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鳴》vol. 3.1

Page 1


圍 困

圍 困

/ 3


序 / 「我被困在這裡,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 在威權大國的側旁, 我們的土地、代議士, 甚麼連內心的思想也要受到控制, 我即使被困在這裡, 我也真誠的討厭著炎熱的大氣候。

這裡多了一批政治犯, 為了公義及理想而付出的無私犧牲者。 在四面牆內, 可以困著一個人, 不能困著一代人。

我被困在這裡

如果不想再生活在如此壓迫的怪獸大廈內,

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不如跟我們去一趟旅遊, 去參觀一處別人感到困阨的地方, 我們自由自在地環島行。

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


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


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9


本年度編輯委員會出版的開鳴 將由上年所訂之三期改為四 期,期數雖然多了,但文章的 主題希望能更集中。話雖如 此,但會增加一眾編輯的工作 量,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閑雲 野鶴,開鳴能如期出版有賴一 眾編輯繳救命稿。

編者在編委會待了兩年,樂見 逐漸步上軌道,以及與其他大 學的交流更密切,下一步就是 想找水鬼替身,脫胎換骨了。 致眾讀者:若你對文字出版或 是排版設計有相當的興趣,請 您留意編委會下個月招下莊的 消息吧!

總編輯 黃佳裕 2017年9月20日 關於編委 學生會為香港公開大學代表所 有修讀大學學分之學生的學生 組織,其中編輯委員會擔任學 生會主要的傳媒機構,負責出 版學生刊物《開鳴》及《新生 特刊》;於網上媒體平台發佈 校園、社會、文藝生活方面等 資訊;參與各校外大型社會運 動及學生論壇。我們亦加入大 專院校聯合編輯委員會,與其 他大專院校共同出版刊物,務 求帶動校內議政風氣。

1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11


目 目 錄 錄

12 /

開 鳴 V ol. 3 . 1

/ 004-005

編者的話

/ 010

編委簡介

/ 011

唐創時副校長專訪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016 - 021

弘志立德 凝現晨曦 ?

/ 022 - 025

長夜的看守者

/ 026 - 027

梁國雄專訪 — DQ困境

/ 030 - 037

失地兩檢

/ 038 - 041

說不完的土地供應

/ 042 - 045

教育框架化 政策作用有待審視

/ 046 - 049

不該的國歌法

/ 050 - 051

圍城

/ 052 - 053

專訪攝影師小雲 - 藝術遇上商業

/ 056 - 059

緬甸 | 越南 | 柬埔寨

/ 060 - 064

臺灣

/ 065 - 069

圖輯 — 「慾望」

/ 070 - 077

First Sight

/ 078 - 079

/ 080 - 081

時代逆流:執守唐餅餅藝

/ 084 - 085

困獄

/ 086 - 087

晨光

/ 088 - 089

MAZE

/ 090 - 091

圍城.解困

/ 092 - 093

圍困

/ 094 - 095

圍 困

/ 13


14 /

校園

校園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15


新官上任「三把火」 唐創時副校長(行政及發展) 撰文/ 鄧舜甄 圖片 / 互聯網 攝影 / 蔡婉儀

DSE曾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你和我也許為這個名 字哭過笑過,而如今在公大再次提起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名字 時,就不再談及曾經活在你我筆下的Chris Wong或一心同學,而 是他,新任行政及發展副校長—唐創時教授。在學術和行政上有 豐富經驗的他曾經擔任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及教務長,其 後2011年加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出任秘書長,任內推展了香港中 學文憑考試,為香港教育制度奠下重要的里程碑。 唐教授於九月十八日履新,同學對這位新人物認識或許不多,今 次本會就邀請了他接受訪問,訪談他對本校的願景與他在新官上 任後的一些「火」!

16 / 1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17 / 17


硬 件 軟 件 都 無 得 死 火 對於公大同學而言,「入U五件事」基本上是遙不可及之事,只因在「住Hall」一 欄已經可在踏入校園的一刻打上X,但唐副校對此卻有另一般看法,認為即使公大

無Hall,同學亦可以善用本校空間凝聚氣氛。他引用從前在浸會大學教書的經驗,

憶述千禧年以前浸大還未建宿舍時,大學的公共空間成為了學生的聚集之地,不時 會有DanSoc同學表演把寧靜的校園氣氛炒得熱哄哄,熱鬧得很,但自從浸大興建宿 舍後同學寧願返Hall打機睡覺,這種文化亦因此而漸漸消失,校園變得格外冷清。

「即使校園中嘅硬件做多咗都未必可以凝聚學生,所以軟件同樣重要」,唐副校深 明學校的硬件設施和配套對學生的重要性,並看到在短期內本校能夠改善的地方, 例如兩棟校舍的升降機損耗、漏水等問題嚴重,這些都是他上任後要處理的難題之 一,希望可以盡快找到資源將問題根治。同時他期望在第三期校舍落成後可以與正 校和銀禧校舍接通,以及增加不同設施方便同學之餘,亦要吸引同學留在校園凝聚 校園氣氛,「要喺有限資源中發揮得最好」,可見他對改善本校設施的決心。另外 唐副校提到希望可以讓社會了解公大更多,最重要不單止是對外的宣傳手法,亦要 提升學校師資、行政管理質素和加強本校文化,如此軟硬兼施才能提升公大在社會 的認受性。

做 人 最 緊 要 有 火 問到唐副校對公大學生的印象,他表示本校同學是意料之外的「Warm與Friendly」 以及「勝在夠主動」。在求學必是求分數的香港裡,他明白考試的分數不代表缺乏 能力,本校有不少應用性高的科目,同學應要瞭解自己優秀的一面從而發揮所長。 他又指讀書時期不應只是求分數,讀書是應該根據興趣去選擇科目,分數固然重

要,但將來社會上僱主重視的不止是分數,更重要是人的內涵和辦事能力。「讀書

應該基於興趣,你之後60年成世人就要做嗰樣嘢㗎啦!」唐副校認為雖然本校有部 份同學在文憑試中取得不太理想的成績,同學可能不擅長於中學時期的主修科目, 但不代表沒有擅長的領域。事實上近年潮流的大公司創辦人很多都沒有完成大學學 位,例如Steve Jobs、Bill Gates等。從前的香港社會因戰亂問題,大部分人當然會

追求穩定的職業與收入,但現在社會發展的方向已經截然不同,唐副校鼓勵同學即 使興趣的發展前路茫茫,「都應該要做咗先算,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唔好咁快擔心 搵唔到食」。他更笑說自己現時都「無樓揸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挑戰,有人 會認為成為專業人士才算成功,但找到自己的興趣、走一條自己喜歡的路,發揮的 空間一定會更闊更大。「搵到樣令自己雀躍嘅事就一定唔會錯得去邊」,他亦勉勵 同學熱情是比一切重要,這團火必然會帶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1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19


鯨 魚 之 火 在這個追求分數的社會中,排名成為了每個人追逐的無形指標,唐副校批評亞洲文 化過分追求排名,排名榜只是一個粗疏的參考和歷史遺留下來的產物,而曾經接受 大學排名榜訪問的他更直指大部份機構製作列表的方法十分不科學,若根據這般文 化延續下來的思想就只會令到社會出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他引用年 輕時在英國留學的例子,指英國某些學府不在排名榜之上,但仍有不少本地學生會 選擇入讀,反映出排行名次與院校的實力無關。而港人趨之若鶩盲信排名只是「踩 低別人抬高自己」,更反問其他大學實力較弱的時候對本地有何好處,所以他鼓勵 本地大學應該要有良性的競爭,因為對手越強時便會顯示出自己越強,這樣的比較 才會有進步。

而面對一向被外界稱為「鯨魚大學」的公開大學,唐副校認為本校的歷史尚短,算 是十分「年輕」。而正正因為這份年輕,學校就可以用更創新的方法讓社會認識我 們,增加大眾對公大的認識和認受性,同學亦應該自己主動提及和發揮長處,提高 大眾對本校的接受程度。他直言,即使有同學把公大視為踏腳石,但如果公大可以 帶學生走到更好的地方、可以撻着同學心中團火,公大亦已經完成使命。「踏下踏 下,喺若干年後,呢所大學就將會成為你心目中一個重要嘅地方」,故此唐副校鼓 勵同學應該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努力走到終點。

後 記 筆者在還未踏入校長室作訪問時,從網上的新聞圖片看到唐副校嚴肅的樣子,內心

就不禁感嘆說了句今次**了,但見面後卻發覺他的親切隨和,而且他高大的身軀下 亦掛著和藹可親的笑容。印象深刻的還有他在訪問途中討論到本校改善之處時,他 輕輕地笑說了句「大家一齊加油啦」,如此林志玲式的打氣說話令筆者有點錯愕之 餘,也看得出他對此地的憧憬與冀盼。

公大在各方面仍有不少改善空間,加上近年大專院校的校園有著不少爭議,未來的 發展之路看似仍是崎嶇,寄望唐副校再次踏入大學這個熱廚房,尤其在面對校園內 不同的聲音矛盾時會更用心解決問題,共同保護屬於學生書桌上的珍貴價值,同時 發掘本校的長短之處,並且好好享受公大特色的校園生活。「大家一齊加油啦!」

2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21


成 功 爭 取 事 宜

一・爭取新生註冊日由一日增至兩日 二・於部分打印機放置訂裝文具

一・舉辦學會交流會

一・舉辦電腦展

[ 註:以往每年均有舉辦 ]

[ 註:以往每年均有舉辦 ]

一・商品折扣優惠 二・曾推出餐廳、手機維修等優惠

?

一・舉辦六四論壇 二・針對2017小圈子選舉擺設聯校街站 三・舉辦大專學界七一論壇

弘志立德 凝現晨曦 撰文 / 白板 圖片 / 互聯網

一張票等同一份信任,轉眼間,距離學生會選舉已歷半年。 學生會幹事會貴為公開大學中擁有最大權力的行政學生組 織,在半年間卻未能充分發揮其影響力,在校內校外事宜上

有 待 跟 進 事 宜 舉辦公宴講座、主題展覽、晚間音樂會、作品放 映會及展覽、賣物週等等

態度被動,似乎忘記履行當初選舉時所許下的承諾。

2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23


未 能 完 成 事 宜

一・大專體育聯會

[ 幹事會未跟進,事件不了了之 ]

二・設立自助櫃員機 三・設立校巴 [

幹事會前後發出多份問卷諮詢同學意見,營運細節卻一改在改,

未能在新學期試行計劃,校巴服務遙遙無期 ]

四・派發學費單 [ 原先因環保問題而取消,再次爭取似乎不切實際 ]

五・爭取為所有打印機增設掃描服務

一・出版「公紙」 [ 原先承諾於每季度推出常規刊物「公紙」,用作向同學交代工作 進度及提供平台予學會作交流和宣傳。但半年過去,幹事會至今仍

幹事會競選期間打著「和平」、「親民」、「貼地」接觸公

未推出仼何刊物。 ]

開大學同學的旗幟,然而至今卻對校政事務懷得過且過的態

二・財政獨立

度,校園事務一拖再拖,對外事務事不關己,或者敷衍了

[ 財委會今年剛剛開設,難以於短時間內實行 ]

事,只著重表面功夫,無疑自食其言。競選承諾絕大部分沒

三・推行Youtube及手機應用程式 [ 至今沒有推出 ]

有履行,紙上談兵,言而無信,難以令同學信服。願幹事會 一眾幹事有望於接下來半年莊期,履行當初競選承諾,向同

學當初予以的信任負責,盡力服務公開大學同學,並於學校 及社會中為同學發聲,履行身為幹事會的責任。

一・關注膳食問題 [ 大學會所(Ouclub)裝修後價格加幅驚人,以吉列豬扒餐為例,價格 加幅近16%,然而在會所重新開放至今一個多月未見幹事會為同學 表達訴求。 ]

二・舉辦校園祭 [ 原定於新學期初舉辦,唯至今仍未見起色。 ]

一・開放福利社 [ 原先定於新學期開放,但直至九月下旬仍未有定案。 ]

一・關注中港關係、性別議題、社會議題 [ 幹事會沒有設立關注議題小組,對參與政治活動態度被動,未能 提升校內議政氣氛。 ]

2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25


夏季蚊蟲繁盛 保安驅蚊奇招

長 夜 的看守者

暑夏的夜幕,除了停轉的冷氣和不合溫度的衣著外,蚊蟲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香港的夏 撰文及攝影 / 黃佳裕

季炎熱多雨,非常有利於蚊蟲的滋長,日間開著空調時尚可趕走蚊子,但中央冷氣關掉 後,旋即已有蚊滋襲來。「熱還可以忍,起碼有個風扇吹吓,但蚊蟲一嚟,避都冇得避。 」夜間保安王先生說道。蚊蟲如此多皆因賽馬會校園地下有一大片綠化草地,雨後滋生了

香港的夏日好像特別長,由4月到11月,每一日都充滿著侷促的氣氛。我們學校都不例 外,即使處於何文田山上都無阻熱浪的襲來。幸好校內尚有冷氣降溫,甚至有意見認為 學校的冷氣太凍,猶如雪房,這是奢侈的控訴。在每一個炎熱的長夜中,都有一班保安 員為我們、為學校的財產進行保護,才令我們有個安全的環境。

為數不少的蚊子,成為連夜的惡夢。 為了解決蚊蟲問題,校園的夜間保安出盡法寶渾身解數去驅走蚊子。夜間保安崗位在賽馬 會校園升降機大堂側,由於地下與一樓相連,所以空間較大,他們就用上蚊香去驅蚊;正 校校園的升降機大堂相連於廿四小時開放的「負一」多用途空間,則不會燃點有強烈味道 的蚊香,故此他們會使用電蚊拍去驅趕蚊子;C座的保安亭則由於是露天空間,所以長期

高溫工作數小時 難以形容的痛苦

學校校舍日間的時候為了照顧同學們的需要,基本上整棟大樓都開著冷氣。然而到了夜

都沒有冷氣,保安用上最有趣的方法驅蚊—豬籠草,透過風扇引蚊蟲到植物旁,再讓豬籠 草捕食去減少蚊蟲的滋生,同時保安亦會徒手捉拍蚊蟲,可見是植物的象徵大於成效。

深,十一時半左右,兩棟校舍都逐漸關閉,除了非必要的地方(如電腦設施的降溫) 外,中央空調便會隨即關上,當夜更保安工作的時候,冷氣就幾乎沒有了。工作八小時 裡,冷氣的餘溫就像時間沙漏一樣,漏得愈慢愈好。幸好,保安們即使沒有冷氣,還有 一把十多吋的風扇,即使連臉也吹不到。

長夜裡的看守者 學校的財產之所以安然無恙,很大原因是因為保安們的盡忠職守。然而,對於這些默默為 我們服務的保安,我們學校看似都未有提供最妥當的環境給他們。即使他們是受薪去照顧

我們感到熱的時候,尚可以寬衣解帶,盡可能著短衫短褲去抗衡這熱毒的夏日,但對於

及保護財產,但在環境上,學校連最基本的工作環境條件也沒有給予他們。上班的時候沒

講求責任及觀感的保安工作,制服就成為了工作的必需品。雖然現在不必著長袖恤衫,

有冷氣是夜更保安們最大的挑戰,同時附帶著蚊蟲騷擾的問題。值得深思的是,對於設施

但長褲跟皮鞋可以說是衣著的「鐵膽」。在有冷氣的時候,短恤長褲是剛好的衣著,不

零件,學校寧願花一大筆冷氣費用來處理死物的降溫,何解不用上些微的金錢去舒緩這班

會太熱也不會太涼,但對於夜更的保安,長褲就是侷促和束縛,出汗痕癢更不在話下。

保安的工作環境呢?這無疑是校方需要關注的議題。

2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27


28 /

社會

社會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29


DQ困境 撰文 / 關嘉雄 圖片 / 互聯網

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連同本土派的 議員非建制派總共奪得29個議席,在地

區直選中還超越建制派一席,因此得到 地區直選分組點票的否決權。可惜的

是,任期一開始就出現宣誓風波,之後 更引發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有關基本法的 宣誓條文進行釋法,直接將兩名本土

派議員取消資格(DQ)。直到今年七 月,再有四名非建制派議員因宣誓不

符合要求而被取消資格,面對DQ的困 局,非建制派該如何自處呢?是次開鳴 有幸邀請到梁國雄先生(長毛)與我們

探討有關DQ事件對議會內外的影響, 以及如何應對DQ事實。

議會回顧 說到長毛,他是立法會中具一定資歷的 議員,由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勝出後,當 了接近十三年的立法會議員,所接觸過 的議員多不勝數。問及對於議會當中有 沒有深刻的辯論,他笑言沒有,但是在 十二年的議會生涯中多多少少也有見證 過一些歷史畫面,就好像政改方案兩個 經典時刻,一個就是時間上的匆忙,

民主黨的突然贊成,以致2012年的小圈 子特首選舉制度獲得通過,還有另一個 是建制派擺烏龍,表決期間保皇派集體 離場,都留下深刻印象。至於對建制派 議員的印象,長毛指出建制派議員主要 是聽從中央指示,若果議案有損共產黨 的利益,他們必然否決,但同時若果由 政府頒布的民生政策不夠完善,建制派

亦會提出反對,例如2008年施政報告中 提出增加高齡津貼(生果金)但要加入

資產審查的建議,以及2011年的「派錢 $6000」所引發的爭議,建制派亦會與

政府打對台,逼使政府改變相關政策, 可見建制派議員亦不是鐵板一塊,他們 雖然會否決任何損害中央政府利益的議 案,但同時亦會反對政府部份不合理的 議案,所以並非一味「保皇」。

3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31


長毛於近十三年的議會生涯當中,曾接 觸過不同政府班子,由第一屆行政長官 董建華以至現時第五屆行政長官林鄭月 娥。然而長毛對各個行政長官的印象皆 有不同,董建華作風比較老派,甚少發 脾氣,如何公開批評也會一笑置之;曾 陰權就是典型公務員精英心態,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但由於他並不習慣與中央 官員工作,因此在磨合方面存在問題; 至於梁振英,則應該是一名共產黨員, 因為他太過熟悉共產黨的運作,會將中 央的指示做得更多,因此不難發現他任 內經常做出匪夷所思的決定,繼而或能 從中得益;林鄭月娥則同樣是公務員心 態,上級的指示必定貫切推行,可是她 卻甚少與外界有利益關係,而不會像梁 振英一樣比中央指示做得更多。因此可 以看到不同行政長官的背景以及個性亦 都會影響到他們對施政方針的詮釋與實 行,反映出現今社會撕裂,政府與市民 的分野都是源自行政長官的政治取態。

DQ事件對議會的影響 DQ事件由最初的DQ2,以至現在的 DQ6,對於非建制派在議會的抗爭確實

出現莫大負面影響,同時亦將非建制派

在議會中重重圍困。對於DQ事件對議 會的影響,長毛認為基於議員提出議案 要經過分組點票才能決定通過與否,但 現時非建制派於議會中足足失去了六個 議席,導致現時建制派與非建制派於議 會中的議席比例為十六對十四,令到議 會內的勢力均衡出現明顯轉變,因此建 制派提出的議案會更容易獲得通過,例 如修改議事規則以及是否再踢走更多非 建制派的議員亦同樣是未知之數,所以 大家應繼續關注議會情況。

早前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就提到一旦有議 員在新一個立法會會期內提出修改議事 規則的條文,民建聯全體議員皆會投下 贊成一票。建制派如此赤裸地向非建制 派「宣戰」,究竟非建制派有甚麼方法 去應對呢?面對如此困境,長毛認為沒 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去反擊他們,因為現 時似乎最值得信賴的法院都沒有信心及

能力去阻擋任何打壓,例如DQ議員的 過程都是經過法院,雖然釋法與律政司 的決定固然重要,但是法院是最後把關 的角色,亦都似乎任由政府操控了。相 反,長毛則認為最重要是港人自身,就 以廿三條為例,中央表明要普選就應先

為廿三條立法,但廿三條通過後港人的 自由就會消失,因此當年才能觸發過百 萬人上街反對廿三條立法,所以若果法 院都無法保障香港人自由權利時,就是 應該靠自己去守護,不要忘記民意以及 主動發聲都是對抗強權的武器。 3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33


與此同時,DQ事件後非建制派失去大 量議會抗爭的力量,是否可以代表議

會抗爭開始失效呢?就此長毛認為從制 度上來看,議會從一開始已經沒有其功 用,因為議會中大多數議員都是「舉

手機器」,單靠反對派的詢問亦未能加 強對議題的交流,所以往往不能達成惠 及市民的議案。至於議會本身作為一個 政治平台,它能提供渠道傳遞市民的意 見,並且揭示政府當局施政的醜態,以 這個角度理解議會抗爭就永遠都不會過 時,因為這就是非建制派一直以來的抗 爭方式。同時長毛亦都提到現時拉布為 非建制派的不合作運動之一,但面對

建制派方面的不斷「剪布」,或許可以 擴展至事無大小都拉布,但必須慎重考 慮,不能貿然決定,同時亦必須得到民 間配合。

不過如果確實全面拉布,會否因同時阻 礙更多民生政策的推行,而令到非建制 派的印象更加負面?長毛則指出不清楚 他們會否作出這種行動,但這是一個政 治的選擇。現時所指的負面形象似乎只 不過是建制一方的詭辯,因為若果市民 相信政府以及建制派的一套論述,非建 制派早就輸了立法會選舉。同時建制派 不斷指出非建制派受到市民的唾棄,但 在立法會選舉時卻獲得較建制一方更多 的選票,而地區直選的議席亦比建制派 為多,因此並無法印證非建制派被市民 放棄的說法。還有,長毛亦都指出政府 所擁有的資源甚多,要與其對抗或許會 消磨市民意志,並可能令到其「轉軚」 ,甚至令市民對政治心淡。不過就他的 觀察而言,現在的香港暫時未到這個處 境,但亦不能排除這個情況的出現。

DQ往後部署 在往後的部署而言,由於梁頌恆與游蕙 禎就宣誓風波的上訴被駁回,及後亦只 有梁國雄與劉小麗繼續選擇上訴,因此 進入補選直路,而政府亦宣佈於明年3 月11日進行補選。至於問及長毛對其上

訴的看法,他笑言上訴不一定成功。長 毛認為香港人要明白以現在中共擁有的 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要奪取一個政

治的有利位置不難,要再踢走更多議員 亦都不難,但問題是他們難以令香港人

變心。就以DQ事件為例,中共可以取 消他們的議員資格,但不能阻止他們支 持別人出選,而輸贏則可以反映港人是 否變心,然而他認為現時未有跡象顯示

香港人已經變心,甚或DQ事件可能激 起了港人的反抗之心。就上訴方面,早 前法律學者張達明於報章上指出他們上 訴得直的成功機會很高,長毛認為上訴 得直固之然好,因為對群眾運動都有彼 益,但若果輸了,政府亦都要開始進行 補選工作,而建制派勝出的機會亦較

微。就以台灣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作為 例子,當時所有進行黨外運動的人都被 抓進牢獄,他們就唯有召集他們的親朋 戚友出來參選,結果都一樣贏,而現時 香港的情況不會比當年台灣更嚴重,所 以香港人不應悲觀。

3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35


長江後浪推前浪 自從雨傘過後,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

政治,以年輕人為主的政治組織相繼出 現,而當中香港眾志的羅冠聰以50818

票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議員。年輕人作為 新生代力量進入議會,然而作為經驗豐 富的前輩,長毛認為年輕人經驗尚淺,

自己人打自己 ?

對過去的事熟悉程度不足,因此或許會

可是,現時各黨各派都就未來四個議席

港的政治提出很多不同問題,但往往都

的補選而密鑼緊鼓,但非建制派內部卻 未有就補選人選有一致的共識,以致未 來或許會出現多個非建制派人士於同區 出選,造成「𠝹票」的情況,影響非建

制派重奪議席。長毛認為這些情況應由 泛民自行處理,因為原本要取回六個議 席固然是原本議員的責任,但同時亦

都是泛民的責任,所以若果有多人「夾 硬」打著民主派的旗號出選,泛民就不 會承認他們「自己人」的身份,因此現 時泛民之間的團結非常重要。問到現時 泛民間的團結情況,長毛指出現時情況 並不算差,因為政府打壓激進派和本土 派是為了做成一種政治上的區隔,而泛 民主流派亦不能獨善其身而與其他派別 分裂,所以團結是大勢所趨。

不斷「撞板」,而且年輕人亦經常就香 是流於情感的反映,並非專注研究,顯 然難以達成年輕一代追求的目的。現時 的情況就是年輕一代問對了問題,但沒 有解答。這只不過是成功的一半,另外 一半希望在未來的抗爭中學習到,而最 重要的是年輕人要學懂「虛心」,所指 的不是尊重那些「民主派大佬」,而是 尊重過去發生的事,如果連那些事實都 不了解,就很難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後記 DQ事件是中央政府收窄港人自主權利 的第一步,現在亦發展到眾多社運人士 被囚於獄中,港人的政治權利再進一步 被剝削,當權者不斷加強自身的管治權 力,令到港人圍困情況日漸嚴重。在這

DQ事件的出現,或許是一次機會讓不 同黨派團結起來,對抗不公義的制度

與漠視市民的政府,所以這是否一次危 中有機的事件呢?長毛認為政治本來就 是這麼的一回事,尤其是在威權政治底

一刻,作為被打壓的一群,我們應要放 下成見,團結一起對抗當權者的打壓。 有不少人都會說我們正在圍爐取暖,但 面對如此抗爭寒冬,唯有圍爐取暖才能 保存實力,以作長期鬥爭。

下,政治的張力依然存在,而且在政治 上一向都是削弱他人以壯大自己本身的

勢力,根本上可以稱為「政治ABC」。 加上現時處於一個不合理的制度底下, 我們被當權者以不同方式打壓,面對這 個困局,就唯有團結多方力量以壯大自 身陣營,合力對抗。

3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37


失地兩檢

撰文/鄧舜甄

圖片 / 互聯網

與此同時,《基本法》文件十一中的 《國務院令第221號》圖文並茂清楚

地表述出香港特區的區域界線,並沒 有任何一條條文指出本港有何處範圍 是法律的例外,而內地的法律要在港 實施前亦必需列入「附件三」才稱得 上為合法。但政府現時就完全跳過所 有有關法律程序,簡單以「方便」二 字便明目張膽將一幅原本屬於香港境 內土地挖出並雙手獻上予中共,容許 一個原本屬於香港的範圍行使內地法 律,極度衝擊本地司法制度,將來若

廣深港高鐵臨近開通,其中提出的一地兩 檢政策成為社會熾熱的話題,政府一再強 調聲稱一地兩檢方案是最方便、同時又能 為高鐵帶來最大效益,並且會就此方案進 行公眾諮詢。而伴隨著政府展開的假諮詢 還有民間的反抗意見,市民對方案的反對 聲音此起彼落,港府卻一於少理,利用心

穎BB於媒體上的宣傳不斷硬推,企圖以 美人洗腦方式讓市民接受一地兩檢。但即 使用上大量的宣傳攻勢,宣傳內容卻被指 涉嫌失實,反對聲音直指一地兩檢無助加

快高鐵到達終點,不可能在48分鐘內到達 廣州,令人不禁質疑政府堅決落實一地兩 檢政策的背後真正含意。

/方案中於西九總站的安排大致如下/

B3內地入境 (包括中國邊檢、羈留室等)

38 /

實實在在地嚴重違反《基本法》 的完整性。根據《基本法》第十 八條「全國性法律除列於本法附 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

實施。」以及第二十二條「中 央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 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的一切 機構及其人員均須遵守香港特別 行政區的法律。」的訂立清晰地 列明除了《基本法》「附件三」 的條文外,中國法律是不會在香 港實施,後者更訂明中央人民政 府在香港的人員是必須遵守香港

的條文去遵守本港法律。由此可

B2香港入境

B5抵港月台

的經濟效益,當中一地兩檢卻是

港解放軍都必需根據《基本法》

B2內地出境

B4離港月台

鐵會為乘客帶來方便和衍生龐大

法律,換言之,即使是現在的駐

G/F及B1平台及票務大堂

B3香港出境

政府官員不斷一唱一和地吹捧高

遇上任何法律挑戰,中央便可輕輕地 釋法,令本港不能行使原本擁有的法 律權力,更枉論再以《基本法》約束 中央對本港的箝制,可見今次的先例 不但荒唐無理,而且做法駭人之餘亦 無疑令市民對基本法大失信心。

其中英、法兩國早於1991年簽訂《桑加 特協定》(Sangatte Protocol) 以協議並 列管制(Juxtaposed Border) ,並確認

了兩國在對方境內設置的管制區,執法 人員亦分別擁有檢疫、清關及刑事執法 權。例如在不停站列車中,兩國在有必 要時是可將管制區延伸至巴黎或倫敦, 但當中所擁有的執法權利是有一定限

制,雙方亦要先進行本國立法,即國內 自我立法程序以保障兩國執法時有法可 依。以英國執法人員為例,他們執法時 必須根據有關法例才能扣留或拘捕有關 人士,雖然他們可在法國境內的指定管 制區享有執法權及拘捕權,但始終要有

政府一再冠冕堂皇地講到要參考先

進國家的先例從而帶動本港的地區發 展,就以已發展國家為例,英、法、 比利時三國都曾為通過英法海峽的「 歐洲之星」列車實施一地兩檢政策, 三國會分別調派官員、海關等執法人 員於英國倫敦、法國巴黎和比利時的 布魯塞爾車站設置各自的邊界管制

站,方便乘客一條龍辦理通關手續, 例如乘客在倫敦辦理出境後,需再辦 理法國和比利時兩國的入境手續才可 以登車。

主權國,即法國的授權才可以執法。

值得留意的是於《桑加特協定》條文中 多次提及”Host

State”(主權國),尤

其在解釋執法權的部份中著墨甚重,例 如被捕人士需交還予主權國由當地警方 處理等細節便可看見,為的無疑是作為 兩國執法時的明顯區別。由此可見,其 他先進國家在實施「一地兩檢」時只會 容許別國進行清關工作,並且不會放棄 司法管轄權;相反對應今次廣深港高鐵 中的一地兩檢,政府於執法問題上即使 看似明確劃分了中國和香港執法人員的

見,如今港府解說在一地兩檢方

執法區域,但於「內地口岸區」中的司

區」在法律上是視作特區區域範

議,「內地口岸區」並非全面使用中國

於此方案和不涉及違法的解釋實

上,例如營運或乘客與乘客之間的民事

案中,西九龍總站的「內地口岸

法管轄權卻落入了中央手上。按政府建

圍以外,所以這些條例是不適用

法律,當中有六個特定的民事法律範疇

在是十分荒謬與可笑。

關係是保留香港方面的司法管轄權。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39


後記

換言之,刑事部份須受中國管轄,但民 事申索就歸回香港訴訟,如此不倫不類 的規定不但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加上 香港與中國的法律水平、標準不一,想 必會為本港法治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再者,一地兩檢並非必要,就現時政府 對方案的解釋,中國執法人員於西九總 站內的工作大致可分成出入境、清關和 檢疫三種手續,若「內地口岸區」純粹 只要來進行這些工作,就更有理由相信 「內地口岸區」以及車廂內實施中國法 律是不必要的。政府大可真正參考以上 英、法「歐洲之星」就並列管制措施所 簽訂的《桑加特協定》,只設立中國的 邊界管制站為旅客辦理預先入境手續, 同時管制旅客的出入境安排、拒絕某些 乘客登車等步驟可在此關口一同處理, 而中國執法人員需按照指定法例執法, 其餘則交由本港部門處理,並且香港整 個西九總站內保留一切司法管轄權,直 至列車駛進港深邊界。如此折衷安排相 信還有很多,除了整體與設立內地司法 區的效果相符、減少有關通關的法律程 序之餘,更重要的是大大削弱一地兩檢 對《基本法》的傷害。

方案惹來各界的爭議與猛烈批評,特首 林鄭月娥卻就有關安排表態指一地兩檢 已經幾年反覆推敲,並斬釘截鐵地說現 時的方案是不可推翻。其後她亦表示方 案「獲過半數市民支持」,身處於平行 時空的她也只能用上層出不窮的手段讓 一地兩檢非推不可。早前林鄭表明會就 一地兩檢提出無約束力政府議案,爭取 議會支持以內地與香港特區建成《合作

一地兩檢事件上值得令人關注的還有政府官員睜 眼說瞎話的表演,例如特首林鄭月娥、運輸及房 屋局長陳帆等人都紛紛展現詭辯技巧,其中律 政司司長袁國強的狗噏之術可謂眾人中的首屈一 指。事源有記者就香港區域界線一點質疑袁司長 時,他稱九十年代全國人大成立特區時已授權國 務院處理香港範圍的一切問題,而本地法律亦未 有就香港的邊境範圍作界定。筆者翻開《基本 法》的文件十一時眼見用了不少的篇幅及刊印上

安排》、《合作安排》由全國人大常委

「香港特別行政區圖」以表述特區範圍,本應為

本地立法實施的「三步走」方案啟動一

有關觀點嚴格來說是「無define香港範圍」的解

若遇上議案受爭議時,政府亦可搬出已

「嚴格來說」沒有法律約束力?那敢問一句在同

加鞭推行一地兩檢。而在立會上建制派

否可以袁司長邏輯去否定當中的內容呢?今日的

會作出決定批准及確認、香港特區透過

法律界權威性代表的袁司長卻否認說法,並搬出

地兩檢。目的是在議會上通過後,將來

釋時,不禁質疑到是否於附件中的有關決定都是

通過無約束力政府議案為理由繼續快馬

樣為附件中的《行政長官產生辦法修正案》又是

人數多於民主派下,議案幾乎必定獲得 通過,可見一地兩檢鐵定是勢在必行。

上月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全球競爭力 報告」,香港在司法獨立的評分欄由去 年第8名跌至第13名,面對著港府一貫

彈出彈入的作風,以及中共的「有特色 的中國法治」,即使按照上文有關建議 甚至兩地明確地簽訂有關協議,中央都 可隨時一個華麗轉身般釋法,又或不厭

港人對於一眾的高官面對中央恭維擺尾的態度早 已見慣不怪,但好歹也交下戲講聲門面說話, 何解身為律政司司長的他於今次事件,甚至在 DQ、釋法等一連串法律風波上都可以一點也不 留餘地的反轉豬肚?看來袁司長如此落力的搖尾 勢必是為仕途打算,志在於將來卸任前獲阿爺青 睞並在黨中爭取一官半職,為告老歸田作十足的 準備呢!

其煩再千次強調「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 的一部份」時,協議內容有關的一切都 隨時化為烏有。而社會上有關高鐵的討

論例如西九總站內能否連上Facebook 等都只是旁枝末節,更重要的是高鐵的 落成與開通是無可避免地再增加一個讓 中國政府掌控香港的政治籌碼,進一步 讓中央趁機加強對港人的箝制。與此同 時,高鐵在開通後一切遇上的問題,處 於這個司法制度不斷叫人憂慮的香港,

參考資料:

1. 香港01 - 西九高鐵管轄範圍大解構

2. Protocol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French Republic concerning frontier controls and policing, co-opera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public safe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relating to the Channel fixed link CM 2366 3. 眾新聞 - 英法一地兩檢 有權在對方管制區執行本國法律

市民看來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4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41


說 不 完 的 土 地 供 應

撰文 / 肯尼亞 圖片 / 互聯網

自梁振英掌管政府 以 至 現 時 林 鄭 上 台 後 , 每 年 政 府的施政報告都以 增 加 土 地 供 應 作 為 其 中 一 個 大 方針。但是長久以 來 房 屋 問 題 皆 未 見 好 轉 , 天 價 樓盤充斥市場,地 產 商 開 始 縮 小 房 屋 面 積 , 以 求 減少成本,薄利多 銷 , 同 時 年 輕 人 收 入 淡 薄 , 依 舊難以「上車」。 至 於 草 根 階 層 仍 需 以 劏 房 作 為 安居之所,公屋單 位 每 年 的 少 量 增 長 , 不 足 以 滿 足現時的需求。

面對以上種種問題,政府都歸究於土地供應不 足,而解決方法卻 只 不 過 是 以 填 海 方 式 或 者 是 開

發郊野土地以求短時間內增加大量土地以達指 標。不過政府卻沒 有 考 慮 「 棕 地 」 問 題 以 及 其 他

政府空置房屋和土地來釋放更多土地資源,因 此政府的舉動好像 只 不 過 是 「 頭 痛 醫 頭 , 腳 痛 醫 腳」,難以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42 / 4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43


就先以劏房問題為例,政府在之前發生過唐樓劏房塌樓事件後,曾指出要解決劏房問 題,增加公共房屋供應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可是,根據房委會提供的數據,近年的

建屋數字都是每年14000至15000個不等,而公屋輪候名單數字雖然有所減少,但平均 輪候時間卻增加整整一年,增加至等候4.7年才能獲分配公屋(截至2016年12月)。因 此大部份草根階層仍需以劏房作為他們的居所,等候分配公屋,而同時亦有不少初投 社會的年輕人會租住劏房以節省上班時間。

劏房的租金與居住環境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社會關注的民生議題,根據明愛基層組織發

展計劃於2014年10月發表有關深水埗區劏房的報告中指出,不少劏房戶都會面對「貴 租地方小」的問題,如四人家庭總居住面積的中位數為120平方呎,而租金中位數則是

3400元,平均呎租大概為28元一呎,而且報告亦都指出劏房的居住環境非常惡劣,例 如大部分樓宇因沒有設立業主立案法團作大廈的管理、維修及保安事宜,因此出現公 共走廊或室內遇到滲漏水、衛生欠佳以及石屎剝落的問題,加上大多數劏房都是位於

〈一念無明〉劇照

樓齡過高的舊唐樓,因此可見劏房的居住環境相當惡劣,而且欠缺大廈管理以致缺乏 安全保障。

面對劏房問題日益嚴重,特首林鄭月娥的班子在上任後不久曾經探訪劏房的住戶,其

後林鄭指出要以全方位解決劏房問題,任何能夠紓緩有關問題的方法都會考慮。而 在報導中林鄭再一次提出,長遠要增加土地供應,興建更多資助房屋,才可以解決基 層市民面對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這種陳腔濫調自梁振英政府以來不知聽到過多少次 了,但問題似乎沒有因為加大力道「尋找土地資源」而得到改善,反而土地卻仍然不 斷落入私人發展商手上。就以何文田為例子,現時何文田站對出的位置原本是公共屋

邨–「山谷道邨」,該舊式屋邨於2002年完成拆卸,原本打算於原址興建居屋,可惜 政府於該年宣佈無限期擱置興建居屋計劃,以致土地一直荒廢,直至落實興建何文田 站,土地才獲得釋放,可惜的是部分土地其後放進了賣地表,亦由私人發展商以天價

投得,現時成為只有527個單位的「天鑄」,相比之下以往山谷道邨卻有3112個資助房 屋單位,若果之前在重建地皮上興建公屋,其資助房屋數字必定比以往的3112多,亦 有助進一步舒緩公屋輪候冊上的人數,可惜政府只顧土地收入,漠視社會真正需要。

也許,土地問題是現今不少社會議題的根源,所以不能解決土地問題,其他議題 也難以得到舒緩。現時社會撕裂情況也源自社會問題不斷惡化,民怨日積月累,政 府也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敢撼動問題的根基。因此現時社會上依舊 出現一堆堆名字花巧,價格高昂的天價私人樓宇,公屋建屋量往往不足以滿足快速 增長的需求,年青人的向上流動性近乎停頓,薪金追不上通脹。問題嚴重到這個地 步,我們是否什麼都不能做,依舊聽到當權者不斷將問題歸根於土地供應,但又不 願以民為本,放棄將大量土地賣給發展商。 試試問問自己,將來還剩下什麼? 下一代還有什麼?

民間一直有不同的土地研究組織在反思香港的土地供應情況,當中較有名的是「本土

研究社」,他們曾出了三本書籍講述香港的土地問題以及房屋問題。其中2013年出版 的《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中已經提及「棕土」的問題,而針 對政府的土地使用,他們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視土地分配,避免土地傾向給私人發展商 使用,而住宅用地最好就是以人為本,將住宅土地資源分為三等份,平均興建公屋、 居屋以及私人住宅,加上考慮發展新界棕地,不應再以填海或者是發展郊野公園的方 式增加土地資源。可惜,民間的研究往往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而政府亦漠視這些有 見地的建議,以致土地問題依舊惡化,並且連帶其他問題如劏房問題和青年置業問題 沒能得到改善。 44 / 4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45 / 45


對於政府表示發展STEM教育(即指

超過二十位學生再次踏上不歸路,實

由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

在令人痛心。林鄭上台之後,推出的

Engineering與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

政策卻未有針對此問題作出改善,回

科所組成的跨學科教育課程),筆者

看林鄭參選時的政綱,對於通識一科

認同這是未來教育的發展新趨勢,對

的處理手法為「改善其於文憑試的評

於日後科技人才的發展也是必要的一

核準則」,然而筆者認為,通識科內

步,但是政府作為STEM推動者,單

容割裂嚴重,學生不但未能掌握多方

是對中小學發放一次性津貼,筆者則

面的知識,拓展視野,更難以從中訓

特首林鄭月娥甫上任便推出50億元的教育經常性開支撥款,無疑是

認為意義不大。首先現時STEM教育

練獨立思維,使得通識一科淪為「拋

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包括自資學士資助、增加學校班師比、過渡期

並不是學生平常之課堂,如果只是舉

書包」式的寫作;加上其考核範圍廣

津貼等,都是教育界期待已久的回應,對於我等修讀自資課程的學

辦一次性的活動,例如活動日等,對

泛,學生於未能掌握基礎之下,考試

生來說,更是一大喜訊。綜觀以上政策,雖能使得師生、院校受

於長遠的發展或許未能發揮到應有的

固然會倍感吃力,其實政府是否應該

惠,緩和資源缺乏的困境,卻對於長遠的教育改革收效甚少。林鄭

作用。部分學校或許會選擇添置3D

重新檢視該科,改善目前的困境呢?

月娥曾強調「教育政策是施政的重中之重。」,然而香港的教育政

打印機等不同器材用以研習,但試問

又以BCA為例,其難度的確有所降

策被人詬病已久,從根本性的資源不足,導致老師過度操勞;到操

平常學生能接觸它們的機會又有多少

低,雖然解決TSA試題過於艱深的燃

練文化盛行,產生學童自殺問題等等,如此逼切性的問題卻未有一

呢?其實長遠而言,教育局是有必要

眉之急,但實情只是換湯不換藥的考

一對應,看來教育改革還有漫漫長路。

對於小學至初中的課程作出改革,使

核制度時,往後又如何防止其重回舊

得學生不用添加課時之餘,能夠更有

路呢?

教育框架化 政策作用有待審視

撰文 / 劉應鑫

師生比例欠佳一直為香港中小學所擔憂的問題之一。政府於教育改

效地吸收其中內容。當然當中內容仍

革中提出「小班教學」的理念,原意是為了按學生的需要以制定相

有待教育界相談,但純粹依賴於津貼

應教育方針,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但以中小學校的班師

式的資助,難免讓人想起當初高中通

比例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空談。對比其餘發達國家之班上平均人數

識科的推行,最終以失敗告終。

以考試為中心的教育制度,以成績定 奪學生能力,加上框架化的學習,課 時長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的20-25人,香港的實際班級人數卻高達30人或以上,加上學校普遍

46 /

香港操練文化日益嚴重,其源頭在於

課時較長,導致老師心力交瘁,此情況於課程較艱深的高中更可見

香港學生壓力巨大並非一日之寒,而

潛力,更使得他們背負著沉重的考試

一斑。香港文憑試範圍廣泛,師生無從適應之餘,老師更疲於根據

是由多年的畸形政策所遺留下來的副

壓力。相對於部分先進國家所提倡的

同學進度以準備教材,導致學生無法有效吸收書本知識,只流於成

產品。回顧2015-2016年的學生自殺

全人教育,鼓勵學生逐步發展,例如

為考試機器。回看林鄭推出班師比增加0.1個教師,預計將會為學校

潮,多達二十多位學生以生命去控訴

芬蘭學生從小便要選修木工、編織等

提供多2300個教席,這固然對於現時情況能作出舒緩作用,但由於

教育制度的不公;以及青年人所面對

課程,相反香港學生卻停留於操練

因應新生人數減少,部分中學需因應教育局要求而歸還教席,政策

的壓力問題,卻被當時的教育局局長

TSA的地步,嚴重窒礙學生發展。要

的實際作用還有待觀望。

吳克儉以「5000元政策」回應,事實

有效解決教育問題,並非只是增加經

上對於學生困境毫無幫助。其後,事

費便能解決,筆者期望林鄭政府能夠

件最後被時間所淹沒,遺留下來的的

重新審視一下現時教育方針,推出對

問題卻沒有解決,2017年至今,已經

應之策。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47


教育改革不會是一時三刻的事情,而林鄭月娥於上任後推出的資助政策可謂 一場遲來的及時雨,雖然有助打穩根基,令學校資源應用方面彈性更大,但 根據統計數據,香港現時教育經費所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為3.4%,加上 50億政策則佔3.6%。對比其餘發達國家如日本3.8%、英國5.8%等,經費依然有 增加空間。對於政策中「公營中、小學,包括特殊學校每月獲提供2.5萬元現 金津貼」,其的確能夠增加學校資源,但筆者希望未來政府仍能夠逐步增加 資助,使得學校能夠增設教席,或是聘用人手用以教導學生,以改善課堂質 素,方為教育的長久之計。 參考資料: 1. 專業教育人員協會-五十億新增教育資源如何運用?(研究報告) 2. 香港01-教育50億元大計 一文看完重點 48 / 4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49 / 49


不 該 的 國 歌 法

奏國歌?由此可見在執行和展現的形式

當回歸到香港整個政治大氣候的現

此難以透過單一的標準去規範市民。

如司馬昭之心,奈何事實上有關國歌的

上兩種法例已有一定差別時,政府亦因

其次,法例亦未有清楚定義可謂「侮 辱」。侮辱是一個主觀的認定,往往沒 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故此只簡單表述

「肅立、舉止莊重和不得有不尊重國歌 的行為」便完結的法例就顯然未能闡述 撰 文 / 鄧 舜 甄

清楚。舉個例,我們的上一代大多數人 未有正式接受過普通話訓練,假如有人 用了「崔世安式」的普通話莊嚴地奏唱

一:第七條,規定奏唱國歌時的行為—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 和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

容,並組織學生學唱國歌以教育學生了解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 三:第十五條,「侮辱國歌」的法律責任—如惡意修改歌詞、曲譜,以歪曲、貶 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公安機關可處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 拘留以外,如構成犯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歌法將會以《基本法》「附件三」形

但相比起來明顯國旗和國徽的先例是有

在港實施和執行,則需透過本地立法後

化,如國徽國旗的製造受到規管、不得

式引入本港,而具體細節及內容會如何 才實施。按照特首林鄭月娥解說,有關 法例並非只針對本港,而過往本港亦已 完成《國旗及國徽條例》的立法工作, 執行至今仍未有過份爭議或令人擔憂的 情況,故此呼籲港人毋須有過敏反應。

林鄭嘗試引用所謂「同類型」法例去 證明《國歌法》於本地執法的可行性, 50 /

所不同。國旗和國徽的展現形式較單一

發的歸屬感以及民族意識的展現,放眼 英、美等民主國家,人民在奏起國歌時 會肅然起敬,眼泛閃閃的淚光仰望著祖 國的國旗冉冉升起,反觀香港就只見一 眾官員急不及待在國歌奏起時想盡辦法 獻媚,就知國力並非如此簡單透過強制 立法便可建立出來。

其實仔細一想,身為國家媒體的無線電

內地的文化差異之上,立法時法例所給

為人熟悉的是每日六點半新聞時段前播

會否即時犯了法?故此由其就著本港與 予的鬆緊自由度確實難以掌握。

態之下,有關的二次創作亦有機會因此 而被一刀切,例如從兒時便聽到的改編 版國歌「起來,我帶你環遊世界,我呀 爸係哥斯拉…」,甚至是所謂的「暗黑

二:第十一條,納入中小學教材—中小學應當將國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

法例理應是基於一個群體對國家由心而

國歌,卻引發起眾人的哄堂大笑時,又

再者,於香港這個仍是創意未老死的狀 中國國內於今年10月1日起執行《國歌法》,初步可把內容大致分為三大重點:

實 , 《國歌法》要赫然於本地立法就有

地下版本」都或者會就這樣「失傳」。 但事實上你我都清楚這些不同的改編版 本當中都並無任何藐視、貶低中國或共 產黨的元素,純粹是因著大家都對這個 旋律耳熟能詳而創作出來的「無厘頭口 水歌」,如此寧枉勿縱的執法指標看來 就此抹殺了民間本身輕鬆娛樂的二次創 作空間。

視於2004年開展《心繫家國》特輯,最

放國歌的音樂錄影帶。但十年有多的過 去,香港人對此變得麻木,特輯亦未能 有效提高我們對中國的身份認同以及宣 揚所謂的愛國精神。而今次設立《國歌 法》的細節引發起社會上不少討論,同 時亦帶出了不少憂慮的假設。有評論直 指港人對此法例未免過份杞人憂天,但 當兩地明顯出現了極大的法治精神以至 價值觀上的分野,如此建基在情感之上 的律法試問又如何要港人「硬啃」你的 愛國思緒情懷?法律原意是為了保障人 民和維持社會上應有的公義,但所謂法 例已經變成中共和港府說了罷的文字遊 戲,目的都是打壓異己以穩固政權,如 此針對性的法例看來在日後只會愈加愈 多,筆者只能在此草草呼籲一句各位盡 量避免以身試法,誤墮不該的法網。

使用破損的國旗和國徽等都有明確而清 晰的指示讓人有法可依;相反國歌大多 數著重於運用與表達上,歌曲的表現形 式也變化萬千:演奏的樂器、演唱者的 情緒都因人而異,例如國歌透過交響樂 團的演奏固然會顯得莊嚴,不過對比起 傳統弦樂,像Ukulele這類本身音色單薄

參考資料:

1. 國旗及國徽條例草案 2. 香港01 - 國歌法各處鄉村各處例,香港又如何?

且風格跳躍的樂器又是否意味著不能彈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1


圍城中充滿了各行各業的能人異士,為著他們的目標而默默努力著,默默地在 他們的工作崗位上奉獻著寶貴的生命。他們縱有的目標非常宏大,不畏強權挑 戰,即使他們知道有可能會賠上他們珍貴的前途。

圍 城

也許,這也是對社會付出愛的一種。

愛有很多種。有人默默忍受著強權的壓迫,選擇逆來順受也變成愛,只希望讓 圍城變得更好。

艾 慧 傑

圍城一直處於強權的氛圍之中,也幾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言堂。漸漸地,任 何圍城中的咨詢環節都成為了過場。即使有的意見的確對圍城有幫助,但是在 強權下也只能被一一否決。即使強權的決定多麼荒謬,圍城中的人也只能默默 地忍受著。就如最近的大白象工程,完工日期一拖再拖,假若強權專制可以順 理成章無限期地拖延完工日期,那麼公司的工程計劃也可以藉口拖延,學生也 可以無限期延期上交作業如果連自己都無法管理好,無法以身作則做個榜樣, 何來能力管理圍城?盡管使用強權管制,也無法達致天下歸心。 圍城中還有一個可怕的現象,就是強權已經開始變得匪夷所思。

一個人告訴圍城中的人,如果有人欺負你,就遠離那個地方即可。可想而知, 這種想法是完完全全不符合邏輯。不知道此人是不是讀了太多聖賢書,受到了 儒家思想-沉默是金的衝擊。凡事只需要逃避即可。但是,孟子也曾經說過,‘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如果這種觀點出現在圍城中,恐怕圍城中不再需要 任何執法部門了吧。需要的是更多的其他國家的移民機關或是領事館吧。只要 被欺負,馬上移民即可。即使這種想法很荒謬,但是在強權眼中卻變得合符情 理。假給你熟讀五千年文化,可知五千年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起義和抗爭過 程。那些抗爭過程通通都值得敬畏。如沒有前人的反抗,恐怕圍城還是處於封 建制度,見面都要作揖吧。現在的成果要感謝前人那些不畏強權的精神。如果 前人是不聞天下事沉默是金的懦夫,恐怕現在世界是另一番景象了。

圍城這個地方,逐漸成為了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的地方。這個地 方你我並不陌生,充滿著你我的回憶。這個地方正正被我們踩在了腳下。

出生在籠內的小鳥會認為自由飛翔是一種病。 小鳥用衝破籠子的思想值得尊敬。 小鳥用實際行動衝破籠子讓人敬畏。 圖片 / 互聯網 5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3


54 /

文藝

文藝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5


小雲畢業於倫敦時裝大學的攝影及形象學系,回流香港後曾擔任攝影師助手和文員,但 因為「青春」兩字,最終還是放棄原本的工作去追夢,當上旅行主持,最終目標是成為 一名攝影師。現在她主要為不同音樂人拍攝唱片概念照和為本土電影拍攝劇照。 - 我是一個攝影師 -

影師沒有話語權,只能默默接受。在商業

在很多人心目中,攝影師應該是男性,穿 著一件「龍友」背心;但相反,小雲其實 是個打扮新潮、嬌小的女生。問及小雲喜 歡攝影的原因,她說自己喜歡做模特兒, 但更喜歡成為模特兒身前那位攝影師,因 為作為一個主動的角色能掌控更多,也可 以把自己的思想、看法放在作品上。她覺 得相片擁有著生命,希望用此來記錄生命 中所發生的每一個故事。她也會把自己平

藝 攝 術 影 師 遇 小 上 雲 商 業 訪

常不會說出口的看法、不敢想像的情境放 在作品中,把無可能變成有可能。小雲一 直強調相機只是攝影師的其中一件工具, 最珍貴反而是攝影師的眼睛和想法。

社會,金錢和時間就是最大的障礙。在拍 攝唱片封套時,首先要與唱片公司和歌手 討論唱片的主題、顏色和風格。例如歌手 王灝兒JW的唱片《MyTale》內的歌曲主 要圍繞愛情,也是敍述女生角色的想法和 態度,所以小雲提議唱片色調以粉紅色為 主,亦提議了歌手要以女王的造型表現強 勢。可惜的是經過多番的討論,加上準備 拍攝的日子出了意外令原來有三星期準備 時間縮短至一星期,在時間倉猝下,小雲 最終提議用磨砂玻璃那種半透明的特點, 營造出外表女王但帶有少女心的感覺,故 此大家現在看到的成品其實不是她一開始 的構思。

但是,無論攝影師本身有再多的理想與想 法,總有時候要向現實低頭。就好像小雲 剛剛入行的時候也要從低做起,當助手幫 攝影師拿鏡頭、做斟茶遞水的角色。這時 她對自己說「我是要做攝影師,而不是做 苦力。」,同時亦因為這個瓶頸位就再也 沒有拿起相機。一次的機緣巧合下,旅遊 節目《霏雲闖蕩》的另一位主持周雅霏找 小雲合作拍節目,小雲因為旅遊經歷和遇 到的人和事,改變了對生命的看法,把攝 影夢重燃。

- 攝影師走入電影世界 - 作為劇照攝影師往往要跟著劇本走,同時 在片場都有不同的制肘,和當一個普通攝 影師又有很大差別。由於電影拍攝的片場 人數眾多,同時有很多拍攝器材,要在有 限的空間和時間拍攝,就有更深的學問。 例如劇照師所穿的衣服只可以是黑色為 主、相機的快門聲一定要靜音、劇照師拍 攝時的企位不可以阻擋電影的鏡頭等等。 電影世界到處都是階級制度,而劇照師的 「地位」算是較低的一群、亦是一個獨立

- 藝術遇上商業 -

個體。要在這個龍爭虎鬥的地方融入和生

作為藝術家固然希望自己全權做創作,不

存,小雲認為最重要就是溝通和用心對每

受限制,但當藝術放在商業用途上,往往

個人。作為女攝影師的她,面對別人對女

會出現很多矛盾。一輯相礙於商業用途要

性的性別定型,認定女生是不能捱苦、不

放上標句,也要加上顏色完全不協調的公

懂影相、只是個「花瓶」時,她就得更堅

司標誌,這會影響原本相片的構圖。加上

持做得更落力,並顯示出女性攝影師的優

撰文 / Yuki Tam

做商業作品時創作空間很細,事無大小都

勢—細心。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是

圖片 / Karen Tang / 互聯網

要根據客戶的要求去做,但最痛恨的是攝

有人看到的,所以小雲指她在片場拍攝劇

小雲(鄧曦珩 Karen Tang),或者大家對這個女生似曾相識,她是電 視旅遊節目《霏雲闖蕩》其中一位主持,也是網絡世界坐擁41k粉絲的 網絡紅人,但其實她真正身份是一名「攝影師」。

5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7


照的同時,她也會為每一位劇組工作人員

作為攝影師更加要做足功課才能在拍攝時

留下倩影,拍攝他們工作時的花絮,好讓

更得心應手。小雲說她本來不認識歌手李

大家有個努力工作的「汗水證明」。正因

榮浩,也沒有聽過他的歌,但因為要拍攝

為她的如此窩心,亦令到劇照攝影師和劇

他主演的電影,她整整聽了他的歌一個月

組其他工作人員的關係打得更好,而大家

去加強自己對他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在拍

在工作時互相遷就,也可更順利的拍攝。

攝電影途中捕捉到最適合的角度。「其實 每按一下快門,背後都是充滿經驗和很多 前期思考。」外間好多人認為攝影是不用

- 攝影最需要感情 攝影師總是靜靜地觀察身邊的一切,要拍 出一輯作品,事前構思和觀察是很重要, 首先要對被拍者有深入了解,有感覺才能 拍出富感情的作品。小雲說她在拍攝前會 做很多前期工作,例如上網看很多該藝人 的相片希望尋找他最上鏡的角度:某藝人 左邊三七面最瘦、另一位藝人偏右面笑容 最好看等等。因為藝人每一分一秒都是被 拍攝的對象,他們很清楚自己外表的優缺 點,而他們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所以

說話,只是懂得影相就足夠,但小雲說攝 影師的工作不只是攝影,溝通有效令作品 發揮得最好,要被拍者相信攝影師,放下 戒心時才能在拍攝時擺出最自然的姿勢和 笑容。另外,與人溝通也是為自己爭取更 多的工作機會,她笑說攝影師很多時候都 是在背後工作,別人不會知道你的相機內 有多少作品,所以攝影師不可以怕,要多 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因為很多時候 工作機會就是在和朋友相聚吃晚飯、喝酒 時得到的。

- 後記 其實筆者跟小雲已經認識四年了,當初認識小雲已經很欣賞她很堅毅同時又很窩心的性 - 杜汶澤電影《空手道》海報 -

格,到了今日我還是那麼佩服她。在香港這個「憎人富貴厭人貧」的社會,一個樣貌標

為著名日本武打大師倉田保昭在海邊拍攝練功時的劇照

青的女子在外不斷被人評頭品足,批評她靠樣靠身材,或者覺得攝影只是「撳個掣」的 時候,她一步一步靠自己實力走上專業攝影師的位置,她交出的是一幅又一幅專業又富 藝術感的攝影作品。筆者知道未來她希望舉辦個人攝影展,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她能夠真 正達成自己的目標,走上一條屬於她的攝影路。

5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59


|

|

撰文及攝影 / 龔紫嫣

在完成這篇文章前數天,身體因嚴重的問題被醫生建議留院,電話等一切個 人物品被院方沒收代為看管。短短一晚,痛苦不堪,無法形容受困的恐懼不 安,確實似是在監獄,無法進食、入睡,於是短短一晚後就嚷著出院。實在 不願看見受困且平淡乏味的自己,我想這大概是我在這些日子不斷往外跑的 原因。過去半年與友人帶著背包走過緬甸、越南,以及柬埔寨。漂泊在外一 個月,衣食住行都格外節儉。十多小時車程聽著王菲、陳粒和張懸,有點浪漫, 更多時候是疲憊不堪,雙腳滿是污垢,身體曬至脫皮,可一切都值得。

在阿馬拉布拉的瑪哈伽納揚僧院遇到僧侶 Jelly,自我介紹後跟 Jelly 東拉西扯了 一大堆,都是些不相關的事情,例如他的家庭有十個人,姊姊結婚了而弟妹 則在唸書,家人每星期會到訪僧院探望他;例如他問我知不知道檳榔,然後 搖搖頭皺眉説他不喜歡檳榔也不喜歡抽煙,仔細看看,怪不得牙齒整齊又雪白; 例如他喜歡的音樂,他説最喜歡 Michael Jackson,尤其是 We Are The World。説 説 起音樂,不禁激動地告訴他在緬甸待了數天後我覺得緬甸男女生唱歌格外 動聽清脆。他告訴我因宗教關係僧侶們是禁止唱歌的,多可惜。

我又忍不住問道,僧侶是否可以隨自己想法隨時離開僧院,他說是可以的。 順 道 說 自 己 二 十 五 歲, 待 在 瑪 哈 伽 納 揚 僧 院 已 經 八 年。 穿 著 白 色 僧 衣 的 是 beginner,大多年紀較小,穿藏紅色僧衣的則是有一定修行時間的僧侶。

離開時不禁問他,是否短時間內都沒有離開的打算,他笑著搖搖頭。

生命短暫,做自己喜歡的事便好。

6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61


吳哥窟日出

從仰光坐夜巴抵達蒲甘是凌晨時分,下車時仍迷迷糊糊,瞬間近十個計程車 司機一湧而上圍著說要載到市區,開價卻是預算中的兩三倍。兩個女生被一 群男人圍著走不了,實在是慌得很,慶幸最後冷靜成功逃脫。

後來在蒲甘以電單車代步,入黑時狠狠地翻車。整個人倒在公路上動彈不得, 不知有否撞到頭部,四肢無力,只能稍稍抬頭張望,卻甚麼都看不清。後來 經過的數個婦人好不容易把我架起,又是一陣暈眩和失控嚎哭,無法再騎車。 旅館職員為我包紮後,四肢仍可見多片極深色的瘀青損傷,直至回港時連走 路都是困難的,於是下飛機後即帶著大背包直奔急症室(因沒買保險並未在 當地治療)。那時候以為最接近死亡,可回想又是一段經歷。

很愛的一個場景:公路/ 荒野/ 吉普車/ 沙漠/ 日出

6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63


撰文及攝影 / 龔紫嫣

關於第一個與愛人同行的背包旅行,雖非理想 中的徒步方式,也算完成了臺灣環島的小小目 標。在這樣稍為發達的國家,住宿及交通等方 面都比過往於東南亞的舒適太多。且常在路上 和餐廳看到詩詞,真浪漫。

「離開這裡吧,帶上心愛的人,走吧 我的身體任由你踩踏,只要沒忘記從前的夢」

- 宋冬野

從日至夜,從南至北,轉車數遍,在大巴十八小時。走過崎嶇山路,車上滿是嘔吐 的人,下車就蹲著抽煙緩解漫長車程。白天沿路經過高山湖泊和稻田,緩慢駛過未 修葺好的公路,晚上看見最接近的月亮,抬頭滿天星星,都是些值得慶幸的事。 6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65


阿里山日落

6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67


我喜歡經過隧道的陰暗寂靜,我喜歡與月球之間的遙遠浩瀚,我喜歡剃光頭 髮的沉澱釋放,我喜歡底片的想像未知,我喜歡香煙的墮落虛無,我喜歡太 陽月亮的無縫交替,我喜歡陳粒的爽直霸道,我喜歡文字的內斂無聲卻能殺 人,我喜歡我的混亂怪異,也不喜歡我的混亂怪異。

我喜歡你喜歡我

送給與我結伴同行,愛護我的你和妳

6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69


擁 擁 擁 抱 抱 抱 所 所 你 有 有 不 軟 微 曾 弱 小 看 的 而 見 角 存 的 落 在 黑 的 暗 慾 望

攝影及文字 / Kay @yrakkwu 模特兒 / 梁倩 @liangsinn 7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1


7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3


7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5


7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7


First Sight NG CHEUK WA

In the crowd, I saw a young girl Stand alone. Her blonde hair Looks like a golden waterfall under the sunshine. Her blue eyes twinkled, Like the sapphires. I walked through the crowd And said, Would you like dancing with me, miss? She said sure.

We walked to the center of the hall. The gentle music was started.

Many people danced

We danced

At the grand hall.

Without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The evening dresses danced

When she turned around,

In a quick speed,

The air filled with

Like a kaleidoscope,

The fragrance of lemons.

Mix of so many colors:

The music was stopped.

Yellow, pink, blue, green,

I said,

Like the flowers of the palace garden.

What is your name? She said, Sarah And went away. I thought, You are my princess forever.

78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79


困 趙 勤

她想游去遠方 經歷了一浪又一浪 卻到了你的岸上 漁網 捆綁 還有遍體鱗傷 想用眼淚博取你的一放 才發現自己離開了海洋

忘記了前行的方向 在岸邊等待着死亡 卻還幻想能重回海洋 必定 那裡是 她的天堂 曾經的希望

8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81


82 /

生活

生活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83


應。」他憶述第一年落到廚房整餅,廚房完全 無冷氣,夏天溫度高達三十多度,加上裡面 設有多部長開的焗爐,導致熱空氣滿佈整個

/唐餅簡約美 勾起港人共同回憶/ 唐餅款式不及西餅種類名目繁多,要說最 有代表特色的唐餅,實屬「光酥餅」不

空間,當時情況猶如蒸籠,每天工作都汗流浹

過。William說:「光酥餅大件兼抵食(划算)

背,直到第二年安裝了冷氣,情況才有改善。

,一眼就認得出,只要加麵粉和糖,一件光

除了工作環境影響外,做餅工序也是對師傅一

酥餅就成形。」餅店其中一款熱賣款式,就

個重大的考驗。「我整餅時候,麵粉就要落

是紅豆餅。「紅豆餅做法都好簡單,用麵粉

100℃熱水揉合,高溫熱水很燙手,變成漿糊

同紅豆餡整就得。」

狀的麵粉還要黏在手上成塊,所以又要花時間 清理雙手,很麻煩。」William也有幾次失敗的 經驗,就是焗餅,故此他也會格外留神,注意 烘焙時間。

西餅未流行時,很多人都是吃唐餅大,至於對「現在沒有年輕人吃唐餅」這說

時 代 逆 流 : 執守唐餅餅藝 撰文 / 麥嘉怡

法,William予於否定:「現在也有年輕人會吃唐餅,有個妹妹是我們的熟客,每 次回香港時候,她都會買一堆光酥餅回外國吃。」他又補充:「當媽媽帶子女 來吃唐餅,唐餅就會自成子女的童年回憶,一代接一代。」筆者希望於若干年 後,唐餅依舊能與西餅並駕齊肩,於時代洪流中繼續流傳。

「很多人對唐餅印象只有嫁女餅、老婆餅、老一輩先會食,又甜又膩⋯⋯往往離 不開幾種刻板想法。自九十年代起,西餅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唐餅首 當其衝受到影響,目前只經營傳統唐餅店可謂買少見少。」

/逆走時代洪流 只為堅持傳統/

/子承父業 以雙手打拼一片天/

經過花園街時,走過各種琳瑯滿目的摩登商

目前店東為二十多歲的年輕人,William。自小

店,卻只有一間裝潢簡約、帶有古早風味的

時候就在加拿大留學,大學時修讀心理學,

老唐餅店—奇趣餅店,在花園街上份外格格

回流香港後卻甘願留在唐餅店工作,原來只

不入。奇趣餅店已屹立於花園街三十多年,

為堅守父親餅店心血。

以往整條花園街只是街市,後來因為租金上 漲等問題,街坊一一陸續遷出花園街,起初 餅店都有賣少量麵包,後來便把心一橫只做 唐餅,故多年來也只有傳統唐餅賣,直到獲 得米芝蓮推介,再度把店舖的名氣推上高峰。

賣相單一,內餡卻有香甜的紅豆蓉於舌上回味。成份越簡單,添加的化學物就越少。

「以前細個,大多數日子都在外國,好少機 會食唐餅。家姐已經定居外國,如果我唔 做,邊個會做(繼承餅店工作)?」 說起入行經過,William不禁笑言當年「工序都 幾辛苦,成日做到腰酸背痛,後來先慢慢適

8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85


撰文 / 小公主

困獄

圖片 / 互聯網

已定罪的在囚人士每月可接受親友探訪兩次,透過玻璃窗見面三十分鐘,一個月足足有七 百一十小時不能見親友!每次探訪的人數也不可以多於三人,你叫人怎可以不掛心呢?交 上身份證,職員發現他的親友探訪名單上沒有我的名字,甚至是一個名字也沒有!這個超

那天晚上 我睡不著 當我從他姊姊得知他身處荔枝角收押所的消息後,叫我怎能好好安睡。晨光未照入房間, 我竟然比身在監獄的他還要早起。我想,他一定不知道我會來探望他。

乘坐地下鐵到荔枝角站,出口直行數分鐘已到。先到收押所馬路對面的士多購買探訪用品

(俗稱「祭品」),探訪用品是香港懲教處規定的可交來物品,所有物品都有嚴格要求, 例如只可以購買某大牌子的原味或冰爽薄荷味10包裝紙巾,還一定要完好未打開過的。

橫街的士多,大大個坐地廣告牌寫著「專營荔枝角收押所探訪用品」,十分招搖的做囚犯 生意,為了順利將最多的物品交給他,即使被士多劏一劏也在所難免。於是,我買了一條

毛巾、一塊肥皂、一支洗髮精、一枝牙刷、一枝牙膏,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買We_lth軟盒 裝香煙,眾所皆知,香煙在那裏可媲美黃金地位。購買好一袋日用品,我跟隨其他拿著一 式一樣膠袋的人走進登記處。那天是早上十點,還押在囚人士的探訪時間為上午八時三十 分至下午一時(若是定罪的在囚人士,探訪時間則為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登記處門口 早已經排滿人龍,大家都想盡快見到在囚人士,那怕只有十五或三十分鐘。

第一次來的我像個大鄉里,其實正常人也是零經驗的,像我這樣呆呆的表情滿登記處也

是。首先要填寫⼀張「探訪登記表」的表格,寫上你的名字、與在囚人士的關係、身份證 號碼、地址,然後填上在囚人士全名及編號。由於沒有他的編號,只可以等待登記處職員 代為查詢,帶上身份證到登記處確認身份,那時職員告訴我:「你要探訪嘅人五日前判咗 去東頭懲教所,而家起行,四點半之前到仲可以探訪嘅。」

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然已經轉到赤柱!?我緊握著手上東頭懲教所的地址及他的

編號,立馬轉上地下鐵前往中環,跳上有「過山車」之稱的6X巴士往赤柱監獄終點站。 「過山車」果然名不虛傳,Google地圖說明的一小時三十分鐘車程竟於半小時內由頭站 駛至尾站,建議身體像我一般差的人要自備暈浪丸。

級無敵大!笨!蛋!若沒有事先把名字登記在名單,是不可以隨便探訪的!職員與我核實 他的身份後,見我一個女子隻身來赤柱,叫我進去後必定提醒他登記我的名字,方便下次 再探訪。幸好我到訪前把他的個人資料默默記入腦海,不然必定被問到口啞啞。

再三登記探訪後,除了探訪用品,便要把所有隨身物品,是所有隨身物品都放進懲教處提 供的儲物櫃中,你的身上只餘下身份證及儲物櫃密碼紙,但都比在囚的他多,起碼你還有 名字,還有身份。因為他數天前由荔枝角收押所轉到東頭懲教所,所以身份亦由還押人士 轉為定罪在囚人士;成為了定罪在囚人士後可以接受的探訪用品種類被大大剝削,連我打

算購買的M名牌200克黑色包裝朱古力小食也不被允許,恐怕只可以等他出來之日才可品 嘗優x良品5克裝乾沙爹牛肉的味道。東頭懲教所是香港首間無煙監獄,只限不吸煙或自願 戒煙的在囚人士,令我驚喜的是他選擇自願戒煙,那盒We_lth軟盒裝香煙唯有永久珍藏。

走過金屬探測門廊,職員再用手提金屬探測器檢查,比起機場海關保安更為多重保障。檢 查完畢後便坐回桌子,唯一可做的是坐在長木桌子上等候,等候在囚的他前往玻璃窗前。 職員用那極具西方中世紀古老色彩的長柄鎖匙打開鐵閘,我再次走過金屬探測器進去。

探訪室內光線充足,三塊綠色的牆包圍,多塊玻璃築起方塊包圍在囚人士,由大腿位置

一直伸展到頭頂以上,百密不疏。冷氣氣溫驟降,是停屍間一樣的寒。室內數位職員用目 光掃瞄,好像是百無聊賴在猜想探訪者與在囚人士的關係。探訪者活動範圍中有數個易

拉架,其一說明在囚人士在內的三餐菜單,菜單中離不開豬肉牛肉雞肉,七天循環每週如 是,直到你離開。

看見他困惑的表情,我急步走到玻璃窗前坐下,拿起面前的電話,輕輕問候一句:「一年 多了,你還好嗎?」凝視他雙眸數秒,他消瘦了,他面無血色,他神情恍惚。他說:「我 很好,不必擔心。」

我告訴他要登記我的名字,他告訴我要留下我的地址

到達了赤柱監獄,循例要到登記處登記一下。這次有他的編號,程序簡單多了。職員告訴

我告訴他有關於他的家庭,他告訴我想要一本英文書

了下來。在囚人士進入收押所時,會被編上一個終生的號碼,一個六位的編號,其他甚麼

我告訴他遙遠家鄉的狀況,他告訴我必須要答謝的人

我:「俾嗰Number同身份證我就得㗎啦,個名唔需要。」本想假裝有禮貌有笑容的我停

我告訴他家人朋友的電話,他告訴我現在十分想念媽

也變得不再重要;再沒有名字,再沒有身份,再沒有權力,再沒有生活,再沒有自由。

我告訴他一定要守規守矩,他告訴我想要的探訪物品

由於那邊有三所不同程度設防的院所:東頭懲教所(低度設防院所)、白沙灣懲教所

(中度設防院所)及赤柱監獄(高度設防院所)。地方頗大為防止探訪人士走錯路/誤闖 禁地,登記後會有專車接送的,數輛高爾夫球車分別接送探訪人士到三所院所,駕車的職 員還會提醒探訪人士院所名稱,臨走前提醒你要按鈴及準備身份證。 86 / 86 /

開 鳴 V ol. 3 . 1

我告訴他。。。 他告別我。。。 三十分鐘時間過去了,不多於一分不少過一秒,職員示意我倆放下電話。 他 轉身走回監獄,我 轉身離開赤柱 圍 困

/ 87 / 87


晨 光

黑夜無明,我用衣袖抹去一把汗,如常地將四處飛散

雖說派報紙為手板眼見工夫,其實當中絕不簡單。首

好。「阿姨,我先將明報放到車上喔!」低頭一看,

的報紙份數,而且要算好電梯關門時間,再以拋投的

的報紙分類,再從賽馬版到新聞版,毫無錯漏地疊 衣服、手上已沾滿報紙墨水,變得黑髒髒的。「阿

仔,我借對手套過你啦。」我報以微笑,繼續手上的 工作,此為我首日上班,凌晨二時於中環交易廣場開

回想起上班前,我對於送報紙的認識,大概是一個小

成四個屋苑的工作。拿著空蕩蕩的手推車,我跟阿姨

然而現實剛好相反,因為要於訂報者起床前把報紙送 達,此工作不但爭分奪秒,遇上大雨或風球時,更加

數,確保以後的工作不會出錯,然後就開始送報紙的 過程。登上瀰漫著報紙墨水味的客貨車,我在黑夜的

著電台的歌曲,我的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息,輕快的音 雲層透著絲絲曙光,街道靜寧祥和。從前座的倒後鏡 看見自己大汗淋漓,我才拿出毛巾擦汗,順便弄弄頭 髮,整理儀容,阿姨順手遞上今天的工資:「阿仔, 今日辛苦曬你。」「唔辛苦。」「老闆娘,呢位𡃁仔 真係唔話得,好幫得手喎!」「客氣客氣。」……

道路上迅速前行,直奔向香港仔的街道。道路上街燈

車上一對一答,彷如熟人。工作過後,望著手錶,早

數的車輛駛向不同方向,我在想:他們是在工作嗎?

門,馬路上也逐漸多車。看著窗外幻變的光景,我用

照著泛黃的燈光,使得黑夜更為落寞,道路上寥寥可 抑或是在歸家?在夜間,我仿佛可以確實地感受到城 市的美麗,以及寧靜的環境。

88 /

報人卻是工作如常。

樂,伴隨著前座傳來香煙的氣味,望著窗外的天空,

達中環交易廣場附近把送來的報紙先疊好、分類、點

初現,陽光打破了黑夜的阻擋,人們在逐漸醒來,送

我們卻是朝二早八,加上報紙幾乎每天都有,作為一

還是繼續講述我的上班經過吧。我於凌晨兩點就要到

再度搭上客貨車,繼續工作。此刻,清晨六點,晨光

好不容易完成工作,便搭著客貨車去吃早餐。途中聽

個送報生,必須極度自律,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了。接著要會合阿姨,繼續報紙派送的工作,直至完

不容有失,否則便會失信於客戶了。有別於大部分工 作,送報生的工作時間日夜顛倒,平常人朝九晚六,

/

序不斷重複,直到派送完畢為止。

完成兩個屋苑的派送工作之後,我已經是滿頭大汗

「輕鬆」的想法,我托人找到了一份送報紙的工作,

方式把報紙送到訂報者門前,卻又要完好無缺。此工

始一天的工作。

男孩騎著腳踏車,到了門口便把報紙拋進去吧。抱著

先要在電梯上落的短短數秒間收拾好下個樓層要派送

上七點。太陽已經升起,照耀著大地,人們開始出

毛巾抹去一把汗,把手套放進褲袋裡,合上雙眼,享 受著工作後的滿足感。

客貨車從中環的高樓大廈,駛往香港仔的海傍,走過

晨光每日如常照耀著大地,卻是在黑暗中醞釀;如同

下車,我幫忙拿出手推車,再搬來五六疊的報紙,大

後的正常運作。

彎曲的街道,終於到了第一個送報地點。我跟阿姨先 概有一、兩百多份吧,關好車門,開始工作。緩緩推

於黑夜中工作的人們,他們的辛勞確保了社會於日出

上斜坡,眼前盡是不同座數的樓宇,我拿出阿姨在車 上給我的小紙條,上面密密麻麻的墨水字寫滿了訂報

你微小,但你並不渺小。---泰戈爾

者的單位樓層,以及所需要的報紙種類。手上抱著數 公斤的報紙,我沿車路走到不同的座數逐一派送。

開 鳴 V ol. 3 . 1

致每天辛勞工作的送報生們

圍 困

/ 89


Hong Kong is still shiny ?

It all depends on you and me !

Photo by / viruscoke 90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91


圍 城. 解 困

吳家欣 YanBeKaKa

那一天,我把自己困在房間,沒有開啟電腦螢光幕,沒有啟動電視

萬年,也忘卻了名留青史的美譽所帶來的優勢。電視機上播放的片

遙控器,沒有把玩手電,只有寂靜和漆黑,相伴相隨。

段,應該只有令人們歡懷大笑的綜藝節目。

沉靜,讓我得到一點的歇息空間。

不希望自己成了暗啞無光的大眾人群。時代的確進步了,可是,

不希望聽到那些瘋癲若狂的新聞報導。世界好像變了質,國家政府

河,電子產品方便了人們的聯繫、交易、知識和娛樂,取而代之,

呈現在電腦螢光幕。每每總聽到生辰主人公的許願:「祈求世界和

的行事、聯絡人的電話,牢牢地記在腦海中,以備不時之需;現

保和維護世界的和平呢?明天起,我們的世界就能得以和平嗎?卻

了一份工作。

人類卻產生了可預知性的倒退。科技的日新月異,開創了資訊的先

的鬥爭、國家人民的不滿、國家自然的天災人禍……,接二連三地

卻退化了人們的大腦。在未有智能電話以前,我們也有能力將每天

平。」,不禁讓人懷疑,到底如何令世界和平呢?誰又有能力去確

今,我們都靠智能電子產品,為我們充當私人秘書,大腦從此減少

並沒依根依據導言。

如果我們居住的環境,沒電源供應了,怎麼辦?我們可能就像那飢

不希望看到那些荒誕無稽的新聞公報。香港彷佛變了樣,每天總會

餓的野獸慌忙地四出尋覓,覓尋的卻是電子產品的「糧食」- 電源。

多時候,總聽到某某宗教機構鼓勵以愛服眾,為宣揚大愛而廢寢忘

如果一切沉靜了,情況會是怎樣?我再也不願被電子產品圍困著

有數則暴力事件、家庭糾紛、名人醜聞、政治鬧劇,頻頻上演。很 食,然而惹起大多數人的一團怒火,隨即爆發,一發不可收拾。只

我,我倒想試試回到最簡單的生活方式。

是情緒智商突然驟降,千鈞一髮之間,所做出的事,寧可選擇遺臭

92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93


圍困

陳穎珊

上帝除了創造世界,同時創造了不同的困境,佈滿全世 界。不論你是兒童、成人或老人;不論你是老闆、僱員 或無業;不論你是單身、已婚或喪偶;自出生的那一刻 開始,我們就被不同的東西圍困。

年少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一連串的興趣班、學前 班填滿了課餘時間,從小就踏上「成功」之路。一直活 在父母的寵愛、師長的期望、自己的期盼下成長,卻不 知道是什麼時候,在康莊大道中折返,走上前往天台的 階梯上經過報攤,看到桌上一疊疊的報章,大字標題寫 著「學生壓力大尋死」,本來承載著夢想的理想人生, 卻反被它們的重量擠壓著,喘不過氣來。

進入社會後,工作會一直黏著你,老闆上司的說話就像 宋高宗發的十二道金牌一樣,必須服從。為趕上工作的 進度,失去了與家人共渡晚餐的時間;為爭取升職的機 會,錯過了子女成長的過程;為養活家人,耗損了身體 機能。

年紀老邁的你很多時候都避不開被病魔纏繞,頻密的 出入醫院,長期生活在病房裡、甚至連病床也下不了。 殘酷的病魔帶走了悠閒的退休生活、夢寐以求的享福人 生、拼命工作數十年後的成果;被疾病圍困著的你,對 這世界失去了熱情。

生活在真實世界的你被不同的東西圍困,感到十分無 力,網絡世界可能是一個讓你稍作休息的地方。它讓你 暢所欲言,抒發所思所想;但它同時影響著你的生活, 改變你的想法,控制你的言論,評論你的人生價值。坐 在關愛座上的你,穿著支持「黃絲」衣服的你,在車箱 內進食的你,都可能成為這模擬世界的紅人,被大眾討 論,被網友起底,干擾你的日常生活。

當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都同時為你帶來壓力,你究竟何 時才能撇開那些圍困你的東西,自主地生活?

94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95


96 /

開 鳴 V ol. 3 . 1

圍 困

/ 97


學生刊物 《開鳴》 V.o.l 3.1 撰文 / Yuki Tam . 小公主 . 白板 . 肯尼亞 . 麥嘉怡

黃佳裕 . 鄧舜甄 . 劉應鑫 . 關嘉雄 . 龔紫嫣

NG CHEUK WA . viruscoke . 艾慧傑 . 吳家欣YanBeKaKa . 陳穎珊 . 趙勤

採訪 / Yuki Tam . CKY . 黃佳裕 . 鄧舜甄

. 蔡婉儀 . 劉應鑫 . 關嘉雄

攝影 / CKY . Yuki Tam . 麥嘉怡 . 蔡婉儀 審校 / 李婉儀 . 麥嘉怡 . 黃佳裕 . 鄧舜甄 . 劉應鑫 . 鄭湉鎂 . 關嘉雄 排版 / 蔡婉儀 設計 / 甘蕙嘉 . 蔡婉儀 . 蘇芷晴 (排名按名字筆劃順序)

鳴謝 Kay 奇趣餅家 梁倩 梁國雄先生 鄧曦珩 Karen Tang 香港公開大學 唐創時副校長(行政及發展)

開 誠 佈 公

香港公開大學學生事務處 (排名不分先後)

出版人 / 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第三屆編輯委員會 地址 / 香港九龍何文田忠孝街81號銀禧學院E0716 電郵 / eb@ouhk.edu.hk 網頁 / ouhksueb.wordpress.com Facebook / facebook.com/ouhksueb Instagram @ouhksueb 承印 / e-print 保諾時網上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日期 / 2017年11月 發行量 / 1,500本 非賣品 轉載圖文前請徵求同意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翻印 本刊物除部分文章與圖片未能與版權持有人接觸外,均已經授權轉載 有關已刊登之同學及受訪者意見及文章內容,並不代表香港公開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之立場

不 平 則 鳴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