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6 | Winter 2017
ISSN 2058-4261
思逸
愛的冥想 T h e Wo n d e r o f L o v e
siyi
Critical stimulations from drifting minds 1
《思逸》期刊於2014年在英國註冊,是一本由海外學人共同創辦的免費人文學術 期刊,每年兩期,以電子格式出版發行。《思逸》致力開拓一個新穎、開放、公 平的交流平台,並提供一個跨學科、跨文化思考空間。 Siyi journal was registered in the UK in 2014. It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in Chinese language. It publishes two issues per year in digital format. The journal aims to produce an interventional and creative platform for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hopes to promote an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thinking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studies of art and culture more generally. Each issue of the journal is designed with a special theme of focus, across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subjecs. ISSN: 2058-4261 Web: http://siyi-journal.lofter.com issuu: https://issuu.com/siyi-journal 微信: siyi-journal Twitter: @siyijournal Facebook: siyijournal Published in Birmingham, United Kingdom December, 2017 執行主編:陳曉雯 Hiu M. Chan 封面設計:S. de La Hamayde @ Designeering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 (c) to all authors
目錄
CONTENTS 陳曉雯 導論 Hiu M. Chan Editorial
郭婷 現代中國的情感革命: 評兩本愛的概念史
Ting Guo The Affective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On Two Seminal Works on 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Love
李柏翰 「我愛,故我(不)在?」——各種 愛及其無法避免之不可共量性 Po-Han Lee “Amo, ergo (non) sum?”: Notes on the Inevitable Incommensurability of Loves
周韻鈞 「奇女子」的情與愛
Yunjun Zhou Polyg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
1
2
6
12
陳劍青 「愛」的重建—— 阿蘭•巴迪歐之《愛的禮贊》 Jianqing Chen The Reconstruction of "Love": Badiou's In Praise of Love
14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導論 陳 曉 雯
在這個「愛」已被物質沖昏頭腦的時代,我們更有必要去思考「愛」的根 源及其本質。當我們對著親人、伴侶說「我愛你」的時候,其真正的意義 為何?我們在這個承諾中所表達的「愛」,究竟是以「我」還是「你」為 中心?任何事物太被簡單化,總會失去她真正的魅力。華麗的包裝,僅僅 是為了遮掩其複雜交織的原態。維根斯坦曾批判哲學的弱點之一,為某種 「對共性的渴望」。這似乎也是人類的本性,我們對某種概念逆來順受, 再通過大眾媒體的廣泛傳播與簡單化,導致今天我們對「愛」的理解成為 了某種「共性」。思維上的懶惰是可悲的。或許,總有一群人對「愛」是 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實踐,並頑強地在抵抗這種每日可見可聽的「共性」。 若我們連去揭發「愛」的複雜性與多元性的勇氣都缺乏,談何愛也?在這 個時代,我們更有必要去考究「愛」的多元化本質。「愛」是什麼以及如 何去愛是值得一生去思考和推敲的問題。因為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往往 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而一個人的完善,其實是一個自我深刻認識的旅 程。只有誠實地面對並接受了我們自己是誰,才能去體會、去履行愛。
1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現代中國的情感革命: 評兩本愛的概念史
的方式來表達。這是一個有趣的新 問題。中國本土的情感表達是通過 「情」這個詞,尤其是清末的言情小 說,而「愛」這個詞的情感意義是從 歐洲浪漫主義引進的,是全新的。潘 郭 翎則指出,「愛情」這個現在司空見 慣的詞是由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林紓 婷 在翻譯歐洲小說發明的,第一次將 「愛」和「情」並列成專屬名詞,表 中文裏的「愛情」這個詞是誰發明 達愛的浪漫情感意義,而不是儒家傳 的?二十世紀以來,經歷了辛亥革 統裏「仁愛」中仁惠的意思。 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 任斯坦福大學東亞系教授的李 和共產主義革命的中國人是如何談情 海燕有宗教學、哲學和東亞研究背 說愛,又是如何面對自己的情感和不 景,她的作品更跨學科一些。《心的 斷變化的身份的?從最根本的問題 革命》獲得由亞洲研究學會頒發的列 說起,我們何以成為現代人?現代 文森獎(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 國家何以可能?這是李海燕和潘翎 ,可謂同行首肯。學會認為她采取了 兩位作者,分別在《當真愛來到中 極富創新的方式來探討愛情、情感和 國》(When True Love Came to China, 親密話題,使現代中國研究在理論的 2016 )和《心的革命:愛的譜系學 嚴密和複雜性上都達到了新的水平。 在中國,1900-1950》(Revolution of 研究中國現代性的作品有很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 1900-1950, 2006)兩本書中提出的問 多,但李海燕認為這些作品很少處理 個體作為現代公民與現代國家之間的 題。 關係,而這也是她希望探討的問題。 這兩本書各自關注現代中國的 我們討論二十世紀中國時,不只應該 情感問題,但關注點不同:李海燕著 用「東與西」、「傳統與現代」等二 重現代人的自我意識和現代國家之間 元化的方式。愛就是一個極佳的例 的關係,潘翎則梳理現代中國人如何 子:愛作為一種講求個體意識的、 感受和表達愛情。若把這兩本書對照 對抗儒家傳統的新的情感不是全然 看,可以看出更多交相輝映的精彩之 外來的,但也不是全然本土的,而 處。 是混合的能指,是美國學者湯尼•白 比如,李海燕認為現代中國出 露(Tani Barlow)所謂的「符號的本地 現了一種新的現象:將身份用情感 化」(localization of signs)。 2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李海燕從清末小說《老殘遊 記》開始寫起,用《老殘遊記》中對 眼淚的描寫,作為反思美國人類學家 對中國農村缺乏情感秩序的觀察的契 機,提出現代公民首先是情感的屬 民,現代國家首先是共情的群體。而 現代性的根本變革在於用情感重新想 象和人的身份和社會性,或者說情感 在合法化新的社會秩序中的作用。
的作用,因此才會有這麽一段描寫眼 淚的文字,認為夠用情感感知喜怒哀 樂和痛苦是人之為人的關鍵。李海燕 因此提出人之情與愛,都是構成中國 社會的關鍵部分,其中「情」更是清 末民初的重要文化社會線索,在那個 浩蕩的時代情感或「愛」成了社會文 化生活的關鍵詞。 為了探討情感究竟在那個浩蕩 時代和之後的時代中起到了什麽作 用,李海燕也強調情感是具有文化範 疇的。就像她提醒我們在讀霍桑的小 說《紅字》中的話「愛是心靈的母 語」時,要想到這麽一句:這份心靈 的母語總是要通過外來語的轉譯。她 對情感的探討是抵抗自然主義、普遍 主義、本質主義的化約的。
李海燕認為,就像美國人類學 家瑟爾密斯•波特(Sulamith Potter) 在《中國農民:革命的人類學》 (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中所說的,大家通常認 為中國或東方式的情感內斂,且情感 在社會關係和社會架構中不佔主要地 位。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對情感最基 本的假設之一就是:情感是所有合法 化社會關係和社會行為的基礎,我們 把感受的表達看作是創造和更新社會 關係的手段。波特所代表的學者則認 為,中國文化是相反的,因為中國人 不把個人的情感生活中的社會秩序作 為基礎。換句話說,情感生活沒有實 際的社會後果。
針對情感在中國的缺失這個問 題,她的著手點是現代人和現代國家 之間的關係。在討論中國如何進入現 代性這個話題時,很少有學者注意到 一個問題:愛國主義不是從公民和國 家之間的政治義務的公共辯論中而 來,而是來自浪漫小說中自我意識的 覺醒。浪漫小說幫助我們形成和擴大 自我和群體之間的關係,成為愛國主 義的模式。這是澳大利亞學者費約 翰(John Fitzgerald)曾提出的一個觀 點,但他並沒有深入探討其究竟。這 是李海燕在此書中設立的目標。
這是李海燕的立論,但她表明 自己的立場並不在於孰是孰非,因為 波特也道出情感在現代社會的重要 性,李海燕則補充探討了中國的情 況。就像她在開頭所引的《老殘遊 記》這部著作寫於社會動蕩的家國危 那麽幫助我們過渡到現代性的 難之時。作者劉鶚(劉鐵雲)相信情 「愛」在語言文字上從何而來呢? 感對人類自我和群體認同有至關重要 3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更細膩的情感又是如何被書寫和表達 的呢?潘翎的《當真愛來到中國》就 是一本極好的入門書。在上世紀60年 代就於英國攻讀文學和心理學的潘翎 是以文化交流為目的的中國研究的先 驅,這本書也被許多學者認為是她著 作浩瀚的寫作生涯中最好的一本。潘 翎從現代漢語文學中細緻爬梳關於愛 情本質的研究,包括20世紀中國人如 何在詩詞、小說、私信和日記裏討論 愛和表達他們對愛的經歷。比較特別 的是,她深入探討這些與西方有關愛 的作品是如何被翻譯和解讀的。這些 作品包括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 國家的起源》在中國被翻譯和引入的 過程,梁實秋翻譯《阿伯拉爾與愛洛 依絲書信集》(聖殿下的私語)的來 龍去脈,用細膩的方式介紹了民初社 會在思想文化上的革新、保守或複雜 性,而她同時書寫同時期的西方思想 界,在細膩中呈現出二十世紀初在思 想文化上龐雜又有系統性的壯闊圖 景。
一種新的情感。 用本書貫穿始終的比較視野, 潘翎也指出當時日本和中國在經歷同 樣的社會、文化、和語言上的變革, 從漢字和傳教士編撰的英漢字典(譬 如威廉•洛布沙德Wilhelm Lobscheid的 詞典)中尋找「翻譯」全新的現代概 念的詞匯。這就好比「個性」、「民 主」和「自由」等等概念對日本也都 是新的,找到相應的翻譯也各自曲 折,日本文學家和學者也都曾抱怨 日文中沒有對應「love」或「amore」 的詞匯。19世紀末,日本小說家二葉 亭四迷在翻譯屠格涅夫的小說時為如 何翻譯故事的女主角說的「我愛你」 而頭痛,最終選擇了「我可以為你去 死」這樣的表達方式。1887年的一封 私信中,也有日本作家用過「拉布」 的音譯,而後來出現的「戀愛」一詞 甚至被奉為人類生存的理想化方面和 生命的意義。 潘翎在系統爬梳中也發現,始 編於1908年的《辭源》,在1931年第 一次有了「愛情」這個詞的條目,但 當時這個詞被認為不如「戀愛」來得 有自由性。就像李海燕也在《心的革 命》一書中所指出的,鴛鴦蝴蝶派對 愛情的描繪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儒家 的傳統結構,以男性(父權)的英雄 形象比喻新型的家國情懷,女性的情 感通常被作對比,其情感意義在於為 父權家國犧牲和對其權力之服從。這 種情感的表達方式很快被五四運動
發現「愛情」一詞最早由林紓 在翻譯一本名不見經傳的小說《迦因 小傳》(Joan Haste)時引入,是個 有革命意義的詞語,改變了從此以後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當然,明代 馮夢龍早在《醒世恒言》中就用到愛 情一詞,「人有七情,乃是喜怒憂懼 愛惡欲。我看你六情都盡,唯有愛情 未除」;但他的用法和林紓完全不 同,不用愛情作為一對新詞組以指代
4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邊緣化。潘翎認為胡適、魯迅、郁達 夫、郭沫若、徐志摩、張愛玲、丁玲 等作家討論「愛」的概念時遇到了兩 重改變:五四運動和共產革命,兩次 革命都對情感表達進行了新的規定和 啟發。 李海燕和潘翎的文筆都非常出 色,兩本書既可作學術研究用,也可 以是學習英文寫作的範本或是讀物, 尤其是對愛在中國的變遷、現代情 感、現代性有興趣的讀者,一定會在 書中不斷發現驚喜和靈感。 郭婷 英國愛丁堡大學宗教學博士,關注世 俗主義、宗教與政治的比較研究。書 作《食光記憶:12則鄉愁的滋味》獲 馬來西亞紀伊國屋書店華文閱讀獎, 簡體版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審美 的政治:英國藝術運動的十個瞬間》 寫作中,同時為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等英文刊物撰稿。曾任職於牛 津大學歐洲研究中心、普度大學社會 學系,即將加入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 究所。
5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我愛,故我(不)在? 」——各種愛及其無法避免之 不可共量性
通——諸如友誼與陪伴、婚姻內外的 伴侶關係;又,愛與親密感、性、性 別之間的關係;抑或愛在(後)現代 社會中的轉變,亦是人文社會學的 關懷。舉凡大家們,如Ulrich Beck和 Elisabeth Beck-Gernsheim夫婦(1995) 、Anthony Giddens(1992)、Zyamunt Bauman(2003)都曾著書討論過這些 問題。
李 柏 翰
有趣的是,走出學界,大多人 對「愛」的感覺、體會或理解,都來 自於負面表述,如痛苦、心碎、無 奈、挫敗、焦慮——彷彿「我愛,我 不在」。為愛自我矛盾、奉獻且犠 牲,使得「我」在愛中已不是「我」 了。反倒當我們對愛產生正面感受 時,我們反而不確定了,因為太夢 幻、不真實——就像張惠妹聲嘶力竭 地唱著「心痛比快樂更真實,愛為何 這樣的諷刺」。
「我們熱愛生命,並不是因為我們習 慣於活著( living ),而是因為我們 習慣於愛著( loving )。愛裡總有某 種瘋狂,但瘋狂中也總是帶有一些理 性。」 ——Friedrich Nietzsche(2003: 30) 一直以來,人文及哲學學界就 都有傾向從人與自己——以及人與他 者——的多面關係來討論愛、生命或 生活與美德之間的關係,而其中最常 被提及的大概是Erich Fromm的《愛的 藝術》(The Art of Loving,1956)及 其對實踐愛的呼籲——以提升不成熟 的愛(immature love),讓愛成為需 要的因,而非需要的果。
實際上,愛不總是備受關注。 由於「愛」普遍被認為是感性、精 神、情感的範疇,而並不受到理性主 義者或唯物主義者的青睞。另一方 面,持所謂批判學派立場的學者,也 很抗拒談論愛;若談到,也是抱持著 懷疑且近乎嫌棄的態度——這多半是 出於對浪漫愛(romantic love)、家 庭愛等文化面貌的拒斥,但又無法斷 然拋棄或丟失——於是,只能半推半 就、曖昧不明地表示:「愛太庸俗 了」(Russell, 2014: 165)。
社會學家對愛的研究,早期著 重心理學化( psychologise )愛與被 愛的情緒變化、情感連結等——包 括家庭、歸屬感、匱乏和滿足;或 者,愛的類型化、人際關係中的溝 6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1972: 652),而男人的幸福可能是 女人的詛咒。
本篇隨筆並無下任何定論的雄 心壯志,但希望從關於「愛」的眾說 紛紜之中,找出它無法避免——甚至 可能毋庸克服——的內在矛盾。但這 絕不代表我認為討論愛或追求愛是沒 有意義的;恰恰相反,承認愛的無本 質且不可化約等性質,反而突顯不斷 思考「愛是什麼」的重要性,而這也 正好可供我們反思當代社會中,各種 「以愛之名」的論述與行動之間的共 性與差異。
對女性主義者而言,愛一直是 個充滿糾結的問題,因為愛既是一切 父權壓迫之因與果(如Firestone, 1970 ),亦可能是追求自由、平等的逃逸 路線(如Illouz, 2012;亦參見Grossi, 2014)。後者的論點是基於愛的敘事 性(narrativity)——超越了事實與虛 構、再現及經驗、幻想和真實的分 際——所具有的解放意義,以此賦 予了愛人者(即敘事者)的主體地位 (Pearce & Stacey, 1995)。
愛的自相矛盾(一):愛無本質但愛 能宰制 儘管嘗試揭開「相愛之人」之 間權力關係的神秘面紗,我們還是不 明白為何人們逃不出(或不願逃出) 早期的女性主義批判和性/別研究雖 不平衡、不對等、不快樂的愛—— 然置疑了公/私領域的分野,並問題 這裡不單單指涉浪漫愛的關係。這 化許多關於情感、性、身體等與物質 表示,任何人只要愛上了(falling in 世界及文化再現的關係——大多瞄準 love ),無論對象為何,都將產生 資本主義或父權意識——但基本上, Roland Barthe(1978)所謂的「反真 除了針對羅曼史( romance )主流敘 實性」(disreality)——並非「不真 事或異性戀中心主義(heterosexism) 實」( unreal )而得已被「我」(主 表達不滿外,關於愛的理論化幾乎付 動地)豐富地創造並敘述——那種對 之闕如(Jackson, 1993)。 理性的非理性回應(irrational reaction to rationality)不足以向外人道也,而 這多少還是延續了一種西方知 一旦它被再現於言語中,「我」則從 識學的基本邏輯:超乎理性(或意 中(被動地)「油然而生」(91)。 識)範疇的,無法被歸納或證偽; 於是,我們至多能描繪愛在不同時 突然間,言說「我—愛」的解 空脈絡下的差異、對不同人群的影 放意義被解構了:意即在愛中的我, 響及他們經驗愛的感受,就如Simone 是由愛所創造,而非我創造愛;至 de Beauvoir所說的,「愛這個字,對 此,我們更加無法定義愛是什麼,遑 相異性別的人來說,意義是不同的」 7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本無本質這件事(Armstrong, 2003) 。
論評價它的好壞。儘管如此,「愛」 仍然經常被當作一個通用的語言、普 世的價值、先驗的概念,或甚至是具 有規範及道德意義的真、善、美。事 實上,幾乎在世界各地的哲學傳統、 神話故事、宗教信仰之中,都能看 見愛的身影;而愛的偉大性( greatness)——無論利己或利他主義—— 都因其神秘而理所當然。
愛的自相矛盾(二):愛無對象但愛 能解放 無本質但具有宰制力量、能對人構 成部署的「愛」,就類似一種能量 流,與慾望相互交換。對法國哲學 家Gilles Deleuze及Félix Guattari(1983 )來說,愛「既非保守亦非具革命 性的,但它是社會保守或革命的指 標」(352)。換句話說,我們如何 言說、理解、詮釋愛,體現了所處社 會對性、情感、生活的態度,並影響 其發展。
在後工業社會中,關於愛的 「敘事性」越來越低,不是因為愛這 個概念被擴充了——相反地,人們對 愛的想像是越來越狹隘——也不是因 為愛的經驗越來越多元——儘管如預 期般,現代社會的發展促進了更複雜 的伴侶與人際關係——而個人的個體 性及社會性也隨著公/私領域界線的 模糊而越來越難界定(Carter, 2013) 對Deleuze和 Guattari來說,愛 。總之,「愛」的感覺變得更加難以 有兩種模型,而他們推崇的是分裂 言喻了。 之愛(schizo love)——相對於自家 相反地,因為關於愛的論述, 庭延伸的、個體化的、著重正常/ 其規範性( normativity )及最高性 病態類型化的伊底帕斯之愛(oedipal ( supremacy )越來越明確——尤其 love)——是沒有特定對象的,它是 當「愛」與所謂自我實現、家庭幸 實驗性的,既動態亦廣泛,是渴望翻 福、社會和諧,甚至世界和平綁在一 轉家庭、伴侶、單偶句式的(Protevi, 起時(Langford, 1999)——卻與人類 2002)。他們所構想的「分裂之愛」 社會中多元的浪漫、性、親密、妒 是複數但無量詞的,「不由它的客體 忌、瘋狂,甚至仇恨等經驗並不相 所定義,而是由慾望與驅力的來源 符,而被貶斥為「非愛」(因為愛應 和目標所決定」(Deleuze & Guattari, 當是感性且無私的,互助、包容且相 1983: 365)。 互成全的,愛需要全神貫注,而且愛 愛使人有戰鬥的動機與能力, 不該簡單、隨便、恣意)。如此,太 追求一種高尚的愛反而遮蔽了「愛」 愛也是唯一可能解轄域化( deterrito8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rialise )生命與身體限制的武器,這 其引誘或限制。
點不約而同地類似於美國科學社會學 家Sal Restivo(1977)提出的推論: 「愛是進化機制(evolutionary mechanism )的潛力」。延續愛/性/慾 三位一體且具有多面向及變動性的 觀點,Michael Hardt與Antonio Negri(2009)認為,我們在愛裡失去自 我(或,在愛中,變得不同),是因 為愛能突破原「我」的彊域以開創新 「我」——愛具有創造力(或破壞 性)。
Gilles Deleuze及Félix Guattari在 形而上學上,強調性與慾的原始驅 力及生產動能,提煉出一種「無主 體的愛」(subject-less love),到了 Michael Hardt與Antonio Negri,卻衍 伸出另一種「無客體的愛」(objectless love)。差異哲學(philosophy of difference)對愛的理解似乎必然追求 去個人化的詮釋——相對於西方哲 學中對同一性及探求事物本質的傳 統——愛(作為動詞,to love)指涉 的是「一個解碼( deciphering)的過 程」(Stark, 2012: 106),包括所有 「以愛之名」的政治行動與意識型 態。
然而,這裡所謂具有解放及顛 覆力量之愛,卻不免陷入另一個困 境——也就是好愛(good love)與壞 愛(bad love)的區別。無我(或, 無他者)的愛,似乎能為「愛」提供 全新的政治意義,卻也將抽象的、 難以描摹,且原本可能允許若干消 結論 極、不快樂、封閉性的「愛」具體化 了,反倒成為一種理想主義式的範式 事實上,「愛情學」在台灣方興未 (Berlant, 2011; Wilkinson, 2016)。 艾,主流或另類媒體上也總有「如何 這裡並非要反對政治的、公共 去愛」、「怎樣算愛」的討論——然 的愛的話語及其力量,但要釐清一 而,大多限於將順性別、異性戀的 點:好的政治不必然需要「以愛之 浪漫愛版型(cisgender-heterosexual ro名」證成其正當性;而成就(to actumance)普遍化至社會全體。自從 alise)多元的愛,亦毋須倚賴烏托邦 (同性)婚姻平權運動揭開了多元/ 政治(Ahmed, 2004)。同時,也要 民主的愛(multitudes/democracy of 當心,不否定「有條件的愛」之存在 love)的想像與社會關注,各種「以 及其價值——作為身分認同的情感牽 愛之名」的宣稱與行動更如星斗繁 繫,以構成「主體存有」,依其固著 多。 的傾向性( orientation )理想化「自 我」及我的「同類人」——不等於受 不過,提問愛的本質(若有)、態 9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Armstrong J. (2003) Conditions of Love: The Philosophy of Intimacy, New York: Penguin Books.
樣、特徵的卻不多。簡言之,浪漫 愛、情慾愛、家庭愛、性愛、友愛, 彷彿各自獨立,很少有人將它們並置 看待,或思考它們是否得以比較—— 愛他人、愛自己跟愛寵物有沒有不 同?愛國、愛家跟愛陌生人如何調 和?各種「愛」和生命經驗、自我認 同、人際倫理、社會組成各自有什麼 關係?不過,我們可能也已經發現, 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仍很大程度地浪漫 化了「愛」這件事,因此,有沒有可 能,「愛」其實是所有感受與體驗的 總和,以致抽絲剝繭這些「愛的無 數悖論」(the incalculable paradoxes of love)只是徒勞(Jung, 1989: 353)?
Barthes R. (1978) A Lover's Discourse,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auman Z. (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ck U and Beck-Gernsheim E. (1995) The Normal Chaos of Love, Oxford: Polity Press. Berlant L. (2011) “A Properly Political Concept of Love: Three Approaches in Ten Pages”. Cultural Anthropology 26(4): 683691.
若是,則愛的相反可能不是 恨,而是「無(感)」(nothingness )——這裡可能包含很多種可 能,比如不理解( perception-less ) 、未察覺(awareness-less)、無共感 ( compassionless )、沒情緒( emotionless)、無知(ignorance)等—— 若此為真,那麼「無愛」(nonlove)即係「存有之缺席」,因此「 我愛,故我在」。不過,這可能又是 另一道值得深究的問題了。
Carter J. (2013) “The curious absence of love stories in women's talk”.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61(4): 728-744. De Beauvoir S. (1972) The Second Sex, Harmondsworth: Penguin. Deleuze G and Guattari F. (1983) Anti-Œ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Firestone S. (1970) 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參考文獻
Fromm E. (1956)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Ahmed S. (2004)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Emo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Modern Societ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Press. 10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ciology of Lo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7(2): 233-245.
versity Press.
Grossi R. (2014) Looking for Love in the Legal Discourse of Marriage, Canberra: Russell B. (2014) The Autobiography of ANU Press. Bertrand Russell, London: Routledge.
Hardt M and Negri A. (2009) Common- Stark H. (2012) Deleuze and Love. Angewealth,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laki 17(1): 99-113. Press. Wilkinson E. (2016) “On love as an (im)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 properly Political Concept”. Environment ciological Explanation, Cambridge: Polity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35(1): Press. 57-71. Jackson S. (1993) “Even Sociologists Fall in Love: An Exploration in the Sociology 李柏翰 of Emotions”. Sociology 27(2): 201-220. Jung CG. (1989) Memories, Dreams, Re-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法政社會學院博士 flections (Rev. ed.), New York: Vintage 研究生。pl236@sussex.ac.uk Books. Langford W. (1999) Revolutions of the Heart: Gender, Power and the Delusions of Lo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Nietzsche FW. (2003) Thus Spa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New York: Algora Publishing Pearce L and Stacey J. (1995)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Feminists Revisit Romance”. In: Pearce L and Stacey J (eds) Romance Revisited. New York: NYU Press. Protevi J. (2002) “Love”. In: Patton P and Protevi J (eds) Between Derrida and Deleuze. London: Continuum Press, 182194. Restivo SP. (1977) “An Evolutionary So11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奇女子」的情與愛
對寶玉情深義重的林黛玉,以及 《聊齋志異》中的眾多奇女子。第二 —— 評 Keith McMahon 的 Polyg- 種是處於「被動的一夫多妻」(pas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sive polygamy)關係中的奇女子,即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 男性被他的多個女性伴侶操縱、控 制、領導,而這些男性沈溺於這些奇 女子的魅力之中,並對其產生依賴感 和安全感。第三種是身處帝國末期社 周 會急速轉型中,以及城市商品經濟大 韻 潮中的上海妓女,這些有著妓女身份 的奇女子輕易地控制了一夫多妻者, 鈞 並且在他身上幾乎完全行使她們的權 力( power ),作者力圖把這種常被 詆毀的上海妓女變成「另一種形式的 在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的敘述中,帝 晚清女革命家」。 國晚期的中國無疑是一個構建於「一 馬克夢在第一章強調晚明清初 夫多妻」制(或一夫一妻多妾)之上 的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對這一情況 小說「真情」的重要性,這一時期 的描述,在明清小說的敘事中亦俯 的小說出現了大量的「奇女子」。 拾皆是。然而漢學家馬克夢( Keith 這些奇女子所體現的「真情」顛覆 McMaho n)卻反其道而行之——在 了傳統小說中的男尊女卑的性別等級 Polygamy and Sublime Passion: Sexuality (gender hierarchy)。作者以《聊齋 in China on the Verge of Modernity 一书 志異》和《紅樓夢》中「奇女子」為 中,他呈現了明清小說中「奇女子」 例,指出無論是才女還是名妓,她們 (remarkable woman)的種種“情”狀, 在忠貞、純潔方面都超越男人,並且 以及隱藏在此背後的家庭關係和社會 突破了性別界限的約束。馬克夢也引 關係,從而對傳統的男權社會描述進 用了歷史上的真正的才女來佐證他的 行解構,並指出女性在明清小說所描 觀點,譬如:柳如是、黃媛介、沈善 述的社會中的「主體性」(subjectiv- 寶。在接下來的幾章,作者從道德高 尚的才女轉而描寫超凡脫俗的上層 ity)日益凸顯。 妓女(the otherworldliness of the upper 馬克夢將明清小說中的「奇女 class courtesan),這些有著妓女身份 子」大致歸於三種情形。第一種是體 的「奇女子」以其不同凡響的魅力掌 現「真情」(sublime passion)的奇女 控著她們與男人之間的關係,而男人 子,比如《紅樓夢》中才學出眾而又 12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們常常只能變成依賴者、順從著和追 權社會挖掘女性的主體性,從而對傳 隨者。 統的西方中心主義提出了挑戰,這似 乎也與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 馬克夢甚至通過分析一部同性 提出的晚清小說中「被壓抑的現代 題材的小說,來凸顯「真情」。在陳 性」(Fine-de-Siecle splendor: repressed 森的《品花寶鑒》里,文人騷客愛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不謀而 上變裝成女性的男性優伶,馬克夢把 合。正所謂「沒有晚清,何來五四? 這些同性關係視為珍貴的和稀有的, 」只不過馬克夢把體現現代性的女性 並通過不發生性關係來維持愛的純潔 的主體性的敘事語境提得更早、更 性。表明這些同性關係之間「真愛」 前。 的最佳證據是,這些文人為這些男演 員贖身獲得自由,讓他們遠離低賤的 表演行業,使他們有機會跟女性成 周韻鈞 婚、組建家庭。陳森還通過描寫許多 其他丑角的色情粗暴的同性性愛場 芝加哥大學東亞研究士。yunjunz@ 面,與這種「真情」形成鮮明對比, uchicago.edu 以強調這些同性之愛的崇高與忠貞。 作者在該書的最後部分討論了 二十世紀初身處城市商業文化中的上 海妓女。這些妓女與嫖客之間形成了 另一種形式的「被動的一夫多妻制」 。在這一結構之中,妓女們是精明 的,她們完全瞭解甚至看透了這些所 謂的風流才子,而嫖客則常被視為嘲 諷的對象——他們懦弱順從,來到溫 柔鄉只不過是逃避現實,尋求慰藉。 作者以「奇女子」的情與愛, 來凸顯帝國晚期中國社會女性的主體 性。而女性主體性地位的上升和男權 的衰落與瓦解,也正暗合了帝國晚期 的國家政治體系的危險形勢——儒家 信仰的崩壞,皇權的旁落,以及中央 集權的崩塌。馬克夢從傳統中國的男
13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愛」的重建
學)一詞即以φίλος( Philos ,愛) 的派生詞φιλεῖν( Philein ,去愛)和 σοφία(Sophia,智慧)組合而成,意 為「愛智慧」。先哲柏拉圖曾以著名 的《會飲篇》( Symposium)深度討 論過「愛」的本質。然而在歷史的長 河中,哲學愈見趨於理性和超越,屈 身於塵世中,關乎感性的「愛」則逐 漸淡出哲學的討論。而巴迪歐,作為 柏拉圖和黑格爾的當代繼承者,梳理 從柏拉圖到齊克果和拉康的愛的哲思 後,於今日將「愛」重新納入哲學 的討論。正如本書扉頁引用的法國 詩人蘭波《地獄一季》中的詩句, 「愛需要重新創造」( “As we know, love needs re-inventing.”),鮮明地標 識了本書的這一使命——重新創造「 愛」,捍衛「愛」。
——阿蘭•巴迪歐之《愛的禮 贊》 陳 劍 青 《愛的禮贊》(In Praise of Love), 又譯作《愛的多重奏》(鄧剛譯), 記錄了法國當代哲學家,自稱哲學愛 人(Philosopher of Lover) 的阿蘭•巴迪 歐(Alain Badiou) 和《世界報》記者 尼可拉斯特呂翁(Nicolas Truong,在 2008年阿維尼翁戲劇節上)之間的一 次關於「愛」的訪談。人們總是談及 「愛」,卻對這個簡單字眼背後的 深刻意義從不明瞭,從不細究。而這 本小書這是圍繞「愛」這一主題的哲 學探討。 全書不過百十來頁,以談 話體構成。從文體上說,一問一答, 少了哲學著作的艱澀和學術論文的呆 板,也多了幾分樸實、隨性和閒適, 使得本書不僅適合哲學專業人士閱 讀,也適合大眾閱讀。
在小書的開篇,巴迪歐指出現 代社會面對愛情的兩大症候,同時也 是愛情的兩大敵人:「保險合同保障 的安全和有限享樂的舒適」。如同現 代社會的其他商品,「安全」 和 「 舒適」也成了戀愛的准則和追求。然 而,現代網絡所標榜的快速婚配產品 真的能如其所宣傳的一般實現「零風 險」戀愛嗎?風險真的能通過精確的 計算和預先的計劃徹底規避嗎?「安 全」和「舒適」之類的標準同樣使用 於愛情嗎?巴迪歐給出的答案是否定 「愛」和哲學家之間的關係從 的。愛情總是不可避免地與風險和冒 來曖昧不清的,遙遠而又切近。哲 險相伴。愛是一種「堅持到底的偉大 學本身起始於智慧之愛。源於古希 冒險」,帶領人們探索未知的世界, 臘語中的φιλοσοφία的Philosophy(哲 14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帶領人們不斷革新。安全與舒適至上 的戀愛只會將人禁錮於可測的、現有 的平庸,裹足不前。安全與舒適,說 白了,只是人們面對未知力量的恐怖 時開啓的防禦機制,它從來不是愛的 真諦。
巴迪歐對「愛」的重新創造正 是要將「愛」從安全與舒適的溫柔陷 阱中解救出來,走出被性慾和婚姻掩 埋的陰霾,恢復愛的原本作為主體場 域的地位。在當今這個充塞慾望、崇 尚功利的時代,巴迪歐式的重新相信 愛、創造愛的理想是艱難的(甚至會 更嚴重的是,現代社會對安全 飽受懷疑論者的譏諷與攻擊),也是 和舒適的篤信也使得與愛情相關的性 迫不及待的。 慾和婚姻漸漸變質。婚姻作為一種社 會契約關係,成為實現安全戀愛的關 巴迪歐關於「愛是堅持到底的 鍵計劃手段,最終綁架愛情於寡淡日 偉大冒險」的論斷從時間上重塑了愛 常。而性慾則在悲觀主義倫理學家的 的神秘力量。眾所周知,愛是不期而 懷疑中,在自由論者對性解放的鼓吹 遇的邂逅,是茫茫人海中的擦肩,是 中,代替愛而存在。愛則淪為幻覺, 燈火闌珊處的回眸。古今中外,多少 淪為對不可直言的性慾的道貌岸然 詩歌、小說、電影描繪了那一見傾心 的掩飾,滿足性慾為目的的巧言令色 的悸動,一念之間的愛戀。愛亦是 的計策。然而,婚姻從來不是愛情的 誓言,是英文里的三個單詞,八個字 目的,不是愛情的終結,即使許許多 母拼成的最簡單也最艱難的「I Love 多的愛情故事都以完婚作為幸福和快 You 」。也是中文里千回百轉的「山 樂的結局。同樣的,以自戀(narcis- 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sistic)和分離(separate)產生愉悅感 「生死契闊,與子成說」。 的性慾更不能代替以結合(unite)產 然而,除此之外,巴迪歐告訴 生愉悅的愛。如同拉康所說,「性產 我們,「從此,王子與公主過上幸福 生分離,而非結合」,「它建立的二 快樂的生活」只是童話的結局,而非 人聯繫是自戀的,因而是想象的」 愛情的結尾。愛關乎於時間,關乎於 , 「性關係是不存在的」。性慾和 持續(endure),關乎於生活。它不僅 婚姻,和嫉妒一樣,只能是愛的物質 僅是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 證明(material proofs),並不屬於 諾言,更是共同度過的綿長時光,是 愛,亦不能代替愛。如同葉芝發自心 親歷的歲歲年年,是「女曰雞鳴,士 底的表白「唯獨一人曾愛你那朝聖者 曰昧旦」的靜好日常。愛是從「一」 的心/愛你哀戚的臉上歲月的留痕」 到「二」(Two Scene),更是對生 ,這超越肉體和時間的感情,從不是 活的重新創造(a reinvention of life)。 性慾能夠解釋概括的。 歲月並不總是波瀾不驚,生活也不會 15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一帆風順。而愛正是跨越重重險阻 (hurdles)的力量維繫。亦是在經歷 困難的恆念累月中,愛得以重申、變 化、豐滿起來,得以從偶然的迸發通 向永恆的真理。
書的中文序言《愛帶給我們行動的 勇氣》中談論的,巴迪歐探討愛的原 因。「我看到了:在波浪中,你變成 了/你的赤裸的狂歡」巴迪歐在結尾 處引用馬拉美的詩句如是寫道。巴迪 歐讓遊蕩已久、虛無已久的世人再一 圍繞這「愛」這一主題,小書 次相信真理和普世性。 既討論個人層面,親密關係中的愛情 與性慾,婚姻,子女,情敵、友情, 同時也涉及愛與哲學、政治、藝術、 陳劍青 宗教之間的宏大層面的問題。不同於 《會飲篇》對愛之本質的形而上的探 加 州 大 學 伯 克 利 分 校 博 士 研 究 索,作為共產主義者的巴迪歐更關心 生。jc3981@berkeley.edu 愛在政治情境中的表現,即從兩人之 愛、私密之愛如果擴大為人民之愛, 共同體之平等—解放政治。在巴迪歐 看來,即便他將愛與政治相提並論, 愛和政治也從來不是等同的、相似 的:他們更像是兩種相配的樂器,從 不一樣,卻能和諧相處,奏出美妙樂 曲。然而愛卻可以使人從對自身的迷 戀(obsession of self)中抬起眼睛,看 到世界上的不同於自我的差異( difference);可以使人從一到二,從個 人到人民,從私人生活到公共事業中 去——去思考,去行動,去愛。由 此完成私人之愛戀到博愛的晉升,這 種晉升不僅讓我們從個人事務中抬起 低垂的眉角,也給我們持之不斷的勇 氣去行動,哪怕身處一片黑暗之中, 哪怕遭遇挫折依然獲得自我修復的力 量。這絕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 不是精神維穩的政治需求,是對錯位 和喪失的恢復。這也是陸新華在本
16
Siyi: 6, 2017 愛的冥想
《思逸》第7期徵稿啟事
界)對「翻譯」這一概念的拓展式運 用,討論這一概念的跨界特質及其複雜 豐富的內涵,考量「翻譯-概念」在非 文字翻譯實踐中的使用及局限。我們歡 迎以下議題:
作為概念的「翻譯」 "Translation"as Concept 近二十年來,人文各學科逐漸超越傳統 語言學和文學範式下翻譯研究對文字的 單一關注,從而開拓了翻譯實踐所涉及 的理論範疇,使之成為一種在文學、社 會學、歷史、哲學;後殖民理論、性別 研究、及文化研究等眾多學科及領域廣 泛使用的理論概念。 例如,從後殖民理論或去殖民化 等對殖民歷史的研究表明,「翻譯」在 建構現代世界系統及其區域政治中扮演 舉足輕重的角色。沒有翻譯,我們無法 想像世界「中心」及「邊緣」地區之間 的經濟,文化及政治交流及衝突。通過 對翻譯的後殖民解讀,我們發現這些 「交流」遠非簡單的一對一的「對話」 或「搭橋」,而是複雜的、多層次的, 甚而極為殘暴的文化互譯、誤譯及強 加。 再如,從文化研究和性別理論的 角度出發,傳統翻譯研究對於「原文」 和「譯文」關係的討論,尤其是「譯 文」對「原文」的還原和忠實度的關 注,無意地強化了二元對立的等級系統 及文化本質主義,不得不說,這與「階 級」、「性別」和「種族」等社會及政 治問題一脈相承。 《思逸》第七期「作為概念的 『翻譯』」希望通過多學科及多視角的 方法,總結近年來學界(尤其是中文學
1.「翻譯」概念在不同學科中的歷史及 演變 2.「翻譯」在人文學科研究中的理論貢 獻(如:翻譯概念與性別/階級/種族 問題等) 3. 「翻譯」概念與跨媒體 (如:小說與 電影,電影劇本和電影本身,文學及美 術等) 4. 同一語言內部之翻譯 5. 誤譯及錯譯 徵稿類別 1.學術論文(6,000 - 8,000字) 2.創作性論文(字數不限,請與編輯討 論) 3. 翻譯註釋 4. 書評文章(1,000-2,000字) 5. 訪談類文章 (6,000 - 8,000字) 主題編輯:向在榮博士(德國波茨坦 大學德意志科學基金會DFG『少數世 界主義』研究項目研究員)及Delfina Cabrera博士(阿根廷國家科學研究會 CONICET研究員拉普拉達大學)。投 稿及諮詢請發電郵至:zairong.xiang@ uni-potsdam.de(2018年4月1日前)。郵 件主題請註明「思逸翻譯特刊」+「文 章名字」+「作者名字」。 17
Siyi: 6, 2017 The Wonder of Love
《思逸》第8期徵稿啟事
7.女性主義理論對於安全的文化邏輯的 研究
安全
8.後殖民理論和去殖民理論
Safety 食品安全,環境安全,國土安全。安 全問題是當前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 在其《安全,領土與人口》一書中, 米歇爾•福柯強調了security和safety的區 別。 福柯認為safety一詞表達的是一種 穩定的狀態,而security意味著安全只 能是一個過程。這也就是說安全並不是 一種原始的狀態,也不是可以最終獲得 的結果。它是一種機制。要保證安全必 須在威脅實體化以前將其消除。從這個 意義上來說,安全的本質是不安的。在 當前日益嚴重的國際生態,政治和經濟 危機的大背景下,關於安全的討論涉及 到人與自然,生態保護和經濟的可持續 發展,主權和暴力,人類的生存和死亡 等諸多方面。然而,對於安全的學術探 討並未得到足夠的跨學科的討論空間。 本期刊聚焦安全問題。歡迎各方學者多 角度探討以下主題(也接受不在建議範 圍內的相關議題)。
徵稿類別 1.學術文章 (8,6000字以下) 2.以安全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報告 (1,000 - 2,000 字) 3.訪談 (2,000 - 4,000字) 4.書評(1,000 - 2,000 字) 5.學術隨筆 (2,000 - 4,000 字) 投稿方式 以Word格式發送到xin.lnyman@gmail. com (2018年10月1日前) 主題編輯:劉欣(瑞典哥德堡大學文學 院訪問學者, 芬蘭奧博學術大學文學心 理學及宗教研究學院博士後)。
1.生態安全,環境安全 2.食品安全 3.國際關係研究 4.生態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後人類主義和新物質主義關於人類的 生命和死亡的探討 6.病毒,傳染,廢物等的研究 18
《思逸》編輯部 Editors 執行主編 Editor-in-Chief 陳曉雯 | Hiu M. Chan 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 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 E: hiumchan@icloud.com 編輯助理 Editorial Assitant 陳韋如 | Ariel Chen 英國卡迪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 E: arielchen1987@hotmail.com 書評類文章編輯 Book Review Editor (英文書) 楊槃槃 | Panpan Yang 美國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E: panpan@uchicago.edu 書評類文章編輯 (法/西/義/葡文書) Book Review Editor (Books in French/Spanish/Italian/Portuguese) 向在榮 | Zairong Xiang 德國柏林 ICI 文化研究中心 Berlin Institute for Cultural Inquiry E: zairong.xiang@ici-berlin.org 報告類文章編輯 Report Editor 曹柳鶯 | Liuxing Cao 法國里昂高等師範學院 -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 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Ly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 am_dom@163.com 訪談類文章編輯 Interview Editor 胡瀝丹 | Lidan Hu 四川大學 Sichuan University E: hulidansue@gmail.com
19
編委會成員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韓晗 | Han Han 中國科學院博士後,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東亞人文》主編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Humanities, Editor-in-Chief 周雲龍 | Yunlong Zhou 福建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研室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Art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陳向陽 | Cindy X.Y. Chen 美國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兼職教授 Adjunct Professor in Cinema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范可樂| Victor H. L. Fan 英國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Film Studies, King’s College 馮琳 | Lin Feng 英國赫爾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in Chinese Studies, Hull University 章戈浩| Gehao Zhang 澳門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俞亮華 | Liang-Hua Yu 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語言文學文化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Seton Hall University 李莉 | Li Li 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學院博士後 Post-doc,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王遲 | Chi Wang 中國傳媒大學紀錄片研究講師 Lecturer in Documentary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Lucas Klein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檀秋文 | Qiuwen Tan 北京大學電影研究博士在讀、《當代電影》編輯 PhD Candidate in Film Studies, Pekin University; Editor at Contemporary Cinema
20
ISSN 2058-4261
思逸 siyi
Critical stimulations from drifting mind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