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APPRECIATION
A4678063
250×145CM
A4678063
序
道,既是萬事萬物產⽣的存在根本
道家的⼈⽣哲學不同於其他諸⼦之處,就在於它主要不從社會倫理的角度,⽽是著重從更 廣闊的宇宙⾃然角度來觀察⼈⽣︔實際上,道家建構了道的形上宇宙論本體論,並與⼈⽣論緊密 結合在⼀起,是⼀切社會和⼈⽣意義價值的最終極根據,因此,所謂實現理想的⼈⽣,也就是回 歸⾃然之道,意味⼈⽣可再回復如嬰兒般原始素樸的本然狀態︔那些真⼈至⼈,就是能擺脫社會 束縛和負累的⼈,是以莊⼦至樂之旨,就是要把至樂看作超越社會各種苦難、局限與⾃我欲念之 後與道契合的境界,故要理解莊⼦對⼈⽣之樂的看法,勢需先理解至樂的形上依據。
道就是快樂本質的產⽣和存在根本,道的本質特徵在⾃然無為,因此樂的本質特徵也應在 於⾃然無為,只有契道才能得樂,違背了道,即無任何真正快樂可⾔︔但是對道的形上詮釋,⼀ 般多側重於它與⾃然界的起源關係,亦即視之為⼀個⾃然哲學的概念,⽽較少論及它與社會⼈⽣ 的密切關連,其實,徐復觀先⽣已說過“他不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來發現⼈的根源,⽽且是要 在宇宙根源的地⽅決定⼈⽣與⾃⼰根源相應的⽣活態度。”因此道家順藤摸瓜,往往展現出對根源 性的追究,⽼⼦的“⼩國寡民”、莊⼦的“至德之世”就是緬懷原始社會返本復初的⼈⽣美好
ii
䗞麥涸谁遯 蠝暟䗞濼倴麥 «
» -
《莊⼦.逍遙遊》(節錄) 惠⼦謂莊⼦⽈:「魏⺩貽我⼤瓠之種,我樹之成⽽實五
【寫作背景】
⽯;以盛⽔漿,其堅不能⾃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 容。⾮不呺然⼤也,吾 為其無⽤⽽掊之。」莊⼦⽈:「夫⼦ 固拙於⽤⼤矣。宋⼈有善為不⻱⼿之藥 者,世世以洴澼絖為 事。客聞之,請買其⽅百⾦。聚族⽽謀⽈:『我世世為洴 澼 絖,不過數⾦;今⼀朝⽽鬻技百⾦,請與之。』客得之,以 說吳⺩。越有難,吳
戰國時期,東周封建制度對諸候已失去約束⼒,群雄各⾃為政,爭相割據; 社會 禮崩樂壞,動蕩不安。諸侯國互相吞併,到了戰國中期,主要剩下七個⼤國, 分 別為秦、楚、韓、趙、魏、⿑、燕,史稱戰國七雄。
⺩使之將,冬與越⼈⽔戰,⼤敗越⼈, 裂地⽽封之。能不⻱⼿,⼀也;或以封,或不
此外,戰國時期各國諸侯及地⽅強豪,為提升⾃⾝競爭⼒,紛紛求才若渴, 廣納
免於洴澼絖, 則所⽤之異也。今⼦有五⽯之瓠,何不慮以為⼤樽⽽浮乎江 湖,
各⽅賢⼠襄助。國家重視⼈才,民間講學之⾵⼤盛,諸⼦學說各爭⾼下,形 成
⽽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猶有蓬之⼼也夫!」
「百家爭鳴」的局⾯。其中,尤以
惠⼦謂莊⼦⽈:「吾有⼤樹,⼈謂之樗。其⼤本擁腫⽽ 不中繩墨,其⼩枝卷曲
⾯對這個戰禍連連、思想紛煩的亂世,還有宋⺩這種暴君,莊⼦⾄為崇尚⽼ ⼦
⽽不中規矩,⽴之塗,匠者不顧。今 ⼦之⾔,⼤⽽無⽤,衆所同去也。」莊⼦⽈:
之學,貶抑儒、墨之徒 「無反⽽治」,主張順應⾃然, 反對戰事爭執
「⼦獨不⾒狸 狌乎?卑⾝⽽伏,以候敖者,東⻄跳梁,不辟⾼下,中於機 辟,死於 罔罟。今夫斄⽜,其⼤若垂天之雲,此能為⼤矣, ⽽不能執⿏。今⼦有⼤樹,患 其無⽤,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 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不夭⽄ 斧,物無害者。無所可⽤,安所困苦哉?」
【版本源流】 《史記》載莊⼦「著書⼗餘萬⾔」,《漢書.藝⽂志》著錄「《莊⼦》五⼗⼆ 篇」,惟今 《莊⼦》⼀書,僅 33 篇,分為〈內篇〉7 篇、〈外篇〉15 篇、〈雜
【作者簡介】 莊⼦,名周(唐.成⽞英 [約601-690]《莊⼦序》、明末.馮夢⻯ [1574-1646] 《警世通⾔》謂莊⼦ ⼦休,惟史書不載此說,恐不可從),⽣卒年不詳,據⾺ 叙倫 (1885-1970)《莊⼦年表》所考,約為前 369-前 286,⼤約與孟⼦同時。戰 國 中期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市)⼈,是⽼⼦之後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後將他 與 ⽼⼦並稱為「⽼莊」。 莊⼦追求⼼靈⾃由,享受逍遙⼈⽣,主張順應⾃然,反對有所作為;縱然⼀ ⽣貧 窮,仍然蔑視名利,不願為富貴⽽役使⾝⼼。他曾短暫做過漆園吏,後退隱 江 湖,不再出仕。相傳楚威⺩曾派使者探訪莊⼦,重⾦禮聘他擔任相國,結果還 是遭到斷然拒絕。
篇〉11 篇,約七萬餘⾔。 今存《莊⼦》33篇,乃經⻄晉.郭象(?-312)整理之校本,篇⺫章節與漢代所⾒ 版本不同。唐.陸德明(約 550-630)《經典釋⽂.叙錄》云:「《漢書.藝⽂志》 『《莊⼦》五⼗⼆篇』,即司⾺彪、孟⽒所注是也。⾔多詭誕,或似《⼭海 經》,或類占夢書,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內篇〉眾家並同,⾃餘或有〈外〉⽽ 傳統觀點認為,〈內篇〉7篇為莊⼦本⼈所著,⽽〈外篇〉和〈雜篇〉則為莊 ⼦後學所作。 此後,唐.成⽞英著《南華真經注疏》,以郭象注⽂為基礎,補苴 罅漏,亦 為莊學研究之重要讀本。清代以前之莊學研究,多以發明⽞理為主; 及⾄清儒治學,則著重⼩學訓詁考據,其中俞樾(1821-1907)《諸⼦平議》、 ⺩念孫(1744-1832) 《讀書雜志》等,對《莊⼦》之注⾳與釋義,均多所發 明。清.郭慶藩(⽣卒年 不詳)集各家所⾧,編纂《莊⼦集釋》⼀書,收錄晉代郭
據《史記.⽼莊申韓列傳》所載,莊⼦於學無所不闚,但崇尚⽼⼦之學,詆 斥
象注、唐代成⽞英疏、 唐代陸德明《經典釋⽂.莊⼦⾳義》三書全⽂,並摘引
儒、墨之徒。莊⼦著書約⼗萬餘⾔,多⽤寓⾔說理,想像豐富新奇,如「莊周
清代⺩念孫及俞樾等學者的考證,盧⽂弨(1717-1796)的校勘,並附有郭嵩燾
夢蝶」、「混沌開竅」、「庖丁解⽜」、「惠施相梁」、「螳螂捕蟬」等,
(1818-1891)與他⾃⼰的 案語,是今⼈研讀莊⼦最重要的集解本。
筆調⾟辣,描 繪⽣動,句式靈活,辭彙絢麗,乃中國古代散⽂之佳作,對後世⽂學 發展有⼀定 影響。魯迅《漢⽂學史網要》贊評《莊⼦》⽈:「其⽂則汪洋辟 闔,儀態萬⽅, 晚周諸⼦之作,莫能先也。」
魏晉之際,崇尚清談,⽞學盛⾏;及⾄唐代,唐⾼祖李淵(566-635)⾃稱 為⽼⼦李 ⽿後裔,道家地位因⽽更盛,《莊⼦》被奉為經典。這段期間,注疏《莊⼦》之 書,多不勝數。唐.陸德明《經典釋⽂.莊⼦⾳義》,全書廣徵博引,共 引崔譔、
今 《莊⼦》共 33 篇,分為〈內篇〉7 篇、〈外篇〉15 篇、〈雜篇〉11 篇。
向秀(約 227-272)、司⾺彪(?-306)、郭象、李頤、孟⽒、⺩叔之、李 軌、
學界普遍認為,〈內篇〉為莊⼦本⼈所著,⽽〈外篇〉和〈雜篇〉則為莊⼦後
徐邈、班固(32-92)、簡⽂帝(司⾺昱,320-372)、⽀道林(314-366)諸家 異說,
學 所作。
對《莊⼦》之注⾳與釋義研究,極為珍貴。
據傳,莊⼦嘗隱居南華⼭,故唐⽞宗於天寶元年(742)詔封莊周為「南華 真
〈逍遙遊〉為《莊⼦》全書⾸篇,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因此,要瞭解本篇主
⼈」,稱其著書《莊⼦》為《南華經》(⾒《唐會要》卷 15)。《⼆刻拍案驚
旨,以⾄於莊⼦的核⼼思想,必須先辨明「逍遙」的意思。
奇》、 《三國演義》等⼩說,常⾒「南華⽼仙」、「南華真仙」、「南華⼤ 仙」等虛擬仙⼈, 其形象或本於莊⼦。
南宋.劉義慶(403-444)《世說新語.⽂學》:「莊⼦《逍遙》篇,舊是難處, 諸 名賢所可鑽味,也⽽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逍遙」之意,向來異說紛紜, 唐.成⽞英《莊⼦序》亦⾔: 所⾔「逍遙遊」者,古今解釋不同。今汎舉紘綱,略為三釋。所⾔三者:
4
第一,顧桐柏云:「逍者,銷也;遙者,遠也。銷盡有為累,遠見無為理。 遊,故曰逍遙。 」
以斯而
這段記載,⼜⾒於《禮記.檀⼸上》,⽂ 略有⼩異,⼤旨相同。當時,孔⼦學 ⽣被 殺,⾃⼰亦⾝染重病,他「負杖逍遙於⾨」,看⾒⼦貢,歎⽽流淚。⽂中所謂
第二,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於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 遙然靡所 不為。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遊。 」
「逍遙」,亦全無「怡適⾃得」之意。
第三,穆夜云:「逍遙者,蓋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至德內充,無時不適; 忘懷應物, 何往不通。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遊。 」
那麼,「逍遙」當作何解呢? 張松輝先⽣《莊⼦疑義考辨》⽈:「『逍遙』基 本是⽤作游蕩、徘徊之義,類 似今天講的散步,⽽且⼤多是帶有散步消愁的含義。」 「逍遙」猶指游蕩、閑逛、散步,故⼜有閑適義。惟「閑逛」本⾝並不帶感 情 ⾊彩,散步者本⾝⼼情可以愉快,也可以憂愁。相對「⾃由」、「閑適」諸 義,「逍遙」真正強調的,應是無所事事游蕩的「無事」義。
《莊⼦》⼀書數次提到「逍遙」,如〈逍遙遊〉⽈:「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 乎寢臥其下。」⼜〈⼤宗師〉⽈:「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 業。」 「逍遙」均與「彷徨」對舉。「彷徨」指無所⽤⼼、隨意徘徊之貌, 則「逍遙」 強調「無⼼」,意思相當明⽩。 〈逍遙遊〉前半篇以「北冥有⿂,其名為鯤」引⼊, 帶出「⾄⼈無⼰,神⼈無 功,聖⼈無名」的結論;所謂「無⼰」、「無功」、「無名」, 均為「無待」 的精神境界。〈⼤宗師〉⽈:「逍遙乎無為之業。」〈達⽣〉:「逍遙 乎無事 之業。」〈天運〉⽈:「逍遙,無為也。」以「無為」、「無事」來解釋「逍 遙」,亦強調「無」的意思。「逍遙」本指閑游,這與莊⼦強調的「無⼼」、 「無事」、「無為」諸義相關。「無」與「有」相對,乃道家重要的哲學概 念,故《⽼⼦》屢次⾔及「無」之可貴: 陸德明《經典釋⽂.莊⼦⾳義》則⽈:「『逍遙遊』者,篇名,義取閒放不拘,怡 適⾃得。」此後,諸家解「逍遙」,多主此說,強調「怡適⾃得」義,《辭源》: 「逍遙,安閑⾃得貌。」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 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
《現代漢語詞典》:「逍遙:沒有甚麼約束,⾃由⾃在。」均如是故。 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37 章) 然⽽,「安閑⾃得」只是「逍遙」的結果,並⾮其本義。「逍遙」⼀語,早⾒ 於《詩經.鄭⾵.清⼈》: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 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 章)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考《左傳.閔公⼆年》載:「鄭⼈惡⾼克,使帥師次于河上,久⽽弗召,師潰⽽ 歸,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 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 章)
⾼克奔陳,鄭⼈為之賦《清⼈》。」瞭解〈清⼈〉⼀詩之背景,可知⾼克與 其 ⼠兵當時正處於有國難投、有家難歸之際,⼼境豈可能「怡適⾃得」?除《詩
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
經》外,「逍遙」⼀語⼜⾒於《離騷》:
無欲,而民自樸。(57 章)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63 章)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64 章)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遊以逍遙。
莊⼦崇尚⽼⼦之學,故亦以「無」為其學說本旨,開宗明義以〈逍遙遊〉論
屈原(約前 340-前 278)創作《離騷》,乃遭佞⾂讒害、楚⺩流放之時,其⼼境 亦不可能「怡適⾃得」。⼜《史記.孔⼦世家》⽈:
「無待」的意義。綜上⽽知,所謂「逍遙遊」,乃據閑游本義作引申,強調「無 ⼼」、「無為」、「無待」之意,即遊⼼於無有之境。概⾔之,即是要⼈放下 執念、去除成⾒、順 應⾃然,重新體會「有與無」、「⼤與⼩」、「得與
明歲,⼦路死於衛。孔⼦病,⼦貢請⾒。孔⼦⽅負杖逍遙於⾨,⽈:「賜, 汝來何 其晚也?」孔⼦因歎,歌⽈:「太⼭壞乎!梁柱摧乎!哲⼈萎乎!」
失」、「利與害」等,以⾄於天下 所有相對概念,讓⼼靈達致萬物⿑⼀的境 界,精神⾃由⾃在,不拘⼀格。因此, 莊⼦於〈逍遙遊〉後,續以〈⿑物論〉申 論如何泯除物⽤成⼼、達致萬物⿑⼀也。
5
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 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 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 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 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 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 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 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 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 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 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匠石覺而診其夢。弟子曰: 「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 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 保,與眾異,以義譽之,不亦遠乎!」- «人世間»
2004.12-2005 200*236cm 04.12-2005 200*236cm
⼈⽣苦短,若欲追求到真正的快樂,也就是莊⼦所謂
與“⾃⾒”之明。從⽬的層⾯看,⾃聞⾃⾒旨在⾃適︔從作⽤⽅
的“至樂”,其⽅法⼀⾔以蔽之,就是在於對道的把握。雖然從
式看,⾃聞⾃⾒以反視內聽為特點,也就是以向內的⼯夫作
⽼⼦開始,就說過“吾⾔甚易知,甚易⾏”《⽼⼦》七⼗
為把握的原則︔內觀所達到的⽿⽬內通或⾃聞⾃⾒,在認識
章,“吾⾔”即是有關體道之事,⽼⼦認為是容易的,但⼀般能
論上具有不假中介的直接性,對⽿⽬聰明可重新界定,將其
悟道⾏道者顯然太少,故⽼⼦接著說“天下莫能知,莫能⾏”,
引入得道的過程,其知之結果則具有超越於感官經驗或理性
因此,如何把握莊⼦所說的至樂之道︖恐怕也需下⼀番努⼒
邏輯的前概念直觀性。
的⼯夫。 《莊⼦》中的⼼齋、坐忘、虛靜等都可說是體道的重
如果⼀個⼈的內在⼼靈能時時保持“忘”的狀態,將往昔
要⽅式,不過,體道必需先具備⼀個⼼理前提,就是“向內”的
所裝的習氣、成⾒⼀⼀除去,那麼,他的精神世界便可如平
反觀內通⼯夫,俾使⼼靈⽇益排除外界⼲擾以至於淨化狀
旦般清明瑩澈,即所謂“虛室⽣⽩”或“朝徹”。若不能做到⼼齋
態,進⽽浮顯出真樂⼼境。
淨空,就無法體道、與道為⼀,如同太陽不能射入⼀間塞滿 東西的房⼦,使其處處⽣輝⼀樣。
有關著重“內在性”修養的理解,簡⾔之,是就道在⼈的 ⼼中體証⽽⾔,說具有向內的⼯夫,表⽰⼼靈可以通過涵養
《達⽣》寫梓慶靜⼼三⽇、五⽇、七⽇後,從對外“不
將道實踐出來,臻至最⾼⼈格境界︔反之,若不具內在性,
敢懷慶賞爵祿”、“不敢懷非譽巧拙”進到“忘吾有四肢形體”的
則指道無法貫注於⽣命中,也不能為⼼靈所體現。但是,常
忘⼰,此時其主體也由以前經驗世界中的對象化主體,提升
⼈⼼靈的主要功能,已習慣溺於感官、思考、意欲等無法抽
為與世界整體同體或與道合⼀,展現出內在修為與體道的密
離超越,⽽這些感知活動的基礎及內容,恰是⼼靈在對外界
切關連。
的好惡、是非等等做各種各樣的區分、選擇,如此,⼈們就
⼀個達到內修有成的主體,已全然可以放棄⾃我及社
不可能回歸原初渾沌本然之性,亦即與物為⼀的觀點。是
會意志,⽽隨道(宇宙⾃然)的意志為⾃⼰的意志,所以這
以,向內返本復初的⼯夫,⾸先必須完全停⽌⼀般⼼靈的
時無論世界中發⽣什麼事情,均可說是與其意志同步,因
知、情、意活動,此種解構以往世俗義的精神世界觀即是莊
此,主體(或稱至⼈真⼈)總是時時⽣活於擁有這種感受的
⼦所謂的“⼼齋”,莊書中有多處關於⼼齋的論述,其意義不外
快樂喜悅滿⾜之中。這種快樂顯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快樂,
乎要⼈將對外在事物的感知眼光轉向對⾃我內在世界的關
後者是相對於不快樂⽽⾔,⽽前者是絕對的整體性的全樂,
注,如“無聽之以⽿⽽聽之以⼼…徇⽿⽬內通⽽外於⼼
因⽽也是至樂或天樂:
知”(《⼈間世》),表達了與忘仁義、忘禮樂、離形去知
的“坐忘”同樣的意思。習常之⼼總是以對象經驗之⼼為主體, 若反觀向內,則是以“外於⼼知”為特點,相對於內的“外”,應 理解為“去除⼈為或社會性”。
表現出“內通”的⽿⽬之知,雖也涉及“聰”和“明”,但此 聰和明並不以外部對象為內容,故曰“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 彼也,⾃聞⽽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彼也,⾃⾒⽽已
古之行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 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 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樂全, 謂之得志。……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 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未嘗 不荒也。《繕性》 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 攖。《庚桑楚》
矣。夫不⾃⾒⽽⾒彼、不⾃得⽽得彼者,是得⼈之得⽽不⾃ 得其得者也、適⼈之適⽽不⾃適其適者也”(《駢拇》)。這 裏分成兩種聰與明,即“聞彼”之聰與“⾃聞”之聰,“⾒彼”之明
7
搂欽⛓欽 莊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250×160CM
8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發而乾,蟄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 之。少焉見,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 槁木, 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老聃曰:“吾遊心於物之初。” 孔子曰: “何謂邪?” 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闢焉而不能言。嘗為汝議乎其將: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 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 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 孔子曰:“請問遊是。 ” 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遊乎至樂,謂之至人。” 孔子曰:“願聞其方。” 曰:“草食之獸,不疾易藪;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 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棄隸者若棄泥塗,知 身貴於隸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 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 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也, 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 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 夫何修焉!” 孔子出,以告颜回曰:“丘之 于道也,其犹醯鸡与!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68×136CM
9
荛坿搂坿
32×298CM
子非畫者,安知畫者之樂?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 《至樂》
: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 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 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大懼,其為形也亦愚哉。《至樂》
今俗之所為與其所樂,吾又未知樂之果樂邪,果不樂邪?吾觀夫俗之所樂,舉 群趣者,誙誙然如將不得已,而皆曰樂者,吾未之樂也,亦未之不樂也。果有樂無 有哉?《至樂》 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 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天道》
10
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請嘗試言之,天無為以清,地無為以寧,故兩無為相合,萬物皆化。《至樂》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 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曰: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 置之民。《繕性》 “無以益其樂”指出於本然的快樂到了沒有必要再添加的程度,即是達到至樂。莊子認為富貴壽善乃外來, 非人生本身所有,既然如此,就不要為了追求外物而喪失修養至樂的志向,不以追求世俗的快樂為人生目標,而是 要保持永遠無憂的自適自得快意心境。
*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 ,也稱為二八定律或80/20法則 法則指在眾多現象中,80%的結果取決於20%的原因。 80%的勞動成果取決於20%的勞動努力、 20%的人做了80%的業績、20%的成功創造了80%的財富。 而80%的飢荒與貧窮的人們到頭來還須由20%富足的人來解決。
11
濼駈䌢坿
《老子五十六章》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四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 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 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 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
12
“ ” “
”
“
”
“ ”
“ ” 䪢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故 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 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天道》
“
”
“
”
“
” “ “
”
”
“ ”
“
”
“樂”是喜怒哀樂之⼀,屬於情感範疇,以往論及境界時,多從道或德來理解境界層次的⾼低,其實,境界
可以有許多種,如道德境界、宗教境界、審美境界等,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有相通之處,綜合⽽⾔,境界是感性與 理性的統⼀,且表現為理性融化於感性之中、無限寄寓在有限之中,⼈⼀旦臻於莊⼦所說的⾄樂道境,無論其際遇 如何,也可無憂無慮,坦然⾃在,也就可以稱作⾧樂,從這個⾓度看,《莊⼦》中塑造了⼀些⼈物形象與故事可⽤ 來詮釋⾄⼈之樂的境界。
知止於不知,不知大於知,不知往前,知便跟著往前 13
㸞ㄐ⛓坿
“ ”
“
”
“ ” “ ”
世俗的人個個明明白白,唯獨我一個昏昏然然。 世俗的人個個斤斤計較,唯獨我一個馬虎不清。
14
䚃搭荈䗞
15
⟃麉搂瓛̺
斊鸤䘰坿➃欰涸幀㾵䙼䟝㛇燊荈搭⛓麥
%"/$& *
&/3* ."5*44& 1"3*4 #06-&7"3% %&4 */7"-*%&4 9 9 $.
莊子所云的「秉天地之正,而御六氣 之辯,以遊無窮」
晉代郭象作了這樣的詮釋:「天地者, 萬物之總名也。天地以萬物為體,而萬 物必以自然為正。自然者,不為而自 然 者也......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故秉天地之正者,即是順萬物之性也。」
16
17
угФуХйчСЭъ░е
7"/(0() 7*/$&/5 7"/ (0() 9 $.
18
⇢ 10353"*5 0' 1‡3& 5"/(6: 7*/$&/5 7"/ (0() – $. ⇠4FMG QPSUSBJU EFEJDBUFE UP 1BVM (BVHVJO 7*/$&/5 7"/ (0() – $.
8)&3& %0 8& $0.& '30. 8)"5 "3& 8& 8)&3& "3& 8& (0*/( 1BVM (BVHVJO 9 $.
19
嵥⚆僱㣆
「浮生若夢」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所寫的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 幾何。」
浮世繪の参種意思 第一是在佛教教義中,人世間的虛無飄渺, 第二個意思是享樂世界,最後一種則是現實生活或是社會百態。
20
牟㣾䊛尣嵠ꅽ 袇귇⻍뢹
㿋♴涯ꨎ 袇귇⻍뢹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STERRENNACHT
·
DE
ACHILLE-CLAUDE DEBUSSY
LA MER
匌鿪Ⰽ㕜堀㢨巜⛓兞蒀 彰뢹薊屮
21
兰㢵僤ゟ欽 姐䊛㕜蔊 ⚆私 ' .
僱殥 姐䊛㕜蔊 ⚆私 ' .
$-*&/5 -6#3*$"5*/( " 13045*565& ٖزٕك٦ّءؙٖ؝ زٝ ㋐㢵䊛姐ス ⚆私 ' . 僱殥 ꉁ加僱⥌ ⚆私 ' .
僱殥 뚁㾀幢 ⚆私 ' .
うきよえ 22
“I THINK I CAN SAFELY SAY THAT NOBODY UNDERSTANDS QUANTUM MECHANICS.”-RICHARD P. FEYNMAN
萬物總而為一
23
24
愛因斯坦是世上第一個發現連沒有質量的光線也會 受重力場影響的人。
愛因斯坦的書櫃裡只有一本書 - 道德經 華人數學家陳省身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時,曾到當時也在該校的愛因斯坦 家中做客,他說在愛氏書籍不多的書架上看到一本德文譯本的《道德經》。 想來,愛因斯坦跟老子應該是惺惺相惜。 愛因斯坦曾說:「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一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 上至星辰下至昆蟲,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不論是人類、蔬菜還是宇宙塵 ──我們都是隨著一種神祕的音樂起舞,然而這吹奏者卻遙不可測。」他所 說的「吹奏者」,讓人想起基督教的「上帝」,但我以為它更接近老子所說 的「道」,《道德經》第六十二章就說:「道者萬物之奧」。
25
20世紀,量子力學對於物理程序是否應該遵守局域論(排除超距作用)這問題給出了嶄新的挑戰。1935年,愛因斯坦、鮑 里斯·波多爾斯基和納森·羅森共同提出了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羅森思想實驗,後來知名為EPR佯謬,可以凸顯出局域實在論與量 子力學完備性之間的矛盾。大致而言,假設兩個粒子相互作用後向相反方向移離,過了一段時間,雖然兩個粒子相隔極遠,彼此 之間不存在任何經典相互作用,但是,若分別測量它們的性質所獲得的結果,則可發覺它們的性質非常怪異地相互關聯,意味著 這其中可能存在某種超距作用。實際而言,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表明,這是因為波函數塌縮機制,一種違反狹義相對論的超 距作用。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在宇宙的深處還有黑洞等超強毅力的天體存在,幾乎每個星系中央都有黑洞。
即便廣義相對論如此強大,但科學家仍然發現量子世界中相對論無法發揮其作用。雖然愛因斯坦的理論巧妙解釋了脈衝星
雙星軌道和水星軌道等行為,還有全球定位系統的原理,但黑洞和宇宙起源都是非同凡響的謎團。
量子世界主要是亞原子粒子,這是一切麻煩的開始。愛因斯坦理論在鼎盛時期正好趕上了量子力學的誕生,愛因斯坦指
出,上帝不喜歡骰子,而量子理論恰恰以概率為基礎。
萬物總而為一
26
SOURCE
2002
• •
,
11
Democritus 460—370 B.C Aristippus 435—350 B.C Epicurus 342—270 B.C Thomas Hobbes 1588—1679 Jeremy Bentham 1748—1832 J.s.Mill 1806— 1873 Sigmund Freud 1856—1939 “ ” 1994 4
99
108 “
•
•
·
•
·
”
“
” “ ”
• 2008 “
•
”
“
—— < , 313
”
——
> “ 343
”
”
260
2005 •
“
”
“
•
”
107 126
•
“ 1974
•
”
“
2005
114
”
460 “
•
”
—
2003 • 2007
472
474
•
•
——
1996
176
177
xxvii
SOURCE
·
•
1990
325 2007
475
477
·
•
“
•
•
”
• 1996 “
•
125
167
” “
” “ 1997
4
”
75 80 “
• 2006
•
757 760
“
•
”
”
12
• “
•
2
2006
35 37 ”
• “
• ”
1998
•
“
•
”
2006
• ——<
•
190 194
121
>
2006
196
198 “
•
……
”
“
” “
“ “
”
”
” 1974
236 “
• ”
“ ”
•
1998
210 212
•
xxviii
1494
1552
1937â&#x20AC;&#x201D; 1937 1960 964 1972 1980 1992 1993
1975
1999
1975 1999 2005
2014 2007 2003 1998 2014 2013 2012
CAFA
2013 2012
2011
798
30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5 1999
60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