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者們 傳承者們
臺東的 臺東的
封面創作| Leona 鍾依靜 創作理念|大地與海洋交融,編織出自然之舞。臺東人生活在這片邊界上,吸取先祖的恩典,扎根於祖輩的根脈,如樹木般開花結果。 子母鯨在深海浮沉,象徵族群的傳承與不滅的生命,傳唱著古老的祈禱與共鳴天地之歌。
傳承者們
一代打拼積累︐從無到有︐二代傳承接班︐ 拓︐或開枝散葉︒越有歷史︐越有資產︐也守︐或重新尋找︐或衝撞磨合︐或創新開無論是產業︑工藝︑農業或文化︐或全心持繼續前行︐直到三代︑四代︑五代.... 越有重量︒ 何其感恩︐能站在前一代的根基上︐每一個世代︐仍在寫著自己的故事︒
:靠著一股決心,讓我克服暈船、親近大海
位於成功鎮的晉領號,是臺東唯一的賞鯨船, 2008年獲得賞鯨標章認證,2020年成為友善 賞鯨船家,更在2024年通過GTS綠色旅行標 章的一星認證,長年來,對海洋環境教育不遺 餘力,現在的晉領號,由初代船長陳坤龍及二 代船長陳永川攜手為旅人們領航,在茫茫大海 尋覓鯨豚美麗芳蹤。
出海吧!往前衝的初代船長
晉領號堅持到底的故事,要從父親陳坤龍船長 無悔投身大海的決定開始說起。陳坤龍謙虛地 説,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臺東在地人,年輕時是 修理漁船起家,當年當兵退伍回來後,聽老人 家說,出一趟海,就可以看到許多海翁(鯨 魚)和海豬(海豚),他開始對出航產生好 奇,認為這是可以發展的事業,於是,第一艘 晉領號在民國89年風光啟航,從此航行至今二 十餘年。
老友們!與上百隻海豚一同深呼吸 長年與海為伍的陳坤龍船長,對大海的熱情始
返鄉了!容易暈船的二代船長 正是這顆熱情愛海的心,感染了曾經對海有所 抗拒的兒子。二代船長陳永川深受修理船隻的 父親影響,喜歡動手修理,大學時期便選擇電 子相關科系。但矛盾的是,船長的兒子竟會暈 船!每逢暑假返家幫忙時,容易暈船的他總感 到特別痛苦,因此對接手家中事業始終興致缺 缺。畢業後,陳永川便在外面闖蕩,但內心仍 有著父親所傳承的對大海與自由的嚮往,最終 決定搬回家鄉。聽到兒子願意回來,最開心的 莫過於老父親了!
拼下去!更深的了解這片海洋 然而,想要轉向大海的懷抱,並不是一件簡單 的事,陳永川說,當年的自己真的是咬緊牙 關,靠著一股決心,花了三到四年的時間,終 於克服暈船困擾才順利接手。陳永川持續進 修,包括增進海洋相關知識,瞭解海流的方 向,讓船上的導覽解說生動且深具知識內涵, 出航時,陳永川更會一手拿著數位相機,另一 手持單眼相機,用心記錄海上珍貴影像。這些 年來,晉領號陸續添購先進的衛星導航探測 儀、魚群探索器、通報器,更容易找到鯨豚蹤 跡,同時他們也堅持船隻要與鯨豚保持一定距 離,避免水下高頻噪音干擾海洋生物、避免鯨
「臺東,就像是一座青山,一座足以恩澤全臺 灣的青山。」短短一句話,不僅是臺東在地知 名伴手禮店「青澤」的由來,也是父親對創辦 人陳虹廷的叮囑。帶著家人的關心,陳虹廷不 斷地透過「青澤」撰寫自己作為在地囡仔對土 地的記憶,要將臺東的好山好水恩澤到臺灣、 恩澤到世界。
碰撞與叮嚀交織的父子情
出生於糕餅家庭,陳虹廷自小便耳濡目染地接 觸到糕餅業,儘管外出讀書學習設計,並沒有 承襲老家糕餅業,卻似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 的創業路。「返鄉創業時,就有在想要不要重 拾兒時所熟悉的糕餅業,剛好因為太太很喜歡 吃沙琪瑪,開始讓我思考沙琪瑪的研發與轉 型,還特別回到老家取經。」就在不斷地嘗試 與努力之下,「琪瑪酥」誕生了,陳虹廷也慢 慢走出自己的糕餅路。
設計出身的陳虹廷,喜歡在糕餅上「玩」新的 創意,嘗試與傳統糕餅碰撞,也因此漸漸地與 老家糕餅風格愈趨不同。「縱使過程中與父母 多少有一些觀念上的小摩擦,然而父親的叮 囑,一直與青澤同在。」回想起2016年尼伯 特颱風時與父親的一通電話,父親雖用長輩威 嚴的口吻叫他不用擔心,但話語中盡是對兒子 的關心。這樣的關懷,陳虹廷默默收下了,也 帶著這份情感,注入進自己對青澤的經營中。
:看見臺東, 看見臺東囡仔眼裡的臺東。
:生物就是生態的一部分, 我們種稻也需要跟它們一同分享, 父親的信念一直深深地感動我們。
帶著父親的信念成為臺東在地小農
長濱一號&山海澱 李育瑞、李育誠
物來食作物,父親說,生物就是生態的一 部分,我們種稻也需要跟它們一同分享, 父親的信念一直深深地感動我們。」李育 瑞說,他們的田裡不施農藥,也不會放捕 獸夾,就連福壽螺也是一顆一顆人工撿 起,就是為了與生態共生。
「長濱一號,是我們的米品牌,也是我們 的門牌號。這是父親建議的,他說要讓後
薑黃伯
陳建志
走進知本樂山的野菜香草園,80歲 的「薑黃伯」陳添麒神采奕奕的介紹 這片快樂農場,侃侃而談如何安排植 被、引水灌溉,又談起某次發想或學 習後回來如何實驗,小兒子陳建志看 似沈默,但分析起薑黃品種也充滿自 信,父子二人在互補的默契中並肩而 行。
「薑黃伯」從無到有的傳奇 如同拼命三郎的神農父親 薑黃其實是陳添麒退休後再創的新事 業,陳添麒早年從事辣椒生薑批發, 騎著機車到處開拓市場,後來把生意 交棒給大兒子。沒想到一趟因病休養 的出國旅遊,竟讓他重新看見薑黃的 養生潛力。但當年他想大量種植時, 全家人都不太理解,臺灣市場也對薑 黃非常陌生,就像看不到盡頭似地投 入人力與金錢,困難重重卻越挫越 勇,陳添麒甚至一年跑遍國內外37 場商展,持續與專業學者討論和開 發,只為把他堅信的好東西推廣出 去。如今「薑黃伯」終於累積出相當 成果,更獲頒全國十大神農。提起父 親,陳建志充滿敬佩,他說:「我真 的很佩服我爸,他有很強的執行力和 前瞻性,他的每一個決策都充滿了膽 識和遠見。」
因愛而回家 卻也因家業而喘不過氣 身為小兒子的陳建志,原本在臺北從
:即便是失敗,也希望能親身體會其中的得失。
事設計工作,因著某次與姊姊對話談 到:「爸爸現在幾歲了?一年回家幾 次?還可以再見幾次?」,這扣問深 深觸動建志的內心,他便邀請妻子一 起回來臺東。返鄉初期生活並沒有想 像中順利,反而充滿挑戰與壓力。家 族事業的重擔似乎比他原本的工作更 沉重,不只繁忙的農業生產壓得他喘 不過氣,面對事業經營管理,家人的 觀點也不盡相同,當遇到意見分歧, 難免感到無所適從,過程中經歷非常 多的爭論與磨合。
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這幾年,薑黃 伯才漸漸放下擔心,讓建志自主發 揮。陳建志除了爭取投報更多獎項與 認證外,也在臺東縣政府的牽線與帶 領下參與臺北、東京食品展,開發許 多B2B的企業合作案,這也是建志未 來想帶領品牌走往的方向,專注為這 片由他們共同經營的土地注入新的活 力與創意。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是祝福也是挑戰 薑黃伯陳添麒說:「經驗需要時間累 積,我曾經失敗過,就不希望你再走一 次冤枉路。」作為父親,已走過這條不 斷試錯修正的道路,希望能成為幫助兒 子的根基,不過對建 志而言,他不甘心 僅作為承接者,而是希望在繼承事業的 同時,也探索追尋屬於自己的成功道 路,即便失敗,也能親身體會其中的得 失。
在接棒與成長的旅程中,陳建志學會 如何經營事業,也慢慢體悟家庭的重 要,原來接手家業不只是一份工作, 而是一個學習如何與家人重新相處、 共度時光的機會。過程中,他逐漸調
整心態,從最初的針鋒相對,到以柔 克剛。當意見不合時,他也學會用撒 嬌這樣輕鬆的方式化解矛盾、緩解氣 氛,還能讓父子之間的關係更加緊 密。儘管他和爸爸之間少有甜言蜜 語,但內心深知,爸爸對他的關心與 期待從未減少。
千言萬語 一句「辛苦你了!」
談及這些年來的磨合與成長時,建志 轉頭看向父親,誠懇地說了一句: 「辛苦你了!」這句話雖然簡短,但 充滿了深情,父子倆相視而笑,微笑 中蘊含著多年來的理解、默契與無聲 支持。
採訪過程中,薑黃伯陳添麒忍不住補 充:「這個採訪很好,我可以藉機跟 他說,雖然有一部分還沒達到我的要 求,但他要做的都已經很認真去執行 了,如果種植的知識跟執行力可以再 多跟我交流學習經驗,那就太好 了。」雖然已經放手,但勉勵和期許 也永遠不放手,這就是父親的心吧。
青少年訓練營
當年帶的孩子們帶出了下一個年齡 階級,又這樣傳承下去
吳筱帆理事長回顧當時的重啟:「剛 開始推動訓練營時,很多批評聲音, 第二年後,來參加的孩子多達七、八 十個。後來的成果展示,家長們幫孩 子穿戴好傳統族服,好多人都哭了, 那個時刻非常動人。」
「現在訓練已經交棒給既有的年齡組 織運作了,我帶的孩子們帶出了下一 個年齡階級,又這樣傳承下去。阿美 族是很生活化的民族,年齡階級在日 常很難感受得到,然而在重要場合、 急難事件時,整個階級便會動員起 來,不管身處原鄉或旅居外地。它的 精髓就是互相協助。」
年齡階級的精神需要透過經驗累積 現在負責青少年訓練營的「拉古帆 Lafitonay」青年代表- 陳以恩、黃證穎 則說:「因為疫情,訓練營曾經中 斷,我們曾擔心他們學習不夠扎實。 尤其明年即將晉升,他們一定要學會 自己主導階級運作。這相當困難,因 為多是都市成長的孩子,不熟悉集體 生活程序,對都歷環境也不熟悉,例 如去哪裡找竹子、哪些地方注意危險 等。但這幾天他們進步很多,訓練營 第三天,當我們試著放手、不再下達 命令時,他們已知道各自角色定位及 怎麼主導事情,我們就慢慢退至一旁 觀察、參與。」
「年齡階級的精神需要透過經驗累 積。明年我們可能還是要繼續支援, 協助他們對環境、工法、技藝都更為 掌握,成為一個更扎實、團結的組 織。希望他們趕快長大。」
我希望我們也能變成這樣
今年參加訓練的Pakalongay青少年何 靖則代表分享:「我們多數都在外地 求學生活,一年只有一次聚在這裡。 第一年的訓練營只有七個人,由『 拉直播』和『拉觀光』階級帶我們到 潮間帶採集、學潛水、砍竹子、採 藤,學習歌謠舞蹈。後來人數變多, 轉由『拉古帆』的哥哥帶領,上山下 海磨鍊技藝。但很久沒接觸,手腳就 會生疏,每年不只需要複習技藝,也 要重新適應群體生活、調整作息。尤 其彼此間的溝通需要花時間磨合,才 能互相搭配、共同承擔部落事務。」
「明年我們就要晉升為正式的年齡階 級。現在有學長姐在旁輔助,已經非 常不容易,接下來得靠自己摸索,一 定更辛苦。學長姐們的默契很好,一 句話、一個行動,就知道大家下一步 要做什麼,我希望我們也能變成這 樣。我們有越來越好了,豐年祭時要 保持團結的心。」
那麼,「你們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嗎?」 少年們回答:「準備好了。」「他覺 得他準備好了,我還要再等一下。」
少年們的部落認同與歸屬感 不同世代的都歷人,不約而同強調了 年齡組織的團結精神。Pakalongay訓 練營鍛造少年們的部落認同與歸屬 感,當中傳承著前輩的期望:當他們 未來晉升年齡階級,無論散居何方、 面臨何種生涯變動,都有夥伴互相扶 持,有一處回家的地方。
:透過歌曲,讓我們找到在自己在部落可以做的事。
土坂部落青年歌謠傳唱,族語名為 tjuabar maqacuvucuvung(簡稱TBM), 自2017年成 立,創立的契機,源自於歌樂恩‧達力谷 keljeng taligu
老師在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 文化實驗小學任教時的起心動念,TBM的初代 成員,是她第一屆所指導的學生,這群孩子從 小一、小二開始學習傳統歌謠,並連續五年獲 得活力‧E起舞動母語歌舞劇競賽的肯定。然 而,隨著鳳凰花開,孩子們也從小學邁入國中 階段,歌樂恩老師對於孩子中斷族語歌唱學習 感到遺憾,因此有了創立TBM的念頭。
一首歌一首歌 勤懇地傳唱
幾經思考,歌樂恩‧達力谷老師決定成立一支 以土坂青年為主的歌謠隊,招募有興趣的土坂 青年,致力透過田調採集的方式,將土坂部落 不分家族的傳統歌謠,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傳承 下去。採集的方式為先請部落耆老們歌唱,團 員聆聽後反覆練習,再唱給耆老們聽,最後再 教導給弟弟妹妹們,如此一首一首勤懇的紀錄 下來,讓部落裡的歌得以繼續傳唱。團員 kedrekedr感性地說「曾有vuvu聽到我們唱的 歌,感動的哭了,說以為再也聽不到這首歌, 這樣認真的回饋,讓我們更有動力做這件 事」。
然而,隨著成長道路的分歧,TBM在2018至 2021年這三年期間,活動不比昔日般熱絡, 這群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轉眼已經到了高三 的年紀,沒想到在疫情影響中,彼此的心靠得 更近,這股凝聚力,使他們重拾唱歌的動力, 2022年初,由一開始成團的八位元老級團員 為班底,用心籌備之下發起TBM2.0,重啟了 全新的計畫。
土坂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熊大龍 Kuljelje Giring 以過來人的經驗,見證TBM的成長。
化被動為主動的心 副團長selep表示「如果要說2.0和1.0最大的 不同,就是團隊化被動為主動的意願」,當年 TBM是由歌樂恩老師的指導和帶領,如今,年 輕的成員們會主動分配工作,擔負起團隊責 任,積極參加部落活動與演出,設計「TBM在 土品牌」周邊產品、申請計畫籌措相關經費 等,牽起弟弟、妹妹們的手,努力找到和部落 連結的方式。
傳承與創新中 找到回家的路
歌曲〈sisarusaru〉就是在TBM2.0的努力之 下,透過「111年社區亮點計畫」田調採集紀錄 下來,這是一首源於舊古樓部落的排灣傳統結 婚古謠,根據vuvu 謝光蘭 tjuku taligu口述,這 首歌曲蘊含著新嫁娘所嫁非心愛內心的苦楚。 傳統唱法為自由節拍,他們嘗試加入編曲、吉 他伴奏等元素,過程中,vuvu們也鼓勵年輕 人,找到自己擅長、適合的唱法,不過TBM團 員也時時提醒自己,不能失去歌曲原有的感 覺,盡可能的傳遞歌曲的本心。
雖然隨著高中畢業後各自升學,團員們聚少離 多,僅能靠寒、暑假或清明、中秋等連假重新 聚在一起,他們仍把握時間練唱、表演。今年 暑假期間,TBM就在部落裡的「Talem卡路風 工作坊」,舉辦土坂歌謠學習活動,讓青年們 沒有負擔的參與,重溫vuvu、kama、kina傳唱 的歌謠,學習新的土坂歌謠。就像初代團員
美濃冰品 馨鎂
臺東縣卑南鄉高台�號
客來吃樂(蚵仔麵線綠豆算) 張演承
臺東市新生路���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提供美味、趣味、 滿足的店!
除了產品創新,我們也升級環境和服務,成 為更舒適的場所。看你們的笑容,所有努力
佳味魚丸行邱騰緯
臺東市中央市場(正氣路���巷)人棟�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滿滿好味 令人回味的店!
道,「少賺一點」,讓客人帶更多客人。
蘇天助素食麵 蘇信維
:希望繼續做一家讓人吃了 會快樂的傳統道地小吃。
承上啟下,有笑有淚, 感謝上一代的堅持, 感謝這一代的支持, 我們一起創造下一代的故事! 水源做冰,無添加、無修飾,就是用心+好料!
佳香味餅店 阿偉&阿娟 臺東市福建路��號
都用經典美味和傳承手藝, 餵飽臺東人的生活和身心。
:希望我們是一家有溫度、 讓人感到窩心的店!
品微調和手藝精進,讓古早味也能有創新。 謝謝家人們的支持!
臺東市寶桑路���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令臺東人充滿回憶的 傳統美食。
經營將近��年,歷經四代,簡單樸實的小吃 和素肉燥,是臺東人懷念的味道。
「傳承」在我小時候已深深刻印腦海,和同儕 朋友相比我選擇走了不同的路,偶爾想起有 些遺憾,但我會向前看,持續進步,讓更多人 吃到傳承一甲子的好味道。
台東小胖水煎包 小胖老闆
臺東市精誠路���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能在�/���天的 清晨,帶來滿滿能量、開心和幸福的店!
路,兄弟抽籤分家,我們也開啟自己的小店, 帶著知足感恩熱愛的心,採用臺東在地高山 高麗菜,堅持簡單調味。
重新建立根基,從每天開店等客人,到現在 「要等下一鍋不好意思」,真的很感動,因為 「認真做好水煎包」被大家看見啦!
合眾國小客家美食 劉勇良&黃麗貞 臺東縣關山鎮民權路��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承載記憶、 讓老味道與新風味同時感動人心的餐館!
前身是��年歷史的客家料理老店「合眾客家 山產料理餐廳」,疫情後我們轉型為小餐館, 延續母親好手藝,發揮創意結合懷舊國小風 格,繼續合乎眾人口味。
我也因緣際會斜槓做起手工環保公仔,「不 紙是這樣藝術工坊」意外受到歡迎。
永全花生酥 林東賢
臺東縣關山鎮民族路��號
:希望我們的產品能夠成為 代表臺東的美食!
成觀光伴手禮。
製作焦糖花生酥非常辛苦,即使現在有機械 可協作,仍需要大量手工翻糖製作。我也開發 類似杏仁酥的新產品,謝謝消費者的喜歡。
福和成餅店 洪曉龍
臺東縣成功鎮大同路��號
大池豆皮店 曾秀蓉
臺東縣池上鄉大埔路��之�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用天然與原味, 讓您念念不忘的店!
翔美食堂 雅玲
臺東縣長濱鄉(村)��鄰���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 充滿幸福和成功的味道的餅店!
恐懼,但不改變就沒有機會。感謝一路走來支 持我們的人,期許臺灣每一個人都能吃到福 和成的一塊糕餅。
:希望我們讓人像回到老家餐桌 一樣, 放鬆自在安心,用餐後有滿滿的能量。
火盛製餅舖 阿柳 臺東縣關山鎮中山路��-�號
全美池上便當 林哥 臺東縣池上鄉中正路�號
請教。
秉持產地到餐桌,使用自家世代耕作的無毒 米、每日長濱街市新鮮蔬食搭配海港現撈海 鮮,要讓長濱食材能被好好應用。
:希望我們是一間充滿 在地人情的麵包店!
:希望顧客就像家人一樣, 不論是在家或在外、線上或線下, 想到"家"都會想到的傳統滋味!
我以前在外求學、工作、任教,來來回回到接 手至今也已近��年了!在保留好味道的同時, 不斷創新是最大的挑戰,尊重每位顧客的感 在長濱經營已��年,從加盟店轉型在地小店, 人情味滿滿。因媽媽一句「累了,想退休了」,� 年前我嘗試承接,過程跌跌撞撞,曾想放棄,但 還是堅持下來,因為不想讓媽媽的味道消失。
旗遇海味 林昱濱 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之�號
:希望我們是一家可遇不可求的 鏢旗魚文化及永續海洋店家 !
����年 回鄉協助父親產業轉型超低溫冷凍 及餐飲,父親過世後延續理念和太太筱倩創 立「旗遇海味」,讓人用一餐的時間,感受成功 作為漁業世家,經歷漁業興盛至漁獲驟減,看 見推行友善漁法捕獲及全魚運用,才能實踐 永續漁業,產業共存,我們的下一代才有野生 漁鮮品嚐。
傳承不簡單,一起來破關!
傳承者們接班大挑戰
遊戲玩法:裁下右方骰子及主角折疊使用,
依序骰出數字前進及完成任務,先抵達終點者獲勝!
接班任務啟動
獲得家族企業密笈及設備
被上一代唸整套
現場進 行十六蹲挑戰!
回去重練 後退一格
實習生 企業二代
阿嬤的乖孫 東漂青年
功力大增 認識夥伴 前進一格
往前 步 進入命運
狂賀!通過 臺東縣地方型 SBIR計畫
地方產業創新研發 前進二格 對方接受 前進下一格 繼續努力 對方不接受 後退四格 繼續努力
開發新產品 上市!
直接跳到第13 格 臺東 一 站 式 產業升級輔導 洽詢 單 服務窗口 獲 得許多資
獲得客人五星好評
請在場玩家每人 給你一句愛的鼓勵
舉辦慶功宴 右邊玩家請你喝飲料一杯
如:我是__大武金城武!
什麼是勝利?什麼是成功?企業經營沒有終點,接班人生也不像遊戲單一賽道,一路有各種怪獸,一路也有各種貴人、各種可能。
生活在臺東這處寶藏之地,不論是白手起家,還是產業後代,有自己的步調,每一代都是更好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