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停駐的過客,心知這是為學殆矣的大忌。唯是骨子裏總是有一股不肯深研,轉而又流眄心喜他方。如此好奇追逐不能知止,乃成處處歌、小類。這種現象頗反映我一向不穩定的學習興趣,常遊走於理論、詩我的工作中,雖然困擾,卻無以匡之。門道,只徒然助長了我莫衷一是(事)的習性傾向,這很清楚反映於那種充滿挑戰搏鬥的這本書中的篇章,寫成於不同的年代與地方,以及含括不同的文,戲劇及其他雜學之間,凡事只憑一時興之所至,稍事涉獵,
2022 年版序 記得早年大一的時候,讀到《史記‧項羽本紀》這一段: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 「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 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當時我讀到這裏也不禁為之大喜,哦,原來項羽是像我一樣學什 麽 此,有項羽作伴,也不是什都缺乏專一的意志與恆心。當時年輕懵懂的我,覺得自己心性如 麽 悲劇瑕疵(人性表現又是另一回事,項羽少時凡事心喜而不肯竟學未必就是他的缺點引為認同,反認為爭天下成敗是一回事,作為一個人可感可愛的才完全不在意這可能是暗示項羽終究失敗的預示筆法,竟誤將項羽的一廂情願任性的讀者反應,一種介於無意識與有意識之間的「誤讀」,不好的事,反而覺得輕鬆了。這當然是 tragic flaw 「誤讀」又似乎走岔了路,完全不是之,由於個性導致的「誤讀」使我更認同於項羽,而這種印象深刻的的歷程,從盲目的意志與行動中解放以至能胸懷天下而超越成敗。總)。真正的英雄必然是要經歷一個內在成長醒覺
Harold Bloom
2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嘲自解,實也莫可奈何。但是,有時不免也這反中心反系統反專家的習性,寧浪跡遊方於邊陲自樂,以學界浪人自 麽 「放蕩」之說,豈止於為文,為學也須放意而行。能夠隨興(性)之所不二之法的鐵律?豈必循規蹈矩不由徑然後可?對我來說,蕭綱的想,為學之道,豈有之自由學習新奇的東西才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悠遊於無限想像的異域,如魚在水,如鳥在天,樂在其中的這種「狂喜」就是我至大的所得所成,寧復知有其他。如此雖有項羽無法竟學之弊,但既然志不在於天下,如果學術世界也是一種另類的天下的話,也自無如項羽之成敗得失可言,而唯有樂趣而已矣。所以這本書中所載或凡我所書寫者,莫不如是,只是一時的興致所之,並未如專書一般具有整全的系統。所以繫於抒情傳統之下,只就其普遍廣義而言的一種散點的探索。如理論方面,「興、觀、羣、怨」是孔子對於詩歌功能作用的一套論,而只聚焦於「詩可以怨」以廣其義,乃是由於其較前三種積極的效能略有消極的意味,值得深入理解探索。若以嚴謹的研究而言,理當四種功能併論才是。而我則被興趣綁架,但求從吾所好而已。其中詩歌方面,從漢魏六朝跳到唐宋詞,由女性主題轉到懷古主題,也不相連屬。至於小說,若論抒情傳統的強勢所滋生的側面滲透影響,也宜以重要的系列小說充分闡述才是,而我竟所及有限。這種種情形,處處只是一鱗半爪,真應了末章的鱗爪之說,其間意旨,卻相去不可以道里計,在在只彰明了我為學深有「項羽情結」的不良習性與缺點。但我又如何能歸咎於古人?應該是為自己的「誤讀」所誤而已。不過,這些一鱗半爪也讓我領悟到抒情傳統如一龐然大山,我之分別從理論、詩歌、(戲劇)、小說、散文的種種關注嘗試一瞥此山形勝,能力所限,固然不免如瞎子摸象,井蛙觀天;但多重散點透視,面面相覷,以期同歸聚焦一窺真貌,視此為探索的道徑,卻是我所肯定的。關於抒情傳統的著述,可見的書籍,已有眾聲喧嘩之勢。這是個
2022 年版序 3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實不逮,積習難返,又只能之嫌?無論實情如何,我自忖學而不精,只能在鱗爪中求自樂。子曰:濟來者了。思考至此,瞿然醒覺,如此論調,是不是有自我解嘲解脫窮其真相際涯?各人所得,終究也只能是一鱗半爪,只能寄理想於濟境與問題。然而透徹之悟,畢竟是一種理想,除非如庖丁解牛,誰能述,才是徹底。因為它的涵蓋性,又遠超過劉勰所面臨的時代文學環到一種體大思精至為恢宏偉麗而具有完整體系一如文心雕龍般的大論至為重大錯綜複雜的論題,也牽涉到整個文學史的察照闡解,應該得再次斷章取其所心喜者「游於藝」而自足。然而,我之游而有方乎無方乎?此又非我所知了。張淑香 2022 年 8 月於溫州街小室
目À次 「學術研究叢刊」出版緣起 iii 2022 年版序 1 前言 7 理論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13 第二章 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從理論的「演出」解讀〈蘭亭集序〉 43 附錄一 「神思」與「想像」 59 附錄二 由〈辨騷〉篇看劉勰的文學創作觀 ················································ 77 詩歌 第三章 三面「夏娃」 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 107 第四章 旅人的幽情 略談幾首懷古歌詞 133 小說 第五章 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水滸全傳》結局之詮釋 159 第六章 頑石與美玉 《紅樓夢》神話結構論之一 181 附錄三 從小說的角度設計看賣油郎與花魁娘子的愛情 205
散文 第七章 鱗爪見風雅談臺靜農先生的《龍坡雜文》 219
前言 「男」而「女」,探討漢魏六朝詩歌中「女性美」之理想認同與表現形〈三面「夏娃」〉一章,由「賢」而「美」,由「長」而「少」,由「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指出「死生亦大矣」的生命之自覺的意識,〈蘭亭集序〉的作為「理論」兼為理論演出之「作品」的雙重性,直探傳統」與底下相關的作品作了初步的論述。第二章更進一步藉王羲之詩教,在孔子的「詩可以怨」的說法中找到了答案,並且針對「抒情的中國文學,所達成的理論主張又是什麼呢?筆者在「溫柔敦厚」的面對種種人生的苦難,西方文學發展為「悲劇」的理論,而抒情傳統不同的表現方式。以及深具說理意味的散文;當然原是抒情性質的詩詞,也自有其種種且如何影響到原來並非抒情性的文類,例如以敘事功能為主的小說,文學的抒情傳統的抒情性特質,它因何而成立,以何種形態表達,並詩悲劇,基本上是個抒情傳統。本書的正文七篇,主要就在探討中國中國文學源起於《詩經》、《楚辭》,相對於西洋文學的源起於史卷首的兩篇「理論」省思,第一章〈論「詩可以怨」〉思索:同樣以及「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的縱貫古今的生命共感,正是「抒情傳統」所以成立維繫的本體;而「羣賢畢至,少長咸集」的晤言觴詠,與「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寄託觀察,則正是這一抒情傳統達到「興感」「合契」的基本表現形態。接著在「詩歌」的兩篇中,承接「羣賢」「少長」人物的晤對,態的轉移演變。在〈旅人的幽情〉中藉幾首懷古歌詞,闡發宋代詞人如何於人生逆旅的意識下,自自然景物之「觀」「察」,寄託歷史與個
8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省思」與「探索」,其實亦正是採取的以「鱗爪見風雅」的「傳神寫「抒情傳統」。筆者以《水滸全傳》為例,指出其結局,不但有曠達於類似的「抒情」意境的表現,我們就無法認定中國文學基本上是一個焦點,皆在意圖展示「抒情傳統」的無限豐富的可能性。以「歷時性」的時代演化為重心;後一章以「共時性」的類型異同為人的生命省覺,著重的則是思感與表現形態的光譜式的差異。前一章同樣地,除非我們能在中國傳統的「小說」和「散文」中觀察到自然與執著於歷史的對比前者如魯智深聽見潮信而圓寂;後者如宋江的鴆殺李逵託夢徽宗並且即使在對於歷史的堅持中,依然得透過蓼兒洼的山水來達成。它的思維與表現的理趣其實與〈旅人的幽情〉是若合一契的。同時正如〈抒情傳統的本體意識〉一文所指出的,蘭亭修禊之事,融歷史於自然本身,正所以提升我們的生命自覺與同情共感到達「神話」的高度;因而強調《紅樓夢》的真精神,必須透過其神話結構所總括昇華的抒情意境才能領會,才是真解人。因而辨析女媧、石玉、僧道、寶釵等形象所顯示的精神境界,藉此彰顯寶玉的「唯情」境界在「唯俗」與「唯空」傳統中必然地淪為畸零人、邊緣人的命運。「散文」在本書的討論,首先見於〈蘭亭集序〉,作為理論的「演出」,它無寧是更偏重在模山範水之際的情景交融一面;而藉人物之晤言,放浪形骸之行事,以為寄託之表現,則為「散文」抒情的另一面,自莊、史、韓、柳、以至明清小品,可謂一脈相傳,不絕如縷。而其藝術精髓全在以「鱗爪見風雅」。本書以臺靜農先生的《龍坡雜文》的討論作結,不但顯示此一「抒情傳統」的影響,歷經「文學革命」猶然存在,而且踵事增華達到了另一種表現意境,超於傳統形跡之故步,卻又正是傳統精神之發揚。同時本書對於「抒情傳統」的照」的美學進路與表現策略:「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
前言 9 《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一書;在唐詩方面,亦撰有《李義山詩析於「抒情傳統」的探討不免遺憾。但事實上筆者在戲曲方面已撰有貌?為汪洋大海,身為涵泳優游其中的鯈魚,誰又敢說盡得洋海波濤之全宛然在也。」終究,生生不息的傳統,不僅是源頭活水,更早已滙聚雖然如此,本書在文類上未觸及戲曲;在詩歌中未論及唐詩,對論》一書,以及英文論述 “A Grammar of the T’ang Poetic Journey” 等, 併收入本書,亦可略見「抒情傳統」中正文所未論及的另一些面相。分,但血脈相連,立場一致,總是千里之致積,起始的蹞步。因此一皆可參考,以補本書之不足。附錄三篇,雖為筆者在臺大求學之日的少作,認識或許有深淺之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詩可以怨」原是孔子論詩所提出的一種說法之一, 1 文學知識的意義,亦可以泛指一般的詩與文學而言。都已認為孔子論詩之說,實具有超乎其專就《詩經》而論的普遍性的由於許多學者 2 當然,此處所謂悲劇文學,與西方的所謂「悲劇」(學作品為什麼「可以怨」?換言之,即悲劇文學之「可以怨」的原理。以才說「可以怨」,故此,本文要探索的問題也就是:表現「怨」的文稱來用的。而由「詩可以怨」,則可見顯然是因為詩先表現了「怨」所與問題,因此,「詩可以怨」的「詩」,在這裏是被當作「文學」的代體驗與洞察,從一般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觀點來思考其可能涵蘊的意義以其中「詩可以怨」一項的啟示為主,將之視為一種對於文學的特殊所以,此文乃擬 tragedy 的悲劇意識(同,但卻足以涵蓋之;因為悲劇文學的範圍更廣,它是一切表現人生),並不相 tragic sense ),人生的痛苦與不幸,亦即是「怨」的文學 於它言簡意賅,顯現出意義重重,則不僅就讀者而言,「詩可以怨」;作品的統稱。而一旦站在文學理論與批評的觀點來看「詩可以怨」這句話,由 3 實際上同時涵攝著下面這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其一、就作者來說,涉這又牽涉到文學的價值,甚至創作與表現的問題。因此「詩可以怨」就作者而言,也是「詩可以怨」。同時,「詩」為什麼「可以怨」呢? 1 見《 論語‧陽貨 》:「 子曰:『 小子, 何莫學夫詩? 詩可以興, 可以觀, 可以羣, 可以 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 在近人郭紹虞所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商務印書館,2010)與羅根澤《中國文學 批評史》(臺北:商務印書館,2015)二書中皆已收入孔子論詩之說,並當作文學批評的 資料加以討論。 3 孔子的原意,主要是就讀者而言,將「詩可以怨」視為詩的一種功用。
14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怨歎」而使「怨」得以發散出來的方法與原理各不相同。作者是透過「怨」得以發散出來。而「詩可以怨」既是同時可以針對作者、作品與題,而是只限於「詩可以怨」學體驗的最大特點。不過,這自然不是指其足以探究文學的全面的問文學創作、文學表現與文學欣賞的討論文學的完整體系,這是此一文成一個討論文學的完整程序。故「詩可以怨」即涵攝著這樣一個貫穿文學的功用。這些問題在文學知識上本來就互相關聯,互相貫串,構的表現與文學本身的價值。其三、就讀者來說,則涉及文學的欣賞與及到作者創作的動機與文學的起源。其二、就作品來說,涉及到作品即文學與「怨」的關係這一部分的討論而已。「詩」為什麼「可以怨」呢?「詩可以怨」的「怨」之確切的意指是什麼?這是「詩可以怨」在文學理論與批評上所引發的最主要的兩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瞭解「詩」所表現的「怨」是什麼之後,才能進一步探求「詩」之「可以怨」的原理。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討論,顯然必須顧及其先後的次序。「詩可以怨」的「怨」,在句中同時具有動詞與名詞的屬性。即謂詩中所表現的「怨」足以引起人之「怨歎」從而亦使其個人心中之讀者而言,則其間的意義也自然有別。這就是說,此三者所以引起創作來引起怨歎而使其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作品是透過表現而引起人之怨歎而使人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讀者是透過閱讀與欣賞引起怨歎而使其心中之怨得以發散出來。由此觀之,則此三者之分別透過創作、表現與欣賞而達致「可以怨」的途徑、方法與原理固不一樣,即其各自的「怨」,亦有差別。換言之,作者自身之怨與其作品所表現之怨以及讀者自身之怨並不相同,因為作者與讀者自身之怨乃分別來自其實際生活的境遇,是一種特殊的個別性經驗,故自然有別。而作品所表現的怨,雖來自作者,但經過創作的過程,體現為作品,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15 (「詩可以怨」所涵攝的「怨」,我們所要探尋思索的對象。「怨」的不同,至為明顯。然而,另一方面,從作者的創作到作品的表異,與讀者的實際經驗之怨,更有距離。所以,作者、作品與讀者之遂變為藝術性的文學經驗之怨,與作者原來的現實經驗之怨,已有差現而至讀者的欣賞,這卻是一個一以貫之的過程。而作者自身之怨,既可透過作品,傳之於讀者,並且引發讀者自身之怨的發散,則可見三種不同的怨之間,又必有其一以貫之的相通之處。而由於作者自身之怨與讀者自身之怨都必須透過作品之怨才得以發散,此即顯示作者之怨與讀者之怨在作品所表現之怨中相遇相通且一同發散,作品之怨是作者之怨與讀者之怨所共同訴諸的對象。故由此綜合上述三種怨之相異復相通而觀之,則此作品所表現之怨遂必須是一種同時能涵蓋超越作者與讀者的不同的個別性之怨的普遍性之怨。而此作品之怨所具之普遍性,由三種怨的一以貫之的會通而言,則必為一種人人可共有同感的普遍性的人性體驗;而由三種怨在介於藝術與現實的分野上言,則同時又必為一種人人可同情共感的普遍的藝術體驗。前者是指作品的經驗內容,後者是指作品的表現形式。而由上所言,可見只有作品所表現的「怨」同時兼具經驗上與表現上的雙重普遍性時,才足以同時引發作者與讀者,甚至所有人怨歎而且使其心中之怨亦得以散發散出來,並且成為作品本身內在之價值。而唯有這種怨,也才是然則,這種所謂兼具經驗上與表現上的普遍性的「怨」到底是如何的呢?為什麼只有這種普遍性的「怨」才「可以怨」?於是,一旦觸及這些問題,我們乃難免會由「詩可以怨」而聯想到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所說的「悲劇引起哀憐與恐懼之情緒,從而使這種情緒得 到發散( catharsis )」; 4 而叔本華( A. Schopenhauer )也說藝術之美能使 4 見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著、 姚一葦譯註《 詩學箋註 》( 臺北: 臺灣中華書局,1966) 第六章。
16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人從受役於意志( will )而生的無窮痛苦中解放出來; 5 另外,日人厨川 白村也說文藝是苦悶的象徵。 6 (如亞氏所說之「悲劇」,或孔子所指的「詩」)以互相補充,互相闡發,大體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者,則可見其實為一種宇宙性的普遍體驗與洞察,故而彼此之間,可解。而由於這些說法乃是出自不同的時空、不同的文化與不同的學係。強調藝術與人生的怨,人生的悲劇、人生的痛苦與苦悶之難分難之別,但顯然都不約而同地注意到藝術與人生的黑暗面之間的密切關這些說法雖然不盡相同,內容也有繁簡於是,「詩可以怨」的「怨」,如果再從這些相關的藝術體驗與理論對照來看的話,由經驗的層次言,則所謂普遍的人性體驗之怨,指的就是人生的悲劇,人生的哀憐與恐懼之情緒,人生的意志與痛苦,以及人生的苦悶等等。由表現的層次言,則此怨又必為一種藝術形式,一種藝術的美,一種象徵的體現。這兩個層次不同,試分別說明之。首先,從「怨」是普遍的人性體驗來說,人生之怨是什麼?人生的悲劇又是什麼?人人皆有的哀憐、恐懼、意志、痛苦、苦悶又意謂著什麼?究竟從何而來?這些屬於人生黑暗面的種種體驗,一旦如此被界定為人普遍的「怨」,則必是指向生命的本質與存在的情境而說的。那麼,生命在本質上與存在上的「怨」是什麼呢?人生最大的黑暗又是什麼呢?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乃不得不對人生作一番深入的潛望探察。於是,從此一生命的本質上與存在上的根本之「怨」來看人類的生存,我們乃豁然有所發現,原來人本來就是生而有怨的。因為生命本身就不完美,人生也到處佈滿缺憾。試想人忽焉而生,忽焉而滅, 5 參閱叔本華(A. Schopenhauer)《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與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浙江:浙 江古籍出版社,2013)。 6 見厨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臺北:興隆出版社,1968)。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17 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於無垠宇宙的旅者,踽踽飄泊於太空的孤影,所謂「前不見古人,後短短一生,虛如夢幻,來去皆身不由主,更莫知其所以然;彷彿迷失 7 本質上的悲劇視境(人所無法豁免。但人生之怨,實不止於如此,當我們把視線從此生命命最大的苦悶?最深的哀怨?而這就是人類被注定的悲劇性命運,人命,這種無從究詰叩解的苦惱,這種終古的迷懼與悲涼,豈不就是生面對如此蒼茫飄忽的生 tragic vision 誠如陶淵明所歎:「人生實難,死如之何。」纏搏,必須同時嘗盡春夢了無痕的虛滅之悲與現實切身的歷難之苦,人之生存,就不啻是一徹底的悲劇,簡直如在夢中與夢魘作無休止的顯。於是,以如此虛幻飄忽之生命復加之以如此艱苦憂患之人生,則是每一個生命都必須承受的悲劇性生存情境,故人生之怨,至此益之八九,終生奔波勞碌,亦難逃憂患勞苦如影附形的追逐壓迫;這又苦痛,在人生的各種矛盾與衝突中掙扎拉扯;何況,人生不如意者十常,感慨係之的無情生涯之挫傷;經歷生老病死的血肉生命之恐懼與與缺憾,而陷入人性慾望與人性弱點所製造的無邊苦海;備嘗變化無現人既一旦墮入生命的羅網,也就自然無法逃避現實人生的種種痛苦)轉向眾生芸擾的生存世界,就會發 8 一種普遍的生命的悲劇性的覺知,如伯夷、叔齊登西山而作〈採薇〉限制與缺憾、苦悶與恐懼、痛苦與悲哀的感覺與認識,所以,「怨」是而有怨的。此怨即來自對於普遍存在於生命本質與現實人生中的種種生之「怨」,是前面列述的所謂人生之痛苦與苦悶。這就是人人皆不可免的有故從生命的這種悲劇性命運與悲劇性生存處境看來,人誠然是生 7 唐代詩人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8 見陶淵明〈自祭文〉。
18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之歌,9 這是「怨」;孔子「予欲無言」之感,10「知我其天」之歎,11 也是 「怨」;而屈原行吟澤畔,仰天而問; 12 太史公贊作《史記》,喟然而 歎, 13 生的苦悶。而如果用烏納穆諾(憐與恐懼的人類悲劇,叔本華所說的人生之痛苦,厨川白村所稱的人種體悟,就是人類同情共感的「怨」,也是亞里士多德所謂能引發人哀苦與殘缺,透視到生命最後的悲劇與人生最深的黑暗。這種覺知,這人類的悲劇性的命運與生存情境的認識,體悟到普遍存在於宇宙的痛種普遍性的人生憂患意識,從自我的不幸與痛苦出發而達致對於整體照與體味所生發湧出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感,憂生憂世的悲情,是一我之憤懣,也不是現實感情的悲哀;而是潛入人生的極底深奧後之觀相同的人生感悟中交會,這種「怨」,實非針對任何特定對象而發的小也都是「怨」。他們的「怨」,雖生自不同的遭際境遇,卻在一種 Miguel de Unamuno )的說法,稱之為 「生命的悲劇意識」( the tragic sense of life ), 14 則更足以顯露「怨」的廣 的。所以在人類的生存中,喜樂絕不會成為人沉重的負擔,也不會帶得不再潛入人生中繼續觀探,於是,我們乃發現:進而呈現為一種人格的風姿與生命意境。而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又不外,也往往伴隨著一種對此悲劇情境與覺知的態度與反應,甚至由此命在本質上與存在上的悲劇情境,以及一種對此悲劇情境的覺知之賅涵義。而在「怨」的這種生命的悲劇意識的表現中,「怨」除了顯示出生就如植物是向陽的一樣,人類的自然性向,是追逐喜劇與快樂 9 見《史記‧伯夷列傳》。 10 見《論語‧陽貨》。 11 見《論語‧憲問》:「知我者其天乎!」。 12 分別見《楚辭》的〈漁父〉與〈天問〉。 13 見《史記‧太史公自序》。 14 參閱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 著、 蔡英俊譯《 生命的悲劇意識 》( 臺北: 長鯨出 版社,1979)。
第一章 論「詩可以怨」 19 也越來越巨劇,故徬徨淒苦之極,或狂歌當哭,中,他的悲劇意識越來越膨脹,越來越清凜,而所感覺的矛盾與衝突類所必須面對而且解決的問題。如此,當人站立在生命巨大的陰影痛苦與缺憾,恆是人類生存的威脅,而由此而生的「怨」也便成為人如何也不能把悲劇的陰鬱哀愁從人生中徹底驅散。故人生無可逃避的顯得脆弱。而人間的喜樂歡愉固然可以減輕人間的悲苦憂傷,卻無論給人危險。相反地,人對於痛苦,卻最為敏感,在不幸面前,也容易 15 或臨歧而泣, 16 或黯然 驚恨, 17 或泫然欲涕; 18 「怨」的悲劇意識也促醒他轉頭返歸於人類的個體的自我意識,並由此生命的悲劇之前,但當他重新站立起來的時候,卻撿回了自己。因為泣怨望之徒然,進而更知及時把握生命之可恃。於是人雖難免仆倒在認自己生命的真相,能與此苦難人生面對面,痛定思痛,才會憬悟歎唯有透過此一悲劇意識,此一「怨」,此一「覺知」,人也才能真正澈類熱愛生命的本性本能,而生出與此悲劇人生相抗衡的悲壯情志。且生存意志,甚至使之委頓崩潰;但另一方面,此危機也同樣激揚起人發現覺知生命在本質上與存在上的苦痛與不幸,此固足以摧折人類的超越。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來處就是去處,生命的悲劇意識促使人類的整個文明之締造就是對此一生命的哀怨與悲痛的最堅實的挑戰與沒有足可奮鬥的餘地麼?果真就只能輾轉哀吟而痛哭麼?事實上,人案,又充滿苦難,但人在狹窄的命運與現實的夾縫之間,果真就完全意識所屈折征服。然而,人生固然不完美,不自由,既沒有任何答悲不自勝,哀莫能仰,直若完全為此生命之悲劇而激發出他對抗此一悲劇意識之壓迫的勇氣與意志,尋求超越人生的 15 漢詩〈 悲歌 〉:「 悲歌可當泣, 遠望可以當歸。」 曹操〈 短歌行 〉:「 對酒當歌, 人生幾 何。」 16 《晉書‧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返。」 17 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恨賦〉:「於是僕本恨人,心驚不已。」 18 宋陸游〈沈園〉詩云:「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弔遺蹤一泫然。」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 / 張淑香著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2. 08 面 ; 公分 . -- ( 學術研究叢刊 ) ISBN 978-986-350-639-3 ( 平裝 ) 1. CST: 中國文學 2. CST: 文學評論 820.7 111012963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作 者 張淑香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戴妙如 編輯協力 吳佩霜 內文排版 菩薩蠻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封面設計 點墨數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製 沐羽創意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22年08月 版 次 初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380元整 展 售 處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319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臺北市100047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 3366-3991~3分機18 傳真:(02) 3366-9986 https://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電話:(02) 2518-0207 臺北市104472中山區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臺中市五南文化廣場 400002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639-3 GPN:1011101231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學術研究叢刊 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