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雜誌-110

Page 1



目 錄 編者的話 書,在起跑線

《追求》 第110期 2018年6月(季刊)

舟 子 / 封面內頁

我的故事 從小黑屋開始的尋找 莉 莉 … … 2

浪子回頭金不換

白 水 … … 3

出版與發行:

生命樂章 身邊物語

蓉 逸 … … 5

加拿大溫哥華海外中國人查經班

信仰分享

洗禮是與基督聯合

楊世禮 …… 10

Overseas Chinese Bible Fellowship

他的腳蹤何等佳美

文 君 …… 11

風雨中的楓葉國旗

安 吉 …… 20

淺談來生

老 牛 …… 25

鏡中人

雲 羽

… 28

開卷有益 《一點小信仰》讀後感 星 學 …… 7

封面設計: 海天一,陳禾,何耀忠

陀翁與《卡拉馬佐夫兄弟》

西

風…… 13

承印公司: Inter Print Ltd.

《純粹的基督信仰》簡介

聖地旅遊 迦密山

顧 問: 孫波濤, 高偉川

吳美玲 …

24

慢 驢 …… 15

讀經解字 讀聖經解漢字二之9

窗/門/關閉

詩歌人生 《祢的信實廣大》

傅 農 … … 21 林 杉 … … 29

醫學論壇 老年痴呆症是否三型糖尿病

編: 謝林美伶

編輯委員: 徐彬,孫理莊 校 對: 徐彬,楊恩典

發 行: 謝國慶 技術指導: 余國基 本期出版: 2,300份

區大衛 … … 32

地址:5889 Fremlin Street Vancouver B.C. V5Z 3W6 電話:604-266-5265 電郵: searchmag@gmail.com 網站: www.ocbf.ca

經文漫畫 王衛軍 6/9/12 肢體消息

…………………………………… 36

《信仰反思》漫畫 蔡頌輝 …

/封底內頁

《 追 求 》 第 110 期

1


【我的故事】 成人的。當孩子接受某種教育時,大部分孩子 可能不會產生質疑。如果你告訴他這個世界沒 有神,那麼他就會相信,因為他確實也沒有見

從小黑屋 開始的尋找 莉 莉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開始尋找自我的那一 階段,只是早晚不同而已,而我的那個階段開 始於十二,三歲左右。那時隨母親搬到鐵路邊 上的一處老式三層樓的底層套間,我的房間只 有一扇窗戶對著樓梯過道,即使是在白天,也 要開著燈才能看清楚房間裡的一切。 長期居住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裡,我的心情 變得很壓抑,健康也每況愈下。住在小黑屋 的三年多,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就如同一 個自閉症患者,痛苦不堪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裡,有一種找不到出口的窒息感。當時我常常 問自己:“我是誰?怎麼會在這裡?”作為一 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是無力改變現狀的,唯一 能做的就是在閱讀中尋找答案。 那時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把所有 能找到的中外古今名著借來閱讀。我找到答 案了嗎?沒有。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 的,你無法複制。但是閱讀幫助我暫時忘記了 自己所處的困境,也幫助我更深層地去思考人 生。我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也許並非是自然 的,或是理所應當的,這也包括了我們所接受 的教育理念。 例如我們在學校裡接受的是無神論的教育 以及達爾文的進化論。記得在我上學前曾看過 一本連環畫,上面講解了北京猿人是如何進化

2

過,而且童年所受的教育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當我們開始學會質疑的時候,我們就不會 被教育成缺乏思考能力的某種機器。對於老師 所說的關於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說法,我當 時就有一個疑問:既然進化論是存在的,那麼 現在的猿也能變成人,為什麼我現在卻無法看 到呢? 雖然一個孩子的疑問也許比較幼稚,但在 內心深處我一直不相信我是由猿猴變來的。直 到有一天,我在一本書上讀到這句話:“神就 照著自已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 造女。”我的心終於釋然了,原來我們具有神 的形像。而這本偉大的書,給了我答案的書, 就是《聖經》。我生命中的至暗時刻驅使我去 尋找光明,正如一位詩人說的那樣:“黑夜給 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信主以後回想,當我們開始去尋找光的時 候,其實它已經離我們不遠了。如果我們不去 尋找的話,那麼有時即便是有光照入你的生 活,你的驕傲也會使你背過身去。當我向自己 熟悉的人傳福音的時候難免感到悲哀,有些人 一臉不屑,有些人嗤之以鼻,也有些人會以信 仰自由為名叫我不要干涉他們的信仰自由;再 或者就是似是而非地沉默以對……。正如〈約 翰福音〉一章第5節寫道:“光照在黑暗裡, 黑暗卻不接受光。”但願這個世界上有越來 越多的人因著黑暗的緣故而開始尋找光源。 因為神已經應許了我們:“因為凡祈求的,就 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 門。(太7:7)” 《 追 求 》 第 110期


【我的故事】

白 水

《 追 求 》 第 110 期

3


【我的故事】

4

《 追 求 》 第 110期


【生命樂章】

身邊物語 蓉 逸

《 追 求 》 第 110 期

5


【生命樂章】

經文漫畫 王衛軍

6

《 追 求 》 第 110期


【開卷有益】

讀後感

星 學

《 追 求 》 第 110 期

7


【開卷有益】

8

《 追 求 》 第 110期


【開卷有益】

經文漫畫 王衛軍

《 追 求 》 第 110 期

9


【信仰分享】

洗 禮 是 與 基 督 聯 合

楊 世 禮

引用經文:〈歌羅西書〉2:12-13;3:1-10 一、洗禮是什麼? 〈歌羅西書〉告訴我們,洗禮的含意包括 三部份。第一、洗禮是與基督同死(西2:12) 。所以洗禮首要是一個葬禮;第二、洗禮是與 基督同復活 (西2:12下/3:1) 。信徒浸禮從水 中出正是復活的象征。與主同死、同復活都隻 是一次過的事;第三,洗禮是與基督聯合(西 3:3) ,這是一個悠長的過程。接著保羅列出 了一些有關新生命的基本教導。首先是追求( 西3:1) :這是生活優先次序,人生價值觀的 重整;其次是思想(西3:2):認定神的話是我 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最後是治死(西 3:5) :不再為物質而活,不再被情欲牽著, 專心跟隨神。 二、洗禮之前 洗禮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是公開承認跟從 基督的見証,卻不是得救的先決條件。倘若 內心不是真誠,洗禮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洗禮 儀式本身並不能改變任何人。洗禮是為信徒而 設,而不是為未信者而設,因為洗禮者願意在 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是基督的門徒。對他來說, 跟從基督的旅程已經開始了,天上的天使都已 曉得那是事實。洗禮是在地上的公開宣告,但 若沒有天上的事實,不論用什麼形式,地上的 洗禮都是沒有意義的。

10

三、洗禮之後 〈歌羅西書〉多次提及“所以”(西 3:1/5/12) ,這不但有“應該”的意思,更帶 著“從前做不到的事,現今可以做到了”的含 意。我們從前死在罪惡過犯中,歸向基督之後 已經脫離罪惡的捆綁。我們雖然罪根未清,但 現今對罪惡不單有招架的能力,更可以倚靠聖 靈得勝試探誘惑。不錯,跟隨主是一條悠長的 路程,但我們何時在基督裡面,我們便是豐盛 和完滿(西2:10);什麼時候我們離開基督,我 們便一敗涂地。因此重點不是洗禮儀式,也不 是洗了禮多久,而是不斷與基督聯合,因為這 是真萄葡樹與枝子的關系(約15章)。 四、洗禮是與基督聯合 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也列出了如何與 基督聯合的實際行動。他以“脫下舊人,穿上 新人”為比喻。保羅首先舉出一些“脫下”的 例子 (西3:5):淫亂、污穢、邪情、惡欲、貪 婪。使徒約翰也留下相似的教導:“不要愛世 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 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如肉體的 情欲、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 來的”(約壹2:15-16)。保羅跟著列出一些“ 穿上”的例子:“就要穿上憐憫的心腸、恩 慈、謙卑、溫柔、忍耐” (西3:12)。簡單來 說,與基督聯合的生活,就是凡事“都奉主耶 穌的名”(按祂教訓而行,靠祂能力而作), 目的是“藉著祂感謝父神”,將榮耀歸給上帝 (西 3:17)。與基督聯合之後,從此信徒再沒

有“私生活”、“私人賬號”、“私人空間” ,與基督也再沒有任何私隱,故此保羅說:“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西3:4),這就是與“基 督聯合”的意思。 《 追 求 》 第 110期


【信仰分享】

他的腳蹤何等佳美 文 君 很多年以前我還在國內時,有幸讀過葛培 理牧師寫的一本書,書名是《人啊,你往何 處去?》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他的名字,知道 他是一位很有名的牧師。有關他的生平,我相 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不知道的也能從網上查 到。他曾向全世界超過兩億人布道,曾做過十 一位美國總統的屬靈顧問。“我相信上帝呼召 了我,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傳揚福音。”他 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奧巴馬執政期間,美最高法院將同性婚姻 合法化,有人為此詢問葛培理的看法,他是這 麼回應的:“美國正在‘擁抱罪惡’,美國最 高法院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國要悔改歸向耶 穌。我們在聖經〈羅馬書〉第一章第二十六節 可以看到:‘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 情欲。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 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欲 《 追 求 》 第 110 期

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 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對比奧 巴馬和葛培理:奧巴馬為了取悅人而不怕得罪 神,曾被人冠以 “Antichrist”(敵基督)的頭 銜;而葛培理不從眾,不媚俗,不畏權勢,遵 從內心,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為了取悅人而寧可得 罪神的又何止是奧巴馬一人?2009年,瑞典 教會按立首位女同性戀主教艾娃•布魯納(Eva Brunne),並在同年投票贊成為同性婚姻祝 福。在一個傳統的基督教國家,出現這樣的事 情,真是一大諷刺,也是所有基督徒的悲哀。 更讓人感到噁心和氣憤的是,在今年的電視上 有一則廣告,是兩個同性戀男人在彼此親吻。 當人們把犯罪當有趣的時候,恐怕離所多瑪和 蛾摩拉所經歷的災難也為時不遠了。 葛培理的離世象征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世

11


【信仰分享】 界進入了更黑暗的時期,基督徒面臨著更嚴 峻的挑戰。曾有人在網上發表過一篇文章:“ 中國缺少葛培理”;殊不知,缺少葛培理的地 方又何止是中國,可以說是整個世界。據統 計,2016年有85,848名瑞典人離開教會。有 位瑞典的同性戀主教布魯納就提出過如此建 議:拆除教堂的十字架,為穆斯林預備禱告空 間,還建議神職人員標志麥加方向,以使教會 更加歡迎穆斯林客人。與此同時,國內也陸續 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很多地方教堂的十字架被 拆毀,網店上出售的《聖經》也被要求全面下 架。看來無論是基督教國家還是非基督教國家 都在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當這個世界惡貫滿 盈的時候,也就是末日來臨之際,唯有忍耐到 底的必然得救。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布道家葛培理先生已經 離開我們,回到了天國。願神憐憫我們,呼 召更多的葛培理出來為神事工,把福音傳往地 極;也願神呼召更多的葛培理出來為神事工, 把福音傳往地極。願神賜給基督徒更多的信心 和能力,踏著前人的腳蹤,一無挂慮地向著標 杆奔跑。

12

經文漫畫 王衛軍

《 追 求 》 第 110期


【開卷有益】

陀翁與 《 卡 拉 馬 佐 夫 兄 弟 》

西 風

每個人的生平都是一部傳奇的書,當作 家把這些繽紛的人生寫出來的時候,它就像 一曲帶著節奏的挽歌,在喧囂的世界裡劃上 了句號,驚嘆號或者問號。俄國作家陀思妥耶 夫斯基曾說過:“社會動態不在於機械的形 式,歸根到底,唯有為了基督而達到全世界的 統一。”當我們凡人的腳步踩在了上帝的鼓點 上,就會在上帝掌控的旋律中得到生命的改變 和拯救。 將近二個世紀前的1849年,在俄國土地上 有這樣一群熱血青年,因為反對沙皇大帝的殘 暴統治,積極倡導空想社會主義,遭到當局秘 密逮捕。尼古拉一世以威嚴的皇權判處這些青 年死刑。眼看著無辜的生命就要被剝奪了,牧 師不停地為他們禱告。這時奇跡發生了,尼古 拉一世派人送來了一紙改判令,改判這些激進 的年輕人流放西伯利亞十年。其中經歷這生死 一幕巨變的一個青年名叫陀思妥耶夫斯基。他 在流放後遭遇了最嚴酷的人生磨難,這些經歷 讓他常常思考人生,拷問靈魂,感恩上帝。很 《 追 求 》 第 110 期

多同遭流放囚徒的個人冤屈更成為他日後創作 的素材。其中一個囚徒被誤判殺父之罪,卻又 因沒有確鑿的証據,最後被判流放。這個案例 成了他晚年著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的主線。 《卡拉馬佐夫兄弟》因為其懸疑的案例和宏大 的思想哲思,最終成為俄國的一篇優秀文學經 典。這也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榮神益人的道路 上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卡拉馬佐夫兄弟》講述了老卡拉馬佐夫 被私生子弒殺而長子卻被誤判的一樁懸案。老 卡拉馬佐夫有三個兒子和一個私生子。他們分 別是長子德米特里、次子伊萬、三子阿廖沙, 以及私生子克斯邁爾。三子阿廖沙信仰耶穌基 督,在修道院成長,在俗世的家庭和社會生活 中經受種種試探,最終達到生命的重生,正如 書中卷首語所說:“一粒麥子不落到地裡死了 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次子伊萬沒有信仰,不承認神的存在,與阿廖 沙辯論說,世界不是神造而是個荒謬的世界, 人死後沒有生命的延續也沒有救贖和懲罰,因

13


【開卷有益】 此人完全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他的能言善辯, 這種思想極大的影響了私生子克斯邁爾,這成 為克斯邁爾殺父的原動力。 老卡拉馬佐夫本身自私殘暴,集騙子加流 氓等惡性於一身,沒有做父親應有的仁慈和 寬容,他與每個兒子關系都糟糕透了。老卡拉 馬佐夫在妻子死後要搶佔兒子們應有的遺產份 額,他還和長子德米特里爭奪交際花格露辛 卡。這更加激化了父子之間的矛盾。一天,長 子德米特里酗酒後,揣著一筆錢想去找情人格 露辛卡。當他來到卡拉馬佐夫住處查看時,被 老僕人察覺,他就擊昏僕人逃離父親住處。這 時,克斯邁爾想偷竊父親藏在枕頭底下的3000 盧布來到老卡拉馬佐夫住處,他殺了父親後逃 離現場。克斯邁爾平時最崇拜伊萬的無神論教 化。伊萬告訴他這個世界沒有神,你可以任何 事而不必有負罪感。 次日,德米特里被逮捕,因為格露辛卡向 警方出示德米特里寫給她的信,信中透漏他想 殺死老卡拉馬佐夫的意願。另外警察在德米特 里身上搜到一筆錢,推論他是因為圖財害命和 爭風吃醋誘發了弒機。 在德米特里被宣判是殺父凶手後,克斯邁 爾幾次去見伊萬,坦承是自己在殺父前一天 假裝癲癇病,實情是他殺了老卡拉馬佐夫。可 是法庭不相信德米特里自身的辯護和伊萬的作 証,宣判長子是殺父凶手。克斯邁爾最後一次 找到伊萬,指責伊萬才是殺父元凶,因為是他 的無神論觀,引導了自己直接犯罪;但他犯罪 後,並沒有逃脫掉精神的折磨,現在活得生不 如死。離開伊萬後,克斯邁爾選擇以自殺了結 了自己的生命。而伊萬本來就不相信德米特里 是凶手,在得知克斯邁爾是真凶後也去過法庭 作証,無奈卻得不到法庭承認,最終精神崩

14

潰而發瘋。阿廖沙在經歷過一系列的家庭巨變 後,重回修道院,用餘生繼續為主做工。 陀翁的這篇巨著當時在俄國引起了轟動, 身處變革中的俄國由於這個小說深邃的內涵而 引發大辯論。顯然經受過生死巨變的陀思妥耶 夫斯基,在生命的思考上遠遠超前於社會的潮 流。巨作完成後,他的身體虛弱,好像生命走 到了盡頭。一場意外的外傷,讓他的病情惡 化,在彌留之際,他要求家人為他朗讀《聖 經》。1881年2月9日,陀翁離開了人世,被安 葬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出殯時到場人 數有三萬之多。 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作品主要以現實主義 與自然主義的文學角度刻劃世界。在遭受生命 巨變後,他更加深信基督與個人生命的聯系。 他的作品多具備哥特式浪漫主義及諷刺成分。 他的寫作影響到20世紀諸如卡夫卡、福克納、 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後來者。托翁的作品 讓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高爾基也大為稱 贊。他說:“就表現力而言,托翁是最偉大的 天才,與莎士比亞堪與比美。”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對為藝術而藝術,他主 張文學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藝術要求藝術家的 不是機械式的精確、照相式的真實。藝術家倘 若無意識地描述生活,那麼讀者什麼也不曉 得。藝術家必須對客觀現象的描繪與主觀意識 相融合,使其筆下人物成為典型。一個藝術家 越具有力量,所表現的思想以及對社會現象的 觀點就越准確和深刻,對社會也越有助益。 陀翁離世137年了,關於文學藝術觀點的 爭論和世界是否有神的分歧一直還在繼續。但 是我們仍然可以透過陀思妥耶夫斯基這篇作品 中人物的命運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信仰。 《 追 求 》 第 110期


【聖地旅遊】 《奔跑在聖地之5》

真 金 不 怕 H u o 煉 真 美 無 需 修 飾

迦 密山 凱撒利亞一路向北,沿著地中海邊上行 駛,大約30分鐘,便是迦密山了。 迦密山,其山勢由海濱向東南,連接撒瑪 利亞山地,長約50余裡,寬約15裡,高達500 米。遠遠就看到了,“那旮沓看著似乎很肥沃 的樣子”

作者:慢驢 攝影:慢驢、英子、霞姐

幾乎所到之處,都是依山而建的城。大巴 在飛馳,師母讓我們看窗外匆匆掠過的“德魯 茲民族”。德魯茲人相信靈魂轉世,這與中國 人非常相似。

迦密山的希伯來語“KaremEl” 意思是“上帝的葡萄園” 據度娘說:古代這裡的確是一片葡萄園, 而且始終以其肥沃著稱。沿途中,葡萄園沒看 到,溫室大棚倒是看到不少,想來也是瓜果蔬 菜盛產之地。 以色列的特點之一,就是:山城

《 追 求 》 第 110 期

德魯茲人一直顯得比較神秘,他們在戰火 中多次打著紅旗、高喊著要做中國人,把來 世“投胎為中國人”作為一個非常圓滿的歸 宿,因此他們在感情上對中國懷著天然的親切 和友好,把中國視為“未來故鄉”。 按他們的風俗,女性要用白布包頭,德魯 茲人必須與德魯茲人結婚,否則要被趕出德魯 茲社區,他們的後代也不被承認為德魯茲人。 瞧瞧人家德魯茲(Druze),國雖小,沒

15


【聖地旅遊】 土地,但人家有自己的國旗,而且還是五彩繽 紛滴。德魯茲人,隨遇而安,還有五彩繽紛的 好心情;屬阿拉伯的一支,沒有自己獨立的國

正在我們四處狂看亂拍花園之際,看到這 一大群人卻完全不為所動。他們都在靜靜地聽 道,原來,這才是此地的重點!

家;主要生活在黎巴嫩、敘利亞等國;此外還 有約10萬人生活在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地區, 和被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一帶。

到了迦密山山頂,這裡便是我們要看的重 點。進到裡面,映入眼帘的是一處精致的以色 列小花園,展現出安靜中的美麗,曠野中的生 機。說實話,這也是我們聖地行見到的唯一一 處如此有情調的花園了。 以色列,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都是曠 野和沙漠,長根草都困難,大部分地區都需要 使用滴灌技術。這兒能有這樣一處雅致的小花 園,實屬難能可貴,且看且珍惜呀!

16

“以利亞大戰巴力先知” 以利亞,何許人也?他是上帝耶和華的先 知,他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也被人稱為“烈 火先知”

《 追 求 》 第 110期


【聖地旅遊】 在此普及一下:先知的概念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都有先 知這一概念。先知對未來的描述來自於造物主 的啟示,這點和卜卦算命截然不同。 俺 們 的 帥 哥 導 游 馬 希 爾Mahir聲 情 並 茂 地講解著這段聖經故事(下圖),他雖是猶 太人,但卻是一位基督徒。到了以色列才知 道,800多萬人口的以色列,基督徒不到2%, 最大比例是猶太教。

時要燒香獻祭,甚至把兒女當祭品獻上;崇拜 時常有狂歡飲宴,荒淫墮落的儀式,大大得罪 耶和華神,真是達到人神共憤的程度了!! 以色列全國上下崇拜假神巴力,但以利亞 依然持守信仰,單單信靠、敬拜耶和華神。 一日,耶和華神啟示以利亞前去見亞哈。他立 馬不畏風險,約了亞哈和450名巴力的先知, 到迦密山山頂進行挑戰,膽兒真挺大的!

兩邊相約:分別將一隻牛犢放在柴上,也 話說“一個壞女人的破壞性” 公元前750年......有一位以色列王,名 叫亞哈。他天天幹的都是上帝眼中視為惡的 事,也就是:啥惡他幹啥。更不幸的是,他還 娶了一個剛愎冷酷的壞女人,名叫:耶洗別。 這耶洗別從小就是在熱心事奉“假神巴力”的 氣氛中長大。 軟弱的亞哈被耶洗別深深洗腦,率領全 國供奉假神巴力,養了450名巴力的先知。那 時,以色列全國可謂道德淪喪,人心荒蕪、且 人心剛硬如鐵如銅。看到此情此景,凡是有點 兒正義之心的人,必然義憤填膺! 那時以色列人把巴力當作神,在崇拜巴力 《 追 求 》 第 110 期

不點火。誰的神能降下火來,誰的神就是真 神! 假神隊,巴力450個先知首先上場:這450 個巴力先知,從大清早跳到大中午,不斷求告 巴力,沒有任何反應。然後他們還不甘心,又 繼續自割、自刺、狂呼亂叫.....,一直蹦到 晚上,不給力的巴力仍然沒有降下火來。 然後,真神隊代表以利亞從容登場:以利 亞用12塊石頭代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築了一個 壇,在壇的四周還挖了一個溝,牛犢(燔祭) 切成塊放在柴火上。接著讓百姓用四個桶盛滿 水,倒在燔祭和柴火上,共倒了三次,直到牛 犢和柴火全部濕透,而且水都滿了四周的溝。

17


【聖地旅遊】 這時,以利亞向耶和華神禱告,神降下火 來,不僅燒盡了燔祭、木柴,連溝裡的水都 燒乾了。百姓們看到之後,立即俯伏在地, 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 巴力的先知見狀逃跑,以利亞帶眾人在基 訓河邊,殺了他們,沒有一人逃脫。 故事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慢驢不能一 一闡述,若有興趣,各位看官可在〈列王記 上〉18章中自己看個明白。 在蔡師母講解的時候,我偷偷溜號了。獨 自跑到教堂外的一角,看三個年輕人輕輕彈唱 初聽還以為是“情歌”,靜下來細聽,原來是 一首很美的贊美詩。

50年前,有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一些石 頭,是祭壇。這說明以前的確有人在這裡獻 祭,但不知道是否與以利亞的那次獻祭有關。 因為那些石頭都被人偷走了,所以現在還不能 証明2700多年前這裡曾是祭壇。後來人們在這 裡建了這個小教堂,來紀念先知以利亞。

Set a Fire Set a fire down in my soul that I can't contain and I can't control I want more of you GOD

慢驢特別翻譯了歌詞含意: 願上帝在我的心和靈裡點燃一把火! 將我裡面不該存留的全都燒盡 上帝!只願祢在我心中,在我靈裡 更多一些,祢更多一些

18

馬希爾說:以利亞是第一個預言耶穌的先 知。以利亞受上帝的啟示,預言耶穌將是世界 的救主——彌賽亞。 教堂的屋頂有什麼寶貝? 不瞧不知道,一瞧全了然 往上一站,就看到了傳說中的末日戰場, 米吉多平原。 《 追 求 》 第 110期


【聖地旅遊】 當時敵軍如蝗虫一樣多,但是上帝對基甸說“ 你們人還是過多”,上帝就指示基甸去觀察所 有將士在哈律泉喝水的姿勢,最終只選了用手

原來,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米吉多平原。《 聖經》中的哈米吉多頓,也就是〈啟示錄〉 中提到的“末日戰場”。世界末日之時,這裡 將會有一場世界級大戰。看!在沒有戰爭的時 候,米吉多是多麼的祥和。 平原上是農田,種植著:大麥、小麥;四 周的山上都是梯田,種植著:各類果樹。

•基訓泉:就在附近,是以利亞率領眾人殺光 巴力先知的地方 •黑門山、拿撒勒(耶穌成長的地方)、黎巴 嫩(意思就是:就是拉班的後人所在地方) •耶路撒冷:距離迦密山200公裡之遠 •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哈律泉,也在迦密山 附近。曾經有一位以色列的士師基甸,率領 一萬人去反抗壓迫他們的米甸人、亞瑪力人。 《 追 求 》 第 110 期

捧著舔水的300人去作戰,結果大勝!(《聖 經》士師記 第7章) 我們要離開迦密山了,心裡被上帝震撼 著,被以利亞的信心感動著。個人敢於站在所 有人的對面,直面挑戰,堅持真信仰,挑戰假 信仰,那該是怎樣的一種信心! 當以利亞向上帝禱告,上帝便立即降下火 來,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恩典!當以利亞與上帝 一起同工,親眼見証神跡的時候,又該是怎樣 的一種喜悅和滿足呀! 即將步出庭院,卻又被這朵艷麗無比的小 野花吸引了。這就是《聖經》中提到的野地裡 的百合花,居然不是白色,而是這樣奪目的 紅,不用粉飾的紅,紅得那麼美,美得那麼 艷。

雖然她那麼小,但卻在堅硬的石縫中,傲 然挺立,原來“真美無需修飾”,只因她是: 上帝的創造!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 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 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 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太6:28-29)”

19


【信仰分享】

風雨中的

楓葉國旗 安 吉

一枚紅葉在雨中飛舞, 一縷白綢在風中飄揚...... 葉紅代表主的寶血, 綢白代表聖潔的榮光, 加拿大國旗上有上帝的榮光! 紅色是庄嚴公義的, 白色是純潔神聖的...... 願主的寶血潔淨這地的污穢, 願主的聖光照亮這黑暗背逆的世代! 加拿大國旗上有上帝的尊嚴! 寶血染紅了楓葉, 聖靈潔淨了白綢...... 神賜下的好山好水, 豈容惡人惡事玷污! 神賜福的人間天堂, 豈容妖魔鬼怪亂舞猖狂! 上帝厚愛的和平國度, 豈容亂性毒品燃起地獄的火! 加拿大國旗上有上帝的公義和彰顯!

20

O Canada 哦,加拿大, Our home and native land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 O Canada 哦,加拿大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我們要捍衛您! God keep our land glorious and free 上帝使我們的土地自由輝煌! O Canada 哦,加拿大 We stand on guard for thee 我們要捍衛您! 加拿大有神的同在! 加拿大有神的福佑! 上帝啊,求祢修直這荒謬彎曲的路! 一面楓葉旗在雨中挺立, 旗上有神的聖潔公義; 一面楓葉旗在風中閃爍, 旗上有神的慈愛憐憫。 願神的兒女興起, 做光做鹽,守護美麗家園! 願神的兒女興起, 持受真理,捍衛聖潔國土! 《 追 求 》 第 110期


【讀經解字】

讀聖經解漢字 二之9

窗/門/關閉 傅 農

窗 從《聖經》的記載看,神除了創造宇宙萬 物和造男造女以外,還親自設計創造了許許多 多建築、構築、工具和用具。伊甸園是神創造 的,打理園子的工具肯定也是神創造的;廣為 人知的皮衣是神創造的,不為人知的獨輪車是 神創造的;方舟和會幕更是連設計圖紙都記錄 了下來。窗,是挪亞方舟上一個重要部位。 〈創世記〉第6章第16節:“方舟上邊要 留透光處,高一肘。方舟的門要開在旁邊。方 舟要分上、中、下三層。”第7章第11節:“ 當挪亞六百歲,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淵的 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第8 章第節:“淵源和天上的窗戶都閉塞了,天 上的大雨也止住了。”第6-13節:“過了四 十天,挪亞開了方舟的窗戶,放出一隻烏鴉 去,……挪亞撤去方舟的蓋觀看,便見地面上 乾了。”從這幾節經文看,“窗”跟“門”顯 《 追 求 》 第 110 期

然不是同一位置,同一尺寸的建築構件。 窗是方舟頂蓋上的透光處,既然可以隨時 開關,肯定也可以通風透氣。方舟的上、中、 下三層,最下面一層應該是走獸層,中間一層 是飛禽層,因為挪亞在放飛烏鴉和鴿子時,隨 手就可以從下一層抓到它們,最上面一層就是 挪亞一家八口居住的。人或坐或臥在方舟的最 上一層,窗子距離他們的頭頂只有一肘,也就 是不到半米,他們站起來打開窗子就可以查看 外面的水情。 所以漢字的“窗”,上面一個“穴”,下 面一個“囪”,看起來跟囟門的“囟”象一個 字,囟門頂上一個洞孔,正是方舟上的“窗” 。《康熙字典》:“《說文》本作囪。在牆曰 牖,在屋曰囪。或作窗。”這就是說,窗戶本 指屋頂上通風透光的部位,“囪”字看起來跟 今天飛機和火車頂部的氣窗非常相似,上面的 一短“丿”是半開的蓋子,口字裏面的“撇撇

21


【讀經解字】 捺”則是窗格。後來,人間煙火離不開煙囪, 煙囪的部位,甚至名字都叫囪,只不過為了防 止風吹煙瀰,加了一截上聳的管子而已。

訴挪亞,“方舟上邊要留透光處,方舟的門要 開在旁邊”。既然神把造方舟時門和窗的位置 具體指明,顯然此前人並不知道什麼是“門”

“戶”指雙開門的半邊,即《說文》所 謂“半門曰戶”之意,故而連稱“門戶”,所 謂“門當戶對”、“門戶之見”即是。後來牆 壁上的窗子也有雙扇的,形似小門,所以就稱 窗子為“窗戶”。《聖經》上形容雨下的大, 就用“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來比喻。“挪 亞撤去方舟的蓋”其實就是“開戶”。我們 今天到銀行開立新帳戶叫“開戶”,不叫“開 門”,也不叫“開窗”。中國大陸稱戶籍為“ 戶口”,意思都是從挪亞出方舟而來,而且都 有“新立”和“家口”的意思。 至於後來房屋牆壁上小於門的敞開部位, 古人把它們叫做“牖”,以示區別。經典古籍 《春秋.公羊傳》在講到周代的采風製度時, 有一句話:“故王者不出戶牖,盡知天下所 苦。”至此,“窗戶”變成“戶牖”,頂部平 面變成牆體立面。到底什麼原因所致,不得而 知,也可能是神話中的共工怒而觸不周之山, 導致天地傾斜,地面上的建筑翻倒,從此頂 蓋就成了牆面。不過,因為挪亞方舟上沒有“ 牖”,只有“窗”,而“窗”留給挪亞以後 人類的印象太深刻,所以,人們還是把“牖” 也叫成了“窗”,而且還在它的後面加綴了一 個表示尊敬的“子”字,稱為“窗子”。而“ 門”和“戶”則沒有這樣的殊榮,從來沒有人 稱門為“門子”,稱戶為“戶子”。

,什麼是“窗”。換句話說,門和窗最早使用 在挪亞方舟上,這兩個建築部件是由挪亞及其 家人流傳下來的。 令人不解的是,神明明讓挪亞為方舟造 門,但《聖經》上卻沒有明確說過洪水來臨 前,挪亞一家八口和所有生物的物種是從方舟 的門進入方舟的,洪水消退後,又從方舟的門 出來的話。那麼,被拯救的挪亞一家和其它生 物物種到底是從哪裡進出方舟的呢?方舟會不 會像個核桃,下面的一半是舟體,上面的一半 是蓋子,被救者們都是從敞開的舟體進入方 舟,蓋子是上帝幫忙合上的,又是上帝幫忙打 開的呢? 我聯想到方舟的希伯來名字,與後來摩西 在尼羅河上被救起的蒲草箱是同一個字,都 叫“tebah”的事實,可以斷定,方舟雖然不像 核桃,像箱體,但確實由上下兩部分合成。這 就是說,神讓挪亞所造的門,根本不是用來作 進出用的。《說文》:“門,聞也。从二戶, 象形。”段注:聞者,謂外可聞於內,內可聞 於外也。如果不讀《聖經》,我們簡直無法接 受許慎和段玉裁對“門”的解釋,門明明是人 進出房屋用的,怎麼被解釋成用來傳遞聲音 的“聞”了呢?反過來說,如果不查《說文解 字》,我們也根本鬧不清挪亞方舟上的門究竟 干啥用的,很可能一直以為是被救者進出方舟 用的door(門)。 〈創世記〉第8章第15-19節:神對挪亞 說:“你和你的妻子、兒子、兒婦都可以出方 舟。在你那裏凡有血肉的活物,就是飛鳥、牲

如果在挪亞時代人們就已經住在房屋裡, 知道門窗是怎麼一回事,那麼神就沒有必要告

22

《 追 求 》 第 110期


【讀經解字】 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蟲,都要帶出來,叫 它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興旺。”於是,挪亞 和他的妻子、兒子、兒婦都出來了。一切走 獸、昆蟲、飛鳥,和地上所有的動物,各從其 類,也都出了方舟。而在此之前,雖然挪亞從 方舟頂蓋的窗子裏放出烏鴉和鴿子試探水情, 甚至把方舟的蓋撤去親自觀看,但都沒有採取 出離方舟的行動,直到獲得神的命令,他才開 始行動。 這就是說,挪亞方舟上造在最上層旁邊 的“門”,乃是上帝用來傳話給裏面挪亞的信 息通道,不是給被救者進出方舟用的。神是跟 挪亞約好的,上船是神的命令,下船也一樣, 時機都是神掌握的。最後打開方舟上半部蓋子 的工作,一定是神親自完成的。由此我們可以 看出,挪亞的順從是自始至終的,神的拯救計 劃也是周密直至的。我們今天常說的“好人做 到底”,肯定是從神那裏學來的。不過,人想 要好人做到底可沒那麼容易,只有神才可以。

關閉

〈創世記〉第7章第16節最後說,當挪 亞一家八口和所有有血肉的活物都進入方舟 後,“耶和華就把他關在方舟裏頭”。這裏所 用的“關”字,到底是什麼機關,怎樣解釋 呢?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就當時的情況而 言,神是從外面關的,裏面的人不能看見,因 而也就無從得知。挪亞一家只能在出方舟後查 看究竟,但不是原樣的,人就很難想像。 《說文》:“以木橫持門戶也。《周禮》 :凡立乎此而交彼曰關。”顯然,《說文》所 指與《周禮》所指不是同一物,至少不是同一 時代的兩個物件。《說文》的意思是用木杠橫 《 追 求 》 第 110 期

擔在雙扇門的溝槽裏,將門關上;而《周禮》 的意思應該是後來更精巧的門閂或插銷,單扇 門使用的較多。如上文所述,挪亞方舟是個箱 形船體。它的上蓋部分可能略小於船體,上下 之間應該有一個或一種類似鉸鏈(hinge)的 連接件固定着。挪亞一家和其它血肉動物上船 後,由神將上蓋翻轉過來與船體合上,再於外 面扣上扣件,使上蓋於船體緊緊地合在一起。 而這個外部扣件,可能就是後世所說的機關。 因為《聖經》上並沒有提到金屬連接件, 所以我們只能以木結構來想像。漢字裏面的雙 扇門,關閉的機關是水平方向運作,而挪亞方 舟的船體,合攏的機關則只能是垂直方向運 作。而後人關門的機關一定是學自神造的關船 機關。如此反推則可以得知,當時神將挪亞和 所有被救物關在方舟裏頭的機關,就是後世人 們用來關門的機關,只不過是豎著用而已。 漢字是關閉互訓,關閉連稱,“閉,闔門 也。”具體意思已經失傳。“門”字裏面的不 是“才”,而是一根類似“杵”的插條。兩扇 門各有一個插環,關門的時候合併成一個插 環,將插條從上往下一插,門就關閉了。那根 插條上端應該還有一個部件,直徑大於插環的 直徑,使得插條插進插環時不致於穿過插環掉 落下來。直到今天,某些方言還把鎖牡插進鎖 牝稱作“杵進”的。由此可知,橫者曰關,竪 者曰閉。

23


【開卷有益】

基 粹 信 督 仰 的 吳美玲 這 期 介 紹 的 名 著 是 路 易 士 ( C.S.Lewis 1898-1963)寫的《純粹的基督信仰》,此書曾 年銷量25萬,是一本世代流傳的作品。他以平 信徒的身份,站在單純的信仰立場上,回歸《 聖經》教訓,嘗試去掉後世加諸在基督信仰上 的任何修飾,糾正對信仰的錯誤理解,回復基 督教原來的是非倫理、道德、價值等觀念,從 而指導信徒如何活出基督教的真正信仰。 路易士是英國文壇巨擘,被形容平信徒神 學家,是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劍橋大學文 學教授,擅長寫作兒童文學、奇幻文學。其 作品特色是富有趣味和通俗性,也有被取材 拍成電影。他個人的故事也曾被搬上銀幕。這 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片名《曾經深愛過》 (Shadow lands),講述他與一位離婚的婦人 結合,不久妻子因病去世的故事。他的作品也 刻劃出路易士與他哥哥華尼的親厚感情,兩兄 弟自小感情很要好,而華尼非常愛護這一個弟 弟,在各方面都支持他。 路易士十歲時入讀的一間學校,校長經常 用籐條打學生,他受到驚嚇,但在教會崇拜中 卻得到安慰。他開始讀《聖經》祈禱,同時期 他也開始閱讀科學小說及偵探小說,幸好兩年 後這所學校因為校長患上神經病而關閉。十五 歲時他遇到一位很好的班主任,開導他閱讀詩

24

人的作品。其後他對文學發生興趣,由那時 開始他學習希臘文與拉丁文,閱讀了許多名 著。路易士十九歲入讀牛津大學,結交了許多 無神論者的朋友。他描述那時期的他在學術上 的成就越大,離開信仰越遠。後來他結識了兩 位牛津大學很好的基督徒教授,N.柯格希爾 及J·R·R·托爾金。這兩位教授對路易士影響深 遠,終於路易士在三十一歲那年回轉,承認上 帝是上帝。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路易士透過 英國BBC電台的一個廣播節目,論述基督教教 義,鼓勵並堅固當時的國民面對時局,形成為 自由而戰,絕不屈服的一股巨大力量。當時有 許多人因此領受福音真理。此書就是由廣播節 目的資料整理編輯而成的。 路易士在此書中採用了平實簡易的文字, 大量的類比和生活例子,就像《聖經》中耶 穌講比喻一樣,將基督教信仰的本相說明,讓 讀者在短期又不太艱辛的情況下認清基督教信 仰。例如他形容神學就像一張地圖,地圖只是 一張彩色的紙,當你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地 圖必不可少,因你相信地圖之真實。這張地圖 之所以能夠成為地圖,是經過成千上萬曾經在 海洋上航行,或在陸地行走之人的發現的基礎 上製成的,它背後蘊藏著各種各樣群體經驗。 神學也好像地圖;它的基礎是《聖經》,也是 經過無數人,根據《聖經》和經驗認識上帝和 人自己,以及這個世界而形成的,因此神學知 識能幫助信徒有系統而全面認識基督教信仰。 作者嘗試用最淺白的解說,幫助基督徒如何分 辨信仰虛假的成分,回復純淨的基督信仰。這 就是“Mere Christianity”,對人生旅程的指 引,指出一條生路,指出終極盼望的真實。 《 追 求 》 第 110期


【信仰分享】

生 來 淺談 老 牛 培良,蘭玉是我忘年知己,不嫌我耄耋痴 呆讓我談談人生感悟。感悟之一談教育,培良 本人就以其人生經歷証明了啟發創造力是最好 的教育;感悟之二談健康,蘭玉以自身感悟証 明博愛心態是健康良藥。感悟之三談來生,這 是最具爭議的話題,古今中外熱議不止,且不 斷升溫。老夫作為凡夫俗子豈敢妄談?但他們 二位對我厚愛有加,勸我寫幾個字延緩痴呆, 聽之言之有理,就權當飯後茶話,淺談對“來 生”這個話題我的感悟。 孔子謙卑:“未知生焉知死?”反之:“ 未知死焉知生? ”

一,死

“死”字的一橫代表大地,夕表示日落,匕 即匕首,殺人工具也。人活在地上死在地下。 無匕首之前,生命終止如同日落,自然老去無 疾而終。死的原文(希伯來文)是指肉體的死 (物質身體活動停止)。英文 death的含義, 《 追 求 》 第 110 期

死是從一個房間(魂體同在居所)進入另個房 間(非物質靈魂居所)(Death only from one room to another room.“)。所以死只是指靈 魂離開肉體,並非生命的終點,不過是以新形 態(無肉身載體的靈魂)來生的開始。當人類 社會殺人工具演化到十字架,無數罪大惡極者 死於這種酷刑,但人們卻只記住了一個人的名 字--耶穌。為什麼?因為只有祂死而復活了, 而且只有祂是為世人的罪而死。從此紅十字成 為救死扶傷的統一標誌。所以《聖經》告訴我 們,人有來生。 二,《聖經》 接著說《聖經》這本書。 古往今來,多 少著作如過眼雲煙,昨天的洛陽紙貴,今日或 就進了回收的紙簍,能經得起風雨淘洗且彌久 光芒的似不多見。然近兩千年來有一本古書受 盡攻擊、訕笑,不斷地被封鎖、收繳、焚燒, 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毀得越多,印得

25


【信仰分享】 更多,始終穩居世界“暢銷書”之首。 該書莊嚴宣告:“天地都要廢去,我的話 卻不能廢去。”在歷史長廊中不斷回響:“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希臘文的首、 尾字母,啟示錄22:13)祂彰顯的真理是昔存、 今存、永存的。該書從石碑、泥板、蒲紙、羊 皮卷,到今日的漿紙、軟盤、光盤、手機,載 體歲變,內容跨越時空歷久常新。現代考古佐 証了該書對人類歷史論述的准確:從蛇誘夏娃 使人墮落,到被趕出伊甸園;從世界洪水泛濫 到諾亞方舟;從巴別塔,到力士參孫;從以色 列歷史,到四福音書;從目前出現的無現金 交易,到正在演化為前額或手腕上的印記(啟 13:16),都能找到確鑿的証據。著名的考古學 家William Fox Albright寫道:“該書中歷史性 資料相當精確,經得起任何現代學者的批評, 使任何站立在對立面的批評都趨向於錯誤。” 在世界各個角落,幾乎都有該書的身影。 它已成譯種最多、銷量最大的書。聯合國組 織公認,該書是對世界進步影響最大的出版 物;CCTV9也播放了相關史料。在聯合國大廈 的牆壁上,刻有該書中〈以賽亞書〉2章4節 預言:“祂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 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 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 事。”阿波羅8號赴月偵察飛行時,有3位宇航 員攜帶該書,並在太空朗誦〈創世記〉第一 章:“起初神創造天地......”。 一個世紀前,有個英國人,冒死來到中 國傳揚該書。他1905年在長沙去世前,留下 一段話:“假如我有千鎊英金,中國可以全 部支取;假如我有千條生命,一條不剩全給中 國。”他的事跡曾被埋沒了近一個世紀,但金 子總要發光,他的傳記《帶著愛來中國》,已 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翻譯發行了。他的名字叫做

26

戴德生。他所傳的書就是《聖經》。 最近CCTV3綜藝頻道播放了被柴靜稱為《 生命美得讓人流淚》的故事:汶川地震失去雙 腿女孩廖智,靠著《聖經》本書的激勵竟能借 助假肢跳舞!當下許多出版物為了銷量,打上 該書旗號,什麼《營養聖經》、《智慧聖經》 、《股市聖經》、《伴讀聖經》、《搖滾吉他 聖經》,數不勝數!連莫言近作《等待摩西》 一書也講了少有文化的人從《聖經》一書獲得 靈感,且寓意深遠的故事。 當今電腦檢索便捷,世俗名利泛濫,張三 李四王二麻子都可以出書。世界每年出版物數 以千萬計,人能認真讀的不足千冊。在有限人 生,舍此而它顧,甚至沉迷於時髦垃圾之作, 豈不悲劇? 歷史無數次印証了《聖經》的權 威!明確告知:“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 判”(來9:27)。來生如何取決今世!

三,今世

來生如何看《聖經》,今世如何看三國。 三國演義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它的片頭 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 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 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 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最簡明扼要 地道明了今世,不過如此。地上的權利榮耀財 富,不過“是非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 紅。”人或都期盼今世幸福來生平安,但很多 時候,不信來生,死了拉倒,抑或雙腿一蹬萬 事休?無視因果報應,想逃脫懲罰的人生觀正 是滋生犯罪分子的溫床。國內那些落馬貪官, 腐敗分子,亡命之徒之所以膽大妄為,損人利 己,無法無天,或多與此有關。 大千世界,千變萬化,有作用就有反作 用,動態平衡無處不在。若天平左右盤分別代 表今世與來生,今世的行為與來生賞罰一定平 《 追 求 》 第 110期


【信仰分享】 衡,否則天理不容!天平,天平,天最公平。 天眼無處不在,明處暗處,外表內心無不在監 察之中。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想逃之夭夭,投 機取巧,絕無可能!今生未應,來生必報!宇 宙科學的新發現,証明天外有天,宇宙之外有 更大宇宙;量子科學的新發展更証明了宇宙多 維奧秘無窮;近期世界各天文台的聯合報告, 更應了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知道的越多才 發現你知道的越少,令人謙卑。 最近1.5萬名科學家聯合發出警告:地球 生態嚴重失衡,若不扼制縱欲,貪婪,肆意妄 為,末日喪鐘或被提前敲響!是人的驕傲阻 擋了我們對世界的准確認識。過去認為迷信者 未必迷信,昔日認定為科學者未必科學。各有 各的終極觀,各走各的黃泉路,各尋各的冥冥 國。每人都有自以為是,然未必如是的答案。 莫言最近新作《等待摩西》評價莫衷一是,若 謙卑查考《聖經》或知其意味深長!

當下在中國也可以到處可見大字書寫的標 語: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可喜可賀。溫 家寶曾寫《仰望星空》詩篇,並說:“一個民 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 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學們 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 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 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已將《仰望星空》定 為校歌:“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 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歌化為心中的歌,並且完全做到如此,那一定

四,來生

在熱播電視劇《海棠依舊》中,周總理臥 床臨終最後一句:“雖然我們是唯物主義者, 但還是希望有來生的。”當下國內許多地方墓 地價格遠超住房,他們或與總理心態一樣,望 有來生,期盼親人來生幸福。《聖經》明確告 知:“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肉體 死亡之後就是來生,前句平等,後句公平,來 生如何取決今世。“自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 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 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聖經》中的“十誡”就是“刻印在人 心上的律法。”所謂天良就是上天放在人心中 的良心。違背十誡,良心不安,即源於此。這 就是為什麼有信仰的群體犯罪率較低的原因: 有神的告示和十誡的約束。 《 追 求 》 第 110 期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 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我仰望星 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 我的心靈棲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 壯麗而光輝;那永恆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 望的烈焰、響起春雷“。若常人真的將北航校 會有一個好的來生,不用買高價墓地了。 但是現實卻是世人都犯了罪,一個義人都 沒有;所以人只有來到耶穌面前認罪悔改,依 靠祂的寶血赦免了自己的罪,才能夠有真正的 平安喜樂來生。《聖經》記載陪同

耶穌釘在

十字架上有兩個強盜,其中之一說:“我們所 受到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祂(耶穌)沒有 做過一件不好的事。求祢(耶穌)在得國降臨 時紀念我”,耶穌回答:“今日你要同我都在 樂園裡了”(路23:41)。耶穌說的樂園指的就 是非物質的靈魂所待之處。強盜都可以如此, 更何況我們呢?! 衷心期盼我中華民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 力量!但願1995新疆古墓出土的石板隸書大 字“2040五星出東方利中華”預言成真!

27


【牧者之聲】

鏡中人

—詠聖歌《主,我願像祢》有感

每次面對鏡子 端正自己衣冠 雲 羽

眼 嘴唇 齊整頭髮 手 指甲 頎長四肢 在鏡中 是我的模樣 祢的思量 穿過太平洋的海風 仍能聞到 那撲面吹來的氣息中 塵土的芬芳

28

那反射的光 都照亮了過往得失 我知道

所有的興替

都逃不過明察的眼睛 正如祢正注視著渺小的我 朝向碧玉的光 爬涉在漫漫雪地 永不回頭 我是來自父的樣子啊

祢手中的每件藝術品

每走一步

都是唯一

都越來越像祢

又如何尋得到世上的詞

卻永遠成不了祢

來形容這創造的大能

那印在湖面上的

和受造的奇妙

是我 《 追 求 》 第 110期


【詩歌人生】

祢的信實廣大

林 杉

《 追 求 》 第 110 期

29


【詩歌人生】

30

《 追 求 》 第 110期


【詩歌人生】

《 追 求 》 第 110 期

31


【醫學論壇】

老 年 痴 呆 症 是否是

III型糖尿病? 區大衛

32

《 追 求 》 第 110期


【醫學論壇】

《 追 求 》 第 110 期

33


【醫學論壇】

34

《 追 求 》 第 110期


【醫學論壇】

《 追 求 》 第 110 期

35


【肢體消息】 教會

聯絡人

主日聚會時間 聚會地點

聯絡電話

大 溫 哥 華 區 溫哥華聖道堂 菲沙侖宣道會國語堂 乃街宣道會國語堂 晨星國語教會 基督教頌主堂 本立比華人宣道會

王理智牧師 10:45am 5110 SE Marine Dr. Van. (604)438-3222 余德仁傳道 09:15am 3330 S.E. Marine Drive Van. (604)451-5449 唐福文牧師 11:15am 3330 S.Knight Street Van. (604)874-7612 余 鈞牧師 02:00pm 5901 Granville Street Van. (778)896-7138 黃向榮牧師 08:30am 3215 School Avenue. Van. (604)434-8227 孫波濤牧師 11:00am 8611 Armstrong Ave, Bby (604)524-3336-301

高貴林宣道會

趙恩泉牧師 09:00am 3129 Ozada Ave. Coq.

(604)945-5850

UBC區校園浸信會 北美浸信會信友堂 高貴林國語教會 信義會新生堂

王 宇姐妹 09:15am 4397 W. 12th Ave Vancouver 洪予健牧師 02:30pm 6858 Fraser Street.Vancouver 林維楷牧師 03:00pm 1198 Falcon Dr, Coquitlam 麥玉堂牧師 10:00am 6215 Main St.Vancouver

(604)221-8508 (604)270-8353 (604)464-6789 (604)324-6110

同在堂基督教會

陳貽強牧師 10:15am 7600 No.4 Road,Richmond

(604)276-8250

高貴林愛加倍教會

徐摩西牧師 10:00am 2860 Dewdney Trunk Rd. Coq.

(778)316-2190

基督真道聖樂教會 本立比中國福音教會 列治文中國福音教會

陳 彬傳道 10:00am 5920 Iona Drive Vancouver (604)358-2697 韓瑞思牧師 10:00am 4500 Kingsway St, 中信中心 (778)358-9825 羅華慶牧師 03:30pm 10311 Albion Rd. Richmond (604)301-9092

列治文浸信會福音堂

姜 平牧師 03:00pm 6340 No. 4 Road, Richmond

(604)233-1356

西區浸信會福音堂 姜 平牧師 03:00pm 1825 W. 16th Ave.Vancouver (778)388-1356 溫哥華燈塔港灣佈道所 潘克勤弟兄 專對海員傳福音 (604)322-9556 海外中國人查經班每月二/四週五 陳昊弟兄 07:30pm 6858 Fraser Street Van. (604)808-9652

《追求》季刊贈閱需知 《追求》季刊可以在以下各基督教書房或教會索取。歡迎教會/書房/機構/小組免費訂閱。 目前在1.溫哥華的福音書房 5783 West Boulevard Vancouver、2.本立比麗晶廣場二樓的中信中 心 2nd Floor 4533 Kingsborough St. Burnaby 和 3.列治文的種籽書房 130-11100 Bridgeport Rd, Richmond 均可免費取閱。 《追求季刊》的同工全是義工,只計郵費、印刷和稿費,若上帝感動您對文字傳福音事工有負 擔,感謝您奉獻支持本刊。奉獻支票請註明:O.C.B.F. 請寄到 5889 Fremlin Street, Vancouver, BC V5Z3W6 Canada

36

《 追 求 》 第 110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