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內容試閱

Page 1



心理學 書名頁



謹以此書獻給我普通心理學的啟蒙老師―李本華先生,感謝她當年猶如一位 擺渡者,循循善誘地讓我產生「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船滿板 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的追尋悸動。期待她對我的教誨與啟發,能透過這本 書引導更多莘莘學子,發願進入探索心靈的科學殿堂,並得到「自我應驗預言」 的效果。 ―主編梁庚辰敬識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

一本涵蓋華人研究資料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是心理知識在國內生根茁壯的指 標。1971 年當我還是臺大心理系新生時,普通心理學課程的老師李本華先生便一再強調, 心理學教育需植基在本土研究上。雖然我們使用西爾格德(Ernest Hilgard)所寫的英文教 本,但李老師不時會在課堂上介紹本系與國內老師的研究,甚至請來本尊現身說法,以補 只用英文教材的缺憾。撰寫中文教科書並融入國內學者的理論觀點與研究結晶,可說是臺 大心理系推動心理學教育念茲在茲的目標,多年來曾作過種種的努力。記得 1983 年前後, 臺大心理系企圖編撰一本普心教科書,邀請系上不同老師撰寫心理學各領域的篇章並加以 彙整;後因幾章稿件無法收齊而未能完成。說來慚愧,我就是少數沒有如期完工交稿的一 員。當時身為心理學系新進教師,我受命撰寫「行為的生物及演化基礎」。雖然在國外學 到許多行為神經科學知識,但在極端缺乏教學經驗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將所學深入淺出 地以中文呈現,讓學生既能理解菁華又不覺負擔沉重,草稿一改再改,都無法使自己滿 意,至今仍躺在書篋中,成為內心的一項愧疚,深覺有負當年主持該書編撰的系主任楊國 樞先生以及啟蒙老師李本華先生的期待。 幾年後,鄭昭明先生讓我接替他擔任心理系普通心理學的教學,透過二十餘年的教 學相長,我才慢慢領悟到,面對剛入門的大一學生,應該如何傳授最基本的心理學知識。 在這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如同心理系其他多數老師,依賴外國學者撰寫的英文教本。然 而心理學基礎教學應納入本土研究的理念,卻始終縈繞於心。這個理念促使我大膽地變革 普通心理學課程,在每學年下學期固定勻出一段時間,以大一研討課(freshmen seminar on Psychology) 的形式,邀請系上老師與系友向同學們講授自身在心理學研究成果或工 作經歷,補充本土資料之不足。此舉雖深受學生歡迎,但依然有所欠缺。由於講授人選與 內容難以固定,學生獲得的資訊也就年年有異甚或難以完整。因此一本訴諸文字的中文 普通心理學教科書絕對有其必要。當胡志偉先生擔任系主任時,在他的建議與支持之下, 臺大心理系再度著手規劃這一本由老師與系友合作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首先說明本書為何訂名為「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心理學探討人類 知情意的運作,發展出不同於其他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與知識內涵。然而熟悉心理學歷史 的人都知道,早在現代心理學萌芽前,有關人類心靈的想法與探究,是寄身於哲學與生理

v


心 理 學

學之中,後者對於心理學發展成科學尤為重要。從希臘羅馬時代起,歷經中世紀到近代 心理學的開拓者,如馮特(Wilhelm M. Wundt)、巴甫洛夫(Ivan P. Pavlov)與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等人,都曾經臆測過心靈與肉體的關係。近半世紀以來,神經科學的 發展以及生理偵測與操弄技術的成熟,一步步釐清認知、情感與意圖等心理活動與神經、 內分泌及免疫等身體系統的關係。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認知與情緒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 更使得心理學研究邁入一個嶄新境界,「寓心於身」(an embodied mind)的觀點,無論 在理論與實徵兩方面都受到廣泛的注意。外顯行為或內心運作和生理活動(尤其是人腦) 間的關係,幾乎滲入心理學的每一主題,而非僅限於一般普心教本中「行為的生物基礎」 章節所涵蓋的範圍。其中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身體與心靈在本質上似無主從之分,而是互 為因果的。身體運作不但支援心靈活動,也受它的影響;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 與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的研究,在在顯示行為活動與心理感受,可衝擊神經結構的 生長甚至遺傳基因的表現。這些生命科學上的進展勢必會為心理學帶來新的風貌,為有志 於探究心靈現象的學子所不可不知,自然成為本書強調的重點,是以本書各章都納入有關 身體或腦的相關知識。 早在馮特創建科學心理學之初,便意識到人類心靈受其生活情境與社會規範的影響 而表現各異,他因而提出「文化心理學」的概念,並曾就語言、藝術、神話、宗教、社會、 法律、文化與歷史等議題寫過十卷的著作,也曾出版過社會文化演進過程與其研究方法的 論述。隨後行為主義與認知心理學相繼興起,這些學者的研究成功地歸納出一些行為與心 智運作的規律,並以其放諸四海而皆準,因而使得馮特重視文化的觀點,除了在智力測驗 等少數領域外,逐漸被主流心理學界所淡忘。然而強調文化概念很早便是臺大心理系研究 的重要導引,並據此發展成學術傳統。早歲劉英茂先生與莊仲仁先生率領學生從計算中文 字詞的頻率展開對漢語認知歷程的研究;1980 年代楊國樞先生提倡「本土心理學」運動, 更是強調華人心理學研究應以本土文化為依歸。約莫在同一時期,西方心理學者也意識到 不同文化下心理歷程有所異同。近年來對文化影響心智的覺醒更從人格與社會領域擴展至 知覺認知領域,一個跨出身體而包容環境的「延展心智」(an extended mind)概念已在 認知科學中成形。因此本書許多章節都會嘗試探討相關心理歷程在華人文化氛圍下的表 現。 心理學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在研究中強調文化差異已蔚然成風,一如其對身體機制的 強烈關注。這兩種學術思潮若任其自由揮灑,多元性的心理學有可能發展為背道而馳的雙 頭馬車,並被撕裂成單重生理或單重文化兩個次領域,終至分道揚鑣而不相聞問。但若心 理學者能兼容並蓄,協調這兩股動力使之並駕齊驅,則心理學的進展就可能「騁驥騄於千

vi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

里,仰齊足而並馳」――這是我們這群志同道合的作者撰寫本書的立場。我們期待教育下 一代的心理學家,勿將自身的觀點囿於本土主義或神經主義的單一取向,而能思考如何將 身體運作與文化風貌透過對心靈的探索整合起來,使得心理學的知識能下立於生理機制, 上達於文化思維。這呼應了當初馮特建立科學心理學時,對這新興領域的範疇構想,不僅 是臺灣心理學界在普世潮流中發展獨立特色的一條出路,同時也會對探討人類心理通則的 國際學術社群,做出植基於中華文化的關鍵貢獻。我們透過本書揭櫫心理學應整合身體、 心靈與文化的目標,容或這一版在撰述上還未臻完善,但我們確有逐步更上層樓的自我期 許。 本書在副題中使用了「心靈」一詞,這在普心教科書中相當罕見,有必要加以說明。 心理學在我求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行為的科學」,在我教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心 智的科學」。在這些時期,「心靈」一詞在心理學中即使不是絕對的禁忌也是盡量避免使 用,原因是它在字面上容易引發對「靈魂」的聯想,此一概念於科學心理學至少是存而不 論或無從探討的。本書標題大膽地使用「心靈」一詞,是希望提醒讀者有關心理運作的 靈活性(flexibility),人類行為與思想的靈動性當初曾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馮特從文化 觀點出發、拓爾門(Edward C. Tolman)從行為觀點出發、以及海伯(Donald O. Hebb) 從神經觀點出發的思考與著作中,並被這些學者認為是心理學家最需處理的主題之一。 此一當時無法以固定法則全然掌握的靈活心智,或許正反映出在這些學者各自觀點之外, 尚有其他的因素產生了關鍵作用。果爾如此,則全面地思考身體、心靈與文化的互動,或 許是尋找解決端倪的可能出路。 本書章節的安排,與一般的普心教科書大致相同,但仍有一些特異之處。許多教科 書將語言、思考與智力併為一章,但本書則將其各自獨立。原因是語言涉及漢語認知歷 程的研究,是臺灣心理學界長期耕耘且最有特色的一個主題,累積了許多有意義的成果, 可與拼音文字的研究相互對照,比較異同。智力的研究則著眼於智慧展現與量測理論,是 當今心理學中最能展現社會文化影響的一個主題,臺灣心理學界在修訂測驗與建立常模上 著力甚深,智力測驗更是臺灣被應用得最廣的一項心理學工具;所以將兩者各自闢為一章 處理。這也使得思考一章能有充分的篇幅討論重要的發現,並且加入創造力的重要議題。 至於編排前後順序則是以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方法邏輯與生物基礎作為全書基石(ground stone);然後依循訊息輸入經中樞表徵到應用輸出和由單一處理到複雜整合的經緯,以 及由共通現象到個人特質的變異梯度,介紹種種心理歷程的內涵;最後藉由心智的正常發 展、其對生活壓力的因應,以及因應失敗後的異常作為綜觀心靈整體運作的總結。值得一 提的是,本書將發展心理學放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之後,就是基於發展涉及個體心靈活動

vii


心 理 學

所有面向,在教學上它可扮演整合各項正常運作的頂蓋石(capstone)角色 ,此亦為當年 曾與我共事,一起教授普心的發展心理學者張欣戊先生的主張。 受邀撰寫本書的諸位老師在沉重的教學與研究負擔下,仍然全力以赴而終抵於成, 書中的插圖更是臺大心理系學生精心繪製的成果。身為編者的我,對所有老師與學生無 私的貢獻精神致上由衷的敬意與謝意。我更感激那些四十餘年前教導我們的師長以及二、 三十餘年來受教於我們的學生;前者引領我們進入探究心靈的學術殿堂,一窺宗廟之美、 百官之富;後者則迫使我們在登堂入室之際,務必認清通幽曲徑以免引人誤入歧途。這本 書可以說是臺大心理系集歷屆師生心血的結晶,承蒙鄭伯壎主任同意,由臺大心理系出版 本書,就是期待它能扮演薪火相傳的角色。最後謝謝臺大出版中心耐心等待與編輯紀淑 玲全力配合編製這一本教科書,以及兩位匿名審查者對本書提出種種指正;沒有他們的 法眼與辛勞,本書可能會有更多的疏漏。本書初稿曾在 106 學年度心理系大一班上試教, 並依學生回饋修正,使其較英文課本更易吸收。我們也虛心地期盼學界先進與莘莘學子, 在閱讀本書後能不吝賜教。 編寫教科書,目前在臺灣似乎不被正視或認可為學術成績。面對此一見仁見智的時 代觀點,我謹藉蘇軾一首自況身心際遇而烘托出文化價值的詩,與諸位付出心力撰寫本書 的老師相互砥礪,作為開卷的結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詩〉

梁庚辰 臺大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2018 年 6 月

viii


作者群介紹

第一章

緒論: 心理科學發展簡史、 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1.1 心理研究 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3 心理學簡史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1.5 心理學本土化 1.6 摘要與結論 1.7 參考文獻

001


心 理 學

1.1 心理研究 1.1.1 心理學的學術淵源 心理學的英文 psychology 是從 psyche 與 logos 兩個字合成。 前者意指靈魂,後者則是道理或學問。換言之,心理學的字面意 義就是探討心靈的學問。自古以來,人類對自己的心靈活動感到 好奇,哲學家與生物醫學家都曾對它如何運作提出種種的疑問並 試圖解答。他們最想要知道的問題是形而下的肉體與形而上的靈 魂間的關係。一元論(monism)的哲學家認為身心是一體的,至 於所謂的「一體」,「唯物論」(materialsim)者認為物質肉體 運作可以產生心靈活動;「唯心論」(mentalism)者則認為所謂 物質世界不過是心靈活動產生的感知,實質上並不存在。二元論 (dualism)者則認為身體與心靈是獨立運作的不同個體,例如法 國學者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就認為肉體是透過機械式的反射 (reflex)產生活動,靈魂則另外存在,但可以透過腦中松果體 (pineal gland)指揮身體。這爭議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甚至吸 引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討論與研究(Sperry, 1980; Crick & Koch, 2003)。 有關心靈的另一個問題是心智能力有個別差異,先哲一再討 論心智能力的內涵以及其差異究竟來自先天或後天。笛卡兒主張理 性主義(rationalism),認為人是天生智慧而理性的,小孩因成長 逐漸由懵懵懂懂到通情達禮,其天賦智能的發揮猶如花蕾綻放, 不 假 外 求。 但 是 英 國 的 經 驗 主 義(empiricism) 學 者 洛 克(John Locke)卻認為人的智慧需靠後天學習,心智在出生時猶如一塊空 白泥板(tabula rasa),依賴歲月在上面刻下的經驗痕跡而聯結成 智慧。這個先天與後天的爭議,將會以不同形式頻繁出現在本書後 續的章節中。 有關心智能力的第三個問題是人究竟是有個渾然一體的心 靈,掌控各種彼此相關的能力?還是有分割而獨立的不同心智官 能(mental faculties)?換言之,人的智慧到底是一元還是多元? 聰明的人是否事事聰明,還是各擅勝場?與此相關的議題是,這

002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個一元或多元的能力,是由身體哪一個器官負責?醫學鼻祖希波 克拉底(Hippocrates)認為人體中的黃膽汁、黑膽汁、血液與黏液 不僅決定身體運作,也決定心靈運作,每一種體液對應一種性格形 態。亞理斯多德(Aristotle)認為心智能力與血液有關,核心是在 心臟,羅馬帝國的御醫賈倫(Galen)用研究證明心智活動可能與 腦有關,隨後神學家與醫學家形成一套理論,認為前腦室負責感 知,中腦室進行推理思考,後腦室儲存記憶,此即「功能區位化」 (functional localization)主張的濫觴。直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達 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才用證據推翻這個腦室學說,認為心智 能力的基礎是腦中實體組織而非腦室空腔。時至今日,在最先進的 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依然隱約可見功能區位化的痕跡。這顯示科 學心理學在一個半世紀誕生前,人對心靈的興趣與探討,已經由哲 學之父與生醫科學之母孕育了兩千年之久。

1.1.2 心理學的定義與研究主題 對現代人而言,心理學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一般人通常會將 它與「情感與精神問題」、「親子關係」、「兒女教養」、「老師 教學」、「公司人事篩選」,甚至「罪犯行為與動機」等聯結在一 起。這些從「心理」這個詞彙產生的聯想,的確在心理學的研究範 疇之內,不過這些較常出現在媒體報導的話題,只能涵蓋心理學的 部分範疇。以臺灣各大學的心理系為例,的確有教授在醫院中進行 助人工作,從事心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教授與企業界合作, 探索公司文化,找出最適合公司的管理與營運模式;更有教授研究 如何幫助正常小學生理解語文或數學,或者幫助資優生發揮他們的 天賦,甚至協助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克服他們的困難。 然而在這些心理系中,還有很多學術活動在進行。有些教授 致力於探討人如何偵測、記錄、整合以及運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 經歷,他們如何產生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以及這些思維 與情緒歷程在人類各種決策中扮演的角色。心理學家不僅研究這些 共同心智歷程在成人身上的運作狀況,也探討它們由初生、成熟到 老化的過程,以及它們在個體與個體間、社會與社會間以及正常與 病變間的差異現象。心理學教授還進一步探討這些正常與變異行為 003


心 理 學

的生理機制:例如猴子的視覺皮質在看到白底黑影或黑底白影的圖 像時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刺激或破壞大白鼠腦中的某個部位後,大 白鼠的情緒與行為會產生什麼變化;改變小鼠神經系統某個基因表 現,如何導致類似精神疾病的怪異行為。 上述教授研究的議題不同,他們做研究的對象和用來收集資 料的研究方法也不一樣。原則上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對象是「人」, 在實驗室中收集他們對特定事物的反應,或在日常環境中,用問 卷、訪談、文件分析等方法收集研究資料。但是在某些無法直接 用人進行研究的議題,心理學家會利用動物模型甚或電腦模擬進 行研究。所以「人」並不是心理學家研究的唯一對象,大小鼠、 猴子、鴿子、魚、小雞等動物,都是心理學家研究的對象,而計 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ing)在心理學研究中也扮演日益重要 的角色。因為心理學家研究的議題和使用的方法非常廣泛,所以 心理學界會用一個涵蓋面廣卻又簡潔的句子來定義自己所探討的 學問。目前,心理學的定義是「探討心智與行為,以及二者關係 的科學」。 心理學家常常會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這其中雖然反 映了一種類似「青少年強調自己已經成熟長大了」的心態,但也 彰顯了心理學一個不同於其他科學的特性:在大多數心理學家心 目中,「科學取向的心理學」有誕生的明確地點(德國萊比錫) 與年代(1879),這和現今物理、化學或生物等科學的自然形成 似乎不盡相同。雖然心理學只有短短的一百多歲,但在這段時間 裡,心理學的定義卻發生了數次的變革;變革的原因是心理學研 究主流的派典(paradigm;參見下文說明)發生變化。剛剛提到的 心理學定義是在二十世紀後期才在學界形成的心理學定義;在那 之前,心理學學界對心理學的主流定義並非如此,1970 年前後, 心理學仍被定義為「純粹研究行為的科學」,「心智」一詞在當 時還是禁忌而被避免,更遑論「心靈」。本章將簡介這段心理學 的發展歷史,使讀者除了瞭解心理學的發展過程外,還會知道一 些重要的心理學家,以及他們所代表學派的心理思維和研究方法。

004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1. 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2.1 實徵科學研究與直觀 前文說到,心理學的研究議題的涵蓋面很廣,而心理學家 們用來探討議題的方法也頗為歧異。但在這多樣性中,心理學有 某些共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絕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採用科學 方法進行研究。從眾多有關「何謂科學」的哲學性討論中,我們 可 以 為 科 學 整 理 出 下 列「 特 質 」(Clough & Kruse, https://www. storybehindthescience.org/pdf/characteristics.pdf): 1. 科學家相信宇宙具有規律性,亦即事件的發生有其因果關係。 2. 科學的目的是在一堆看似蕪雜的現象中,找出現象之間的規律。 換言之,科學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理論來解釋現象,所謂理論就 是研究者對規律的想法。 3. 建立理論時,研究者的根據是研究中收集到的「實徵資料」。 所謂實徵資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客觀取得的資料,而非根據 自己的臆測所推斷出來的資料。常見的取得資料方法是實驗法; 研究者在實驗中有系統地操弄或改變理論中的「因」,然後測 量「果」,觀察「因」的改變會不會造成「果」的變化。若兩 者之間的確有此關係,就支持該理論。 4. 科學理論整合與表達研究者對因果規律的想法,人對理論雖然 有穩定和持久的期待,但科學理論隨時可以被新出現的證據修 正甚或推翻。一個無法被推翻的理論通常不是科學理論。 5. 因為科學理論是可被修正的,所以它的建立過程必須公開,以 便其他的科學家加以檢視和重複驗證。 由於科學具備上述的特質,所以應用科學方法研究會導致以下 的正面結果: 1. 因為研究需要被「公開」和「重複驗證」,所以科學家認可的 現象通常能夠被穩定地重複發現;透過對現象多次的觀察,科 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描述目標現象。

005


心 理 學

2. 當研究者能夠精確地掌握某一現象時,他們才能提出經得起重 複考驗的「理論」來解釋現象,然後再利用提出的理論來預測 和控制該現象。 3. 藉著理論的引導,研究者能夠朝著一定的目標與軌跡進行研究, 這使得科學界能夠快速地收集訊息,累積成豐厚的知識。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像科學家一樣,對周遭發生的事情產 生疑問,思索原因,並形成解釋(Nisbett & Ross, 1980)。例如, 當我們看到一家平常生意普通的餐廳,意外地排著長長的人龍, 我們會感到興趣,甚至疑惑:為什麼忽然有這麼多人來這裡用餐? 是因為餐廳換了一位新的優秀廚師?還是因為餐廳正在舉辦特賣 活動,提供大折扣?於是我們詢問排隊等候的客人,尋找現象的 解釋,然後根據解釋,做出後續行為―加入人龍排隊或轉身離 開。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包括透過觀察別人取得的經驗), 提供了他進行各種「研究」的機會。在這些「研究」中,他觀察 到許多現象(或事件)的來龍去脈。這些觀察提供他對現象(或 事件)成因形成假設的機會,而現象發展(或事件結果)也提供 他驗證假設與形成結論的機會。這些研究增進他對周遭人事物的 瞭解。他可能學到:帶著微笑,有禮貌地問路,比較能夠獲得他 人的幫助;當一個人工作、交友遭遇挫折時,他很可能會情緒低 落甚至暴躁,這時最好別和他發生衝突;當一群人聚在一起時, 比較可能做出平時他們不會做的事情,要小心防範。這樣形成的 直觀心理學知識,常被稱為「百姓心理學」或「常民心理學」(folk psychology)。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非正式研究的確豐富了人們的知識, 讓他們和外界互動時有所參考。可惜的是,一般人做的「日常生活 研究」與科學家做的研究之間,有著關鍵性的差異,這些差異造成 了一般人的「研究結論」不盡正確。這是因為人們的行為常常會受 到許多因素影響,但人們卻不自覺。例如,有一學者在研究中,會 一次呈現兩或三個英文字母為實驗刺激,然後讓參加實驗的人(在 心理學中,習慣稱他們為「參與者」〔participants〕)自由地從其 006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中選出一個他們比較喜歡的字母。研究發現,參與者比較傾向於選 擇那些和他們的姓或名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字母;如在「B、J」中, Jane Wang 比較傾向於選擇「J」。有趣的是,參與者在意識中並未 察覺到這種關係(Nuttin, 1985)。 這些人們不自覺,卻會改變他們行為的因素,影響到人們「日 常生活研究」的品質。例如,人們比較留意發生在眼前的生動事件; 當人們對事情有了看法後,常會不自覺地只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證 據。這些偏差會使得一個人對事情的觀察不夠全面,而偏頗的觀 察會影響他以後收集資料的客觀性。例如,A 同學偶爾看到隔壁 班級發生「甲生攻擊乙生」的事件,這個生動的事件會吸引 A 同 學的注意,甚至讓他形成「甲生具有高攻擊性」的印象。在其後 的日子裡,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會影響 A 同學;一旦「甲生與人 發生衝突」就會特別容易引起 A 同學的注意,並將衝突事件留在 記憶中。也就是說,當 A 同學「重複驗證」自己的結論時,他會 選擇性注意,並記憶那些符合結論的觀察,同時忽略那些不符合 結論的現象。 然而,A 同學在觀看「甲生攻擊乙生」的事件後,形成的「甲 生具有高攻擊性」的初始印象是正確的嗎?可能不盡然,因為 A 同學不知道「攻擊事件」發生之前,甲乙二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兩 人過去的恩怨。而在這個事件發生後,A 同學不自覺地在他對甲生 初始印象的影響下,偏頗地收集符合該印象的資訊,所以 A 同學 對甲生性格的推斷,其正確性是令人質疑的。這個例子說明了不符 嚴謹科學論證的「百姓心理學」不足之處。

1.2.2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人總是對「人」感到好奇,而且古今皆然。所以我們可以在 荀子和孟子的論述中,找到他們對於人性的看法。荀子在〈性惡〉 篇中說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而孟子則持不同的看法, 認為人皆有「仁義禮智」的性善一面。我們也可以在西方早期的 哲學家中看到他們對知識起源的爭辯和理論。這其中對人性與心 智本質的智慧與論點有其值得重視之處,但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以 後,一些學者卻對這些論點產生的模式感到不滿。他們渴望以更 007


心 理 學

客觀的方式探討人類心理的議題,其中代表人物馮特於 1879 年在 德國萊比錫大學裡建立實驗室,企圖以科學方法探討心理議題, 這被視為近代心理學研究的起點。馮特生於 1832 年,1856 年畢業 於海德堡大學;其後在該大學任職,擔任助理、教授等職。1874 年,馮特曾經短暫地在蘇黎世大學教授哲學;1875 年他隨即轉 到萊比錫大學任教。馮特是第一位稱呼自己為「心理學家」的學 者,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的人。一如當時其 他的學者,馮特的學識是廣博的;他大學畢業時,獲得的是醫學 學位,之後曾任傑出物理學家兼生理學家漢姆赫茨(Hermann von Helmholtz)的助理。 受到韋伯(Ernst H. Weber)及費區納(Gustav T. Fechner)兩 位任教於萊比錫大學的知名心理物理學家的影響,馮特在 1862 年 就開始思考如何以實驗的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在一本書的序 言中,馮特寫道:實驗方法終將在心理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只是目前很難被人們全盤的認識到……一旦靈魂被看做是一種自 然現象,心理學也將被看做是一門自然科學,而實驗方法也一定 能在這門科學中更為廣泛地被使用(參見 Hunt, 2000)。於是採用 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心理學誕生了,下列的因素使心理學界推崇 馮特為心理學之父: 1. 馮特建立了第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並身體力行地以實驗 探討知覺與情緒,扭轉了心理學過去的習慣與形象。這個實驗 室在 1883 年被萊比錫大學正式認可為大學的機構,成為當時想 學習心理學人士的求學夢土。 2. 馮特桃李滿門,他指導過近二百名博士生的論文。在這些學生 中,有許多成為重要心理學家或教育家,在歐美大學機構中任 職。 例 如, 詹 姆 士. 柯 鐵 爾(James McKeen Cattell) 任 職 於 賓州大學,是美國第一位心理學教授。史皮爾曼(Charles E. Spearman)是智慧二元論、因素分析、等級資料相關分析法的 提出者,也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他曾經指導過在英國留 學的傅斯年。緹欽訥(Edward B. Titchener)是康乃爾大學的 教授,也是結構學派的最重要推動者之一。霍爾(G. Stanley 008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Hall)是早期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的最重要推動者,美國心理學學 會第一任主席,也是克拉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3. 馮特本人著作等身,使得心理學成為科學界的一員。例如,他在 1874 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學原則》(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有人認為它是心理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書,因為 這本書是第一本心理學課本,馮特在書中展露了他將科學方法 導入心理研究,使心理學成為科學的強烈企圖。

1.2.3 科學心理學的限制 心理學採用科學方法固然受惠於科學研究的好處,但也同時承

圖 1-1 馮特。

受了科學的限制。例如: 1. 科學研究只能處理那些能夠被「實際觀察或量測」的問題。下 面的問題就不能以科學方法加以探討,因為研究者無法在研究 中「操弄」和「觀測」與這個問題有關的變項: 關公和岳飛,哪一個武功比較高? 這是一很有趣的問題,但是它卻是一個難以被科學研究的問 題,因為這個問題中的兩個主要變項(「關公的武功」和「岳飛的 武功」)無法在實際的研究中操弄和觀察。所以沒有心理學家會探 討類似「人是否有靈魂」這樣有趣的心理問題,因為研究者目前無 法客觀地在研究中觀測靈魂,並加以操弄。 2. 當一個議題牽涉個人的價值觀時,無法以科學法加以探討。科 學家將研究議題分為兩類:可檢驗真假的問題與牽涉個人價值 觀的問題。前者例如:「臺灣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比臺灣成年 女性的平均身高高」。這是一個針對身高的「客觀陳述」,在 理論上,這類陳述是可以被檢驗真假的;研究者只要找到學界 接受的成年定義(法律的定義),測量所有成年人的身高,然 後比較男性與女性的平均身高就可以驗證上述陳述是否為真。 後者例如:「在家人與醫師都同意的情況下,醫院可以對病人 進行安樂死的程序」或者「同性婚姻應被法律允許」等議題。 這些陳述反映了一些人的價值觀,科學研究是無法驗證價值觀

009


心 理 學

的對錯,所以這類議題無法以科學方法檢驗它們的真偽。當然, 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研究者可以藉著科學方法收集人們對陳 述內容的意見或態度,並利用收集到的資料達到目的。例如, 在規劃下一年度的研究經費,單位的行政人員需要決定,心理 學研究的經費在新年度裡,是否仍然要保持現有的規模或是可 以刪減。這位行政人員可以收集經費委員會的委員們對「心理 學是一門重要的科學」的看法,然後根據多數委員的看法訂定 決策。在此要再次強調的是,無論委員們的看法為何,都不能 驗證「心理學是一門重要的科學」這個陳述的對錯或真假。 3. 道德上的考量也會讓一些研究議題無法以科學實驗的方式進行 研究。例如:某位研究者懷疑,大腦的某個部位和人類的攻擊 性有關。雖然理論上可以找一些人為研究的參與者,破壞他們 的大腦,然後客觀觀察這些人的攻擊性有沒有變化;但是在我 們的社會中,這樣的實驗操作違反社會的規範和人們的道德觀, 所以,這類研究是無法實際進行的。在心理學界,對研究者進 行研究時的道德要求有著嚴謹的規範,所有的研究需要經過研 究倫理委員會的審查才能進行。研究倫理委員會關切研究是否 對人類參與者有任何生理及心理傷害,並會要求研究者必須取 得參與者或其監護人的同意後,始得讓參與者參加研究。

1.2.4 科學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如前所述,人類對心靈的探索有悠久的歷史,科學心理學卻 是一門年輕的學問;不過它的發展軌跡和一些資深的科學學科頗為 相似。一般人認為,科學的發展是透過科學家的研究,不斷地累 積知識,使得該學科逐漸地進步。孔恩(Thomas S. Kuhn)是一位 物理學家,也是一位科學哲學家。他根據對物理學的演進分析以 及從心理學家皮雅傑(Jean Piaget)的幼兒智慧發育理論得到的靈 感,提出一門科學的發展,其實並非線性成長。孔恩指出,在某 門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會處於「常態科學期」(normal science),接著進入「革命科學期」(revolutionary science);然 後又回到「常態科學期」。這種「平衡—變動—平衡」交替出現, 使得該門科學循著螺旋式的階梯軌跡迂迴前進。 010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當一門學科處於「常態科學期」時,該學科的多數學者對於 這門學科的研究使命以及達成使命的手段持類似的看法;所以他們 會用眾所公認的研究手段,探討眾所公認的重要議題。當研究完成 後,他們會將研究結果發表在他們所推崇的學術期刊中,提供大家 檢閱,並重複驗證。孔恩用學派範典或「派典」(paradigm)一詞 來稱呼研究者對這門學科的共識。 當一門學科處於「常態科學期」時,雖然該學科的大多數研 究者對該學科謹守相同的派典,成為學界的主流,但是孔恩指出, 這時仍然會有少數另類研究者從事非主流的研究;他們以不同於主 流的方法,探討不同於主流的議題。因為這些研究無論是議題或方 法都和主流不一致,研究成果通常無法在主流學術期刊上發表。這 些研究者會自行舉辦小規模的學術研討會,甚至成立自己的學術期 刊,發表他們的研究。 科學理論是學者解釋現象的想法,所以檢驗某一理論的研究 未必會得到支持該理論的結果。在「常態科學期」時,一些不符合 「派典」的研究成果通常會被忽視,歸諸研究誤差或研究控制不良 所致。然而當學界累積了夠多不符合「派典」的研究發現時,或 「另類科學家」發現一些震驚學界的重要現象且無法用主流理論解 釋時,學者們就重新審視當時得令的「派典」,甚至有越來越多的 學者會放棄它,採用新的觀點與方法進行研究;這時,該學科就進 入「革命科學期」。在科學革命期間,一些新的研究取向、議題和 方法會被提出與執行。許多「常態科學期」被忽視的研究議題會在 此時冒出,而這些研究的結果也會被學界謹慎地檢視。經過一段時 間的研究成果累積與整理,一個新的「派典」會漸漸地被該領域大 多數學者採納,經過這「派典轉換」(paradigm shift)的陣痛後, 該學科又進入另一個新的「常態科學期」了。 有人認為心理學的學術發展也符合孔恩對科學演進的陳述。 當馮特建立實驗室進行心理學研究後,他的研究取向(探討人類意 識)和研究方法(科學實驗法)是當時許多心理學者追尋的「派 典」。1920 年前後,一個新的「派典」出現了;在其後長達半個 世紀裡,許多心理學家的工作是以大白鼠、鴿子、狗以及各種動 物為研究的參與者,摒除意識問題,分析動物行為的學習與表現規 011


心 理 學

律。到了 1960 年代後期,心理學的主流研究又生變化;這時的「派 典」是以各種方法探討認知能力(知覺、感覺、記憶、語言、問題 解決、決策、推理等等)的心理機制,而參與者則是以人為主,雖 然有時也包含各種動物。「派典」的改變也影響了學界對心理學 的定義;在馮特的年代,心理學是「探討心靈或意識的科學」; 在 1920 到 1970 年代,心理學是「探討行為的科學」;在 1970 年 代後一直到今天,心理學是「探討心智與行為,以及二者關係的科 學」。在可預見的未來,心理學的定義可能會成為「探討心智、大 腦與文化三者互動的科學」。 當然,在心理學的發展演進過程中,除了前述的三個研究派典 的轉換之外,還有許多重要的研究取向(也有人稱它們為「學派」 〔schools〕;見表 1-1);下文將選擇其中幾個做簡單的介紹。

圖 1-2 美國心理學會的創始會長霍爾(Stanley Hall,第一排左起第六人)二十世紀 初在美國克拉克大學舉辦一國際會議,與會的知名心理學家包括:緹欽訥(左二)、 詹姆士(左三)、威廉史登(提出 IQ 概念者,左四)、佛洛依德(左七)、榮格(左 八)等人。 012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1.3 心理學簡史 此處所謂的「古典」,只是以目前最盛行的研究取向(認知心 理學)作為區分的標準;如果一個研究取向盛行年代是在認知心理 學盛行之前,則將被視為是古典的研究取向。

1.3.1 結構學派 馮特研究心理學的焦點在探討人類的意識結構,他提出藉助科 學分析解構人類的意識經驗,以找出意識組成的基本成分。這思維 應是受到當時其他科學在確立基本單位後蓬勃發展的影響,例如物 理的原子學說、化學的元素學說以及生物學的細胞學說。同時英國 的經驗主義哲學家也認為心智的內涵是由簡單的意念彼此透過聯結 而變得越來越複雜。馮特進一步認為,探討人類意識的結構或其組 成元素,應該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實驗。他要求人去解析自己的知 覺或情緒經驗,這種研究方法稱為「內省法」(introspection)。 在使用「內省法」的實驗中,參與者會被要求進行一些「心理作 業」,例如,聽一些聲音、看一些視覺刺激、讀一段文章或算一些 數學題目等等,並在其後進行內省。我們可以用一個虛擬研究說明 馮特的實驗。

表 1-1 心理學不同學派整理 研究取向

簡述 採用內省法探討人類意識的結 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 構亦即基本組成結構 探討為什麼人(或某種動物) 功能學派(Functionalism) 會發展出某種(心理)特質

具代表性的心理學家 馮特(Wilhelm M. Wundt) 詹姆士(William James)

心理動力(或分析)學派 (Psychodynamic)

探討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及潛意 識對其造成的影響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榮格(Carl Jung) 阿德勒(Alfred Adler)

行為學派(Behaviorism)

因為人類心靈是無法客觀研究 的,所以心理學家應該將研究 集中於探討動物的行為

華生(John B. Watson) 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

認知學派(Cognitive)

研究的重點在於探討人類的知 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功能的 心理機制

艾賓浩司(Hermann Ebbinghaus) 皮雅傑(Jean Piaget)

社會文化取向的研究 (Social-cultural)

在探討一個人的行為與思維時, 海德(Fritz Heider) 應重視此人所屬的文化和社會 費司汀格(Leon Festinger) 環境對他的影響 夏赫特(Stanley Schachter) 013


心 理 學

在一個研究中,馮特和他的學生希望探討外界的刺激會在人類 的意識中引發何種反應。在實驗中,他們用節拍器控制「嗒嗒」聲 的頻率(有時較快,有時較慢),也控制聲音出現的時間長度(有 時只聽幾拍,有時則聽好幾分鐘)。當參與者聽到節拍器發出的聲 音時,他需要仔細檢查自己在這段時間經驗到些什麼(亦即省察自 己意識中出現了什麼元素),然後將內心省察的結果報告出來。在 研究中,參與者不能隨意地內省。他們要根據研究者的要求,進行 準確、有系統的自我檢視。通常,研究者會要求受試者在實驗中檢 視各種「生命要素」(如感覺、知覺與情緒),以及一些能引起「生 命要素」反應之刺激(如聲音、光、顏色等等)的狀況。所以在實 驗中,參與者可能會報告「快節拍會引起激動的感覺」、「慢節拍 會引起放鬆的感覺」、「嗒的聲音出來時,會先引起緊張感,然後 會出現微妙的放鬆感」等等。 為了精密控制實驗的進行,馮特在實驗中採用的許多器械, 包括能夠記錄千分之一秒的計時器或是能夠呈現短暫刺激的速示 器(見圖 1-3 臺大心理系的馮特鐘擺型速示器〔Wundtś pendulum tachistoscope〕)。藉由這些實驗設備,馮特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 象。例如,參與者對聲音的反應時間會受到實驗指示的影響。馮特 給予下面兩種指示:(1)聽到聲響後立即說「聽到」,(2)聽到 聲響後立即「覆誦」該聲響。經過比較,接受前一指示的實驗參與 者,他們的反應時間比接受後者的快。這是第一次有人以實徵研究 圖 1-3 臺 灣 大 學 心 理 系 所 存之馮特鐘擺型速示器 (1903)。

資料顯現感覺(sensation)和知覺(perception)的不同,也開創了 以「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這個測量指標來探討心智運作的 研究策略。這個策略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是認知心理學 家探討心智運作的重要方法。 根據這樣的研究結果,馮特認為研究者可以透過「內省法」在 研究中將意識結構――亦即意識的基本成分――解析出來,一如化 學家將某種物質的基本成分,亦即其組成的化學元素,解析出來一 樣。雖然馮特心理學研究的廣度不止於「意識結構」的分析,但是 這方面的研究是馮特研究的中心議題,所以後人稱馮特及其追隨者 的心理學想法及做法為「結構學派」。

014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馮特對心理學界更重要的啟發是,他的研究方式顯現了科學實 驗的特徵;亦即研究者改變刺激的某些因素(例如前面例子中,以 不同節拍、長短不等的時間呈現聲音),測量人的感受或反應(參 與者對意識內容的內省報告或反應時間長短)。在當時,這種做 法對其他心理學家有著示範和引導的作用,所以在馮特成立實驗室 後,他的研究取向很快地吸引了眾多的心理學者進行類似的研究, 他的學生緹欽訥更是在美國積極推廣結構學派的研究典範。可惜的 是,結構學派的學術風潮快速沒落;從今天的角度看,造成結構學 派殞落的原因可能有下列: 1. 科學研究的關鍵是在研究程序和結果公開後,可以被學術同僚 檢視並複製。但內省法所產生的研究發現因為諸多因素難以被 重複驗證,無法重複驗證的科學研究,沒落是必然的。 2. 馮特的研究或曾觸及人類的知覺,但大多數研究的重點是單純 的感覺;在人類的意識中,感覺在心智歷程中已經是相當基礎 的產物,很難再去分解它的構成元素。換言之,馮特的研究根 本未曾觸及意識中需要或能夠被分解的部分(如「思維」及其 中的歷程)。 3. 研究結果無法應用到日常生活的世界中,解決現實世界的心理 相關問題。 結構主義在心理學引起三種不同的反彈,功能主義心理學反對 馮特以心理結構為研究主題,完形心理學反對馮特以成分分析為研 究手段,心理動力論反對馮特以意識內容為研究目標。

1.3.2 功能學派 一如其他早期的學者,詹姆士(William James)是一位博學多 聞之士;他有醫學學位,曾經在南美洲進行博物學研究,也曾經加 入德國生理學家漢姆赫茨的實驗室。更有趣的是,這位從來沒有在 大學選修過心理學課的人,曾經自嘲―― 1875 年他在哈佛大學開 授的「生理心理學」是他聽的第一門心理學課。詹姆士在 1890 年 出版了《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一書;在當 時,這本書被認為是心理學的重要著作,也使得詹姆士被後世學者 015


心 理 學

尊稱為美國的心理學之父。 詹姆士受到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演化論中天擇說的影 響,認為生物的每一特徵必定具備某種特定的功能,有利於生物在 環境中生存,才會流存於世。意識是人類的重要特徵,它對人類的 生存必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心理學家自然應該研究意識。但他認 為,意識是動態的,其中各種元素接二連三地出現,還會混雜在一 起互動,很難將彼此分開單獨檢視。詹姆士認為,以內省法研究意 識的結構是註定不會成功;他用了好些生動的比喻來說明,為何馮 圖 1-4 詹姆士。

特式的研究會失敗。他將意識比喻為河流,意識裡面的成分就像是 河中流動的水,所以不可能將流水的某個剖面固定,然後透過剖面 研究河流的成分。他又將意識比喻為雪花;以內省法研究意識的結 構,就像是用溫暖的手接住雪花,觀看雪花的樣子。因為手是溫熱 的,所以當一片雪花落在手上後,手的溫度將雪花融化,雪花就不 再是雪花了,而只是一滴水滴。他又將馮特式的研究比喻為飛快地 打開煤氣燈,看看黑暗是什麼樣子;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心理學原則》一書中,詹姆士提出意識應該是心理學研 究的重點。但是和馮特不同,他認為心理學家不應該研究意識的結 構,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應該是意識的各種「功能」(例如推理、注 意力、意願、想像、記憶、感覺等),尤其是探討這些功能對人類 適應及生存在這個複雜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亦即,詹姆士強調, 心理學應該「實際」,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應該能夠對人類生活有所 貢獻。 雖然功能學派的學者有著一致的研究方向(探討意識的生存 功能),但他們卻沒有一致的研究方法,對其研究的結果也沒有一 致的解釋。他們強調心理學研究的應用性,所以研究顯得與基本 的心理議題(如結構學派學者所研究的意識結構)無關。受到這 些因素的影響,功能學派也沒有在心理學界產生令人矚目的成果。 然而,一些功能學派的看法還是在心理學中傳承下來;譬如它影響 到行為主義對於環境刺激與行為後果的重視。另外,演化心理學家 (evolutionary psychologists)認為,許多人類的心理機制(包括記 憶、情緒等)對人類的生存有著重要功能,他們也用演化的觀點來

016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解釋一些人類的擇偶或情緒行為。例如,演化心理學家認為,對男 人而言,妒忌這種情緒有助於他們基因的傳承。一個有善妒基因的 男人比較會採取行動來保護他的伴侶,從而有助於他留下自己的子 嗣;當這種人有較高的機率傳遞他的基因時,會使得善妒基因經過 一代代的選擇性傳承後,變成多數人類的特徵了。

1.3.3 完形心理學派 詹姆士從根本質疑結構主義的取向,但是還有一些心理學家承 認結構的重要性,但不認同馮特主張找到結構的個別成分就足以瞭 解心智運作。他們認為當不同成分組成整體的時候,會浮現出個別 成分所不具備的新特質(emergent properties),一旦整體被拆解成 個別成分時,這些特質就消失了,例如把四邊形的四條線拆開後, 對角線就消失了;水被分解成氫氣與氧氣後,它 0℃結冰,100℃ 氣化的三態變化就不復可見。所以這些心理學者提出一個觀點:完 整物體所具有的特徵,其實大於其各部分的總合。他們主張研究知 覺意識,需從全體刺激在結構完好時入手,而非將其作成分的切 割,這觀點被稱為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德國心理學 家魏泰謨(Max Wertheimer)是完形心理學的創始者,他最著名的 成就之一是發現所謂的「似動現象」(apparent motion),對物體 移動的感覺提出解釋。1910 年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時, 一次回家旅途中火車停停走走,引起他注意到窗外景物的動態。當 火車停止時,見到的房舍樹木是靜止不動的;但火車開動後,它們 似乎不斷地往後退去,這使他開始思考不會移動的景色為何會在火 車前進時產生移動知覺? 魏 泰 謨 湊 巧 在 下 個 火 車 站 買 到 一 個 閃 光 鏡 玩 具(toy stroboscope),連續閃現稍微不同的物體能夠造成動畫的感覺,例 如一匹奔跑的馬。這如同我們今天常見的有間隔距離的霓虹燈依次 閃亮,會產生光影從一處移到另一處的感覺。他回到學校後,開始 利用從前的老師舒曼(Friedrich Schumann)給他的速視儀在兩位 年輕助手柯樂(Wolfgang Köhler)與考夫卡(Kurt Koffka)身上研 究這個現象。1912 年他發表了經典論文〈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 對這個被稱為 ψ 現象(phi phenomenon)的運動知覺提出說明;這 017


心 理 學

篇文章被認為是開啟完形心理學的經典之作,而他的兩位助手柯 樂與考夫卡後來也都成為完形心理學的健將。完形心理學提出了 許多知覺組織結構的原則,這將於第四章〈感覺與知覺〉的部分談 到。這些百年前發現的知覺組織原則,最近發現它們是具有腦部神 經基礎的。魏泰謨當初用來研究似動現象的同型號儀器―舒曼速 示器―目前世界僅存兩臺,其中一臺被臺大心理系所珍藏(見圖 1-5)。 事實上,完形心理學的貢獻不僅在於解析人類知覺,完形心 圖 1-5 臺灣大學所收藏之舒 曼轉輪速示器(1899),這 是碩果僅存的兩臺同型速示 器之一。

理學家魯汶(Kurt Lewin)是社會心理學的創始者,根據完形心理 學的概念,他首先意識到人在眾人中和個人獨處時會有所不同。他 援引物理學的場域論(field theory),指出人在團體中,和物體在 重力場或電磁場中一樣,會因其所在位置或角色受到四周氛圍的影 響,使其行為和單獨一人時有所不同。他因此提倡心理學不只應該 研究個人單獨行為,也要研究一群人在一起時的行為。他從德國移 民到美國後,成為第一位重視並研究社會行為的學者。

1.3.4 心理分析學派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和馮特一樣,注意心理結構的成 分,但是他將重心從意識經驗轉移到意識不到的歷程。佛洛依德 出生於 1856 年;四歲時,隨著父母搬到維也納,他八十三年的生 命大多待在這個城市求學、居住與工作。1881 年佛洛依德從維也 納大學畢業,取得醫學學位。他曾在柏林一家醫院擔任神經科醫 生,但真正讓佛洛依德事業起飛的,是他回到維也納開設「神經 精神診所」。在那裡,他與好友布萊爾醫生(Joseph Breuer,亦為 生理學家)一起寫下第一份精神分析的個案報告,並讓心理分析 (psychoanalysis)方法得以萌芽。 相較於結構學派與功能學派重視人的意識經驗,心理分析學派 (Psychoanalytic Approach)重視意識以外歷程對人的影響。佛洛 依德認為,人類的「意識」只包含能被人們覺知的那一部分訊息, 還有更多人們平常無法覺知的訊息藏在「潛意識」(unconscious) 中。在潛意識裡,存有這個人不願面對的訊息(如童年的傷痛經 驗),以及這個人不合社會規範的慾望及本能傾向(如隨時展現 018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對性的慾望)。雖然人們平時不會覺知潛意識中的訊息,但是這 些訊息卻不知不覺中影響人類行為。一個人有時會因為這些訊息的 影響,做出社會認為的「病態」行為。對佛洛依德而言,心理醫師 的工作是找出影響個案做出「病態」行為的潛意識訊息。雖然在一 般的情況裡,心理防禦機轉(見第十二章〈性格〉)使得人們無法 觸及潛意識中的訊息,但佛洛依德提出,醫師可以透過精神分析的 方法,趁著防禦機轉薄弱的時候(如在夢境中偶爾的口誤;在輕鬆 的情境下對事物的自由聯想),收集個案深藏的潛意識中的訊息, 並分析這些訊息可能代表的意義及對個案行為的影響。佛洛依德認 為,當醫師將心理分析的結果呈現在個案面前時,可以治癒個案的

圖 1-6 佛洛依德。

「病態」行為。 佛洛依德的理論對一些在實務界工作的臨床心理學家如榮格 (Carl Jung)與阿德勒(Alfred W. Adler)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些 臨床心理學家運用佛洛依德的理論與心理分析的方法來診治求診的 個案,也進一步地修正或深化佛洛依德的理論。在心理學史上,可 能沒有人像佛洛依德一樣,受到那樣多的推崇與詆毀。不管對他的 批評是如何惡毒,對他的讚賞是如何崇高,佛洛依德的理論雖然還 對部分的心理學領域(如心理病理學、臨床心理學及發展心理學) 有過重大的貢獻,但在目前學術的心理學中,佛洛依德的理論可說 是沒有明顯的影響力。不過佛洛依德提醒了心理學家要注意無意識 (或潛意識)歷程的存在,這些歷程在現代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確 實證明對於人的心智與行為有重大的影響。我們也不要忘記,過去 對於佛洛依德理論的批評著重於它無法進行科學檢驗,而不是檢驗 之後被證實完全錯誤。有些人認為心理分析論心理學在人類精神文 明上是一項重大的發明或貢獻,尤其對文學藝術或精神醫學影響更 是明顯。但它的科學性或許要等待心理學更進一步的發展,才能被 證實或否定。

1.3.5 行為學派 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由於未能建立嚴謹的科學研究方法,在 二十世紀初造成心理學這個新生兒的一片混亂(Wozniak, 1997)。 這促成了心理學行為學派的興起。行為學派承襲了功能學派注重環 019


心 理 學

境與強調致用的觀點,但卻改進了功能學派對科學方法的忽略,它 以嚴謹的實驗取向,創造了心理學的第一個學術高峰。科學的心理 學沒有夭折,而能立足在今天的學術界,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功不可 沒。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主張如下: 1.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的科學;所以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是個體 表現出來的可觀察行為以及環境中引發行為反應的刺激。 2. 行為是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而環境則提供引發行為發生的刺激。 「刺激」和「反應」會依循著一定的原則彼此連繫,心理學的 研究目的就是發現從刺激引發反應的規則。 3. 任何複雜的行為都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簡單的「刺激」和「反應」 的聯結,「刺激」和「反應」的聯結,從人類到任何動物都遵 循著相同的法則運作。 4. 研究者可以用環境中的線索來完全解釋行為,不需要動用行為 者「內部」的心理歷程來解釋行為。所謂的「心靈」猶如一個 夾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黑盒子」(圖 1-7),而非心理學需要 或有能力去探討的對象。 圖 1-7 行為學派將心靈視為 無法探究的黑盒子,專注於 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

刺激

心靈

反應

黑盒子 華生(John B. Watson)或許是最賣力推銷上述概念的心理學 家。他和另一位心理學家不約而同地在 1912 年使用了「行為主義 者」(behaviorist)這個字眼。1913 年,華生在哥倫比亞大學演講, 題目是:「行為主義者觀點的心理學」,演講的內容隨後發表於《心 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這本影響力極大的學術期刊。 在這被視為是「行為主義者宣言」的文章中,華生寫到:「行為主 義者眼中的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分支;是一個完全客觀,實驗性的 科學。這個理論的目標是預測並控制行為。內省並不是心理學方法 的必要部分……」(Watson, 1913)這段話清楚地揭示了行為主義 上述幾個基本理念。華生曾經嚴厲地指出,心理學之所以沒有成為 020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一門真正的自然科學,正是因為心理學家將研究用於探討「看不見 的、主觀的、無法精確定義的意識過程」。他認為使用內省法探討 意識的結構,會導致研究者之間進行無休無止的辯論,因為意識是 無法客觀觀察的現象,而內省法是一種無法得到客觀數據的研究方 法。基於這些原因,華生提出「行為」才是心理學應該研究的唯一 對象。 華生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行為觀察進行心理學研究。他承襲 了經驗主義哲學中「聯結」的思想,認為時間接近的事件會彼此聯 繫。他一個有名的實驗顯示「恐懼」是透過聯結而學習到的:小雅 伯(little Albert)原來並不懼怕毛茸茸的大白鼠而願意與它親近, 但是有一回當小雅伯正在撫摸大白鼠時,華生突然製造了一個極 大的聲響,嚇了雅伯一大跳,從此以後雅伯看到大白鼠就怕,再也 不敢和它親近了。華生因而認為只要瞭解個體過去與環境的互動歷 史,心理學家可以預測一個人的行為;而透過操控一個人的環境經 驗,心理學家可以約束或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完全無須訴諸人的內 心歷程。所以他曾發出豪語:「給我任何一個小孩,我都可以把他 教育成你所要的人。」這是非常強烈的後天經驗論。 其實在華生鼓吹行為主義前,其他學者已經企圖用一些簡單 的規則來解釋動物的複雜行為。巴甫洛夫是一位俄國的實驗生理學 家。他曾經致力於消化系統方面的研究。他以狗為實驗動物,發現 狗受到食物的刺激,會「反射式」(reflexive)分泌消化液。1897 到 1900 年,在他研究「胃反射」時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當食物 還沒進入嘴巴或胃,狗只要看到飼養者的身影或聽到他走路的聲 音,就會分泌出一些胃液和唾液。巴甫洛夫原本認為這是一個會影 響實驗正確性的惱人現象,但是後來他反而對這個現象感到興趣, 希望瞭解這個現象的背後機制。一種很直觀的解釋是,狗「意識」 到「進餐的時間快到了」,而這個「念頭」使得狗開始分泌各種消 化液。可是堅決反對心理學的巴甫洛夫不願意接受這種「唯心」的 解釋。他認為這個現象背後一定有「生理因素」,所以開始做實驗 探討這個現象。有文獻提及巴甫洛夫不喜歡心理學,但是他的這個 發現卻開啟了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研究,動物能夠將相近出現的刺激 (餵食者的身影或腳步以及食物的出現)連接起來,引發原本食物 021


心 理 學

導致的生理性反射,這種現象後來被稱為「古典制約學習」或「古 典條件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利用它 發現了很多心理學現象,此將於第六章〈學習〉詳細介紹。但是巴 甫洛夫不能算是行為主義學者,他是想用這種行為推論複雜心智歷 程如何在大腦皮質中運作,所以他寫了《條件反射:有關大腦皮質 的生理活動》,他在書中提出一堆符合資料的假設性內在機制。這 種推論內在歷程的作為,其實與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視內在歷程為黑 盒子的做法大相逕庭。 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是另一位發現行為規律的先驅 學者。桑代克原在哈佛大學追隨詹姆士,但因為個人因素轉學至哥 倫比亞大學;後來,他一生的學術生涯都在哥大的師範學院中度過。 桑代克的博士論文探討的是「動物的智慧」。實驗中,他用裝水 果和蔬菜的木箱做了十五種不同式樣的「謎籠」(puzzle box), 研究貓如何學習從謎籠中逃脫出來。桑代克在 1898 年 1 月紐約科 學院邀請他做的演講中,公開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同年 6 月, 他在《科學》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數篇相關論文;在 12 月的 《心理學評論》期刊上,他的博士論文成為專題論文(參見 Hunt, 2000)。桑代克的研究發現:貓透過錯誤嘗試(trial and error)的 方法,慢慢地消除錯誤無用的反應,然後將「有效動作」與「逃脫」 的目標聯繫起來。一開始,貓在籠中花費的時間甚多,然後隨著練 習,貓逃出籠子的速度漸漸變快。桑代克認為,這種漸進式的學習 曲線,意味著貓並非真正「明瞭」或「領悟」逃脫的方法。貓是通 過嘗試與錯誤,逐漸學習正確反應和逐漸消除不正確反應,而慢慢 學會如何逃脫謎籠的。桑代克提出了效果率(law of effect)來解 釋他所發現的現象――任何行為導致好的結果,以後它出現的機會 就上升;導致無效或不好的結果,以後它出現的機會就下降。 基於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發現,以及華生的強力鼓吹,行 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蔚為風潮,從美國遍及到全世界,包括中國在 內。隨後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這位研究態度嚴謹,既具創 造力又多產的研究者橫空出世於 1930 年代,他不僅作了很多重要 的學習心理學研究,也致力於推廣行為主義心理學於日常生活,他

022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甚至設計了一個工具學習箱,把自己的女兒放入其內撫養。他更從 行為主義的觀點出發,撰寫出系列討論人性的書籍,如《自由與尊 嚴之外》、《華頓湖二》等都成為膾炙人口的暢銷書。他的努力使 得心理學在華生開始鼓吹行為主義到 1960 年代後期,心理學完全 處於「研究行為的科學」的世代。 行為主義心理學在 1960 年代開始由盛而衰,但這不意味著行 為主義從心理學裡消失了,或被心理學家完全摒棄。事實上,行為 學派提倡以嚴謹的實驗設計研究可觀測的現象至今還是被許多心理 學家奉為圭臬;而行為主義心理學發現的一些學習原則也仍然被廣 泛地運用在教育領域,如特殊教育學者開發的一些促進特殊族群兒 童學習的教學模式,以及其他生活情境中,如廣告設計。

1.3.6 認知科學取向 1970 年代開始,新一波的心理學風潮取代了行為主義,直到 今天。造成行為主義心理學沒落有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越來 越多心理學發現無法以行為主義的原則解釋。在行為學派還盛行的 年代,英國心理學家巴萊特爵士(Sir Frederic C. Bartlett)就發現, 人們會以自己既有的概念解釋其所閱讀的文本。他讓大學生閱讀一 些短文,文中描述的是一些參與者不熟悉的風俗或事物,然後隔不 同時間要參與者一次又一次地寫下對這些短文的回憶。他分析參與 者的回憶記錄,發現他們會將短文的原始內容逐步地融入自己熟悉 的知識架構中;當記憶者的知識架構不同於故事時,他們回憶出來 的內容會隨著保存時距的增長,與原始資料越差越遠。換言之,人 內在的「黑盒子」會主動影響參與者對短文的理解和回憶。對於這 一點,加拿大的心理學家海伯(Donald O. Hebb)在他的名著《行 為建構》(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書中提到,人類心智 具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不全然被環境刺激所左右。 哈佛大學教授米樂(George A. Miller)發現,當實驗者呈現一 些刺激(英文單字、數字、各種幾何形狀、聲音等),請參與者記 住它們時,多數人只能記得其中的 5 到 9 個刺激(Miller, 1956)。 米樂認為這顯示人短暫記憶的容量相當有限,一次只能記得 7±2 個 單位。他以「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來解 023


心 理 學

釋記憶的限制,並提出若我們能將訊息集結成較大的單位「群組」 (chunk)時,則能夠記憶更多的資料。例如,一位研究者以「中、 佳、禧、發、年、餅、秋、財、賞、新、賀、月、恭、年、吃、節」 之字串為實驗刺激,以一個字五百毫秒的速度呈現出來讓參與者記 憶。他會發現,參與者平均能記得大約五或六個字。但是,如果該 研究者將上述字串改成「恭賀新禧、年年發財、中秋佳節、賞月吃 餅」,然後同樣以一個字五百毫秒的速度呈現,則一位瞭解華人習 俗的參與者就能夠記得所有的字,但一位只認得中文字的外國人卻 可能只記得其中幾個字。其差異在於懂得中國習俗的參與者可以運 用黑盒子內的知識,將獨立的四個字組成一個有意義的群組,使得 四個單位變成一個單位。 除了心理學界的研究外,其他學術領域的發展和研究也讓心理 學家重新檢視行為學派的一些做法。例如閱讀下列的文句:

The catsup bottle was being used as a weight to hold the money down, but when the ace of spades fell from his right sleeve, the bottle became a lethal weapon. (選自 Lachman, Lachman & Butterfield, 1979) 閱讀本文的人很可能從來沒看過這個句子或聽過這句話,但 是所有懂得英文和用撲克牌賭博的人都會理解這句話。語言學家指 出,當一個人對某種語言很熟悉的時候,他能夠理解、也能夠創造 「無限多」的語句;這種現象也是行為主義無法解釋的。另外,語 言學家也認為語言的心理運作具有內在結構(亦即一個句子中各個 詞彙之間的意義關係)和規則,而這種「心理結構」觀念並不見容 於行為主義。事實上,知名的語言學家莊斯基(Noam Chomsky) 曾經和史金納有過一場關於語言如何習得與產出的激烈辯論。另 外,電腦科學家設計的電腦能夠表現出像人類一樣的「智慧行為」 (如進行數學運算),也讓心理學者感到衝擊。 心理學家於 1960 年代尋找取代行為主義對人本質的想法。他 們使用當時出現的訊息處理論和電腦中的一些概念,將人類比喻為 「訊息處理者」。人們藉著感覺系統,接收外在訊息。當訊息進入 認知系統後,它們會被「處理」,而處理的結果便是我們對訊息的 024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理解,以及行為的根據(見圖 1-8)。一些早期的認知心理學家更 進一步地用電腦運作來比擬人類認知活動:一個人在執行某種認知 功能時,會以一連串的階段處理收錄的訊息。這些階段具有順序 性,前一階段的執行成果是下一階段的訊息來源。例如,一個人聽 到火警的警報聲,他可能會經過下面的心理歷程:聲音→(察覺→ 區辨→決策→行動規劃)→執行行動。

環境

訊息處理系統

接收器 處理器

記憶

反應器

圖 1-8 訊息處理系統。

在這種背景下,奈瑟(Ulric G. Neisser)在 1965 年寫了一本 名為《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的書,正式開啟了認 知心理學的時代。在書中,奈瑟對認知心理學的定義是:研究人們 如何學習、儲存、運用和組織知識的科學。亦即,記憶、思維、決 策、問題解決、語言等被行為學派認為是黑盒子裡的東西,都是心 理學研究的範疇;而心理學的定義應該改為「探討行為與心智,以 及二者關係的科學」。雖然認知心理學家不認為行為是心理學研究 的唯一重點,但他們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沿襲了行為學派的精神。認 知心理學家多在實驗室中,採用實驗法,進行嚴格控制的實驗。當 然,也有一些認知研究會在控制較差的「真實環境」中進行;如在 賭場中探討人們做「決策」和做「選擇」的心理機制。做這些實驗 時,研究者還是會盡量地控制研究,以防止研究結果受到規劃之外 的因素影響。 認知取向的心理學目前仍是心理學研究的主流,然而一些新的 思維還是在心理學界中出現。認知心理學家除了進行實徵研究外, 也會利用電腦演算來模擬人類在進行認知運作時的種種狀況。由於 人類的認知系統非常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變項不少,有時在 025


心 理 學

無法一一控制或不知何者為關鍵時,認知心理學家會利用計算軟體 來評估各種可能,他們將變項設定在不同狀況,讓電腦進行模擬, 以便判斷何種設定狀況能產生最逼近人類真實表現的模擬結果,在 1980 年代頗受重視的聯結論者取向(associationist approach)即採 取這種方式。近來所謂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研究策略, 也是遵循這種策略。雖然這種方式不能肯定人一定是如模擬狀態般 地進行內部運作,但這種策略能夠協助認知心理學家摒除一些不可 能的狀態,而將研究的注意力放在幾個可能的模型上。同時,這類 研究成為心理學與工業界互動的橋梁。

1.3.7 社會文化取向 前述的討論顯示,不同取向的研究者探討行為與心智關注不 同的層次與目的:有的描述行為現象並歸納共通原則,有的尋求背 後的有意識或無意識機制,有的探討其運作的神經歷程,有的推 論其演化的過程。心理學中有些採取社會文化取向(sociocultural approach)的研究者則希望從更高的社會文化層次分析一個人行動 與思維的運作。社會心理學家艾煦(Solomon E. Asch)發現在團體 中,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會受到團體中其他人看法的影響。他讓實 驗參與者判斷三條長短不一的線段,決定哪一條線段和目標項線段 一樣長。他刻意安排七位同謀者和參與者一起進行實驗,但故意選 擇錯誤的線段。實驗結果顯示,有 76%的參與者至少有一次會隨 著其他人選擇錯誤的答案;有 11%的參與者幾乎每一次都隨著其 他人做錯誤的選擇(Asch, 1951)。 每一個社會團體都有其成員共同認可的行為思想法則。上述的 研究顯示,人的行為會因為這些共識的影響,扭曲自己的想法而做 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行為。文化指的是居住在某一區域中的人,所持 有的一組行為思想法則;這些法則通常和人們的核心社會關係(如 家庭與職場)與重要價值觀(如宗教和道德)的設定及其運作規範 有關。為了探討文化與行為的關係,有心理學家概括性地將西方文 化(包括美國、加拿大、西歐諸國、澳洲、紐西蘭等地的文化)和 東亞文化(包括中國大陸、臺灣、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等地 的文化)對比,然後探討不同文化對不同地方之人的行為的影響。 026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他們將西方文化稱作個人主義文化(individualism),因為生長在 西方文化的人自小被教導要發展、珍惜自己的獨特性。他們稱東亞 文化為集體主義文化(collectivism),因為生長在這種文化中的人, 自小被教導要和團體中的其他人保持和諧良好的關係,也被教導一 個人應對家庭、社會與國家盡一己的責任。 有一研究以三十八位先祖來自歐洲的美國大學生和三十八位南 韓的大學生為對象,分析他們對一些圖形的喜好。這些圖形都是由 九個小幾何圖案組成。在有些圖形裡,有一個幾何圖案和其他圖案 不一樣(圖 1-9A,獨特少數圖形), 在另一些圖形裡,則包含二 到四個不同的幾何圖案(圖 1-9B,非獨特少數圖形)。研究結果 顯示,在兩類圖形中,美國學生比較喜歡「獨特少數圖形」,韓國 學生比較喜歡「非獨特少數圖形」(Kim & Markus, 1999)。造成 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就是兩類文化的差異:西方文化強調個我的獨 特性,東亞文化則強調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而非突出。 (A)

圖 1-9 在 A 與 B 兩 組 圖 形 中,歐裔美國大學生較喜歡 A 組圖形,韓裔學生較喜歡 B 組圖形。

(B)

1.3.8 神經科學取向 在 1960 年代後的學術界中,除了認知心理學與認知科學蓬勃 發展外,研究腦部運作的神經科學(neuroscience)也有大幅進步。 二十世紀末,有些認知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體會到他們共同對心理 學一個古老議題――身心關聯性――感到興趣。這種共同興趣來自 具啟示性的發現與新技術的推展。前者包括腦部刺激能改變心理 感受:例如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心理學家奧馳(James Olds)發現動 027


心 理 學

物可學會按槓桿刺激自己腦內的多巴胺系統,並樂此不疲;其次, 服用血壓胺回收阻斷劑「百憂解」可以讓人不再憂鬱。相對的, 行為經驗也可以改變腦部的功能與結構:生理學家休伯(David H. Hubel)與魏叟(Torsten N. Wiesel)發現剝奪視覺經驗會改變貓的 視覺皮質結構及其對視覺刺激的偵測敏感度;柏克萊加大心理學家 羅森茲懷(Mark R. Rosenzweig)發現從小優裕的飼養環境會增厚 老鼠的視覺皮質並使牠變聰明;隨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理學家孟 卡叟(Vernon B. Mountcastle)發現猴腦中與注意力投射有關的細 胞活動;最後神經發育學家史培里(Roger W. Sperry)發現人的左 腦與右腦半球在切斷胼胝體而無法聯繫之後,各自有獨立不同的功 能與意識。這些研究引起了各領域學者與社會大眾的矚目,同時也 顯示了人類的心智運作可能的神經基礎。 然而促成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結合,探討人類身心問題的臨門 一腳,則來自人類大腦影像技術的發展,諸如腦電波與事件相關電 位(EEG/ERP)、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腦 磁 圖(magnetoencephalogram, MEG) 等。 同 時操弄人腦活動的技術也逐漸出現,如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與腦深層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等使得神經與行為間推論因果關係成為可能。這些日新月 異的腦部活動偵測與刺激技術,使研究人類心智的大腦機制蓬勃 發展。這些腦部活動記錄與操弄的研究,已經遍及認知心理學中 的每一個領域,諸如知覺、注意、學習、記憶、語言、思考、決 策等,更逐步從認知(cognition)擴及到情緒(emotion)與意圖 (intention),甚至涉及到社會認知及意識狀態等複雜運作。同時 這些技術所測得的腦部活動,提供了足以銜接語文主觀報告與行為 客觀量測的新指標,讓各式假設得到更多科學驗證的機會,並造成 認知理論與神經科學構想的新整合,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這使得 認知心理學家不但能夠在理論上建構出行為或思維背後的心理機 制,更能夠為這些抽象機制在大腦中找到相關的腦區與神經活動, 甚至建立彼此間的因果關係。 腦與認知關係的實驗探討,從羅馬時代的賈倫就已經開始, 但一直僅能從腦傷病人的症狀去推論,傳統上稱之為神經心理學 028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neuropsychology)。然而腦影像技術與腦刺激技術的使用,使 得這些研究可在正常人身上進行,大大地擴展了認知心理學的研 究深度與廣度。在邁入 1980 年的某一晚,神經科學家葛詹尼迦 (Michael S. Gazzaniga)與前述的認知心理學家米樂在紐約出席一 場有關腦如何產生心智的研討會,在計程車上共同為這個結合認知 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新領域想出名稱――認知神經科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它立即成為心理學中快速成長的次領域。一個研 究以 1950 年到 1996 年將近五十年間的心理學期刊為範圍,計算四 個心理學領域(心理分析學派、行為學派、認知心理學、包含認知 神經心理學的神經科學)所發表的論文在全體心理學的論文中所占 的比率,研究結果可歸納出下列幾點:(1)心理分析學派的論文 極少,顯現它在學術研究上已從主流、科學取向的心理學中式微; (2)從 1970 年認知心理學漸受重視後,行為學派的研究顯著地減 少;(3)與認知心理學相關的研究穩定地增加,已經是最受重視 的心理學派;(4)神經科學論文的比重逐年上升,日益受到心理 學界的重視。

1.3.9 不同取向的整合 循著上述心理學發展的歷史脈絡,到了二十世紀晚期,有關心 智的探討除了從表面行為又回歸到內心機制外,還發展出兩個新的 研究取向。其中一個方向是強調文化對於心智運作的影響。近百年 來心理學體系的發展是以歐美思維作主導核心,但隨著心理學的成 熟與普及,不同文化的心理學家開始重新思考心智運作在各文化中 的普同性與差異性。文化一方面需透過經年累月的心智活動產生, 但也回過頭來孕育、調節我們的心智,故兩者之間具有脣齒相依的 關係。瞭解心智歷程中有哪些共同基本運作是超越文化的,又有哪 些是深受文化節制的,而調節的機制為何,近年來已經成為心理學 研究的重點議題。雖然有些學者強調共通的部分,有些學者強調差 異的部分,但探討心智運作需重視文化脈絡已是這個領域的共識。 心理學另一個發展方向是探討與腦或神經科學緊密的結合,探 討心智運作的生物機制。研究的課題從感覺與行動一直到思想與情 意,而鑽研的層次則從系統結構化約到基因分子。由於神經科學的 029


心 理 學

進步,被行為主義心理學視為「黑盒子」而排拒的大腦,重新成為 心理學家探索認知、情緒與社會運作的重心。「心腦科學」(mind and brain science)這一新興研究領域已成為心理學二十一世紀的主 題。層出不窮的研究證據顯示,心智與大腦間的關係絕非單向而是 互為主從,心智活動固然受大腦調節,但心智活動也可以改變大腦 的結構與功能。 這兩個學術潮流乍似背道而馳,一朝生命科學的方向發展, 強調心智的生物與演化基礎;另一朝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專注於心 智活動的精神與文化層面。這或許使得一些心理學家預期心理學 將分道揚鑣,導致彼此「道不同不相為謀」的狀態。但事實上, 這兩個學術發展方向,顯示研究心智將成為聯繫文化發展與神經運 作之間的橋梁。心智探索這座橋梁將有助於吾人跨越物質與精神文 明之間的鴻溝。「文化、心智、大腦」將會是二十一世紀心理學研 究的主軸,三者之間過去被認為是各自獨立,但是越來越多的證 據顯示它們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雙向互動關係。上世紀末才剛萌 芽的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與文化神經科學(cultural neuroscience)研究(Rosenzweig & Liang, 2001),現今已如雨後 春筍般地出現在心理學的重要期刊中,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 學院的韓世輝教授即箇中佼佼者(Han, Northoff, Vogeley, Wexler, Kitayama & Varnum, 2013)。面對此一學術發展趨勢,心理學家有 一個難得的機會,結合這兩個方向,去釐清文化系統與神經系統之 間的可能關係,融合心理學過去在文哲與生醫學兩方面的傳統,使 得「文化、心智與大腦」這一條新軸線得以在心理學中貫穿(梁庚 辰,2002)。這新一波的派典移轉在國內外的心理學界已逐漸醞釀 成型。這將是臺灣的心理學建立自身特色的一個機會。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心理學是一個從歐洲啟蒙,在北美開展的科學。一個研究曾經 引用美國心理學會的一項「論文來源地」的調查,結果發現,發表 在該學會所屬期刊的論文中,有 62%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研究者, 29%來自歐洲的研究者,其他地區(亞洲、非洲、中美洲與南美 030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洲)合起來只有 9%(Feldman, 2009)。或許因為心理學在北美洲 的蓬勃發展,使得當地的民眾瞭解並認同心理學的訓練,也使得獲 得心理學學位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多種工作。根據一項在美國的 調查,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三十六種工作中選 擇適合自己職能的職業(Kuther & Morgan, 2010);獲得心理學碩 士及博士的畢業生,也能在大約相等數目的職業中,選擇自己的工 作。 當然,相對於美國,心理學在臺灣的發展還有待努力,一般民 眾對心理學的瞭解更有待加強。然而,因為一般心理學系及心理學 系所的規劃大多是根據心理學中不同專業職能而劃分的,所以下文 也將循著這種劃分方式,介紹心理學的各個次領域以及在美國和它 們相關的工作內容;如此,應有助於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同學進行修 課規劃。

表 1-2 心理學各次領域名稱、研究內涵與工作應用 次領域

研究描述

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者 可能任職的工作

生物心理學(Biopsychology) 研究人與其他動物的行為與心 大多數的生物心理學家在大學 與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智背後的生理和神經機制。 或其他研究機構工作。 neuroscience) 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通常在醫 臨床與輔導心理學(Clinical 探討如何歸類、診斷與治療各 院、學校輔導室等處工作;也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種心理疾病。 有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自己開 設診所為案主提供診治。 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研究人類知覺、注意、記憶、推 絕大多數的認知心理學家在大 理、決策、問題解決、語言等心 學或其他研究機構中工作。 智功能。

除了大學等研究機構外,發展 心理學家也可能在中小學,甚 至社區服務中心工作。有了發 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研究人從出生到老死的一生中, 展心理學家的存在,這些學校 psychology) 各項心智能力的變化過程。 或機構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孩子 的問題,並設計出有效方案幫 助前來機構求助的孩童及孩童 家長。

031


心 理 學

司法心理學 (Forensic psychology)

研究在司法系統工作的各類人 除了大學外,法律心理學家也 士(包括法官、律師、檢察官、 會在各種與司法有關的機構中 證人等)工作時的行為及影響 工作。 他們工作的心理因素。

健康心理學 (Health psychology)

健康心理學家除了在大學工作 研究生理、行為和社會等面向 外,也可以在醫療機構擔任健 的因素對個人健康的影響。 康諮詢顧問等職。

工業及組織心理學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除了公司的人事部門外,工業 探討如何在公司與工廠的環境 及組織心理學家也可以在公司 中應用心理學知識,提昇各項 的研發單位任職,設計更符合 決策與工作效率。 員工使用的制度與工作環境。

工程心理學 (Engineering psychology)

任何製造機具提供人類使用的 廠商都會需要工程心理學家。 探討「人機互動」模式,以使 工程心理學家的介入,一家廠 機具設計符合人類使用。 商便可能製造出更方便使用 (user-friendly)的機具。

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許多 探討人與人之間,以及團體和 社會心理學家可以在廣告公 團體之間的互動方式及影響因 司、市場調查公司、一般公司 素。 的研發及人士部門任職。

性格心理學 (Personality psychology)

因為性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 探討人類行為、情緒、人際互 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他 動等的傾向,以及影響因素。 們可以工作的範疇和社會心理 學家相似。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Educational and Schoo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學探討如何將各種心 理學知識應用在教育上,以提 升教學成效、教室管理、學校 行政效率等事項。 學校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知識以 診斷、處理一些學童在學習上, 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問題。他 們也會提供一般教師教學上的 建議。

運動心理學 (Sports psychology)

探討包括個人心理、訓練及團隊 運動心理學家可能工作的地方 互動等因素如何影響運動員在運 包括各種運動的職業性隊伍、 動場上的表現。 學校及運動中心。

教育心理學家通常在大學從事 研究工作,而學校心理學家則 以在中小學或教育行政機構工 作為主。他們主要的職掌是評 估孩童的心理和學習問題,然 後設計方案處理這些問題。

研究如何測量人們的各種心理 特質(如性格與情緒,甚至異 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任何 常的行為與思維)與能力(如 計量心理學(Psychometrics) 需要「測驗」的機構都可能成 智力、特定領域的知識與技巧、 為計量心理學家的工作場域。 某種特殊能力等),並研判測 驗的結果。

032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代表的是他對心理學研究議題的重要性和 應該如何探討研究議題的看法,所以同屬一個心理學次領域的學者 可能對同樣的研究議題、同一位案主或同一個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 看法與做法。例如,臨床心理學家對心理疾病的判斷、理解與診治 方式,都和他所採取的理論取向有關。下文僅以其中兩種取向為例 子以作說明。 一位服膺「心理動力論」的臨床心理學家除了會收集案主目前 處理事情的能力、在生活中面臨哪些壓力等資訊外,還會收集案主 的童年生活經驗,例如是否曾經遭受過嚴重的心理創傷等訊息。他 會認為案主的這些過去經驗與案主的病情是有關的。 而一位採取「認知/行為」學派的臨床心理學家在理解和處理 心理疾病時,會運用了他們對行為學派(古典和操作制約)的理解, 並納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所以和採取「心理動力論」的臨床 心理學家相比,他們會更關注案主在表現出某些心理症狀時的環境 狀況與心理歷程;例如,案主產生焦慮反應或生理症狀(心跳加速) 前,環境中出現了何種刺激?病人心中的想法為何?因為從行為主 義觀點看,許多不良的情感反應都是因為「制約」而形成的。亦即, 制約使得一個原本中立刺激變得能夠引起情感反應。

1.5 心理學本土化 1.5.1 心理學在華人文化下的發展 心理學在華人文化中已經發展了將近百年,馮特曾有過一位 中國學生,就是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蔡元培生於 1868 年,於 1907 年負笈德國萊比錫大學,習哲學、美學與心理學。他選修過 八門心理學課程,其中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是由馮 特親授,他曾三度親炙馮特的實驗心理學,成為馮特第一位也是 唯一一位中國學生。蔡元培回國後曾擔任過教育總長與北京大學校 長。他在 1917 年支持陳大齊在北大建立中國第一所心理實驗室。 北京大學於 1926 年正式成立心理系。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該系陸 續添購了圖書和實驗設備。蔡元培可以說是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重

033


心 理 學

要推手之一。陳大齊來臺後曾任教臺大心理系與政治大學,並曾擔 任政大校長。 當行為主義盛行時,它對心理學的影響是世界性的。郭任遠與 蔡樂生是舉世聞名的華人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郭任遠出生於 1898 年,於 1918 年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由哲學系轉至心理 系就讀,在修過普通心理學後,他很快就服膺華生的行為主義。當 時心理學界傾向用「本能」解釋行為,這種偏重先天的想法有其 學術淵源及脈絡,當然也可能受到佛洛依德心理分析論的影響。 郭任遠認為本能概念無助於科學家瞭解行為。他於 1921 年在美國 《哲學期刊》(Journal of Philosophy)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主張 有機體除了受精卵的第一次結合動作外,別無真正不學而能的反 應。這個觀點引起哈佛大學的「詹姆士講座教授」麥獨孤(William McDougall)的反擊。然而,郭任遠援引其實驗證據予以說明,指 出一些人們心中的本能行為(如貓捉老鼠、小雞啄食),都是得自 後天學習而非先天本能。這極端觀點使他被認為是「超華生」的行 為主義者。 郭任遠於 1923 年回到中國創辦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之後還曾 擔任浙江大學校長。在國人捐助和美國庚子賠款教育基金團的支持 下,他在復旦大學建立了規模宏偉的心理學院,並繼續採取行為主 義觀點進行研究,獲得豐碩的成果。在當時甚至其後的一段長時間 裡,郭任遠是一位蜚聲國際的中國心理學家。蔡樂生則是郭任遠在 復旦大學所教的學生,也是復旦大學第一位研究生,隨後在美國芝 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所做的貓鼠合作實驗,發現一般人視為 天敵的貓與老鼠可以在行為訓練下,共同合作完成一件工作,這項 實驗不但為郭任遠與麥獨孤早年的爭議提供了證據,也使他在行為 學界名噪一時。 臺灣最早的心理學教育出現在臺灣大學的前身――日據時代 的臺北帝國大學;其於 1928 年成立時,即在文政學部內設立心理 學講座,先後擔任講座的飯沼龍遠與力丸慈圓教授,以臺灣高山 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智能、記憶與色彩觀念(林秀美, 1998)。當時曾從德國購置大批實驗儀器並收集外文之心理學書 籍,臺灣光復後這些設備繼續留存於文學院哲學系內。然而,心理 034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學開始有系統地在臺灣發展則應追溯至 1949 年,具有心理學背景 的臺大校長傅斯年在哲學系教授方東美的建議下,決定由北京大學 畢業之蘇薌雨教授偕同陳大齊、張肖松、鄭發育與倪亮等教授於理 學院內創立心理學系,推動心理學教學與研究(圖 1-10)。其後, 中原大學於 1966 年、政治大學於 1970 年相繼創立心理學系;臺灣 師範大學也於 1968 年將具有悠久研究歷史(設於 1946 年)的心理

圖 1-10 1972 年 12 月臺大心 理系首任系主任退休茶會 合影,臺灣各大學的心理學 前輩與當時臺大心理系的 同仁及學生攝於面對心理 系 舊 系 館( 今 為 博 雅 教 學 館)的普通教室前。第三排 右起第七人即蘇薌雨主任。

實驗室與教育系心理學組(設於 1958 年)整合,成立了臺灣第一 個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根據教育部 2014 年的統計,屬於「心理學類」的高教單位(學 系或研究所)有 35 個;如果再加上一些設立在中央研究院內,也 進行心理學研究的研究機構(如民族所、語言所和社會所),心理 學在臺灣的學研機構並不算少。當然,這波心理學在臺灣的發展趨 勢是因為 1990 年代後,臺灣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所造成的,在一 些新設立的系所,其實師資與研究人力並不算是充沛。 心理學在臺灣的發展基本上和其他地區的發展相同;先有研

035


心 理 學

究者零星地任職於一些研究和教學機構,然後這些研究者開始組 成學會,並成立學術期刊以供學術研究報告發表。學會的成立是 一個區域學術發展的重要指標,顯示該領域的學術人口已經達到 關鍵數量(critical mass)。臺灣的心理學界於 1964 年創立「中國 心理學會」,其後在 2003 年更名為「臺灣心理學會」。除此之外, 一些心理學次領域的學者也成立了更適合他們專業的學會,如臺 灣輔導與諮商學會、中國輔導學會、中國測驗學會、臺灣臨床心 理學會以及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會等等。在臺灣,最早一本心理學 期刊為 1958 年創立的「(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研究報 告」。這本期刊主要的目的是發表該系師生的研究成果。該期刊 於 1973 年更名為《中華心理學刊》,接受各界對心理學任何一個 領域的研究報告。到目前,臺灣已經有多種和心理學相關的學術 期刊,有的側重教育(如《教育心理學報》、《教育與心理研究》), 有的側重輔導(如《彰化師大輔導學報》、《中華輔導學報》), 有的則側重測驗(如《測驗學刊》)、健康心理學或臨床心理學(如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5.2 華人心理學本土化運動 心理學本土化是臺灣心理學界所倡議的一項重要學術運動, 它追求華人心理學研究在世界心理學潮流中的定位與特色。從早年 劉英茂教授建立中文字詞常模推動中文認知研究,以及柯永河教授 建立「柯氏性格量表」測量正常與異常的行為開始,一些臺灣心理 學家便努力思考華人文化下獨特的心理反應。隨著西方跨文化心理 學的興起,一些非歐美背景的社會心理學者認為進行跨文化比較的 心學研究,只是反映西方心理學家對不同文化的設想,以及他們自 己的理論建構,無法真正讓人們瞭解生長在非西方文化下的人的思 維行止。中央研究院院士楊國樞(1993)曾指出西方跨文化心理學 大多數研究所採取的都是西方心理學的研究課題、理論、變項及工 具,難以反映當地的社會文化真相。他曾提到與希臘裔的美國心理 學家崔安底斯(Harry Triandis)討論中國人有關於「仁」的觀念, 發現對方完全沒有辦法理解與掌握。 這些反省使得以臺灣大學楊國樞為首的一群學者強調,身處各 036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個文化的心理學家應該思考,與自身文化有關的心理議題,並思考 如何設計恰當的研究方法探討這些議題。楊國樞教授所推動的一系 列有關華人性格的研究,帶動了臺灣心理學家的本土化努力,匯聚 成學術風潮,並與各地有相同理念的學者相互呼應,一起推動具有 文化特色的心理學研究。他們在亞洲及世界各地發起並推動「本土 心理學」運動(Indigenous Psychology),並出版《本土心理學》 月刊。以臺港陸三地的本土心理學者為例,他們會研究有關人情、 面子、緣、報、孝道與中庸等獨特概念以及中華文化中比較有特色 的議題,如「關係取向」、「社會取向」或「家長式領導」在工商 或其他心理學次領域中的角色。本土化運動影響所及,重新提醒了 心理學界重視社會文化對人類認知、情緒與其他心智歷程的主導性 作用,一些學者致力於建構本土心理學資料庫,「臺灣地區華人情 緒刺激與相關反應常模」即為一例。楊國樞教授同時在 1995 年舉 辦了第一屆的「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圖 1-11),廣邀兩 岸三地與海外各領域華人心理學者參與,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散布華 人心理學本土化的學術種籽。此會隔年舉辦一次,2017 年於哈爾 濱舉辦第十屆,已成為華人最大的心理學學術會議。瞭解人類心智 的共通性與差別性是心理學研究不變的目標,這些推動華人心理學 研究本土化的努力,未來能否在歐美主流國家以外的心理學界造成 「派典轉換」,將值得拭目以待。

圖 1-11 1995 年 4 月 28 日 第 一屆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 會參與者攝於研討會場— 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 前。

037


心 理 學

1.6 摘要與結論 1. 心理學源於哲學與生物醫學對於人類心智活動的思考與探索,企 圖瞭解心智相關的問題。在十九世紀成為探討心智與行為以及二 者關係的學科。它發展至今研究遍及基礎學術與生活應用面向, 但都遵循嚴謹之科學推理與強調實徵證據,而非僅憑個人的經驗 與推論。 2. 科學心理學為馮特創始於德國萊比錫,其中經歷過幾次的派典轉 換,也發展出不同取向的學派。結構學派企圖解離心智的組成元 素,功能學派強調研究心智如何促進生存適應,完形學派強調心 智整體組合有別於部分元素的加總。相對於這些注重意識活動的 想法,心理分析學派強調潛意識在人類心智活動中的關鍵角色。 3. 在二十世紀初行為學派強調心理學的研究需以嚴謹的科學方法 探討可量測的行為,放棄所有無法觀察的內在心智建構,此一行 為主義心理學主宰心理學的學術發展超過半個世紀,直到 1960 年代後期認知心理學興起,內在的心理歷程才重新回到心理學的 範疇中。 4. 在二十世紀末心理學有兩個重大的發展方向,一是重視社會文 化脈絡對於心智與行為的影響,不再認為在歐美情境下所得的心 智活動原則可以不經考驗即放諸四海而皆準。另一發展則是與神 經科學密切結合,探討心智活動的神經基礎。這兩個發展方向在 二十一世紀有進一步整合的趨勢。 5. 心理學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次領域,包括實驗認知心理學、人 格社會心理學、生物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計量學、臨床 與健康心理學、工商心理學、工程心理學、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輔導與諮商心理學、司法心理學與運動心理學等等。 6. 如何落實心理學研究與應用本土化,而又能獲得國際學術的認 可,是所有華人心理學家需要面對的問題。 心理學在華人世界發展已近百年,而在臺灣發展亦近七十年。 在這段發展過程中,前輩心理學家投入了無數的努力與精力,鑽 038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

研、推廣與開拓心理學的園地。然而當前輩篳路藍縷地開啟了心理 學的教學與研究傳統之後,繼起的研究者們開始思考自己研究的定 位和方向,更開始與其他地區的心理學界的研究接軌,最後嘗試建 立臺灣心理學研究的特色與風格。這本心理學教科書,即是上述諸 般努力的成果之一,在後續的章節中,本書不但會介紹心理學知識 的世界潮流,也將會敘述心理學在本土發展的成果。

1.7 參考文獻 林秀美(1998),〈臺北帝大文政學部簡介〉,《臺大校友雙月刊》,6。 自下列網址提取: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p=2815。 徐嘉宏(1987),〈「開山」未成的中國心理學家――郭任遠〉,《科 學 月 刊 》,214。 從 下 列 網 址 提 取:http://www.chxwang.net/bbs/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70。 梁庚辰(2002),〈作者序二〉,黃光國、鄭昭明、梁庚辰著:《社 會心理學的三堂課》,新視界文庫:13,國立臺灣大學出版。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 土心理學研究》,1,6-88。 楊鑫輝(1998),〈蔡元培在中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的先驅地位與貢 獻〉,《心理科學》,4,293-296, 314。 Asch, S.E. (1951).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s. In H. 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pp. 177-190) Pittsburgh, PA: Carnegie Press. Bartlett, F. C. (1932). Remember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ough, M.P., & Kruse, J. W..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ce: Understanding S c i e n t i s t s a n d t h e i r Wo r k . R e t r i e v e d f r o m h t t p : / / w w w. storybehindthescience.org/pdf/characteristics.pdf. Crick, F. & Koch, C. (2003). A framework for consciousness. Nature Neuroscience, 6, 119-126. Feldman, R. (2009). Essentials of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8th ed.). NY: McGraw-Hill. Han, S., Northoff, G., Vogeley, K., Wexler, B. E., Kitayama, S., & Varnum, M. E. W. (2013). A cultural neuroscienc approach to the biosocial nature of the human brain.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64, 335359. Hunt, M (2000). 《心理學的故事》(李斯譯),臺北市:究竟出版公司。 Kim, H. S., & Markus, H. R. (1999). Deviance or uniqueness, harmony 039


心 理 學

or conformity? A 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 785-800. Kuther, T. L., & Morgan, R. D. (2010). Careers in psychology. (3rd ed.) Boston, MA: Wadsworth. Lachman, R., Lachman, J. L. and Butterfield, E. C. (1979).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isser, U. (1967). Cognitive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Nisbett, R. E., & Ross, L. (1980). Human inference: Strategies and shortcomings of social judg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ins, R.W., Gosling, S.D., & Craik, K.H. (1999).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ends i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117-128. Rosenzweig, M. & Liang, K. C. (2000). Psychology in b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K. Paulik & M. Rosenzweig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psychology (pp. 54-75). London: Sage Press. Sperry, R. W. (1980). Mind-brain interaction: Mentalism, yes; dualism, no. Neuroscience, 5, 195-206.

04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