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研011期/Architecture Review Vol.11/Architektur Forschung Vol.11

Page 1



主编寄语 『积累』与『希望』 挣扎着走过二零二零的上半程,在经历了普遍性的煎熬与迷茫之后,我们似乎终于 可以轻喘一口气,摸索着迈开重新出发的步伐。重返校园之际,第十一期《筑研》终于 和大家见面了。我想,本期的关键词可以被归纳为“积累”与“希望”,也意外地契合 当下“重启生活”的特殊状态。我们也盼望,读者朋友们可以接收到这一份信念与力量。 本期的「焦点」和「学研」两个专栏,可以很好地诠释“积累”一词,同时不乏“希 望”的闪光。 展示学生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是《筑研》的初衷和重心,本期也不例外。相对而言, 「学研」可以看作是每一期杂志的“保留节目”。但经历了漫长的蛰伏期,学术研究的 喷薄态势令人惊喜。此外,今年我们在接收学生论文投稿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专栏, 即「焦点」,以特定的一门课程为窗口,把彼此独立的、又颇具关联性的研究成果集中 呈现,希望能更好地展现出“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和丰厚积累。为此,我们有幸邀 请到了李华老师和参与课程的 17、18 级同学,以梗概的形式,汇集了近年来 “建筑评 论课”(研究生课程)的学生研究成果。而它们,正如李华老师所言,“未必全面,但 不乏真知灼见,有些思考已见学者研究的风范”,这也是我们所期望传达的,学术研究 道路上的“希望”星火。 而「访论」和「万象」两个专栏则更多地代表着面向未来的、外部的视野方向,也 蕴藏着更广义的“希望”。 和张彤院长关于“个人与学院”、“行业与社会”的对谈,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学院的培养政策和自我成材的目标、外部纷扰的环境与建筑学科自身之间,充斥着复杂 又矛盾的关系。而清晰的思路和怀抱希望的心态,必须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重要支撑。 “青年”是“希望”的另一层含义。本期的采访专题,将目光转向了学院的青年教 师群体。作为新一代从业者,他们具有跨越学术研究、学科教学和行业实践的多重身份。 通过了解他们的学术积累、教学理想和实践路径,或许可以一窥当下甚至未来的学院教 育和行业生态。 「万象」刊载了去年摄影竞赛的获奖作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看世界”本身, 或许就代表着一种希望。 任紫湫 2020 年 9 月 10 日


A RC H I T E C T U R E REVIEW NO. 1 1 SE P2 0 2 0

走 在 学 术 前 沿 聆听有态度的声音

筑 研 创 刊 于 贰 零 壹 壹 年, 至 今 已 近 十 年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它是一个平台,给予同学互相交流的机会

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

指导老师:

张彤 李向锋 张豪裕 徐宏武

主编:

任紫湫

副主编:

张扬帆 杨乐川

记者团:

张宇弛

它是一座拱桥,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 它是一块展板,展示学院师生的优秀成果

曹一鸣 韩晓煜 李梦睿 周星呈 朱尊 编辑部:

刘菡畅 袁媛 周彦玢

宣传组:

李文颢 李宜燔 刘影竹 姚萌 赵英豪

《筑研》 总 第十 一 期

策划组:

胡亚珩 杨喻茜 张靖

编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筑研》杂志社

投稿邮箱:

seuzhuyan@163.com


目录 访论 INTERVIEW

中国近代建筑学中“技术”概念辨析(1910s-1930s) page. 042

张彤院长:具有反思意识的实践者 ——“院长下午茶”活动纪实

中国建筑话语中的“性格”(1955s-1985s) page. 004 中国建筑语境下“场所”的演变(1980-1997)

青年教师与当代的建筑学院教育 ——专题采访企划 王逸凡:“民族志”作为一种建筑学方法 李迎成:立足城乡规划的学科交叉 周详:风景园林的新视野

page. 012

page. 043 page. 044

由建筑媒体话语看中国建筑界论述中的 “形式” 观念的演化 (从 1950 至 1980 初)

page. 013

page. 045

page. 019 page. 022

学研 RESEARCH 超越结构——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作品中的柱子

page. 050

一种走向日常生活的城市建筑学——以南京小松涛传统住区

焦点 FOCUS

更新设计研究为例

思辨的思维:通过文字思考建筑——“建筑评论”课程研究

谭延闿墓:感知景观精神

合辑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辨析 中国建筑语境下“功能”概念的演变 中国建筑话语中的“文脉”(1980s-1990s)

page. 030 page. 032

方法的视角

广州市流动摊贩治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page. 096 校园交通空间改造——基于上海里弄分析再造空间 page. 103

page. 037

page. 039

page. 086

建构多译的地平线——浅析斯维勒 . 费恩的两个建筑实例

page. 036

中国建筑话语中看待“历史”的方式(1950-1964)

page. 069

page. 078

page. 035

文献 + 实物:一个比较近代中国建筑史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page. 062

长三角区域国家高技术园区发展研究——现状、影响、趋势

page. 034

“建筑”与“营造”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1840s-1940s)

居住街区网络构型与界面用地比例的关联性研究

page. 056

新疆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初探 双重老化视角下的城市微更新

page. 108 page. 116

夹缝中的“类型”:1940-1960s 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类型” 观念

page. 040

中国当代建筑学语境中的“制作(Making)”研究梗概 page. 041

万象 OMNIVERSE

page. 124


在本期的“人物”栏目中,我们有幸和张彤院长相约下午茶,共话建筑学人、建 筑学科、建筑学院的未来;亦以“SCHOOL”为主题对谈了三位来自建筑学院的青年 老师,包括景观学系周详老师、城市规划系李迎成老师和建筑系王逸凡老师。请他们 用年轻专业的视角解读在互联网与全球化发展愈加深入的当下,面对教育与实践产生 的断裂,我们应当怎样结合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反思,建设更符合当下和未来的学科教 育。“人物”专栏用最近的距离,最窝心的真情,最赤诚的对话,为建筑学子拨云见日。 在求知的道路上,相信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也深陷过“众 里寻他千百度”般迷茫,但是只要一路向前,就能寻见那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就能望 见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一人。希望穿梭在这些访谈的字里行间中,大家能够增添一点勇 气、一点信心。 最后,引用里尔克在《给一个年轻诗人的十封信》中的句子作为结尾和祝福:“愿 你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栏目主编:张宇弛



访论 INTERVIEW

张 彤 院长 : 具 有 反思意识的实践者 — — “ 院 长下 午 茶 ” 活 动 纪 实 记

筑研杂志社 / 外联部 / 学术部 / 新媒体中心

张宇弛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本次院长下午茶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建筑学院的张彤院长与同学们直 面困惑、共叙发展。访谈围绕“个人与学院”、“行业与社会”、“院 长生活”三大主题,探讨了个人发展、学院动向、行业形式等问题, 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张老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

第一部分·个人与学院

师的目标不变,同时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另外, 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的能力也很重要。在前不久的国 际评估中,有一个一直被讨论的问题:好的建筑学院应该培

筑研:

养什么样的人?有一个词,值得大家思考——“Reflective

就建筑学院的教学体系而言,在本科和硕士博士不同的阶段,

practitioner”——反思型的实践者。建筑学院培养的主体

我们学院立志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应该是专业建筑师,不是培养哲学家,更不是空想家。建筑 学从来都是实践性的专业,建筑师是高级的实践者。

张彤院长: 首先,我不觉得本科、研究生和博士会有不同的培养目 标。东南大学以前的目标是要为国家建设培养“栋梁型人才”, 在去年的教育大讨论之后,现在目标改为“领军型人才”。 这是学校对本、硕、博学生培养目标的非常明确的表述。由

在学院曾举办过的“东南学人”活动中,陈薇老师曾提 到,如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存在一种文化、一种学派, 那么它所凝练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罗 列了四个词组、十个字:第一个词是“做”,第二个词是“融 合”,第三个词是“批判性”,第四个词是“传承创新”。

于长期的工学院体系,与南大、北大、人大等传统综合院校 相比,我们习惯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工程师的特点。 当然,这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和素质。但是,我在和理、 文科的教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更倾向于提出问题。在 这之后,我慢慢理解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校文化对培养人的 思维方式和思考领域的影响。 所谓“领军型人才”,一方面是继续坚持培养优秀工程

4

◎东南学人谈第四季“园林:研究·实践”成功举办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活动现场照片

“做”字首当其冲,因为学院的先行者——杨廷宝先生,

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与自己的现阶段是否合适。学生当然

就是凭借“form”,凭借“做”闯出来的。我们现在仍然难

可以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这个目标,就像王澍在二年级的时

以想象,杨老曾在两天之内完成方案,然后向张学良汇报,

候就对老师说“你教不了我”,因为他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而此时他刚从宾大归来,就作为事务所中强有力的建筑师,

当然学生应该去听老师的意见,去听不同老师的意见,尤其

直接参与了方案汇报。所以“做”始终应该是我们强调的东西。

是自己的指导老师的意见,这与“reflective”、“critical”

反过来说,在一个有建筑文化的社会,什么人可以被称

并不矛盾,只要立足点是大家自己。刚才提到,陈老师说的

作“Architect”? 比 如 在 1979 年, 邓 小 平 作 为《 时 代 周

第二个词“融合”,第三个词“批判性”,都表达了学院传

刊》杂志的封面人物,第一次被西方世界称为“中国社会改

承创新的一种态度,其实都反映了“Reflective”。

革开放的‘Architect’”——这被翻译为 “总设计师”。

而学院要提供的是国际性的视野。多方比较,才能打开

可以看出, “Architect” 也指向另一种身份:社会组织改

大家的眼界,让大家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尽量和世界、和

造家,寻求目标、组织路径是他的责任,也是实践性的,是

各个方面接触、交流,提升和扩展视野,给大家提供尽量

一种“practitioner”。而且,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的

具备批判性的实践机会,来帮助大家形成所谓的“critical

声誉就是画图的功底,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设计,也是“做”

thinking”。

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的既有优势,要牢牢地抓住,继 续坚持。 第 二 点, 实 践 者(practitioner) 前 面 的 定 语 是 “reflective”,指反思能力、批判性。不具备批判性、唯

所以,这四个词基本可以概括建筑学院的整体目标、它 的学科和专业的特点、我们学院的传统。至于本科、硕士和 博士,只不过是阶段不同、进阶不同、趋向目标的距离不同, 和认知目标的能力不同。

别人意见而跟从的人,不具备“reflective”的能力。学生 需要去判断老师给的任务书,虽然它是经过研究的、有教案, 但一定会有 “好”和“欠缺”,学生需要去理解它的教学

5


访论 INTERVIEW

◎留美期间与同学们的合影(左一梁思成、右一杨廷宝、右二陈植)

◎东南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正式签署建筑学硕士双学位协议 ◎留美期间与同学们的合影(左一梁思成、右一杨廷宝、右二陈植)

筑研:

当然,本科、硕士、博士学习的内容不同,培养的环节

即使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目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不会

不同,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在本科的低年级,可能更多的

各有什么侧重呢?

是在认识、吸收,然后去尝试、培养自己的热情;而到了高 年级,则开始去衔接特定的专业方向、兴趣,或者说学科的

张彤院长: 我并不认为硕士生一定比本科生高级,或者博士生一定 比硕士生高级。重要的是,学生何时能有对自己的认识、对 专业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些博士生六年毕业,

一些分野。学科(discipline)里面往往有许多专门的领域 (sub-discipline),这些研究方向会延伸到之后的硕士和 博士阶段。学术研究越往上应该越深、越准确;而越往下应 该越宽泛、选择性越大,思考和判断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依然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有些十年毕业的博士生像睡着了 一样,这反而更加可怕。因为此时,他们中大多数的年龄已 经三十岁、或已过三十岁了。如果这时候,还没有对自己职

筑研:

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的清晰认知,不管你是学的什么专业,

关于学院国际化办学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取得了哪些成

都是很糟糕的。而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本

就,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作为学生个体,我们可以从

专业、学科究竟是什么,想明白自己未来在本领域要做什么,

中收获什么,或者说怎样去应对学院的这个趋势?

未来如何去实践这个“profession”,极早地建立起判断, 那我觉得他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6

张彤院长: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国际化不是目标,国际化是一个路径。如前面所言,如 何培养学生“reflective”的思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打

格的完整度、思考的全面性,对反思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 的。

开视野。国际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二十岁的年轻人面前展

我曾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在 ETH 深入地工作,在那里五

现整个世界。我们尽量邀请一些在专业中处于高阶位置的教

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小项目。不同文化、人群的差异性,或

授、从业者来和大家接触。

者说是思维上的碰撞、争吵、不理解,只有在做事情时,只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关键是,大家要来参加。这就是轰

有你和他人同在一个团队里工作的时候,才会深刻地认识到。

轰烈烈的国际化建设示范活动对于我们自己的同学来说,最

如果只是在观光、喝咖啡、聊天,那只会彼此欣赏。后来也

有意思的,最有意义的。

有其他的机会作为建筑师、访问学者在国外,但是刚去的那

前不久我们和米兰理工签订了建筑学的硕士双学位,这

种“shocking”的感受,是很难再有的。所以我想,这种

是我们学院与境外高校第三个双学位项目的协议。硕士生在

机会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学院会尽量多的来给大家提供不同

三年的学制中,有一年可以在对方学校交流学习,同时获得

的机会、不同的区域以供选择。

两个学位证明。现在有米兰理工、都灵理工和维也纳理工这 三个学校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如果大家对自己有这方面的计划,可以多去了解。

但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机遇,也因为个人发展、家庭情况 的不同,每个人可能会做不同的选择。另外,现在的世界 局势并不完全清晰,你们这一代既有可能是全球化的受益

这就是我所说的,要让实际的好处汇集到学生身上,让学生

者,也有可能是全球化终结的见证者。例如,今年美国发的

可以有实际的收获,实实在在地接触到“国际化”,这样学

offer 中,很多专业受到限制,而且很多签证的办理时受阻的。

院办这些事儿才有意义。我也希望大家多关注学院的动态,

我们这一代也是如此,我们当年的同学,在大学毕业和高中

多关注新的机会,能够主动地跟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不要

毕业之后,一半以上选择了出国,他从没有想过会有没书念

埋头坐在专业教室里面画图,从那个小位置里走出来,多交

的一天,念完书以后回不回得了家、能不能在一个国际化的

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了解学院现在给大家提供的这些

大环境中留下工作,过去完全没有过的担心,现在或许会成

机会、资源,多思考我们要什么。机会都是为学生准备的,

为一个问题。但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和大家分享,并

如果你没有这个意图,机会就会溜走。

非引导、限制大家的选择。所以每位同学要独立思考,因为 这事情只关乎到你自己个人。所有的判断、收获和代价只有 你自己承担。

筑研:

从目前来看,学院举办的“嘉木学人”展览中,绝大部

随着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去海外留学。特别是

分的人都是东南本科毕业以后,去到国外学习或实践的。但

本科毕业之后,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海

是他们现在的成长速度,有些并不是特别高,原因是多种多

外,为什么不留在母校继续深造?这问题可能比较尖锐,学

样的。在国内的实践,所面临的是具体的社会问题,所以在

校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国外学习的理念、方法有的是需要转化的。而实践,非常重 要的一方面是实践资源和社会环境。要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

张彤院长: 学校的目标不是留住人才,而是培养人才,最终人才都 是要走到社会上的。学校不会留人,留人做什么?也没有那 么多编制把大家都留在学院里(笑)。学校的所有的任务就 是培养人才,就是为了让大家走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找 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问题是面对这么多选择,什么样的 路径适合学生个人。 我个人认为,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 化,海外留学会有不同的利弊。利可能在于,一个二十五岁 左右的人,去经历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一种和从小长大的 环境完全不同的社会体系,去在那里学习、生活、工作一段

去,要有项目资源。空有一身本领,图画得很好,模型做得 很好,这确实很重要,但项目在哪?这些是需要你跟这个社 会去融合,才会找到机会发展,这也是建筑师需要掌握的。 总体来说,学院之所以做“嘉木学人”这个活动,是希望 能够给到这些年轻的校友一些支持,希望能让他们想到,学 校仍然是一个可以回来再“reunion”的地方,可以继续给 他们支持的地方。学院的任务就是提供机会,在大家需要帮 助的时候,提供帮助;走上社会后,再需要帮助的时候,学 院也会创造机会来给大家提供帮助。这就是学校。学校不留 人,大家不要误会,最大的愿望是大家都出去,能够在社会 上很好地发展。

时间,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光客,这对于个人的成长、人

7


访论 INTERVIEW

第二部分:行业与社会 筑研: 首先想问问关于跨界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可能会从传统的建 筑学出发走出新的路子,进入社会后也会有人选择转行。您 认为现在建筑师有什么样的方式去跨界,或者说有什么领域 可以跨?另一个方面,跨界,究竟是因为大家真的有兴趣, 还是说行业不行了,大家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无奈? 张彤院长: 这个问题,是基于中国目前的状况和之前特殊的发展阶 ◎张彤院长在东南“嘉木学人”2019 展览暨论坛开幕仪式宣布开始

段才产生的。建筑学院培养出来的人,大部分去设计院,这 是很不正常的,在世界范围来看,也很不正常。这是因为我 们前二十年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在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房屋, 与此同时,我们国内建筑师的比例、建筑设计院的人手那么 少;所以学院培养出来的人,首先就被这个行业和市场像海 绵一样地吸走。这种状况在世界发展的过程当中,绝无仅有。 你会提出“现在行业不行了”,确实是这样的,但这不 是问题。首先,学生在建筑学院里面是做设计(design) 的,并不只是学建筑学的知识。“设计”是一种人类的行为。 人类要向前发展,有两件事情一定要做。第一个是“发现” (discovery),人类知识体系当中,所有的理学都在拓展 未知领域的边界;另外一个是“设计”(design)。设计是

◎王建国院士、韩冬青教授等为学人颁发证书

◎“嘉木学人”展览

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什么?是综合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最后,设计的思路,其实是要寻求、要去找到自己。主

前面提到,工程师就是解决问题的人。而建筑师为什么

观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建筑学的学习里面,主观不是一

超越一般的工程师?因为他是综合性地、创造性地去解决问

个坏词。所有要解决的问题都是客观的,但是每个人解决问

题。至于解决问题的对象,是房屋建筑、还是街道、灯光、

题的方式是主观的。老师布置的任务,如果 12 个同学做的

空调,只是个人的选择。 “Architecture”不一定只是房

方案是一样的,是十分糟糕的事情。

屋建筑,房屋建筑叫“building”,“architecture”是一 种学理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清晰结构和稳定状态的关系,这 个关系可以用于房屋建筑,也可以用于设计茶杯、服装,甚

第三部分:院长生活

至音乐、小说、文学,只要有这种清晰的、稳定的结构,可 以辨析的和具有结构性的组织关系,它都可以是。 建筑学超越了一般的学科,水利、道路、桥梁、土木等等 这些,因为它更综合、更伟大,包含了历史和人的情感信

筑研:

仰——把房屋建筑作为一个主题对象,来反映我们的现实。

同学们会好奇,作为学院院长,平时的工作究竟是什么?

所以我认为你刚才提的这个问题,是基于中国社会的这个发 展阶段的一种奇特现象,没有欧洲人可以提这样的奇怪的东 西(笑)。

张彤院长: 院长就是,管人管事管学科,还要管钱。我每天不知道 会签多少发票。办公桌上,每天堆了一摞。管学科,就是双

筑研: 张老师刚才说的,建筑学的核心是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之前征集问题的时候,有同学提出,进入大学后不适 应学习方式的转变,不知道到底在学什么。我觉得可能问题 可能就在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这两个词上面。 张彤院长: 我觉得,一些同学不理解 “创作”是什么。大家都是 理科生,“理科”就是找答案,在座的可能都是找答案的绝 对高手(笑)。但 “创作”就是没有答案。一个创作仅仅 属于创作者个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 “答案”。关键 是创作者要知道 “我”要创作什么,才可以跟别人交流,

◎张彤院长在 2020 年东大建筑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

创作没有“absolute truth”。大家要认清这点,如果认清 不了这一点,你就永远会在纠结: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我的方 案?他不同意我的方案,我怎么办?这个方案又不是老师的, 是你的,老师同不同意那是他的事儿,我不要管那么多,这 是关于“创作”的第一点。 第二,创作有一种幸福感。进入专业学习之后,要去理 解创作是什么,尽快转变之前“求解”的行为模式。不能从 别人的眼光里来看自己做的对不对,教设计的老师不会说“你 解错了”,而是会讨论你的设计思路——是不是可以更加完 整、更加有逻辑,你判断的依据是不是充分。在设计课的讨 论上,没有人会说你的这个三角应该变成方的。我不认为三 角或是方的选择跟老师有关系,这只跟你有关系。

◎张彤院长与毕业生拨穗合影

9


访论 INTERVIEW

一流学科的建设,国家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冲击世界一流学

惜。浪费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源,和国家对你们的

科。这是任务性质的,钱用完,出不了成果是要被问责的。

厚望。你们应该在社会和国家当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自从做了院长之后,现在我能回工作室的时间很少,要在全

那些没有目标,或者是目标过于低的企业,建议大家不

国各地去开会、交流、“站台”(笑)。大家一定要珍惜自

要去。它们在行业当中,估计也撑不了太久,他们的生存机

己脑子清楚的时候,人的脑力都是有限的,每天早晨起来的

会不会多。如果这个企业仍然是有自己的诉求、决心,那么

那两个小时,从床上起来的瞬间,会给你带来很多新鲜的幸

一定会提供给大家工作的发展机会。如果你自己目标明确,

福感。所以,这就需要创造性地来应对烦人的事情、复杂的

追求突破,就要去接受这样的机会,去应对这种可能。大家

事情,怎么能够把这些事情干得开心呢?抓主要问题,珍惜

要及早地让自己处到一个自己愿意去做的工作领域里。我想,

创造性的想法。

这个是大家择业时要着重考虑的。如果时选择做高校老师,

熬夜现在成为了一个挺大的焦虑。前段时间因为前工院

将来的学科发展、在学科中的定位和兴趣,和学术性的工作

限时开放的事情,学院专门开了会,也邀请了同学们参加。

节奏,包括成果的显现,都是由自己来掌握的,这更是需要

既然同学们反映这么大,就请他们参加学院最高层面的教学

目标和行动力。

会议。我们请了三位同学,共同讨论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熬夜是不是我们的文化?同 学近来都说,到建筑学院读书,好像不熬夜是不行的。但对

提问 2:

我来说,肯定不是。什么是学院的文化?设计的热情是学院

您刚才提到过,您到瑞士、日本等地去交流,您觉得国外的

的文化。当你有这个热情的时候,熬夜算什么呢?别人觉着

教学体系或者是建筑行业,和国内有什么差别?

那么痛苦的事情,我却其乐无穷,因为我正在趋向于我想要 的创造性的目标的实现,我愿意多花两个小时,少睡两个小 时的觉。但一个好的建筑师,要知道在什么时候结束。还是 那句话,创作没有标准答案。 此外,图纸表现是一方面,但以后作为建筑师,给别人 传达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一个丢盔卸甲的人,一 个看上去不太美观的人,图画得好又有什么用呢?如何让甲 方相信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些东西大家要下意识地 去综合培养、训练,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时间安 排好,然后知道到哪里结束。

张彤院长: 很难回答国外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举例子来说,日本的教育体系,以东工大为代表,一直 和土木联系很强。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就会把一个小房 子全部设计完。不是只画个做模型的东西,而是所有的材料、 结构、构造、电器物品、给排水,这房屋所有的建造体系、 所有的构建和技术系统,全部都被解剖和设计。 而我们这里,一直到四年级以前,都是一个以“空间” 为主线的学术体系,对学理关系的知识讨论和训练、对空间 的认识更被看重,但是对房屋建筑体系本身并没有研究很深。

自由提问环节 提问 1: 我们的理想是成为设计师,但是很多同学后来在设计院只是 变成了画图匠,或者是 “螺丝钉”一样的存在,现实和理想

意大利的学校,又是另一种不同模式,它是一种特殊的 学派体系,它的教学完全是取决于优秀的建筑师个人传授的 知识。当然他们的前提是,被选做设计教师的这些人享有盛 誉,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如果大家对特定的学校有兴趣的话, 可以再做深入的了解。 至于建筑行业,还是有发展前途的。现在是一个工业体

有巨大的落差。所以我想问,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种落差

系,将来会是一个信息技术体系。现在中国的建筑工业体系,

感?

在产品、技术层面的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比较大的差 距。以窗户的质量为例,我们所能用的产品跟国外的建筑师

张彤院长: 首先设计院之间是有差异性的,太差的设计院就是做生 产线上的低级劳动。大家都是应试教育中的精英,如果经过 学院的培养,大家去了一个普通的生产单位我会觉得非常可

10

所能用的产品确实是不同的,这和整个施工、组织和建造行 业当中的技术水准、行业标准都有关系。这会反向影响到设 计方法的选取。总体来说,在行业中采取的设计方法和路径 不同,获得的建筑质量是不同的。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活动现场照片

结束语: 感谢张彤院长今天和我们一同度过精彩的“茶话会”, 为同学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大家分享了专业实践和生活 中的所见所感。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大家学业 有成,也祝《筑研》越办越好!■

11


青 年 教师 与 当 代 的建 筑 学 院 教育 — — 专 题 采访 企 划 话题: 当代(我们时代的)建筑学教育 主题: SCHOOL 人物: 学院的青年老师和兼有教学经验的青年从业者 主题背景: 互联网与全球化发展愈加深入的当下,建筑学的外延也似乎在不断向外拓展,各种信息渠道的开辟使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 多样交叉学科的出现使研究的视野更加多元,多重软件工具的介入使表达的形式更加新奇;然而与此同时,面对真实的建筑与 城市,我们却看到的是单一趋同或夸张猎奇。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与实践之间产生了断裂。在当下的时代,建筑师还需要 布扎体系下练就的精准的双手吗?或只是 20 世纪各种浪潮下激荡的颠覆的思想?显然我们尚不能得到答案,但依托建院这样 一个起点,结合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反思,从每一个个体的角度给出剖切式的解读,或许具有一定的启发与意义。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王 逸 凡 : “ 民 族 志”作为一种建筑学方法 采访

张扬帆 任紫湫

P

R

O

任紫湫

F

I

L

E

王逸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讲师。

志”也会是我今后的一个关键词。 “建筑民族志”这个说法本身容易造成一定的混淆,它

2008 年至 2013 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和字面意义上的“民族”关联不大,而其实是强调“民族志”

2012 年至 2018 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作为一种方法,与深入的田野调查相结合,并将一些带有民

2015 年至 2016 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所联合培 养博士生。 自 2018 年 起 担 任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系 教 师。 实 践 经 验 包 括 美 国 Laguarda Low Architects 建 筑 事 务 所、 日 本 长 谷 川 豪(Go

俗学眼光的新知识纳入到建筑学讨论的范畴,然后再进一步 地扩展建筑学科的知识产生,强调的是如何用这种方法来推 动建筑学内部的理论或实践。实际上它与特定民族的建筑,

Hasegawa)建筑设计事务所、清华同衡遗产中心等工作。

或者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乡土建筑、风土建筑,已经没有直

学术研究:建筑民族志(architectural ethnography),一种基于

接关系了。比如,我们在四年级设计课也引入了“行为学”

图绘的研究方法,这一议题:立足于建筑学科本体,用民族志方法

(behaviorology)和“建筑民族志”的方法(图 1),但

直接介入并推动建筑研究;所关心的并非字面意义的“民族”,而

面对的场地则是相对混杂的城市环境。每次我们所选择设计

将研究范围扩展至人、社区、社群。 教学实践:承担学院本科四年级和设计基础课教学,此前曾参与“影 响与抵抗”南头古城城市更新策略实验教学。

课场地会有如下一些明确的特征:有各种行为、各种人群的 碰撞,以及一定的聚集性、密度,体现城市“拥挤的文化”; 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里经历过变化与改造。我想这样的典 型特征能够侧面反映“建筑民族志”所关心的当下的问题。 除此以外,这个词组还涉及一种跨学科的视野。两个学 科聚焦到同一问题,一起工作产出成果,带给我们新的知识,

筑研: 王老师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在《建筑学报》等期刊上集中介

但新的知识用来做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开放的。 社会学在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或城市中的社群时,并不那

绍的关于“考现学”与“建筑民族志”等理论议题的相关研究,

么依赖精确的空间信息,优势在于他们能够描绘一种想象,

可以首先请您从个人经历的角度,介绍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研

打个比方就好像卡尔维诺写的城市,文字的想象空间与看一

究实践吗?

张地图是有区别的。这种想象是我们建筑师习惯的工具难以 表达的,但是我们解决的问题关乎一个具体的场地,要对它

王逸凡:

做设计,时时意识到它面临着改变这件事。正是由于两个学

如果是从个人积累的角度,可能确实要讲清楚“建筑民

科不同的问题意识,社会学视角下的建成环境研究,一直延

族志”这个话题,因为这个话题可以将我过去的研究、目前

续着一种对乡村和偏远的少数民族等特殊化社群生活的迷恋

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以及在学院的专题设计教学关联起来;另

(注释 1),相反,建筑师大多考虑的是一个普通的城市环境,

外从教学和研究项目相互促进的长远计划来说,“建筑民族

这是当下建筑学命题所关注的。

13


访论 INTERVIEW

◎图 1 基于行为学设计方法的“从众”观察到“共通”发现 , 2019,教学指导:郭屹民、王逸凡、陆少波

“建筑民族志”与 urban social geography 研究有着

已经达到过一个高潮,其中包括《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城

不同的诉求。我们用“建筑民族志”的方法带入人类学或社

市建筑学》等重要著作,讨论之多、影响之广泛使我们已经

会调查的视角去理解复杂的场地,并基于图绘所整合的复杂

无法将这样的研究仅仅视为一个分支领域来理解。建筑史上

信息做一系列的设计,最终还是要回到建筑设计讨论的范畴。

关于“建筑起源”的大讨论,都跟同时代人类学的发展有关。 回到建筑起源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种考据,不如认为是 一种想象,如何去解读起源的问题,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筑研:

这样的讨论与有关建筑学本质的讨论是分不开的(比如,约

您所提到的人类学视野下的建筑理论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溯

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

源,比如建筑史中关于建筑起源问题的讨论,那么发展到当

建立了上述的历史视角之后,再去审视新的研究,可以

今,这方面的研究为当下建筑学科贡献了哪些新的理论或知

发现,到了 1980 与 1990 年代,逐步发展出建筑师用类似于

识呢?

民族志的方法、工具去讨论一些资本聚集下产生的现实环境, 比如库哈斯的《癫狂的纽约》(1978),将这种想法引入一种

王逸凡: 以我的理解,人文主义视角的建筑研究是建筑研究的一 个重要部分。在人类学视野下开展的建筑研究在 1960 年代

14

高度聚集、拥挤的城市环境里;又如,犬吠工作室(BowWow)在《东京制造》中描绘当代普通的都市环境中那些 特质突出的“现象”,采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解析环境。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在全球化的、看似无差别的空间霸权之下,这些研究结合社

用了基于图绘的分析和表现方法(图 4)。城中村的特点

会史的视角展现了另一类“场所”的存在。

决定了南头古城的设计题目与一个功能理顺的建筑项目或

除此之外,当我们探讨建筑的人文属性的时候,很难绕

从 program 开始的任务书完全不同,很难从一张白纸、一

开其集体(collective)属性,在以前,说到这种集体属性

张泡泡图开始做设计,必然要从现场出发,而建筑民族志中

时倾向于把人类当成一个总体来讨论,比如阿尔多·凡·艾

基于图绘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就在这里。这一点同样也体现

克的结构主义,强调人的共性大于差异性是结构主义得以成

在我们现在四年级专题设计课的选址,比如关注场地密度

立的前提。而现在新的研究则更多倾向于讨论个体化、瞬时

(density),居住过的空间(lived space),以及各种人群、

性或偶然性的方面(图 2)。就建筑民族志在近 20 年来的研

行为的碰撞。

究趋势来说,一方面是使用基于图绘的记录手段直接介入建

上述特质的场地与“建筑民族志”研究所关注的视角最

筑关于基地、法规、形体空间的研究;另一方面是遵循民族

为契合。具体来说,在深圳南头古城场地,可以直观感受到

志“参与式观察”的传统,为建筑师提供参与者视角下的建

被资本塑造的空间,以及这种被塑造的空间里人的生活,当

造过程及工艺的研究,向更专门化或者更细致化的方面在发

时设计课的很多讨论也集中于这一点。比如有的方案引入了

展(图 3)。

区块链,切入点是在资本和空间的角逐中,如何利用资本自 身规则的变化,调动不同人群改造利用空间的动力,促使城 市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在一味逐利的过程中让空间变成

筑研:

金融、资本的工具,最后设计的成果是用区块链金融的逻辑

在您所介绍的理论研究之外,我们还了解到您在 2017 年参

撬动现有的土地经济规则。可以看出,这与进入场地做一个

与了题为“影响与抵抗”的南头古城城市更新设计教学,结

社会学调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最终要

合您在《学报》为当时实验性教学撰写的回顾与总结,可以

带着观察所得回到建筑、回到设计,从现实场地中较为复杂

看出您以理论研究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来审视设计实践

的情况中找到一个缺口,由此产生初始的构想,之后通过设

的独特思路,以此次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成果为例,您认为当

计的安排激发一些行为、活动,如果有可能的话,还需要返

今环境下理论研究可以如何介入设计实践?

回到现场重新修正,是两相交互的过程。基于图绘的分析, 能够将这种过程中的复杂信息装进去,因为用语言描述不同

王逸凡: 在做南头古城城中村更新题目时,我们很大程度上使

◎图 2

利益群体之间发生的作用时难免会滤掉一定的信息,而图绘 是更直接反映现场的。

◎图 3

15


访论 INTERVIEW

◎图 4

其实四年级的设计课也有相似之处,第一年选的场地是

(proportionality)和尺度的问题(图 5)。

一个老的家乐福所带动的街区,有趣的是它的周边会生长出 来很多小的东西,有通常意义上的沿街小商铺,也有一些意 料之外的花鸟市场等等,如何解读并利用这种空间的边角料,

筑研:

我们用了大概两周左右在调研和图绘上,并在设计的过程中

以我们学生的视角来看,一年级的课程教案相比我们读本科

试图回应这种空间与行为的碰撞。简单来讲,其重点在于如

时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更新,对建造层面的关注有所提升,而

果想要激发某种行为,或者抑制某种行为,应该如何在设计

且也更加关注城市环境,这一点您如何理解?

里使用空间的手段反映这个意图。 王逸凡: 首先对于建造的关注,教案中并没有这个前提,并不要 筑研:

求学生表达的东西都是建造上真实的或建构的,比如在评图

这样的研究型设计向来侧重于高年级设计课教学,您来到东

时也看到有些同学将杆件排列成格栅表皮或隔断,而并不是

大建院任教之后,也参与了本科低年级的设计课教学,针对

将杆件作为结构或建造的表达。其实我认为教案的出发点是

基础设计教学,您在教学中的关注点有何不同?

给学生一个工具包,一个从形式出发的起点,但顾大庆老师 又在教案设置中比较多地考虑到了当下的建造文化,所以设

王逸凡:

计方案有机会结合一些比较新的建筑语汇。

一年级的设计课不是具有自主性的命题,教案相对比

其次关于对城市环境的关注,教案的考虑体现在跨尺度

较确定,比如教案中规定以板片、体块和杆件的组合来完

的思维方式,特定的操作未必限于建筑本身的尺度,也会考

成设计,看似已经限定了很多,但实际上个人如何理解是

虑城市环境中开放空间的构成,比如用透明性原则来应对街

不同的。我看到这些限定时更多考虑的是需要从平面上的

区尺度的问题。

周界(perimeter)出发,使用相对单纯的形式去回应比例

1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5

筑研:

但我认为我的知识领域不足以支撑自己把外延放得那么宽,

从我们自身的教育经历来看,不同老师带的学生的设计作品

不足以支撑自己就一些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来指导做设计,

可能差异性比较大,您如何看待这种差异性?

所以我会设定一些边界,一个约束的范围,或者什么样的空 间问题值得被讨论,一旦在方案初始阶段看到某种潜力的话,

王逸凡: 讨论老师整体的差异性有些困难,但就个人而言,我自

这些需要更深入讨论的问题我倾向于明确地指出来,并希望 接下去的方案深化过程能够聚焦。

己是倾向于将观点明确地输出,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强势,在 选择方案时我会有明确的标准与取舍。这里涉及到什么可以 算作建筑的问题——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很多的创新并不

筑研:

是建筑该做的创新。如果把这种开放性交到学生手上,尤其

您对现阶段学院的设计课程设置有什么看法?能否介绍一些

是一年级的学生,很可能他的方案最后不是在讨论一个建筑

您个人较为欣赏的教学实践?(可以是历史上著名学派的一

问题。当然这个观点也是有争议的,也许有人认为不存在很

些先锋实验,也可以是校内或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的现有课

明确的讨论建筑问题的范畴,其外延是可以大大拓展、甚至

程)

完全开放的,比如石上纯也将艺术和图像的手法介入的做法。

17


访论 INTERVIEW

王逸凡:

王逸凡:

学院设计课程的设置,我理解的是一二三年级相对来说

首先针对当下的实践环境,我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情况,

有固定教案,而四年级是一个开放、多方向的状态。我深有

即代际的问题。对 90 后而言,独立建筑师能单纯依靠“做项目”

体会的一点是一年级给定基础和起点的讨论问题的方式,大

这一种渠道的已经越来越少,更多的情况是在做项目的同时

家有着共同的基础,有一系列可控的操作,也相应地更加聚

还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可能是主动或者被迫地思考“设计 +”

焦,这跟我上学时有很大差异;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基础——

的问题。客观来说大的设计机构、更聚集化的发展模式,已

给定的要素——中包含讨论更深入的建筑问题的潜力。

经建立了对市场的优势,规模小的独立事务所过去做项目的

对我个人影响比较大的教学实践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方式也不再完全适用。这是一个转变的因素。

和东京工业大学的系列教学。之前谈到的行为学的内容,跟

另外还有一点转变在于做成一件事情的机会是在减少

贝岛桃代、塚本由晴一直以来的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关系。他

的,反过来要求个人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上有所积累和创见。

们的理论和教学非常有典型性,一直在推动着一个观念,把

如果只是充当一个多面手,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地见招拆

建筑看作一种不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承认存在的事物

招,这已经不够了。个人的积累不一定要和某些很新潮的理

并思考存在的理由”。

论或学派挂钩,可能只是在项目里的一些交叉机会,比如说

另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即如何改变原先已固化的常 规,比如对墙、柱子等要素可以如何理解?赋予怎么样的意

结构的问题仍然会是今后学术作品创新的方向之一。 换一种思路来考虑,我们之后面对的设计市场可能节奏

义?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探讨什么可以被视为建筑这

会相对以前更慢一些,对于输出的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个问题。长谷川豪的很多作品触及了这方面的思考。

但正是这个时候在学院里讨论的问题的价值才容易显现出 来。如果都是按照当下普遍很快速的周转或资本的逻辑去做 设计,确实有很多在学院积累和讨论的内容无法体现出来。

筑研: 我们了解到老师在教学上,基本还是以设计课为主,而您的 研究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之后是否考虑开设相关的 理论课程?

结束语: 非常感谢王逸凡老师的交流与分享,作为青年教师,王 老师在采访中表达了立足人文大学科的理论视野与紧扣建筑

王逸凡: 上理论课需要一个准备周期,之后会慢慢地开一些理论

学科核心的价值旨归,相信会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思考深 有助益。■

课程。讨论建筑学中由来已久的话题,不管是在理论的层面, 还是在设计的层面,都还是有活力的。重要的是思考要相对 聚焦,有一个能够长期坚持并关注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在 理论的层面有所积累;而这个长期的问题,在实践项目中如 果有一个契合点,也可以帮助自己在项目的某一方面再往前 推进一步。

筑研: 最后一个问题回到我们采访的主题,在学院或是国内更大的 范围内,从您的角度来看,如何看待建筑教育和实践之间产 生的断裂?

18

注释 1:见《学报》2020 年第 6-7 期的专题讨论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李 迎 成 : 立 足 城 乡规划的学科交叉 采访

杨乐川

P

R

张宇弛

O

F

I

L

E

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各层次的创新空间的规划,

李迎成,男,江苏涟水人,博士。2011 年 6 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经济

从区域层面,如苏南的自主创新示范区、长三角 G60 科创走

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14 年 6 月

廊,到城市层面如杭州的城西科创城。我们南京的紫东最近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7 年 7 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获城市规划与经济地理博士学位。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8 月,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也在提及有关科创走廊规划的内容。这些都是创新与空间规 划结合的实例。 研究生的课程是一门英语授课的课程,我将作为主讲老 师,和王兴平教授合作开设——“中国城镇化与城乡规划文 献导读”。这门课开设的初衷,是想帮助各学院的留学生(以

2019 年 9 月至今,获聘东南大学教授(上岗)、博士生导师。主要

建筑学院的为主)系统了解中国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的相关概

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念和典型研究,让他们熟悉我们国家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发展 的整体概况、国内城乡规划学科的先进理念、技术方法和先 进领域。希望他们学成回国后,能够更好的将中国智慧、中 国经验应用到他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筑研: 我们了解到您即将在下个学期开展课程教学,能否介绍一下 课程的主要信息?您对未来课程的教学有怎样的想法?

筑研: 听起来这些课程都是带有跨学科内容的。您作为有着经济学

李迎成: 我即将开展两门课的教学任务,一门是面向本科生,另

教育背景的教师,对于如何处理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学科之间 跨学科的交叉有哪些想法?

外一门是面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的课程是“创新经 济地理”,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我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李迎成:

近年来,创新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的内容。这门课开设的

其实我的跨学科背景不仅仅是经济学。我本科就读于东

初衷在于让本科生了解一些有关创新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内

南大学的经管学院,硕士就读于建筑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

外有关创新的前沿研究。对于建筑学院的同学来讲,这门课

博士在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学习经济地理,博士后又主要研

程的关键是学习将对创新的研究,运用到空间规划中。大部

究城市和区域经济。所以我一般喜欢自己有三个背景:经济

分人可能认为创新是一个偏重经济社会的概念,但其实创新

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

也具有很强的空间属性,这个是创新与我们学科结合的关键 点。

说起学科交叉,其实我们城乡规划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非 常综合的学科。我在 UCL(巴莱特建筑学院)读博的时候,

19


访论 INTERVIEW

进行过粗略的统计,一半以上的规划系的老师拥有人文地理、 经济地理背景,一部分是设计专业出身的老师,还有一些社 会学、交通学等专业背景的,是非常综合的团队。 我对于学科交叉的看法是,无论哪些学科与我们(城乡

识。 当然,我还是想强调,这些知识更多还是以不这么直接 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我们头脑中有这些学科知识的时候,思 维会更加全面、看待问题会更加透彻。

规划)学科进行交叉,我们学科的知识体系一定要始终发挥 主导作用。比如说经济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进行交叉,立 足点一定还是规划学科的核心,就是“空间”。经济学、地

筑研:

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最终是为我们学科提供了一个理

如果脱开经济学这样具体的学科,我们来谈一谈跨学科这样

论和技术的支撑,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与规划

的一个大话题,您怎样看待跨学科这样一件事情?您认为跨

的问题。

学科它对您产生哪些影响?

城乡规划学科,无论是国内的整体大环境,还是我们东 南大学建筑学院,普遍侧重物质空间设计。这是我们的传统

李迎成:

优势,未来也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其他学科的加入可以

我第一次做跨学科的事情,就是从经济学跨学科到规划

使我们本学科变得更加多元化,并形成一些特色化的研究方

的。经济学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科。我我转到城乡规划

向。

学习之前,可以说我对规划学科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当我开 始了城乡规划的学习后,我发现我很喜欢这个学科。因为城 市规划的研究、操作对象是很具象的。所以对我而言,我个

筑研:

人的跨学科经历是一个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让我找到了更愿

那么具体而言,我们该如何把抽象的经济学知识运用在我们

意探索的学科。

的设计当中呢?我们经常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衔接 非常重要。

第二次是从规划跨学科到地理,其实这一次的跨度没有 特别大,规划和地理的关系本来就非常紧密。这个过程又是 一个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但是并不是回到了原来抽象的位置,

李迎成: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其实经济学等学科对我们设计思维

因为我是带着具象的规划的问题去探索抽象的理论,抽象的 东西都有了具象的立足点。

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更多的是为你的思考提供理论支

说到影响,我认为跨学科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无论

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城市用地布局设计时,靠近

身跨哪些学科的交叉,研究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研究、学习的

中心区的地段,往往较容易汇集成商业的用地属性,这其实

核心问题或核心学科。我对跨学科的理解是借助别的学科的

就反映着经济学上的“地租原理”。当你学习并理解了背后

知识,落脚于自己关注的核心学科,是一个“引进 - 消化 -

的经济学规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呈现出的空间表征。

吸收 - 再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有一个坚定

刚才谈的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如果我们从本

的、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主线,不然你会被不

质推广到设计,那么经济学原理也可以帮助思考设计。如果

同学科之间不同的体系打乱。在接触新学科、新领域的时候,

你去分析一个城市的地租分布数据,你会发现在城市的边缘

很容易被全新的学科体系打乱针脚,所以我强调对自己研究

地区会出现一些租金高值点,这样的区域就存在成为未来城

目标的明确,让其他学科的知识成为你研究体系的补充。

市副中心的潜在可能。这就是经济学为我们规划设计城市提 供思路、数据通过经济学原理为我们规划设计城市空间提供 依据的例子。再比如说,我们在对一个区域地块进行设计的

筑研:

时候,总要考虑它的业态配置、产业配置等问题,那配置怎

从您的个人经历来看,其实您不仅经历了学科的跨越交叉,

样的业态、产业,哪些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如何从供

也经历了国内外不同教育体系、成长环境的跨越,可以和我

求关系等思路考虑业态的选择,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学知

们分享一下在国外接触过的、印象比较深的教学实践吗?

2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结构示意

◎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功能单中心与功能多中心示意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

李迎成: 过去几年在国外,在教学实践方面,给我印象比较深的 是他们课程设置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互动性较为突

Studies》等期刊上,提出了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概念, 分析了其空间上的多尺度特征和结构上的多中心特征,并以 长三角地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出,学生们预先预习,在课堂上以分组讨论、辩论、引导性

另外,在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多中心特征研究的基础

发言等形式展开讨论交流,形式多样,大家畅所欲言,交流

上,我还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特征进行一系里研究,相

得很充分。当然我们国内现在类似的实践也很多。还有一点

关成果发表在《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Cities》、

就是他们在设计任务开始前,设计场地的选择会比我们更丰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等期刊上。

富更自主一些。比如我在 MIT 的时候,某一个设计课题给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谈多中心,认为中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出了两个场地以供学生选择,一个在中国,一个在西班牙,

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那么,我的研究首先关注如何

最后两个场地各派一个小组实地考察,进行设计。

精细化地测度我们城市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其次关注它的演 化趋势与规律,最后关注绩效评估,即回答多中心空间结构 是否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筑研: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想和您聊一聊未来的事情。未来您的研 究兴趣主要会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最新的科研成果或方向是 什么?

结束语: 非常感谢李迎成老师接受筑研的采访!李老师自身有着 丰富的跨学科背景,一直亲身践行着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李迎成: 总体而言,我的研究主题是围绕“创新”。之前主要关 注城市创新网络的研究,也有一系列成果发表在《城市规划》、

从自身出发,李老师谈论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十分具有启 发性。最后祝福李老师未来的教学工作和研究事业更加顺 利!■

《Urban Studies》、《Urban Geography》、《Regional

21


访论 INTERVIEW

周 详 :风 景 园 林 的新视野 采访

张宇弛 张扬帆

P

R

张宇弛

O

F

I

L

E

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也为疫情过后的“新常态”

周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讲师,日本东京大学都市工学博士,

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所以景观系举办的

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景观建筑学院访问学者,江苏省土木建筑学

“人居环境与景观” 系列讲座只是这个大型活动的一个部分。

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建筑设计师联盟

建筑系、规划系,以及建筑技术所和历史理论研究所,其实

智库成员。先后获得欧盟 Erasmus 基金会、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 日中友好会馆岸本基金会资助,赴欧洲和日本开展学术研究和学位 攻读等工作。目前获得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资助,主要从事景观遗产、 景园管理、地域文化景观和社区营造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相

也都邀请了很多国际学术大咖,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盛宴, 这个活动在整个业内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其实,疫情期间除了这次 Online School 以外,我们学

关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现为《风景园林》、 《景

院还组织了很多其他的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其实在前段时间

观设计学》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西部人居学刊》

疫情的艰难状况下,我们的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探索出了更

等学术期刊专家审稿人和特约编辑。

多的可能性。一个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我们可以更便捷地以 更低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去获取更广泛的知识。相应的, 我们面临的问题则是需要努力去发掘和共享这些资源和渠 道。当然,每位同学能否结合自身兴趣,合理地安排时间去

筑研: 我们了解到周老师在 2020 年的上半年参与和组织了多场学

参加各种讲座,也是很重要的。 当时,我们景观系邀请了 7 位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 专家学者,分享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其中,有些专家

术讲座,比如说多国多校参与的“人居环境与景观”系列讲座,

并非传统意义上景观学领域的,包括植物学家、动物学家、

还有您本人主持的,一系列关于日本大地艺术和乡村振兴等

以及鸟类学家。多元化的学缘构成和学科背景,能够帮助我

方面的讲座。老师您可以和我们简单的分享一下您举办或者

们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发现更多景观学研究的可能性。

是参与的这些讲座初衷吗?

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同学以及专家而言,可能并不会专 门去了解鸟类学领域的知识。但在主持 Marzluff 教授的讲

周详: 我想先根据你说的“人居环境与景观”系列讲座,来谈 一下它的背景。这个讲座其实是我们建筑学院举办的一个名 叫“Online School”的国际线上课程之一,旨在针对疫情 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一种新常态和新模式下的网上学 习途径;希望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讲授学科前沿知识,研 讨最新发展动态;希望这个特殊的教学季能在疫情期间为广

22

座时,我却学会了 Ornithology(鸟类学)一词,并且知道 该领域的专家是如何开展“鸟类学”与“景观学”相关性研 究的,这无疑拓展了传统景观学的研究思路。 其实,我觉得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景观学领域的专家 而言,这都是一次拓宽研究视野和拓展研究方向的机会。这 既是举办“人居环境与景观”系列讲座的初衷,也是我们此 次活动希望达到的目标。当时旁听的人群中不止有我们学校 的师生,我看到还有很多清华和同济的师生都来旁听了,并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 Marzluff 教授带来关于“鸟类学” 和“景观学”的研究讲座

◎来自慕尼黑工大的 Ludwig 教授带来题为“建筑自 然”的专题讲座

◎人居环境与景观系列海报

◎《景园管理与法规》课程海报

◎讲座海报

积极参与到了讨论过程中。因此,我觉得这次活动较好地实 现了我们设定的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我们“在疫中思考学科 发展”的使命。

借鉴的。于是,我就将这些内容做成了一个专题。 后来,我发现在这 7 个讲座里面,学生对于“日本大地 艺术和乡村振兴”这个专题的内容特别感兴趣。我想,这或 许是因为很多同学正打算去日本旅游,也因为日本大地艺术

至于你说的第二个关于“日本大地艺术和乡村振兴”的

祭的国际知名度在不断攀升。其实,对于本科生而言,一上

讲座,我分享的内容其实是我担任教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景

来就让他们学习理论层面的东西,可能大家会不感兴趣,也

园管理与法规”的部分内容。说到这门新开课,我在刚接手

很有可能会理解不了。所以需要去找到一个适合的撬点,激

这门课程时也感到“头大”。因为没有适合的教材,如何备

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趣去挖掘这个东西,想了

课便成为一大难题。而且,这门课的名字对大多数同学来说,

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那么,我觉得无论是出于本身学习的

本身就没有吸引力。因此如何巧妙地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容,

兴趣,还是出于制定旅游行程的目的,都算达到了我们教学

就成为能否“留住”学生的关键。 我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

设定的目标。

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不逃课,愿意去听,这样既不会“辜负”

后来,我就觉得这个专题的内容既然能够引起我们学生

我备课的时间,也不会“耽误”同学们学习的时间。于是,

的兴趣,那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个讲座拿出来共享,以发挥更

我便根据 90 后乃至 00 后的喜好,将学科前沿问题和社会热

大的价值呢?于是,该讲座第一次公开对外宣讲,是在 2019

点问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融入到“景园管理与法规”的

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的年会报告上。当时,

讲述过程当中。

讲座取得的反响不错,很多听众联系我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

在内容设置上,我安排了 7 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都涉

因此,我决定丰富这个讲座的内容,并在其他场合进一步共

及不同的现实问题,如城市景观风貌问题、城市夜经济问题、

享。与此同时,我正好带领学生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黄

城市生态问题等。其中一个问题就涉及到美丽乡村与乡村振

河岸边的一个乡村营造项目。项目完成之后,基金会的一个

兴战略,这正好与习总书记倡导的“两山理论”和“记得住

负责人就问我是否可以给他们在线上安排一场关于乡村振兴

乡愁”密切相关。之前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参加了他们三年

的讲座。于是,我就把丰富后的讲座内容在线上进行了分享。

一次的大地艺术祭,也参与了很多社区营造项目。我认为,

之后这个专题内容又受邀在其他论坛和学术研讨活动中分享

日本关于乡村和社区的很多实践经验其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

了几次。

23


访论 INTERVIEW

筑研: 能看出老师很乐意和同学们分享知识或是一些经历。那么想 问一下老师,在风景园林这门学科中您最想传递给大家一些 信息,或者最想希望与大家分享的想法有哪些? 周详: 目前,我们景观系一届有 30 多个本科生。他们每个人 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由于大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不相同, 因此每个人毕业后的追求和选择肯定有所不同。我当然希望 大家在上完我的课之后,都能够喜欢上风景园林这个专业。 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经过 5 年的专业 学习之后,虽然大多数同学还会从事风景园林事业,但是对

◎御朱印 左图周详拍摄;右图来源于网络

于那些选择转行的同学来说,5 年的风景园林教育是否能给 他们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或者说,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是否会因为学习了风景园林专业而有所不同?要想实现这一 目标,我们不仅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将专业的 思考方式和思辨能力教授给学生。此外,我们不仅要让学生 了解景观学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还需要让大家知道专业之外, 与专业息息相关的更广阔的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让这门课程更有意思,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我在讲解 专业理论的同时,会把旅行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好玩的东西 拿到课堂上给大家分享,通过实物和场景化教学让学生对我 讲解的内容有所感悟。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在讲解景观规划和旅游策划时, 会拿日本的御朱印巡礼文化做参照。所谓御朱印巡礼文化, 是一种起源于寺庙和神社的、与日本圣地巡礼文化息息相关 的庶民旅行文化。这种文化现象的起因是日本庶民在抄示经

得到那枚限定的御朱印,你就必须经历艰辛爬山涉水才能到 达。当你进入到一种隐匿之境时,一个老法师在那里等着你, 然后现场给你书写御朱印,这时你就会觉得这个经历太难得 了。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御朱印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隐藏 的是激励你去参访名山大川的动因。这种圣地巡礼文化的机 制其实与世博会的“盖章”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 能够运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策略。 我在向同学们讲解日本的“圣地巡礼文化”和“一期一 会思想”之时,一直有一种想法是在课堂上举办一期最能体 现“一期一会”思想的茶道。但是,这样做的话又跑题了, 因为举办一次茶会,很可能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太耽误 课程时间。于是,我便想到日本的香道。在日本,不同季节 和不同场合焚点的香也是不一样的,这其实也是一种“一期 一会”思想的体现。我就在 10 月份的课堂上拿来红叶季的

文之后,送到寺院参拜盖印以示虔诚。近世以后,抄示经文 的庶民越来越少,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种行为便演化 成付钱来换取御朱印的方式。御朱印的内涵与日本文化中“一 期一会”的思想不谋而合,每一枚御朱印的获得都是一期一 会的独特体验。这其实是一种教人“珍惜当下”的哲学思想, 它认为:即使你下次有可能再来参访,即便还是同样的人和 物,但风土环境已经改变,因此我们之间的情境也就有所不 同。而在特殊的时间段内,寺庙和神社甚至还有“期间限定” 的御朱印发行,这些无不加强了这种活动的“形式感”。 我在日本三年当中,游历了很多名山大川,尤其对那种 隐匿在名山大川里的神社和寺庙很感兴趣。有时候,你想要 ◎课堂 PPT

2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建筑通史》课程作业,指导教师:王为 诸葛净

香与同学们分享;当我课程讲完之时,香也焚完,这不正是“一

“玩”的过程中去思考专业的内涵与未来。古人云,读万卷书,

期一会”思想的外化吗?现在,我们大家都在讲“做事要有

行万里路,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有很多公众号其实

仪式感”。我想,如果我们每次讲课都能拥有不一样的仪式感,

还是蛮有营养的,而且很多都是对学生开放投稿的,我觉得

那么每次的课堂不就都能给同学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了吗?

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自己的专业思考和观察分享出来, 这就是一种将“玩”转化为“学”的方式。在这里,我要向 大家推荐一本杂志和它的公众号——《城市中国》。这个杂

筑研:

志的编辑部成员都是年轻人,眼界和思路都比较新,各种新

您在中国或者在日本读书的时候,就读书这件事来说,感受

观点都能接受。在我读博期间,他们举办了一个海外观察员

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招募活动,当时我有幸入选。我当时观察的重点是日本的城 市发展,特别是社区营造、乡村振兴,以及日本传统文化景

周详:

观的传承。

日本的博士培养方式还是比较自由的,比如我所在的东 京大学地域设计研究室采用的便是组会制度。一个月你可能

此外,我还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日本的二次

只需要与导师见一到两次面,然后在组会上汇报你的研究进

元文化。他们每一部电影或者系列动画的成功,都会把一些

展,大家会根据你的研究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余

默默无闻的景点给推广出来。于是,很多影迷、漫迷会为了

时间则全部由你自由支配。当然,如果因研究需要,你也可

其中一个场景去打卡这个地方。这些地方以前可能很偏僻,

以再与导师另行预约时间,单独就某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鲜少有人造访,但在影片或者动画火起来之后,当地的经济

因此,我觉得博士阶段的学习(或者说“研究”更为合适),

便振兴起来,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谈的“地域振兴”吗?我

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不仅是师生关系,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合作

们专业人士一直想做乡村振兴,很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

伙伴关系。因为你钻研的方向很可能是你导师也不太熟悉的

了很多空间改造,结果还是没有人去参观。但是他们凭借一

领域,你们需要在这个新领域中共同探索、前进。

部电影、一部动画,就能吸引一批人过去。这便使我想到,

时间上的自由,其实对景观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种优势。 因为除了学习时间,你还可以自由安排游玩时间,因为“学”

有时候专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从专业外寻找抓手。 在大 IP 时代里,景观设计不能够局限于单纯的空间改造。

与“玩”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一直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

当然,空间改造是我们专业的本体,是一种可视化和物质化

“玩”,我认为聪明的同学或者说对专业有热情的同学,首

的价值体现。但大众更多关注的是 IP 形象等附加价值。这其

先一定要学会“玩”。但是,这种“玩”不是瞎玩,而是在

实也是我在《景园管理与法规》这门课上探讨的问题之一,

25


访论 INTERVIEW

我在讲解大 IP 时代的旅游规划时,会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来 做参照。我们暂且不论这一旅游开发项目对于遗产原真性带 来的影响如何,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中的“不倒翁小姐姐” 一夜火爆,冲到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 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并能用以营销的 IP 形象。 当前,随着消费者眼界的拓宽,大家对于旅行体验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个性化的定制方案越来越成为 IP 时代景观设 计和旅游规划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我当然要鼓励学 生多出去玩,并在玩的时候多加思考:为什么这个项目能够 取得成功?我们设计的方案到底欠缺在哪里?多玩、多看、 多读、多想,这一直是我们专业的学生需要努力做到的。

筑研: 我们学院最近也一直在推进教学改革,周老师您能否分享一 下对此的看法?同时和我们分享一些比较欣赏的教学实践的 案例,可以是咱们学院内的,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或者国际

◎线上虚拟党史博物馆

上的。 周详: 我之前在中大院公众号上看到王为老师和诸葛净老师指

们做成线上的“虚拟博物馆”,这样可以让大家足不出户,

导的外国建筑史课程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建筑史知识将各

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线上参观博物馆。于是,他们找到计

个时期的建筑按照一定的规则做成国际象棋。我觉得这个教

算机学院的同学,利用 H5 技术,一起在线上搭载了一个云

学理念很好,也很有启发性。我认为,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浏览程序。

是首先要产生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想法。以布置作业为例,以

后续我又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是否可以在游览过程中,

前布置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考核,现在则需要去思考如何

联系我党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点,做一套游戏程序出来?如

通过一种有趣的方式去检视学生在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所

果只是普通的线上云参观博物馆,那这种形式与线下游览博

以说到这个教学改革,我认为王为老师和诸葛净老师的做法

物馆有什么本质区别?甚至很有可能线上的游览体验不如线

就很成功。

下。既然要做线上虚拟博物馆,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些新的玩 法?比如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我的体验身份可以是

今年暑假我指导了一组大一的社会实践,当时小组成员

一名学生,也可能是一位军人,更有可能扮演一位农民。虽

把题目抛给我之后,我一下就愣住了,他们要做党史研究!

然在游戏开始之时,我们的身份并不相同,但在时代的洪流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他们:你们是否知道有“中共党史”

当中,大家的命运似乎又被某条线索牵连。诚然,我们每个

这个专门研究党史的专业?你们作为大一的学生,如何在短

人的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但当到达某个关键节点的时候,我

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研究好党史?我建议他们转变思路,利用

们会惊讶的发现:我们的命运其实一直都与共产党产生着某

大一建筑设计基础课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将“党史研究”

种关联。而这一显性的联系节点可能就在 1949 年前后,大

转化为“党史博物馆”研究。当时,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

家以不同的方式一道参与了新中国的建立。通过一个体验式

线下大规模的参观不太现实。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建议他

游戏的设计,让参观者以某种身份参与到线上虚拟博物馆的 游览当中,获得的参观体验会比线下更强,这才应该是我们

2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周老师在招生

做“线上虚拟党史博物馆”的初衷。

还是很亲切的。在 15 年之后,以高校教师的身份再次踏入 中学母校操场时,之前的场景如幻灯片放映一般历历在目。

我现在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作为学生的时候,

这次回母校招生,我最大的两个感受就是“敬畏”和“回馈”。

任课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符合时代需求,或是我个人的

一方面,母校含辛茹苦将我培育出来,我理应竭尽所能为母

发展要求?其实,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任课老师现在

校的招生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河南考生众

教给你的东西,很可能在你毕业的时候就过时了。而在我做

多,高考压力很大,我希望能够尽力帮助我们河南考生根据

学生的时候,很多知识可能在我获得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

自己的分数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专业。

所以如何保持与时俱进?怎么保证不被时代抛弃?问题的关

我一直都认为,选择到东大读书的性价比是很高的。首

键就在我们自己,我们是否有足够清晰的目标和充足的原动

先,我们学校的建筑类教学平台在国内属于第一档,建筑、

力?作为任课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同学在学习时产生

景观、规划都是毫无争议的国家双一流专业。其次,我院还

一种“获得感”。“获得感”的外化就是除作业和成绩以外

有许多资源都是其他院校所不具备的,比如建筑国际示范学

的实物产出,是一种能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院,这是目前我国建筑学科的唯一试点单位。此外,由我院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因此,我认为课程改革的一个

主 办 的《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杂 志, 是

重要方向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获得感!

我国建筑学领域唯一一本 SCI 级别的期刊。我们学院创造了 众多的第一。新生以高分考进我们学院,建院的平台绝对对 得起大家的分数。如果大家能够利用好该平台的各种优势,

筑研:

安下心去学习,我相信毕业时大家定会有所收获。

最后一个问题,我看到您今年志愿加入高考招生的队伍,您 在招生时候看到这些 00 后的新鲜的面孔有什么感觉?对那 些想要报考建筑学院或者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同学们,有什么 想对他们说的,或者对他们有什么入学建议?

结束语: 感谢周老师今天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有趣又有用的知识, 既为大家开拓了景观学的外延,涉及了很多像文化、风土人

周详: 今年是我第一次以招生组成员的身份回母校招生,感觉

情或者社会上面的一些热门问题,也包含了传统的知识架构 和与风景园林课程相关一些小细节。■

27



相比对图纸、模型等建筑作品的普遍关注,筑 研作为学院为数不多的产出文字的媒介,我们更希 望聚焦文字、语言本身,为建筑评论、建筑理论等 以文字方式呈现的内容提供更多的空间。 因此,在本期的“焦点”栏目中,我们有幸邀 请到研究生“建筑评论”课程的指导老师——李华 老师与沈旸老师,以及参与课程的 17 级与 18 级同 学,分享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思考,并以“词条”合 辑的形式,展示课程研究概要的同时为大家提供理 解现当代中国建筑语境下各种概念的多元视角。 栏目主编:张扬帆


焦点 FOCUS

思 辨 的思 维 : 通 过文字思考建筑 — — “ 建 筑评 论 ” 课 程 研 究 合 辑 编

张扬帆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指导老师:李华、沈旸

目。其实,中国建筑界对建筑评论的呼吁由来已久,其在最 近几年愈发受到关注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丰富 的实践积累与城市大规模变迁之后,价值判断的问题愈显突

参与学生:陈加麟、李秀秀、经宇澄、马佳志、陈欣涛(17 级)

出;二是建筑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一个关注点。一方面公众的

方歆月、郭勉、雷达、李烁、宋婧璇、王曹寿轩、袁小愚(18 级 )

关注度在增加,另一方面,业界对建筑走向公众也有愈加强 烈的诉求。然而,做好建筑评论并不简单。其中的原因很多, 落到我们的“建筑评论课”上,有两点是基本的:评论的视 野和立场;及评论者的洞见(insight)。而它们是需要培养的。

课程介绍 李华老师——

对我来说,建筑评论的立场和观点是多元且差异的。在 它们背后需要一套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的支持。在不太成 功地尝试了从建筑物的评论入手之后,我们选择以现当代中 国建筑的概念解析作为训练的切入点,通过资料的收集、筛

通过文字思考建筑,对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选和阅读,贴近、理解“事实(facts)”,积累知识;通

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很多建筑学生和建筑师来讲,既不擅

过分析,辨析差异,尤其在司空见惯的说辞中,分辨其背后

长,可能还有所抵触。的确,如果建筑师工作的目的是造房

意图的同与不同,培养批判性或思辨性的思维;通过写作,

子,其目标就是实体的空间或建筑物,而实现这一目标所借

推进思考的深度和逻辑的论证与表达。这个过程和设计学习

助的媒介是各种类型的图、模型等。语言或者文字,似乎于

有些相似之处。两者都需要技能(crafts)和思维的训练同

此并无太大助益。然而,现代性条件下的建筑实践,并不是

时进行,通过“做”而习得,通过一次一次老师和学生、学

一个仅仅为了遮风避雨而进行的自发的活动。它既是知识实

生和学生之间的“点评”来推进。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我

践和知识生产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它们都使得

们欣喜地看到,在每一周的作业完成与讨论中,学生写作技

“适宜”空间和“好”建筑的判断成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

能的进步,理性分析的加强,和独立思考的成长。2019 年,

建筑师所拥有的技能是它们产生的基础,但不充分,而且这

我们提交给《建筑师》“建筑评论”栏目的学生论文,在学

些技能本身也是被创造出来,并不断发展的。因此,无论对

术素养上获得了期刊编辑的肯定。

于学科和职业,还是个人,在知性层面,对其生产方式、生 产过程进行认知与反思,揭示和阐述表象背后的所蕴含的东 西,既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到目前为止,知性思考最重 要的体现和方式,即是文字。

本栏目中现当代中国建筑一些概念的概要,来自 2018 年和 2019 年参与建筑评论课的同学的研究。它们未必全面, 但不乏真知灼见,有些思考已见学者研究的风范。感谢《筑 研》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使这些研究得以同时呈现。这些概

建筑评论是一种主要以文字为载体的建筑思考,也是近

念的阐释既是一个个单独的研究,实际上也为读者从不同切

几年中国建筑界关注的一个议题。不仅各个学校分别开设了

面了解现代中国建筑和建筑思考,其丰富多样与问题,提供

建筑评论课,而且各大杂志和媒体也纷纷推出建筑评论的栏

了一个渠道。■

3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词条研究概览

(2017 级)

(2018 级)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辨析

中国建筑话语中看待“历史”的方式(1950-1964)

——陈加麟

——方歆月

中国建筑语境下“功能”概念的演变(1930 年代 -1950 年代)

夹缝中的“类型”:940-1960s 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类型”

——李秀秀

观念

中国建筑话语中的“文脉”(1980 年代 -1990 年代)

——郭勉

——经宇澄

中国当代建筑学语境中的“制作(Making)”研究梗概

“建筑”与“营造”视角下中国建筑学科的建立与发展(1840

——雷达

年代 -1940 年代)

技术概念辨析(1910-1930)

——马佳志

——李烁

“文献 + 实物”:一个比较近代中国建筑史学与中国古代史

中国建筑话语中的“性格”(1955s-1985s)

研究方法的视角

——宋婧璇

——陈欣涛

中国建筑语境下“场所”的演变(1980-1997) ——王曹寿轩 由建筑媒体话语看中国建筑界论述中的“形式”观念的演化 (从 1950 至 1980 年初) ——袁小愚

31


焦点 FOCUS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 辨析 陈加麟——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当代建筑学界的关注点之一。通过 古典园林,研究者们试图提炼出中国本土的空间观念,并将 其化用到当下的建筑实践。事实上,这种用现代建筑的理念 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尝试,可以追溯到 1964 年完稿的《苏 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编写工作由刘敦桢先生主持,几经 波折后于 1979 年出版,是园林研究中公认的经典。学者们 公认这本书是第一部将“空间”概念引入中国园林研究的专 著,成功地将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概念联系 了起来。 问题随之产生:《苏州古典园林》中所使用的“空间”,

“空间”与人的感官联系起来(“为了使空间感到开阔,房 屋的体量应避免过于高大”),关注人对三维体量的感知, “空间”一词则被用来指代这种感知的对象。 在第三层次的使用中,空间不仅为人所感知,还能够 被连通、被阻塞。又因为它们这种或通或阻的关系,这些 三维体量被人的意识构建为一个连续的、延展性的流体。 从而,通过讨论这种“空间感”,刘敦桢将对园林空间的讨 论从纯粹的物理领域扩展到了意识领域。这意味着,园林空 间被视为一种审美的对象,“空间”一词所描述的,除了园 林本身,还有寓于其中的造园者们的美学情趣。 美学的情趣,在中文传统中常被称为“诗情画意”。对 刘来说,“空间”概念的引入,帮助他将“诗情画意”翻译 成了一种现代的观念,使得它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文人的品 味建构,即使是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能够理解它,并 以此来指导建筑实践。

与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接近的, 又存在着怎样的差异?换言之,“空间”作为讨论园林的工 具,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具体指涉了什么,又被用于怎样 的讨论?

“空间”何为 那么,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刘敦桢又用“空间”概念 进行了怎样的讨论呢? 首先是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在《苏州古典园林》之前,

空间何指 《苏州古典园林》全书共使用“空间”一词 121 次,散 见于每一章和每一案例。总体而言,书中“空间”一词的意 涵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用“空间”来指涉量体(mass)与空(void) 的三维组合(“苏州园林从整体布局到小空间的处理,大则 叠石造山,小则布置一、二湖石……”)。第二个层次是将

32

景与景的关系是园林讨论的着眼点之一。通过引入“空间” 概念,刘敦桢将讨论的对象从具体的“景”拓展而为“空间”, “空间”成为“关系”发生的主体——这里的“空间”,已 不再是单独的某一景,而是山、池、木、石、屋的复杂组合。 不仅如此,刘对“空间”一词的使用存在着一种模糊性:它 既可指“小空间”(“ 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 形成丰富的层次”)也可指一种整体性的 “大空间”(“将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刘敦桢先生

◎《苏州古典园林》1979 年初版封面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插图: “留园中部用云墙、曲廊划分空间”

空间划分为几个部分”)。在“模糊性”的背后,隐含着这

产生任何的颠覆,甚至它们对园林优劣的判断也几乎是一致

样一种观念,“大空间”是先于物质化的造园要素而存在的,

的。如果说对现代主义的鼓吹者们而言,“空间”概念不仅

它因为造园要素的介入而被划分成若干“小空间”,空间之

是变革的手段,也是变革的目的,那么对刘敦桢而言,“空

间的关系则是这种介入所产生的结果。于是,“空间”取代

间”概念似乎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刘仅仅是借用

了“景”成为讨论的对象,“空间”概念则既被用于描述园

“空间”概念对已有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重新的包装。换言之,

林中某一处的景致(即“小空间”),又被用于描述关于园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这一套由“空间”概念所建立的评价

林全貌的宏观想象(即“大空间”)——这是对园林局部和

标准看似客观中性,实则其核心依然是“诗情画意”。

整体的同时指涉。 除了讨论空间之间的关系,刘敦桢还使用“空间”概念

这两种“空间”概念的差异还在于它们有时会被用于完 全不一样的讨论。现代主义者在使用“空间”一词时通常会

来讨论园林中的物质对象(围墙、亭榭、水池、石、树等)。

避免讨论建筑的装饰和象征。在《苏州古典园林》中, “空间”

其他的园林研究者往往会根据物质对象的不同分别提炼出各

概念却被大量用于讨论园林里的物质对象。其原因在于, “诗

自独立的评价标准。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因为“空间”

情画意”是刘敦桢所建立的评价标准的核心,而园林中的物

概念的引入,园林中的物质对象得以在同一个参照系内被讨

质对象则是“诗情画意”的载体,因此如果忽视物质对象而

论——这种讨论既准确再现了园林中各种物质对象之间彼此

仅仅讨论园林的空间布局,园林的价值就无法真正展现。

牵连、互相影响的复杂状态,也为具体的空间实践提供了参 考。

结语 在关于话语的讨论中,发现差异有时比发现延续更为重

“空间”的差异

要。作为文革前就已完稿的成果,在 1979 年出版后,《苏

诸多证据表明,《苏州古典园林》中所使用的“空间”

州古典园林》成为国人在本土语境中理解现代主义“空间”

来自于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概念,但这两种“空间”概

概念的重要参考。逐渐,似乎我们所使用的“空间”概念天

念间的差异却是显著的。

然就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中国的延续——但这显然并

现代主义的鼓吹者们相信“空间是预先存在的、中性的

非事实。本文并未否定《苏州古典园林》的价值,而是在此

给定之物”,但是刘敦桢在使用“空间”概念描述园林的抽

基础上上对其中“空间”概念的内涵和作用做出更为明确的

象意境时,却总是表露出对园林空间的倾向性判断,这表明

厘清,从而辨明其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隐含在延续之下

一套成熟的园林评价标准已经先于“空间”概念而存在于他

的深刻差异。通过这种细致的文本阅读,本文认为,在《苏

的观念中了。不仅如此,刘引入“空间”概念建立起的有别

州古典园林》中“空间”概念其实是转译园林“诗情画意”

于传统的园林描述方式和评价标准,并没有对传统园林研究

的媒介。■

33


焦点 FOCUS

◎虹桥疗养院阳光剖面图

中国建筑语境下“功能”概念的演变 (1930s-1950s) 李秀秀—— “功能”作为建筑学的基本概念,自近代进入中国建筑 语境以来一直没有脱离实用性的维度,尽管如此,这一词语 的意义和使用方式仍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1930 年代到 1950 年代,“功能”从传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和现 代观念的一个重要概念,到逐渐脱离现代建筑语境,演变为 一个与中国建筑观念讨论密切相关的概念。 中国建筑学领域对“功能”概念的认识最晚始于近代引 入现代建筑和“功能主义”之时,并且“功能”几乎被理解 为“实用”。彼时,“功能”之于建筑领域的重要性主要体 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成为中国建筑师反思与批判传统建 筑的一个关键概念,与之相关的探讨引发了对传统建筑中阴 湿、不通光等做法的质疑;其二,“功能”促进了新建筑理 念和现代观念的传播,在“中国固有式”盛行的时期,它倡 导了“实用即为美”的新美学观,以及卫生、道德的现代生 活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功能”实际上触及了使用、朝向、 私密性等基本的建筑设计问题。 1950 年代,“功能”的使用不再特别地与现代主义建 筑的主张有关,而成为批判形式主义、复古主义,探讨“形式” 与“内容”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1950 年代上半叶,在苏联“社 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国内掀起了探索“民族形式” 的高潮,相较于“表意性”,建筑的“功能性”居于次要地位; 1950 年代中期,由于“民族形式”的建筑实践在实用与经 济上的问题,被认为带有“复古主义”的“大屋顶”的做法

34

◎虹桥疗养院阶梯形病房

遭到了批判,建筑的“实用性”重新被强调,并且,在“适 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设计方针下,“功 能”往往与“经济”因素紧密相连,而作为建筑艺术性的相 对面被讨论;1950 年代末期,“功能”成为阐释和厘清彼 时核心的建筑议题——“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一个媒介, 并促进了“精神功能”的发展。在“功能”与“经济”、“精 神功能”产生关联的过程中,思考建筑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虽然“功能”短暂地延续了批判性的作用,但是建筑师却无 意于探索“合实用”的建筑,而是以建筑的外观为切入点, 利用“功能”的实用性属性寻求“形式”的合理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功能”逐渐脱离了现代建筑语境,成 为了一个可以与多种建筑风格议题相兼容的词语,并因此失 去了批判和反思某些观念的力量。 比较欧美语境下的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语境下 “功能”的局限性。阿德里安·福蒂在《词语与建筑物》中 指出,“功能”不仅用来讨论建筑理性的构筑方式,也涉及 建筑的社会性议题。也就是说,欧美语境中的“功能”所论 及的远不止建筑实用性的问题,它对建筑物与其内部和周围 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着思考。反观中国,虽然对“功能” 概念的理解与使用,在近代短暂地促进了对建筑的科学理性 的探索,但是,其所引发的思考却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 它作为反对或支持某些议题的工具,而不涉及根本性问题的 探讨,更无论建筑的社会性、建筑与使用者关系等议题。因此, 中国建筑界并未意识到这一概念对于建筑观念和话语建构的 独特性,而将其作为了一个普遍意义的概念。1960 年代以后, “现代功能”、“空间功能”、“社会功能”等与“功能” 相关的组合词汇的大量出现,仅仅为迎合需要而简单地扩大 了功能议题的范畴。然而,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对“功能”概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建筑学报》1986 年 1 月刊封面的 ◎《新建筑》1985 年 4 月刊封面的阙 阙里宾舍 里宾舍内景

◎《新建筑》1985 年 2 月刊封面的西单大楼

念本身缺少更深层的挖掘,而且也使得“功能”与它原本所

古建筑遗产与当代建筑创作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中国建筑师

对抗的思想或术语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诚然,“功能”

的问题。1950 年代,复古主义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受到批

还处于不断演变中,这一概念之于建筑学的思考及其本身所

判,被认为是将民族形式与内容割裂开来。到了 1980 年代,

能传达的观念,仍值得进一步探索。■

学术讨论回归正轨,对复古主义的批判更多集中在建筑的本 体问题上。另一方面,1960-1970 年代的 " 左倾教条主义 " 被认为干扰了个性化创作的原则,导致建筑变得千篇一律。 1980 年代,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如何发扬建筑 个性的同时表达民族性,成为建筑师思考的问题。

中 国 建 筑 话 语 中 的“ 文 脉 ”

在围绕阙里宾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复古主义的

(1980s-1990s)

批判。阙里宾馆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其毗邻孔府与孔庙,地

经宇澄——

者认为顺应了周围的环境,反对者则认为是复古主义。从本

" 文脉 " 一词在 20 世纪 80 年代首次进入中国的建筑话 语,并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使用。虽然 " 文脉 " 一词本身是汉 语中所固有的词汇,早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便出现, 但其本义是指思想脉络的贯穿,使用领域主要限于文学或语

理位置十分敏感。该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屋顶形式,赞成 质上说,虽然建筑师借用了 " 文脉 " 的概念来协调古城环境 中的建筑,但传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 而 " 文脉 " 并没有挣脱复古主义的桎梏。 在北京西单商厦的案例中,建筑师从传统中提取出元素,

言学。中国建筑学话语中 " 文脉 " 的出现,是与国外建筑思

并将其重新组合,以表现地方特色。该设计将牌楼简化,并

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传入同步出现的。具体说来,1981

将其与亭、廊等传统建筑元素相结合,放在六层楼顶的中间

年刘先觉用 " 文脉主义 " 一词来翻译 " contextualism "。

位置。被变形的传统元素与异于古代建筑的安置位置使建筑

这一译名(伴随着对文脉主义的介绍)随后进入《外国建筑

师发现了在复古主义之外,对民族传统再创造的可能性。但

史》教材,极大地促进了其传播。到 1980 年代末," 文脉 "

这本质上是后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情的结合。在一定程度

一词已经像 " 空间 " 或 " 功能 " 一样为中国建筑师所熟知。

上,文脉成为一种充满隐喻和装饰的形式,即 " 文脉符号 "。

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建筑师对 " 文脉 " 的内涵并没有达成共

虽然这种做法确实给建筑带来了个性,但实际上是表面的形

识,所以在 1980 年代末,建筑界出现了一阵关于 " 文脉 "

式游戏。

的讨论热潮。这阵 " 文脉热 " 不仅仅是对后现代主义的追随,

总的来说,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建筑师所理解的 " 文脉

建筑师亦用 " 文脉 " 来表达对国内建筑问题的认知——这主

" 一词,是美国通俗化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建筑学者和建筑

要可以概括为两点: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和对建筑个性的渴求。

师对民族传统的表达欲求以及对环境协调论的朴素理解相糅

这些议题都基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如何处理好

合的产物。这个词语一方面帮助引介了以“后现代主义”为

35


焦点 FOCUS

专指中国传统的建造技术 [1]。 “建筑”与“营造”的用法为何会产生这些变化呢?最 显著的差异是建筑物与建筑学概念的出现,二者用法的改变, 显然与近代建筑学科的出现密不可分。作为用来描述学科的 词语,学科的内涵必然体现在词语的内涵与用法中。中国的 建筑学在近代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样也能够 在词语的变化中得以体现。 因此,本文以“建筑”与“营造”为切入点,通过梳理 二者在近代使用中的涵义、指向、场合,来追溯建筑学学科 概念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并根据学科发展脉络,分为四个阶 ◎“建筑”与“营造”涵义变化(1840s-1940s)

段展开讨论:对西方建造技术的使用、日本大学体系影响下 “建筑学”的引入,现代建筑学中绘图、设计等概念的出现,

代表的西方建筑思潮,另一方面本质上更多承担了接续国内

对建筑学与建筑师认识的明确与发展。

五六十年代建筑议题的责任。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国外 建筑思潮的片面理解和吸收,使 " 文脉 " 逐渐失去了批判性

西方建造技术的使用(1840s-1900s)

和创造性。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由于 " 文脉 " 一词没有涉

19 世纪末, “建筑”开始出现于文献中,为修建房屋之意。

及到更广泛的建筑问题,逐渐发展组合成“历史文脉”、“城

已知近代最早“建筑”的例子见于李圭 1876 年的美国游记 [3]:

市文脉”、“景观文脉”等纷杂而空泛的词组,建筑师对它

“圣保罗教堂在城中,亦以白石建筑”、“造船之坞十六处,

日益广泛的使用也渐渐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话语正确”,

白石建筑”,同时还有“内筑以石”、“建以白石”等描述。

而并没有成为产生设计方法的源泉。■

其所言“建筑”为“建”与“筑”的叠加,且文中均与石材 一同使用,可能是仅石材砌筑之意,与古代“建筑”差异较小。

“建筑”与“营造”视角下中国建筑

建筑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00s-1910s) 20 世纪初期“建筑学”开始作为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

学科的建立与发展(1840s-1940s)

“建筑”一词在此时才得到广泛使用,甚至一度被当做外来

马佳志——

并照搬了“建筑学”专业,“建筑”一词也开始在大众媒体

摘要:本文梳理了近代“建筑”与“营造”在文献、教育、

中出现。“营造”更接近行业概念,形成了事务所、洋行负

机构中,其用法、指代、内涵的变化,并希望以此为镜,折

责绘图,营造厂负责施工的运作流程,“营造”却始终未能

射出建筑作为学科、职业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彻底摆脱与传统匠人的关联。

词。这一时期,政府仿照日本大学制度建立了“京师大学堂”,

但此时学科概念尚未形成,“建筑”仍为动词仅指建造 “建筑”与“营造”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但他 们涵义如今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古代,“建筑”多

房屋,直到 1915 年“建筑物”的出现,“建筑”才逐渐拓 展至房屋等名词概念。

作动词,使用中为“筑”的土夯之意,指修筑城墙、城堡。 “营造”最初用于乐器、舟车、铠甲等器物的制作及房屋的 建造,唐宋开始专指房屋建造。[1] 在当代,《现代汉语词典》 定义为:“【建筑】①修建(房屋、道路、桥梁等),②建 筑物;【营造】①经营建筑:~ 住宅,②有计划、有目的地 造:~ 防护林丨 ~ 气氛丨 ~ 环境。”[2] 在学科内,“建筑” 还指建筑学,约定俗成地与“Architecture”对应;“营造”

36

现代建筑学中概念的初现(1910s-1920s) 这一时期建筑学的学科属性已经确定,内部却为构造技 术知识体系支撑的框架,仍将“建筑”视为一种科学技术或 建造手段。“建筑”中的绘图设计涵义愈发明确,在组织机 构中,“建筑”逐渐清晰的导向绘图工作,而“营造”仍指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建造施工。 此外,建筑功能的认知、建筑物概念均已出现,这些零

民俗的“营造”学科概念,但未能得以延续,仍回归传统的 建造之意。

散的线索最终都汇聚于“建筑”的内涵中,“建筑”呈现了

与此同时,“建筑”与“营造”的涵义变化,共同勾勒

现代建筑学中的部分认知,现代建筑学科的轮廓已经开始浮

出了建筑作为学科与职业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从对西方建造

现。

技术的模仿学习,西方建造技术的系统引入,到现代建筑学 中绘图、设计等认知的浮现,最终融合艺术与人文,发展为

建筑作为学科与职业的确立与发展(1920s-1940s) 20 世纪 20 年代起,中国多校建筑系的成立办学,明确 了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结合其课程设置的变化来看,建筑学 对美术、设计的关注显著增加,工程技术不再是学科的重点。 建筑学对艺术、设计的强调,不仅在大学课程中有所体现, 更反映在期刊上。1930 年前后,随着《建筑月刊》与《中 国建筑》的相继出版,“建筑”开始与艺术、文化、民族联 系在一起。与此同时,建筑师对自身地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 高,试图摆脱公众对建筑师是传统工匠的固有认识。 在营造学社的影响下, “营造”的涵义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独立、完善的学科与职业。 总之,“建筑”与“营造”在近代的涵义变化离不开学 科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书籍、教育、社会团体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建筑”与“营造”涵义变化的梳理能够作为一种手 段、视角,直观地回溯建筑学科在中国近代的建立与发展过 程。■ 注释 [1] 诸葛净 . 营造 / 建筑 [J]. 建筑文化研究 ,2011(00):327-337.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 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3] 李圭著 . 环游地球新录 [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营造学社成立于 1929 年,用“营造”取代“建筑”作为学 社名称,与“Architecture”相对应,将彩绘、雕塑等艺术 概念,与文化背景、信仰民俗等人文概念纳入“营造”,这 些概念是当时“建筑”所没有的。但是,营造学社所倡导的 “营造”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大众用语中“营造”之意,仍 源于对传统建筑行业的固有观念——工匠建造房屋。营造学 社对“营造”的拓展以失败告终,“建筑”作为学科与职业 得到了继续发展。 至此,“建筑”作为学科与职业的概念已经形成,建筑 学范畴拓展至艺术与人文领域,同时囊括了技术、设备等相 关内容,建筑师也确立了以艺术与美学为基础的设计职能。 营造学社一度将“营造”提升至学科高度,并先于“建筑” 引入了艺术与人文概念。虽然营造学社提出的“营造”未能 得到推广,但其对学科内涵与边界的认识 ,留存在了建筑 学科中。

文献 + 实物:一个比较近代中国建筑 史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方法的视角 陈欣涛—— “本篇 [ 中国建筑史 ] 之作,乃本中国营造学社十余年 来对于文献术书及实物遗迹互相参证之研究。” -- 梁思成(建筑史学家,1901-1972)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 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证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 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 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 王国维(中国古史学家,1877-1927)

总结: “建筑”与“营造”在近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图一),

“文献 + 实物”相互印证是近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

二者的涵义与边界不断地扩展与清晰。“建筑”随着 20 世

要方法,它通常被认为和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二重证据法”

纪初“建筑学”一词的引入,其涵义在修筑、建造的基础上

共享相同的方法论。本文期望以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文

开始扩充,逐渐囊括了绘图、设计等概念,并与艺术、文化

献 + 实物”方法和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二重证据法”为线索,

等领域相关联,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学、建筑师概念。

进行相对细微的比较,以探究两个学科研究方法以及背后观

“营造”的发展很少突破其古代的建造涵义,多围绕建造技

念的异同,进而寻找中国建筑史学不同于一般性史学研究的

术与营造业,虽然营造学社提出了包含建筑文化背景与信仰

特征。

37


焦点 FOCUS

起因:对真实性的诉求 无论有着漫长历史的中国古史学,还是近代肇始的中国 建筑史学,它们都在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失语”

对王国维思想进行的发展。傅斯年所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下简称“史语所”)更将这种发展付诸实践。 营造学社同样继承了中国较好的文献传统,但其对待实

的危机。面对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的压力,它们都积极同现

物的研究方法应该更多看作来自对现代建筑学的直接学习。

代世界进行“对话”:自觉追求真实性。

以梁思成为例,其就读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直接延续了法

“二重证据法”的出发点是对史料的评判。关于王氏这

国巴黎美术学院系统中的古典主义传统,被认为适合于培养

一理论的来源,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其主

建筑史学家,这依赖对古代遗物准确性的保证。启蒙运动之

要继承了乾嘉学派(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

后的法国建筑师,以布隆代尔为首,继承了文艺复兴的“崇

派系)的考据学传统。近来有些学者注意到,在运用“二重

古传统”,继续认为建筑中存在着不变的“理性”,而这“理

证据法”对中国古史进行研究时,王国维一直客居日本,王

性”蕴含在古人的佳作之中,通过研读古人的书籍,测绘古

氏在与日本学者的接触交流中,逐渐接触了“兰克史学”,

人的建筑,便可以理解完美的比例,进而进行好的设计。梁

因而认为日本及西方的影响是主要的。无论乾嘉朴学传统中

思成显然继承了学院派注重实物准确性的观念与实物测绘等

对 史 料 的 考 据, 还 是 兰 克(Leopold von Ranke,1975-

方法 .。在加入学社之后发表的第一篇调查报告中,梁思成

1886)所代表的西方近代“科学历史学”中的史料辨别,它

便开宗明义指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

们都表明,“二重证据法”的出发点是对史料的评判,其背

为理论之后盾“。在《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一文

后是对真实性的诉求。

中,梁思成也尤其批评了乐嘉藻不在意实物准确性的做法。

中国建筑史研究之初,也面临对“科学性”的诉求和更 为直接的压力。建立之初,营造学社的工作延续了史学的传 统,以文献工作为主。但同处东方的日本比中国更早地接受

与中国古史不同,营造学社虽然可能受到了人类学和考古学 的影响,但诸如测绘调研等考察实物的工作方法如此成熟, 恐怕其应该更多被视为来自建筑学自身的传统。

现代思想,提供了研究中国建筑史的不同思路。1930 年, 在一场由营造学社主持的名为“中国建筑史”的讲座中,伊

观念:面向现实的建构——近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之一

东忠太(建筑史学家 ,1867-1954)提及其对中日学者工作

通过比较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建筑史相似研究方法在本土

安排的构想:中方负责文献研究,实物测绘调研则由日方负

的建立过程,可以发现二者有各自的渊源,这种渊源的背后

责。

潜藏着二者不同的学科目标与观念差异。

1931 年,中日关系恶化,学社坚决反对与日本有任何

“二重证据法”经历的发展,从方法论层面表现了中国

形式的往来。此时,梁思成、刘敦桢等谙熟西方建筑学制图、

史学的主流学科目标从致用向求真的转向。与中国古史研究

测绘方法的留学建筑师应邀加入学社。随着建筑师的加入,

略不同的是,在西方建筑学在给予中国建筑史学实物调查、

学社的工作重心从文献转移到了“文献 + 实物”。

测绘等现代方法的同时,也满足了梁思成将建筑传统融入新 的创造,将建筑历史融入现代生活的诉求。客观地说,建筑

方法:文献传统与“实物文化”结合 面对真实性的诉求,经过发展的“二重证据法”和营造 学社中梁思成等海外留学建筑师带来的“文献 + 实物”的工

学必然是与现实创造相关联,这正是中国建筑史研究区别于 中国古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通过比较“文献 + 实物”的方法和“二重证据法”的建

作方法都可以看作西方“实物”文化和中国“文献”传统的

立过程,可以发现二者都受到现代意识中真实性考证的影响,

结合,但二者有着各自的渊源。

但研究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由此,从一个侧面反映

“二重证据法”虽由王国维提出,但这个术语经历了陈 寅恪的发展与傅斯年的实践之后才算正式完善。“二重证据

出中国建筑史学在建立之初所蕴含的不同于近代一般史学的 学科特征——面向现实生活。

法”提出之初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问题,

相似表述的背后,观念既可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差别。

其应用对象是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而未涉及“实

本文尝试以“文献 + 实物”为切入视角,比较解析了中国古

物”。王国维仅仅使用了新发现材料上的“文字”,而陈寅

史与中国建筑史学方法的种种异同。这种回到历史的语境进

恪却将甲骨等材料视作“地下实物”,这可以看作是陈寅恪

行的细微梳理与比较,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

有感于当时西方考古学和人类学中盛行的“实物文化”,而

学科特征。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3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中国建筑话语中看待“历史”的方式 (1950-1964) 方歆月—— “历史”作为建筑学中的重要议题和复杂概念,曾在 1950 年至 1964 年间被建筑师、历史研究者、政治家等不同 立场的人群选用为表达或对抗某些观念的媒介,由此产生的 议题既关乎如何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变迁,也约束了新的建筑 形式。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重点梳理了 1950 年至 1964 年这段时间内,“历史”的定位如何围绕着建筑史学科建设 和建筑实践两方面变化,在这些转变中又如何与实用性保持 紧密相关,以此呈现“历史”在史学领域和建筑实践领域中 各自蕴含意义的变化,借此探究它所引发的不同时期、不同 角度的观念的交集和转变。 历史学科建设角度的论述多是历史研究者以史学史建构 和历史写作的方式所作,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与 近代相比,历史写作的范围不再只限于古代,自 1958 年起 将近代史和现代史都纳入编史,旨在构建连续的历史叙事。 二、历史写作的工作结构从小型学术团体的模式转为大规模 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三、建筑史学者注意到历史与理论的关 系,认为理论思考需基于历史之上,但尚未提出新的思维范 式。 建筑实践角度的探讨不仅出自建筑师,建筑史学者、政

代上半叶,在复古主义、民族主义的观念引导下,“历史” 在建筑设计中作为建筑形式的直接参考,被看作“民族精神” 之源和对抗“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的手段。二、1950 年 代下半叶至 1960 年代初,当实用与经济因素受到重视时, “古 代建筑史”首当其冲成为反复古主义的批评对象。建筑论述 中开始探讨如何创作“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建筑 创作的目标从直接模仿传统特征转向塑造能阐释当下的建筑 风格,延续历史更近似于要展现“时代精神”。三、1960 年代上半叶,“历史”不再以“中国建筑史”这一“大一统” 的形象出现,而开始与艺术性、地域性等议题联系起来,进 而触及到设计中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基本问题,例如建筑群布 局选址、朝向通风等。 1950 年至 1964 年,呈现了历史的使用和范畴的转变, 侧面反映了当时建筑学界的观念的变化和特点。某种意义上, 历史写作和设计倾向的思考都积极地摸索着历史到底能如何 服务于实践,这也令历史的意味从“装饰角度的工具”到“连 续叙事”,再发展至“地域性操作”,不再囿于固有的指代 意义。虽然不同领域的关注点各有特色,对历史的理解也不 尽相同,但可以发现历史写作和设计思考都注意到了历史延 续性的问题,这或许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在意 识层面,还是在实用的层面,存在希冀历史为当下服务的倾 向,认为建筑需要具备意义,而非单纯地提供功能。鼓励建 筑师批判并创造性地接受历史,实际上是将建筑定性为思想 意识和政治问题,令建筑与意识密不可分。■

府工作者等人员都曾参与讨论,根本问题一直集中在如何令 当下建造的建筑可以延续历史。因此,设计倾向的研究者从 改变对“历史”的理解入手,以便“延续历史”具有操作性, 相关的重要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种观念展开:一、1950 年

39


焦点 FOCUS

夹缝中的“类型”:1940-1960s 中 国建筑史研究中的“类型”观念

一书中,提出了另一种典型思路: 尝试通过“社会功能类型” 来探索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思想,并落实为一种“居住 / 陵墓 / 宗教 / 公共”的四象限划分。这一思路套用了当时通行的 建筑设计理论以及功能框架,出版后获得海内外的热烈反响。

郭勉—— 类型不但是编织知识网络的经纬线,更是一种综合认知 复杂现象的专业视角。

但是来自两方面的困难实际上限制了分析的深入:①无法突 破“许多建筑全是院落制度,即由许多四合院组成一大组建 筑”[6] 的基本事实;以及②社会功能属性的四象限分类无法

[1]

“中国古人从未把建筑当成一种艺术” 的事实,是中 国建筑学奠基者们在本民族历史文化中,寻找建筑学的扎根 土壤时遇到的重要挑战——与建筑相关的知识是分散的:关 于结构施工的知识由匠人师傅们口耳相传,与形象轮廓相关 的艺术意境只在诗词歌赋与绘画中得到表现,而建筑群的平 面布置则多为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思想 精神所关注,见载于史籍 [2]。要将中国建筑历史接续到现代 建筑学科中,就需要将诸面向统贯整合,而确立新的类型体 系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在 1940-1960s 年间,梁思成、刘敦 桢、刘致平三位先生所作探索,分别代表了回应上述问题的 三种典型思路。 梁思成先生完成于 1944 年的《中国建筑史》是对营造 学社时期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书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L” 形类型方案:以城市设计、(建筑群)平面布置、建筑单体 构成的纵向层级为主,在单体层级内部依照构造材料或具体 功能(山门、殿堂、楼阁等)横向展开为辅。上述类型方案 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类型脱离社会功能,这是基 于:“中国的宗教建筑,与非宗教建筑,本来就没有根本不 同之点……住宅之外如衙署,商店,工厂的布置规例也差不 多都是如此……在功用和结构上根本既全相同,就可当一样 东西看待”[3] 之认识。 二是在纵向层级的部分,“城市设计”与“平面布置” 都带有一个动词,因此应该被理解为经过抽象的形式操作原 则,或可类比于布扎(Beaux-Art)传统的 parti(设计立意) 概念。“纵向”划分之类型体系的剑指之处,在于形式组织 原则跨越不同尺度的共鸣: “在平面的部署上……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 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 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4] 梁先生的方案最大地贴合了中国建筑的形式特征,并且

应对中国历史的具体情况。作为总结,刘致平先生将问题的 症结指向了中西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的整体性差异 [7]。 刘敦桢先生的方案则代表了面对建筑设计理论与中国建 筑现象之间的不协调,出于教学与工作的现实需求所作的策 略性选择。如在 1953 年为《中国建筑史参考图》撰写的前 言中提出,为了与设计课取得联系,增加教学的效能,应当 采用“纵断法”来取代“断代法”,即以都市计划,宫殿、 寺庙、陵墓、塔、幢等功能分类来组织课堂教学 [8]。但在教 学之外,刘先生依然坚持正规的建筑史应该是“全面的、综 合的和断代的”[9]。 刘敦桢先生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调查研究中的工具化策 略,即暂时搁置通过“正确的分类”来解读建筑现象的“发 展经过和相互间关系”这一问题,转而以小、中、大型 [10] 或圆形、纵长方形、横长方形、曲尺形 [11] 等机械的分类作 中立的“零度写作”。 在 1958 年 “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召开后,为 了避免意识形态纷争,建筑史学研究转而以史实史料层面的 整理考订为主 [12]。上述两种策略在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 国古代建筑史》中发生了合流:虽然在体例上采用了社会功 能的分类方案,但仅仅是服务于知识组织的工具。改革开放 后,随着这部著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由于有效地将丰富的 文献、图像、考古材料以及建筑实例整合成一个个知识模块, 书中的社会功能类型却往往被不加批判地作为建筑史研究的 先验框架。 回顾前辈学者的探索历程,我们或可从中总结出两条基 本经验:①建筑实践与社会生活经验之间的关联是类型问题 的题中之意;②类型问题的讨论应置于中西之争与古今之变 的文化视野中。在不断开拓建筑学专业高度的事业中,类型 的挑战仍然是当下建筑史研究需要接续的使命。而这经久不 移的挑战性中,或许正蕴藏着建筑学未来生长的可能性。■

还将关注重点指向了(城市与建筑群)组成要素之间的配合 关系,但还是没能关联起建筑形式与“宗教上,思想上,政 治组织上的迭出变化”[5]。 刘致平先生在 1957 年出版的《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40

注释 [1] 梁思成著 . 梁思成全集 第 5 卷 [M],中国的艺术与建筑(1947).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04. [2] 同上 [3] 梁思成撰 . 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1932), 中国营造学社编 . 中国营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造学社汇刊 [M]. 第三卷第一期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4] 梁思成著 . 梁思成全集 第 5 卷 [M]. 建筑的民族形式(1950)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04. [5] 林徽因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1932)中国营造学社编 . 中国营造学社汇 刊 [M]. 第三卷第一期 .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6] 刘致平著 .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M]. 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 , 1957.11. [7] 同上 [8] 刘敦桢著 . 刘敦桢全集 第七卷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9] 刘敦桢 致喻维国、张雅青函(之一)——关于民居调查记建筑史写作 . 刘 敦桢全集 . 第十卷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0] 刘敦桢著 . 刘敦桢全集 第四卷 [M]. 苏州的园林 . 1956.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7. [11] 刘敦桢著 . 刘敦桢全集 第七卷 [M]. 中国住宅概说 . 1957.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2007.

学通常使用白色的手工型居多。因为,去除装饰和颜色的建

[12] 温玉清 .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1949-1958)[J]. 建筑师 ,2005(01):48-50.

会议讨论的重点即为模型作为工具,如何帮助建筑师在概念

筑模型才最能呈现建筑念本源的想法,是建筑师的语言”[2]。 事实上这反映了在观念上只重视抽象的空间关系等问题,对 材质、氛围等关注较少,这在设计上也有体现。 3. 还有一种来自 ETH 的强调制作 1:50-1:5 不等的大 模型的工作方法,例如“建筑工房”[3],大模型带来了丰富 的深度,结构、构造、建造、历史、理论等众多设计要素, 都压缩呈现在方案模型上。 2015 年,在东南大学举办了“方法“设计教学研究论坛 [4], 和现实之间连接。大家形成一种共识:1)模型本身可以作 为思考的工具;2)在复制中可以获得新的认识;3)通过“模

中 国 当 代 建 筑 学 语 境 中 的“ 制 作 (Making)”研究梗概 雷达—— 制作(making)在人类世界中具有必要性 [1]。对于建

型工作,可以获得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知”。

制作 / 建造 建造一直是建筑学的核心知识之一。广义的说,建造即 是一种制作。因此在建造教学中引入制作是一种正常的思路。 近年来,国内将建造纳入建筑教学的建筑院校渐渐增加。这

筑师而言,制作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包括使用工具、掌握材

些建造课程一方面来自 ETH 的建造教学,例如香港中文大

料,制作模型等。对于今天的一般的建筑师而言,制作几乎

学建筑系 1997 年开设“亭子”建造课程;另一方面来自包

就意味着做模型。建筑模型有着几乎和建筑学自身一样长的

豪斯基础练习,例如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的制作坐具练习。

历史,然而关于与之相关的理论却长期缺失。阿尔伯蒂在《论 建筑》中有过论述:模型是建筑师用以检验具体实施细节是 否符合理念的工具,模型应保持简单平实,使建筑师保持对 建筑创作的关注,而不过度强调模型本身的精致。即使在今 天,这也是一个优秀建筑师所通常认可的。然而,在当代的 建筑学话语中,制作(making)是否仅仅是指制作模型呢? 它是否有更多的涵义?在理论上怎样认识? 在中国的建筑学语境中,制作逐渐成为了一个讨论的话 题。它通常有几种倾向:

王澍也曾谈到教学中的建造教学问题,他带着学生做木 工、夯土墙,在农村建基础设施。王澍的教学接近一种现象 学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真实的造房 子的体验和感觉。[5] 王澍希望学生获得一种类似工匠的直觉 反应,而不是具体的某项知识。 张永和将“Making”译作“造物”[6],代表了一种从 物质性以及社会与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处理建筑的(手) 工艺问题的态度。2014 年,张永和在同济大学开设了“建 筑学前沿 :( 手 ) 工艺”课程,讨论造物与物质性、文化背景 下的建造思辨、(手)工艺与社会性、建筑师或艺术家的创

模型——作为一种设计工具 模型作为一种设计工具的传统对建筑师而言古已有之, 正如阿尔伯蒂所论。然而在当代看来,其潜力仍有未尽,以

作手段等问题。张永和对造物和建造的理解,在他看来是一 种对本体建筑学的坚持。回归造物,是一种对现代性的反应, 一种技术反思。

如下三种方法为代表: 1.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东南大学发展了一种以空间

概念建筑

和建构为核心、以模型操作为概念的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从海杜克开始,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概念建筑存在,它看

材料及其操作既作为形式 / 空间 / 要素等内容,也是建造 /

起来像很有意义的物体,或者因为表达思想而成为一种特殊

结构 / 建构的概念来源。

的建筑。例如葛明老师在的概念建筑课题 [7]。这些作品并非

2. 抽象手工模型,例如王方戟提到:“同济大学、南大

海杜克式的结构体,也非当代艺术的装置,而是一些严格的

41


焦点 FOCUS

讨论建筑学话题,表达建筑意义的概念建筑。 概念建筑的制作不只是一种平行于绘图 (drawing)、言 语 (saying) 的操作,它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这暗示了制 作的一种潜力:建筑设计可以不以建造出实体房屋为终点, 绘画与模型,在建筑学中可以既是工具,又是结果。[8] 它继 承自库伯联盟和匡溪,它们对制作的思考和制作的方法各不 相同,但都试图通过制作以提供建筑学新的认知 (knowing) 方式,都暗示了建筑学的讨论中制作的潜力。[9] 此外,当代的一些最好的建筑设计,许多都含有一点概

中国近代建筑学中“技术”概念辨析 (1910s-1930s) 李烁—— 1910-1930 年间,中国建筑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的影响, “技术”一直是其中不能回避的话题。20 世纪初,对建筑 的讨论集中在建造的技术,这使得建筑是一种技术的观念的 逐渐普及。随着职业建筑师渐渐取代传统的工匠,“技术” 代表的建筑师的职业技能也在发生变化。1930 年代民族主

念建筑的影子,比如筱原一男、克雷兹、奥加蒂、赫尔佐格

义兴起,建筑的外形与结构被分开讨论。技术与结构在一起,

和德梅隆、库哈斯等人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一种对

成为一种实用工具,用来协调民族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建筑

世界的独特认知。它显示出一种设计方法:通过一种对精神

学科之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空间的追求和构想,以制作等媒介作为中介,推动设计。

同时,技术也成为想象未来的基础。

总结

技术作为与建造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20 世纪末至今,中国的建筑学语境中,对制作的认知与

建筑学中的“技术”多指与从事建造活动有关的知识,

理解飞快的成长,尽管多条线索纷繁复杂,从似乎不言而喻

包括建筑的材料、施工技术及人员管理。传统的中国建筑是

的模型制作到作为设计方法的模型工具,从搭建到造物的建

经验的累积、在建造方式上有固定模式和样板。二十世纪初

造理解,再到概念建筑,对制作的理解具有清晰的线索,并

期,西方结构和建造体系传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建造技术由

展现了无穷的潜力。当今建筑学语境中的制作,显现出对建

匠人手工经验为主向系统化迈进。此时,体现技术的建造与

筑学本体最核心问题的回应,这启示任何一个建筑师都不应

建筑同义,二者没有清晰的区分。

当等闲识之,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对当代我们应当如何回应, 如何抽象,找到一种制作并连缀其他媒介的方式,推进我们 自己的设计。■

技术作为建筑学的专业技能 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留学建筑师归国,代替工匠的

注释 [1] 如人类学家 George Novack 指出 “从灵长类走向人正是历史上最早的制作。 ” [2] 李丽 , 王方戟 . 手工模型在建筑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J]. 时代教育(教 育教学版),2012,(5):140-141.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2.05.112. [3] 由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留学归来的建筑师程博、李博、于岛三人创立。 [4] 葛明 , 克里斯蒂安·克雷兹 , 大卫·莱瑟巴罗 , 顾大庆 , 李岳岩 , 晏俊杰 , 史永高 , 鲍莉 , 王正 , 朱渊 , 朱昊昊 , 张旭 , 王君美 , 方浩宇 . 方法 : 关于设计教学研究 [J]. 建筑学报 ,2016(01):1-6. [5] 王澍 . 教育 / 简单 [J]. 时代建筑 ,2001(S1):34-35. [6] 张 永 和 , 李 翔 宁 , 江 嘉 玮 . 回 归 造 物 建 筑 学 与 ( 手 ) 工 艺 A Return to Making Architecture and Craft[J]. 时代建筑 ,2016(03):152-153. [7]2003 年至 2010 年,葛明老师在东南大学四年级开设概念建筑课题,完成 了 7 次大型制作:1. 未完成作品的再现——路易·康的何伐犹太教堂、柯布 西耶的威尼斯医院(2003);2. 雌雄同体(2004);3. 球与方——时空机器 (2004);4. 道具(2005);5. 男女建筑(2006);6. 情绪三部曲(2009); 7. 白天和黑夜 / 白天 / 黑夜(2010)。此外,他在中国美院以空间为核心创作 了三组作品:《玻璃中的身体和玻璃中的影象》;《房间中的格子和格子中的 身体》;《一辆车 / 一个空间》、《一个房间 / 一个结构》。另外 2008 年, 葛明老师赴威尼斯双年展制作了展品《默默》。 [8] 张 永 和 , 李 翔 宁 , 江 嘉 玮 . 回 归 造 物 建 筑 学 与 ( 手 ) 工 艺 A Return to Making Architecture and Craft[J]. 时代建筑 ,2016(03):152-153. [9] 刘畅 . 当代建筑学中的制作研究 [D]. 江苏 : 东南大学 ,2010. DOI:10.7666/ d.Y1977041.

近代专业建筑师出现。这些建筑师中的大批人曾接受布扎 体系的教育。在该体系中,学生将“图案(Design)”与 “画图(Architectural Drawing)”为主的“技术类课程 (Technical subjects)”作为主要掌握的技能。归国后, 他们投身教育,根据本科所学对我国建筑教学体系进行改良。 一方面根据国情的需要增加建造相关的课程,从偏重艺术向 艺术与技术并重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将绘画、史论加入 建筑学的学习之中,将建筑师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不断扩宽。 “技术”一词之于建筑专业,不仅指建造技术,也包含了美 学的素养、科学的设计方法以及文化的底蕴。

技术作为解决民族与现代之间矛盾的工具 1920 年代,建筑被赋予了国家形式表征的意义。建筑 的外形和结构被看作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在建造中,为宣传 国家形象,西式结构被强硬套上古典的外衣,带来了材料的 浪费。而在学术界,通过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理性与真实

4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与西方结构对比,试图为中国建筑在建筑史上赢得相应的地

而与其他功能的建筑有所区分。在 1955s-1985s 的时间内,

位。此时的技术成为为民族地位服务的实用工具。

这种含义的性格被多次提及,用以讨论本土的建筑创作而与

1930 年之后,现代建筑的短暂传入促进了对技术的思

功能、形式等问题相关,现在这种含义的使用还在延续,但

考。但相较于西方语境下的技术革命,中国的技术基础非常

随着建筑话语的丰富、话题的扩展,性格已然从一个特殊的

薄弱。从社会发展上看,标准化和工业化在当时中国还没能

建筑概念回归于一个普通词汇。

实现。从经济上讲,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并不是平价的建筑

1959 年性格首次被集中使用 [1],要求建筑的形式须从功

材料。虽然现代建筑的理想没能在国内延续下去,人们对技

能出发,实质上借助这一词语,表达以实用为基础的创作理

术的理解也始终未能脱离实用意义,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和

念,同时也是对于 1955 年 [2] 所提出的建筑艺术实用与美观

大面积的玻璃带来了另一种审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新的

的二重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建筑的艺术处理要适应客观

标准。

实际的需要,那么功能相同的建筑也应拥有相同的性格”[3]。 性格看似出于理性的诉求,但讨论中关于性格的描述,更多

技术作为建筑设备 工业革命之后,新的技术通过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实现 了体育场、火车站,取代了过去的宫殿和庙堂。同时建筑设 备作为技术发展的分支,大大改善室内环境。“光线”、“空 气”、“卫生”等概念成为舒适的标准。浴盆、抽水马桶等 设备使得民众对生活品质的认知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也成 了很多人意识到现代性的第一步。 设备发展的背后是城市建设工程的进步。水电管道的铺

的指向造型甚至立面的外部特征带给人的感受与联想,并且 落实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中,性格的判断又是意在笔先的“意 匠”[4],此时,功能更多的作为一种确定类型的标准,形式 也与造型,形象含混不清。1978 年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性 格的概念被再次提及,目的是厘清建筑的艺术思想性和政治 性,我们从建筑形象中所能清晰地感受到的是庄重或明朗, 而不是进步或者保守的政治概念 [5]。虽然对建筑的思考逐渐 脱离意识形态,并且逐步加深对功能等概念的理解,但在实 际操作中性格始终未如想象般构成相应逻辑或系统的方法,

设以及供水厂、发电厂的建设打破了建筑自给自足的独立性,

在此情况下,性格的识别作用增加,使得性格对于结果的判

使得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随着大量房屋的建造与设

断超出了对于形式生成的关注,从而直接要求建筑被准确的

备的普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发明成为未来生活想象的前

辨别出功能的类型 [6],也部分的导致了同类建筑雷同做法的

提。而设备的演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建筑发展

现象。

的推手。摩天大楼、电梯、立交桥……在当时看似不可思议 的想法,因技术这一基石的存在,重构了大众脑海中的未来 生活,技术也因此参与了文化的建构。全社会范围内的现代 化形成了新的工业文明,这种文明反过来主导了新建筑学的 产生。■

1984 年针对全国各地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 以强烈的创新渴望再次展开关于建筑创作方法的探索。经过 上一时期的过渡,识别作用的性格被认为是一种审美习惯, 过分强调这种存在记忆中的形象只会使创作停滞不前 [7]。同 时,随着全面开放,国外多元的建筑思潮以及建筑形式引入 中国,人们更加认为令人惊愕的建筑形象,意味着创作的发 展。那么,创新就是要突破作为共性的性格,去创作独一无

中 国 建 筑 话 语 中 的“ 性 格 ”

二的个性,而这种个性要考察具体建筑所在的自然与社会环 境等多种影响,并开始强调建筑师在创作中的自我表现。随

(1955s-1985s)

着更多因素的加入,功能不再对于形式有严格的限定,性格

宋婧璇——

特征的含义无异。

的特定含义也变得无足轻重,性格一词的使用也开始与个性、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性格”一词有着多重的含义,很多

通过对于中国建筑学话语中“性格”的梳理,我们可以

时候与个性、特征的含义是相同的,用以表达一幢建筑拥有

发现性格始终与外在视觉的判断相关,虽然提及功能,但是

区别于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或者描述建筑所营造的氛围、

其核心在于将建筑视作为艺术而探索如何进行艺术表达。后

带给人的感受,但特定于建筑学中,性格要求外在形式的表

期开放多元的创作环境看似给了建筑师设计的自由,却没能

达要基于功能,它示意一座图书馆要表现出图书馆的性格,

拓展建筑师思考建筑的维度,无论是对国内本土建筑创作的

43


焦点 FOCUS

讨论,还是对于国外建筑的解读,都是对于建筑外在形象的

原来的纯物理性质的地方开始借由“空间”的讨论,慢慢的

质询,而非还原建筑的生成语境,或是深入建筑“内部”,

涉及到精神方面,即“人”的感觉。

性格更多的被作为初始的形象设定而先于建筑的存在。最终 它未能触及更深的思考,也未能在发展中获得新的解读。■

新的“场所”意义与《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是 在 1986 年由汪坦先生引入中国大陆的。在此之前,“place” 原本的翻译是:1. “位置;地点;区域”;2. “城;镇;建

注释 [1] 详见 1959 年 5-6 月,建工部主办的“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哈雄文、 陈植等人的会议发言。 [2] 详见翟立林 . 论建筑艺术与美及民族形式 [J]. 建筑学报 ,1955(01):46-68. [3] 陈植 . 对建筑形式的一些看法 [J]. 建筑学报 ,1959(07):1-4. [4]“意匠”出自土建系民用建筑设计教研组编 .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初稿 [M]. 1963.09.p5. [5] 胡敦常 . 车站与火炬——漫谈建筑艺术的思想性 [J]. 建筑学报 ,1979(03):2122+48. [6]“使人看出这个建筑是剧院,医院,还是住宅和图书馆,否则无论我们的 设计还有多少其他优点可言,人们往往仍会予创作失败的结论,否则,也会引 发争议”郭恢扬 . 建筑形式的识别功能和意境功能 [J]. 建筑学报 ,1985(01):1215. [7] 详见张勃 . 建筑师·建筑个性·建筑风格 [J]. 建筑学报 ,1984(11):54-59+84.

筑物”。而在汪坦先生的文章中, “place”被翻译成“场所”。 首先“Place”的原意与“场所”在 80 年代之前的意思是一 样的 [1]。其次《场所精神》这本书的翻译使“场所”原本已 经慢慢涉及到抽象的描述到加速向精神方面转向,“场所” 意指“有明确特征的空间”。[2] “场所”此时转变的特点有:1. 新的“场所”的转变是顺应着原本的潮流,其原因是 80 年 代中期,中国建筑提倡的个性化使建筑界逐渐回归人的角度 思考建筑,从原本的理性转向从物质与精神两个角度思考, 更符合中国建筑的传统意境,国内学者也就更易接受。这也 因此解释了“genius Loci”原本翻译成“地方守护神”, 在中国建筑学里翻译成“场所精神”。2. 新的“场所”比之 前从“空间”的一部分扩大成了“有明确特征的空间”,从

中 国 建 筑 语 境 下“ 场 所 ” 的 演 变

原来的二维扩展成了三维,感知比以前更多了,与“人”的 接触也更多了,这为之后各种意义的探讨打开了“缺口”。3.

(1980-1997)

新的“场所”因为“空间”的加入,而有了时间的维度,这

王曹寿轩——

所精神》里的“场所”是兼顾物质与精神的,而国内学者在

从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兴起的“场所”论,是对以“理 性主义”所代表的诸如“功能主义”建筑的批判和对创造有 “地方特色”的多样化、个性化建筑的追求。建筑中对于” 场所“认识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于“空间”以及现代 建筑的再吸收与中国化。 场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活动的处所;地方”, 这与 80 年代以前建筑学里的场所的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即 基于平面坐标系的一个地点,并没有涉及到三维空间。而且 他们在讨论“场所”时,并没有特别关注“人”在“场所” 里的含义,没有将“人”与“场所”分开,关于“场所”的 用词通常是“停车场所”、“公共场所”等。80 年代后, 中国建筑开始倡导个性化,批判功能主义与“千篇一律”的 建筑形象,个性化的核心是对于“人”的讨论。同时,在讨 论空间时也开始关注人的感受。人在空间中,首先是站在场 地之上,也就是“场所”之上。“场所”在此时有三个变化 的特征:1. “场所”因为用来描述“空间”,成为了“空间” 的基本要素之一。“场所”成为抽象性的描述词语,“场所” 开始从纯理性的词语向慢慢向抽象转变。2. “人”成为了连 接“场所”与“空间”的关键点。3. 建筑学中的“场所”由

体现在地方的“场所精神”以及地方文化的讨论中。4. 《场 使用“场所”时着重探讨了精神的含义,而一定程度上忽视 了它“空间”的物理属性。“场所”进入中国后,变成了“具 有精神内涵的空间”。5. 在 80 年代末,建筑界开始批判功 能主义、“千城一面”的风格。建筑学讨论“场所”时 , 表面上想赋予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精神所应具有的建筑的多样 性。其实,深层次的想从内在或者说是非理性的方向探讨建 筑美学,而批判之前仅从理性的方法设计建筑。 90 年之后,国内“场所”的概念从原本的建筑领域向城 市设计与景观方向发展。在城市设计中,“场所”有两种不 同尺度的运用:1. 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城市的艺术特色,这 里主要从地方文化的角度探讨“美”,加入了“历史”这样 的时间层次。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的地域文化 [3],保护社会文 化的传统价值,批判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带给城市“千城一 面”的伤害。2. 从微观层面上,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探讨生活 空间,也就是城市的微更新。城市设计中宏观的“场所”着 重地方“场所”的精神内核,意在二维层面的审美;微观的 “场所”着重于三维空间上人的感受。而景观中“场所”的 讨论与影响要远远小于建筑与城市,它是由齐康院士提出的, 主要是为了弥补景观园林中的“社会属性”[4],批判仅有自 然属性的风景园林。因为风景园林既然是人造的,为人服务

4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片来源:陈登鰲 . 在民族形式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体会 [J]. 建筑学报 , 1954, (2): 104-107, 133-134.

◎图片来源:王天锡 . 建筑形式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地位 [J]. 建筑学报 , 1983, (5): 50-57, 83-84.

的,它就应当具有“人的活动”、“人的情感”的特征。建筑、 城市与景观的“场所”的共性都是提倡从非理性的角度设计,

环境的层次达到意境的层次。”“建筑所容纳的,则是我们人类的事件。作为 形式与空间背后的真实存在 , 正是事件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笔者用 “人性化的意境”意在表达中国建筑中场所的意义。

不同的是建筑与城市提倡多样化、人性化、精神化、微观化, 批判的是功能性、纯理性的设计及审美。而景观则是弥补其 缺少的社会属性,批判纯自然的审美需求。场所从偏精神的 角度可以解释为“人性化的意境 [5]”,从更物质的角度可以 看作是“有故事的地方”。■

由建筑媒体话语看中国建筑界论述中 的“形式”观念的演化(从 1950 至

注释 [1] 其实直到 1985 年,在赵冰老师《人的空间》文中,场所还是属于物理层 次的含义:“建筑空间的这三个层次 , 如同人的空间的三个层次一样 , 其要素 的体现也是有其重点的 , 景观层次偏于范域 , 而城市层次偏于街道 , 建筑层次 则偏于场所。” [2] 汪坦先生在《诺伯格 - 舒尔茨 :< 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 > 前 言》中翻译到:“首先,我受益于海德格尔的是定居的概念(Concept of dwelling)。‘存在空间’和‘定居’是同义语,而‘定居’在存在的意义上 就是建筑的目的,当人能在环境里面为自己定向并和它打成一片,或者简而言 之他体验环境作为有意义的,人就定居下来。因此,‘定居’包含着比‘遮蔽 所’(shelter)更多的东西,它包含了有生活呈现的空间就是在词句的真正意 义上的场所。场所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自古以来,‘地方守护神’(genius Loci)或‘场所精神’被认为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或习惯于的具 体现实,建筑意味着使这些地方守护神成为可见的,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 各种有意义的场所,因此,它有助于人定居。” [3] 金广君翻译的 Allan Jacobs 和 Donald Appleyard 所写的《城市设计探新》 中提到:“有价值的场所屡遭破坏;无场所;不公平;以及设计专业自身问题。 在许多情祝下,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场所和它的使用者缺乏了解,许多设计人 员仅掌握一般的专业知识,而缺乏对地方文化和所服务对象的研究。” [4] 这里的社会属性主要指区别于纯自然属性的景观设计,齐康院士和齐昉老 师在《风景场及其美学特征——建筑艺术创作规律研究之一》中提到:“场论 (Place theory) 主要指人类聚落形态中,人们活动场的感应,它具有地点性、 人为活动、情感表现及形象特征。从场论出发,它把人及其行为活动加入到建 成的空间环境之中,从而推导出人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划设计所要注意达到的目 的性。” [5] 浦欣成在《事件与场所 : 建筑理论必须关注的视角》中写到:“对应西方’ 场所’概念,中国传统美学中有’意境’一说。严格而言,此两者并非等同, 但借’意境’一词我们易于指出’场所’所属的层次。从场所到场所精神即从

1980 年初) 袁小愚—— 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在《词语与建筑物》 中将“形式”一词列为现代建筑的核心词汇之一,但 20 世 纪的西方现代建筑语言中,“形式”已经很少如一个世纪前 那样被正面而具体的谈论,原因或许如福蒂所言,在 20 世 纪建筑中 “形式”本体的意义与其对立面所指代的意义比 起来,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它真正的意义是“作为一种对 立性的范畴去限定其他词汇的价值”[1]。与西方的情况相比, 中国建筑可能在 20 世纪后较长的时间内都维持着对“形式” 本身的关注和讨论,从肇始于 1920 年代的“民族固有之形式” 到 1980 年出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2],“形式”的问题 均被置于学科话题讨论的中心。以历史的背景看,1950 至 1980 年初这 30 余年处于两段开放时期之间 [3],是中国的建 筑学门派从多元走向了“布杂”的一统、并对其持续本土化 的时期 [4]。在这期间,“形式”的概念究竟何指,又是否发 生了转化,其转化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历史与现代的影响,值

45


焦点 FOCUS

得我们关注。文章选取 1950 年至 1980 年初的发表于中国

的“美学原则”被刻意的剥离,“建筑形式”的概念试图被

建筑学媒体、具有影响力的论述进行解读,从建筑师与理论

重新定义。该文中,“辩证唯物主义”被作者作为一种理论

家对 “形式”的认知与操作方法为出发点,试图揭示在这

工具,用于解释“美”、“建筑的性质”、“形式”与“内

一历史过程中,“形式”的观念演变的过程与结果。认识并

容”的本质与关系。作者首先否定了存在超验的“美”和不

甄别这一过程中概念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辨析概念在移植、

变的“美的原则”,指出“建筑的性质”具有非纯艺术性、

使用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制造的差异,重新审视当下观念

经济性、技术性、功能性、时代精神等 6 个特征。而建筑的

中的现代性的构成。

“形式”则被作者等同于哲学的“形式”,依据“辩证法”

文章梳理为三个历史阶段展开。

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作者提出“建筑形式”的三个“内 容”——即“功能、技术及思想性”,而这三个“内容”决

1950-1955 “形式”即“立面”:“民族主义” 旗帜下“形 式美学”的滥觞

定了建筑的“形式”。至此,作者实现了两个目的,第一, 通过对建筑“形式”的唯一标准——“美学原则”的否定与“恶 作剧般”的哲学概念的套用 [1],完成了概念的替换——建筑

1954 年,陈登鳌的《在民族形式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

“形式”的概念被架空,由“功能、技术和思想性”取而代

的体会》[5] 一文是在“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政治指

之。第二,该文作为旨在批判“复古形式主义”的“檄文”,

示下 [6] 进行建筑设计的一篇创作实录,文章不仅正面地谈论

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推翻“形式美”的大一统地位,代之以“功

了“形式”创作的过程,也同时记录了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参

能、技术、经济性”,强化“物质”与“经济性”是“基础”,

与评议的观点。通过作者的自述与 8 个创作原则的解读表明,

“美”是“次要的、派生的”而非“决定性”的观念。从其

对于创作者而言“形式”即“立面”,解决形式问题即是解

后陈植(1959)等人的文章可以看出,短短数年,该篇论述

决“立面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立面的形式”是“决

所代表的观念已经替代了 1954 年同行评议时畅谈“形式美”

定性”的,先于以功能为代表的其他要素处于主导的地位。

的论述环境,并导向了一种片面强调“经济性”的“功能主

设计任务规定的“特征”——“民族性”与 构图的“形式

义”倾向 [9]。直至 1979 年, “形式”的概念与其说是“徒

美学”是建筑师进行形式创作的原则和基础。而该文的另一

有其名”,不如说是遭到一种激烈的篡改。之前以“造型主

部分——同行评议的内容则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7],同样

张”存在的“形式”概念及其操作法被刻意的淡化,经济、

是针对立面的“构图”,依据“形式美学”出现了两种性质

节约的“功能主义”的成为主流。

的判断,中国的建筑师包括梁思成、刘敦桢、董大酉等均做 出了基于个体感觉的感性判断,而来自苏联的建筑师安德烈 也夫则做出了一种基于教育的知识性的判断。这里或许可以 推测,一种基于同样价值基础的认知性差异已经存在于当时

1979- 1980 年代初 现代的转化: “形式与内容”的转化 框架与“形式美学”的复兴

的中西方建筑师之间。整体而言,受必要的政治环境影响,

1979 年开始,邓其生、王天赐分别开始谨慎的重提“建

在 1950 到 1955 年间,“形式”概念是一种以“构图”为

筑形式”的重要性。邓其生批判了过去片面强调功能、经济

基础的“布杂式”的“造型主张” ,对于此时中国的建筑

和对美学的剥离,强调环境、技术、结构、气候等综合要素

师而言,“形式”是一个受社会环境影响、“美学”的、感

的形式的影响 [10];王天赐在 1980 年初由贝聿铭事务所工作

性的、与“功能”“技术”“环境”等有明确区别的设计内容,

回国,进一步指出追求“形式”与建筑的“非纯艺术性”、

无论是“形式”的概念还是操作法则均是清晰和具体的——

功能性、经济性上并不矛盾,文章虽未明言,但从其论述的

即对建筑的“立面”进行基于个人教育与经验的“形式美学”

结构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对 1956 年翟立林一文针对性的辩驳

[4]

的构图。

[11]

。与此同时,1980 年出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开始重

提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12],结合 1996 年彭一刚再次对中 1955-1965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形式美学”的 式微与“经济功能主义”的崛起 1955 年,翟立林发表《论建筑艺术与美及民族形式》 [8]

,“形式”在观念上产生了一个清晰而剧烈的变化。 “形

式即立面”的观念被淡化,此前作为“形式”唯一评判标准

46

国建筑审美问题的回溯,代表着 1955 年以后断裂的“形式 美学” 开始在学院内复兴;但与 1956 年以前不同的是,该 书将“空间”和“功能”等作为现代主义的词汇与过去“布 杂式”的“形式”概念进行重叠、混合,而非区别和对立 [2]。 这些论述中一个共同的现象值得一提,虽然 1979 年以后开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始重提“形式”,但是 “形式与内容”的框架仍然在影响

注释

着论述思考的方式,“形式”概念的“重构”事实上仍旧延

[1] 阿德里安·福蒂 . 词语与建筑物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8.

续了翟立林哲学层面的“形式”解释方法,即对“形式”的 “内容”的进行填充,这种方式使得“形式”一词向现代意 义的转化变得极为便利,例如继续填入“环境”、“气候”, 或“空间”、“结构”等“需要”的词汇。而“形式美”的 原则被重提,本质上是使用“布杂式”的“造型”原则去解 决这些 “新内容”的形式问题。看上去,这是一种较为“和 平”的中庸之道,“形式”得以同时维持其“历史性”与“现 代性”。事实上,这仅仅是取得了一种平衡的假象,其代价 是二者开始倾向于被未加区别的混为一谈,并逐渐失去了各 自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二者的混淆,适应这种“新 内容”的形式法则的发展在此期间受到了一定的阻滞。

文章通过对 1950-1980 年初数篇代表性的建筑专业论 述的回溯,梳理了建筑的“形式”概念的演化历史,揭示其

[2] 李华 . 组合与建筑知识的制度化构筑 __ 省略 _80 和 90 年代中国建筑实践 的基础 _ 李华 (1)[J]. 时代建筑 , 2009, No.107(3): 38-43. [3] 指美苏冷战开始至 1979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 [4] 顾大庆 . 中国的“鲍扎”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移植、本土化和抵抗 [J]. 建筑师 ,2007(02):97-107. [5] 陈登鰲 . 在民族形式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体会 [J]. 建筑学报 , 1954, (2): 104-107, 133-134. [6] 王元舜 . 苏联“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理论来源与演变之初探 [J]. 新建筑 ,2014(04):91-93. [7] 方案首次采用了同行评议的制度进行最终定稿,邀请了当时建筑界的行业 翘楚共同参与。包括苏联的安德烈也夫、刘士能(刘敦桢)、哈文雄、梁思成、 赵深、董大酉、张开济。 [8] 翟立林 . 论建筑艺术与美及民族形式 [J]. 建筑学报 , 1955, (1): 46-68. [9] 陈植在文中,这种讳言“形式”的状态造成的局面是“设计人员惟恐受到批评 , 不敢再谈美观。设计出来的东西 , 不仅是枯燥乏味 , 而且还牺牲了使用的合理 性”。 [10] 邓其生 . 重视建筑形式的探索——对广州几个新建筑的一点看法 [J]. 建筑 学报 , 1979, (1): 56-59. [11] 王天锡 . 建筑形式及其在建筑创作中的地位 [J]. 建筑学报 , 1983, (5): 5057, 83-84. [12] 彭一刚 . 建筑空间组合论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3: 12.

所指从 1950 年初 “布杂”式的“造型主张”到 1956 年在 “形式与内容”的框架下由“经济”“功能”“技术”取代, 1979 年后 “造型主张”回归,但“经济”“功能”“技术” 并未从其“内容”中区别出来而是被保留并进一步填入“环 境”、“空间”等更多现代主义的词汇,笔者认为至此“形 式”一词未能真正实现由历史向现代观念的转变,而是在“形 式与内容”的框架下发生了二者的混淆,“现代”事实上被 纳入了“历史”而非被区别和对立。“形式”作为现代建筑 的“核心词语”的这种演化结果或许与其后中国现代建筑发 展出现的某种困境有关,也或许是促使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的中国建筑学者在固有体系之外继续寻找、移植新体系的原 因之一。■

47


本期“学研”栏目的几篇学生论文题材丰富,视角新颖,涵盖日常生活、作品解读、 城市更新、区域规划等诸多话题。 日常生活话题中,既有浅析上海里弄对校园空间设计的启发。也有聚焦流动摊贩 这种较典型的日常活动的问题。还有因借意大利形态类型学派的操作方法,探索传统 住区形态衍进下的类型与模式。 作品解读板块。续爽重点关注了费恩如何将建构“地平线”作为其设计理念的基点; 孔圣丹则追问了几个西扎作品中异形柱设计的逻辑和意义。张煜从景观、感知入手, 借助多样对比,对感官与心理进行可视化分析。 区域更新规划文章中,有的运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尝试探寻街道活力缺失的解决 之道。也有针对城市和人口的双重老化问题,思考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体系。还有针 对长三角地区国家高技术园区,梳理现状,分析作用,研判趋势。同时也有聚焦新疆 文物保护相关问题。 栏目主编:刘菡畅



学研 RESEARCH

超 越 结构 — —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作 品 中 的 柱 子

孔圣丹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本文通过对几个西扎作品中异形柱设计的追问,挖掘柱子形态背后 的隐喻,解读柱子结构性以外的设计逻辑和意义,从中反映阿尔瓦 罗·西扎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他个人式的设计手法,并总结设计中不 囿于结构可以怎样进行探索。

关键词 日常生活 ; 阿尔瓦罗·西扎、柱子、设计手法

在勒·科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之后,钢筋混凝土柱子取

子中的大树形成了一种古典的氛围,这种形式继承了欧洲传

代了承重墙体系,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要素之一。而葡

统教堂修道院建筑的布局形式 2)。但是,面对着大树,站在

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一些作品中,柱子和他建筑丰

庭院的轴线上,会观察到一些细节——棱线朝向庭院和背离

富的“面孔”一样,呈现了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在赛图巴

庭院的柱子交替排列,棱线成为柱子光影亮暗面的分界(图

尔教师学校(School of Education,Setuba)和阿里康特大

4、图 5),这些曲面和直面,一条或两条棱线形成的光影关

学行政中心(University Of Alicante Rectory Building)

系呈现了明显的差别。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U 形围廊的角部

回廊中的正反交替排列的异性截面的柱子和台湾金宝山嘉卿

有一个尖端对着庭院、似乎在暗中“窥探”的体量(图 6)。

园陵园建筑(Chia Ching Mausoleum)中方柱、圆柱和多

这是一个有雕塑般形态的楼梯间,形态灵动而不受古典对称

种柱头在一个建筑中并存的状况。西扎曾说过:“作品应该

规则的拘束。打破了柱廊沉闷且略显呆板的氛围,使之可以

1)

与场地以及建筑的其他部分形成对话。当光线投在这个形体

非常清晰且明确,但不是让理性成为提前的预设概念。”

那么这些作品中柱子独特与多样的形式究竟在表达些什么? 这些柱子设计中又反映了西扎怎样的设计手法?

上时,形成了柔和的暗面和一条线组成的图象。 从这个形体可以联想到有相似形状的柱子,曲面和直面 相结合的形状是由设计师对投射到上面的光效果的设想产生

1 塞 图 巴 尔 教 师 学 校(School of Education, Setubal,

的。特殊的尖拱形柱保留了方柱的方向性和圆柱的柔和的光

1994)和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University Of Alicante

影关系,将方柱与圆柱的特性巧妙地结合起来。阴影在柱子

Rectory Building, 1998)

表面的渐变如同灯光下的雕塑,光线勾勒出了柱子形状,而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图 1)和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图 [1]

棱线的清晰界限赋予了柱廊秩序感和韵律感。随着时间的推

2)呈现了某种相似性 ,同样利用庭院,同样是 H 型平面,

移,廊下空间充满了光滑和坚硬的阴影。这种特殊的柱子形

同样的柱廊围合,并且在柱廊中的柱子有着类似的异形截

式的创造可以被视作一种对传统的“再造”。在端头需要转

面——近似尖拱形的截面(图 3)。这样的柱子一正一反并

换方向的位置布置的是圆柱 3)(图 6),而在设缝的节点使

置排列在庭院两侧。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的形式?可以从其

用方柱,这样的序列又类似古典建筑的柱列变换序列 [2],古

中一个案例——塞图巴尔教师学校的分析中得到一些启示。

典感通过一种现代的简洁形式传达了出来。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先于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1998 年),于 1994 年落成。在这个建筑中有秩序感的柱廊和院

50

这些有着方向性的尖拱形还有一种可能的来源——一种 关于“舰船”的隐喻。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 塞图巴尔教师学校庭院

图 3 柱子细部

图 2 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庭院

图 4、图 5: 庭院中的异形柱

图 6:角部的楼梯间

“Special volumes (the auditorium, music room,

的序列是对称的镜像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庭院两翼本身就存

gymnasium and others) are tethered to the U-shaped

在不平衡,内向的庭院在一端尺度收缩,所以免去了对柱子

structure, like boats moored to a quay, volumes

的处理。

free to take on the form anddimensions suitable for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塞图巴尔教师学校的人行入口空

each function, autonomous bodies that are part of a

间与核心庭院空间的过渡处使用了柱子来暗示空间的转化

5)

whole.”——Siza

(图 9)。两根倾斜状态的圆柱分别支撑住了过渡空间的顶

西扎把一些可以独立处理的功能体块比喻成一艘艘船,

板和柱廊的顶板。两块顶板之间缝隙投下的光线让空间的分

它们“停泊”在 U 型的基本体量上(图 8)。自由的体量适

离,然而两根柱子底部却紧紧靠在一起,受力的需求使得柱

合每个功能的形式和尺寸,它们和基本体量的关系看似松散

子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姿态,暗示了斜坡的转向和 U 形庭

却是灵动的,仍然是整体的一部分。这里也反映了西扎的地

院的出入口,也意味着一个特别的入口序列的结束。

学观点——建筑与场地关系是一种“船”与“码头”的关系, 在设计中将建筑落于场地上的操作可以视作一种“停泊”。

在这两个项目以及更多的西扎的作品中,梁柱板的结构 交接关系被白色完完全全地隐藏了,技术没有在设计过程中

而楼梯间和柱截面的形状难免让人产生与“船”相关的

起到任何主导作用,然而这样恰恰是将钢筋混凝土的塑性与

联想,似乎存在着一种隐喻。从平面中可以看出,柱廊的两

受力能力推向了极致。在受力平衡条件下,可以创造或曲或

排柱子并不是镜像对称,而是完全相同的排序(图 7),再

直或倾斜的面和体,双向轻质板将梁包含在内,使得柱子和

加上右侧角部可以抽象成船头形状的楼梯,这种关于“船”

地板、天花板之间不再表现为一种结构系统而是呈现一种雕

的水平方向性的引入,似乎在有意地打破庭院原本古典的均

塑般的关系。[4] 于是,设计意图可以直接通过空间的塑造和

衡对称感,微妙地扰动了空间的氛围。这样看来,庭院空间

形式的赋予表达出来,这也是西扎建筑中纯净的几何感的来

在一个尺度上是对称的,但在另一个尺度上是不对称的。

[3]

源。

有意思的是,在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的项目中,两列柱子

51


学研 RESEARCH

图 7:放大的柱截面

图 9:角部的楼梯间

图 8:首层平面图

图 10:建筑主立面

图 11:方柱、圆柱及不同的柱头

图 12:内部空间

2 台湾金宝山嘉卿园陵园建筑(Chia Ching Mausoleum,

4*4m,并且有两排柱子错开。结构的冗余是为了什么?不妨

2017)

先从这个建筑的功能和场地关系进行分析。

这个具有纪念性的、且对场地完全开敞的建筑是建筑师

建筑中心是四条石凳围合的圆形悼念空间,人们可以围

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涅拉(Carlos Castanheira)一起完

坐在这个向心性的空间中纪念逝者,缅怀先人。而建筑坐落

成的作品,于 17 年在台湾新北市生态陵园建成。同一处还

于两片挡土墙围挡的方形场地中,场地本身存在一定的方向

有斯蒂文·霍尔设计的金宝山墓园。在这个有着特殊纪念功

性。这种情况下,为了营造向心型的空间有两种方式:一种

能的建筑中,柱子对空间的营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创造完全封闭的空间,在内部消解方向;还有一种便是完

当人们从东侧的坡道进入广场,看到建筑的主立面时,

全开敞,让建筑的四个面都有光线进入。西扎选择了后者,

柱子形式的差异便会立即引起人的注意(图 10、图 11):

巧妙地将建筑与西北面、西南面的混凝土挡土墙脱开一定距

既有方形截面的柱子又有圆形截面的柱子;方柱与圆柱各有

离。这样光线让建筑的四面变得均质,又没有阻挡周围景色

粗细两种尺寸;中间的四根圆柱较粗,且柱头退缩两层,其

的融入。另一方面西北面的挡土墙成为衬托建筑主界面的纯

余圆柱退缩一层;较粗的方柱有退缩的柱头,较细的方柱却

净的背景,从脱开的空隙处洒下的光将建筑的柱梁勾勒得更

和梁、矮墙完全连在一起。这些差异完完全全地表达在了面

加分明(图 11,图 12),使人将注意力又集中到建筑本身的梁、

对广场的主界面上,也就是这个完全开敞的建筑的东南面。

板、柱三个简单要素中去。

而当人真正走入这个建筑时,却发现了更多的异样:柱子并

在《建构文化研究》中引用了一段柯林·罗对密斯柱子

不是完全对位的,有两排柱子和原有的轴网错开了半跨,因

建构的转向在建筑空间上的意义进行论述,指出密斯德国时

此柱头也不是位于梁的交接处(图 12)。很显然在这里,柱

期的与墙和窗脱开的十字形钢柱和后期与建筑融为一体的 H

与梁不仅仅是简单的结构构件,而是成为了建筑中设计主题

型钢柱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5]。同样在这个构件元素极致简

表达的重要要素,以至于具有某种戏剧性。

单的建筑中,圆柱和方柱绝不可能是建筑师失控造成的误差,

图纸可以帮助我们揣摩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观察平面图

不同的形态、细部决定了它们的作用。

(图 13)可以看出,8*8m 的柱网就已经可以满足结构的

没有方向性的圆柱巧妙地将圆形向心空间化解在了方形

需要了,然而建筑师却加入了更多的柱子,把格网变成了

平面中,消解了形态差异。而为了让人们在观察这个建筑的

5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3 平面图轴线分析

图 14 与去除错开柱子的效果对比

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个平面上特殊意义的核心空间,错开柱

是一种对称的古典的话,方柱、透视图和平面布局的不对称

子的意义就凸显了出来:错开的两排柱子在这个“第一画面”

则是对这种古典平衡的有意破坏。在之前提到的塞图巴尔教

中减弱了纵深感和贯穿感, “扭曲”了透视来强调中心空间(图

师学院等其他作品中都反映了类似的特点。建筑师西扎从人

14);最中间的两根加粗的圆柱和双层柱头更是直接指出这

的第一视角进行设计的手法以及作品中的画面性在这一幕中

个特殊空间的存在。在西扎的手稿中也可以看到他在设计初

得到了彻底地表现,柱子不再是柱子,而似乎成为了一场空

期对柱子形态的设想(图 15)。

间戏剧的主演,细节之处蕴含着空间的动人的力量。

收缩的柱头与井字梁交接的关系不免让人联想到密斯的

这个建筑立面和剖面(图 17、图 18)也展现了其他一

德国国家美术馆的钢柱和梁的关系,结构上是符合受力规律

些有趣的细节。井字梁截面过大的高宽比也是一种结构的冗

的,但这里更多的强调的是形式的意义 : 圆柱尺寸与柱头式

余,可以看成是从天花向下延伸的“墙”,是一种空间的限定。

样的变化可以看成是对古典柱式的抽象,是一种古典的秩序

在中心空间的顶部有一个最大的 8*8m 网格,此处的顶

感的反映,暗示对应的空间的层级秩序。越靠近向心空间,

板微微向上隆起形成一个穹窿形,与梁略脱开。这个原型应

柱子的尺寸越粗,柱头退缩的层数也变多。

该是来自在立面图和剖面图中一同表达出来的周围老建筑的

再观察这一视角中的矮墙(图 14),方柱和圆柱之分也

穹顶,延续了一种传统纪念空间的形式。建筑内地面水平地

有了解释:照片左侧粗一些的方柱与矮墙直接相连,而与梁

延伸向广场,无高差的设计让人与建筑、周围环境相亲近。

有柱头脱开,方柱和矮墙的线条暗示左侧场地边界的限制;

质朴的混凝土和石材渲染了沉静的氛围,传达着永恒的生命

右侧的方柱更细,与梁直接地连在一起,仿佛与左侧方柱不

的奥义。这一切的细节正如卡洛斯所写的项目简介那样充满

是处在同一条轴线上而稍远似的,暗示这一侧的场地出入口。

深意:

柱子将这个建筑与场地融合在了一起。 同样在入口的这一侧,井字梁的网格挑出了一跨,将出 入的坡道包含在内。在画面中梁的一条边有意去掉了一块(图 14、图 16),依然是一种暗示与隐喻。并且柱头缩小,削弱 与顶部梁的关系,产生一种漂浮感。如果说圆柱和向心空间

-SILENCE We climb a gentle path to get there. We are absorbed by silence as we contemplate this endless and ethereal space. Again,here function determines the space.Open and

53


学研 RESEARCH

图 17 立面图

图 15 西扎手稿

图 16 斜坡一侧的梁板

图 18 剖面图

endless.

西扎的手法无疑是受古典影响的,但却不受制于理性规则。

At the centre,the family gathers around the memory of their loved ones.

“我的每一项设计都试图以尽可能高的严密性,在所有的细 微差别中,捕捉那个转瞬即逝的形象到来的时刻,当捕捉到

The space is formed by a ceiling that hangs from

那种倏忽即逝的特质时,设计便或多或少地明朗起来,设计

columns on which a low dome sits,assertinghierarchy

越是精确,便越是脆弱。”6) 他注重建筑细部对人心理层面

and tradition.

的影响,寻求一种感性平衡,注重人在建筑中体验感受的变

Timeless,in the contemporary reading of a place of respect,memory and gratitude.

化。他最独特而的是以一种艺术家、雕塑家的手法介入设计, 用画笔捕捉和洞察,在设计初期往往靠感觉把握设计灵感,

The massiveness of the exposed concrete and the

关注于捕捉空间的“精神层面”,最后的平面又回归于理性。

stone create space and function and open these to the

西扎的作品中展现了古典的均衡与现代的非对称、理性与非

landscape and to infinity.

理性的矛盾,建筑语言又呈现了一种后现代的复杂性。

Silence tells stories and evokes Life as it advances through the finiteness of time and space. Everything else is intimacy.

5)

在如今建筑技术和表现材料都极大丰富的时代,建筑师 容易陷入追求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泥淖中走向 极端。西扎的作品给了我们一种非常规的思路,一种感性的 切入点辅以几何学的操作方式。尽管大部分的他的作品都包

3 结语

裹在白墙下,追求材料的简单可控,但却呈现了具有生命力

在这几个案例中,建筑师西扎利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特

和复杂性的空间,很多感性的细节经历住了时间的考验。在

性,赋予柱子类似雕塑的抽象形态,简洁的几何感之中又暗

表达清晰结构的基础上不仅限于结构,创造美的形式而不仅

[6]

含隐喻 。在建筑中,柱子不仅作为一个结构构件存在,而

限于形式,建筑师应当及时唤醒被“流水线产品”所麻木的

是可以超越结构,从细节反映出整体设计的主题概念。在这

头脑,挖掘建筑的深层内涵,这是值得当下建筑师们反思的。

些多样形式的背后是建筑师对空间“均衡”和“秩序”的把控。

5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注释

case_of_some_major_building_s_in_Portugal_in_

1) 摘自自西扎 2013 年 6 月 18 日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the_20thcentury.

举 行 的 讲 座(Development of aProject——Iberê Camargo

[5] 弗兰普顿 , 王骏阳 . 建构文化研究 : 论 19 世纪和 20 世纪

Museum)整理。

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7.

2) 西扎承认当他设计这个作品时,脑海里浮现了塞辛布拉的修道院

http://search.ebscohost.com/login.aspx?

(Sanctuary of Nossa Senhora do Cabo Espichel)的形象。

[6] Fabio Colonnese.Architecture as representation-

3) 在阿利坎特大学行政中心也这样使用了圆柱。

Notes on Alvaro Siza’s anthropomorphism[J/OL].

4) 出自某次对西扎的电台采访。引自 http://www.cidadevirtual.

ENQUIRY:The ARCC Journal,2018[2019-06-23]].

pt/blau/setubal.html#page_mark1

https://arcc-journal.org/index.php/arccjournal/article/

5) 卡 洛 斯(Carlos Castanheira) 写 的 项 目 简 介。 引 自 https://

download/443/458/

www.archdaily.com/905434/chia-ching-mausoleum-alvarosiza-plus-carlos-castanheira 6) 西扎的话,引自 https://www.azquotes.com/quote/1460830

图片来源 图 1:http://www.sohu.com/a/309129699_556721 图 2:https://www.pinterest.co.uk/pin/184929128431503609/

参考文献

图 3:http://www.keywordbasket.com/YWx2YXJvIHNpemEg

[1] 蔡峰 . 阿尔瓦罗·西扎的一个教堂和两个庭院 [J]. 建筑

YWxpY2FudGUgdW5pdmVyc2l0eQ/

师 ,2008,(4):67-72.

图 4:https://www.douban.com/doulist/39128381/

[2] 卢 峰 , 杨 丽 婧 . 阿 尔 瓦 罗· 西 扎 建 筑 中 古 典 手 法 的

图 5:https://www.douban.com/doulist/39128381/

历 史 脉 络 循 迹 [J]. 西 部 人 居 环 境 学 刊 ,2015,(4):82-88.

图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79bd880100q1wa.html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416.

图 7、

[3] Gary P. Rohrbacher.The Architectural Details of

cosas=getting through turbulence,notes on invention, 分析图

Alvaro Siza: A Chorology[D/OL].Massachusetts

部分作者自绘。

Institute ofTechnology,1998[2019-06-23]].https://core.

图 9:http://blog.sina.com.cn/s/blog_93562d360102vwwx.html

ac.uk/download/pdf/4434113.pdf

图 10:https://www.carloscastanheira.pt/author/cccb/page/3/

[4] Madalena Cunha Matos.Functional definitions

图 11、12、16:http://new.rushi.net/Home/Works/

and constructional constraints:The case of some

mobilework/id/173384.html

major buildings in Portugal in the 20thcentury[C/OL].

图 13、

Madrid: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com/905434/chia-ching-mausoleum-alvaro-siza-plus-

on ConstructionHistory,2003[2019-06-23].Functional_

carlos-castanheira,分析图部分作者自绘。

definitions_and_constructional_constraints_The_

图 14:分析图部分作者自绘。

图 8:Alvaro Siza,1958-2000 : el sentido de las

图 15、

图 17、

图 18:https://www.archdaily.

55


学研 RESEARCH

一 种 走向 日 常 生 活的城市建筑学 — —以南京小松涛传统住区 更 新 设 计 研 究 为 例

孙艺畅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日常生活,被视为一种根植于普通生活与物质环境的设计视角,而 大量存在于城市之中的居住建筑则是连接日常与城市空间的重要桥 梁。中国城市传统街区的研究多关注于建筑实体与形态肌理,而忽 视了其动态衍进的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以南京小松 涛传统住区更新设计研究为例,结合意大利形态类型学派的操作方 法,探索城市形态衍进下的住居类型与模式,并为传统居住街区的 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常生活 ; 城市建筑学 ; 形态衍进 ; 住区更新

1 住居,作为连接日常生活与城市建筑的桥梁 1.1 关于日常生活的讨论

近年来,中国基于日常生活的建筑学研究与实践逐渐在 不同层面上展开。以城市研究为核心的“一点儿北京”、“上

在普遍的认知层面,“日常生活”意味着一日三餐、油

海计划”等以建筑制图的形式展现了日常生活与城市建筑之

盐酱醋、生老病死,意味着传统经验、人际交往与情感思考。

间的互动关联;以建筑学专业教学研究为载体的同济大学“小

20 世纪 , 当面临深刻的科学危机时,欧洲以胡塞尔、海德格

菜市场上的家” 、东南大学“建筑群教学”“形态衍进:当

[1]

尔、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等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提

代住居模式研究”等课题反映了建筑学教育对城市空间与日

出回归日常生活以应对危机,并通过不断批判现代世界日常

常生活的日益关注;同时,以零壹城市的天台二小、刘家琨

生活的客观性与异化,反思社会空间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阿

工作室的西村大院等为代表的建筑实践,则呈现出从业建筑

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在《日常生活》[2](Everyday

师对于特殊城市环境下日常生活与城市建筑学二者关联的持

Life)一书中试图揭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并

续思考。[3] 由上,关于日常生活的探讨均结合城市社会空间

通过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比较来进一步划定日常生

研究展开,有特定方式支撑的城市研究不仅有助于更深层次

活的界限。

的理解、认知、应对城市问题,亦将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有所

由于法语英译本的延迟,直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列斐伏

助益。

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始传入美国,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城市 空间研究的推进与革新;德博拉·伯克(Deborah Berke)

1.2 以意大利学派为代表的城市形态类型学

在《日常的建筑学》(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一

城市形态类型学作为研究城市的重要理论与方法,最早

书中,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建筑学层面的回应(Thoughts on

可追溯于欧洲启蒙时代(17-19 世纪)的法国,后随着现代

the Everyday),提出日常生活的建筑(学)应当是常见且

主义城市理念的兴起逐渐被人们遗忘。二战后,面对战后残

匿名的、普通且平庸的、粗糙而未经打磨的、以人为本且回

破的欧洲城市,《雅典宪章》在城市实践中被人们不断质疑,

归家庭的、集体象征而非纪念碑式的、回应具体的项目与功

城市形态学得以复苏更新并逐渐演化成三个核心学派:英国

能、如时尚一般瞬息万变却并不总是时尚的。

5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 1937 年南京市地籍图

图 3 1929 年南京航拍影像图

图 4 2018 年南京卫星地图

图 2 1937、2018 年产权地块叠合图

图 5 1929、2018 年建筑肌理叠合图

图 6 2018 年建筑肌理与地籍叠合图

康泽恩(M.R.G.Conzen)学派,意大利穆拉托里(Saverio

成城市形态中的重要作用,建筑的建造方式如何影响城市形

Muratori)、卡内吉亚(Gianfranco Caniggia)学派,法

态,以及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因,从而为城市保护与更新提供

国凡尔赛(Versailles)学派,其中后者起源于前二者。

依据与线索。[1]

近年来,中国有关城市形态学的研究多关注于历史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形态学研究是根植于各个地区的文

与历史保护街区,应用康泽恩学派的研究方法对平遥古城、

化传统与城市建设环境之中的,中国城市的传统街区在具有

苏州观前街区、上海里弄等进行研究,佐证了在与典型欧洲

其独特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特点完全不同的当代中国城市应用城市形态学方法进行

的城市形态突变。在缺少地图资料、产权混乱的背景下,展

城市研究的可行性。尽管康泽恩学派对于城市形态三个主要

开中国的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实践,需要结合实地测绘、访

对象:规划平面、建筑形态、土地使用的研究有助于初步理

谈调研、实证推理等多重方式进行。[4]

清城市街区的地理学特征,却缺少了对于建筑实体与城市空 间关系、内部与外部空间关联、细微却重要的城市要素等内 容的考虑。

1.3 住居,作为连接二者的桥梁 当下,身处大拆大建三十年后的存量时代,在普通建成

自 2015 年以来,“都灵理工 - 东南大学”形态衍进联

环境中讨论城市建筑学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广泛的话题,城

合研究小组尝试使用另一种从意大利城市研究传统发展而来

市问题研究者与实践者们意图将自身所掌握的现代建筑基本

的方法,通过绘制建筑的地面层平面阅读城市,从而得以在

设计原理与此时此地的城市空间、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加以

康泽恩式的研究成果上叠加更多信息。城市中大量成片的住

综合运用。

宅及其内部空间通过具体的空间绘制被呈现在一张图纸上,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在《城市建筑学》一书

直观地表达出不同时期、政策背景下居住区形态肌理中的建

中写道“住宅和留有其印记的土地变化是这种日常生活的标

筑类型特征、种类与分布情况,揭示出重复的建筑类型在构

记……废墟中的断臂残垣,褪色的墙纸,晾晒的衣服,吠叫

57


学研 RESEARCH

的狗儿……我们童年时期的那些住宅,以奇异的衰老面目,

如位于太平南路沿线的中山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

出现在动荡的城市之中。”住宅建筑,作为城市中“沉默的

房产经营有限公司产权用地。将 1937 年地籍图与 2018 年地

大多数”,亦是日常生活的载体,其中隐藏着大量潜在的、

籍图叠合(图 2),可以发现小松涛街区的外部街道格局基

未知的规律。对住居空间的研究,与日常生活、城市建筑学

本保持不变,内部巷径空间的位置发生明显改变;由产权地

的讨论息息相关,成为连接二者的重要桥梁。

块短边朝向游府西街的数目相较于铜井巷增多这一变化可以

位于南京市的小松涛巷街区是民国时期规划建设的代表

观察到游府西街的街道属性相对增强,而铜井巷街道属性则

性街区。作为一个典型的商住混合型街区,东邻核心城区商

相对减弱;产权地块沿主街以合并为主,内部产权地块则多

业主干道太平南路,南接夫子庙,北连总统府、玄武湖,在

呈现出细分。

城市形态、自然环境、社会与经济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文化和 历史价值。通过对小松涛街区产权地块影响下的历时性形态 衍进的分析与共时性居住建筑类型的研究,探讨其未来住居 模式,并为中国城市中传统居住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依据。

2.2 街区形态肌理的衍进 城市的形态肌理,作为城市建设的物质呈现,不仅承载 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与记忆的载体。 基于以下地图资料:1929 年南京航拍影像图(图 3),2018

2 小松涛街区的形态衍进研究

年南京市小松涛巷街区用地红线权属范围图、2018 年南京

2.1 街区产权地块的衍进

卫星地图(图 4),对小松涛巷街区从 20 世纪 30 年代至

产权地块作为影响城市形态衍进的重要因素,参与制约

2018 年近 80 年的形态肌理衍进进行分析研究,在探寻不同

并受到城市形态衍进的影响。[5] 基于以下地图资料:1937 年

层级的形态结构与衍进规律的同时,间接反映出城市物质环

南京市地籍图(对台湾中央研究院提供的历史地图资料进行

境背后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制约与影响。

改绘)(图 1)、2018 年南京市地籍图,对小松涛巷街区自

1930 年代,小松涛巷街区呈现出沿主街向内形成 “小

1929 年到 2018 年近八十年的产权地块衍进规律及其动因进

面宽、大进深”多进院落布局的条形肌理;靠近太平南路的

行分析。

街区东侧肌理较西部街区更为致密;局部地区由于公共建筑

1930 年代的小松涛巷街区分布有 37 个产权地块,其中

(如首都电话局)的建成,出现较大尺度的院落空间;街区

沿着当时南京市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太平南路分布有 22

内部核心地带作为农田空地被周围建筑物限定,呈现出不规

个细密的产权地块,为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太平南路沿街

则形态。

商业建筑多为“小面宽、大纵深”,产权地块呈现出窄、小

建国后,经历多次土地改革、产权调整,为满足更多人

且密的状态;街区西南角的大面宽产权地块服务于大型公共

们的居住需求,公寓式住宅的建设量增大,区别于 1930 年

建筑(如首都电话局),与居住地块尺度差异较大;街区内

代沿街道向内部纵深发展的格局,公寓式住宅多采取南北向

部地块呈不规则状,是由沿街地块和内部巷径共同限定而成

布置;单位、公司、幼儿园等公共建筑取代了传统院落住宅

的核心剩余产权地块,当时以农田为主。

格局,呈现出较大尺度的围合式“大院” ;街道系统基本保

由于缺乏建国后的地图资料,根据现场调研,以现状

持不变,太平南路与游府西街适当拓宽,使得东向与南向的

街区内部核心地块的民国建筑太平南路 76 号民国建筑推测

周边街廓向内收缩 6-8 米;街区内部巷径空间进一步细分,

1930 年代的内部农田产权地块在民国后期(1937-1949 年)

依然存在有各地块割裂隔绝的问题。

被分解成了多个产权地块用以住宅建筑建设。

将两张地图进行叠合(图 5),可以发现小松涛街区的

建国后,历经多次土地制度改革与调整,小松涛街区产

大部分形态肌理已经发生了剧变,这些区域多用于建国后办

权地块边界和属性发生变化,对产权地块的形态产生影响。

公单位、幼儿园、公寓式住宅等的建设。仅有以首都电话局

2018 年,小松涛街区共有 45 个产权地块,相较于 1930 年代,

为核心的公共建筑区、游府西街 4-6 号民国院落式住宅区、

增长了 8 个产权地块。沿街小面宽、大纵深的地块被沿着纵

太平南路西侧的局部院落住宅区等保持着高度吻合。这也从

深方向分解成多个小产权地块,如位于街区东南角、朝向游

侧面说明了居住建筑是延续传统街区形态肌理较为稳定的一

府西街上的地块;建国后,为用于集中式的公寓住宅、幼儿园、

种类型。

单位、公司建设,多个小产权地块被合并成一个大产权地块,

5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7(左) 小松涛巷街区类型学地图 图 8(右上) 科莫类型学地图 图 9(右下) 2018 年建筑肌理与地籍叠合图

2.3 产权地块与居住建筑形态的相关性 产权地块作为影响城市建筑形态的隐形条件与制约,二

平南路上原有的三个小产权地块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大产权地 块。

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通过将 1937 年地籍图与 1929 年航拍

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出发,研究在产权地块和形态肌理

卫星图,2018 年地籍图与 2018 年地块图两两叠加(图 6),

双重影响下的街区形态衍进历程,有助于突破以往停留在建

可以发现地块产权与居住建筑形态,从共时的角度审视,基

筑单体与院落空间层面的城市形态研究局限,为深入认知城

本存在有以下几种关系:

市传统居住区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1) 一种居住建筑类型存在于一个产权地块之中,其中 典型的以游府西街 4-6 号为代表的民国院落住宅,其院墙与

3 小松涛街区的住居类型研究

山墙均与产权地块边界基本重合;

3.1

现状类型学地图

2) 一种居住建筑类型存在于多个产权地块组合之中,

2018 年秋季,由东南大学本科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组成的

较为典型的是太平南路 76 号民国公寓式住宅,其所在用地

“形态衍进:当代住居模式研究 3”都灵理工 - 东南大学课

由 5 个小产权地块组合而成;

题小组在鲍莉、张玫英与 Marco 教授的指导下,深入街区

3) 多种(≥ 2)居住建筑类型存在于一个产权地块之

内部的各个角落,对小松涛巷街区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测绘、

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农里建筑群中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访谈(本文重点研究北部街区),结合相关地图资料,进行

第八一医院的产权地块中同时包含了民国院落住宅、民国联

了小松涛巷街区现状类型学地图绘制(图 7)。 具体的绘制方式参考卡尼吉亚在科莫绘制的地层平面图

排别墅、多层公寓这三种居住建筑类型。 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以小松涛街区东南角的产权衍进为

(图 8)[6],将墙体与柱子加粗呈现,门洞和窗口分别表达,

例,从 1930 年到 2018 年,其产权地块组合的外部边界基

广场、院落则使用“×”进行表示,从而使得建筑室内外空

本保持不变,游府西街上的产权用地在原有大产权地块的基

间得以再图面上区分开来。同时,在类型学地图的基础上叠

础上依据院落住宅空间格局在进深方向上进行细分成四个地

加地籍图与入户流线图,使得城市建筑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

块;由于较为优渥的商业条件,太平南路上的产权用地则在

活共同呈现在同一张图纸上。[7]

原有院落住宅的开间方向上细分成三个地块;同时为了满足 建国后大量人口居住的需求,集合式公寓住宅的建设促使太

3.2

居住建筑类型研究

59


学研 RESEARCH

图 10 小松涛巷东北角地块

在现状类型学地图的基础上,课题小组对小松涛巷街区

有)- 半私密 - 私密”空间序列的分析可以发现,院落(包

中的所有居住建筑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完成了一系列基

括内院与外院)作为传统住居空间的典型类型在前四种建筑

本信息(名称、年代、结构、高度、功能)调查、平立剖图

类型中起到了关键性 “共有”空间的作用,承接公共与私密

纸绘制、公共 - 共有 - 私密空间序列分析、分户与入户方式

的转换;而公寓式建筑类型则多使用廊道(包括内廊与外廊)

研究、功能分区与居住模式分析等内容的研究,从而初步建

在公共的街道巷径与私密的居室之间建立联系。以“围合停

立起现状街区中所有居住建筑的信息资料库。

留”为特点的院落与以“线性通过”为特点的廊道之间的差

经过总结提取,小松涛街区中的居住建筑可以被归纳为 以下五种典型类型(图 9):

异,反映出不同居住建筑类型所营造出的共有空间氛围的差 异性;同时,随着近年来公寓类住宅数量的增建与院落类住

A. 民国院落住宅,以游府西街 4-6 号为代表;

宅的拆减,亦反映出日益“陌生人化”的城市环境里,人们

B. 民国独栋别墅,以太平南路 76 号民国建筑为代表;

日常生活与住居空间的不断异化。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农里

C. 民国联排别墅,以中农里建筑群为代表;

建筑群为代表的民国联排式别墅区突破了以往院落与廊道的

D. 1949 年以后的院落住宅,以临近太平南路的院落住

界限。南北相邻的两排别墅前后相距约四米,由于所有入户

宅片区为代表;

门皆朝南向开启而非对开,廊道被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视为可

E. 多层公寓,以铜井巷 1-3-5 号住宅为代表。

归北侧排屋住户主导的“半公共空间”,亦可以按照隐形的

以上五种类型共同构成了小松涛街区中“沉默的大多

建筑产权边界进行划分,从而转化成几段无院墙的“串联式”

数”——住居空间,按照 70*70 米的样本大小,从场地中提

院落。人们在其中种菜栽花、晾衣晒被、纳凉聊天,跨越建

取 A、B、C、D 四种居住建筑类型各一例,并根据进一步细

筑墙体的壁垒,住居空间从室内延展到室外,融入城市日常

分的特征提取四例多层公寓作为研究 E 型居住建筑的样本。

生活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从“住所”到“居所”的转化。

通过对小松涛街区不同居住建筑类型“公共 - 半公共(共

6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3.3

住居模式探讨,以东北地块为例 住居,离不开作为客体的居住建筑与作为主体的“人”。

4 结语 作为连接日常生活与城市建筑学的桥梁,住居建筑实现

因而,对居住类型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它需要

了从城市公共空间到个体私密空间的大跨度、多层级转化。

将对日常生活中住居模式的探讨整合进来,共同参与、影响

本次研究以南京小松涛传统住区为例,从街区层级产权地块

住居空间的构成。

与形态肌理相互作用下的城市形态衍进分析,到结合“类型

在小松涛巷街区东北部地块的研究中,基于对该地块形 态衍进与建筑类型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导出新的形态肌理 与建筑类型层面的设计策略(图 10): 1)保留已有的且形态较为完整的幼儿园、铜井巷 1-3-5 号住宅、沿太平南路多层单位用房,拆除铜井巷沿街商业号 用房与南侧阻隔了太平南路 76 号民国建筑群、可类比于“界 墙”的七层单位用房;幼儿园、铜井巷 1-3-5 号住宅、沿

学地图”展开的具体住居建筑类型研究,并通过具体地块和 设计对住居模式进行探讨。这些不同层级、由低到高分辨率 的城市研究,以住居空间为核心关注对象,试图打破理性城 市分析与错综复杂的日常之间的壁垒,为当代中国城市传统 居住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依据,是一次关于走向日常生活 的城市建筑学的积极试验。

太平南路多层单位用房,拆除铜井巷沿街商业号用房与南侧 阻隔了太平南路 76 号民国建筑群、可类比于“界墙”的七 层单位用房; 2)形态上,延续院落的肌理,将现状 30*15 米,长宽

参考文献 [1] 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

比为 1:2 的大尺度院落分解成两个小尺度的院落,以社区展

trans. Sacha Rabinovitch. London: Transaction, 1971.

览馆为界,东侧为城市层级的公共庭院,而西侧院落则位于

[2] 阿格妮丝·赫勒 . 日常生活 [M].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新置入的居住社群中心,成为社区层级的院落;

2010.

3)建筑类型的选择上,选取院落住宅作为类型,从而

[3] 王 骏 阳 . 日 常 — 建 筑 学 的 一 个 零 度 议 题 ( 下 )[J]. 建 筑 学 报

实现“街 - 巷 - 社区级院落 - 组团级院落 - 私有院落 - 住

,2016(11):16-21.

宅”的多层级空间营造;

[4] 董亦楠,韩冬青,沈旸,包宇喆 . 适于传统街区保护再生的“类

4)居住建筑的空间组织上,在沿着幼儿园地块的进深

型学地图”绘制与应用—以南京小西湖为 [J]. 建筑学报 , 2018(02):

方向,由铜井巷逐渐向街区内部排布,在与民国建筑群交界

81-87.

的位置上转向自西向东排布,从而形成一个 L 型的居住群主

[5] 包宇喆 . 产权地块在传统居住街区形态解析及保护与再生中的运

体,并根据产权地块图划分关系,在居住建筑群与民国建筑

用——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 [D]. 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 2018.

群之间形成一个小型公共广场。

[6] CANIGGIA Gianfranco. Lettura di una città: Como,

现状场地中的居住模式多停留在单一的“N 室 N 厅”层

Centro Studi di Storia Urbanistica[G]. Roma, 1963.

面,忽略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与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

[7] TRISCIUOGLIO Marco, 董亦楠 . 可置换的类型 - 意大利形态

随着互联网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生活中“办公生活一体化”

类型学研究方法与中国城市 [J]. 建筑师 , 2017(12): 22-30.

的形式逐渐增多,“下工作上居室”既是对过去小松涛街区 “下店上居”生活模式的回应,也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描绘。

图片来源

根据不同的家庭结构与住居模式,不同尺度(1*1,1*1.5,1*2

图 1:台湾中央研究院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

单元)的居住模块可以分别适应于夫妻二人 / 独居老人家庭、

像制作专案计划

两代人家庭、子孙三代家庭。同时,这三种尺度的模块亦可

图 2、5、6、9、10:作者自绘

跨越居住与非居住的功能边界,转化为公共生活单元,构成

图 3:美国亚洲舰队飞行中队拍摄,现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社区中的咖啡店、图书馆与展览馆。不同尺度的居住与公共

图 4:谷歌地球图片

生活单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建筑群,它将人们

图 7:“形态衍进:当代住居模式研究 3”都灵理工 - 东南大学课

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连接起来。

题小组合作绘制 图 8:CANIGGIA Gianfranco. Lettura di una città: Como, Centro Studi di Storia Urbanistica[G]. Roma, 1963.

61


学研 RESEARCH

谭 延 闿墓 : 感 知 景观精神

张 煜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谭延闿墓由杨廷宝等中国初代建筑师设计,巧借自然格局运用园林 手法。其线状的过渡性连接并强化点状的纪念性,往程的纪念性与 返程的日常性矛盾地融合,景观的生长造成了今昔感知的差异。解 释景观对谭墓精神的影响及原因可从感知入手,借助多样对比,对 感官与心理进行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 谭延闿墓,景观,感知,精神,可视化

谭延闿墓落成于 1933 年,地处南京市紫金山东峰下,

在前往参拜的行进序列中,纪念性多依托于人筑物,呈

西南邻灵谷寺,不远即为中山陵。为了防止墓地规模与中山

现出点状的集中表达,并由以线状道路为主的过渡性空间有

陵相侔,杨老等设计者利用园林的设计手法,巧借天然山水

序串联,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纪念性感受。

[1]

格局 ,组成了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

由于游客大多进入灵谷寺后即折返,故其东侧的谭墓入

谭墓的景观对精神的表达从一定程度而言胜于人筑物,

口较之更为静谧,树影逐渐繁密。灵谷深松碑距灵谷寺东南

或许超出了设计初衷,具有不定性与变化性。此处的“景观”

转角仅约 9 米,在 转弯过程中突然出现于视野中。沿路中行

指“户外开放空间和人类各种体验之间的整体关系”,“并

至石碑与牌坊之间,牌坊中部框景出的道路形成透视,灭点

非由固定的地点连接而成的集合,而是先后经历体验的不断

落于牌坊中轴上,显示出极强的方向性与暗示性(表 2 的点 1、

[2]

变化的空间体量的总和” 。“精神”则指空间效果与主观 感知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场所性质与氛围表达

1)[3]

。景观

表 3 的线 1)。 行至正对西侧灵谷寺大殿处,诵经声渐强;再行约 100 米,

对谭墓空间序列的精神表达的重要性表现在三方面。其一,

人声渐黯,鸟鸣渐响。路两侧树木微微里倾,两旁灌木与头

谭墓的设计初衷表明其道路形态与建筑物间的视线关系等设

顶树冠形成一高直的三面围合空间,树影斑驳,忽明忽暗,

[3]

计多基于天然的景观格局 。其二,于现状而言,谭墓的空

形成类似哥特教堂的空间氛围(图 2)。转至正对道路方向,

间序列上的景观使纪念性与过渡性交替层进,纪念性与日常

距广场约 50 米,透视尽头的国葬碑呈模糊的线状,桥墩以

性相融合。其三,对比今昔景观差异,自然景观的生长产生

之为中轴形成对称(表 2 的线 2 末点 2 初、表 3 的线 2)。

了新的精神感知。对谭延闿墓的已有分析多从设计手法、平 面构成等角度展开

2)

。本文从人的感知入手,对人眼场景、

感官体验、心理变化等进行分析

3)

从石桥正中看向国葬碑,碑体的正面与南侧面恰形成黄 金比。此时由于树木遮挡,广场北侧的石牌坊依稀不可见,

,借鉴已有的可视化分析

暗示游人绕广场正中的花坛行至国葬碑正面。从此处看向石

方式,并结合多角度的对比,探究景观与精神感知的相互影

牌坊,牌坊的 3 根石柱约将其正面分割为黄金比。再行至

响与促成原因。

牌坊正中看向其后台阶,左侧石马所在位置恰落于牌坊与石 阶的中轴之上(表 2 的点 2)。石阶的高度约在 80mm 到

1 尽致

62

[4]

——点的纪念性与线的过渡性

4)

100mm 之间,尺度适宜,并非直跑,而是转弯约 90 度。两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表 1 观察点的选取与点、线的分组

图 1 左:谭延闿墓总平面图(包含行进路线、观察点)。右:轴测图(包含观察点对应的群组)。

侧灌木高约 2m,繁茂且内倾,故台阶处较暗。对比之下,

轴,亦出现了横纵两个黄金分割(华表、水池边沿与水池纵

视野右上角的祭堂檐角用色鲜艳(檩条为红,彩绘以绿为主

轴线;两层台阶边沿与水池横轴线)。(表 2 的点 4)

色),十分醒目,未至祭堂正面而已作暗示(表 3 的线 3)。

以上对于行进过程的描述表现出了纪念性的间歇过渡与

祭堂的正立面前的道路约 3.6 米,在其南侧边沿处看向

逐级层叠。人筑物的对称性 [5] 与黄金分割 [6] 是主观的刻意为

祭堂正立面,祭堂入口广场两侧的石雕恰能框定整个视野的

之,而各点的人筑物组群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则更具偶然性与

宽度,且形成祭堂屋顶与檐下墙、石雕与祭堂两侧檐柱的横

不可控性。其对于各点的纪念性表达起到了方向指引、感官

纵两向的黄金分割(表 2 的点 3)。

刺激、心理暗示、氛围烘托等作用,并且使得各点的纪念性

紧接着一段较长的半圆状弯道,为整个序列中高差最大 的区域,而行走时的上升感并不明显。约 100 毫米的踏步形

表达脱离了同种手法的单一感 5)。 对于过渡性空间的感知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其中,光

成 4 组,每组平面距离约 10.5 米,随着缓和的弯道均匀排布,

与声为比较显见的因素,且两者对情绪的影响呈现正相关。

消解了爬升感(图 3)。弯道后紧连另一反向急弯,由于东

绿色光的积极情绪刺激较为明显,而在谭墓的景观中几乎无

侧树木遮挡,此时转弯后的场景不可知;而急转结束时,宝

处不在。声对于情绪的影响更胜于光:大调音乐节奏快、音

顶突然出现在视野的透视三角形中心(图 4)。因广场空无

域广,其情绪效价最佳 [7],而鸟鸣类似大调和弦 [8]。故其在

树木遮盖,阳光几乎直射,故由此看去宝顶极亮。两侧灌木

线状过渡空间的不同区域、以不同程度和形式出现时,起到

约与人同高且向内倾,阴影将此段道路全部笼罩,树上鸟类

了极佳的烘托效果(表 4 和图 5)。

几乎贴耳鸣叫,声音极响,形成整个序列中最剧烈的声光变 化。(表 3 的线 4)

2 彩蛋 6)——往的纪念性与返的日常性 7)

走过此处,两侧与头顶陡然失去树木的围合,阳光形成

谭墓的主要流线仅一条,但往返的感知存在差异:前往

直射。贴近水池南边缘观察宝顶轴线,宝顶处于阴影中,两

参拜的序列主要突出纪念性的表达,而参拜结束后的返程流

侧汉白玉华表极亮,且与石狮和宝顶的轴线形成黄金分割;

线却戏剧性地带有日常性。

绕过水池,登上第一跑台阶后的休息平台,石狮、花盆与宝

从宝顶所在平台逐阶往下,两侧亭子出现在视野边缘并

顶的轴线形成黄金分割;绕行宝顶,面朝南正对该区域的中

且内有老人活动(图 6),而此场景在前来参拜的过程中(从

63


学研 RESEARCH

图 4 观察点 16 的视野,内倾的灌木与台阶形成透视,宝顶约位 图 2 左:谭墓观察点 4 至 5 间某点。右:科隆大教堂室内,

于透视三角形的中心。

图 3 左四:谭墓的四层逐渐转弯的踏步。右:爬升约相同高度的直梯,前者对比后者上升感更弱,爬升时更舒适。

左:表 2 点的对称性与黄金比。 右:表 3 线的过渡性。

6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表 4 观察点的光强与声强及相应类

图 5 观察点声与光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与点线对应)

图 6 (上)亭中有老人遛狗打太极(亭的位置在图 1 的 O 点)。 图 7 (下)水池北侧灌木的平面形式、亭与往返视野的关系。 图 8(右)上:宝顶广场入口端的透视,宝顶是焦点。中:宝顶广场末端的透视,水池边灌木消解了视线 中心。下:水池边无灌木时,圆形的平面形式中心性较强。

观察点 16 到 21)几乎不易察觉。其原因与宝顶所在广场的

见两亭(正常的人眼视角为 124°)。显然,此段上任意一

透视形式、各构筑物与视野的关系有关。一方面,从宝顶所

点与两亭形成的夹角都超出人眼正常视角,故在前往过程中,

在广场的入口(观察点 17)看向广场末端,若将华表与石狮

看见两亭的可能性被大大 减弱。而从宝顶返回的一段路径上,

的顶端与底部分别连线(即透视线),宝顶则恰好处于透视

这一夹角为锐角,故此时两亭更易被察觉(图 7)。

线的交点处。这导致从广场的入口沿着中轴线走向宝顶时,

同样在祭堂东部弯道的起始处,在返程时现出全貌的石

视线多交于宝顶,而极易忽略中轴两侧的场景。相比之下,

桥也极易在往程中被忽视。这与石桥轴线与道路形成的角度

在返程途中从广场末端看向入口(观察点 20),水池所在的

及其东西两侧的植物遮挡有关。石桥与来时道路呈 60 到 80

视野中线并无明显透视交点,而是被一条具有延展性的水平

度的锐角,且由于西侧树木的遮挡,加之视线多集中于左侧

线取代,因而视线更易游离向左右两侧(从而更容易发现亭

转弯处,故石桥几不可察。而返程时此处道路与石桥形成一

子的存在)。这条水平线的产生得益于水池北侧的灌木。若

钝角,视线几乎可以避开东部树木的遮挡,故观察者几乎能

假设没有此灌木,水池所在椭圆形区域的自身向心性则极易

看到石桥的全貌。石桥在此处削弱了单一道路的强指向性,

导致透视交点的形成。正是由于灌木填补了椭圆区域上半部

提供了另一种可选择的返程路线(图 9)。

的弧形缺口,使之与背景树墙的底端几乎形成水平线,才杜 绝了透视交点的形成(图 8)。 另一方面,若观察者的视线始终朝向行进方向,那么在 前往时只有在两亭连线与中轴线相交点的南部段才有可能看

石桥所连小道以其可驻性更加强化了返程的日常感。不 同于来时几乎没有落座的设置,小道沿途有机散布着小亭、 小牌坊、水榭等小品,植物葱茏,幽静阴凉,适宜休憩。小 道尽段连接国葬碑背部,进而可沿主道路返回(图 10)。

65


学研 RESEARCH

图 10 左:笔者的返程路线(蓝框中与前往时不同)。 右:蓝框所框出的流线上的小品,分别为石桥→小亭→小牌坊→水榭→国葬碑背面。

图 11 左:1930 年代谭墓航拍图。右:2010 年代谭墓航拍图

表 5 观察点 3 与 10 处的两牌坊的图底关系对比

图 12 上:花坛的平面与视线关系。下:如今 在台阶处牡丹花不可见。

66

表 6 宝顶广场的视觉效果对比。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9 左二:石桥所在位置关系、石桥与往返的视线关系。右二:返时石桥露出全貌、往时石桥几不可见。

谭墓的设计初衷或许并未刻意区分往程的纪念性与返程

4 结语

的日常性此二精神特质,但景观的自然生长使这种感知的差

杨老等前辈作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求学时接受的是 西方古典建筑教育,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古建研究 [11],所以

异形成,并矛盾又微妙地融合。

创造了大批以谭延闿墓为代表的融合了中西手法的杰出作品 12)

3 生长——昔与今

。本文所述的景观及其与感知和精神的联系,或许部分超

杨老在设计谭延闿墓时,场地状况对比如今可谓天差地

出了最初的设计考量,但却在时间与空间当中实实在在地存

别。1930 年代的紫金山上自然植被稀少,如今的高大乔木绝

在着影响。谭延闿墓或许从侧面体现了初代大师们的高瞻远

大多数皆为民国时期种植

8)[9]

,经由 80 多年生长而成(图

11)。由此可以推断,自然景观在经历生长过程后,必然使

瞩:对景观不确定性与可变性的弹性包容使得建筑作品本身 拥有了不朽的气质。这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今人的感知不同于以往,进而使谭墓的精神性表达产生了某 些变化。 一些基于平面而设计的视线关系或许已不再显见。这里 不妨基于平面图纸上的轴线关系对杨老的设计目的进行一些 猜测。例如,牡丹花坛中的植株或许在祭堂西侧的台阶上就 已可见。这种视线关系可以为花坛略显怪异的位置找到一个

注释

可接受的解释 9)。如今,这种视线关系被茂密的乔木遮挡而

1)此处对“景观”和“精神”的定义借用了他人的研究。前者借用

不复存在(图 12)。

了“体验式景观”的定义以强调由自然景观与人筑物组成的景观序

但是,景观的生长对精神感知的影响大多是起促进作用

列对体验与感知的影响,并刻意忽略了“体验式景观”定义中对于

的,主要体现于两点:通过加深场景的图底关系来增强线性

“日常性”的要求,并非错用定义。后者借用了 Caroline Constant

过渡空间(主要是道路)的方向性,以及通过强化视错觉效

的“TheSpiritual Possibilities”一文中对林地公墓的景观精神性

果增强主要人筑物的纪念性表达。以牌坊为例,由于谭墓的

的定义,即是一种思想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牌坊为浅色石材,在树木繁茂的情况下,牌坊中部框景的整

2)现有文章的分析有:空间形态、形式逻辑、历史演变等。

体颜色更深,故易与视野中的浅色背景区分,从而形成鲜明

3)照片拍摄与数据采集皆由作者本人操作,时间为 2019 年 6 月 5

的图底关系,增强道路透视的指向性

10)

(表 5)。对于宝顶

广场而言,各层台阶本身强化了透视中心的宝顶。而后期长 成的树木所形成的内倾斜线则形成了“轨道错觉” 化透视的同时,使宝顶更有扩展的张力(表 6)。

11)[10]

,强

日上午 9 时至 11 时。自摄照片的光圈基本保持不变,镜头高度基本 保持 1.6 米,并使用 120 度广角(人眼正常视角约为 124°)。声强、 光强等数据皆使·用相关专业仪器测量,或因特殊情况存在数据不 准确的情况。测量数据仅用于表示变化趋势,单个数值无实际意义, 亦不影响分析。

67


学研 RESEARCH

4)“尽致”即“曲折尽致”,表示谭墓的空间序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Nicola flora, Paolo Giardiello, Gennaro Postiglione.Sigurd

为便于分析可将其分为点与线两类(图 1)。点指以人筑物为主的区域,

Lewerentz[M].Electaarchitecture:Mondadori,2002:385-386.

线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区域。观察点选择了 21 个具有特定特征的点

[4] 童寯 . 江南园林志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6.

(表 1),因测量发现,若选用无特征点,例如每 50 米选一点,数

[5] 曲艺,陈颖,重村力 . 杨廷宝的轴线设计手法研究 [J]. 建筑学报,

据则无意义,无法进行多种感官的统筹分析。5)根据正文中的描述

2013(s1):103-107.

与表 2 不难看出,不论是牌坊、石碑、祭堂还是宝顶广场的序列都

[6] 赖德霖 . 折衷背后的理念——杨廷宝建筑的比例问题研究 [M]. 中

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对称与黄金分割此二相同设计手法。而互不相同

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92-312.

的过渡性空间的间歇出现消除了同种手法所可能产生的审美疲劳。

[7] 卢伟 , 黄尔齐 , 原晋霞 . 基于定量脑电图的音乐和灯光颜色对情

6)“彩蛋”此处为一比喻,即在正式的纪念参拜行为之后,出现了

绪的影响 [J]. 心理学报 ,2018,50(08):880-891.

不符合陵墓此类纪念性建筑性质的戏剧性的场景。

[8]Jarne Cecilia. A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fundamental

7)此处的“日常性”是相对于“纪念性”而言,即心里状态更加放

frequency for tonal sounds inspired on bird song studies.[J].

松,并出现非纪念行为,可能带有休闲娱乐的性质。

MethodsX,2019,6.

8)《总理陵园小志》中记载:“钟山地势峻削,森林残毁已久,故

[9] 傅焕光 . 总理陵园小志 [M].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4:9-10.

山之上多为石砾,中部山洼图层较黏性,且少腐殖质,非经过长期

[10]Zhang X , Qian J , Liang Q , et al. Effects of Color and

种植不能改良。”紫金山的造林事宜是与中山陵的规划共同进行的。

Luminance Contrast on Size Perception—Evidence from a

据传,紫金山上的植被又曾在抗日时期被大量焚毁。由此得见,谭

Horizontal Parallel Lines Illusion[J]. Vision, 2018, 2(3).

墓设计之时的场地状况与如今现状必然不同。

[11] 杨廷宝 . 杨廷宝谈建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7.

9)花坛几乎正对且贴近祭堂的东南角,并与祭堂无明显轴线关系, 故其位置“略显怪异”。文中的“视线关系”为笔者根据平面作出

图片来源

的猜测。若已有文献对此进行过记载或分析,则为笔者的疏忽,望

图 1:图片根据航拍图描绘,有误差。

读者予以指正。

图 2 : h t t p : / / w w w . 3 6 0 d o c . c o m / c o n t e

10)根据《总理陵园小志》,紫金山以东部以页岩和砾岩为主,故

nt/13/0513/17/137012_285177030.shtml(右图)。

推测 30 年代的色彩应整体偏浅,对比度不甚高。

图 3:http://sucai.redocn.com/tupian/2432040.html(右图)。

11)“轨道错觉”也作“Ponzo 错觉”。两条水平线等长时,上面

图 11: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0303050519787.

一条线会被感觉长于下面一条。“轨道错觉”中的两条斜线则加强

html#(左图)。

了这种视错觉。

https://map.baidu.com/@13233476.108747965,3748851.829046

12)“西”的手法指黄金分割,“中”手法指园林的手法,对称为

0575,19.22z/maptype%3DB_EARTH_MAP(右图)。

两者兼有。

表 5:; 黑 白 照 片 来 自 网 络, 第 二 行 http://mbook.kongfz. com/303957/1332706127/, 第 四 行 http://www.sohu.com/

参考文献

a/217324749_349998。

[1] 东南大学建筑系 . 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 [M]. 北京:中国建筑工

表 6: 黑 白 照 片 来 自 http://www.xici.net/d140502402.htm;

业出版社 ,2001:71-81.

“对应的视觉效果”一列中两图片根据 http://www.uml.org.cn/

[2] 凯文·思韦茨 , 伊恩·西姆金斯 . 体验式景观——人、场所与空

jmshj/201506111.asp?artid=11963 中的原图修改。

间的关系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viii.

其余皆为自摄或自绘。

6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居住街区网络构型与界面用地比例的 关联性研究 作

庞月婷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从城市设计领域对街道活力的诉求出发,针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 新城街道活力缺失的问题,选取街道活力影响因素——街道界面用 地比例。提取南京与新加坡典型居住街区样本,运用街区网络构型 和界面用地比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代表性街道的比对分析,尝试 探寻街区网络构型与街道界面用地比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街道活力;街区网络构型;深度;连接度;用地布局

1 研究背景与目标

本研究从城市设计领域的诉求出发,以居住街区为例,

1.1 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街道活力缺失现状

探究街区网络构型与街道界面用地比例间的关联。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按照交通需求构建的道 路系统与封闭式的居住街区导致的街道活力缺失现状日益凸

2 研究方法

显。老城街区,一般指具有较长自下而上更替历史的街区,

2.1 街区网络构型的研究方法

街道具有活力和生活气息;与老城相比,新城的路网规划没

斯塔夫鲁拉基等人(Gianna Stavroulaki et al.)所提

有经过自下而上的演变,被交通功能为主导的街道网络所割

出的道路表述方法首先以道路中心 线代替实际道路,得到

据,往往具有巨大的尺度,被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快速道

街道段图(Street-segment map)。图中的每段街道可以

路所分隔的超级街区成为“城市中的孤岛”。面临这个问题,

被抽象为一个要素点,形成如图表 1 下方的对偶图(Dual

[1]

对于混合式街道的关注重新出现。 然而,以道路等级和用

Graph),表达拓扑关系。其次是对于街道连续性的判断:

地划分为基础的规划方法与以城市设计为主导的规划方法两

当真节点(存在路径选择)处的两段街道夹角大于等于阈值

种体系难以协调,最终产生出尴尬的城市产物。

角度 δ(Threshold Angle)30°时,判断为不连续;反之

对于街道活力缺失现状的反思绝不是指盲目学习现代化

则判断为连续。假节点处不存在路径选择,认为街道连续。

之前的步行城市,目前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就是重新思考如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考虑街道本身连续性的前提下研究街道

能使交通与城市设计结合,在满足交通要求的前提下,改造

间的拓扑关系。[6]

街区结构以产生“场所空间”。[2] 2.2 深度(Depth)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1.2 街区网络构型与场所间的关联

希 列 尔(Bill Hillier) 所 提 出 的 空 间 句 法(Space

对于街区网络构型的形态研究往往关注街道间的拓扑关

Syntax)中的深度表示某一空间到达其它空间所需经过的最

系,而场所学研究主要关注街道空间本身而缺少对街道在网

小连接数,表达了空间之间的距离关系。本研究采用的深度

络中属性的考虑。近年的研究中可以观察到街区网络构型的

概念基于葛欣前序研究,根据道路等级确定深度。认为在限

一些量度(例如深度、连接度等)与街道活力具有一定的关

定超级街区边缘的城市干道、快速路等基准要素深度最低,

联性。

[3-4]

另有多项研究表明,街道的用地布局与其活力具

有明显关联。

[5]

设定深度值为 1。与基准要素直接连接的要素深度值增加 1, 以此类推。

69


学研 RESEARCH

图 2 20 世纪 20 年代新加坡中峇鲁住区规 图 3 2019 年新加坡中峇鲁住区规 划

图 1 自然街道地图(Natural Street map)

图 4 中峇鲁街道

2.3 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于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式街区,即公共区域人行不设门禁,而

即与该要素连接的其他要素的数量,表达该要素的可达 性和便捷性。

红庙街区由多个小区构成。这些小区门禁系统不完善,有一 些通道仍然畅通。我国规划中规定,单一性质用地可兼容不 超过地上总建筑规模 15% 的其他性质建设内容。在居住用地

2.4 街道界面用地的调研和统计方法

的情况下一般为商业与服务。新加坡公示的规划总图中,用

街道活力与功能的多样性相关,功能类型、混合强度、

地的分类与中国稍有不同:出现了单纯的居住用地和底商居

[7-8]

住用地。酒店用地独立于商业用地,单独列出。为统计界面

一些空间句法与功能联系的研究指出,公共性强的功能常结

实际比例,依据新加坡规划中用地类型,将红庙街区的居住

首层商业界面比例等指标与街道活力呈现正相关的联系。 [9]

合集成度高、深度低的道路布置。 对街道界面用地类型比

用地分为居住和底商用地。

例的研究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记录和统计完成。第一个量度是 可进入界面占界面总长度的比例;第二个量度是各用地类型

3.2 样本街区历史概要

占可进入界面的比例。

3.2.1 中峇鲁街区 中峇鲁超级街区由东北侧的中峇鲁路(Tiong Bahru

3 研究内容

Road)、东南侧的中央快速路(Central Express Way),

3.1 研究样本选择

西南侧的红山路(Jalan Bukit Merah)与西北侧的下游三

3.1.1 样本的选择标准

角洲路 (Lower Delta Road)限定。于 20 世纪 20 年代由

亚洲城市开放式居住街区,具有自下而上的功能更替历

新 加 坡 改 善 信 托 基 金(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史和较高的街道空间品质和活力。选择的街区包括南京市红

建造,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居住区。1936 年至 1954 年间,

庙街区和位于新加坡的中峇鲁(Tiong Bahru)街区。

建造了大约 2000 套 3 至 5 层的公寓楼。此外亦有高层集 合 住 宅(HDB: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及

3.1.2 样本的共同点与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具有共同点,但新加坡的居住街区属

70

公 寓。 该 住 区 反 映 了 英 国 新 城 运 动(British New Town movement)的影响力:强调创建小社区,在个体住宅之间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5 民国时期红庙街区

图 6 1948 年红庙街区街道 详图

图 7 1962 年红庙街区

图 8 红庙街道

最大限度地保护隐私,通过开放的视野和公共监督来促进 健康和改善安全。

[10]

考虑。 深度以多段线的粗细表示(简写为 d,粗指深度等级

中峇鲁被视为潮人的聚集地,它靠近

低),连接度(简写为 c)以多段线的颜色表示。可以观察

CBD,既保留了新加坡传统的魅力,又吸引了高收入的居住

到深度等级从外围道路(城市干道、快速路)向街区内部逐

[11]

人口。

现有规划基本延续了最初的路网结构和建筑形态。

步增高,而连接度较高的街道位于接近街区中间的位置(图 12,图 16),且都与深度等级较低的道路有连接。

3.2.2 红庙街区 红庙街区由北侧的珠江路、东侧的太平北路、南侧的华

3.3.2 深度 - 连接度分析

侨路与西侧的进香河路所限定。红庙在明朝前就已经存在,

根据深度和连接度研究结果(附录表 3、4),以深度值

属背街小巷。历史文化悠久,因有座红墙庙宇得名,清代称

为横轴,连接度值为纵轴,可以得到样本街区的深度 - 连接

红庙街,后来简称红庙。尽管住宅布局发生了变化,街区路

度散点图(图 17、18),并可拟合出趋势线(如图直线)。

网结构在解放前已经基本确定,且主要街道在之后的路网演

可以发现,深度与连接度的整体趋势是随着深度的增加,

变中维持稳定。2019 年初对于红庙街区首层商业餐饮门面进

连接度逐渐下降。然而图中出现了大幅偏离趋势线的散点(图

行了部分改造。

中橙色圈出),在具有较高深度等级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 高的连接度。

3.3 样本街区网络构型研究 3.3.1 要素抽象、编号与深度连接度图示

中峇鲁街区最大深度达到了 5,最大连接度达到 17,街 道较为多样,调研中发现深度适中,连接度较高的街道界面

依据前述街区网络构型研究方法以及深度、连接度的计

活跃,街道活力强(16、18 号街道)。红庙街区最大深度达

算方法,两个样本街区的街道要素编号、深度及连接度图示

到 4,调研中发现主要首层商业集中在街区内部连接度高的

如下。

街道(6、7、8 号街道)。

街道活力主要来自人行,在仅考虑市政道路(人车混行 道路)的情况下,无法解释部分街道的连接性,也无法考察 街区街道的多样性,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对于人行通道的

3.3.3 界面用地比例研究 根据调研结果与深度 - 连接度分析结果,选择中峇鲁

71


学研 RESEARCH

图 9 中峇鲁街区地图

图 10 中峇鲁街区道路编号与深度

图 11 中峇鲁街区道路及通道编号与深度

图 12 中峇鲁街区道路及通道连接度

图 13 红庙街区地图

图 14 红庙街区道路编号与深度

图 15 红庙街区道路及通道编号与深度

图 16 红庙街区道路及通道连接度

7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7 中峇鲁街区街道深度 - 连接度散点图

街 区 的 5(d=2,c=9)、16(d=3, c=10)、18(d=3,

图 18 红庙街区街道深度 - 连接度散点图

红庙街区用地以居住为主,内部街道沿街用地多为底商,

c=17) 和 82(d=4,c=13); 红 庙 街 区 的 6(d=2,

靠近深度低的街道有较大面积的商业、商住、商办用地以及

c=9)、8(d=2, c=10)、14(d=3,c=5)和 29(d=3,

文化、学校等用地分布。深度高的街道包含了居住小区的入

c=2)几条街道进行界面用地比例比对研究。

口界面以及部分服务于住区的其他用地。

(1)中峇鲁街区 中峇鲁街区用地以居住为主,大部分底商用地沿深度较 低道路以及历史保护区域(即 20 世纪 20 年代 SIT 建造的第 一批公共住宅,位于中峇鲁街区的东南角)分布。

红庙街区现存有大量围墙及不设或只设 1 至 2 个出入口 的消极界面,这些界面的占比如图 26 所示。 6 号街道与 8 号街道相比,8 号街道连接度较高,底商 比例较高。深度较高、连接度也较高的街道,可进入居住用

因为新加坡住区普遍的开放性(居住区不设围墙,大部

地的界面长度较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用地需要经由居住用

分集合住宅底层架空,促进通风,形成良好的人行空间),

地内的通道抵达,例如 29 号,是居住区内的通道,主要服

中峇鲁街区的街道界面基本上都可进入。这里不讨论不可进

务于居住用地,经过的其他用地也主要服务于居住。

入的界面比例。 从界面用地百分比堆积柱形图可得出结论,界面用地公 共程度与深度和连接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深度较低的

4 结论、限制与展望 4.1 结论

街道(5 号)用地类型较为多样,提供了高等级的商业和商

街道界面用地的比例与街道深度与连接度两个量度存在

住用地界面以及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深度较高、连接度高

一定程度的关联。深度低、连接度低的街道多为快速路(中

的街道(16 和 18 号街道)服务于居住用地和低等级的底商

峇鲁街区 2 号)或主干道;深度低、连接度高的街道界面一

用地,其中 18 号街道连接度更高,具有部分商业用地(主

般用地较为多样,且有可能具有高等级的商业用地,服务范

要服务于居住社区),同时, 这些道路包含了社区服务和文

围较广;深度高、连接度低的街道主要服务于居住用地;而

化用地。深度最高的街道(82 号)是居住用地内的通道,

深度高、连接度高的街道界面在大部分为居住用地的基础上,

虽然具有较高的连接度,但用地类型较为单一,且主要服务

可能会包含服务于居住用地的其他用地。

于居住用地。 (2)红庙街区

4.2 限制

73


学研 RESEARCH

图 19 中峇鲁街区用地

图 20 中峇鲁街道界面用地(依次为 5、16、18、82)

图 21 四条街道界面用地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左 / 图 22 18 号街道 右 / 图 23 82 号街道

7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24 红庙街区用地

图 25 红庙街道界面用地(依次为 6、8、14、29)

图 26 四条街道界面用地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左 / 图 27 6 号街道 右 / 图 28 14 号街道

75


学研 RESEARCH

4.2.1 样本的差别 事实上,由于两个样本的气候差 异较大,新加坡住区底层架空带来的 开放性与公共性(来源于热带气候), 一种不定形的、网状的、依靠住宅底 层建立的慢行网络将街区网络构型转 化为一种复杂的半晶格状 [12]。这个不 定形的网络使用率可能与文中加入的 人行通道的使用率近似。在这种情况 下,对于街区网络构型的研究存在缺 失。 4.2.2 街道活力的其他影响因素 街道活力有其他影响因素,例如 街道界面间距、出入口密度以及空间 构型因素等。本本研究只进行了界面 用地比例一项研究,不能够较为完整 地阐明街区网络构型与街道活力间的 关联。 4.3 展望 本研究需要几方面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优化研究方法,第二,提高样 本的多样性,完成样本间的比对研究 (例如在同地域选择相近历史背景的 街区进行样本间比对研究);第三, 加入对其他街道活力影响因素的考量。

7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参考文献

[11] "Hunting for inspiration at Tiong Bahru"[OL]. www.

[1] 芦原义信 . 街道的美学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6(6).

visitsingapore.com.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7

[2] Marshall S. Streets and Patterns[M]. London: Routledge,

December 2018.

2004: 12-16.

[12] Alexander C. A city is not a tree[J]. Architectural

[3] 盛强 , 周晨 . 功能追随空间 : 多尺度层级网络塑造的城市中心 [J].

Forum: 1965(1964).

建筑师 ,2018(06):60-67. [4] 张轰 , 徐玉 , 张富成 . 基于空间数据的北京老城街道多样性对街 道活力的影响 [J]. 北京规划建设 , 2018(03): 33-39. [5] 薛雨 , 张悦 , 李华英 . 基于 GIS 和空间句法浅析街道空间环境对 街道活力的影响 [J]. 地理信息世界 , 2017,24(06): 107-110+116. [6] Stavroulaki G, Marcus Lars, Berghauser P

M, Nilsson L. REPRESENTATIONS OF STREET NETWORKS IN SPACE SYNTAX: Towards flexible maps and multiple graphs[J]. Lisbon: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Space Syntax Symposium, 2017. [7] 吴 莞 姝 , 钮 心 毅 . 建 成 环 境 功 能 多 样 性 对 街 道 活

力 的 影 响 研 究 —— 以 上 海 市 南 京 西 路 为 例 [J]. 南 方 建 筑 ,2019(02):81-86.

图片来源

[8] 李昆澄 , 程世丹 , 李欣 . 城市街道品质指标及测度方法 [J].

图 1:REPRESENTATIONS OF STREET NETWORKS IN

统计与决策 ,2019(11):56-59.

SPACE SYNTAX:Towards flexible maps and multiple graphs

[9] 盛强 . 城市迷宫——空间、过程与城市复杂系统 [J]. 世界

像制作专案计划

建筑 ,2005(11):84-87.

图 2::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10] Lorraine Y.T. Li. Singapore / Historical

图 3:https://www.ura.gov.sg/dmp19/maps/

Documents: Planof SIT’s Tiong Bahru[OL]. ASIAN

图 5:《最近实测新南京 详图》(民国古本)

CITIESRESEARCH, 2014. http://fac.arch.hku.hk/asian-

图 6:《民国南 京市街道详图》

cities-research/singapore-historical-document-plan-

图 7::《南京市市区图》

of-tiong-bahru/

其余为作者自摄或自绘。

77


学研 RESEARCH

长 三 角区 域 国 家 高技术园区发展研究 — —现状、影响、趋势

朱梦影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三角地区中国国家高技术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

较低;公共设施、高等教育机构匮乏;高新区发展与大学城、大学

了国家高技术园区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学—研”三位一体

新校区建设明显断层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例

化中的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研究发现,高技术

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园区进行规模调整、环境优化;创新网

园区规模占地并不能与高新研发效率成正比,比起盲目增加投资,

络培育及创新氛围构建等。

提高研发效率、集聚效应才是创新氛围培养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 国家高技术园区的建设,不但支持了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协

关键词

同发展创新,同时,对于“产—学—研”一体化,也具有积极作用。

日常生活 ; 城市建筑学 ; 形态衍进 ; 住区更新

目前,园区建设还存在着自主研发能力较差;研发用地、绿地比重

1 引言

区,原传统意义上的长三角各省市的行政边界逐渐被突破而

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趋势迅猛,但与制造业相比,支撑高

呈现一种泛化的趋势。本文所研究的泛长三角区域就是指沪

速增长的科技优势却面临创新不够、转化不足、供需脱节等

苏浙皖一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是中

问题。2006 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国整体竞争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要》制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

高 技 术 园 区 定 义: 概 念 来 源 于 卡 斯 特 尔 所 著 的

中进一步提出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具体目标。

《technopoles of the world》的中译本 , 该书中提出了高

我国政府身处全球信息化背景下,都会治理面临着国家政策

技术中心、高技术园区 [4] 等概念。高技术中心——促进高技

挑战,政府渐渐意识到越界联结网络、创新节点等就是都市

术产业发展的规划的中心,创造着信息经济的基本原料。在

动力所在,创新氛围构建、创新都市圈的形成则是关键要害,

该书中,高技术中心可被分为四种类型 [4]:

因此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重大发展战略来部署。 长江经济带集中了众多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资源丰富,

⑴ 由在创新环境基础上建立高技术公司的产业综合体组 成:例子——硅谷,波士顿 128 号公路;

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正成为 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但是,目前长江经济带

⑵ 科学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综合体:例子—— 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

内部创新资源分布不平衡、区域创新能力差距大、创新发展

⑶ 技术园区,科学工业园区,(由政府发起通过严格

各成体系、创新市场分割等问题较为突出,其跨区域创新合

规划兴建——台湾新竹“学习型走廊”,混合筹措兴建的园

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跨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松散、开放性不够,

区——法国索菲亚 - 安蒂波里斯,由大学倡议兴建起来的园

制约了长江经济创新驱动带建设这一目标的实现。

区——英国剑桥);

长三角区域范围定义:参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⑷ 高技术城——日本唯一例子。

(2009-2020)》的地域范围界定,本文所研究的长江三角

针对我国国情,王兴平将国外开发区类型与长三角地区

洲核心区(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江苏(南京、苏州、

典型开发区进行相互比较和与城市空间相比较,发现无论用

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浙江(杭州、宁波、

地构成还是空间结构与景观,长三角地区均具有自身独特性

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 16 个市。

[8]

2008 年根据发改委文件,长三角地区扩充为泛长三角地

78

。笔者引鉴他的观点并加以调整,认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

高技术园区只能与以上分类中的类型 1 和 3 相类比: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表 2. 苏州工业园区 R&D 活动与科技活动 . 来源:《2018 中国火炬年鉴》P26. 原表 1-17.

(注:湖州、台州、舟山不在火炬年鉴统计范围内故此处不计入统计) 表 1. 高新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按地区分类). 来源:《2018 中国火炬年鉴》 P4. 原表 1-2. 附安徽省: 表 3. 各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 . 来源:《2018 中国火炬年鉴》P88. 原 表 5-2. 附安徽省:

类型 1 产学研综合体,我国几乎所有高新区都加入了科

动机,是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竞争力

学园区协会,可见,中国高新区与国际科学园区具有一定的

的地区之一,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带动作用,占据重要战

相似性。但国际科技园的优势在于其优越的工作环境、完善

略位置。自 2008 年安徽省融入长三角区域以来,安徽省以

的服务设施、高等教育机构的支撑,如英国科学院为园区内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性大学也为整个

企业提供贵重实验设备、资料及各类共享交流空间,提供研

泛长三角区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究成果及专业,以促使科研技术产业化。而我国高新区有很 大的不同,是以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吸引外资的,研发成分

2.1 园区空间分布及效益统计

很少,我国高新区的配套设施比重一般占据 35%,科研教育

依据《2018 中国火炬年鉴》[2],笔者将长三角区域中国

用地一般低于 5%。并且国际科技园区的单位用地投资要远

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工业园(以苏州工业

远高于我国,因此进驻门槛要高,单位面积产出也高。

园为代表,需有高新产业支持)的建设数量、发展状态、效

我国基本上没有类型 2 科学城、科学研究综合体类型开

益比整理如下:

发的高新区,以及类型 4 的高科技城。类型 3 科学工业园区

截止到 2018 年,长三角地区共有国家级高新区 32 个:

与我国经济开发区有些类似,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旨在

上海张江、紫竹 2 个,江苏 17 个,浙江 8 个,安徽 5 个。

吸引高科技公司到一个特惠地区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大

江苏省的净利润达到 197562365(千元),与上海基本持平

学科技园也属于这一范畴。

(196487001 千元),大约为浙江省的两倍(101303003 千

为深入了解当前长三角区域国家高技术园区的发展情 况,文章对沿线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的发展和

元)。R&D 活动与科技活动情况见表 1。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在 R&D 投入

建设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探索长三角区域中国家级高技术中

方面最高,苏州、无锡、常州、宁波、芜湖是第二梯队,泰州、

心的发展规律,并对园区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判,以期对中

扬州、蚌埠等城市则投入较少。

国高技术园区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支撑。

此外,由于苏州工业园区较特殊,研发功能占比高,可 等同于国家高新区进行研究,因此火炬年鉴中还将苏州工业

2 “长三角区域”沿线高技术园区建设现状 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的 16 市被誉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

园区单独列出进行比较,从下表 2 可见苏州工业园区单园区 就可以与南京所有高新园区的科技活动人员人数基本持平,

79


学研 RESEARCH

表 4. 高新区主导产业中心性分析结果 . 来源:赵云鹏 .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群 网络对创新的影响分析 [J].P89.

图 1 国家高新区建设的 3 个阶段 . 来源 . 王胜光 , 朱常海 . 中国国家高新区的 30 年建设与新时代发展——纪念国家高新区建设 30 周年 [J].P694.

而科研活动经费、R&D 经费内部支出甚至超过南京。

配套产业、医疗器械、生命科学等产业则处于边缘位置。核

从表 3 可知,截止到 2018 年,长三角地区共有 34 个

心产业能更好嵌入创新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社会资本,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其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数量及占地面积

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建立区域间的空间关联,降低

最小,孵化基金总额也最低,但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却最高,

成本,提高整个网络的创新效率。

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园区规模占地并不能与高新研发效率成正 比,比起盲目增加投资,提高研发效率、集聚效应才是创新 氛围培养的关键所在。

2.3 园区发展模式 发展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发展的是经济开发 区,高新区的发展则要追溯到 1988 年——1988 年 3 月原国

2.2 园区主导产业

家科委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在中关村地区率先建设新技术开发

此部分研究主要针对高新区产业分布,因为大学科技园

试验区的方案优先得到国家批准,国务院下发了对《北京市

相对规模较小,产业也受限于大学的优势专业,因此种类单

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从此开启了中国

一;而除苏州工业园区外,其余工业园区产业多以促进经济

国家高新区建设之路 [7]。30 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建设过程大

发展,而非创新为主要目的,因此对高新区的产业分布进行

致可以划分为 3 个阶段——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要素集聚、

分析更具有参考价值。

创新要素集聚阶段,如图 1。

根据赵云鹏对泛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发现集群创新网络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一

除国家高新区外,研究长三角地区开发区的发展历史模 式有助于看出我国对高技术园区总体策略、发展模式的转变。

方面,就高技术产业而言,新能源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和

回顾我国长三角地区开发区总体的发展阶段(表 5)可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创新网络的核心产业,而船舶及海工配套

以看出 [11],我国对于开发区总体策略、发展模式的转变与高

产业处于集群创新网络的边缘地位。

新区的三个转变阶段基本符合。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这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泛长三角地区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现

种既注重研发创新,又能高效产出的高技术园区正成为发展

状:化工新材料产业为创新网络的最核心产业,在集群网络

主流。开发区由制造为主向科技为主转型,因此开发区中高

中占据着明显的中心位置,拥有着资源获取等优势,从而使

新技术园区更多承担驱动力,作用于产业转型。

其他联结产业形成了对它的依赖性,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 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这两种产业的三种中心度数值,与化工

2.4 发展动力机制

新材料产业中心度相差不大,可以认为这三种产业也是创新

虽然同处于长三角地区,但各地区间政策差异巨大,区

网络的核心产业,对整个集群创新网络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域创新发展模式也大相径庭,因此需要分析发展动力、地方

能左右创新网络的稳定与创新能力。相较之下,船舶及海工

政府政策扶持等需要将长三角地区按省市划分区域,具体进

8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2:地方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流程 来源:武卓婷 . 武卓婷 . 协同视域下地方高 校智库成果及转化研究 [D]. 淮北师范大学 ,2019.P18.

表 5:我国开发区发展阶段示意 . 来源 : 袁锦富 , 孙中亚 , 梁印龙 . 新时期苏南 典型开发区转型发展关键问题与对策 [J].P143.

表 6. 大 学 科 技 园 与 高 新 区 差 异 性 比 较 分 析 表 . 来 源: 刘 颖 , 孟 阳 , 周 宗 凯 .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产业与科技论 坛 ,2018,17(20):14-15.P15.

行分析。因此,作者将长三角地区分为上海市、江苏省、浙

10%。浙江省创新特色的另一部分是金融创新,体现在其民

江省、安徽省四种典型模式,并对比分析 。

营银行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推进,其中尤以温州和台州的银

⑴ 江苏省的高新区创新现状。江苏省创新的特色在于 其高新区的建设,目前,国家级高新园区的数目位列全国第

行业为代表,为浙江省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信贷服 务。——民营企业主导。

一,达到“15+1”家(1 为苏州工业园区,同时纳入国家级

⑶ 上海市的国有和外资企业创新现状。目前上海市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管理),除了国家级高新园

有企业总户数位居全国第一,国有资产占全国比重近 10%,

区之外,江苏省还建立了一系列省级高新园区,截至 2016

2015 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1049.57 亿元,其中国

年 6 月省级园区的数目为 29 家。2015 年江苏省高新园区生

有控股企业产值达 11528.27 亿元,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营

产总值突破千亿元,以占全省 3.66% 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

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分别为 5.3%、24% 和 19.1%。

省 27.6% 的工业总产值和 35.3% 的出口总额;容纳了全省

2015 年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新设 45 家,总数共计 535

40% 的高新技术企业、55% 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64.3% 的

家,外资研发中心新增 15 家,总数共计 396 家,合同外资

“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高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得江苏

达 5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5%,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位,实

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2015 年全省科

际吸收外资 18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连续 16 年保持

技进步贡献率达 60%,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

增长。上海在创新方面具有其他三省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

业投资 753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7%,占工业投资比重达

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上海具有充足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储

33.1%,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6.1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备,众多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汇聚了近 170 名两院院士、

7.6%。——外资主导,高新区主导。

600 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研发人员总数近 21 万名

⑵ 浙江省的产品和金融创新现状。浙江省创新特色一

之多;其次,上海贡献了大量的科研投入,上海科研投入占

部分是传统产业改造,主要体现在产品和工艺的创新方面,

GDP 的比重逐年上升,已经达到全国水平的 1.5 倍,相当于

2014 年浙江省有产品或工艺创新的企业个数达 19791 个,

发达国家水平,从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总部数量上来看,上

略高于江苏省,远高于广东省和上海市,并且,浙江省有

海仅次于东京和硅谷;最后,上海还具有较为全面的产业基

产品或工艺创新的企业占全体企业比重达 48.5%,比第二名

础,既有大批实力强劲的老字号国有企业,又有大批全球知

上海市的比重高 7%,比数目相当的第三名江苏省的比重高

名的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机构。——政府主导。

81


学研 RESEARCH

(4) 安徽省的高校科技创新现状。 安徽省高校创新行动

通过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增长极在自

计划为: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安徽省创新能力连续 7 年位居

身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向外扩散,从而带

全国第一方阵。安徽有三所 211 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同时也是 985

它是一个引擎,带动的不仅仅是所在的区,更是全市产

院校。安徽省属高校以“高端引领、引育并重、以用为本、

业结构的优化及企业研发实力的提高。这体现出高新技术园

创新机制、服务发展”为准则,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高层次

区与母城在研发层次上的互动:对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企

创新型人才,大力实施高校人才高地建设工程。让高校成为

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等方面,高新

人才培养集聚的高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支撑引领社会

区、大学科技园的贡献是其他类型的开发区、普通工业园区

经济发展的高地。但是,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由于受经济

无法代替的。例如:2006 年南京高新区与中科院软件工程研

发展水平和地域影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上与经济发

制中心合作成立南京 BIOS 与嵌入式应用工程中心;高新区

达地区和教育发展先进省份相比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总体来

与东南大学、熊猫集团合力推进 PDP 项目产业化;推进高中

说安徽省在科技创新环境上有待加强。

端应用领域电力自动化软件产业发展等等 [8]。

3 “长三角区域”沿线高技术园区的作用

3.2 “产—学—研”一体化角度

高科技园区是以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研究型大学就是创新的驱动力。以美国为例,1970 年代

为己任,利用从公共研究机构、高校到社会的各级科技资源

是美国高科技传奇的创新节点,彼时美国共有 100 间研究性

进行成果转化的中心。发展愈加成熟、功能较为单一的高新

大学,比全欧洲数量都多。这些研究性大学,在二战之后的

园区即为此种类型之一。国外的科技园区多是基于经济和创

高科技发展与经济竞争优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政策

新要素地理差异的科技企业聚集区;而国内开发区与高新区

支持、大学的科研、创业公司、私人企业的研发投资,构成

则多数仍以空间封闭、政策优惠为主要特征。高新区高质量

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1970 年代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

发展是产业高端化的发展。要促进产业由劳动密集、资本密

的技术革命,包括计算机、半导体、互联网、以及生物技术

集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的更

与医药,提升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进一步为跨国垄断资本

高位置的一个发展。

把握,造就了强大的竞争力与高获利率。美国数量庞大高居 第一的研究性大学,对产业及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

3.1 产业结构调整角度

些大学机构,为政府尊重学院自主性的政策所支持,与企业

以高新区为代表的高技术园区以建设创新性科技园区为

间广泛交流与合作,公共资助和私人资助,包括企业、私人

目标,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引进了一批

基金会、风险资本等的混合机制,协同支持科技创新链上的

原创性自主创新企业,对于长三角地区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

活动,而且在政府层面上也形成多个部门和机构支持科技发

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高科技园区的特

展的机制,有利于激励源头创新,开辟新的战略研究方向 [10]。

点是,尽管其在工业产值及其他经济指标的贡献上建树并不

我国的高新区作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地,责任重大,当仁

十分明显,但作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高科技中心更多的

不让,必须与创新研究型大学联结,与创新企业一起“产 - 学 -

是在区域间、全市辐射范围内起到一个增长极的作用。

研”一体化联动,催动我国往创新强国、科技强国方向发展,

增长极就是把经济要素通过各种手段将其聚集在一起,

以此提高在全球视角下的城市竞争力。

使其迅速成长的地方。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

王兴平等人经研究发现,高新区主要需要联系的对象是

郎索瓦·佩鲁 (Francois Perroux) 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

研究型大学,需要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而地域上相近的大学

起来的。佩鲁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所有行业和空间均匀分

若只是低年级的学生,是没有能力与高新区进行合作的 [8]。

布,而是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具有

因此地域因素无法形成主导,核心还是高新区需要与研究型

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集聚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这个点谓

大学加强项目合作与创新课题研究。

之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率先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然后

82

例如,苏州高新区选择构建“强磁场”,把科技创新作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为创新的核心,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促成多所大院

高新区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经历“制造 -

大所落地。数据显示,苏州高新区已集聚起中科院苏州医工

创造”的转变,开发区发展到今天,不再以企业数量的多少

所、浙大苏州工研院、中国兵器集团 214 所等 70 余家大院

竞争,而是以企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水平的高低取胜,这也

大所。近期在“中国江苏·大院大所合作对接会”系列活动中,

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生存的必然法则。以台湾新竹园区为例,

[5]

高新区又将 6 个合作项目收入囊中 ,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

正是因为 1993 年台湾“行政院经建会”通过了“国科会”

正在为区域发挥创新活力,进一步积攒动能,也为区域经济

呈报的《新竹科学城发展计划》,引导有关学校及科研单位

加速新技术的迭代、新企业的诞生和新产业的兴起蓄势发力。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进行重点突破,加速科技成 果产业化,才会成为 “复制”硅谷的成功案例,成为亚洲乃

3.3 区域协同发展创新角度——高新联盟,研究性联盟

至世界的“学习走廊”。

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以下简称高新区 )

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数高新区按照国家确立的产业方向

是近些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产物,作为

和政策导向,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确立了高新区的

我国高新技术及人才聚集的重要平台,两者对社会经济的发

主导发展产业,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接下来,各省发

展发挥的作用接近。两者在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方面都有正向

展较好的园区应当发挥现有创新优势并积极与其他高新区合

促进作用;但由于管理体制和发展目标的不同,两者在服务

作发展。例如:上海张江高新区具有人才技术力量较强管理

[3]

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及优势存在差异 。大学科技园科技人才

优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通讯设备研发制造等特色产

集中,位于许多研究领域的领先位置;高新区多具有政府指

业在全国优势明显,研发外包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

导背景,拥有融资渠道、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等优势(见表 6)。

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江苏可以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各个园区进

若建立两者协同创新平台以有效整合资源,则对提高科 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行对接,支持有实力设立分区(分园),以更好营造健康发 展空间、增进配套服务联系、共享跨区经济发展收益,加强 与张江高新区等园区的技术研发机构和技术型企业的合作,

4. “长三角区域”沿线国家级高技术园区发展趋势 截止到 2018 年初,全国国家高新区的总数已经达到了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共建园区转化,以及集中、集群、集约 化发展。浙江可以发挥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发展等先发优势,

156 家,其中泛长三角沿线国家高新区占其中的 32 家。从近

主动参与、有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整体规划建设,使其成为

年来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上海张江

浙江转型升级的大空间。加强杭州全国电子商务中心与区域

示范区、杭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可视同国家高新区)

性金融中心等的总部服务能力。以杭州高新区为主平台,加

的综合发展能力均居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截止到 2018 年初,

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总部商务经济培育,增强对长江

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总数已经达到了 115 家,其中长三角沿

经济带企业总部、行业协会(商会)等集聚的吸引力,逐步

线大学科技园共有 35 家

[1]

。全国范围内来看,清华大学科

形成“总部—制造”新格局。安徽部分建议:从目前来看,

技园仰赖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等强势企业带动,在大学生创

安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存在协同性不足和协同领域

业企业方面的带动作用全国第一,而浙江大学科技园的大学

不足等问题。对地区高校来说,应该实现由分散到集聚的转

生综合创业能力则居长三角区域前列。

变,有效利用整合资源实现协同创新,打破部门之间、学校间、

近年来,国家面临产业转型,高新区责无旁贷要担当起

政企间的制度壁垒。首先,在研究性大学各部门间应该加强

带动全市开发区进行产业再开发、产业升级转型等责任。为

合作,提升相关学科的组合能力和融合度,以解决实际需求

了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无论是高新区,抑或大学科技园,还

为导向,适当共享研究设备、信息资源等,协力攻克较难的

是具备研发能力的工业园,都必须通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

课题。同时,在信息时代,可以与媒体协同,推销研究成果。

力,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

研究性大学应该建立自身成果传播平台,拓宽成果发布渠道;

高新技术产业群。

在实际服务中需要灵活运用,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咨 询模式。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前提便是要加强同政府和企业之

4.1 产业转型,发挥现有创新优势

间的有效沟通,建立有效协同机制。在具体的互动方式上可

83


学研 RESEARCH

以通过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主动邀请政府及企业人员,听

的科研水平。发达国家科技园区由于高技术的研发需要清洁

取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加强在人才方向上的流动,形成有效

的办公与研究环境,尤其注重绿化环境,许多都设在低密度、

“旋转门”机制。同时在平台发布上,相互之间沟通需求和

绿树成荫,类似于校园的郊区环境中,如光州技术城的绿地

服务信息,打通信息渠道,改变信息不对等的现状。从而根

率达到了 40% 左右,绿地比重相当高。

据有效需求信息提供相应的服务。

我国高新区虽然属于产学研结合的综合体,着重于科技 产品的研试生产,但大部分高新区自主研发能力较差,主要

4.2 区域协同作用增强、创新氛围构建

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用地上研发用

此 外, 要 注 重 区 域 创 新 网 络 的 架 构、 区 域 创 新 氛 围

地、绿地比重非常低,公共设施、高等教育机构匮乏,一些

(milieux of innovation)的培育,以此来加强区域间协同

国家级高新区内部虽然规划一定大学教育用地,但实际上教

作用,提高整体竞争力。创新氛围意指那种能够持续创造协

育机构与开发区的合作并不多,所谓智力密集区也只是低年

同作用的条件,并用之于生产过程的社会的、行政的、组织

级学生的集聚为主,并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也没有形成类

[4]

的、经济的和地域的结构 。正是这种协同作用的能力,既

似美国硅谷那种以大学科技人员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局面。

有利于作为环境一部分的生产单位,又利于作为整体的环境。 长三角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以下 4 方面:

教育科研、配套用地比例低也与我国企业类型与整体环 境相关,国内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含量低,年投入 R&D 资金少,

⑴ 创新系统是基于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来比喻创新发展

企业以外向型居多,中小企业居多,生产制造业偏多,少量

的系统过程,它包含了创新主体、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创

企业的研发部门也基本上不设置在开发区内,而结合公司总

新环境的互动、共生和演化关系。系统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

部布置在城市中心,并且研发部门适合布置在交通、信息流

成就网络化、系统化创新的稳定基础,而政策服务则可以成

通快捷,综合环境优越的智力密集区,而我国开发区内生产

为促进各要素之间合理持续互动创新的要素。

加工制造业所营造的环境恰恰与其冲突,可见我国多数高新

⑵ 各要素之间之间的资源流动(信息传递、知识分享、

区不具备适合创新的氛围。

资源供给)是创新产出和成果转化的系统演化前提,创新生

大学城、大学新校区建设与高新区发展存在明显“断裂”

态系统的建设应该注重创新文化引导的创新平台的培育,为

现象,即大学教职工在高新区创业、居住和进行服务性消费

创新产出和成果形成做准备。

比例极低,高校学生在高新区消费和实习、打工比例也不高,

⑶ 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创新交流、结果分享、利益分配)

两者相对封闭。高新区周边高校通常开展本科生的教学,硕

是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保证。应该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

士、博士及具有更高科研能力的人员并不在开发区就学,与

的大众化、便捷性来搭建系统化空间的创新服务平台。注重

企业合作的实验室、研究院多数也设置在主城区内,并非与

打破要素流动的有形和无形的障碍,促进广泛意义上的内外

企业生产产生直接空间关系,高校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

信息交流和传递,保障线上和线下知识交互的自由和顺畅。

用。

⑷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性特点和互动性特征,从不 同层面关注和引导培育产业聚集区,同时提倡开放式创新模 式,提倡信息共享、知识互动、创新交流等理念,有利于对 创新主体的教育和培育,同时激发社会大众的创新潜能和创 新成果的产出转化。

5.2 园区发展建议 ⑴ 环境改善,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 展理念是永恒且唯一正确的课题。 政府尽力使企业或者产业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以提高 创新能力。为此政府应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传统园区内高

5 “长三角区域”沿线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与

消耗、高污染、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发展诸如新能源、新

建议

材料或者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

5.1 园区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开发区在产业升级方面已经进行探索,不少做法产

国际上大部分科学园区属于严格意义上科学综合体,它

生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改善开发区创新创

们与制造业没有地域上的联系,旨在通过协同作用达到高超

业生态系统,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招商引才的政策文件。在当

8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将招商重点转向具有

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因此高技术园区互相之

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在满足其发展需求的同时重塑政企合

间的协同发展、与研究型大学间的创新系统构建是高新区自

作关系,从而达到催生一批创新型企业的目的,如苏州工业

身的品质提升,也是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引领。智能时代城市

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在推进的“扎根计划”。二是着眼

需要高科技产业引领,而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孕育中心——高

长远、培养人才的高校战略,充分发挥产学研的动力优势,

科技园区的管理、治理和运行方式在全球也是较新的命题,

促进开发区与周边高校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出台鼓励高

因此这就需要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创新工业园区结合

校优秀毕业生在园区创业就业的政策。三是探索新的行政体

新时代的发展在体制机制、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作新的大

制改革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需求,以根植于本地的龙头企业

胆探索。唯有不懈开拓、进取和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为中心,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管理机构、空间上的集聚, 形成产业升级的专业化功能片区。 ⑵ 规模调整,环境优化,合理投资,运行模式探讨。 有半数以上的高新区规模过于庞大,现有的技术和管理 水平不能将这些投入全转化为产出,造成了资源浪费。在高 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应避免因追求政绩而盲目投入资源、

参考文献

招商引资。各高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布置与当地

[1] 国搜百科 . 增长极理论 ( 经济学专有名词 ). http://baike.chinaso.

资源条件相吻合的产业,加强协作配套,形成产业链条,

com/wiki/doc-view-237373.html.

有目的性地进行建设。例证:长三角高新区面积多为国际

[2]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统计年鉴 [J].北京:中

2

科技园 3 倍以上,特别是上海高新区达到 4211.7hm ,为大 多数国际科技园面积 8.4 倍以上

[8]

日本筑波科学城科研用地

占 54%,并没有工业生产用地,印度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占 2

地 0.03km , 却进驻 94 家国际科技企业,英国剑桥科技园 2

国统计出版社 ,2018. [3] 刘颖 , 孟阳 , 周宗凯 . 我国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协同发展面临的 问题及对策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7(20):14-15. [4] M·卡斯特尔 . 李鹏飞等 ( 译 ). 世界的高技术园区 [M]. 北京理工

0.52km 集中近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空间并不需要过多

大学出版社 ,1998.

用地,要提高效率,太粗放的规划布置方式反而不利于信息

[5] 施为 . 苏州高新区以科技“内核”构建区域创新“强磁场”[J]. 唯

交流。

实 ( 现代管理 ), 2017(09):16-18.

⑶ 创新网络培育、创新氛围构建。

[6] 陶永宏 , 娄伟伟 , 吴洁 . 泛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运行效率

产 - 学 - 研部分应该增加联系:双赢策略,双方都要获

测度与评价 [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8,18(01):68-

利才能发展下去。从产业集群角度,园区应该增强区域联系,

74+108.

调整结构,注重高新区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政府应积极参与

[7] 王 胜 光 , 朱 常 海 . 中 国 国 家 高 新 区 的 30 年 建 设 与 新 时

到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中去,搭建并维护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代 发 展 —— 纪 念 国 家 高 新 区 建 设 30 周 年 [J]. 中 国 科 学 院 院

设立重点实验室以支持企业创新角度,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

刊 ,2018,33(07):693-706.

的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完善专利申请制度;积极推进高校、

[8] 王兴平 . 开发区与城市的互动整合 [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13.

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努力实现理论向产品的有

[9] 武卓婷 . 协同视域下地方高校智库成果及转化研究 [D]. 淮北师范

[6]

效转化 。加强高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构建长三角国家创

大学 ,2019.

新联盟,将区域众创空间、高新技术和产业集聚平台网络化,

[10] 夏铸九 . 重思教會大學校園文化遺產 .20181027.

促进创新主体在区域不同创新空间之间自由流动,空间联盟

[11] 袁锦富 , 孙中亚 , 梁印龙 . 新时期苏南典型开发区转型发展关键

式、创新方式参与全球创新竞争。

问题与对策 [J]. 规划师 ,2017,33(10):142-147. [12] 张伯伟 , 马骆茹 . 地方政府引导下的区域创新模式研究——以长

6. 结语 高技术园区今后的发展形态和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三角珠三角为例 [J]. 南开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117-130. [13] 赵云鹏 .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对创新的影响分析 [J]. 内江 师范学院学报 ,2018,33(08):88-93.

85


学研 RESEARCH

广 州 市流 动 摊 贩 治理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李 飞

陈一凡 李尚媛 刘馨卉

摘要 广州是国内流动摊贩数量较多,治理较早的城市,其借鉴国外经验

一方面保障市容且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消费活动和经营活

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疏导区治理模式目前已较为成熟。本文系统梳理

动。针对广州实践中的不足,本文结合对流动疏导区的本质认识提

广州摊贩空间治理的过程,总结了不同阶段不同治理措施下所得到

出了弹性规划、合理选址、理性定价等政策建议。

的效果,旨在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流动摊贩管理提出发展建议。研究 发现排斥取缔会产生严重的空间政治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空间权利

关键词

的争夺问题,而在广州引入流动摊贩疏导区模式之后则产生了的正

日常生活 ; 城市建筑学 ; 形态衍进 ; 住区更新

向效应明显高于负面效应,疏导区通过提供合规稳定的经营场所,

1 引言

否有某种创新性的策略更适合解决非正规现象的消极影响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但由于城市

好奇,选取流动摊贩这种较典型的非正规活动来窥探非正规

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

现象背后的问题,并选取国内对摊贩疏导区政策实施较早、

转移,从农业部门进入不在政府管制范围的非正式部门,摊

经验和问题都已漏出端倪的广州为基地。

贩作为非正式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劳动 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为城市非正规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 献。已有研究估计,中国城市摊贩数量占城市就业总数的比 [1]

2 广州的地方特征 开放包容是广州城市形象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广

重约为 5.2%,占城市非正规就业总数的比重为 15.9% 。流

州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造就了其城市多元丰富、开放包容的

动摊贩聚集于人行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学校或医院入口、

社会文化,因此对国际国内各类人群均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农贸市场、火车站前广场、地铁站出入口等各种人流通过与

形成了经济文化活动的聚集,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文化方

[1]

集散的公共空间,成为现代城市中的别样风景 ,因此摊贩

面,广州是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精华与代表,岭南文化

数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城市公共空间。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流动摊贩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同样面临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同时广州十三行

着摊贩的空间治理问题,联合国人居组织甚至将流动摊贩所

作为 600 年前唯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使广州形成了中国

代表的非正规性看做 21 世纪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

最成熟的市民社会和最包容的城市文化。不同于北京、上海

我国,不同城市对流动摊贩的态度不一样,很多城市依旧停

等对亚非拉人以及低端人口的驱逐,广州政府显得更具包容

留在对摊贩采取排斥性政策的阶段,近年来对排斥性政策的

性,不折腾排外,不歧视,二三十万亚非拉人口在广州生活,

批判和反对声音越来越多,部分城市开始探索一种“疏堵结

丰富了广州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国际化程度,也形成了像三

合”的分区域管理政策,如南京的“十二分制”、珠海的“双

元里、环市路等亚非人群高度聚集的地区, (有这么一段歌词:

[2]

限”政策和广州的疏导区政策 ,其中广州的政策最成熟,

“很多黑人的三元里,我住在广州就像住在迈阿密”。不少

实施的规模范围最大,而广州实践也经历由排斥取缔转型为

黑人更情愿将三元里称之为“小非洲”,寓居几十万黑人的

空间疏导的政策转变。因此本文基于对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

广州更是被称做“中国非洲城”)[3],同时也有中大布匹市

应该如何应对城市中的非正规现象,以及除了正规化之外是

场这样的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低端产业高度聚集的地区。所以

8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广州街头的亚非拉裔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图 2:三元里街道景观

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流动摊

是熟食类摊贩在食物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随意排放与

贩,他是否有一些创造性的政策和措施供其他城市借鉴呢?

丢弃,另外部分不文明的消费者随意丢垃圾、大声吃喝制造 噪声,同时有些甚至经营至半夜三四点,这往往对城市环境

3 流动摊贩对城市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

和周边市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三是非固定经营的形式容易

从积极方面来说:一方面流动摊贩提供的价格低廉的商

出现产品质量没保证、卫生安全隐患、缺斤短两问题等社会

品能满足市民低端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正如其出现的原因

问题和不诚信行为 [4];四是在某些人流量大的公建周围摆摊

一样,流动摊贩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缓解快速城市化中过

会堵塞安全出口,造成拥堵甚至踩踏事故,如地铁站出口、

程城市中供过于求的劳动力问题;另外从经济视角来看,流

医院、学校出入口附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与商场等。

动摊贩这种非正式就业形式的存在,促进了经济市场的多样

(3)流动摊贩对正规商业活动的冲击

化,繁荣了城市发展,同时也能使城市具有更多元的活力,

流动摊贩不合法的占用城市公共资源,对其附近以一定

是城市包容性的体现。

的(乃至高昂)租金来取得门面的正规商铺来说并不公平,

从消极方面来说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

他们以占道经营来降低成本的做法,无形中损害了沿街正规

(1)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由于城市中没有非正规活动

商铺的利益 [4],尤其是当他们经营的是同类商品的时候,有

的空间,因此流动摊贩往往占用人行道和车行道,造成交通

时候摊贩的生意可能比正规商铺的更好,站在商业经营的角

拥挤与混乱,他们往往选择人流密集的城市道路进行经营,

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

并且往往还会形成聚集的现象,常常导致人车流的混乱交织、 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流动摊贩也会占用其他如广 场、公园、地铁站口等公共空间进行经营活动,会妨碍空间 本身功能的实现,造成空间秩序的混乱。 (2)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形象和周边市民生活:

4 过程:不同阶段广州摊贩空间治理的措施、内容及效果 广州市对流动摊贩的态度随着内外环境、国家政策和社 会背景不断变化调整,大体上经历了“利用、改造——排斥、 取缔——疏堵结合、分区治理”的转变。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

流动摊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周边市民生活往往是其与

与当时国内对流动摊贩的普遍认可态度一样,广州也采取“利

现代化城市矛盾最大的地方。问题归纳如下:一是摆摊随意

用、改造”的宽容态度,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流动摊贩为典

或见缝插针,随意占道经营,造成局部片区的市容混乱;二

型的非正规经济是正规经济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在城市就业

87


学研 RESEARCH

图 3:1979-1989 年广州经济增长占全省比重变化 图片来源:黄耿志,薛德升 . 1990 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J]. 地理学报 . 2011. 66(08): 1063-1075.

图 5:上下九步行街的监控系统 图片来源:黄耿志,薛德升 . 1990 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J]. 地理学报 . 2011. 66(08): 1063-1075.

图 4:广州 1991-2010 年流动商贩整治情况与相关大事件 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率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正面效应显著,所以 广州城市管理者把它当做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1978 年随着

4.1 排斥取缔阶段的广州摊贩空间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的推行,广州以其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吸引了大量

因为摊贩对公共空间的挪用挑战了既定城市规划所确定

的外来务工者,其中一部分由于文化程度低等原因加入了流

的公共空间使用管制的规则,摊贩与城市管理者的猫鼠游戏

动摊贩的队伍,摊贩数量这时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20 世

从来都不仅仅是城市应如何对待低端的、边缘的社会群体,

纪 80 年代,随着“创卫”、“创文”等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如何看待其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的社会问题,而涉及空间的

活动和城市现代化形象塑造的开展,流动摊贩被视为“六乱”、

社会性,更因为特定的发展背景、国家政策以及各种利益的

“脏乱差”的代表,广州在市容环境中确立了其违法性质,

平衡问题,而上升为一个空间政治问题。由此也认识到空间

并决定采取零容忍的取缔措施进行治理。但这一时期由于管

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其本身的问题,应该跳出空间,从一

理制度与相关配套设施的不健全使摊贩与城管间屡次爆发冲

个更宏大的政策、制度背景下去分析,如若不能正确的理解

[5]

突,暴力执法与抗法等恶性事件在广州频繁上演 。21 世纪

这一点,任何空间层面的策略和措施都是不能接地气的、不

初,一方面响应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一方面想在亚运

能最终落地的。

会时维持其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广州市政府开始重新思考 摊贩治理的思路。并在国外考察与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疏堵 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并开始设置疏导区管理流动摊贩。 下面选取排斥取缔阶段与疏导区治理阶段进行重点分析。

88

4.1.1 背景与溯源(空间冲突发生的根源) 改革开放后,广州的流动摊贩数量迅速增长,上世纪 80 年代,广州面临着被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赶超的潜在危机,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因为在深圳、东莞等城市快速崛起的同时,广州却相对面临

4.1.2 管制模式——政府排斥性的空间政治手段

一系列困境,其内部存在饱和的城市环境、薄弱的资源供给

这一时期的广州对流动摊贩的管制和监控称得上系统全

和粗放的生产经营等结构性问题,80 年代广州的经济增长也

面,除了常见的采取监控、巡逻、惩戒、没收等手段,还有

[6]

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其经济实力在全省范围走向弱化 (图

以下特征:

3)。90 年代开始,广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空间的

(1)全覆盖的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体系。权利去中心化,

再组织、产业结构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突破增

将执法权和管理权从原来的市、区两级下放到小尺度的街道

长瓶颈、摆脱珠三角中心城市衰落的危机,其中为了优化投

社区,根据街道的社区组成划定若干空间管制单元,在全市

资环境吸引外来资本和提高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提出了综合

范围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不断细化的空间

且长期的城市环境改善战略。作为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重

组成模式,便于实现更为精细化和有效的控制,使空间内的

要组成部分,政府在 1990 年开始实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简

乱摆卖等行为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或惩戒 [6]。

称创卫)政策,1992 年制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规划》,并 [6]

(2)日常化的监视和巡查。根据以上的空间单元划定,

将“创卫”确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部分 。这时

各街道城管队伍派遣巡视人员负责巡查具体道路或街区,形

的创卫在“城市空间形象转变与现代化市容塑造”的政治目

成巡视人员与空间单元相互匹配的网络化监视,每天巡检时

标下有意地将目光聚焦于干净、卫生、美化的公共空间塑造,

间是 8:00—18:00 达 10 小时,特定时间段重点整治道路甚

公共空间层面的改善仿佛成为了经济政治目标实现的主要工

至延长至 22 点甚至零点。同时,配备巡逻车进行大范围的

具之一。在这种政策背景下,街头摊贩因为与公共空间秩序

巡查和采用监控进行全天候的监视。一旦某地段流动摊贩的

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而被视为非现代性的典型象

乱摆摊行为被发现,负责该地段的巡视员便能即刻接收到来

征,被作为“六乱”和“脏、乱、差”的代表遭到零容忍的

自监控中心的任务委派,于是立即前往处理 [6]。这些巡视者

禁止与清除。

和监控设备组成的监视系统使流动摊贩随时处于一种可以被

1986 年,广州第一次颁布市容环境中规定,由于摊贩乱

称为“权利之眼”的目力范围之内而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

摆乱卖行为影响市容而确定了其违法性质,并在后来的两次

举妄动。该系统目前由 380 个摄像头、250 辆巡检车和 9 辆

[6]

修订中都对摊贩加强了管制力度 。不仅如此,当时“创卫”

移动监控车构成,必要时可调用遍布市区的监控系统,形成

相关政策与管理条例中“严禁乱摆卖”、“禁止占道经营”

更大更密的监视网络。

等规定多次出现。事实上摊贩已经成为“创卫”和“城市现 代化形象”的主流空间实践中主要的防御和排斥的对象之一。 如图可知,广州政府对流动摊贩的整治力度随时间的推

(3)突击式和联合的执法机制。由区直属分局联合公安、 工商等部门对一些“乱摆卖”现象较严重的地段进行专项治 理,来补充日常执法效力的不足 [6]。此种执法方式使流动摊

移越来越严格,同时,跟当时的城市大事件是联系在一起的、

贩活动的任意空间都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惩罚空间”,

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一定程度上政府对摊贩的态度不再简单

这种“无法确知”的威胁,强化了惩罚力度和范围,让原本

的是为了消除摊贩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种空间规训,也许也

就很不安定的流动摊贩的生存更加动荡和困难。如宝华路就

可以说是城市事件背后的社会政治活动。

经常遭遇突击整治因为其一直是“乱摆卖”现象较严重的地

小结:

方,从一组数据中可以窥见其严格程度:2008 年 1-5 月,

这一时期对摊贩的排斥与零容忍发生在政府为了解决自

荔湾城管投入了 5550 人次执法力量在宝华路及周边地区的

身潜在的发展危机,而采取打造城市形象、吸引全球资本、

治理中,实现 42 人次警力联合执法,出动执勤车辆 600 余

空间重构等方面的措施的背景下,这些措施也是改革开放

车次,整改乱摆卖 25512 宗 [6]。

后中国城市政治经济转变下广州城市发展新的战略目标和

(4)直接改造特定的空间单元。包括划定界线、置换

追求。而当流动摊贩这一低端群体的存在妨碍其目标的实现

功能、隔离空间等手段,实现对流动摊贩生存空间的挤压

时,毫无疑问,政府将采取措施压制摊贩,施行驱逐、转移、

和占领。如多宝街在摊贩集中的道路两侧设置铁栏杆分隔人

取缔的空间策略来“净化”城市公共空间,以牺牲在城市发

和车,中间留有约 5m 的路面专供车道使用,两侧则留下约

展中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为代价来塑造美好的城市形

1m 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使摊贩无法对中间的道路空间进

象。

行侵占 [6]。

89


学研 RESEARCH

4.1.3 摊贩与城管的猫鼠游戏(能动性对抗产生的对立性)

下适当的暂时妥协。大多数摊贩会在遇到城管检查时,根据

面对政府自上而下强硬政策的打压控制以及全景敞视般

检查的严格程度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撤离,如果检查很正式

的严密监控,摊贩的力量显得略微薄弱,但只也并不妨碍他

严格,他们会迅速撤离,如果检查相对松散,他们会假装要

们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求为目的反抗。这种被排斥群体的自

撤离,仔细观察情况做好准备。一般的程序是撤离、观望、

发能动的自下而上的抵制力量与政府从精英视角采取的自上

隐藏、返回或转移阵地。因为城管检查时如果不能及时撤离,

而下的政策形成强烈的对立,这种对立最终会投射到空间上,

可能遭受被扣押货物等的经济损失,这激发了他们的生存智

成为一种空间的政治过程,表现为权利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

慧和洞察力,平时他们会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寻找撤离、转

的博弈。

移或返回等行动的准确时机,总结城管巡查的时间和空间规 律,发现安全的、有利的场所隐蔽自己或为己所用,因此大

4.1.3.1 摊贩的社会属性 我国流动摊贩社会空间形成的背景从宏观层面来看,它

部分摊贩每天会多次转变售卖地点以躲避城管检查,可能这 也是流动摊贩之所以“流动”的原因之一:被动流动。 (3)抗争的特殊形式:被动的分工合作:有共同的敌

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所产生系列问题的一个代表,快速的 社会经济转型下落后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发展滞后,贫富差距、

人和处于同样境遇的人们往往更容易产生合作,在面对政府

城乡差距拉大,农民工劳动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等都促进

的日常整治和管控中,摊贩之间也会形成一种互助的机制。

了流动摊贩的增长。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之后,在广州、北京、

在一些地方,摊贩会由地缘关系等原因而常常聚集于同一空

上海、重庆等大城市,与流动摊贩相关的空间矛盾与冲突愈

间,互相认识产生合作意愿且逐渐形成一种非正式的劳动分

演愈烈。从摊贩的社会构成来看,他们多为进城务工农民、

工,部分摊贩负责吆喝贩卖,部分专门负责“查看敌情”观

下岗工人、失业或无业人员,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他们摆摊

察城管动静并随时准备通知同伴撤离,有些甚至配有对讲机

的理由也以维持生计、摆脱贫困、追求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

等设备。

构成(这里的自由是满足生存的自由而非中产和精英人士的

2、激烈的抗争形式:个体暴力与集体抵抗

崇尚自由)。工作时间的固定、工厂制的严格约束、工作强

在摊贩与城管的斗争中也不总是如上面所述那般温和,

度与工资水平的反差、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兼顾家庭的需

有些摊贩因为无法忍受政府全面的监控、被彻底驱逐和城管

求等因素使他们用从事摊贩这样的自我雇佣的就业方式来取

的强硬且暴力执法等会采取激烈的手段来抵抗执法,以个体

代原来的工作内容。

暴力的手段来回击城管的暴力执法。而当政府实在过激的空 间管制和驱逐普遍引起摊贩的不满时便会爆发集体的抵抗行

4.1.3.2 摊贩对空间使用权的争夺策略

为,产生暴力冲突。这些个人或集体的极端的抵抗一方面可

1、温和的抗争——与城管打游击

能会使摊贩群体遭遇“被污名化”而受到更严格的空间管制,

(1)抗争的有利条件——流动与灵活:这主要体现在

另一方面类似事件数量与空间维度的积累会逐渐引起公众的

摊贩使用设施的灵活性,他们会根据贩卖商品类型的差异来

关注和舆论的同情,从而给政府施压,可能使其对政策进行

使用不同的运输和贩卖设备,如四轮小推车、四轮铁架子、

调整。如 2006 年 12 月,广州城市管理部门为缓解与流动摊

人力三轮车、方便开合的木架、简单的毯子、手提篮子等,

贩日渐激烈紧张的关系,召集基层管理者、正规商业经营者、

设备灵活性就赋予了他们活动的流动性,由身体和设备以及

摊贩、市民等多元利益相关者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无证摊贩

其附近一定的空间距离形成了一个小尺度的非固定、可移动

与城市管理”的群众座谈会,试图通过面对面平等的对话与

空间,这也就是他们所要争取的生存空间。

开放的会谈来达成关于如何缓和冲突与矛盾的共识 [6]。虽然

(2)抗争的主要态度——伺机而动、不正面抵抗:由 于摊贩流动性和灵活性强的“优势”,他们的日常就是在采

在当时实际管制并没有放松,但也为后来的政策调整做了铺 垫。

取迂回战术与城管打游击。他们不正面挑战城管“权威”,

小结:

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反抗加诸于他们身上的监视和管

1990 年代以来,广州对流动摊贩这一社会现象或群体的

控,通常会适时的把握时机伺机而动,并在于己不利的情况

90

空间排斥源于其不符合吸引外资、维护经济增长和塑造美好、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公共空间政治

始先在部分行政区试点“流动商贩疏导区”。从相关国际经

手段。因此广州采取了严格的空间规训方式来驱逐和取缔摊

验看,政府划定特定区域安置摊贩虽然正规化了摊贩的存在,

贩群体,表现为以全覆盖的监控体系作为“权利之眼”的和

但也造成经营成本增多、破坏原有的社会关系、摊贩自治能

城管手中的棍棒作为“权利之器”,以政府的权利来对抗底

力减弱等负面影响,导致摊贩重返街头的“再非正规化”现

层边缘的社会群体。同时做为被排斥的底层社会群体,流动

象出现 [2]。广州的实践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 ? 其原因是什么 ?

摊贩也以自己的方式采取多样的抗争策略来反规训,形成与 之对立的空间。尽管摊贩的抵制措施在当时完全不足以颠覆

4.2.2 摊贩疏导区模式的基本情况

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大的政治力量,但至少自发的对城市空间

2009 年后,广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关于流动摊贩治理

管制中一些不太合理的层面进行了阻碍和挑战,为自身争取

的政策,2010 年出台的《广州市流动商贩管理暂行办法》规

到一定的权益,使社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并开始关注、讨论

定了商贩的经营空间、经营种类等,确定了分区管理的治理

[6]

和再审视城市管理政策和城市空间权利分配的合理性 。一

方式。同时也出台了相关通告对禁止摆放的区域进行规范,

味的沉默只会默许其合理性,持续的抗争终将带来改变,或

确定了禁止流动摊贩进入的 145 条主要道路、56 个重点地区

许将会是空间的重构。

和 49 个亚运比赛场馆周边场所 [8][9]。同时选取城市中一些有 条件的地区如闲置的公共空间作为准许摊贩摆卖的疏导区。

4.2 广州流动摊贩疏导区模式与效应

根据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网站数据,截至 2015 年 3 月, 广州共建有 147 个流动摊贩疏导区 [1],提供了 10760 个摊位。

4.2.1 模式转变的社会背景 从图 4 可以看出从 1990 年代以来广州对摊贩的整治力

但同时调研数据也显示这时广州流动商贩数量已达 40 多万

度整体上逐渐增大,整治力度也与关系着国家形象展示的大

人,而有关数据显示疏导区仅安置了 13 万多人,还有一半

事件。这说明了上一阶段政府排斥性的公共空间政治取得的

以上的摊贩依旧无法 “转正”,未来应对数量巨大的流动摊

压倒性的胜利,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变化,

贩和城市非正规现象,城市应该如何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一方面得益于摊贩群体自身能动性的持续抗争,一方面也 有国家政策和广州社会环境变化的因素。广州摊贩治理模式

(2016 年后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网站不再公布流动商贩疏 导区数据。)

以 2010 年广州亚运会为转折点,亚运会举办在即,政府一 方面想要向国际社会展现繁荣有序的现代化都市形象,因此 在 2007 年迎国家卫生城市考核与“迎亚运”环境改善工程时,

4.2.3 疏导区的确立与管制 设立疏导区需要考虑用地、建设与管理三个方面。首先

对摊贩的管制力度达到最大,同时政府又不希望因取缔流动

街道办根据地区的需求和现状特点提出选址方案,再根据所

摊贩引发冲突和暴力事件对广州开放包容的友好形象产生不

选土地的权属关系去与产权持有方谈判。如果土地权属为公

[1]

良影响 。同时当时绝对的取缔政策已面临多重问题:一是

共部门,便能无偿使用;如果属于私人物业公司等,则需与

有限的城管执法力量根本不足以应对近 30 万走街串巷的摊

其签订出租合同 [2]。然后街道办负责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

贩 [1],后者流动和灵活的特性极大地增大了城管执法难度,

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次征集周边居民、商户等利益相关人的意

二是面对数量巨大的依托摆摊勉强维持生计的底层群体,完

见,如果多数人同意,则可将方案报上级城市管理部门审批。

全的排斥和否定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当

其次原则上疏导区的建设资金按 1 ∶ 1 ∶ 1 比例由市、区、

时报道的一些暴力冲突等悲剧现象足以证明这不符合 21 世

街道共同承担,但吸引社会资金也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如若

纪初广州政府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因

土地权属为物业公司,可由物业公司出资建设,并由其负责

此广州政府在适当放宽摊贩空间管制的同时又开始寻找另外

疏导区的经营、管理。最后疏导区管理一般由街道办下设专

的对策,甚至还组织干部出访国外考察,结果是:学习部分

门办公室负责,如果土地属于村社或物业公司,也可由后者

国外城市如新加坡的经验,采用“疏堵结合”的分区空间治

负责 [2]。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疏导区能发挥街道等基层政府

理方式,即在城市重点区域依旧采取排斥性的“堵”,在适

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在初期对多方利益进行了一定的协调,

[7]

当的区域通过建设疏导区进行包容性的“疏” ,2010 年开

能够对地区闲置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91


学研 RESEARCH

政府对疏导区的管制分经营类型和经营时间管制两大部

条件,降低了风吹日晒等天气因素的对摊贩的生理和生意的

分。疏导区向公众开放,个人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提出

负面影响 [12],使其不那么奔走劳累。尤其是对女性比较友好,

申请。但疏导区内档口禁止经营餐饮类产品,允许的产品主

能方便他们照顾家庭和孩子。

要为日用百货,其次为果蔬、服饰和食品,以及工艺古玩品、

(3)疏导区经营活动规范化,便于城管管理

[5]

文化用品等 。疏导区的经营时间限定同样严格,全天候疏

疏导区的经营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每个摊位根据其申请

导区开放时间从 7:00 至 20:00,非 全天候疏导区仅能在一

安排了固定的位置,在时空间的双重约束下,摊贩的经营活

[2]

天的某时间段开放,或者限定在特定日子(如节假日) 。

动更为集中,提高了城管巡视监督的效率。疏导区周边因摊 贩占道经营、与正规商家不平等竞争引发的冲突事件也减少

4.2.4 广州摊贩疏导区的正负效应

了,城市治安得到显著改善,城管的工作也更加容易开展。 (4)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有序的购物环境 [9]

疏导区政策治理的影响和结果应该从物理空间环境的变 化以及摊贩的态度与市民的看法等多种主体的意见来综合评

摊贩的大量存在与低端消费需求息息相关,疏导区的建

价。现实证明,疏导区的设置使市容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占

立不仅使摊贩具有低廉的价格优势,同时多种商品类型能够

道经营现象减少,一些地区的交通拥堵、人行道过街难等现

有效集聚于同一个地方并能有序且规整的放置,俨然一个“低

象得到极大的改观。而从流动摊贩的态度来看:根据黄耿志

端商品超市”,而周边的治安环境也在疏导区建立之后得到

等人对 200 位摊贩的调研结果, 64% 的摊贩对疏导区持否

改善,这样便利有序的购物环境能够更广泛的吸引消费者,

定态度, 19% 的摊贩表示怀疑,只有 17% 表示欢迎

[10]

。持

否定态度者多为年轻人,他们或畏惧竞争或担心生意难做或

摊贩留在疏导区的意愿又因消费者的增加而得到加强 [9]。 4.2.4.2 疏导区的负效应及原因 (1)疏导区冷热度不均衡,区位限制决定疏导区吸引

不想被固定等,认为限定在疏导区内经营绝对没有流动售卖 好。持肯定态度者年龄较大,他们对稳定的经营场所期望较 大,不想过整天担惊受怕和被城管驱赶的生活

[10]

力 因为疏导区的地段存在差异性,所以疏导区必然会存在

而对市民来说:疏导区政策实行后,市民反响良好,群

“冷热不均”的情况,区位较好的疏导区人流密集,档口供

众投诉案件显著变少。根据调查,中心城区市民对疏导区支

不应求,而位置较偏的疏导区则异常冷清,商贩不愿意入驻

[7][11]

持率由建设前的 59% 上升到规范后的 80%

或入驻之后短时间内就回归街巷、继续与城管争夺空间。 疏导区的区位涉及到流动摊贩最为关注的收益问题,地

4.2.4.1 疏导区的正效应 (1)提供一个相对合规和稳定的经营场所,提升摊贩 的归属感和安定感。 疏导区的建立改变了原来摊贩由于其非正规属性而受到

段好的疏导区能保持摊贩的经营优势,流动摊贩的摆摊位置 选择一般以最大限度接近消费者为原则,因而一般人流密集 处是最好的区位。而很多疏导区的选址原则为“不影响市容 市貌、附近商户和周边社区日常生活”[2],大部分流量大的

城管、居民、正规商家等政府和社会群体的歧视、排斥与干

重点区域往往是“禁摆区”,所以会同时存在着“疏导区闲置”

扰的现象。城管的监视和检查、商户和居民以非法竞争影响

和“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此外疏导区的选址不仅要考虑

生意和生活环境等理由的投诉使他们一直处于一种“颠沛流

摊贩的利益,还要兼顾周围居民的权益。周边居民一方面支

离”的、随时可能受经济损失的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与之相对,

持疏导区政策,一方面又由于“邻避效应”不愿意疏导区建

疏导区给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和稳定的经营场所,使其暂时

立在自家附近。同时区位限制也会造成摊贩对疏导区政策本

脱离了被驱赶的状态,其内心上空间归属感和安定感更强。

身的失望,在一些摊贩看来那些区位好、人气高疏导区档口

(2)改善了城市市容环境与摊贩经营环境

会被有权势或有钱的人垄断,其他摊贩根本无法入驻 [13],这

进入疏导区的摊贩由“走鬼”的身份“转正”,其经营

背离了政府宣传中的疏导区的福利性质,而沦为权利和金钱

空间得到了规范化的安排,不再游穿于各大街小巷,改善了

的游戏,因此选址是疏导区政策面临诸多困境之一。

城市整体的空间秩序和市容环境。相较于以往的露天经营,

(2)租金商业化增加经营成本,降低摊贩低成本优势

疏导区提供能够遮风避雨的良好经营环境和干净整洁的卫生

疏导区建立之初,城管部门声称疏导区的性质是福利设

9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施,在入驻人群选择上会优先考虑弱势群体,摊位优先分配 给仅靠摆摊来维持生计的摊贩,入场费不算做“租金”而是 [4]

“场地的清洁费和管理费” 。但由于初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销量,所以这必然会导致摊贩收入下降。 (5)进入权不平等降低公众对政策的信任 与其他城市福利政策相同,广州疏导区的准入权也与户

导致后来诸多乱象出现,一是尤其区位条件、土地产权、管

籍制度挂钩。虽然政府文件上说任何个体均可自由申请,但

理权限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的疏导区租金差异大,从二三十

政策却偏向具有广州户籍的弱势群体。这种差异化的对待反

到上百上千元不等;二是区位好的疏导区摊位数量少,需求

映出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因为数量上看显然摊贩中

多,僧多粥少而导致摊贩转让、炒卖档口的现象,变相抬高

外来人口更多 [15],且外来人口生存压力显然比本地人口更大,

了准入门槛,反倒使一些摊贩铤而走险在这些疏导区附近摆

但本地人口却拥有摊位的优先使用权。此规定无异于上海的

摊,这不仅破坏了空间秩序、违背了疏导区建立的目的,而

非正规就业政策——成立非正规就业组织来为下岗职工或失

且反过来又使已经入驻的摊贩心理不平衡、感觉不公平;三

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但仅具有上海户籍的职工可享有政策优

是对服务于城市低端需求的摊贩来说,过高的租金会增加其

惠,政府甚至要求非正规就业组织辞退外地职工来为本地劳

经营成本使其丧失低成本的优势,摊贩们自然不愿意进入疏

动力腾出就业岗位,这种明显的排外政策会导致对外来人口

导区。

生存空间挤压 [2]。因此广州的这种作法也会形成本地摊贩对

(3)临时性的疏导区不能保障摊贩空间使用权和经营

外地摊贩的空间挤压,形成“疏导区外以外来摊贩为主、疏 导区内以本地摊贩为主”的二元空间格局 [12],不仅使管理摊

权 前面说到疏导区确立中的用地问题,由于疏导区用地均

贩面临新的困境,也与广州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形成反差。

为临时用地,其土地使用权并不是流动摊贩所有,疏导区只 是临时使用闲置的公共空间,一旦这些空间需要用于满足其

疏导区的建立,为部分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固定的经营场

他更“主流”的群体的需求,流动摊贩这种没有话语权的“边

地,反映了广州对摊贩的管制方式从强硬的驱逐和取缔转向

缘”群体就会失去疏导区的使用权而再次重返街头所以本质

更加柔和与包容的转移安置 [2]。但这种模式仍处于试验阶段,

上,他们并没有有保障的空间使用权和经营权,依旧处于不

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为了提升城市中心形象,将摊贩异地转

稳定的、不持久的状态,在政府、商户和居民等利益主体组

移到城市边缘或位置相当偏僻的疏导区,但社会经济优势的

成的权利关系中,摊贩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相关规划有

丧失使他们不得不冒险重返街头,催生了新的抵抗行为和空

调整,土地用途随时面临更改。广州荔湾源溪社区流动摊贩

间冲突。我们必须肯定疏导区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

疏导区 2015 年因政府计划将其原来的被疏导区利用的废弃

其是成功的疏导区(天河区牛利岗疏导区、海珠区沥滘村疏

铁路空间改造城社区公共空间而遭拆除就是一个实例,周边

导区等)对省内、国内其他城市流动摊贩的空间治理能起到

社区的需求终究是大于流动摊贩,摊贩再次成为了被牺牲的

借鉴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总结分析很多疏导区失败的原

[9]

对象 。

因。2015 年以来,广州诸多疏导区因经营不善面临拆除危机,

(4)空间位置固定降低摊贩销量

原因在于疏导区占用公共空间,涉及管理者、居民、消费者

流动摊贩流动和灵活的特性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的靠近

和摊贩等多元主体和多方利益的博弈。由于多方难以达成利

市场和变换区位,寻找和靠近对其所售商品有需求的特定消

益共识和协调机制,疏导区政策面临新的困境 [9]。首先要认

费者从而提升销量,尤其是烤红薯、爆米花、饰品和玩具等

识到非正式部门导致的空间冲突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缺乏城市

[1]

非日用品,不适合长期在市场规模有限的固定位置贩卖 。

空间的使用权,解决方式在于提供具有稳定使用权的空间 [12],

疏导区固定的经营场所压缩了摊贩的市场规模,他们不能再

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该空间能否满足非正规部门自身的特

通过流动来提高商品销量。因此为了保证销量,疏导区的部

性、运作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广州疏导区的事实证明:

分摊贩会根据市场条件在正规与非正规之间变换,有时在疏

反规律而行之是费力不讨好的资源浪费,即不能满足摊贩需

[2]

导区内,有时继续“流动” 。同时疏导区有经营产品种类

求的疏导区会抹杀摊贩原本具有的优势条件,使其经济状况

的限制,如果该疏导区周边缺乏市场,且位置的固定也加剧

比之前更差而选择回归“非正规化经营”,因此政府和规划

了同类产品摊贩间的竞争,他们又无法通过转变位置来提高

者在制定政策和规划方案中必须要根据政策对象的个性特征

93


学研 RESEARCH

充分考虑其实际需求,不能简单的套用用于正规经济管制的

和控制忽视了底层边缘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空间的权利,

规范。不论什么政策,只有使政策对象的境况比之前更好才

这种依托于政府权利的结构性控制表现为对公共空间的规

能得到其认可和采纳。

训,从其“全景敞视主义”式空间规训策略可以看出政府的 权利转化为空间的权利从而形成全景敞视的权利空间给流动

5 广州摊贩疏导区政策借鉴的国外专业想法或经验

摊贩造成一种随时处于被惩罚和规训的危险中的强大威慑,

广州政府在实行疏导区政策之前曾出国考察学习一些城

这种权利的空间表现为作为“权利之眼”的全城多空间尺度

市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加坡。1960 年代的新加坡,

的监控系统和巡视网络。但数量巨大的摊贩群体也能动的为

整座城市也是流动小商贩遍布街头。后来新加坡政府制定整

争夺空间使用权进行对抗,因此在空间的规训和反规训之间

治策略,政府出资建设集中的小贩中心,把小贩迁移进小贩

形成了对立的空间。这种空间规训并没有随着摊贩空间治理

中心内,由政府统一管理流动摊贩。广州在疏导区政策中也

政策的转变而消失,因为非正规空间问题反映的是既定的空

曾建立 “流动摊贩管理中心”对摊贩和各疏导区进行统一管

间管制与使用机制和现实空间的使用之间的冲突,可看做空

理。另外新加坡的政策体系中也会每年对小贩中心内所有摊

间的再现与再现的空间的矛盾在实践中的体现 [1],因此后来

贩的清洁程度、食品卫生条件等进行评估,分为优、良、中、

的允许摆卖区的空间划定其本质依旧是空间的规训,只不过

差四个等级,颁发“清洁与食物卫生优越表现”奖给获“优”

手段更柔化和温和,也部分体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

等级者,而获得“中”、“差”等级的业主,将成为下一年

合。总体上政府所认为的摊贩空间的“错位”是基于其流动

度卫生检查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不同的违法行为采取罚款、

性使其容易处于不可见的状态而脱离控制,不符合其增强社

记分、暂时吊证、永久吊证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罚

[16][17]

。新加

会可见性和可控性的统治和管理的内在要求。

坡不仅对流动摊贩的存在采取包容态度,还将其纳入城市规 划体系中,通过行政力量使所有摊贩不仅能获得经营许可而

7 基于问题分析和经验总结的建议

且能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小贩中心中摆摊,既能为广大市民营

由于疏导区通过将流动摊贩限制在划定的空间来对其进

造便利的购物环境,又能保障食品安全与市容市貌。笔者认

行正规化改造本质上是一种空间规训,不合理的选址、差异

为由于两国国情的不同,新加坡的有些经验在短期内在广州

化的租金等抑制或扼杀了摊贩原有的灵活性、低成本等生存

没有实现的条件,广州的流动摊贩数量众多,而存量时期土

优势,弱化了其维持生计的能力。从广州的实践中得到的启

地空间资源紧缺,暂时并没有那么多空间来安置所有的摊贩,

示是正规化不是盲目的一刀切,而应根据非正规经济自身特

但应该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长远的目标在城市规划体系

点和运作规律来开展,治理流动摊贩需要总结当前疏导政策

中进行分期规划,以循序渐进的实现。而且可能广州只是学

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与摊贩自身特性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合

到了建立摊贩管理中心这一表面,而没有掌握管理中心在实

适的管制”应尽可能的尊重和契合被正规化对象的特点与需

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各种制度和政策方面的经验,

求。因此,对于疏导区目前的困境,笔者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同时也没有思考某些经验政策在差异化背景下如何调整以使

1、适当放松空间的限制,使摊贩能在不打破正常秩序 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由移动,如在街区或

其能“入乡随俗”。

社区尺度,准许摊贩在规定的时间根据人流量变化改变贩卖 6 一点浅显理论对话

地点。同时也可借鉴南京“十二分制”的做法,每个摊贩总

列斐弗尔的空间的认识论把空间分为为两种不同却又相 互作用的形式:一是空间的再现——政府和精英自上而下支 配和控制的空间,二是再现的空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使用 的和生活其中的空间

[18]

,这种区分强调了空间被政府及精英

阶层管制和控制与被社会中个体和群体实际使用之间的重要 [6]

分 12 分,对违规行为进行扣分,若扣完 12 分则没收摆摊执 照 [1],具体操作类似驾使人计分管理系统。 2、就地设置疏导区或者尽最大可能的循序渐进的选址 在合适的区位,满足摊贩接近市场的需求;在用地选择上, 也要给摊贩提供更稳定的空间使用权和经营权。

差别 。正由于这种差别在流动摊贩的公共空间政治中,政

3、合理确定疏导区摊位的租金,使其在几乎大部分摊

府基于其经济积累和城市形象塑造的目的的自上而下的管制

贩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保持摊贩的低成本优势,避免以完

9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全的市场化方式确定所有疏导区的租金。对于区位条件好的

参考文献

档口,可以用定期进行抽签或摇号的方法让摊贩可以轮番经

[1] 黄耿志,薛德升,徐孔丹 , 等 . 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公共空间治

营,或者将不同档口按照区位优劣分等级收费,但部分疏导

理——对城市流动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后现代反思 [J]. 国际城市规

区应该给一些非常困难的摊贩一定的优惠,保障摊贩的合法

划 . 2019. 34(02): 47-55

权益。在入驻门槛上也应消除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差异,使空

[2] 黄耿志,薛德升 .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 : 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

间的使用更公平。

模式与效应 [J]. 城市发展研究 . 2015. 22(03): 51-57.

4、每个疏导区经营的商品类型在考虑与正规商铺公平

[3]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039426594031779&wf

竞争和不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前提下,不对商品类型做过

r=spider&for=pc

多的限制,尽量交给市场调节,形成规模化、多样化商品的

[4] 郝辰杰 . 非正规视野下大城市早间商摊问题及规划策略 [D]. 东南

集聚。

大学 , 2015.

5、除了发挥城市管理的作用,完善摊贩的空间治理,

[5] 李小军 , 林洁芳 , 杨芳 , et al. 广州流动摊贩治理的进展、挑战

还可以倡导政府、社会团体、摊贩、商家、市民等多方主体

及完善 [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22(4):13-20.

的合作来推动摊贩的治理以及鼓励摊贩群体建立自治组织或

[6] 黄耿志,薛德升 . 1990 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J].

联盟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尽管这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一方

地理学报 . 2011. 66(08): 1063-1075.

面我国这种自组织维权的意识相对于西方较为薄弱,一方面

[7] 王霞 , 吕跃 . 善治视角下广州摊贩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广东

摊贩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13(4):66-71. [8] http://www.sohu.com/a/299317483_120051787 [9] 范诗彤,李立勋,符天蓝 . 流动摊贩疏导区的实践效应和挑战—— 以广州市荔湾区源溪社区疏导区为例 [J]. 热带地理 . 2019. 39(01): 81-90.. [10] 黄耿志,薛德升,金利霞 . 城市流动摊贩的微区位选择机制—— 基于广州市 200 个摊贩访谈的实证研究 [J]. 人文地理 . 2016. 31(01): 57-64. [11] https://www.sohu.com/a/33577924_237443 [12] 黄耿志,李天娇,薛德升 . 包容还是新的排斥 ?——城市流动摊 贩空间引导效应与规划研究 [J]. 规划师 . 2012. 28(08): 78-83. [13] http://news.southcn.com/dishi/content/2014-07/28/ content_105334964.htm?COLLCC=2400385059&COLLCC=3997 295497&COLLCC=2400385059&COLLCC=3997295497& [14] 黄耿志,徐孔丹,薛德升 . 广州摊贩空间疏导模式及其成功效应 的影响因素——基于沥滘村疏导区的实证研究 [J]. 人文地理 . 2013. 28(06): 74-79. [15] 胡项连 . 广州市流动商贩综合治理研究报告 [J]. 广州公共管理评 论 . 2015. (00): 267-284. [1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468582738906377& wfr=spider&for=pc [17] 邓雪萍 . 流动摊贩合法化路径探析 [J]. 企业导报 , 2011(1):4647. [18]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WileyBlackwell, 1991: 38-39; 381-385.

95


学研 RESEARCH

建 构 多译 的 地 平 线 — —浅析斯维勒 . 费恩的两个 建 筑 实 例

续爽

刘菡畅 袁媛 周彦玢

摘要 “人因循何法立于天地之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聚焦挪威建筑 师斯维勒·费恩回应此问题的设计方法——建构多译的“地平线”。 分析费恩如何将建构“地平线”作为其设计理念的基点,以此作为 前提与共识承载其对于地域性、建构的真实性、历史性等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斯维勒·费恩;地平线;建构;威尼斯北欧馆 ;Busk 别墅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人类和他们附着在大地上

“相分离的圆圈”

[2]

,其中 “σριζων”来源于动词

的附属物呢?我们建造的每一件东西都要和大地发生一定的

“σριζω horizō”意为“分开”、“隔开”[3] ,而这

关系,因此地平线就成为了建筑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因素。我

个词又派生于 “σροξ (oros)”,有“边界”或“里程碑”

们的兴趣在于如何在一个建筑环境中去定位人和地平线的关

的意思。[4] 从现在常用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地平线”指的

系。我们应该从空旷的环境中发掘怎样的空间特质呢。”[1]

是:把地球和天空分开的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把所有可见

—— Sverre Fehn

的方向分成两类 : 与地球表面相交的方向和不相交的方向。[5] 从以上两种释义来看,“地平线”一词具有两种典型属性:

在古老的北欧神话中,神将世界划分为天、地、地下三界, 三界的中心是一颗大树,它高大挺立直,连通着三个界面, 同时象征着生命庇护着人类(图 1)。或许是受到了北欧神 话中构成世界的原始模型的影响,在费恩的自然观中,他将

1. 领域概念:代表人眼可及的天空与地面之间的领域, 同时也作为人判断段自己所处位置的参考系之一; 2. 状态概念:代表一种二分的、临界的状态,并且具有 一定的动势。

划分世界的界面理解为“地平线”并将其融于他的建筑理念

建立在纯粹的语义概念之上,费恩将“地平线”一词置

中。费恩的“地平线”是多译的,在他的每一个方案中表达

于建筑学的语境中,以一个建筑师的视角赋予了“地平线”

“地平线”的方式并没有唯一解。而建构“地平线”却是费

更多的象征意味。如他所说:“最简单的建筑形式就是去开

恩的建筑中恒定的主题。费恩通过此方式为人及建筑物在天、

垦一片士地将其塑造成一片阔荡的平台。然后地平线就成为

地之间寻找到适合的位置。同时“地平线”也作为费恩建筑

了唯一有方向感的元素,而当大地和地平线的对话得以展开

理念的基本载体,承载着他对于地域性的表达、建构的真实、

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其称之为一个空间了。当有物体被置

如何与历史对话等问题的思考。

入到这个空间中的时候,所有的决定就都要服从于地平线。

本文通过梳理斯维勒·费恩建筑理念的形成;分析其两

至少很久之前是这样的。当地球被视作一个球体之后,地平

个建筑案例中“地平线”概念的不同表达,试图为“如何使

线就神秘地消失了。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是一个可估量的

建筑成为人与自然联系的媒介”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些许启

数字。我觉得这是对“场所”这个概念影响最大的建筑表达。

示。

因为帕拉蒂奥的缘故,地平线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在圆厅别 墅中,他几乎放弃了地平线的力量。这个建筑没有方向感,

1 斯维勒 . 费恩的设计背景 1.1 费恩的“地平线”

它本身就如同一个迷宫。”[1] 由此不难看出,在费恩眼中,他将“地平线”与“场所”

“ 地 平 线” 一 词 的 英 文“horizon”, 来 源 于 希 腊 语

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在职业生涯一次次建构地平线的建

“σριζωνκυκλοξ (horizōn kyklos)”, 意 为

筑实践中,费恩实际上是在为其对于建筑地域性、在地性的

9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3-1 威尼斯北欧馆室内

图 1 北欧神话中的世界之树

图 2 古涅伯别墅正面

图 3-2 威尼斯北欧馆室外

思考进行作答。

二战结束后 , 挪威政府在位于奥斯陆的国家艺术与技术 学院开办了建筑学方面的速成课程。该课程作为二战后的“危

1.2 北欧建筑领域的背景概况

机课程”,目的在于快速培养一批建筑师来解决战后住宅、

北欧是一块位于欧洲大陆一隅的飞地,由于地理的隔绝,

公共建筑短缺的问题。课程吸纳了一批战前就活跃在挪威建

长期以来北欧社会在文化的求根性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对先

筑界的建筑师参与,其中包括纳特·纳特森 2) 与阿尔内·科

进而高尚的欧洲大陆本土文化的崇尚,与对北欧自身朴素自

尔斯莫 3)。纳特森致力于发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现代建

然地域文化的热爱始终撕扯着这片土地。18 世纪末建于瑞

筑 , 是挪威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倾向的先驱者。科尔斯莫

典哥德堡的古涅伯别墅就反映了当时北欧社会的这种心态

则在设计中寻求对于时代的理解及体验。他主张建筑要反映

(图 2)。这幢木构建筑在外观上看起来却像是砖石结构的

新与旧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比较。他这样阐释建筑的本质:

[6]

1)

兴起

“自然界从整体来说是清晰而又有逻辑性的组织,但任何事

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便被一场以民族文化认同为目的的地

物都要适应条件的变化并寻找到它在时空中特有的生长模

域建筑创作风潮所席卷。自此,北欧的建筑创作开始逐渐从

式。因此,当人们设计和建造时,这种自然的适应产生了。”[7]

古典建筑。

然而 , 自 19 世纪末民族浪漫主义运动

欧洲本土文化的附庸转而成为自身极具民族性、地域性的文

纳特森与科尔斯莫,二者明确且先进的建筑主张成为了

化主体,并因此受到世界关注和认同。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

日后费恩建筑理念中思考建造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起点。

新古典主义运动中 , 建筑设计的专业知识开始在斯堪的纳维 亚半岛普及,这恰巧为现代主义的到来储备了广泛的人才资

1.3.2 斯维勒 . 费恩建筑生涯的起始——重视结构的表达

源。当现代主义席卷全球的时候,北欧的建筑创作在继承了

作为同时代奥斯陆进步建筑师小组的成员,伍重和费恩

现代主义符合时代的精良建造方式的同时没有与全球大部分

有许多交集。伍重的建筑一个显著要素是跨文化意向和在欧

地区一样沦为国际式的土壤。相反,他们将现代主义成功的

洲中心主义的领域之外寻求灵感的趋向。这是一种批判性的

运用,成为地域性的表达手段。二战后的 20 世纪五十年代起,

跨文化立场 , 它贯穿在伍重的所有建筑作品之中。[8] 而相比

当建筑界开始广泛反思国际式的弊端时,以阿尔瓦 . 阿尔托

之下费恩则是一个真正扎根挪威本土的建筑师,其建筑之间

为代表的北欧建筑师已经开始以“有机建筑”——斯堪的纳

活动几乎都在挪威本土展开。两人有过多次合作,并且在建

维亚式的思路影响世界。20 世纪 80 年代后“批判地域主义”

构观点上互有影响。对费恩而言,伍重对他的影响来自于其

与“传统地域主义”再次在北欧的土地上得到发展。时至今

对结构的重视和对建造的思考。

日,地域性建筑早已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独特标识。

另外,费恩在 1950 年前后参加国际建筑协会组织的小 住宅设计竞赛,当时他的参赛作品引起了巴黎建筑师让·普

1.3 斯维勒 . 费恩建筑理念的形成

鲁威 4) 的关注。费恩因此得到机会于 1952 年至 1953 年进

1.3.1 斯维勒 . 费恩的学生阶段——建造与自然、历史与现

入普鲁威的建筑事务所学习、工作。普鲁威的设计方式是以

结构为优先,并且重视材料“诗性”的表达。在这一时期内,

97


学研 RESEARCH

图 4-2 威尼斯北欧馆树木类型 1

图 4-1 威尼斯北欧馆控制网格

图 4 威尼斯北欧馆控制网格及两种树木类型分析

图 4-2 威尼斯北欧馆树木类型 2

受到普鲁威结构理性思想的影响,费恩开始逐渐关注建造的

2 浅析斯维勒 . 费恩的两个建筑实例

真实性与设计表达的关系。而这一设计思想在费恩早期创作

2.1 当北欧的情态出落于威尼斯的水面——威尼斯双年展北

的布鲁塞尔挪威馆和威尼斯北欧馆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

欧馆 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是 1962 年代表挪威、瑞典、芬兰

1.3.3 斯维勒 . 费恩的摩洛哥之行——建构“地平线” 仿佛建筑师青年时代的旅行必将影响其一生的建筑创

三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馆(图 3-1 图 3-2),当时 该建筑被评价为:“惊人的简洁……,没有过多的弦外之音”。

作,正如柯布的东方之旅。1952 年费恩在伍重的建议下对

[9]

摩洛哥进行了一次建筑考察。置身于摩洛哥,这样一个与北

大屋顶包容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国的文化。

在这个展馆中,费恩以类似“毯式建筑”的平面构图与巨

欧一冷一暖,基底近乎相反的环境中,费恩开始思考“地平 线”作为媒介沟通“人”与“环境”的可能性。 当时的摩洛哥,经济与环境的双重限制,使得建筑被还

2.1.1 景观的包容与互动 北欧馆的建筑平面采用 3.66*3.66m 的网格形式,铺陈

原到了最原始的状态——毫无雕琢的建造,伏于大地的生长。

在展览公园的一处空地上 ( 图 4-1)。场地原有树木需要被

由此,费恩找到了他对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求和——建构“地

保留,而这些树木可按照其在基地的位置分为两类:1)内

平线”。建筑生长于土地,也就自然成为了“人”与“土地”

部原有的七棵悬铃木剩余中的三棵 [10] ,呈一列分布于场地

联系的媒介,就如同北欧神话中的树,沟通三界,荫庇人类。

中心位置 ( 图 4-2);2)场地一角的标志性乔木(图 4-3)。

小结:

展馆厚达 2.2m 的屋顶采用混凝土双层单跨结构 , 由 L

费恩建筑生涯的伊始,与不同建筑师思想的碰撞以及他

形混凝土实墙支撑 [11] (图 5),结构的布置控制在一套统

本人在旅行中的求索都成为他丰富自己创作羽翼的过程。此

一的网格逻辑之下。场地中心的悬铃木拔地而起,精准地穿

一番经历成就了费恩基于建构“地平线”设计开端,并以此

过网格控制下的屋顶结构(图 6),与屋顶之间的关系呈现

为原点承托起他对于地域性的思考、对于建构真实性的探求

出一种微妙的“相持状态”——若网格模数缩小则会压抑树

以及对于历史的回应。

木;若网格模数扩大则会失去对树木的控制力,呈现松散、 游移的状态。

9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7 标志性乔木三角空间及 Y 字形结构梁

图 8 北欧馆屋顶构造与日照角度关系

图 5 双层单跨混凝土梁

图 6 室内透视中三棵树与屋顶的关系

图 9 Busk 别墅室外透视

为了凸角部的标志性乔木,费恩在屋顶边缘的悬挑空间

界面尺寸为 6cm*1m 的混凝土梁一方面考虑威尼斯夏

利用突变的异形柱和由主梁延伸出的夹角为 60 度的两根支

季的日照轨迹,另一方面呼应北欧传统建构的木梁尺寸(图

梁形成了一个三角空间(图 7)。三角空间强调着乔木作为

8)。当光线以被计算过的角度经过固定于梁之间的玻璃纤

原有场地要素的存在。同时支梁的分叉方向也与乔木主干的

维板和屋顶上空树木茂密的枝叶时,将经过多次的折射与散

生长方式相吻合,乔木与结构相互成就,促成了原有场地遗

射。使光线从肯定而明确的“威尼斯式”转化为飘忽均质的

存性与新建建筑在地性的共存。

“北欧式”。由此,室内的光线氛围即满足展览的需求也将

费恩对于场地中两种树木的保留所运用的结构处理被统

“北欧馆”独有的自然气氛带进了室内空间的质感中。

一在一套共同的建造逻辑之中。从柱子的变形,到梁的出挑;

小结:

从树木的保留到将其纳入建筑内部的景观体系都体现出场地

当威尼斯高大的树木从北欧馆的屋顶单元间穿行而过;

构思与结构逻辑相匹配时,建构真实性的合理表达。其具体

当威尼斯的阳光以北欧独有的均质照亮展厅,一栋地道的北

做法是:柱子在顶部削切一部分,Y 字形主梁正好嵌入并向

欧建筑就如同逾越了物理空间阻隔一般从威尼斯的土壤中生

前悬挑,次梁同样向前挑出4. 4m。悬挑结构不仅可以形

长出来。作为一栋不折不扣的北欧建筑,北欧馆的独特性与

成屋檐下的过渡空间,而且通过缩短跨度和杠杆平衡原理减

其基于威尼斯场地中的唯一性,通过建构的真实表达而被促

小了挠曲变形。第一层薄板梁坐落在主梁和外墙间,第二层

成。场地中的树木是对于北欧馆在地性的认同;展馆内的光

薄板梁坐于其上,此外,上层薄板梁对下层具有悬挂作用。

线是对于北欧馆地域背景的明示。北欧馆中费恩所建构的“地

这样互相帮助的机制允许部分薄板梁被打断。树木因而可以

平线”是一种双向认同——生于此地,包容彼处。

穿过屋顶。[12] 2.2 一盏墙垣勾勒出栖居之所——Busk 别墅 2.1.2 均质的光线处理

在《建筑学基础案例研究 20 则》中,西蒙·昂温以“戏

北欧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北欧独有的氤氲的光线特

剧性”来形容 Busk 别墅。他认为:“Busk 别墅建造在坚

征。在这座展馆中,费恩同样通过屋顶结构的处理,使得威

硬的岩层上,像一座浪漫的堡垒,……,在建筑与音乐之间

尼斯明媚的阳光转化为均质的北欧式被引入室内。

创造了一种均衡,如音乐般饱含情感,完美地将人的体验与

99


学研 RESEARCH

图 10-1 挡土墙的建造

图 10-2 挡土墙的空间围合

图 10-3 置入平行于挡土墙的柱廊 图 10 垂直于挡土墙和柱廊的轴线体系

图 10 Busk 别墅平面图及形体操作步骤

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13] (图 9)

实质界面相对,勾勒出 Busk 别墅两条清晰的方向性:自东 向西贴于岩壁延展,自南向北朝向景观开放。在功能上柱廊

2.2.1 设计的伊始——强化场地认知 1. 建构场地: 费恩在一处山脊的顶端选择了建造 Busk 别墅的场地, 在设计的伊始他建造了一堵坚实的东西向的混凝土挡土墙, 墙 体 的 存 在 对 于 场 地 的 认 知 起 到 了 强 化 的 作 用( 图 10-

空间贯穿整个别墅,成为一个交通条带,在东部尽头,与围 合泳池的墙相交,通向一棵场地岩石上现有的树;在西部尽 头,穿过挡土墙的围合空间,在岩石上创造出一处门廊。 2.2.3 垂直体系的轴线系统

1)。建造于山间的危险地带,这道挡土墙可以类比于城堡

设计的第三步,费恩在山脊地势最高处置入了一套与

四壁厚实的墙垣,它们既提示着场地坐落于山间的危险性,

已有挡土墙和柱廊相垂直的轴线系统,二者的相交处作为

也明确的反映出它们对于场地、建筑的保护性。挡土墙就如

Busk 别墅的主入口(图 10-4)。轴线的两端分别延伸,

同一道高亮的画笔,标识出此处场地独有的地形特征,和建

向北侧联系起一座位于平地上的方形仓库;向南侧与桥相联

造本身基于地形的独特处理方式。

系,到达一座用于居住的塔楼(图 11)。塔楼的最高层是

2. 定义空间:

孩子的卧室和书房,其形态可以真正类比中世纪的古堡碉楼

界定出场地的边界,同时墙体也以界面的正反暗示出建

(图 12),成为一座具有功能指向性的庇护所。在《建筑

筑“内”、“外”空间明确的界限:背面代表外界的自然环

学基础案例研究 20 则》中,西蒙·昂温将其视为整栋别墅

境,而正面指向山间被纳入建筑的开阔、优美的景致。费恩

增添戏剧性节奏的点睛之笔:“人们穿过防御性的墙,到达

同时利用墙体端部的方向折转对别墅的功能进行划分。西端

另一处空间。进入这座别墅,你发现自己站在坚硬的岩石上,

的墙体翻转形成一处围合的壁炉空间。东端墙体以类似的方

而沿着横轴走过桥,却发现自己站在塔楼顶层。这座房子的

式围合出一处更大的空间,作为毗邻主卧室的泳池(图 10-

辅助用房处于墙与开敞地段之间。从西到东,分别是可远眺

2)。

大海的起居室、入口走廊、辅助空间(厕所和楼梯)下的厨 房、餐厅、露天庭院、主卧室、辅助空间(盥洗室和淋浴间)

2.2.2 透明的廊道体系 设计的第二步,费恩置入了一组平行于挡土墙的柱廊空 间(图 10-3)。柱廊以虚质的玻璃作为界面,与挡土墙的

100

和泳池”。塔楼被控制在与挡土墙和柱廊相垂直的轴线体系 中,在水平界面上将前两者建构出的朝向性进行几何意义上 的强调;在垂直界面上,塔楼的存在同样“刻意”加持着挡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1 轴线联系塔楼与仓库

图 12 中世纪依于崖壁的古堡

图 13 Hamar 博物馆

土墙建构地形的意义——凸显山地、暗示危险。而 Busk 别 墅本身是一座为人建造的,立于山间的庇护所。

图 14 冰川博物馆

费恩构建的“地平线”是他基于不同场所的统一作答, 答案是一致的却又是多译的。 与费恩所在的北欧大陆面临 的情况相似,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实践中同样存在着对本土文

5)

费恩对建构表达很感兴趣, 但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位

化的传统再现与对外部趋势的学习模仿两条道路。或许是相

地形建筑师 6)。他所问的第一个问题总是: “要建在哪里?”[14]

较于北欧的小国寡民,我们的文化体量过于庞大,使得灵活

的确,在 Busk 别墅中,建构场地是费恩思考的起点,基于

性不足。近年来城市中不乏大量做二元选择的建筑。 他们

场地的唯一性,之后的一系列操作:挡土墙的建造、柱廊的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左右互博,呈现出一种非此即彼的状态。

置入、轴线的控制则是在此之后的几何界定与精神强化。在

最终导致城市再难体现出自身的独特。

Busk 别墅中,建构“地平线”是对“此地”唯一性的反复 勾勒,也是对“此地”成就建筑的因循法则。

回看费恩建构的多译的地平线。他告诉我们,方法可以 是唯一的,但结果仍然可以成就形形色色的“此地”。如果 我们把每一个场地的独特性都做足够的挖掘,同时与现实的

3 总结 在费恩设计思路形成的过程中,他对于地域性的思考、 对于建构真实性的探求以及对于历史的回应都建立在建构

条件相互平衡,那么是否我们常谈起的建筑的地域性、在地 性,也终将不再是仅止于被谈起,而能够真正成为新的“此 地”。

“地平线”的大前提之下。费恩对“地平线”的建构正是对 他本人自然观中“人类以何种方式立于自然之间”这一问题 的一次次尝试性作答。因此,费恩所建构的“地平线”必 然是多译的。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北欧馆的“地平线”是一

注释:

种双向认同——包容此地与彼处;Busk 别墅的“地平线”

1) 现代建筑史上席卷挪威及其他北欧诸国的一次大规模的地域主义创作思潮 ,

是对场地唯一性的反复勾勒。而由于本文篇幅限制没有展开

开创了挪威等国建筑史上第一次自觉地、有意识地表现民族文化及地域特征

分析的案例,如 Hamar 博物馆(图 13)中的“地平线”是

的建筑创作活动。

现代性对于历史真实性的一次介入与探访;冰川博物馆(图 14)中的“地平线”是对自然的一次蛰伏与融入,一次窥探 式的鉴证。

2)“国家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立足于发展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现代建筑 , 是挪威现代主义建筑“有机”倾向的先驱者。

3) 挪威的先锋建筑师,国际式建筑风格的传播者。他曾在挪威国家工艺美术

101


学研 RESEARCH

学院任教, 并且是挪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

图片来源:

4) 出生于法国的艺术家之家,早期是一位法国金属工匠,自学成才成为建筑

图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师和设计师。他与柯布西耶有许多接触与合作,积极响应着第一机械时代的

图 2:马俊 . 斯维勒·费恩的建筑 [D]. 中央美术学院 ,2010.

技术变革。

图 3-1、 图 3-2:https://www.archdaily.cn/cn/906205/adjing-dian-wei-ni-si-

5) Sverre Fehn, Pritzker Prize Acceptance Speech, Bilbao, 31May 1997.

shuang-nian-zhan-bei-ou-guan-si-wei-le-star-fei-en

6) Sverre Fehn, The Poetry of the Straight Line, translated by Joan Tate

图 4: 笔者自绘

(Helsinki: Museum of Finnish Architecture, 1992), p. 17

图 五、 图 六:https://www.archdaily.cn/cn/906205/adjing-dian-wei-ni-sishuang-nian-zhan-bei-ou-guan-si-wei-le-star-fei-en 图七:分析为笔者自绘 https://www.archdaily.cn/cn/906205/adjing-dian-wei-

参考文献:

ni-si-shuang-nian-zhan-bei-ou-guan-si-wei-le-star-fei-en

[1]PER OLAF FJELD. Sverre Fehn the pattern of thoughts[M].New York

图八:笔者自绘

Monacelli Press.2009.

图 9:http://archeyes.com/villa-busk-sverre-fehn/

[2] Liddell,Henry George & Scott,Robert" σριζων".A Greek-English

图 10:笔者自绘

Lexicon.Perseus Digital Library.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5,2011.

图 11、图 12:

Retrieved April 19,2011.

Simon Unwin. Twenty Buildings Every Architect Should Understand[M].

[3] Liddell, Henry George & Scott, Robert"σριζ".A Greek-English

Routledge. Abingdon,Oxon. 2010.

Lexicon. Perseus Digital Librar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5, 2011.

图 13、图 14:

Retrieved April 19, 2011.

Lawrence, R. (2009). Sverre Fehn: The architect who built on the

[4] Liddell, Henry George & Scott, Robert."σροζ".A Greek-English

horiz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 13(1), 11-15. doi:10.1017/

Lexicon .Perseus Digital Library.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5, 2011.

S1359135509990054.

Retrieved April 19, 2011.

[5] "Offing".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Unabridged ed.).Pronounced,“Hor-l-zon”

[6][7] 马俊 . 斯维勒·费恩的建筑 [D]. 中央美术学院 ,2010. [8][ 美 ]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著;王骏阳译 . 建构文 化研究 论 19 世纪和 20 世纪建筑中的建造诗学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7.

[9]Marco Mullazzani, Guide to the Pavilions of the Venice Biennale since 1887 (Milan: Electa, 2014), pp.122-126.

[10] According to Ole Gaudernack the three remaining trees within the pavilion are Celtis Australis, also known as the Mediterranean hackberry, the European Nettle Tree, or the Honeyberry.

[11] 周璟璟 . 斯维勒·费恩:建造的真实 [D]. 浙江大学 ,2006. [12] 格里佩状 , 朱竞翔 , 翟玉琨 . 多重空间的实现 , 抑或建造一处场所 ?—— 斯维勒·费恩两座早期展馆的比较研究 [J]. 建筑学报 ,2019(03):103-109.

[13]Simon Unwin. Twenty Buildings Every Architect Should Understand[M]. Routledge. Abingdon,Oxon. 2010.

[14] Lawrence, R. (2009). Sverre Fehn: The architect who built on the horizon. Architectural Research Quarterly,13(1),11-15.doi:10.1017/ S1359135509990054

10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校园交通空间改造 ——基于上海里弄分析再造 空 间

蔡烨标

刘菡畅 袁媛 周彦玢

摘要 主要研究以个人参与项目中的校园交通空间为改造对象,基于对上 海里弄空间特征和效果的分析类比,试图提出对其改造方案的设计 思路,并指出能够实现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空间效果和增加人与人 之间互动交流可能的方法,达到校园交通空间的活力再现。

关键词 校园交通空间;改造;上海里弄;空间效果;互动交流;方法;活 力再现

由于 21 世纪素质教育的推进,校园建设成了国家和城

上述这些问题,却可以在上海里弄中找到些许回答,似

市发展的重点。学生除学习之外,最为重视的活动便是课后

乎提供了对于校园交通空间的设计方法的研究方向——一种

自由活动。在这其中,校园交通空间成了学生们在“有檐”

在有限空间中对空间效果和交往功能的塑造。笔者将基于对

的空间中使用最多的场所。但是校园交通空间与一般的交通

上海里弄空间特征和其塑造方式进行解读,通过对自身参与

空间之间存在个性和共性的问题。首先作为交通空间中的一

的一个投标方案进行尝试性的方案改进,试图找出一些关于

员,如果将建筑空间按使用价值分,则可分为:主要使用空

校园交通空间设计方法的思路。

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空间,三部分的协同合作建立空间 框架,交通空间则作为建筑内部的流线系统,承担整个机体 [1]

的运动流线功能。 而如今建筑的功能开始迈向多元复杂化, 这也带来空间所容纳的性质和作用呈现共时性和多元化,同

1 从里弄空间到校园交通空间 1.1 对上海里弄的解读 如果将城市视作为大的背景板,建筑作为点、广场作为

样也覆盖到交通空间。它开始作为一个交往、体验和过渡的

面,那上海里弄无疑是衬在两者之后的线,用其将空白填满。

空间而存在,在扬·盖尔看来,应该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

里弄是上海的特色,作为“血脉”连接高密度的住宅房区,

境的要求来研究空间的品质

[2]

;而屈米看来,应将空间与叙

事相联系,行文中的情节部分(plot)可以同空间属性相类比, 根据事件(event)来设计空间

1)

。况且放置到当代建筑中,

交通空间越发开放灵活。但这也带来了问题,空间自身的实 用性其实与流动性之间是矛盾的。

[3]

形成强烈的地域性、安全性和家庭感。作为城市当中主要的 交通系统之一,在布局、光线、功能等方面,里弄空间都有 其独特之处。文章将从水平、垂直两个方向分析里弄空间的 处理方式。

不仅如此,对于流动性

压制后形成的有限空间中,营造空间效果和增加人与人之间

1.1.1 水平方向

的交流是困难的。其次对于校园这个概念,在当代,学校一

a)引导的光线

直被视作非公共的建筑类型,这自然同样影响到其中空间的

里弄是由两侧高墙围合相夹而形成的。作为一个宽高比

性质,导致设计的空间针对特殊的人群进行研究设计,是对

较小的场所,自然大部分都处于阴影之中。然而王安忆描述

于内部使用人员的开放化和公共化。这种自身存在开放和私

说“上海的几点几线的光,全是叫那暗托出的”[4] 。容易想到,

密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之上,而校园交通空间

走在其中,在转角处、交叉口或是家宅入口处,都会有光线

就是其中之一。

的变化(图 1)。而这种对于光线明暗对比的把握,使得道

103


学研 RESEARCH

图 1 里弄中光线的可能性

图 4 里弄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分析 图 2 里弄空间中活动行为分析

图 3 支弄入口设置拱券

路不再单一无趣。再者,这些光线的存在也是导向选择的暗

将里弄如果分为四个空间层次进行分析,则存在从“公

示,像是路标的作用一般。借助这一特征,空间的节奏感和

共”到“私密”四个层级。罗小未先生指出“在支弄两侧是

对比度也能体现出来。

住宅的入口立面。这里往往是设计者最刻意表现其建筑风格

b)功能的复合

的地方。”[5] 而所述正是从里弄中的“半私密空间”转向

里弄空间不单纯只是作为交通空间而存在,它其实是作

“私密空间”的要处设计。通过对入口处、转角处进行设计

为枝干串联起两侧的功能,作为一个空间起着缓冲收纳的作

来提示空间性质的变化。(图 3)而这种方法并不仅限于立

用。同时它融合了邻里交往的可能,打破功能单一化的现实,

面要素的塑造,亦是对于入口空间、尺度方面的控制,意在

去思考交通空间中功能多元化的潜力。而这形成的效果是功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通过人体感知——视觉或者心理的作

能界面被模糊了,设计的行为在这中间变的暧昧,无法预计

用——进行区分。

居民在里弄中进行怎样的行为。(图 2)罗小未先生叙说过: “弄堂这样一种居住方式及其所提供的特有的空间,为老年 人和儿童的社会活动创造了极好的场所和条件。”

[5]

不同年

龄段、不同家庭的人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

1.1.2 垂直方向 a)不同高度的交流活动 里弄中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止在同一水平面,还存

证明了该空间是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而对于强调人与人之间

在不同高度的跨层交流。可以想象,在里弄中行走,抬头望

的交往关系,也正是当代建筑中所要诉求的部分。启发设计

去,会看到邻居隔窗对话,或者父母在二三层的窗口叫唤玩

师在设计空间时,撇除满足空间的主要使用要求外,使空间

耍的孩子吃饭。里弄在这里形成了创造不同高度上实现对话

能承担更多的作用,从而空间的利用率更为高效。这一点上

的中介空间,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个空间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同时也迎合城市推广高效集约化设计的理念

2)

,是在对土地

又能感受到彼此。不同高度的视看关系在现代建筑中亦是着

的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分隔有序的空间层次,形成丰富的空

力打造的一点,在于强调人的感受体验。里弄中自然存在有

[6]

间景观。

意图做到在“有限的空间中,再造乾坤”。

c)空间性质转变的暗示

104

这一特点,而且更容易被解读。在这可将里弄空间视作一个 夹在两栋住宅之间的体块,而非单是过道,在这空间中进行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5 现有成果鸟瞰

图 6 光带布置

图 7 转交空间层级设计

图 8 部分平面改进方案

不同高度的连接操作,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如凸阳台的设

可得出建筑中的交通空间确实可以与里弄空间进行类比。而

计增加了交流场所,晾衣架的横向放置减少窄高的空间体量

选择校园建筑中的交通空间作为对象,则更为合适,理由如

感受等等(图 4)。

下:首先两者都是作为交通功能而存在,起着连接建筑中主

b)界定的光线

要使用功能的作用;其次校园是偏向私密的建筑类型,这种

承接上文,如果将里弄视作一个六面的体块,那它唯一

半私密和半公共的性质恰好贴合里弄空间的性质特征;最后,

面向自然的就它的顶,这个面也成了里弄主要的采光口。《上 海赋》中说道,“洼处积水映见弄顶的狭长青天”

[7]

,正是

在校园建筑中需要增强交往的功能,塑造空间交流和场所活 跃性也是校园交通空间所应承担的责任。

因为这条狭长的采光带的存在界定了这个场所是公共活动区 域,衬出它的公共性。而这种本应无差异的光照,又由于建

2 对于设计方案的改进

筑立面的凹凸或者增添的物间设置,在照射到道路上时产生

所用案例是云林路中学的投标方案:通过建筑空间组合

了差异,形成受光区和阴影区(图 4),同时光线上的不均

方式将五个条状主体建筑和南北向的大通廊有机结合成建筑

匀布置也导致了居民在这其中社会活动分布的不同。

综合体。(图 5)而分析的对象就是大通廊这一交通空间, 对设计者而言,这个交通空间不止是作为走廊而存在,需要

1.2 拓扑至校园交通空间 如果在层次上对城市和建筑两者进行分析,城市分为广 场、弄堂、建筑这三层,而建筑分为室外、交通、室内这三层。

其能与教学、办公空间相区分,为学生、教师提供一种生活、 交往、学习的活力场所,提高整体空间的利用率和活力度。 原有方案虽已有这方面的趋向,但仍有改进的余地。笔者将

105


学研 RESEARCH

图 9 改前无垂直交流

图 10 改后垂直交流增多

亦从水平、垂直两方面进行改进措施的探讨。

图 11 剖面空间效果

2.1.2 改进方法: a)通过分析发现,在同一层上,空间的利用率是分布

2.1 水平方向

不均的,往往集中在教室口和楼梯间处。因此可以对水平层

2.1.1 原有方案特点:

面进行掏挖的工作,一方面是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材

a)通过体块错动形成东西向均匀对称布置的六条光带(图

料的浪费,达到高效集约化;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人的行为进

6),而这些光线的介入使得整个廊道有了明暗的对比,空

行一种引导,形成均衡的人群分布。( 图 8)但是掏挖的处理

间的节奏。同时光带处均是交通枢纽点,连接室外与室内空

不可过于夸张,应当考虑其尺度问题,需要满足走廊疏散宽

间,而这些光就相当于指示标,提醒其中的行人在这些位置

度和人活动范围的需求。不仅如此,这些在水平层面上形成

可以进行选择的变化。这一手法在里弄中对水平光线的处理

的“空白”同时也为垂直方向上的交流打下基础。

有异曲同工之妙。

b)受里弄空间的启发,在高效集约的基础上,增加该

同时这些光线的引入,使得整个空间具有活性的潜力。

空间容纳的功能。张应鹏提出的“空间的非功能性”,也是

对比两侧如果都被功能空间遮挡,这个空间只能是昏暗死寂

试图在逻辑上以空间的模糊性应对功能的不确定性。[8] 反之

的,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只是交通而已。但在有了光之后,

亦然,例如设置休息区和活动区:在单一的走廊中加入对于

也就提供人行为增多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空间容纳功能的能

功能复合的暗示,提供滞留的场所,模糊原本作为走廊的功

力。

能,扩大空间的容纳能力,增强人在该空间中的交流。 b)在空间性质转变处进行了特殊的空间设计(图 7)。

预设有一块缓冲的区域作为空间性质转变的讯号。通廊的空

2.2 垂直方向

间性质处于半公共,通过这一处理,自然过渡到半私密的支

2.2.1 原有方案特点:

路走廊,人在心理上可以有个调解的时间。

交通空间作为半开放空间,比较容易发生交往活动,需

同时这一处理也是考虑到此处瞬时人流的数量问题,在

要合适的尺度和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是小群体展开公共交

上下课或者中午就餐时,此处是最容易发生拥挤的地方,设

往活动的场所。[9] 而在方案中垂直方向上几乎没有任何的交

置缓冲区,也是减少踩踏事件和转角碰撞的问题。而这种处

流(图 9),主要是由于通过水平楼板直接对空间进行切割

理交叉口的思路也是从与里弄对空间性质转变点的特殊设计

而不采取任何措施,造成了空间上交流可能性的缺失,使得

有相似之处。

这个空间在便利性上有过人之处,但在空间趣味上却有所褪 减,也是阻断了交通空间获得交流空间属性的路径。

10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2.2.2 改进方法:

注释:

首先通过上述挖洞的操作,在水平面上形成了“空白”,

1)整理自李华老师的东南大学建筑理论前沿课程资料。

这些“空白”也引导了交流活动在垂直面上的发生。(图

2)此处城市集约化指的是资源的集约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土地浪费,

10)在这,对楼板可以这样被理解:楼板是在垂直方向上控

便于管理,提高人的居住生活水平。

制空间亲人尺度的存在,而这个解读也是来自于里弄分析之

3)库哈斯认为城市中拥塞文化导致的多样性同样能在建筑中发生,

中。甚至更进一步,做到不止是视线、语言上的交流,亦可

同时认为人在其中的欲求也是完成设计的基本考虑点,例如伊利诺

是行为上的。例如引入坡道或直跑楼梯,将这个交通空间更

工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

趋向于整体化的空间立体设计(图 12)。另外对于这个垂直 构件,也能进行功能的复合,学生还可以在此处进行休息阅 读。

参考文献:

而在顶面的处理之上,设置天窗引入天光,界定下部空

[1] 胡莹 . 交通空间与建筑形态 [D].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间的性质和人在其中的行为,再加上对于水平上光线明暗的

学院 . 2003.

控制,自然区分出公共区域和私密区域,这是满足空间中不

[2] 扬·盖尔 . 交往与空间 [M]. 何人可译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行为的要求。

2002. [3] 王正 . 功能探绎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25.

3 结束语

[4] 王安忆 . 长恨歌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一章:弄堂 .

雷姆 · 库哈斯(Rem Koolhaas)指出,每个建筑都是 某种规模的城市,而互动在建筑内部发生,致使去创造新的 3)

[5] 罗小未,伍江 . 上海弄堂 [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

空间模式与功能的发生。 在此基础之上,城市的里弄空间

[6] 刘恩芳 . 难舍渐已逝去的上海里弄情怀——上海静安新福康里规

可以和校园的交通空间激发类比的可能,其主要的着力点应

划设计 [J]. 建筑学报,2002(10):51-53

该放置在增加交往功能的体验和灵活性的设计上。同时这也

[7] 木心 . 哥伦比亚的倒影 [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

是应对“设计尺度大的空间就是增加空间的灵活性”这种错

上海赋

误的观点,其实真正的灵活性不应当体现在空间尺度设计所

[8] 张应鹏 . 空间的非功能性 [J]. 建筑师,2013(5):77-84

产生的空旷感,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可能

[9] 庹量 . 基于交往行为模式下的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D]. 重庆:

性的扩大上。反应到功能上,则是空间复合功能承载能力的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2014.

提高。在这方面,里弄首当其冲能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 支点,研究校园交通空间中的设计方法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所能呈现的空间效果丰富有趣,可使空间阐释活力的新生和

图片来源:

释放,也是对于校园交通空间潜力的另一方向上的挖掘与展

图 3:来自于网络

示。

图 5:源自投标文本内容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绘制

4 致谢 本论文写作首先感谢导师钱锋老师的悉心教授,同时感 谢朱雷老师和研究生课程——建筑设计理论的各位老师的授 课指导,最后对于写作论文时给予帮助的朋友和同学也表示 衷心的感谢。

107


学研 RESEARCH

新 疆 文物 的 保 护 与利用策略初探

阎 玮

刘菡畅 袁 媛 周彦玢

摘要 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 内涵和价值丰富的文物,然而这些文物没有得到系统而科学的认识、 保护和利用,阻碍了新疆从文物大省走向文物强省的进程。本文利 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文物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存量情况, 明确了新疆文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新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 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利用;策略

1 研究背景

路,结合新疆实际,提出可行的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建议。

新疆处于中国的西北边疆,与亚欧大陆紧密相连,独特 的地域与的历史,沉淀出类型丰富、数量庞大的历史文物。

3 新疆文物的概况

它们作为新疆地域文化的物质空间载体,凝聚先民的智慧,

3.1 新疆文物的特征

展示中华西域的文明,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流,是全世界珍贵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新疆文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其中,沿丝 绸之路有许多古城遗址、烽火台、驿站等;天山一带保存有

新疆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成绩,但新疆的

早期石刻和岩画;在喀什、乌鲁木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

文物依旧面临严峻的损毁、盗掘等情况,我们还需要寻求科

昌吉等历史名城,可以看到历史街区和许多古建筑;新疆的

学方法来保护新疆文物。

墓葬数量多、种类丰富,有哈密回王的陵寝、伊斯兰贵族的

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新疆文物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

麻扎,也有普通的墓葬;乌鲁木齐及哈密地区集中分布着现

析,挖掘其内涵和价值,对新疆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代化重要的历史遗迹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等。这些文物的年

题进行论述,并借鉴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新疆文物保护工作

代,最早可以上溯到史前,且历朝历代都有遗存,反映了新

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实现“一带一路”的伟大愿景而添

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交流等变迁。

砖加瓦。 3.2 新疆文物的形成背景 2 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 :

基本原因,而社会因素则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步丰富着

1. 空间分析:建立了新疆文化遗址地理空间数据库、分

新疆的地域文化,丰富了新疆文物的价值内涵。

析了文物的分布以及文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数据统计: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从中发现 问题和规律; 3. 文献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思

108

整体来看,新疆的自然地理是形成文物空间格局分布的

1. 地理因素 新疆文物的分布特征,地理上主要受到新疆的地形和水 文因素的影响: 1) 地形因素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 新疆文物与地形关系图

图 2 新疆文物与河流关系图

新疆的地貌是“三山夹两盆”,有大面积干旱沙漠,新

疆文物的平均中心分布图(图 5)来看,新疆文物重心大致

疆的山前地带,水源流出山口形成的冲洪积扇上,水土相对

呈“北→南→北”变动,这主要是因为:秦汉以前新疆北部

肥沃,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在天山一带,形成了连

的自然条件相对南疆更适宜生存,成为早期游牧民族主要居

接成片的绿洲,在荒芜不毛的塔里木盆地周边则形成了点状

住地和政治中心,文物多分布在天山以北;汉朝开始,中央

绿洲,这些地方主要发展出绿洲农业社会。在北疆的准格尔

政权先后在天山一带设立西域、安西、北庭都护府驻守西域,

盆地有天然的草场,逐渐发展出草原游牧社会。由此,新疆

然而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突厥等)不时进犯,因此整体上

的文物点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山前连接成片、环盆地

政治、经济重心向南迁移;宋、辽、金时期,回鹘、藏、喀

呈点状、团状分布、且南北分异的特征(图 3)。

喇汗国侵占西域,中央政府曾一度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元朝

2) 水文因素

开始,游牧民族作为统治者重新重视起在北疆的统治,到了

新疆干旱炎热,水源成为选择居住地的主要因素。新疆

清朝在北疆的移民和屯垦政策,并设伊犁和乌鲁木齐为重心,

文物呈现出很强的近水分布的特点,笔者统计的文物中, 有 78% 分布在距离河流 40km 范围内,且随着与河流距离的增

文物重心重回北疆。 从文物数量变化趋势图(表 4)上来看,国运昌盛时期,

长,文物数量阶梯状下降,在与河流距离 0-6km 范围内,

文物数量激增,文物种类丰富,如隋唐、明清时期;战乱频繁,

文物的亲水性表现得很明显(图 3、表 3)。在空间上,这

这一时期国家贫困,文物数量减少,如三晋、南北朝、宋、辽、

一特点也有体现(见图 4),如天山北坡河网密集,文物集

金时期。当然不排除有因年代过久而损坏,或是文物尚未被

中分布、连接成片;南疆塔里木盆地极为干旱,文物似串珠

发掘的情况。

样依附于在少数南北向河流两边。 2. 人文因素 新疆史前即有先民活动,历史悠久。新疆杂糅华夏、印度、

2) 宗教因素 佛教和伊斯兰教是新疆两大宗教,除此之外,袄教、摩 尼教、拜火教等等也短暂地存在,为新疆民族融合和文化的

西亚三大文明,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一个多民族聚

繁荣做出了贡献。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西域,在魏晋南北朝

居和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从西汉开始与中原建立广泛的

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开始流行,佛教对西域的影响比较普

联系,到清朝正式设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

遍,石窟群有 17 处,洞窟达 960 多个,其中,吐鲁番柏孜

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克里克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石窟都展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1) 政治军事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交融的证据。喀喇汗王朝是西域的第一个伊斯

历史上,中央政权对新疆统治中心的改变、国力的强盛

兰教政权,伊斯兰教在清朝再次得到重大发展,现存的清真

程度、移民政策、战争等,都深刻影响着文物的兴衰。由新

寺等是新疆伊斯兰文化的活的证明。

109


学研 RESEARCH

表 1 0-40km 河流缓冲区内的文物点数量统计

3) 经济因素

价值。

自西汉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

丝路文化随着西汉开辟丝绸之路产生,在唐朝进一步发

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唐朝进一步开拓丝绸之路,更加促

展壮大。丝绸之路沿途的吐鲁番、焉耆、轮台、库车、新和、

进了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的沿线有许多遗址,李

温宿、喀什等城市,遗留下大量的历史遗迹,有重要的历史

现彩

1)

、祝明英

2)

等提出“重塑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长廊”

价值和政治价值。比如西汉的高昌故城已存在 2000 年,现

的理念。比如南北朝时期的高昌,就是贸易繁荣使其早期从

存内、外城和可汗堡,是新疆保存规模最大、形制完整的古

7 城扩大到 16 城,留下了大量遗址,展现了高昌的璀璨文化。

遗址。 此外,丝绸之路,连接了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 阿姆河、和锡尔地区、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

3.3 新疆文物的价值与内涵

促进了各地区的商贸经济和文化往来,展现出极高的经济价

新疆的文物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总结为草原游牧文化、

值。佛教、袄教、基督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影响巨大的

绿洲农业文化、丝路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多民族文化、多

宗教也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如新疆于阗、龟兹、高昌等

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又进一步体现出新疆文物的政治、

地的石窟寺、佛塔遗址;伊斯兰教清真寺和麻扎等,展现出

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新疆的多宗教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绿洲农业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因为新疆的沙漠和草原

新疆的多民族文化十分独特。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

相互分隔而出现的两种文化。在新疆沙漠边缘,不连续的绿

的地区,新疆各地发现的文物和文书包含的文字有十几种,

洲,形成了比较分散的绿洲农业社会,而在天山北部地区,

有些文字已经不存,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古楼兰、库车、

人类驯化牲畜之后,出现草原游牧社会,这些天山以北的先

疏勒、于阗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塞人、月氏、匈奴、乌孙、

民,还留下了众多反映新疆先民活动的岩画等文物,具有较

羌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蒙古人,

高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成熟,维吾尔族传统

兴衰变迁,共同创造了不朽的文化,展现出很高的文化、历

民居成为绿洲社会的建筑文化代表,哈萨克族民居成为草原

史价值。

游牧建筑文化的代表。新疆现存的很多坎儿井,是新疆先民

新疆的红色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历史价值。如

发明的巨大的引水工程,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中国古

1945 年,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爆发了各族人民

代伟大工程,这些文物遗迹都展现了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

声势浩大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区革

11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3 新疆文物的平均中心分布图

表 2 各时期文物分布变化趋势图

命,十几个民族加入,共同建立三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英

4.1 表象问题:文物与周边环境面临威胁

勇的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战争胜利,为新疆的和

1) 自然条件恶劣导致文物产生病害

平解放做出重要贡献。应该让后代铭记这些历史,了解新疆

首先,新疆有广袤的沙漠,缺少植被覆盖,气候又干旱

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了解新疆繁荣发展背后的艰辛历程。

少雨,多大风扬沙,因此,文物受到的风蚀和雨蚀非常严重。 如,根据李飞 3)的研究,米兰遗址墙体表面的蜂窝状小洞,

4 新疆文物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就是风沙腐蚀和旋蚀造成的;雨水冲刷则导致米兰遗址的墙

111


学研 RESEARCH

图 4 新疆文物密集区与土地利用耦合关系图

图 5 文物受到的破坏 (来自 李飞

面出现冲沟,和一些佛塔顶部的结皮和剥落,等等。 第二,新疆处在西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三个地震带,

[5]

,图 3-8)

4.2 深层问题: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 1) 意识不够强

根据 1993-2003 年的统计数据,新疆这期间共发生 5 级以

“抢救为先,保护第一”是新疆文物保护工作应该遵循

上地震 81 次,其中 18 次 6 级地震和 1 次 7 级地震。新疆又

的基本原则,然而倘若政府急功近利地进行旅游开发、地产

有众多夯土、土坯结构的文物,频繁的地震会对文物造成扰

开发而不注重文物的保护,势必会损失中华千年的文明,造

动、损坏、甚至倒塌。

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第二,一些群众没有接受和学习正确的

2) 人为因素破坏导致文物受到损毁

文物保护观念,不了解文物的珍贵,私自盗挖文物,比如在

首先,新疆的很多佛寺、佛塔遗址都出现了盗洞,这些

高昌故城,曾有民居依古墙而建等触目惊心的例子。此外, 据樊传庚 6)2004 年的考察情况,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周边开

盗洞成为文物塌陷的隐患(见图 5)。 第二,新疆已经在部分遗址进行了旅游开发,但是游客 随意攀爬、蹦跳、刻画等行为,都对文物造成了难以修复的 损坏。比如米兰的烽火台遗址,就有人为攀爬的痕迹(见图 7)。 第三,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破坏。在新疆发展绿洲农业,

挖道路,东区 171-172 窟上伸出一个阁楼作为咖啡馆使用, 这些都是不理解保护文物周边环境的重要性所导致的。 2) 法律不完善 新疆有出台一些针对个别建筑或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管

需要建设水利,导致部分文物被夷为平地、遭到破坏;新疆

理办法和条例,但是新疆文物数量庞杂,种类丰富,分级有别。

倚重的石油化工等产业,则会大量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有害气

首先,新疆缺乏具有新疆特色的,针对整体的文物保护的一

体,造成城墙、壁画等的侵蚀。

套完整的法律,无法约束猖獗的文物损害和盗取现象;第二,

第四,城镇化破坏。如新疆喀什在 2010 年成为经济特

如哈密市、伊宁市、吐鲁番市高昌区、特克斯县、库车县等

区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导致古城和建筑遭到破坏,

文物密集、有活态文物的历史文化名城,缺乏整体性的保护

城市文脉断裂。

规划和保护法规,“千城一面”的规划,最终可能会造成珍

图 4 展示了新疆文物密集区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 除去图中林地(蓝色)和草地(草地)之外,其他类型的土 地都会造成对文物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损坏

4)

贵的历史文化景观走向消亡;第三,针对国家级、自治区级、 县级等不同等级的文物,都缺乏相应的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而图中文

超过所有文物 50% 的普通文物更被忽视。第四,吐鲁番地区

物密集区(2.69-17.11 个 / 千 k ㎡),还有很多位于居民地(城

已经有了文物保护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吐鲁番地区文物

镇、乡村)、未利用地(沙漠、戈壁等),可见新疆的文物

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其他地区则缺乏相应的有针对

5)

保护工作依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2

性的规划、条例等,沙漠边缘的民丰、洛浦、若羌、库车县等,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6-1,图 6-2 新疆文物密集区与经济条件耦合关系图

文物保护工作会更加艰难,更需要专家来制定合理的保护规 划。

针对新疆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如古墓葬、古遗址、石 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都需要相对

3) 制度有局限

应的技术人才,然而新疆的文物保护人才很匮乏,且保护技

到目前为止,新疆已有世界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村、

术手段落后,导致难以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

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国家公园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多种保

6) 文物保护利用的方式缺乏思考

护类型,反映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进步。然而,各种类型

新疆已经建设了自治区、地州级和县级的博物馆,促进

的文物管理有分割和重复的情况

7)

的存在,导致文物之间的

了新疆文博的事业的发展,但是很多国内的博物馆重视形式

联系被阻隔。政府和各级部门难以协调统筹文物的保护政策、

缺少藏品,轻视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也是普遍现象,应该引

经费、人力等资源,就难以保护好文物,更难说让文物服务

起重视。此外,随着“互联网 + 中华文明”大方向的提出,

于当下社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疆也可以进行模式创新,运用“云旅游”、“云展览”等

4) 资金匮乏

线上产业来促进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

新疆的经济水平与东部省份差距较大,文物保护工作的 资金比较匮乏。 笔者根据 2015 年新疆的 GDP 数据 8),分

5 新疆文物保护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析经济条件与文物密集区的耦合关系。

5.1 多途径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由图 6-1 中可以看到,天山北部的克拉玛依市;天山

针对政府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不能

地区的乌鲁木齐市、伊宁市、奎屯市、石河子市等;天山南

只停留在口号上,可以采取线下集中学习、线上网课等的方

部的铁门关市;喀什市;和田市等,这些地方文物密度较大

式对中西方建筑先进的保护理论,向先进地区的成功保护经

(2.69-17.11 个 / 千 k ㎡)且经济发展条件相对优(GD 大

验进行学习,了解修复理论与方法,避免出现文物保护方向

于 2500 元 / k ㎡),能够提供较多经费,为文物保护工作

性的错误。

提供了有利条件。

针对普通民众,可以在学习教育中补充“发扬继承中华

然而相比之下,新疆还有很多的地区都属于文物密度较

文明、保护利用好文物的重要性”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在各

大(2.69-17.11 个 / 千 k ㎡)而经济发展(GDP 小于 50 元

大媒体平台、政府官方平台中大力宣传此类内容。比如江苏

/ k ㎡)相对滞后(图 6-2)的情况,急需要资金对文物进

省语文教材中,就增加了关于“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讨论

行保护和修缮。

内容,在拓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开拓了眼界。

5) 技术与人才缺乏

5.2 加强法制化建设

113


学研 RESEARCH

根据新疆文物的情况,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

的监督管和监控工作。

保护条例”,对文物概念的界定、分类、分级的保护措施、

第四,集结社会力量,寻求文化产业新模式,形成保护

保护经费的获取和使用、保护工作者的资质要求、违法行为

与利用互相促进的局面。国家已经提出了“互联网 + 中华文

的界定、惩处办法等方面做出规定,为新疆文物保护提供总

明”的行动计划,这给新疆文物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产品

纲性的法律保障。根据这一法律,针对新疆不同地区,还可

上,可以挖掘地方特色,开发民俗风情游,以及根据新疆丰

以建立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细化和

富的文化内涵,开发文创产品来盈利等;在宣传营销上,可

完善法律体系。

以结合“云直播”、“云旅游”、“文物 +”app 等宣传方式, 利用线上带动消费,增加流量,从而带动线下的休闲和体验

5.3 探索文物管理协调机制 新疆正在打造“数字新疆文物”的管理平台,主要是为

型消费;在资金方面,政府可以统一设立专项资金,协调文 物保护和利用,优先保护需要抢救的县级文物,通过社会力

了有效、及时地管理文物保护工程的建设过程,建设未来的

量筹集的资金和通过开发获得的资金,要积极反哺文物保护,

信息平台,还要努力保存、监测文物信息,将文物联网,方

形成文物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

便管理,在发现紧急情况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平台还可以 专设财务管理板块,保障投入的钱资金真正用到文物保护上,

6 结语

文物利用和开发可以反过来投入到文物保护中去。此外,文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文物是人类的财富。新疆文物的历

物管理需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边界,按照文物形成的原因

史悠久,数量巨大,类型丰富,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多民

和分布的特征(如沿天山分布、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等)

族、多宗教、多文化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对于提升中华文

来进行管理和保护,这样能够针对不同文化线路,不同文化

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为了更

板块等,做整体保护规划,从而留住地域特色,谋求共同发展。

好地保护和利用文物,在肯定保护工作已取得的成就的同时, 充分了解文物分布的现状及成因,挖掘其内涵与价值,反思

5.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

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和引进文物保护修缮和维护的专业

这对促进全疆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

人才,抢救新疆文物;同时,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考古研究人

略,响应“一带一路”的先进发展理念——“让中国与世界

才,提高考古科研工作的质量,针对新疆考古项目完成重要

共享发展方式,共建美好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的研究课题;以及,加快文博队伍的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 艺术馆等的展示功能和教育功能,达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 文化、教育群众尊重科学等的目的。 5.5 探索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模式 首先,建立新疆政府与文物管理部门主导的文物保护和 开发模式,掌握文物的管理权和监督权,对审批、规划、建设、 财务、运营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如果出现问题, 要对当时人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文物管理部门要对新疆文物先规划,再建设,坚 持保护第一的原则,不能因为短期经济利益和政绩需求,不 顾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可能遭受的无可挽回的损失,大拆大建, 大搞污染型工业等。文物管理部门要发挥专家队伍优势,成 立专门的文物开发利用监督小组,赋予其具有绝对权威性, 设立监管部门,对文物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 第三,对不同类型的文物制定不同的保护利用模式,如 楼兰古城极其珍贵,不适合发展大众旅游,要以保护为主, 多挖掘其研究价值;对能够发展旅游但游客太多会有隐患的, 如石窟寺,要小部分开发,并限流游览;做好旅游发达地区

11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注释

民出版社,2005.

1)李现彩 , 徐承炎 . 丝绸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

[4] 牛强 . 城市规划 GIS 技术应用指南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策略研究——以“丝绸之路 :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

社,2011.

址为例 [J].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8, 30(3): 144-150.

[5] 唐玉华 . 新疆文物资源的保护 [D]. 华东师范大学 , 2006.

2)祝明英 . 基于 GIS 丝绸之路遗址群区域合作发展的空间布局研究

[6] 樊传庚 . 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D]. 中央民族大学 , 2005.

[D]. 西北大学 , 2016.

[7] 陈蔚 .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 [D]. 重庆大学 , 2006.

3)李飞 . 新疆米兰土建筑遗址的风化耐久性研究 [D]. 兰州大学 ,

[8] 张安福 . 新疆丝绸之路中道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J].

2015.

石河子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27(3): 34-36.

4)哈丽丹·吉力力,孟优 . 土地利用变化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影响——

[9] 邵甬 , 胡力骏 , 赵洁 . 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与利用

以吐鲁番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0);8721-8725,

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 2016, 卷缺失 (3): 98-

8778

105.

5)同脚注 4.

[10] 张又天 . 历史建筑密集区常见灾害影响及防灾策略研究 [D]. 天

6)樊传庚 . 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D]. 中央民族大学 , 2005.

津大学 , 2014.

7)张兵 . 城乡历史文化聚落——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的新类塑 [U]

[11] 栾福明 , 熊黑钢 , 王昭国 , 等 . 旧石器时期以来新疆文化遗址分

.城市规划学刊,2015(6): 5-11.

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J]. 中国沙漠 , 2016, 36(5): 1496-1502.

8) 数 据 来 源 于 北 京 大 学 城 市 与 环 境 学 院 地 理 数 据 平 台 (http://

[12] 栾福明 , 熊黑钢 , 王芳 , 等 . 新疆文化遗址时空演变与人地关系

geodata.pku.edu.cn).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7, 36(5): 134-139. [13] 李飞 . 新疆米兰土建筑遗址的风化耐久性研究 [D]. 兰州大学 , 2015.

参考文献

[14] 李现彩 , 徐承炎 . 丝绸之路新疆段遗址文化价值审视及保护利用

[1] 常青 . 西域文明与华夏建筑的变迁 [M]. 湖南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策略研究——以“丝绸之路 :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新疆段遗

1992.

址为例 [J]. 塔里木大学学报 , 2018, 30(3): 144-150.

[2] 余中太 . 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域通史 [M]. 郑州 : 中州古籍出

[15] 朱爱琴 . 湖北省文化遗产时空格局研究 [D]. [ 出版地不详 ]: 华中

版社 , 2003.

师范大学 , 2015.

[3](美)欧文·拉铁摩尔 .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M]. 江苏:江苏人

115


学研 RESEARCH

双 重 老化 视 角 下 的城市微更新

林炳琳

刘菡畅 袁 媛 周彦玢

摘要 在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微更新的议题在被广泛探 讨以解决现代生活和旧城的矛盾。本文针对城市和人口的双重老化 问题,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引导,将微更新语汇融入老龄化的语境 中,发挥社区的自发性和向心性作用,通过无障碍化的适老性设计、 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社交的场所、培育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体系, 提供老年人发挥余热的产业和空间,构建社区养老体系,使老年人 重新融入社会,召回老旧社区的活力和再生能力,并缓解社会和家 庭的养老压力。

关键词 双重老化;城市微更新;社区养老;积极老龄化

1 老龄化背景

1.2 老年人生理心理需求和积极老龄化

1.1 社区和人口的双重老化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显现一定的群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已达

体特征和需求。生理上主要反映为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

17599 万人,占人口总数 12.57%,超过联合国 7% 的老龄化

记忆力衰退、反应能力下降等,需要生活帮助和医疗护理;

[1-2]

心理上,老年人由于配偶亲友去世的打击等易出现依赖子女

(见图 1),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社会,并伴

和恋旧的心态,为弥补独居带来的孤独感和退休后空闲时间

随着空巢化、劳动力不足、社会福利资源短缺、养老负担加

的增加而产生强烈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的需求,并且由于社会

重等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身份的转变,其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在提高。

社会定位标准,抚养比从 2000 年的 9.9% 攀升至 17.8%

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城市社区也面临着老化问题。“社

在传统养老观念中,老年人通常被视为“弱势群体”来

区”一词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它是指“聚居在

进行特殊化照顾和保护,然而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老年

[3]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具有

人孤立并推出社会发展的主轨,忽视了老年人需要参与社会

一定的空间边界和法律主体地位,居民之间存在共同的价值

活动和展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属性。事实上在中国,60 岁以上

目标和长期生活形成的情感纽带。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演变,

的人口中 70% 为低龄健康老人,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这表

一些社区逐渐衰落,其老化不仅显现于建筑和公共设施, 亦

明老年群体具有巨大的潜在社会价值。故而近年来,对老龄

表现于功能的滞后和缺失、青年人口的流失和活力的丧失。

化的探讨逐渐从注重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健康老龄化”转向

然而对于形成固定社群和生活方式的老年社区居民来说,社

注重心理需求的“积极老龄化”。该理论在 1996 年由世界

区的亲缘和地缘关系是难以割舍的,所以老旧社区中往往形

卫生组织(WHO)提出,它倡导社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老

成以老年人群为主的人口结构,从而在社区和人口上形成双

龄化,让老年人融入社会成为其发展的动力 [6]。 “积极老龄化”

重老化的现象 [4-5],形成了老年人居住需求和社区贫乏的服

使得养老从单向疗养服务的提供,转变为促进社会良性循环

务资源之间的矛盾。

的有机体系的构建。这为社区和人口的双重老化问题带来了

11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图 1 2000-2019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及老年抚养比(来源: 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一个解决思路,即对社区进行有机更新和功能活化,在提供

了一种与传统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做法相异的“微更新”改

养老服务的同时,置入能够激活老年人再就业和参与社会活

造策略。在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固有拆除重建

动能力的产业模式和社交活动空间,将老年人和老旧社区重

的策略在城市的发展中已显现诸多的弊端:其一,大面积拆

新组织进社会和城市的运行轨道中,从而恢复社区的活力和

迁容易引起复杂的利益纠纷,建筑成本的提高增加了家庭的

永续再生的力量。

经济负担;其二,重复性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自然及社会资源, 产生无法降解的建筑垃圾;其三,老建筑的拆除毁灭了城市

2 以社区力量为纽带的养老模式和微更新策略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居家养老一直是中国主流养老模式, 随着家庭结构转变和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机构养老,

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破坏了原有人群的生活场所,并割裂 了社区长期形成的情感纽带和邻里关系。 而“微更新”则是基于居民意愿和公众参与的小尺度、

然而近年来养老机构分配不均、服务理念滞后、功能欠缺等

渐进式的改造策略 [8],它注重社区感、场所感的营造;强调

问题凸显,故以老年人日常生活环境和基层服务区域——“社

公众参与,通过居民自我表达,创造价值认同,保持生活永

区”为依托,结合两种养老模式的“社区养老模式”应运而

续发展的力量;强调多样性的重构,表达本土地域、文化、

生。社区养老即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

生活特征 [9]。对于双重老化问题来说,“微更新”除了形成

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

开放共享的社会资源利用方式外,一方面,它可以保留多样

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

化的城市肌理和风貌,维护原生文化和邻里关系,提供良性

[7]

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它使老人在享受社区的医疗、

再生的基础;另一方面保留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方式,

生活、文化服务的同时,又不脱离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贴合其恋旧的心理特征,使其能够更好地把控自己的生活,

这种养老模式发挥了社区作为社群自发凝聚形成的区域的

以增加自信心和幸福感 [10]。此外通过老年人群公共活动和社

“向心”力量,将周边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共同扶持的体

区自理的参与,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认同,

系。这种最大化利用既有资源、保持社区凝聚力的思想导向

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构想。

117


学研 RESEARCH

表 1 传统式街坊社区及单一式单位社区建成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及社区现状(来源:笔者整理自绘)

区和演替式边缘社区 [12] ,此后的相关研究大多在此基础上发 3 双重老化社区类型与问题特点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由以亲缘、地缘 为基础建立的“乡土社会”演变为由个体组成的“陌生人社 [11]

会”

展而来,2002 年社会学者张鸿雁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了新型 房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和移民区,并提出了旅游型综合社区、 科技产业型社区等依附于新型产业、文化、资源的社区以及

,这使得城市社区产生多样化的分异,要对具有不同

飞地型社区和虚拟社区,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而从社区治理

特征和问题的社区进行精细化的适老性改造,需要采用有效

角度出发,朱静辉根据社区的结构分化将城市社区分为均质

的社区分类方式。而复杂的社区形成和发展机制使得社区分

型、异质型、并制型和转制型社区 [13];李红娟根据城市化进

类尚未具有定论。相关社区分类依据包含社区建成时期、人

程和社区人群构成将城市社区分为商品房社区、老旧社区、

群构成、所在区域、功能、空间结构等。1992 年吴缚龙根据

产业型社区和外国人集中社区 [14]。温士贤则基于社区功能,

工业化后生产活动在空间上产生差异性集群的背景,将城市

针对民族互嵌社区分类出居住型、生产型、商贸型和宗教型

社区分为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

四种社区类型 [15]。

11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表 2 不同层面的无障碍设计(来源:笔者整理自绘)

结合中国城市社区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综上

新型产业产生的居住区,如高新电子科技园区和创意产业园

所述,本文将城市现存社区大致分类如下:1)传统式街坊

区的配套办公人员住宅区等,不同于单一式单位社区,其服

社区,主要指形成于建国以前,在城市老城区、老街区中留

务设施更为完善,人员流动也更加自由。

存的以亲缘、地缘为基础建立的居住生活区;2)单一式单

针对双重老化问题,结合各城市社区老年人口比重及发

位社区,指单位制时期建立的以单位、政府部门等为核心的

展趋势研究来看 [16-19],其中以建成年代最为久远的传统式街

居住区;3)混合式社区,指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改善城市

坊社区和单一式单位社区的双重老化问题最为突出,其老年

居民生活条件而建立的多功能综合型的生活区;4)过渡演

人口比例大多在 20% 以上(见表 1),而后者形成时间相对

替式社区,指在城市进程中处于转型阶段的社区,如城中村

较晚、配套设施相对完备、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小,总体上

等,其空间形态和人员构成发生异化而未完全转变;5)房

双重老化问题较不明显,故不在本文中进行论述。

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指现代以开发商为主导建设的住宅区、 别墅区、综合生活区等;6)新型产业依附型社区,指依附

3.1 传统式街坊社区

119


学研 RESEARCH

图 2 传统式街坊社区微空间设计(来源:笔者自绘)

图 3 单一式单位社区微空间设计(来源:笔者自绘)

传统式街坊社区大多在我国工业发展以前生成,其居民

3.2 单一式单位社区

大多因失地和城市政治、经济中心转移而失去经济来源,年

单一式单位社区大多建于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多

轻劳动力大量外流,社区的功能也逐渐衰落。此类社区普遍

为计划经济的产物,由于其所依托的工厂、企业、政府职能

具有以下问题:

部门的搬迁,大量职工转为无业人群,社区也由此衰败。单

1)建筑环境恶化:建筑结构老化形成危房,屋内通风 采光不良,屋内生活设施条件落后,不利于老年人居住;私

位社区在建设之初以满足劳工最低生活水平为目标,缺乏人 性化的设计,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搭乱建造成了安全隐患,并破坏了老街坊社区原有的风貌;

1)建筑形式单一,邻里氛围淡薄:单位社区的建设过

2)公共空间品质不足:此类社区公共空间大部分为线

于重视建设效率和功能,套用建筑形式,形成千篇一律的城

性街巷空间、宗庙等,但大部分社区由于管理失序而形成机

市风貌;社区整体采用封闭式管理,形成孤立的群体,建筑

动车、非机动车和生活杂物对街道空间的挤占,并造成交通

内部为单元式居住空间和狭窄的楼道,不利于居民间的交流,

混乱;宗庙大多被改造为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但仍然缺乏

容易造成幽闭感、孤独感。

适合现代多样化生活和需求的公共活动空间; 3)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缺少垃圾回收站、消防站、医 疗站

等公共服务设施,而传统街巷狭窄不利于大型清理、

2)公共活动空间不足:设计中缺乏绿色开放空间、文 化娱乐设施的考量,降低了老年人社会交往和户外活动的可 能性,对其身心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扑救、医疗设备进入,提供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条件困难, 且灾害和疾病突发时无法得到及时扑救和救治。 可见传统式街坊社区建筑质量、空间及服务设施条件等

3)设备落后、老旧:单位式住宅多为多层、小高层建筑, 但缺乏电梯等无障碍设施, 不利于老年人出行;社区内的设 备管线缺乏维护和更新,具有潜在安全隐患。

已无法满足当代老年人生活、医疗、公共活动等养老需求,

故单一式单位社区虽具备基本的服务设施,但由于建筑

供需的落差也使其不再吸引年轻人群进入社区从而逐渐失去

大多年久失修,空间过于闭塞单一,缺乏精细化的养老服务

了代际更替的动力,形成双重老化的现象。

和设施,加之企业和周边环境没落,亦形成了双重老化的现 象。

120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4 老龄化社区微更新路径探索

用檐下、树下、街巷、河道开放空间等,进行微空间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不同的老

如设置沿街桌台、座椅、商铺,打造亲水平台、进行墙绘设

化机制,也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如既有社区的建设缺乏前瞻

计等(如图 2);对于单位式社区,可在楼道、外廊等处设

性,社区内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物理环境老化、公共

置座椅,并开放街道界面(如图 3)。微型“灰空间”的介

空间缺乏等,为此需要具有弹性的微更新策略,因地制宜、

入可以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和行进路线上停留对谈,丰富交

标本兼治,进行适老性改造。同时针对“积极老龄化”,应

流场所,解决有行为障碍的老年人不便外出交流的困境,并

当建立开放化、智能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和资源共享体系,保

维系社区的邻里关系。同时可以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设计活动,

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调动其自身能动性,加强其社会活

结合其日常生活场景和传统节庆活动等,打造具有社区特色,

动参与,以拓宽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老年人的社会

贴合居民生活的活化空间。

适应性和社会认同度,使得“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弹性户外活动空间设计

老有所为”。

在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中应当考虑不同个体的活动偏 好,为不同的户外活动类型,如单人活动、团体活动等,提

4.1 建筑及公共环境的适老性改造

供选择。采用不同围合感的空间布局,如 U 型或 L 型布局,

1)改善建筑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空间适应性和使用率。同时注重微气候设计以及设备的

对老旧房屋进行鉴定和维护改造,拆除危房及违章构筑

维护管理和更新,保证老年人的活动舒适性以及设备的长期

物,对保留建筑结构进行必要的加固,提高低洼处房屋地坪,

使用 [20]。

以提高防震、防洪能力。改善通风采光条件,优化空间流线, 更替老旧生活设备,以提高居住舒适度,为社区养老提供良 好的物质环境保障。 集中清理老化无用线路,对管线进行统一铺设,以预防

4.3 养老服务产业和智能服务系统构建 1)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产业 搭建开放式的社区服务平台,对于社区内部缺乏公共服

隐患发生。进行交通的综合治理,倡导社区内道路的步行化,

务设施的老旧社区,利用闲余空间置入微型的医疗卫生站、

以保持视线通畅并避免人车混流造成交通事故。对于街巷尺

社区医院等,并调动周边的养老服务资源,提供紧急救护、

度狭小,建筑密度较大的传统式街坊社区,设置微型消防站、

医疗护理、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居住、

警务站等,以方便及时处理险情,防止事故蔓延。

生活、医疗需求,构建以老龄化社区为中心、可服务周边地

2)无障碍设计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行为特征,在空间尺度、设施、色彩、

区的养老服务圈。 同时引导社区人员参与相关的志愿服务和工作,提供再

光环境、声环境等层面上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多样化的无

就业岗位,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发展相关的养老产

障碍设计和人文关怀(见表 2),如合理避免高差,考虑坐

业和银发经济,以此形成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体系,并活化

轮椅老人的尺度和视线关系;在楼道、居室等处加设辅助站

社区功能,培育社区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居民对社区的

立和行动的扶手;采用明快的墙体颜色和易读的标示系统;

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

室内采用漫射光照明或隐形灯;种植灌木为居室提供声障等。

2)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型社区服务平台

此外应注重无障碍设施的“隐蔽性”,弱化对老年人“衰

对居民进行网上信息录入,建立老年人疾病档案,定期

老”的强调,在公共场所的辅助设施应模糊使用主体,同样

上门探访并提供体检和药物代取等医疗帮助。在易发生突发

服务于残障人士、孕妇、儿童等有需求的人群。

性事故的位置设置紧急拨号器,或通过手机、手环、红外报 警器等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以在事故和疾病发生时及时

4.2 公共空间品质提升

告知家人并通知疾病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家居系统,如可遥

1)活化微空间介入

控、声控的门窗、灯光开关装置,便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自行

老旧社区建设用地紧张且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对此可以

操控 [21]。建立服务评价机制,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变化并对

采用针灸式的介入和整治方法。对于传统式街坊社区,可利

服务体系进行监管。

121


学研 RESEARCH

4.4 社区内及周边民众活动参与

略为基础,提出了“建筑及公共环境的适老性改造、公共空

1)设置开放式文化交流场所

间品质提升、养老服务产业和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社区内及

开设满足老人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并将其对外开放,活

周边民众活动参与”四个层面构成的社区养老体系,以及“无

用社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活动,吸引社区内外不同人群参与,

障碍设计、活化微空间介入、弹性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搭建

以促进社区文化的展示和对外交流,提升社区的开放度和活

开放共享的养老服务产业、引入银发产业”等改造方法,以

力,同时亦可减弱老年人群的孤独感,使其接触年轻人群以

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摆脱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束

焕发活力,跟上时代的变化,降低衰老感。

缚,融入到社会运行的轨道上,同时恢复社区的功能、活力、

2)引入银发产业

邻里氛围和生活气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

对于“积极老龄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老人的被尊

然而在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个体需要

重感和自我实现感,降低对衰老的恐惧和孤独感,为社会创

愈加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社区定然将出现更多的分异,伴

造价值。为此可以设立老年人手工作坊和学习培训机构,保

随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这需要今后开展更加具有针对

持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减缓记忆衰退、老年痴呆等症状,刺

性的研究,并提出更加精细化的适老性改造方法。

激低龄老年人的劳动意愿,使其发挥一技之长,让企业和社 会重新接纳老年人群,改变对老龄化的刻板印象。 构建老年自治组织,让老年人参与社区工作,善用其经 验和对于社区的熟悉度,使其服务于周边人群,以培养老年 人的自身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加深社区邻里关系纽带。 此外可以进行“以老养老” 让具有经验的老年人相互扶持照 顾,形成陪伴和精神宽慰;或进行“老幼结合”,将养老服 务设施和托幼所等机构结合在一起,在缓解孤寡老人孤独感、 维系社区关系的同时,亦可解决年轻人外出工作无人照料幼 儿的困难。 5 小结 本文从城市社区的双重老化现象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社 区的老化成因及问题,以“社区养老”模式和“微更新”策

122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参考文献

央党校 ( 国家行政学院 ) 学报 ,2019,23(03):106-113.

[1] 国 家 数 据 . 人 口 年 龄 结 构 和 抚 养 比 指 标 [DB/OL].http://data.

[12] 吴 缚 龙 . 中 国 城 市 社 区 的 类 型 及 其 特 质 [J]. 城 市 问

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2020-05-24.

题 ,1992(05):24-27.

[2] 联合国 : 老龄问题研究 , 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资料辑录 [A], 中国

[13] 朱 静 辉 . 城 市 空 间 的 社 区 类 型 及 其 治 理 机 制 研 究 [J]. 长 白 学

对外翻泽出版公司 ,1983.

刊 ,2019(01):118-126.

[3] 李振宇 . 我国法律中社区定义问题之辨析 [J]. 前沿 ,2012(22):81-

[14] 李红娟 , 胡杰成 . 中国社区分类治理问题研究 [J]. 宏观经济研

82.

究 ,2019(11):143-157.

[4] 鞠曦 , 陆诗亮 . 城市有机更新视角下应对老龄化的历史街区社

[15] 温士贤 . 城市民族互嵌社区的多元类型与建设理念——基于珠三

区营造途径探究——以 ICCC 国际设计竞赛新型老年社区“城市酵

角地区的案例研究 [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04):42-48.

母”模型为例 [J]. 城市建筑 ,2017(23):49-51.(双重老龄化)张天

[16] 王颖 . 上海城市社区实证研究——社区类型、区位结构及变化趋

新 .“双重老化”背景下老旧社区住宅的价值及改造途径 [J]. 城市建

势 [J]. 城市规划汇刊 ,2002(06):33-40+79.

筑 ,2018(21):20-23.

[17] 周春山 , 童新梅 , 王珏晗 , 赖舒琳 .2000-2010 年广州市人口

[5] 李 学 斌 . 我 国 社 区 养 老 服 务 研 究 综 述 [J]. 宁 夏 社 会 科

老龄化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 [J]. 地理研究 ,2018,37(01):103-118.

学 ,2008(01):42-46.

[18] 周素红 . 广州市中心城区老龄化地域特征与形成机制 [C]. 中国

[6] 畅流 , 胡惠琴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旧住区文娱活动设施的创新

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地理学会 2012 年学术年会学

营造——以北京某 1980 年代住区为例 [J]. 新建筑 ,2018(02):26-31.

术论文摘要集 . 中国地理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地理学

[7] 邓伟志 . 社会学辞典 [M].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293.

会 ,2012:235.

[8] 马颖忆 , 刘志峰 , 叶麟 , 路苏荣 . 古都型城市“微更新”视角下

[19] 马璐 , 张志斌 .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J]. 人文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以南京秦淮白下单元为例 [J]. 金陵科技

地理 ,2015,30(06):132- 137.

学院学报 ,2017,33(03):32-36.

[20] 春明阳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住区活动空间研究——以哈尔滨市

[9] 龚书章 . 以再生与公共意识启动城市的微更新行动 [J]. 时代建

福乐湾住区为例 [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 . 共享与

筑 ,2016(04):29-33.

品质——201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 住房建设规划)[C]. 中

[10] 张天新 .“双重老化”背景下老旧社区住宅的价值及改造途径 [J].

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8:13.

城市建筑 ,2018(21):20-23.

[21] 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M].北京:建筑工业出

[11] 向德平 , 华汛子 . 中国社区建设的历程、演进与展望 [J]. 中共中

版社.2010.

123



本期的摄影专栏展示由《筑研》杂志举办的建 筑摄影比赛《浮光掠影》的获奖作品。比赛分专业 组(包括无人机组)和手机组两个组别,分别设置一、 二、三等奖;除此之外另设置最佳人气奖和最佳摄 影奖。 作品题材各有千秋,从壮丽巍峨的自然风光, 如雪域高原之上的雪山与布达拉宫,到充满人文气 息的城市风貌,如首尔夕阳下的都市风光;有的作 品通过世俗空间与神性空间的对比展现出作者捕 捉到的两种空间的不同感触,有的作品通过一系列 的城市图像展现出香港混乱之中存在秩序的拼贴风 貌;有的作品使用无人机技术表达出建筑空间完美 的形式和宁静的典雅氛围。总而言之,都展现出了 作者在生活中倍具魅力的自然与人文场景的敏锐观 察,以及这些打动人心的画面的准确捕捉。 栏目主编:杨乐川


万象 OMNIVERSE

专业组 无人机奖 & 最佳摄影奖 ◆ 《白色音乐台》 © 翁惟繁 12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专业组 一等奖 & 最佳人气奖 ◆ 《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 © 张成燊

127


万象 OMNIVERSE

《神》 128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专业组 二等奖 ◆ 《神与人》 © 王笑

《人》 129


万象 OMNIVERSE

《巷尾》

130

《阴之上商


商》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光之下》

专业组 三等奖 ◆ 《混沌与秩序·香港》 © 潘昌伟

131


万象 OMNIVERSE

《急》

《窗》 132

《轮》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光》

《影》

专业组 三等奖 ◆ 《混沌与秩序·香港》 © 潘昌伟 《绿》 133


万象 OMNIVERSE

手机组 一等奖 ◆ 《光》 © 金润宇

134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135


万象 OMNIVERSE

136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手机组 一等奖 ◆ 《光》 © 金润宇

137


万象 OMNIVERSE

手机组 二等奖 ◆ 《格子内外》 © 赵丽媛

138

手机组 三等奖 ◆ 《视界》 © 蒋茂源 《冰与火之歌》


ARCHITECTURE REVIEW 筑研

《生命的纪念》

《香炉》

《月纳百川,有容乃大》

《星海广场的星期五下午》

139



主办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筑研》杂志社

投稿邮箱:

seuzhuyan@163.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