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生態》線上試閱

Page 1

序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這本書的英文原版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於二○○四 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撰著時間則是在上世紀末到本世紀 初。解嚴後,研究者始而攜手翻越過這個世紀級的大分水嶺,繼之 運用不同知識譜系的概念軸來重新摹畫臺灣過去文學發展的歷史圖
溫一下二十多年前那個激情的轉折年代之外,對臺灣文學研究領域 本身可能會有些什麼特殊的意涵呢? 二十一世紀初大學體制中臺灣文學研究系所的成立,無疑是個 關鍵性的門檻。從實踐的層面上來說,以新歷史框架做資料的復原 與整理,受到與時間競賽的急迫感驅策,成果最為傲人。在理念層 次上,透過文學史建構文化自主性,儼然成為一個具有激發熱情、 賦予使命感的主導意識。後者與化約性強、易於淪入畫地自限的文 化民族主義之間,相隔原只有一步之遙;所幸因緣際會,這個具有 保守基因的位置,在過去三十年間經常是與多元主義的進步思潮攜 手相伴而行的。對照歐美社會在同一歷史時段內紛紛出現的,右翼 保守的民粹主義與進步前衛的覺醒主義之間的加速兩極化,這個微 妙的組合格外令人矚目、寄予正面期待。
像,篳路藍縷,試圖為建構新系譜開闢可行的路徑。作為一個嬰兒 潮世代的參與者,這本書也記錄了我當時所做的一些努力。歷經時 空轉換,世代交替,此刻在臺灣出版中譯本,除了帶領當代讀者重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iv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上述兩個潮勢皆為一九九○年代解嚴初 期特殊語境的產物,從當時批判戒嚴時期主導文化的反挫能量中汲 取了重要的滋養。儘管兩者後來循著不同的運動邏輯發展,卻始終 具有很大的合流傾向,也不乏深層矛盾浮出地表的瞬間。鑑於學界 近來對於回顧本世紀初以降臺灣文學生產的興趣日增,這個具有特 殊在地歷史意涵的現象,可望得到更多的深層關注。《臺灣文學生 態》的大部分章節試圖透過文學場域的運作分析,對臺灣戰後戒嚴 時期所孕育的保守、妥協、新傳統主義的主導文化做結構性的整 理,末後兩章並觸及九○年代中晚期迸發的後現代激進思潮,出版 後或許對研究者從集體意識積澱的角度來理解當代文學生態的複雜 肌理有所助益? 自從《臺灣文學生態》原版問世後,英語世界裡十數年內沒有 以臺灣文學研究為對象的專書出現。海外臺灣文學研究在本世紀初 期的消沉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臺灣新電影在國際間展露鋒芒、 「中國熱」在東亞學界裡發酵等,都不免壓縮了原本有限的研究人 力資源。然而,我以為更不容忽視的,是廣泛的學科體制變化:過 去三十年間,文學研究再次經歷了方法學上的重大典範移轉。簡言 之,面對著數位革命的持續深化,同時承接了九○年代以來前衛思 潮和「文化研究」高度盛行的遺緒,一些具有特定核心關注及明確 參考框架的「新興學科次領域」,在這段時間接二連三湧現,來勢 洶洶,對文學研究的傳統界域造成了有目共睹的重劃效應。 從大環境來說,「文學」這個古老的人類自我表達,和與同 類溝通的行為範疇,面臨了自印刷術發明以來一次極為重要的歷史 關口。網路革命對文學使用媒介本身所帶來的挑戰,觸及了生產、 流通、接受各層面,迫使我們必須重新想像、界定今日所理解的

包括影響深遠的「語言轉向」、「文化轉向」 相 比,對既有學科體制的衝擊似乎更為徹底。一來,它們對研究對象 的設定,明顯溢出了創作性文本,使後者易於淪為其核心關注的承 載體;二來,前衛的道德性視野和議題性觀照,與旨在對美感經 驗做哲學性審思的文學研究傳統之間顯然充滿扞格。誠然,從二 ○一○年前後,英美學界出現的「遠距閱讀」、「後闡釋」(postcritique)、「表層閱讀」、「修補式閱讀」等潮流,明顯有站定文 學本位立場,在融入新典範的同時,也重新召喚形式主義文本分 析,以及康德以降主流美學傳統的回歸跡象。然而對於臺灣文學研 究來說,其影響似乎尚不及新興次領域那般顯著。

v 序 「文學」概念。方法學上與之相應的,是晚近興起的各種「新物質 主義」支派,納入科學視角,重新考量人文科系研究對象的物質性 構成元素。而更早些年便開始出現的,各自框限了其核心關注界域 的新興學科次領域 如殖民、認同、性別、環境、少數權益、跨 界流動、情動理論、媒體考古等 在體現前衛行動主義精神的同 時,更逐漸瓦解了「文學本位」的研究預設,進而產生了相當程度 的取代或稀釋效應。從某種意義上說來,這一連串現象和此前數波 典範轉移
方法學上的多元競爭,持續演化甚至產生突變,原是任何文化 生產場域進入成熟期,展現生命力的徵兆。《臺灣文學生態》的構 思,深受以對「品味」美學研究聞名的社會學理論家皮埃爾.布迪 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理論影響。我在一九九○年代接觸到這 個理論,十分心儀,認為它對於個別東亞社會「輸入型」現代文學 體制的發展,有強勁的詮釋力。該理論把關注點從作家作品轉移到 集體行為背後的驅動元素和文化空間的結構性規律,對於本書試圖 以提綱挈領的方式,向英語學界介紹二十世紀中晚期臺灣文學的努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vi 力,有極大的助益。 從國內的角度來看,臺灣文學研究的體制化已經超過了四分之 一個世紀,其與大環境之間的連動,綿密而充滿不可測性,所孳生 的時代意涵遠超出學術生態本身的變革。場域論所擅長的,是提供 有效的分析框架,協助我們對不同文化生產模態 包括創作、研 究、消費、集體行動等 從社會層面做整體性的觀照。《臺灣文 學生態》中譯本的問世,或許可以及時參與臺灣文學研究場域邁入 成熟自省的階段之際,與各種方法學位置之間充滿生機的互動。 本書簡體版中譯本曾於二○一四年由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南 京大學的劉俊教授、杭州師範大學的馮雪峰教授,為本書前五章的
文論選譯(下)》(臺大出版中心,2012)中刊登的譯文。這次承蒙 臺大出版中心梅家玲教授所主編的「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採 納,得以繁體中文的形式問世,特地將這最後兩章進行了補譯。 若非偶然機遇,得到臺大梅家玲、張文薰兩位教授──也是我 在臺灣文學研究路途上的多年好友──的鼓勵和推薦,本書必然無 緣與讀者見面。謹此致謝。出版及校對過程中, 承蒙臺大出版中 心紀淑玲女士和臺大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李筱涵同學不遺餘力的細心 協助,更是感激不盡。 張誦聖 二○二二年四月三十日於奧斯汀
譯文盡了極大的心力,在此衷心表達謝意。該版中所自譯的第六章 曾在《臺灣小說史論》(麥田出版社,2007)中發表過。又,當時因 為時間緊迫,未及完成第七、八兩章的中譯,有幸得到林麗裡、陳 美靜、林俊宏三位學者慨允,借用了他們在《異地繁花:海外臺灣
vii 序 序 iii 導言 一、新視角 003 二、概念框架 007 三、歷史軌跡 011 第一編 第一章 學術語境與概念框架 021 一、學術語境 022 (一)舊的分析模式:美國的臺灣研究 022 (二)政治環境變化及其衝擊 025 (三)臺灣的臺灣文學研究最新發展 029 (四)跨國文化思潮的衝擊 033 二、概念框架 039 (一)「文學體制觀」以及當代臺灣主流文學 043 (二)為當局所背書的主導文化,及其影響下的文化 生產場域 048 1. 美學位置 049 2. 同構性的場域與「宿習」 053 3. 文學場域的相對自主性及趨向自主化的過程 056 4. 正當性原則(層級化過程中的「他律」和「自律」 目次

原則) 058

第二章 文學場域中的政治和市場因素 063 一、在國家和市場之間:一九四九年以後「臺灣文壇」的 復甦 066 (一)文壇的復甦 066 (二)戰爭模式及其遺產 070 二、 「非官方」的政治因素:有關文學的民族主義/ 道德主義話語 077 (一)民國時期的文學想像和現代文壇 078 (二)「殖民現代性」和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 080 (三)都市背景下的傳統文人和中國現代通俗文學 083 (四)重點概述 085 三、文學市場中正當性原則的競逐:個案研究 088 (一)文學評鑑權威的視野分歧:「舊小說」與

(二)文學市場的反響
(三)深層的政治潛流
第二編 第三章 軟性威權統治和主流位置 103 一、「積極的」文化管控和外省人主導的文化生產 105 二、促使文學模式受推崇的政治動因 109 三、「純文學」美學範疇的興起 114 四、「副刊」和政府支持的主流文學 119
「新小說」 092
094
096
(二)中國意象的變化
1.
2.
3.
第五章 本土位置:社會對立的產物 175 一、本土主義文學位置的發展歷程 177 (一)早期歲月:文學場域中的邊緣存在 179 (二)與鄉土文學的結盟及之後的分道揚鑣 181 二、本土主義文學位置在當代早期的沉潛性存在 185
(一)作為混合文化體制的「副刊」 119 (二)林海音和「文學副刊」 121 (三)「副刊」編輯:政治認可之文化正統的支柱 123 第四章 現代主義潮流和主流文學裡「中國意象」的 美學性衍化 127 一、一個新美學位置的登場 129 (一)現代主義位置的早期趨向 132 (二)現代主義先驅者的制勝策略 136 1. 夏濟安:比照西方模式,推動一套新的「文類位階」 區分原則 138 2. 余光中:「位置攫取」與承襲自往昔文學競賽的 可能性空間位 141 二、主流文學中「大中華中心主義」的美學性衍化 147 (一)主流文學中的「大中華中心主義」 148
150
王鼎鈞(1925- ) 153
余光中(1928-2017) 158
張曉風(1941-) 163

(一)吳濁流(1900-1976) 186 (二)鍾肇政(1925-2020) 188 三、兩位重要文學人物背道而馳的生涯軌跡 193

第三編 第六章 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 201 一、副刊與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 203 (一)新崛起的公共文化論壇:〈人間〉和〈聯副〉 208 (二)營建一種新的文學生態:《聯合報》副刊 213 1. 雙重使命:從政治到文化 213 2. 曖昧方案:從菁英到中額 218

(二)意識形態制約:小說中的政治犯角色刻畫 230 1. 三種典型的政治犯文學 232 2. 主流意識形態的美學性轉化 236 第七章 高層文化追求和主流位置小說的蛻變 241 一、從「閨秀文學」到「日常美學」 245 (一)袁瓊瓊:進入專業寫作生涯 247 (二)朱天文的高層文化追求 251 (三)張愛玲與「平凡美學」 253
二、中產階級文類 221 (一)衍化中的文類位階:中產文類的興起 221 1. 中產消費者:文化生產的新考量因素 222 2. 一部影片對中產副刊文學的反思 226

259

263

二、新鄉土主義、西方文化思潮和「中國結」
(一)當代文化思潮的引進與菁英主義文學評論
(二)張大春和不同屬性批評規則之間的劇烈競爭
(三)主流作家與「中國」的曖昧關係以及重新 自我定位
第八章 後解嚴時期的新發展 273 一、本土論述的演變 274 二、後現代潮流:一個新興的另類文化形構 277 三、後解嚴時期文學場域的新發展
(一)大分水嶺
(二)後解嚴時期的小說創作
1. 新的獲勝策略
2. 指向內在的反身指涉( e inward-pointing re exivity)
四、「正當性」問題:一個媒體事件的分析
參考文獻 303 索引 315
257
267
284
286
288
288
291
294

解嚴以後翻天覆地的變化造就了臺灣今日與往昔大相徑庭的全 新面貌。這個劇烈的改變讓學者不得不嚴肅地思考該如何重新繪製 當代臺灣的歷史圖像,包括它的文學圖像。儘管文學毫無疑問地是 當代臺灣文化生產的一個關鍵成分,諸多因素卻導致臺灣及海外的 文學史家對它長期的忽視或曲解。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彌補這 種種不足。此外,深度解讀臺灣文學不僅對臺灣本身有意義,也同 時能夠幫助闡明若干在全球化語境下跨越邊界的特定文學現象。以 這種案例研究的角度出發,我之前的一部著作《現代主義與鄉土對 峙 當代臺灣小說》 1 就是將一九六○、七○年代臺灣的現代主 義文學運動放置在二十世紀中葉風靡、席捲了許多非西方社會的一

導言
實中文化生產機制之間緊密而又充滿弔詭的關係。而晚近的發展走 向又使我進一步調整焦距、擴大視野,將注意力投向臺灣的文學場 域如何在邁向「受市場調節的自主性」的進程中脫胎換骨、徹底轉 型的事實。受到這個新的研究思路的驅使,我積極尋找一個更具有 系統概括性和細節洞察力的理論框架。幾經周折,我選擇了目前本 書採用的研究途徑,來尋索一九四九年後的半世紀以來,臺灣文學 1 Sung-sheng Yvonne Chang(張誦聖), 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 Contemproary Chinese Fictin from Taiwa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個強勢藝術潮流中進行檢視。至於這本書原先的構想,則是藉由臺 灣主流文學生產的實例,來探討受到政治驅策的文化意識形態與現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02 如何在政治與市場力量交織的複雜變奏中綿延發展的軌跡。 今天的臺灣文學早已擺脫了單純的政治從屬,眼下正身處於 一個相對自主、越來越臻於專業化的文化場域中;大勢所趨,必須 從襲自往昔的「高層文化追求」(high culture quest)與日益彰顯的 市場支配至現實之間,協商出一條生存之道。本書所採用的研究框 架包含這樣一個重要的理解:上述這些現象不僅只是封閉地發生於 臺灣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之中,它們的出現其實與一些規模更大的
這樣一種脈絡式的研究方法面臨的直接挑戰是:如何以非化約 的方式來理解、闡述來自於外部的決定因素(如政治和經濟力量) 和受到這些因素影響(不論是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的各種文學性 表徵之間的關係。對於這一關係的處理,後來從後殖民、女性主義 和其他文化研究視角出發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頗顯不足。本書的目 的不僅只是勾勒出臺灣文學版圖中政治和市場兩股力量間緩慢卻深 刻的位置消長過程;也同時希望探討諸多文學運動之間複雜纏繞的 「位置角逐」(struggle for position) 這個競逐過程是彼此之間歧 異的後果,也是對周遭政治社會領域中劇變的回應。下面先簡要介 紹這項研究的對象範疇、我的切入方式,之後則是關於本書章節的 一個概述。
語境息息相關:處於現代化轉型階段的本土經濟、世界經濟體系的 全球性擴張,以及後殖民、冷戰,和接踵而來的後冷戰世界秩序。 從這個角度來觀看晚近各地的文學發展,在臺灣和包含中國大陸的 當代東亞其他社會之間存在著許多重要的「家族類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

九八七年之前的文學史跡今後將以不同的面貌被呈現。

臺灣的文化空間被政治和經濟領域非同等閒的變化徹底翻攪 了一番。甫從當局檢查制度下解放出來,不旋踵便被伴隨著選舉民 主、合法化反對政黨、以及益形活躍的公民社會而出現的政治動盪 所吞噬。政治風暴的三個角力場彼此相連:一是執政的國民黨和快 速崛起的民進黨之間招數新穎的權力鬥爭;二是臺灣兩大族群「本 省人」和「外省人」(分別指一九四五年之前和一九四五年之後從 中國大陸赴臺的居民)之間日趨嚴峻的身分政治;三是席捲了整個

003 導言
一、新視角 我開始著手這項研究不久,臺灣就以一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方式 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改變。戒嚴法已在一九八七年解除,這個里程碑 事件的後續效應此時正以雷霆萬鈞之勢衝擊著臺灣社會。臺灣文化 生產的環境和模式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因此必須要借助於一種新 的批評範式來充分理解它們背後的潛在運行規律。最重要的是,一
社會,針對臺灣「國族與文化認同」以及如何解決「統獨」問題的 爭論。和中國大陸反反覆覆的談判,臺灣海峽突發的軍事演習,以 及臺商在中國大陸快速增長的投資,都為上述紛爭增添了張力和複 雜性。臺灣政治情勢的改變立即反映在文學話語的表述之上。某些 文化資本的幣價一夕間上揚,而另一些則相應驟貶,其結果是個別 文學參與者發現他們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和在文學場域中所占有的位 置都有了大幅的調整。層次不同、深度互異的意見分歧最終聚焦於 一個有關命名的問題上:「臺灣文學」?還是「在臺灣的中國文 學」?

Chinese Mod ernism in the Era of Reforms: Cultural Fever, Avant-garde Fiction, and the New Chinese Cinem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徐賁的 Disenchanted Democracy : Chinese Cultural Criticism after 1989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1999)

China Pop: How Soap Operas, Tabloids, and Bestsellers are Transforming a Culture (New York: New Press, distributed by W.W. Norton, c1995)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04 然而,頗為諷刺的是,正當「臺灣文學」在文學場域中被提升 到了一個具有嚴肅象徵意義的地位之時,文學在日常生活裡的重要 性卻快速遞減。一方面,思想的自由開放,甚至是有關臺灣民族主 義訴求,似乎在一夜之間實現了。另一方面,經濟自由化的加速將 全球市場中林林總總的文化產品引入了本土,加入競爭。這種震撼 非同小可。儘管臺灣的文學社群向來都認為自己跟得上時代,但卻 同時將傳統中國對士大夫的尊重視為當然,因而對全球化市場中資 本主義式競爭所造成的地位貶值缺乏心理準備。 二十世紀九○年代,嚴肅文學在海峽兩岸都節節敗退。在中 國大陸,通俗文化在不斷去政治化的文化市場中大行其道,這個現 象早已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2 在圍繞著王朔、賈平凹的《廢 都》、金庸的武俠小說和衛慧的《上海寶貝》的爭議性話題背後, 是知識分子認知到文學也無法避免被商品化趨勢捲入時的挫折感。 文學的地位在後解嚴時期的臺灣日漸萎縮,由它在一九九○年 代蓬勃興起的進步文化潮流 女性/性解放、同性戀權利運動, 以及對媒體和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等 中所扮演的曖昧角色可見 一斑。文學作品對這些前衛性議題的處理大多數時候沒有太多參考 價值。不少人的激進立場其實是一種以市場為考量的姿態,真正具 2 諸如王瑾的 High
),張旭東的
,和查建英的
Culture Fever: Politics, Aesthetics, and Ideology in Deng’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6
等著作中,都有對這個問題的深入討論。

納入對市場拉鋸力的考量,有助於將迄今為止雙向度的研究 視角推入一個更接近於三向度的現實狀態中,而接下來我們還需要 對那些政治、美學和市場力量如何在臺灣獨特的社會歷史舞臺上交

005 導言
有挑戰性的則是鳳毛麟角。 後來,市場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中國文化生產場域,自然 是無可否認,不過至少在臺灣,事實上我們一向都忽略了在此之前 就已經存在著的市場維度。既有的研究往往理所當然地將焦點放在 臺灣當代文學中政治性和美學性維度的二元對立之上。而對於市場 力量所施加的拉鋸力甚少著墨 儘管跟解嚴以後比起來,一九四 九年之後早期的市場作用產生的途徑顯得更加迂迴。這個研究的一 個主要目的,就是將這個維度加入考量,重新審視整個臺灣當代文 學史,尤其是它的文學場域從一九五○年早期密不透風的政治統馭 到一九九○年代大幅度受到市場支配的轉化過程。
說,我們需要著眼於臺灣文學運動的在地發展實況,包括文學場域 中的個人和群體如何在過去數十年間彼此互動,並不斷與涵蓋更廣 的社會變動驅力作交鋒。 將關注點移向「在地」的文學發展,這已是後來幾年北美中國 文學研究的明顯趨勢。在一九八○年代「傷痕文學」以及隨後的具 有現代主義色彩的「尋根文學」出現之前,在英文世界裡最著名的 當代中國作家,像白先勇和余光中,多數來自於臺灣。造成這個現 象的一個公認原因是,在一九四九年之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受 到意識形態約束、為政治服務的中國文學生產若是單以美學尺規來
互作用、最終形成當代臺灣文學風貌的過程做出具體描述。換句話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06 衡量,得分自然不高。然而這個對於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在原創性文 學寫作方面缺乏具有「藝術成就」的假設,正在被重新審視。當學 者們著手尋找新的視角來更全面地觀照文學在毛澤東時代所扮演的 角色時,他們對於目前被大家認可的文學評價標準開始提出異議。 組構成這些異類(從西方眼光看來)文學形式的零件為何?根植於 中國文化中有關文學性質和價值的預設,在多大程度上為庸俗的政 治操縱打開了方便之門?後來已有若干學者試圖探討一種具有詮釋 力 而非簡單貶斥的 與不同的美學可能性。 3 這些研究聚焦 於「本土經驗」,致力描述中國社會主義時期左右著文學生產和接 受的實際因素,勢將為這些原先被置於視野之外的中國文學組構成 分帶來更精闢的理解。 與學界裡對當代中國大陸「黑暗時期」文學的研究相比而言, 臺灣當代文學可說已受到相當不錯的關注,但是這些研究的一個通 病在於套用理論概念、進行「削足適履」式的分析,選擇性地將臺 灣經驗納入現成的分析範疇之中。因此文學研究的空間幾乎全被與 後殖民性相關的議題 身分建構、語言之爭、現代化策略、民族 主義等 所籠罩。我們不否認這些議題的重要性,但是同時呼籲 學者們對臺灣在地歷史的實況必須有更精確的掌握。從早先的泛軍 事化的制式管理,經由被社會科學研究者稱之為「軟性威權主義」 的過渡,最後走向民主政體和自由經濟 這是一九四九年後臺灣 社會風貌變化的主軸,無視於這個歷史動向便無法對臺灣的後殖民 3 比較突出的例子有:Perry Link(林培瑞), The Uses of Literature: Life in the So cialist Chinese Literary Syst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以及Ban Wang(王斑)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1997).
007 導言
到日趨強大的市場力量所支配。這裡面還關涉到文學社群內部在族 群/語言方面的爭鬥和作家代際之間的區隔 這些是我前一本著 作的評論者耿德華 ( Edward Gunn )和金介甫( Jeffrey Kinkley )兩 位教授希望我能進一步探討的。以上所提及的幾個面向,是本書試 圖涵蓋的研究範圍。 二、概念框架 本書的主要關注點是臺灣文學場域中不同位置之間的競爭關係 ( interpositional competition ),以及它所透露出的、有關政治和市 場這兩股力量在「當代」中如何此消彼長的訊息。面對著如何將數 量繁多的原始材料組織起來、進行系統性分析的挑戰,我發現兩位 歐洲學者的理論極為適用:皮埃爾.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的 「文化生產場域」理論和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關於 主導(霸權)文化和文化形構的論述。4 4 在此,我希望指出兩位理論家所使用的術語中一個關鍵性的不同處:「文 化」在威廉斯關於霸權的討論中是指整套生活方式(whole ways of life);而 在布迪厄的「文化場域」中,「文化」則是更狹義地指涉想像性和創造性行 為所構成的空間,同時「文化場域」與「文學場域」(literary field)這兩個 名詞經常被交替使用。
性有適當的理解。事實上,臺灣及海外的學者中已有人開始提出, 國民黨在統治臺灣的最初幾十年間本身就扮演了一個殖民統治者的 角色;這無非進一步凸顯了,殖民和後殖民經驗在臺灣這座島嶼上 的複雜性和重疊性。這個本土脈絡所蘊含的正是臺灣多樣而變動不 居的文學形構真正吸引人之處:它們是不斷翻新身分論述的承載媒 介,反映了不同政治運動和黨派的消長以及板塊移動,而同時也受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08 通過對布迪厄理論的些許調整,我引申出「美學位置」這個 概念,以此將臺灣當代文學場域中四個扮演了關鍵性角色的群體作 如下區分:主流文學參與者(除了創作者之外,「文學參與者」也 包括了那些參與傳播、品鑑文學產品的人),現代派、鄉土派和本 土派。這些眾所周知的文學形構出現於一九四九年後不同的歷史時 段,與大環境裡的歷史變遷相因相成。當我們說一位文學參與者在 文學場域裡占有某個「美學位置」時,不僅意味著他(或她)對一 套特定美學準則的認同,也同時指認出他(她)在由同一場域中不 同參與者所組成的關係網絡中所處的位置。不過,雖然布迪厄強調 文學場域裡的內部位置與一般性社會權力場域中位置之間的對應關 係主要取決於文學場域自身的運作規律,臺灣的情況
原則之上。文學場域內部的發展因此與社會整體文化結構之間有更 強的聯繫。這是為什麼我們覺得雷蒙.威廉斯所提出的主導、另類 和反對文化這一三元結構也適用於對當代臺灣「文學」場域的分 析。 主導文化:主流文學位置 。一九四九年後最初的年代裡,國 民黨政府的文化政策對思想和藝術活動有很嚴格的約束。主流文學 的參與者或者心照不宣地配合這些限制,或者在不知不覺中將這些 限制內化成為自身的信念,久而久之發展出臺灣戒嚴時期保守、妥 協、具有新傳統主義色彩的主導文化。戒嚴令解除之後,這一主流 文化遭到非議和攻擊,絕大多數占有主流文學位置的第一代和第二 代外省籍作家們於是陷入一種情感上的困局,也同時目睹了自身擁
特別是在 當代的早期時段 卻相當不同。在戒嚴時期,臺灣的文化體制受 到當局的嚴密控制,政治正當性往往籠罩於文學品評機制中的其他

現於當代較早的時段,對文學場域所造成的影響因此要比後現代派 來得深遠。 反對文化:鄉土主義及本土主義文學位置 。臺灣社會在一九 七○、八○年代所經歷的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國際關係的挫敗, 以及內部管控的鬆綁,共同為針對國民黨支持的主導文化所進行的

009 導言
這些挑戰最初來自於具有社會主義傾 向的鄉土派,接著是主張「臺灣獨立」的本土派。鄉土派和本土派
工具。戒嚴令的解除讓他們得以更為公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 他們左傾的意識形態在臺灣社會裡並不受歡迎。文學場域中本土文 學位置的萌芽從一開始便是國民政府壓制臺灣(特別是日本殖民時 期)本土文化的產物,並同時源自於「本省」、「外省」人之間的 社會張力。早期以一種潛在的抵抗形式存在的這一文學形構,在其 後的演變過程中變得益發自覺、公開挑戰主導性的文化霸權,直到 它在後解嚴的文化場域中一躍成為角逐主導位置的有力競爭者,與
有的象徵資本驟然貶值。 另類文化:現代主義文學位置 。一九五○、六○年代的現代 主義文化和思想運動,和一九八○、九○年代湧現的各種激進潮流 (或可將它們歸入「後現代主義」名目之下),分別受到美國自由 人文主義和全球進步思潮的影響。由他們引進到臺灣的另類文化視 野在剛開始時具有一種威脅「中心」的解放潛能。然而,這兩種由 菁英知識分子領導的文化形構很快就被既存的體制所吸納了。本書 對這一位置的討論,主要將重點放在現代派作家身上,由於他們出
嚴厲批判搭建了一個舞臺
都是公然持反對立場的文化形構者。鄉土文學運動的領袖將文學作 為一種手段,間接發出他們對當局親西方、親資本主義政策的批評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10 政治領域中的臺灣民族主義彼此呼應。 與同一時期的中國大陸不同,政治從一開始就未能完全滲透 到文化生產場域之中。從國民黨統治的早期開始,市場力量就在逐 漸侵蝕政治當局文化管控,到了一九七○年代速度更是明顯加快。 在解嚴前的十到十五年間,隨著主流文學位置的茁壯,文學生產參 與者在對文學場域中的資本配置以及界定什麼才構成「真正的文化 正當性」(a truly cultural legitimacy,布迪厄的術語,稍後將加以闡 述)這些方面,實力明顯增強。雖然當局依然維持著對文化基礎設 施的掌控,但是市場卻已經開始推動布迪厄所稱的文學場域自身的 「自主化過程」。文學場域內的美學位置與外部力量之間的關係也 越來越受到場域內部本身運作規律的仲介。逐漸褪去了原先意識形 態刻印的各種美學位置之間的互動益形頻繁,它們各自特有的美學 特徵也開始泥水交融了。 這個過渡時期為「大分水嶺」(以解嚴為界),為之後發生 於臺灣的種種現象奠下了基礎:其時在選舉民主和全球資本主義的 共同催生下,一個更為專業取向的文化場域已經逐漸成形了。政治 當局從對文化事務的直接干涉中撤出,市場力量和新型的文化管理 官僚體系取而代之,成為了文化場域中的主導力量。為了適應新的 體制環境,掌握其中的遊戲規則,多數文學參與者發展出一種職業 主義的態度 這不僅對他們的創作活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同時 也模糊了此前四種文學形構在他們身上所遺留的印記。無論是利是 弊,臺灣文學場域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如今愈來愈展現出趨 近於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文化生產的特質。

在威權統治下,主流文學位置顧名思義是由占統治地位的政 權所支撐,並受其約束的。在一九四九年之後的早期時段中,國民 政府施行了高壓的文化管控,將文學收納為政治宣傳工作的一環。 此外,整個文化生產承載著打造國族國家的任務 這種意識形態 原就普遍存在於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群體之中。此時國民 黨政府所實施的各種文學動員活動多半複製了抗戰時期所建立的模 式。與此同時,於一九二○到一九四○年代之間在中國大陸都會發

011 導言
三、歷史軌跡
展成形的「文壇」也在臺灣重新復甦,為當時的社會打開了一些相 對自主的文化生產空間。 從一九五○年代中期開始,國民黨的文化措施漸漸地從「統 治」轉向「主導」,從直接的政治高壓轉向更為有效的對「社會、 文化和政治力量」的整合。 5 而文學場域對此的回應則是祭出了一 種「純文學」 推崇文雅精緻、表面上非政治性的寫作文類,不 啻是以間接的方式支援了國民黨的文化霸權。由於此時活躍在文壇 5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 Marxism and literatur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 108.
文學如何被捲入、並密切參與了臺灣社會的公共空間中所進行 的權力角逐,當代臺灣的文學場域又如何在市場影響下邁向自主, 這是本書要處理的主題範疇。下一節將大致勾勒四種文學形構 以及與之相應的四個美學位置 如何與臺灣大環境中社會政治發 展相互交叉的歷史軌跡。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12 上的大多是從大陸隨國民黨來臺的外省作家,他們對政府及其「防 止共產主義滲透」政策的支持大體上是出於自願的。久而久之,來 自於主導文化的壓力和約束,被作家內化成為自己經驗的一部分; 同時,通過一系列受欽定的美學範疇的滋育仲介,當初出於迫切性 和政治妥協而採取的行為模式轉化成為一套正面價值。一種保守的 文學生態就此生成。 然而,戰後受教育的新一代作家的成熟對這些形成於一九五○ 年代的保守主義提出了新的挑戰,落實於現代主義和鄉土文學這兩 個運動之中。早在一九五○年代後期,林林總總的現代主義前衛思 潮便開始擄獲了臺灣文學參與者的創作想像。隨之而至的是綿延二 十餘載地對現代主義美學和意識形態的認真研習和吸收。事實上,
支撐,同時也得益於美國在戰後東亞地區覆蓋性的文化影響。它推 崇一種與國民黨主導文化大相徑庭的文化視野,但在根本上並沒有 對統治當局的政治基礎提出挑戰。崛起於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 運動則並非如此。伴隨著「一九七二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一 系列外交挫敗,臺灣的不安氣氛開始升高。大體和現代派成員同屬 戰後一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文學支持者開始向現代派發難,斥之為西 方文化帝國主義的同謀。左傾的鄉土派不僅明白批判國民黨的文化 霸權,也同時對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形式提出異議。因此鄉土文學運 動應該被視為是當代臺灣第一個反對性的文化形構。 持有不同藝術信念的文學參與者,在文學場域裡的結構性位 置,隨著歷史事件的開展而發生移動。一九六○年代具有自由主義 思想、菁英取向的現代派,對那些在一九五○年代成名的主流文學
臺灣現代主義藝術形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民黨所認可的西化論述

v.s. 左翼」 的意識形態之爭,與雙方在現代化和國族打造方案上意見的分歧互 相結合,最終往往體現在兩者對「西方」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協助,還是威脅?)所持的不同態度上。然而到了一九八○年 代,媒體消費文化日漸增長的重要性,臺灣社會加速國際化和自由 化,以及西方影響更深的浸染,嚴重侵蝕了這一對立的基礎。於是 現代主義和鄉土文學文學形構同時遭受邊緣化,反倒是主流文學再

013 導言
副刊(報紙的文化版面),特別是兩大報《聯合報》和《中國 時報》的副刊,在主流文學的復興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一九 七○、八○年代以更為專業化、現代化面貌出現的副刊,通過年度 文學獎評選,躍升為文學生產的主要贊助者和文學評鑑的主要文化 體制。這一新品種的主流文學有效地吸收了現代派的文學創新以及 鄉土作家的社會政治關懷,並同時直接受制於市場而展現出顯著的 中產階級色彩。這一文學中反覆出現的潛在文本是對具有都會風味 生活方式的禮讚,以及對當時臺灣社會進入富裕年代的自得。雖然 偶爾牴觸某些社會或政治禁忌,大抵而言這些作品不具顛覆性,符
作家所提出的批評,集中於這些文壇前輩的政治妥協傾向,和他們 文學寫作的業餘性質。而現代派艱澀的美學實踐和「偶像摧毀」 ( iconoclastic )的高傲姿態一開始頗讓當局文化官員感到疑慮不 安。其後,於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間爆發的鄉土文學論戰引發了 新一波對共產主義威脅的憂慮,則迅速地促使了現代派與支持國民 黨當局的保守主流作家之間較為緊密的聯盟。 現代主義運動和鄉土文學運動都是發軔於臺灣社會的知識分 子菁英群體。作為第三世界知識分子,他們之間「自由
度欣欣向榮。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014 合當時社會中日益增長的中產階層的文學品味。6 與一九八○年代主流文學的復興平行發展的一個現象,是長 期存在於臺灣社會中兩大族群 「外省人」和「本省人」之間的 緊張關係進入一個新的衝突階段。緊隨著一九七九年的「高雄事 件」 7 是有組織的政治反對力量發展壯大的十年:從「黨外」聯盟 到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這個里程碑事件。在文化場域裡,本土主 義運動開始以「臺灣意識」對立於當局所揭櫫的大中華中心意識形 態。事實上,這個立場一直存在於一批處於場域邊緣位置的本省作 家的作品中,以幾位原生長於日本殖民時期的作家為核心。在一九 五○、六○年代不利的政治環境中,近乎沉默的本土派作家在七○ 年代與鄉土派結盟,對國民黨主導文化發動了一場正面挑戰。然而 由於這兩個群體有著十分不同的政治目的,終於在一九八○年代早 期分道揚鑣。鄉土派的核心成員堅守中國民族主義,而本土派則越 來越直白地支持臺灣文化民族主義,將臺灣身分認同的起源追溯到 日本殖民時期。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進入了改革開放的年代,中國重回國際舞 臺,和臺灣本土派「去中國化」的努力,迅速消解了國民黨政府宣 6 除了刊登在副刊上的小說之外,其他中產階級文化產品還包括由賴聲川等人 組成的主流戲劇團體「表演工作坊」,以及臺灣新電影運動中絕大多數的早 期電影。這些由戰後嬰兒潮藝術家創作為代表的作品經常呈現一種懷舊的 主題:對一九四九年最初幾十年臺灣民眾的艱苦生活的回憶,往往反襯出對 一九八〇年代社會富裕的肯定和禮讚。 7 一九七九年「世界人權日」,高雄的遊行民眾和派去阻止遊行的國民黨軍隊 發生了衝突。結果是十五位臺灣最重要的黨外人士被捕。軍事法庭對這些政 治犯的公開審判和判決在社會上激起了巨大的反響,促使民眾意識到當時的 臺灣還缺乏真正的民主。這個事件成為臺灣戰後歷史的一個轉捩點。

稱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政治神話,從而鬆動了新傳統主義 式的「中華中心」主導文化的基礎。雖然這些變化在當時尚未立即 體現為文化場域中的本土「轉向」,越來越多的主流文學參與者卻 開始採取一種 「新本土主義」(neo-Nativist)的自我定位,刻意將 來自各方的矛盾元素納入管控。 國民黨所揭櫫的文化正統在短時間內迅速銷蝕,這自然是反

戰不僅來自於政治領域。如今整個社會享有更多的物質富裕和資訊 自由,對屬性保守的主導文化開始發出質疑。借助於這樣的開放氛 圍,前衛知識分子 其中很多人不久前從國外留學歸來 頗有 成效地將當前流行的西方文化潮流,特別是性別政治,帶入臺灣本 土語境。由此孕生的一連串激進文化形構在「後現代主義」的大纛 下一時間風起雲湧。這些新的「另類」文化形構巧妙地利用了臺灣 當時新近自由化、正快速擴張的媒體,並且與全球語境中的前衛運 動結成連線,一躍成為了「後解嚴」時期文化舞臺上的重量級主要 參與者,不但獲得了年輕知識分子的擁護,也在整個社會中享有極

015 導言
高的能見度。儘管這些激進潮流對文學生產本身的影響有限,它們 對於整體思想氛圍的衝擊,也充分反映在新近體制化的臺灣文學研 究學科領域中。 在戒嚴令解除之前,本土主義文化形構明顯地屬於反對文化, 正面挑戰由外省人主導的國民黨威權體制。然而,戒嚴令的走入歷 史,國民黨「臺灣化」的成功,和民進黨的持續壯大,都為本土文 化形構的快速擴張提供了助力。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壓力在一九九○ 年代中期也更形顯著。臺灣社會的主導文化由此進入了一個全面重
對政治勢力茁壯所造成的戲劇性效果,但是它所面對的意識形態挑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臺灣文學生態 : 戒嚴法到市場律 =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 : 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 張誦聖著. -- 初版. -- 臺北市 : 國 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 2022.12   面 ;  公分 .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 研究篇 . 15) ISBN 978-986-350-674-4(平裝)

1.CST: 臺灣文學史 2.CST: 文學評論 863.2 111019777

104472中山區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400002中區中山路6號  電話:(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ISBN:978-986-350-674-4 GPN:1011101998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15 臺灣文學生態:戒嚴法到市場律 Literary Culture in Taiwan:Martial Law to Market Law 作 者 張誦聖 譯 者 劉俊 馮雪峰 張誦聖 叢 書 主 編 梅家玲 總 監 張俊哲 責 任 編 輯 紀淑玲 協 力 編 輯 李筱涵 陳俊榮 鄧涵云 劉淑寶 宋柏成 封 面 設 計 張瑜卿 美 術 編 輯 上承文化有限公司 發 行 人 管中閔 發 行 所 國立臺灣大學 出 版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106319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電話:(02) 23659286  傳真:(02) 2363-6905 臺北市100047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1樓 電話:
分機18  傳真:
https://press.ntu.edu.tw E-mail: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電話:
臺北市
者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律 顧 問 賴文智律師
製 文匯印刷資訊處理有限公司 出 版 年 月 2022年12月 版 次 初版 定 價 新臺幣 480 元整
(02) 3366-3991~3
(02) 3366-9986
ntuprs@ntu.edu.tw
(02) 2518-020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