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逸
Is s u e 2 Au g u s t 2 0 1 5
Siyi
Re re a d i n g Re y C h o w
重讀周蕾
ISSN 2058-4261
Critical stimulations from drifting minds
《思逸》期刊於2014年在英國註冊,為一同行評審的專業人文學術研究的免費中文期 刊,每年兩期,以電子格式出版發行。《思逸》致力開拓一個新穎、開放、公平的交流 平台,並提供一個跨學科,跨文化的人文思考空間。 Siyi journal was registered in the UK in 2014. It is a peer-reviewed open access journal in Chinese language for the research of arts and humanities. It publishes two issues a year in digital format. The journal aims to produce an interventional and creative platform for critical communication; it also hopes to achieve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thinking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tudies of arts and humanities 徵稿範圍 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翻譯研究、跨文化研究、電影研究、視覺藝術研究、媒體傳播研 究、遷移研究、身分認同與藝術、文化現象研究、批判性哲學等跨學科的理論,實踐或 兩者結合的學術文章 。學術隨筆、報告、訪談以及書評。
Area of Interest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mparative cul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cross-cultural studies, visual art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igration studies, identities and arts, cultural phenomena,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other interdisciplinary scholarly papers on theories, practice, or the combination of two.
W: http://siyi-journal.lofter.com 微博: @思逸期刊 Twitter: @siyijournal Published in Cardiff, United Kingdom 5th Feb 2015 (c) to all authors 版權歸作者所有
目錄
CONTENTS 周雲龍 何爲“族裔觀衆”?“族裔觀衆” 爲何?
1
ZHOU, Yunlong What is “Ethnic Spectatorship”, and Why “Ethnic Spectatorship”
譚永利 異質性的聲音:淺談中國大陸學 者對周蕾的閱讀
6
TAN, Yongli Different Voic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Mainland Scholars’ Reading of Rey Chow
王彤 書評:“纏”的可見性
15
WANG, Tong Book Review: Visibility of Entanglements
18
XIANG, Zairong Book Review: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向在榮 書評:《不似本族語者:論語言經 曆即後殖民經曆》 尹樂 書評: 藝術理論之“死” ——維克多•伯金之《藝術理論的 終結》 中文學術圈回應 英語學術圈回應 周蕾學術著作整理 第3期徵稿信息
21 23 25 30 34
YIN, Le Book Review: The ‘Death’ of Art Theory: A Book Review on The End of Art Theory by Victor Burgin
Responses from Scholarship in Chinese Responses from Scholarship in English Bibliography of Rey Chow Siyi Issue 3: Call for Papers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何爲“族裔觀衆”? “族裔觀衆”爲何? 周雲龍 族裔觀衆(Ethnic Spectatorship,或族 裔讀者)是統攝周蕾大部分跨文化著述 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的理論指 向,主要是通過解析某個文本跨文化 接受過程中的鮮活感知經驗,以回應以 下四個分屬于不同層面的問題:在全 球——(後)殖民的脈絡中,(一)西 方(或男性)如何“觀看”非西方(或 女性)?(二)非西方(或女性)如 何“觀看”自身?(三)兩種“觀看” 方式之間關系如何?以及(四)現代非 西方的主體性如何呈現?這四個層面的 問題,在族裔觀衆的理論建構過程中, 呈層層深入的態勢。 對第一個層面的問題,即“西方(或男 性)如何“觀看”非西方(或女性)” 的思考和回答,構成了探討後兩個問題 的基本前提。對此,周蕾基本沿用既有 的理論模式,比如勞拉•穆爾維(Laura Mulvey)的知名論文《視覺快感和敘事 性電影》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中提供的分析框架,指出 西方(或男性)“觀看”非西方(或女 性)時,對後者的情欲化處理,並且使 後者成爲前者凝視的欲望客體。
題的思考上——周蕾不同意勞拉•穆爾 維對弱勢受衆“觀看”自身時的研究結 論及其提出的改進方案。勞拉•穆爾維 認爲,經典好萊塢影片通過把女性欲望 化爲影像,使觀看的視覺快感分爲主動 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男性進而將其幻 想投射到作爲影像的女性身體上,從而 女性在其傳統的裸露癖角色中成爲被觀 看的對象,她們的外貌被編碼成視覺奇 觀,于是,女性就具有了被凝視的意 義。周蕾就此提出質疑,勞拉•穆爾維 的分析框架具有激進的顛覆意義,但 是,若沿著其邏輯再往下深入一步,從 (女性)受衆的角度提問,就會出現一 個困境:女性的本體認同感將在電影影 像制造的視覺快感中,是否會被男性主 宰的凝視分裂爲攝影機(的觀看)和被 情欲化的影像?針對這一尴尬的問題, 周蕾提出,不妨正視那些主動購票去影 院看電影的女性觀衆的快樂經驗。這一 簡單的日常經驗,就足以引起我們對勞 拉•穆爾維所謂的觀看的視覺快感分爲 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的觀點進行重 新審視。
周蕾發現,勞拉•穆爾維的理論盲點源 自她對“快感”的現代主義式的不信 任。這種觀念至少可以追溯到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的反幻覺劇場理論以 及霍克海默和阿道爾諾在《啓蒙辯證 法》裏面討論“文化工業”時對“大衆 經驗”的排斥。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理論 同時從戲劇美學和社會學兩個層面對資 重要的步驟體現在對第二個層面的問 産階級的夢幻戲劇及其複雜的意識形態 1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展開系統深入的批判,他認爲“亞裏士 多德式”戲劇中虛僞的資産階級意識形 態催眠了戲劇觀衆,而史詩劇的美學目 標就是摧毀劇場的幻覺;而阿多諾和霍 克海默則認爲大衆在文化工業中是被欺 騙、被操控的被動群體。這些論述的共 同點就是遮蔽了受衆可能占據的那個主 動位置,以及受衆在回應文本時的表演 性質。勞拉•穆爾維在《視覺快感和敘 事性電影》中,直接宣稱其論文的意圖 就是“摧毀快感”。根據穆爾維的分 析,要把經典好萊塢影片改造成布萊希 特式的,只需去掉傳遞女性形象的中 介,即取消銀幕上的男性凝視,便可凍 結觀衆的看,在觀衆與影像之間制造距 離。 在周蕾看來,這種操作方案因爲重構了 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區分于對抗,所以等 于複蹈了柏拉圖式的批判傳統;而且, 摧毀快感事實上是主動放棄了受衆或 女性可能擁有的主體位置。特別是,在 在全球——(後)殖民的脈絡中,當我 們面臨著諸多跨文化的文本生産情形, 即對另一個文化進行再現,並爲該文化 中的觀衆接受時,勞拉•穆爾維的“摧 毀快感”意圖基本沒用多少可操作性。 比如,誰去摧毀快感?如何摧毀?如果 不可能摧毀(跨文化再現文本中的)快 感,該怎麽辦?在這種情況下,唯一的 極端途徑可能就是,徹底放棄電影,去 圖書館閱讀嚴肅的曆史著作——這當然 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勞拉•穆爾維 的理論框架絲毫沒有涉及跨文化脈絡中
的接受情境。在這個意義上,周蕾重新 肯定了“幻覺”或快感作爲意義生産場 域的積極性,即超越既往的對“幻覺” 所做的真僞二元區分,視其爲一種具體 的感知經驗。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周蕾以樹立典範的 姿態,把作爲中國女性的母親觀看意大 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執導的影片《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的第一手鮮活經 驗,帶入其理論框架進行考量。該影片 經過周蕾細膩而透辟的解讀,屬于不折 不扣的“快感”電影。但是,周蕾的母 親並沒有在“快感”中分裂爲看中國( 女性)的西方(男性)與被看的中國( 女性)。恰恰相反,這位對中國被殖民 侵略的曆史有著直接慘痛體驗的母親, 如此評價《末代皇帝》:“外國鬼子竟 然能夠排出這樣一部關于中國的電影, 真是不可思議。我得說,他真棒!”“ 沒錯!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們,那就 是我們的曆史。盡管這是外國鬼子拍 攝的,但我還是從中看到了我們的曆 史。”母親對電影的反應,在既往諸如 勞拉•穆爾維的理論框架中,無疑不會 得到中肯和認真的思考,因爲該理論框 架不僅排斥受衆經驗,更無視具有族裔 背景的受衆的體驗。 在跨文化交流的脈絡中,像周蕾母親這 樣的族裔觀衆的接受經驗事實上占據了 一個具有積極意涵的空間位置。母親既 認同于觀看者(“外國鬼子”),又 2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同時與象征自身曆史的影像認同的情感 機制(或幻覺),必須放置在具體的中 國近現代的國族認同氛圍中進行分析。 因爲作爲一名族裔觀衆,其族裔性總是 已經屬于一種跨文化身份認同召喚的後 果。 周蕾借助精神分析,對現代非西方主體 的形成進行探討。周蕾指出,現代非西 方主體的確立往往被放置在過去與現代 的線性曆史軸線上,它依賴了一個虛構 的、被閹割的過去,在努力重新找回這 個失去的往昔時,過去的曆史必須被“ 戀物化”(fetishized)。具體到周蕾母 親觀看《末代皇帝》的經驗,就是通過 觀看影像,愉悅地認同于“我們的曆 史”。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這裏的認 同,是通過觀看影像,也就是說其認同 的中國曆史借助了現代媒介技術。作爲 現代的中國主體,或一名族裔觀衆, 他/她的主體性是不確定的,漂浮于西 方的凝視和中國影像(或形象)之間, 而不是與一個自足而純粹的古代中國認 同。也就是說,任何現代非西方主體的 自我認同,都總是已經被中介化(mediatized)了,而這是一個基本的日常 事實。 但族裔觀衆現象作爲一種日常事實,卻 總是遭到一種看似義正言辭的否認。就 現當代中國而言,這種否認來自兩個群 體,一個是西方的漢學家,另一個是堅 持文化血脈純正的本土主義者。從學 理層面而言,這兩個群體共享了荷蘭
人類學學者約翰尼斯•費邊(Johannes Fabian)所指出的西方人類學家和研究 對象“在時間上的同分異構性”(allochronism)。費邊在反思(reflexion) 的立場上,以西方人類學學科爲例指 出:若幹代的人類學研究都是以(西 方)研究者的時間觀念重新組織當地人 的生存狀況,服務于學術研究的目的, 結果,時間構建了空間上的差異,即西 方與本土之間的“線性—循環”、“ 現代—古老”的文化地理區隔。無論在 西方還是在中國本土,否認和拒斥近現 代中國或族裔觀衆的曆史事實,並迷戀 一個文化上血脈純正的古代中國,就西 方漢學家而言,這是對中國的烏托邦化 和情欲化,一如影片《末代皇帝》的視 覺機制運作;就本土主義者而言,則是 在更深層次上,把“中國”定格爲一幕 沒有曆史、沒有時間且循環往複的原初 景觀。這類實踐所沿用的其實正是西方 殖民主義話語衍生出來的邏輯,因爲回 到自足、純潔的古代去確認“中國”身 份、對抗“西方”,就正好落入了“東 方主義”敘事布置好的圈套——此時 的“中國”是一個死去的、被博物館化 的中國,現實的中國遭遇拒斥和蔑視, 而且這裏使用的“中國”就是來自西方 的發明和授權。通過否認族裔觀衆,正 是把中國的現代性認同納入了黑格爾式 的曆史哲學體系而不自覺——在這一論 述體系中,“東方”是曆史的起點,“ 西方”則是終點,“西方”創造了曆史 並鑄造著未來,而位于“東方”的中華 帝國則是一個專制、野蠻、滯後的古老 3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國度。這種二元對立的“哲理化”表述 的危險之處在于其中的時間與空間的邏 輯互滲,具體體現爲一系列不無價值仲 裁意味的二元對立項,如傳統/現代、 中國/西方、舊/新、野蠻/文明等之間 的可置換關系。 否認族裔觀衆的運作機制,同樣延伸在 海外的中國研究領域裏面。海外中國研 究領域被學科疆界切分出諸多子領域, 而近現代中國經驗或族裔觀衆被否認的 後果,就是諸如現代中國文學研究等領 域的被邊緣化。 周蕾不回避族裔觀衆的主體認同中的矛 盾暧昧之處,即對再現的自我文化以及 凝視的迷戀。然而,正是這一矛盾,生 産出了一個積極的意義空間。族裔觀衆 在文本的接受中,就像神話中的那耳喀 索斯(Narcissus)看見並認出自己在水 中的倒影一樣,同時既是觀看的主體, 又是被看的客體,而不是勞拉•穆爾維 所討論的那樣,處于一個被觀看的對象 的位置。正是因爲族裔觀衆的存在, 他/她在同一時間可以讓不同的文化社 會共處。由此,不同文化“在時間上的 同分異構性”被有效超越。 從族裔觀衆的理論建構,我們可以看到 周蕾的文化批評工作的兩個基本指向: 一是西方的情欲化凝視,二是本土的自 我戀物想象。可以想見,這兩種共享了 同一邏輯前提的實踐對當代中國邁向“ 文化的自覺”而言,均構成了相當大的
障礙,讓現代中國的主體性的建構無法 有效進行。在全球——(後)殖民的問 題脈絡中,該問題帶來的後果和效力對 其他非西方文化亦然。在這個意義上, 周蕾建構的族裔觀衆理論,可以視爲一 個隱喻——在當下,我們都是“族裔觀 衆”。在研究方法上,周蕾極富創造力 地拓展了勞拉•穆爾維的分析框架—— 周蕾把性別中的觀看機制引入異文化間 的他者想象。這體現在周蕾分析影片《 末代皇帝》中的男性角色溥儀時,對其 進行了“女性化”(femininity)處理。 因爲“女性化”在周蕾看來,不必局限 于一種真正的生理性征,而是一種分 類範疇,它指涉著象征秩序中的所有弱 勢群體,比如西方凝視下的非西方。于 是,性別與種族或文化社會之間的接合 (articulate)邏輯得以發生,這一邏輯 彰顯了性別與族群文化權力格局之間的 同型同構。
周雲龍 福建師範大學 文學院比較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yunlongzhou666666@163.com 參考書目 (以作者姓氏的字母順序排列) Chow, Rey, “When Reflexivity Becomes Porn: Mutations of a Modernist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Theory after Theory, ed. J. Elliott and D. Attridge, Routledge, 2011.
4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Chow, Rey,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奧多:《啓蒙辯證法:哲學斷片》,渠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 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rary Chinese Cinema, Columbia Univer- 年。 sity Press, 1995. [英]穆爾維,勞拉:《視覺快感和敘事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 性電影》,周傳基譯,載李恒基、楊遠 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下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University 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Press, 2007. 周蕾,《寫在家國以外》,牛津大學出 Chow, Rey, Woman and Chinese Moder- 版社1995年。 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周 甯 , 《 漢 學 或 “ 漢 學 主 義 ” 》 , 載 1991.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4年第1期。 Chow, Rey,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周甯,《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究》,上、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Fabian, Johannes, Time and the Other: 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th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法]阿爾都塞,路易:《意識形態和意 識形態國家機器》,李迅譯,載《當代 電影》1987年第3、4期。 [德]布萊希特,貝:《布萊希特論戲 劇》,丁揚忠等譯,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0年。 [德]黑格爾:《曆史哲學》,王造時 譯,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德]霍克海默,馬克斯、阿道爾諾,西 5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Reading Rey Chow: Visuality, Postcolo異質性的聲音: 淺談中國大陸學者對周蕾的閱讀 niality, Ethnicity, Sexuality),2013年勞
譚永利 一、引論 由于周蕾在西方學界的“走紅”,她的 西方理論闡發和中國文本解讀得到了廣 泛的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論著 也帶來了許多不同的反響,最典型的不 同存在于中國學者和西方學者對她論著 的閱讀和評論之中。從國內外關于周蕾 的文獻的梳理中發現,第一,在中國對 周蕾的介紹以單篇論文居多,系統研究 較少,只有一篇碩士論文,主要討論她 的前三本書,《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寫在家國以外》和《原初的激情》觀 點也主要建立在中國國內學者的評價之 上[1];而西方學界對周蕾的書評和闡發 文章很多,除此之外,1998年周蕾在期 刊《疆域2》(boundary 2)發起過一個 特輯講理論時代文化研究與中國現代文 學研究的關系,2004年、2010年先後有 3次在《英語文學史》(English Literary History)、《後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和《社會符號學》(Social Semiotics)期刊上關于周蕾論著或周蕾 的理論闡發作爲的專題(special issue) 的討論。2010年出版了《周蕾讀本》 (The Rey Chow Reader),2013年英國 學者鮑曼出版了研究周蕾的專著《閱讀 周蕾:視覺性、後殖民、族裔、性》
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的另一本書《 論全球化的五十位重要思想家》(Fifty Key Thinkers on Globalization)還將周 蕾收入其中,可見其在西方學界的重大 影響。但是,周蕾論著的中譯本除台灣 外,大陸出版較少,十一本專著和論文 集大陸目前還只翻譯了《婦女與中國現 代性》和《理想主義之後的倫理學》兩 本[2]。第二,中國國內對周蕾的單篇論 文來看多對意識形態、身份問題等等批 判較多,少有深入探討其理論觀點的微 妙之處的文章;西方學者對周蕾論著的 觀點就正好相反,對于她的質疑較少, 而觀點和理論的探討、闡發和運用更 多。第三,由于周蕾的觀點較爲激進, 國內對她的身份意識批判很多,將她的 激進闡釋中很大一部分歸因于她去自香 港,實際上她在自己論著中又是相當反 對以一個固化的身份認同概念來解釋文 學作品和文化現象的,這形成了一個有 趣的悖論。 二、閱讀與批評 《婦女與中國現代性》、《寫在家國以 外》和《原初的激情》這三部著作爲周 蕾在文學和文化理論研究上奠定了堅實 的基礎,國內學者對周蕾的批評也主 要集中在對這三部著作的閱讀上。對于 周蕾關于身份的閱讀和思考方式,季進 和余夏雲認爲她將女性和中國現代性問 題置于看與被看的視角之中,恰當地使 6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用西方模式來挑動“中國”、“女性” 、“第三世界”等邊緣概念,探討抵抗 的辯證力量,並測繪出已受西化影響 的中國現代性模式。周蕾眼中的“中國 性”(Chineseness)已完全西化,甚至 只是漢學家眼中的既定形象,因此需 要拓展“種族觀衆”(ethnic spectatorship)理論來重讀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 文本。他們部分肯定了周蕾利用“非實 用(impractical)意義上的複雜度”來 進行文本閱讀和研究[3]。李玥陽認爲全 球化帶來的族裔、異質性、身份焦慮等 需要電影批評者尋求新的理論空間,周 蕾所建立的族裔觀者理論試圖在西方同 情的、視爲陰性化的目光之外尋找另一 種觀看,“將被遮蔽的女性和少數族裔 的觀看位置納入視野,並力圖建立一種 可以對其進行討論的理論與方法”[4] 。柯倩婷將周蕾的著作看成“從邊緣的 位置對中國文學現代性建構的審視與質 疑”[5],朱敏雅將目光聚焦在周蕾書中 對現代性和女性細節的關系上[6],王雯 則看到,周蕾的解讀反映了電影理論向 文學理論的滲透,從而引起文學批評方 式的轉變,例如“觀看”就是第一個被 引入的電影理論詞彙,從而使族裔身份 認同有了新的研究角度[7]。陳惠芬通過 重讀周蕾新見疊出的文本,指出“她的 分析和搬演更多地建立在對産生它的社 會機制的體認和把握之上”,由于後殖 民理論、女性主義成爲她的基本立場, 心理分析也擔當了技術機制,因此她並 非以“中國的問題”爲問題,而是“在 西方理論的脈絡中展開的,同時是以‘
西方的問題’爲問題的[8]。”張屏瑾注 意到周蕾對現代文學中的“幻覺”和“ 細節”等特質的關注,而把作爲本質 的“本土”懸置起來重新看待中國的種 種問題,其地緣立場和學術生産的關系 使她的著作充滿了文化政治的意涵[9]。 南博采對周蕾的理論作了全面的考察, 從位于邊緣的“另類”和遊離于家國之 外的“幽靈”兩方面探討周蕾的理論批 評範式,從文化翻譯和話語與權力兩方 面研究周蕾理論批評的價值,認爲周蕾 作爲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裔學者, 以一個遊離于中西文化邊緣人的角色, 從來不受制和臣服于任何一種理論框 架,在質疑西方霸權時也在批判中國傳 統[10]。 究其理論和著述風格的緣由,學者們也 將其與周蕾自身的身份聯系起來。田 星認爲,她的“文化批評中所有的複 雜性皆起源自她對身爲一個邊緣人(東 方人/香港人/女性)的認同”[11],王 嶽川也撰文探討周蕾在後現代性和後殖 民話語的反思,認爲她的“看”與“被 看”的僑居者身份意識使她從“他者” 的文化鏡像中自我審視,因此她的理論 常常具有多重話語權力交織,反映出一 種文化尴尬[12]。而她的著作在海外受 到追捧是因爲“她的研究符合‘冷戰’ 時期遺留下來的注重意識形態論爭與政 治批判的學術傳統”[13];她雖然同情 中國女性的“他者”地位,但她的“西 方”視角和對自己香港人的過度強調又 使她深陷中西雙方的“他者”身份之中 7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14]。 除對周蕾的思考方式和理論模式的批評 外,有學者對具體的研究案例提出不同 意見。王懷昭和向天淵認爲周蕾對張愛 玲的小說(由《十八春》修改後的《 半生緣》)的解讀,看到其女性細節與 現代性的複雜之處,卻沒有深入了解張 愛玲對現代性的懷疑和拒斥態度,以及 女性意識與國族認同之間的糾結關系, 因此在文本分析方面顯得單薄[15]。孫 桂榮指出周蕾在《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中用近10頁的篇幅研究冰心的短篇小說 《第一次宴會》,將其“全力表現的母 愛主題放置于精神分析學的理論框架 中”。雖然冰心的母愛書寫一直存在爭 議,但周蕾運用“負面俄狄浦斯情結” 和尚•拉普朗什(Jean Laplanche)的受 虐(masochism)理論來解讀,“不僅 有過于‘理論化’和‘西方化’之嫌, 遮蔽文本生成場域與寫作者個人風格 品味的意圖亦十分明顯,甚至形成了 一種由批評者妄猜妄斷而來的新的話 語霸權。[16]”續靜、殷曉燕對周蕾的 論文關于老舍小說中執著于“物”的中 西雙向闡發思想作出了肯定,認爲周蕾 的假設雖然大膽,但求證邏輯嚴密,“ 周蕾並非一味求同或簡單將西方理論‘ 拿來’進行牽強附會地闡釋,而是將本 雅明與老舍《戀》中體現‘拜物’的思 想實質進行求同存異的比較,並在西方 理論觸角無法企及處靈活地運用中國文 論、老舍的創作思想予以互補……而不 是強硬地將西方文化模子全盤套用于中
國作品”。這在國內學者的評論中尚屬 難得的佳評[17]。全炯俊仔細考察了《 原初的激情》中周蕾對魯迅幻燈片事件 自述的诠釋,周蕾認爲使魯迅受到衝擊 的是一種強烈的媒體,且魯迅意識到這 種媒體會挑戰傳統媒體和寫作的地位, 全炯俊則在細節的考察中提出周蕾將電 影(film)和幻燈片(slide)混用,且 以誇張的論證構築起一種新的神話的觀 點[18]。尼克•布朗(Nick Browne)認 爲周蕾解讀電影卻很少參考電影理論著 作,她斷言在西方的知識傳統中,電影 和民族志並無體制性和學術性的聯系等 論點明顯是錯誤的[19]。 對于香港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身份問題也 成爲對周蕾著述評價中一個激烈的論爭 點,周蕾對于故鄉香港懷有一種複雜的 特殊情感,她認爲香港曆史上給人的 印象是與“經濟主義”和“殖民性”相 聯系,但實際上香港一直處在大陸與英 國的夾縫之中。劉月悅把香港的困境與 全球化以來世界共同經曆的認同危機聯 系起來[20];黎熙元通過對香港文化身 份的曆時演變來指出香港人對自我的身 份界定是不斷變化的[21];王嶽川在整 理香港文化研究的思想脈絡時發現香港 的後現代後殖民文化研究“從各種不同 角度進行香港文化身份和個體價值選擇 的深層對話……拓展了中國後學研究的 範圍,深化了中國後現代後殖民研究的 內涵和意義”[22]。這些研究從不同的 角度或引用或批判了周蕾對于香港的認 識。 8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在對周蕾論著的研究中,也有學者之間 的論爭和商榷。朱立立曾說,周蕾的《 寫在家國以外》“雖有先鋒時尚的理論 表象和尖銳強硬的批判姿態,提供的卻 多是偏激的觀點和陳舊的思路,滑動枝 蔓的敘述策略難以掩蓋其先入爲主的主 觀偏見”;《原初的激情》提供了廣闊 的理論視野和另類的闡釋途徑,但作者 所處的位置、身份意識和主觀的理論趣 味使她的論析過程存在不少難以說服人 的立論和牽強附會的論證[23]。蘭志成 則對朱立立的觀點進行了反駁,認爲“ 文化批評必須警惕東西想象場域的置 換”,朱立立堅定地維護中國話語,排 斥異質性的聲音,使偏狹的民族主義壟 斷話語具有“暴力話語傾向”[24]。王 偉又通過對周蕾、朱立立和蘭志成三者 的征引對蘭志成的觀點提出了質疑,認 爲其對朱立立的反批評是出于看待問題 的本質主義方式和對文化研究的漠視, 其批評缺乏學理性的根據[25]。這樣的 論爭本是有利于學術研究的,但似乎可 以讀出評論者自己的寫作動機和文化選 擇有一種權力意志隱約其中,當然,這 超出了本論文要論證的範圍。 三、反省與思考 一些中國學者認爲,“明明秉持西方文 化‘殖民’東方他者的學術思路的周 蕾,卻異常順暢地運思、操持後殖民 話語與理論,不僅積極置身于諸如後現 代、後殖民等西方‘後學’的文化背 景,更在邊緣批判中心的後學氛圍中,
順利挺進美國學界的腹心。事實上, 周蕾自認邊緣、弱者、女性等等的後 殖民話語在一定程度上成爲殖民主義 的時髦外衣,遮掩起理論征服文本的 強烈欲望,而完全無視于自身邏輯起 點的邊緣、‘殖民地’等的曆史與現 狀。[26]”這似乎是在說,周蕾以自己 的“邊緣”身份從事“弱者”話語的寫 作,卻爲自己謀得了“美國學界腹心” 的地位,但在周蕾的論著中曾明確反對 第三世界知識分子在美國學界以自己“ 第三世界”的邊緣身份爲自己的學術地 位謀利的,這個有趣的悖論到底說明了 周蕾的虛僞?還是她的無心插柳柳成 萌?還是大陸學者對她的誤讀?又抑或 是大陸學者在意識形態的隔膜和民族主 義的情緒下對周蕾的有意攻擊? 那麽,有一個問題值得一問,周蕾到底 是如中國學者所說,以西方來文化殖民 東方文本的思路在進行寫作,還是如李 歐梵和周蕾自已所說,是“站在邊緣 對抗中心”,“運用我的敵人的工具進 行言說和書寫”?要回答這個問題,必 須要進一步再問兩個問題,第一,周蕾 預設的她的讀者是誰?第二,她的論著 到底是側重于對中國文本的解讀,還 是對西方理論的闡發?首先是第一個問 題,從周蕾近些年完全不參與與中國大 陸的學術活動來看,她似乎對中國大陸 學界以及大陸學界的反響並不感興趣, 甚或可以說能預見到她的論著在大陸的 忽視或者或許會受到的攻擊。一個研究 者如果是對自己研究的對象有深刻的興 9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趣的,一定是希望在第一場合掌握第一 手資料,當然,周蕾的中國文本都是較 易獲取的,如小說和電影等等。毫無疑 問,周蕾與中國大陸的實際問題是“ 隔”的,正如陳惠芬對《婦女與中國現 代性》的評論中所說,“周蕾此著雖然 以‘婦女與中國現代性’爲中心議題, 卻不是爲中國讀者所寫的,毋甯說是 她對所處的學院環境或‘政治’的反 應。[27]”這種“隔”到底是出自于她 的優越感,抑或是激進左派態度中的不 屑,還是其他的什麽原因?她的“語不 驚人死不休”是一種方法,還是一種姿 態?她的這種不斷顛覆的反抗態度是如 何形成的?我們在她的文字中或許可以 找到一些答案。在她的第一本著作《婦 女與中國現代性》中她曾記述美國的“ 中國研究專家”的刻板偏見,“來自台 灣的人懂得中文,卻不懂英文;來自香 港的人懂得英文,卻不懂中文;而來自 大陸的人卻是兩者皆差勁。[28]”而在 美國大學中國研究的學科建制上,周蕾 曾不止一次地對在美國中國研究的“畛 域化”(territorialization)和中國研究 中現代中國文學的邊緣化表示憂慮,她 說, 在大學裏中國研究常常是“區域研究” (area studies)計劃的一部分,這些區 域研究計劃是由政治學家、語言學家、 人類學家、地理學家、曆史學家、音樂 學家以及文學批評家所組成,學術的畛 域化進而鞏固了官僚體制。因爲一旦“ 中國”被這樣地藩籬劃割,其“命運”
便只剩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學科間大量 不平等的利益與基金分配。古典中國文 學可以維持廣爲接受卻顯孤立之精細文 本研究的傳統,現代中國文學不僅是相 對于古典诠釋方式而遭受邊緣化,並且 也相對于社會科學學者手中數據資料之 中的中國而遭受到邊緣化,現代中國文 學無可避免地被剝奪去來自建制機構必 要的支持,這些支持是讓其研究者得以 嘗試激進理論方法,進而讓非專業者也 能夠接近它並且感到興趣。[29] 以此來看,周蕾的“反抗”是由于美國 學科體制下中國研究所暴露出的問題, 不管是在研究的主題上還是所采用的方 法上,周蕾予以了激進的回擊,這也就 可以解釋她賦予自已的“雙重任務”, 並非是針對中國國內的文學研究,而是 美國學院體制下的中國文學研究,“同 時批判西方理論思想的霸權地位以及中 國文學領域中根深蒂固的诠釋方式”, 這裏省略的前提是“在美國學術界或者 美國學院裏的”。也就是說,周蕾與之 所較勁的是美國的現代中國文學研究, 而中國學者認定的基礎是周蕾所批判的 是整個中國文學研究界,這樣中國學者 與之較勁的立場就瓦解了。 第二個問題是周蕾到底是側重于中國文 本還是西方理論呢?從題目上看,周蕾 往往會以中國的題材作爲標題或副標 題,而且在文中也花大量的(多于理論 闡發的)篇幅來作中國文本的解讀,對 于中國文本的解讀也新見叠出。但有意 10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思的是,這一問題在中外學者中有不同 的觀點。當周蕾用西方的理論解釋中國 文本時,中國學者看到的是對文本的闡 釋與誤讀,西方學者看到的是對理論的 闡發與運用,都是各自就自己熟悉的一 方面作出評價。中國學者並沒有注意到 周蕾在理論的演進方面,而西方學者則 沒有看到周蕾在對中國文本的顛覆性的 閱讀。我認爲,從周蕾給自己賦予的“ 雙重的任務”來看,她對這兩個方面是 並重的。 綜合這兩個問題,再回答之前的那個問 題,周蕾的閱讀和書寫是一種以西方理 論文化殖民東方文本的方式嗎?這是很 多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而這種提問方 式的立場就隱含了一種二分的和殖民主 義的文化政治。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實際 上要比上兩個問題複雜得多。周蕾曾經 提出過一個充滿悖論的觀點,當東西雙 方越來越多的聯系趨于恒定,甚至變得 難以避免的時候,全球化實際上加深了 東西方之間的鴻溝。她認爲在後殖民的 語境下,認識論中的沈疴固疾依舊影響 著圖像和知識的生産與消費,即便是面 對同一文本,“自我認同爲”(identify with)中國本土學者所看到的也和“自 我認同爲”西方學者的不一樣[30]。在 全球化的互動中,東西方之間協作與共 通變得很敏感,捉摸不定,怎樣在跨文 化的語境下發聲也變成一件令人生畏的 事。跨文化的視覺遭遇使文本的情況更 加複雜,所有權、所屬地等問題實際上 成爲跨文化表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不同文化之間的文本表征總是隱 含著政治論爭的問題。所以,我對這個 問題的回答是開放的,仍須進一步探討 的。 中國大陸學者對周蕾的偏見還與對她的 論著閱讀不深和不全有關,如果單從某 一篇她的文章來看,她新穎的視角、缜 密的思路和嚴格的推理能吸引讀者的注 意,但對于中國學者來說,更吸引人並 引起反感的是她刺目的政治性討論。但 如果通讀周蕾的論著就會發現,她的這 種態度在對各種文化現象的討論中是一 以貫之的,例如對美國學術體制的抨擊 等等,而並非全然針對中國,這也是她 一直以來的文風和作派。 中國大陸學者在對周蕾的研究中,是否 因爲民族主義的情緒使“嬰兒與洗澡水 一起倒掉”?正如樂鋼所說,爲了避免 所謂的“文化帝國主義”,中國當代的 文化批評學者們甯願采用中國方法而不 是西方理論來閱讀[31]。如果是這樣, 周蕾的“嬰兒”到底是什麽?我認爲是 她的閱讀和思考方式,是她海納百川 的廣闊視角,對于一切文化現象將其曆 史化和語境化,考察其所處位置的具體 相關性,以及她敏銳的問題意識和異質 性的聲音。這種異質性不光是指對中國 大陸來說來自異域,更是指從異于自身 的視角、觀點來闡發顛覆自身的熟悉之 處,盡管這樣的聲音大部分是“刺耳” 的。周蕾的研究主要是理論性的,還是 一種對現實世界或現實政治的幹預?學 11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術作品並非處在現實世界的對立面,也 並非與現實政治脫節,因爲它們研究的 就是現實中事物和現象之間的內在關 系,它們看起來更加孤立是因爲這些研 究集中于上述關系的某一個點或某一個 剖面。當然,周蕾自己也闡述過她的“ 刻意的非實用意義上的複雜度”(a deliberate and “impractical” sense of complexity)是研究的基點。我更傾向 于認爲,周蕾的理論研究與現實更加緊 密,而她以中國爲例的解讀更多地是爲 了對理論作一個鞏固性的說明,並非完 全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因此又是非實 用意義上的。 那麽,周蕾是否在現代中國文學研究中 對中國持有偏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且不論她自身作爲華裔,即便是將中國 文學作爲研究對象,也應關注“原産 地”中國國內的聲音,但在她的論著中 看來,她采取忽視的態度,甚至並未將 其納入研究的前提,而簡單地將美國的 現代中國文學研究與整個中國文學研究 等同起來[32]。這種忽視或許也可以解 釋中國大陸學者覺得“惱怒”之處,因 爲周蕾和中國大陸學者互相都把對方當 作了異質性的聲音。
譚永利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研究生 charmingraphael@163.com
[注釋] [1] Rey Chow,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Minnesota,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1; Rey Chow,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Rey Chow,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2]周蕾著作的中國大陸譯本參見[美]周 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西方與東方之 間的閱讀政治》,蔡青松譯,上海:上 海三聯書店,2008年;[美]周蕾《理想 主義之後的倫理學》,吳瓊譯,鄭州: 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 [3]參見季進《美國的中國現代文學研 究管窺》,載《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 第4期;季進、余夏雲《“她者”的眼 光——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女性 主義形態》,載《中國比較文學》2010 年第2期;季進、余夏雲《寫在主流之 外——論周蕾理論批評的邊緣論述》, 載《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第2期;余 夏雲《作爲“方法”的海外漢學——以 英語世界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爲例》, 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4]參見李玥陽《“大轉型”與電影人的 12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回應——當下電影批評之分析》,載《 [11]田星《擺渡者的聲音——對海外華 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第11期。 人學者中國電影研究的一種思考》,載 《電影新作》2014年第1期。 [5]柯倩婷《如何從邊緣位置考問現代 性——評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西 [12]王嶽川《後殖民語境與僑居者身份 方與東方之間的閱讀政治>》,載《文 意識》,載《廣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 藝研究》2009年第9期。 2期。 [6]參見朱敏雅《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13]參見陳林俠《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 載《安徽文學》2011年第7期。 電影研究形態、功能及其反思》,載 《文藝理論研究》2009年第6期;陳林 [7]參見王雯《從周蕾<婦女與中國現 俠《是文化,還是政治:審視海外華 代性>看電影理論向文學批評的介入》 人學者的文化研究》,載《理論與創 ,載《文學界(理論版)》2012年第3 作》2010年第4期。 期。 [14]荊懿《想象•他者•現代性——海外 [ 8 ] 參 見 陳 惠 芬 《 他 山 之 石 , 何 以 攻 華人學者電影詩學研究》,湖南科技大 玉——重讀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東西方之間閱讀筆記>》(上)、( 下),載《上海文化》2011年第2期、 [15]參見王懷昭、向天淵《暧昧的現 第3期;陳惠芬《性別差異與文化階 代性——與漢學家周蕾商榷張愛玲< 位——以周蕾、李歐梵等海外學者的相 十 八 春 > 的 閱 讀 政 治 》 , 載 《 外 國 語 關研究爲例》,載《南開學報(哲學社 文》2014年第1期。 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16]孫桂榮《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9]張屏瑾《現代文學“幻覺”和“細 與對冰心母愛書寫的另一種誤讀》,載 節”中的性別形式——從<婦女與中國 王炳根編《冰心論集2012》,上海交通 現代性>解讀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 大學出版社,2013年。 一種主題》,載《文藝理論研究》2010 年第1期。 [17]參見續靜、殷曉燕《論漢學家周蕾 對老舍<戀>的雙向闡發》,載《成都 [10]南博采《周蕾理論批評初探》,陝 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年 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第3期;續靜《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辯證 法——“世界主義”視阈下的老舍小說 13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闡釋》,載《社會科學家》2013年第8 ,載《文藝研究》2005年第9期; 期。 朱立立《視覺現代性與第五代電影的 民族志闡釋——以周蕾<原初的激情> [18] 參見 [韓] 全炯俊《文字文化和視覺 爲討論對象》,載《藝苑》2007年第7 文化:文化研究的魯迅觀一考察》,苑 期。 英奕譯,載《魯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 4期;亦可見于[韓]全炯俊《幻燈片事 [ 2 4 ] 蘭 志 成 《 利 器 與 盲 視 的 雙 重 悖 件的诠釋與翻譯》,載《漢語言文學研 論——讀朱立立的<身份認同與華文文 究》2013年第2期。這兩篇論文翻譯成 學研究>》,載《華文文學》2009年第2 中文後發表于中國的期刊上,也體現了 期。 編者和翻譯者對周蕾論著評論的一種價 值取向,因此仍將這兩篇論文置于中國 [25]王偉《文學批評的邏輯——評蘭志 學者對周蕾論著的反響部分,下條同。 成先生的<利器與盲視的雙重悖論>》 ,載《華文文學》2009年第3期。 [19]參見[美]尼克•布朗《論西方的中國 電影批評》,陳犀禾、劉宇清譯, [26]陳林俠《海外華人學者的中國電影 載《當代電影》2005年第5期。 研究形態、功能及其反思》,載《文藝 理論研究》2009年第6期。 [20]劉月悅《全球化語境下文化身份的 模糊性問題——以香港爲例》,載《蘭 [27]陳惠芬《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 重讀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 1期。 之間閱讀筆記>》(上),前引文。 [21 ] 黎 熙 元 《 全 球 性 、 民 族 性 與本土 [28][美]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西方 性——香港學術界的後殖民批評與香港 與東方之間的閱讀政治》,蔡青松譯, 人文化認同的再建構》,載《社會學研 前引書,前言第10頁。 究》2005年第4期。 [29]同上,第48頁。 [22 ] 王 嶽 川 《 香 港 的 後 現 代 後 殖民思 想脈絡》,載《文藝研究》2000年第6 [30]Rey Chow, “China as Documen期。 tary: Some Basic Questions (Inspir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and Jia Zhang[23]參見朱立立《意識形態與文化研究 k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的偏執——評周蕾<寫在家國以外>》 ies 17:1 (2014): 16-13. 我認爲周蕾此處的 14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提法很好地規避了國族、身份和文化認 同之間潛在的矛盾,她以文化認同而不 是國族爲界線來劃分中、西方學者,打 破了陳舊的國族即認同的對應論,例 如西方的華裔學者,可能會自我認同爲 中國學者,也可能會自我認同爲西方學 者。
書評: “纏”的可見性 [美] 周蕾 Rey Chow 杜克大學出版社,2012, 216 頁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4, 216 pages ISBN 0822352303
[31]Gang Yue, “Book reviews --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王彤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by Rey Chow.” Comparative Literature 47:3 (1995): 286-288. 何謂全球化主義?通常,人們將其理解 成一張由彼此相連的元素構成的複雜 [32]王德威曾說,“在美國的學者,包 的網絡。它“橫跨各大洲、模糊了國 括我們東亞系研究中國問題的洋人同 家、地域之間的界綫”, 質疑了曾經 事,哪一個敢說這幾年我不去一趟中 由民族國家、文化、宗教及其他意識型 國?那你還怎麽研究中國!”參見李鳳 態所規定的絕對差異。那麽這種“跨越 亮《彼岸的現代性:美國華人批評家 性”(trans-)的語境對當下的美學、 訪談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政治、媒介傳播等又有怎樣的影響?周 年,第98頁。然而,王德威在此書中講 蕾(Rey Chow)于2012年出版的《纏, 到周蕾時,對周蕾所選擇的批評路徑是 或對“捕捉”的跨媒介思考》(Entan肯定的,他說,“周蕾其實非常溫暖, glements, or Transmedial Thinking about 非常關心中國大陸的情況,但是她有香 Capture)出色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作 港的背景,有她自己的策略。”參見第 者以文學、電影以及視覺藝術爲案例分 102頁。 析,對德勒茲、福柯、朗西埃、德裏 達、阿甘本等哲學家的理論重新進行闡 釋,進而爲當代後殖民主義、女性主義 以及亞洲研究等學科提出了新的發展方 嚮。
本書開篇即以一種隱晦的方式爲“纏” (entanglement)下了定義:一種無 需“彼此相近或類似”(proximity or 15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affinity)的事物彼此維系的狀態。 在 周蕾看來,這種“纏”強調“隔離” (partition)或“差異”(disparity) 而非“聯系”(conjunction)或“交 集”(intersection)。 它在將事物聚 攏的同時又保證它們彼此分離。以此 爲基礎,周蕾在第一章借用布萊希特 (Brecht)戲劇的“間離效果”(distancing effect),並表明這種效果通過 揭穿戲劇精心營造的幻覺主義(illusionism)阻止觀衆對劇中的人物和情 節産生情感的認同。 作者稱這種揭露 意識形態的行爲爲 “反思性”(reflexivity),作爲客體擁有自主性和獨立 性。 然而周蕾又同時指出,在數字化 時代,這種反思性變得岌岌可危。固然 iPhone、Photoshop等科技産品使觀影 模式和圖片生成方式變得多種多樣並且 本身就具有反思性,這種由多種選擇衍 生的“自由”實際仍然禁锢在馬克思主 義商品社會的框架中。
引用了由蓋爾(Alfred Gell)提出的“ 陷阱”(trap)的概念。雖然“陷阱” 的初衷是用來例證藝術(art)和藝術 品(artifact)並無區別, 而周蕾感興 趣的卻是爲什麽“陷阱”看似禁锢卻能 解決藝術的局限性。她認爲,人們通常 忽略獵物“被捕”的經曆,覺得“陷 阱”不過是能夠一開一合的具有因果關 系統一的整體。機關閉合前,捕手對 機關是絕對壟斷的。然而,獵物“被 捕”時,獵物作爲外來者減弱了捕手對 于機關的控制,並開始“自我糾纏” (self-entanglements),既對誘捕感到 震驚(shock)又對可能的毀滅感到痛 苦(pain)。同時,獵物本身的屬性( 過去和現在)構成了一個脫離機關布置 者的、原始的時間及空間的界面,以供 解讀。 所以,即使愛瑪追求階級解放 和民主化,她的快感和悲劇的結局恰恰 說明了社會革命帶來的只是所謂的、相 對的自由(例如國家機器仍在運行)。 隨後在第三章,周蕾分析了另一個與愛 瑪相似的人物——老舍鮮爲人知的短篇 小說《戀》中的主人公莊亦雅。這個不 起眼的古玩收藏者在抗日戰爭時選擇投 降以保全自己的古玩。周蕾認爲這種 明顯的、受迷惑的“拜物主義”(fetishism)替代了“官方信仰”(official spirituality),使得莊亦雅免于愛國主 義驅動下的破壞性行爲。 這同時也道 出了老舍本人的身份認同危機(滿族) 以及在文革浩蕩中的多舛命途。
這種辯證的關系在下一章中更加有所指 嚮。周蕾首先例舉了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對于福樓拜(Flaubert)的 《包法利夫人》(Madame Bauvary) 的解讀。朗西埃認爲愛瑪·包法利之 死代表了福樓拜本人對文學作爲媒介 的局限性的認知和對藝術獨特性的追 求,而這種明確劃分藝術與生活界綫的 舉動卻無意中使愛瑪的人格塑造代表 了階級解放,從而具有一種民主化的 意識。 盡管沒有否定朗西埃的觀點, 周蕾認爲其“走得不夠遠”,並隨後 從第四章開始,周蕾開始系統地闡釋“
16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施暴者”(perpetrator)與“受害者” (victim)的關系。她首先引用基拉爾 (Rene Girard)關于“摹仿”(mimesis)的論述,後者認爲“摹仿的暴力” (mimetic violence)是原始集體社會的 特有機制,而制止暴力、維護秩序的方 式則是通過“祭祀”(sacrifice)受害 者/替罪羊或是宗教。 這樣的受害者/ 替罪羊的模型可以通過韓國電影《密 陽》的女主人公申愛和《威尼斯商人》 中的夏洛克得到進一步闡釋。周蕾指 出,兩個人物的共性是一旦他們無法被 授予高人一等的寬恕他人的權力,他們 就會以祭祀的方式被排除在這個基督教 所定義的世界外。 在當下全球化的語 境中,“寬恕”不單是關乎宗教,更是 主張以一種“平等的、世界性的眼光看 待人類語言與文化”,從而呼應了開頭 所提的全球化的特征。 如何看待這種被驅逐、被異化的情形 呢?在第六、七章中,周蕾首先對黑澤 明的兩部電影《我對青春無悔》和《八 月狂想曲》進行解讀,認爲兩者都從 某種程度上暗示了戰後美國于日本的 影響,與美國研究中的“例外主義” (exceptionalism)如出一轍。類似情況 也出現在福柯(Michel Foucault)常爲 學界所诟病的“歐洲中心主義”(Eurocentrism)。但周蕾卻援引德勒茲 (Gilles Deleuze)的“可見性”(visibility)的說法,認爲這種“固步自封” 實際上已經打開了另一扇門。德勒茲認 爲福柯的理論並“不是完全封閉的”,
因爲封閉的前提是“排他”,也就是早 已默認了他者的合理存在。 這難道不 就是周蕾提出“陷阱”模型的初衷?她 主張學界不應只關心作爲“捕手”的西 方國家如何制壓、排斥作爲“獵物”的 其他國家和區域,還應該著眼于兩者相 互碰撞、溝通時對彼此産生的影響,從 而發現變化中的社會關系。 所以,周蕾在最後一章中講到李安在《 色,戒》中對于曆史和性愛場景的過度 還原其實和第五代導演如張藝謀、陳凱 歌等著迷于記錄邊遠地區的民族志相 仿,都是將中國性(Chineseness)過濾 (mediatize)、物化(objectify),仍 然表達了後殖民主義“看與被看”的關 系。 但如前所述,愛瑪、莊亦雅、王 佳芝等人物在屈從于強權時也伴隨著“ 受虐的快感”(masochistic pleasure) 。 如此,周蕾以亞洲學者的身份與長 期以西方男性學者爲主導的亞洲研究的 關系結尾。她認爲,這種“低人一等” 、創傷的曆史身份不應該是弊端,反 而應該是激發學術活力的源泉。東方 (Orient)在新紀元應擁有新的“可見 性”。 有趣的是,周蕾每章都以提問結束,充 分體現了她個人學術寫作的“反思性” 。與此同時,這些問題也“誘捕”讀者 進入了一種“纏”的狀態。周蕾這本書 分析的問題之廣之深都爲學界在探討全 球化的影響之時提供了良好的範本。
17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王彤,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碩士 tw2441@columbia.edu
書評: 《不似本族語者:論語言經曆即 後殖民經曆》 [美] 周蕾 Rey Chow 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14, 192 頁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 192 pages ISBN 0231151454
向在榮 周蕾的新書《不似本族語者:論語言 經曆即後殖民經曆》(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從單語主義、口音、翻 譯談到美食,播音劇,深入討論了後殖 民語境下觸及語言的諸多問題。與周蕾 的之前的作品一樣,這位當代文學/文 化批評領域的著名理論家以小見大,從 語言,這個考究文化的最基本單位出發 分析了後殖民性的複雜狀況。 寫書評,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類似翻 譯,夾雜在不同的語言中,免不了“ 翻譯腔”,“外國人口音”,達不到 還原的效果,也同時丟了譯入文字的純 淨——德裏達,這位對西方當代理論也 包括周蕾本人有深遠影響的法國哲學家 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複強調,文化本源和 純正是一個現代神話且和西方殖民主 義息息相關。拿我自己來說, 雖然母 語是中文(其實應該說是貴州和雲南 18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方言,夾雜普通話,大多數情況用簡 體中文書寫),我的“學術母語”卻是 英文。可是,大多數時候都在非英語國 家學習工作,我的英文也一直保持在 一個極其別扭的狀態,絕對不似native speaker。用中文寫一本英文書籍的書 評時時讓我經曆一種身體上的不適,有 很多英文上說起來很順口的詞彙用中文 寫出來就顯得十分笨拙,有些詞彙幹脆 直接不知如何翻譯是好,比如周蕾這本 書的一個中心詞彙:languaging,將英 文名詞language活用爲動詞,再變做動 名詞——這是一個中文裏難以複制的語 法現象,所以不論怎麽翻譯都必定有些 別扭。可到頭來最能貼切地表達我說的 這種跨語言寫作的身體不適還是來自中 文“母語”:別扭。 周蕾在書中談到自己的語言經曆:生于 仍是英屬殖民地香港的穆斯林家庭, 母語是粵語,又很早就開始接受英文 教育。因爲家庭的宗教信仰,她還學 習了阿拉伯語。書的第二章,也是全 書的總領性章節,題爲“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不似本族語者)回顧了作 者剛開始在美國研究生院學習時,教授 給予的評論“殖民教育還是教給你很多 東西,比如,你清晰的文筆(You have one of those things offered by a colonial education – a clear writing style)” (p.35) 。大概也是這種多層面,別扭的語言經 曆——周蕾認爲每一個使用語言的人都 會有的多重經曆——啓發了周蕾對于她 自己在香港受到殖民教育,特別是英文
教育的反思。憑借兩位非洲英語國家學 者對于殖民語言(英文)的不同態度, 考量 “非本族語者”的後殖民狀態之 後,第三章“譯者,叛徒;譯者,哭 喪者(或,幻想跨文化對應)(Translator, Traitor ; Translator, Mourner <or, Dreaming of Intercultural Equivalence> )”自然觸及到了翻譯問題。 可以說 前三章的討論都在第一章對德裏達對 于“單語主義”(monolingualism)這個概 念的解構框架下進行。 接下來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回到“ 香港經曆”分別觸及美食及播音劇這些 看似與後殖民語言經曆沒有直接關聯的 文化現象。第四章通過兩位香港作家梁 秉鈞(也斯)與馬國明的“去中心寫作” 討論如何與食物一起思考 : Thinking with Food, Writing off Center” (與食物 一同思考,去中心寫作)。 最後一章, 周蕾回顧了她的母親當年在香港頗有影 響力的播音劇及這種完全靠聲音傳播的 敘事給她的童年帶來的影響。 最後這 兩章是我個人覺得這本新書最有新意的 一部分,它們不象前三章那樣過分強調 西方後現代批評理論,而是從幾位本土 作家和藝術家的文本出發,進行討論。 《不似本族語者》,特別是全書較爲理 論性的前三章令人比較困惑的一點,大 概也是周蕾在其他作品中表現出的一種 奇怪的立場:作者似乎無法和西方後 現代理論保持批評距離,幾乎沒有將米 歇爾•福科(Michel Foucault),雅克• 19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德裏達(Jacques Derrida),瓦特•本雅 明(Walter Benjamin)和吉爾•德勒茲 (Gilles Deleuze)等西方(特別是德 法)批評理論的大家們放在他們特定的 文化曆史語境中加以考察。她對後殖民 非洲寫作使用語言的大辯論這一問題的 討論反映了這一點。
經曆(Languaging)而進行的辯論。這 樣的句子讀起來十分讓人疑惑:“如果 將福科這個段落中的“主體”和“主體 性”這些詞彙換作“本族語者”的話, 我們將無法否認他的見地對我們正在討 論的問題意義重大(If we substitute the phrase native speaker for the words subject and subjectivity in the following pas兩位非洲作家表明了對後殖民非洲寫 sage, the relevance of Foucault’s argu作的不同態度:肯尼亞的恩古吉瓦•塞 ment for the present discussion is difficult 昂哥(Ngũgĩ wa Thiong’o)認爲去殖 to miss)。” 民化必須從語言出發,因此他提倡非 洲作者用非英文/法語的非洲本土語 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以至于著作的前 言寫作;而尼日利亞的奇努阿•阿切貝 三章似乎是在證明這些西方批評理論可 (Chinua Achebe)認爲非洲作家大可 以在跨越了時空和文化之後依然權威不 使用殖民者的語言(如英文),但必須 減。這些值得尊敬的理論家們又一次被 是一種切合非洲經曆的新的(英語)語 引用,帶給被殖民者終極的解決方案。 言。阿切貝的理論建立在一種德裏達式 這不禁讓人思考,周蕾自己著名的概 的理解之上,即任何語言都不是透明, 念:強制模仿(coercive mimeticism) 純淨和在曆史之外的。恩古吉的理論, , 是不是可以推衍到這些西方男性理 由于倡導使用本土語言,得到了作者的 論家的身上——被強制模仿的不再是所 額外關注。幾乎可以預見,推崇非西方 謂有色族裔的特質,而是一種普世主 語言寫作總是被很快地懷疑爲本土主義 義——這些西方哲學家對具體時代和文 (nativism),且很容易把這種政治訴 化的批評被強制爲具有普世價值的判 求解讀爲一種懷舊情緒,一種“文化尋 斷,成爲一種強制普世主義(coercive 根”。 universalism)。 關于應該采用殖民語言還是本土語言的 這個問題,周蕾的終極立場來自福科對 于西方後現代的主體及主體性的討論, 而不是任何一個非洲作家。福科應該不 會說任何非洲本土語言,而沒有直接的 被殖民經曆,卻被忽然召喚而至,解決 非洲本土作家基于他們自己切身的語言
盡管我個人不同意作者對于西方當代理 論的普世性處理,周蕾的新書還是給後 現代理論,批評理論,特別是對于語言 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考方向。國際學術 界英文當道的今天,廣大的“非本族語 者”一定能夠從中得到啓發和鼓勵,更 能批判地對待“地道的英文”這樣貌似 20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理所當然,實則與現代殖民性和西方霸 權萬縷千絲的概念。
向在榮 柏林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書評: 藝術理論之“死”—— 維克多•伯金之 《藝術理論的終結》 [美] 維克多•伯金 Victor Burgin 人文國際出版社、 大西洋高地出版社出版,1986, 221頁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Atlantic Highlands, NJ, 1986, 221 pages ISBN 0-391-03431-6 ISBN 0-391-03430-8 (平裝)
尹樂 維克多•伯金的《藝術理論的終結: 批評與後現代》(The End of Art Theory:Criticism and Postmodernity) 一書從文化理論的角度探討藝術理論 與視覺表現理論的問題,對研究視覺 表現批評與其後現代性作出了重要貢 獻。該書集結了維克多•伯金的七篇論 述視覺表現的論文,橫跨多種藝術領 域,梳理並批判了以格林伯格(Greenberg)思想爲代表的現代主義派理論, 宣告了作爲藝術曆史、美學和批評學 的獨立形式的藝術理論已然終結。 本書拒絕訴諸傳統的藝術理論和美學。 伯金提出要將視覺表現從柏拉圖時期 就開始的“區分”思想(difference/division)中解放出來,拒絕將形式與內 容,私人與社會,文字與圖像,男性氣 質與女性氣質,藝術的理論與實踐,體 制的內在與外在進行絕對的分開考量,
21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拒絕崇拜藝術的內在等級制度,拒絕將 藝術的曆史與批評話語與更廣闊的分析 話語進行分隔。伯金從梳理藝術作品的 現代性開篇,駁斥了克萊門•格林伯格 (Clement Greenberg)的現代主義代表 觀點,緊接著提出了新的“概念藝術” 的異質性與後現代性。作者接著論述了 無意識理論的重要性與文字和圖像的緊 密聯系,並對羅蘭•巴特的攝影理論進 行了重新解讀,提出視覺藝術不應只是 現象學還應研究其意向性(intentionality)。伯金援引性別理論來分析性別 與視覺藝術之間的複雜關系,提出了反 對拜物主義(只重視部分卻忽視整體) ,從而反對從柏拉圖就開始的分割理論 (下層世界與上層世界)。作者嘗試將 繪畫、攝影與電影並置研究,拒絕將藝 術與藝術之間進行絕對的獨立研究,最 後作者在第204頁宣告了藝術理論的終 結,呼籲一個“整合體制”(integrated specular regime),在所謂的後現代時 期,藝術理論的終結就是表現理論的目 標:一種對我們的社會和主體性的形 式的象征表達的範式和方法的理解。 本書的最大貢獻是將藝術從藝術理論本 身的邏輯中解放出來。其視野寬廣, 縱橫捭阖。換言之,伯金並未將視野 局限于藝術,而是橫跨當代表現文化和 理論的衆多領域,將精神分析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性別/女性主 義理論、符號學理論、俄國形式主義 理論與文學、美學、繪畫、建築、攝 影、廣告、電影等等整合研究,從而 打破了傳統上按照藝術自有的內在特 性來孤立地思考的思維定勢,強調了視
覺表現藝術必須放置在社會的、曆史 的、政治的、文化的綜合背景中研究。 然而,書中也有一些較爲明顯的不足之 處。作者對支撐這一整合理論的無意識 理論如精神分析的方法幾乎不加質疑和 批判,對格林伯格作爲現代主義終結 這一曆史觀點也未經詳述。此外作者對 視覺表現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這兩個術 語並未精准定義。更爲重要的是,作者 提倡的整合理論並非否定藝術的共性而 是將藝術的不同點進行新的思考這一 觀點並未得到充分展開。這種整合思考 是否會淪爲簡單的藝術並置?如果藝 術理論終結,藝術是否也終結了呢? 總體而言,本書有效地幹預了目前的 文化-政治辯論,對藝術實踐的曆史 和理論框架起到了梳理作用,對研 究視覺藝術的老師和學生們也有所裨 益。一方面,宣告藝術理論終結,使 藝術的社會性、文化性和政治性得 到極大的重視。而另一方面,藝術 的特性似乎已然被壓抑,而這也許 是後現代視覺表現理論的新特性。 尹樂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亞洲文學、文化與媒體專業博士生 yinxx202@umn.edu
22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中文學術圈回應 | Responses from Scholarship in Chinese 按出版年份排列 盛甯 (1998),《“後殖民”文化批評與第三世界的聲音》,《美國研究》第3期 朱立立 (2005), 《意識形態與文化研究的偏執——評周蕾〈寫在國家以外〉》, 《文藝研究》第9期 王政,賀蕭 (2008), 《中國曆史:社會性別分析的一個有用範疇》,《社會科 學》第12期 朱立立 (2007), 《視覺現代性與第五代電影的民族志闡釋——以周蕾<原初的激 情>爲討論對象》,《藝苑》第7期 柯倩婷 (2009), 《如何從邊緣位置考問現代性——評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西方與東方之間的閱讀政治>》,《文藝研究》第9期 季進,佘夏雲 (2010),《 寫在主流之外 —— 論周蕾理論批評的邊緣論述》, 《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 孫桂榮 (2010), 《經驗的匮乏與闡釋的過剩——評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 —— 西方與東方之間的閱讀政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 陳惠芬 (2011),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重讀周蕾 〈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 之間的閱讀筆記〉》(上),《上海文化》第2期 陳惠芬 (2011),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重讀周蕾 〈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 之間的閱讀筆記〉》(下),《上海文化》第3期 陳惠芬 (2012),《性別差異與文化階位——以周蕾、李歐梵等海外學者的相幹研 究爲例》,《南開學報》第4期 南博采 (2012), 《周蕾理論批評初探》,陝西示範大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碩士 論文
23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荊懿 (2012), 《想像•他者•現代性——海外華人學者電影詩學研究》,湖南科技 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 王雯 (2012),《從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看電影理論向文學批評的介入》, 《文學界》(理論版),第3期 續靜,殷曉燕 (2012), 《論漢學家周蕾對老舍〈戀〉的雙向闡發》,《程度電子 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 王懷昭,向天淵 (2014), 《暧昧的現代性——與漢學家周蕾商榷張愛玲〈十八 春〉的閱讀政治》,《外國語文》第1期 佘夏雲 (2014),《“後殖民”的洞見與盲視:讀周蕾的〈寫在國家以外〉》, 《華文文學》第6期 辛勤 (2015), 《“華語電影”海外研究述評》,《長江論壇》第3期 張穎,王進 (2015), 美國華裔漢學家周蕾的跨文化視覺理論評述,《福建江夏學 院學報》,第2期 張樹芹 (2015), 《原初的激情》:華語電影研究雙刃利器,《電影文學》第6期 張清華 (2015), 變奏與對話——21世紀以來當代文學研究的理論問題以及旨趣, 《文藝爭鳴》第6期
24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英文學術圈回應 | Reponses from Scholarship in English 按出版年份排列 書 | Books Bowman, Paul (2010), The Rey Chow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wman, Paul (2013), Reading Rey Chow: Visuality, Postcoloniality, Ethnicity, Sexuality, Peter Lang Pub Incorporated 期刊 | Special Issues Bowman, Paul (ed.) (2010), Special Issue: Rey Chow and Postcolonial Social Semiotics, Social Semiotics, Volume 20, Issue 4, Routledge - Bowman, Paul, “Rey Chow and Postcolonial Social Semiotics”, pp. 329-341 - Calefeto, Patrizia, “Fashion as Culture Transla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s and transgressions on/of the female body”, pp.343-355 - Chaudhary, Zahid R., “The Labour of Mimesis”, pp. 357 – 365 -Dagostino, Maria Rosaria, “With Great Affection: translating Rey Chow – listening and emotion”, pp. 367-376 - Nitta, Keiko, “An Equivocal Space for the Protestant Ethnic: US popular culture and martial arts fantasia”, pp.377-392 - Bowman, Paul, “Sick Man of Transl-Asia: Bruce Lee and Rey Chow’s queer cultural translation”, pp. 393-409 - Bernardi, Floriana, “Gazes, targets, (envisions): reading Fatima Mernissi through Rey Chow”, pp.411-423
25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 Hristov, Todor, “Making Difference Work: post-socialist biopolitics through the lens of Rey Chow”, pp.425-439 - De Kloet, Jeroen, “Created in China and Pak Sheung Chuen’s Tactics of the Mundane”, pp.441-455 - Bowman, Paul, “An Interview with Rey Chow”, pp.457-467 Bowman, Paul (ed.) (2010), Special Issue: Rey Chow, postcoloni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Postcolonial Studies, Vol.13 (3), Routledge - Bowman, Paul, “Rey Chow, postcoloni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pp.231-238 - Bowman, Paul, “Reading Rey Chow”, pp.239-253 - Chambers, Iain, “Theory, thresholds and beyond”, pp.255-264 - Frow, John, “Hybrid Disciplinarity: Reay Chow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pp.265274 - Pourgouris, Marinos, “Rey Chow and the Hautological Spectres of Poststructuralism, Postcolonial Studies, Vol.13 (3), p.278-288 - Steintrager, James A, “Hermeneutic Heresy: Rey Chow on Translation in Theory and the ‘fable’ of culture’”, pp.289-302 - Chow, Rey, “Response: Fleeing Objects”, pp.303-304 - Brinsmead, Thomas S, “Modern Economic Theory as Culture: economic thought as if community (relations and knowledge) mattered, pp.305-310 - Turcotte, Gerry, “The SFQ Enterprise: boldly going where no postcolonial critic has gone before”, pp.311-314
26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書评 | Book Reviews Lee, Gregory (1991),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4), p.904 Herrmann, Anne (1993),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by Rey Chow”, Signs, Vol.18 (3), p.727 Mackenthun, Gesa (1994),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Vol.28 (3), pp.474-476 Yue, G. (1995),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47 (3), pp.286-288 Constable, Elizabeth L. (1995),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South Central Review, Vol.12 (1), pp.73-75 Crapanzano, Vincent (1995),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y Rey Cho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97 (1), p.186 Blum, Susan (1997),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hilosophy East &West, Vol.47 (3), pp.435-439 Zhang, Benzi (1998),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Postmodern Culture, Vol.8 (2), pp.228-240 Beauregard, G. (1998),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Ariel-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Vol.29 (3), pp.183-185 Corins-Pope, Marcle (1999),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College Literature, Vol.26 (2), p.186 Greene, R. (1999),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Novel-A Forum on Fiction, Vol.32 (3), pp.434-437
27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Samantrai, R (2001),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Signs, Vol.26 (3), pp.919-922 Takata, Susan R. (2003), “The Protestant Ethn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37 (3), pp.904-905 Parker, D (2003), “The Protestant Ethnic &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26 (6), pp.1117-1118 Hayot, Eric (2004), “The Protestant Ethnic &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Vol.26, pp.185-187 Wong, Alvin Ka Hin (2011), “The Rey Chow Reader”, The China Quarterly, Vol.205, pp.189-191 Or, V. (2007),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Library Journal, Vol.132 (7), pp.92 Johnson, M.D. (2007),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hina Quarterly, Issue 192, pp.1043-1044 Choy, Howard Y.F. (2008),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hina Journal, Vol.60, pp.217-219 Cho, L. (2007),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 Canadian Literature, Issue 193, pp.108-109 Boyle, Jen (2007),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 Interventions, Vol.9 (1), pp.150-152 Miller, James (2007),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Vol.41 (1), pp.203 Lu, Sheldon (2008),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7 (1), pp.266-268
28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Mckim, Kristi (2008),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Film Quarterly, Vol.62 (1), pp.99-100 Guo, Jie (2008),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MLN, Vol.122 (5), pp.1218-1222 Goodman, Robin Truth (2008),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 Symploke, Vol.15 (1), pp.381-383 Li, J. (2009),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Vol.61 (3), pp.59-61 Plec, Emily (2010),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Vol.7 (2), p.163-164 Ng, Marian (2011), “The Rey Chow Reader”, Social Semiotics, Vol.21 (5), p.699-700 Riemenschnitter, Andrea (2013), “Rezension von: Rey Chow: Entanglements, or Transmedial Thinking about Capture”, Asiatische Studien / Etudes Asiatiques, Vol.67 (3), p. 1013-1018 Beauregard, G. (2013), “Entanglements, or Transmedial Thinking about Capture”, Canadian Literature, Issue 218, pp.137-140 Simek, Nicole Jenette, (2014), “Entanglements, or Transmedial Thinking about Capture”, Symploke, Vol.22 (1), pp.405-407 Chen, Hongwei Thorn (2014), “Captive Thinking, Thinking Capture”, Discourse, Vol.35 (2), pp.283-287
29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周蕾學術整理 | Bibliography of Rey Chow 按出版年份排列 書|Books (1991),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rimitive Passions: Visuality, Sexuality, Ethn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Ethics after Idealism: 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 The Protestant Ethn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The Age of the World Target: Self-Referencetiality in War, Theory and Comparative Work, Duke University (2008),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The Rey Chow Read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Entanglements, or Transmedial Thinking about Capture,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15),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On Languaging as a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0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文章|Articles (2015), “Interview with Rey Chow, author of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log http://www.cupblog.org/?p=14707 (2015), “Close Reading and the Global University” (Notes on Localism),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Report, January 30, 2015 http://stateofthediscipline.acla.org/entry/close-reading-and-global-university-noteslocalism (2013), “China as documentary: Some basic questions (inspir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and Jia Zhangk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Vol.0 (0) (2013) “Remains’ Regime Change?, World Picture 8, pp.1-3 (2011), “A Discipline of Tolerance”, in Behdad, Ali & Thomas, Dominic (eds.) A Companion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p.14-27, John Wiley & Sons (2011), “Framing the Original: Toward a New Visibility of the Orient”,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Vol.126 (3), pp.555-563 (2011), “In Pursuit of the Object of Sound: An Introduction”, differences: A Journal of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Vol.22 (2-3), pp.1-9, with James A. Steintrager (2008), “Reading Derrida on Being Monolingual”,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9 (2), pp.217-231 (2007), “A Filmic staging of Postwar Geotemporal Politics: On Akira Kurosawa’s No Regrets for Our youth, Sixty Years Later, boundary 2, 34:1, pp.69-77 (2007), “‘Woman’, fetish, particularism: Articulating Chinese cinema with a cross-cultural problematic”,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 Vol.1 (3), pp.209-221 (2006), “Sacrifice, Mimesis, and the Theorizing of Victimhood (A Speculative Essay)”, Representations, Vol.94 (1), pp.131-149
31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2005), “Reponses to Bill Brown’s “The Dark Wood of Postmodernity (Space, Faith, Allegory)”, PMLA, Vol.120 (3), pp.874-885 (2005), “An Addiction from Which We Never Get Free”,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6 (1), pp.47-55 (2004), “The Old/New Question of Comparison in Literary Studies: Post-European Perspective”, ELH, Vol.71 (3), pp.289-311 (2004), “A Pain in the Neck, a Scene of “Incest,” and Other Enigmas of an Allegorical Cinema: Tsai Ming-liang’s The Ri, The New Centennial Review, Vol.4 (1), pp.123-142 (2002), Sentimental Returns: on the Uses of the Everyday in the Recent Films of Zhang Yimou and Wong Kar-wai,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33 (4), pp.639-654 (2001), “Fateful Attachments: On Collecting, Fidelity, and Lao She”, Critical Inquiry, Vol.28 (1), pp.286-304 (2001), “How (the) Inscrutable Chinese Led to Globalized Theory”, PMLA, Vol.116 (1), pp.69-74 (2001), “A Phantom Discipline”, PMLA, Vol.116 (5), pp.1386-1395 (1998), “The Postcolonial Difference: lessons in cultural legitimation”, Postcolonial Studies, Vol.1 (2), pp.161-169 (1998), “King Kong in Hong Kong Watching the “Handover” from the U.S.A.”, Social Text, No.55, pp.93-108 (1998), “Introduction: On Chineseness as a Theoretical Problem”, boundary 2, No.3, pp.1-24 (1997), “Larry Feign, Ethnographer of a “Lifestyle”: Political Cartoons from Hong Kong, boundary 2, No.2, pp.21-45
32
Siyi: 2, 2015
重讀周蕾
(1997), “Moving spaces/firm groundings: an interview with Rey Chow”, Envior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Vol.15, pp.509-532 (1997), “Can One Say No to China”, New Literary History, Vol.28, pp.147-151 (1993), “Ethnics after Idealism”, Diacritics, Vol.23 (1), p.2-22 (1992), “Between Colonizers: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Self-Writing in the 1990s”, Diaspora, Vol.2 (2), pp.151-170 (1989), “Benjamin’s Love Affair with Death”, New German Critique, No.48, pp.63-86 (1986-1987), “Rereading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 Response to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Critical Critique, No.5, pp.69-93
33
Siyi: 2, 2015 Rereading Rey Chow
《 思逸》第3期 徵稿信息 客席主編: 朱翹瑋 截止日期: 2015年12月5日 第3期主題; 華文世界的生態主義 期刊語言: 中文 | 投稿語言:簡體繁體皆可 宗旨 環境污染丶全球暖化和生態災難,是人類日益 關注的重要議題。踏入二十一世紀,生態批評 在歐美和亞洲學術界亦得以逐步建立和發展。 歐美生態批評論述中,新的學術理論湧現,如 烏蘇拉.海瑟的「生態世界主義」;提姆西. 墨頓後結構主義性的「幽暗生態觀」;以及羅 博.尼克森的後殖民理論「慢性暴力」,美國 學者勞倫斯.布依爾丶斯科特·斯洛維克等提 出西方的生態批評經已進入第四個浪潮。而早 已植根傳統中國思想和人文精神的生態美學和 生態哲學,近年亦再次受到重視。然而,東西 方生態批評的學術討論尚未得到足夠的交流和 討論空間。
3)環境公義丶環保運動丶生態女性主義丶後 殖民生態批評 4)動物批評研究丶植物批評研究丶後人類主 義 5)全球氣候變化丶生態危機丶人類世研究 6) 環境汚染丶食物安全丶毒性話語和廢物研究 6)新物質主義與物質生態批評 徵稿類別 1)學術文章 (8,000 字以下) 2)以生態批評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報告 (1,000 – 2,000 字) 3)有關生態批評的各國學術專著的書評 (1,000 – 2,000字) 4)國外有關生態批評的學術文章翻譯 (8,000 字以下) 5) 有關生態批評的學術隨筆 (1,000 - 2,000 字) 投稿方式 以 Word 格式發送到编辑的郵箱 朱翹瑋 kiuwaichu@gmail.com
本期刊聚焦「生態批評」,就相關的各種議題 在文學丶電影丶藝術丶媒體丶文化研究等多個 範疇作出探討,期望能提供一個連接國內外華 文學者的學術平台,共同探討二十一世紀東西 方的生態和環境議題。歡迎各方學者多角度探 討以下主題 (也接受不在建議範圍內的相關議 題): 1)自然書寫丶深層生態學丶生態詩學丶生態 美學 2)東西方生態及環境哲學的比較研究 34
《思逸》編輯編委 Editors
執行主編 Editor-in-Chief 陳曉雯 | CHAN, Hiu M. 英國卡迪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 E: chanhm1@cardiff.ac.uk 書評類文章編輯 (中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Chinese) 徐一超 | XU, Yichao 上海復旦大學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E: xuyichao1990@gmail.com 書評類文章編輯 (英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English) 楊槃槃 | YANG, Panpan 美國芝加哥大學 Chicago University E: panpan@uchicago.edu 朱翹瑋 | CHU, Kiu-wai 香港大學 Hong Kong University E: kiuwaichu@gmail.com 書評類文章編輯 (法/西/義/葡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French/Spanish/Italian/Portuguese) 向在榮博士 | Dr. XIANG, Zairong 德國柏林ICI文化研究中心 Berlin 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quiry E: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報告類文章編輯 Report Editor 曹柳鶯 | CAO, Liuyin 法國高師-中國華東師範大學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Ly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 am_dom@163.fom 訪談類文章編輯 Interview Editor 胡瀝丹 | HU, Lidan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 Edinburgh University E: hulidansue@gmail.com
編委會成員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周雲龍副教授 | Prof. ZHOU, Yunlong 福建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Art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陳向陽教授 | Prof. CHEN, Cindy Xiangyang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兼職教授 Adjunct Professor in Cinema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范可樂博士| Dr. FAN, Victor 英國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Film Studies, King’s College 馮琳博士 | Dr. FENG, Lin 英國赫爾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Hull University 章戈浩博士| Dr. ZHANG, Gehao 澳門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俞亮華博士 | Dr. YU, Liang-Hua 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語言文學文化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Seton Hall University 李莉博士 | Dr. LI, Li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學院博士後 Post-doc,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王遲 | WANG, Chi 中國傳媒大學紀錄片研究講師 Lecturer in Documentary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of. KLEIN, Lucas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陳鐳博士 | Dr. CHEN, Lei 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員 Assistant Reader, 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思逸 Siyi ISSN 2058-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