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文化主體的潛移與根深 -全球化藝術世界中的在地性研究│吳祥賓
二十世紀後半葉,全球化從現代性的焦慮與易變中而生。帝國主義在冷戰結束後潛藏於更具滲 透性的跨國資本主義當中,普世價值一方面延續著以國際化為名的西歐–北美文化藝術發展典 範,持續著影響「非西方」各國當地藝術史的書寫,另一方面在後殖民論述與多元文化主義的 挑戰下,化身為五花八門的大眾消費文化。而新生的網絡體系 (réseau) 不僅消弭且重新劃分了 人類活動中各領域之既定疆界,也更突顯出當代各區域間更為複雜緊密的互動關係。全球化從 此意味著不再有內外之分,所有人事物皆囊括於同一個世界中運轉1,同時新的時空觀念也實 實在在地標示著人類在與自然環境和各物種之間的生命倫常關係裡,努力追尋未來更為和諧、 深遠之共存方式的必要性與契機。 廣納萬物於一體的全球化常被比喻為所謂的地球村,但一個以共通語言所建構而成的單調乏味 的烏托邦,似乎無法準確描繪當下的情境和內涵;同樣的,若僅僅片面地將文化或經濟體系的 均質化現象視作唯一探討重點,也無法概括現實中各地之間融合、衝突與協商過程裡所引發的 種種問題。全球化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的錯綜性,難以藉由一個想像的「全球」的尺度進 行測量分析,而憑藉片面事實的陳述,則不免易於偏頗失焦。故此,全球化的議題將無可避免 地必須與地方尺度同步深入探討,亦即是說,同時從「在地」著手,在各個不同的場域中,針 對錯綜交織的文化、政治與經濟之作用力由小到大、由近至遠,並反覆來回地進行抽絲剝繭2。 如同法國學者 Jean-Claude Moineau 的觀察,全球化並不只是使地方遵從和仿效於國際文化及 政經體系的均質化與「去地方化 (délocalisation)」,同時也是這些外來影響轉譯成在地語言的 異質化與「再地方化 (relocalisation)」的一種雙重反覆進程3。 然而,值得住意的是,一體兩面且相互交織的全球與在地,並非處於你儂我儂般理想平衡的狀 態。綜觀今日世界各地包括已開發國家內部從未平息的種族歧視與文化身分認同問題、因財富 與資源分布愈趨不均而不斷加劇的貧窮與飢餓化現象、在地文化平庸化以及全球性規模之生態 危機等現實,「去地方化」常是以極端的方式,否定並破壞在地盤根錯節的脈絡,同時「再地 方化」也經常使用粗糙簡便的疊床架屋方式嫁接外來文化,兩種不全然互補對等之全球化過程 所導致的消極面和負果,也隱約顯現出隱藏在全球化中的現代性魅影。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1
在全球與在地之間的關係中,不管是「全球即是在地」或「在地即全球」一說,似乎都顯得稍 微倉促跳躍。因此,本文試圖聚焦於「在地」,將它作為起點,分析全球化於在地脈絡中所造 成的認同與主體性問題。即便早在半世紀前,大部分後現代及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y) 學者已 開始廣泛研究相關主題,但本文卻仍希望能從全然捨棄在地和排斥全球的立場之間,藉由文化 中流變的特質,思考並創造在地於全球化藝術世界中一個新的可能性:「在地」作為一種從全 球化洪流中尋找自主性的基進策略,同時成為形塑個人、社會乃至於環境主體性 (subjectivité) 與認同 (identité) 的一塊廣納多元的重要土壤,以及一個在與他地之間,探尋各種創造性文化生 產方式的立足點。
從此地到彼地 全球化在地性的研究,首先必須拉開時間軸,進行在地文化於不同的時代中不斷變易的痕跡與 路徑的詮釋和分析4。並且,若以台灣今日錯綜複雜的文化脈絡作為分析對象,便不能僅聚焦 於西歐–北美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同時也得納入東亞地區在歷史上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 以利於當代在地脈絡較為完整的閱讀方式。 從史前時代南島語系民族遷入台灣定居起,這塊海島便記載著至幾千年以來島民移出移入的歷 史。每一次外來者的遷徙移動,都使得這片土地環境、社會結構和文化產生一定程度或好或壞 的改變。原住民經過長期對海島氣候、地形與自然生態的適應,發展出與台灣環境和諧共生的 生活形態與宗教文化;進入近代史後,中國明清時期漢人的移入造成與台灣原住民文化的衝突、 融合與再造;而西班牙、荷蘭人、鄭氏,以及大肚王國之後的清代,先後皆以外來入侵者的身 分,部分或完全地統治台灣;接者從日治到二戰後中國國民黨接收台灣,兩政體則是以殖民者 的身分,在不同時期對台灣同時進行系統化的人口管控、資源剝削,與野蠻粗暴的大日本或大 中華的種族民族主義之文化去地化與再地方化。 如此快速並概略地爬梳台灣在地歷史,主要是為了突顯各個不斷變動的時代進程裡,相對在地 的「他者」介入於一穩定地域系統中所扮演的外在干預之角色,以及外來他者在參與破壞、解 構和重構在地的同時,從內、外之間的疆界上所孕生、開展出來的一個充滿衝突和創造性的 「間隙空間 (interstices)」5。 他者與在地之間「間隙空間」的產生,如同新成代謝般,顯示了在地需要外在的介入以進行活 化與再創造的過程。此外,台灣本身作為東亞鄰近各區域間之政經和文化樞紐的地理位置,也 正好具像化了「之間」的概念。從這裡,我們可以試著將在地與他者的互動,從地域與地域之 間的涵義延伸成國與國、不同文化體、各類別學科,不同性別與身體、甚至不同物種之間的關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2
係。但,即便這些不同層次互為主體的情形代表著不同的互動內容和形式,在衝突與創造性間 隙空間中,他者與自我的每一次互動都是「主體化 (subjectivation)」– 重新確認自身存在與周 遭脈絡的錯綜關係契機,以及「獨特化 (singularisation)」– 雙方交流融合中不斷交互差異化之 過程6。(關於主體性問題,暫且留到之後的段落再做詳細討論) 回到今日全球化的情境下,間隙空間中的主體化與獨特化,主要表現在正向、溫和的去地化與 再地化不斷反覆的過程當中。這種他者與在地一來一往的互動,一方面會隨著當代網絡體系中 快速的移動性和鄰近性變得更為頻繁,而另一方面則會因在地脈絡的破壞和漠視,面臨僵化、 失衡的危機。我們可以從 2012 年的兩個展覽「Intense Proximité」與「Europe (to the power of) n」所處理的議題,分別來說明上述兩種情形: 2012 年巴黎三年展「Intense Proximité」主要策展人 Okwui Enwezor 於展覽論述裡,準確地描 寫出現下最重要且迫切的空間問題7,與 Michel Foucault 在近半世紀前於異托邦 (hétérotopies) 論述中所勾勒的時代輪廓遙相呼應8:當代愈趨便利的跨國移動方式,以及隨之產生出的移民、 流亡與族群流散問題,已將全球化的空間意涵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文化差異與生活模 式相互交流、衝突、堆疊與融合的場域。主體化及獨特化過程則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因地制 宜的文化與社會行為裡,以及多元的藝術創作語言和過程當中。 而另一個由德國策展人 Barbara Steiner 所策劃的大型研究展「Europe (to the power of) n」,借 著十個橫跨歐洲與非歐洲的城市中一系列的展演活動9,指出全球化錯綜脈絡下,各個區域政 治共同體於經濟和文化上相互對抗與重劃界限的事實。然而,以幾個市鎮和國家的首都歸納並 化約原初欲開展的各在地脈絡,以及粗糙地將以西歐為核心的歐洲文化體與以中國為核心的 「中華」文化體並置10,不僅無法發揮挑戰和裂解中心之作用,反倒是更加助長泛區域文化宰 制地方主體的趨勢,而無可避免地在全球政治權力叢林中喪失批判的效用。在這種情況下,主 體化與獨特化過程便容易被絕對的單一價值體系綁架,在地則被抽像的集體性地緣想像所取代 11
,因而失去間隙空間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根 回過頭來看台灣,由各種外來文化與本土環境長期共同在「之間」所創造、交織而成的在地文 化脈絡,一方面在今日卻可能因為提倡國際化和獨尊中國文化 (例如文言文「國語」教材的增 修以及二元僵化的中國和西方美術教育),邊緣化諸如南島或東南亞的在地文化痕跡,同時也 忽略兩種文化於在地深耕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又可能因太過偏執於台灣本土文化的純潔性, 使得上述在地認同的匱乏與主體之壓抑常矯枉過正地轉化為潛在排他性的在地單一族群認同12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3
(例如獨尊台語文化或以原住民作為唯一代表台灣的在地族群),或淪為多元文化主義裡不斷往 自己身上塗脂抹粉的「他性機器 (otherness machine)」13。 1990 年代初於台灣藝壇本土化論戰中經常看到的「本土/國際」或「台灣/西洋」對立的二元說, 即代表了一種忽略它者與在地相互滲透和包容的排他性僵化認同14。而 2012 年年底,威尼斯台 灣館藝術家遴選事件所引發的爭議,則突顯出 90 後以「國家館」為主的在地國際化策略中慢 慢形成的認同矛盾:對內,策展人或北美館無可避免地背負著「國家代表隊」的沉重包袱,塑 造並強化片面的文化身分認同;對外,則以評審遴選作品與策展案中「奇觀」程度的標準,藉 由「不得不符合國際」的在地特色,製造在西方當代藝術世界裡用以提供遠東想像的文化商品。 於是,愈是過份強調文化主體,愈是僵化、排擠多元在地認同,而無法展現一個能與他地產生 深刻聯結的文化體15。面對他者–國際所映照出來的認同矛盾,以及以中華性或以單一族群為主 體的文化認同,兩者之間在全球化情境下產生有趣的對照關係。 然而,從在地角度思考,台灣內部的中國文化殖民環境和全球化影響下所造成的去地方化,要 如何在間隙空間中的主體化與獨特化之過程裡,進行再地方化 ? 如果再地方化可以作為一種去 殖與對抗文化同質性和商品化之策略,那麼該如何建立一個不落入矛盾與邊緣情節當中的身分 認同 ? 同時,面對認同片面、單一化與僵化的風險,我們能夠以什麼樣形態與內涵的主體性, 透過間隙空間產生再地方化的多元脈絡 ? 或許,可以試著先從「根」的問題與觀念著手,分析 今日文化藉由移動的方式於在地根深的情形,進而處理並歸納上述認同與主體性的問題。 「根」在當代文化與政治場域上的病理表現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類型:1. 以特定血緣、種族或以 單一文化價值所塑造而出的致高無上、絕對的根;2. 作為前者的衍生與變形 – 由中心的根所產 生出的宗教、部族與地域的集體性基礎16,橫向地向外盤根擴張;3. 在全球化網絡體系中能隨 意變換認同、且具高度自由移動性的淺根或假性無根。與前兩類型背道而馳、相互對立。 第一種類型,經常傾向於從無法追溯的神秘源頭,或歷史淵遠的一塊神聖的族群發源地,發明 或塑造出超驗、垂直式的根 (racine transcendante)。如同聖地之於猶太人與回教、亞利安人之 於納粹的種族主義、孔子之於儒教,或黃埔軍校、蔣中正之於中國國民黨17。超驗、垂直式的 根也常以真實與否的修辭,而深深植入拜根族的心中、建立階級,並同時僵化身分認同。第二 種類型之典型,表現於泛主義 (panisme) 在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的操作上18,如試圖弭平文化差 異以實行政經操作的同文同種說。這種由中心向外擴散的根,常造成加諸在他人頭上的認同暴 力,而顯現其霸道、荒謬之性格。第三種則普遍表現在全球化當代藝術世界中,國際藝術家與 策展人的游牧性格裡。我們可以從法國藝評 Nicolas Bourriaud 所建立的「Radicant (攀缘根或附 生根) 」全球化論述,理解透過「租戶」般之游牧行為 (locataire nomade) 與適應彈性形構而成 的淺根認同19:「Radicant」 – 附生根植物作為此認同形式與內容的比喻,清楚說明了在各地不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4
同的環境脈絡中扎根、去根、再扎根的文化認同模式。然而,為了抵制多元文化主義式的主題 樂園 (parc à thèmes,如威尼斯雙年展),以及拔除上述兩種深植於文化種族主義的根,以「酷 兒 (queer) 」文化中流變的身分認同20,附和當代全球化多變的狀態,似乎也同時意味著混亂迷 失的認同建構模式。這種薄弱淺根各地的認同,不僅無法於在地產生深刻脈絡,更有可能因自 由市場機制,反向助長了國際化風格於全球藝術世界中的主宰現象,且同時增加文化愈趨同質 化的危險。 台灣從百年移民文化中所產生的「落地生根」的概念,或許乍看下與「Radicant」淺根認同相 近,但如果仔細觀察各族群移民至今與在地文化、政治與社會環境之間的再主體化與再獨特化 雙向過程,便可以發現「落地生根」的「根性 (radicalité)」是深植在台灣土地裡的,而在地則 是包容多元差異的一塊沃土。 今日全球化情境下,「在地根」可以是相對於超驗與絕對性價值的一種於內在更溫和、厚實的 存在21。一方面,它能夠深入在地環境脈絡,並隨著時間相互改變,不落入僵化單一的認同模 式;另一方面,也因其「趨地 (topo-tactisme)」的特性22,而不需要依賴當代社會移動的便利性。 但是,一但它往他地移動,成為他者,便於「之間」產生新的在地的 (再) 主體化與 (再) 獨特化, 並根深其中。
創造性文化主體 在形塑既流變且根深的文化認同之「在地根」背後所顯露的是,主體性作為建構根性與認同的 核心,於台灣脈絡中進行文化解殖和抵抗國際風格同質化時,最為本質、關鍵的部分。 台灣對於主體性討論,可往前追溯至日治時期的知識份子,以本土語言作為對抗殖民體的文化 解殖手段23 。二戰後,即便 1977 年鄉土文學論戰對於在地社會現實的關懷,主體性的論述卻 因戒嚴反共、反台獨之政治操作而被壓抑和扭曲。1980 年代,解嚴前後,「台灣意識」及 「本土化」等關鍵字如開閘洩洪般捲起一陣陣研討主體性之風潮,接者歷經 1990 年初本土/國 際論戰,並於 1996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的第一屆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時,主 體性議題之探討隨著台灣政治脈動達到最高潮24。然而,1995 年後,卻又因威尼斯台灣館的設 立以及政府國際化之政策,轉而聚焦於全球化議題之論述。台灣主體性討論則在雙年展後,被 一個「更形巨大的全球化舞台」所取代而衰頹25。此後,直到 2006 年,由黃海鳴與王品驊在台 北關渡美術館所策畫的「空場‧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展覽,才又在短期內討論起 主體性議題。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5
綜觀每個時期主體性論述的發展,其定義各有不同的脈絡可尋,特別是今日對主體性的理解更 是眾說紛紜。例如,台灣學者吳豐維其在「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一文中,便從 自日本引進的主體性用詞開始,一方面說明在台灣混雜多義的使用情形26,另一方面短論並歸 納歐洲近代哲學主體性論述於 1990 年代後在台灣流行、變動的脈絡27,最後作者從法哲學的角 度,提出當代主體性作為反映自由與正義並存之價值的結論。又或著,像是長期研究台灣主體 性發展的藝評家簡子傑,則從 1990 年代定義紛擾的時期到千禧年後的觀察研究,提出「身體 性」以「具穿透性的主體性提問進路」,在當代成為一們顯學的觀點28。另外,「空場」展覽 同樣援引 Foucault 論述,輔以藝術家的創作,呈現當代主體與身體在「游牧與離散形象」的網 絡數位時代,轉變為一種不再強調主體、去主體的「無器官身體」29,以及「等待能量灌注」 的藝術主體空場30。 不管定義如何,我們可以從不同時代的論述方式和多元的研究觀點觀察到,若以各種形容詞的 堆疊、各領域中片面的詮釋,或不著邊際地大量引用歐洲哲學家與心理學者的理論,便無法深 入解釋主體性之建構與台灣在地脈絡之間的關係。尤其,在同時討論到「認同」與「主體性」 時,兩者的混用,不僅容易造成主體性內涵窄化,並且也混淆了兩者所涉及的不同層面的問題。 「認同 (identité)」,此一外來詞的使用可溯及拉丁文字源「idem」,意指相同、一樣。也就是 說,「認同」在與他者互動過程當中,本義即帶有漠視差異的「同義反覆 (tautologique)」和 「自我指涉、參照 (autoréférentielle)」的趨性,並且表現在現代性典型的排他與自我封閉式的 認同方式之上31。而「主體性 (subjectivité)」,從現代性起便開始以「存在」作為人與「客體」 和環境互動關係中最為核心的部分,發展出像是 Descartes 以 Cogito 所奠定的現代性主體、 Kant 以審美與道德判斷的主體探討、Hegel 著重與倫理實體融合的主體、Sartre 則提出先存在 後本質等等不同理論架構的主體論述32。因此,或許我們也可以說,探求自身於世界中存在意 義的主體性,以及藉由鏡射以排除差異的認同,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認同是透過它者反射回 來的身分肯證自己,而主體性則是從自身出發並思考著如何面對他者33,同時也是讓他者改變 自我的一個雙向過程。 如此「他/我」反覆來回的互動模式,正是前述全球化中「在地/他地」相互交流進程裡最為根 本的部分。而在這裡面,不斷變動的主體性也必須從不斷變動的「在地」– 此一影響心理與生 理的土壤與環境中 (Territoires existentiels) 34,建構並創造與他者、社會及環境的關係。於是, 「在地」本身即具象化了主體性與他者之間的「間隙空間」,而在其中形塑在地根與在地認同 以及創造各種層次的文化和社會 (將包括政治與經濟) 脈絡的主體性,便可稱為「創造性文化主 體 (subjectivité perméable)」。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6
「創造性文化主體」並非將一個文化視為僵化、萎縮的獨立個體,並且在當中故步自封,而是 藉由文化在時間、空間中流變的特質,詮釋主體作為一個場域,為在地相關的文化、政治、社 會及經濟現實層層交互編織纏繞。它無法全然以封閉的自我為世界中心,建造在地與世界脈絡, 也絕非處於等待能量灌注的被動空缺狀態,「創造性文化主體」是一種在與他者互動中,讓自 己被外來觀點滲透、改變,甚至使自己被他者侵蝕與破壞的主體,一種多孔且具「滲透性 (perméable)」的主體,在滲透與被滲透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再主體化、再獨特化,以及與在地 產生再土地化的創造性進程。換句話說,「創造性文化主體」的本質是給予、分享和交換的, 因此主客對立的古老命題,在這裡無須遠借 Hegel 集體或民族絕對的精神35,而是承認主客體 之間無法完全消逝的界線,但卻可以透過「他/我」反覆來回移動的過程,建立互為主體的交 流溝通方式。亦即是說,在「創造性文化主體」論述架構下,主體是滲透性的,客體同樣也是 滲透性的,故此,「創造性文化主體」所建構的是一種客觀與主觀,象徵與理性相互滲透的存 在。 流變、交互滲透且充滿創造性的主體性,並不是如同「酷兒」文化不斷拼貼轉變的脆弱、不穩 定的自我建構過程36,它的存在厚度與穩定性,一方面透過在地根深的方式實現在與現實環境 所產生的緊密聯結與生態倫常關係 (éthique de l’environnement) 之中37,另一方面則藉由同他者 一齊創造的群體連帶關係 (solidarité) 組織在包容異己的社會共同價值裡。 當今,台灣一邊面臨全球化同質化、地緣政治矛盾之衝突,與多元文化下所形成的本質主義和 拜根主義的影響,而另一邊必須面對中國因素的威脅以及國內大中華文化壟斷、殖民與所造成 認同片面、單一化與排他的現象。「創造性文化主體」在這些情況下,能夠以流變、群體聯結 的內涵,並透過相互滲透的方式,不只跟地方創造深刻多元、不同層次的脈絡以抵抗文化貧窮 化與認同壓迫,同時從邊緣與外圍進入僵化的認同與文化體,甚至政治與經濟體內部,藉著間 隙空間中交互主體性不斷創造的進程,撼動或改變在地脈絡既有的結構和價值。
結 回顧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在台灣,主體性的探討、文章和著作的數量足以編織出一張張各有其 發展脈絡的網路。而每一個觀點和論述,就如同網上的結,相互聯結、分開,再交錯,敲響著 每個時代轉移變遷的節奏,也代表著各個知識場域的合鳴或衝突。但今日,看似所有事物在後 現代的光芒下已了無新意的時代,為何重新討論起主體性 ? 為何從大部分全球化論述中重新拾 起被拋棄的在地 ? 而又是基於什麼必要性必須在今天、在當代中重新研究起主體論述 ?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7
是希望回到現代性那種否認再否認所有當初的一切,只為了回到原點並開創新事物的天真企圖 嗎 ? 或是仗著肚中那一小撮的知識就急欲撥亂反正的心態 ? 還是其實更多的是,意圖能在充滿 各種危機與問題的時代,從對西歐–北美為主的文化標準與對官方文化體制的盲從和依賴中逃 離,以及從中華文化霸權裡掙脫而出的慾望 ? 或是尋找更具抵抗獨裁與殖民力量的策略,並探 討另一種思考文化或政治、經濟的可能性的想望 ? 「創造性文化主體」即從這些提問中而生,他的潛移意味著滲入體制中且不斷變動的策略行動, 而他的根深所表現的是足以抵抗狂風暴雨的在地力量。創造性文化主體的潛移與根深,在台灣 特別的時空脈絡下能夠成為一種基進的主體性價值與實踐的原因,即在於此。 法國研究「去增長 (la décroissance)」的經濟學者 Serge Latouche 在論及在地經濟模型與生態的 理論時提及:若是如同葡萄牙作家 Miguel Torga 所說的,全球是少了圍牆的在地關係的話,那 麼在地則是有了界線、緩衝區、通道,以及需要詮釋與翻譯的全球38。因此,回到在地的創造 性文化主體並非意味著自我囚禁於一塊封閉的小宇宙裡,而是從在地 – 這塊位於網絡體系中的 一個結點,隨著互相緊密的聯結平行向外擴散,由一在地開始深根,並且從這裡前往另一個在 地,同時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激盪之中,創造著與未來他地聚聯的「開放的身體」39。
1
Jean-Claude Moineau. (2007). Contre l’Art Global : pour un art sans identité (p. 3). Clamecy : Édition Ère.
2
在此段落所指的全球 / 地方尺度並不必然與宏觀 / 微觀之分對等。
3
J-C. Moineau. (2007). Contre l’Art Global : pour un art sans identité (p. 7 et p. 31). 然而, 本文所提及的全球化
邊緣/核心和在地 (local) 之論點,與 J-C. Moineau 的反在地與無邊緣/核心的見解並不一致。另外,國內 學者呂佩怡在研究 1990 年後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化策略時,亦提及台灣官方美術館對應全球化的國際 化雙重策略:「在地國際化」與「國際在地化」。見:呂佩怡 ( 2000 )。後九0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 展覽策略之探討。( 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200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4
Augustin Berque. (2009). Les fondements terrestres de l'existence humaine : la perspective écouménale. In :
Hicham-Stéphane Afeissa (Ed.), Écosophies. La philosophie à l'épreuve de l'écologie (p. 49). Paris : Éditions MF. 法國地理學者 Berque 以公式:r (réalité) = S (sujet) / P (prédicats) 精簡地表現人類透過與周遭環境之互動 所建立起來的象徵性 (prédicats) 與物理性聯結之理解及掌控 (prises),構成對現實與世界雙重性的認知。 象徵性代表的是人類以感知命名或表達與世界的關聯,相對於做為表現客觀事實的物理性 (如皮膚、新 成代謝系統、石頭或石油等等),它將會隨著歷史進程不斷堆疊轉變。於是,討論一地的全球化現象,尤 其是文化面向,便無法與其他時代切分開來單獨討論,也因每一個地域都有其獨特性,全球化問題必須 得回到在地來思考。 5
A. Berque. (2011). Cette femelle obscure qui règne à l’occident – la nostalgie de l’origine en Asie
orientale. Mésologique : études des milieux. En ligne : http://ecoumene.blogspot.fr/2011/11/origines-desmondes.html. Gilles Clément. (2004). Manifeste du Tiers Paysage. Paris : Sujet-Objet. François Jullien. (2012).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8
L’écart et l’entre : Leçon inaugurale de la Chaire sur l’altérité. Paris : Galilée. 三位作者對於「之間」的觀點並 不相同,但都滋養了本文在此部分的論點。Augustin Berque 在文章中以 Platon 於 Timée 中論及的 Chôra – 此一介於至高無上的 Eidos 與人之間的陰性空間,詮釋 Médiance (即之間的意思) 的理論;法國花園景 觀學者 Gilles Clément 則著重於人類與自然環境與其他物種間不斷消長的界線;而法國哲學家 François Jullien 則藉由從中國文化研究中所開展出來的觀點探討文化多元性的問題。 6
Félix Guattari. (1989). Les trois écologies (p.37). Paris : Galilée.
7
Okwui Enwezor. (2012). Introduction. In O. Enwezor (dir.), Intense Proximité : une anthologie du proche et du
lointain (p.11-14). Paris : Éd. Artlys. 8
Michel Foucault. (1984). Des espaces autres, Architecture, Mouvement, Continuité, n°5, p. 46-49. Paris :
Société des Architectes Diplomés par le Gouvernementp. « L'époque actuelle serait peut-être plutôt l'époque de l'espace. Nous sommes à l'époque du simultané, nous sommes à l'époque de la juxtaposition, à l'époque du proche et du ,lointain, du côte à côte, du dispersé. » 文章一開頭作者便將問題核心聚焦於空間上:「今日 或許是一個空間的時代。我們身在共時同步的年代,也處於一個空間交互重疊的時代、 一個且近且遠的 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既壅擠又散亂的時代」。 9
「歐洲 n 次方」跨國研究展演計畫,於 2012 年 6 月起到隔年 4 月結束,為期近一年的一系列活動,共
與 15 策展人及 11 個文化機構合作,並於 10 個歐洲與非歐洲城市舉辦展覽,分別是 Brussels, Istanbul, London, Łódź, Minsk, Novi Sad, Høvikodden/Oslo, San Sebastián,和 Beijing。鄭美雅 ( 2013,4 月 )。談歐洲, 還是我們自己?。典藏今藝術 ,247,頁 75。 10
B. Steiner:「『容許異議與協議的存在』和『與他者建立關係』這兩點,也是『歐洲 n 次方』在這微
型尺寸中所試圖達成的。這項計畫的目標是深入歐洲的特色和重要的情勢與條件,在追求一個團結強大 的共同體之外,檢驗歐洲內在固有的潛能,尋求連結世界的其他地區,安排思想與文物的交流」。張至 維 ( 譯 ) ( 2013,4 月 )。歐洲的 n 次方如何得出中國?。典藏今藝術,247,頁 79。 (Barbara Steiner) 11
「這是一種地緣政治的展現,其基礎是以部族、宗教、地域秩序作為其集體性基礎;在部族方面,較
為所知的,有起於與海外帝國主義較量的大陸帝國主義:『泛日耳曼主義』、『泛斯拉夫主義』,以及 起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瓦解後的『泛土耳其主義』」。佛國喬 ( 2013 )。統派究竟是民族主義還是帝國主 義? 超克藍綠。網址:http://clique2008.blogspot.fr/2013/01/by.html 12
為避免混淆,這裡有必要釐清「認同匱乏」與「主體匱乏」兩者之間的不同:主體無法處於匱乏的狀
態,否則一個人無法意識自身的存在或詮釋對周圍環境的感知,但主體是可能處於壓抑或分裂的狀態, 進而影響認同的內容。而認同匱乏,是指對自身所處的在地脈絡的刻意忽略或不足,以台灣為例的話, 忽略泛中華性在台灣的殖民,則是台灣在地認同的匱乏,以性別為例的話,無法敞開心胸認識或接受別 於僵化二元性別之外的認同,則多元性別認同的匱乏以及壓抑主體的結果。 13
呂佩怡 ( 2000 )。後九0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展覽策略之探討。( 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
物館學研究所,200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頁 79。作者引用迦納哲學家 Kwame Anthony Appiah 「他性機器」的理論,分析並檢討北美館國際化策略中的風險。 14
呂佩怡 ( 2000 )。後九0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展覽策略之探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作者在文
中主要是以 1990 年代初本土/國際二元對立,對比 1990 年代中、後期本土與國際相互交流變動之論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歸納成 90 年代初的論述之的核心/邊緣的對立,實際上卻一直持續存在於全球 化地緣政治中的框架,和以歐美價值為核心的文化體系當中。若期望跳脫對立與邊緣情節,則必須回到 在地,以在地出發探討基進策略的可能性。 15
Nicola Bourriaud. (2009). Radicant : pour une esthétique de la globalisation (p. 57). France : Denoël. N.
Bourriaud 亦指出當代全球化所引起的兩種身分認同矛盾:一種是排外的尋根身分認同,另一種則是相對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9
的以同質性價值為主的去根式認同。台灣藝術於國際上所突顯出的認同矛盾,及表現在「排它單一」與 「去根妥協」並存的衝突關係中。 16
佛國喬 ( 2013 )。統派究竟是民族主義還是帝國主義 ? 。超克藍綠。網址:
http://clique2008.blogspot.fr/2013/01/by.html 17
另外,前幾個段落所使用的「中華性」一詞,也是「先驗、垂直式的根」所引起的病徵。見:朱家立
(2013)。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難解的結。 想想。網址: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398 曾柏文 ( 2014,3 月 11 日 )。KANO 熱血野球外的歷史扣問 ( 下 ):魏德聖電影中的台灣主體性。udn 時事
話題。網址: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503148 18
佛國喬 ( 2013 )。統派究竟是民族主義還是帝國主義 ? 超克藍綠。網址:
http://clique2008.blogspot.fr/2013/01/by.html 19
N. Bourriaud. (2009). Radicant : pour une esthétique de la globalisation (p. 22-24, P.58-60).
20
N. Bourriaud. (2009). Radicant : pour une esthétique de la globalisation (p.41 ). 此外,稍早於 N. Bourriaud,
法國學者 Jean-Claude Moineau 也論及酷兒文化中的認同模式。J-C. Moineau. (2007). Contre l’Art Global : pour un art sans identité (p. 32-33). 21
即 Transcendant 相對 immanent 的概念。
22
拉丁文 topos 意指地方。在此刻意以相同的中文名稱,區分不同涵意的趨地性 (géotactisme)。
23
李勤岸 (2006,5 月)。台灣文學正名 ─從英語後殖民文學看台灣文學。台灣獨立建國聯盟,48。取自 :
http://www.wufi.org.tw/%E5%8F%B0%E7%81%A3%E6%96%87%E5%AD%B8%E6%AD%A3%E5%90%8D%E2%94%80%E2%94%80%E5%BE%9E%E8%8B%B1%E8%AA%9E%E5%BE%8C%E6%AE%96%E6%B0%91%E6%96 %87%E5%AD%B8%E7%9C%8B%E5%8F%B0%E7%81%A3%E6%96%87%E5%AD%B8/ 24
呂佩怡 ( 2000 )。後九0年代台北市立美術館國際展覽策略之探討。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25
簡子傑:「『主體性』這個概念曾為 90 年代初至中期標示出重要的歷史性光譜,1996 年的北美館首
次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可謂為高峰 (...) 往後主體性這個詞迅速褪去光彩彷彿不曾出現,而也在同 時,台灣藝術世界在一個更形巨大的全球化舞台中遭遇了衰頹。」簡子傑 ( 2007,7 月 31 日 )。從主體
性到衰敗身體:1996 至 2006 年的台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網址:http://blog.yam.com/frq/article/11362859 26
吳豐維 ( 2007,1 月 )。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雜誌,4,頁 64。「日本人在使用
「 主 体 性 」 一 詞 時 , 用 法 相 當 浮 動 , 它 不 僅 是 翻 譯 自 『 subjectivity 』 而 已 , 它 通 常 也 可 對 應 於 『autonomy』(自律性)、『independence』(獨立性),甚至是『identity』(同一性/身份)。這樣的歧義也出 現在中文,一般人使用主體性一詞時,經常有夾雜不清的現象。」如果,將這裡的分析放入全球化情境 中,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自律與獨立性」在不同的主體論述中可能出現相反的看法,例如 J-C. Moineau 便認為在全球化網絡體系中,現代性對完全自律與獨立性的追求已完全失敗,或如 Žižek 在當 代大眾文化社會的觀察中所提出的「主體交互被動性 (Interpassivité) 」,亦否定了自律性的可能。而另 外,吳也提到「主觀性」與主體性的區隔,但主客觀之分通常無法避免地會與主客體之分產生密切的聯 結。例如法國地理學 Augustin Berque 便認為吳所說的「以自身意識出發理解客體或內省自我」的主觀性 代表的即是主體性形構世界認知的過程之一 (見註 4)。 27
吳豐維 ( 2007,1 月 )。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雜誌,4,頁 63-78。吳豐維:「尤其
是後結構主義、後現代理論、女性主義、文化研究、後殖民思潮在當時台灣開啟的一波大流行,為主體 論述的蓬勃舖了路」。此外,作者在文章中詳細對照 Kant 與 Hegel 主體論述,並簡述存在主義、後現代 以及以 Foucault 和 Wittgenstein 為主的後結構主義的主體哲思對台灣的影響。 28
簡子傑 ( 2007,7 月 31 日 )。從主體性到衰敗身體:1996 至 2006 年的台灣當代藝術關鍵字。網址:
http://blog.yam.com/frq/article/11362859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10
29
「藝術表現中『身體』或『主體』原本穩固的在場力量,至此已全然轉向,在影像瞬間流動變異的發
光薄膜間,成為一種不再強調主體性,而『去主體』的『無器官身體』般顯現」黃海鳴、王品驊 ( 2006 )。
空場‧台灣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展覽論述 。網址: http://www.kdmofa.tnua.edu.tw/index.php?REQUEST_ID=bW9kPWV4JnBhZ2U9ZXNzYXkmRUlEPTEwNiZZWT0 yMDA2Jk1UPTU= 30
簡子傑:「儘管『空場』的策展人似乎也始終懸缺著對『主體』的進一步說明,但也正因為這種主體
的不在場,它變成了『等待能量的灌注』的生命遊戲」簡子傑 ( 2007,5 月 31 日 )。「消失的主體」的
幾種版本:在「赤裸人」與「空場」之間。網址:http://blog.yam.com/frq/article/11362705 31
Augustin Berque 認為由現代性發展出來的認同邏輯是建立於絕對的自律性以及作為世界中心的絕對個
人主義,因而導致排外的帝國主義以及種族主義。另外他分別以兩個簡單的公式比較「現代性的認同邏 輯 (logique d'identité)」:A = A 則 A ≠ B (A ≠ non A),以及「象徵性的辨認識別邏輯 (identification)」:A = non A,進而提倡建立於象徵性與物理性兩者交融的認同:A = A, 同時 A = B。A. Berque. (2000). Médiance : de milieux en paysages (p.93 et 103). Paris : Belin. 32
關於 Kant, Hegel 和 Satre 的部分,見曾柏文歸納整理吳豐維「何謂主體性?」的部分。曾柏文 ( 2014,
3 月 11 日 )。KANO 熱血野球外的歷史扣問 ( 下 ):魏德聖電影中的台灣主體性。udn 時事話題。網址: http://mag.udn.com/mag/news/storypage.jsp?f_ART_ID=503148 33
如同學者張君玫所說:「如何面對他者?這個問題和如何思考主體,就像問題意識的雙生子。」張君
玫 ( 2006,12 月 )。台灣主體性的認知繪圖:「去帝國」。 誠品好讀,72。 34
Félix Guattari. (1989). Les trois écologies (p.49). Paris : Galilée. F. Guattari : 存在性的地域 (les Territoires
existentiels) 涉及最私密的生活方式、身體、環境,或各種關於人種 (éthnie)、國家甚至人權所組成的廣 大脈絡。( les Territoires existentiels concernent d’intimes façons d’être, le corps, l’environnement, ou de grands ensembles contextuels relatifs à l’éthnie, la nation ou même les droits généraux de l’humanité. )。因此, 如同在「此地與彼地」的部分中提到,在地並不一定僅意指一塊實有的土地或地域,同時也可以表示成 各種不同層面的意涵。 35
吳豐維 ( 2007,1 月 )。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雜誌,4,頁 65。「黑格爾所說的主
體性不是侷限於個人的層次,而是不斷揚棄主/客體對立,達到絕對的精神。所以他談的主體性是包含 集體的,例如民族與國家」。 36
N. Bourriaud. (2009). Radicant : pour une esthétique de la globalisation (p. 62-64).
37
Hicham-Stéphane Afeissa ( 2007 ). Éthique de l'environnement : Nature, valeur, respect. Paris : Vrin.
38
Serge Latouche (2007). Petit traité de la décroissance sereine (p.76-77). Paris : Mille et une nuits.
39
石瑞仁 ( 1999 )。意亂情迷:台灣藝術三線路。第四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意亂情迷。台北:台北
市立美術館。「『開放的身體』適足形容台灣這塊土地的命運機緣, 那麼『閉鎖的心靈』殆足以註解島 上人民的歷史性格」。
2014 歐洲台灣青年人文社會學會年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