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yi 1: What is Humanism

Page 1

ISSN 2058-4261

思逸 siyi

issue 1 February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What is Humanism?

Critical stimulations from drifting minds


《思逸》期刊於2014年在英國註冊,為一同行評審的專業人文學術研究的免費中文期 刊,每年兩期,以電子格式出版發行。《思逸》致力開拓一個新穎、開放、公平的交流 平台,並提供一個跨學科,跨文化的人文思考空間。 Siyi journal was registered in the UK in 2014. It is a peer-reviewed open access journal in Chinese language for the research of arts and humanities. It publishes two issues a year in digital format. The journal aims to produce an interventional and creative platform for critical communication; it also hopes to achieve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thinking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tudies of arts and humanities 徵稿範圍 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翻譯研究、跨文化研究、電影研究、視覺藝術研究、媒體傳播研 究、遷移研究、身分認同與藝術、文化現象研究、批判性哲學等跨學科的理論,實踐或 兩者結合的學術文章 。學術隨筆、報告、訪談以及書評。

Area of Interest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mparative cul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cross-cultural studies, visual art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igration studies, identities and arts, cultural phenomena,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ly papers on theories, practice, or the combination of two.

W: http://siyi-journal.lofter.com 微博: @思逸期刊 Twitter: @siyijournal Published by IFVCR in Cardiff, United Kingdom 5th Feb 2015 (c) to all authors 版權歸作者所有 設計 Stephanie Sarlos www.stephaniesarlos.com 排版 Hiu M. Chan 校對 Ariel Chen


目錄 CONTENTS 學術隨筆 范可樂 放心

Academic Proses Victor H.L. FAN Putting Down One’s Heart

1 3 4

Yichao XU Humanities Research and “Humanism”

陳向陽 思達逸語,格物致知

7

Cindy X.Y. CHEN Provide Things Honest in the Sight of All Men

王緯達 現代交響曲

9

Weida WANG ‘Modernity’ Symphony

徐一超 人文研究者的處境與 「人文精神」 楊槃槃 重演的雅努斯時代

陳曉雯 人文逸者的責任

10

李思雪 北京電影學院首屆「全國電影學青 年學者論壇」會議報告

Hiu M. CHAN Our Responsibilities

Reports

報告文章 曹柳鶯 第五屆巴黎中國獨立電影節掠影

Panpan YANG The Janus Age Once More:

14

Liuying CAO A Glance of Shadows

15

Sixue LI A Report on the 1st National Young Scholar Forum of Film studies at BFA

書評

Book Review

陳劍青:「愛」 的重建 —— 阿蘭 · 巴迪歐之《愛的紥贊》

17

Jianqing CHEN The Re-invention of Love

《思逸》 第2、3期徵稿啟事

20

Siyi Issue 2 and 3 Call For Papers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放心

「人文主義」的傳入。在這個過程中,人本理 念透過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透鏡滲入中國哲思 中。達爾文主義的基本假設,是把「人」看成 為一種生態(life form)。而作為一種生態, 「人」必須在自然和政治環境中和其它生態、 羣體、甚至乎天然條件搏鬥 。 譬如說,嚴復 對英國政治學說的翻譯裏,和梁啟超與康有為 的社會理論中,都認為人的存亡在於天擇,羣 的存亡在於己欲的制衡和政治羣體的抗爭;故 身體自強與國家自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 二

范可樂 嚴格來說,中國哲學中沒有一套完整的 「人文主義」,但不等於沒有以人為本的意 念或「精神」(Geist)。然而,要在中國 哲思中認定其人本價值,其實已經或多或少 以西方學說的框架來重寫中國哲學。要避免 這個圈套,從而建立一次與歐美人文主義的 平等對話,不能只顧問中國哲學中有沒有 「人文精神」。反之,從先秦至西漢哲學 中,和晚清後以歐美人文主義思想作為中心 所發展出來的「人本」理念中,劃出對當代 歐美「人本主義」批判和重組的比較空間, 會更有幫助。其實,自1930年代起,歐美哲 學家開始反思人文精神的意義,認為它不過 是歷來統治階級控制社會思想的一套意識形 態機械(dispositif)。在這個大前提底下,我 認為中國的哲學思想可以替當下這項重組工 作提出一些在道德觀和政治觀上的新啓示。

十至四十年代張君勱和羅家倫的「新人生觀」 、和由陳公博學說衍生出來的「新生活運動」 ,都以西方人本主義作為框架,把《大學》中 的「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 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的概念重寫成一套以 羣為本的生態政治(biopolitics),把人的生 態生命(zoë)跟政治生命(bios)連為一線。 故此,民國時期的人文精神,也成為了統治 階級維持社會秩序制衡思想的意識形態機械。 在歐洲,人文精神淪為意識形態機械早在 1936年由瓦爾特·本雅明所提出。他認為, 電影作為可以複製的大眾藝術,可以麻木觀 眾的官能知覺,從而把它們訓練成機械化和 一體化的「大眾」。因此,現代性中的人本 概念,已經透過機械化發展成一種官能一體 的羣眾感染力,使「人」失去與天搏鬥的獨 立性和自發性,也失去對羣體法理作出質疑 和控訴的意識。不過,電影亦有潛力為觀眾 提供新的官能刺激,喚醒他們早已麻木的官 能知覺和政治欲念。其後,馬丁·海德格 爾認為,「人」為了壓抑由「深刻無聊」所 意識到的孤獨感,會主動達成一種與「人 人」互相牽繫的公眾性。而海德格爾認為

要發展出一套「人本」理念,在哲思中先需建 立「人」作為一種有獨立性和自主性,意識到 自己與天和獸有着對立關係的個體。先秦時期 的黃老道學中並沒有這個概念。譬如在《十六 經》和《墨子》中,天與人、人與獸之間有着 承繼性和流動性的關係。推動它們關係的動機 為欲。欲溢而淫,人如走獸,乃致天亂,自有 執道者引法以繩,以正亂、正名、和正法,履 行天道。 在這個概念中,「人」可以看成是宇 宙和政治秩序中自我循環和協調的一個環節。 天、人、和獸的對立關係源自清末民初歐美 學術散文

1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納粹主義正是這種「人人」的最高結晶。

往使我們更加難以脫離自我中心的知識空間, 從而侵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獸之關係, 形成政治和社會中主與奴、虎與倀的建基。「 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為「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能夠把「人」的執著放下放下再 放下,善其心以利天下,也就是人文精神。

對當今哲學家喬治·阿甘本和Peter Sloterdijk 來說,海德格爾的「人人」論說,證實了法 西斯主義的基礎,正好是「人文精神」。他 們以為,自古以來,統治階層為了鞏固勢 力,把自己定義為「人」。他們既沒有昇華 為脫離人羣的「神明」,也沒有淪為被政治 羣體驅逐、隔離、甚至乎虐殺的裸命(bare life)。這不是說「人文精神」是一種萬惡

范可樂,英國國王學院電影研究學助理教授, 《思逸》編委成員。 Ho_lok_victor.fan@kcl.ac.uk

的觀念。問題是我們怎樣解構以人為核心的 存在觀、道德觀、和政治觀。Gilbert Simondon認為,人、獸、與機械之間維持着一種 主與奴、虎與倀的關係。這種關係並非必 然的,而是一種在歷史條件下偶然的結晶。 對他來說,人、獸、和機械在共通的環境下 透過不同的能量輔導(transduction)發生 成個體(ontogenesis),有着互相依賴,共 同工作的平等關係。在這種關係的基礎上, 我們才能發展出一套更加平等的社會狀態。 孟子在《盡心上》認為,「人」是我們客觀 的稱呼,「仁」則是人主觀的認知;「生」 是生命客觀的名字,而「性」(古讀「生」 )是人對生命主觀的認知。所以仁者,性也。 但仁並非至善。它只是在人自知自覺的條件下 所作出最能利己利人的道德抉擇。孟子所談雖 是道德,但我們從中也許可以了解到當中的人 文觀。人的知識空間只能侷限於人對自我主觀 的認知,而人文精神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侷限於 自我主觀的受賞觀和行識觀。這不是說人文精 神「不過如此」。反之,我們先要確認自己侷 限於自我主觀的認知,在受、賞、行、識的過 程中,要明白到受而不賞,行而不識的話,往 Academic Proses

2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人文研究者的處境 與「人文精神」

去面對洋溢著審美感性的研究對象,也就 不得不去把握這種無可避免的衝突與張力。

徐一超

如此看來,現代學院體制內的人文研究者在大 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或 是一個激情狂想的藝術家,他們需要在感性與 理性之間求取調停,某種程度上甚至要為理 性留出更多的位置。如果借用韋伯和本雅明 的術語,文學、藝術這些人文科學的主要研 究對象多是「附魅」而充滿「靈暈」(aura)

六年前,我考入了南京大學文學院就讀大學 本科,以「漢語言文學」為專業,自此踏 上了人文學科求學、研究的道路。回想與 「人文」最初的遭逢,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 恐怕就是那些經典的詩文、小說。手不釋 卷、悠遊其中,甚至廢寢忘食,這大概是 「人文」帶給我的最初的歡欣。然而學院式 的專業教育和學術研究的“訓練”卻遠沒有這 麼簡單,漸漸地我才明白,曾經那種歡愉的 閱讀體驗只能算是一種業餘的「欣賞」。

的,然而人文科學的研究者和研究體制恰恰 要以「除魅」的方式的「解讀」它們。這也 就是伊格爾頓指出過的美學的悖論:作為科 學學科的美學是一個矛盾的、自我消解的過 程,它一方面面對著感性、特殊甚至是不可 言喻的審美對象,另一方面又要以「科學」 領會這一點,我用了兩三年的時間。那期間, 的方式和「學科」的品質呈現自我;因而在 我一面沉醉於文學絢爛多奇的虛構與想像世 提 升 美 學 、 美 學 研 究 自 身 的 理 論 價 值 時 , 界,一面尋思著以不同的視角去「解讀」它。 審美對象的不可言喻性可能也就被消解了。 身邊的親友常常好奇中文系學些什麼,人們總 以為這裡是培養作家的地方,然而事實上我 我固執地認為,所謂的「人文精神」,也該 們所做的「解讀」遠遠多於「創作」。這兩 像人文的審美對象一樣,是「附魅」而充滿 者有怎樣的區別呢?在學院內,「解讀」的 「靈暈」的;然而現實的情形卻告訴我們, 基本表達方式就是學術論文,這是一種極其 人文精神的養育者歸根結底置身於一個「除 學理化、充滿理性的呈現形式,它與文學、 魅」的現代體制。在人文研究的理路本身需要 藝術本身的感性特徵迥然不同,也與文藝創 平衡感性與理性這一特征之外,人文研究者還 作有著很大的差異。如果說曖昧、混沌、神 要面對更多的張力與矛盾,比如高懸的人文理 秘、恣肆這些可以成為文藝作品的美質,如 想與現實的生存考量之間的距離,比如無功利 果說激情與感性是文藝創作的前提,那麼這 的閱讀、「學養」的積累與功利化的文獻檢 一切都未必能成就一篇合乎學院標準和規範 索、學術生產之間的矛盾。「文人」是多麼清 的學術論文。就論文寫作而言,就對文藝作 高、狷介的字眼,「學者」代表著思想與知 品的「解讀」而言,理性、克制與條理很大 識的理想,「學術論文」本該是一種表達學 程度上佔據著更為重要的位置。於是,學院 術思想的門徑與媒介;然而在現實中,研究 內的文藝研究者就不得不以理性居上的方式 者往往淪為「生產者」,作為途徑與手段的 學術散文

3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重演的雅努斯時代: 電影、學術與人文精神

學術論文也大多成為「目的」與「指標」。 在這樣的現實中,「人文精神」是什麼,它 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僅僅就人文知識的研 究者而言,我們理應成為人文精神的養育者 與葆有者,為此,值得做、需要做的有很 多。這其中,一個必要的前提,恐怕就是 對人文研究者自身的所處情境進行一番反 身性、自反性(reflexive)的認知:我們必 須意識到「附魅」的研究對象與「除魅」 的研究體制之間的張力,在努力求取平衡的

楊槃槃 在2010年來中國電影奇跡般的「還魂記」里, 代替電影死去的,是人文精神。 —— 題記

1988年,戴錦華、鐘大豐和李奕明一同在《 電影藝術》上發表了題為《電影雅努斯時 代》的「三人談」。在這次談話里,戴錦華 再次以其「大女子」之氣魄,卓然的演講天 分和近乎咄咄逼人的姿態,將「三人談」變 成「一人談」。戴錦華借古羅馬宗教和神 話中的雙面神雅努斯(Janus)來形容她所 感知的中國電影在80年代末發生的劇變:痛 苦如雅努斯,他的一張臉面對的是過去,是 黃土地或《黃土地》般的厚重的文化承載; 他的另一張臉面對的是未來,是狂刮著流行 歌壇的「西北風」的飄搖世界。文化成為昨 日「淨土」,談文化成為落伍「徽章」。

同時警惕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的危險。只有 這樣,「人文精神」的養育才具備最基本 的前提。樂觀一些地說,這種自反性的意 識本身或許也就是人文精神的某種體現。 陳曉雯主編在創刊之前的往來信件中曾經 提到,她希望依靠《思逸》凝聚起一股「 人魂」。「魂」就是「魅」,這樣的修辭 流露著人文的神秘、人文的魅惑,隱現著 人文精神不可以理性估量的潛力。這種神秘 力量的瀰漫、無形、流動的特征,又與「思 逸」的刊名相契。不管是精心的構思還是意 外的巧合,這種超越理性規制的隱喻方式都 很好地傳達了「人文精神」應有的質地。

而戴錦華所言的80年代末發生的劇變,相比起 2010年以來中國電影的全然換血,幾乎催生出 一種「小巫見大巫」的喜劇感。這一次,談文 化,不再是落伍的「徽章」。恰恰相反,我 們驚恐地發現,在郭韓之爭的熱浪裡,全民 都在「談文化」。所謂正常人類,為了符合 群居規律而選擇交談,為了交談而選擇看片。 曾經就讀上海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因為掛科而在 教務部苦苦哀求不被開除的郭敬明同學,如今 卻「客座」上海大學,成為昔日同學的「師」 字輩。眾聲喧嘩之下,所謂的「文化」果真成

徐一超,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 《思逸》書評編輯。

xyc0524@163.com

Academic Proses

4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了嘴角吐出的沫沫——沒有重量,一秒即散。 或許我自身的某些經歷可以為這重演的「雅 努斯時代」作些許腳注。2008年秋,我在諸多 人的不理解中進入北京大學就讀影視編導專 業。成長於潮汕小城的我,幼年記憶中的家 鄉只有一家破舊的電影院,放映的要麼是由 學校老師帶隊來觀看的科教片,要麼是「成 人影片」,黑暗而骯臟的電影院後座里每每 有人做愛。那時候,即便我自己,也認為電 影是一個已死的事物,只期待在電視台謀得

期刊能在學屆發出不一樣的清亮之聲, 哪怕微弱;能夠帶給正直的青年學人以希 望,哪怕是黑漆漆的隧洞裡搖曳的燭火; 能夠以其對人文精神的重視與踐行,為 「電影研究」正名,哪怕路漫漫其修遠。 同樣遭遇「雅努斯時代」的還有歐美學界的 華語電影研究 (Chinese Cinema Studies in the West)。並非偶然地,西方學界的華語電影研 究在80年代末期興起,而後在世界舞台上飛速 走紅,如今已幾近羽翼豐滿。海外華語國電影

一個職位。而在2012年我本科畢業的時候,中 國電影已恍然成為一支崛起的市場力量,或 者說一樁有利可圖的事業。而在這個時候, 我在更多人的不理解中負笈北美,選擇同這 個潛力無限的中國電影市場絕緣的「電影研 究」(Cinema Studies)作為研究生專業。 與 其說我選擇「海外電研女」的生涯,不如說是 這來勢洶洶的市場大潮之下的國內電影學界 的變質讓我望而生畏:若干年間,「電影研 究」幾乎被「電影產業研究」取代;無數來自 各式各樣文科、社科專業的教員一夜間自稱 「電影學者」;成指數型增長的電影學碩士和 博士點做著科研體操的「重復運動」。而就 學術刊物、出版體制和青年學人而言,正如 李道新(2006: 4)用擔憂甚至感傷的語調所總 結的,學術刊物為了生存大多簡化了審核標 準,一批批缺乏原創的電影文字公諸於世,造 成中國電影學術史上最大的泡沫效應,不僅無 法提高電影學術的水準,而且辱沒了電影作為 學術的莊嚴…… 學習電影的青年學人進入學 術的願望和動機也非常複雜,難露新生一代 的才華和崢嶸。」在這個中國電影的《還魂 記》里的,代替電影死去的,是人文精神。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現狀,我期待《思逸》

學術散文

研究的一炮而紅,如張英進(2002)所述,關 係著西方對於一個典型他者的入迷,由台灣電 影新浪潮、香港電影新浪潮和中國第五代導演 的作品在國際上獲獎而發端,也承接著近年來 中國電影市場的瘋狂發展而引發的學術投資。 然而,這來自西方學界的頗具情慾意味的學術 目光之下的中國電影,卻是被選擇過的那一小 部分,或是曾被淹沒在口水里的所謂「民俗電 影」,或是很大程度上滿足著西方政治興趣的 顛覆性的「地下電影」(近來多稱「獨立電 影」)。我承認「民俗電影」吸引眼球的效 力,也看重獨立電影在這個中國電影、文化、 社會均經歷劇變的充滿張力的歷史時期所承擔 的「檔案」(archive)功能,但這二者畢竟不 能代表中國電影的全部。在我並不很長的留學 歲月里,一次次地被自稱對中國電影感興趣的 美國學者問及某些電影(或者政治)議題如果 設定在中國會有怎樣驚人的不同,而我,只 能一次次苦笑著說,其實當今的中國跟美國 特別像。然後,我會看到問者皺著的眉頭, 明白我的這樣一個回答很不令人滿意。而此 間,我所獨味的心酸在於:在一個中國心甘情 願地承受西方文化鐵蹄的時代,中國對西方

5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知識的用力追逐依舊是一廂情願的。多數的 西方人的確歡迎中國元素或中國人在各種場 合,包括學術會議,現身,因為他們認定這 樣做會提高「多樣性」(diversity)。而提高 「多樣性」的前提恰是:中國是異於自己的。

扎實的文獻和學術積累,更需要拒絕誘惑的定 力與勇氣。或許,在照進檔案館的日光所顯 現的塵埃里,在歷史與學人同呼吸的某一時 刻,人文精神乘鶴歸來,或者並不曾遠去。

寄生在這「異己」認定之上的,是電影研究 中視中國電影為文本、視西方理論為解碼者 的二元論。在這種已不新鮮的論調中,西方 電影理論因其在一個異己的、外來的文本上

楊槃槃,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研究助理, 《思逸》書評編輯。 py390@nyu.edu

「生效」而更顯其力度。然而,在雅努斯的 另一張臉所朝向的地方,我們也看到身在海 外的中國學者尋找著中國電影反哺西方電影 研究的可能:從最開始的用英文寫作的中國學 者採用西方理論觸碰中國電影時對電影文本所 做的不同於西方學者的演繹,到在西方理論邂 逅中國電影文本時遭遇「卡殼」而帶來的重 思理論本身的可能;從跳過西方術語而讓漢 語中固有概念的拼音進入英文學術寫作的嘗 試(如葉月瑜棄用 melodrama 而選用 wenyi) 到在電影研究領域援引中國美學理論的探索。 由此推衍,電影理論未必只能是西方電影理 論。電影理論家有國籍,電影理論未必如此。 也正是在這種語境下,人文精神的堅守,對 於在海外從事中國電影研究的學者而言有了 更為深長的意味:應該思考讓中國電影研究 進入世界視野的可能,但不能為此而改變自己 的研究選擇和學術立場;可以談論電影國族, 但不可以因為服務單一意識形態的需要而割捨 歷史的肌理豐富的血肉;鼓勵在不局限於中國 電影的電影研究中移植中國美學理論的可能, 但不應該為了吸引西方學界的注意而將中國哲 學單一化甚至故弄玄虛。堅守人文精神,需要

Academic Proses

6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思達逸語, 格物致知

份期刊的夢想。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契 機。說來也真是巧的很,天公成人之美。當我 看到陳曉雯主編也有意發起這樣一份期刊《 思逸》,成為國內學者學子們進入國際舞臺 的平臺時,我們一拍即合,我非常樂意加入 這個團隊,共同建設我們自己的人文家園。 今年,國內人文學界知名期刊《文史哲》由 博睿出版社(Brill)在國外正式發行英文版, 人文學界為之興奮不已。《文史哲》發行之 際,教育部社科司信誓旦旦地宣稱,今年準

陳向陽 辦期刊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 大學的時候上戲劇影視課,一位來自美國Auburn大學的教授極力推薦我寫的一篇文章到 美國現代語言協會(MLA)索引的一份期刊 MidwestQuarterly。於是,我很興奮地把 自己的文章郵寄到該期刊。幾個月後, 我收到了期刊的回復,要求我做一些相 應的調整和修改。可是,我當時功課 比較忙,就將此事擱置了下來。等到想 起來要進行修改時,卻已經過了期限。 這是我與同行評議期刊第一次親密的接觸, 因對同行評議期刊評審時限的懵懵懂懂, 遺憾地與之失之交臂。我猜想很多首次接 觸匿名同行評議的作者都有同樣的經歷。 多年後,我進入美國Cineaste這家享譽盛名的 同行評議期刊工作,才了解到同行評議期刊 的真正含義。同行評議是指業界對提交的文 章進行匿名評審的標準及其過程。能夠在同 行評議期刊上發表文章無疑是對作者在這一 領域的肯定。Cineaste是國際藝術及人文索引 (A&HCI)期刊,是美國唯一一份不隸屬於 任何機構或大學出版社的期刊,是34家國際 藝術及人文索引電影電視廣播類期刊之一, 是美國頂尖的獨立電影研究期刊。在Cineaste 的工作經歷讓我了解到一個同行評議期刊的 整個操作過程,積累了寶貴的實際經驗。後 來,國內的《電影藝術》雜誌聘請我做特約 編輯。隨著在國際和國內電影電視類頂尖期 刊工作的切實經歷,也更加催生了我要辦一 學術散文

備啟動一項計劃,將加大中國學術期刊走向 國際的支持力度。據稱,目前該項目有幾大 思路,第一是政策上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勵高 校學術成果對外出版;二是專業化的隊伍建 設,尤其是高水平外譯隊伍;三是對於那些 已有一定影響的學術期刊,給予津貼扶持。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 學報》英文版執行主編吳冠軍在接受鳳凰網 采訪時也認為,目前很多學術期刊英文版希 望能盡快進入SSCI,但這依賴於海外出版社 的運作和渠道,而且為了達到SSCI引用率要 求,還要做很多額外工作,比如提高引用率 等。吳冠軍教授說,國內學者也嘗試直接給 國外學術雜誌投稿,但「很多人認為,中國 學者的人文社科文章不太可能在國外頂尖學 術期刊發表,太難了,但關鍵還是你的學術 成果質量。向國外學術期刊投稿,是否錄 用不是靠人際關系,評審真的會給你很多意 見,他會告訴你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 願望相當美好,現實卻很骨感。擺在每 一個中國人文藝術學科學者學子面前殘 酷的現實是,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 立自己的A&HCI(藝術與人文索引)標 準,還沒有這樣的期刊。而在此方面, 7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臺灣已經遙遙領先,有自己的THCI,有 THCI索引的期刊。這是怎樣的差距啊! 事實就是這樣。說到這裏,我不禁為目前中國 的人文狀況表示擔憂。在一個沒有軀殼的框架 下面,僅僅憑金錢的堆砌、津貼的扶持、壯 大的外譯隊伍、官方的所謂 “加大力度”和“集 中力量”是不是就能打造出國際一流的人文期 刊?是不是就能鍛造出深邃的人文精神?是 不是就能迸發出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火花? 正如吳冠軍教授所說,在國際同行評議期刊發

就是「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Provide things honest in the sight of all men)。 這就是我所以為的人文精神。藉著《思逸》的 呱呱落地,讓我們共同努力培育這個嬰兒茁壯 成長,不僅成為國內國際學者學子們交流的平 臺,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中國的人文學科走向世 界和世界了解中國藝術和文化的重要渠道。 為了你,為了我,為了你和我的未來,為了 咱們自己的理想,為了秉持真善美的人文精 神,我們都來努力,做好《思逸》期刊。

表文章太難了。是啊,尤其是在A&HCI或相 同等級的期刊上發表文章更難。但是,辦一 份國際標準的同行評議期刊難上加難,而《 思逸》的創刊就在預備攀登這樣的艱難高山。 記得我投稿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的一篇文章,在長達15個月的審稿過 程中,一路通過主編初審、首次評審匿名 評議、修改再修改後接到最後評審結果“拒 絕”時,我的心情鬱悶極了,仿佛人生都進 入了死蔭的幽谷,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我在 Cineaste工作的時候,才接受被拒絕是同行 評議期刊文章發表過程中的常態。每一次 被拒絕都不能氣餒,都需要擡起頭來,勇敢 面對,繼續加油。不論是在同行評議的期刊 發表文章,還是在經營一份同行評議的期 刊,我們首先要面對和學會的就是拒絕。 當我的文章陸續在Cineaste和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等期刊發表的時候,我越來越堅信, 對於同行評議期刊,不論是投稿人還是審稿 人,不論是作者還是編輯,我們都要堅持對學 術的追求,堅持嚴謹治學的態度,堅持永不言 棄的信念,堅持真善美的底線。正如《大學》 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 於至善。」用《聖經》平實的語言來表述,

思 達 逸 語 , 格 物 致 知 。 加 油 !

Academic Proses

陳向陽,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兼職教授, 《思逸》編委成員。 xiangyangch@yahoo.com

8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現代交響曲: 談西樂東漸的今昔和未來

特: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1981)在西方 社會引起轟動的時候,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這 部紀錄片的內容,而更關注於此片折射出中 國重新擁抱現代文明的意義。為什麼西方古 典音樂有這樣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可以 從理解其字面含義開始:「西方古典音樂」 該怎樣定義這一基本問題,一直是一個困擾 著音樂學家並被爭論不休的話題。就算是被 廣泛認知的「西方古典音樂」(western classical music)的稱謂在學術界也並未完全得到

王緯達 萊斯特廣場東北角邊上,是一間間百年歷史 的舊書店,我經常會去光顧並購買一些二手 書。很多有趣的書並不起眼,可能靜靜地 躺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人們的慧眼。入冬的 倫敦,下午大街上頗有寒意,雖然才4點不 到,白晝已逐漸暗淡。無意識地漫步,等 待傍晚七點半開場的音樂會。穿過中國城, 再次經過了熟識的舊書店,又無意識地走進 去,瀏覽、翻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書名: Tin Pan Opera(2011)(譯《叮砰歌劇》) ,書名的典故來自於 「Tin Pan Alley」, 中 文翻譯為「叮砰巷」。這是位於紐約第28大街 的作曲家和音樂出版商的聚集地,後來也成 為美國流行音樂文化的代表性的符號。打開 書看裡面的內容,作者拉里·漢伯林(Larry Hamberlin)是美國米德爾伯里學院的音樂教 授,他用頗為通俗的語言卻又嚴謹的學術資料 描繪了歌劇這個誕生於歐洲,植根於中產階級 和貴族階層的藝術「奢侈品」在美國本土化、 通俗化的圖景。遂進入沈思:現在的古典音樂 文化在中國不是正在經歷著美國一百年前那個 面對著歐洲高雅藝術興奮的、崇拜的、追隨 的過程嗎?歐洲的古典音樂究竟有怎樣的魅 力去扮演著一個銜接傳統與現代的角色呢?

統一的認同,在很多學術論著中,一些學者 稱西方古典音樂為嚴肅音樂(serious music) 或藝術音樂(art music),與所謂的流行音樂 (popular music)或大眾音樂(mass music) 有別。也有學者認為classical更應該理解為 「經典」而非「古典」。因為在歷史中很多古 典音樂在當時的年代也曾經「流行」過,但是 傳世之作畢竟珍貴,最後衍變成當代的所謂「 古典音樂」。所以經典的釋意更為寬泛,含義 更具多樣性。日本早在明治維新開始對西方的 態度就是「全盤西化」,而西方古典音樂在當 時也就被貼上了「現代」、「西方」、「中產 階級」之類的標籤,被日本社會廣泛的接受。 在中國, 西方古典音樂,作為一個完全的舶來 品,其發展是命途多舛的:義大利傳教士馬特 奧·里奇(Matteo Ricci)在1595年就帶著他的 羽管鍵琴漂洋過海前來朝拜中國皇帝。後來到 了二戰時期,1930年代的上海交響樂團甚至位 居世界一流之列,其所達到的成就令很多當代 的中國的交響樂團汗顏。之後經過文革的完全 中斷,古典音樂在中國的復蘇的速度也甚為驚 人,在短短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內迅速生根 發芽,形成了從藝術家到經紀公司再到各種劇 院和音樂節的相對成熟的產業鏈,以至於西方

東亞國家文化接受現代性的過程中,古典音 樂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在中國、日本還是 韓國,西方古典音樂都是西方文化傳播的一 個符號化的工具,當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 學術散文

9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媒體疾呼西方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西方古 典音樂的式微已成為當前西方文化社會最常討 論的主題之一,西方媒體無時無刻不在苛刻地 筆伐著這古老的藝術形式,指責其從演出方式 甚至到經營模式都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他們揭 露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連年虧損、美國主流樂 團相繼的入不敷出甚至面臨破產、歐洲古典樂 迷的老齡化,宣稱「古典音樂正在面臨瀕死」 。西方古典音樂的存亡之辯殘踏著西方文化社 會的神經。但是與此同時古典音樂本身卻彷彿

門類承載了西方的歷史、哲學、美學、宗教等 太多的元素於一身。彈奏一曲貝多芬奏鳴曲不 僅僅是掌握技巧,更是需要瞭解作品的背景、 人文哲學、德奧歷史等深層次的西方精神。 在我看來,古典音樂是具有顯型和隱型功能 (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的社會意義, 西方古典音樂是中國通向現代文明的催化劑。 再者,古典音樂早已經不是法國社會學家皮埃 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謂的中產 階級和貴族階層的獨有的精神財富。當今社會

像是飛出了迷宮的伊卡洛斯(Ikaros),馳驟 而上,穿過西方的桎梏來到了逐漸懷抱世界的 東方。超越了文化的界限,使古典音樂文化在 東亞社會形成了逐漸可以抗衡西方的實力。

中古典音樂產業處處顯現著現代性的光輝:新 媒體的營銷模式,流行音樂模式的包裝策略, 經紀公司與唱片公司對古典音樂明星甚至是作 品的「物化」,都使得這個古老的藝術形式 在和現代社會靠攏,於是在中國也出現了朗 朗、王羽佳、李雲迪這樣的國際古典樂壇的超 級巨星。法蘭克福學派鼻祖阿多諾(Theodor Ador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著 述《啓蒙辯證法》(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1947)裡預言並抵制的所謂文化的「商品化」 與「市場化」現象在古典音樂產業里已經比比 皆是。雖然歐洲國家作為發源地,很多地方仍 然堅守傳統,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這些現象, 但二十一世紀的文化產業研究者們也早已斷言 了現在的音樂市場的多元化、市場化與流行化 的趨勢,音樂市場的大小企業與公司的合併重 組正不斷地影響著古典音樂產業生態的發展。 當前,中國古典音樂市場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中國大陸的古典音樂產業如同其他的藝術產 業一般,由於歷史原因,並未經歷五十至八 十年代的歷練和磨合,是一個迅速重建的、 與世界快速接軌的伴有先天不足的市場。與 世界隔閡多年的壁壘並不是短短的二三十年 的發展可以迅速彌補的。法國藝術電影導演

年輕化的樂迷、充足的演出資金、政府的支 持、由一線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展的古典 音樂市場版圖,讓人們看到了這一藝術形式在 中國生根繁榮的希望。西方古典音樂產業在中 國的興旺其實是中國向現代性回歸的表現。自 文革一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切斷了與西方的 聯繫,也割裂了與社會文化的現代化進程。而 當這一切結束後,中國的知識界、商界、文化 界也都急迫地回歸到與世界接軌的原點。對於 中國的現代性,著名的社會學學者金耀基教授 提出的觀點是:「中國現代性,應理解為中國 的現代文明秩序。中國現代化的目的決不止於 富國強兵,最終的願景應該是一個現代的文明 秩序。由於西歐是現代性第一個「個案」,因 此向西歐學習、借鏡毋寧是很自然的。日本比 中國早走了一步。自19世紀末以來,中國向歐 美學習、借鏡,逐步地輸入西方「現代的」 技術、制度與價值觀念。」而古典音樂正是 中國學習西方文化的最佳途徑,因為這個藝術

Academic Proses

10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人文逸者的責任

和社會學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談 到的「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理論可以非常貼切地描述現在西方古典音樂 在中國的情形:浮誇的、表面化的、政治色 彩的、符號性的。國家大力扶植古典音樂, 投入資金建立起國家大劇院、上海交響樂 團音樂廳、北京國際音樂節這些耗費巨資的 「藝術工程」也是具有建立在經濟起飛的基 礎上展示國家軟實力的象徵性的意義;而幾 千萬的琴童以及大部分琴童家長對於藝術教

陳曉雯 逸者 —— 猶如一位冒險家。 對未知保持好奇,用心、用身去感受世界的一切, 然 後回來告訴大家那些不可思議的故事。

何為人文精神?這答案似乎不能被邏輯 化或理論化。我經常提及一個詞,「人 魂」——估計就是筆者對「人文精神」其 中的一個理解。「魂」,猶如一股氣。看 不見,摸不著,但就是能感覺到其存在。

育的不理性和盲目的崇拜,而不是去體會古典 音樂這一源於歐洲宗教文化、興盛於貴族沙 龍的藝術形式所代表的高雅品味及藝術審美 力,也不得不讓人憂心這種狂熱的「持續性」 。中國如果能建立起自己的 Tin Pan Alley, 這不僅僅只是模仿所謂的「拿來主義」,而是 需要通過吸收、發展、並創造出自己的古典音 樂文化,需要不斷提高本國的樂團和本國作曲 家的水平,破除文化控制的壁壘,才能保持這 個藝術形式在中國的長久不衰而非曇花一現。

《思逸》是如何開始的,坦白地說:微博與郵 件。期刊的編輯編委成員里,有一些同僚友人 是在研討會上結識的,例如瀝丹、柳鶯、馮 林與翹瑋,會後大家一直保持聯繫,不時會 交流各自的研究。2013年得知英國國王學院聘 請了范可樂先生為電影系的助理教授,決定 赴倫敦與他做了一個有關中國電影理論發展史 的訪談。隨後,兩人漸漸地成為了朋友,可樂 同時也推薦了同僚Lucas Klein擔任編委成員之 一。近幾年代表Intellect出版社多次回國出差 辦事,有機會在北京結識了李莉、王遲與張獻 民老師。李莉同樣愛搖滾,因此大家曾半說笑 半認真地約定,將來得一起做一個有關中國搖 滾文化的研究項目。認識章戈浩教授是因為在 Academia.edu上讀了他的一篇文章,於是便好 奇地在Facebook上搜了一下作者的名字,點擊 了朋友申請的按鈕。雲龍的加入,是期刊的榮 幸,得謝謝豆瓣里的「周蕾研究小組」。通 過微博上的 「招聘信息」, 迎來了陳向陽老 師。向陽在創刊的初期給了我不少幫助和指

王緯達,音樂會策劃人,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維學院博士生, 音樂產業與管理方向。 weida.wang.2013@live.rhul.ac.uk

學術散文

11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導,並介紹了同樣在美國任教的愈亮華老師 加入編委。互聯網同時也把徐一超先生從上 海 「送」 到了卡迪夫。還記得當時閱讀一超 發來的簡歷,心裡特別激動;念道,一定得把 徐先生拉進來。微博還挺神奇,不時會搜搜有 誰在讀自己在讀的書。無意發現,向在榮學長 也在閱讀周蕾老師的新書,於是便留言評論, 希望向先生能為書寫一篇書評,投稿於期刊。 聊著聊著,發現在榮懂幾國拉丁語言,恰好 《思逸》希望能收錄不同語言書籍的書評,就

網中重新構建了一層有溫度的人網。或許這 就是人文逸者的責任,在越來越冷的數字時 代,利用各種途徑去發現那些有溫度的靈魂, 湊在一起取個暖,並相信「人魂」的存在。

這樣,在榮便加入了團隊。曾經有緣,與陳鐳 老師被放在同一個大學教科書系列策劃的微信 群k裡,之後,陳老師也成為了編委一員。至 於槃槃,雖然從未見面,但似乎她無處不在。

cess)期刊的方式。英國學者加利·霍爾教授 (Gary Hall)以及很多其他學者一直都大力 支持人文學術作品的開放獲取。霍爾教授認 為,開放獲取的平臺不僅僅是有益於人文學者 以及研究氛圍,而且對非學者的讀者,甚至是 整體社會都會有很多好處。的確,從自己的研 究經歷中得出,很多時候搜到的文章,中文與 英文屆是,都需要得付費才能閱讀。不知道從 什麼時候開始,學術出版已成為了新的一種 盈利模式。若這樣持續下去,思想的交流圈 子豈不會越來越狹窄?更不要說是把學術研 究的成果如何在社會上實踐或貫穿了。人文 逸者的責任之二,便是懂得去貢獻 (to give)。 《思逸》的平臺,完全是義務的性質,並且 堅守開放獲取的信念,打通學術與社會之間 的隔膜。我相信,各位編輯編委的加入,以 及投稿於期刊的作者並非是希望在其中獲取 什麼。更多的,他們是希望為人文思想做點 什麼貢獻 —— 此乃人文精神。當然,此人文 精神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特別是在當今 的學術氛圍,部分學者只為了評職稱去發表, 完全脫離了一開始做學問的初衷。《思逸》寄 承載的是那最純樸的人文精神,給年輕的學 者提供一個練筆、思想交流的地方,希望能

數字時代裡,也見證了學術出版的改革。我們 得好好利用互聯網去凝聚更多的 「人魂」 。 《思逸》的出版方式完全是數字化,並希望 能盡可能地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免費傳播。因 為這是最好、最方便運作開放獲取(open ac-

我與大部分的編輯編委素未謀面。一路以 來,僅僅是通過郵件保持聯繫。大家能對期 刊如此信任與支持,這便證明了「人魂」 的存在。這些「魂」,通過無形的網絡漂 洋過海,聚著聚著,《思逸》就誕生了。 數碼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產生 了巨大的變化。不少學者都批判數字時代潛在 著各種去人類化(dehumanisation)的危機。 每年都有不少以「電腦徵服人類」或「人工智 慧超越人類智慧」的小說與電影,似乎在全方 位地擔憂人類將被數字代替的噩夢。然而,我 一直相信「人魂」是不能被代替的。《思逸》 的成立,互聯網的功勞不少,從Facebook到微 信,到微博,到豆瓣, 到Academia.edu,到 郵件。從表面看來,沒有這些平臺,可能也 不會有期刊的誕生。然而,我認為真正凝聚 《思逸》的,是那一股「人魂」。那股熱血, 穿越了冷冰冰的電腦屏幕,在無溫度的互聯

Academic Proses

12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重新建構那純樸的人文學問氛圍。 某程度來說,人文研究是一個自私的活 動。解讀、理解與體會是私人的事情。然 而,人文精神卻是無私的。所以,我們 責任在於從「有私」昇華到「無私」。 思逸是感染,也是一個昇華的過程。

陳曉雯,《思逸》主編。

hiumchan@icloud.com

學術散文

13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陰影: 第五屆巴黎中國電影節掠影

個微妙的舞台,中國獨立電影的小範圍集中 展示,一方面呈現了獨立電影人可敬的工作 態度,同樣也暴露了一些認識或能力上的問 題。法國觀眾的映後交流,也適時地帶來了 有關中國獨立電影在歐洲接受情況的訊息。

曹柳鶯 Arsinica協會2003年成立於法國巴黎,以推廣 中國文化尤其是電影文化為主要宗旨。2006 年,協會舉辦的Shadows是歐洲首個中國獨 立電影節,活動採取雙年展的形式,每兩 年推選十數中國獨立電影在巴黎歷史悠久的 Ursulines藝術影院 (Le Studio des Ursulines) 放映,並在巴黎相關院校組織圓桌、導演 見面會等各種活動,讓法國觀眾看到「宏 大敘事」之外中國電影更為豐富的肌理。

本屆電影節共放映13部長片,4部短片,電 影的主題與形式涉及面廣泛,既有像「敖 魯古雅三部曲」、《彩虹伴我心》這樣關 注當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紀錄片,也有如《 焚屍人》、《唐皇遊地府》這樣的劇情長 片,也不缺乏如《我故鄉的四種死亡方式》 、《翡羅彌諾浮彼亞II》等實驗性較強的作 品。導演的構成也較為全面,既有北京電影 學院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也有進行跨界 媒體創作的藝術家,《我要當人民代表》的 導演賈之坦甚至只是一位DV民間愛好者。

近年來中國電影文化輸出海外大致有兩種方 式,一種是參加歐洲各類電影節,直接在國 際頻道上發聲,比如2014年柏林電影節,三 部華語片抱團角逐金熊就讓人津津樂道了好 久。南特三大洲、鹿特丹電影節等則對支持 中國獨立電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 種,則是在海外組織專門的中國電影節。在後 一種方式中,具有官方背景的,如倫敦國際 華語電影節、巴黎中國電影節等,明星紅毯 一個都不少,呈現出來的仍舊是主流華語媒 體在資本助威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在 紐卡斯爾、巴黎等地舉辦的非官方中國電影 節,則更多地聚焦獨立電影多元發展的生態。

《焚屍人》是第五屆Shadows電影節的開幕 影片,彭韜導演本人也來到現場和觀眾進行 交流。《焚屍人》的故事有關陝西農村冥 婚習俗,借由一個終身未婚的焚屍人,討 論生與死的命題。小成本的電影製作,在 拍攝手法上向紀錄片靠攏,使用的也都是無 甚表演經驗的素人演員。在映後談環節,觀 眾對電影中表現的冥婚奇觀表現出極大的好 奇,題材的獵奇性也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作 品本身在劇本和拍攝手法上的薄弱。類似的 現象同樣出現在葉祖藝《拾穗》的映後討論 中,電影記錄了導演在廣東家鄉尋訪三年自 然災害歷史的足跡,以兩季水稻的種植為時 間線,用27個鏡頭講述南方一個普通家庭的 生活。作為觀看的「他者」,法國觀眾顯然 對導演的個人成長經歷更為著迷,個體經驗

Shadows是一個年輕的電影節,至今只舉辦 了五屆,拋開組織、行政上的不成熟之處, 它仍舊不失為一扇觀察中國當代獨立電影的 窗口,或者更確切地說折射獨立電影現狀與 影人形態的稜鏡。短短八天的電影節,是一 Report

14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和國族傷痛的纏繞在他們中間激起了一種微 妙的同情,至於紀錄片該如何用影像呈現、 建構記憶,則早已溢出了他們的思考範圍。

影如何產業化等議題並未得到充分的討論。 獨立電影是觸碰中國當代社會現實的有效媒 介,在手工DIY式的影像作品背後,是充滿曖 昧性和多元色彩的情感表達。正如中國獨立電 影推手楊城所言,雖然「獨立電影……創作環 境不好,資金貧乏,但野草一樣頑生長,在 你覺得已經單調乏味的時候,總有讓你贊嘆的 新人新作出現,我們不必期待大師,準備迎 接各種怪才就好。無論如何,它比主流電影豐 富、有趣的多」。不過,在中國獨立電影海外

所有放映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顧桃的 「大興安嶺三部曲」(《敖魯古雅的養鹿人》 、《雨果的假期》和《犴達罕》)。顧桃用人 類學民族志的考察方法,用十載的跟蹤拍攝記 錄了中國最後一個狩獵民族鄂溫克族的生存現 狀。得益於曾在鄂倫春文化館工作的父親的多 年經營,顧桃毫無困難地融入了敖魯古雅狩獵 點居民們的生活中,在一同喝酒勞作的間隙, 捕捉一個民族的動人瞬間。電影充滿了對這 群大興安嶺林中住客簡陋生活的真實描摹, 更透露出一股對狩獵文化消逝的悲壯感慨。

傳播的過程中,我們也無時無刻地觀察到某種 尷尬,即對於西方觀眾來說,電影已經脫離了 藝術的本體,成為某種現象學的表徵,他們更 關注中國獨立電影和審查制度相遇時的碰撞, 電影製作過程是是否遇到官方的刁難,也幾乎 成為每一個對話環節必定會出現的問題。而這 成為進一步發掘中國獨立電影可能性的一個障 礙。當對於政治性訴求的興趣超過藝術性, 獨立電影的意義也將在異域目光的注視下發 生扭曲與形變。我想,這大概是未來在歐美 舉辦中國獨立電影節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如 何對「獨立」二字進行更豐富的闡釋,讓西 方觀眾通過獨立的鏡頭瞭解嬗變中的中國。

除了電影放映之外,Shadows電影節還根據 所選影片的內容,組織了兩場面向公眾的圓 桌討論會,其中一場有關「中國獨立電影現 狀」,與會發言的是此次影展請到的三位導 演:彭韜、葉祖藝、範坡坡。另一場則是由 範坡坡和巴黎八大社會學系教授 Lucas Monteil 對談中國現代社會的性別議題。中國獨立 電影現狀圓桌的議題主要集中於「獨立」的 定義、中國獨立電影的困境以及當代導演所 取得的突破。討論主題仍舊囿於西方視野, 強調獨立電影和主流政治文化的反叛甚至衝 突,三位與會的導演通過自身經歷,進一步 闡明現今中國非商業電影面臨政治(審查) 與經濟(發行)的雙重壓迫。西方觀眾的同 情式發問,更是一度將氣氛引至「控訴」的 方向。至於如何看待中國非商業電影從「地 下」到「獨立/藝術」的發展,獨立電影如何 提高自身的美學和社會學價值,以及獨立電

報告

巴黎Shadows電影節為中國獨立電影提供 了海外發聲的平台,這是一個難能可貴 的契機,但日後有待完善的地方依然很 多,如何更為全面地展現當代中國電影「 獨立精神」,為中西方的對話注入更多 層次感,是首先需要嘗試解決的問題。

15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北京電影學院首屆「全國電影 學青年學者論壇」 會議報告

電影節名稱:陰影--巴黎中國獨立電影節 Festival Shadows : Cinéma Indépendant chinois 主辦方:Arsinica 舉辦日期:2014年11月21日-29日 舉辦地點:法國巴黎Ursulines藝術影院及巴黎 部分大學藝術系 官方網站:http://www.arsinica.net/

李思雪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首屆「全 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於10月30-31日 在北京電影學院召開。本次會議主打兩個 引人注目的特點:「清一色青年學者隆重 登場」與「九零後電影學人首次發聲」。

曹柳鶯 ,法國里昂高師東亞學院-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在 讀,《思逸》報告文章編輯。 clumsycleo@gmail.com

徵稿始發於今年3月,分為兩個論題:「電影 與互聯網:跨媒體時代電影的生存與衍變」 、「中國電影第七代?」兩個題目都與時下 的中國電影密切相關,也頗為切中青年人的 關注點。最終共收集來自全國三十多所高 校影視專業、研究機構、產業單位的論文成 果28篇(論題一共12篇,論題二共16篇)。 電影與網絡的互動,是近年來產業和學界 都持續觀察、討論與思考的議題。最先接 觸互聯網技術的「八零後」和已然將其作 為生活方式的「九零後」青年學者們,試 圖從美學、敘事學、傳播學、文化創意產 業等不同學術視角來給出個人的思考。 首日開題的主講人是來自南開大學文學院的陳 琰嬌博士,其論文題目為《數據庫電影與景 觀電影——跨媒體時代國產電影美學危機》 (Database Cinema and Spectacle Film: The Aesthetic Crisis of Chinese Films in the Cross-media Time)以列夫·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的 「數據庫」(database)理論,以及居伊·德 波(Guy Debord)的「景觀」(spectacle)理

Report

16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論,分析2013年高票房、低口碑的「現象級」 商業大片文本,得出數據庫壓縮敘事文本、景 觀取代敘事,中國電影的傳統敘事和美學都 正在經歷挑戰和危機的結論。本論題中另一 篇值得關注的論文來自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的程馬志遠博士:《觀眾在看什麼?——基 於觀眾視線關注數據的電影攝影研究》。作 者通過視線追蹤技術,利用眼動儀來採集觀 眾看電影時的實現關注點,試圖找出不同視 覺元素對觀眾視線關注度的影響強弱秩序。

題,與會論文在對「第七代」導演代際界定 的標準,大多沿用「後學院派」為依據,紛 紛指出「第七代」導演的明星化,商業化, 及其作品明顯的消費主義屬性。中國傳媒大 學藝術研究院的陸嘉寧專門撰寫文章《明星 導演——多媒體時代的「作者人格」建構與 轉換》來闡釋「第七代」導演作者論的明星 化現象。同時,對於「第七代」導演涉足最 多的類型——青春片,衍生了一系列(亞) 文化研究視角的探討: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李

這是本次論壇中少有的、基於學科技術背景 之上的定量分析報告。與會的論文似乎都注 意到了跨媒體/全媒體時代,電影敘事趨於碎 片化、意識流、強調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性的特 徵,同時,也關注到了「作者」和「觀眾」 身份的轉變與融合,比如中國傳媒大學動畫 與數字藝術學院的鄧若倓,關注屏性媒介對 傳統觀影體驗的影響,具體分析三個新生事 物:互動紀錄片、雲剪輯和彈幕突出創作者與 觀看者之間的交互性,撰寫了《屏媒時代影 像互動敘事的概念範疇與潛力環節》一文。

寧博士的文章《消費主義語境下的類型化青 春——當下新生代導演青春片創作研究》以 及北京電影學院張衝、李侃合著的文章《青 春夢醒締造「新中國精神」——論2013年三部 熱賣青春亞文化題材電影》都展現了這一點。

本次論壇的成功之處在於打開了一個青年電影 學學子的學術新局面,關注青年學者的聲音, 並給與其一個展示觀點的舞台。與會的青年學 者展現了其對西方理論框架的廣泛瞭解與成熟 運用,以西方的文化研究、傳播學、視覺理論 等理論框架,闡釋中國電影的現象,同時也顯 至於論題二,「中國電影第七代?」,其本身 示中學科交叉與多重學術背景對於拓寬研究視 就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也正因如此,與會 野的重要性,這也是當下電影學學術領域的一 論文大多執著於回答這個問題,而在學術視野 個顯著特徵。但是從另一角度考察,西方理論 上受到挾制,故佳作相較於論題一偏少。北 框架與範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與會論文缺 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彭婷博士在這一論 乏本土化的理論創新的原因,研究方法也基本 題下的論文《從新中產價值到女性主體性: 屬於文本分析,趨於單一化。 中國國產電影第七代的「感覺結構」研究》獲 得了本次論壇的一等獎。論文採取雷蒙·威廉 但無論如何,首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的 斯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概 召開,預示著電影學研究正逐漸由零散的個體 念為研究框架,定義了國產電影第七代導演, 走向集合與互動,通過論壇形式,互通信息有 發現第七代的感覺結構對應了新中產價值,及 無,交流學術成果,同時關注青年的思考與表 其在女性群體突出反映的主體性。針對這一論 達,為未來的中國電影學研究開闢更多的可能 報告

17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愛」的重建 ——阿蘭·巴迪歐之 《愛的禮贊》

性。 會議名稱:首屆「全國電影學青年學者論壇」 主辦方: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 舉辦日期:2014年10月30日-31日 舉辦地點:北京電影學院

陳劍青 《愛的禮贊》(In Praise of Love),又譯作 《愛的多重奏》(鄧剛譯),記錄了法國當代 哲學家,自稱哲學愛人(Philosopher of Lover) 的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 和《世界 報》(法國)記者尼可拉斯特呂翁(Nicolas Truong)(在2008年阿維尼翁戲劇節上)之間 的一次關於「愛」的訪談。人們總是談及「 愛」,卻對這個簡單字眼背後的深刻意義從 不明瞭,從不細究。而這本小書這是圍繞「 愛」這一主題的哲學探討。 全書不過百十來 頁,以談話體構成。從文體上說,一問一答, 少了哲學著作的艱澀和學術論文的呆板,也 多了幾分樸實、隨性和閒適,使得本書不僅 適合哲學專業人士閱讀,也適合大眾閱讀。

李思雪,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電影學系研究生在 讀。tildasixueli@outlook.com

「愛」和哲學家之間的關係從來曖昧不清的, 遙遠而又切近。哲學本身起始於智慧之愛。 源於古希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的Philosophy(哲 學)一詞即以φίλος(Philos,愛)的派生詞 φίλος(Philein,去愛)和σοφία(Sophia,智 慧)組合而成,意為「愛智慧」。先哲柏拉圖 曾以著名的《會飲篇》(Symposium)深度討 論過「愛」的本質。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哲 學愈見趨於理性和超越,屈身於塵世中,關乎 感性的「愛」則逐漸淡出哲學的討論。而巴迪 歐,作為柏拉圖和黑格爾的當代繼承者,梳理 從柏拉圖到齊克果和拉康的愛的哲思後,於今

Review

18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日將「愛」重新納入哲學的討論。正如本書扉 頁引用的法國詩人蘭波《地獄一季》中的詩 句,「愛需要重新創造」( 「As we know, love needs re-inventing.」),鮮明地標識了本書的 這一使命——重新創造「愛」,捍衛「愛」。

sistic)和分離(separate)產生愉悅感的性慾 更不能代替以結合(unite)產生愉悅的愛。 如同拉康所說,「性產生分離,而非結合」 ,「它建立的二人聯繫是自戀的,因而是想象 的」,「性關係是不存在的」。性慾和婚姻, 和嫉妒一樣,只能是愛的物質證明(material proofs),並不屬於愛,亦不能代替愛。如同 葉芝發自心底的表白「唯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 者的心/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這超 越肉體和時間的感情,從不是性慾能夠解釋概

在小書的開篇,巴迪歐指出現代社會面對愛情 的兩大症候,同時也是愛情的兩大敵人:「保 險合同保障的安全和有限享樂的舒適」。如同 現代社會的其他商品,「安全」 和 「舒適」 也成了戀愛的准則和追求。然而,現代網絡所 標榜的快速婚配產品真的能如其所宣傳的一般 實現「零風險」戀愛嗎?風險真的能通過精確 的計算和預先的計劃徹底規避嗎?「安全」和 「舒適」之類的標準同樣使用於愛情嗎?巴迪 歐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愛情總是不可避免地 與風險和冒險相伴。愛是一種「堅持到底的偉 大冒險」,帶領人們探索未知的世界,帶領人 們不斷革新。安全與舒適至上的戀愛只會將人 禁錮於可測的、現有的平庸,裹足不前。安全 與舒適,說白了,只是人們面對未知力量的恐 怖時開啓的防禦機制,它從來不是愛的真諦。

括的。巴迪歐對「愛」的重新創造正是要將「 愛」從安全與舒適的溫柔陷阱中解救出來, 走出被性慾和婚姻掩埋的陰霾,恢復愛的原 本作為主體場域的地位。在當今這個充塞慾 望、崇尚功利的時代,巴迪歐式的重新相信 愛、創造愛的理想是艱難的(甚至會飽受懷 疑論者的譏諷與攻擊),也是迫不及待的。 巴迪歐關於「愛是堅持到底的偉大冒險」的 論斷從時間上重塑了愛的神秘力量。眾所周 知,愛是不期而遇的邂逅,是茫茫人海中的 擦肩,是燈火闌珊處的回眸。古今中外,多 少詩歌、小說、電影描繪了那一見傾心的悸 動,一念之間的愛戀。愛亦是誓言,是英文里 的三個單詞,八個字母拼成的最簡單也最艱 難的「I Love You」。也是中文里千回百轉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然而,除此之外, 巴迪歐告訴我們,「從此,王子與公主過上 幸福快樂的生活」只是童話的結局,而非愛 情的結尾。愛關乎於時間,關乎於持續(endure),關乎於生活。它不僅僅是一句「執子 之手,與子偕老」的諾言,更是共同度過的 綿長時光,是親歷的歲歲年年,是「女曰雞

更嚴重的是,現代社會對安全和舒適的篤信也 使得與愛情相關的性慾和婚姻漸漸變質。婚姻 作為一種社會契約關係,成為實現安全戀愛的 關鍵計劃手段,最終綁架愛情於寡淡日常。而 性慾則在悲觀主義倫理學家的懷疑中,在自由 論者對性解放的鼓吹中,代替愛而存在。愛則 淪為幻覺,淪為對不可直言的性慾的道貌岸然 的掩飾,滿足性慾為目的的巧言令色的計策。 然而,婚姻從來不是愛情的目的,不是愛情的 終結,即使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都以完婚作為 幸福和快樂的結局。同樣的,以自戀(narcis-

書評

19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鳴,士曰昧旦」的靜好日常。愛是從「一」 到「二」(Two Scene),更是對生活的重新 創造(a reinvention of life)。歲月並不總是波 瀾不驚,生活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愛正是跨 越重重險阻(hurdles)的力量維繫。亦是在經 歷困難的恆念累月中,愛得以重申、變化、豐 滿起來,得以從偶然的迸發通向永恆的真理。

馬拉美的詩句如是寫道。巴迪歐讓遊蕩已久、 虛無已久的世人再一次相信真理和普世性。

陳劍青,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研究生。 jc3981@berkeley.edu

圍繞這「愛」這一主題,小書既討論個人層 面,親密關係中的愛情與性慾,婚姻,子女, 情敵、友情,同時也涉及愛與哲學、政治、藝 術、宗教之間的宏大層面的問題。不同於《 會飲篇》對愛之本質的形而上的探索,作為 共產主義者的巴迪歐更關心愛在政治情境中 的表現,即從兩人之愛、私密之愛如果擴大 為人民之愛,共同體之平等—解放政治。在 巴迪歐看來,即便他將愛與政治相提並論, 愛和政治也從來不是等同的、相似的:他們 更像是兩種相配的樂器,從不一樣,卻能和 諧相處,奏出美妙樂曲。然而愛卻可以使人 從對自身的迷戀(obsession of self)中抬起眼 睛,看到世界上的不同於自我的差異(difference);可以使人從一到二,從個人到人民, 從私人生活到公共事業中去——去思考,去行 動,去愛。由此完成私人之愛戀到博愛的晉 升,這種晉升不僅讓我們從個人事務中抬起低 垂的眉角,也給我們持之不斷的勇氣去行動, 哪怕身處一片黑暗之中,哪怕遭遇挫折依然獲 得自我修復的力量。這絕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 法,也不是精神維穩的政治需求,是對錯位和 喪失的恢復。這也是陸新華在本書的中文序言 《愛帶給我們行動的勇氣》中談論的,巴迪歐 探討愛的原因。「我看到了:在波浪中,你變 成了/你的赤裸的狂歡」 巴迪歐在結尾處引用 Review

20


Siyi: 1, 2015 何為人文精神

《思逸》第2期 「重讀周蕾」 徵稿信息

徵稿類別

截止日期: 2015年5月5日 第2期主題; 重讀周蕾 期刊語言: 中文 | 投稿語言:簡體繁體皆可

2)周蕾或周蕾相關研討會之報告 (1,000 – 2,000 字)

1)學術文章 (8,000 字以下)

3)周蕾的書、以及有關周蕾的書的書評 (1,000 – 2,000字)

宗旨

4)周蕾的訪談文章或其翻譯 (8,000字以下)

周蕾 (Rey Chow) 為美籍華裔文化批判學家 與理論家。出生於香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 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現為美國杜克 大學 Anne Firor Scott 文學教授。研究領域 為:現代中國文學、當代女性主義理論, 中國電影,後殖民理論,文化研究。作為英 語地區最據代表性的華裔理論家之一,有關 周蕾解讀和研究的中文成果缺乏,她眾多的 著作也只有兩本被翻譯成簡體。《思逸》 第2期寄擬補此學術空缺,並望此期能成為 一座連接國內人文學者與西方華裔學者溝 通的學術橋樑。歡迎概括以下主題的文章投 稿 (但也接受不在建議範圍內的思考角度):

5) 有關周蕾的學術隨筆 (1,000 - 2,000 字) 投稿方式 以 Word 格式發送到相應编辑的邮箱 學術隨筆、學術文章: 陳曉雯 chanhm1@cardiff.ac.uk 報告:曹柳鶯 am_dom@163.com 書評: 楊槃槃 py390@nyu.edu (英) 徐一超 xuyichao1990@gmail.com(中) 向在榮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法/西文/義文/葡文書) 訪談:胡瀝丹 hulidansue@gmail.com

1) 對周蕾理論贊同或否定的論證 2) 如何教授、連接或實踐周蕾的文化理論? 3) 對於周蕾理論的延伸與擴展 4) 論證周蕾的理論邏輯與框架 5) 周蕾的理論貢獻 6) 文化翻譯與學術文化翻譯

徵稿啟事

21


Siyi: 1, 2015 What is Humanism

《思逸》第3期 「生態批評」 徵稿信息

1)自然書寫丶深層生態學丶生態詩學丶生態 美學 2)東西方生態及環境哲學的比較研究 3)環境公義丶環保運動丶生態女性主義丶後 殖民生態批評 4)動物批評研究丶植物批評研究丶後人類主 義 5)全球氣候變化丶生態危機丶人類世研究 6) 環境汚染丶食物安全丶毒性話語和廢物研究 6)新物質主義與物質生態批評

客席主編: 朱翹瑋 截止日期: 2015年12月5日 第3期主題; 華文世界的生態主義 期刊語言: 中文 | 投稿語言:簡體繁體皆可 宗旨 環境污染丶全球暖化和生態災難,是人類日益 關注的重要議題。踏入二十一世紀,生態批評 在歐美和亞洲學術界亦得以逐步建立和發展。 歐美生態批評論述中,新的學術理論湧現,如 烏蘇拉.海瑟的「生態世界主義」;提姆西. 墨頓後結構主義性的「幽暗生態觀」;以及羅 博.尼克森的後殖民理論「慢性暴力」,美國 學者勞倫斯.布依爾丶斯科特·斯洛維克等提 出西方的生態批評經已進入第四個浪潮。而早 已植根傳統中國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生態美學和 生態哲學,近年亦再次受到重視。然而,東西 方生態批評的學術討論尚未得到足夠的交流和 討論空間。 本期刊聚焦「生態批評」,就相關的各種議題 在文學丶電影丶藝術丶媒體丶文化研究等多個 範疇作出探討,期望能提供一個連接國內外華 文學者的學術平台,共同探討二十一世紀東西 方的生態和環境議題。歡迎各方學者多角度探 討以下主題 (也接受不在建議範圍內的相關議 題):

Call for Papers

徵稿類別 1)學術文章 (8,000 字以下) 2)以生態批評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報告 (1,000 – 2,000 字) 3)有關生態批評的各國學術專著的書評 (1,000 – 2,000字) 4)國外有關生態批評的學術文章翻譯 (8,000 字以下) 5) 有關生態批評的學術隨筆 (1,000 - 2,000 字) 投稿方式 以 Word 格式發送到相應编辑的郵箱 學術隨筆、學術文章: 朱翹瑋 kiuwaichu@gmail.com 報告:曹柳鶯 am_dom@163.com 書評: 楊槃槃 py390@nyu.edu(英) 徐一超 xuyichao1990@gmail.com(中) 向在榮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法/西/義/葡文書) 訪談:胡瀝丹 hulidansue@gmail.com

22w


《思逸》編輯編委 Editorial Board 執行主編 Editor-in-Chief 陳曉雯 | CHAN, Hiu M. 英國卡迪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 E: chanhm1@cardiff.ac.uk 書評類文章編輯 (中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Chinese) 徐一超 | XU, Yichao 上海復旦大學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E: xuyichao1990@gmail.com 書評類文章編輯 (英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English) 楊槃槃 | YANG, Panpan 美國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E: py390@nyu.edu 朱翹瑋 | CHU, Kiu-wai 香港大學 Hong Kong University E: kiuwaichu@gmail.com 書評類文章編輯 (法/西/義/葡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French/Spanish/Italian/Portuguese) 向在榮博士 | Dr. XIANG, Zairong 德國柏林ICI文化研究中心 Berlin 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quiry E: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報告類文章編輯 Report Editor 曹柳鶯 | CAO, Liuyin 法國高師-中國華東師範大學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Ly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 am_dom@163.fom 訪談類文章編輯 Interview Editor 胡瀝丹 | HU, Lidan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 Edinburgh University E: hulidansue@gmail.com


編委會成員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周雲龍副教授 | Prof. ZHOU, Yunlong 福建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Art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陳向陽教授 | Prof. CHEN, Cindy Xiangyang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兼職教授 Adjunct Professor in Cinema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范可樂博士| Dr. FAN, Victor 英國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Film Studies, King’s College 馮琳博士 | Dr. FENG, Lin 英國赫爾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Hull University 章戈浩博士| Dr. ZHANG, Gehao 澳門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俞亮華博士 | Dr. YU, Liang-Hua 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語言文學文化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Seton Hall University 李莉博士 | Dr. LI, Li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學院博士後 Post-doc,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王遲 | WANG, Chi 中國傳媒大學紀錄片研究講師 Lecturer in Documentary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of. KLEIN, Lucas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陳鐳博士 | Dr. CHEN, Lei 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員 Assistant Reader,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思逸 ISSN 2058-4261

siyi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