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中國》線上試閱

Page 1

沒 有 中 譯 版 的 發 行。 同 時 要 向 臺 大 出 版 中 心 編 輯 蔡 旻 峻 先 生, 致 上 誠 摯 的 謝 意。 過 去 這 一 年 來, 我 非 常 地 繁 忙, 沒 有 旻 峻 從 旁 協 助, 沒 有 他

中文版序  xvii 中文版序
完 成。 本 書 譯 者 蔡 耀 緯 先 生, 是 另 一 位 我 必 須 送 上 無 限 感 激 之 人。 英 文 版 中 有 許 多 艱 澀 難 懂 的 創 傷 與 記 憶 研 究 詞 彙 和 抽 象 概 念, 這 些 大 大 地 加 深 了 翻 譯 工 作 的 難 度。 本 書 流 暢、 文 情 並 茂 的 敘 事 背 後 是 譯 者 無 數 的 時 間 與 精 力。 在 此 向 他 表 達 最 高 的 敬 意。 另 外 銘 謝 中 研 院 社 會 所 王 甫 昌 教 授, 他 是 我 學 術 道 路 上 重 要 的 良 師 益 友, 為 中 譯 版 寫 了 篇 深 入 淺 出 的 導 讀, 相 信 能 幫 助 讀 者 了 解 本 書 全 貌。 也 要 藉 此 機 會 再 次 感 謝 我 學 術 路 上 另 位 更 重 要 的 導 師 張 茂 桂 教 授, 茂 桂 老 師 和 他 的 助 理 陳 俐 靜 都 對 中 譯 版 的 完 成作出貢獻。
拙 作 中 譯 版 問 世, 我 抱 著 無 比 感 恩 的 心 情。 此 書 將 我 的 英 文 專著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完 整 地 呈 現 給 臺 灣 與 世 界 其 他 各 地 廣 大 中 文 讀 者。 這 對 在 臺 灣 出 生 的 我 而 言, 意 義 非 凡。 我 首 先 要 感 謝 政 治 大 學 歷 史 系 藍 適 齊 教 授, 沒 有 他 的 鼓 勵 與 穿 針 引 線, 就
細 心 且 不 厭 其 煩 的 提 醒 時 程、 協 調 工 作、 補 齊 資 料 照 片, 中 譯 版 無 法
xviii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 逃 離 中 國 》 是 本 什 麼 樣 的 書 呢? 去 年(2021) 英 文 專 書 出 版, 我 受 邀 在 臺 灣 的 幾 所 大 學, 針 對 本 書 內 容 進 行 一 系 列 的 專 題 演 講。 許 多 與 會 者 在 聽 講 之 前 都 有 些 類 似 的 疑 惑。 他 們 問 道: 「 今 時 今 日 仍 在 討 論 1949 大 出 走 的 歷 史 和 外 省 人 創 傷 流 離 記 憶 與 身 分 認 同, 這 樣 老 掉 牙 的 研 究 主 題, 到 底 還 有 什 麼 學 術 價 值 和 積 極 社 會 意 義? 這 份 歷 史 研 究 的 內 容 是 眷 村 懷 舊 敘 事? 還 是 發 掘 老 兵 悲 慘 的 經 歷? 這 本 書 該 不 會 是 龍 應 台《 大 江 大 海 一 九 四 九 》 的 海外學術升級版吧?」 本 書 當 然 不 是 龍 應 台《 大 江 大 海 一 九 四 九 》 的 海 外 學 術 版, 也 不 單 純 只 是 外 省 人 的 移 居 經 驗 和 離 散 歷 史。 簡 明 扼 要 地 說, 本 書 呈 現 的 是 外 省 人 作 為 因 戰 爭 而 被 迫 流 離 的 群 體, 在 臺 灣「(
我 們 現 今 生 活 中 的 體 驗, 對 身 邊 事 物 的 感 知, 很 大 程 度 受 到 過 去 經 驗 與 現 實 狀 況 的 雙 重 交 互 影 響。 能 作 回 憶( 或 訴 說「 口 述 歷 史 」) 的 個 體 是 人, 但人 是 生 活 在 社 會 中 的 共 同 體, 人 的 存 在 也 有 歷 史 時 間 性, 有 世 代 的 不 同, 不 同 的 世 代 有 不 同 的 集 體 / 社 會 記 憶。 不 管 是 個 人 層 次 還 是 群 體 層 次, 人 的 記 憶 敘 事, 尤 其 是 創 傷 記 憶 敘 事( 我 是 受 害 者 ), 都 有 其 選 擇 性、 功 能 性、 共 時 性 與 歷 史 時 間 變 化 性, 其 中 包 含 強 烈 情 感 成 分, 還 有 以 自 我 為 中 心 去 自 圓 其 說 的 邏 輯 故 事 性。記憶研究因此也是社會史研究的一環。 本 書 要 探 討 的 不 是 外 省 人 在 臺 灣 的 歷 史, 而 是 外 省 人 在 臺 灣 「記憶的歷史」。所以重點不是引述眷村和老兵的故事(個人記憶 / 口 述 歷 史 ) 來 呈 現 外 省 人 的 生 命 史, 而 是 想 要 幫 助 讀 者 了 解 外
/ 社
) 創 傷 記 憶 的 歷 史 」。 人 是 記 憶 的 動 物, 記 憶 是 我 們 與
俱 來 的 本 能, 是 我 們 的 生 存 之 道。

個 人 流 離 記 憶 在 臺 灣 民 主 化 之 後, 對 於 當 代 的 外 省 人, 尤 其 是 在 臺 灣 出 生 長 大 的 第 二 代 以 及 第 三 代 外 省 人, 在 公 共 領 域 的 論 述 之 中 變 得 非 常 重 要。 現 今 外 省 群 體 珍 視 與 大 力 彰 顯 這 些 記 憶 的 背 後, 隱 含 什 麼 意

中文版序  xix 省 人 集 體 / 社 會 記 憶, 在 歷 史 時 空 中 的 形 成 與 轉 變, 以 及 這 些 形 成與轉變背後所代表的深層意義。 不 是 每 一 個 外 省 家 庭 都 住 過 眷 村, 也 不 是 所 有 的 外 省 人 都 是 中 下 階 層 老 兵 或 老 兵 後 代, 但 是 眷 村 與 老 兵 的 故 事 卻 成 為 現 今 臺 灣 社 會 中 代 表 外 省 文 化 的 主 流 記 憶, 這 到 底 是 如 何 發 生 的? 本 書 所 揭 示 的 歷 史 對 此 有 清 晰 的 說 明。 還 有,《 大 江 大 海 一 九 四 九 》 的 苦 難 遷 徙 記 憶, 其 實 對 生 活 在 1950 至 1960 年 代, 乃 至 於 1970 至 1980 年 代 的 外 省 人, 真 的 一 點 也 不 重 要, 雖 然 後 一 輩 成 長 之 時, 每 個 人 多 多 少 少 都 聽 家 中 長 輩 說 過 些 類 似 的 經 歷, 這 些 談 論 大 多 是 在 些 私 下 的 聚 會 和 家 庭 場 合。 然 而 這 些
果 在 過 去 時 期, 大 江 大 海
苦 難
是 重 要 的? 它 們 又 為 何 在 之 前的 歷 史 時 代 中 受 到 重 視, 但 現 在 則 被 棄 之 如 敝 屣? 最 後, 我 們 為 什 麼 需 要 探 討 流 離 與 創 傷 記 憶 的 歷 史 轉 變? 如 此 研 究 到 底 有 什 麼 政 治 與 社 會 意 義, 需 要 什 麼 考 量, 以 及 受 到 什 麼 倫 理 規 範 制 約? 我 自 己 的 家 庭 背 景 跟 外 省 流 離 創 傷 記 憶, 又 有 什 麼 關 係? 這 些 問 題 的 答 案 都 將 在 書 中 一 一 揭 曉, 請 讀者務必依各章節順序,耐心地讀完全書。 2022 年 12 月 11 日 哥倫比亞市,密蘇里州
義? 如
記 憶 不 太 重 要, 那 什 麼 樣 的 記 憶
目 次 導 讀/王甫昌 ................................................................................ v 中文版序 ............................................................................................ xvii 致 謝 xxi 圖表目次 ........................................................................................... xxxi 緒 論 ................................................................................................ 1 1949 江與海 ................................................................................................. 1 流離之島 .................................................................................................... 14 本書章節概要 ............................................................................................ 21 冷戰與歷史書寫缺漏的產生 .................................................................... 24 創傷、記憶與離散 .................................................................................... 31 殖民者、離散與外省人認同 46 第 章 逃離中國 ............................................................................. 51 逃離中國的兩次社會創傷 ........................................................................ 51 回憶渡臺之旅:創傷敘事與其他故事 .................................................... 58 研究大出走需要根據文獻 75 人口問題:有多少人? ............................................................................ 76 呈現在文獻中的外省人出走之社會創傷 ................................................ 80 外省人出走帶給本省人的社會創傷 ........................................................ 88 大出走:記憶與歷史 .............................................................................. 101 第二章 戰時過客 ........................................................................... 103 戰時過客,戰時記憶 .............................................................................. 103
1949 年前後的過客:戰爭與流離的長時段 .........................................
戰時過客、原子化的流亡者和「非神聖的聯盟」................................
戰時過客、文化偏見與「可受指引的同胞」........................................
1958 分水嶺:戰時過客的終結 .............................................................
第三章 文化鄉愁 ........................................................................... 153 文化鄉愁再思考 153 同鄉會歷史書寫與臺灣的外省同鄉會 ..................................................
1950 年代的外省同鄉會 .........................................................................
1960 至 1980 年代的鄉愁記憶與地方文獻編寫 ....................................
重建群體:在地化與在臺尋根 185 故鄉的鄉愁記憶與世代差異 .................................................................. 196 第四章 漫漫歸鄉路 199 中國返鄉的社會創傷 199 歸鄉路序曲 .............................................................................................. 205 為了歸鄉路而奮鬥:1987 年老兵返鄉運動 ......................................... 211 漫漫歸鄉路:拉長的時態和逆文化衝擊 .............................................. 221 外省年輕人的歸鄉路 244 新的歸鄉路 .............................................................................................. 249 第五章 講述大出走 253 太平輪歸來 .............................................................................................. 253 返回臺灣的社會創傷 .............................................................................. 259 政治壓制記憶:「太原五百完人」對比「孤軍」................................. 271 先聲:老兵與眷村 .................................................................................. 285 將大出走敘述成文化創傷,以建構當代外省人認同 301 結 論 ............................................................................................ 307 外省人歷史、記憶與認同 ...................................................................... 308 xxviii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109
122
135
143
158
165
171
目 次  xxix
我的主體立場 .......................................................................................... 313 書寫大出走、書寫創傷:同理、和解與正義 ...................................... 317 參考書目 ............................................................................................ 331 索 引 351
緒 論 那 個 記 憶 裡, 有 那 麼 多 的 痛 苦、 那 麼 多 的 悖 論, 痛 苦 和 痛 苦 糾 纏, 悖 論 和 悖 論 牴 觸, 我 又 如 何 找 到 一 條 前 後 連 貫 的 線索,我該從哪裡開始? 那 種 和 別 人 不 一 樣 的 孤 單 感, 我 多 年 以 後 才 明 白, 它 來 自 流離 44 。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1949江與海 2009 年 是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建 國 六 十 週 年。 六 十 年, 即「 一 甲 子 」, 在 傳 統 中 國 宇 宙 論 裡 有 著 特 殊 意 義, 意 味 著 天 干 地 支 循 環 一 周, 新 的 時 代 開 始。 對 於 人 民 共 和 國 的 官 員 而 言, 前 一 年 2008 年 主 辦 北 京 夏 季 奧 運 會 大 獲 成 功, 也 激 勵 他 們 盛 大 慶 祝 建 國 六 十 * 譯 按: 兩 段 引 文 分 別 出 自 龍 應 台,〈 行 道 樹 〉、〈 木 麻 黃 樹 下 〉,《 大 江 大 海一九四九》(臺北:天下雜誌,2009),頁 28、394。傍點為本書作者所加。
2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週 年。 北 京 奧 運 可 說 是 中 國 近 期 記 憶 裡 最 美 好 的 時 光, 數 億 中 國 公 民 沉 醉 於 國 家 主 辦 盛 事 的 光 采, 觀 賞 全 世 界 頂 尖 運 動 員 的 精 湛 表 現, 同 時 思 考 國 家 這 一 路 走 來 的 歷 程。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光 榮 的 國 族 史 詩, 始 於 1949 年 毛 澤 東 主 席 領 導 中 國 共 產 黨, 打 敗 蔣 介 石 委 員 長 領 導 的 中 國 國 民 黨。 共 產 黨 的 勝 利 一 統 全 國, 終 結 由 國 民 黨 主 宰、 但 多 半 仍 四 分 五 裂 的 中 華 民 國。 根 據 中 共 官 方 的 主 旋 律, 中 共 的 勝 利 解 放 全 國 受 壓 迫 的 大 眾, 洗 雪 了 外 國 帝 國 主 義 及 其 中 國 走 狗( 包 括 軍 閥、 資 本 家、 地 主, 當 然 還 有 國 民 黨 ) 百 年 來 施 加 的 羞 恥 與 屈 辱。 而 在 盛 大 閱 兵 儀 式 與 官 方 慶 典 無 限 推 波 助 瀾 的 愛 國 主 義 和 趾 高 氣 昂 之 中, 人 民 共 和 國 的 創 傷 起 源 仍 被 深 深 掩 埋; 毛 澤 東 時 代 的 恐 怖 和 天 安 門 廣 場 的 屠 殺, 彷 彿 都 不 過 是 遙 遠的記憶。 正 當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滿 懷 自 豪 與 信 心 慶 祝 六 十 歲 生 日 之 際, 同 年《 大 江 大 海 一 九 四 九 》 一 書 也 在 中 國 境 外 的 華 語 群 體 引 發 不 同 的 轟 動。 該 書 作 者 是 臺 灣 女 作 家 龍 應 台(1952 年 生 ), 當 中 針 對 由 意 識 型 態 和 目 的 論 驅 動 的 中 國 共 產 黨( 以 及 中 國 國 民 黨 ) 歷 史, 提 出 一 套 對 抗 敘 事。 其 內 容 以 大 量 個 人 回 憶 為 基 礎, 這 些 回 憶 來 自 曾 為 中 國 內 戰 的 戰 敗 一 方 效 力, 最 後 由 於 各 種 不 同 原 因, 與 蔣 介 石 的 國 民 黨 政 權( 中 華 民 國 ) 一 同 被 驅 趕 到 臺 灣 的 那 些 平 民 百 姓。 其 作 者 筆 下 的 1949 年, 不 是 一 場 民 族 主 義、 社 會 正 義 和 大 眾 解 放 的 大 革 命, 而 是 一 場 手 足 相 殘 駭 人 聽 聞、 社 會 大 舉 流 離 失 所、 骨 肉 分 離 撕 心 裂 肺 的 大 動 亂。 該 書 立 刻 在 臺 灣 和 香 港 成 為暢銷書,1 也在世界他處的中文讀者之間激起大量討論。中國當 1 Leo Ou-fan Lee, “Book Reviews: Lung Yingtai, Da jiang da hai – 1949 (Big River,
緒 論  3 局 雖 立 刻 禁 止 該 書 出 版, 但 中 國 網 民 只 要 懂 得 迴 避 政 府 的 防 火 長 城,都能輕易取得一份數位版本。 龍 應 台 出 生 於 南 臺 灣 的「 眷 村 」, 是 流 亡 的 國 民 黨 所 建 立 的 住 宅 區, 用 以 安 頓 跟 隨 他 們 離 鄉 背 井 的 軍 官 及 其 家 眷。 2 眷 村 一 詞 有 幾 種 不 同 英 譯, 例 如 m i l i t a r y d e p e n d e n t s ’ v i l l a g e( 軍 眷 村 )、 veterans’ village(老兵村)、military compound(軍人聚落)等,我 個人偏好 military families’ village(軍人家屬村),理由是凸顯這些 社 區 對 於 生 長 其 中 的 人 而 言, 本 身 就 是 家 園 / 家 庭。 龍 應 台 的 父 母 也 是 蔣 介 石 政 權 在 中 國 大 陸 垮 台 時, 流 散 到 臺 灣 的 約 一 百 萬 國 民 黨 軍 政 人 員、 官 兵 和 戰 爭 難 民 之 。 中 國 內 戰 的 流 亡 者 及 其 後 代( 例 如 龍 應 台 ),
人 四 散 於 越 南、
獲准入境美國, 3
如 今, 從 中 國 出 走 臺 灣 的 這 些 人, 以 及 中 國 內 戰 尚 未 平 息 的 硝 煙, 仍 持 續 對 中 美(S i n o - A m e r i c a n) 外 交 關 係, 乃 至 東 亞 區 域 政 治 產 生 重 大 影 響。 但 即 使「 臺 灣 問 題 」 和「 兩 岸 關 係 」( 中 臺 Big Sea – Untold Stories of 1949) and Chi Pang-yuan, Ju liu he (The River of Big Torrents),” China Perspectives 2010/1 (2010): 114. 2 全臺各地曾興建約九百處眷村,如今多數已被拆除,改建為新式國宅社區。 3 最有名的例子包括蔣介石的妻舅宋子文(1894-1971)和孔祥熙(1881-1967)。 1949 年後,成千上萬中國留學生滯留於美國,更多相關討論見 Madeline Hsu, The Good Immigrants: How the Yellow Peril Became the Model Minor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chapter 5。
在 臺 灣 稱 為「 外 省 人 」。 毛 主 席 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 登 上 天 安 門 城 樓, 宣 告 新 興 的 社 會 主 義 人 民 共 和 國 正 式 成 立 之 時, 多 數 流 亡 者 其 實 已 經 離 開 中 國。 事 實 上, 這 是 二 十 世 紀 中 國 最 龐 大 卻 也 最 不 被 理 解 的 次 人 口 外 移。 這 些 從 中 國 出 走 的
緬 甸, 及 其 他 東 南 亞 國 家。 少 數 國 民 黨 高 層 菁 英
絕大多數則在臺灣和香港落腳。

4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ed Stéphane Corcuff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2) ,李廣均(第五章)和 高格孚(第八章)執筆的部分,頁 102-122、163-195;Scott Simon, “Taiwan’s M a i n l a n d e r s : A D i a s p o r i c I d e n t i t y i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 Revue Européenne des Migrations Internationales 22:1 (2006): 87-106。 外 省 人 作 家 的 作 品 英 譯, 參 看 Pai Hsien-yung, Wandering in the Garden, Waking from a Dream: Tales of Taipei Characters, trans. The author and Patia Yasin, ed. George Kao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2); Chi Pang-yuan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 The Last of the Whampoa Breed: Storie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5 Joshua Fan, China’s Homeless Generation: Voices from the Vetera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0s-1990s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Mahlon Meyer, Remembering China from Taiwan: Divided Families and Bittersweet Reunions after the Chinese Civil War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6 為了表彰她的地位與貢獻,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1950 年生)2012 年任 命龍應台為臺灣首任文化部長。她在 2014 年底隨著內閣總辭而卸任。

4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關 係 ) 都 已 累 積 大 量 文 獻, 從 頭 開 啟 臺 灣 問 題 和 兩 岸 關 係 的 人 群 遷 移 故 事, 仍 相 對 不 為 人 所 知。 關 於 1949 年 出 走 本 身 和 臺 灣 外 省 人, 除 了 探 討 當 代 臺 灣 族 群 政 治 的 少 數 研 究, 以 及 外 省 人 作 家 某 些譯成英文的小說作品之外,研究成果和著作出版都很少。4 而在 歷史學界,直到 2010 年代初期,才有范堯盛(J o s h u a F a n)的《中 國 無 家 可 歸 的 一 代 人 》 及 馬 一 龍(M a h l o n M e y e r) 的《 在 臺 灣 懷 想中國》問世。5 如同龍應台的暢銷書,范堯盛和馬一龍的這兩部 專論也以口述歷史為基礎。 由 於 龍 應 台 在 華 語 世 界 的 著 名 作 家 / 公 共 知 識 分 子 地 位, 加 上 出 版 商 為 她 精 心 安 排 的 全 球 新 書 巡 迴 活 動,《 大 江 大 海 九 四 九 》 在 國 際 間 獲 得 廣 泛 關 注。6 但 這 不 過 是 近 三 十 年 來, 臺 灣 民 主 化 之 後 由 外 省 人 撰 寫 的 大 量 口 述 歷 史 書 籍 及 個 人
憶 錄 其
一 例。
這 場 醒 目 的 記 憶 熱 潮, 以 1949 年 大 出 走 相 關 的 創 傷 和 離 散 回
緒 論  5 憶 為 焦 點。 在 這 個 記 憶 群 體 裡, 敘 事 者 是 當 時 仍 健 在 的 老 人 和 第 一 代 移 民。 他 們 生 於 臺 灣 的 子 女 和 孫 子 女( 例 如 龍 應 台 等 人 ), 則 為 父 母 和 祖 父 母 的 記 憶 擔 任 策 展 人 與 倡 導 者。 同 年 出 版 的 其 他 著 名 書 籍, 還 有 齊 邦 媛(1924 年 生 ) 的《 巨 流 河 》 和 張 典 婉 (1959 年 生 ) 的《 太 平 輪 一 九 四 九 》, 也 都 運 用 同 一 套 江 / 海 形 象,隱喻外省人流離人生的煎熬和憂傷。7 除 了 口 述 歷 史 和 回 憶 錄, 還 有 小 說、 電 影、 電 視 劇、 舞 台 劇, 使 大 眾 關 注 特 定 兩 個 外 省 人 群 體: 權 利 被 剝 奪 的 國 軍 退 伍 軍 人( 老 兵 ), 以 及 前 述 的 眷 村 居 民。 范 堯 盛 在 2000 年 代 發 現 臺 灣 有 大 量 出 版 成 書 的 個 人 故 事 可 供 運 用, 當 時 他 正 在 臺 灣 研 究 「 老 兵 」, 而 他 恰 如 其 分 地 將 這 些 人 稱 作「 中 國 無 家 可 歸 的 一 代 人」。8 馬一龍也同樣提及,這些風燭殘年的前內戰難民「渴望開 口說話,渴望在當下脈絡中,想像和再想像他或她的認同」。9 即 使 馬 一 龍 對 這 些 個 人 敘 事 的 記 憶 本 質 和 認 同 政 治 有 所 覺 察, 但 和 范 堯 盛 一 樣, 他 大 多 把 口 述 歷 史視 為 歷 史 是 一 種 恢 復 與 重 述 臺 灣 民 主 化 之 前, 遭 受 國 民 黨 威 權 政 體 打 壓 的 草 根 經 驗 的 方 法。 本 書 則 不 同, 既 把 口 述 歷 史 當 成 歷 史, 也 視 為 記 憶 的 社 會 生 產 或「 社 會 記 憶 」 群 體、 社 會 或 國 家 在 特 定 時 間 點, 為 滿 足 特 定 需 求 或 服 務 於 特 定 目 的, 而 專 心 回 憶 或 紀 念 的 事 物。 臺 灣 每 個 外 省 人 家 庭, 據 說 都 有 段 令 人 心 酸 的「 逃 難 故 事 」。 即 使 7 齊 邦 媛,《 巨 流 河 》( 臺 北: 天 下 遠 見,2009); 張 典 婉,《 太 平 輪 九四九:航向臺灣的故事》(臺北:商周,2009)。前者英文版 2018 年由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發行。 8 Fan, China’s Homeless Generation, xv 9 Meyer, Remembering China, 11.
6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如 此, 卻 要 過 了 將 近 五 十 年, 人 們 才 從 家 中 和 私 密 對 話 裡 掏 出 這 些 故 事, 開 始 講 述、 交 流, 並 公 開 推 廣。 何 以 如 此? 國 民 黨 曾 經 禁 止 談 論 戰 敗, 這 肯 定 造 成 數 十 年 的 沉 默, 但 原 因 只 有 如 此 嗎? 1980 年 代 晚 期 到 1990 年 代 初 期 之 前, 來 自 中 國 大 陸 的 難 民 在 想 些 什 麼、 緬 懷 些 什 麼? 關 於 外 省 人 的 歷 史 和 他 們 被 迫 移 民 臺 灣, 這 些 初 始 事 件 發 生 數 十 年 後 才 說 出 來 的 個 人 敘 述 向 我 們 透 露 出 什 麼? 又 有 什 麼 沒 告 訴 我 們? 敘 述 長 輩 的 苦 難 與 流 離, 對 於 當 下 這 些出生於臺灣的前內戰難民子孫而言,意義又是什麼? 本 書 各 章 所 勾 勒 的 歷 史 軌 跡( 主 要 基 於 文 獻 研 究, 並 以 口 述 歷 史 為 佐 證 ), 為 這 些 複 雜 交 織 的 問 題 提 供 答 案。 其 實, 大 出 走 的 痛 苦 記 憶 對 外 省 人 而 言 相 對 次 要, 直 到 臺 灣 政 治 開 放 後, 他 們 受 到 兩 次 鋪 天 蓋 地、 驚 心 動 魄 的 經 驗 衝 擊 為 止。 這 樣
章 和 第 五 章 分 別 敘 述 這 些 艱 難 又 令 人 不 安 的 經 歷, 即「 中 國 返 鄉 的 社 會 創 傷 」 與「 返 回 臺 灣 的 社 會 創 傷 」。 此 外, 我 的 研 究 也 揭 露 1980 年 代 晚 期 以 前, 臺 灣 外 省 人 早 先 兩 種 社 會 記 憶 生 產 或「 記 憶 體 系 」(m n e m o n i c r e g i m e) 的 顯 著 性。 從 流 亡 之 初 到 1950 年 代 晚 期, 先 前 在 日 本 侵 華 期 間 的 逃 難 經 驗, 對 這 些 新 近 流 亡 到 臺 灣 的 中 國 大 陸 難 民 有 著 特 殊 意 義。 自 1960 年 代 初 期 到 約 莫 1980 年 代 中 期, 與 中 國 祖 籍 地 相 關 的 歷 史 和 文 化 知 識 變 得 重 要, 成 為 重 建 群 體 的 基 礎 所 在。 我 用「 記 憶 體 系 」 一 詞 指 稱 本 書 敘 述 的 外 省 人 歷 史 三 個 不 同 時 期 裡, 三 次 受 到 歷 史 與 文 化 制 約 的 記 憶 熱 潮 之 興 衰。 早 先 的 兩 個 外 省 人 記 憶 體 系, 一 如 現 在 這 個 圍 繞 著 大 出 走 的 記 憶 體 系, 都 是 對 於 實 質 社 會 創 傷 的 直 接 回 應。 本 書 第 一 至 三 章 闡 明 的, 正 是 外 省 人 當 代 記 憶
的 衝 擊 來 自
們 遲 來 的 返 鄉 探 親, 卻 再 也 認 不 出 中 國, 以 及 臺 灣 波 濤 洶 湧 的
威 權 政 治。 本 書 第 四

Trauma: A Social Theory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12), 2;

C Alexander et al , 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chapter 1

et al., Cultural Trauma, 37.

緒 論  7 所省略的這些重要歷史發展。 筆 者 所 詮 釋 的「1949 江 與 海 」 在 最 初 帶 來 創 傷 的 劇 變 四 十 多 年 後 復 甦 之 背 後 理 由 與 意 義, 充 滿 這 段 被 省 略 的 過 往。 當 中 主 要 包 含 兩 個 彼 此 相 關 的 重 點: 首 先, 臺 灣 民 主 化 以 來, 外 省 人 以 大 出 走 為 中 心 的 記 憶 之 社 會 生 產, 將 事 件 本 身 轉 化 成 共 享 的 文 化 創 傷, 運 用 於 持 續 進 行 卻 未 盡 全 功 的 外 省 人 認 同 形 成 過 程。 我 向 社會學者傑佛瑞.亞歷山大( J e ff r e y A l e x a n d e r)借用「文化創傷」 (c u l t u r a l t r a u m a) 一 詞, 或 者 更 精 確 地 說,「 集 體 創 傷 的 文 化 構 造 」, 以 強 調 其 論 述 及 工 具 主 義 面 向, 並 凸 顯 這 一 意 義 創 造 事 業 的政治性質。10 外省人的記憶「文化創傷」,不同於他們在歷史上 四 個 不 同 時 刻 分 別 經 歷 的 實 質「 社 會 創 傷 」。 這 些 鋪 天 蓋 地、 怵 目 驚 心 的 社 會 流 離 與 迷 失 方 向, 包 括 大 量 人 群 被 趕 出 中 國(
1955)、返鄉的希望開始消散(1950 年代晚期至 1960 年代初期)、 返 回 中 國 探 親 的 心 碎(1980 年 代 晚 期 至 1990 年 代 初 期 ), 以 及 緊 接著返臺後,同樣令人沮喪的現實。 明 確 區 別「 社 會 創 傷 」 與「 文 化 創 傷 」 的 想 法, 來 自 本 書 呈 現 的 實 證 研 究。 我 對 社 會 創 傷 的 思 考, 與 傑 佛 瑞. 亞 歷 山 大 的 文 化 創 傷 論 文 集 兩 位 共 同 作 者 尼 爾. 史 梅 瑟(N e i l S m e l s e r) 和 彼 得. 斯 托 姆 卡(P i o t r S z t o m p k a) 所 表 述 的 觀 點 彼 此 共 鳴。 史 梅 瑟 認 為:「 要 是 社 會 流 離 與 災 禍 大 大 擾 亂 有 組 織 的 社 會 生 活, 它 們 就 有 可 能 被 說 成 是 社 會 創 傷。」11 同 理, 斯 托 姆 卡 提 出「 導 致 10 Jeffrey
Jeffrey
11
1948-
C Alexander,
Alexander
8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創傷的社會變遷」(traumatogenic social change)概念,用以描述社 會 主 義 體 系 垮 台 後, 波 蘭 及 其 他 東 歐 國 家 民 眾 普 遍 感 受 到 的 不 適 應。12 筆 者 的 第 二 個 主 要 論 點, 在 於 外 省 人 表 述 的 大 出 走 記 憶。 即 使 有 流 離 失 所 與 無 歸 屬 的 強 烈 離 散 感, 使 得 幾 位 學 者 視 之 為 某 種「 離 散 」 或「 華 人 離 散 」(C h i n e s e d i a s p o r a), 但 他 們 當 代 記 憶 體 系 的 目 標 卻 與 離 散 恰 好 相 反 為 了 構 築 以 在 地 為 基 礎 的「 外 省臺灣人」認同,13 本書後續各章將要展開的歷時性敘述會證明此 說 法。 本 書 主 角 起 初 是 中 國 內 戰 的 流 亡 者 / 移 民, 也 就 是 第 一 代 外 省 人; 第 二 代 和 第 三 代 外 省 人, 也 就 是 流 亡 者 生 於 臺 灣 的 子 女 和 孫 子 女, 則 在 本 書 後 半 現 身。 他 們 為 父 母 和 祖 父 母 在 1949 年 被 壓 抑 的 傷 痛 做 見 證, 不 只 為 了 減 輕 自 己 在 民 主 化 臺 灣 所 遭 受 排 斥 與 汙 名 化 的 創 傷 感, 更 重 要 的 是 他 們 要 堅 定 主 張, 自 己 也 值 得 成 為 島 國 新 生 的 想 像 共 同 體 其 中 分 子。 從 戰 後 初 期 的 臺 灣 開 始,「 外 省 人 」 這 個 標 籤 就 用 來 稱 呼 那 些 跟 隨 國 民 黨 來 到 臺 灣 的 中 國 大 陸 人; 但 外 省 人 自 覺 的 集 體 認 同 直 到 1990 年 代 初 期, 才 開 始在大出走的後裔之間興起並具體成形。 跟 隨 戰 敗 的 蔣 介 石 政 權 逃 出 中 國 來 到 臺 灣 的 多 數 人, 其 實 並 非 國 民 黨 軍 事 / 官 僚 菁 英 或 實 力 雄 厚 的 商 業 大 亨, 這 與 大 眾 普 遍 相 信 的 恰 好 相 反。1940 年 代 末 至 1950 年 代 初 登 陸 臺 灣 島 的 百 萬 內 戰 流 亡 者, 多 數 是 平 民 百 姓: 基 層 士 兵、 下 級 公 務 員, 及 各 行 各 12 前引書,頁 158。 13 趙彥寧和史國良(Scott Simon)是將外省人視為「離散」的兩位主要提倡者。 本書最後 章會討論他們的論點。
緒 論  9 業 身 無 分 文 的 戰 爭 難 民。 本 書 第 章 和 第 二 章 會 揭 露, 其 中 許 多 甚 至 不 是 蔣 委 員 長 忠 誠 的 追 隨 者。 國 民 黨 與 共 產 黨 未 完 的 內 戰, 根 本 地 改 變 這 些 被 驅 離 者 的 人 生, 以 及 留 在 中 國 大 陸 的 家 人 人 生 就算他們還有可能與家人重逢,也得再過四十年。 因 此, 本 書 接 著 要 說 的 故 事, 與 中 國 內 戰 的 主 流 歷 史 書 寫 恰 好 相 反, 後 者 多 半 專 注 於 分 析 國 民 黨 敗 亡、 共 產 黨 勝 利 的 原 因。 這 本 專 論 並 不 考 慮 受 政 治 / 意 識 型 態 驅 動, 研 究 成 果 也 已 過 剩 的 勝 敗 原 因; 而 是 致 意 於 內 戰 被 忽 視 已 久 的 一 個 面 向: 平 民 百 姓 和 群 體 是 如 何 受 到 國 民 黨 與 共 產 黨 在 中 國 的 最 後 決 戰 影 響。 本 書 尤 其 要 深 入 探 究 這 場 凶 暴 的 同 胞 相 殘, 對 於 被 迫 流 亡 到 臺 灣 的 百 萬 中 國 大 陸 人 及 其 生 於 臺 灣 的 子 孫, 還 有 不 得 不 接 納 他 們 的 半 日 本 化( semi-Japanized)臺灣在地人,造成什麼影響。 本 書 公 開 的 外 省 人 故 事, 不 只 為 重 新 思 考 中 國 內 戰 的 歷 史 書 寫 提 供 新 見 解, 也 為 記 憶 和 離 散 相 關 的 歷 史 創 傷 研 究 與 書 寫 提 供 發人深省的個案研究。把創傷當成「無以名狀的經驗」(unclaimed e x p e r i e n c e) 或 未 經 處 理 / 無 從 得 知 之 記 憶 的 精 神 分 析 觀 點,1990 年代隨著凱西.卡露思(C a t h y C a r u t h)的著作而名噪一時,並一 直 受 到 創 傷 的 社 會 學 觀 點 挑 戰, 例 如 前 述 亞 歷 山 大 及 其 同 儕 提 出 的「 文 化 創 傷 」 理 論, 因 此 更 形 複 雜。14 儘 管 筆 者 對 社 會 及 文 化 創 傷 的 理 論 建 立 會 更 符 合 創 傷 的 社 會 學 視 角, 而 非 精 神 分 析 視 角, 本 書 後 續 章 節 引 用 的 實 證 研 究 仍 顯 示, 這 兩 個 視 角 都 需 要 被 重 新 考 慮。 外 省 人 的 創 傷 與 離 散 歷 史 值 得 學 界 注 目, 尤 其 是 研 究 14
Cathy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Alexander et al., Cultural Trauma.

Rothberg, “Decolonizing Trauma Studies: A Response,” Studies in the Novel 40:1&2 (2008): 224-234; Stef Craps, Postcolonial Witnessing: Trauma Out of Bounds, paperback e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5).

10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領 域 與 臺 灣 或 中 國 無 關 的 學 者, 因 為 其 演 示 的 是 有 關 創 傷、 記 憶 與離散三個相互聯繫的理論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必須跳脫筆者所謂的「單一事件」(single event) 模 型, 創 傷 的 精 神 分 析 與 社 會 學 兩 種 取 徑 都 顯 現 出 這 套 模 型。 對 於 精 神 分 析 取 徑 而 言, 以 個 人 為 主, 但 有 時 是 集 體( 社 會 ) 的 創 傷, 是 由 一 次 驚 心 動 魄 的 外 在 事 件 所 誘 發。 對 於 社 會 學 取 徑 而 言, 無 論 真 有 其 事 或 偶 爾 虛 構, 發 生 於 過 去 的 單 一 創 傷 則 會 成 為 集 體 記 憶 與 認 同 的 焦 點 所 在。 外 省 人 斷 裂 且 時 空 錯 置 的 歷 史 具 有 多 重 社 會 創 傷 的 事 例, 以 及 藉 由 共 享 回 憶 療 傷 止 痛 的 反 覆 努 力, 由 此 正 揭 示 出 創 傷 理 論 這 兩 大 思 想 派 別 的 局 限。 這 兩 派 都 源 自 歐 美 學 界 對 於 精 神 分 析、 創 傷 後 壓 力 症 候 群、 滅 猶 大 屠 殺 再 現、 集 體 記 憶、 現 代 性、 國 族 主 義 等 課 題 的 複 雜 爭 論 之 中。 本 書 論 點 則 呼 應 後 殖 民 文 學 研 究 者 麥 可. 羅 斯 伯 格( M i c h a e l R o t h b e rg) 和 斯 蒂 夫. 克 拉 普 斯(S t e f C r a p s) 對 創 傷 研 究 中 佛 洛 伊 德 式「 基於 事 件模型」(event-based model)之批判,正是此模型構成相關學術研 究的部分歐洲本位偏見。15 理 論 重 點 之 二, 是 社 會 記 憶 平 息 創 傷 經 驗 的 功 能 集 體 反 思 某 種 特 定 過 往 如 何 幫 助 外 省 人 這 樣 一 群 流 離 失 所 的 人 口, 在 歷 史 上 的 不 同 時 刻 找 到 慰 藉、 定 位 和 歸 屬 感。 這 種 認 為 記 憶 有 益 且 療 癒 的 觀 點, 不 同 於 精 神 分 析 取 徑 將「 提 取 」(a c c e s s) 創 傷 記 憶 問 題 化 的 強 烈 傾 向, 也 不 同 於 社 會 學 取 徑 同 等 強 烈 地 將 創 傷 記 憶 「過剩」(excess)問題化的傾向。這兩種傾向都肇因於固著在驚心 15
Michael
緒 論  11 動 魄 的 單 重 大 事 件, 且 使 之 成 為 記 憶 修 復( 精 神 分 析 取 徑 ) 或 再製(社會學取徑)的焦點。 說 句 公 道 話, 精 神 分 析 立 場 確 實 認 為, 回 想 並 接 受 最 初 導 致 創 傷 的 事 件 是 治 療 過 程 的 中 心( 也 就 是 讓 失 憶 的 受 創 者 想 起 並 具 體 闡 明 卡 露 思 所 謂「 無 以 名 狀 的 經 驗 」)。 儘 管 如 此, 外 省 人 的 歷 史 卻 展 現 三 個 面 向, 全 與 既 定 精 神 分 析 思 維 的 預 期 相 悖。 首 先, 多 數 外 省 人 身 為 受 創 傷、 被 驅 逐 的 人 群, 確 實 記 得 自 己 的 遭 遇, 而 且 未 必 需 要 別 人 幫 助 他 們 記 得。 其 次, 外 省 人 在 不 同 時 刻 會 專 心 回 想 不 同 事 物, 藉 以 減 輕 擔 憂 與 震 驚; 他 們 選 擇 記 憶 的 對 象 受 歷 史 制 約、 且 有 文 化 上 的 特 性。 第 三, 他 們 起 先 在 歷 史 上 的 兩 個 不 同 時 刻 感 到 特 別 寬 慰 又 有 意 義 的 兩 種 社 會 記 憶, 並 不 聚 焦 於 最 初 那 次
的 學 者, 對 我 們 這 個 時 代 的 創 傷 記 憶「 過 剩 」 感 到 擔 憂。 16 這 些 學 者 對 族 群 / 宗 教 / 社 會 團 體 或 民 族 國 家 為 了 有 毒 的 認 同 政 治、 國 族 沙 文 主 義 或 其 他 險 惡 目 的, 而 召 喚 過 往 苦 難 所 帶 來 的「 影 響 」 戒 慎 恐 懼。 因 此, 社 會 學 取 徑 的 首 要 操 作 方 式, 就 是 揭 露 這 些 痛 苦 的 共 同 記 憶 之 建 構 性、 選 擇 性 和 工 具 性。 儘 管 筆 者 根 本 上 並 不 反 對 這 種 操 作 方 式, 事 實 上 更 視 為 一 項 重 要 學 術 工 作, 以 藉 此 將 現 今 對 於 某 次 文 化 創 傷( 例 如 外 省 人 的 大 出 走 記 憶 ) 的 敘 事 放 進 歷 史 視 角 之 中, 但 仍 主 張 共 享 記 憶 的 療 癒 功 能 不 該 只 因 為 是「 社 會 建 構 而 成」就受到輕忽,甚至否定。 16 參 看 亞 歷 山 大 對 以 色 列 滅 猶 大 屠 殺 記 憶 的 思 考, 收 入 Alexander, Trauma, chapter 3。
創 傷 事 件, 因 此「 單 一 事 件 」 模 型 不 足 以 解 釋 外 省 人 的經驗。 亞 歷 山 大 等 採 用 社 會 學 取 徑 來 研 究 集 體 記 憶
12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個 人 或 團 體 在 具 體 歷 史 和 文 化 脈 絡 中, 運 用 各 式 各 樣 的 過 去 經 驗, 緩 解 自 身 消 沉、 悲 哀 和 震 驚, 他 們 發 揮 的 人 類 能 動 性 應 當 受 到 認 可 並 分 析。 硬 要 說 只 有 想 不 起 來 的 人 們 才 是 值 得 創 傷 研 究 關 注 的「 受 創 主 體 」( 精 神 分 析 立 場 ), 或 硬 要 說 人 們 回 想 某 些 早 已 忘 卻 的 歷 史 事 件, 就 只 為 了 遂 行 某 種 邪 惡 目 的( 社 會 學 立 場 ), 都 是 局 限 了 對 創 傷 與 記 憶 之 間 複 雜 關 係 的 想 像。 這 種 舉 動 也 讓 我 們 抹 殺 了 人 類 能 動 性, 乃 至 對 有 助 於 療 癒 與 和 解 過 程 的 文 化多樣性之尊重。 第 三 個, 也 是 最 後 一 個 理 論 命 題, 則 是 同 時 涉 及 創 傷 與 記 憶 的 外 省 人 被 迫 出 走, 可 以 在 華 人 移 民 研 究 這 個 領 域 裡, 協 助 開 啟 嶄 新 且 成 效 卓 著 的 對 話, 並 將 離 散 理 論 化。 過 去 數 十 年 來, 對 於 離 散 之 構 成 要 素 的 論 爭, 已 淪 為 毫 無 意 義 的 學 術 練 習。
於「 離 散 」 一 詞 被 籠 統 地 用 來 代 稱 全 球 一 切 形 式 的 分 散 和 流 離, 按照法國社會學者史蒂芬.迪富瓦(Stéphane
種 用 法 使 得 離 散 概 念「 在 理 論 上 死 氣 沉 沉 」。17 華 人 離 散 的 理 論 化 與 更 大 規 模 的 全 球 論 爭 相 似, 同 樣 落 入 智 識 上 的 死 胡 同。 除 了 大 量 增 生、 毫 無 反 思 的 運 用 之 外, 華 人 脈 絡 還 有 一 個 具 體 問 題。 對 於 許 多「 海 外 華 人 」 學 者 來 說, 使 用「 華 人 離 散 」 一 詞 描 述 自 己 的 研 究 主 題, 意 味 著 中 國 / 中 華 國 家 與 定 居 於 中 國 之 外 各 不 相 同 的 華 人 後 裔 之 間 有 著 原 始 連 結, 從 而 助 長 本 質 主 義 / 同 質 的 中 華 性( C h i n e s e n e s s) 概 念。 弔 詭 的 是, 這 套 離 散 版 本 與 全 球 化 和 跨 國 主 義 理 論 影 響 下, 強 調 中 華 性 多 樣 與 混 雜 的 反 本 質 主 義 / 反 17 Stéphane
107
其 主 因 在
Dufoix)的說法,這
Dufoix, Diasporas, trans William Rodarmor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緒 論  13 民 族 國 家 之 華 人 離 散 版 本 互 相 對 抗。 這 個 棘 手 的 理 論 定 義 問 題, 正 是 本 書 避 免 將 中 國 內 戰 流 亡 者 和 他 們 生 於 臺 灣 的 子 孫 稱 為 某 種 「離散」或「華人離散」的主因之一,即使其他人試圖這麼做。 話 雖 如 此, 當「 離 散 」 作 為 形 容 詞 來 描 述 被 迫 遷 徙 所 造 成 的 流 離 狀 態 時, 外 省 人 的 親 身 體 驗 與 記 憶 卻 無 疑 是「 離 散 的 」 (d i a s p o r i c)。 儘 管 拆 解 中 華 性 的 本 質 主 義 概 念 依 舊 是 至 關 重 要 的 智 識 工 程, 筆 者 仍 主 張 離 散 不 必 和 本 質 主 義 一 起 被 拆 解。 我 的 研 究 從 薩 依 德(E d w a r d S a i d)、 卡 露 思, 特 別 是 詹 姆 士. 克 里 弗 德(James Clifford)等人的著述中汲取洞見,將創傷與記憶聯繫到 離 散 式 的 流 亡, 並 表 明 外 省 人 的 離 散 史 以 三 種 重 要 方 式, 為 離 散 的 理 論 探 討 重 新 定 向。18 首 先 是 需 要 用 更 細 心、 審 慎 的 方 式,
「 離 散 」 一 詞 應 用 於 流 亡 者、 難 民, 乃 至 其 他 更 極 端 的 非 自 願 遷 移 和 社 會 流 離 形 式。 其 次 是 需 要 在 更 常 被 探 討 的 空 間 分 散 之 外, 調 查 離 鄉 背 井 群 體 的 時 間 流 離。 我 改 寫 克 里 弗 德 對 離 散 狀 態 的 著 名 描 述, 藉 以 概 括 這 點:「〔 此 時 〕 生 活 在 此 地,〔 卻 〕 記 憶 / 渴望著〔另一時〕另一地。」19 主要的概念焦點不只在「根源與路 徑」,也在「紀念時刻與紀念物」(moments and mementos)之間。 第 三 則 是 與 其 試 圖 明 確 定 義「 離 散 」 或「 華 人 離 散 」 的 構 成 要 素, 更 需 留 心 主 張 離 散 的 政 治。 定 義 構 成 要 素 的 嘗 試, 已 證 明 是 頗為徒勞的智識探索。 18 Caruth, Unclaimed Experience; Edward Said, “Reflections on Exile,” in Altogether Elsewhere: Writers on Exile , ed Marc Robinson (Winchester, MA: Faber and Faber, 1994), 137-149; James Clifford,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 Clifford, Routes, 255.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逃離中國 : 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 楊孟軒 (Dominic MengHsuan Yang) 著 ; 蔡耀緯譯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3.02 面 ; 公分 . -- ( 臺灣研究叢書 ; 31)

譯自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ISBN 978-986-350-676-8(平裝)

1.CST: 國 民 政 府 遷 臺 2.CST: 認 同 3.CST: 中 華 民 國 史 4.CST: 臺 灣史 733 292 111020900

臺灣研究叢書 31

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作 者 楊孟軒 譯 者 蔡耀緯 叢書主編 吳密察

行 人 陳文章

賴文智律師

製 博創印藝有限公司

2023 年 2 月初版 定 價 新臺幣 58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6319 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臺北市 100047 思源街 18 號澄思樓 1 樓 電話:(02)3366-3991~3 轉 18 傳真:(02)3366-9986 https://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 104472 松江路 209 號 1 樓 電話:(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 govbooks com tw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 400002 中區中山路 6 號 電話:(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G P N :1011200028 ISBN:978-986-350-676-8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 Dominic Meng-Hsuan Yang 2021

The translation of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Modern Taiwan is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總 監 張俊哲
責任編輯
編輯協力
內頁排版 張碧娟
蔡旻峻 封面設計 兒日
宋柏成 發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出版年月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