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研008期/Architecture Review Vol.8/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8

Page 1


写给读者

各位读者,筑研第八期终于跟大家见面了,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采稿和筹备,筑研迟到了,但在杂志社的 编辑们的努力之下,筑研最终没有缺席,并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内容。 本期筑研的主题是“前沿”,相信读者在拿到本期筑研看到封面的时候就能够猜想一二。在这个以前沿 为主题的框架下,首先被锁定的是建筑学院研究生的前沿课程。作为建筑学院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特色组成 部分,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的教授被聘请开设前沿课程,与建筑学院的国际化战略紧密相扣。这些前沿课程 分布在建筑、景观和规划三个专业当中,为各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带来了新鲜观点和多重维度。我们选择了由 夏铸久教授开设的建筑理论前沿,他为当代空间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学生中反响热烈;由朱剑 飞老师教授的建筑历史前沿,站在社会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建筑及其历史演变,视点新颖。许亦农老师开设的 景园前沿富有情致,将观点寓于对古籍的深入研究当中。对两位德国教授的采访让我们有幸以西方视角来解 读中国的城市发展规划,对多元的文化下的城市发展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来自多特蒙德大学的昆曼 教授站在社会背景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弊病和机遇,有如醍醐灌顶。 除此之外,筑研走出校园,采访了活跃在当前建筑界的建筑师,看看他们在建筑实践当中如何看待当下 的建筑“前沿”问题。来自上海都设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凌克戈先生在采访中回答了“什么是建筑师最好的时代” ; 杭州绿城的两位合伙人何兼、何峻先生给出了他们对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看法;久舍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 师范久江先生讲述了在个人事务所的发展中的丰厚收获;堂朔空间主持建筑师葛文俊老师则与我们分享了跨 界设计和创业历程中的各种故事。我想这些第一手的采访成果能够给建筑学院的莘莘学子带来真知灼见。 当然,本期筑研还有来自研究生的投稿,让我们看到同学们对建筑的思考。令我感动的是,这些思考弥 足珍贵,它代表了一颗颗种子,播种在每个人心中,等待着成熟萌发的那一刻。只有不间断的思考和记录, 未来才能有所收获,我想这些点滴积累能够成为将来一代人思想的见证。 感谢配合筑研采访的各位老师以及业界翘楚,我想本期筑研的稿件很多都是访谈形式,希望读者在阅读 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突兀,相反,我认为这应该是思想最直接呈现的方式了。 最后感谢为筑研出版付出努力的老师和各位编辑们,让我们再接再厉,携手共进。 张浩然 2017 年 11 月



在本期的“人物”栏目中,我们有幸对谈了五位研究生前沿课 授课教师,包括“空间理论实践前沿”教师夏铸九,“历史理论前 沿”教师朱剑飞,“景园学科前沿”教师许亦农,“城市发展战略 前沿”教师 Klaus Kunzmann,“城市设计理论前沿”教师 Uwe Altrock,他们对各自的授课内容进行了梳理、拓展和解惑;同时, 同济大学童明教授,两位新锐建筑师葛文俊、范久江,以及来自 GOA 的何兼、何峻建筑师,作为东大校友与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求学 时光,以及职业经历中的选择、探索和挑战。凌克戈老师还鼓励我们, 当下的时代并不糟糕,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去选择合适的人生 道路。 在建筑的道路上,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曲折,深陷迷茫,只 有一路向前,才能拨云见日。通过这些访谈,我们希望能为大家点 亮一盏小灯,驱散心间的焦虑,并照亮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引用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诗句作为结尾和祝福:“但愿你 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栏目主编:周昕怡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童明:城市语境中的建筑设计 记

唐松

P

周昕怡 花凯峰 董艳

R

O

F

I

L

E

教学改革,大一下的时候瑞士的一个老师 Vito Bertin 到我

童明,出生于 1968 年,1990 和 1993 年于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毕

们这里来带课,我们十几个人刚好被分到他的小组里,那是

业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 ,1999 年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

一种非常地道的瑞士型的训练,要求非常苛刻的模型制作、

市规划理论与设计专业毕业 , 获博士学位。现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 授,博士生导师,TM STUDIO 建筑事务所的主持建筑师。

筑研——您本科和硕士的求学时光带给您怎样的回忆,对您 后来的专业实践存在怎样的影响? 童明——我的上学时间已经比较早了,86 年入学,到今年也 有 30 年了。当时上大学学建筑跟现在不太一样,因为我们 那个年代建筑其实是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的,我们高中的时 候最厉害的人都是学物理、数学这样的理科。学建筑基本上 属于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学的不怎么样的人。四年本科总 体来说是懵懵懂懂的,只记得特别忙。我们当时交图前两三 个星期是没法睡觉的,因为要水墨渲染,得要一遍画完之后, 等两三个小时,等它干了才能进行下一个动作,很多时间就 这么花掉了。但是像这么一种生活使得教室的生活气息特别 浓厚,因为必须在教室里画图,同学们除了睡觉的时间基本 上都泡在教室里面,所以教室就延伸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包括种花养草的,养兔子养猫的,煮饭的……我们那一届谈 恋爱的特别多,最后有十多对都结婚了,包括我跟我夫人也 是。那时同学们的生活,都处在一种高度融合和紧凑的状态, 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是东大(当时的南京工学院) 非常值得怀念的氛围。 课程内容跟现在差不多,包括设计课、英语、政治、力学、 数学等等。我们可能是在东大最早受到正统、严格的当代建 筑训练的。我们刚入校的时候是顾大庆老师他们第一年开始

图形训练、三维空间的构想,整天跟一个 20*20 厘米的小立 方体过不去,大概奋斗了一个学期。当时别的组的老师同学 都是正经做建筑设计,而我们其实不知道在那儿干什么,各 种各样的剖面图、轴测图、模型,而且模型要求做到极其严 密的程度,做完之后也说不清楚到底做的是什么意思。很多 年之后我在港中大还特别去见 Vito 和他聊起这件事,他也 是很有意思地说那时稀里糊涂地不知道教了什么东西(笑)。 所以早期的国际教育其实也是这么不了了之的一种状态,但 是现在我觉得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它锻炼你的精细度, 严密性,这个是印象相当深刻的。 另外我经常提起的还有另一个设计课,在大三上的时候, 做最普通的五层住宅楼,这个设计本身没什么特别,特别之 处在于你要画全套施工图,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水电施工图。我们要画弯矩图,要力学计算,然后要查表配筋。 待整个结构图纸画完后,结构老师指导后再做。跟着结构老 师做的时候很累很痛苦,大量的东西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 当然很多相应的课也是一起教的,比如建筑设备中画电路水 电图,但是这些课程只是告诉你一些基本概念,真的要把它 算出来,配成一方图纸,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对于图 纸的概念就从那时奠定了非常深刻的基础,这是让人怀念和 记忆深刻的经历。 至于到底什么是建筑,怎么做一个建筑设计,我们那个 年代是没有能力去教的和去学的。因为建筑在当时还没有能 够被社会所深刻认识,大家还是把它当做一个工程。另外我 还想强调的一点是真正的建筑教育其实是从工作开始的,当

4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荷合院,嘉定远香湖 / TM Studio

你面对着工地和工人,面对着将来的人要如何进入和使用你

个问题。这是一个转向,但实际上有一点转过了,后来博士

里,和外界没什么关联,落实的也比较干净、完美。建完之

工作充满了未知性,我们的能力要能够支撑在这种不定型的

的建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阶段的论文越来越跟建筑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偏公共政策,

后荒废了两年,后来被人改造成一个火锅餐厅。原先的庭院

状态中不断组织、调整、重塑目标,使得思考的结果能够应

城市决策的导向性的问题。一方面要从抽象的政治经济的视

被搭上了棚子,改造成房间,因为总是一使用大家就觉得面

对当下的情形。

角来看待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做具体的建筑。

积不够。原先非常简洁的墙面、形体被加上了很多粉墙黛瓦。

筑研——后来您选择到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且选择了

我看照片觉得已经面目全非了。我还曾经在一个讲座中调侃

规划专业,是什么契机让您做了这样的选择呢?

过这事,说做一个建筑师真是不容易,可能一年多朝思夜想

筑研——我们注意到您的工作室还有个别名叫梓耘斋,这个

童明——这应该是一个本能性的选择。我读硕士的时候是在

筑研——您的专业横跨了建筑和规划,您是怎么定位自己的

的结果在一个纯现实的环境里会非常轻易地被废弃,改变成

名字有什么出处和含义吗?

建筑研究所跟着齐康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着老师和师

身份的呢?

一个自己都认不出来的样子。这是我以前的一种心理状态,

童明——梓是木匠的意思,木匠耕耘的小书房,这几个含义

兄画施工图,去工地现场,像学徒一样去触摸真正的建筑工

童明——有段时间我是觉得挺分裂的,具体表现就是一天的

应该也是大多数建筑师的一个状态。

放在一起就是我们工作室的一种属性化的表达。这种表达可

程。关于如何去触碰城市的问题,有老师的原因,当时研究

时间可能分成几半,这几半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当

所跟着齐老师做城市研究,他有课题,还有规划性的项目,

时做了大概七八年的社会学的研究,做社区调研之类的工作,

筑研——您工作室(TM Studio)近期在做什么项目,会遇

不管有多少人参与,分工体系多严密,它永远不是一个机器;

都是和城市相关的,包括小城镇的研究。王建国老师是我大

但同时还要赶回来画施工图。但我觉得很多的事情其实还是

到怎样的挑战,您又是如何应对的?

或者说由机器流程出来的事,很难被称为建筑。建筑是对现

师兄,他也是在做城市设计的研究。所以硕士论文我们基本

殊途同归的,比如我现在考虑建筑设计时的思维状态跟五六

童明——我们最近在忙的事情是城市更新,这是一个宏大的

实世界的一种反思,以及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构想。所有这些

都在写城市,我的硕士论文是写 CBD,中央商务区,那时是

年前非常不一样。在以前更多注重的是一种操作逻辑上的清

议题,也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个议题值得我们进行更

活动必定是在某个具体的大脑里发生的,这个大脑所具备的

90 年代初,CBD 还是大家没怎么听说过的一个事儿,所以

晰,如何应对场所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但这种思考跟外部环

多的深入思考。

记忆、情感、知识和思维方式,决定了建筑的形成过程。建

觉得应当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题目。研究过程是比较苦闷的,

境是没什么关系的。这也是大部分建筑师在工作中所处的一

首先,介入城市实际上是介入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社会载

筑是具有温度的生命体,而必定是由某个具体的人来赋予它

毕竟我们在研究所虽然都在讨论城市的问题,但更多还是建

个情形:建筑就是一个雕塑。现在我看待这类建筑已经觉得

体中间,建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工作过

生命。但这并不表明个人的工作和思考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属

筑上而非专业性的讨论,是作为一个建筑群的考虑。但是当

越来越苍白,我现在越来越不能接受这种孤立、干净、完美

程中,除了以前具备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拓展许多能力,比

性,因为社会就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就像一个城市是由

我真正触碰中央商务区这个话题的时候,整个语境就不太一

的作品,我觉得非常虚伪。在我们的日常世界中间,是存在

如构想能力、交流能力、工作组织和领导能力。另外,你还

无数的建筑组成的,而如果城市是由一个个无生命的房子组

样了,更多是与经济、功能、交通有关联性。这是一个触发

某些不纯洁、不理性、关系不清晰,但更深刻的东西。这是

从一个有限的时间阶段,进入到一个无限的工作周期里:一

成的,那这个城市也是不具备任何生命迹象的,只有当它是

因素,后来觉得同济城市规划更加有基础,话题更广泛,所

一种城市的语境,城市的语境意味着一种过程性的,而绝非

个建筑项目是有时间界定的,但是一旦与城市的新陈代谢组

由很多充满情感和生命活力的建筑个体汇聚而成的时候,城

以博士就选择来了上海。

完美的状态。我们的工作在这个状态里得以界定,它同样不

合到一起,就成为一个没有止境的事情。建筑如何在这样的

市才会成为有具有生命的活体。

是完美的,可能在若干年后变旧,由别人来改造,又被生活

情形中生成,这是一个挑战。我们大部分建筑设计,在用很

么样的目的来做”,是到某个阶段一定会问自己的问题,当

的痕迹所淹没。我以前也经常抱怨自己的专业生涯太不成功,

漂亮的灯光效果衬托之后,拍成好看的照片,看起来像一件

筑研——您的设计很关注对中国古典园林和传统的理解,您

时有一个非常直觉的想法:建筑的问题要到城市里来进行回

每盖出一个房子其实不能存在多长时间,总是在生活中被篡

完美的作品,但如果把它放到一个城市生活背景中,这都是

是怎么看待之间的关系的,这对您的建筑设计产生了什么样

答,城市里比较宏观的体系决定了建筑要有什么样的价值和

改。但我现在觉得这很正常,因为你所做的东西并不属于你

虚假的。这不是一个合理的导向。只有当建筑和社会生活融

的影响?

目标。所以必须要理解城市、进入城市,如此一来才能说一

个人,而是属于社会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你的工作是混沌和

合在一起时,你才会知道空间生产的意义是多么重大。总而

童明——建筑是处于一种尖锐的城市现实中的,比如激烈的

个建筑的方案不是别人把任务书理清楚后,你照着完成就可

矛盾的。

言之,我们正在进入这种融合的情境之中,这也是一个学习

邻里关系、利益矛盾等等,另外也是带有建筑师的个人标签

的过程。我深刻感觉到我们正面临一种巨大的转型,我们的

的,通过建筑师的某些观念和手法形成的熠熠生辉的图景;

当然这也是一个很模糊的信念。关于“做建筑到底以什

以了,而是你本人就有能力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间来思考这

5

我们曾经在嘉定远香湖设计了一个茶室,在一个小林地

能跟我的一种信仰相关,我认为建筑永远是个人化的一件事。

6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园林则是在一个自然、诗意的场景下,寻求一种终极的、本

的地方。第一,大部分文章都在翻译、介绍国外前沿的城市

是环境污染的产生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当你做了谁是主

源性的状态: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形。但现在我开始明白,这

设计理论思想,这是一种跟风,甚至都没有真正触碰到别人

要、从属、无关紧要的这种区分,就恰恰遮盖了整个社会的

两者间是存在一定的共通性的。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

讨论这些问题的语义和语境。我们在生产大量的学术垃圾,

存在,相应的蒙蔽了存在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和义务,这是

人加之其上的构想和创造,才产生出了我们真正生活的人造

缺乏具有反思性的内核。第二,我们面对当前的现实世界,

我不太赞成的一种分类方式。

的世界。不论是城市、建筑,还是园林,它们都是人造的。

是束手无策的,难得见到对当前城市环境,对我们的所作所

在看似具有极端差异的表象下,实际上都是由现实的需求、

为具有洞察力和批判性的观点和反思。总体而言,在这个领 域我们仍然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这导致了我们当前所面对

筑研——站在规划的角度,您怎么看待雄安新区的开发?有

的城市现状,虽然几乎人人都不满意,但人人都是这个状态

什么样的历史意义或者城市发展的意义?

的贡献者,生产着毫无意义、冷酷无情的城市空间。我个人

童明——一无所知。我周围的人也对此是很惊讶,似乎没有

观点是,如何使城市设计的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性是一个重要

任何征兆就有了这样的决定。这只是一个孤立的案例,但我

问题。在现实中,这就变成一个体制性的问题,不像建筑可

认为这开创了非常不好的先例:一个城市可以由一种突然的

以存在个人观点。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被体制和系统性的思

决定导致,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儿。一个城市背后蕴含的

把事情放在这样的框架下思考。做建筑不一定是为了理想而

想所绑架,谁是这种绑架真正的操作者或参与者?实际上是

是一个由成千上万人构成的社会,是由包括交易、社会亲缘

奋斗或个人艺术观的表达,而更多的是从社会角度来寻求答

不分彼此的。这和当下城市发展情景是有关联性的。城市环

在内的成千上万的社会关系支撑构成的整体,但却由似乎不

案的一种工作。从这种角度来看,我对园林有了不一样的解

境被破坏,城市面貌被损坏,越来越呈现没有文化、没有品

曾表达过的决定所决定。我倒不担心这事情的本身,而在意

读。园林是一种高难度的思维建构过程,我认为可以被称为

位的状态,但这是没有能力去真正遏制的。在这本书的组织

的是这件事成为案例,让大家误认为城市这么简单的就可以

最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建筑。它是带有宗教情结的,寻根问源

过程中,我个人有意识地挑选了一些可能并非是名家所写,

构成了。

式的,又要表达最飘渺的图景的现实性操作。这不是虚拟抽

但具有批判性的和清醒认识的文章;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是

象的意识流,而是要用具体的、可建造的方法来完成。如果

需要一些关于未来的导向。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对以往

不像病理解剖似的了解从前的人为什么、怎么样做这件事,

城市的回忆以及城市设计的前提性观点,不一定在现代城市

筑研——您能为我们的建筑系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

我们永远不能理清这个过程,只有还复到那种情境之中,才

中仍有价值;如何应对现在城市转型的趋势,预料将来城市

提供一些“过来人”的指点和建议吗?

发展的动态则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童明——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有建议,但我的建议并不一定

人类对于某种理想图景的想象和中间的操作过程所共同作用 的结果。因此,人的本能欲望、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生活 理想都可能影响人作为一种智能动物对世界的重构,这是极 有意思的。如果以这种眼光来看,不同时代、文化、地域的 人如何思考和呈现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领域。我现在会

能体会其中精妙之处。

◎采访照片

具有参考性,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轨迹。比起专业,人 生的道路是更加重要的,而建筑专业正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息 筑研——《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读本》这本书包含了理论、空 间、机制、批判,编写这本书的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您怎么看待中国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之间的距离和脱节?这

筑研——在城市设计中,关于应该以建筑优先还是以城市优

息相关,有助于更好地体会人生道路。我们生活的世界,未

先;是以形态设计优先还是以引导控制优先;以人为创造还

必是一个具体的房子,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领域和空间。这个

是以刚性管理体制优先?针对这些讨论的焦点,您的看法是

专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知和建构世界,这是它的特殊之处,

什么?

也是其他专业所不及的。与此同时,这个专业也容易被导向

与我们的体制有什么关联?

童明——我认为这没有优先和从属的关系,所有都是一个整

另一个状态,无休无止地生产物质性的产品,如果没有意识

童明——建国出版社组织编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建筑设

体。城市空间的构造来源于很多因素,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

和感知也容易陷入其中。你选择的人生轨道,可能与你的意

计、建筑理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历史保护方面的学术

有生存需求,也有政治压力,这都是生活,都是城市的一种

志有关,也可能被生活潮流左右,未必以你的意识为转移。

性成果,我是被分派来做城市设计的梳理工作。这使得我需

状态。在所有的运动和趋向背后,并没有谁在背后做了具体

也许你会进入大型设计院,成为庞大机器中一颗小小的螺丝

要把过去二十多年各种期刊发表的关于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

的命运安排,不是建筑师或规划师,也不是政府官员,只是

钉;也可能会成为驾驭独木舟的挑战者,在激流中探索自己

法梳理一遍。这其中文章产量很大,建筑、城市规划、景观

由一种笼统社会观念和意识所驱动,推导城市的演化。比如

的道路,体验属于自己的生活轨迹——这都是建筑学子潜在

等领域都对城市设计有所探讨。这其实很正常,当有了设计

说,城市扩张是政府导致的吗?当然有一定的原因,有土地

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怎样,都一定要保持对生命的

能力之后就有设计欲望,想要改变世界。人对所处环境的构

财政的因素,但如果没有如此多购房者或投机炒房者的加入,

感知与热爱。在我看来,学建筑的同学将来未必要设计房子,

想,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属性,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这件事情也成不了。政府官员、设计师、炒房团,人人都是

你可以带着这种能力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个专业的确给了

其中的一份子。又比如空气污染的例子,空气污染是政府导

你一双眼睛,一副头脑以及灵巧的双手,让你有能力追求自

致的吗?当然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说,会存在一定的怨气,但

己理想的生活状态。

如果聚焦到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则存在非常有意思

7

8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凌 克 戈: 建 筑 师 最好的时代 记

张浩然 武玥

龚稼琦 赵赫男 我这几年比较关注的还有建筑的完成度问题。我觉得完 成度是建筑本身应该要具备的条件,就像衣服一样。前两天

是一个需要有积累、有足够的经验、实力、能力才能做好的 一项工作。

德国的《建筑细部》杂志主编来上海,我们一起聊到有关建 筑细部的必要性或者说重要性的问题。人们是不是过于关注

P

R

O

F

I

L

E

(建筑细部)了?其实我的观点是,建筑细部就是建筑的一

筑研——当下建筑行业似乎也在热烈地拥抱媒体互联网时

部分。就像衣服不能破一个洞,建筑也不应该有细节上的瑕

代,您怎么看待这种大环境下互联网对建筑师的影响?建筑

疵;但是我们的建筑经常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如果说

师的观念会受到怎样的冲击?

消费者花几百、上千块买一件衣服可能都会有很高的要求,

凌克戈——互联网对建筑已经有影响和改变了,可能你没注

那么在花一辈子的积蓄去买一套房子的时候,如果人们对建

意到。比如现在上网,在某个网站上输入“中庭”,就能搜

筑细节的要求还不及对衣服的要求,我觉得是说不过去的。

索到几万个“中庭”的资料,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力量。

所以除了最近关注的城市更新和微小变化外,我近几年还一

你原来整理这么多资料的话可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可

直关注怎么把房子做得更加精致的问题。

能鼠标一点就有了。互联网带来的是信息的快速积累,还有 大数据。比如,卫生间有多少种布法,大数据调出来,你马

这两个项目我们都从建筑、室内、景观几个方面一起做,但 是江阴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控制力相对更好。白云亭这个项目

筑研——我们都还记得去年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的您有关“建

上可以从中总结出规律,甚至它帮你总结出来。我觉得设计

在建筑方面控制力非常好,但是室内因为赶工的原因,施工

筑师最好的时代”的言论,时隔一年您站在当前的行业环境

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我的一个很好的

上有一些瑕疵。总体来说,这两个项目是不同领域的改造项

下怎么看待这番话?

朋友(也是大学同学)在做一个叫“光辉城市”的项目。这

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从我个人喜好来说,可能更加

凌克戈——实际上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如果房价不停地涨,

个项目就是在网上把模型输入进去,瞬间就可以输出很多东

喜欢白云亭这个项目。

那么没有人会关注房子到底长什么样的问题。因为房子就是

西。我自己感觉互联网对建筑有改变,但是还没到一种完全

一个投资品。就像前段时间,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市

的、颠覆性的程度,因为技术手段还受限。比如说互联网发

场非常低迷的时候。实际上在这种时候设计是可以创造价值

展到后期,可能在不同城市工作的人们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

筑研——相较于之前的作品,您最近的工作有哪些侧重,或

的:就是当很多人是作为使用者而不是作为投资者去买房子

虚拟的图像中。就像我们今天这个交流活动,也可以通过互

筑研——您最近在做哪些项目?

者说关注点有什么变化?

的时候,会很关注这个投资品本身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等方面,

联网强大的技术来完成。这会对我们的设计、生活模式都发

凌克戈——第一个项目是把一个老房子改造成三个酒店,面

凌克戈——最近几年我都比较关注怎样通过设计来提升价值

那么这个时候,设计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设计师所做的工

生改变。那时,设计师会急速减少,机械劳动——比如施工

积大概是 23 万平米。这个房子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在于它

的问题。我们最近在上海做了一个旧办公楼改造成公寓的项

作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因为是设计师创造了价值;但是后

图设计这种传统的、满足规范要求的工作也不再需要。像机

是高晓松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MV 的拍摄

目。其实这样的一个建筑项目,没有太多可以拿出来讲的,

来在我写完这篇文章没过多久的一年中,房价蹭蹭地上涨,

器取代工人一样,原来需要十个工人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了。

地,那里还有个大水坑可做文章,这两个点是我认为这项目

无非是怎样做好的问题。我们通过设计把这个原本封闭的区

大家都觉得不正常,那么这个时候设计师的作用反而就没有

但是对于最高端的“设计”这一环节,只要人工智能没有发

有意义的地方。还有一个项目是南京杨廷宝的老房子改造项

域打开,让它连结了用地两边的马路,使得原本很封闭很狭

了。因为市场不需要有(设计师的作用)了,只要是房子就

展到可以取代人脑,我相信我们这个工作都还是有存在意义

目 1,现在这个项目进行的比较缓慢。还有一些武汉的城市

窄的一个地方变得开放。之后我们接着做了一个条状的公园,

有人要。所以这个时候设计师设计的好不好,对产品的溢价

的。如果真的有一天像电影里一样,互联网和科技已经发展

综合体和商业改造的项目。

这个公园也是对外开放的。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城市不能过

力,或者说对能否打动人来买这个房子,根本就没什么关系。

到机器人可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那我们可能就真的失业了。

于封闭,要像毛细血管一样,城市设计就像疏通毛细血管一

所以后来我说这又回到之前的状态了。

失业了可不可以干点别的?我也说不清楚,但是这个时代可

凌克戈,出生于 1977 年,2001 年于重庆建筑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 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总建筑师。曾获 2006 年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上海) 第四届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上海)第五届国际青年建 筑师作品展二等奖(翡翠湖迎宾馆)、2007 年重庆大学主教学楼项 目获中国建筑詹天佑奖等奖项。

样,让我们的城市一点点地变化。就像人的全身有很多毛细

最近政府又开始调控房价了。世联地产的陈劲松近日发

筑研——同为改造项目,江阴嘉荷酒店 2 与南京白云亭文化

血管,如果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变得很畅通,那这个人就会很

微博说:“站在代理的角度,房价暴涨的时候,是不需要代

互联网现在还是作为平台或工具存在,还没有发生颠覆

艺术中心 3 在前期和后期有哪些不同?

健康,同理,这个城市就会变得很有活力。实际上上海有很

理的,因为人们都抢着来买房子。如果说大家都不买房子,

性改变——虽然基于科技发展未来可能会发生。现在的互联

凌克戈——江阴嘉荷酒店的设计属于一个商业行为。投资商

多很漂亮的街道,例如大家熟知的湖南路、武康路这样的街

代理才有作用。”设计也是这样的。几千年来设计行为都存在,

网还是基于信息交流,它可能为交流带来便利,但在产生创

是要求回报的,并且造价和时间条件都非常苛刻。而白云亭

道,它们本身就很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项目,我比较关注

要说现在是个好时代还是坏时代是很难讲的,因为起伏太多

意上则不太可能,只有科技才能带来改变。

能不会那么快来临。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个政府项目,它的造价比江阴嘉荷酒店

的一点就是街区空间的疏导。这个项目是属于闸北区 ,原

了。实际上我觉得,对于想做好的建筑师们来说,这个时代

一类的民营项目所允许的稍微宽裕一些,虽然这个项目造价

来的闸北区是个很差的地方,但是我希望通过街道的变化来

还是不错的,因为(行业发展)差的时候设计也是有价值的,

也不算高,但是时间要求比较高。两个项目共同点就是时间

带动整个区域的变化,这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一个点。包括

好的时候也有活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一直觉得这

筑研——当前我们对建筑系学生的教育很重视实践,您对我

非常短,不同点则是酒店这个项目更加复杂,而白云亭这个

白云亭的项目,原本白云亭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堆货区域,我

十几年都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时代。转行的设计师也比较多,

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有什么建议?怎样才是有效的实践?

项目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更强调“IDEA”。

们把它改造成了一个街区的广场,现在这个入口前的广场门

因为现在转行也成为一种“时尚”了。似乎设计师不转个行,

凌克戈——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我

庭若市,特别是早上和晚上有很多的人来活动。所以,我觉

不跨个界,就显得思维都不够广泛、互联网化。我觉得如果

到现在都觉得挺对的,“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本科

得像这样“城市毛细血管”的更新,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问题。

你喜欢这个行业,还是应该静下心来慢慢去跟。因为这毕竟

教育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老八校的基础教学课

其实,我个人认为江阴这个项目完成度更高。因为虽然

9

4

10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筑研——目前许多研究生同学都面临毕业择业的问题,我们 知道您在大型设计院有过工作经历后来又自己创业,一个是 国企一个是私企,您对设计院和事务所这两个规模上有明显

夏 铸 九: 关 于 空 间 理 论 前 沿 课 程 中 的几点思考 记

任一方 谢昕

王伟 肖潇

区别的设计机构如何看待?对毕业生择业有什么建议? 凌克戈——这个比较难回答,不止一个人问过我这个问题。 其实在我毕业的时候,大概 2000 年、2001 年的时候,选择 不像现在这么多。那个时候没有太大的民营企业,只有国企, 有中国院、北京院、华东院。那个时候我想去大企业,又不 喜欢北京,于是选择了上海,所以我的选择有唯一性。如果 华东院不要我,我可能去西南院或者其他院,但我首选的肯 ◎江阴嘉荷酒店 / 上海都设

定是华东院。那个时候大的民企基本没有,像 2001 年的时 候上海超过一百人的公司都不多。现在不一样,经过十几年, 民企和国企之间比较,比如像天华、中建国际的规模反而比 华东院更大,从规模制度各方面来讲有点接近了,但是普遍 来说大家还是习惯性的想先去大院锻炼一下。大院的容错性 会比较高一点,可能你在华东院投一个标,没投中也没关系, 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因为还有很多机会,但是私营企业容错 性比较差。比如像我们公司,项目基本上以委托为主,这个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 / 上海都设

L

E

夏铸九,出生于 1947 年,1971 年获得逢甲大学工程学士学位, 1975 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77 年获得美国哈佛大 学都市设计硕士学位,1987 年获得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筑博士学

正因为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的理论角度,才看得懂塔竹林村 的“楼屋”与“檐廊”。读了一辈子建筑史,为什么建筑史 书里没有人告诉我有一种传统建筑类型叫“楼屋”与“檐廊” 呢?我想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建筑实在是认识不够。我问同行, 他们也不懂,我就问当地人,当地人用奉化话说那个是“楼 屋”。楼屋有一种营造形制叫作“十间四路”,十间即十个 开间,每一间都是一家人在住,四路就是四个楼梯登上二楼,

项目的完成度。从收入来说,民企会比国企高一些。这个看

含那么多信息和思维的冲撞,没有那么自由,毕竟我们有很

最好是干五年。如果你选择了华东院却待了半年就走,那你

多桎梏。但是在基础方面,中国的大学,特别是东南大学和

去干嘛呢?现在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我们那个时候哪怕

天津大学这两所学校,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好的。其实,实习

是受委屈或者怎么样也不会辞职。现在年轻人干了几个月,

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但是我感觉大家不太重视实习。其实

就到我办公室辞职,我觉得很难理解。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

实习应该是多看的过程,你要通过实习了解未来要做什么。

五年中你学到这个企业的基础、技术积淀、管理积淀,至少

通过实习,你有大把的时间到各个设计院、房地产公司、政

花五年时间了解它、学习它,把它最好的东西学到。这个时

府等其他各种单位去看,去了解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房

候再来考虑我是留下来还是走。半年、几个月就跳槽,我觉

产公司是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好或者不好,设计院是不是大家

得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我从来没有看到哪个经常跳槽的人后

想的那么悲惨,民营的公司是不是那么忙,国营的公司是不

面会有很大的成就。现在听说过的人都在一个企业干了五年

是有那么多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人云亦云的东西。比如说

十年的,他才可能有很多的积淀,对我们同学来说好的心态

某大设计院大家是不是都要挤破头进去,如果进去了以后后

和坚持还是很重要的。

筑研——请夏教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这门课程授课的思路。 夏 铸 九 —— 我 希 望 这 门 课 能 够 有 助 于 同 学 加 强 理 论 思 考 的能力。我在课程里介绍的理论思考是社会理论(social theories),包含历史理论、文化研究的理论等等,而不仅 仅是就建筑本身、就设计本身、就规划本身建构的理论。为 什么?因为就后者理论本身的思想性成就与贡献的知识分量 而言,追求建筑与城市的自主性这个思考方式已经是一个废 墟,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来教学生呢?设计与规划,作 为专业实践的技能建构其理论本身来讲其实都相对简单,我 安排了一次设计理论,一次规划理论,基本上这已经足够了。 但作为研究而言,我们要用什么来帮我们做研究?这个就 需要借用许多不同学科的分析性武器来帮我们面对建筑与城

两个楼梯在两旁——头与顶,还有两个楼梯在中间,那个叫 做“楼屋十间四路”。最精彩的地方是两到三米的很宽敞的 前檐廊,下面吊挂农具与一些东西,同时可以遮风避雨。有 时前檐廊前面对着院子,参天古树在院子边静静伫立,前檐 廊、院子和老树相互对话,在坡地上眺望远山。在这个宽敞 的两到三米宽的前檐廊下,人们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农业生产, 收获与加工,休闲与节庆,还有公共互动,生活就在这里发生, 我们被人生活空间里营造常道的奇妙“无名品质”所感动, 事件、活动与空间紧密联结的关系太精彩了!就是这个每一 间前面的前檐廊帮助我体验、感受及理解塔竹林村的特色, 它也就是一个设计准则,使得塔竹林村以后的民居修缮以及 新建的建筑物都可以参考。这个跟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知道一 些习惯的用语和措辞是一模一样的,这是空间的营造措辞。

市,我们需要人与环境研究、史学、文化研究、地理学、社 会学等等不同学科来帮我们面对空间实践——从设计、规划

悔,那我觉得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耽误。

不喜欢,适不适应。我是比较赞成行万里路去了解世界的。

I

童寯讲席教授。

的性格。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

的。你如果在深圳呆过一个月,就会了解这个城市你到底喜

F

带教的制度来讲呢,民企可能会好一点,因为它很重视每个

性思维方面,(老八校的基础教学课程)没有国外的课程包

考。而且我觉得你要去体会一个城市,光看文章是看不出来

O

时候一个投标大家就会很重视,发挥的余地比较小。但是从

你自己的选择,我不能说民企好还是国企好,要根据你自己

有帮助的,总的来说我们要多去体验,而不是只是简单的思

R

位。现任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程都是做的非常好的,我并不认为比国外的差。可能在启发

在研究生阶段,我觉得更多的接触一些实践工作肯定是

P

[1] 北京西路 72 号院 [2] 江阴嘉荷酒店位于江阴东部新城 , 雨山湖畔 , 建筑面积 7000 平方米。这一 项目是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从建筑到室内到景观一体化设计的尝试 [3]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二板桥 486 号,由原有白云亭 干货市场老建筑改造的艺术中心,内部已被改建为鼓楼区文化馆、图书馆、城 市展览馆等 [4] 现在叫静安区

到与政策有关的事务。

筑研——为什么 1968 年以后这个时间点如此重要? 夏铸九——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 1968 年是一个历史变

筑研——如何看待模式语言是社会性活动的结构支撑?可不 可以以一个来自民间的空间模式为例来讲一讲我们是如何理 解的?模式语言对学习设计有什么指导性的作用? 夏铸九——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应该在上课的时候提出来

迁的里程碑,是剧烈的社会变迁的一个节点。在这个剧烈社 会变迁的过程中,冲击了学院与专业,我们的理论和论述也 随之改变,社会变迁推动了论述变迁,因而 1968 年是一个 象征性的分水岭。

讨论。我用“塔竹林村”做例子。去年我去到塔竹林村的时候,

11

12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筑研——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五元素为什么会被误

欧洲国家的那么强大,但是仍然已经取得了很可观的成果。

这四本当做入门的阅读,我认为就已足够。假如有余力,有

读误用?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为什么遗忘了市民,族群,阶

可是为什么 Trump 会得胜?我觉得这和女性主义关系不

一本书叫做《符号学与城市》,将“符号学与城市”的那篇

级?

大。虽然女性确实投 Hilary 比较多,但是为什么 Hilary 没

文章翻译成英文登在了里面,也值得一读。

夏铸九——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我们的专业者

办法取胜?我觉得这是阶级的问题。你看族群上大部分都投

那如何有效地学习建筑的理论呢?就是——读!再读!

根本没有看到“人”,没有看到使用者。做的是城市规划与

Hilary,为什么?这是因为奥巴马的原因嘛。但是在阶级的

三读!这是我自己的经验。大部分理论书都很抽象,刚开始

设计,看到的却只是自己。这些专业者像个人表现的艺术家

问题上,我觉得非常糟糕。美国社会两极分化,社会极其不

读哪里读得懂,都是要花很长时间。哪怕是五年建筑系读完,

一样,把城市当作一块自己的画布,在上面涂和画——哪里

公平,而 Hilary 身为精英阶级,这是 Hilary 这次失败最主

一进研究所,哇,读东西读不懂,怎么都读不懂,除非很用

是节点,哪里是通道等等,只是他们说了算。林奇说:“我

要的原因。从捐款可以看出来(大资本都捐给 Hilary),华

功刻苦。一遍读不懂两遍,两遍读不懂就读三遍,中文和英

们做这么多调查和访谈,去了解人基于不同的性别、不同年

尔街与 Hilary 的关系已经昭然若揭。她和 Clinton 两个人,

文翻译放在一起读,总之就是苦读。精读的东西是绝对不可

龄、阶级、族群所看到的城市。我花这么多功夫,主要讲的

以及 Clinton 的基金会跟那些财团走的太近了,太赤裸裸了!

能读一次就读懂的,我自己的经验都是读很多遍。除了规划、

就是了解市民,结果你们只看到结论,认为这个方法真好用

美国的制度终于赤裸裸得暴露出它的这个缺点,而美国过去

设计、人与环境这三个方向的理论比较容易懂以外,其他我

啊,就拿来做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者忘记了人,忘记了

的制度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直接暴露出它的内在矛盾。很长的

上课介绍的理论,读不到三遍完全读不懂。读不懂的原因是 ◎《埃菲尔铁塔》/ 法 / 罗兰·巴特

社会,而一个“去社会”的规划与设计,就变成了一种貌似

时间美国的制度里的矛盾没有那么激化,譬如说中产阶级与

纯粹操作性的形式主义产物。

移民的族群熔炉的神话,而在全球化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缩

我们建筑系训练的主要是一些操作性的做设计的工具,

水了,这就是社会两极化的表现。比如美国的常春藤学校扮

以看图为主,而没有训练让我们能够掌握知识。台大建筑与

筑研——有没有好的原型和不好的原型?设计师如何学习和

演的角色,当然就是精英的生产与再生产。可是美国的制度

城乡研究所的学生中,有数目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其他专业背

利用原型才不会流于形式 / 表面?

可以让穷人的小孩,通过奖学金也有机会进入常春藤,但是

景,我有观察这些学生,他们反而比较容易读得懂,因为他

夏铸九——我觉得好与不好的原型区分在于怎么用。不好用

有钱人与上层阶级能进常春藤的机会当然更大。只要爸爸是

们脑筋里既有的“障碍”比较少。

的就不是好的原型,要用过才知道原型的好坏。人、活动与

读哈佛的,儿子进哈佛的机会大得多。像 Bush,他书读的

社会,这个是我们关心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使用的

很烂一样可以进耶鲁,但 Hilary 书读得很比 Clinton 好。

什么?因为我们过去的专业技术性训练让人读不懂。

我认为最理想的教学体系是本科一、二年级读一些基本 的训练,比如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物理学、数学等自然

原型才不会流于形式。十九世纪西方的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

投 Trump 的人不一定喜欢 Trump,因为他们看到了

科学,把底子打起来。到三、四年级做一点专业的入门训练

师们,他们给皇帝盖房子,坦白说他们是不太管人的。那个

Hilary 和华尔街的关系实在太过分了,这是为什么 Sanders

就行,进入研究所才是真正的专业训练。本科不需要那么多

时候的理论用了很多原型——形式的原型,在西方的建筑史

曾经造成 Hilary 这么大的威胁的原因。Sanders 号召进行一

画图训练,画不好没关系,图是要画一辈子的,需要时间,

中,这种东西存在很久。它的好处是历史的原型在形成的过

场改变美国的政治革命,创造一个不只是代表 1% 的富人,

程中,人的身体经验已经存在其中了。然而,在设计过程中,

以公平、正义为原则的政府。所以,是美国的阶级的矛盾与

主要考量的还是权力顶端者的要求,主要是权利的威仪,仪

分化使得美国的制度矛盾被充分暴露出来,而不是说美国的

式的象征表现,以至于儿童、妇女、易受伤害群体都还是社

女性主义,没有取得广泛的基础,这已经超过了性别的议题

会性被排除在考量之外了。所以你可以看到那种原型都是平

了。

面图,都是柱位,都是黑与白,人与社会的复杂与多元性被

女性主义空间存不存在,为什么只有女性主义的批判,

抽掉了。设计的时候仍然像拼积木一样,人就在这个设计过

这是个上课时的老问题。我这样说,我觉得塔夫里的意思是

程里被排除了。

说我们不能够太快地跳入一个结局式的东西,就说这个叫做 社会主义的建筑或者女性主义的建筑,这个跳跃太快了。而

◎《恋人絮语》/ 法 / 罗兰·巴特

说建筑的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建筑,是革命的建筑,说是很 容易的,但最后发现大部分都不是革命的建筑,而是革命的 建筑形式,都在玩一个形式哗众取宠罢了。所以我们不要相 信建筑师说什么,而要看他怎么做,以及最后做出来的效果。 规划更是这样,我们不能只是看看规划报告就完了,因为实 际执行完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也许连规划师自己也吓一跳。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过程。

主义建筑?不知道。用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做设计,做完了以

广泛的社会基础?您提到过女性主义空间其实不存在,存在

后到底是不是女性主义城市或者女性主义建筑呢?我们需要

的是女性主义的批判,您有没有设想过女性主义的空间是什

看看它的效果,这个过程充满了变化与可能性。这就是“橘

么样子的,它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越淮而为枳”的道理。过程才决定结果,至于结果到底是不是,

夏铸九——我认为不是。原来美国的女人的地位很糟糕,没

我们必须要检验。不能太快下结论,否则就像文革。革命不

有投票权和财产权,向上争取。虽然美国的女性主义还没有

是靠说的,在社会变动激烈的时候,许多读建筑人都跳起来

13

教学生做木头椅子,做不好就批评(评图制的中世纪根源), 然后再做,再做,最后就出师了,这就是 masterpiece,这 就是 master degree 的由来,我们是这样过来的。 筑研——您认为您的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哪方面的内容? 评价或者预告一下。 夏铸九——最后这个题很好回答。因为我介绍的对象都是千 挑万选,正因为介绍的对象的精彩,所以课程都是精彩的。 另一方面,因为上课时间压缩了很多,所以更是选取了精彩

是应该把注意力,多一点放在过程上。也就是说是不是女性 筑研——美国大选 Trump 是否意味着“女性主义”并没有

不停地实践,practice 就是 professional 的特色。就像师傅

筑研——您能推荐一些罗兰·巴赫德相关的阅读书籍吗?如 何有效地学习建筑的理论? 夏铸九——我上课提到,最简单的入门的第一本书是《埃菲 尔铁塔》。第二个是我马上要讲的《恋人絮语》的结论,第 三个是《就职演说》,最后是一篇文章——《符号学与城市》,

中的精彩。顺便说句题外话,真正最杰出的人真是凤毛麟角, 即使在在国外也是这样,比如我上课经常提到的凯文·林奇, 像这样的大师去世之后甚至连连接棒的人都没有。所以什么 是好学校?好学校就是知道自己的好老师老了,会制度性地 在全球物色好的人选,争取好老师,所以这个学校才能一直 保持高水准。

14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朱 剑 飞: 建 筑 历 史前沿课程解读 记

商琪然 张浩然

陈婷 花凯峰 所以,监狱、殖民地、动物园等等都是异托邦。

筑研——异托邦内部是很理想的,但是它与外部环境是紧张、 矛盾和格格不入的。 朱剑飞——对,是一般人不能进去的、进去是一种特殊状态 或者表现为一种危机状态。什么叫封闭?为什么封闭?这篇 文章,我觉得对大家思考空间性质的差异和封闭的涵义很有 启发性。

筑研——怎样从全视监狱模型(The Panopeicon)2 的角度 P

R

O

F

I

L

E

朱剑飞,1985 年于天津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4 年于英国伦 敦大学(巴特烈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博士学位,1999 年起,执教 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也有理论,中国有自己的思想,西方理论里也有案例,所以

来分析学校和医院?我们理解的学校和医院,它们与监狱相

不是拿西方理论运用到中国,两者是平行的关系。周二和周

比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它们为什么会和监狱联系起

四的课都有一定的关系,四个问题每个问题里都有西方的和

来或者它们为什么也会存在这样一个范式?

中国的,中西比较、对话也是潜在的一个思考内容。

朱剑飞——首先,福柯研究的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就是建筑、艺术和文化的思考

代社会形成的阶段。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很多新的建筑

教研范围涵盖建筑历史、理论和设计。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 60

与政治和社会的思考,它们之间应该怎么交流和联系,这是

类型出现了,比如火车站、工厂、电影院、监狱、医院……

年:历史理论研究》(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主编),

课程的另外一个基本思想。我企图把纯粹的艺术、形式、文

在这个背景下,新的社会组织和国家形式出现了,那么就有

以及两本英文著作 Chinese Spatial Strategies: Imperial Beijing

化等中性的东西和政治社会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讨论,探讨形

管理。在管理中,他先捕捉最阴暗的一面——监狱。监狱是

式和政治的关系,并且把它们看成一种不确定的关系,既不

以前没有的,以前是另外一种状态——在广场上对犯人进行

强调政治决定论,也不强调形式的纯粹性。

公开的惩罚。它是开放到封闭的改造——对犯人的惩罚从原

(1420-1911)(London: Routledge 2004) ,Architecture of Modern China( London:Routledge,2009)。

筑研——建筑历史前沿这门课的授课思路是怎样的 ? 朱剑飞——这门课是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是为学生介绍一 些当代社会学和建筑学方面的理论,以及我自己在这个背景 下的一些研究;另一方面是我对当下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因 此有两个原则,一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取进行材料的组织,二 是对当下问题的讲述。 其实在有些西方的学校里,比如 AA、UCL 等,老师上 课讲的都是自己的研究。他们更多地从第二个原则来出发, 而不是你应该知道什么。前沿课的其他一些老师,像理论前 沿的老师讲课时学生开始会很懵,原因就是他讲的是自己在 想的东西,学生接不上,但是听多了之后就会觉得没有必要 接——它们是跳的关系不是连的关系,多跳几次,你们就习 惯这种思维了。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是很有挑战性的,但很有 用。而我还是结合两个方面来授课。 这门课除了为学生介绍当代的思路和我自己思考的结合, 还有关于中国和西方的问题的结合。关于这一部分,我并不 认为西方理论和中国个案之间存在一种高低的关系。尽管西 方我讲的理论多一点,中国我讲的案例多一点,但案例里面

15

始的、野蛮的、开放的绞杀变成一种包围起来的,在监狱里 ◎全视监狱模型(The Panopeicon)

筑研——我们通常看和分析建筑是从形式的角度,没有放在 社会政治的背景下理解。 朱剑飞——对,而且我说的形式比平时我们所说的建筑形式 还要更广义一些。建筑系的老师也说形式和生活有关系, 但是那个生活我认为也是一种生活形式、方式——用形式来 概括整个中性的文化。但是这个词用得好不好我还在推敲, form in politics、form of culture、form of life、form of design,而 politics 就是比较有挑战的、强调冲突的,是社 会的黑暗、不愉快的方面——对立、冲突、利益、经济、权 力等——探讨它们两个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我要探讨它们? 因为在西方建筑学的理论界,很多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政 治确定论——反设计、反纯粹艺术、反纯粹文化的。建筑学 有两类人——一类是搞纯粹设计、文化、艺术的,另一类是 马克思主义者,或是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批判的,或是比较 现实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的——这两类人是对立的。而 我认为这两类都不对,所以在我的研究方法中选择避开他们。

筑研——从福柯 1 的研究角度来看,为什么殖民地被称为最 典型的异托邦(heterotopia)? 朱剑飞——异托邦——空间的矛盾性——是个很有意思的概 念。封闭的空间场所具有对外的矛盾性、冲突性,比如墓 地和墓地外面,监狱和监狱外面。这种奇特的空间所具有的 异质——和外面的空间性质不同的冲突的异质——就是异托 邦。所以异托邦有个特点是可以在异托邦里面实现一种理想, 比如监狱是一个理想的空间,可以对犯人进行最佳的管控。 那么殖民地是殖民国家到第三世界去进行殖民时,在当地建 立起来的(在本国建立不起来的)一种理想的状态,比如教 堂、作坊、农田、宿舍放哪里……这个空间设计、规划在殖 民地可以得到理想的布局。但是殖民地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和监狱一样。它是这样一个状态:内部是理想的,但是对外 是封闭的。它是一种政治的状态,它是包围、保卫起来的。 动物园也是如此,在动物园里面你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动物, 但是每个笼子都是包着的,动物园本身也是被紧紧地包起来。

面的形式——一种现代化的改造。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监 狱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和类型就出现了。他就是研究新的 建筑类型和社会组织出现过程中对人的管控——规训的管控 (disciplinary)。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种进步、理性——社会组织得更有 效。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普遍被称为后现 代哲学家)开始批判它。后现代哲学批判现代性,他们具体 的研究就是监狱。监狱和工厂、学校、医院很相似。这个时 候就看我们怎么来阅读和解读,我认为不能说它的平面相 似,但它背后的思路是有点相似的——对人的管控和监视。 至少在当时的医院、学校和监狱,都是强调怎么利用视线使 得监管的人可以有效地管理里面的成员——病人、学生和犯 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要把全视监狱模型看成一个模型 而不是具体的建筑平面。我认为全视监狱模型是这样一个概 念——由个别的人、少数的人监管大多数的人,使他们得到 有效的治疗、学习和改造。它展示了当时的一种要求、一种 布局——在学校里面,有限的几个老师要管很多学生;在医 院里面,几个医生护士要管很多病人。全视监狱模型实际上 是一个概念、模型。但是从具体的平面上讲,很多监狱也不

16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西六宫 养心殿 军机处

东六宫 奉先殿

武英殿

文华殿

斋宫 毓庆宫 内阁 太庙

社稷坛

◎权利之眼

◎军机处和内阁位置图

年奥运和 2010 年世博会也是奇观建筑——建筑成为一种商

现在做的很多事情还是相关的,它对我们后来很多方面有一

品、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我一直觉得这种研究方法是

种奠基性的作用,首先是北京的城市,其次还有其它方面,

把西方的理论按公式来简单地推导,然后盖在中国的头上,

比如历史研究和设计的关系、国家对建筑设计的领导、地位

这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对此我是反对的,我认为中国的这些

和作用,以及建筑师的合作精神。在五十年代以前中国做的

大建筑是民族主义的表现、是中国人要站起来的一种符号,

事情对今天当然也有影响比如三十年代南京,但是毕竟是 49

而阿尔都塞的理论更准确地反映了这种状态。因为实际上,

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 49 年以后它有一个定格,

阿尔都塞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跨了一步,阿尔都塞

而 49 年以前是一个零碎的状态。49 年以后也就是五十年

的理论是新马克思主义或者西方马克思主义,它把马克思的

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十年——它对后面的发展是

理论更当代化、现代化了。他认为文化、行为、建筑是有意

很重要的,是前面因素的集合和后面影响的开端——有承上

识形态的,但是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欺骗人的,意识形态就

启下的作用。所以五十年代很有意义。

是一种广义的思想状态。阿尔都塞认为文化、行为是有意识 是这样的,不是正圆,是星型的、放射的。尽管它和全视监

养心殿的皇帝可以一天见他们好几次,同时,如果有重要的

形态的内容的,那么建筑也是有意识形态的内容的。2008 年

狱模型在平面上不一样,但是概念是一致的——有效地管理

情报,他们可以很快进养心殿汇报给皇帝。这是整个中央政

奥运和 2010 年世博会的建筑也反映了一些思想和意识形态,

筑研——关于历史研究和建筑设计,梁思成用的是西方的绘

更多的人,用眼睛和视线监管。当然现在可以用探头,但它

府离皇帝最近的地方。再往下推就是东华门门口,是内阁,

但这不等于说把它看成商品或者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筑

图、投影的方式来研究的中国古代建筑。那么有没有可能用

仍然是视线的概念,只是更科学化、技术化。所以这个问题

其他的六部都很远,他们在大清门东面。所以我研究的就是

的商品化——这个眼光太狭隘。所以我这里有个潜台词——

中国自己的文化体系和思维对我们的传统进行再阅读和再表

对于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全景监狱是一种自上而下监管的体

皇帝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辩证关系——皇帝需要

我想颠覆用居伊·德波的理论来解剖建筑奇观的说法。

现,来寻找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出路 ?

系。

他们经常来汇报,但是皇帝又与他们保持距离。而且,在历

朱剑飞——我认为我们已经无法用过去的语言、绘画、制图

史上,皇帝是逐步把他们推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降低他们的

方法和概念去研究了,我们已经走到了今天,我们只能自觉

地位。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废除之后他就大权独揽了。但

筑研——1950 年代关于北京的设计对后来的北京有什么样的

地去矫正自己,去批判、批评这种从西方借来的概念、方法

筑研——如何用福柯的权力之眼来分析清代军机处的变迁与

是他不需要宰相有权力而又需要宰相的秘书功能,这就有了

奠基作用?

和语言。因为用西方的东西来研究中国可能会有些偏颇,所

皇权的深层次的关系?

内阁。所以 1420 年故宫在北京建成之后马上就有了内阁,

朱剑飞——五十年代建设北京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五四、

以我们要有意地去加入中国的一些方法。现在已经有很多人

朱剑飞——对故宫的研究,目前为止建筑学的各个领域都不

就在东南角上。但是到了清朝以后,雍正皇帝需要一个离他

五五年民族形式的推出,一个是五九年十大建筑的推出。十

有意的、无意的用中国的语言、绘图方法去研究中国,但是

太谈及内阁和军机处的位置,这么多年来就是我在说。所以

更近的、更秘密的、更重要的一个秘书机构,这时候就有了

大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城市维度的出现以及这些建筑对于北

完全摘掉西方的眼镜已经不可能了。我们只能寻找一种更丰

我打开了故宫的另外一个视角——从空间和政治关系的角度

军机处。一开始,它是为军事行动服务的,后来就什么都管了。

京城市空间的界定,最主要的就是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它

富、更敏锐的眼光去看待中国建筑。

去研究。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研究,因为其实我的研究也有

所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内阁的大臣,但是内阁大臣不一定是

建立了新的北京城市空间的构架,这个构架在后来的几十年

但这只是历史研究问题,还不是设计问题。设计怎么用历史

很多问题,比如说,承德避暑山庄和圆明园,我没有加进去,

军机处的大臣,军机处是内阁中的内阁,是宰相上面的宰相,

里面在逐步地填补和发展,一直到 2008 年,我认为都是这

研究的成果,怎么阅读中国传统?设计师可以自己去观察中

但到了清朝的中后期,它们是宫廷的一部分,尽管它们离北

它只是没有宰相的权力。我认为有必要从皇帝和政府机构之

样一个状态——宽直的马路,巨大的广场和低矮而巨大的单

国历史,但设计师和历史学家都应该有自觉的态度,意识到

京很远。不管怎么样,我做了第一步——对故宫里的空间和

间微妙的关系这种角度去研究空间、建筑,这会为我们打开

体建筑。所以张永和说北京是物体的城市,我加了一句说北

我们的眼光本身已经西方化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注意

权力政治关系做了一些解剖。我找到了一种不完全是从中轴

新的思路。

京是水平的物体的城市(horizontal city of objects)。二

到中国人看问题的方法。

线、立面等这些用通常眼光看得到的表示皇帝权威的形式,

环以内的所有建筑必须在 45m 以下,开车去长安街,大建筑

而是从真实的空间使用状态的角度去看。比如从中华门进来,

都是 45m 以下的,它们体量庞大。其中最重要的是天安门 3

内阁在哪里?军机处在哪里?本章奏折怎么传递到皇帝手

筑研——居伊·德波 的理论为什么不能解释 2008 年北京

广场上的两个建筑——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两

筑研——日本当时是不是也是用西方的这种眼光进行的历史

里、怎么传出来?——从这样一个政治的组织去做。而且很

奥运会和 2010 年世博会时这样的建筑奇观的现象?然后用

个巨大的单体建筑,但是并不高,它是平矮的。这个格局是

研究?因为现在来看,日本的建筑会更本土化一点,但又是

4

多人误解我在研究心理,其实并不是。我研究的是一种实践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 的理论又应该怎样去看这个问题?

五九年定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整个五十年代定出来的——起

当代的建筑。还有您是否觉得用中国的眼光看历史和设计是

或者行为——当时的人是怎么做的。当然,我也研究人群的

朱剑飞——我这门课里面都有一些批判西方的潜台词,比如

到了奠基(foundational)的作用。 这是其中一个意义,当

两件事情?

矛盾,比如说宦官、后宫、皇帝、大臣之间的矛盾。

说我反对政治决定论——建筑和政治的关系,我并不认为建

然后面我还讲到了很多其他的意义——国家对建筑的领导、

朱剑飞——用中国的眼光看历史和设计还是有关系的。和日

军机处是最重要的一个点。军机处在建筑上不显眼——

筑完全被社会、政治、经济所管理和限制,那么在这个课上

建筑师对于传统的关心、建筑历史和建筑设计的关联度——

本相比的话其实我们也逐渐在用传统的眼光看中国的问题,

在乾清门外左手边,靠北靠南有两排房子,但它是清雍正以

我讲居伊·德波,也是在批判西方。现在有很多人,用马克

这些都是在当时就定下来的并且当时都在这么做。所以我们

这种自觉性是比以前更好了的。至于设计方面,日本建筑有

后中央政府管理的最高机构。那里离养心殿非常近,所以在

思、居伊·德波的理论,来分析奇观建筑,就认为中国 2008

现在觉得和五十年代很远了,也已经很不一样了,但是我们

日本风格,中国的设计似乎还没有中国味道,这也许是发展

17

18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阶段的问题。还有些方面是无法比较的,日本人对细节很注

来讲是挑战西方的很重要的方面。西方对他其实也没有完全

也是很动感的,他实际上是新现代主义,所以他认为新加坡、

朱剑飞——每节课我都觉得比较精彩。我一共是四个星期八

重,中国人对大尺度管控的比较好,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去改

消化,中国很多人也会误解他,他出的书有很多奇怪搞笑方

中国珠江三角洲很有意义,他在拥抱现代化,也有人批评他

节课,课程内容上基本是平行的关系。空间、物体、实践、文化,

变,因为两个国家根本不是一个尺度,做的事情也就各有特

面的,很多人以为他在搞怪中国,但我觉得其实不是,只不

拥抱资本主义。但我认为他在感情上是反对西方精英主义的。

都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有了空间我们才可以讲物体,空间、

点。当然日本的发展状态、程度比我们高,他们建筑设计也

过他喜欢拿他自己的设计开玩笑,包括中央电视台。我接触

在纽约、伦敦会有一些人,现代、后现代主义出来他们都会

物体是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设计是一种行为,是干预社

更加自信。他们在西化以后,重新建立自信比我们早得多。

过他几次,他在 AA、UCL 讲过课,他是个很严肃的人。而

有活动,他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但是他很反对这些人。

会、为社会服务的行为,要对它进行批判;而设计中包括了 空间和物体,文化则更广一点。它有逐步推进的逻辑在里边。

且他的意义远远要高于当代著名的一些人,包括扎哈。他更

每一部分都有两讲,都有中国和西方两方面的平行推出,所

加有冲击力,他跳出了建筑。库哈斯愿意借用中国、非洲的 5

6

筑研——按照塔夫里 的观点,建筑是否应该积极参与现实,

东西来反问西方,我认为他是认真的,虽然他愿意开这种怪

筑研——上次课关于艺术和政治方面,关于朗西埃 ,他的

以构架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是有整体性的。我个人对第二个课

肩负社会责任?如果是的话,我们如何看待近些年普利兹克

玩笑,但这不是问题。你要看他整个的作品、论述,《小、中、

可感结构能否举个例?以及为什么会出现新的可感结构,它

题很感兴趣,但这部分也有很多疑问,我讲的课里边也有很

奖今年倾向于颁给阪茂、亚里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大、超大》这本书非常重要,他的基本的东西都在里面,以

是否和社会历史环境有关,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是否每诞生

多我正在思考的问题,所以以后可能会更清楚。我们这个社

Aravena)这类的建筑师?他们可能有很多与人文关怀、社

及他对新加坡的理解。他在通用城市里有一个口号——打倒

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就暗示了一种可感结构的更新、变化?

会物体似乎正在消失、媒体化。比如钱变得看不见了。而像

会责任有关的设计作品。

地方主义,打倒传统。当初 80 年代都是发展地方主义、传统、

朱剑飞——可感结构是朗西埃的概念,他认为任何政治的团

手机这种新的物体,它里边的东西是虚拟的,但手机本身是

朱剑飞——建筑学是一直面临这些问题的。在西方有两类建

认同感的,他认为那些东西阻碍发展,他敢于发展这种概念。

体、组织背后都有一个感知结构,这个感知结构也是一种

无法虚拟的,所以这又算是什么样的物体?我觉得物体现在

筑的老师,一类是关心设计的,一类是关心社会的。最近普

他认为新加坡没有传统,太好了。当然,他有点极端,不过

审美的结构。任何社会团体都是一种政治结构,这个结构背

是一个很奇怪的、新的东西,而且物体和个人、身体都有关

利兹克奖一直偏向关心社会责任的建筑。建筑师可能会问这

我觉得库哈斯值得我们认真、全面地去研究。

后有一个感知的判断,就是说一个人能否达到这个团体的要

系,和我们的记忆也有关系。而建筑也是这样一种物体。所

样不是会离建筑自身越来越远了么?建筑学科自身的独立性

求?达到要求后会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种政治的判断背

以我认为,在越来越虚拟化的当代生活中,现在物体变得更

在哪里呢?我觉得建筑学根本的冲突就是纯粹的建筑和建筑

后也是一种感觉的判断,感觉判断中也会有审美的因素在里

有意义了,变成一种特殊的东西。我们人也还是物体的人,

与社会的关系之间的冲突,放大了讲就是形式和政治的关系,

筑研——可能我们比较强调传统,而库哈斯比较反传统,所

边。比如形象、对称这种审美的判断会外化到中轴线等的布

人的物的存在性是个完整的东西,以后我们可以越来越虚拟,

形式包括建筑的形式,也包括艺术文化的形式。但社会的核

以有些不理解和矛盾。

局上。朗西埃的意思就是任何政治组织背后都有一个思想的

但我也还是个完整的人。所以我的存在性在哪里?我们和其

心就是政治,所以我不讲社会,政治这里就包含政治、经济

朱剑飞——其实库哈斯也有另外的思想,他也反对破坏北京

范式、构架,同时决定了我们的审美判断。按这个说法,一

他物体的关系在哪里?所以物质性、材料性是个新话题,我

和伦理等。

的古建筑,所以他也未必那么一贯。还有我们到目前为止

个社会有新的思维框架的出现,同时决定了审美和政治,这

认为以后会有很多新的研究。

没有研讨可能是找不到切入点——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来研

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基本的思路是先验的,这种先验

究,但是早晚会有研讨分析的。

的判断决定了政治社会的构架,也决定了我们的审美。而这

筑研——所以阪茂他们获奖是否就暗含政治诉求?

他批判西方建筑中的精英主义,这些人注重形式、哲学,

种先验在不同国家、不同地点是可以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一

朱剑飞——他是有一种政治诉求,即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

而不关心真正经济发展、城市现状,所以他首先研究纽约,

个现代的审美判断—强调世俗、平等、关心平民,这种先验

处于弱势的社会群体服务。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这是马克

他认为纽约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后又研究中国的珠江三角

的思想结构有美学文化的表现,也有政治的表现,他同时具

思主义的核心,这是政治要求,也是伦理要求。这种诉求是

洲,他是在研究经济发展的前沿,和这种地方的建筑状态,

有政治意义和审美意义,这个就是他所说的现代的可感结构。

历来都有的,只是现在普利兹克奖向这个方向偏了一些,这

从里面吸取营养来做前沿的设计,来反对传统的价值观念,

出现新的可感结构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为什么在西方 19

个倾向是会一直摇摆的。在为大众服务和纯粹的建筑学这两

但并不意味他完全不尊重传统。

世纪出现了新的可感结构,即艺术的美学范式,而在此之前

个方向上是有矛盾的,只是今天草根社会的呼声对于精英团

是艺术的表现或者说再现?新的可感结构开始关心人、事物

体的挑战值得我们关注。

的本身,而不再具有以往精英的一种结构。文艺复兴其实是 筑研——那库哈斯这种打倒地方主义、打倒后现代主义,是

有精英结构的,比如油画题材必须是宗教里的人物,而到了

不是有些回到现代主义上面去了?

近代,油画可以画普通农民等对于日常的关心,也包括对于

筑研——为什么库哈斯对亚洲城市的研究如此具有冲击性?

朱剑飞——是的。他就是现代主义,在《小、中、大、超大》

物本身的关心,比如毕加索所画的,也包括艺术本身,所以

不仅对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冲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当代的柯布西耶,他呼吁的

出现现代艺术,抽象艺术。但这种东西是怎么到来的就比较

击?

是现代化,也可以说是新现代,但不叫解构,解构这个名词

复杂,应该是很多因素的积累。

朱剑飞——对于库哈斯,我觉得国内目前没有一个正面的研

太哲学化。其实就是重新启动现代主义早期对动态建筑的探

讨和回应。首先他在西方的影响就已经很大,但很多人都不

索。柯布西耶当时那些建筑师研究的比较有动感的建筑,但

理解他,他是挑战西方精英学术的一种思想方法。亚洲对他

是今天又变得形式化,成为了精英符号。现在库哈斯的建筑

19

筑研——这次课程中您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哪个部分呢?

[1] 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社会理论家、 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 [2] 全视监狱模型(The Panopeicon):福柯对建筑学术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 他对监狱建筑的研究。在边沁监狱设计中 , 监狱平面呈圆形 , 囚犯被单个地置 于周边的囚室中 , 建筑的中心是一个监视中心塔 , 光线从天窗和囚室外窗射入 每个囚室单元 , 而中心塔则永远处在黑暗中。这种布局将囚犯置于光线之下永 远受中心塔的监视而反过来囚犯则无法看到中心塔看守的存在与否。建筑成为 权力行使的装置和工具。权力在巧妙的空间布局和光线配置下自动化。一个建 筑化和空间化的权力之“眼”由此产生。 [3] 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长期在大学执教,但在政治思 想战线上积极参与现实斗争。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孟德斯鸠、卢梭、马克思: 政治和历史》、《保卫马克思》、《阅读 < 资本论 >》、《列宁与哲学》、《自 我批评》等。 [4] 居伊·德波(Guy-Ernest Debord):法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 母主义国际成员、情境主义国际创始人、电影导演。他也曾是左翼组织社会主 义或野蛮的成员。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景观社会》,对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无 政府主义等极左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5] 曼费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意大利建筑师,历史学家,理论家, 批评家和学者。可以说是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历史学家。 [6] 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法国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 誉教授。

20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许 亦 农: 中 西 方 视野中的中国园林 记

曾懿珺 凡越

P

R

赵赫男 龚稼琦

O

F

I

L

E

许亦农,1984 和 1987 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和硕士 学位,1997 年于爱丁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博士。1998-2000 年间曾 在布朗大学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现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学

筑研——您是在国内接受了本科教育,再到国外的环境中深 造,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国园林与建筑教育的时候,您发现的 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许亦农——第一,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少了。

◎采访照片

第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而且“敢想”,这一点

院任教,多年主管“建筑表现与交流”科目。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

是非常好的。但是回到刚才的问题,如果你不阅读、或阅读

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设计师。

量很少的话,你的“敢想”就没有底气,也没有支撑。多阅 读会让你的“敢想”有根有据,并引发更多的思考。

筑研——景园学科前沿这门课的授课思路是怎样的?

在讨论更加具体的东西,而不是“自然”这个概念。中国学 者还在探讨“自然”,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是已经存在的、 固定的,随之研究园林与自然的关系。

许亦农——在授课开始之前,就要有大致的架构和思路。由 于课程时间有限,我无法把课程内容安排得非常全面,于是

筑研——您觉得西方汉学家和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园林的方

我总结了国内景观学术界的文献,找出了几个存在问题的方

向和角度有哪些差异?

面或还未在国内出现和被讨论的方向,选定了本课程的几个

许亦农——我在 2011 年的时候做过一个讲座,题目叫做《西

主题。其实主题之间是有规律和联系的,从“自然”到“表

方汉学家视野中的中国园林》。 “非手法”的部分,是西方

现与再现”,再到“空间”、“时间”,最后是“实与幻”,

汉学家感兴趣的。其实中国学者们也出身于不同背景,有文

由这一条线串起来的大结构,而一些小的方面和细节会在我

学、历史学等方向的学者,他们的着眼点都有所不同。我们

讲课的过程中进行补充。所以授课不是预先准备好全部的框

东南大学则从建筑的角度着眼,更加关注的是建筑,或者说

架与细节,也不是在讲台上临时起意即兴发挥,而是按照既

是设计。就算是谈到园林的历史,也是从设计和建造的角度

定的幻灯片和思路授课,但在过程中再加入素材进行重新组

研究园林如何生成和发展。西方汉学家们关注的更多的不是

织。

园林如何生成,而是人是怎么想的,即探究的是一部思想史 或文化史,而非建筑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许亦农——比如,现在中国各景区各场所都挂着红灯笼的问 题,还有建筑广泛地用马头墙的问题,我把它们叫做“局部 特点的普遍化”,由此变成了所谓的“千篇一律”。这个“千 篇一律”的特点和我们批评现代主义建筑的道理是一样,就 是所用到的语言、句法和素材少而又少,这样的情况下自然 造成了千篇一律。只不过现代主义的千篇一律是摒弃传统追 求现代,中国目前所看到的千篇一律则是一味地打着传统的 旗号的现代主义,还经常表现为地域主义、地方化等。造型 大同小异的红灯笼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而马头墙本是某些 区域的建筑特征,现在被高度抽象化、简化、还有电影化, 以比较拙劣的工艺和标准化的样式用于全国各地。这些现象

筑研——您觉得在授课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和最遗憾的部 分分别是什么?

筑研——国内很多学者喜欢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

许亦农——这个问题较难回答。看到学生们专心听课,并且

合一”来描述园林与自然的关系,而西方汉学家则几乎没有

有一些反响的时候,我觉得是最精彩的部分。一般来讲,如

探讨自然概念与中国园林的联系,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果对着一屋子中国学生讲课,而学生们没什么反应,那是很

许亦农——就像我刚才提到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园林或

可怕的;其中最糟糕的莫过于看到几个睡觉的同学。我们这

西方园林的时候不谈“自然”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认为“自然”

一批同学们听课很专注,所以我觉得很精彩。至于遗憾,我

是由人建构出来的,它总在变化,而且随着设计者和批评家

觉得没有什么遗憾,遗憾就留给以后再发生吧。

的思想在变。所以探讨自然与园林的关系是无意义的,他们

21

筑研——您最近对哪些文化现象比较感兴趣?

说明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好像在强调传统、地方特色,但实 际效果却是泯灭特色、消除地方,与打着的旗号正相反。

22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GOA 访 谈 : “ 非 正 常”大环境下的创业 机遇 记

张浩然

黄予 隋明明 周昕怡

◎九里松度假酒店,杭州 /GOA

P

R

O

F

I

L

E

何兼,1982 年与 1986 年分别取得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和硕士学位。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 GOA 资深合伙人, 执行总裁,总建筑师。

年了,一个公司能做这么长时间,或者一个学校能办这么长

深刻的印象。我们聊到怎么去学建筑的事情,他说你们进这

的敬业精神让我非常钦佩,现在他还在不停地创作。另外,

时间,价值观相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之前与王幼芬老师一

个学校读书,可能最多把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放在学习建筑上,

一个好的建筑师还应该乐于接受挑战。因为每次来的任务,

起到国外,她是一个非常爱生活的人,还给我们唱她以前唱

剩下的大量时间要花在跟建筑有相关的事情上,你要对所有

面对的甲方都是不一样的,建筑师应该充满斗志:“哇这个

过的样板戏。

的东西都感兴趣,才能把建筑学好。我现在回头看确实是这

太有意思了,我要把这件事做好。”

筑研——请问你们觉得求学阶段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样,打开视野,是做事情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何兼——所以从某种方面说,建筑师这个行业是一个熬的行

何峻,1994 年于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

何兼——我觉得在求学期间,同学圈其实是最有收获的一个

筑研——现在也还是这样,会通过其他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名

业。不在于某个阶段你做的怎么样,而是在于走到最后。

GOA 资深合伙人,执行总裁,总建筑师。

部分。在一个好的大学和一个普通的大学,最重要的不同是

义来表现自己的东西。

何峻——也有少年得志的建筑师,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建筑

你和什么人在一起。学校有点像过滤器,把相对类似的同学

何峻——嗯,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是做不下去的。

师都是大器晚成的。少年得志的有,比如参加国际竞赛,像

筑研——二位在东南大学都有过求学的经历,这段时光对后

集合在一起,之间会有碰撞,产生对某些事情共同的兴趣,

这个行业有很多需要协调的东西,还要承受心理压力,我觉

是从一楼到二楼。但是到二楼以后他要放平心态,继续去专

来的建筑实践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可

或者产生一些对某个行业的愿景。至于学到什么东西,老师

得这跟医生、律师是一样的。

注地做事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靠谱的建筑师。大部分的建

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怎么样,我觉得这个倒是第二位的。你完全可以去听哈佛或

何兼——对,每一个项目都充满了不确定,没有谁能够控制,

筑师是要非常长的时间去积累,去试验,去失败,最后才能

何峻——我到杭州来干活,是件非常意外的事情,我是被何

者耶鲁的网课,但这和去哈佛、耶鲁学习是两回事,还是所

因为不确定就会产生焦虑。如何让焦虑不至于影响你的判断

够成功。我们经常聊的一个例子,弗兰克·盖里,在何兼读

兼招过来的,他当时就在程泰宁先生那边,到南京来招聘。

处的群体比较重要。从某种方面来说,出人才往往是一波一

和发挥,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书的时候就已经有非常博人眼球的作品,大家觉得非常不可

当时五年级,我在外面干活,过了四五天我回学校时,发现

波的。比如我们班,出了两个院士(王建国、孟建民),这

我们刚刚出来干的时候,大概只有十个人,肯定要招新

思议,他也不管别人怎么说就一直在这个方向做下去,可能

他们到处跑。90 年代初从没见过名片,(他们)到处都拿个

是非常难的。又比如 81 届张雷、王澍他们,也都是一起出来的。

员工,尤其在应届生里招。那时候招聘基本就是考快题,我

五年,十年,二十年,真正到最后的时候一下子起来了,他

名片,看到学生就开始发名片,同学说杭州来俩骗子,拿着

何峻——我觉得好的学校和差的学校的区别是这样的,它的

们觉得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就商量说只招老四校吧,现在

把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语言体系,这是特别需要时间的。很

名片来招学生(笑)。因为我是浙江的,所以他们就急切地

教育、做学问的态度会伴随你的一生。也就意味着好学校的

看挺狂妄的(笑)。清华挺少在国内混的,天大我们也很少

重要的是需要失败的教训,没有失败是做不好东西的。

想见到我。这两个人一个是何兼,另一个现在是杭州的万科

人,他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如果你用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碰到,其实就两个学校。我们希望进来的人水准是差不多的,

副总裁。

三到四年后,可能已经跟普通人拉开了差距,不在一个层级

这样整个队伍的成长可以同步一些。在小的创业团体中,同

了,别人还在一楼,可你不知不觉已经爬到二楼,空气更好,

步一致很重要。这个传统,我们也延续了挺久,直到我们有

这是潜移默化的……

好几百号人的时候才把标准放宽到了老八校,再加上浙大。

筑研——接下来这个问题其实跟我们要毕业的同学们当前的

他夫人。那时一共就四个人,程先生在另外一个办公室,我

何兼——对,不是眼前就能看到的,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但这个标准实际上对我们创业的人来说是蛮重要的。

状态很接近,当初你们创业的时候面临的大环境是怎样的,

进他们工作室时,第一感觉就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音乐,

何峻——你们刚才问什么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我经常跟

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跟我们是一样的。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价值观,也许会跟我的

其他人说这个事情。我是 89 年进学校的,那时候正好赶上

何兼——我们那时还是比较靠运气的,现在做成这件事比我

非常接近,然后就投奔了他们。从 94 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这

学潮,进去就要军训。有一项内容是所有教授每个人分摊一

筑研——老一辈比如程泰宁先生,对你们这一辈人有什么样

们那时要难,因为谁都不可能超越行业本身的趋势。97、98

么多年。

个寝室,一个星期里面有一个下午要跟一个寝室的人聊天,

的影响?

年的时候正好这个行业发展势头很猛的时候,有一大片是空

安抚学生不平静的心理(笑)。我们这个寝室分到的老师叫

何峻——这个是普适性的东西,做好一件事要有个基本态度。

白区域,比如说那个时候所有的国营设计院,他们投入的精

杨文俊,但是我们当时对他都很不尊敬,因为刚上学也搞不

程先生具备了做好事情的所有态度,这是非常厉害的。我觉

力更多是在做那些所谓的公建。那个时候的住宅项目有两种

筑研——也就是说你们之前其实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清楚他是左是右。中午的时候,吃完饭以后大家都躺在床上,

得做好一件事,首先你要热爱这件事,然后还要专注。我觉

做法,一种是标准化的产品,它是一种分配的物质,对品质

何峻——对,没有交集的。我们 GOA 做到现在差不多 20 多

他进来以后就很尴尬地坐着聊天。但是他有句话给我留下了

得程先生身上有天才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热爱与专注。他

考虑很少。他就是按斤两考虑的,里面是糙米、精米还是陈米,

我到杭州以后,程先生对我们学生非常热情,还有何兼, 以及我们另外一个创始人陆浩,还有丁光,王幼芬——就是

23

因为地产是不允许失败的,所以我们只能做豪宅(笑)。

24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都是无所谓的。那个时候的标准化是低水平的标准化,都是

式。二十年前小区基本上是没有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出现,所

房子里面,但是它只有四张皮和一个空间,不可能表现这么

不应被看成一种风格,而应该是一种形制,真正决定是否中

相对实力比较弱的人去做那些所谓的住宅项目。那个时候如

以当时会显得比较特别一点。

多东西的。把一个点做好做到位,就可以了。

式的应该是内在逻辑。现在就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是理想

果开发商想要去做一个有品质的项目,他真的很难找到合适

何兼——就是换个方式来做设计,我们先考虑一种比较好的

的人,市场暂时没有这么一种成熟的服务体系。

生活方式,再去考虑房子、景观应该怎么样。

园区,和生态景观结合得比较好。生活里我是喜欢享受,也

是豪宅源头,这些都是占有极大的社会财富者才有可能使用。

何峻——我们做的这个事情跟我们做的公司其实都是相关联

是比较喜欢折腾的人,所以我就希望有些好的酒店,我现在

以前很多人都会向往像北欧的豪宅区,但现在出国的人越来

何兼现在做了很多那种园区,还挺有意思的。有些小的

的“豪宅”,有人说,国外的凡尔赛宫、中国的颐和园应该

的。我们的设计公司不是一个明星设计公司,不像我们一些

关注的不是传统的大酒店。我个人也在做这个实验,我们几

越多之后就有一个说法是那边“好山好水好无聊”,这就激

筑研——所以你们刚好看到了这一点?

校友的公司更接近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可能在设计中更多

个人投资这方面的东西。国外有很多像安缦那样的酒店,他

发我们思考什么是适合于中国人的“不无聊”的豪宅。然后

何兼——我们也没有看到这一点。出来做的住宅也是我们第

地表达自我。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们做成功,我们能不能做成功?我们要比一般的新型酒店格

我们研究发现,中国的传统聚落其实是一种“分享”的形态,

一个住宅项目,完全不知道怎么做。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在设

但我会把它的高度做得比较高。我们要为使用者创造一个体

调要高一点。另外我说我喜欢比较折腾,我经常全国各地都

即某两人之间的关联并非偏向私人化的关联,而是通过分享

计院做过住宅,那我们可能就完蛋了。因为我完全没做过,

验,这个体验不限于建筑本身,景观、室内等等我们都要考

跑遍。中国有很好的自然景观,当我在一个地方驻足的时候,

第三方资源来关联,这种关联既保证了两方的私密性又能够

所以反而会在想做一个和当时大家的思路不一样的东西。还

虑完善,打包提供给消费者。当然这里面也注入了我的情感

我会发呆半个小时,想这里如果有个泡池会不会更舒服一点。

建立某种微妙的关系,同时也能实现较高密度的社会状态,

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是那时候项目周期比较长,因为这个问

和我的一些想象,但是它不是那个类型的创造。这两种,公

我把我想象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度假方式,通过设计去告诉别

这也正是不同于美国聚落的地方。所以回到“园林住宅”到

题对于政府和开发商来说都是一个新问题,所以政府、开发

司或者工作室,是不太一样的。我的同学也好、何兼的同学

人,如果能得到认同,那我就很高兴。它是全方位的,我觉

底该怎么做主要还是要实现“园林共享”,而不是每个人独

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博弈,我们当时做了两年多才基本

也好,这两种类型的公司都有做的。并不是说孰优孰劣,只

得中国建筑师这点是比较缺乏的。我们新的办公楼就是伦

自拥有一整个园林。因为在我看来园林本身就不是供居住而

成形。

是说有这两种类型。

佐·皮亚诺设计的,我们是做后期的,他们好的一点是建筑、

是供偶尔抒发情趣的,真正的居住活动应该是发生在自家院

何峻——当时基本上是从早上九点一直干到晚上九点,画图

室内景观全都自己干,只有才能够最好地表达你的想法,不

子里的,所以“院”和“园”一定得分开。

画累了就打会儿游戏,再接着画图。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

然还要再去找景观、室内沟通,产生妥协。

何峻——所以这个案名“里”其实就是在强调这种“共享”

何兼——太多的妥协就不纯粹了。

的概念。

基本上没有怎么休息,因为没人替我们打下手。那个时候只

筑研——那么何峻先生现在负责什么样的项目,可不可以跟

是一个点,住宅这个东西还没有产业化,我们当时都不能想

大家分享一下?

筑研——是的,也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密度大但还想提升生

象,住宅这个事情能够变成一个产业。当时觉得只是一个楼

何峻——项目类型太多了。首先,有无数个地产项目,有有

活品质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创新而且实际的改善方案。

盘,而现在住宅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盘跟量都非常大。

意思的,也有没意思的,也有改的要死的。比如我最近在南

筑研——刚才也提到了园林这样的项目,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何兼——所以做项目最大的乐趣——正如何峻刚刚讲的——

当初开发商他自己也不知道干完这单以后下单在什么地方,

京做一个叫佛手湖的,也叫中式豪宅。最近没弄好,我折腾

越来越好了,园林这样的项目以后会不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在于每个项目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块地,不同业主去做,

或者干完这单以后这些房子有没有人买。但是过了三年以后,

半天了。现在做的都是苏式园林和皇家园林,这两者代表了

趋势呢?

结果也是不同的。关键就是要拿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解决方

住宅迅速形成产业,我们是挺幸运的一群人,正好是在最适

两种不同的审美情趣,但是这两种情趣都达到了中式建筑的

何峻——中国的土地不支撑这种东西(笑)。我们经常分类

案,让大家都相信这个解决方案可行。其实从结果看过程可

合的时候抓住了一个机会。

巅峰,剩下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剥离出去的。因为只有这两种

有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但要体验园林必然还是少数人的特

能会认为这个设计很容易,但实际从一无所有出发得到结果

何兼——业主从来没有想象过以这种方式来做住宅。

人(苏杭、皇家)最有钱,最有修养,做的东西是经得起推

权。这个你们可以问一下何兼做的那个“风禾里”项目(富

是要在无数种可能性中做出艰难选择的。除此之外自己想实

何峻——现在我们还在返工的这个小区,当时十几万方,业

敲的。剩下的比如岭南的,那是没文化的(笑)。徽派的建

春玫瑰园)。

现的设计理念同业主需求的平衡妥协也是比较困难的过程,

主他们也做,那个 30 年加起来的开发量,但估计他们拿了

筑都是商人做完生意有钱了以后再去盖的,它的村落形态我

何兼——这个项目总共做了十年,过去九年多完全没有声音。

毕竟接手一个二十亿的项目,首先需要让业主安心,只有满

一块地还没有这个大,他们也从来没干过这样的事情。

觉得比单个建筑更有意思。我在南京碰到的问题是在怎么把

其实绿城做中式建筑还是做得蛮久的,最早做的第一种是几

足了业主需求才能再来考虑自己想做的事情。

何兼——而且他们自己也吓得半死的事情。这里头有一个故

苏式园林体现在山地里。

千万价值的顶级豪宅;第二种是在远郊允许低容积率的设计。

何峻——这也是我刚刚提到的两种事务所中我们这类事务所

事是那样,我做这个项目的前面有一个叫南都德加的,推

谈到设计,不是特指这个项目,有时候我们遇到有挑战

这里其实有个误区,即认为中式建筑是个低开发强度的,而

要面临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远没有

出的时候蛮轰动的。后来我们给老师汇报,老师说那个南都

性的设计,就会思考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因为你永远是站

实际上是中等偏上开发强度的。绿城做得别墅很多实际是从

到尽头,而还在发展中,这无形中提高了做建筑师的难度,

德加怎么怎么样,我正好坐在老师的对面,冷笑了两声,老

在别人的肩膀上做事情的。切入的这个角度,要让项目表达

美式别墅转化而来的,因此对它而言容积率达到 0.3 就已经

但也使得这个行业充满挑战更有意思。

师就觉得这小子这么狂妄的,就问你能不能做得比他好一点

得最充分、最有新意,我们也能得到一些设计上的享受。如

很高了。而“风禾里”方案的容积率其实将近 0.8,所以说

呢?我说,这总是应该的吧。后来我们这个做出来之后,不

果不能全方位把控,那这个项目肯定失败。所以每个建筑做

服绿城接受其实很困难。好在这个项目中绿城只是代建方,

是我们狂妄,确实是找到了比较好的方式。

的时候都要有切入点,我们说的难听就是比较讨巧一点,或

业主与代建方沟通时通过预算的计算就比较容易说服绿城接

筑研——的确,这样慢下来、多思考也才能做出更好的东西。

何峻——刚才我看到提纲说 “豪宅之父”,你们千万不要这

者投机一点。但是,把这一点点东西做充分了,其实就够了。

受这个方案,“风禾里”才得以做出来。去年这个时候房产

那么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之后,今天的你们面临的最大挑

样去描述,原子弹才有原子弹之父是吧。每个人对豪宅的定

我们以前经常提起王澍。以前做的建筑的问题,不在于不会

推介会,委托方非常担心三层的中式住宅会不会有人买,还

战又是什么呢?

义不太一样。其实我们当时是描述了一种场景,一种生活方

做,而在于手法过盛:这也好那也好,都想把它表现在一个

请我去站台打广告,后来我就和他们说了一个概念:“中式”

何兼——从做公司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还是代际的差异。

25

26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木易园农庄,杭州 /GOA

◎紫薇公馆,徐州 /GOA

何峻——请让我打断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刚刚搬入这个

这可能是历史上建筑行业非常特殊的时期,所以不应该将这

学院出来的学生也能够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那就是到达一

办公楼时规模很小,公司总共只有 30 多个人,当年畅想做

种工作状态当做正常,创业时不应该再现这种“正常”。参

个新境界了。本科教育本应是通识教育,不过现实中大部分

成 60 多人规模的公司就很成功了。当时也没有想到去把公

考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它们其实会用很长的时间做“纸上建

人还是把它当成技能培训——经过几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投

司做大,更没有想到会做到两三千人这么大,所以从公司角

筑”,而我们现在却都很着急——一毕业就想做出能盖起来

身于中国滚滚向前发展的建筑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但我认

度出发的挑战,是希望能够培养一代代员工,经过十几年沉

的房子,这其实是不正常的。这里我就想提一下王澍的例子,

为建筑学背景的同学其实是站在一个更高起点上的,毕竟建

淀后能够接手这个公司,接着我们退出公司之后,公司依旧

当年他毕业去美院做设计编制,而在美院建筑其实是一个十

筑学的培训在设计艺术领域内是最为全面的,站在高处带来

可以在业界处在比较好的地位,实现循环。顺便提一点就是

分边缘化的专业,所以在那段时间王澍就做了很多边缘化的

的应该是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明确的方向,应该好好利用

在我们公司东大学生的比例其实很大的,而且我们发现一个

事情比如当过包工头,比如做一些概念性的设计,包括他后

这一点,拓宽自己的发展道路。

现象是无论在什么公司,前 3-5 年东大学生和其他人可能看

来提出的自己的设计哲学——二分法——其实就是这段时期

上去没有差别,但是之后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东大学生

沉淀后的结果。还有很多其他例子比如盖里,比如张永和,

普遍对自身有一个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这种做设计的态度和

可以发现如果想要在这个行业中走得更远,成为一个更好的

(附加提问环节)——今年刚刚本科毕业,感觉建筑是一个

精神也往往能让他们走得更高更远。

建筑师,这样一段时期的沉淀可能是不可缺少的。

十分需要实践学习的专业,因此想要先工作几年再读研,请

何兼——的确,这是从学术上的考虑,经历这段时期的沉淀

针对快速适应工作方面提一些建议。

是更有可能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另外我想提醒的一点

何兼——的确现在很多人选择去读研究生是因为一时无法明

筑研——那最后请两位学长作为过来人,给东大的学弟学妹

是,毕业后人群肯定是会细分的,比如将来很大一部分从事

确自己想要干什么,这其实是很可惜的。而要加速工作适应

分享一些建筑学习方面和创业方面的经验和感悟吧。

建筑设计行业的人,都是作为“生产工具”,参与这个行业

过程实际上就是缩短从图纸到真实空间转化与适应的时间,

何峻——首先我想要提醒一点是,你们这一代所面临的行业

的运转;另一部分就是何峻所说的对于学术比较执着的人,

这需要建筑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反复经历从图纸到建造过程,

状态和我们当年是不一样的。所以第一点建议是应该学会

就会进一步深入研究。除此之外,我还想提供一种可能性,

在这种范式中学到如何最终实现图纸与真实建筑的统一。一

针对现在行业状况,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转化;第二点提

就是拥有建筑学背景的学生实际上获取的是一种理解这个世

旦实现了这一点,剩下的就都是疑问,这时再去读研究生,

醒是不要将我们现在的工作状态当做正常的工作状态,因为

界的角度与方式,但在未来未必要做设计。我认为如果我们

就很有目的性了。

27

28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葛 文 俊: 跨 界 合 作的创新实践 记

张浩然

P

R

沈洁 周昕怡

O

F

I

L

E

葛文俊,堂朔创始人,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MIT(麻省理工学院) 理学硕士,在美工作五年之后,于 2012 年回家乡南京创立堂朔空间, “朔”是新月的意思,标榜团队创新之信仰。2013 年凭借“可变住宅” 项目获南京 321 领军型科技人才称号。

筑研——第一部分是关于求学方面的经历。您曾在东南大学

筑研——您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以及师从张永和先生的经历,

筑研——刚刚说到本科的教育给了您非常坚实的基础,其实

法应该是对实践的一种抽象,或者是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然

是让您的设计变得更加的深刻、有说服力,可以这么理解吗?

后将这些经验归纳,把它变成游戏规则,变成教学的一部

葛文俊——或者说本科主要是在训练手,研究生则更多地训

分。有一件印象特别深,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事,是我配

练思维。思维是指导手的,但如果手不够灵活,思维再灵活

合 ETH 原来的系主任 Ditmar Eberle 在香港大学做了一次

也有没有用。我觉得建筑应该是两不误,一方面是我刚才说

研究生教学。因为教授一学期只有三次机会可以去香港,其

的,一种基于深刻研究的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是将这个思

他时间都由我帮他执行教学目的。我跟他讨论教案的时候,

维再现的一个过程。像咱们建筑师,并没有机会向每个人解

就相当于是向他学习。他的这套教案是很多年前 ETH 做的

释自己的建筑。你做出来东西其实就是百分之百的,别人要

二年级教案,当时我看到那个教案设计真是非常精妙。我长

从你设计的这个空间的光线、材料和形式中阅读到你想传达

话短说。首先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沙利文说的 “形式追随功

的语言。所以说手是非常重要的。

能”。在大家的设计中,会思考功能,画泡泡图,然后去做

一定对您之后的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请您谈谈这些经历

与此相匹配的形式。但在他看来,功能在建筑的寿命中是一

与您本科时代的学习经历有什么不同?

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往往在 20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会

葛文俊——进入 MIT 以后,我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张永和

筑研——第二部分是关于您创业的一些问题。您选择了回到

被替换掉。住宅可能变成办公室,办公室可能变成培训基

老师,是我的设计导师;还有一位 Stanford Anderson,是

家乡南京成立了工作室,在这之前您选择先工作一年然后出

地。他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将建筑分成几个要素:第一个

我的理论导师,是美国三大理论家之一。当时在 MIT 学习

国留学。您的经历是比较有特点的,您是如何在这样众多的

要素是 place,我认为就是城市的文脉,比如街道和城市的

初期确实与在东大的训练形成非常大的反差。因为东大的设

十字路口当中做出的这样的抉择?

天际线,或者街道和广场的某个界面,这在欧洲的城市中可

计比较注重操作,关于概念的部分缺少仔细思考和推敲,而

葛文俊——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多元状态的人,所以我当

能持续 200 年以上,建筑不断的替换,但街道的界面并不会

求学,这段求学时光对您后来的专业实践具有怎样的影响?

可能是寻找一个比较利于操作和推进方案的概念就把它做下

时放弃了保研的资格,没有选择在母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当

被替换,因为替换建筑以后,仍然要向旁边学习,叫做承袭

葛文俊——首先我非常幸运能够进入东南大学学习。东南大

去。我记得在 MIT 遇到的第一个设计,我很快就像一个熟

时因为各种原因晚了一年,但在这一年中我还是有一定的工

文脉;第二个要素是 structure,往往能持续 50 到 100 年,

学的前身是中央大学,也是中国第一个开设建筑系的大学,

手一样上手去做设计,但是我的老师和同学都会让我慢下来,

作经历的,这对我出国是非常有用的。到国外留学毕业之

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轻松地就能持续 100 年以上;第

所以我们建筑系有特别好的传统和特别棒的老先生,他们留

要先仔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做非常科学性的研究,在这

后,理所应当地在当地工作,也是因为我之前的一位老师是

三个要素是建筑的外立面 facade,基本上是 20 到 30 年,

下很多宝贵经验。我觉得东大比起清华和同济等国内一流的

个基础上再做设计。按时间分配来说,国外一个设计的周期

MIT 建筑与规划学院的院长,邀请我去工作一段时间,然

最多 50 年的寿命,所以说我们能看到很多立面的改变;第

学校来说,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都特别踏实,基本功非

是十六周,会用之前的十周去做这样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

后我就在他的事务所工作了四年多。在 12 年的时候,我决

四个要素是 program,就是功能,功能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常好。当时我学习的时候有很多基础训练,在进入研究生阶

最后的五到六周时间才去做设计和表现。

定回国,因为美国的建筑行业相对饱和,发展空间比较小。

在国内我估计 20 年都持续不了,在欧洲可能持续 20 年;再

段就和其他同学有明显的对比——就比如建筑的平立剖和空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我做完第一学期的设计之后,是

回国后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为什么要回到家乡南京呢?

往下是 infill,就是室内的装修和设备,内部充填的这些东西,

间转换能力,以及徒手做模型的能力——这个可能是我们东

在圣诞节,张永和老师请大伙儿去他家吃饭。因为我喜欢向

其实是我之前听了一个讲座,底下的同学有提问毕业以后应

它可能只有 10 年的寿命。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逻辑呢?

大学生特别强的一个传统。我本科的时候做模型特别多,原

老师请教嘛,就把第一学期的设计带了过去,他看了以后就

该去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主讲人就回答了一句话:回到

就是我们在设计上层结构的时候——比如设计城市空间或者

因第一是我很喜欢动手,第二是我很喜欢拿我的方案去向老

问了我一些问题,然后我陈述了我的概念,概念还没有说完,

生你养你的地方,然后利用各种关系去找项目。沉迷自己的

设计 structure 的时候——要考虑下层因素的灵活可变。还

师请教,或者是跟师兄或设计特别好的同学讨论。当你拿着

他就打断我说:“你这也叫概念,你就别侮辱概念这俩字儿

工作是非常直接的一个选择。大家知道建筑师是一个很不容

有一点就是关于 infill 中比较流行的绿色技术,它们其实是

电脑在别人面前演示的时候,别人很难明白你的空间,但如

吧!”非常严厉,当时我就懵了。但是之后他给我的指导渐

易的工作,不像做产品的销售,只需要把它做好以后再卖出

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太阳能电池板,这个政策在推

果用模型的话就显而易见。另外在本科最幸运的一点就是遇

渐让我明白:所有的概念和想法,都要基于非常科学的研究,

去。建筑师在没做之前就要跟别人确立这种合作的关系,所

广,但大家很少考虑太阳能电池板从生产到销毁的整个周期,

到了葛明教授,葛老师真的是我的恩师,在大四时指导我们

以及基于这个研究的非常精确的判断,然后再建立你要想做

以说相互之间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回到家

是非常不环保的。一般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并没有我们想

的概念设计。但其实在大二的时候,我就经常会向他请教,

的事情的主导。MIT 的整个教育对我们现在工作室的影响

乡——你起码认识那么多人。

象得那么长,当使用 10 年左右,性能就会跳水式地下降,

他也非常乐于指导我们。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遇到他之

是非常深刻的。我认为我们工作室的工作方法,可以归纳为

这个时候如果换掉它是非常污染环境的。如果我们希望让整

前我们都认为建筑设计就是看到任务书,有一些概念,然后

两步:一是格物致知,就是带着一种无我的心态,去研究客

个房屋更加环保节能,应该要考虑结构、外表皮,用这些生

把设计做出来;但是在概念设计的课程期间,他引导我们去

观的事物;二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因为当你用非常基

筑研——接下来的部分是关于您的建筑教学和实践的,在您

命周期长的、相对传统的策略让房屋变得更加节能,这就是

关注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概念性的建筑。这些书本阅

本的方式对基础问题做深刻的研究,会发现一些思维定势可

看来建筑教学和实践之间有什么样共同点和差异?或者说教

我们常说的“被动式设计”。这种设计的方法是一种对未来

读和相关训练都为我们之后的建筑实践打下非常坚实的基

能并站不住脚。批判性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定性思维的

学给您的实践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反过来又是怎样的?

负责的设计,或者说是站在未来看当下,如何去设计一个房

础,让我们路子能够走得很宽。

束缚,找到另外一条路,去做一些创新的东西。

葛文俊——我个人认为,教学和实践是相互影响的。教学方

屋。

29

30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 movilla / 堂朔空间

筑研——接下来希望您跟我们聊聊最近你们工作室非常主推

移动的建筑的尺寸会受到运输的控制。它很窄,所以我们就

筑研——这对建筑师而言不仅仅是做一个设计,也是做一个

的经历对您的这类思考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或是什么不一

的一个东西 Movilla,系统地介绍一下你们现在这个项目的

想到变形。能做出变形屋我在 MIT 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产品,能让建筑师的视野更加开阔,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样的思考角度?

状态,以及对它今后的期待和展望。

因为当时我在 MIT 的 media lab 上过一些课,它是非常强

请问 Movilla 的业主一般来自什么样的领域?

葛文俊——撇开国外的经历不谈,傻子才不学传统。我们可

葛文俊——顺着刚才那个话题说,Eberle 会选择我,跟我

调跨界合作的一个地方。在那里,建筑师、艺术家……任何

葛文俊——Movilla 有两个主要的市场方向。其中一个是

以将自己定位为要创造新东西的设计师,但要设计一栋房子,

做的实践有很大关系。其实 Movilla 以及我们工作室另外

人都能发起一个项目。我对这种跨界合作的工作方法非常喜

Movilla view,它是居住的建筑,主要用于酒店。酒店主

面对其中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能只有一到两个人,几个月

一两个创新的产品都是关注如何用可变的东西来适应环境,

欢,也有一些心得,所以回到中国我就迅速建立了一个团队,

要有三个逻辑:一是政策非常宽泛,因为它不属于房屋,而

的时间。这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么多工匠,有想法、有文

用非常有限的资源达到更多的需求。这个灵活可变其实就是

团队包括建筑师、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

是属于营地式的房车,所以它不需要满足建筑的指标。为什

化的人积淀下来的传统比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傻

Movilla 的精髓。一般大家都觉得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放在

等,把这个原型做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变型

么属于营地式房车?这跟我们的变形是有关的,而且通过特

得就像单细胞生物一样。打个比方,2016 年我们完成了武

某处,有一个基地的概念,但为什么建筑物不可以移动呢?

建筑的很多难题。比如由于 Movilla 的概念是俄罗斯套娃,

殊的设计使我们的建筑根本不需要地基。它的两侧是悬挑出

汉的世界木业大会展示馆项目,当时我们做了类似于荷叶顶

如果可以移动的话可以避免很多的浪费,或者是创造很多的

所以每一层墙体和屋顶都要足够薄,因为如果很厚,空间就

来的,对地基的沉降,有自动的调平去补偿。即使有的版本

的结构,主要希望给武汉人民提供一个夏季赏荷的地方,让

可能,这是一个底层的思想。但是做 Movilla 其实是来自于

会很小。这种很薄的,十公分厚的墙体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没有自动调平,也只是会稍微歪斜一点,而不会像普通建筑

它有足够的标识性,并且希望能够再现凌波仙子那种飘逸的

市场上一些直接的需求。我在 13 年的时候去纳木错湖,当

因为墙体需要复合保温和断桥,而且窗也必须做到十公分厚。

一样开裂。二是由于我们是全工厂预制的,所以能够控制成

感受。这么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跟传统的关系,我

时给我特别深的印象就是绝美的景观。但是晚上睡觉的品质

我们采取了一些非常创新的策略,比如在两层玻璃之间加一

本,并且达到非常精美的程度。三是我刚才提到的追逐旺季、

们选择这样具象的思维方式——虽然形式还是有一些抽象

特别差,感觉离我们人类文明非常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

层半透明的遮阳膜,在玻璃外面设置电动的遮阳板。窗户的

避开淡季的运营模式。我们通过旅游市场的调研发现,在某

的——其实我设计时也有很强烈的心理挣扎。在我们传统的

就问老板,老板的答复是淡季实在太长了,只有夏季能做三

高度在两米四左右,当电动推杆把它推出去时,会产生一个

一个区域之内,甚至一个省之内都会存在淡旺季互补的情

建筑教育体系中的东大,如果你做一个具象的东西,大家都

个月的生意。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做了相关调研,认

非常漂亮的的灰空间,像外廊一样,可以坐在下面躲避烈日。

况,按照这样的市场预期,去做钟摆式的运营,就能降低运

会觉得你是个很俗气的建筑师。但是我非常喜欢看一些博物

定季节性的旅游景点中高端的住宿,其实是空白的一个市场。

又比如电动推杆直径很大,所以我们把柱子设计成一个像反

营者的风险,并且让旺季的房源不那么紧张:这是 Movilla

馆,在里面你会发现古人毫不避讳地把艺术品或者使用的器

之后我有一次去新疆,碰到一个养蜂的人,他开着车带着他

过来的 Ω 的形状,把电动推杆藏在柱子中间,Ω 形后边有

view 主要做的事情。另外一个是 Movilla hub,是大家聚

具跟自然界的东西融合起来。比如乾隆爷有个荷叶笔觇,非

老婆大江南北跑,去追花期,他跟我说他一年就春节回一次

走线的位置。所有的空间都要相互拆借,才能把所有设备都

在一起的地方,主要是在城市空间中发展一些商业意图。比

常飘逸、漂亮,它比一般几何形的,所谓现代主义的笔觇更

家。我就说:“你们真辛苦啊,风餐露宿。”他说:“不辛

容纳在十公分的厚度之内。做这个项目相当于是一种研发,

如森马跟我们合作的线下体验店,还有我们第一个买家西门

加吸引人,那荷叶边还特别适合掭笔的动作。受到这种优美

苦啊,我跟我老婆很享受,为什么?就是我能享受最美的季

需要我们和工厂非常紧密的配合。在一起研发的过程中,工

子,把它做成一个移动的厨房。你能用一种非常便宜但是

的器物的启发,我开始思考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我觉得传

节,我在任何时候都看到花,所以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

厂中的工程师和工人都会给我们特别好的反馈。比如我们要

效果很好的方式去参加展会,不一定在室内,也可能是在

统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由我们生活中一些因素所决定的,文字

这让我受到直接的启发: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去追逐一些美景

做某种形状的柱子,如何去做它,用折弯还是焊接的方法?

shopping mall 前面的广场上面做一些产品的推销:这些我

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文字是象形字,也就是

呢?这样一方面避开淡季,能得到非常好的运营;另一方面,

我们会知道满焊一个东西会变形,但点焊又达不到强度的要

们都已经有应用了。

说我们书写的东西很多是在模仿自然。西方的文字起源于古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也能在最合适的季节,看到最美的景

求;我们会知道做成什么样的形式利于打磨,不同的焊接的

希腊语,古希腊是第一个有字母的地方,后来西方的文字都

色,避免一房难求的尴尬。后来我们就考虑做 Movilla,当

方式对应的里面的应力状态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对于建筑

是字母。所以西方人习惯于用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考虑问题。

时最简单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移动的建筑物,但大家知道,

师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经验积累过程。

31

筑研——在建筑实践中,您是怎样看待传统这个问题?国外

所以中国人比西方人要具象很多。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们是

32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世界木业大会展示馆,武汉 / 堂朔空间

中国人,为什么要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思维方式呢?另一方

筑研——最后一个部分是关于感悟,您当前在建筑实践中遇

筑研——希望您为我们建筑系同学的专业学习提供一些建

但是能下这个决心,往这个方向走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背

面,当时我们决定做一个类似荷叶的形式,其实是希望下雨

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应对的?

议。我们当中也有一些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您作为学长有什

后的原动力其实是非常困窘的一种状态。因为有些钱根本讨

堵车的时候能见到一种奇景。因为它屋顶很大,所有的雨水

葛文俊——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我经常说希望达到的一种境

么样的心得能与大家分享一下?

不回来,你忙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这时候就穷则思变。你

会汇聚在最低点,然后汇入这个荷塘,类似于雨打荷叶的戏

界:洞悉人性,直指人心。洞悉人性就是我要做什么东西;

葛文俊——对于咱们东大的学子来说,我觉得首先要掌握好

一定要经历过逆境才会非常冷静地思考你到底要做些什么,

剧化的效果,希望能够体现荷叶的柔美、轻逸的感受。关于

直指人心就是我想做的东西能够做出来,别人一眼就能明白:

基本功,多训练自己图纸、模型和对真实场景的想象,这三

你到底如何突破现在这种不利的境遇。这是你为别的公司工

如何体现,有个东西启发我,就是传统中国园林里亭子的飞

这是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投入进去的

样东西一定要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另外我希望同学们能够

作时很难体会到的。创业之后,所有的决定都是你去做,所

檐。飞檐是要模仿鸟飞翔的感觉。飞檐是如何能达到这一点

东西比起做一个建筑要大很多,因为做建筑最多输一个投标

开拓眼界,葛明老师当时给我们开过一个书单,在我们的

有的后果都是你自己承担,你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处在

的?其实是后边一根梁,前面一根梁,梁上面有个叫撩檐枋,

或者一个建筑做得相对失败一些,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

Movilla 的公众号上面应该能找得到。对于创业,我觉得要

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状态——就像一艘小船,在大海里航行的

把檐用椽子给撩起来。因为椽子是很小的木作,细密而且均

如果我们在创新创业这个市场失败的话,投入的就是好几年

看每个人的个性,很多人觉得要积累很多经验再去创业。我

一种状态,你会觉得很无助。但就是这样的无助会让你非常

匀。在撩檐枋的帮助下,一系列的椽子就让整个屋面的结构

的生命或者我们好不容易留下的一些积蓄,代价很大。所以

觉得其实都可以,各有各的好处。我最初决定做 Movilla 的

冷静地去思考,你具体航行的方向是什么,拿自己的主意。

能够很诗意、流畅地向上,没有任何顿挫。我们就把这种传

我们要用一种机制去防止这种失败的投资,这就回到我开始

原因,有一半是主动的,有一半是被动的。在创业的时候你

统的智慧和几乎同样的建造逻辑用在我们的建筑里面。

说的在 MIT 的感悟:我们任何一个设计上的判断,都是基

会发现市场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建筑师的设计费很

于客观严密甚至非常复杂的调研和数据处理,甚至是用大数

低,也很难要过来。这就让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去控制设计,

据的方式来处理,从而得到一些结论,来验证我们之前的假

控制的方式就是自己做一个产品,自己拿主意来做一件事情。

设是否正确。

33

34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范 久 江: 做 设 计 的挑战是突破自己 记

张浩然

王鑫 赵赫男

会。他给的书单大多是符号学、现象学、语言学,结构主义

样的感受?

人类学等比较形而上的一些经典著作,也会有一些卡尔维诺

范久江——我之前在 GOA 也带过很多实习生,但运行一个

之类的小说。开始大家都很难读进去,但读书会上他的点评

独立思考的团队做项目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有小伙伴协助

以及大家的讨论,能够让我慢慢进入这样一个语境,再通过

你做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事情,这种感觉很棒。但同时,要自

作为助手接受王澍先生在实际项目上的言传身教,逐渐理解

己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仅仅是设计,运营、人员、分配以

他的一些设计观念与形式倾向背后的依据。

及与业主的沟通都成为需要处理的事情。所以我们同时可以

如果说葛明老师的“概念设计”课程帮助我掌握设计的

P

R

O

F

I

L

E

范久江,久舍营造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师从王澍教授。2017 年获 Domus“创 意青年 100+”称号。

筑研——我们都了解到您有在东南大学求学的经历,这段求 学时光对您后来的专业实践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印象深刻的 事情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吗? 范久江——在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父亲就教我用有限的几 种形状的积木搭成各种高度的小房子,我经常一个人一搭就 是半天。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已经开始对原始的建造活动产 生了兴趣。 我是 2001 年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的,高考分数在当年 是东南全校第一名,进校就拿了校长奖学金,但其实对于建 筑到底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楚。进入东南的前两年,我的玩心 很重,基本没有好好去学建筑,甚至连系里的外文图书馆都 没有进过。我也曾在设计课上私下问过单踊老师,想要做好 设计,到底要不要看很多书。他告诉我,看很多书有好也有 坏。这句话我咀嚼了很久。 虽然那段时间不太勤奋,但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搭积木培 养的空间感还在,设计课的成绩都还不错。鲍莉老师带的图 书馆设计还入选了当年的全国优秀学生作品展。我记得当时 葛明老师利用暑假时间带我们为了这个展重新排版制图,我 还因为暑假急着回家玩而不太配合,被葛明老师教育过。结 果大四还努力想选他的概念设计课程,很是尴尬。 从进校开始,我就能感受到东南建筑优秀的学风传承, 老先生们的传说也在宿舍里传播,身在其中一定会受到影响。 比如同学们出门都会带着卷尺,遇到一些与身体相关的构件 也会拿出来量一量。后来随王澍先生读研的时候,有次园林

35

进行的项目很少,几乎大部分项目都因为时间原因拒绝掉了。

具体操作方法,我觉得可以用“观念营造”来概括王澍先生

但我们也开心的看到,渐渐有些业主,因为认同我们的理念

对我的影响:每一个作品都应该是一个作为形式的观念。

和信任我们的能力,愿意等我们的工作档期。这在商业设计 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实习,几个研究生同学坐在沧浪亭门口的折桥上,比目测桥 的宽度看谁最准,我甚至可以报出一厘米都不差的数字。所 以在东大读建筑,即使我这样一开始很不自觉的学生,也潜

筑研——以工作经历来梳理的话,您曾经在建筑工作室工作,

移默化地打好了夯实的基础。

后来又在 GOA 工作,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两个不同的

筑研——工作室初创期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怎么样应对

环境下您的建筑实践心得吗?这两段职业生涯对您后来的创

的?自己运作一个团队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业有什么奠基性的意义?

范久江——初创期间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如何把项目顺利的推

筑研——您刚才提到了老一辈的影响,也说到了葛老师的影

范久江——在王澍先生的业余建筑工作室,我是以类似学徒

进下去。最开始我是光杆司令,从 GOA 出来成立了久舍营

响,我们现在的研究生阶段也有葛老师的课程,他让我们阅

的身份参与王老师的项目。那时候的心态完全是我要学,我

造工作室,当时手里只有一个民宿竞赛中标项目。几万块的

读大量的书籍,确实开阔了我们新的视野。

想要知道他的作品背后的思考过程。结果这种对思想的追问,

奖金,建筑和室内都要做到施工图深度,现在听起来简直是

范久江——葛明老师是本科阶段影响我最深的一位老师。我

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与外部世界相处的方式。我开始从经典

天方夜谭。而且面对的是一系列“业余”的业主甚至施工人

在大四有幸选上了他的“概念设计”课程。高强度的讨论与

的山水画中看到传统文人美学中的理想世界;开始理解传统

员,这是一个和商业地产完全不同的情况。设计院面对的可

思辨把我对“设计”的兴趣极大的激发了出来。他让我认识

工匠体系与材料体系如何共同运作;开始读懂童寯《江南园

能是一个甲方设计师团队在指导你。自己创业之后,你要向

到设计不仅仅是形式的直接操作,前期概念的反复讨论与推

林志》中眼前有景的深层含义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后来思考

甲方提出自己的意见、方向,然后让他来判断是否合适,因

进,可以让形式从迷雾中逐渐清晰。

的出发点,也是自己成立工作室后作品的一些价值观立足点。

为你自己是专业人员。从一开始不愿意去做判断到后面你需

在 GOA 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实践,王澍先生的工作室叫“业

要自己带着甲方把一件事做下去,这个阶段其实是我自己一

筑研——相比于东南大学,中国美院建筑系的教学有什么不

余建筑工作室”,而 GOA 是一家相当专业的商业设计公司。

个角色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自主性的,

同?您感触最深的是哪些方面?特别是王澍老师对您有哪些

刚到 GOA 时我几乎已经忘记如何做设计,当时对于这样一

你要积极的面对。我的适应能力还算强,这个过渡很快就过

影响?

份工作我适应了很久。之前在王澍先生那都是在协助他用作

去了。

范久江——我没有在中国美院读过本科,两个学校教学的不

品表达观念,是为自己做设计,或者说希望通过作品激发思

下一个阶段就是怎么样聘请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是挺困

同可能没有发言权。但两所学校学生的作业是差异巨大的。

考;而突然面对市场上的看不见的“客群”,这种转化是脱

难的,我现在招人就非常困难。这个阶段我要对我自己做的

前些日子的美院建筑学院成立十周年教学成果展,我去看了,

皮般煎熬的。但最终我在 GOA 呆足了四年,做过商业、住宅、

东西有所控制,这个控制不是我要做哪些不做哪些,而是我

其中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东南完全不同。我们基本上还

酒店、综合体等多类型等项目,经历了从开始的策划方案到

要控制每个项目成为一个能够表达我想法的东西,所以你要

是受传统的巴黎美院体系与 ETH 模式结合的教育,而美院

施工图,从材料选样到施工现场配合这一系列的事情。通过

把自己的思想灌到每个项目里面花的时间是非常长的。项目

的本科生接受的教育,是从画现象素描和材料训练等实验性

这四年,我对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如何运作有了比较完整的了

地块面积又很小,收入也比较有限,在有限的收入巨大的付

课程开始的本土建筑学。某种程度上,我们是直面概念的,

解,对如何面对市场需求也有了一定的经验。而这些,都是

出的前提下,如何吸引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完成一件事,这

他们是直面材料的,这也是王澍先生创立的本土建筑学与西

我现在可以独立操作一些项目的基础,对我来说同样是非常

个是非常困难的。前十年是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期,所以大量

方建筑教育的明显差异。

重要的。

的设计师是在这个环境里成长的。其实中国的实验建筑或者

跟着王澍先生读研,我基本上是以学徒的形式在他的工

独立建筑发展的不那么乐观,但现在我觉得这个时机已经到

作室边工作边学习。他基本上不会给大家上正式的课,大多

来了,因为房地产业开始进入一个正常态,地产商对设计的

是布置一些书单让你阅读,然后隔一段时间有一次读书交流

筑研——您之前是员工的身份,现在自己运行一个团队是怎

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私人业主的出现,国家对于土地的政

36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筑研——感觉像您这样的建筑师必须是一个全能的角色,对

频的原因。很多的问题是通过视频反映出来的,而且用视频

于大部分想创业的人来说首先的顾虑可能也是这个(自己能

来表达自己的作品会更有份量。

力不足)。 范久江——这个是可以培养的,但要做好心理准备。他面对 的事情中设计可能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设计者来说

筑研——有的建筑人们总是看到它的一个立面的照片,有时

设计又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工作都是为了把这个设计做

会惊讶于突然发现的它的另外一个面并不那么美好。其实它

好,这个是你要抓住的重点。不能最后疲于运营,把精力都

完整的状态也并不完美,大家喜欢从特定角度体现它。

花在多接项目上,那会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一开始要有自

范久江——对,其实光靠照片来反映一个建筑造就了很多照

己的定力,要知道精力应该花在哪里,这个比较难把握。

片建筑师。他会把很多不好看的东西都放到照片的背面,这 个其实是照片时代所反映的内容。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视 频慢慢变成一个主流的表达形式。所以建筑的形式、设计方

筑研——杭州径山精品酒店可谓是刷爆朋友圈,可以跟我们

式都会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而进行微调。

聊一聊关于标题《这个项目竟把不懂设计的业主培养成了设 计师》的故事吗?这个项目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怎样解决 的?

筑研——您当前在建筑实践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

范久江——业主是杭州日报的一个编辑,当时确定了与这个

是怎么应对的?这样的挑战具有普遍性吗?

杭州日报项目的合作关系以后是他来和我对接的,所有的工

范久江——做设计有挑战,做工作室有另外的挑战。做设计

序都是他来负责。那个业主自己做过民宿,也有一定的施工

的挑战其实是如何突破自己、突破王澍先生对自己系统性的

经验和现场管控经验。他对设计师很尊重,知道设计的价值

影响。其实我每一个项目都在突破自己,都是在前面的思考

所在。在设计过程当中他有一些自己的考虑,比如成本和工

上更进一步。如果项目类型比较接近的话,就会去找一个新

期,在这些问题上也产生很多的碰撞。我会在过程当中告诉

的破题点,发现新的问题,肯定会比上一次进一步。所以每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付出这个代价,为什么要在这

次应对新的问题反而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事,

些地方花精力。大部分时候是这种沟通,是我在给他上课。

也是让大家兴奋起来的点。比如说有些项目我们会在城市当

这个项目其实积累了我与非专业业主的沟通经验,在后面遇

中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营造山水园林;有些项目会让现代

到一些问题时知道了该怎么样应对。

的形式和原有的村落形式产生些一些时空上的对话或者文化 上的延续;有些项目是在极小的空间里把层次做丰富。我们 在上海的一个木工坊的项目就是在一个在极其有限的空间

◎径山精品酒店,杭州 / 久舍营造工作室

筑研——我们了解到您喜欢拍纪录片,曾经拍摄过青之坞茶

里,把空间做得极其丰富的案例。它会有一定的隐喻的概念

田微纪录片。拍片,或者说电影对您的设计有怎样的影响?

在设计里,比如“木工”在“上海”,两个词对比起来有一

范久江——我对电影是很有兴趣的,本科时候几乎每天晚上

种强烈的穿越感。我们的应对是做一些下沉式的设计,获得

策变化,表明在乡村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是建筑师施

都会在宿舍放一部电影,都是选择一些比较好的片子,各个

了两层的空间,把主要的操作区放在下层的空间里面,在上

展抱负的一个机会。

宿舍同学汇到一起来看。导演的工作和建筑师的工作非常接

方做出一个像考古现场的跑马廊,营造一种看考古工作者在

不仅是乡村建筑,很多城市空间的更新也在进行。因为

近,是一个统筹的主导性工作,不是靠一己之力就可以把一

地下挖东西的那种现场感,历史也这样被呈现出来。每一个

前 30 年的建设都是比较粗放的,到现在前 30 年模式的症结

件事做成的。比如说建筑师需要要整合一群人去完成一个共

项目的挑战都不尽相同,没有什么套路可言。但每一个项目

已经开始暴露出来,很多空间是非常消极的,包括街道空间

同目标,和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水电工程师,还包括

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对固有思维的反思。

和一些建筑内部的空间。我觉得独立设计师的春天刚刚开始,

和业主、材料商、政府各个环节的人员打交道,才能达到最

未来是向好的,就看大家能不能发现这个机会,或者说愿不

终目的把设计做成。建筑师是用空间来说话,而导演是用一

愿意去把握住这个机会。现阶段大家对于设计的价值认知还

个视觉文本说话。有一段时间建筑师需要用拍照片的方式表

筑研——当前我们的建筑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建筑师也

没有那么高,特别是普通老百姓会觉得设计还要钱吗?这需

达自己的作品,但是照片往往是一瞬间,而建筑是一个带有

面临着困境:专业的创造革新似乎迟迟没有进展,建筑日趋

要一个阶段去培养(他们的意识),可以明显看到的整体趋

时间性的四维空间。特别是园林,你如何用照片来表达园林?

复杂,建筑师的智慧看起来却似乎不及前人了,所以这个群

势是越来越好的。

这是很难的。而视频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带有时间性的、多

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站在实践的角度,您怎么看待这种困

画面的一个表达方式,这也是我每一个项目都坚持拍一些视

境的产生,它与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建筑专业圈层内部有什

37

◎万科未来城示范区,徐州 / 久舍营造工作室

么关联? 范久江——这个问题我就从参数化或者 BIM(建筑信息模型) 切入。首先,建筑技术上的创新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基 本上大型设计院才有能力支撑这样的创新。对于建筑学上的 创新可能正是我们这样的小团队更能有突破性进展。因为我 们做事有点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大家收入本来就不高,所以 不会在经济方面顾虑太多。创新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 件事情,而且我们没有拴住自己的枷锁。所以你说的困境我 觉得是分角度的,在大型设计院中的困境和我们的困境不太

38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Uwe Al trock:中国和欧洲在 城 市 更 新 中的实践和教学 记

张浩然 武玥 刘天策

常胤 傅瑞盈

一样。 参数化是一种工具,是解放人劳动力的工具。但是对于 建筑学范畴的再突破是需要靠人的思想,而不是靠工具的变 更去实现。我以前工作的设计院也要推广 BIM,Revit 参数

P

化统一平台的协作,但是对于大院来说,它如何能够拿出一

R

O

F

I

L

E

Uwe Altrock,德国卡塞尔大学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学院、城

部分精力和财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我了解 BIM,Revit 都是

市重建与城市更新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期需要先做大量的基础工作,这个技术工作谁来做?只有 通过政府层面的要求,比如规定最后所有的报建都用 BIM 的方式来进行,那才可能会反加给设计院压力来做这样的事 情。所以这样的困境可能不是设计师能够独立解决的。

有很多发挥的余地,我们很谨慎地对待旧城。像在中国谨慎 地更新再生旧城是很难看到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不过德 国城市再生的历史结果也总是会导致更昂贵的房子,甚至更 糟糕的情况。人们不尊重原有的当地社会结构,更新破坏了

筑研——Altrock 教授,可以给我们简短地介绍一下前沿课

邻里关系,社会联系纽带被剪断。所以我希望中国在对城市

程的教学方法吗?

系统进行再生更新的时候能尊重当地人文历史、社会结构和

Uwe Altrock——前沿课堂有点像一个很小的学术工作室,

邻里关系。

我们尝试着去联系来自德国或欧洲的演讲者来教学。我来了 筑研——您想对我们的建筑系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提哪些建 议?对有志于自己创业的建筑专业的学生你有什么“过来人” 的建议可以分享吗? 范久江——如果要给同学们建议,我觉得学生时代不仅要了

◎ M.Y.Lab 木艺实验室上海店空间改造,上海 / 久舍营造工作室

南京后,我认为南京学生学习方法很传统,很多工作都在很 短时间内完成,我注意到这样学习的最终结果是有时候学生

筑研——所以您认为社会结构和邻里关系对您来说是很重要

只把焦点放在专业方面,没有时间去学习其他的更大层次的

的?

东西。

Uwe Altrock——对,是的。即使是形态结构也好,更大尺 度的结构也好,都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就好比北京胡同地区,

解建筑,更要了解人。 另外我其实也不算创业的“过来人”,我并没有觉得自 己是在“创业”,只不过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做比 较理想化的事情,而且尚且不知道是否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 得走着瞧。但是我觉得对于一个怀揣建筑理想的人,首先必 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然后慢 慢积累所需要的能力。同时也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 什么。

还保存有很多以前的比如流动空间,但是它也已经不是原来 筑研——根据您在德国和中国的教学经历,您觉得中国学生

的胡同了。我能理解有些东西消逝是必要的,但是像一些宜

和欧洲学生有何不同?

人的小尺度空间应该得到保留,历史形态结构也应该被尊重。

Uwe Altrock——我认为没有很大的不同。在德国,建筑学 的学生和规划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建筑学生在晚上工 作,规划的学生会说得多做得少,而建筑的学生做得多说的

筑研——您也提到了目前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城市

少。但是在中国,学生会一直不停做到课程结束,也许这就

密度变得越来越高,这类似于一些西方城市。我们都知道现

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在中国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域环境,您认为中国现在有什 么优势,和那些西方城市相比又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Uwe Altrock——这取决于你问的是谁了,对于规划者来说,

筑研——我们了解到您的研究主要包括旧城的更新与改造,

你们有更容易的建设环境,强大的国家实施力量使你们的规

从德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前沿经验呢?

划更加容易,规划实施也很容易。在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的

Uwe Altrock——我们总是要弄清楚的是邻里的社会结构、

规划者真的很嫉妒你们有这样的环境,可以如此快速地把设

形态结构,抱着谨慎的态度对待它们,然后找到谨慎的解决

计的东西实施,但是你们有时忽略了或者不尊重以前这个区

方法,我们必须尊重原有社会结构与形态结构,我们是受其

域的结构与状态。当提到可以容纳很多人,我们的系统相比

约束的。在德国及其他欧洲地区情况非常不同,我们通常没

你们比较小,你们若以兼容的方式发展可能无法容纳那么多 人。中国城市系统的优势是,一些中国城市创造了紧凑型城

39

40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市,通过减少气体排放,更少的个体汽车交通,使得城市有

其实 1831 到 1945 年或之后也有很多不错的建筑。你应该

筑研——在整个再生计划的过程中,你有遇到什么局限吗?

化了,比如下沙村和岗厦村。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你对

更多能源可以消耗。

尊重这个地区的历史背景,有些东西需要被关注被放大,虽

Uwe Altrock——没有,我觉得组织得挺好的,感谢深圳的

于中国传统村落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它们是否会被商业化、

然不代表你要保留所有的东西,你可以保留一些不同时代的

城市更新办公室,特别是在处理乌镇区办事处的事务上,他

逐渐消失或是有其他的命运?

建筑,不能让所有的东西都丢失了。

们提出了又强又好的策略。让城市进入计划的中国经济崛起

Uwe Altrock——在历史的语境下,当我在研究欧洲城市更

并运行得不错。我不清楚所有的细节,但我仍会说他们的策

新的时候,或在研究快速发展的国家比如土耳其正在发生的

筑研——您认为中国城市目前面临什么困境会阻碍城市再生 更新的进程?

略确实不错。话说回来,我们在研究中从来都不会有正式的

事情,我发现这总是开始在规划者或国家尝试快速发展建设

Uwe Altrock——如果更新再生是基于拆除,毁坏,迁移,

筑研——您之前的讲座提到了,城市化的村庄在城市更新过

局限,但确实会有非正式的局限。第一个问题是语言障碍,

的时候,而在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许多问题。在最后,更新会

产生盈利利润,我认为这很依赖以商业利润为主的项目,虽

程中是一个困难的问题。采取开放空间的策略可以让更多人

我的研究助理是汉学家,所以她能说流利的中文,也可以与

根据很多不同的策略、位于不同的位置、建于不同的时代、

然我不喜欢,但是在中国如果人们不能赚钱那很难找到方法

使用公共空间,根据这个我们想要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

一些研究生一起编辑采访,然后由研究生整理总汇并完成记

村落和社会环境等等,使得它们有所区别。这是我对珠江三

来建设重要的文化项目或者公共建设。在欧洲,如果你有公

题是怎样重新安置这些城市化村庄的原住民?除建造公寓将

录。有些人会专门来看她半年一次为期十天的研究,但我们

角地区的一种观察,但并不意味着不再有商业化或拆除。或

众集资,就得缓慢建设、谨慎建设,一些美丽的文化环境都

他们“扔进去”这样的普通方式外还有其他更好的安置他们

却很难了解所有的资讯与理解所有的复杂性。虽然我的研究

许长远来说,拆除还将成为趋势与主导,但我们发现石牌村

是基于市民的参与。我在宏村有一段很有趣的经历,这是世

的措施吗?

助理有很好的观点,但语言障碍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第

在广州的珠江新城在各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

界文化遗产,那里的中国传统学院是有很长历史,但是现在

Uwe Altrock——你所说的城市化村庄的原住民,指的是农

二个问题是去接近重要人物,因为在欧洲与美国都是没什么

人们可以在附近居住。拆除石牌村是非常愚蠢的,因为每个

是虚假的建筑,我们没有考虑得很合适,也许是只是想要它

民还是外来人?

区别的,一见面就能够跟重要人物对话,但在中国,你需要

人都总得需要它,所以村子本身和周围的新建筑就有着某种

结构好看或者满足旅游,这也许是受大量虚假建筑存在的环

筑研——都有。

坐下来吃很多顿晚饭。无论如何,这是事实,但我们有六年

共生的关系。在下沙村,随着时间过去,村子已经有一部分

境影响。一方面这很好,人们可以欣赏这个美丽的村庄,而

Uwe Altrock——如果是农民的话,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会

的时间进行深度合作,长远而言我们还是可以见到一些重要

被拆除或改变了,但还是那个原因。所以,我认为下沙村的

且这是让村民赚钱的成功的主意,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村民

找到方法的,因为他们有深厚的社会关系,而且会有谈判会

人物。我的研究助理好几次会见村长,就是为了解释一个在

未来将会更加复杂,并发现出新旧结构的共生。或许一些旧

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也

有保障。但是如果是外来迁移的人们呢,年轻家庭刚刚开始

广州火车站附近的合作项目。她代表我与村长有过广泛的会

的建筑还会被保留,或许部分会被重建,而较好的策略是部

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城市的更新问题。

建立他们的社会关系,你需要以相似环境去安置他们。正常

议,真的很有能耐。村长能够从其他人获得有许多资讯,比

分整治部分拆除。随着时间过去,我们会看到很好的结构多

来说,你要更新一个村庄,需要和每个居民沟通,拆除房子

如城市规划或城市更新办公室。但是为了见他,我们花了五

样性,依据其位置、其村长的才智、其政府的效率、其经济

做公共空间是必要的,但是你要放缓你的更新步伐,要一步

年的时间,才有机会坐下来聊一下午,然后吃晚饭。最后,

效益等,其多样性会逐渐增加。

筑研——我们知道您在广州省恩宁路指导一些学生做关于珠

步去做,要等居民能接受,比如也可以考虑在附近给他一个

还是凑效的,进行的挺不错。当然,时间总是局限的,到最

江三角洲的一些研究,根据您的实践与研究,您认为城市规

类似的房子。

后有许多资料我们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整理。这并非是

划者尤其是本科学生应该更关注什么方面?

筑研——第二个问题是在下沙村的开放空间更新计划中,为

受到政府或公众的限制,而是其他局限,但让我感到惊讶的

筑研——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欧洲难民。欧洲的难民问题引起

Uwe Altrock——一件事情是,中国的城市再生以往常常看

什么现状只有立面和露天广场的地面被整修?你们的研究中

是,我们在广东省规划和城市更新办公室、深圳和一些其他

了全球热话与关注,而德国是欧盟中最大的难民收容所。从

起来都是个人项目,我们在广州发现的许多有趣的发展就是

是否会受到政府与公众的限制?

地方都找到了非常开明的专家。

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你认为难民将为欧洲城市带来什么样

这样的。总的来说,像比较小的或微更新这样的项目,邻里

Uwe Altrock——实际上,现状只有立面被整修是存在误解

的挑战?

或当地居民是应该牵涉其中的,我认为基于地区的方法会让

的。当然,我在前面说过,那些房子很呆板。他们有许多修

Uwe Altrock——这个问题并不是规划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我们不依赖于对一个地区的大动作,我觉得微更新应该是有

建的措施在不同的阶段,在建博物馆、在升级开放空间、在

筑研——根据你在珠江三角地区的城市研究,当提及城市更

由于欧洲的人们害怕难民,他们会经常说难民是恐怖分子,

好的前景的。但是我在恩宁路了解到的现象或者中国其他地

整治游泳池、在重建运动竞技场、在为不同的演唱会带进舞

新与现存城市规划的矛盾,你认为城市规划人员面临最大的

但实际上并不是,难民几乎不识字。所以恐怖分子的问题是

区也会有的是,人们只想让所有一切流逝,他们追求赔偿、

台、在建一个地下停车场。所以,那儿有一大批不同的措施,

挑战是什么?

独立于难民问题的。在德国目前的政治中,真正荒唐的事情

想获得一个新房子,他们渴望变得富有。虽然像恩宁路这里

而我们在以位于购物中心的高层大楼来发展工业区域。我认

Uwe Altrock——我们略微谈及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要让大

是右翼分子、保守党、AfD 政党开始主导政治言论,他们由

的房子已经有 80、90 年这么多久了,但是仍然有历史价值,

为,在与其他中国南部的城市化案例对比下,下沙村的更新

量的人安居,局限的空间是最大的矛盾。空间、面积、平面

于害怕政治气氛的变化而破坏一些更睿智的政策。最著名的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市更新不应该停止于某个历史宣告

计划(我刚展示的案例)是非常复杂的。我发现它很有趣,

布局,这些都是多么的值钱,以致城市更新的方向偏好巨大

政治局面是唐纳德·特朗普,他正是那样所导致的结果,人

的时间节点(比如这个社区到这个时间就该结束了,该换成

它允许了逐渐的适应,但当以建筑案例来说,那些对抗西方

的建筑、巨大的开发商等等,但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希

们只是害怕墨西哥人、害怕恐怖分子。所以,政治形势真是

新的了),可以用一些新建筑或历史性建筑来更新这个地区,

的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努力。我认为这是可行的,因为它踏出

望你们可以缓解这个矛盾。

变幻莫测。会讲话就可以主导政治言论,恐怕类似的事情也

你需要去发现这个地区的历史故事。我不知道在中国是不是

了第一步。

会发生在德国。幸运地,我们是挺安全的。而当回到城市规

一样,在德国,1831 年德国形成了一些传统风格的建筑, 人们觉得 1831 年之前的东西很棒,其他年代的都被忽视了,

41

划时,问题是复杂的,但最困难的问题是把难民安顿好。无 筑研——你刚才提到过一个现象,就是一些村落已经被商业

论如何,快速地建造房屋和同化他们。当你要建造得快,你

42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Kl aus R. Kun zman n : 浅 谈 中 国 城 市 发展战略 记

张浩然 武玥

张浩然

总是会建独立的、新的社区,然后却限制了同化。要是想同 化他们,就要把他们留在社区,但这意味着会很难建造好的 公寓。所以,我们在几天前准备了一个电视记录片关于不同 的策略,而且有不同的基地。在东德,空旷的军事基地只是 收容难民,而在其他地方比如远离城市的乡郊,由于他们害 怕,所以会同化留在军事设施中的难民。然后是另一个在汉 堡的案例,他们建造得快,但又新又好的社区却排拆难民, 不提供难民住宿、工作和任何东西,这也使得难民难以被同 化。接着他们提出另一个案例,在整个城市中分布增加建筑 体量,因此难民不容易被发现而且能够很好地被同化。这是 理想化的,要加建房子到各个地方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我 们还不确定哪种策略是最好的或者能被采用的。

P

R

O

F

I

L

E

Klaus R. Kunzmann,1942 年出生,在慕尼黑技术大学学习建筑与 城市规划,并获得博士学位。 1971 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获得 规划方向 Ph.D。从 1974 年到 2006 年,他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规

筑研——最后一个问题,你对我们学校的高级课程有什么建

划学院的教授。

议吗?你可以只谈教学方法或学生参与度。

筑研——在刚刚结束的中国 2017 年“两会”上,中国政府 强调将继续大力推进创意创新产业的发展。我们注意到您对 如何在城市和区域层面上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进行了多 年的研究并出版了《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这 本书。您是如何看待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城市的建设这二 者的关系,以及创意城市在中国的发展? Klaus Kunzmann——首先,我曾写过两本关于创新城市

Uwe Altrock——实际上,我并不是很了解这个学校。

筑研——除了为中国学生授课,我们了解到您在德国及其他

的中文书籍,这本(《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

筑研——可以说一下你的请求。

欧美国家有着 30 多年的规划教育经验,并且是“欧洲规划

是其中的第二本,第一本是我和一名清华大学的教授合作完

Uwe Altrock——我的请求当然是使学校国际化。我看到许

院校协会”(AESOP)的创始人和首任会长。结合您的教

成的,于几年前发表。我也写过很多德文的关于这方面的书,

多学生可以讲很流利的英语,却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学经历,您认为中国和西方规划教育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

不过没有翻译成中文。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我在创意城

这是因为中国的思想还不是十分开明,德国的情况亦然。这

面?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

市这方面研究了很多年,但是德国对于创意产业的概念和你

也是对国际化的一个挑战,但我认为在国际性的比较中,并

Klaus Kunzmann——首先,欧洲不同的国家有着很多不

们中国的有些区别。在我们看来,创意产业是主要用于提供

不是一定要去拷贝好的解决方案,但一定要从某处获得灵感。

同的教育模式。德国的教学和法国的,和意大利的并不一定

创新的产品,服务,手工业,软文化以及音乐,剧院,电影

我的意思是,城市规划作为建筑的延伸,它不像数学一样有

相同,因此我的答案里一半是针对欧洲的,另一半是仅仅针

等娱乐项目的,我们是在文化上实现“创新”,但是在中国,

公式,而是靠积累经验来做出好的设计,这意味着要出国,

对德国的。那么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接下来要说的是针

他们误会了“创新”的概念,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方式,你去

最大限度地收集所能获取的东西。我想这对你们学校是挺重

对德国的情况,最主要的区别是德国的规划教学有两种类型,

到上海就能明显的感受到 , 所有的创意建筑都成为了购物中

要的。

一种是和建筑学以及地理学相关的,另一种是独立于其它所

心,他们还称之为创意中心。因此,在中国,有着各种各样

有学科的。我所在的学校所教授的规划课程与建筑学无关,

的方法来实现创意产业的发展。如果你去其它城市,你会发

仅仅是培养规划师的。因此我们的学生不是建筑师,他们是

现科技公园,展示一些软文化发展,他们也称之为创意的。

规划师。本科教学 4 年,研究生教学 1 年。他们并不学习城

这其实有点拘泥于细节了,其实这并不要紧,这些创意活动

市设计,而(你们)这里的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和城市设计。

大约占到当地经济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基本超不过这个

因此这是最大的区别所在。但是如果你看意大利,你会发现

数。当地政府想要做的是促进创新产业,我觉得你们的政府

很多专业教授规划的学校会教授建筑。然后说他们培养出的

只是想促进更多的商业发展。一个城市本身并不能说是有创

建筑师不仅仅知道“一个房子怎么建”,还知道“两个房子”

意的,或者说一个城市总是有创意的。昨天我听说有一个城

甚至“三个房子”怎么建。这些是建筑师,是城市设计者。

市叫做“龙虾之都”,这个名字很有创意,因此可以说在吸

但是许多建筑师会宣称他们无所不知(笑)。这就是最大的

引游客来吃龙虾的方面他们是极具创意的。

区别所在。规划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通讯发展,经济、环境、

43

交通之类的物质环境以及社会管理的发展都有关系。所以这

筑研——欧洲的难民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持续讨论与关

和传统的建筑学教育有所区别,更多的和执行有关。

注,德国也是目前欧盟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站在城市规划

44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的视角,您认为难民问题会给欧洲的城市带来哪些新的挑

筑研——那么您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

筑研——目前中国的大多数规划都是政府在政策层面推动

比房屋的技术细节更加重要。但是我感到你们缺乏社会学知

战?

Klaus Kunzmann——当开发新的区域的时候应该结合科

的,德国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是否会通过一些方式吸引民众、

识,并且对人的关注也相对缺乏。你们建造大型的建筑,大

Klaus Kunzmann——住房、工作以及社会文化冲突都是

技基础设计。通常建造一座城市耗费巨大,所以你们必须要

媒体等其它民间组织的参与?

剧院,超高层等等,以及大量空空如也的公寓。

问题。因为这些难民是穆斯林,而大多是欧洲人是基督教徒。

考虑百年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几十年。通过工程师参与到决策

Klaus Kunzmann——当然。我们有社会服务系统,意味

类似的问题会发生在学校,社会,因此是比较主要的问题。

来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

着居民,媒体组织,非政府组织都会参与到决策当中。媒体

规划者们只能在政治的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其

有自身的权利来表达观点,所以当政府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

筑研——我们关注了太多建筑表层的东西。

它方面是许多人将这些难民看作恐怖分子,因此增加了更多

候,媒体总会唱反调。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很不同。特别是

Klaus Kunzmann——是的,你们专注于立面,装饰,设

的警察,增加了安全保护以及视频监管,这些都属于对城市

筑研——所以您认为我们的决策者应该深度思考城市问题?

在德国,我们有中央政府,联邦政府;然后我们有州政府,

计但是较少关注功能和使用,不关注人们付出代价而关注的

发展产生的影响。社会文化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

Klaus Kunzmann——这些城市设计通常都没有考虑这些

然后是地方政府。政府不是一个单独的含义。中央政府制定

东西。比如有一群生活在乡村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和牲

大多数难民都是带着孩子来的,这些孩子们不会说德语,因

问题。因为你们很少考虑表面之下的问题。比如我们需要为

联邦政策,他们的工作与地方政府没有交集。我们既有自上

畜。然后有人来拿走了他们的土地并把他们安置在公寓中,

此他们先要上学去学德语。其实这个问题对一个来德国上学

一个卫星城做规划的时候,我们的工程师会参与讨论相关的

而下的政策,也有自下而上的政策。这是政治决策的背景环

比如,30 层。所以他从地面上一下子跳到了 30 层楼的空中,

的中国学生来讲也会面临类似的,即使他并不是一个难民。

问题,我们必须在开始建造房屋和任何基础设施之前与工程

境。并且我们有在这三个层面的政府的选举。地方政府相对

他没有了他的土地和牲畜。他们能干什么呢?看电视?打

他要适应不同的食物,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我们的法律规

师做深入的讨论。

独立于中央政府而且他们有资金。因为在中国,资金总是从

牌?关键在于,这个过程,在欧洲花费了 300 年,而在中国,

定这些人不能立即获得工作,因为要想被雇佣,必须有相关

上至下划拨。我们的税收制度保证地方政府能得到 50% 的

只花了 30 年。

的资格证明,而这些难民一般没有身份或资格证。从长远角

税收。所以沃特先生,他应该付地方政府税款,而不是中央

筑研——这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筑研——那么您认为中国应该重新思考它的城市规划并且如

政府。这也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有权利决定地方发展并对其负

Klaus Kunzmann——是的,他们完全失去了他们的自然

今正是时候。

有责任。他们也不用跑到柏林去要求资金,这一点非常不同。

环境和社会内涵。所以我认为建筑和城市规划应该更多地思

度看,这种文化差异会慢慢消失。 其实自从 1960 年开始,就又各种各样的不仅仅是难民 的人来到德国,他们来自西班牙或者意大利,来德国工作,

Klaus Kunzmann——的确。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你们的政

最多的是土耳其人,但是大多数土耳其人可以熟练地说德语,

府想要强调速度,不过的确应该慢下来并且要做更多的思考。

类似于中国的不同种族,他们也都是穆斯林,但这仍然是一

筑研——中国过去在发展过程中太过于强调速度了。

筑研——教授您认为我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最应该注意的问

个问题,我是说他们毕竟有着不同的信仰。这个问题一直存

Klaus Kunzmann——本质上速度是最大的问题。如何在

题是什么?如何更好得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

在着。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花费很多金钱的事情。德国在

城市中安置这些从农村来的农民?为什么不让他们待在原来

Klaus Kunzmann—— 在 哪 一 个 学 科? 建 筑 还 是 城 市 规

这种事情上已经花费了数十亿。因为这些难民无法立即获得

的地方并且在那儿建造基础设施?他们并不需要去北京或者

划?

工作,因此他们会得到政府的补贴。如果他们有五个孩子,

上海。

筑研——两者都是。

考人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Klaus Kunzmann——是的,非常不同。我认为研究导向

那他们不需要工作就可以得到政府的一大笔补贴金。

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城市规划的教学都应该是研究导 筑研——你考虑过为什么中国人或中国如此匆忙 ?

向。并且研究导向意味着不仅是量化的数据。我认为在中国,

筑研——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生态城市的概念越来越

Klaus Kunzmann——是因为资本家和部分国家政策的原

我们做很多数据工作,收集大量的数据,但是当考虑我们应

受到重视。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

因。这一点在我看来总是令人惊讶,除了社会主义的内涵以

该如何用这些数据的时候,通常我们并不知道。有时候是教

您如何看待这项政策?德国或欧洲城市中有类似的考虑吗?

外,你们包含一些在欧洲不会被采纳的资本主义政策。因为

授告诉你必须这样做,但重点是专注于城市发展中所会面临

Klaus Kunzmann——海绵城市在德国不是一个问题,因

我们不会接受这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很少人能从中受益而大

的挑战。会有哪些挑战呢?来自社会的,经济的,并且还要

为百年前德国就建立了自己的基础设施。并且知道现在这个

部分的金钱去往了纽约,巴黎这些大城市。人人都渴望更多

应对文脉的挑战。当你谈论经济发展的时候,这不仅仅是量

系统仍然在运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有着环境友好的文

的金钱,每个人都想要汽车,可是你知道在我们的城市当中

化的经济,而且还包括商业如何运行以及企业家的决策。至

脉和态度,所以我们不需要谈论海绵城市。但是在中国,中

汽车正呈现减少的趋势。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在乡村生活因为

于我所了解的在中国,这更多的来自数据,来自文脉。

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太快。所以结果是,有些城市发展会产生

他们认为乡村的生活质量优于城市。然而对于你们的乡村居

诸如城市内涝等城市问题。然后你们想到海绵城市,但是这

民而言,他们没有学校,医院和公共服务,当他们在电视上

个概念的建立太晚了。

看到资本主义的大肆宣传,然后他们说:“我想去苏州,上

筑研——数据背后的东西。

海或者别的什么城市”。在我看来,速度不仅是一个大问题,

Klaus Kunzmann——是的,数据之后的东西。创新城市

资本主义也是个大问题。

的背后,海绵城市的背后。那些居住在公寓和房屋中的人相

45

46


人物 INTERVIEW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本期“学海”栏目的三篇学生论文为我们带来明初、近代、现代 三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思考。 赵男、江琪、吴珺的“中国古建筑细部做法在中山陵建筑中的阐 释与转译”以中山陵设计为例,向我们展示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在面 对西方设计潮流时,在思考中国传统的现代演绎方面所做出的成果。 并从材料选择、基座、斗栱、额枋、雀替等十一个方面阐述了吕彦 直先生中西合璧的设计方式。“浅谈杭州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开放 性设计策略”中胡逸飞对山地建筑吴山博物馆的空间组织、公共空 间处理方式进行了详尽分析,并对如何利用公共空间进行复合流线 组织以及扩展景观视野发表了一定的看法。最后,郭逸文同学文采 奕奕的“明初南京道教建设的几个特点”为我们简单讲述了洪武至 永乐十八年间道教发展的几个特点,朝堂对宗教的管制,大观并存 的局面,城隍、真武信仰的兴盛,皆在此有所介绍。 栏目主编:花凯峰

47

48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资源 ——中国古建筑细部做法在中山陵建筑中的阐释与转 译 History as a Design Resource: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details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The Sun Yat-sen Mausoleum 文

A

赵男 江琪 吴珺

B

S

T

R

A

C

T

&

K

E

Y

W

O

R

D

S

摘要 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南京中山陵,采取“以中为主 , 中西合璧” 的设计理念 , 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为本 , 结合西方建筑文化和现代建 筑材料、技术,从总体布局规划到建筑单体,再到建筑细部,都充

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还打开了通 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大卫·休谟 1 历史作为一种设计资源在中国近代建筑设计领域引发了 传统复兴的思潮,以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

分体现了建筑家学贯中西的非凡能力。其建筑细部以石仿木、中体

始了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

西用的做法,大量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经验,如基座、门券、柱、

“公元 1920 年前后,随着革命的潮流,开始有了民族意识

雀替、额枋、斗拱、门窗、屋顶、彩画等。这是一次中国传统文化

的表现。其中最早的一个吕彦直,他是中山陵墓的设计者。

与西方设计思想的碰撞,体现了历史作为一种资源在设计中的应用, 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 设计;中山陵;营造法式;建筑细部

ABSTRACT Designed by LU Yen-chih, Nanjing The Sun Yat-

他的设计是由崇尚欧化的风气中回到民族形式的表现。” (杨 永生,刘叙杰,林洙合著《建筑五宗师》)本文以中山陵为 研究对象,试图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作为一种设计参考资 源在中山陵建筑中的阐释与转译。 在《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建筑设计意匠》(马晓、

sen Mausoleum followed the design conception of “Take the

周学鹰)一文中,作者介绍了中山陵中体西用的建筑单体设

Chinese mainly, combin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which was

计思想,描述了其建筑单体的大致做法,但并未对细部做法

based on the chinese architecture culture primary, combined the

有详细阐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营造法式》中建

western architecture cul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material

筑细部做法为基本参照,讨论中山陵建筑单体中独特的以石

and technology. It shows the remarkable abilit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of LU Yen-chih from the master plan, the individual building design to the details of architecture in it. Refer to lots of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 it Imitating wood and adding western elements to the architecture details such as base, arched door, column, sparrow brace, architrave,

仿木、中体西用的建筑细部做法,说明近代设计师在传统复 兴思潮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全新阐释和转译,以论证历 史作为一种设计资源在近代乃至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但这个标准实际上对我们创业的人来说是蛮重要的。 建筑设计在今天所面临的窘境,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脱离

dougong, door and window, roof and colour painting. This is

了历史这种珍贵的设计资源。中国过去几千年来总结的珍贵

a colli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design

建筑经验,在这经济飞速发展的短短百年里,被远远抛在身

concept, presenting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y which is regarded

后,传统遗失所带来的文化缺失,令人唏嘘不已。历史,作

as a resource, which will inspire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为一种经验的集合,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其包括了历史文献、

design.

历史设计手法、场地中的历史元素、匠人手艺和传统思想在

KEY WORDS Design;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The Sun Yat-sen

内的总和,是文化的多重体现。

Mausoleum; architecture detail

1 大卫·休谟 (David Hume,1711 年 4 月 26 日- 1776 年 8 月 25 日) 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 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50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在中国建筑历史与现代相碰撞的节点

分利用砖石材料特性,还进行了大量的砖

点,然而此处所采用的须弥座 2 则中国元素

由于大殿的等级要求较高,而斗口跳的做

上,诞生了“中国固有形式”的典型代表

石模仿木材设计,既体现了中国式,又结

十足。此处的须弥座为清式石须弥座做法,

法较为简单,需要增加其视觉效果而做。

作——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近代伟大的

合了新材料新技术,充分契合了设计方案

和石牌坊处的基座有所不同,其各组成部

从斗栱构件组成看,斗和栱的每一个

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是吕彦直

的要求。

分齐全,上枋无雕刻花纹,下枋和圭脚组

构件都在营造法式中能够找到对应。斗的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各单体基座及屋身

合在一起,但其他部分的多层次装饰十分

构造沿用了宋式做法,在欹的构造上采用

扬我国固有建筑之色彩”运动的开山之作,

均用花岗岩砌筑或贴面,保留花岗岩暖灰

繁复,雕刻花纹丰富细腻,莲瓣肥厚上有

了弧边线,而非清式的直线 3。在华栱的出

“是由崇尚欧化的风气中回到民族形式的

本色;屋面采用铜板整体面层,上复蓝色

线条装饰,束腰上有如意头、祥云等纹样。

挑部分采用了足材的构件,华栱和耍头等

表现”。吕彦直先生采取“以中为主 , 中

琉璃瓦;门窗用铜质,上有镂空花。蓝色

这些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元素的细节与整

石质构件的转折处也依旧模仿了营造法式

西合璧”的设计理念 , 以我国传统建筑文

琉璃瓦和浅白色石材,隐喻着国民党党旗

体建筑风格统一,这些细节无一不显示出

中木材的卷杀,用砍杀的方式做出折面。

化为本 , 结合西方建筑文化,现代科技、

青天白日的色彩。

吕彦直在对中国式新建筑的探索中对传统

先生的代表作,被称为 20 世纪 30 年代“发

材料等,其对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所取得的 成就 , 对探索中国现代建筑之路具有重要 启示作用。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

图 4 祭堂入口须弥座

二 . 基座 三 . 斗栱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陵门、碑亭和祭

重要组成部分,基座最初是为了防潮防水, 后逐渐发展为满足外观和等级制度的需

在形式上与周边建筑相呼应。在整体规划

要。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的石牌坊(博爱

中,建筑群布局大致沿革了古代帝王陵墓

坊)、陵门、碑亭、祭堂均有基座。

3.2 丁头栱 丁头栱做法出现在雀替下方,在祭堂

作为中国传统“三段式”单体建筑的

钟山风景区内,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

的布局特点和形制,但有所调整,采用开

营造方式的刻画和追求。

图 1 中山陵鸟瞰

石牌坊处的基座分为两部分,下半部

图 5 传统斗口跳做法

和博爱坊都有所体现。这种位于梁下的半 截栱,起三角固定作用。在这里丁头栱在

堂处均有石仿木斗栱做法,仿制形制相同,

雀替下方,拱端插在柱子上,栱头施一小

以祭堂部分做法最为丰富,故下述祭堂处

斗即与雀替连接,虽装饰作用突出,但做

石仿木斗栱细部做法。

法着实在营造法式中有记载。

祭堂立面上的仿斗栱做法总共有三 处,双重檐下方两处,雀替下方一处,均

四 . 额枋

放式的纪念形式,营造动态的仪式空间,

分为简单石块,主要为在缓坡地形处找平,

展现出庄严肃穆,却又亲切端庄的新的陵

上半部分仿照清式石须弥座做法,上下对

以石材模仿传统建筑中的木质斗栱。严格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陵门、碑亭和祭

墓形制。整个中轴线上布有博爱坊、陵门、

称,省去了圭脚部分,上下枋简单无装饰,

来说,中山陵祭堂上的石仿木斗栱不能算

堂处均有石仿木额枋做法,石牌坊及祭堂

碑亭、祭堂和墓室四个主体建筑,体现了

上下枭为简单莲瓣纹样,雕刻线条流畅,

真正意义上的斗栱,吕彦直先生在设计时

部分设两道额枋,陵门及碑亭均只设一道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作为中国固有形式

束腰较窄,仅有简单装饰,整个基座稳重

已将斗栱做了诸多简化。

额枋,以祭堂部分做法最为丰富,故下述

的重要表现,历史资源不仅在其总体布局

端庄。

3.1 斗口跳

祭堂处石仿木额枋细部做法。

规划中有明确阐释,还在基座、门券、柱、

图 2 牌坊基座

上屋檐和下屋檐上的仿斗栱做法相

陵门、碑亭、祭堂单体建筑均立于石 图 6 中山陵立面斗口跳做法

祭堂斗拱下方置普拍枋,下部连接额

雀替、额枋、斗拱、门窗、屋顶、彩画等

制基座上,基座简洁,上下对称,仅有上

同,乃《营造法式》中的斗口跳做法。斗

枋,其上写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

建筑细部有丰富地阐释与转译。

下枋和束腰三部分,线条简单,且束腰很

口跳在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栱中是结构较为

以标榜先生一生的丰功伟绩。额枋上刻有

宽,整体无任何雕花和线条装饰,简洁庄

简单的一种 , 是斗栱出跳的简洁形式,其

模仿彩画作的雕刻花纹,整体压地隐起,

重。此外,陵门、碑亭、祭堂的单体建筑

结构是自栌斗口内向外伸出一华栱头并于

将彩画作转化为石材上的浅浮雕。整个额

一 . 材料选择 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在《孙中

在其下部均有类似于基座的简洁线脚环绕

跳头上置交互斗以承撩檐枋 , 华栱在斗口

枋高约 750mm,沿用了中国古代的三段

山先生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中表

外墙一周,其中包括了上下枋、上下枭以

内与泥道拱相交 , 斗栱栱头各施一只散斗

式构图样式的旋子彩画,一直延伸到柱头

达了中山陵设计方案的建筑形式、建筑技

及束腰几部分,这种在建筑外墙上设置基

和闇契上承柱头枋。祭堂立面上石质斗栱

处,简化了中国传统的“箍头—找头—枋

术材料等方面的要求:祭堂图案须采用中

座的做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并不多见,而

做法与营造法式所提及的有所改动,在栌

心”式构图。箍头最早出现是模仿梁柱交

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者,或根

西方古典建筑中可见类似做法,这也是多

斗上仅置华栱而不置泥道栱,华栱跳头上

接处用以固定的铜件,加强与柱的联系;

据中国建筑精神创新格亦可;祭堂虽拟采

年海外留学的经历给吕彦直带来的影响在

置交互斗以承上部构件,在橑檐枋外置祥

找头有多种形式,如云头、如意头等装饰

用中国式,惟为永久计,一切建筑均用坚

其设计中的直观表现。

云图案的耍头——营造法式中未提及耍头

纹样;额心一般为龙凤、花卉、织锦纹。

的做法,此乃吕彦直先生的创造,猜测是

在祭堂立面上将这些元素全部加以简化,

固石料和铁筋三合土,不可用砖木之类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祭堂建筑正立面的

据此,中山陵主体建筑群未使用中国

三处入口处采用了须弥座承托半圆形券门

建筑传统木材料,全用砖石代替,不仅充

的形式,这种组合虽然看起来带有西式特

图 3 陵门基座

图 7 立面斗栱示意

2 须弥座:台基的一种,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装 饰都较为复杂,一般用于等级较高的建筑中。

在箍头处用简单的竖向线条刻画,找头采 用一整二破式的旋花组合,即一个整圆的 3 在现存中山陵手绘版施工图中欹的做法是直线, 但是经现场调研发现与施工图不符。

51

52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旋子和另两个半圆旋子的组合形式,枋心

均与其承重性能有关,中山陵主体建筑群

式做法相近,使祭堂南立面仍带有中国古

则写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大字。

均采用砖石,柱高比及形制不再受材料性

建筑的比例关系美感。壁柱与额枋平齐处

明间上部额枋上的旋子较为完整,而次间

能所限,但其装饰部分有明显的仿木痕迹。

有浅雕麦穗、团花纹样,不一着色,与额

则在一整个旋子的基础上,二破旋子仅有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陵门和碑亭建

少部分露明上下对称布置,这是由于次间

筑单体均为拱券结构,无柱,石牌坊和祭

的开间缩小,而高度不变导致的找头尺度

堂建筑单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承重墙混

变化。次间有两层额枋上下叠重叠,在上

合结构,有柱。

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小额

枋处雕花连贯成整体,突出外立面形象。

现在了中山陵建筑群中。 7.2 屋脊 传统建筑中屋顶使用陶瓦覆盖屋脊, 用以防水,正脊两段使用鸱尾,各朝代鸱 尾名称、特点有所不同,到明清时期,正

七 . 屋顶

石牌坊为四柱五间冲天式牌坊,柱子

被称为“第五立面”的屋顶一直是中

吻尾部外弯,端部卷曲,比例接近方形。

国传统建筑外立面的重要部分,硕大的屋

陵门、碑亭、祭堂在屋脊处的正吻为传统

顶形成的特殊轮廓线几乎成为中国传统建

吻兽的抽象简化,尺度符合比例也与明清

枋的高度较大额枋降低,故旋子的直径也

整石制作,为抹角八边柱,落于基座之上,

有所降低,而上下两层额枋开间不变,因

前后两侧立有抱鼓石,四柱均冲天,乌头

筑最具代表性的特殊语言之一,在建筑营

时期的吻兽类似。同时,戗脊的吞口及仙

此二破的旋子露明部分变大。

上雕有莲瓣、祥云纹样,不着一色,清净

造 中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同 时, 屋 顶 形 制 及

人走兽也是以抽象简化的云纹来表达。这

肃穆。

做法也是对封建礼法影响下建筑等级的反

些经过抽象的图形既是传统建筑中屋脊的

映,是建造过程中重点刻画的部分之一。

重要元素在新建筑中体现,同时又是对传

7.1 屋顶

统元素的突破,几何纹样不同于传统的仙

五 . 雀替

图 12 四柱五间冲天式石牌坊

祭堂单体建筑中,柱子分为室内圆柱 图 8 中山陵祭堂正立面

中山陵的主体建筑中雀替出现过两

和外立面抹角八边柱两种,不同于传统的

次,分别在祭堂与石牌坊正立面的额枋下

木构体系,外立面抹角柱不是单独的竖向

中山陵建筑群中,屋顶全部采用蓝色

人走兽神秘的形象,这种去繁就简的建筑

部成对出现。

承重构件,而是与门券及其基座以及外墙

琉璃瓦,在立面灰白色大理石的衬托下隐

语汇显得简洁大方又不失庄重得体,与建

喻“青天白日”之意,同时给人纯净端庄

筑的整体风格相符合。

中国古建筑最初为了缓解梁枋与立柱

融为一体,成为承重墙外部的壁柱,与祭 图 13 柱头冲天

之间的径向剪力,产生了梁枋下部的短横

堂四角堡垒式花岗石砌方屋共同组成外围

木,也就是所谓的“替木”。从符号化视

承重墙式的承重结构,在外观上形成中西

为歇山顶,屋檐下仅有铜制檐椽,无飞檐

觉语言上来看,它以一种类似于直角三角

结合的构图。

椽。碑亭和祭堂为重檐歇山顶,但两处做

中国传统建筑中歇山屋顶在山面上檩

法略有不同,祭堂的下檐做法和碑亭的上

条通常伸出,因此檩头露出,为保护檩头

的印象。石牌坊三个屋顶形制简单,陵门 八 . 博风板及悬鱼惹草

形的形态出现在建筑的立柱间,这使得建

室内外所有柱子柱脚下均垫一矮小柱

筑的立面构图从二维视觉平面上达到很好

础,仅起到承托柱子作用,无装饰作用。

檐做法相同。碑亭下檐屋顶下无檐椽,仅

不受风雨侵蚀在檩头处钉以木条板,即为

的视觉平衡感与协调性。从视觉美感上而

室内 12 根圆柱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外贴

叠涩出檐,上檐屋顶下有檐椽,无飞檐椽。

博风板,同时在檩头位置下常有悬鱼惹草,

言,中国传统建筑大多为横线与竖线的垂

黑色花岗石 ,外立面抹角柱外贴暖灰色花

由其屋顶形制可以看出,祭堂为建筑群中

悬鱼位于脊檩位置下方,惹草位于其他檩

直相交与累叠,单调划一,缺乏固有的生

岗岩。祭堂平面结合了欧洲古典理性主义

地位最为重要的一处,其屋顶上檐下方出

条下方,这些构件都是遮挡檩头的构件。

图 9 额枋示意

气;而雀替的添置使得建筑视觉线条趋于

的平面构图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柱网布局,

两层菱角牙子,以叠涩形式出檐 ,下筑两

中山陵建筑群的屋顶材料不再是木

多变,增强了单位建筑隔间本身的体量感。

由于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较大,

层石制斗栱,因此上檐口抬高,使立面效

质,但陵门、碑亭、祭堂都采用歇山顶形

毫无疑问,雀替在构件上由石材取代木材,

使得祭堂内部空间更加开敞。

果高耸。祭堂上下檐屋顶下均有檐椽,无

式,尽管已经没有功能意义,但在其山墙

飞檐椽。几处屋顶的线条平直,出檐平缓

面处依然都保留有博风板以及悬鱼惹草的

不明显,屋角起翘较平,外观显示出庄重

元素。祭堂屋顶的山墙面中间雕刻出丰富

浑厚,符合建筑的性格。屋顶由板瓦及筒

的绶带纹样,相应位置上雕博风板,脊檩

并用雕刻取代彩画,在底端与丁头栱相结

中国建筑中的木柱很早就采取大体合

合,作为装饰的一部分,另加卷草于内部

乎力学要求的 1:10 左右的柱径与柱高之

装饰,卷草呈现大小两段海螺线,水平并

比,祭堂外立面壁柱柱高比约 1:9,与宋

4

图 14 祭堂立面抹角壁柱

图 10 雀替做法

置。海螺线在中国传统元素中极少出现,

瓦铺叠,在勾头滴水处均有卷草纹 。从外

位置下雕有悬鱼图案,其下雕有两处惹草,

其源于西方数学中的几何画法,可见雀替

观上看,虽然屋顶的构筑材料不是木质,

悬鱼惹草图案相同,均为花瓣状。

这一小小的构件即结合了精确的西方几何

但铜制椽子、石刻斗栱、屋脊、脊饰、戗

这些传统建筑屋顶的特色元素经过抽

与中国元素。

脊走兽等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元素都出

象简化出现在中山陵建筑中,成为了一种

5

4 马晓 , 周学鹰,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建筑设 计意匠 [J]. 南京社会科学 5 卷草纹: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 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 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

六 . 柱子 在中国木构件建筑体系当中,柱子是 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其柱高比及其形制

符号化的语言,从细节上传达出传统木构 建筑的营造方式和原理,显示出中国传统 建筑的独特魅力在新材料新形式中的试验 和表达。

图 11 整体示意图

53

54


学海 STUDIES

九 . 券门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山先生在国民心中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孙中山先

祭堂南立面辟有三个券门,与陵门形

中国拱券砌筑技术用于地上始于魏

制相同,正中高大,两侧较小。为凸显祭

晋 , 明初出现砖砌拱券建筑 , 其主体结构

堂在建筑群中重要的主体地位,区别于陵

生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赞扬。

由砖拱砌成 , 多用于宫殿与寺庙中。”( 庄

门和碑亭,其券门落于与墙面基座等高的

裕光主编《中国古代建筑·门卷》) 明代起,

须弥座式基座之上,强化了券门的底部形

券门在建筑中的使用日渐频繁,多见于佛

象;且环绕券门,整体浅雕简化的卷草(有

塔、桥梁、城门、重要建筑等处,中山陵

花)、浪纹样,使券门更加精致庄重,突

建筑群建筑单体入口处多采用券门,一方

出其作为祭堂入口的整体形象。在此,祭

室内天花简化了清式大方格做法,与宋式不同的是,方

面或与其重要的纪念性有关,一方面或与

拜者酝酿最终情绪,准备进入建筑群的核

格的尺度与建筑的步架无关 6,在木条拼成的方格内取消了

吕彦直受西方建筑的拱券体系影响有关。

心空间。

繁复的木雕装饰,而以简单的彩画或平涂取代。天花上的彩

十一 . 室内彩画 反对建筑中过分的奢华与浪费在当时早已成为一种舆论 的力量,在一生为民主革命事业奉献的孙中山先生陵墓里, 自然也是在应有的规制下展现先生的清风亮节。

图 15 祭堂

画主要以金、红、白、蓝为主要色彩,取青天白日满地红为

楼庆西先生认为 :“门除了物质功能 之外 , 在艺术功能上表现也加入了丰富的

十 . 门窗隔扇

色彩来源,庄重素雅以满足祭祀要求。天花整体采用盝顶,

内容 , 能够表现出主人的人生理念 , 志趣

中山陵在陵门处和祭堂处有门窗设

全部用马赛克贴面取代中国传统彩绘,算是一种新的突破。

爱好。忠、孝、仁、义的道德标准 , 福、

置,陵门和祭堂正立面为三开间,为中轴

顶棚用蓝色和白色马赛克拼成青天白日旗,大方格内用红色

禄、寿、喜的人生追求 , 渔、樵、耕、读

对称,每开间各设一门,正中间门洞尺寸

马赛克贴面。除了天花的装饰外,混凝土梁架上的彩绘之外

的生活理想都希望能够在 一座大门上显示

大于两侧的门洞。门洞均为圆券形,门扇

的装饰,也是用蓝色和绿色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室内的斗拱

出来。”(《乡土瑰宝系列——千门万户》)

分为上部分半圆形固定亮子和下部分可开

施以蓝绿色的彩绘,与室外的石质斗拱的原色加以区别,进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券门的设计与装饰,

启的矩形门扇。陵门处仅有门,门扇形式

不仅与门单纯的使用功能有关,更体现了

为整片格子门,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式样的

门的艺术的功能。

仿木做法。祭堂处设置有一处正门,高约

【总结】通过对南京中山陵主体建筑的调研、测绘及深

中山陵主体建筑群中陵门、碑亭及祭

5.20 米,宽约 3.00 米,在其两侧各有一

层次研究分析,并将其总体布局规划、建筑设计方法及细部

堂入口均为半圆形券式门洞,门洞均做火

个边门,高约 4.18 米,宽约 2.50 米。各

装饰构造做法与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及《营造法式》中内容相

焰尖券装饰,因三座单体建筑功能及地位

门扇为隔扇门的仿木做法,有抹头将个隔

对比,笔者将中山陵建筑群中的建筑语汇回归到历史中去,

不同,券门在装饰上大有不同,陵门最简,

扇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绦环板四段,

发现其阐释和转译的内容均是从历史经验中而来。

碑亭其次。祭堂最繁。

花心部分采用简化的三交六椀菱花式样装

从总体布局规划来看,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思想在中山

而与室内的色调一致。

图 16 祭堂山面雕花 图 19 祭堂南立面三券门

陵门南北立面各辟三个券门,正中高

饰,裙板部分雕有如意头纹样。侧立面有

陵建筑群的设计中有很好的体现。从建筑单体设计来看,祭

大,两侧较小,券门直接落于台基之上,

五扇窗,其中两扇为圆券式窗洞,尺寸较

堂建筑属于传统复兴建筑中的“宫殿式”和“混合式”的中

仅有简单线脚装饰。陵门是继石牌坊之后,

小,位于体量突出的部分,其余三扇位于

控制中山陵主体建筑群节奏和韵律的节

中间,均为矩形窗扇,为祭堂采光通风使

点,券门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提示”,

用。窗分为内外两部分,内窗为现代玻璃

四个大尺度的体块,形成坚实稳固,庄严肃穆的形象。从细

其使用功能略重于装饰功能,因此不必要

窗,可开启,外窗扇为固定的隔扇,同样

部做法来看,尽管中山陵建筑群在设计建造中使用了新材料,

进行过多的修饰,简洁大方为宜。

采用三交六椀菱花式样装饰。

新结构,但各处细节的刻画中依然可见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图 17 祭堂戗脊仙人走兽

图 20 祭堂券门做法

介形态,外观上既延续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大致轮廓,但 整体线条平直稳重,同时突出的四个角室在外观上又形成了

碑亭仅南立面辟一个券门,券门亦直

三交六椀菱花是清代宫殿建筑门窗槅

不论是砖石作、大木作、小木作等构造部分还是门窗纹样、

接落于台基之上,不仅有简单线脚装饰,

心花纹装饰之一,由三根棂子以各夹角均

须弥座、彩画、天花等装饰部分,都是《营造法式》中做法

还在半圆券上浅雕简化的卷草(无花)、

为 60 度方式交叉相接,相交点以竹或木

或直接利用的阐释,或抽象简化的转译。

绶带纹样,使参观者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到

钉固定装饰成花心,是古建筑外檐装修中

碑亭的上部及中央,透过券门隐约可见内

的高等级形式,故宫太和殿中也使用了这

功能新建筑的需求激增,中国几千年所依托传统木构建筑体

部石碑上的镏金大字“中国国民党葬总理

种装饰。在中山陵建筑群中的门窗以仿木

孙先生于此”,强化祭拜者的崇敬之情。

形式使用这种装饰,一方面表明了对孙中

6 这里的步架是指宋式木构建筑中的步架,中山陵祭堂内并无真正意义上的 檩条,也就无步架之说 。

55

回看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变革,多种

图 18 屋脊细部做法

图 21 祭堂正门及边门

56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浅谈杭州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开 放 性 设计策略 Introduction to openness public space design strategies of hangzhou wushan museum

系受到了西方建筑体系的强烈冲击,如何既在这种冲击中吸 取西方建筑的优点,又坚守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成为了当 时建筑师需要面临的时代问题。吕彦直受家庭背景和文化的 熏陶,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使他在接受西方

教育的同时也不忘“发扬我国固有建筑之色彩”。在其设计中,

胡逸飞

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资源,为中山陵的设计提供了可以 参照的建筑语汇,依照这些手法进行设计最终展现出的中山 陵形象就是这样带有中国本源之特色,展现出大气庄重又细

A

腻亲切的建筑性格。

摘要 近二十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建设进入了空

近二十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建设进

前的发展期,同时,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的关联度也日益增加。因此,

入了空前的发展期,同时,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的关联度也日

当今博物馆需要营造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来应对传统博物馆公共空

益增加。博物馆不仅应作为满足使用者观展需求的展览建筑,

通过对南京中山陵纪念性建筑群设计手法的解析,可见 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资源,是为设计提供本源思想的有 力依据。建筑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历史文脉,地域特 色,人文思想等的载体,是文化的多重体现。在今天的设计 活动中,作为本源的历史资源对于启发设计思维有重要作用, 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使其以更符合新功能新要求的 形式出现在建筑中,那么历史与当代的碰撞将会产生更有文 化和时代意义的建筑。

图 23 祭堂内天花及彩画

B

S

T

R

A

C

T

&

K

E

Y

W

O

R

D

S

间相对封闭自足的局限,让博物馆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 图片 1 来源于网络 图片 2,13,18 来源于参考文献 [2] 建筑文化考察组 . 中山纪念建筑 [M]. 天津大 学出版社 , 2009. 其余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杨永生 刘叙杰 林洙 . 建筑五宗师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5. [2] 建筑文化考察组 . 中山纪念建筑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2009. [3] 刘叙杰 . 巍巍中山陵 [J]. 建筑创作 , 2009(5):170-172. [4] 马晓 , 周学鹰 . 吕彦直的设计思想与中山陵建筑设计意匠 [J]. 南京社会科学 , 2009(6):81-86. [5] 陈彦堂,辛革 . 斗口跳斗拱及相关问题 .[J]. 中原文物,1993(4):99-105 [6] 潘谷西 . 中国建筑史 ( 第六版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9. [7] 潘谷西 . 《营造法式》解读 [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5. [8] 庄裕光 . 中国门窗 ( 门卷 )[M]. 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9. [9] 楼庆西 . 千门万户 ( 乡土瑰宝系列 )[M]. 北京三联出版社 , 2006. [10] 刘淑婷 .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 [J].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8. [11] 蒋煜,张乘风,余继宏 .“型微,然俱之以意”——雀替微符号化建筑构 件语汇探究 .[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5):22-23 [12] 汪晓茜 . 大匠筑迹 [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4. [13] 李允鉌 . 华夏意匠 [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2005.

也应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这方面传统博物馆存 在一些局限,首先传统博物馆的公共空间相对封闭,往往是

本文以吴山博物馆作为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就其如何建立当代

由各个展厅简单围合的一个起集散作用的大厅,这样的大厅

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

空间往往较独立,与城市空间的界限明晰,缺乏与城市空间

营造穿越式的公共空间主轴联系城市与景区;配置多元化的功能体

的多元互动。其次,传统的博物馆功能配置较单一,并没有

系;营建场所化的边界空间;组织复合化的流线模式;建立公共性

与时俱进地考虑使用者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多数还停留在展

的景观视野,五大策略。希望此研究有助于未来的博物馆设计既能

示和收藏的功能层面上,难以满足当今博物馆建筑功能复合 化的需求。再次,传统博物馆对待周边环境的态度也多是孤

符合博览建筑的性格特征,又能营造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场所空间,

立自足的,在解决建筑本身问题的同时,并没有合理解决建

让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相互关联,和谐共生。

筑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二者起到相互增益的效果,更不能

关键词 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开放性;设计策略

有效地提升整个地块乃至城市的活力。而杭州的吴山博物馆

ABSTRAC T In recent twenty years, with the flourish and

是当代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博物馆建筑,笔者以吴山博物馆作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onstruction of

为设计案例,就其如何建立当代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博物馆公

museum has moved into the period of rapid growth. Besides,

共空间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museum architecture has a stronger relation to the city day by day. Therefor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useum, today's

1 项目背景

museum needs to create a public space with openness to get

1.1 场地现状

rid of the limit of closeness and unity of public space, thus forming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urban spa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sign of Wu Shan Museum. It focuses on how to construct a public space with open characteristic in the museum in the present age. And it draws a conclusion of five strategies: constructing a time-travel open space in urban landscape and tourist attraction, investing diversified function system, building edge space, organizing composite streamlined mode, establishing public view for landscape. Result from them, museum could own the characteristic of enjoying architecture, and it is also the place with publicity and openness. Museum architecture could live a harmonious life with city. KEY WORDS Wushan museum; public space; openness; design strategies

57

图 1-1 吴山博物馆鸟瞰图

58


学海 STUDIES

吴山博物馆位于杭州吴山脚下,地处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建筑北侧主入口前厅,

这样的关系使得公共空间可以与展陈空间

列作为临时展厅的空间,这些空间同时也

吴山风景区与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结合地

博物馆与城市街区的过渡场地,主入口门

之间保持密切联系,从而产生积极的互动。

可以满足休息茶座、交流、纪念品商业等

带,也是联系两区的重要结合点(图 1-1)。

厅,串联各个展厅并通往吴山景区内部的

(图 2-4)

多样化的功能需求。这些功能空间通过公

建筑为山地建筑,基地周边情况极为复杂

主轴空间,主轴南端的庭院空间,以及主

总体来说,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主轴

共空间的主轴把展陈空间一一对应并相互

及敏感。本案用地位于吴山广场东南面,

轴南端的次入口门厅(图 2-1)。其中主

是一个连贯且完整的整体,无论是从城市

关联。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功能相互混合,

呈不规则四边形,地势东北低西南高,南

入口前的过渡场地的中轴线与华光路的轴

一侧入口进入博物馆还是从吴山风景区一

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建筑的活

北高差约 15 米,东西高差约 21 米。杭

线相交,构成了城市道路尽端的一处开敞

侧入口进入博物馆,都有着强烈的引导性

力 得 到 了 良 好 的 提 升。( 图 3-3) 而 吴

州市花鸟市场位于项目基地的北边,基地

的空间节点。(图 2-2)这样一条贯穿室

进入公共空间,完成城市街区与吴山风景

山博物馆的南侧除了设置有部分展览空间

南边是老杭州博物馆,基地的东侧为山体

内外的空间主轴有效的连接了城市街区和

区之间的穿越。

外,并且设置了博物馆的办公空间以及工

遭破坏后改建而成的临时停车场,西北角

吴山风景区。吴山博物馆在公共空间主轴

可俯看吴山广场,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位

的两翼,靠近吴山风景区的一侧布置了内

于该基地的东北角,城隍阁位于西南角的

部人员的办公用房,在城市街区的一侧布

吴山博物馆功能布局复杂,功能布局

置了展陈空间,此外,沿城市一侧与展厅

主要沿着公共空间主轴两侧展开布局。公

相间布置的开敞的平台空间。(图 2-3)

共空间主轴北侧设置了主要展示空间,展

博览建筑与城市空间的交界面并非只

吴山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主轴与吴山风

厅空间是依地势层层跌落的三组单元式空

能是一道线性的屏障,尤其界面是线性的

吴山上。

1

1.2 设计前思考

作室。在博物馆的地下层,则布置了库房、 2.2 配置多元化的功能体系

图 1-2 吴山博物基地范围

图 2-3 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步行主轴轴测分析

展示准备间和设备用房等辅助功能。 2.3 营建场所化的边界空间

在这样复杂的城市和自然环境下,如

景区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是两端式的。一

间,公共空间主轴把各层展厅的入口空间

封闭实体让博物馆的开放性大大降低,因

何营造吴山博物馆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把

端向城市街区打开,另一端则深入到吴山

在竖向联系起来。各个展厅空间通过公共

此,对界面的场所化处理手法是实现博览

城市街区和吴山景区有机的连通起来,而

风景区内部,一直延伸到杭州历史博物馆

空间主轴相互联系,又保持了各自的相对

建筑界面内侧功能与外部城市环境之间发

不让三者相互割裂;如何打破传统博物馆

的北侧。另外,吴山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主

独立性,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自主

生公共活动的途径之一。建筑边界场所化

单一的功能配置,让博物馆的功能不仅仅

轴体系与城市街区之间还有沿城市一侧相

观赏各展厅。拾级而上,来到三组展厅的

的处理古已有之,例如希腊神庙周边的柱

停留在展示和收藏的功能层面上;如何消

间分布的开敞平台,作为博物馆内部空间

顶端,相当于第四组展厅的位置。在这里

廊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营造灰空间建立一

除传统博物馆封闭的边界围合,弱化吴山

与城市空间的过渡性质空间。公共平台空

布置了青少年第二课堂,通过活动基地的

个休憩、交流、售卖的空间场所。 (图 4-1)

博物馆的建筑边界感,让建筑更亲民;如

间与城市街区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增加了

介入,使得建筑的功能更加多元化。(图

吴山博物馆与城市相邻一侧的界面处

何保持博物馆展览流线独立顺畅的同时,

吴山风景区对城市的开敞度,在博物馆开

3-1)公共空间主轴在第四层的尽端是一

理,就是通过营造室外开敞式的观景休闲

让观众有多样化的建筑流线选择;如何合

馆的时段里,为城市一侧的市民提供了一

个文化沙龙、咖啡茶室、学术交流的复合

平台,对界面进行场所化处理的一种手法,

理的利用场地高差和周边城市、景区的景

条纯步行进入吴山风景区的路径,这对环

空间,这部分功能完全与展览的动线紧密

从而把线性的界面转化成了公共活动发生

观资源,让建筑与城市肌理、自然环境和

境中人的行为要求是基本契合的。这样博

联系在一起。展厅与它的联系方式与展厅

的场所,虽然由于地形的限制原因,这种

谐统一等方面都是吴山博物馆设计的切入

物馆公共空间与城市街区之间构成了一定

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类似,因此,它们之

公共活动的发生是由室内空间由内而外的

点(图 1-2)。基于上述思考,设计者于

相互促进的关系。吴山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间是一种混合的关系,而这部分复合功能

单向发生。界面内侧的是展厅和走道相间

吴山博物馆设计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

与展陈空间是一种串联其间的混合关系。

图 2-1 穿越式空间主轴示意图

图 3-1 吴山博物馆青少年第二课堂前厅

空间通过一个室外平台和内向庭院与吴山

布置的空间格局,这样的空间属性相对内

试。笔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

风景区环境发生联系,可以在平台上鸟瞰

向。界面本身的形式是提供给人们一个个

了其中五条设计策略。

城市,因此这部分功能与吴山风景区环境

面向城市一侧的开敞平台作为内侧功能与

间也有着部分的混合联系。此外公共空间

外侧环境间的过渡空间。使得参观者在展

图 2-2 吴山博物馆前场地对华光路的延伸

图 3-2 吴山博物馆与老杭州博物馆之间连廊

2 公共空间开放性设计策略

主轴向南侧转折,与老杭州博物馆通过自

厅之间穿过时,可以来到外面平台,观赏

2.1 建立穿越式的公共空间主轴联系城市

动扶梯和通透的空中连廊连接起来。一方

一下城市景观,并且人们也可以从室外环

与景区

面完成了新老馆之间的过渡另一方面也是

境中接近这个界面。因此,这样的界面形

公共空间主轴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延续。 (图

式自身由于人的活动参与,极其容易成为

3-2)

公共活动的场所空间,而充满活力。反之,

吴山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主轴体系主要 1 石蔚天 . 关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J]. 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

在公共空间主轴的南侧,设置了一系

界面自身的活力也会带动界面内侧公共空

图 2-4 吴山博物馆空间剖面分析

59

60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间的活力的提升,是一种积极的界面处理

相交,形成一个放大的空间节点,加强了

手 法。( 图 4-2) 场 所 化 的 界 面 与 普 通

两者之间的联系。此外,每个空间单元都

城市中的博物馆建筑对于城市和公众的重要性不言而

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界面相区别的地方在

有向自然环境开放的庭院和观景平台,使

喻,因为它不仅需要具有博览建筑的性格特征,成为文化展

于,它常常并不是单层的界面构成的,通

主轴空间与环境相互交融。参观者通过吴

示与传播的场所,同时还应该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场所空

常有两重以上的空间界面,并且两者之间

山博物馆前的广场沿室外大台阶进入博物

间,成为城市中公众文化生活的一个平台。博物馆内部的公

是可进入的;如果是单层的空间界面,那

馆,依次进入各个展厅空间,整个博物馆

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性的博物馆内部公

界面外侧必然要有附属于界面的公共服务

展厅的参观流线流畅清晰,并避免了人流

共空间为城市生活增添了新的方式,内部与外部通过开放的

设施或者具有吸引力的可以到达的空间形

的相互交叉。

公共空间这一中介实现了互动。开放性的博物馆公共空间能

式,以构成界面作为活动发生的场所的条 件。

2

3 总结与展望

图 3-3 吴山博物馆主轴南侧的茶座及商店

2.5 建立公共性的景观视野

图 6-1 从开敞平台远眺城市街区

吴山博物馆在展靠近城市街区一侧依 2.4 组织复合化的流线模式

能够很好的俯瞰清河坊街区繁荣的城市街

好联系城市与景区的公共空间流线以及博

区 商 业 空 间 景 象( 图 6-1)。 由 于 地 形

物馆的观展流线成为了主要切入点。

高低存在变化,室外开敞平台的标高随着

为了联系城市街区与吴山景区,首先,

的“城市客厅”。

室内高差不同而相应变化,这样在室外平

博物馆依照山势在逐渐升高的山体里引入

台的人们就能从不同的标高远眺城市和吴

了一个逐层抬高的步行轴,这个步行轴也

山景区景观。这样一种布置方式,不仅有

是公共空间的主轴形成纵向主导空间,这

效的解决了由于场地高差不同所带来的弊

一主导空间逐级向上延伸,成为博物馆交

端,同时也比较合理的利用了城市与吴山

通流线的主体框架。通过步行轴,人们拾

风景区中的景观资源。有效地构建了建筑

级而上完成从城市街区与吴山风景区之间

与环境之间的公共性关系。同时,吴山博

的穿越。其次,吴山博物馆在与面向城市

物馆通过控制自身的体量以及介入场地的

一侧布置了连续的开敞平台,进行室内外

方式消隐自身的体量,实现了由城市空间

空间交流,加强了吴山博物馆公共空间的

向吴山风景区重要视线关系的避让,以达

开放性。从而在吴山博物馆的建筑边缘,

到更好的维护既有环境中重要视觉资源的

组织了一条城市观景、休闲流线,这能很

效果。(图 6-2)

好的削弱博物馆建筑固有的封闭性,也能

吴山博物馆身处城市街区空间与吴山

进一步增加建筑流线和观众行为模式的多

风景区的敏感地带,一方面通过构建开敞

样性。(图 5-1)

的景观平台和通透的玻璃界面,良好的利

主要展览空间设于公共空间主轴北

用了城市和景区的景观资源,增加室内外

侧,依照山势呈指状展开,各个展厅的展

景观的交融,另一方面通过分散自身的体

陈流线穿插在步行轴和室外平台之间,与

量,屋顶形式结合利用周边街区的形态肌

纵向主轴联系紧密。由于合理的竖向设计,

理,( 图 6-3) 把 自 身 隐 于 环 境 当 中,

在 ±0.00 米、4.2 米、8.4 米、13 米 四 个

并没有因为博物馆固有观念中的大体量形

不同标高完成各层展厅的布展空间单元,

式,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了,形成建筑与

各层的展厅空间单元与公共空间主轴纵向

环境之间的共生。

源,有机结建筑与城市空间,使得博物馆成为集文化、休闲、 教育、娱乐、研究为一体的开放性建筑,成为具有社会价值

照地势设立了层层开敞的平台。进入平台

吴山博物馆建筑流线复杂,其中处理

够帮助博物馆真正走进公众,走进生活,充分利用周边的资

图 4-1 西方古典建筑的柱廊灰空间

图 6-2 吴山博物馆与环境的视野关系

图 6-3 吴山博物馆城市肌理延续图

图 4-2 吴山博物馆室外开敞平台

图片来源 图 1-1 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 图 1-2 作者在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基础上绘制 图 2-1 作者自绘 图 2-2 作者自摄 图 2-3 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 图 2-4 作者在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基础上绘制 图 3-1 作者自摄 图 3-2 作者自摄 图 3-3 作者自摄 图 4-1 来源于 http://m18024163607.blog.163.com/blog/ static/25563110120160363911601/ 图 4—2 作者自摄 图 5—1 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 图 6—1 作者自摄 图 6—2 作者自摄 图 6—3 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投标文本图 参考文献 [1] 石蔚天 . 关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思考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35) [2] 曾德鑫 . 城市与山林结合部的建筑公共性研究——以杭州吴山地区博览建 筑为例 [D]. 东南大学 , 2012

图 5-1 吴山博物馆交通流线分析图

2 曾 德 鑫 . 城 市 与 山 林 结 合 部 的 建 筑 公 共 性 研 究——以杭州吴山地区博览建筑为例 [D]. 东南大学 , 2012

61

62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明 初 南京 道 教 建 设的几个特点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aoism Construction in Nanj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文

郭逸文

A

B

S

T

R

A

C

T

&

K

E

Y

W

O

R

D

S

外,道教也极其流行。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陆修

并且为方便管理道教事务,道录司及道纲司并不另设衙署,

摘要 南京在中国道教史甚是重要。尤其在明朝初期,南京作为首都

静在建康成立崇虚馆,广理天下道藏,纂而成编。分为《洞

而是驻于当地名观之内。

大加建设。又因明初道教鼎盛,明初南京建城时,自不少道教一席。 虽然时过境迁,所建道观,几已无存。然而前人不乏记载。遂可从 史书之中,探求彼时盛况,总结特色。

真》《洞玄》《洞神》三系,成《三洞经书目录》,即为后

而历代朝廷对道教颇为优待,遂不免有刁民浑水摸鱼,

世修编道藏之分类目录基础,可谓开道藏编辑之先河,陆修

假意投身玄门以逃课税。为防此,朱元璋对宫观及道士人数

静亦被尊为国师。

均有限制。以度牒数限制道士人数。洪武六年(1373)

思仁“在府治前”修建府城隍庙。此为后话。6 4 城隍信仰和真武信仰 明初道教建设比较有特色的是城隍信仰和真武信仰的兴 盛。

年,朱元璋下令“各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并其徒而处之,

城隍信仰,古已有之。按《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

关键词 南京;道教建筑;明代

国之方山洞玄观,六朝之涵虚馆,等等。于《云笈七签》中,

择有戒行者领其事”。3 并限制道观数量。洪武二十四年 (1391)

隍,城池也,有水为池,无水为隍”。《北齐书·慕容俨传》

ABSTRACT Nanj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aoist history in China.

金陵钟山洞天为第三十一小洞天。方山洞玄观则为第六十九

六月又重申此规定,并在同年七月诏令天下 :“僧道有创立

曰:“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可见在北齐时代,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Nanjing was built as a

而南京之宝山名观,亦所在多有。如东汉之三茅宫、三

福地。底蕴极其深厚。

4

庵堂寺观非旧额者,悉皆毁之。" 使得道观权力呈金字塔形,

已经出现了一保护一城池之神祇。随后历代祭祀城隍不绝。

南京城道教大受其东南之茅山影响。茅山位于句容县,

即大观管理中观,中观管理小观。层层传达。而此处南京颇

如张九龄有文《祭洪州城隍文》。《宋史·礼记》曰“州县

Dynasty. When building the city in Nanjing, certainly not less

长时期建制划归南京。而茅山作为中国道教名山,其历史之

有例外,以国都之尊,自有大观两所,分别为朝天宫及神乐

城隍祈祷感应封赐之多,不能尽录。”

Taoism. Althoug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n the construction

煊赫,自不多言。西汉时期,三茅真君由中原而至金陵修炼,

观,较为特殊。

of the Taoist architecture, almost all destroyed. However, the

后再入句曲山,由其故易名茅山。晋代之葛洪在此撰道教经

为了防止道观土地兼并从而侵吞国帑,明初对道观规模

城隍建设。“朕设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

ancients have a lot of records. So we can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典《抱朴子》;梁代之陶弘景在此正式创立茅山道,得外号

制定甚是严格。《大明律》贵定“寺观除见在处所外,不许

恶祸福”“朕立城隍庙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7

book, to study that era,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为“山中宰相”;其后唐代之王远知,司马承祯均为国师之

私自创造增置。违者杖一百,勒令还俗。”且严禁道观侵吞

一方面存在信仰因素,另一方面当然也有“代天理物、剪恶

KEY WORDS NanJing; Tosmer; Architecture

尊。故茅山号称“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于此山脚下,

土地,对于道观之赐土也只有零星记载。且有明一代,从未

除凶”8 的政治动机。使人心理有畏惧。基于此种动机,朱

南京城道教建设受茅山之泽不可不谓大矣。

取消对道观之税收。

元璋不仅大力推行城隍庙之建设,且按照衙署的制度修建城

capital. And because Taoism was flourishing in the early Ming

在中国历史上南京的命运不可不谓跌宕,虽为江左重镇, 然数次大起大落。直到元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应天府。重 建南京城,方才奠定了如今南京城之基本版图。南京自洪武

而道教作为汉族特有宗教,其兴衰之曲折,一如南京城 之命运。宋明之际,玄门香火甚旺。除丘处机拜见成吉思汗 “一言止杀”外,其余汉族之帝王,均奉道甚诚。尤以如宋 徽宗,明世宗为甚。1 明初定都南京,大兴土木,匠人营国, 自不在话下。而除营建宫殿衙署之外,自也大肆营造寺庙宫 观。而黄老之学,在南京渊源极深。自此,天时地利人和, 风云际会。使得道教建设在明初南京城建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1 仙山名府 源远流长 道教在南京之历史极其久远,并非明代白手起家。 道教在南京之滥觞,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于 建邺迎来道教宗师葛玄,在南京方山结庐修炼,当今南京尚 存方山洞玄观。而其后之六朝,南京除“南朝四百八十寺” 1 宋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宠信道士如刘混康,林灵素等人。亲自批注《道 德经》《南华经》等。明世宗嘉靖帝出生于湖北,亦极其信奉道教,避居西苑, 炼丹服药。曾因炼丹而虐待宫女,酿成壬辰宫变,险被勒死。

63

隍庙。即使城隍庙为阴间的衙署。城隍庙也是中轴对称,多

高功大德,道藏经典,灿若星河。南京的道教土壤极其 深厚。明初百废俱兴,应天合人,道教建设如火如荼,自也 顺理成章。

开始,直到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此数十年之中南京 一直为明帝国之首都。江左风华,首善之地,风光一时无二。

城隍的信仰,在朱元璋时期达到鼎盛。明太祖极力推崇

2 管理森严 宗教在中国除了个人之信仰外。政教一向泾渭分明。宗 教一直受政府管制,更不会如他国般,形成自成割据势力, 进而威胁皇权。而在皇家眼中,宗教则为辅助治理之重要手

3 等级高,数量多

进院落,多重殿宇。颇有“前朝后寝”之风。除修建城隍庙

按上文所述,明代朝廷对于地方佛道势力采取的是利用

之外,朱元璋对城隍也多加礼遇。于五月十一日城隍生日,

加堤防的态度。并不希望大量的劳动力出家遁世。故尔利用

令有司祭拜“在王国者,王亲自祭之,在各府州县者,守令

一系列手段如限制发放度牒数量,限制道观数量及道观规模

主之。”9

加建等等。然而南京作为全国之都,虽然道教建设受到限制, 却也呈现出数量和等级的双高的情况。 按葛寅亮《金陵玄观志》记载,南京有大观 2 座(分别

南京都城隍庙本在嘉瑞坊,年代已久,残破不堪。明初 徙至陡门桥之东,惨遭回禄。遂于洪武二十年,移建钦天山 之阳,离神乐观十里远。10 占地四亩。其大殿面阔五间,旁

段。故历代统治者,对佛道或张或驰,对教内人物进行册封,

为神乐观及朝天宫),中观16座,小观50座。分布全城,

有斜庑,很有明代风格。另有后殿,左右神君殿等。而其井亭,

均牢牢掌控其势力利用之。朱元璋极其清楚此道理。“其佛

数量实多。且南京打破了一府只许一座道观之原则,造成了

仪门等,颇似衙署之构造。都城为“天下之本”,自然都城

仙之幽灵,暗理王纲,益世无穷”,“若弃绝之,而杳然则

南京两座大观并存的局面。道观祭祀之神祇极为庞大芜杂。

隍庙建设“栋宇森列,金碧辉映”11。规模甚大,令人神往。

世无鬼神,人无畏天,王纲力用焉”。故而“三教之立,虽

不止有如道教神祇如三清(上清院)真武大帝(真武庙)、

真武信仰也古已有之。真武即玄武。宋代为避赵氏始祖

持荣俭之不同,其所济给之理非一,然于斯世之愚人,于斯

星宿(荧惑庙,火星庙)、山岳河海之神(碧霞祠,东岳庙,

讳,改称真武。即为北方之神。历代皇家对真武神不吝赐封。

三教有不可缺者”。2 在确定以孔孟圣人之道为治国纲领的

沧波观等)外,其余如城隍(都城隍庙),灵异奇迹(眼香庙),

元成宗即赐封真武为玄天上帝。真武神形象一般为蓬头跣足,

同时,亦用佛道之学而辅佐。使得人民之生活,或公或私, 无远弗届。不制于庙堂,即吓以鬼神。

5

神化先贤(萧公庙)等民间信仰。

又朱元璋大力推行城隍信仰,从而各地修建城隍庙。城

同样,明太祖及明成祖也鉴于元代政教过于亲密而多生

隍庙亦为金字塔形等级,分为都府州县四级。南京为都城隍

祸患,对佛道严加管制。洪武元年即于南京设立玄都院,管

庙。堪称天下城隍庙之正祖。后于万历年间,应天府府尹姚

理天下道教事。在洪武十五年,成立道录司,在朝天宫之内。 2 朱元璋 . 三教论 [M].《全明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3 朱元璋 . 御制斋醮仪文序 [M]. 全明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4 董伦 .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三 [M]. 明代 5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6 清康熙年间邓旭、白梦燕撰《江宁府志》曰江宁府城隍庙“在府治前”。 而明万历五年陈舜仁等撰《应天府志》记顺天府在“内桥西南”,王俊华之《洪 武京城图志》曰在“旧内西锦绣坊内元御史大夫宅”,地理位置接近。应均 在今南京一中附近。 7 余继登 . 典故纪闻·卷三 [M]. 明代 8 佚名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及福妙经 [M] 9 张廷玉 . 明史·卷四十九 [M] 10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11 刘三吾 . 敕撰都城隍庙记 .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64


学海 STUDIES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脚踏龟蛇,皂纛玄旗,着铠袍而仗剑。

山村发现刘渊然真人墓,保存甚是完好)16,规模甚是宏伟。

迹。虽说今日南京道教信徒已远非往日旧观。然观今追昔,

明代一如其旧,对真武极其推崇。朱元璋即在南京修建

且沿用一脉相承之道观及园林景观。文风甚浓。且国家最高

回忆南京道教在明初的风光,也大有兴亡之感。如因今日之

真武庙。依据明倪明《青溪漫稿》卷 11《北极佑圣真君》云 :“再

道教管理机构道录司即设在此处。可以说为明代中国官方第

衰落而忽视曾经之辉煌,岂不痛哉?

考国朝御制碑文,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兵戈所向,神荫佑

一道观。除道教内用途之外,此处亦为官员习练礼仪场所,

为多,及定鼎金陵,乃于鸡鸣山建庙以崇。”而明成祖靖难后,

设有习仪亭。朝天宫之形貌,《金陵玄观志》中有详细记载,

因为自己兴兵北方,断定真武为自己之保护神。对于真武更

配有插图。建构宏伟,屋宇森森,因山起势。

年。洪武年间改在钦天山北城,去神乐观十里。不止为玄天

插图者,即朝天宫及神乐观。神乐观建制恢弘,共计147房。

上帝及龟蛇,明代开国功臣也祭祀之。遂此庙隶属于太常寺,

方圆将近四里,东至天坛村,西至山川堂,南至官河,北至

参考文献 [1] 朱元璋 . 三教论 [M].《全明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2] 朱元璋 . 御制斋醮仪文序 [M]. 全明文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3] 董伦 .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三 [M]. 明代 [4]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5] 余继登 . 典故纪闻·卷三 [M]. 明代 [6] 佚名 . 太上老君说城隍感应消灾及福妙经 [M] [7] 张廷玉 . 明史·卷四十九 [M] [8]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9] 刘三吾 . 敕撰都城隍庙记 .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 [M]. 明代 [10]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卷十三 [M]. 明代 [11]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卷十二 [M]. 明代 [12] 汤 晔 峥 . 秦 淮 风 光 带 上 的 重 要 节 点 朝 天 宫 与 夫 子 庙 [J]. 华 中 建 筑 .2003.03.033 [13] 傅勤家着,王云武编 . 道教史概论 [M]. 上海印书馆印 . 民国二十三年一

进而归属于神乐观管辖。其规模一般,占地三亩,正殿及后

城河。较朝天宫为大,常驻道士有六百人,多为乐生舞生。

殿面阔三间。许祭祀真武大帝之重点在于武当山。南京未必

值得一提的是:虽朝天宫掌管天下道教事。然而神乐署

是推崇备至。除大兴土木修建真武道场武当山外,在紫禁城 12

另一所大观为神乐观。洪武十一年建。神乐观位于今南

内也有供奉真武之庙宇。(如紫禁城御花园之玄极宝殿) 。

京东郊,天坛之西。今光华门天堂村外。(疑天堂村之名为

又《明史·卷五十·礼志》曰 :“诸王来朝还藩,祭真武等

“天坛”之流变之误。)因在天坛之侧,则道观自与祭天一

神于端门,用家九羊九制帛等恤”。各地藩王入京觐见,尚

事有莫大关联。顾名思义,其功能为选祭天所用之乐师舞师

需以羊帛之仪,祭祀真武。他处供奉真武,更不知凡几。

而习教。今北京天坛亦存功能相近之神乐署。

南京之真武庙,原在清化市之东,建立于宋太平兴国二

13

抢其风头 。此外亦有玄帝庙,于江东门之外,亦供奉真武 14

大帝。属于佑圣观所管辖,占地四亩,记载较少 。

神乐观为洪武十一年修建,《金陵玄观志》中,唯二有

由于为皇家祭天所用,遂并不隶属于朝天宫之下。据《明史·职 官志》云,朝天宫之道录司中“京师置有道录司左右正一, 二人,正六品 ; 左右演法,二人,从六品 ; 左右至灵,二人,

5 大观:朝天宫及神乐观 明初南京道教建设,以朝天宫及神乐观为首。此两座道 观除有道教内之任务之外,也有道教之外之功能。 朝天宫其址今犹存,然已非原来功能。朝天宫位于冶城 山,春秋时期此为冶炼兵器之所在,故得斯名。其址用途嬗

正八品 ; 左右元义,二人,从八品。”然而神乐观之道士官 职为“神乐观提点一人,正六品 ; 知观一人,从八品”。字 面上二观领袖均为正六品,品职相称。然“凡遇朝会,提点 列于僧录司左善世之下,道录司左正一之上。”17 甚至隐然 有凌驾朝天宫之势。

变数番。东晋时王导在此修建西园,用以拉拢衣冠南渡之士

朝天宫及神乐观,均为南京之大观。然而朝天宫有教习

人。且地位冲要,临近石头山及西州。南朝则冶城山为治学

礼仪之功能,神乐观有教习祭天歌舞之功能。或因特殊的政

之所,又兼南朝经学玄学并重,冶城山建立总明观,大量名

治功用,而致其规模宏大?而有明一代,礼部及太常寺等掌

流曾在此治学。

管祭祀礼仪部门,与道教关系甚是紧密。让道士出任礼部尚

唐代时此地为太清宫,然乏其形制记载。然而道教建筑

书,也不罕见。18

讲究因地制宜,想必也是一任自然,与山景高度融合 15。宋 真宗时,在此修建祥福宫,兼设立太乙殿。元代易名为玄妙

6 小结

观。最终定名为朝天宫是在明朝。为长春真人刘渊然所馆。

明初的南京道教建设数量多,等级高,重点鲜明,皇家

(刘渊然真人为早明道教领袖,其亦主要在南京活动,于南

对道教信奉有加。可惜后世随着清兵入关,道教颇受打击,

京羽化。2010 年 12 月 17 日深夜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梅

日趋偏冷。南京又命运多舛,屡遭兵燹。至今南京已难觅踪

12 明《青溪漫稿》卷 11《北极佑圣真君》“太宗文皇帝肃靖内难,以神有 显相,又于京城良隅并武当山重建庙宇” 13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卷十三 [M]. 明代 14 葛寅亮 . 金陵玄观志·卷十二 [M]. 明代 15 汤 晔 峥 . 秦 淮 风 光 带 上 的 重 要 节 点 朝 天 宫 与 夫 子 庙 [J]. 华 中 建 筑 .2003.03.033

16 《金陵玄观志》曰:“其西有西山道院,乃国初救建,以馆刘真人,义 西有卞忠贞公墓,即其祠在焉。旧有全真堂久废,今于后山耸秀处重建,云 林严蔚中居然松坛芝府云公学复设于神君殿之旁,东西两庄,国初赐有庄田 洲地 . 内设道禄司二”。 17 傅勤家着,王云武编 . 道教史概论 [M]. 上海印书馆印 . 民国二十三年一 月 18 例如明世宗时,曾让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出任礼部尚书

65

66


本期的“焦点”栏目分为“见”“瞀”“临”“盼”“相”“省” 六个部分。前五个部分是实习、调研或生活的摄影实录,每位摄影 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呈现出纷繁多样的世界。而最后一 部分“省 (xǐng)”是绘画作品,是在观察后的醒悟,描绘出超乎想 象的世界。 见:陈乐在香港实习期间挖掘的各种有别于内地的设施与构筑物, 真实地记录了香港当地的生活模式与城市景观。 瞀:张文在前工院捕捉光影的瞬间,独特的构图更营造出离奇的 空间感。 临:王子睿在调研途中所见,其中包括了一张居高临下的航拍, 一点透视的构图又统领起色调各异的照片,使之和谐融洽。 盼:韩艺宽在厦门南普陀寺经过褪色的画面,如同眼睛黑白分明 的样子,和尚的介入仿佛打破了静止的时间。 相:傅瑞盈在北京截取的表象、幻象和假象,特写了建筑与人物、 表皮与结构、体量与光影的关系,试图以扁平化的表达呈现出复杂 多元的社会现象。 省:顾佳的素描画,画中苏州园林的假山与人物相融,表达了“园 灵”的意象。 美国著名达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曼 . 雷说道:“我拍我不希望 画的,画我不能拍的。”摄影与绘画,两者共同作用,联系着真实 与想象的世界。作为建筑系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个人所见, 不仅要懂得观察与发现,还要去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 栏目主编:傅瑞盈


见|香港 © 陈乐

基础设施 | 万宜水库溢流口

基础设施 | 观塘巴士厂

基础设施 | 慈正邨停车楼

超现实 那些不是直接为人的尺度设计的基础设施,例如巴士停车楼,桥 涵,停机坪等等,当你身临其境走近它,往往会为之震撼。超常 的尺度,陌生的环境形成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基础设施 | 桥下龙舟道 69

70


街市 | 牛头角街市

人情味 街市是香港的一种传统社区型市场,常设于街道两侧而得 名,现很多街市已迁入室内,但仍保持着邻里之间的亲密 关系。

公共屋邨 | 保安道市政大厦 街市商场,停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 集成一体,形成高效便利的居住模式。居民日常 居住面积小,却能享有充裕的公共服务。

71

72


公共屋邨 | 顺利邨 内部的街市形成丰富立体的公共空间。

多样化 1960-80 年代是香港公屋建设的

公共屋邨 | 明华大厦(上)、兴华二邨(下)

黄金时代。当时港英政府为解决大 批移民的居住问题,制定出一系列 住宅原型在各地大规模建造。虽然 原型数量有限,但每个屋邨都有自 己的个性,形成了高度复合的空间 使用类型。

公共屋邨 | 天耀邨 Y 字型平面围合出的公共空间,

街市 | 锦上路跳蚤市场

从立面上可看到承重墙结构在 落地之前两两合并转换成拱结 构,以容纳社区的公共服务。

73

74


瞀|前工院 © 张文

构筑物 | 大澳铁皮屋

构筑物 | 某水箱住宅

趣味 香港郊区大量存在着低收入者利用廉价材料的 自建房,直接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自然形成了 自己的特色。

构筑物 | 鱼塘边住宅

网 | 前工院

75

构筑物 | 南丫岛

春、晨 | 前工院

76


临|调研之路 © 王子睿

小佛爷 | 大报恩寺

白毛浮绿水 | 高淳

在炎炎夏日的调研过程中航拍了这张照片, 目之所及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

晚霞 | 高淳 77

78


盼|寺院

相|北京

© 韩艺宽

© 傅瑞盈

表象 | 保和殿

左页:

无我 | 南普陀寺 右页:

幻象 | 劝业场、凤凰中心 79

80


省|园灵 © 顾佳

假象 | 静物

81

82


阅读似乎总能像触媒一样引发无尽思考,为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 观念带来新的思维角度,添加新的活力。不用怀疑任意一本读过的书有什 么意义,因为每一本书都能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痕迹,在记忆中沉潜,引 发关联,指导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们逐步架构并完善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本期推荐 8 本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书籍:《写给无神论者》一书从宗教 中提取出了那些可以治愈和增色日常生活的有益言论,分享给看似毫不相 干但在生活中又与宗教无法剥离的无神论者;《结构艺术的创造力》讲述 了迪埃斯特不囿于主流观念,在结构技术方向逆流而上的创新动力与丰硕 成果;《金蔷薇》则是一本被许多现代作家推崇的一本探讨文学创作的作品, 作者细腻敏锐地感受着并表达着文字的美丽与强大的感染力;《二十四诗 品》以诗论诗,提取诗词的精髓按风格分类,以其为媒介探寻生活之美;《反 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平实的语言讲述着含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史学思考; 《自由意志》就意志是否自由的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种种不同的声音;《大 淖记事》是汪曾祺先生以故乡风土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人性舒展人物鲜活; 《反对完美》指出了高科技愈演愈烈之势,并对人在自然界的位置进行了 深刻思考,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栏目主编:赵赫男


读书 READING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筑 研 荐书 本期筑研杂志推出“读书”栏目,为广大师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读书 - 思考 - 争鸣 - 新知,期待您在遇到好书时与大家分享。

《金蔷薇》

作者 /(俄)帕乌斯托夫斯基

来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seuzhuyan@163.com。欢迎来稿。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凡读过《金蔷薇》者,无不称赞这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并且肯定该书在自己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深远影响。该

《写给无神论者》

作者 /(英)阿兰·德波顿

书也启发了无数文学爱好者、创作者和批评者。 《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者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上

推荐人 / 隋明明 即使一个无神论者,也会发现宗教是有趣的、能给人带来安慰的。作者认 为世俗的人们可以从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 以基督教为重点,重新解读各 种宗教信仰。 这本书并不是要劝人信教,而是要识别那些我们可从宗教中抢救出来的有 益内容。包括如何培育群体归属感,如何让人们更加和善,如何抵消目前广告 对商业价值的过度偏重,如何选择并且利用世俗圣贤,如何反思大学战略并改 进文化教育方法,如何重新设计旅馆和休闲场所,如何更好地承认我们内心孩

许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活动、探讨文学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 作者是一个对文字之美、自然之美十分敏锐的人。他用别具一格的文 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 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笔下塑造的一个个 鲜活动人的形象,具有无可抗拒的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不可磨灭 的深刻印象,催发人们博爱的美好感情。同时也帮助我们把握文学最 本质的东西,从美感到精神,唤起我们阅读文字时的感动。

子般的需求,如何通过壮丽和超然的体验来获得博大的视角,如何利用建筑来 寄托价值观。以及最后一点:如何凝聚个人分散的工作,以在体制的领导下把 大家护理心灵的努力整合起来。希望撷取一些有益于世俗生活地真知灼见。 “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

《二十四诗品》

作者 / 司空图

上的微不足道。”

罗仲鼎(注释、解说词) 蔡乃中(注释、解说词)

《结构艺术的创造力》

“除妄得真,寂而息照”,佛者之悟道,与凡人之静心也并无他异。 诗二十四品,二十四体,二十四景,二十四境,其发于景,超于境,

作者 /(美)斯坦福·安德森 杨鹏(译)

止于情。 以诗为介,不独言诗,此情彼景,都是对生命的体味和感受。

推荐人 / 张鑫

诗家之总汇,诗道之筌蹄。

对不同建造方式的经济性的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面对新型材料钢筋混凝土的广泛推广,配筋砖砌体结构在发 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应用前景变得黯淡。然而当配筋砖砌 体结构被视为钢筋混凝土的一种劣质替代品的时候,埃拉蒂

推荐人 / 乔润泽

奥·迪埃斯特仍旧选择逆流而上,坚持使用它进行建筑设计

文学批评往往易于枯燥,陷入大段的说教与无边的论证,以致文章最初感人至深的地方消失殆尽。有时虽为求严谨,但难

创作。他利用砖砌体创造了高斯曲面 , 降低了拱顶的失高,

免有缘木求鱼之嫌。孔老先生将诗三百篇概括成了“思无邪”三个字。大抵就是说,诗歌之教化温良敦厚,以期有纯净的心

在拱顶底部设置连杆抵消侧推力 .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他还创

灵和细腻的感情。就这方面而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本极好的书。

新性地改进了施工模板。除此之外,他还推行自稳定筒壳结构, 将钢筋绑扎预埋在壳体中来施加预应力,以此解决脆性材料的

该书成书于唐末,此时唐诗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历史发展阶段,各种流派和风格都臻于成熟。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司空图写 就了《二十四诗品》。后人有诗赞曰:“王官谷里唐遗老,总结唐家一代诗。”

拉力问题。他的创新绝不是为了技术而提高技术,材料的真实性、创造力和社会责任,共同汇成

《诗品》以诗论诗,将诗按风格分为二十类: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等等。此处举例,

了他创新的动力。倘若我们依赖那些成熟的规则、常规的经验或者传统的砌体结构的先例,那么

以示特点:写豪放,有句“天风浪浪,海风苍苍”;写含蓄,有句“如渌美酒,花时返秋”;写劲健,有“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我们或许是踏故习常,无法发现新的形式的。

除此之外,还会有诗着重描写意象:写清奇,“娟娟群山,下游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写绮丽,“露馀山青,红杏在林。

“当然要迷失方向,那样才能到达别人没有到达的地方”—— 《加勒比海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 读《诗品》非为读懂诗,而为感受诗。以诗为媒介,其实是在感受生活,是在体验生命。

85

86


读书 READING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筑研 ARCHITECTURE REVIEW 2017/11

《反对完美》

作者 / 王明珂

推荐人 / 陈欣涛

推荐人 / 陈斌

作者王明珂是一位致力于历史人类学的台湾学者,他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最有影响力教授迈克尔 . 桑德

工作的内容主要面向华夏以及华夏边缘。

尔。第一次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是在网易公开课看到他的哲

对他工作的价值,他自己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若在桌面

《大淖记事》

上放置一物体,用一个凹凸镜来看它,我们所见的只是凹凸

作者 / 汪曾祺

推荐人 / 程可昕

镜上锁呈现的此物扭曲的形象”,凹凸镜便是我们习以为常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乡土系

的“偏见”,它包括文化认同、社会身份和专业知识。他的

列小说,叙述的是民国时代发生在苏中的一些 " 故事 "。汪

目的便在于透过这个滤镜,寻找到历史“约略的真相”。

曾祺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因而作品的格调、风格同沈从

面对本书如此宏大的议题,作者并不希冀通过“夹杂着 拗口的词汇的文法不同的句子”来让学生们产生“仰之弥高,

文的亦有颇多相似之处。以书集同名作品《大淖记事》为代表。

钻之弥坚”的爱慕。恰恰相反,作者以他平实的语言,清晰

大淖边上,挑夫的女儿巧云和小锡匠十一子彼此有意,却不

的思路,通俗的例子,向我们娓娓道来。

想巧云被玷污,接着小锡匠被打得垂死。因为这件事,乡邻 之中发生一系列与世俗特异的行为。故事发生在天造地设的

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一种思维方法,即“在文献上做 田野”,思考人类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它们的“可靠性”, 最终,成为一个“能创造具反思性认知、认同并有行动能力 来改变社会的当代人”。 如在一个夏夜 荷塘边有许多不同品种的青蛙争鸣 不久我们会被一个声音吸引 一个规律洪亮的声音,那边是“典范历史” 被忽略、压抑的其他蛙鸣,便是“边缘历史” 我们对历史的整体了解 在于倾听它们间的争鸣与和鸣 并由此体会荷塘蛙群的社会生态 一个隐藏的景

作者 / 迈克尔 . 桑德尔

一处 " 世外桃源 ",渲染了纯朴未经雕琢、未受世俗污染的 "

《自由意志》

作者 /(美)马克·巴拉格尔

推荐人 / 陈斌 因果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偶然事件。你投掷一枚色子, 结果受到力度,材质,重力,风速等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如 果这些都确定,结果就会永远一样。 也就是说,因果论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因为万物注定。 甚至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前面堆积因果的结果。

理想国 " 式氛围。肯定的是这样一种伦理道德,它允许并接 受每个人人性的充分舒展、表现与完成,它抵制、轻视 " 禁 止 " 或规约、忌讳之类。在这种伦理道德氛围中活动的都是 一些自然的人,本色的人。 推荐这本书完全基于我的个人兴趣。中学时爱读中文散 文,从课本上的朱自清、郁达夫,泛泛而读,展开到徐志摩、 沈从文、林语堂、丰子恺。但读过汪曾祺,我发现这是我最

书中详尽却又简洁地分析了种种赞同以及反对的声音。

钟爱的文字后,阅读的轨迹就变成了一张以他为中心的思维

虽然对它的结论我并不赞同,可是不能否认,这是一本极具

导图,从他的自传体小说或散文延展开去,了解到西南联大

启发意义的书。

在云南的杂粮米饭和梁思成设计的茅屋教室,想象沈从文看

如果你对我们的意志到底是否自由感兴趣,请你一定要 读这本书。

到弟子腮帮肿的老高二话不说推门出去买了几个橘子抱着进

学课程《公正》,他幽默风趣的风格,敏锐的思路,令我第 一次深深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很多人说哲学没有用啊。为什么要学哲学呢?我找到一 个答案 : 哲学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哲学本身就是目的。通过 人生的经历,感悟生命的道理,难道不是一个人在食色性本 能之外的更高的追求嘛。 在中国,大家往往都不愿意讨论哲学,不愿意谈美是什么, 艺术是什么,建筑是什么,更不愿意去想死亡,自由意志等 等一些看似老套的东西。 好像这些问题早就已经有了答案。可是,这些问题永远 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柏拉图说,美是难的。但是作为一个 建筑学的学生,如果永远把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直觉,似 乎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问题要已经被讨论千年,可是它们没有被解决,前 人只是给我们一个肩膀,我们要继续讨论下去。直到得到我 们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觉得哲学枯燥,那一定是你没有看过桑德尔的书, 他的书直白有趣,又发人深思,令人陶醉。《反对完美》, 书中核心是 : 基因改良会有什么道德问题? 美国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已经在研究这样的问题。作者 在其中工作了四年,让我们去学习一下他的认识。

屋,去读与他同时代的老舍、端木蕻良。他的作品是古典的, 小格局的,是在动乱年间,恬淡的老人细细碎碎念叨的平常 的,细微的生活图景。难称星斗其文,但他的魅力在于,无 论什么时候随手抓来看,都会被鲜活的细节吸引着读上几页。

87

8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