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VI 1904 年 伊能嘉矩參與後藤新平巡視臺灣各地之旅,10 月 6 日下午抵達嘉義達邦社時 與達邦社原住民合照。第二天後藤一行人下山,伊能停留在達邦社田野調查。照片中 阿里山達邦社鄒族族人圍繞著伊能嘉矩、漢人通事與日本官員。(南天書局提供)
圖 輯 VII 伊能嘉矩晚年(1920)於自宅書齋留影。(遠野市立博物館藏) 伊能嘉矩來臺初期的半 身照。( 遠野市立博物 館藏)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XXVI 目 錄 圖 輯 II 「臺灣研究先行者」序言 XXIX 前 言 1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19 一、從遠野到東京 21 二、從東京到臺灣 27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33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36 第二章 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41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42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 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48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53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58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64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70
目 錄 XXVII 第三章 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77 一、人群分類知識的建構 87 (一)生與熟 87 (二)平埔蕃的課題 91 (三)全島蕃人調查的登場 97 (四)修正與再現 106 二、族群分類知識的科學性宣稱 116 三、伊能人類學的延續 122 第四章 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127 一、渡南觀光:來臺初期的臺灣史筆記 129 二、臺灣在世界之中 132 三、地理歷史教科書編纂 136 四、區域史與漢人的社會分類 141 五、臺灣全志的登場 153 第五章 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 169 一、伊能的田野現場 171 (一)媒介:伊能的語言能力 174 (二)田野中的社會關係 179 二、殖民地人類學的田野、理論與權力 185 (一)分析方法與知識建構 185 (二)伊能的文化理論 193 (三)描述的與比較的民族誌 198 (四)從「人的人類」到「國的人類」 207 (五)公共歷史 211 (六)國族主義、進化主義與「異己」研究 218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XXVIII 第六章 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 223 一、影響 224 二、正典化 230 三、挪用與再生 240 四、公共歷史中的伊能嘉矩 252 結 論 265 一、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69 二、「我們要前進」:伊能再踏查 283 初版後記 289 增訂版後記 291 附錄一 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著作目錄 295 附錄二 戰後伊能嘉矩臺灣研究書籍與論文: 翻譯與復刻 1950-2021 296 附錄三 伊能嘉矩年譜 308 參考書目 316 索 引 355
前 言 記得有人說:在「小說都市」的任一曲 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 Leo Tolstoy 的「日 影」的映照。假使我們學了某氏的口吻, 可以說:「臺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 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 影」的映照。 楊雲萍 19491 1 楊雲萍,〈臺灣研究必讀十書 臺灣文化志〉,《公論報》「臺灣風土」 53,1949 年 6 月 7 日。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02 在臺灣研究的領域中,不論是否從事歷史研究或是人類學研 究,大概沒有不知道伊能嘉矩( 1867-1925 )的人吧。甚至,在 學院的專門知識或是學術論文專著之外,屬於公共歷史學或是 大眾歷史學的一般社會文化知識場域,在電視媒體的紀錄片中、 在教科書或通俗歷史讀物裡,乃至博物館展覽或是較有規劃的 觀光旅遊中心,最近十幾年以來,也常常可以看到伊能嘉矩出 現在這些媒介上。 如同歷史學家楊雲萍於 1949 年所寫的評論所預示的,「『臺 灣研究的都市』的任一曲巷小路,沒有一處沒有伊能嘉矩的『日 影』的映照」。不只戰前的殖民地時代、戰後初期乃至今日; 不論是學院裡的臺灣研究,或是社會中的公共歷史,來自日本 東北岩手縣丘陵群山中鄉村遠野的伊能嘉矩,在百年前曾經是 日本帝國南方殖民地的臺灣,留下了顯著的印跡。 透過重新閱讀伊能嘉矩,探索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的知識 建構層位,追蹤這些印跡形成的線索,能有助於我們了解影響 日後臺灣研究發展的伊能嘉矩其人其學之外,更希望透過對籠 罩臺灣研究伊能嘉矩日影折射的解析,進一步了解其反景顯影 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知識生成條件,以及後來持續映照著不同時 期的知識生產狀況。 伊能嘉矩的位置 伊能嘉矩一方面是作為學者的歷史人物,其人生的足跡,交 織著重層的知識與制度的網絡,更與近代日本的展開,特別是帝
前 言 03 國的擴張息息相關。其臺灣研究的知識生產,既是時代的產物, 同時也參與了其所身處的時代。另方面,伊能嘉矩一生事業之 所關注,其足跡與人生履歷,使得在近代日本內國的與帝國範 圍內的兩個周緣地域,亦即遠野與臺灣,重疊在一起。透過他 的經歷,我們看到了近代日本在帝國邊界內外空間上的展開與疊 合,使得伊能嘉矩本人變成一個饒富象徵與實質意義生產場所, 其生前與死後,皆在這兩個帝國的周緣地帶,產生了各種漣漪。 遠野在戰前因日本民俗學 大家柳田國男( 1875-1962 ) 的《 遠野物語》而著名,戰後 更因此成為日本的「民間傳說 的故鄉」(民話の里),被戰 後日本文化民族主義形塑成在 民間傳說與日常生活中保存 了日本文化本真性( cultural authenticity )的場所。 2 伊能在 遠野── 不論是否透過柳田國 男的襯托── 以 鄉土史研究先 行者的身分被記得,成為遠野 2 人類學家 Marilyn Ivy 曾於 1980 年代中期到遠野進行人類學田野調查,在 後來出版的民族誌中,分析了戰後日本在 60 年代到 80 年代期間,遠野如 何變成了日本文化民族主義的象徵。以遠野為中心的日本文化認同的建 立,除了運用柳田國男的《 遠野物語》作為素材之外,更是一地方與中 央、官方與民間、文化與資本共作生產日本本真性的計畫。見 Marilyn Ivy, Discourses of the Vanishing: Modernity, Phantasm, Japa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1909 年初次至遠野拜訪伊能嘉矩的 柳 田國男。日後柳田國男的《 遠野物語》 成為開創日本民俗學的重要作品。柳田 國男在伊能去世後協助《臺灣文化志》 出版。(《 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特展專 刊》,1998)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04 的歷史代表人物之一。 3 在臺灣,在殖民地時代曾經是臺灣通的 伊能嘉矩,其作品成為近代知識生產中劃定「臺灣研究」範圍 與定義研究議題的先行者。在戰後,伊能仍然繼續以或顯或隱 的形式被閱讀、被引用、被翻譯、被展示,甚至被抄襲。換言之, 雖然伊能嘉矩在來臺十年之後離開臺灣返回日本,並於 1925 年 去世,但就其影響而言,伊能嘉矩或許從未離開臺灣。 1980 年代臺灣民主化之後,臺灣研究獲得了市民權,成為 臺灣社會重建歷史意識的資源。重新回顧近代史,殖民地時期的 歷史,既成為歷史記憶重建的資源,也成為當時臺灣社會再出發 的起點。 1990 年代,伊能嘉矩的許多作品在臺灣翻譯出版,而 其戰前已出版的作品,也陸續再版刊行。一百年之後,伊能再度 在臺灣登場,不再是百年前近代日本帝國擴張浪潮上的一波紋, 而是臺灣民主化之後,重新追尋自己身分時的挪用資源。 4「臺 灣研究」在伊能嘉矩手中,曾經作為客觀化的研究對象而被定 義,百年之後,則是主客對調,不管是透過伊能追尋曾經失落 3 從遠野鄉土史的角度來看伊能嘉矩與柳田國男的關係,見高柳俊郎,《柳 田國男の遠野紀行》(東京:三 井書店,2003),以及遠野物語研究所 出版的期刊《遠野物語研究》,《遠野物語研究》第三期為「伊能嘉矩の 世界」特集(1999)。 4 美國歷史學家 Paul D. Barclay 注意到伊能嘉矩在 1990 年代臺灣的熱潮與 當代臺灣歷史重建之間的關係,見 Paul D. Barclay, “An Historian Among the Anthropologists: The Inō Kanori Revival and the Legacy of Japanese Colonial Ethnography in Taiwan,” Japanese Studies 21(2) :117-136, 2001. 關於 1980 年代 以來興起的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討論,見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 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以及莊雅仲,《民主臺 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4)。蕭阿勤與莊雅仲都指出了臺灣歷史的重建在晚近臺灣民主化的文 化政治中的重要性。
前 言 05 的歷史,或是以批判的眼光檢討伊能的文化理論建構基礎概念, 伊能嘉矩成為臺灣自我定義的主體化過程中,所挪用或者轉化 的資源。 5 從客體到主體,在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之間,從十九 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末,一世紀之間,主客交換。如果百年前曾 經踏查臺灣的伊能嘉矩,如歷史學家楊雲萍所言的,影響了臺 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百年後我們對伊能的再踏查,更是一種 隨著臺灣的歷史發展民主化之後,臺灣歷史知識本身也同樣經 歷了民主化之後的一種再重構。在伊能嘉矩作為臺灣研究的先 行者消逝之後,臺灣研究仍站在伊能嘉矩的肩膀上,或繼承、 或批判,不斷地繼續前進。 本書介紹並討論伊能嘉矩的臺灣研究,並檢討其知識生產的 方法、建構的理論,以及分析其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傳播與挪用。 在介紹本書各章內容大要之前,先回顧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 以下分為兩個部分:生平傳記以及研究評論。在生平傳記的 部分,從 1928 年 《臺灣文化志》上卷書前,伊能嘉矩弟 子 板澤 武雄的〈伊能先生小傳〉開始, 1939 年板澤於伊能逝世十五週 年忌時編輯出版《伊能嘉矩先生小傳》,板澤的傳記就成為認識 伊能行誼的重要資料。 61990 年代遠野鄉土史家荻野馨根據伊 能 5 臺灣在 1990 年代甦生的平埔族與地方史研究中,伊能的出版作品與田野 日記、筆記提供重要的新史料。而重新閱讀伊能嘉矩以重建主體在文學領 域的表現,見瓦歷斯‧諾幹的詩集,《伊能再踏查》(臺中:晨星出版社, 2000)以及透過文學反向凝視觀察者視角的作品〈伊能嘉矩〉,《中國時 報》,2018 年 5 月 1 日。 6 板澤武雄,〈伊能先生小傳〉,收於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 上卷》(東 京:刀江書房,1928),頁 1-18。以及板澤武雄,《伊能友壽翁年譜 伊 能嘉矩先生小傳》(東京:自版,1939)。戰後於伊能逝世三十週年之際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06 的日記、作品以及手稿,整理了詳細的傳記以及年譜資料。 7 伊 能的傳記研究,主要由其門生與遠野的地方史研究者、社會教 育機構出版推廣,從 1920 年代以來,實際上是與遠野的愛鄉心 之鄉土認同建構息息相關。而這些資料,也為後來臺灣在介紹 或是研究伊能嘉矩時提供了重要的生平資訊。從日治末期、戰 後初期直到 1990 年代臺灣史獲得市民權的時代,主要是透過板 澤武雄或是荻野馨的傳記資料來介紹或是重新認識伊能嘉矩。 8 本文在探討伊能嘉矩的學術旅程時,主要也仰賴這些傳記資料。 在伊能的傳記中,我們認識了其生平與成就,而進一步了解其 所身處的時代與其所建構的知識,其內容與性質,則有賴於歷 來各種對伊能的研究評論。 對伊能的研究評論,大概可以分為三類:屬於作品內部評 論的( 1 )內容的評價;( 2 )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以及屬於 外部的( 3 )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 ( 1 )內容的評價方面。伊能生前,東京人類學會長坪井正 五郎教授即曾讚揚伊能對東京人類學會的貢獻,東京人類學會在 五十週年紀念時也將伊能列為有功者之一。柳田國男則指出伊 能的臺灣民族誌給當時逐漸以自然科學為主(體質與考古)的 出版的伊能遺稿《遠野夜話》,板澤武雄亦有一文〈伊能先生の生涯、業 績及び精神〉,收於《遠野夜話》(遠野:遠野叢書刊行 ,1959)。 7 荻野馨在 1990 年代出版過數篇伊能生平傳記與年譜,後於 1998 年出版詳 細考證的傳記專書,見荻野馨編著,《伊能嘉矩:年譜、資料、書誌》(遠 野:遠野物語研究所,1998)。 8 歷史學者楊雲萍、方豪、張勝彥、吳文星、張炎憲、戴寶村、吳密察、謝 世淵,以及民間學者王詩琅、楊南郡、張釗維等人,陸續都曾經為文介紹 伊能嘉矩的生平與事業。
前 言 07 東京人類學會,增補了民族學領域(廣義人類學)。不過伊能 在日本統治初期的田野調查,在 1910 年代遭到有長期臺灣原住 民田野經驗的森丑之助猛烈而率直的批評,並徹底修正伊能建 立的原住民族群分類範圍。只不過,森批評了田野與知識內容, 卻也同意伊能對「分類」的基礎概念以及普遍的演化人類學的 比較架構。伊能也同時在「人類學」與「歷史學」的臺灣研究 學術領域中,建立了其先行者的角色。之後不論是日治中末期, 或是戰後日本人類學界的評價,大致上也都以「先行者」來定 位伊能嘉矩。9 至於「 歷史學」,則從日治時期楊雲萍開始至今, 伊能嘉矩一直被視為是近代歷史學的臺灣研究的開端。 10 9 關於坪井正五郎與東京人類學會對伊能的表彰,森丑之助的批評,參見本 書第二章、第三章。戰後將伊能嘉矩視為日本人類學學科建立的先行者之 一的文獻,見馬淵東一,〈高砂族の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 研 究》18(1-2):1-11,1954。Akitoshi Shimizu(清水昭俊), “Coloni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thropology in Japan, ” in Jan van Bremen and Akitoshi Shimizu ed. Anthropology and Colonialism in Asia and Oceania (Surrey: Curzon Press), pp. 115-171. 晚近將伊能置於日本人類學史的學科發展史中的 討論,見笠原政治,〈伊能嘉矩の時代── 台 原住民初期研究史への測 鉛〉,《台 原住民研究》3:54-78,1998。以及〈台 原住民族を俯瞰 する 伊能嘉矩の集 分類をめぐって〉,《台 原住民研究》16:3-31, 2012。笠原政治著,陳文玲譯,《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史:先行者 及其台灣踏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笠原討論了伊 能的臺灣原住民族分類的資料來源,並指出伊能的臺灣的族群分類知識為 「俯瞰臺灣原住民族」的整體性的分類。 10 歷史學家楊雲萍在日治時期與戰後許多談及伊能嘉矩的文章中,將伊能 視為臺灣近代歷史學的開端。這樣的看法也見於日治時期,如國分直一, 〈連雅堂氏と伊能嘉矩氏〉,《 を祀る村-台 民 誌》(東京:法政 大學,1981),頁 424-429。戰後臺灣,如 方豪、 楊雲萍的評價;晚近則 有 吳密察、戴寶村等。見吳密察,〈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臺灣史研 究的巨峰伊能嘉矩〉,《當代》135:10-27,1998;方豪,〈淺談台灣史 的研究〉,《新時代》15(7):30-34 ;戴寶村,〈 伊能嘉矩與近代臺 灣歷史學〉,收於胡健國編,《20 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臺北:國史館,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08 ( 2 )研究成果性質的討論。伊能的臺灣研究在日治時期似 乎是從整體的臺灣研究來評價的,人類學被認為是伊能的方法。 伊能自己似乎並沒有很強烈的學科界線認同,或許這也內含了某 種後來稱之為「區域研究」的跨學科方法。伊能自己甚至認為「民 族誌」(伊能用語為「土俗學」[ ethnography ])與「歷史」之 間的界線只是現在與過去之間不同研究對象的任意劃分而已。 11 戰後則逐漸發展成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以及作為歷史學家 的伊能嘉矩的兩種形象,而這大概也 與 伊能的作品在戰後臺灣的 接受史,以及不同學科知識對其前史的繼承與發展的不同有關。 作為歷史學者的伊能嘉矩,在戰後的討論中,除了有針對其史 料運用問題的討論外,其臺灣歷史像的建構,也有一些針對具 體研究子題的批評。 12 作為人類學者的伊能嘉矩,則是以臺灣原 住民民族誌 研 究的先行者,在學術史的回顧上被討論,到晚近 才有將伊能的「科學」還原回當時演化人類學普遍性的比較民 2002),頁 1-28。 11 伊能對於現在與過去,以及相對應的「土俗」與「歷史」之間劃分的討論, 見第六章。 12 討論伊能研究的史料批評問題,見楊雲萍,〈楊浚は楊承藩にあらず〉, 《文藝臺灣》1(3):154-159,1940。 方豪,〈日人著作中臺灣漢文文 獻糾謬述例〉,收於氏著,《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 出版社),頁 539-556,1999〔1950〕。1952 年方豪教授指導的臺大歷史 系 陳碧蓉的學士論文《伊能嘉矩與臺灣文化志》(臺北:臺大歷史系學 士論文,1952),除了介紹伊能生平外,也整理了伊能在撰寫臺灣史時 所使用的各種語言的文獻。針對伊能的臺灣歷史研究中具體子題的批評, 例如清代官方對移民限制,見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 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148-189,2000。對閩粵漳泉 不同祖籍移民在臺灣的地理分布區域的討論,見 尹章義,〈 閩粵移民的 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臺 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頁 349-380。
前 言 09 族誌理論加以討論。 13 ( 3 )伊能及其研究的歷史環境與政治脈絡。雖然戰後臺灣 對伊能嘉矩的評價中,有從民族觀點立場發出的批評,但似乎 更映照出類似批評所在的時代氛圍,以及戰後臺灣籠罩在中國 民族主義文化政治的知識生產環境。 14 真正將伊能嘉矩放在其所 身處的歷史環境,討論伊能的學知與十九世紀末日本帝國擴張、 社會思想,以及文化政治的時空條件之間互涉關係的研究,直 到 1990 年代隨著一波全球後殖民思潮的影響,才逐漸在日本與 臺灣出現。 15 伊能嘉矩除了作為重新討論帝國與知識生產之間關 13 日治時期人類學史的回顧,見劉斌雄,〈日本學人之高山族研究〉,《中 研院民族所集刊》40:5-17,1975。晚近從人類學理論來檢討伊能嘉矩的 人類學研究,見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治初 期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 士論文,1998)。葉春榮,〈伊能嘉矩的「平埔蕃」研究〉,收於胡家瑜、 崔伊蘭主編,《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1998),頁 25-35;以及《再現台灣 No.93 伊能嘉矩》( 臺 中:莎士比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晚近日本人類學界則有 笠原政治、山路勝彥、松田京子等學者針對伊能在學史與理論傾向的討 論。笠原政治,《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史:先行者及其台灣踏查》。 松田京子,〈伊能嘉矩の と台 原住民認識〉,收於氏著《帝 の視 線:博 と異文化表象》(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頁 92-114。 李若文則仔細地分析伊能的排灣族的百步蛇信仰的知識生產,討論伊能 在田野中的語言狀況與排灣的文化研究之關係。見李若文,〈排灣族語 Vūrun、Kamavanan 的人類學論述:以伊能嘉矩為例之個案(1900-1910)〉, 《臺灣人類學刊》13(1):21-78,2015。 14 最明顯的例子是臺灣省文獻會在翻譯出版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時, 在翻譯「序文」中提醒讀者「本書之原著者為日人,由於民族觀點之不同, 立論或有所異,但參考價值仍多,願國人於引用時,酌加考慮!」見 江 慶林,〈序文〉,收於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 上》(南 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頁 1。 15 這也包括與日本臺灣學界熟悉的美國歷史學者 Paul D. Barclay 的伊能嘉矩 研究。廣義來看,1990 年代的伊能嘉矩研究,可以看成是全球後結構主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10 係的實證個案之外,透過對伊能的人類學與歷史學知識建構, 及其後續的影響的分析,也可以進一步作為討論殖民主義的文 化政治與歷史主體建構之間的共構關係與挪用現象。 16 本書希望能在上述所整理三個歷來的伊能嘉矩研究史基礎 上,介紹伊能嘉矩其人其學的歷史,以及透過伊能嘉矩,不論 其是否在場 ,所呈現的時代歷史。最後是關於本 書 的副標題「臺 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希望能充分表達伊能臺灣研究的知識 形式。伊能曾經對於「土俗」與「歷史」,寫下這樣的話語: 土俗解明現在,歷史則訴說過去。現在與過去,是一條連 義、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等後學思想與地方性的本土經驗與反思連 結在一起的產物。 16 日本學界在 1990 年代至今陸續的討論,見小熊英二,《 一民族神話の 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東京:新曜社,1995)。坂野徹, 《帝国日本と人類 者 1884-1952 年》(東京:勁草書房,2005),頁 235-239。松田京子,《帝国の思考:日本「帝国」と台 原住民》(東京: 有志 ,2014),頁 69-94。臺灣則有討論伊能的田野過程的社會史以及 伊能所建構族群分類的知識生產過程,見陳偉智,〈知識與權力:伊能 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當代》135:28-51,1998;以及〈自然史、 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歷史分析〉, 《臺灣史研究》16(4):1-35,2009。另見 林政儒,《 伊能嘉矩的臺灣 研究與知識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鳳氣至純平則討論伊能嘉矩在日治初期的臺灣史敘事中,雖然 呈現了文明史觀的階序,但透過漢文脈連結,探討臺日之間神話、傳說 的類同性、同源性,見其《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 臺北: 南天書局,2020),頁 33-70。晚近巴克萊(Paul D. Barclay)認為伊能與 森丑之助等人的殖民地人類學將西方的種族科學帶來臺灣,透過分類、 測量、繪圖、視覺再現等治理技術,在殖民統治過程中建構臺灣原住民 族「 原住民化」(indigenization)見巴克萊(Paul D. Barclay)著,堯嘉寧 譯,《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前 言 11 續線的兩極,歷史是以前的土俗,而土俗則是未來的歷史。 現在與過去的限界,只是意味著時間的經過而已。而現用 與非現用之間的區別,除了僅僅橫亙其間的事情之外,完 全沒有一定的境界線。17 對伊能嘉矩而言,民族誌與歷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分界線, 而其問題意識與作品更可以看成是用歷史的眼光來看現在的民 族誌現象,同時以人類學的比較民族誌精神來研究過去的歷史。 伊能的「歷史」概念與「民族誌」想像,是實證歷史學的客觀 歷史與演化論人類學理論的比較民族誌的結合,其知識形式是 一種歷史民族誌。 18 以下介紹本書各章內容大要。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筆者根據伊能嘉矩 親筆履歷書、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等公文書、弟子板澤武 雄在 伊能逝世十五週年忌時編纂出版的限定版傳記《伊能嘉矩先生 小傳》,以及 1990 年代伊能嘉矩重新被重視後,在遠野與臺灣 分別舉辦過以「伊能嘉矩與 臺 灣研究」為主題的展覽活動,所 出版的傳記資料等,介 紹伊能嘉矩的人生經歷。從遠野到東京, 再到臺灣,然後再回到遠野,在明治維新前一年誕生的伊能, 其人生軌跡也隨著近代日本的展開與擴張,而有不同階段的發 展。隨著近代日本發展,伊能嘉矩在帝國中心的東京、內國鄉村 17 伊能嘉矩,〈花の博覽會(第十九枝) 歷史的取材(其の一)〉,《臺 灣日日新報》,1907 年 5 月 7 日,第 3 版。 18 伊能的歷史民族誌與當代歷史人類學之間的關係,值得留待他日進一步 討論。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12 遠野,以及海外擴張所獲的殖民地臺灣,展開其人生與知識探 索的旅程。空間上的移動,既使伊能獲得新的知識也連結了新 的社會網絡,在東京接觸到人類學,進而萌發海外探險的志向。 1895 年馬關條約,日本得到臺灣之後,伊能動身來臺。在臺灣, 伊能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分,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 研究計畫。他從事全島原住民調查,並出版臺灣歷史研究專著, 很快地變成了當時臺灣日本人的「 蕃通」與「 臺灣通」,成為臺 灣研究的知識權威。 19 在臺灣十年之後,伊能返回日本,在故鄉 遠野建立臺灣館,整理在臺灣蒐集的歷史與人類學資料,繼續 從事臺灣研究,也仍繼續與臺灣保持關係,以其專長參與了 臺 灣總督府的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以及史料編纂委員會等計畫。 然而,回到遠野的伊能嘉矩,雖然仍與臺灣保持一定的關係,在 遠野的活動,主要還是從事地方鄉土史的研究,參與地方社會 教育活動,直到 1925 年因病去世。伊能去世之後,遠野與臺灣 兩地各自舉辦了紀念儀式。死後的伊能嘉矩,並未被完全遺忘, 透過遺稿的出版與作品影響,仍以不在場的在場形式,繼續參 與了其後的遠野鄉土史研究,以及在臺灣的臺灣研究發展史。 第二章 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1895 年伊能嘉矩在前來臺灣之前,曾向東京的友人發表來臺宣言。在 宣言中,伊能提出來臺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以及初步的 「臺灣人類學」研究構想。到了臺灣後,旋即與另一名東京人 類學會的友人── 當時擔任總督府殖產局技師的博物學家田代安 19 吳密察,〈從人類學者到歷史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巨峰伊能嘉矩〉。
前 言 13 定,共同在 1895 年 12 月組織了臺灣人類學會。同時伊能開始 以「 臺灣通信」的形式,將調查成果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 上。此後直至晚年,伊能仍常將其人類學相關的論文發表在《東 京人類學會雜誌》。十九世紀末,東京人類學會是世界上在英 國、法國之後第三個成立的人類學專業團體。除了東京之外,在 日本國內各地也陸續成立類似東京人類學會支部的地方人類學 會, 臺灣人類學會透過伊能的臺灣通信系列成為東京人類學會 的地方會之一。日本帝國範圍內各地的考古、語言、民俗等研 究,紛紛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上發表。本章除了分析臺灣 人類學會的成立,以及其所在的以東京為中心的人類學知識生 產網絡外,並進一步討論伊能嘉矩的「臺灣人類學」構想。分 析伊能與田代所提出的臺灣人類學會的研究旨趣、初步的活動, 以及對於研究對象的設定,亦即臺灣住民中的原住民與漢人。 在伊能嘉矩的「臺灣人類學」研究構想中,基本上包括了針對 「歷史」與「現狀」的綜合研究,在當時則先以判定臺灣原住 民的人種起源與分類為優先進行的調查。 1898 年,伊能嘉矩完 成了全島原住民調查後,轉而將重點放在來自中國的移民, 亦 即臺灣漢人的歷史與現狀的研究上。相關的研究成果,則陸續 發表在日本與臺灣的專門刊物、總督府的報告、報紙等媒介上。 這些日本與臺灣不同性質的發表媒介,也呈現了伊能嘉矩置身 於其中的多重知識網絡。 第三章 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 事情》。伊能嘉矩的「臺灣人類學」構想,以後來的學科分類 來看,是結合了歷史學與人類學的知識,以人種為單位,以普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14 遍性的文化進化論為基礎的一種歷史人類學。本章分析伊能的 臺灣人類學構想,如何透過具體的田野工作與人群分類問題意 識的討論,從歷史資料的批判閱讀、 1896 年臺北周邊地區的田 野調查、 1897 年全臺灣的巡迴田野調查之後,在 1898 年提出首 次全臺灣原住民的人種分類體系。稍後並於 1899 年初提出復命 書,又於 1900 年由臺灣總督府出版臺灣最初的科學性臺灣原住 民歷史民族 誌《臺灣蕃人事情》。伊能的族群分類,是建立在 進 化主義的文化理論上,在當時普世性的比較民族誌的問題意識, 透過語言 與 文化特質的比較,除了區分族群分類外,並透過比 較建立各族群文化進化程度的位階。伊能嘉矩所建構的臺灣原 住民族群分類知識,此後影響 了 臺灣總督府官方的原住民分類, 被應用到統計書、官方調查報告、地圖製作、博覽會展示等國 家人口與文化的再現機制上。而這些人群分類的架構,此後雖 然有所修正,百年來經歷過政權移轉至今,變成臺灣族群分類 的基本單位,不論是官方的國家行政、族群歷史書寫、民間的 族群復興運動,甚至一般的商業活動與文化生產,不斷地複製、 再生產,幾乎已經自然化成為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基本單位。 第四章 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本章介紹伊 能在來臺初期形成的臺灣歷史架構,以及其出版的臺灣歷史書寫 作品。一般都認為伊能先進行原住民的田野調查,之後再進行 臺 灣歷史研究。先人類學,之後再從事歷史學研究。從伊能的專 書與出版文章的編年順序上來看,似乎是如此。但如果仔細看 伊能來臺初期的筆記與文章,其歷史研究與人類學研究,幾乎 是同時進行的。換言之,歷史研究本來就包含在伊能嘉矩的「臺
前 言 15 灣人類學」構想中。伊能嘉矩在臺灣初期,逐步建立了他臺灣 歷史知識的基本架構。在 1899 年出版的《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 (世界於臺灣位置) 已經勾勒出臺灣史的大綱,稍後 此一架構在 1900 年底提交給臺灣總督府的師範教育用地理歷史 教科書建議書中亦分點陳述。伊能於 1902 年出版《臺灣志》, 進一步建構臺灣的歷史沿革,在書中並提出其整體的臺灣歷史 書寫計畫,包含歷史沿革、地理與原住民。這些計畫,部分在 其生前完成出版,部分則留下遺稿。而遺稿中,則以 1922 年參 與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時負責的清代臺灣歷史書寫,在伊能 死後三年,透過其弟子板澤武雄與柳田國男的努力,於 1928 年 出版《 臺灣文化志》,為其臺灣歷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伊能 嘉矩將臺灣史的發展,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中呈現,而構成臺灣 歷史的人類活動,則以東亞的人種競爭為主軸,在臺灣島上各 個時代分期中族群之間的互動與競爭,其結果則呈現文化發展 的程度。 第五章 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前 面三章分析伊能嘉矩的臺灣人類學構想,及其在人類學與歷史學 方面的作品。本 章 則從伊能嘉矩的知識生產過程,來分析伊能 嘉矩的臺灣研究成果;透過分析伊能嘉矩田野調查的社會過程, 以 及所建立的文化發展圖像,進一步 討 論伊能嘉矩的方法以及 歷史文化理論。伊能嘉矩運用了當時文化進化理論,透過比較 分析的架構,一方面從 事 並時性的臺灣歷史民族誌與世界民族 誌的比較,另方面則進行臺灣內部貫時性的「歷史」與「現狀」 比較。透過這兩種比較研究的操作,伊能建立了他臺灣研究方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16 法。這樣的方法,伊能除了應用在臺灣研究上,也進一步應用 在其日本歷史民族誌的作品上。本章也討論了伊能歷史民族 誌 中的政治性,包括民族誌作為一種文化民族主義的實踐形式, 以及伊能除了專業的人類學討論外,在面對公眾時,推廣臺灣 研究知識的公共歷史學實踐的熱情。 第六章 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伊能嘉矩作 為當時臺灣研究的翹楚,其知識生產除了影響當時殖民政府的人 群分類之外,也是同時代其他臺灣研究作品的參考資源,在當時 也被介紹到歐美的專業刊物上。東京人類學會編輯日本第一部 的人類學辭典 《 人種名彙》、臺灣與日本國內的博物館與博 覽 會展覽臺灣的展品項目、地理學者編輯日本全國的地理學辭典, 伊能嘉矩都是重要的貢獻者。戰後伊能嘉矩的作品在日本與臺灣 經歷了完全不同的命運。在臺灣,伊能 嘉 矩的臺灣史作品不時 地被翻譯與複印出版,在戰後臺灣以中國 民族 主義為核心的歷史 知識生產體制中,低緩但持續地產生影響。其人類學研究成果, 則與日治時期其他日本學者的民族學調查,成為戰後初期臺灣 人類學民族誌的參考資源。在日本,伊能嘉矩則變成遠野地方 鄉 土史的人物之一。 1990 年代,伊能嘉矩在臺灣與日本經歷重 生,田野日記等作品在臺灣出版,在遠 野 與臺灣舉辦了伊能嘉矩 與 臺灣研究研討會,伊能嘉矩的藏書與手稿也被重新整理。在 後殖民時代,伊能嘉矩在臺 灣 是臺灣歷史重新建構的資源,在 日本伊能嘉矩除了是 遠 野地方先賢之外,其臺灣時代的研究成 果也重新被 討 論。每個時代對伊能的閱讀,一方面說明了伊能 嘉矩的歷史性,同時也透過伊能嘉矩呈現了該時代的問題意識。
前 言 17 本 章除了試圖透過整理伊能嘉矩 作 品的傳播與描繪伊能的影響 地圖,也將討論伊能的再生與 挪 用在當代的意義。在討論伊能 的臺灣研究作品傳播的同時,本章也檢討了各時期對伊能嘉矩 的批評。透過伊能的影響及對其挪用的討論,以及透過檢討對 伊能嘉矩的閱讀與批評,本章同時試圖說明,作為臺灣研究先 行者的伊能嘉矩,其研究與知識建構,不論是否有部分被揚棄、 有部分被繼 承 與轉化,都成為今日我們的臺灣歷史文化知識的 構成元素。 最後,筆者整理了伊能嘉矩臺灣研究的方法與成果,並指 出伊能嘉矩臺灣研究的成就與可能的問題。誠如楊雲萍所言 , 伊能嘉矩 來 到臺灣從事臺灣研究,對「臺灣研究史」而言,「也 可以 說 從此畫出一些新的『開始』」。 20 今日重訪伊能嘉矩,也 將是從「開始」的再開始( to begin from the beginning )。 20 楊雲萍,〈臺灣研究必讀十書 臺灣文化志〉。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 從鄉村到殖民地 余嘗有志於修人類學,數年以來致力於斯學之研磨,久期於闡明 亞細亞各種人類之系統關係,聊資裨補學界於萬一。而今,斯學 之溥博淵泉的臺灣,屬我版圖,不僅學術上,將來治教之需要上, 亦逢不可不速為研究調查之機。吾人志於斯學,豈能不奮起於此 時哉? 伊能嘉矩 18951 1 伊能嘉矩,〈余の赤志を陳ベ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臺大圖書館藏《伊能 嘉矩手稿》,J616,1895。另外,此來臺宣言亦收於伊能嘉矩,《臺灣志》(東 京:文學社,1902),「小引三則」中。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0 1895 年,伊能嘉矩在東京發表了一篇〈陳余之赤志,訴 於先達之君子〉(余の赤志を陳ベ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其 中提到他對於人類學知識的興趣與學習,並以日本本土的愛奴 ( Ainu )研究在當時歐美學者研究並起之際,仍是西方學界必要 的參考為例,說明以「自家之手開拓自家之徑路」之必要。 2 伊 能在宣言中,引用日本江戶時代研究北方蝦夷之先例,面對當 時在馬關條約後,成為日本新領土的臺灣,熱切地希望能在學 問上與治理上貢獻一己之力。就學問上而言,伊能認為當時已 經研究數年的新知人類學,能有助於對臺灣的人類學研究,而 此種新知識之臺灣研究,必能發揮啟發教化的政治功能。因此 2 伊能嘉矩,〈余の赤志を陳ベて先達の君子に訴ふ〉。伊能似乎將當時北 海道的愛奴(Ainu)等同於歷史以及文獻上的「蝦夷」。伊能在方法上, 預設了現生族群與文獻中的歷史族群之間的連續性,並進行過去與現在之 間比較研究,隨後也將運用在臺灣研究。 伊能嘉矩的渡臺宣言,表達到臺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遠野市立博物館藏)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21 在日本獲得臺灣的當時,表達前往臺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志向。 於是,1895 年 11 月 3 日,伊能終於有機會,以陸軍雇員的身分, 出發來到臺灣。出發的這一天,伊能後來屢次提起,是天長節, 明治天皇的誕生日,當時日本政府的國定祭祝日。 3 伊能的渡臺宣言,是饒富象徵意義的。日本本土的北方蝦夷 研究成果,在歐美新學東漸之際,每每仍是西方學者研究上必 要的參考。南方的新領土臺灣,有研究的急迫性,除了統治上 的需要,更有在知識上與西方爭鋒比肩的意味。伊能在天長節 這一天出發來臺,更是暗示著對伊能而言,自己人生旅跡中一 個新時代的展開與日本作為近代帝國的展開息息相關。事實上, 在明治維新前一年誕生的伊能嘉矩,在時代的風潮中成長,其人 生中的不同階段,也反映了當時所身處的時代。本章透過伊能 嘉矩的人生經歷,分析伊能從日本帝國的一個邊緣:東北鄉村, 到帝國的另一個邊緣:南方殖民地臺灣,然後再返回日本的軌 跡。 一、從遠野到東京 伊能嘉矩於 1867 年出生於日本東北,今日的岩手縣遠野市。 東北一帶,古稱奧州,自日本中世紀以來,即是民族交匯互動 3 伊能後來在回顧的文章中,屢屢強調其出發當時乃天長節。這種對國家祭 祝日的標示,是有意識地將自己的行動與國家的時間連結在一起,形成在 文本之內的外在社會文化政治參考架構,參與建構文本的意義。例如伊能 嘉矩,〈十年前の天長節〉,《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 11 月 3 日,第 10 版,以及〈我か手帳 領台當初の天長節〉,《巖手學事彙報》566: 8-11,1900 等文。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2 的前沿地帶。遠野位在東北丘陵山區中,是此一區域的交通往 來要地,江戶時代是南部藩遠野支藩的領地。伊能的家系是世 代侍奉遠野南部氏的學者以及武術師範家族。南部藩在日本幕 府末期的巨變中,屬於東北的 奥羽越列藩同盟, 相對於掌握了新 政府國家權力的長州薩摩藩,東北各藩是明治維新的敗者。 4 伊 能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成長,在明治維新時誕生,也隨著近代 日本的展開而成長。 伊能家學淵源,從小跟隨祖父學習漢學。後進入遠野當地的 橫田小學校,並於 1880 年畢業。自小聰慧易感,且很早就有寫 作的習慣。就讀橫田小學校時,即曾寫作《惡兒戒書》、《排佛 新論》,以及遠野雜事短文等。稍後青年期,曾寫了《鹿之狸自 敘傳》以及《三村地誌略》,並集結所作編成《梅陰文鈔》。5 伊 能前往東京以前的這些作品,已經初步顯露其日後的志趣:修身 教育(自傳修身)、時代議題(神道國教化脈絡下的廢釋毀佛), 以及鄉土史(三村地誌)。 1880 年代日本國內在政府側之外,以地方士族與有志青年 為中心,摸索國家未來可能性而展開的自由民權運動蓬勃發展。 青年期的伊能受到這股時代潮流的感染,加入了自由民權運動 的地方組織,並在同志的互相鼓勵下,第一次前往東京,尋找 4 邱淑珍注意到伊能出身所在地的東北作為明治維新的敗者一方,對伊能 歷史意識的影響。參見邱淑珍,〈台 研究の先 者 伊能嘉矩──東北 史から台 史研究へ〉,《東北學》9:312-321,2003。 5 伊能嘉矩曾請其友人林田世民為《梅陰文鈔》作序,林田世民,〈梅陰 文鈔序〉,1885,見臺大圖書館藏《伊能嘉矩手稿》,J814。此書應為 伊能青年期所作文章之集結,今已逸失。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23 求學與發展志向的機會。 1885 年伊能在東京曾就學於漢學家 三 島毅開設的二松學舍。 1886 年日本師範學制改革,東京成立高 等師範學校,培養中學教師,地方縣廳成立師範學校,培養小學 教師。伊能以公費生資格,返回岩手縣,入學岩手縣立師範學 校。 61889 年日 本憲法頒布時, 因被認為在學校 內鼓動學潮而被 退學。 7 同年離 開 遠野,再度前 往東京。就學於 東京帝國大學教 授 重野安繹開設 的 成達書院, 學習漢學、歷 史。並於此年開 始,在東京的新 聞界與教育界任 職,擔任記者與 編輯,直到 1895 6 明治 10 到 20 年代一連串的學校教育改革中,包含了師範體系的教育改 革。明治 19 年(1886)的〈師範學校令〉確立了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地 方縣師範學校的區分。參見窪寺紘一,《東洋 事始:那珂通世とその 時代》(東京:平凡社,2009),頁 146-148。 7 伊能退學之後,周遊日本東北一帶的歷史名勝,並立志前往東京發展。 見邱淑珍,〈台 研究の先 者 伊能嘉矩──東北史から台 史研究へ〉。 伊能嘉矩筆記坪井正五郎所講述的《人類學發達史要》, 其內容包含了西方人類學自遠古至十九世紀末的各種學說 發展。(遠野市立博物館藏)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4 年底出發前往臺灣。 在岩手師範求學以及東京約六年的新聞記者與編輯的經歷, 伊能發展出與教育團體和新聞界的網絡。同時,在東京時期,伊 能除了學習漢學與近代歷史學外,也接觸了當時的新知人類學。 1892 年底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 1863-1913 )留 學返國,以東京人類學會為中心熱心推廣人類學的知識。伊能 於 1893 年 10 月,加入東京人類學會,並參加了每月的例會活 動。除此之外,稍後並與鳥居龍藏組織了「人類學講習會」與 「 土俗會」。透過坪井正五郎的介紹以及伊能自己的進修,學 習了當時的演化主義人類學,其內容除了世界民族誌資料之外, 也包含比較民族誌的比較方法。 8 作為明治期成長的青年,伊能 也受當時日本國家國權擴張時代氛圍的影響,在清朝與日本因 為朝鮮的地緣政治利益引發糾紛,爆發甲午戰爭之際,伊能出 版了《戰時教育策》與《戰時教育修身訓》,主張國權主義以 8 伊能此時所接觸到的人類學,是十九世紀末的演化主義人類學。在臺灣 大學圖書館所藏的「伊能文庫」與資料庫「伊能嘉矩手稿」中,收藏有 伊能當時所記錄的坪井正五郎的講演筆記,以及伊能自己整理的用於學 習人類學字典小手冊,見《人類學發達史要》,臺灣大學圖書館《伊能 嘉矩手稿》,J502。《人類學用語豆手帳》,臺灣大學圖書館《伊能嘉矩 手稿》,J503。以及《土俗學講義ノート》,臺灣大學圖書館《伊能嘉 矩手稿》,J504。另外,從此時開始,伊能在文章中常常提及的外國人 類學者,如泰勒(E. B. Tylor),盧伯克(John Lubbock),蘭卡佛(Bernhard Langkavel),都是當時著名的演化主義人類學論者,還有東方學家拉克 伯理(Terrien de Lacouperie),也是受文化演化論影響的東方主義者。這 些知識背景,影響了伊能的歷史民族誌的知識建構。拉克伯理是當時主 張中國文化西來說的重要西方漢學家,其理論在十九世紀末成為日本以 及中國的中國研究或是與之呼應或是與之批駁辯論的問題意識,同時在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之初更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論述的潛在參考架構。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25 及強調倫理修身的教育。 9 在知識上,伊能在東京接觸了新的學科知識人類學,同時曾 求學於歷史學家重野安繹,使得伊能除了進一步學習漢學之外, 也接觸了學院的歷史學。重野安繹當時是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 的教授,主張建立史料批判的科學的近代歷史學,以及當時正 在發展中的東洋史。 10 在社會網絡上,除了教育界與新聞界外, 伊能也因為是東京人類學會員,加入了當時新興學問人類學的 社群網絡。在來臺灣之前所發表的渡臺宣言,就是在這樣的背 景中展開。這些知識累積(漢學、近代歷史學、人類學)、方 法訓練(田野、比較法、文獻批判)、知識社群網絡(教育社 團、人類學社群、新聞界)也成為日後伊能在臺灣進行調查時, 其成果的發表園地。 9 伊能嘉矩於 1894 年出版的《戰時教育策》與《戰時教育修身訓》,很快 在第二年再版。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的國權伸張的氣氛高漲,伊能這些 作品,強調在教育現場培養國民的愛國心作為倫理教育的核心內容。見 伊能嘉矩,《戰時教育策》(東京:六合館書店,1895)以及《戰時教 育修身訓》(東京:普及社,1895)。伊能在 1880 年代末時也曾經出版 過小冊子《征清論》,或許正如同歷史學者吳密察所言,伊能嘉矩這一 隨著明治成長的世代,往往同時主張民權與國權。見吳密察,〈從人類 學者到歷史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巨峰伊能嘉矩〉。 10 以 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為中心展開的近代歷史學,強調史料批評,區分 史料重建的歷史與傳統歷史學的價值判斷或是道德評價,以重建客觀真 實的實證歷史知識為主,見永原慶二,《20 世紀日本の 史 》(東京: 吉川弘文館,2008)。曾任明治初年修史局員,後任東京帝國大學文科 大學國史科教授,同時也是史學會創立成員的重野安繹是當時實證歷史 學的提倡者之一,見窪寺紘一,《東洋 事始:那珂通世とその時代》, 頁 71、155-157。伊能嘉矩強調客觀史實以及史料批判的實證史學之學風, 若不是就學於重野安繹的私塾時得之,就是得之於當時發展中的日本近 代歷史學知識氛圍。另外,坪井正五郎所引介的人類學,也是一種實證 主義的、以客觀觀察人類的自然與文化現象為中心的知識建構模式。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6 伊能嘉矩整理的人類學用語小手冊,輯錄人類學專有名詞的漢文與英文對譯詞,以い ろは順排列。(遠野市立博物館藏) 伊能嘉矩筆記坪井正五郎所講授的《土俗學講義筆 記》。坪井正五郎介紹了記錄民族誌以及比較民族 誌。(遠野市立博物館藏) 德國博物學家蘭卡佛 (Bernhard Langkavel)著作, 関澄藏翻譯的《人類及人種》, 伊能嘉矩的比較民族誌常參考 此書的民族誌實例。(《人類 及人種》,1896)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27 二、從東京到臺灣 1895 年底,伊能以陸軍雇員的身分來到了臺灣,到臺灣之 後,轉為臺灣總督府的雇員,任職於總督府文書課。在臺灣,伊 能以臺灣總督府下層官員的身分,展開其「臺灣人類學」的研 究計畫。從事了全島原住民調查,並出版了臺灣歷史研究專著, 很快地變成當時臺灣日本人的「蕃通」與「臺灣通」,成為臺 灣研究的知識權威。 伊能於 1895 年 11 月來到臺灣,旋即與當時另一位東京人 類學會會員的殖產局技師博物學家田代安定共同組織了「臺灣人 類學會」,將其渡臺宣言組織化,並建立了初步的分科。當時 揭櫫進行臺灣的人類學研究計畫,包含了漢人與原住民的研究, 在實際的進行中,則先以調查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以及文化發 展程度為主,同時也進行了臺灣的歷史文獻與漢人風俗現狀的 調查。 11 伊能在臺灣期間,除了臺灣人類學會之外,也參與了其 他半官方臺灣研究的知識社群。在介紹伊能所參與的社群之前, 先說明伊能在臺灣的任職。 伊能在 1906 年初返回日本,從 1895 年到 1906 年期間,曾 經兩度返回日本。一次是 1898 年底,因為臺灣總督府的行政整 理,裁撤了許多的職員,伊能也在被裁撤之列,返回日本一年。12 11 關於伊能「臺灣人類學」研究構想的進一步討論,見第二章。 12 返回日本之前,伊能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返回日本之前的心情,引用了 十八世紀末江戶時代,一生不遇,並遭幕府打壓,最後抑鬱以終的經世 學者林子平的「六無」說以自況,空有一身關於邊區的歷史、地理、人 文學識,一身落拓無長物,有志難伸之苦悶。見伊能嘉矩,〈臺灣飛信〉,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28 伊能嘉矩 臺灣總督府任職 西元日本紀年 單位名稱 官職名 1895 明治 28 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雇 1896 明治 29 年 學務部編纂課 國語學校 屬 書記 1897 明治 30 年 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 教諭 1898 明治 31 年 民政部學務課 民政部殖產課 囑託 囑託 1899 明治 32 年 民政部文書課 民政部殖產課 雇 雇 1902 明治 35 年 總督官房文書課 殖產局拓殖課 雇 囑託 1903 明治 36 年 總督官房文書課 總務局圖書編修職員 殖產局拓殖課 殖產局博覽會委員會 囑託 囑託 囑託 委員 1904 明治 37 年 總督官房文書課 警察本署專屬 囑託 囑託 1906 明治 39 年 總督官房文書課 警察本署蕃務課 囑託 囑託 1908 明治 41 年 警察本署蕃務課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囑託 囑託 1909 明治 42 年 警察本署蕃務課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囑託 囑託 1910 明治 43 年 蕃務本署調查課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囑託 囑託 1911 明治 44 年 蕃務本署調查課 囑託 1912 明治 45 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囑託 1913 大正 2 年 蕃務本署理蕃課 囑託 1914 大正 3 年 蕃務本署理蕃課 囑託 1922 大正 11 年 史料編纂委員會 編纂顧問 1923 大正 12 年 史料編纂委員會 委員 1924 大正 13 年 史料編纂委員會 委員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職員錄》,以及《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伊能嘉矩人事資料。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29 但一年之後, 1899 年底,又再度被聘任為總督府的雇員, 回來臺灣。另一次是 1903 年時,因擔任 臺 灣總督府殖產局博覽 會委員,參與當時在日本國內大阪舉行的第五回內國博覽會的 展覽準備,曾返回日本半年。從 1895 年到 1906 年的十年期間, 就伊能嘉矩在臺灣總督府的任職經歷來看,是屬於約聘的下級 官員,而其所任職的單位,大致上是在文書、教育,以及殖產 這幾個部門。稍後雖然曾為警察部門所聘任,應是借重其對 原 住民的歷史文化知識,從事相關檔案整理與歷史編纂的工作。 以下級官員的身分在總督府任職的經歷,對伊能嘉矩而言, 同時是帶來其調查研究上的便利與阻礙。便利的地方是,可以 就近接觸總督府所蒐集的臺灣歷史文獻資料,以及各官署的行 政檔案資料。但是使其容易接近官方檔案資料的下級官員身分, 同時也限制了他進行長期性遠程調查的可能。在臺灣任職期間, 伊能嘉矩雖然曾經奉教育部門之命,先後於 1896 年調查臺北縣 內舊政府的教育資料, 1897 年為蕃人教育準備調查全島的原住 民,以及 1900 年為編纂師範地理歷史教科資料,進行南部臺灣 的調查,也曾於 1904 年,作為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隨員,南下 臺灣進行調查。 13 此外,除了這幾次因公調查之外,伊能在臺灣 《教育報知》596,1898。林子平曾著有《海國兵談》與《三國通覽圖說》, 前者為地政學海防論,後者為朝鮮、琉球與蝦夷的地學研究。伊能在這 個時候會想起林子平,除了一時不遇外,或許也有思想上的共鳴吧。稍 後 臺灣總督府在 1910 年代公學校教育採用的《公學校修身書》中,所列 的日本母國修身典範中,也列有林子平。參見周婉窈,〈殖民地臺灣初 等教育修身書中的母國典範〉,收於氏著,《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臺 北:聯經出版社,2012),頁 225-226。 13 在這幾次遠程調查後,從田野中獲得的第一手觀察資料與文物史料,成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30 的 田野工作,大部 分是利用自己的假 期與餘暇時間,比 如平常在臺北城內 的漢人社會調查, 或是總督府推行 綏 撫政策招徠臺北附 近的原住民入城時, 就近調查,也曾收 養 原住民兒童,在 新年假期,前往臺 北城以外稍遠途之 處旅行,比如北海 岸、東北角、新竹、 苗栗等地進行田野 考察。 14 為伊能建構其臺灣研究知識的重要資源,在後面的各章中,將進一步分 析其田野與知識生產的關係。 14 在這些伊能運用自己假期的短期旅行之後,伊能也都發表其旅行觀察記 錄,1899 年底新年假期期間,旅行訪問臺灣東北角一帶,記錄當地平 埔蕃社的習俗與語言,見伊能嘉矩,〈三貂嶺〉,《臺灣日日新報》, 1900 年 1 月 7 日,第 1 版;1 月 9 日,第 4 版;1 月 10 日,第 4 版;1 月 11 日,第 4 版。1902 年初新年假期至新竹苗栗旅行,途中記錄所見的 民俗,並在新竹拜訪北郭園鄭家,見獨逍遙(伊能嘉矩),〈新年旅行〉, 《臺灣日日新報》,1902 年 1 月 8 日,第 5 版;1 月 9 日,第 5 版;1 月 10 日,第 5 版;1 月 11 日,第 5 版;1 月 12 日,第 7 版;1 月 14 日, 第 5 版;1 月 17 日,第 5 版;1 月 18 日,第 5 版;1 月 19 日,第 4 版。 於 1904 年新年假期搭乘火車至新竹,沿途觀察旅人,以動態觀察法記錄 伊能嘉矩於 1904 年隨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南巡途中, 後藤新平後排左一,伊能嘉矩為中間蹲坐未戴帽者。 (南天書局提供)
第一章 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31 在臺灣總督府任職期間,伊能 嘉矩除了與田代安定組織了臺灣 人類學會之外 , 先後也參加了一 些半官方的知識社群。比如 1898 年參加以總督府高級官員、殖產 部門、地方官員、民間人士組成 的「 蕃情研究會」,擔任蕃情研 究會所設立的幾個部門的研究委 員。 151900 年總督府官員、法院法 曹與通譯,以及民間人士組織的, 以研究臺灣漢人社會為主的「 臺 灣慣習研究會」,伊能也參加並 擔任幹事。 16 臺 灣總督府官員與民 間人士組織的臺灣語言研究團體「臺灣土語研究會」、臺灣總 督府教育部門官員與國語學校畢業生組織的「臺灣教育會」, 乃至遠在東京以臺灣關係官僚與民間人士組織的「臺灣協會」 所聞所見,見ばいいん生(伊能嘉矩)〈新年三日〉,《臺灣日日新報》, 1904 年 1 月 5 日,第 1 版;1 月 7 日,第 1 版;1 月 8 日,第 1 版;1 月 9 日, 第 1 版;1 月 10 日,第 3 版。1904 年中隨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南巡途中, 記錄所經地方之歷史與民俗,見梅陰生(伊能嘉矩),〈蕃境補遺〉,《臺 灣日日新報》,1904 年 9 月 11 日,第 3 版等。 15 關於蕃情研究會,見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日 治初期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1895-1900》,第二章中「蕃情研究會」 一節的分析,頁 40-58。 16 關於臺灣慣習研究會的臺灣研究,參見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 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 33-58,2006。 James W. Davidson,記者,日治初期 美國駐臺領事,受伊能嘉矩影響, 參與蕃情研究會活動,撰有《臺灣 島的過去與現在》一書。(《禮密 臣細說台灣民主國》,南天書局, 2003)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伊能嘉矩 : 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 陳偉智著 . -- 二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2.10 面 ; 公分 . -- ( 臺灣研究先行者 ; 1) ISBN 978-986-350-647-8( 平裝 ) 1.CST: 臺灣史 733.21 111014785 臺灣研究先行者01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增訂版) 作 者 陳偉智 叢書主編 黃英哲 梅家玲 總 監 張俊哲 執行編輯 紀淑玲 協力編輯 陳俊榮 劉淑寶 宋柏成 封面設計 兒日 內文編排 上承文化有限公司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法律顧問 賴文智律師 印 刷 飛燕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4年9月初版 2022年10月二版一刷 定 價 新臺幣660元整 展 售 處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319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臺北市100047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02) 3366-3991~3轉18 傳真:(02) 3366-9986 https://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臺北市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472松江路209號1樓 電話:(02) 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臺中市五南文化廣場 400002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647-8 GPN:1011101353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