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關係史(1945-2020)》線上試閱

Page 1


z-sc93-d.indd 2

2021/3/11 下午 03:51:43


目 次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1 「海圖」的必要性 ............................................................................................ 1 日華、日台關係 .............................................................................................. 3 本書架構 .......................................................................................................... 4 關於分析概念與用語 ..................................................................................... 9

第一部 日華關係的展開和終結 第一章 日華、日台雙重關係的形成:1945-1949 年 .............. 15 前言 ................................................................................................................. 15 一、中華民國與日本的占領統治 .............................................................. 19 二、日本對台灣統治的終結 ....................................................................... 26 三、去帝國/去殖民地化的課題 .............................................................. 34 結語—日華、日台雙重關係的形成...................................................... 39

第二章 日華關係正常化的進展:1950-1957 年 ...................... 41 前言 ................................................................................................................. 41 一、日台通商協定的締結與政經分離 ...................................................... 44 二、舊金山和會與日華關係 ....................................................................... 49 三、《日華和平條約》的締結與台灣 ....................................................... 53 四、日本進行的制度性「去帝國化」與台灣 ......................................... 59 五、冷戰下的「兩個中國」問題與日本 .................................................. 63 結語 ................................................................................................................. 69

z-sc93-a.indd 3

2021/3/11 下午 03:47:44


iv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第三章 日華關係的重構及其結局:1958-1971 年 .................. 71 前言 ................................................................................................................. 71 一、日中民間貿易協定 ............................................................................... 72 二、有關中國代表權問題的新探討 .......................................................... 76 三、日中貿易的重啟與日華斷交危機 ...................................................... 81 四、日華、日台的不正常雙重關係的深化.............................................. 83 五、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與佐藤的決斷 ......................................... 90 結語 ................................................................................................................. 98

第四章 日華斷交與七二年體制的形成:1972-1978 年 ........ 101 前言 ............................................................................................................... 101 一、1970 年代初期台灣的對外政策 ........................................................ 102 二、因應日中邦交談判進展 ..................................................................... 105 三、大平外相的「告別外交」與台灣 .....................................................111 四、日華斷交與維持實質關係..................................................................116 五、建構「半公半私」的關係................................................................. 125 結語—超越 1970 年代後半的衝擊 ....................................................... 130

第二部 國際結構下的日台關係 第五章 日台關係的穩定與變化的開端:1979-1987 年 ........ 135 前言 ............................................................................................................... 135 一、日台關係的「相對穩定」................................................................... 137 二、日本對雙邊問題的處理 ..................................................................... 145 三、日台經濟關係的進展 ......................................................................... 150 結語 ............................................................................................................... 156

z-sc93-a.indd 4

2021/3/11 下午 03:47:44


目 次 v

第六章 台灣的民主化與新日台關係的摸索:1988-1994 年 159 前言 ............................................................................................................... 159 一、東亞的結構變動與日台的關係接近 ................................................ 160 二、台灣的新外交與日台新管道的形成 ................................................ 162 三、「高層接觸」的增加導致的「泛政治化模式」確立 ................... 167 四、變化之中的日台雙邊關係................................................................. 171 結語 ............................................................................................................... 176

第七章 安全保障的雙重三角關係:1995-1999 年 ................ 179 前言 ............................................................................................................... 179 一、變動中的東北亞國際環境................................................................. 182 二、台海飛彈危機—美中台三角安全關係 ....................................... 183 三、美日安保—美日台三角安全關係 ............................................... 188 四、台日實務關係及雙方政策................................................................. 193 五、李登輝因素與台日認識態度 ............................................................ 198 結語 ............................................................................................................... 200

第八章 東亞的結構變動與台日關係的重組:2000-2007 年...... 203 前言 ............................................................................................................... 203 一、東亞環境的結構變動與台日關係 .................................................... 204 二、小泉外交與台日關係 ......................................................................... 210 三、陳水扁外交與台日關係 ..................................................................... 224 結語 ............................................................................................................... 234

第九章 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下發展的日台關係:2008-2016 年 235 前言 ............................................................................................................... 235 一、日台關係與兩岸關係的穩定化 ........................................................ 238 二、日台關係的改善 ................................................................................. 243

z-sc93-a.indd 5

2021/3/11 下午 03:47:45


vi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三、日台關係的波浪式緊張 ..................................................................... 253 結語 ............................................................................................................... 262

第十章 「失去的好機會」與透過累積方式而逐漸深化的 實務關係:2016-2020 年 ............................................ 265 前言 ............................................................................................................... 265 一、蔡英文政權的對外政策與兩岸關係 ................................................ 266 二、日台關係的合作深化與課題 ............................................................ 271 三、日台關係的課題—聯結的象徵和下一代的人際管道.............. 278 結語 ............................................................................................................... 282

增補版作者後記........................................................................... 287 審訂者後記................................................................................... 291 引用、參考註............................................................................... 295 日台關係史年表........................................................................... 321 日台關係文獻目錄....................................................................... 351 索引............................................................................................... 367

z-sc93-a.indd 6

2021/3/11 下午 03:47: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川島真、松田康博

「海圖」的必要性 日本與台灣相隔最近之處大約僅有 100 公里。雙方的經貿關 係和人員往來十分密切。* 日本曾經對台灣進行過殖民統治,戰 後統治台灣的是蔣介石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他們 在 1945 年以前又是與日本進行戰爭的對手。無論是日華關係或是 日台關係,都是理解東亞國際關係的時候,無法忽視的重要的雙 邊關係。雙方雖然都存在著作為鄰居常有的「很了解對方」的錯 覺,但實際情況卻是雙方缺乏理解彼此的基礎知識,也存在著許 多誤解。另外還可以發現,身為第三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良 好的日台關係,傾向做出負面的評價。** *

**

z-sc93.indd 1

根據 2018 年的統計資料,日本對台灣的出口總額為 441.6 億美元,台灣對日 的出口總額為 230.9 億美元。日本訪台人數為 197 萬人次,台灣訪日人數為 476 萬人次。「 台湾(Taiwan)」、 外務省ホームページ。http://www.mofa. go.jp/mofaj/area/taiwan/data.html. 2020 年 4 月 24 日確認。 中國國內普遍存在著一種看法,認為日本人「反對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 日本有規劃利用「台灣牌」來牽制中國的「戰略計畫」。但實際上找不到任

2021/3/11 下午 03:49:45


2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日本和台灣的人們如果想達到正常的相互理解,彼此還需要 做出相當的努力,讓第三者能更加理解日台關係也並非易事。為 了理解日台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要先有一個相當於指南的海 圖,也就是基礎的日台關係的書籍,但是截至目前為止,可以說 不存在一本概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華、日台關係的綜合 性、歷時性的研究書籍。 可以指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與中國大陸存在敵對關 係,而台灣又失去了與日本在內的主要國家的外交關係。本來日 台雙方關係密切,但因為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所以日本和台灣 的人們在討論或分析日台關係時,經常難以維持客觀。由於與一 般的雙邊關係不同,在日本是否使用台灣的「國名」進行論述, 都會被視為政治行為。雖然日本與台灣在民間層級進行著大規模 且良好的交流,卻缺乏有關雙方政治關係的先行研究,我們自然 可以判斷,雙方不存在外交關係這一點有很大的影響。1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相較於日台關係,日中關係有著更大的 存在感。到目前為止,相較於直接討論日台關係,反而多將其視 為日中關係的反面來進行探討。實際上無視日中關係而探討日台 關係,其實也是有所偏頗的做法,但是將日台關係視為日中關係 這個正面關係的反面進行解讀的話,容易誤解許多重要的日台關 係之關鍵點。例如中國國內經常存在的一個誤解,就是日本對台 灣方面的「顧慮」一定是對中國進行「牽制」,可是實際上這些

何有關日本政府的誰制定了這樣的「戰略計畫」,並且一貫地付諸實施的相 關實證研究。松田康博「台灣問題の新展開」、家近亮子・松田康博・段瑞 聡編,《岐路に立つ日中関係 ―過去との対話・未来への模索》(京都: 晃洋書房,2007 年),頁 233-237。

z-sc93.indd 2

2021/3/11 下午 03:49: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3

顧慮不見得等於對中國的牽制。應該只有直接分析日台關係,像 中國這樣的第三者才可以冷靜地判斷日台關係的狀況。 第三個原因就是研究日台關係通史本身存在的困難。有關戰 後日華、日台關係的資訊環境和先行研究因為研究對象的時期不 同而存在著很大的落差。例如 1950 年代和 1990 年代以後,因為台 灣海峽危機而在安全保障的領域受到重視;1970 年代則因為美中 關係緩和而受到重視;相較之下,1960 年代和 1980 年代非常不受 到重視,先行研究也非常少;再加上在國民黨獨裁統治時期的台 灣,認為日本是過去的敵國,與本省人可能會有聯結,所以傾向 不鼓勵進行有關日本的研究。2 台灣的國立大學成立日語系與日 本研究的碩博士班研究所,是隨著國民黨統治於 1970 年代起出現 變化之後,才有所進展。 讀了本書後就可以理解,由於已公開的史料和研究狀況的差 異,本書前半部分的重點是在運用已公開的檔案文獻進行歷史分 析,後半部分則側重於國際關係的結構,以回憶錄、媒體報導為 基礎,採取分析國際關係的形式。把這些不同的資訊量和研究領 域加以整合,然後歷時的宏觀日台關係,可以說是一個超過了一 個學者的能力範圍可以做到的課題。我們四個人選擇進行這個挑 戰,是因為即使要更加擴展各自的研究領域,也還是需要一張 「海圖」。

日華、日台關係 本書的書名是《台日關係史》,這不僅是 1972 年前後日華關 係期和日台關係期的總稱,也存在著貫穿戰後日台關係的日華、

z-sc93.indd 3

2021/3/11 下午 03:49:45


4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日台雙重關係的總稱的意義,川島在第一章將會對這個雙重關係 進行詳細的說明。簡單的說,本書所指「日華關係」,是從第二 次世界大戰之前延續的日本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日台關係」則 是指戰前以來日本和台灣的關係,至少在二戰後的初期,日華關 係與冷戰、「兩個中國」等國際政治有著深入的結合與並隨之變 化,日台關係可以視為日本去帝國化、台灣去殖民地化的過程。 我們可以從日華、日台的雙重關係來理解「戰後日台關係」,但 在台灣這個島上重疊的「華與台」的關係也同時變得重要。只要 認識到日台關係的去殖民地化是由中華民國和國民黨所代理,應 該就可以理解日華、日台並非是分開或並行的關係。另外中華民 國與台灣社會的關係在戰後六十年之間也不斷的變化,這也造成 日華、日台關係更為複雜、質變。 1972 年的日華斷交是思考戰後的日台關係時的重要歷史事

件,從外交關係的角度來進行時間區分的話,一般將之前視為日 華關係,之後視為日台關係。而從日華和日台的雙重性質的觀 點來看的話,日華斷交是將日台關係之中的「日華」縮小、「日 台」關係擴大的契機。從 1990 年代起開始的本土化,使得台灣島 內「華」本身也走向本土化,我們可以將本土化,視為日台關係 的日華、日台雙重性質之中的日華,即使有部分在制度上獲得保 留,但本身逐漸消滅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來看,日華、日台的雙 重性質在本書的前半非常明確,但越到後半就越難感受到。

本書架構 本書的目的在於,不僅運用雙邊關係的角度,同時也運用區

z-sc93.indd 4

2021/3/11 下午 03:49: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5

域研究的角度,有時也會運用到是全球性的角度,從正面、綜合 性地闡明日台政治關係的歷史延續性和非連續性。本書的架構分 為兩部分,第一部為「日華關係的展開和終結」 (第一章至第四 章),主要分析日本政府和遷移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如何重建 外交關係,進行戰後處理,而最終走向斷交。第二部「國際結構 變動下的日台關係」 (第五章至第十章)則分析斷交後的日台關 係是如何面對國際秩序的架構變化,繼續發展非正式的實質關 係。 第一章〈日華、日台雙重關係的形成:1945-1949 年〉將從第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日台關係之中存在著從戰前以來的「日本 和中華民國」、殖民地時期以來「日本和台灣」的兩個關係為開 端,說明這兩個關係於 1949 年後在台灣、澎湖(及浙江、福建沿 岸小島)實質重疊,形成日台關係的雙重架構。此外,本章也會 討論日本和台灣的關係為何與承認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密切聯結、 日台關係為何受到冷戰結構強烈制約的問題。本章討論的日台關 係,是從戰敗國日本和舊殖民地台灣之間的去殖民地化、去帝國 化的觀點進行分析,但這個過程與韓國不同,並非以「台灣獨 立、建國」的形式,而是從戰勝國的中華民國的接收、統治台灣 開始進展,之後隨著中華民國失去大陸,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實際 統治範圍重疊,去殖民化、去帝國化的過程又同時與在台灣推動 的「中國化」下進行。此時確立的日華和日台的雙重性質關係, 成為了從 1945 年到現在日本和台灣關係的特徵。 第二章〈日華關係正常化的進展:1950-1957 年〉將分析 1950 年到 1957 年之間的日華、日台關係的特徵。日本在這個時期恢 復了主權,也以西方陣營一員的身分重返國際社會。日本與中華

z-sc93.indd 5

2021/3/11 下午 03:49:45


6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民國先後締結了結束戰爭狀態的《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 約》 (以下簡稱為《中日和約》、《日華和平條約》或《日華和 約》)、繼承日台通商協定的通商協定,並重新建構了正式的文 化等各方面的關係,這個時期可以定位為日本與中華民國走向正 常化的時期,同時也可以說是日華與日台關係逐漸受到冷戰架 構、中國代表權承認問題複雜且深刻地影響的時期,其受到影響 的程度比締結日台通商協定時還要深。中華民國政府也因為韓戰 而與冷戰架構深入結合,為了被國際社會承認為代表中國的合法 政府,就有關中國代表權問題積極地推動相關的外交活動。 第三章〈日華關係的重構及其結局:1958-1971 年〉討論的範 圍,正是美國的東亞政策出現變化,導致《日華和平條約》締結 以來建構的日台關係的結構也開始出現轉變的時期,本章以美國 的政策變化為背景,分析相關的變化。本章探討了中華民國政府 方面為了牽制不斷發展的日中關係而採取的短期作為,以及日美 華在有關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所採取的作為在長期的角度來看最後 帶來什麼樣的影響。1960 年代的日華關係的特徵可以說是「象徵 性友好,實質性脆弱」,雖然此時期存在著日本與中國大陸和台 灣兩個政府之間建構更為現實的關係的潛在可能性,但因為中華 民國政府的拒絕,並推動了阻止改變現狀的一連串短期性作為, 這些短期性作為的累積,最後也與中華民國在 1971 年退出聯合國 有所關聯,中華民國政府甚至沒有辦法以只代表台灣的形式留在 聯合國,這對之後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和日華斷交造成了很大的影 響。 第四章〈日華斷交與七二年體制的形成:1972-1978 年〉將闡 明斷交後的日台關係是如何在受到中國方面的牽制下形成「七二

z-sc93.indd 6

2021/3/11 下午 03:49: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7

年體制」。由於在 1970 年代初期面臨著相繼而來的斷交,蔣經國 推動了彈性外交,但是蔣經國的彈性外交的本質,並不是以獲得 國際間對台灣的認知為目標,反而是為了兩岸關係的未來的結局 留下變化的可能性,採取短期的「與中共無妥協的鬥爭」,「打 破中共對台灣孤立化戰略」的外交政策。這樣的思維導致台灣在 日台航線問題採取了強硬的態度,造成日台關係出現了極端的不 穩定。 第五章〈日台關係的穩定與變化的開端:1979-1987 年〉將斷 交後到民主化之間的 1979 年至 1987 年視為日台關係的「相對穩定 期」,分析日台關係在斷交後與民主化時期之間的時期的特徵。 雖然由於 1972 年失去了外交關係,使得日華關係失去了正當性; 但日華關係的核心人物蔣經國、馬樹禮等外省人舊世代仍然活躍 於政壇,而日本方面擁有反共意識形態的保守派政治人物也開始 崛起,這些政治人物組成的日華關係議員懇談會扮演的角色也逐 漸重要,使得處於黃昏狀態的日華關係雖然開了一朵花,但最後 還是沒有結成果實。另一方面,以民間層級的經貿關係為主的新 日台關係的基礎也逐漸鞏固。在「相對穩定化」時期,處於劣勢 的台灣避免對七二年體制進行正面挑戰,轉而尋求擴展對日的實 質關係。 第六章〈台灣的民主化與新日台關係的摸索:1988-1994 年〉 的目的是分析 1988 年到 1994 年之間的日台關係的特徵。進入 1980 年代末期,由於受到東亞國際關係與各國、各地區內政變化的影 響,日台關係也呈現了新的局面。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初,由 於國際政治出現的大變動,使得日台關係得以一定程度從日中關 係的大架構下獲得鬆綁,促使了以經貿為基礎的「事實上的政治

z-sc93.indd 7

2021/3/11 下午 03:49:45


8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關係」日益密切。台灣方面出現的變化,不僅對日台關係,也對 日中關係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導致了政 治社會的「去中華民國化」與「本土化」,這也代表著與日本的 關係之中的日華的縮小與日台的擴大。 第七章是〈安全保障的雙重三角關係:1995-1999 年〉,冷戰 結束後,日本的外交政策出現了一連串的變化,這些變化也影響 了日本的對中、對台政策,本章認為當中的對台政策可以視為日 本外交政策的一個非常準確的縮影。本章特別將新形成的區域結 構定位為「美、中、台」與「美、日、台」的兩組三角關係,探 討這個結構如何給予日台關係與台灣的安全保障形勢帶來重要的 影響。日台關係過去一直受限於實務關係的架構,本章探討日台 關係如何以安全保障問題為契機,間接地開始進行轉換的過程。 第八章〈東亞的結構變動與台日關係的重組:2000-2007 年〉 則是分析小泉純一郎政權與陳水扁政權兩個在對外政策屬於「例 外型」的政權如何發展日台關係的過程。日本的小泉首相的對 台、對中、對美、對東亞的外交政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日台關 係。另一方面,陳水扁總統展開的外交也展現除了同樣的積極態 度,參與國際社會、對美、對日外交是陳水扁外交的核心,特別 是日台關係成為了陳水扁外交重要的一環。日台關係存在的結構 性限制在這個時期雖然沒有任何變化,但可以看到其給予中國、 中國的對美關係造成衝擊的動力。 第九章是〈在穩定的兩岸關係下發展的日台關係:2008-2016 年〉,兩岸關係在馬英九政權時期出現了過去沒有的穩定,本章 分析日台關係在這樣的情勢下如何拓展。馬英九總統的觀點是: 要順利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就不可欠缺與日美兩國拓展關

z-sc93.indd 8

2021/3/11 下午 03:49: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9

係,因此推動了親近日本的政策,大陸也不希望把馬英九政權逼 到牆角,而默認了台灣擴大國際空間的作為,加上台灣在東日本 大震災時提供了龐大的支援,結果就是日台關係出現了大幅的進 展。但另一方面,日本在此時也出現了兩次的政黨輪替,對台關 係的經營可以說出現了非常多的困難,在台灣往走向大國化的中 國大陸靠攏時,發生了包括尖閣諸島(台灣稱為釣魚台列嶼)等 許多衝突,日台關係在馬英九總統第二任期時也逐漸走向冷卻。 第十章〈「失去的好機會」與透過累積方式而逐漸深化的實 務關係:2016-2020 年〉分析蔡英文政權第一任四年之間的日台 關係,包括解除日本食品進口台灣的管制等問題在內,蔡英文政 權被評為在這個時期失去了許多提升日台關係的好機會。實際上 包括往來日台之間的觀光客的增加、企業之間的合作、地方都市 之間的交流擴大等方面,日台交流關係的層面其實是越來越深 厚,但扣除期待與失望等強烈的感情因素,實際上哪個方面有所 進展?哪個方面沒有進展?日台之間過去存在了制度性的交流架 構,現在又有了所謂的「實務性累積方式」,也就是將簽署一個 正式條約的方式,以堆積木的方式,就是透過簽署 10 個到 30 個 備忘錄逐步累積的方式推動。這個方式能否持續建構將量的累積 轉換為提升內涵的基礎?或是日本仍只能依賴台灣的「親日」形 象,日台之間將在無法建立相互尊重的關係下告終?日台之間默 默地累積了什麼成果?本章將探討這些問題。

關於分析概念與用語 本書中提出了①「日台、日華雙重關係」 (川島)、②「管道

z-sc93.indd 9

2021/3/11 下午 03:49:45


10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轉換與原則外交」 (清水)、③「民主化、台灣化、政治化」 (松 田)、④「安全保障的雙重三角關係」 (楊)等關鍵字。①是著 眼於台灣社會的雙重性質與日中戰爭、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② 主要是重視台灣內部的世代交替與路線轉換;③顯示台灣內部的 政治變動對台灣對外關係造成的變化;④重視美中兩國在安全保 障方面與日台關係之間的聯結。我們認為使用這些關鍵字可以歷 時、立體的解讀日華、日台關係。 不過聰明的讀者一定早就發現,即使是相同的概念或用語, 也會因為作者或立場的不同而也會出現微妙的差異。比如說「七 二年體制」這個用語,最為廣泛的定義是:美中關係和解以來兩 國之間關於台灣問題的妥協、根據美國提出的「和平解決」原則 為基礎的國際安排。3 中國認為的「七二年體制」,是日中兩國政 府相互間對台灣、歷史、安保、領土等問題的處理原則達成的共 識體系及架構,而基本上這是日本「接受」中國所提出的相關原 則而形成的體制 4。台灣所謂的「七二年體制」,則是指在日中在 邦交正常化時達成的有關日台的非正式的實務關係體制的共識, 經常被用來形容為抑制台灣的「不當的體制」。 最後還必須明確指出,本書使用的用語在歷時性也並非完全 一致。由於本書是一本「負責章節責任制」的合著,所以也會出 現即使是同一個研究對象,卻因為作者不同而使用不同用語的情 況。正如前文所述,研究台灣的困難在於連如何稱呼研究對象 都會有所猶豫,戰後的台灣當局的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政府」 (到 1948 年為止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除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沒 有外交關係且承認台灣的國家,這個稱呼不僅不被國際間承認, 台灣內部支持台灣獨立的人士也對這個稱呼傾向採取否定的態

z-sc93.indd 10

2021/3/11 下午 03:49:45


序章 綜觀戰後日華、日台關係概況 11

度。雖然一部分的國際組織接受了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場合使用 的「中華台北」的稱呼,但這與本書這樣的通史並沒有關係。與 稱謂無關,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觀點,在台灣內部得到了 多數的支持,有很多人稱呼「台灣政府」。另一方面,中華人民 共和國絕對不允許這樣的觀點,而是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也 就是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使用「中國台灣」等用語。由此 可知,有關台灣的政治語言空間呈現了非常複雜的狀況。 四位作者經過共同研究,希望能對一些問題達成共識,但並 沒有刻意對台灣的稱謂做出結論。但即使如此,我們也並非是完 全處於混亂的狀態,而是在差異之中存在著一定的方向。本書 在討論到 1980 年代為止,多使用中華民國政府的別名(非簡稱) 「國府」,之後夾雜著「台灣當局」,到 1990 年代後期則使用「台 灣政府」,這樣的轉變體現了貫穿本書的主軸,也就是日本和台 灣的關係原本是日華為主、日台為輔,這個架構逐漸逆轉,日華 至今幾乎成為了一種形式。如果讀者能夠透過以上這些用語的變 化及微妙的意思的差異,發現到其內含的歷史背景和國際政治上 的意義,作者們將會感到非常榮幸。

z-sc93.indd 11

2021/3/11 下午 03:49:45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 川島真, 清水麗, 松田康博, 楊永明著; 黃 偉修, 高村繁譯. -- 初版. -- 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 灣大學發行, 2021.03 面 ; 公分. -- (臺灣研究叢書 ; 28) 譯自:日台関係史 1945-2020 増補版 ISBN 978-986-350-437-5 (平裝) 1.臺日關係 2.外交史 578.231

110002461

臺灣研究叢書 28

台日關係史(1945-2020) 日台関係史 1945-2020

補版

作 者 川島真、清水麗、松田康博、楊永明 譯 者 高村繁、黃偉修 審 訂 黃偉修 叢書主編 吳密察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湯世鑄、蔡旻峻 文字編輯 蔡耀緯 內頁排版 佩蓁印刷有限公司 封面設計 兒日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皇輝彩藝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年3月初版 定 價 新臺幣500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319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100047臺北市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 3366-3991~3轉18 傳真:(02) 3366-9986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472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電話:(02) 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400002臺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 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437-5 GPN:1011000265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日台関係史 1945-2020 増補版》川島真.清水麗.松田康博.楊永明[著] Copyright © 2020 Shin Kawashima, Urara Shimizu, Yasuhiro Matsuda, and Phillip Yang, A History of JapanTaiwan Relations, 1945-2020 (Revised Edi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 Japanese edition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z-sc93-b.indd 526

2021/3/11 下午 03:51:2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