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與混沌》線上試閱

Page 1


目次 第一部分 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003

一、中國的「社會穩定」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004

二、本研究的旨趣及方法

013

三、內容說明

023

第二章 社會轉型的理論

035

一、如何回應「轉型論」所面臨的質疑和挑戰

036

二、社會混沌與社會秩序的辯證關係

042

三、方法論探討:社會轉型的時空結構

048

四、反思是為了更深入的研究(代小結)

052

第二部分 家庭化:私域的回歸及國家徵用 第三章  歷史轉折時期的社會家庭化      (上世紀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057

引言:以實證研究的方法探討歷史變動的機制

057

一、知青返城運動中的「回家」敘事

059

二、特殊歷史時期的政策群:讓個人回歸家庭

070

三、 如何理解上世紀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社會         轉折中的家庭化?

082

第四章 「家庭化」的邊界:家庭策略的能動性和條件性 089

引言

089

一、家庭策略的前提及條件性

095


二、家庭政策供給中的價值原則及政策結果 100

三、文化治理的內在困境:家庭倫理規範間的張力 112

四、結語 117

第五章 私域中的勞動和生活 121

引言 121

一、被置於私域中的勞動和流動 123

二、代工廠工人:私域中的勞動與生活 128

三、政府與社會力量的角色 133

四、結語 137

第三部分 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 第六章 身分等級制度的結構性延續:      以社會保障制度為例 141

引言 141

一、社會主義中國的社會分層制度是一種什麼制度? 142

二、等級化的國民身分及再分配體制 147

三、市場化過程中「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建立 153

四、「平等、公正」價值目標壓力下的「改革」 162

五、簡短的討論 169

第七章 作為替代性制度的「社會流動」體制

173

引言 173

一、等級間可流動的身分制度 177

二、身分市場與權利資格贖買 183

三、市民化與國民化 191


四、「開放 ─ 流動」作為替代性制度的合理化機制 194

五、 簡短的討論:公民平等權延期兌現與        社會轉型的過程結構 198 第八章 在民權與民生之間:「歷史遺留群體」

203

一、被歸入「歷史遺留問題」的那些群體 203

二、「被拋棄者」的價值危機和身分政治 209

三、「無價值者」的價值自證 214

四、結語 220

第四部分 法律外的共用規範 第九章 自生的道德秩序:流動群體的互助體系

225

引言 225

一、關於居住貧困群體的居住生活調查 227

二、 「緣」與「類」:居住生活互助協作         關係的實踐基礎 232

三、居住生活互助行為的道德性 240

四、結語 245

第十章 「違規」的空間

247

一、關於城市違規現象研究的理論範式討論 247

二、占據者的邏輯 252

三、違規空間如何嵌入城市社區 266

四、政府的應對 274

五、 「違規」作為轉型社會中的法律文化和         政治文化(代結語) 280


第十一章 都市劇場中的「市民」:       現代文明法則的想像與實踐

285

引言:關於上海膠州路事件 285

一、如何解釋城市災害背景下的市民行動 287

二、災害事件中的市民認同及其社會聯結 293

三、市民、公民及政治文明:幾個問題的討論 305

四、結語:「基於規範的社會秩序」的市民實踐 315

第十二章 「過渡期政治」及其精英倫理

321

引言:「轉型陷阱」或「邊界狀態」? 321

一、轉型中國的「過渡期」 323

二、權力團體的過渡期政治 333

三、作為政治文化的「等待」 341

結論  一、社會體制與政治─社會穩定

351

二、社會轉型的框架意義 354

三、例外事件與邊界狀態 358

後記

367

參考文獻

373

索引

405


第一部分 問題意識與研究路徑



第一章 序 論:發現「隱祕的社會 系統」

在以往的研究中,筆者曾多次使用「社會奇蹟」一詞,來 提示一個值得關注、需要解釋的中國現象:在 20 世紀 70 年代 特別是 90 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

社會體制變動中,中國發生了

諸如價值規範大轉折,數百萬職工下崗,數億農民流動,土地 城市大開發,社會急劇分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劇變,可 是,總體而言,社會群體之間並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城市也 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人們的生活秩序看似也沒有崩潰…… 所有這些,究竟是如何可能的?(見陳映芳 2010)類似的疑問, 也多見於人們的各種討論中,它們有時被表述為一個有關社會 穩定的問題,如網民在微博中發出有這樣的疑問:「為何在國 外隨著經濟發展的新階層,必然會追求政治權力,可為何在中 國富人居多,卻只能淪為土豪?(在)沒有中層階級而且法制 不健全的情況下社會卻如此穩定?」1 而在國際觀察家和學者們 眼裡,中國這些年來持續的「穩定」甚至被形容為一個「神話」 (The Ongoing Myth of Stable China, China’ s Stability Myth)。 一個國家的「穩定」被視為一種需要解釋的現象,這既可 能是因為現實背離了人們的預想,也可能是因為它對某些被廣 泛接受的社會理論構成了否定性經驗。類似的學術命題在中外 歷史上不乏先例。如 20 世紀初的俄國,在戈列梅金、斯托雷

1

見「 微 博 @ 清 華 孫 立 平 評 論 區 」,2015 年 2 月 2 日。https://weibo. com/1082896707/C2rJ9kIIV。檢索日期:2019 年 3 月 20 日。


4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平等人主政下,政府以鐵腕強權摧毀傳統俄國公社,開始「斯 托雷平改革」,成立極右翼政府,將俄國經濟體制轉變為農場 經濟與市場經濟。這期間沙俄經濟曾持續高漲,且出現了持續 的安定局面,這被稱為「斯托雷平奇蹟」。(秦暉 2013)對這 一類疑問的解釋,是歷史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界議題(boundary issue)。 但 在 具 體 學 術 研 究 中, 它 涉 及 到 研 究 者 觀 察 現 象、 判斷事實的不同的認知方式和學術視角─研究者首先需要瞭 解,我們所面對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學術議題?我們怎樣才能 接近它?

一、中國的「社會穩定」何以成為一個問題? 1. 社會穩定性:一個充滿歧義和挑戰的命題 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穩定」首先是執政黨明確規定的 政治要務,2 是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在日常生活中,諸如 「穩定壓倒一切」、「安定團結」等等,也都是人們耳熟能詳 的政治口號。與此相對照,在社會科學領域,怎樣避免將「穩 定」簡單地理解為一種秩序感,並避免將其完全視為一個描述 性概念,這是研究者需要自覺的。(Gagnon and Tully 2001: 97) 「穩定」一詞的概念化,一方面需要研究者基於相關的學 科理論對其作出規範的定義,確定其內涵及屬性特徵等,同時 也涉及如何區分如「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等不同的穩定 2

胡錦濤:「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辦不成, 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這個道理,不僅全黨同志要牢記在心,還要引 導全體人民牢記在心。」(參見龔信力 2011)另如《人民日報》:「發展 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參見人民日報評論員,2012,〈第一 要務與第一責任辯證把握—中國道路的十年探索之八〉,2012 年 9 月 28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28/c40531-19136867.html。檢索日期: 2019 年 3 月 20 日)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5

類別。在此基礎上,從事定性或定量的實證研究的學者,才可 能有效地設計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以及可資測量的變數組等, 以此研究並判斷社會的「穩定」或「不穩定」。 雖然「社會穩定」是社會學的一個經典問題,但在其他社 會科學領域,社會的穩定性問題成為一個顯著的課題,是近些 年來才出現的學術現象。20 世紀後期開始的非洲、拉美許多 國家的民主政治轉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或經濟的大轉型, 讓學術界開始關注相關過程中各國發生的各種衝突或相對的穩 定。(Sengupta 2004)具體到「社會穩定」,這多少可說是一 個由「政治穩定」議題帶出來的議題─在對穩定性問題的持 續討論中,關注經濟

政治秩序的學者們意識到:所謂政權穩

定性及政治穩定性的問題,背後所涉及的不僅有利益衝突,還 有價值衝突。雖然強制性權力確實是一種強大的穩定來源,但 穩定體制的合法性也取決於其在共同價值領域的表現,政權的 穩定、權力的行使需要由社會成員普遍持有的價值來支撐;穩 定是一個多方面的社會政治綜合體,政治的穩定與社會的狀況 密切相關,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前景取決於各種社會群體融入政 治體系的狀況。(Sengupta 2004) 轉型國家的穩定性問題也將社會學有關社會穩定的理論重 新帶入研究者們的視野之中:在社會學的功能主義理論那裡, 「社會穩定」議題所關注的主要是社會系統,亦即聯結個體、 群體和制度的模式化的關係網絡,它是人類整體社會的一個子 系統。它的現狀與它被希望的狀況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被認 為是判斷社會穩定或不穩定的主要依據,而社會穩定的形成和 維 持 有 賴 於 社 會 系 統 的 整 合 功 能 的 有 效 發 揮。 一 個 穩 定 的 社 會 通 常 意 味 著 它 是 形 成 有 良 好 社 會 秩 序 的 社 會(well-ordered society)。而成員間享有共同的價值觀和道德規範,是社會秩


6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序、社會團結(social solidarity)的必要條件─相對於傳統社 會中共同體內部的機械團結,現代社會由社會分工(涂爾幹) 或知識分工及社會合作(海耶克)等而形成有機聯結。(Birner and Ege 1999)此外在社會學者眼裡,穩定性還是一個動態的概 念。任何社會或社會系統都不可能在完全穩定的環境中運作。 社會學有關社會團結的功能理論,給出了有關「社會穩定」議 題的中觀層面的探討路徑。 另一方面,相對於功能主義視角,在系統論的視野中,社 會穩定意味著社會系統本身的狀態,包括組成社會的各個子系 統的運行狀況,以及相互之間的均衡狀態。當我們今天將「穩 定 性 」 問 題 放 到 20 世 紀 後 期 以 來 世 界 各 國 社 會 轉 型(social transformation)的框架中或背景下來思考時,我們需要借助宏 觀社會學的視角,通過對組成整體社會的各個系統─包括政 治、經濟、家庭

親屬群體、意識形態這些社會系統及其相互

之間關係的變動的分析,來理解轉型國家的「社會穩定」的問 題,亦即將其理解為一個「更大的社會層面上的穩定」(stability at the larger societal level) 問 題。(Sengupta 2004) 據 此, 在 不少以轉型國家的穩定性問題為對象的研究中,區別於一般的 「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等概念,研究者開始用「政治— 社會穩定」(political-social stability; social-political stability) 概念來定義這樣的社會穩定。在今天世界各國政府或研究機構 設計的各種「政治穩定」、「社會穩定」的指標體系中,對政 治、經濟、社會及價值規範等狀況的綜合考察,是較普遍的測 量方法。3 與此同時,在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對象的社會發展研

3

如國際「政治體制穩定指數」(PSSI)法模型,由三個重要指數構成:社 會經濟特徵指數、社會動亂指數、社會統治秩序指數;另外如上海「社會 穩定指標體系」課題組(2002)亦將政治、經濟、社會、價值觀念預設為 影響社會穩定的四個方面的因素,並據此列出了 17 個指標組。(參見上 海「社會穩定指標體系」課題組 2002)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7

究領域,圍繞導致經濟增長成敗的相關因素研究,相對於宏觀 經濟學早期的「政治衝突」(political instability)研究,「社 會—政治衝突」(socio-political instability, SPI)研究已經被一 些學者視為更為有效、更具影響力的研究方法。(Campos and Nugent 2002;Haque, et al. 2007) 此外,由於社會的城市化、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以 及社會聯結方式等的變化,近年來,「個體層面的社會穩定」成 為社會穩定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個體層面的社會穩定被理解為 人的生活結構的狀態和不變性,它的功能在於防止進一步的危 害,幫助個體維持與社會期望之間的聯繫。(German and Latkin 2012)從「作為個體的人」的角度出發,社會穩定是指能夠給社 會中所有的人提供他們所有的基本需求,讓他們過著有意義的、 有目的的、充滿激情的生活,有公平、平等的無障礙衛生和教育 的機會。(Salemi et al. 2011) 當我們將「社會穩定」落實到人的生活、人的社會狀況等的 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時,將「社會穩定」從一般描述轉變為最終目 標,就需要將有關的條件和目標設計為清晰、可區分、可控、可 衡量的指標。這樣的社會穩定指標應該包括與人的生存

生活、

交往、發展等息息相關的人口狀況、社會網絡、社會交往、平等 權利、社會參與、社會資源等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如下面這一項 研究所嘗試的那樣(圖 1-1):


8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對未來 的希望

對委託機構 的滿意度

社會責任感

社會正義

社會異常性

幸福感

社會活力 社會穩定

外向與社會 互動

社會信任

服務可達性 滿意度

社區參與 社會凝聚力

地方依戀 工作滿意度

圖 1-1 社會穩定的組成指標 來源:Shelir Fayzi, Zolikha Naderkhani, Amirali Zolfaghari, 2015, “An Analysis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Its Determining Factors among Rural Women in Ir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3(5): 1-8.

「社會穩定」到底是什麼?基於上述的介紹和分析,筆者 嘗試給出這樣一個定義:社會穩定是指在社會變動過程中,社會 系統、社會結構及社會生活等符合社會期望和社會秩序的運行狀 況,及這種運行狀況的不變性、可持續性,它包含了整體社會、 社會子系統以及社會個體的多個層面。

2. 既有的學術解釋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幾乎與中國的社會轉折同步,包括經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9

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在內的社會科學及法學等學科在中國被 迅速恢復,並開始了對中國社會的變革現實和發展趨勢的學科化 研究。同時期,在國際學術界,由社會科學研究者擔當主要角色 的「中國研究」(China Studies)也開始對中國的經濟、政治、 社會狀況和演變趨勢作出新的說明。除了具有普遍適應性的現代 化範式外,「第三世界

發展中國家」、「東亞後發國家」、「後

社會主義國家」等這些理想類型以及相關的研究範式,也一一被 用作中國研究的分析框架。這其中,如現代化理論、發展理論以 及轉型理論,成了解釋現實中國「改革開放」、「發展」、「轉 型」、「經濟增長」等現象的主要範式。 在此過程中,由中國的「穩定之迷」對既有理論假設形成的 挑戰,引發了人們對於中國作為「特例國家」的種種聯想。(Guo and Li 2011)中國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國家體制的延續和社 會的穩定,客觀上似乎也為國際政治與政治經濟學、政治思想史 等領域的「中國例外論」(Chinese Exceptionalism)提供了佐證。 事實上國際學術界的中國例外主義還被吸納到了中國的國家話語 之中,(李成等 2012)成了「中國特殊論」的觀念支援和學術盟 軍。後者在為中國決策者提供牽引力和合法性時,起到了一定的 學術作用。(Ho 2014)

「威權韌性」 這些年來,試圖在學理層面破解中國穩定神話的學者,提出 了若干學術命題。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是圍繞「威權政 權為何能持續」而展開的討論。 在相對宏觀的層面,曾有學者就威權政權的穩定性提出了「三 大支柱」的解釋框架,即合法化、強制和合作這三個因素。其在 社會變動過程中的內部增強、外部加固以及相互強化等,構成了 一些威權國家免於崩潰的內在邏輯和穩定機制。(Gerschewski


10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2013)類似的三支柱分析方法,也被用以解釋中國的穩定。一種 觀點認為,中國現在體系的相對穩定與活力基於這三個支柱之 上:一個確保經濟增長的、成功的發展型國家;進行制度調整 與保證政策執行靈活性的能力;深思熟慮的政治策略(deliberate political strategy)所支撐的合法性。(海貝勒、安曉波 2015) 在相關的研究中,人們已不再傾向於將中國與其他發展中 國家作比較,無論是比較政治學學者還是中國政治專家都更傾向 於將中國與其他過往或尚存的社會主義國家或者更廣泛意義上的 威權主義國家進行比較,以尋求解答關於政權適應性和政權韌性 (而非經濟發展的成功與失敗)的諸多疑問。(裴宜理 2017) 在此過程中「威權韌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又譯作「威權 復原力」)成為一個極具輻射力的概念。(Nathan 2009)一黨執 政的國家的強制力,權力集團基於歷史經驗的適應性和回應性, 它對於新生社會力量、精英群體的吸納力量,以及制度及政策的 靈活性,地方政府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職能,權力對民族主義的 開發和利用輿論和大眾政治支持,執政黨對媒體的掌控等等,各 種觀點被用來解釋中國政權和政體的穩定。(Heilmann and Perry 2011;Tang 2018;Pei 2014;Stockmann 2013)

「精英凝聚力」 除了具有明顯的政治學背景的「威權韌性」問題研究,關於 威權政體的社會基礎,相關的研究涉及了對「合法性」問題的深 入討論。同時,圍繞威權韌性的階級基礎問題,一些學者通過對 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新興精英階層的政治傾向、行為選擇等的調 查和分析,給出了有關「精英凝聚力」的觀點,(Wang 2014) 說明威權政權具有吸納、整合精英群體的能力,以及制度化的治 理技巧,以有效地避免新興階層成為民主運動的主力。也有些學 者通過實證的城市調查研究,說明政府對不同階層實施區別化治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11

理的方式不無成效。在這些年來城市「社區建設」的修辭和居住 模式的實踐中,政府在製造並滿足新興富裕階層的住房消費需要 的同時,也滿足了「高素質」人群在居住空間中的自主性需求。 在區別化的社區治理中,富人們被賦予更多的自治權,以換取他 們對穩定的生活秩序的更大關注。生活於門禁社區中的富裕階級 不再被政府視為「穩定」的威脅,相反地他們成了新生活方式和 文明市民的典範。(Tomba 2009, 2014)

城市穩定 在有關中國穩定的原因分析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領域 是對中國城市化運動與社會穩定關係的探討。城市在中國的迅速 興起,對於國家主導的資本市場的形成,以及國家政治權力系統 的強勢重建,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陳映芳 2012, 序 章)但是,快速城市化和大規模的城市開發,這本身意味著極大 的社會風險。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城鄉差異的擴大,原有城鄉平 衡關係的被破壞,會成為社會—政治動盪的重要原因。(亨廷 頓 2008:66-72)其次,同世界上一些非民主國家一樣,中國以 往的威權體制建立於「城市偏好」(urban-bias)的再分配政策 之上,而農民大規模流向城市的城市化浪潮有可能衝破既有的城 鄉再分配的區隔,從而影響到威權政權的生存。(海貝勒、安曉 波 2015)最後,大城市具有政治風險,有些學者甚至以突尼斯和 埃及的政治騷亂及「茉莉花革命」為例,說明在政治轉型國家, 人口在中心大城市的集結,會直接影響政權的穩定。(Wallace 2014)但是就目前看來,這些由城市化直接導致的社會風險、政 治風險,似乎並沒有在中國得到應驗。 在對中國的研究中,學者注意到,國家對城市日常生活、鄰 里政治的滲透,還有在居住空間安排以及社區管理方面所採取的 一套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是有效的治理方式。(Tomba 2014)


12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在允許農民向城市流動(逐步改變了原有的 「城市偏向」狀況)的同時,防止了流動人員抗議示威的大城市 騷亂、進而引發威脅政權的政治革命,主要是因為中國借助於既 有的戶口制度,對城市人口進行了有效的控制。另外,中國還 形成了一個扁平的城市體系,北京、上海之外諸多大城市的存 在,讓中國可以避免人口向幾個超大城市的過度集中。(Wallace 2014, 2015)而從城市政治學的角度,研究者還發現,城市化極 大地提高了國家的財力,讓政府得以加強基礎權力,從而得以增 加對底層弱勢群體的生活保障和救濟能力,同時在社區層面與新 興社會群體建立政治聯繫,這些都讓城市有效避免了政治風險。 (謝岳、葛陽 2017a, 2017b)

治理制度的延續和轉型 與上述研究相對照,圍繞中國的秩序問題,近年來社會學界 不少學者致力於國家治理

社會治理研究,形成了一些頗具說服

力的解釋。這些研究涉及了中國治理體制的一些基本特徵及其變 化邏輯,如國家的運動式治理模式及其延續性,非正式制度的運 作機制及其內在邏輯,還有「專案制」(「項目制」)對原有「單 位制」及國家全能式支配體制的功能替代,以及權力合法性等 等。4 這些研究從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等視角出發,從對宏觀 社會系統的把握入手,將國家治理制度放到政治系統─經濟系統 ─社會

文化系統間關係,以及國家─社會關係、中央政府─地

方政府─基層政府間關係等各種治理主體間的「關係」中加以考 察。同時,借助於歷史社會學方法,一些學者將問題追溯至中國 歷史深處,致力於從中國國家治理制度的某些傳統及其歷史延續 4

這些議題的研究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成果,例如馮仕政 (2013)的《當代中國的社會治理與政治秩序》;周雪光(2017)的《中 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一個組織學研究》;渠敬東、周飛舟、應星等 人有關「專案制」的系列論文(渠敬東等 2009,渠敬東 2012);趙鼎新 (2016)有關「國家合法性和國家社會關係」的研究等。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13

性入手,以說明現實中的國家治理模式及政治秩序。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面對「中國的穩定之謎」這樣一個特 殊議題,學界不乏對既有學科邊界的突破努力,以及在理論、方 法上的拓展實踐。為了解釋中國的政治體制演變邏輯,研究者不 同程度地重新啟動了漢學或中國研究的學術路徑─或者聚焦於 全能

威權國家的政治體質(「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致力於

對古老帝國國家支配制度的歷史延續性和政治文化傳統的再發現。 但我們同時可以注意到,對於近代以來中國所發生的巨大而曲折 的社會轉折,以及上世紀 70 年代末以來複雜的社會變動的機制和 邏輯,研究者較多擅長於基於理論範式的規範性分析和邏輯推理, 而較少實證性的經驗研究論證。而且,雖然「穩定之迷」的問題 意識源起於人們對中國的「現代化」、「社會轉型」進程的預判, 但在實際的研究中,「現代化」、「社會轉型」這些範疇主要被 視作一種社會背景或理論範式。相對而言,對於它們本身作為研 究對象(被分析項)的一面,缺乏足夠的重視。此外,一個較為 突出的現象是,關注政治─社會穩定問題以及中國社會轉型前景 的學者,對國家中心主義視角表現出了普遍的偏愛和依重。

二、本研究的旨趣及方法 1. 重新回到社會中心主義的實證研究 在有關中國政治─社會穩定議題的研究中,學界存在「國家 中心論」和「制度中心論」的偏向。在戰後政治科學和社會學領 域,多元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曾經占據學術的主導地位,對經濟 和社會結構的分析,被視為理解政治和政府活動的主要方式。而 政府主要被看作各種利益集團、社會團體的競技場,亦即公共政 策決策的舞臺,而不是獨立的行動者。相對於這樣一種社會中心 論,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從比較社會科學到歷史社會學,研究


14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者對「國家」的興趣迅速增加,國家作為行為主體或影響政治過 程的重要力量,成為各門學科的研究物件,或解釋社會變動結果 的重要視角。(Skocpol 1985)國家中心論多少彌補了社會中心 論將國家視作「黑箱」,對政府及其政治過程缺乏瞭解的缺陷。 但是,它又帶來了輕視社會之於國家及其政治過程的作用的傾 向。(何俊志、楊季星 2003)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則是對社會 觀的影響:社會系統被視作政治系統的附屬物,社會之獨立價值 被淡化。在方法論上,社會研究被視作政治研究的手段之一,社 會穩定、社會風險的測量以政治穩定為基準、為目的。雖然隨著 近年來國家─社會關係研究和歷史制度主義研究的興起,社會結 構、社會組織對於國家被迫應對的問題,以及國家執行政策、解 決問題的能力的影響等,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霍爾 2008: 70-77)但在實際的研究實踐中,如何在方法上真正將「社會」置 於應有的地位,仍是個有待重視的議題。 在對社會穩定性的判斷和分析中,我們需要以更多的經驗實 證研究,來克服基於社會類型方法及其抽象的理論邏輯的規範性 研究可能帶來的某些偏向。真正的科學理論不是把一些假設中所 包含的邏輯含義加以再敷衍的結果,而是從事實出發又不斷回到 事實中的觀察、推理和驗證的產物。(帕森斯 2008:3)涉及一 個國家的社會變動,以及演變過程中的政治—社會的穩定或不穩 定,其特徵和原因到底是什麼?這不能僅靠邏輯推理,或缺乏中 外歷史驗證的因果關係來解釋。5 它需要我們從具體的歷史和現 5

例如 Jeremy Wallace 有關城市人口規模及其集中程度與政權穩定的關係。 在筆者看來,儘管中國有扁平的城市體系分擔人口城市化壓力,但超大城 市的人口規模,尤其是流動人口的人口數和所占人口比例,遠遠超出政治 衝突國家。真正需要解釋的,可能不是中國的城市人口控制政策與政權穩 定的關係,而是中國各大城市中幾十萬至幾百萬缺少生活保障的流動人口 是如何維持其生活秩序、也因此沒有出現城市騷亂的?而且,從歷史來 看,在現代中國的城市化歷史上,雖然亦曾有大城市貧民窟蔓延,以及城 市底層、工人投入社會運動的事例,但共產黨革命的成功主要依靠了農村 的革命。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15

實中去發現─發現那些包容的、複雜的、互嵌的、動態的社會 運行過程及其機制、邏輯。歷史學家黃仁宇曾指出,政治大人物 的賢愚得失對於歷史演變的作用終究是有限的:「大歷史的著眼 注重群眾運動對社會上的長期貢獻。要不是有這些積極的因素, 中國 1980 年代間也仍會和 1910 年間一樣,不可能生存至今。」 (黃仁宇 2006:228)即是像 20 世紀 70 年代末發生於中國的, 如今被以「改革開放」所命名的歷史大轉折,它也不是如一般通 論中所說的那樣,是由政治高層的改革規劃所啟動,而是由自下 而上的社會力量與各種政治力量共同推動而逐步形成的。(張崑 2018)另外如羅納德.哈里.科斯、王寧的研究所說明的那樣, 20 世紀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開始的經濟變革,主要也是由社會力 量(他們所歸納的「四大邊緣力量」,包括承包制、鄉鎮企業、 個體戶和經濟特區)促成的「邊緣革命」。(科斯、王寧 2013) 涉及到國家治理制度中的「社會穩定」,實證的研究也有助於我 們對政治系統的運行邏輯,包括制度的變動,各級政府決策機制、 政策執行能力等等加深瞭解和分析。例如,「社會穩定」是怎樣 被吸納到正式的法律制度中的? 6 基層政府的權力和治理能力的增 強是何可能的?(Pei 2014;Wang 2014) 作為具體的研究方法,在這項研究中,借助於制度分析、都 市人類學的田野調查、公共資料分析等手段,以及歷史社會學、 6

朱芒的研究詳細梳理、分析了「社會穩定」一詞被寫入不同法律條文的立 法條例及其不同的功能目標。如將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立法目的之一的 有《人民武裝員警法》(第 1 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第 1 條)、《農村土地承包法》(第 1 條)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序言部分)等法律;將維護「社會穩定」設置為政府責任的有《治安管 理處罰法》(第 6 條);將對「社會穩定」的影響程度規定為法律事件構 成要件的有《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 28 條第 2 項);將破壞「社會穩定」 規定為行為後果程度要件的有《郵電法》(第 37 條第 3 項)。另外在〈政 府資訊公開條例〉第 8 條則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資訊,不得危及國 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參見朱芒 2011)


16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國家─社會關係等各種視角,筆者在多個篇章中運用了個案的方 法。如何從個案中發現社會整體性,這是筆者多年來一直在探索 的研究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講,如何從個案研究邁向社會全體, 對社會科學質性研究是真正的挑戰。7 它不僅需要研究者對經驗世 界保持開放性、敏感性,更需要研究者對所觀察的行為體和所捕 捉到的社會事實背後的社會時空、複雜結構以及歷史脈絡的深入 把握。尤其當研究者以自己身處其中的社會為觀察、分析的物件, 如何調動並審視自身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事件中的直接感受,將其 轉化為公共的問題意識和學術議題,這可說是一種充滿刺激又不 斷自反的冒險歷程。

2. 核心議題:發現「隱祕的社會體制」 (invisible system of society) 透過社會的表象,去探尋不可視的、深潛於社會深處的結構 或有機關聯等等,這歷來是社會學研究最令人著迷的挑戰。8 克 勞德.列維─斯特勞斯曾強調社會是一個諸領域之間有著內在聯 繫的有機整體、一個複雜的系統,研究者所要做的,是透過這個 系統的表層現象,去尋找隱藏在表面結構背後那個隱祕的內在結 構。(參見薛文華 1993:386) 筆者在過往的研究中曾提出「核心體制」的概念,說明在中 國的國家治理系統中,各時期都有一些核心的「體制」,它們被 用以貫徹執政黨的核心綱領,並支配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社 會生活的運行。「體制」不是指單個的具體制度,它是一系列操 作性制度的有機集合。作為一種中層制度,它以國家的某些根本

7

關於研究者如何以個案研究接近社會全體,渠敬東(2019)在〈邁向社會 全體的個案研究〉中有深入的討論。 8 如蘭德爾.科林斯、邁克爾.馬科夫斯基(2006)在《發現社會之旅:西 方社會學思想述評》將齊美爾、庫利和米德等人的思想成就歸結為「發現 不可見的世界」(invisible world)。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17

性制度為基礎,同時為一系列操作性的具體政策提供制度的框架 和依據。政策的變動,國家的重建,往往是經由這些核心體制的 創設和變化來實現的。(陳映芳 2012, 序章) subsystem of society)

本 研 究 的「 社 會 體 制 」(system

概念,是對上述「體制」概念的進一步拓展,它是指一種社會 制度。社會體制以國家─社會的一些根本性制度為依據,並以 國家中層制度為重要的制度框架,借助於各種正式的、非正式 的操作性制度得以運行。但「社會體制」指的是廣義意義上的 一種社會制度。它兼具社會系統論意義上的「系統 (social system

子系統」

9

subsystem)的屬性。 不過,區別於一般意義

上的社會系統或社會設置(social institution)概念,在這裡,「社 會體制」是指由社會關係各主體,聯結社會結構各要素(包括 需求─價值─規範─角色─地位─群體─制度等)所構成的社 會制度。它們是一些具體社會制度(如勞動、消費、婚姻、生育、 財產繼承、流動、合作、社會參與等等)的有機集合體,以某 些社會原則為框架,聯結不同的社會關係主體,實際支撐社會 各系統的運行,或維持某個生活領域的秩序穩定。正是由於種 種顯性的或隱性的社會體制的存在,才讓今天看似高度分工、 高度分化的世界的社會有機性、能動性成為可能。社會諸系統 及其子系統內部有機聯結關係的存在或變動,也與這些社會體 制的存在及變動密切相關。 在這項研究中,「社會體制」還是一種研究方法。關於「社 會」,通常人們會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加以理解。廣義的「社 會」是指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諸系統的整體社會,如

人類社會、地域社會、中國社會這類概念所指涉的那樣。在高度

9

本研究對「社會系統」的多重屬性另有論述,詳見第二章。


18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學科化的學術界,它們分屬於社會科學的不同學科,也被視為宏 觀社會學及不同分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而社會學的對象主要是 狹義的「社會」,它主要指由個體(行為者)與群體所聯結起來 的不同類型的社會關係、社會共同體(家庭、族群、階級等)。 本研究在方法論和具體方法層面意圖突破這樣的認知路徑。借助 於「社會體制」視角,筆者嘗試(1)聚焦於一些居於社會生活 核心地位的社會子系統─結合基本的問題意識,本研究主要聚 焦於生活者的社會聯結系統、社會分層系統,以及行為者實踐的 價值規範系統;(2)打破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系統間的藩 籬,深入到混沌的經驗世界之中,發現構成社會系統的那些被忽 略的、隱祕的諸要素;(3)進而揭示要素之間內在的聯結方式, 亦即社會的深層結構。 涉及到對作為社會科學基本範疇的「社會系統」的屬性及功 能等的說明,本研究同時吸納了混沌理論的相關視角(詳見第二 章)。筆者有關「核心社會體制」與社會穩定的辯證關係的思考, 受到混沌理論中有關「子整體」與系統整體穩定性間關係的理論 啟示。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存在於社會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的「社 會體制」的揭示,意味著研究者需要著眼於每一個社會子系統、 每一個制度、乃至每一個行為體(及其行為),從中去捕捉內在 的「社會整體性」。這樣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回到渾然一體的經驗 事實本身,根據對經驗現象的解釋需要,探尋、銜接相關的概念 和範式,在經驗和理論的反覆辨析中,以概念描述經驗,以經驗 反思理論……只有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那些潛在於社會深處的 事實和結構,或者說那些「混沌社會中的隱祕的子系統」(關於 「混沌社會」及「子系統」等概念,見第二章介紹),才可能被 逐漸顯影出來(參見圖 1-2)。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19

政治系統 經濟系統 社會 文化系統 社會諸關係 (階層間關係 個體-團體-國家關係 個人-家庭-國家關係 行為體間關係等)

社會 體制

國家 社會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基層政府

根本性制度 中層制度 操作性制度

圖 1-2 「社會體制」的研究方法

3. 「社會轉型」的框架分析 上世紀 70 年代末以來,「市場化」、「產業化」以及「發 展」、「城市化」、「城市發展」等等,在中國主要是被放在「現 代 化 」(modernization)、「 社 會 轉 型 」(social transformation, social transition)等概念的意義框架中加以闡釋。在學術界,這些 概念通常被認為涵蓋了兩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作為客觀事實的社 會過程,以及由某些概念及理論加以類型化的社會演變模式。這 些年來,圍繞這些理論範式,學界不乏觀念分歧,相關爭議涉及 到了對西方現代性、現代化理論的反思批判,以及普遍的社會發 展模式是否適用於中國等問題。但同時,研究中國社會的學者, 又普遍地傾向於(習慣於)將政治、經濟和社會

文化的種種問


20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題,放入到「現代化」或「社會轉型」這樣的背景下加以討論。 這是不夠的。以「近代化

現代化」(modernization)為例,

就如日本社會學家富永健一曾經歸納的那樣(圖 1-3),無論是 作為國家建設目標、社會變化路徑,還是作為價值觀念、社會知 識,「近代化

現代化」的一整套概念體系早已綜合地滲透在人

們的認知結構和知識系譜之中,成為我們理解、定義社會由「傳 統」向「現代」轉變的基本方式。

領域 法

傳統形態

現代形態

傳統法

現代法

封建制

現代國民國家

專制主義

民主主義

{{

政治領域

政治

社會

社會文化領域

父權制家庭

核心家庭

功能未分化

功能團體

村落共同體

現代城市

家庭內教育

公教育

神學的.形而上學的知識

科學的知識

非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

文化

圖 1-3 現代化的諸領域 來源:參見富永健一(1987:17)

在近代以來的中國,最普遍而持久地驅動著中國社會持續變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21

動的價值觀念,與其說是儒家文化,或共產主義、國家主義、個 人主義等意識形態,毋寧說是以「民族獨立 學」、「平等

自由」、「共和

國家富強」、「科

民主」等等為核心內容的「現

10

代的」價值規範。 現代化目標在中國不斷生長、變化,曾引領、 驅動了種種社會變革的思想潮流。作為深深嵌入於社會變動過程 的理想,民族國家的現代化曾被不同政黨共同演繹為中國革命的 奮鬥目標,並且也在上世紀 40 年代末和 70 年代末直接被執政黨 闡釋為社會改革運動的宗旨。 同亞洲及其他非西方國家相類似,中國人的現代化理想往往 以西方社會的文化和制度作為重要的想像源泉。但是,作為生長、 運行於本土社會的價值目標,現代化理想不僅具有契合於本土社 會及文化的、非西方的本質特徵,且已經成為本土價值體系的重 要部分。由此,它們也成為各種社會力量藉以定義社會情境、展 開觀念博弈的文化框架。在歷史上一次次的社會運動、政治鬥爭 中,就像我們從耳熟能詳的「革命─反動」、「進步─倒退」、 「改革─復辟」這樣一類詞彙中可以看到的:在近代以來的中國 社會,推動還是阻礙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一直是人們判斷執政團 體及其制度變動是正當還是不正當的一個最重要的政治標準。現 代化的意義框架構成了社會成員認識社會過程的認知結構,亦為 行為體間的政治博弈提供了充滿分歧、卻又可能具有共用性的道 德資源。 在這項研究中,筆者以包容性的「社會轉型」概念涵蓋中國 語境及各種文本中具體的「過渡」、「近代化」、「現代化」以 10

將西方侵略理解為亞洲各國近代社會變動主要契機之一的這一種思路, 多少帶有西方學者「衝擊─回應」模式的印記。但筆者在此試圖說明的, 恰恰是現代化價值在中國近代以來本土價值系統再生產過程中的主體性。 關於社會科學的中國研究無法迴避的有關主體立場問題,筆者認為周曉 虹教授的相關思考以及關於「主客體並置」的主張值得我們注意。(詳 見周曉虹 2010)


22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及「社會轉型」等概念,並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上世紀 70 年代末 以來的社會演變進程。11 在分析過程中,筆者在將「現代化」、「社 會轉型」等概念界定為作為社會事實(社會過程)和相關的理論 路徑的同時,還嘗試將它們界定為一種價值規範體系,以及社會 秩序變動的文化框架(亦即圖 1-4 「社會轉型」的意義結構」)。

社會過程 理論範式

社會轉型

價值規範 文化框架

圖 1-4 「社會轉型」的意義結構

由 歐 文. 戈 夫 曼(Erving Goffman) 等 開 創 的 社 會 學 的 框 架 分 析(frame analysis) 方 法 及 其 情 境 社 會 學(sociology of situation),近年來不僅在社會學的互動研究、社會運動研究等領 域被進一步拓展,也被廣泛運用於傳播學研究,以及政策學和政 府治理研究等領域。受到框架分析方法的啟示,筆者在此前的城 市社會學研究中,曾聚焦於行動者的道德資源動員,說明市民在 都市運動中與城市政府展開的不無成就的價值競爭。在這項研究 中,這樣的方法依然會被用以對不同行為體間的道德博弈分析。 圍繞本研究有關「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穩定之謎」這一核心議題, 同時根據多年來在一系列問題研究中所積得的經驗判斷,筆者在

11

關於社會轉型的相關理論,筆者的思考、分析詳見第二章。


第一章 序論:發現「隱祕的社會系統」

23

這裡還將致力於探尋不同行為體之間共用的價值規範,以及情境 定義(definition of situation)中的某些一致性。涉及到社會生活 秩序,本研究尤其會將各種生活者納入到考察的視野中,將他們 視為社會情境中框架博弈的實踐者、能動的社會秩序建構者。筆 者假設,從整體的中國社會到具體的一個個社會體制,其內在的 整體性,都可能有機地吸納並整合了包括國家(及各級政府)、 市場經濟體、各階層民眾的某些需求和規範,據此形成了行為體 間可以展開溝通的文化框架;同時,在「社會轉型」的意義結構 中,也存在不同行為體間共用的認知方式,這構成了情境定義的 一致性基礎,從而使行為體之間一些權宜性的妥協、階段性的政 治約定等等成為可能。這應該是我們探尋轉型中國的政治─社會 秩序的來源路徑之一。

三、內容說明 1. 對一些重要概念的屬性說明 本研究的推進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學術實踐過程。突破既有的 學科領域邊界,從具體對象中發現社會的整體性,是筆者的方法 自覺。這樣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在深入生活世界、對經驗現象反 覆檢測的基礎上,思考並確定對應的概念,借鑑不同的理論路徑。 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並完善問題意識,逐步拼接出相應的理論圖 景。在此過程中,面對依然處於活躍地變動過程中的對象社會, 研究者還需要持續地重新審視概念框架,並嘗試新的分析路徑。 因此,對一些核心概念的辨析、拓展的實踐本身,即構成了本研 究的內容之一。 作為研究對象/被說明項的核心概念(例) 「社會穩定」 如前所述,這是一個為中國執政團體、官方 媒體以及國內外學術界共用的詞彙。在各種敘事中,雖然言說者


24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各表其意,卻似乎並不妨礙它的廣泛流通。但作為一個學術概念, 不能不說在中國問題討論中它早已被非學術性深度「汙染」─ 儘管一些研究者正在嘗試用量化研究、模型分析等方法給出研究 結論。所以,在這項社會學的質性研究中,當我們將「社會穩定」 概念置於核心地位時,筆者首先需要對其作出必要的辨析和討 論。(見陳映芳 2019)不僅如此,由於在學術思想史上,「社會 穩定」還涉及到「社會秩序」這一個社會哲學

社會理論的基礎

命題,因此,研究者不可避免將面對諸如「社會穩定與社會秩序 是什麼關係」、「社會穩定對一個過渡型社會意味著什麼」等基 本問題。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逐步探討說明。 「社會轉型」 社會轉型在這裡並不是一個邊界明確的學科 化概念。在這項研究中它被設定為涵養了中國語境中諸如「過 渡」、「近代化

現代化」、「改革」、「社會轉型」以及「社

會發展」等概念的一個包容性範疇,並以此概念指涉中國近代以 來長時段的社會變動歷史(詳見第二章)。同時,如前面所論, 其內涵所涉,不僅被視為一種社會過程或一種理論範式;它也被 理解為近代以來在中國逐漸形成、且已植根於本土的一套價值規 範;而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價值博弈中,它還是一個被廣泛共用的 文化框架。此外,在具體的研究中,它還被視作為一個轉型社會 中的「時空結構」,是本研究的分析工具之一,以及有待探討說 明的政治過程。 「社會體制」、「過渡期政治」等概念

這些概念,既是筆

者基於階段性研究所揭示的中國社會系統背後的深層內部結構, 同時也是筆者所建構的、藉以進一步說明「中國政治─社會穩定」 社會機制的分析工具。 邊界概念(例) 如前所述,本研究吸納、參照了不同學術領域的相關研究(參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目(CIP)資料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 The Paradox of Order and Chaos: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 China / 陳映芳著 . -- 初版 .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國立 臺灣大學發行 , 2021.03 面 ; 公分 . -- (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 9) ISBN 978-986-350-436-8( 精裝 ) 1. 社會發展 2. 中國研究 540.92

110002039

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09

秩序與混沌:轉型中國的「社會奇蹟」 The Paradox of Order and Chaos: Social Stability in Transition China 作 者 陳映芳 叢 書 編 輯 委 員 丁荷生(Kenneth Dean) 林瑋嬪 梁元生 陳志柔 陳弱水(召集人) 葛兆光 劉苑如 鄭毓瑜 鍾彩鈞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總 監 張俊哲 責 任 編 輯 紀淑玲 協 力 編 輯 張凱喻 陳俊榮 封 面 設 計 張瑜卿 內 頁 編 排 上承文化有限公司 發 行 人 發 行 所 出 版 者 法 律 顧 問 印 製 出 版 年 月 版 次 定 價

管中閔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賴文智律師 長達印刷有限公司 2021 年 3 月 初版 新臺幣 650 元整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0047 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臺北市 10087 中正區思源街 18 號澄思樓 1 樓 電話:(02) 3366-3991~3 分機 18 傳真:(02) 3366-9986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 104472 中山區松江路 209 號 1 樓 國家網路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 400002 中區中山路 6 號 http://www.wunanbooks.com.tw

電話:(02) 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電話:(04)2226-0330

ISBN:978-986-350-436-8 GPN:1011000263 本書已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學術審查

著作權所有 ‧ 翻印必究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