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廖文奎於 1905 年 11 月 14 日出生自西螺世代業儒的長老 教會士紳門第,志學之年負笈京都同志社中學,之後於南京 就讀金陵大學,又赴芝加哥大學拜實用主義執首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門下,旋即攻取碩、博士學位,專 研政治心理學與比較哲學史;遊歷歐陸一年,習取人生哲學暨 新儒家思想,歸國任教於金陵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華民國 陸軍軍官學校等,國內外著作等身外亦積極辦刊參議政事。然 而,二戰期間中日勢如水火,加上戰後國府加劇腐敗失能,廖 文奎從呼籲忠於中華民國憲政的台人自治,到台灣民族主義的 理論奠基者,倥傯顛沛中逝於 1952 年英屬香港。 對如此對立時代(divided times)的公民哲學家,我們又 該如何有基礎且有系統的去理解? 本書為洪子偉博士策劃臺灣哲學百年論叢書之一,共摘 選廖文奎十五篇戰前、後之著作,透過整理翻譯以管窺其思想 體系:〈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人與共同體》從實用 主義來探討人的良知、人與社會的關係;《比較公民訓練》、 〈《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 政 治 醫 學 論 〉 等 始 雜 揉 實 用 主 義、人生哲學暨新儒家、甚至行為主義心理學等研途,為智識 公民理想與中國政治改革提出建言;戰後廖氏多著政論,從〈思 vii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想光復論〉、〈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論建戰後忠於中 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台人自治的藍圖,然二二八事變前後國府統 治腐敗下蘊筆〈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為二二八慘案呼 籲!—台灣解放之管見〉、〈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 沙的鬥爭〉、《福爾摩沙發言》等,為憲政體制建構下台灣民 族主義理論之嘗試。此外,廖氏於二二八事變後流亡海外之著 文〈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與政治〉、〈經 濟組織社會學〉等投書《密勒氏評論報》、《遠東經濟評論》、 《遠東》等刊物,為首次出掘之珍稀文獻,亦得管窺廖氏流亡 期間除政論外之智識著述,特此收輯。 上開選文以英文撰寫者為〈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個 人與共同體》、〈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其 姪廖史豪曾譯為日文)、《福爾摩沙發言》,以法文撰寫者為 〈福爾摩沙何去何從〉,皆由賴盈滿先生擔筆中譯,並由馮鳳 儀博士審訂;〈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日本哲學 與政治〉、〈經濟組織社會學〉也以英文撰寫,由本人中譯, 希略免語言隔閡。選文之底線依原始文獻照錄,標示粗體者為 譯者所加,以利讀者理解文意。另外,廖文奎所使用 Formosa 一詞,本書視文意需要,譯為福爾摩沙或是台灣。 因篇幅有限,本書部分選文為節錄,以能呈顯該著作重要 精神的章節為主;另收錄書序,以呈現廖文奎的學思歷程或該 著作的時代背景。《個人與共同體》節錄前言、導論、結論;《比 較公民訓練》節錄南京初版序、台灣初版序、第一編第一章至 第三章、第二編第四章至第九章;〈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 設〉在《臺灣月刊》中曾刊出同名著作之抗戰勝利後上海版序、
viii
抗戰軍興前南京版序、第一章之「哲學之界說」,本書收錄《臺 灣月刊》刊出之版本。另外,本書皆照錄原始文獻的章節標示, 以便讀者相互參照。如,〈政治醫學論〉談論政治科學者論政 治科學之職能,廖文奎即表示:「參照拙著《比較公民訓練》 第一章〈實驗政治學之辨證〉。」讀者便可於本書中互見兩份 文獻。 為求甚解廖文奎的思想體系,本書特為雙導論:由吳叡人 博士從個人與廖文奎在智識際遇的學思出發,娓娓道來如何為 台灣政治思想在其星叢片簡中重新定錨;蔡政宏博士則從實用 主義的知識論與心智哲學導入。本書亦收錄吳叡人博士縱觀廖 氏生命史及國族認同之轉向的〈祖國的辯證〉,以及陳嘉銘博 士從民族主義之道德性切入廖氏政治思想的圖譜。冀自廖氏大 承 1 的思想廢墟中,重建這位分抗時代下公民哲學家的思想體 系。 本書廖文奎相關圖資經由西螺長老教會、吳三連臺灣史料 基金會等襄助、廖氏親族授權使用,特此謝忱。
吳冠緯 2020 年秋櫻落紛之時
本書封面即為大承堂,為廖氏宅第,位於西螺鎮中心(現址為雲林縣西螺鎮建 興路263號,已因1990年代拆棄而荒廢);廖文奎自家經營的出版社亦名大承, 出版其數本重要著作。
編者序
1
ix
目 錄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總序 / 洪子偉 iii 編者序 / 吳冠緯 vii 導言一:歷史與哲學之間—芝加哥,還有學長廖文奎教給我的事情 / 吳叡人 1 導言二:廖文奎的哲學事業 / 蔡政宏 11
廖文奎文獻 1945 年戰前著作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27 個人與共同體(節錄) 109 比較公民訓練(節錄) 123 《政治心理論》譯者序言 195 政治醫學論 199 書報評介: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national Conduct 211 1945 年戰後著作 思想光復論 217 人生哲學之研究:思想建設 221 福爾摩沙何去何從? 231 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台灣解放之管見 261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福爾摩沙的鬥爭 267 福爾摩沙發言 277 中國哲學與政治(1853-1905) 329 日本哲學與政治 345 經濟組織的社會學 373
附錄一:祖國的辯證—廖文奎台灣民族主義思想初探 / 吳叡人 383 附錄二:廖文奎的台灣民族主義的道德性 / 陳嘉銘 435 廖文奎生平及著作 455 廖文奎佚失或未出版著作 463 索引 465
xii
廖文奎博士照。(廖氏親族授權使 用)
廖文奎簡歷照,收於李元信編纂的《環球中國 名人傳略上海工商各界之部》(1944 年出版)。 照片下方記載廖文奎家族背景與求學、任教經 歷,並羅列其多本華文、英文著作。
《 民 報 》1946 年 10 月 28 日報載, 時年四十二歲的 廖文奎參選台南 縣區國民大會代 表。
廖文奎(右三)與妻子瑞典籍美國人 Greta W. Westerberg 結婚照。 (廖氏親族授權使用)
廖文奎(後排左二)家族於大承堂前合影。(廖氏親族授 權使用)
1945 年戰前著作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 譯者 賴盈滿
*
原始出處表明:本論文係1929年3月提供芝加哥大學哲學系碩士考試委員會審定 學位之用。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前言 筆者自中國南京大學研習當代西方哲學以來,便對唯心 論及其反對者的對抗深感興趣。雙方的交接點與衝突讓筆者 在本論文中達致一個基本確信,即雙方的對立貫穿了整個當 代西方哲學思潮。雖然本論文題為〈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Modern Idealism as Challenged by Its Rivals”)聽來像是為唯 心論辯護,其實從一開始就只是為了純粹客觀地比較西方哲學 思想的主要派別,滿足筆者比較不同哲學體系的興趣。 能完成此論文,筆者需要感謝柏特教授(E. A. Burtt, 18921989)的鼓勵、啟發與誠懇的建議。本論文便是在他指導下完 成。此外,筆者還要感謝米德教授去年春天及夏天分別提供《19 世紀的思想運動》及《19 世紀的法國哲學》兩書,使本論文獲 益良多。本論文亦充分顯示芝加哥大學的環境對筆者之研究是 多大的助力。
第一章 現代唯心論的歷史演變 唯心論及其批判者的對抗,構成了當代西方哲學史的全 景。 中 世 紀 思 想 以「 士 林 哲 學 」 為 名, 在 阿 奎 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手上達到最高峰,卻在現代伊始慘遭驅逐 的命運。哥白尼革命推翻了傳統天文學,也改寫了當時心胸開 放之學者的世界觀。許多智者厭倦了中世紀思想的教條主義、 權威主義與傳統主義,揚棄這些由所謂「教父」[1] 主宰的思
[1]
28
譯註︰Church Fathers,基督教早期神學家及宣教師的統稱。
潮,在科學與神學領域尋找新的典範。胡斯(John Huss, 13691415)率先反對教父在人類思想各方面的至高權威。他於布拉 格大學講課,1415 年因思想自由而被活活燒死,壯烈殉道。 無獨有偶,布魯諾(Giordano Bruno, 1548-1600)擷取古代物 活(萬物有靈)思想,主張泛神論,最終死於羅馬宗教裁判所 手 上。 伽 利 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1633 年 被 迫 收 回 1
自己的落體定律及天體運動說。 與此同時,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 1546)和喀爾文(John Calvin, 1509-1564)創立 了新教。「宗教改革和科學運動,」懷德海(A. N. Whitehead, 1861-1947)寫道:「是主導文藝復興後期的兩股歷史性的反彈 2
力量。」 中世紀思想與這兩股現代思潮針鋒相對,主要出自態 度的根本不同,信仰與理性的對立。後宗教改革哲學可說是出 自理性對信仰的反抗,「一開始便採取阿維羅伊 [2] 原則,」透 納(William Turner, 1871-1936)寫道:「主張在神學為真者, 在哲學可能為假。此一原則與士林哲學的基本思想完全相反。 事實上,第一個誕生於現代的偉大體系不僅將哲學和神學分 家,也將心物完全對立。笛卡兒哲學裡的裂解精神是現代世界 的標記,不僅顛覆了士林學者的思想,也顛覆了古希臘思想最 精華的成就。」
3
士林哲學銷聲匿跡,與其反抗者的鬥爭也隨之退場,變成
Descartes, 1596-1650),顯然主要源於反對中世紀對思想的獨 1 2 3 [2]
G. P. Conger, A Coure in Philosophy (New York: Harcourt , 1924), p. 99. A. N. Whitehead,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Macmillan, 1925), p. 12. W. Turner, History of Philosophy (Boston: Ginn, 1903), p. 420. 譯註:Averroes,生於西班牙的伊斯蘭哲學家兼醫學家。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了唯心論及其反對者的對抗。現代唯心論起自笛卡兒(René
29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斷態度,以及服從權威的傳統。儘管如此,卻有不少批評者主 張唯心論並未擺脫傳統,因為它至少承繼了士林派的內在性 格。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身為現代唯心論代言人, 儘管思想深具啟發性,卻遭到皮卡維(Francois Picavet, 18511921)於《中世紀哲學通史及比較簡史》書中無情抨擊,指他 4
引用《聖經》,宣揚一神論、自由意志與來世, 是中世紀的產 兒。的確,忠於宗教是士林學者眼中唯一的思想美德,而現代 唯心論的智性背景裡確實有此特質,這點毋庸置疑。同樣的, 中世紀思想最愛用的三段論也被許多唯心論者反覆使用。尤有 甚者,源自挑戰權威、現代形上學普遍帶有的主觀主義色彩, 更受到現代唯心論知識論與形上學的青睞。路德揚棄了中世紀 的神學旨趣,呼籲所有人反躬自省,從個人經驗當中尋求道德 證成與宗教救贖。笛卡兒體悟到「我思故我在」,將其哲學體 系建構成一種 心態(mentality),後來西方哲學發展都環繞著 此點展開。5 反 觀 科 學 雖 然 和 哲 學 一 樣 源 遠 流 長, 卻 對 宗 教 不 感 興 趣, 倚 靠 歸 納 式 的 經 驗 主 義 追 求 進 步, 在 哥 白 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伽利略、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牛 頓(Isaac Newton, 1643-1727)、 拉 馬 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 1744-1829)、 史 賓 賽(Herbert Spencer, 1820-1902) 和 愛 因 斯 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 等 人 的 指導下,專注於外在現象與事實,不斷取得客觀進展。因此,
4
5
30
J. L. Perrier, Revival of Scholastic Philosoph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09), pp. 2-3. A. N. Whitehead,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p. 196.
許多科學家及科學取向的思想家開始努力應用科學方法解決哲 學問題,於上世紀催生了歸納邏輯與自然主義。培根率先將科 學推舉到哲學層次,他深信中世紀思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缺 乏真正的方法,因而發明了歸納式的經驗主義,主張使用觀察 與實驗累積資料、掌理數據,以便操控自然。約翰.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隨後大幅改善了這套粗糙的方法,構成 歸納邏輯的一部分,對抗眾多唯心論者愛用的演繹邏輯或三段 論。與培根同時代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建 構了一套機械式的物質主義世界觀與人生觀,替士林哲學高於 科學的時代劃下了句點,開啟了科學高於哲學的時代。哲學開 始從科學的新發明與新發現之中擷取動能,並被視為主旨在普 遍化科學方法的一門學問,到了 19 世紀更是如此,因為科學 成就遠遠超過了人類文化其他方面的發展。數十年間,「將科 學理論應用到哲學問題上」的自然主義風靡程度臻於高峰,成 為現代唯心論最強勁的對手。20 世紀初,自然主義雖然聲名下 墜,但其衰頹反而讓現代唯心論面臨新勁敵,受到實用主義與 實在論的公開敵視。這兩派都出自唯心論與自然主義的鬥爭, 也都反對唯心論。唯心論過去只受自然主義攻擊,如今卻是腹 背受敵,一邊是實用主義強攻猛打,另一邊則是實在論砲火不 斷。
現代思想使用科學對抗中世紀的權威主義。它訴諸理性,從新 的科學探究之中擷取其方法及判準,因此這群理性主義唯心論 者和科學走得很近,肯定理性有能力解決世界和人類的終極問 題。笛卡兒是第一位理性主義者。他挑戰中世紀的教條主義,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然而,現代唯心論的第一階段是知識論上的理性主義,是
31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主張以系統性地懷疑一切作為哲學思辨的開端。但當他質疑自 己的存在,卻發現一個事實,他的思考行為 [3] 是不容置疑的, 這個正在懷疑的自己不可能被質疑,因此「我思故我在」,理 性作為自我最可靠的心理機能是不容懷疑的。笛卡兒紮紮實實 建立了此一主觀起點之後,他的整套哲學體系就輕鬆導了出 來。他主張心靈能意識到自己的行動,辨別一個概念是來自外 部或內心想像。心作為思考的實體,能被直覺察知,物則是外 延的實體,靠推論得知。一個來自外部的概念有表徵的功能, 當心察覺意志沒有介入,就能推論該概念所表徵的物體必然存 在於心之外。自我的存在是真實的,心「清楚」而「明白」察 知到的概念也是真實的。我們對「完美的存在」有清楚而明 白的概念,這證明了神存在。笛卡兒以此重述了安瑟莫(St. Anselm, 1033-1109)的本體論論證。同理,自然的存在也可由 我們對「自然」有清楚而明白的概念來證明。最後,實體(不 需他者即能自存者)的概念比屬性(需要他者才能存在者)的 概念清楚,因此神是真實的實體,心和物是受造的實體,彼此 對立,是相對的實體。心的本質是思想,物的本質是外延。兩 者身為受造實體,需要神的配合才能存在與結合。笛卡兒依此 提出了他的神學論證,從果推到因,證明神存在。最後,理性 主義讓他主張物質的次性(味道、氣味、顏色等等)是主觀的。 這個看法為後來的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鋪了 路,將初性和次性都化約為感知者的心靈狀態。 笛卡兒的推論是演繹的、數學的。他以形上學的身心平 行論來支持一神論,進而強化了自己既客觀又主觀的二元知識 [3]
32
譯註:指「他正在思考」這件事。
論。他的理性主義方法論由後來的唯心論者繼承,如史賓諾 莎(Benedictus de Spinoza, 1632-1677)、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沃爾夫(Christian Wolff, 16791754)和包姆加登(A. G. Baumgarten, 1714-1762)等人。 史賓諾莎的數學式演繹方法比笛卡兒的更技術性。他的 《倫理學》以定義和公理開始,按幾何步驟推導出命題。所 有實體為一,心和物(思想與外延)是同一個實體,都屬於 無限實體,也就是神,個別物體則是神的樣式與屬性。因此, 凡指涉神的概念都是真的,而個別自我的唯一救贖之道就是努 力認識神的本質。史賓諾莎是經典的泛神論者,也是後康德時 期絕對唯心論者的靈感來源,影響深遠。萊布尼茲和史賓諾莎 不同,努力調和思想與外延,心與物,因而提出了「 單子論 」 (Monadology)。 單 子 又 稱 為「 力 心 」(centers of force), 部分為物質、部分為非物質,由世界的實有組成,雖不會彼 此 互 動, 但 和 神 維 持 一 種「 預 定 的 和 諧 」(pre-established harmony)。萊布尼茲認為神是最高階的單子,所有單子均為 主動,基本上是精神性的,但低階的單子沒有意識,由混淆的 思想構成。萊布尼茲的知識論是極端的理性主義主觀論,和柏 克萊的經驗主義主觀論相反。他在《人類理智新論》裡嘗試反 駁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認為先天觀念不存在的看法, 子基本上是先天的。 然而,從普遍原則或公理推導出知識實在太過抽象,贏不 過權威的證言。不少人開始質疑唯心論者恣意引用的抽象形上 原則從何而來,由誰認可。於是,形上學迫切需要一套知識論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主張所有知識都來自 思想種子(germs of thought),而思想種
33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為基礎,而理性主義最終看來根基不穩。第一位探討知識的起 源、確定性與範圍的人,是反對理性主義的經驗論之父洛克, 其《人類理解論》除了探討知識的起源、確定性與範圍外,還 討論了信仰、意見和同意的根據及程度。他和笛卡兒一樣建立 了一套表象知覺論,但卻將感官經驗視為知識的主要來源,而 非推理。因此,他反對先天觀念存在,而這也是他所有哲學思 想的起點。洛克及後世經驗唯心論的經驗主義註定不夠徹底, 只在知識論這一狹窄面向上以經驗為依據。洛克從「所有知識 來自感官經驗」這一根本假定出發,其所有哲學主張幾乎都以 三段論方式推導出來,和理性主義者沒有兩樣。他認為心不是 一道照亮外在世界的光,而是一張能讓物體成像於上的底片。 外在世界反映在我們的觀念裡,觀念是外在物的「表徵」或「複 本」,心知覺到的是觀念,藉由思考觀念,心就能做到所謂的 知覺外在物體。外在物體為因,觀念為物體加諸於知覺心靈的 果。洛克依此建立了一套身心互動論,主張外在物體刺激大腦 的結果會讓心靈產生觀念。每個觀念都表徵或指涉某個物體, 因此觀念唯有符應真實世界的某物方才為真。於是,洛克創立 了真理的「複本」(copy)論或「符應」(correspondence)論, 雖然受到後世唯心論者的反對,卻大大影響了自然主義者和實 在論者。洛克嚴格區分簡單觀念與複雜觀念,前者由感覺和反 省加之於心靈,永遠是被動理解,後者則由理解促成,一旦和 簡單觀念存放一起,就有能力重複、比較和統合簡單觀念。6 根據洛克,外在物體具有五種初性,即硬度、型態、擴延、動
6
34
John Locke,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人類理解論》), Book II, chap. II, 2.
靜及數量。他認為初性客觀存在,獨立於心靈之外。此外,外 在物體還有次性,洛克又稱之為意識狀態。客觀的初性和主觀 的次性是吾人知識產生的前提。儘管洛克明白主張次性是主觀 的,複雜觀念乃由理解促成,但他只相信簡單觀念。根據他的 定義,知識「不過是知覺到觀念間的連結、相符、不同與矛盾 7
而已。」 複雜觀念由心促成,可信度必然有高低之分。因此, 我們有三種知識:直覺到自身存在的知識、理性(即藉由證明) 8
推論出神存在的知識,以及感官呈現給我們的物體的知識。 對 於神的存在,洛克採取了宇宙論論證,和笛卡兒很不一樣。理 性主義者笛卡兒試圖先建立神存在,知識論經驗論者洛克則先 嘗試建立自然或外在物理世界的存在,接著指出物不能無中生 有,因此必然有一個全知全能的永恆之物,此即是神。
9
洛克被尊為經驗論之父,他繞著幾個大概念建立了一套哲 學體系,這些概念包括演繹、心物平行論、二元論及有神論, 全是理性主義的核心主張。洛克的出發點不同於理性主義者, 主要由於他有一套明確的知識理論,並依此解決形上問題,因 此他的形上學自然擺脫不了知識論的框限,連帶使得後世受他 影響的唯心論者在討論形上學時,從未想到可以把形上學從知 識論裡解放出來。 緊接在洛克之後的繼承者是柏克萊,其哲學思想對現代唯 物質主義、自然主義者的無神論,以及笛卡兒和洛克的二元論。
7 8 9
見前引,Book IV, chap. I, 2。 見前引,Book IV, chap. XI, 1。 同上註,chap. X, 2-5。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心論的主要論點做了完美而成熟的闡述,重點在反駁霍布斯的
35
臺灣哲學 百年論叢 廖文奎文獻選輯
身為主教的他,從神學主張建構哲學原則也是理所當然。他撰 寫《人類知識原理》以「闡明神的存在與屬性,證明靈魂之不 朽,調和神的預知與人的自由之間的衝突,證明部分思辨科學 10
的空洞與謬誤,以鼓勵人研究宗教及有用的事物。」 他首先 從經驗主義出發,以論證否定了外在物體具有初性,主張外在 物體只是現象,完全依靠感知者的知覺才能存在。換句話說, 他將初性和次性主觀化,否定了物質存在,進而提出了他最著 名的劃時代格言:Esse est percipi(存在即是被感知)。物質必 須被心靈感知才存在,因此其存在本質只是一群感覺與料的集 合。唯有心靈和感覺與料存在,人的靈魂藉由身體所獲得的感 覺與料而感知到他人的靈魂,現實純粹是精神的(spiritual), 但非 一元(monistic),宇宙只是心靈或精神的集合。沒有被 人類心靈感知到的外在現象,乃是靠神的感知而得以存在。神 是最高的精神,是柏克萊眼中的核心存有。心靈與精神是「 行 動 」(act)而非「 對象 」(object)。「我對心靈和概念的意 義有多少認識或理解,」他這麼說:「對心靈和心靈運作概念 的方式就有多少認識與概念。」11 人從感覺與料綜合推論而得 知神的存在。神作用於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感知到物體,令我 12
們的心靈當下意會到祂的存在。 最後,他認為心靈的認知行 動蘊含(imply)神存在,並足以證明神存在。 柏 克 萊 在 現 代 唯 心 論 的 地 位 舉 足 輕 重, 其 神 學 形 上 學 試圖以唯心論將自然化約為心靈,而他的非物質主義和純粹 10 11
12
36
R. F. A. Hoernlé, Idealism as a Philosophy (New York: Doran, 1927), p. 85. G. Berkeley, The Principles of Human Knowledge [McCormack’s edition](Chicago: Open Court, 1920), p. 142. R. F. A. Hoernlé, Idealism as a Philosophy, p. 123.
唯 靈 論, 則 是 確 立 了 所 謂 的 真 理 的「 融 貫 論 」(“coherence” theory), 將 概 念 與 事 實 等 同 於 心 靈。 後 世 唯 心 論 者 均 受 其 影 響, 重 申 他 立 下 的 基 本 原 則, 亦 即 能 知 意 識(cognitive 13
consciousness)的優先性,以及存在有賴於被感知。 不過,現 代唯心論的對手則是全力攻擊柏克萊,希望提出一個觀點徹底 擊垮所有現代唯心論。 洛 克 和 柏 克 萊 的 經 驗 論 最 終 引 向 了 休 謨(David Hume, 1711-1776)的懷疑論。休謨從心的分析出發,反對柏克萊區分 「行動」、「觀念」與「對象」。心若具有實體,就必然能感 知自身和其所感知的對象。這樣,當心感知對象正在被感知, 必然會感知到正在感知對象的感知者,如此將無限倒退。因此, 休謨認為心不具實體,否認「行動」與對象的區別,使得意識 只剩一連串或一束不停改變的感覺印象、 記憶影像(memoryimages)與感覺。心就是心的內容,就是感知,不是明晰的感 官知覺(名為「 印象 」〔impressions〕)就是印象的摹本(模 糊的影像,名為「思想」〔thoughts〕或「觀念」〔ideas〕)。 休謨將心化約為一束感覺,使得自己建立在心理學上的知識論 不得不採取泛現象論的立場。他不相信心具有結構,主張人的 理性太過貧弱,認知能力太常出錯,無法解決形上學問題。在 他看來,形上學主張這世界除了經驗外還有他物存在,這點純 的元素,因此他認為所有推論都源自習慣。14 人對於因果的知
13 14
R. B. Perry, Present Philosophical Tendencies (New York: Longmans, 1923), p. 114. D. Hume, Treaties of Human Nature [Selby-Bigge’s ed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6), p. 184.
現代唯心論及其批判者
屬臆測,沒有任何有效的原則可以證實,而經驗不具永恆不變
37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廖文奎文獻選輯/吳叡人, 吳冠緯主編. -- 初版. -- 臺北市: 臺大出版中心出版 : 臺大發行, 2021.03 面 ; 公分. --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 2) ISBN 978-986-350-441-2(平裝) 1.廖文奎 2.學術思想 3.現代哲學 128.99
110003151
臺灣哲學百年論叢 02
廖文奎文獻選輯 Selected Papers of Joshua Wen-Kwei Liao 主 編 吳叡人、吳冠緯 審 訂 馮鳳儀 翻 譯 賴盈滿、吳冠緯 論叢策劃 洪子偉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郭千綾 文字編輯 洪瑋其 林淑蘭 封面設計 林欣陵 內頁排版 黃秋玲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文匯印刷資訊處理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1年3月 版 次 初版 定 價 新臺幣670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319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23659286 100047 臺北市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3366-3991~3轉18 http://www.pres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472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 400002 臺中市中區中山路6號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441-2 GPN:1011000301
傳真:(02)2363-6905 傳真:(02)3366-9986 E-mail:ntuprs@ntu.edu.tw
電話:(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電話:(04)2226-0330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