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謝
莊明哲
梁賡義 xvii
遺傳流行病學是一段驚奇之旅
孟德爾「重現江湖」
12
遺傳定律:分離定律
人口群中的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 32
32
34
基因頻率的估算及其變異數 39
39 二、EM 演算法 41 三、基因頻率的變異數 43
影響哈溫平衡的因素 45
46
47 結語
費雪模型
目 次 三、性別人數不等時的有效人口群大小 76 四、性聯遺傳基因的有效人口群大小 77 五、母系遺傳與父系遺傳基因的有效人口群大小 78
第四節 歸宗法 79
84
第一節 連鎖不平衡的定義 88 一、平衡的概念 88 二、連鎖不平衡係數 D 92 三、相對連鎖不平衡係數 D' 95 四、關聯係數 r 2 99
第二節 單套體頻率的估算 100 一、EM 演算法 100 二、單套體頻率估計的實例 104
第三節 連鎖不平衡係數的擴充與應用 105 一、對偶基因數不只兩個時的 D 105 二、更多基因座時的 D 106 三、人口群混合(population admixture)與 D 107
第一節 遺傳機率的計算
一、貝氏定理 112 二、以列表方式計算事後機率 113
不同遺傳模式之遺傳風險的估算 116
116
122
126
親屬間的血緣係數 130
130
132
7 章 遺傳連鎖與遺傳地圖
遺傳連鎖的發現 136
136
137
遺傳地圖 139
143
144
定位函數 146
139
146
147
150
重組的分布 152
152
153
135
第 8 章 量性遺傳
第一節 量性遺傳現象 158
第二節 型值與效應 162 、基因型值 162 二、線性與非線性遺傳效應 163
157
第三節 外表型值的成分及其變異數 168 一、型值之成分 168 二、變異數 169 三、量性基因模型的變異數 171 四、親屬間的共變數 171 第四節 類別性狀中的線性與非線性遺傳效應 172 結語 173
第 9 章 再現危險比與家族研究
第一節 家族研究與家族聚集性 178
178
179
179
再現風險 182
180
再現風險比 185
185
187
189
190
177
191
202
201
201
205
211
雙胞胎研究的應用 212
212
204
247
248
251 第四節 數量性狀基因座的連鎖分析 252 第五節 全基因體掃描 254 結語 255
12 章 遺傳變異與基因表現量的檢測 與應用
遺傳變異的種類及其鑑定 263
264
265
266 第二節 基因表現量的測量 270 、聚合酶鏈反應產物的偵測 271 二、相對表現量(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274 三、同步定量 PCR 的應用 282 第三節 次世代定序法 287 一、桑格定序法 288 二、次世代定序法的原理 288 三、次世代定序法的應用 290 結語 296
第 13 章 關聯分析
261
309 第一節 單套型相對風險分析 310
第二節 傳遞/不平衡檢定 313
第三節 家族關聯檢定 314
第四節 全基因體關聯研究 317 、全基因體關聯研究的興起 318 二、全基因體關聯研究步驟 319 三、全基因體關聯研究之後 330 結語 332
第 14 章 遺傳流行病學的新發展 ........................ 343
第一節 多基因風險分數 344 、多基因風險分數的估算 345 二、多基因風險分數的應用與發展 347
第二節 孟德爾隨機分派 349
第三節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352 一、基因 環境交互作用之分析方法 353 二、基因 環境交互作用的其他進展 360
第四節 藥物基因體學 363 第五節 基因表現與基因調控 366
366
367
368 四、加權基因共表現網絡分析 371
索引 389
本 書 的 內 容, 主 要 是 根 據 我 在 臺 大 公 衛 學 院 開 授 的 門 選 修 課, 課名就叫「遺傳流行病學原理」。1993 年我剛回國任教時,除了必修課, 公 衛 所 希 望 針 對 重 要 但 尚 未 有 人 開 授 的 領 域 新 開 選 修 課, 提 供 學 生 更 廣的學習。於是我自告奮勇開出這門課,想不到一教已經超過 25 年。 當時遺傳流行病學仍是一門相對年輕的領域,不要說教科書,連課 程 都 很 少。 我 自 己 於 1986 年 到 哈 佛 公 共 衛 生 學 院 進 修 時, 碰 上 連 鎖 分 析 在 尋 找 人 類 疾 病 基 因 標 誌 上 的 成 功 應 用, 心 裡 也 想 應 用 這 種 方 法 來 研 究 思 覺 失 調 症。 但 是 當 真 正 想 投 入 時, 發 現 相 關 的 知 識 背 景 是 散 布 在 不 同 的 課。 例 如, 我 開 始 先 在 莊 明 哲 教 授 所 開 的 精 神 流 行 病 學 的 課 中, 學 習 到 家 族 研 究、 雙 胞 胎 研 究 如 何 被 應 用 在 思 覺 失 調 症 的 病 因 探 討 上。 但 是 對 於 DNA 標 誌 與 連 鎖 分 析 的 相 關 知 識, 則 是 在 莊 教 授 的 引薦下,於 1988 年暑假到醫學院 Dr Xandra O Breakefield 的神經遺傳
名。 可 能 也 是 這 個 原 因, 雖 然 教 了 很 多 年, 教 材 逐年完備,但就是一直沒有動手寫成一本書。 我 自 己 完 整 寫 成 本 書 的 經 驗, 要 等 到 2007 年 暑 假。 從 那 時 起, 我 開 始 把 科 學 論 文 寫 作 的 些 要 領, 用 給 研 究 室 學 生 的 書 信 模 式 寫 出 來, 約 每 個 月 一 封。 累 積 一 年 後, 終 於 能 夠 集 結 了 十 二 封 信, 在 2009 年 1 月 出 版 了《 寫 給 初 學 者 的 信: 科 學 論 文 寫 作 入 門 》。 這 本 小 書 的 出版,重新燃起我把「遺傳流行病學原理」教材寫成書的動力。
著手行動
受到出版第一本書的經驗所鼓舞,我馬上從
年秋天的新學期,
頭 的 投 影 片, 按 主 題 逐
遺傳流行病學原理 風 格 的 差 異 與 譯 名 的 不 一 致。 有 些 章 節 則 是 順 序 須 要 調 整。 此 外, 有 些 章 節 過 於 冗 長, 或 有 重 要 概 念 則 付 之 闕 如。 只 是 章 節 旦 異 動, 須 要 搭 配 調 整 的 幅 度 更 大, 所 花 時 間 也 更 長。 再 一 項 難 題, 則 是 原 文 中 引 用 期 刊 論 文 的 圖 表, 有 無 需 要 取 得 期 刊 的 授 權。 最 終, 為 了 避 免 版 權疑義,除了發表於 Open Access 的論文圖形,書中其餘的圖都只好重 新畫。
全書架構
由於我自己的學習經驗,本書各章節主題的安排以及內容的取捨, 主 要 是 用 種 比 較 廣 的 回 顧 方 式, 讓 未 具 遺 傳 學 或 流 行 病 學 相 關 基 礎 的 人 也 能 從 中 獲 益。 當 然 我 個 人 的 功 力 是 否 足 以 達 成 這 個 目 的, 就 只 能讓讀者來評斷。
本 書 基 本 上 可 看 成 由 兩 大 部 分 組 成:( 一 )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的 核 心 概 念,包含第 1 章到第 8 章;與 ( 二 ) 遺傳流行病學的研究類型及分析方法, 包含第 9 章到第 14 章。
在 核 心 概 念 方 面, 第 1 章 先 從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的 發 展 歷 史 談 起, 讓 人 瞭 解 這 個 領 域 與 其 他 領 域, 例 如: 流 行 病 學、 人 口 群 遺 傳 學、 醫 學 遺 傳 學 的 相 互 關 係。 接 著 是 介 紹 各 種 常 用 之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概 念 的 來 龍
爾 遺 傳 及 其 擴 充, 第 3 章 是 哈 定 溫 伯 格 平 衡,
章
現
性
過 這 個 名 詞 若 用 到 動 植 物 的 遺 傳 學 研 究, 又 不 好 直 稱其為「有效人口群」,只好保留原來的「族群」譯名。 從 很 多 層 面 來 看, 本 書 也 算 是 自 己 對 無 意 中 踏 上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的 這 趟 驚 奇 之 旅, 留 下 見 證 的 筆 記, 也 希 望 對 想 要 入 門 的 人, 可 以 加快他們的速度。 歡迎上車!
多 有 用 的 協 助, 包 括 胡 海 國 教 授、 鄭 泰 安 教 授、 宋 維 村 教 授、 李 明 濱 教 授 和 陳 建 仁 教 授 等。 在 我 的 研 究 路 途 上, 有 許 多 同 伴 的 加 入, 包 括 研 究 合 作 者 與 研 究 生、 研 究 助 理, 諒 我 在 此 無 法 列 名 誌 謝。 我 要 特 別 感 謝 梁 賡 義 院 長 在 百 忙 之 中, 為 本 書 寫 推 薦 序。還有,本書的部分圖片是由蕭伯璋(圖 4 5、4 6、4 7、4 8、圖 5 1、 5 2、圖 6 1、6 2、6 3、6 4、6 5、6 6、6 7、6 8; 圖 7 1、7 2、7 3、7 5; 圖 8 2,以及圖 11 1、11 2)與任雅文(圖 4 1、圖 4 2、圖 4 3、圖 4 4, 以 及 補 充 4 1、 補 充 4 2、 補 充 4 3 和 補 充 4 4) 二 位 幫 忙 完 成, 在 此 要 特 別 感 謝 他 們。 此 外, 臺 大 出 版 中 心 的 嚴 嘉 雲 編 輯 多 年 來 不 厭 其 煩 的 叮 嚀 與 編 輯 協 助, 讓 本 書 最 後 得 以 問 世, 功 不 可 沒。 最 後, 還 要 感 謝 妻子素芳與兒子相文,在漫長寫作過程中,一直給我的大力支持。
倡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的 學 者 們 [4]
大 概
傳 流 行 病 學 的 興 起, 主 要 是 因 應 遺 傳 學 與 流 行 病學這兩門學問在發展過程中顯現的不足。早期的遺 傳 學 研 究, 偏 重 在 個 體 的 差 異, 而 忽 略 外 在 環 境 的 影 響。 而 流 行 病 學 則 是 相 反, 偏 重 外 在 環 境 因 子 而 忽 略 個 體 的 遺 傳 特 性。 因 此,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的 發 展 歷 史, 比 起 遺 傳 學 或 流 行 病 學, 自 然 相 對 年 輕 許 多。 以 遺 傳 學來說,不管是從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發 表 經 典 豌 豆 實 驗 結 果 的 年 代(1866), 或 是 從 它 到 廿 世 紀 初 才 被 重 發 現 的 年 代(1900)[5] 算 起, 迄 今 已 超 過 100 年。 而 流 行 病 學 的 發 展, 般 公 認 是 從 約 翰. 史 諾(John Snow) 關 於 倫 敦 霍 亂 疫 病 的 研 究 而 奠 定 流 行 病
3第 1 章 遺傳流行病學的發展歷史 程, 真 正 是 經 由 何 種 機 制, 一 開 始 並 不 需 要 予 以 具 體 描 繪。 像 約 翰. 史 諾 雖 然 推 論 出 倫 敦 霍 亂 的 元 兇 是 經 由 飲 用 水 污 染, 而 非 當 時 主 流 學 界 所 主 張 的 瘴 氣 (miasma),但他直到過世時仍不知道有霍亂弧菌的 存 在。 這 原 本 被 視 為 是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的 項 優 勢。 但 是 到 了 二 次 大 戰 後, 美、 英 學 者 研 究 原 爆 受 害 者 的 健 康 效 應 時, 開 始 注 意 到 這 種「 黑 箱 」 策 略 的 限 制 [4]。 當時負責該項研究計畫的研究人員便指出,流行病學 研究對罕見基因的不感興趣,其實是一種缺失。 另 方 面, 遺 傳 學 在 廿 世 紀 前 半 葉 有 了 極 為 快 速 的 發 展, 像 詹 姆 斯. 華 生(James Watson) 與 弗 朗 西 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 DNA 雙螺旋結構,是 在 1953 年 提 出 [8]。 但 是 遺 傳 學 的 研 究, 向 偏 重 在 探討控制性狀或引發疾病的遺傳因素的機制,甚少把 環境因素真正納入其所建構的模型當中。
「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Genetic Epidemiology) 這 個 名 詞 的 第 一 次 出 現, 應 是 在 Newton E. Morton 和 C S Chung 在 1978 年 合 寫 的 本 同 名 的 書 [9]。 而 以 “Genetic Epidemiology” 為 名 的 學 術 期 刊, 要 到 1984 年才正式發行。在發刊當期的社論短評中,主編 D.C.
在
流
學 研
的 人 可 說 少 於 演 化 遺 傳 學 的 人, 而 且 相 關 的 研 究 學 會〔 註: 指 國 際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學 會(International Genetic Epidemiology Society)〕 要 到 1992 年 才 成 立。」 從 這 本 期 刊 的 內 容, 也 可 看 出 端 倪: 開 始 B5 的 尺 寸, 期 只 登 七 至 八 篇 論 文, 不 到 100 頁。 前 二 年, 一 年 只 有 四 期。 第 三 年(1986) 起, 才 增 至 年六期。1999 年才又略增為 年八期。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與 其 他 眾 多 的 遺 傳 或 流 行 病 學 相 關 之學科領域不同的特色,可歸納出三點 [11]。第一,遺 傳 流 行 病 學 強 調 以 人 口 群 為 基 礎 的 研 究(population based research)。 也 就 是 說 研 究 設 計 要 能 估 計 到 可 外 推至整個人口的參數,而非僅專注於某些人口次團體 ( 如 孤 立 人 口 群 或 高 度 遺 傳 負 荷 家 族 )。 第 二, 遺 傳 流行病學專注在研究基因與環境的聯合效應。為了要 探 討 這 種 聯 合 效 應, 需 要 仔 細 評 估 各 種 環 境 因 素, 而 非 簡 化 地 以 二 分 法 記 為 有 暴 露 與 否。 就 外 在 環 境 而 言, 可 能 需 要 考 慮 多 變 量(multivariate) 或 隨 時 間 變 化(time dependent)變項;而對於內在環境,則須瞭 解 可 能 的 代 謝 途 徑(metabolic pathway) 以 及 調 控 這 些 路 徑 的 基 因。 而 這 種 聯 合 效 應 也 意 味 研 究
探 討 疾 病 風 險 與 這 些 少 數標誌的關聯性研究也逐漸普及。
異 構 成 的 標 誌 數 目 急 遽 增 加, 甚至對整個基因體予以定序的主張被提出後,帶動了 原 本 多 少 尚 停 留 在 概 念 層 次 的 遺 傳 連 鎖 分 析(genetic linkage analysis) 的 快 速 發 展 [4]。 特 別 是 在 80 年 代 末,幾種孟德爾式遺傳疾病的基因連鎖標誌相繼被發 現, 如 杭 丁 頓 症(Huntington disease)[12] 與 囊 狀 纖 維 化(cystic fibrosis)[13], 並 進 而 導 引 至 杭 丁 頓 症 致 病 基 因 [14] 與 囊 狀 纖 維 化 致 病 基 因 [15 17] 的 發 現。 這 些 進 展顯示,連鎖分析用在孟德爾式遺傳疾病的基因定位 上, 具 有 很 好 的 能 力。 但 是 同 樣 的 策 略 應 用 在 複 雜 性 疾病時,卻面臨許多困難。 為 了 克 服 複 雜 性 疾 病 基 因 定 位 上 的 難 題, 新 的 主 張 是 改 用 高 密 度 標 誌 來 進 行 關 聯
是 隨 著
第 1 章 遺傳流行病學的發展歷史
關(familial correlation),或是再現風險比(recurrence risk ratio)。 但 即 使 疾 病 有 家 族 聚 集 性 的 現 象, 也 可 能是共同環境因子的暴露所造成,而非必然是由於遺 傳因素。
因 此, 第 二 個 步 驟 是 透 過 雙 胞 胎 或 領 養 研 究, 來 釐 清 外 在 環 境 因 子 與 遺 傳 因 素 對 疾 病 發 生 的 影 響, 常 以 結 構 方 程 式 模 型 建 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來估計某一性狀的遺傳率。
第 三 個 步 驟 是 透 過 分 離 分 析, 來 調 整 外 在 環 境 因 子 的 暴 露, 估 計 出 可 能 導 致 疾 病 發 生 的 遺 傳 模 式, 例 如: 該 疾 病 是 否 為 單 基 因 遺 傳 或 多 基 因 遺 傳、 顯 性 遺 傳抑或是隱性遺傳、導致此疾病的基因在人口群中的 頻 率 等。 這 種 模 式 被 稱 為 複 雜 式 分 離 分 析(complex segregation analysis)。由於參數很多,也使得複雜式 分離分析得到的模式,常非唯 或最佳。 在 辨 認 出 該 性 狀 可 能 的 遺 傳 模 式 後, 第 四 個 步 驟 是透過連鎖分析與關聯分析來進一步找出致病基因的 所 在 位 置。 若 是 蒐 集 的 資 料 是 家 族 研 究, 可 以 進 行 連 鎖 分 析( 不 管
polygenic risk score)。世代研究或病例對照的資料,
常 用 來 探 討 基 因 基 因 交 互 作 用, 或 基 因 環 境 交 互作用。
於 個 別 疾 病 的 遺 傳 流 行 病 學 研 究, 這 些 步 驟 並
定 是
論(
序, 有 時 是 並 行, 有 些 步 驟 的 必 要 性 也 有
分 離 分 析 )。 但 是, 這 個 概 念, 不 失
一介紹這些步驟及其背後的原理與思考。
1. Visscher PM, Wray NR, Zhang Q, Sklar P, McCarthy MI, Brown MA et al. “10 years of GWAS discovery: B i o l o g y, f u n c t i o n , a n d t r a n s l a t i o n . ” A m J H u m Genet 2017; 101(1): 5 22.
2 M i l l s M C , R a h a l C A 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r e v i e w o f g e n o m e - w i d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 C o m m u n B i o l 2019; 2(1): 9.
3 L e e J J , We d o w R , O k b a y A , K o n g E , M a g h z i a n O, Zacher M et al. Gene discovery and polygenic prediction from a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1.1 million individuals. Nat Genet 2018; 50(8): 1112 1121.
4 M o r t o n N E F i f t y y e a r s o f g e n e t i c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Japan. J Hum Genet 2006; 51(4): 269 277.
5 Henig RM The Monk in the Garden: The Lost and F o u n d G e n i u s o f G r e g o r M e n d e l , t h e F a t h e r o f
性
既
連 整
提 出 的 議 題,
些實驗模式與名詞,迄今在遺傳的研究
廣 泛 使 用。 因 此, 這 一 章 就 從 他 的 研 究 談 起。
孟德爾「重現江湖」 一、壹位牧師、兩顆豌豆 在充滿象徵意義的 1900 年,三位來自不同國家、 不 同 年 齡 與 探 討 不 同 問 題 的 人, 卻 在 這 年 有 了 個 共 同 的 連 結。 第 一 位 是 52 歲 的 Hugo De Vries, 早 已 是 荷 蘭 的 阿 姆 斯 特 丹 大 學 教 授。 第 二 位 是 36 歲 的 Carl Correns,他是德國杜賓根大學的講師。第三位則 是 29 歲的 Erich von Tschermak,他是奧地利維也納大 學 的 研 究 生。 他 們 不 約 而 同 地 發 現, 自 己 原 本 以 為 是 獨 家 的 發 現, 卻 早 在 35 年 前 就 已 被 位 默 默
培 養 出 各 式 各 樣 的 庭 園 豌 豆(garden pea, 學 名 Pisum sativum) 之 純 種 品 系(pure line), 意 思 是 某 一 性 狀 之 豌 豆 自 交 所 生 子 代 的 性 狀 都 維 持 一 樣。 然 後 他 進 行 了 各 種 不 同 性 狀(trait) 之 純 系 之 間 的 雜 交 (crossing)實驗。以圖 2 1 的例子來說,他選了兩種 親 代( 記 為 P), 分 別 是 黃 色 豆 仁 與 綠 色 豆 仁, 雜 交 後 所 得 的 第 子 代( 記 為 F1) 全 部 為 黃 色 豆 仁。 這 是一個令人訝異的結果,因為竟然會有一個親代的性 狀, 完 全 沒 有 在 子 代 中 出 現。 當 時 很 多 人 把 遺 傳 想 成 是 種 類 似 顏 料 混 合(blending) 的 機 制, 在 這 裡 就 解釋不通了。
接 著 他 將 F1 進 行 自 交, 得 到 的 子 代 稱 為 第 二 子 代( 記 為 F2)。 結 果 是 另 個 令 人 訝 異 的 發 現: 在 F1 中 消 失 的 綠 色 豆 仁, 在 F2 中 又 出 現 了! 孟 德 爾 跟 很 多 同 時 代 思 考 遺 傳 機 制 的 人, 不 同 的 地 方 也 在 這 裡:他很仔細地計算(count)每一次實驗所得的子代。
以 豆 仁 顏 色 來 說, 在 數 了
株
後, 他 計 算 黃
第 2 章 孟德爾遺傳及其擴充
6022y:2001g
705p:224w
882i:299p
428g:152y
82:1
651a:207t 3.14:1
787l:277s
84:1
色 豆 仁 與 綠 色 豆 仁 的 比 率 為 3.01:1。 由 此 可 以 想 像, 計 算 豌 豆 實 驗 之 結 果, 絕 不 是 件 簡 單 的 事。 總 共 七 種屬性的雜交結果,經統計整理後,就如表 2-1 所示, 令人驚訝地竟然都是接近 3 比 1 這個比率。 從這些觀察,孟德爾提出「石破天驚」的解釋:(1) 遺傳是透過「顆粒」(
出 現, 因 此, 綠 色 豆 仁 是 一 種 隱 性 基 因, 而 黃 色 豆 仁 則是 種顯性基因。這個如何讓基因型與外表型對應 的 議 題, 可 說 是 遺 傳 學 裡 的 一 個 核 心 議 題。 我 們 今 天 雖 然 把 它 更 般 化, 稱 為 penetrance( 外 顯 率 ), 但 是早在孟德爾的時代就已被處理過 次了。 在 孟 德 爾 的 豌 豆 實 驗 中, 還 有 一 點 很 重 要 的, 就 是他針對所提出之假說設計了進 步的實驗,來檢定 相關預測是否準確。按照他提出來的理論,F1 雖然外 表型與親代中的顯性親代相同,但其組成的基因型並 不相同。黃色豆仁之親代為同型合子(homozygote), 而 F1 則 是 異 型 合 子(heterozygote)。 為 了 檢 測 這 個 推 論, 他 拿 F1 與 隱 性 親 代 雜 交, 並 預 測 所 生 子 代 應 是 顯 性 外 表 型 與 隱 性 外 表 型 為 1:1 的 比 例, 而 結 果 也 確 是 如 此。 後 人 就 把 這 種 類 型 的 雜 交 稱 為 檢 測 雜 交 (test cross)。 如 果 他 之 前 的 推 論 成 立, 那 麼 在 F2 中 占 3/4 而 外 表 型 為 顯 性 者, 其 實 混 合 了 1/4 的 同 型 合 子 與 2/4 的 異 型 合 子。 為 了 證 明 這 個 想 法, 他 將 黃 色 豆 仁 的 F2 自 交, 如 果 子 代 中 有 任 一 個 出 現 綠 色 豆 仁, 代 表 這種 F2 本身是異型合子。反之,若無綠色豆仁出現, 則 可 以 判 定 為 同 型 合 子。 結 果 發 現 有 2/3 的 F2 其 自 交 子 代 的 分 布 就 像 F1 的 黃 色 豆
15第 2 章 孟德爾遺傳及其擴充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遺傳流行病學原理 / 陳為堅著 . 初版 . 臺北市 : 國立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2.10 面 ; 公分
ISBN 978 986 350 646 1(平裝)
1.CST: 遺傳學 2.CST: 流行病學
遺傳流行病學原理
111014547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demiology
作 者 陳為堅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嚴嘉雲
文字編輯 林嘉瑛、黃安安
封面設計 蕭志文
內頁編排 張明蕙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刷 金東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 年 10 月 版 次 初版 定 價 新臺幣 75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6319 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電話:(02) 2365 9286 傳真:(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