b4-24a1,論《論語》8.8。 例見《朱子語類》 ,卷 92,頁 10b0,論《禮記》37.5b; 《朱子語類》, 卷 86,頁 18b1,卷 92,頁 3a3-3b0,論《周禮》22.17b; 《朱子語類》, 卷 92,頁 4b3,論《周禮》41.9a;《朱子語類》,卷 92,頁 3b2、4, 論《國語》3.15b;《朱子語類》,卷 92,頁 6a3,論《左傳》41.25b。 《朱子語類》 ,卷 92,頁 2a3。此疏的相關討論見於《禮記注疏》 (臺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年重印),頁 22.6b-10a。關於「旋宮」, 見 Yung Sik Ki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 261.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3b2;《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45, 頁 37a。此注之相關段落見於《國語》,頁 3.17b-18a。 例見《朱子語類》 ,卷 92,頁 1b1、3a0、6a4、6b1、7a1、10a2、11b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45,頁 36b。關於「子聲」 ,見 Yung Sik Ki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 260.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6a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45, 頁 36b。 例見《朱子語類》 ,卷 92,頁 8a5、6、8b1;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45,頁 36a、37a。束景南認為這本書基本上是朱熹與蔡元定合作 的成果,見束景南: 《朱子大傳》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年), 頁 757。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11

程度,無人能比。 43此外, 《律呂新書》的精闢討論──其中 有 些 從 未 被 前 人 提 出 ――都 有 確 立 的 早 期 方 法 為 其 堅 實 根 據。44因此,當蔡元定的見解與祖孝孫(唐初) 、杜佑和王樸 (活躍於西元 959)等早期學者不同時,朱熹總是支持蔡元定 的看法。 45 朱熹熟 知數 學上的 一些 重要專 門主 題。其 中一 個好例 子,便是處理直角三角形三邊關係的「句股」法。 46 在寫給 蔡元定的信中,他經常討論這個方法,並談到它的原始資料 ──《周髀算經》與《九章算術》這兩部古代數學文獻── 及其各種版本之間的差異。他甚至表達與蔡元定不同的意 見。 47 有人問日晷的指針「土圭」為何應為八尺,他隨即答 道: 「此須用句股法算之。」48另一個例子是,朱熹談到長度 單位的九進制(1 寸 = 9 分 = 9 x 9 厘 = 9 x 9 x 9 絲 =……) , 並指出,由於音律計算經常涉及 2/3 與 4/3 的乘法運算,因 此比起《通典》所述的常用十進位,用九進制來計算音律比 較方便。 49 他也談到出現在《禮記》與《周禮》注疏中的算

43 44

45 46 47 48 49

《朱子語類》,卷 92,頁 8b1。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8a5;《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76, 頁 18a。在《文集》,卷 76、頁 18a 中,朱熹認為《律呂新書》的主 要論題源自各種早期著作。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6a3、4;《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45,頁 37a。 此計算方法經常被拿來與畢氏定理相比。關於它的簡論,見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3, pp. 22-24. 例見《朱子語類》 ,卷 86,頁 10b1;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續集》, 卷 2,頁 4b、5b、12a。 《朱子語類》,卷 86,頁 10b1。 例見《朱子語類》,卷 92,頁 1b1、6a4、10a2。


12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術內容。 50 對於一些經典醫學文獻,以及其他重要醫書,朱熹似乎 也相當熟悉。他自認十分瞭解《黃帝內經》,故言「〈素問〉 言語深, 〈靈樞〉淺,較易。」51他為郭雍(1091-1187)的《傷 寒補亡論》作序, 52 並對於其中討論的各種把脈法提出相當 詳盡的評注。朱熹偏好《脈經》作者王叔和(210-285)的方 法──雖然他認為郭雍在書中運用此法的方式並不充分── 而較不贊同丁德用(11 世紀《難經》注本的作者)的方法。 儘管他說「余非精於道」, 53卻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判斷。 朱熹精通《易經》卜筮的實際方法。他經常提到以蓍草 占卜的程式,特別是所謂的「揲蓍」法,以〈繫辭傳〉上篇 第 9 章的片斷資料為依據。54他寫了一篇標題為〈蓍卦考誤〉 的評注,概述此法的各種版本。 55 他心目中的正確程序,似 乎是《易學啟蒙》第 3 章所提出的方法;朱熹將此文視為〈繫 辭傳〉之詳注,而這個版本也從此成為標準程序。 56 以蓍草

50

51 52 53 54

55 56

例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8,頁 4b,以及《續集》,卷 2, 頁 12a。前者引述並討論《禮記》疏(58.16b-17b) ,後者提到《周禮》 疏(14.7a)。 《朱子語類》,卷 138,頁 1b6。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83,頁 21b-22b。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83,頁 22a-22b。 例見《朱子語類》 ,卷 66,頁 14b1、16b1。亦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 集》,卷 37,頁 33b;卷 38,頁 2b、6b;卷 44,頁 8a、12a、13b、 17a;卷 45,頁 1b;卷 60,頁 15b-16a。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66,頁 11b-27b。 在〈易五箴〉(《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 85,頁 6a-8b)與《周易 本義》的一篇附錄中,對此程式亦有概述。英文簡述見 Richard Wilhelm (衛禮賢),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易經),Cary F. Baynes (trans.), I Ch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p.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13

占卜的結果,可得到由六爻構成的卦,後者進一步被詮釋為 代表各種情況或運勢的徵象或預兆。朱熹經常談到詮釋六十 四卦、以及卦中各爻的方式。57 朱熹花極大工夫研究內丹,而且似乎相信自己已理解其 要旨。他以《參同契》為研習此主題的文獻,並出版一部評 注本:《參同契考異》。他指出「納甲」法為探討內丹細節的 正確方法。 58 朱熹對於儀式的研究,包含祭祀、鬼神與魂魄 等主題;而從他對這些主題的廣泛討論中,可以看出類似的 處理方式──評估早期資料、指定適當文本,並陳述正確的 闡釋。 59 到目前為止,我們在本節看到的,基本上無異於朱熹研 究經史的做法。他編輯早期著作,確立正確的意義,訂正錯 誤,甚至還更動原文。這是他處理「四書」,尤其是《大學》

57

58

59

721-723. 例見《朱子語類》 ,卷 65,頁 6b2、12a2-12b0;卷 68,12a2、12a4-12b0、 12b1-13a0、13a4-13b0。亦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卷 38,頁 6b; 卷 44,頁 12a、17a;卷 59,頁 21b。關於朱熹對卜筮的看法,更多 討論見於 Kidder Smith, Jr., Peter K. Bol, Joseph A. Adler, and Don J. Wyatt, Sung Dynasty Uses of the I Ch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ap. 6;Yung Sik Ki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朱熹的自然哲學), pp. 267-272. 關於朱熹對於《參同契》的研究,見 Yung Sik Kim (金永植), “The Ts’an-t’ung-ch’i k’ao-i and the Place of Internal Alchemy (Nei-tan) in Chu Hsi’s Thought,” Monumenta Serica, 52 (2007), pp. 99-131;吾妻重 二:〈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について〉,《日本中國學會報》36(1984 年),頁 175-190。 Yung Sik Ki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chap. 6; Patricia B. Ebrey ( 伊 沛 霞 ),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chap. 5.


14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的方式。60他的編輯工作也擴及周敦頤、張載、謝良佐(10501103)與胡宏(1105-1155)等宋代學者的作品,更不用說編 纂《近思錄》和《伊洛淵源錄》了。 朱熹在這方面的工作,促使某些主要古籍在儒學中受到 重視──如《孟子》、《大學》和《中庸》。〈太極圖〉也包括 在內,因為它之所以成為理學形上學與宇宙論的基礎文獻, 主要是由於朱熹的提倡。再者,朱熹指出《易經》為卜筮之 書,並重新確立「象數」傳統的重要性;這些做法促使儒者 繼續關注象數之學。雖然他不完全贊同邵雍的理論,但後者 能成為理學論述的一部分,朱熹的接納是主要原因。61就《參 同契》而言,朱熹基本上也發揮了相同的作用。 62 朱熹對於某些早期觀念的見解,同樣影響了後世學者。 舉例來說,他根據多種古典文獻(尤其是《淮南子》)推論「地」 由濁重之氣構成, 「天」的清虛之氣則環繞著地而運行。以此 概念為基礎的宇宙論,於是成為理學家所依循的標準宇宙 論。另一個例子是朱熹接受張載所提出的「左旋說」 。由於朱 熹的肯定,這個學說才成為正統的理學理論。

60

61

62

Daniel K. Gardner, Chu Hsi and the Ta-Hsueh: Neo-Confucian Reflection on the Confucian Can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Zhu Xi’s Reading of the Analects: Canon, Commentar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關於朱熹對邵雍的看法,見 Yung Sik Kim,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p. 267-268; Don J. Wyatt, “Chu Hsi’s Critique of Shao Yung, One Instance of the Stand against Fatalis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5 (1985), pp. 649-666. 當然,《參同契》並未成為重要的儒學文本。朱子的門人不傳此學, 也許是因為朱子並未完全認可其內容。儘管如此,朱熹對於《參同契》 的研究,仍促使許多學者對它產生興趣。


第一章

界定並延伸儒學之界限──朱熹論科學與超自然主題

15

事實上,朱熹必定認為這類工作是他的職責所在,理由 在於,既然他確立了上述各種專門學科的重要性,以及研究 它們的必要性,就必須決定最正確、或最適合研習的文本── 正如他為道德與社會哲學所做的一般。 63 因此,他所做的, 便是為學者與弟子建構一套可供遵循的治學計畫。

三、賦予超自然主題合理性 為了將祭祀、卜筮與內丹等主題納入儒學傳統,朱熹必 須說明,這些主題固然有些引人疑慮的面向──可能顯得「神 秘」或「迷信」──但它們其實並不違背他所維護的儒家基 本宗旨。在這些情況下,他所訴諸的兩種基本立場為:(1) 氣的概念涵括範圍甚廣,尤其是氣與心交互作用的可能性。 (2)這些主題與《易經》的關聯。

(一)氣與心之交互作用 根據朱熹的看法,氣是構成世上一切物體與現象(不僅 是有形物質而已)的基礎要素。舉例來說,因為有氣,才會 產生與生命有關的生理現象。它是生命的根源,並滋養生

63

關於朱熹整體「治學計畫」的討論,可參考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狄百瑞), “Chu Hsi’s Aims as an Educator,” in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and John W. Chaffee (賈志揚) (eds.),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 186-218; Daniel K. Gardner, Chu Hsi: Learning to Be a S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pp. 35-37.


東亞儒學 研究叢書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內容簡介

19

就,同時也使得人們相信,支配此區域達數世紀 之久的儒家思想,對於經濟奇蹟必定有正面作 用。因而學界對儒家思想——其對德性的概念、

本書將金永植教授的十三篇論文彙為一編,內容多從社會和文化脈絡

預設、信仰、取向等——與近現代東亞之經濟、

探討東亞科學。作者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

論。本書的作者有鑒於儒家傳統中的科學發展, 未受到學界充分的注目,因此在儒學與經濟的議

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化,更因人、因主題而

題之外,特別關注傳統東亞的世界觀如何滋生近

呈現多種形態;因此,欲究明儒學和科學兩者的關聯,除了檢視儒學

代科學等課題。企圖藉由這個面向的討論,幫助

本身之外,更須涉及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等。

我們了解傳統中國的社會和文化,並且深入儒家 傳統的各個方面。 本書收錄有論文十三篇,多著眼於科學和儒學間 的關係,特別是儒家思想、價值和制度在科學發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過去數十年來,許多東亞國家取得傲人的經濟成

產業、科技發展間的關聯,有許多的研究與討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9

著者簡介

科學與東亞儒家傳統

金永植 哈佛大學化學物理博士、普林斯頓大學 歷史學博士。曾任韓國首爾大學東洋史 學科教授與科學史、科學哲學協同課程

金永植◎著

教授,於2013年2月退休。研究興趣涵 蓋「科學與儒學」、「東亞儒者及其專 業知識」以及「比較科學史」等。著有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Questioning Science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s (Leiden: Brill, 2014),和許多

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強調:在東亞世界中,

有關東亞科學和自然哲學,以及比較科

科學和儒學的關係錯綜複雜,不僅隨著時間變

學史的論文。

金永植◎著

化,更因人、因主題而呈現多種形態,因而我們 不能過分地簡化科學和儒學的聯繫,將儒學視為 有利或者有礙於科學發展的要素。要究明儒學與 科學兩者關聯,除了檢視儒學本身之外,更須涉 及其他東亞社會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體系 等。因此,本書在方法上涉及了跨文化的比較問 題。雖然隨意的比較,在學術的嚴謹上有其潛在 的危險,但為了深入理解東亞,本書並不迴避比

ISBN 978-986-350-026-1

較性的研究,而且儘可能的克服跨文化比較在方 法上的問題。 9 789863 500261

GPN:1010301355 定價:新台幣350元

0035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