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雜誌26期

Page 1


猜「相」

猜一猜, 為什麼地上有那麼多一枝枝的木條?

圖︱Ros Goodway / Oxfam GB

提示:製作過程 答案在P. 21


目錄

無窮 26期 2010.06 封面

香港 猜「相」

01

目錄

02

無窮關注

以色列封鎖加沙釀救援船隊慘劇

04

無窮關注

最低工資立法

專題

《無窮》雜誌免費派發地點

窺伺貧窮旅遊

08

編者語

10

鑽進貧民窟

12

人道主義拍攝貧窮

14

旅遊DOs and DON’Ts

16

灣仔社區文化遊:平衡公眾與居民需要

18

談扶貧旅程的二三事

21

猜「相」答案

22

專欄

29

發展多媒體

有機地 明愛徐誠斌學院 h!p Holiday

灣仔 聖雅各福群會 尚書房 城邦書店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有機地 香港藝術中心

Simply Organic Roundtable Café 香港中央圖書館 Pumpernickel

天后 Les Artistes Café

Pumpernickel

北角 香港樹仁大學

Café 21

柴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九龍

紅磡 香港理工大學 尖沙咀 讀書好棧 油麻地 Kubrick

── 從通識科的提問方式談起 許寶強 影像 世界盃場外,生活繼續

中環 七一吧 尚書房 Flow Organic Bookshop 聖約翰座堂書店

銅鑼灣 書得起 正文書店 人民公社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反思扶貧的根本問題

24

薄扶林 香港大學

佐敦 合一咖啡屋餐廳

公平點

旺角 序言書室 尚書房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榆林書店 Club O Tc2 書得起

九龍塘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封底

香港浸會大學

長沙灣 勞資關係協進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美孚 紫羅蘭書店

出版 主編 封面插圖 設計 印刷

樂施會 郭瑋瑋 楊智恆 扭計式(香港)設計有限公司 大通印刷製品廠 本雜誌以再造紙及大豆油墨印刷

本刊圖文版權為樂施會所有,如欲轉載或使用,請致電 31205272 編輯部查詢。 樂施會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救援機構,致力消除貧窮以及與貧窮 有關的不公平現象。我們認為貧窮多源於不公平,要消除貧窮, 必須配以經濟、社會和結構性的改革。我們與面對貧窮的人和夥 伴機構合作,一起推動發展項目、人道主義項目、政策倡議及公 眾教育等工作。

觀塘 Kubrick

新界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將軍澳 尚書房 屯門 嶺南大學 國際十字路會 尚書房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仁愛堂社區中心田家炳圖書館 仁愛堂彩虹社區綜合發展中心 荃灣 曠野書店

香港珠海書院

葵涌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青衣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工商資訊學院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沙田公共圖書館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大埔 香港教育學院

假日農墟

西貢 香港科技大學

01


無窮關注

以色列封鎖加沙釀救援船隊慘劇

以色列封鎖加沙釀救援船隊慘劇 文│樂施會 圖│樂施會英國

以色列部隊5月31日登船襲擊救援物資船隊,造成最少十個乘客死亡,引起多國以至聯合國安理會 不滿。樂施會亦譴責事件,對以軍使用的駭人武力,以及殺害平民的行為,表示震驚。並認為慘劇 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以色列及國際社會無法解除對加沙長達三年的封鎖。 「我們強烈譴責以色列殺害、傷害及扣押任何乘客,或對任何運載救援物資及日常生活用品,前 往加沙的船上之平民,使用過份暴力。這悲劇之所以發生,全因國際社會未能對以色列施壓,停 止嚴重削弱加沙的封鎖政策,假如不是以色列封鎖令加沙經濟飽受衝擊,又阻止急需的人道救援 物資進入該區,根本就不會需要這批船隊。」樂施會國際聯會行政總監Jeremy Hobbs又呼籲對事 件進行全面及獨立調查,確保相關人等承擔責任。

Abd al Rahman Al Shurafa是個住在加沙的鐵匠。 一停電,他就無法工作,又買不起高能量發電 機。經常不能開工,使他每月收入減少50%。

(Karl Schembri攝)

封鎖加襲擊船隊 以色列屢犯國際法 以色列今次襲擊違反多條國際法的基本條例;但其實以色列實 行封鎖,對150萬加沙人民施以集體懲罰,本已觸犯《國際人 道法》。與以色列政府所指的恰恰相反,獲准進入加沙的救援 物資只是杯水車薪,完全不足以應付加沙人口的龐大需求。樂 施會估計,上星期只有631車人道救援物資獲准進入,只及以 色列實行封鎖前的22%,而現時從加沙的出口更接近零。雖然 過去數個月限制稍稍放鬆,主要必需品如建築物料仍十分缺乏 或被禁入口,因此以軍17個月前「鑄鉛行動」對基建所造成的 損毀,至今仍有四分三尚待修復。 在以色列封鎖下,加沙人民每天過著缺水缺糧的生活,威脅健

02

加沙天天都會停電,漆黑一片。 (Karl Schembri攝)

康。根據聯合國統計,加沙超過六成家庭沒有足夠糧食,只能 依賴食物援助,五分之四人完全倚靠救援物資維生。供水系統 因為水管等零件被禁入口而失修,導致食水供應嚴重不足,有 七人家庭每天的飲水量,只達一人所需。封鎖令加沙人民健康 情況惡化,受以軍襲擊損毀的醫院因禁運無法重建,醫療器材 零件甚至維修人員也不獲入境,引致醫療系統面臨崩潰;病人 要到以色列就醫亦障礙重重,世界衛生組織指去年最少27個 病人,在等待獲批離開加沙地帶就醫期間死亡。 七成加沙人口活於赤貧之中 不僅加沙人民基本生活受影響,經濟亦因封鎖更見困頓。由於發 電廠沒有發電燃料,加沙每日均會停電多次。因為欠缺電力和原


以色列封鎖加沙釀救援船隊慘劇

無窮關注

樂施會英國去年在以軍軍事行動後,為無 加可歸的加沙居民提供食水。 (Mohammed Ali攝) 桌子上的食物,是Etidal一家九 口一星期的糧食。 (Michael Robin Bailey攝)

Abdel Karim和女兒等一家11口住在加沙。他自2000年開 始失業;有難民身分的妻子本可領取援助,但因為Abdel Karim和9個孩子都不是難民,所以不能獲取救援。 (Michael Robin Bailey攝)

材料,圍城前有3,900家小型工廠,僱用35,000人,實施封鎖後 只得90家繼續經營,僱員銳減至860人。失業率因此由2007年 的30%,進一步升至2008年的40%;扣除援助,加沙有70%家 庭每人每日收入少於一美元。 由此可見,封鎖不但使加沙居民被迫與外界隔絕,更製造貧窮, 令社會出現「反向發展」,日益倒退。因此以色列對加沙的封 鎖,以至雙方針對平民的襲擊,都必須馬上停止。以色列及國際 社會應合作立即解除封鎖,全面開放加沙地帶所有關卡。 「加沙人民不應只得到空口承諾,他們的權利應真正受到尊 重。」Hobbs說。

Al Shifa醫院早產嬰兒部。院內27個早 產兒要靠26個氧氣箱生存;醫院另外 三個氧氣箱和一個呼吸儀器壞了,但 因為以色列封鎖,沒有零件修理。 (Mohammed Ali攝)

背景資料:加沙封鎖 武裝組織哈馬斯2007年6月控制加沙,以色列於是以保安 為理由,進一步箝制加沙居民的出入和經濟自由,全面封 鎖加沙邊境,以削弱哈馬斯,終止來自加沙的火箭砲襲 擊。以色列稱容許基本人道救援物資進入加沙,但一些可 能製成武器的「雙重用途」物料如鋼管和肥料,則不准運 入加沙;不過以色列從來沒有公布禁運物資清單,以方亦 經常改變什麼東西可以進入加沙的決定。據聯合國統計, 曾被禁運入加沙的家常用品,包括書本、蠟筆、衣履、朱 古力、果仁、意大利粉等。建築材料如水泥、木材等幾乎 一直被禁入境,直至今年初才稍為放寬。

03


無窮關注

最低工資立法

良心紀錄咭

容由 用來形 聯 對 到旺 這副 級酒店 星 五 培 中環 店的 坊小 街 角開 。 切不過 哥,貼

良心做星級美點

麥桂培

專訪「添好運」老闆 檯號

茶位

經手人

訪問| 黃碩紅、郭瑋瑋 文| 郭瑋瑋 圖│Ray Ng

裡有點不知作什麼 培哥」的麥桂培,心 當知道會訪問人稱「 的點心主管,自立 店米芝蓮三星中菜廳 準備才好。他曾是酒 勢」;可是他又決 芝蓮一星,相當「架 門戶不足一年又獲米 應就最低工資接受 平民區」開店,又答 定離開中環在旺角「 的底蘊。 訪問,實在搞不清他

小 點 中 點

大 點 特 點

主 )呼籲僱 培哥(圖 , 心做生意 要本著良 生計。 照顧伙計的

資時 有人提出最低工 但不 , 元 24 在 定 薪應 水平 少僱主都認為這 很難請到人。

頂 點 伙計做什麼 老闆做什麼 然後我們趁開舖前的早上來到「添好運」。伙計聽我們是樂施會 其 找培哥談最低工資,紛紛說「要捐幾多錢架?」「最低工資?50蚊 一個鐘啦!」一陣哄笑後,穿T恤圍裙的培哥出來,我們馬上明白 他 伙計為何那麼斗膽跟老闆開玩笑。和善平靜的培哥,沒有半點名 廚的架子和火氣。他說和伙計無分彼此:「他們做什麼我也做什 麼,他們幾點上班我也幾點上班,他們下班我還沒法下班呢。」 培哥的平易近人也許是性格使然,也許亦因為他和大部分人一

04

樣,都吃過苦。「打雜、大工(即專做煎、炸等工序的廚師)、 做腸粉、看蒸籠、調味、到做師傅,什麼崗位都做過。以前很辛 苦,凌晨三點就要起床,而且還沒假期。」 十五歲就入行的培哥事業雖是平步青雲,可是他很清楚行內工友的 工作情況。「沙士時減工資削福利,有的維持到現在,沒辦法,你 不做大把人做。現在工時也長,除了酒店有固定工作時間,外面每 天工作12小時是基本的了,連鎖式經營的食肆可能更長。」


最低工資立法 店務雖忙,但培哥 的伙計看來還是做

簡 看似很 包點心 傅 實師 要 單,但其 練才能擔 經多年訓 置。 當這個位

得很起勁。

開業的點 去年三月才 便獲米芝 心店,很快 飲食消閑 蓮和本地的 雜誌青睞。

無窮關注

開門前一個鐘頭,已 經開始有人排隊。

學, 管理哲 培哥的 起落 伙計一 就是和 工作。 手落腳

「肯收 24元 時薪都不好意思請啦!」 培哥認為,工友的工資、工作時間都沒有保障,所以同意應該立 法訂立最低工資:「不少工友都上了年紀,還要體力勞動,值 得多付一點。每月只得那5、6,000元的薪水,叫他們將來怎麼辦 呢?」培哥稱,最低工資水平不應定得太低。「有人提出應定 在24元,哪裡有人肯做!有人肯,都不好意思請啦!定在20尾、 30元會較容易請人,起碼要足夠維持生活。」但他認為立法也要 堵塞一些漏洞,尤其是針對散工:「巿場上也有40多元時薪的工 作,但僱主只讓你每天做四小時,月薪一樣也低。」

對於有人認為,制訂最低工資會令經營成本大增,培哥認為不一 定。「其實租金、食材也佔開支很大部分,也不能囤積肉、海鮮 這類新鮮食材來省錢。」他續道,很多巿民始終習慣飲茶,所以 對酒樓無論如何都有一定需求,酒樓也有很多空間節省開支,如 水、冷氣等。「老闆肯想多一點就好,不一定要向伙計開刀。」 還有什麼說話想跟其他老闆說?「要本著良心,人家也要生活 的。伙計幫你賺錢,為何不跟他們分享成果?」培哥做老闆的良 知,跟他點心的美味,說不定真有關係。

05


無窮關注

最低工資立法

最低工資:解決在職貧窮的關鍵性一步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報告,香港是全球最先進經濟發展體系中,貧富最懸 殊的地區。2009年,最富有的一成家庭,收入是最貧窮一成家庭的25倍。最高收入一成 家庭,月入中位數為7.5萬元,而最低收入的一成家庭,月入中位數僅3,000元,過去六年 收入沒有增長。在職貧窮的人數十年內更大幅增加63%,由1999年的221,200升至2009年 的360,400。 樂施會認為生活保障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工人付出勞力就理應得到合理回報。現在數以十 萬計的工友縱然辛勞工作,仍未能養活自己,養活家庭。最低工資就是一項道德抉擇,也是 解決在職貧窮問題的關鍵一步:肯定勞動的尊嚴和價值,讓努力工作的工人及其家庭,可有 基本的生活保障。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最低工資公約》,「保證滿足全體工人及其家庭需要」是設立 最低工資的宗旨;調查亦顯示逾七成香港巿民,贊成最低工資應足以保障工人及其家庭的 基本生活(詳見下文)。 樂施會最低工資倡議工作的最新進展: 樂施會今年五月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最低工資及標準工時意見調查2010》,以探 討及瞭解本港市民對立法訂定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的意見,並跟2005及2008年進行的兩次相同 調查結果作比較。調查電話訪問了509位18歲或以上本港居民,整體回應比率為77%。 一)逾七成(72%)被訪者贊成最低工資立法應以「收窄貧富差距,保障所有在職人士及其家庭的 基本生活」為目標。(見圖1) 二)有關制定最低工資水平需考慮因素之意見,結果發現逾八成人(81%)選擇的是「家庭的基 本生活需要」,其次是「通脹及生活物價指數」(76%)及「整體經濟狀況」(66%),而最少人選 擇的是「企業競爭力」(44%)。 圖1

有意見認為最低工資應以「收窄貧富差距,保障所有在職人士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為目標,你傾向贊成還是反對這個 理念?

4%

13% 贊成

11%

06

72%

反對 一半半 不知道/難講


最低工資立法

無窮關注

三)61%被訪者認為最低工資水平應訂在時薪$30或以上,當中35%人認為應訂在$30,11%被訪 者選擇介乎$31-$34水平,9%認為水平應在$35-$39之間,6%人則認為應定於$40或以上,而受 訪者認為合理時薪的最新平均數為$30。(見圖2) 四)79%市民贊成每年都應檢討最低工資水平,反對的只有13.1%。 巴士的宣傳(椅背海報及影片播放) 樂施會正展開有關最低工資的公眾運動,包括在巴士椅背張貼海報及播放短片。 你也可以到Youtube觀看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f1amGf_w0h0 短片改編低收入家庭真實故事,講述一對每天也要工作超過12小時,但時薪也不過21元的父母, 縱使多麼努力工作,也不能好好照顧自己兒女,樂施會希望透過這短片,向市民呼籲支持「可養 家的最低工資」!

更多樂施會的最低工資倡議工作:www.oxfam.org.hk 圖2

對最低工資時薪水平的意見

6% 9%

11%

9%

3%

11%

$20-24 $25 $ 26-29

35%

16%

$30 $31-34 $35-39 $40或以上 不知道/難講

07


遊 旅 窮 貧 伺 窺

08


社會責任x消費x品味=……

專題

編者語 端午過後便是夏至,是聽長輩教誨,把棉被收起來的時候,更是計劃暑假旅行的時份。到東京「血併」過,景仰過巴塞隆 拿的高迪建築,逛過馬拉喀什的舊城巿集,我們都被無遠弗屆的旅遊業寵壞了。有啥沒看過的、哪兒沒去過的? 然後,有人想到了,貧民窟大部分人應該都未去過。 這種遊覽貧窮人如何生活的旅行方式,在外國稱為Poorism,典型例子包括里約熱內盧、約翰內斯堡等地的貧民窟之旅。 有人認為,這種旅遊有助外界了解貧窮人的生活狀況;有人卻認為這只是滿足富人獵奇心態的一種窺伺,對貧窮人幸災樂 禍。查查維基百科,目的地不止發展中國家,甚至包括富裕國家的貧民區、發生過天災或衝突的地區,這才猛然發現,原 來自己去過不少這類行程──孟買因《一百萬零一夜》而出了名的Dharavi貧民窟、美國新奧爾良颶風卡特里娜災區、北愛 爾蘭貝爾法斯特天主教和基督教徒衝突的「和平線」……難道,我是個「貧窮瞥伯」? 也許問題不在於遊覽貧窮是否一種剥削,而是你怎樣遊覽、抱什麼心態、在旅程結束後有否改變自己。三年多前去的孟買 貧民區tour,主辦單位花了半年多時間跟沿路居民磋商,明文禁止參加者帶相機到區內拍照(本人因為採訪事先申請,才 拍下了這幀照片),「景點」並不是污煙瘴氣的破房子,而是塑膠回收場、陶具工作坊、乾淨整潔的遊樂場,目的是要告 訴遊客,這裡的居民都是勤奮、有尊嚴的人。對衝著「睇吓人哋有幾慘」而來的人,這旅行團也許令他們失望;但對本著 了解的人而言,是獲益良多的學習經驗。 今期我們選輯資深旅遊記者黃潔玲,對貧民窟旅遊的體驗和見解;訪問攝影師秦偉,談他到發展中國家拍攝的經歷,以及 人道主義攝影理念;跟灣仔藍屋旁的灰屋街坊,聊聊藍屋成為景點後,對他們造成了什麼不便,並探索社區文化遊,怎樣 做到以街坊為本,既尊重居民,又讓遊人了解灣仔街坊的生活;最後與一班青年人,談談到貧窮地區做義工的經驗,如何 在他們心裡,埋下了世界公民的種子。

09


鑽入貧民窟 文│黃潔玲 圖│思樂維

據說因為電影《一百萬零一夜》大賣,帶旺印度的貧民窟遊。旅 行看貧窮難免被視為獵奇;是的,我們遊客喜歡獵奇,獵奇其實 沒什麼不好,至少我們懷有好奇心,嘗試踏足陌生世界。獵奇猶 如虛榮,是正負兼備的東西,沒有了虛榮,有些人或許就不會積 極上進。 看貧窮要看你怎樣看,因為遊覽貧窮與感受貧窮往往只是一線之 差。有人狠狠批評遊覽貧窮,說它假仁假義,把窮苦視作景點, 把人家的窮當成攝影背景。

10

「貧窮觀光」惹非議 年多前泰國曼谷一家豪華酒店,為富豪推出的一次「貧窮觀光」便 引來非議。酒店請來星級名廚炮製名貴菜式,再邀請世界各地的富 豪精英共享晚宴,晚宴前他們被安 排參觀一條貧窮村。看了人家的 窮困後,客人回到曼谷品嘗頂級美酒與食品。活動引來大量傳媒批 評,說酒店「消費窮人」,富豪們先看人家怎樣窮,再回來大吃大 喝,吃掉相當人家幾年的薪金,就更被視為惡心舉動。 有人把參觀貧困,看成生活體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親 眼目睹,不能內化知識。在巴西,我們參加了favela tour。巴西


鑽入貧民窟

貧富懸殊,貧民窟favela更是世界有名,據旅遊書資料,巴西人 口每7人中便有1人住在貧民窟。因為參觀過貧民窟,我才記好 了數字。 「Favela你最好去看看」,旅遊書如是說。 Favela裏,房屋一間挨一間爬滿山頭,我們登上一家供開放參觀 的單位,單位在頂樓,有個開揚的露台,能把整個favela收進眼 底。這個單位其實並不細小,比我們 香港的一二百萬單位還闊 落。整個社區有電有水,生活環境雖然擠迫,卻不太差。遊客帶 來商業活動,當地人能向外國人售賣手工藝品,據說觀光業為他 們帶來了新 機會。我還很無聊,留意到人家腳踏Havaianas—— 在連卡佛索價上百的拖鞋品牌。

專題

貧窮可怕 沒希望更可怕 究竟是Havaianas太流行,還是他們不太窮,我最後還沒搞得 清。有時候,窮困是看不出來的。Favela的困局不單在物質,更 多在高罪案率,以及住在裏面的人,不能爬離低下層。貧窮可 怕,也不及沒有希望可怕。 為什麼要舉辦 favela tour?我們問導遊。「遊客能見識真實巴西的 同時,我們旅行社也會給favela社區金錢回報,遊客與居民各有得 覑,何樂而不為?」在泰國的例子,傳媒就忘記了訪問窮村落, 把窮人意見置之不理,顯然與「消費貧窮」,是五十步笑百步。 (本文原刊於2009年3月19日《明報》副刊)

11


人道主義 拍攝貧窮

文│郭瑋瑋 提供 圖│由秦偉

在一個鑄

工。相片裡的男孩,便 孟加拉估計有多達500萬童 造工場工作。

12

美國於阿富汗發動反恐戰後,喀

布爾處處頹垣敗瓦。

秦偉是我以前在報館工作時的攝影記者同事。因為不同部門,只 是點頭之交;到大家都離開後,反而有機會坐下來聊天。言談 間,他提了「紀實攝影師」好幾次。「我不是業餘攝影師,但又 非靠拍照謀生……」他強調攝影師不是閉路電視,非把一切記錄 下來便可,而是要透過影像描述、感染其他人。「我希望用人道 主義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看我關注的人和事。」

拍攝貧窮,不流露嫌惡的表情,是起碼的尊重;但身體的反應卻 是按捺不住的。「去柬埔寨垃圾山時,我一到埗,聞到那刺鼻的 臭味,嘔了半個鐘,多不好意思!我只是訪客,試想想居民天天 在這裡拾荒,呼吸垃圾釋出的毒氣,對健康的影響有多大。」

從秦偉的照片,可以知道他關注的,不少是貧窮地區的人。過去十 年,他走訪亞洲多個國家,用鏡頭素描當地居民的生活:孟加拉的 童工、烏茲別克徹底沙漠化的鹹海艘艘空船、柬埔寨垃圾山上的居 民。「我拍攝的主要是亞洲國家,因為亞洲從殖民歷史走到全球化 的今日,受了很多創傷,不少人要在艱難的環境生活。」

我未去過垃圾山,只從傳媒見過;可是墳場裡有貧窮人居住,卻 是看秦偉的相輯才得知。他重訪住在馬尼拉火車軌貧民區的居 民,發現他們因為重建鐵路而被迫遷,搬到一個墳場──原來當 地本來就有不少人以墓室為家,最久的足足住了三代。「他們覺 得比貧民區清靜。但誰願意住在墳場呢?也是逼不得已。」

與石棺同眠的貧窮人


人道主義拍攝貧窮

專題

「我剛發現了萊卡相機。它成為了我眼睛的伸延,自此我與它便形影不離。我每天 都在街上徘徊往返,非常警覺,隨時準備撲擊,決心要「捉住」生活──在過活的 過程中,保存生活。」 ──布烈松(Henri Cartier-Bresson)

,也沒有悲哀。

子,沒有害怕 在馬尼拉這個墓地居住的孩

活著的要與死去的同眠,是貧窮的表徵;但更重要的,是了解 其成因。「你知道菲律賓貧窮的根源是什麼?是殖民地時代遺 留下來的不平等土地制度。」秦偉接著就這制度侃侃而談15分 鐘。他說每次到發展中國家拍攝,都會做足功課,閱讀它的歷 史、政治、地理、以至氣候。「我不是要去展示自己的冒險精 神,而是去向他們學習。」 對於現今數碼相機令人人都可成為攝影師,秦偉說樂見更多人 透過鏡頭看世界,但要小心別把相機變成炫耀、歧視的武器。 「現在的相機一秒可以拍多張照片,但對著別人長按快門狂拍 很多張照片,很刺激人家。每按一次快門,拍一張照片,都應 該是由心而發,不然就是不尊重對方。」

柬埔寨金邊的垃圾 山,居民的生計, 就靠腳下發出有毒 氣的垃圾維持。 臭

拍攝可以很親和,也可是捕獵 他也討厭人用長鏡頭「偷獵」,自己只用標準或廣角鏡。「拍 照明明可以是很親和的活動,為什麼不走近一點?」他示範了 一次扮握手,然後用手指搔對方掌心這萬試萬靈的逗笑「絕 活」。「要跟人家做朋友,別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要知道, 你有相機,他們沒有;你能記錄他們,他們不能記錄你。」 攝影大師布烈松雖用了捕獵的詞彙,形容他拍照的心情;但你不 會覺得他照片裡的是動物,而是人。在攝影的過程中,謙卑地關 懷和了解,保存人的尊嚴,大概就是布烈松說的「保存生活」, 也是秦偉口中的人道主義拍攝了。

13


拍攝當地人的生活面貌無可厚非,但 要懂得尊重人,不要未得人家同意就 拍照,也不要太貪心狂按快門連拍幾 十張。

到鄉郊地區,不要把城巿的垃圾遺留在當 地,這不僅會破壞環境,當地人可能是以燒 垃圾處理廢物,燒膠袋、電芯這些廢料會損 害他們的健康。 旅遊自然要小心財物和安全,但不必時時緊 張兮兮,以為每個和你打招呼的人都視你為 一叠會走路的鈔票;這不止令自己疲累,也 失去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

文 ︱ 樂 施 會

學習簡單的當地語言,是與當地 人友善交流的第一步。

盡量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品嘗地 道食物、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步 伐,別以為自己慣常的生活標準 才是最好的。

14

圖 ︱ 楊 智 恆


旅遊DOs and DON’Ts

專題

登山如要僱挑夫,別讓他們背負過重的行李;假如挑夫生病或受 傷要退出行程,要通知他們的工頭,確保有人與他們一起下山; 請支付有尊嚴的工資和打賞。

購物講價適可而止,切記當你拼命講 價,生產者的收入也會直接減少。

留意當地的風俗習慣,在你文化中無 傷大雅的言行,在當地文化可能是禁 忌或侮辱。

尊重當地宗教信仰,遵守宗教場 所的規矩。

保持謙和開放的態度,多聆聽、多 觀察,別單靠大眾傳媒的描述便作 出判斷。

15


灣仔社區文化 遊: 平衡公眾與居 民需要

文、圖│郭瑋

在Flickr搜尋「藍屋」,得到1,031個搜尋結果。有的是餐廳和 食物,但更多是灣仔石水渠街72號、那抹在皇后大道東的巴士 上必會瞥見、亮麗的彩藍色。這些圖片,又包括藍屋老舊的樓 梯,樓下跌打醫館的招牌,放在騎樓晾曬的衣服,還有,在上 面乘涼的街坊。

「想曬件衫都唔得,好麻煩!」 「有街坊說,想曬件衫都唔得,好麻煩!」住在灰屋頂樓的四妹 說。灰屋就緊俟著藍屋,同被列入保育建築,所以她搬到灰屋住 的五年來,也受過一些滋擾。「試過無啦啦有人拍門,說想拍 攝、想參觀。有的又帶一團人來說要拍結婚照,街上又有人拍 照,萬一拍到我們就不好了,好尷尬的!有時又有十多人站在樓 梯上,多危險呀,樓梯都那麼舊了,弄爛了怎麼辦呢,那麼有價 值的建築……」 剛在灣仔民間生活館當完值的街坊黃秀屏便勸說:「藍屋這麼有 特色,吸引別人來拍攝外觀,也是無可厚非的。況且巿民來拍 攝,其實也是一份認同和關注。」我也不好意思地說,訪問前其 實我也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四妹也明白:「但總得先打個電 話預約,不可以衝上來別人的家嘛!」秀屏也給逗笑了,繼續安 撫四妹,要明白保育的大義。

16


灣仔社區文化遊:平衡公眾與居民需要

專題

一個招呼,一個眼神,就是尊重

灣仔街坊 親述灣仔故事

在藍屋對面那座已拆唐樓出生的秀屏,對灣仔的感情,比我們在 座所有人都深;即使搬離灣仔十多年,她還是天天回來,更和其 他灣仔街坊,一起跟聖雅各福群會策劃、帶領灣仔文化導賞團, 所以十分了解遊客可能對街訪造成滋擾。「街坊最怕就是有人無 聲無息的拍他們照片。所以我們都要求團友,拍照前要先問人; 帶巿集導賞團的話,我們也會選檔主比較空閒的時間探訪,儘量 不妨礙人家做生意。帶團時,給街坊一個招呼,一個眼神,只要 尊重街坊,他們便很樂意讓你來。」

參觀陳列室、邊喝糖水邊和街坊聊天,是相當理想的方案。 但要深深體會藍屋街坊的生活,便得做家訪;秀屏也表示認 同:「Showroom始終不及探訪深入。但我們不會安排學校和 團體探訪家庭:有些學生可能是因為上課而『被迫』來的, 保育和尊重別人的意識未必足夠,很難控制,或者會嫌這個 嫌那個『咦……』出聲,街坊會不舒服。」她續稱,只有人 數少,以研究為主的工作坊,參加者又認同、尊重居民以及 建築本身,才會獲安排作家訪。

藍屋獲政府破天荒以「留屋留人」方式保留,街坊固然高興,同 時也要承擔起保育教育的工作;可是要在教育公眾和照顧街坊私 隱之間取個平衡,便有難度。據聖雅各福群會社工Suki介紹,會 方與街坊商量後,準備向政府提交的保育計劃,包括在藍屋開設 一個陳列室,展示唐樓的生活面貌;除了現時的民間生活館外, 亦將開一間糖水舖,兩者均會有樓上的街坊「看舖」,讓街坊直 接參與,與公眾對話,聽他們親述藍屋的生活。

不論是家訪、街坊糖水舖、抑或文化導賞團,歸根究底,都 是為是培養保育意識,凝聚街坊。「比如文化遊,由編定路 線、資料搜集到帶團,都由街坊做;能自己講自己社區的故 事,使街坊更團結、更有歸屬感。」

進一步了解灣仔民間生活館, 或預約文化導賞團:http://www.wclive.net/

17


談扶貧旅程的二三事 文|李安琪 圖|郭瑋瑋/受訪者提供

Irene 年齡:秘密 職業:新聞及傳播系畢業生 下次旅行計劃:歐洲

五月一個晚上,幾個年青人在九龍塘某商場咖啡店,大談畢業旅行大計。去歐洲買哪間航空公司 的機票好?需不需要預訂青年旅舍的房間?歐元還會不會再跌?其實他們志絕對不止在歐洲。早 在大學、甚至中學年代,他們不少已到過貧窮地區,或做義工或去旅行。且聽他們對貧窮旅遊/旅 遊貧窮有什麼看法。

David 年齡:24歲 職業:歷史系畢業生 下次旅行計劃:日本

18

Bonnie :

貧窮地區義工團、貧民窟觀光團/香港本地貧窮體驗一日遊、本地舊區探訪團和貧窮地區攝影團,你們會最想參加哪個?

Isaac :

我會選擇做義工。我去過廣西和印度做義工,在香港也到過深水埗做類似的服務。但老實說,你問我幫不幫到當地 人,我覺得是幫不了什麼的!倒是自己得到很多。以義工身分,比一般遊客能看到當地更真實、更深入的一面。

Irene :

我其實沒有太多參加義工團的經驗。去過桂林一間小學,很「細唉」的,跟學生玩玩games,像參觀多過像幫人。 這種團對我們學生來說,大概是個一石二鳥的方案吧,價錢便宜,可以當旅行,又幫到人。

Onki :

可是怎樣為之幫人呢?

Irene :

倒也是的,人家可能嫌我們越幫越忙,還要招呼我們。

Connie :

有一次校長因為我們到來,特地為我們建廁所!

Isaac :

還把雞宰了給我們吃!他們自己平時都捨不得。

Onki :

如果去Work Camp 幫當地人起屋呢?

Isaac :

比玩遊戲好,也許男生想法跟女生不一樣,我覺得實質上的幫助更重要。幫不幫到忙也很視乎項目是否配合當地人 所需。譬如幫他們種菜呀(眾:嘩!駛你幫嗎!)……不一定是種菜啦,搬磚頭呀什麼的,總比玩遊戲好吧,起碼 能解決更迫切的需要。

Connie :

我覺得義工團未必能讓我們看到最真實的一面。我去過柬埔寨、越南、印尼等地做義工,都是以觀光為主,主辦單 位當我們是到訪的領導人,安排讓我們看他們工作最好最風光的成果;最殘最舊的一定不會帶你去。我們反而可能 變成政治宣傳工具。


談扶貧旅程的二三事

專題

Issac 年齡:25歲 職業:電子工程系畢業生 下次旅行計劃:中國大陸東北

Connie 年齡:22歲 職業:新聞及傳播系畢業生 下次旅行計劃:希臘和土耳其

Onki 年齡:23歲 職業:新聞及傳播系畢業生 下次旅行計劃:土耳其

Isaac :

Bonnie 年齡:自稱「八十後」 職業:文字勞工 下次旅行計劃:邊度都好, 有得去就得

我們好像全盤否定了義工團的價值……

Connie :

也不是的。你說我們跟小朋友玩沒什麼用,但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真摯的,他們是真的開心。幾年前我跟一個叫「開心 樹」的機構到柬埔寨,探訪他們為患愛滋病兒童開的孤兒院;今年再探他們,看見他們長大了,自上次探訪後也沒有 一個孩子病逝,忍不住哭了。我們起碼能支持幫他們的機構,還有帶給孩子歡樂。

David :

或者我們把「幫助」說得太偉大了。建學校修房子固然重要,但我們也可以是讓他們見識外面世界的媒介,知道有 另一種可能性,那怕是一塊橡皮擦、一枝彩筆。我到過南京、雲南等地做義工,帶小朋友到城裡看看──那是他們 第一次坐旅遊巴「出城」,第一次看見城裡有那麼多商場,那麼璀璨。其中一個小朋友之後跟我說,我要努力讀 書,因為我不要困在村裡。

Onki : David : Bonnie :

但不怕給孩子美夢,他們若夢想幻滅,會很失望? 小孩子不會想那麼多吧? 有沒有想過,我們去探訪、做義工等,某程度上是消費貧窮,看人家有多慘,自己多幸運,把他們視為被動無助 的受害者?

Irene :

貧窮國家的人應該會希望得到更多關注和幫助,不會介意人家探訪吧?

Onki :

會不會令「旅遊貧窮」變成他們的生財辦法?

Irene :

這不是壞事,貧窮人都希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Onki :

但旅遊業可能令他們本來的文化變質,漸漸被外界同化……

19


專題

談扶貧旅程的二三事

Connie :

我同意我們可能會victimise他們。我們認為人家需要幫助,但也許他們覺得自己過得很好。一次到柬埔寨的垃圾 山,下著傾盤大雨,水浸及腰;我們撐著傘、狼狽地在垃圾水行走,當地的孩子卻在水裡暢泳、嬉戲,想為什麼這 班人這麼低能,穿雨衣打傘幹嗎?他們在垃圾山生活,但有自己的快樂;我們這些被困在「下雨一定要打傘」世界 裡的人才是可憐。

Onki :

一次我們探訪菲律賓一個貧窮區,那兒地方狹窄、衛生環境惡劣。我問家徒四壁的孩子快樂不快樂,他們毫不猶豫地 答「很開心呀!」

Irene :

這麼說,難道我們不必幫助他們嗎?

Isaac :

我突然想起天水圍。都說天水圍是悲情城巿,我一個住天水圍的朋友很生氣,說,悲什麼情?他從小到大一直在 天水圍活得很開心。但我想,如果因為擔心會victimise別人而什麼也不做,是因噎廢食;最重要的是你的態度。你 打扮高貴到貧窮地方,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當去動物園參觀慘人,當然不好;但如果你的態度是:我們是平等 的,只不過我有多餘的東西可以和你分享,便沒問題。

Bonnie :

20

那麼你們經歷過這些旅程後,有什麼改變?

Onki :

我有反思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角色,也質疑公平、公義是否真的存在。而且,我會問自已,當看到真實的一面又怎樣?要 有行動配合才行。我明白個人能力有限,所以選擇先從自己的日常生活著手,例如當我知道貧窮人生活物資缺乏,我會 更關注環保,減少浪費。

Connie :

每次去完,都有一點點改變。不是「砰」一聲、很宏大的改變,不過在生活細節上都會注意一點。吃過柬埔寨孤兒院的 食物後,回港後就少了浪費。

Irene :

這些經歷是個自我反省的機會,幫到的反而是自己,學會珍惜。

Isaac :

你剛才問我們有什麼得著,我呆了半晌,想不出來。除非真的是目擊死人塌樓、很震撼的景象,否則我們改變真的不 大。但聽了大家的說法後,我想每次到訪貧窮地方後,都在我們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我去印度當義工,除了因為自己 想去印度,大概也因為心裡的種子吧。

Onki :

我中三時第一次去探訪貧窮地區,自此便一直在學校搞關注貧窮的活動,甚至到選擇讀新聞系、做記者、在大學辦扶貧 團,都是因為那時播的一顆種子。我想做散播種子的人。大家今天有這個討論,以及對世界多了些關心,便證明了種子 的而且確已栽種於心坎內,或多或少對你和我都有些影響,有點不同了。


猜「相」答案

猜「相」答案

圖︱Ros Goodway / Oxfam GB

答案:在晾曬皮革 在西非的毛里塔尼亞,當地人把皮革用木 條固定在地上晾曬,攤在剛翻鬆過的沙上。居民 說,晾曬過的皮革能賣比較好的價錢。這皮革合作社, 是樂施會英國在當地開辦的生計項目之一。 毛里塔尼亞三分之二人口,每日收入不足兩美元;很多都住在撒哈拉沙漠 和塞內加爾河之間狹小的土地上,依賴每年七至十月雨量不足300毫米的雨 季放牧。自1970年代以來,毛里塔尼亞不斷受旱,令郊區居民生活日益困 苦。2002年的嚴重旱災,更引發糧荒。 樂施會英國1983年開始便在毛里塔尼亞工作,與當地人一同對抗乾旱。 2002年向數以萬計家庭提供緊急糧食援助,之後繼續幫助毛里塔尼亞南部 居民恢復生計,如與當地婦女開辦皮革和耕作合作社、教授收集和貯存雨 水的方法,又協助修築堤壩,提供獸醫訓練,增加糧食生產和收入來源。

21 19


專欄

反思扶貧的根本問題﹣從通識科的提問方式談起

反思扶貧的根本問題 ﹣從通識科的提問方式談起 文│許寶強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學系副教授 圖│樂施會

22


反思扶貧的根本問題﹣從通識科的提問方式談起

新高中通識科課程設計的一個特色,是向學生提出一系 列「在何等程度上」(to what extent)的問題,而「是甚 麽」(what)和「為甚麼」(why)等更根本的問題,卻鮮有 觸及。然而,在未搞清楚「是甚麽」和「為甚麼」之前, 只要求學生回答「在何等程度上」這層次的問題,真的能 孕育多角度視野(multiple perspectives)和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嗎? 以有關「貧窮」的議題為例,如果我們只要求學生回答「經 濟增長可在多大程度上扶貧」這類問題,而不要求他們思 考「貧窮是甚麽」或「貧窮是如何形成的」等問題,恐怕並 不容易孕育學生的多角度視野和批判思考。因為,「在何等 程度上」這層次的提問,只有在接受了特定理論視角的前提 下才能成立。例如,「經濟增長可在多大程度上扶貧」這問 題,首先假設了「經濟增長」與「扶貧」是正相關的,但假 若他們互不相關,又或是負相關的,那麽要求學生討論「多 大程度」自然沒有甚麼意思了。因此,問題首先是:經濟增 長與扶貧是否(正)相關?如果是,追問「多大程度」才不至變 得毫無意義。 根據主流經濟學的滴漏理論(trickle down theory),經濟增長 與扶貧自然是正相關的;然而,從一些批判的理論視野(如 文化研究)或從「窮人」自己的視角出發,經濟增長與扶貧 是否(正)相關就值得質疑。換句話說,「經濟增長可在多 大程度上扶貧」這問題,只有在主流經濟學視角下才有意 義。其他兩種視角,則可能會提出另一些建基於不同假設

專欄

的問題,例如「經濟增長與扶貧相關嗎」?或「經濟增長 在多大程度上製造貧窮」?或「誰在提出『經濟增長可在 多大程度上扶貧』這類問題」?他們假設了甚麼?為甚麽 作出這些假設?可能會產生甚麼效果?等等。 這些與主流經濟學不同的批判理論視野,之所以能夠提出 不同的問題,正是基於它們並不分享「經濟增長」與「扶 貧」是正相關的假設,甚至會認為種種破壞社區原有生活 方式的現代化經濟增長,才是製造貧困的元兇。因為,經 濟的增長大多意味着正規經濟秩序的擴張,這往往會破壞 原有社區世代相傳的生計和自然環境(如菜園村的例子), 導致老百姓流離失所,或被迫進入工時長、工資低、缺乏 社區保障的主流經濟秩序,結果才會產生令人難以忍受的 貧困。相反,對置身主流經濟秩序以外、能自給自足的社 群來說,經濟增長率的停滯不前,並不會導致生活的不幸 或痛苦,而是意味着他們所享有的獨立於主流經濟秩序的 資源、環境和能力,不至於被外力破壞,這也同時意味着 他們能保有不順從主流的權利(right to non-conformity),可 以相對自由和自主地過活。在這種視角之下,要扶貧就必 須限制經濟的不斷增長和擴張,使主流的經濟秩序不再破 壞既有社區的生計和生活方式,讓原居民不順從主流的生 存權利得以保存。 因此,要真正促進學生的多角度視野和批判思考,必須首 先反思甚至質問我們所提出的問題(question the questions), 梳理它們隱含的假設和所建基的理論視野。

23


影像

世界盃場外,生活繼續

世界盃場外,生活繼續 文│樂施會 圖│Gareth Kingdon

世界盃舉辦80年來,首次在非洲大陸開鑼。像初次上電視表演的歌手,南非奪得世界盃主辦權 後,便決心要把最美的一面展現人前。其中第二大城巿開普敦,2007年便開始興建新體育館, 造價六億美元。外牆燈光可以幻變色彩的新場館,佔盡地利:前面是無垠碧海,後面是蒼翠的 桌山。建築師說,體育館是開普敦的天后。 當遊客簇擁天后爭做裙下之臣時,不遠處、人們繼續過活。開普敦的「和諧路臨時徙置區」, 別名Blikkiesdorp,南非荷蘭語解作「罐頭鎮」。這個「臨時徙置區」建於2008,為迎接世界 盃,向無家可歸者提供棲身之所。數以千計的鐵皮屋,整齊地排列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房子 用普通剪刀也可剪得開的鐵皮搭成,冬天特別冷,夏天特別熱。有居民投訴環境擠迫惡劣,貧 窮、疾病、罪惡橫行。 「罐頭鎮」的居民雖然沒有高科技環保燈飾,頭上照樣有開普敦常藍的天空。在匱乏的條件 下,人們努力生活:為客人理髮、賣零食給街坊、在沙地踢球、然後把足球當籃球射籃。攝影 師Gareth Kingdon從鏡頭看到「罐頭鎮」的居民,在嚴酷的鐵皮之間,流露的寬懷與堅韌。

24


世界盃場外,生活繼續

A. 每間鐵皮屋,都有一個用噴漆塗上的指定編號。 有人認為,情境像電影《異形禁區》。 B. 南非世界盃足球場外,人們繼續過活。 C. 儘管條件匱乏,人們總能找到辦法,為生活添一點生氣。 D. 為家人努力爭取生計的男人。 E. 居民在鐵皮屋,經營髮廊之類的小生意。 F.「罐頭鎮」的孩子笑得和所有孩童一般甜美。

C

A

無窮關注

D E

B F

G

G. 在派贈食物的地點外,排了長長的人龍。

25


影像

世界盃場外,生活繼續 Fair Play for Africa

A. 搭建房子的鐵皮,薄得可以就這樣用剪刀剪開。 B. 孩子也一起幫家人輪候食物。 C. 「和諧路臨時徙置區」的別名是Blikkiesdorp, 南非荷蘭語解作「罐頭鎮」。 D. 一家幾口,要在三米乘六米的空間生活。

B

A

C D

2010年世界盃首次在非洲土地舉行,但也是非洲政府,承諾把 醫療開支,提升至佔全國財政預算15%的目標年份。另外,千 禧發展目標的落實日期,也即將在五年後屆滿。樂施會聯同 200多個團體,藉著世界盃這個契機,發起Fair Play for Africa運 動,爭取非洲所有人享受有質素的醫療服務。運動希望團結非 洲人民,爭取醫療和治療愛滋病服務的權利;向非洲各國政府 施壓,落實提供醫療和愛滋病治療服務的承諾;並推動千禧發 展醫療目標重回正軌。實踐獲得醫療服務的權利,非洲才有可 能穩站於國際,與其他地區真真正正公平競賽。 更多資訊:www.fairplayforafrica.org

26


多謝

27


和發展議題為題材的 為香港少數以世界貧窮 。作 窮》 《無 名為 沒有貧窮的世 2004年6月,《樂施》改 與樂施會一同創造一個 教育的責任,希望讀者 公眾 負起 織「人權新 》肩 赦組 無窮 雜誌,《 協會和國際特 者協會、香港外國記者 港記 得香 都有 》獲 無窮 界。2007年,《 、以至北京的圖書館, 、大學、書店、咖啡室 中學 港的 在香 在, 聞獎」優異獎;現 它的蹤影。 我們拍 每一位我們訪問過、為 們深深感謝讀者,以及 。我 家了 別大 沒有你 要暫 友, 如今《無窮》 地址貼紙的朋 過版面、送過貨、貼過 設計 章、 過文 、寫 過照片、畫過插畫 們,就沒有《無窮》。 見面之前, 我們以新面貌與大家 無窮」的事要做。在 「 有 還 , 一樂 」 窮 無 「 上 為了讓世界 /)及訂閱網 雜誌《 erschool.oxfam.org.hk yb w.c ww ( 」 園 校 窮 請繼續留意「無 解世界。 k/one/chi/),繼續了 也》(www.oxfam.org.h 謝謝,再見。

無窮校園

一樂也

28


發展多媒體

書籍

《CHINA VOICES》 《CHINA VOICES》輯錄了一系列故事,刻劃內地基層自強不息,用行 動改變貧窮現狀:河南一個打破性別定型的劇團;北京一個由農民工 組成、宣揚勞工法的搖滾樂隊;一個叫「LOVE」的民間組織,如何透 過帶上海的中產青少年到偏遠農村啟發他們;雲南一班農村婦女考察其 他村鎮後,自行組織滅貧項目,並減低虐妻、酗酒和婦女自殺的情況; 廣西的政府機關,如何以社區參與的模式扶貧。 《CHINA VOICES》不止載錄了內地不同基層的聲音,更記述樂施會廿多 年來在當地的工作。自1987年起,樂施會便在內地展開扶貧和救災項 目,在內地的扶貧政策框架下,與夥伴團體一同就農村發展、教育、 醫療、婦女和勞工議題工作。

編輯:費樂歌、思樂維 定 價:100元 出 版:樂施會 出版日期:2010年6月

電影

聯合國難民署難民電影節 世界上有超過4000萬人被迫放棄家園,過顛沛流離的生活。為了引起 人們對難民以至境內流離失所者的關注,聯合國將6月20日,定為國 際難民日。 聯合國難民署香港辦事處,過去均有在國際難民日期間,舉行連串活 動,今年則有「體驗難民情」城巿定向活動、籌款音樂會以及第三屆 難民電影節,以光影細訴亂離。電影包括: 《緬甸錄像》 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以及逾40個國際電影獎項的紀錄片,記述 義工冒險拍攝2007年僧侶上街示威的新聞片段 《柬埔寨的夢》 橫跨18年時間,紀錄一個在紅高棉時期分隔兩地的家庭,最終重返家 園的經歷 《上帝厭棄我們》 幾個男孩逃離蘇丹內戰到美國過新生活,百感交集 《杰寧的心》 巴勒斯坦男孩被以軍槍殺,父親卻無私將愛兒器官捐助六個以色列兒 童的真人事迹 《訪客》 紐約教授偶遇尋求庇護失敗的學生,從中了解尋求庇護者的故事 《在戰爭中成長的兒童》 一個七歲就在蘇丹內戰當童兵的男孩,成為童兵的代表人物;他長大後 移居美國,成為以Rap歌宣揚和平的歌手

聯合國難民署第三屆難民電影節 日 期:2010年6月20至25日 地 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 詳 情:www.unhcr.org.hk/unhcr/tc/home.html

29


POSTAGE PAID

E

Permit

HONG KONG

No.

PORT PAYE

52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