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Page 1

道聲出版社

www.taosheng.com.tw


弟弟找到屬於自己與大自然合拍的釣魚節奏


一路聽父親的講道長大的牧師之子

飾演弟弟的布萊德彼特,將放浪形 骸的藝術性格演的出神入化

作牧師的父親帶兩個孩子在大自 然中聆聽上帝的聲音


人神之間 Of Gods and Men

有的人抉擇留下,是爽快而毅然決然的 修道院面對逼近的危險,領導者需帶 大家開會,抉擇去留

有的人抉擇留下,需在禱告中迫切懇求 上帝給予勇氣與平靜


如果鄰舍需要我們,我們又怎能棄之不顧呢?

一群為了周遭惶惶然、信仰回教的鄰舍而留下來慷慨赴死的修士


愛•進化 Creation

達爾文帶孩子們觀察研究大自然中的物競天擇

達爾文的妻子支持達爾文,同時也有堅定的基督信仰


與研究科學的友人們在大自然中爭辯科學與信仰的關係

長期觀察猩猩行為,何以與人類如此相似


目錄 推薦序 5 作者序 9

1. 苦難與神蹟

• 點燃生命之海 The Sea Inside 17 • 亞當的蘋果 Adam’s Apples 27 • 密陽 Secret Sunshine 37 • 第三個神蹟 The Third Miracle 49

• 我們不是天使 We’re No Angels、天降神蹟 A Leap of Faith 65

2. 正義的信仰實踐

• 第九日 The Ninth Day 79 • 阿們 Amen 91 • 紅袍與黑衫 The Scarlet and the Black 103 • 戰地琴人 The Pianist 113

• 人神之間 Of Gods and Men 123 • 近距交戰 Joyeux Noel 133


3. 時代對信仰的挑戰

• 聖經密碼戰 The Body 143 • 蘿拉快跑 Run Lola Run 157 • 愛•進化 Creation 169

• 圓周率 π—Faith in chaos 179 • 接觸未來 Contact 187 • 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205

4. 祝 禱

• 天使的孩子 Angela's Ashes 219 • 木履樹 Arbre aux sabots, L' Tree with the Wooden Clogs 237 • 濃情巧克力 Chocolat 247

• 芭比的盛宴 Babette's Feast 259 • 阿瑪迪斯 Amadeus 277 • 聖誕故事 A Christmas Story 287 • 大河戀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295 • 影子大地 The Shadow of Land 305


【推薦序】

葉仁昌

在我 們 (老人家)的那個舊時代 ,看完 電 影 是 會坐下來討論劇情和感想的;電影也承載著深刻的 價值理念。但曾幾何時,現代人看電影卻是但求哈哈 一笑,或是淋漓暢快的感官體驗。經常,出現在電影 裡面的總是帥哥美女、性感暴力、靈異恐怖、搞怪耍 寶。電影愈來愈是純粹的娛樂類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尤其是年輕人,乍看韻琳這本 書,心情恐怕是沉重的。老片不少,還正經八百地談 一堆嚴肅課題。但這不就是現代人真正的需要嗎?娛 樂工業帶給我們的經常是對人生的虛假意識,它們提 供「享樂療法」,讓消費者將自我在真實世界中的壓 力和創傷給麻痺掉。只是,歡樂歸歡樂,到頭來,人 還是孤寂、赤裸,充滿疑惑的。 我非常喜歡米蘭昆德拉的那句話— 生命不可承 受之輕。沒錯!這個時代的走向是每一樣事物都變得

5


6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輕薄短小了;但這讓人受不了、快要崩潰。其中最嚴 重的,就是「意義」的迷失。或許可以這麼說,唯一 不可以輕薄短小的,是每一個輕薄短小之事物背後的 「意義」。今天的電影不也是這樣嗎?雖然觀眾期待 的只是娛樂和休閒,它已輕如鴻毛;但相對於這個時 代不可承受的存在之輕,「意義」始終是唯一有重量 的東西。 這就是 我從 韻琳 這本書看 到 的堅 持 。 她 從 娛 樂 工業所堆積的大宴小酌中,精心篩選了二十五道不俗 的好菜,挑戰著只想在壓力和創傷下放鬆的現代人, 扣問生命中深沈而無可逃避的「意義」問題;從聖與 俗、律法與恩典、愛與饒恕、正義倫理、苦難、死 亡、神蹟,到基督信仰。韻琳所呈現的是「意義療 法」,不是「享樂療法」。 好在 ,在嚴肅之餘,韻 琳說 故 事的 能 力 是 一 流 的,娓娓道來,還真能讓閱讀者入戲。而隨著劇情 的鋪陳,她總能精準地剖析影片的結構和訴求主旨。 當然,詮釋是主觀的,但還是得根據文本的脈絡,並 且,要在兩者之間表現出一種若即若離的書寫境界。 這對影評人絕對是高難度的挑戰。沒有長期的磨練和 素養,恐怕是做不到的。而以我這樣一個習慣挑剔的 性格,我必須說,韻琳做到了,她處理得很好。我真


的很樂意推薦在壓力和創傷下只想放鬆的現代讀者, 細嚼慢嚥地,在「享樂療法」之外,體驗另一種「意 義療法」的奇妙效果。 不僅如此,韻琳這本書同時還標示了另一個相反 的面向,即它對制式化的教會開展了溫柔革命。容我 借用韋伯(M. Weber)的話來說,一方面,它入世(in the world)而不屬世(of the world);另一方面,它又 不出世(out of the world)。 長久以來,即使歷經了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教 會還是多半沒有真正進入世界。相對於聖典、神學和 教義,切入世俗的電影和文藝來尋索基督信仰的人, 肯定是如鳳毛麟角的。教會的視野普遍狹隘、落後; 講台八股、貧乏,更與日常生活脫節;而對信仰的詮 釋也經常重神性而輕人性。韻琳這許多年來孤獨而殷 勤地耕耘這塊入世的田地。她做得很好,而這本書就 是其中的一個成果結晶。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在韻 琳這本書中,有好多情節和內容正在挑戰制式化的教 會。 韻琳一方面對電影和文藝這個世俗的領域宣教; 另一方面,又從中回過頭來對教會重新詮釋什麼是神 聖。在我看來,韻琳這場溫柔的入世革命,是真正的 新教精神。但這種人注定了資源有限、兩面不討好;

推薦序

7


8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世俗認定她在傳教,教會卻只給她淡淡一笑。 但這又何妨呢?它是上帝給韻琳的聖召。只是, 這麼溫柔,就不會出現什麼石破天驚的革命效果!也 許,只會像蚊子叮咬了一下。但它需要的也只是時 間;浸泡久了,味道就會出來了。這是我的祝福,應 該也是韻琳的信念。浸泡久了,味道就會出來了。


【作者序】

呼喚出那個隱藏的自己 陳韻琳

這些年我被好多人問起:「怎麼不寫小說了?」 一言難盡這中間的曲折變化,但我更喜歡我現在的角 色:我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說故事給成人聽。 台 灣現在有好多 說故 事的 團體, 但 都是 為 孩 童 的,為孩童說故事的繪本出版率也是居高不下,因為 只要有關心孩子、想寓教於故事中的父母,這些繪本 就會被需要。 但是,故事世界總是停在國小畢業。有的時候是 父母親想繼續說故事,卻不知道如何為青少年、青年 說故事,更多時候,是認知上覺得故事就應當屬於童 年,成人世界是直接講道理的世界,於是也將故事變 成了道理。 可是,成人真的不需要聽故事嗎?我為了全心做 「為成人說故事」這個工作,成立了「真善美全人關 懷協會」,在「為成人說故事」的有聲書中,片頭就

9


10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是:「成人也需要聽故事,因為每一個故事,都反映 一種人生,讓我們隔著距離,觀看自己。」一如德國 哲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故事是來自 遠方的親身經歷。」 因為成 人歷 練為 老成的過 程 中, 有 太 多 來 自 社 會、家庭與自我的期待,在他人與理想的超我的眼光 中,逐步、逐步的壓抑掉一些真實的自我,到最後把 那個真實的自我不知道丟到心靈哪個塵封的角落中不 再理會了,自己把那個「我」給否認了。因此,每個 人,包括你、我,其實都有些難以啟齒的自己、需要 整理的自己、未知的自己,與期待中的、渴望被提 升、能超越現狀的自己;這個自己,恰好都知道非常 多道理、勸勉與訓誨,卻無法被觸碰,無法被感動, 無法被說服,於是隱藏著不肯現身。 為成人說故事,正是透過故事把這個「隱藏的自 己」給喚醒過來。我們對故事,對故事中的主角、配 角,甚至是佈景、氛圍進行討論,不管是被感動到不 行,或者是深深不以為然,都是對故事的回應。故事 來自遠方,但是在我們跟故事對話的過程,我們把親 身經歷給呼喚了出來,同時也喚出那平日不常出現的 「自己」。 為成人說故事,當然跟為孩童說故事截然不同。


成人已經知道了每一個最動人的故事都包容了在時 間、在歲月中的人生之美,它不能是濫情的,而是 一種知性的感動。此外,成人未必需要故事有圓滿的 結局,因為成人知道人生難以樣樣圓滿;成人未必需 要說故事的人做太多解釋,因為他們自有人生歷練後 的詮釋;成人可以接受故事「仍在進行中、還沒有結 尾」,因為成人知道太多事物,甚至包括死亡,都是 「仍在進行中」的故事。當然,成人最不需要的就是 在故事中故意加上道理、訓誨與教訓,因為每個成人 都知道,難的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因 此我們丟掉那種習慣性的評論社會事件、政治新聞的 作法,把自己丟進故事的情境中,成為某個主角、配 角,或者化身成為路人甲,參與著一個故事的起承轉 合,再丟出一些反思的問題給自己。 我特別喜歡在文學、電影或者是藝術作品中擇選 故事,所以常被人誤會我是在從事文學評論、電影評 論或藝術評論,其實若您仔細看我寫的文學、電影、 藝術文字,便會發現,我是把我自己丟進故事中了, 我並沒有置身事外的「評論」它。所以我從不稱自己 是「評論者」,我總是說,我是個說故事的人。我會 那麼喜歡用文學、電影或藝術,是因為它們在所有故 事形式中是最精鍊的一種形式,可以承載最多的詮釋

作者序─呼喚那個隱藏的自己

11


12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空間。 當協會決定要將我們已經努力好幾年的「為成人 說故事」出版成書,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跟信仰有關的 故事。因為在我的經驗中,跟基督徒說故事最難。基 督徒比所有人都有更強烈的「超我」,是一個非常強 大的、渴望聖化的自我,這個自我有很強大的主導力 量。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在混亂的時代中真是一個上 好的祝福。但有些時候,這強大的渴望聖化的超我, 卻會否認人性中還是有身為一個人的基本欲求、有作 為一個人必然會面對的掙扎與衝突,它可能不夠好、 不夠美,但它真實存在,也必然存在。當故事帶我們 進到很人性的這一部分的心靈世界,我總看到基督徒 是特別的焦慮不安。我知道這一部分若沒有正視,它 會以一種很扭曲的方式在生活中呈現出來,是一種極 其聖俗二分的割裂的人格,這人格走到極端,甚至會 把人性中那些基本的欲求渴望、衝突掙扎都包裝得很 聖潔,或者,變成對他人具有很強的殺傷力的教條主 義者。於是,信仰成為他和其他人之間的一條鴻溝、 一個凜然不可侵犯的界線。我知道這樣具有龐大力量 的超我是很難直接溝通的,因此我一直不停的說著信 仰故事。 在這本書中,信仰觸及的人生故事有很多面向,


不管是信仰在小人物生活中呈現的面貌,或神蹟,或 苦難議題,故事中都有相當多發人省思的地方,至於 信仰在時代中呈現出來的正義實踐,或者是時代趨勢 對信仰的挑戰,這兩大類我相信會是男性很喜歡討論 的故事內容。 因為 這本書都是從 電影取 材,可 能 會 有人 擔 心 沒看過電影怎麼辦?不用擔心,我已經盡可能將景框 蘊含的深意都解讀並轉變成文字了,這當中甚至包括 很藝術性的諸如場面調度、配樂、沒有對話、沒有劇 情的情感留白等等,很可能甚至比您直接看電影要看 到更多內容,也更簡單、更容易理解。您無妨當成短 篇小說來看。故事後面附上的問題討論,您可以用來 跟自己對話,當然也可以用在團契小組中做信仰的討 論。 日後若是上帝祝福,有讀者們的支持,還會有其 他諸如「死亡與生命」、「親情與倫理」、「心靈之 美」等為主題所整理出來的故事。所有為成人說的故 事,故事都蘊含著「人生美學」,因為「真善美全人 關懷協會」堅持著一個理念:「每一個美的感動,都 與真與善相合, 每一個追尋真、善、美的故事,都是 追尋上帝、與上帝相遇的故事。」 希望您享受這些故事。

作者序─呼喚那個隱藏的自己

13



1.苦難

神蹟



點燃生命之海 THE SEA INSIDE

這是一個在信仰倫理上非常有爭議的主題:「安 樂死」。不過這故事並沒有聚焦在太多信仰倫理的爭 論,它襯托出環繞在男主角身邊的每一個人,贊成或 反對男主角安樂死,那背後的深層情感,尤其是男主 角的家人們。

尊嚴死與愛的自由─電影《點燃生命之海》 1981年美國導演John Badham執導的電影《生殺大 權》(Who's life is it anyway?)與2004年西班牙導演 Alejandro Amenabar執導的《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同樣都是探討「尊嚴死」,也都是由深具基 督信仰傳統的國家所拍攝,前後相隔二十三年,可以 將兩部電影並列比較,循其異同作些分析。

17


18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相隔二十三年的尊嚴死(安樂死)訴求 這兩部電影的男主角都是因意外頸椎受傷,導致 終生癱瘓,除了頸部以上,身體其他部分毫無動作能 力,兩個男主角都是有創造能力(分別為雕刻家與詩 人)的藝術家,兩個男主角也都對自己癱瘓後的生命 深感毫無尊嚴可言,也都在癱瘓後,因無法忍受無性 能力的愛情的屈辱感,主動要求和女朋友分開。 在《生殺大權》中,男主角除了女朋友,沒有任 何的親人,他定意要求女主角離開他,然後求死。求 死的方式是「不要任何醫療照顧」,因為他知道沒有 醫療照顧,他必死無疑。他的要求,引發一場世紀大 審,正反爭辯核心就是「Who's life is it anyway?」最 終男主角獲勝,而他以消極放棄醫療的方式求死,基 於沒有親人,他除了自己的性命,傷不了任何家人。 在這部電影中,社工扮演著蠢笨的、毫無同理心的、 教誨他愛惜生命的角色;而律師,原本幫他爭取保險 的,最後卻變成幫他爭取死亡權。 在這部 電影 之後 的二十三 年 ,再談「 死亡 權」 的主題,不一樣的是,《點燃生命之海》中癱瘓的男 主角雷蒙,成為一個積極求死、要求安樂死的人;社 工成為爭取安樂死自由權的人權主義者;至於律師,


在這部電影中是個女性,因她正日漸殘疾,由腳至 腦,最後將變成植物人,基於己身想求死,丈夫卻萬 般不捨的情勢,使她將處境投射到雷蒙身上,因而免 費為他打官司。跟《生殺大權》最不一樣的是,雷蒙 在求死之時,已被家人包括父親、兄嫂、姪子照顧了 二十六年。 兩部 電 影相較之下,不管是社 工 或 律師 角 色, 《點燃生命之海》對安樂死的態度都更趨向積極。

對安樂死更趨積極的角色安排 《點燃生命之海》中當然有些導演刻意聚焦、呈 現情感之處。譬如說,幫忙打官司的律師,對自己正 走向植物人的未來感覺是如此的苦痛,但她的丈夫愛 她,不捨她到一點不願她求死。她為丈夫的愛,得迎 向苦痛的未來,愛使她成為痛苦的囚俘,正因此,她 跟雷蒙之間會有某種惺惺相惜的精神之戀。 另外有個女人羅莎,她不曾遇見過好男人,因此 男主角的幽默與體諒,對她是意義非凡,這終於導致 她為了愛他,從力勸他求生,到成為協助男主角自殺 的關鍵性角色,她被雷蒙說服了:「真正愛我的人, 一定會幫助我死。」

1. 苦難與神蹟─點燃生命之海

19


20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至於社工,她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權主義者,她 在協助雷蒙爭取安樂死自由權那段時間,她戀愛、結 婚、生子,當她孩子呱呱落地之際,雷蒙也終於不願 意再等待遙遙無期的司法同意,決定自行了斷。社工 知道雷蒙的決定,力勸雷蒙最後一次再想清楚,然後 尊重雷蒙,祝福了他。這生之自由權與死之自由權的 對比,導演刻意營造得十分鮮明。

生命與自由勢不兩立? 在《生殺大權》中,那場「Who's life is it anyway?」的世紀大審,儘管不乏從基督教信仰立 場出發的言論,但基於美國對司法的尊重,法官最終 是循歷史案例,找到可供佐證的前例,接受了男主角 「放棄醫療照顧」的要求,同意了男主角消極性的自 殺。 而《點 燃生 命之 海》,就相當 明 顯 的 刻意 呈 現 天主教信仰對男主角雷蒙要求安樂死的信仰干預,劇 情非常戲劇化的出現了一個處境跟雷蒙一模一樣的神 父,在另兩個神父的幫忙下,親自到雷蒙住所勸導雷 蒙,跟雷蒙爭辯:「扼殺生命不是自由。」雷蒙反駁 的則是:「扼殺自由不是生命。」透過這爭辯,將信


仰立場的「重視生命不能殺生」,與無神論自由主義 者的雷蒙堅持的「不自由毋寧死」對立起來。 透過神父的干預,以及神父跟雷蒙之間的爭辯, 《點燃生命之海》點出了其信仰命題:信仰「自由」 與信仰「天主教」,在雷蒙這案例上,是針鋒相對無 法彼此遷就的,這是兩種信仰的對峙。所以電影幾 度出現雷蒙望向窗外,神遊天際,飛向海邊的自由幻 想。他覺得他的愛與靈魂,都被軀體禁錮了,他想讓 愛與靈魂自由,但這自由只能透過死。

什麼是比生命與自由都更大? 談到這裡,不得不談談在電影敘事中點到為止的 雷蒙的家人。這一家人,已無怨無悔照顧雷蒙二十六 年。 這一家人中,一家之主是哥哥,他聲言,只要他 在,雷蒙一定會受到最好的照顧,他絕不讓雷蒙死。 大 嫂是花最多 時間 照顧 雷蒙的人, 擦澡 、 處 理 糞便、餵食、翻身,她說,她已經把雷蒙當成她自己 的孩子了。當律師問她對雷蒙求死的看法,她卻說: 「不要問我,我的意見不重要。」 他們的孩子,也就是雷蒙的姪子,專門負責幫雷

1. 苦難與神蹟─點燃生命之海

21


22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蒙跑腿,處理雜事,當律師決定幫雷蒙的詩出書,也 是這個姪子幫雷蒙打字校稿,雷蒙還曾因他不懂詩、 誤會詩句的口氣,很沒耐性的罵他:「你簡直是幫 倒忙,由你幫忙不如不幫!」這姪子委屈、生氣、沮 喪,回房間生悶氣,可是一會兒後,他又繼續看稿打 字。 至於老父親,他老跟孫子爭吵,卻對雷蒙小心翼 翼,總是欲言又止,直到即將出庭面對安樂死訴請, 社工、律師、嫂子等人商談如何讓雷蒙出席,老父才 悲痛的說:「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悲哀的,就是自己 的兒子一心求死!」 當雷蒙求死之事在媒體上曝光,多少輿論隨之而 出。那個跟雷蒙處境相當的神父在媒體中除了表達不 贊成,還說,雷蒙的家人「一定是」不夠照顧關愛雷 蒙,否則男主角應當跟他一般積極求生。這話傷害了 雷蒙全家。 因此當這神父跟雷蒙的辯論結束,一向不善爭辯 的大嫂竟一反常態的主動跟這神父說了幾句話:「你 們辯論的我反正不懂,但我要告訴你,你說我們沒有 照顧關愛,這是不公平的,我們一直竭盡所能!我嫁 過來以後一直照顧他,像照顧我自己的兒子。你真的 很大嘴巴!」


不善思辨卻充滿愛的行動力的家人們 電影 中 輕描淡寫的說出照顧他的 這一家 人 , 都 是老實質樸之人,跟雷蒙相反的,他們一點也不機靈 於用腦。有一段很有趣,雷蒙寫了一首詩給「從未出 生的兒子」,以詩的暗喻,告訴姪子他早已將姪子視 如己出,也謝謝姪子一直照顧他。但這姪子愣頭愣腦 的跟他爭辯:「我不是你兒子啊,我是我爸爸的兒子 啊!」最後搞得雷蒙發火,姪子繼續愣頭愣腦的說: 「我真的不知道你們這些人在想什麼。」 但是恰好是這務農、質樸、不善用腦的家人們, 講不出大道理,卻深諳愛的行動力。 當雷蒙問大哥,他為何非得為那「只要大哥在, 雷蒙一定會受到最好的照顧,絕不讓雷蒙死」的堅 持,犧牲自己的餘生,讓他得繼續毫無自由的痛苦的 活著。大哥反過來問:「你以為我們就沒有犧牲?我 放棄捕魚下田務農,就是為了你,我、你大嫂、你姪 子都為你有所犧牲,我們也都放棄了自己的自由,我 們成為你的奴隸。」 正因此,雷蒙的積極求死,對全家人而言,是受 著傷害的,只是他們懂得愛,他們默默承受著傷害,

1. 苦難與神蹟─點燃生命之海

23


24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默默體諒了雷蒙的求死。那種充滿體諒與愛,又充滿 受傷感、無力感的沈默,充滿在家人之間,以及老父 那句話:「比白髮人送黑髮人更大的悲哀,就是自己 的兒子求死。」之中。

禁錮自由的,到底是什麼? 談論 到此,我認為《點燃 生命之 海 》 這 部 電 影 的安樂死主題,能超越雷蒙「自由」訴求的,其實不 在神父「扼殺生命不是自由」的論點,而是雷蒙家人 「為愛犧牲自由」的行動能力上。這種犧牲,家人全 數捲入,即連最後他們包括老父、大哥在內,心知肚 明的默默目送雷蒙離開,暗知雷蒙是要在羅莎幫助下 去執行安樂死計畫,他們也隱忍痛苦,以無言的祝福 跟雷蒙告別。儘管雷蒙的決定傷了他們的心,他們還 是為了對雷蒙的體諒與愛,決定對雷蒙放手,給雷蒙 自由。 恰因雷蒙的家人的存在,更讓我們不得不深思: 是否雷蒙那渴望的自由,根本不是被殘疾的肉體所禁 錮,而是被再也無法被愛打動的絕望所禁錮?這自 由,是否在雷蒙的家人心靈中已經擁有,而他們擁有 的方式,不是因為肉體的健全,而是因著甘願為雷蒙


犧牲、服事雷蒙、成全雷蒙的愛的行動力,因而得到 心靈的自由?正是這對家人輕描淡寫卻命中要害的著 墨,使電影《點燃生命之海》,儘管在社工、律師, 以及充滿反諷的神父的角色安排上,比諸《生殺大 權》,是對安樂死的訴求更顯得積極。 但這部電影仍對「尊嚴死」或稱「安樂死」的訴 求,有一股不安的、質疑的張力,並留給我們觀眾一 個思考的空間,讓我們反問:擁有家人的服事和愛, 又能創作詩、出版詩集的雷蒙,真的非得透過死才能 得到自由嗎?

1. 苦難與神蹟─點燃生命之海

25


26

35 釐米的縮影人生與信仰

關於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思考的是: 1. 這個故事中支持男主角雷蒙安樂死的幾個人物,包括社工、律 師、羅莎,各自是怎樣的背景? 2. 對於同樣都是全身癱瘓的神父與雷蒙之間的爭辯,你的看法是 什麼?神父有因為信仰天主教、遵守不可自殺的教律,因而失 去自由嗎?雷蒙會因為讓自己安樂死,得到自由嗎? 3. 談談這個故事中你看到的雷蒙的家人。這家人失去的自由是什 麼?得到的自由是什麼? 4. 對於神父在不瞭解真實情況之下,對媒體批評了雷蒙的家人, 你的看法是什麼?你會不會覺得教會弟兄姊妹也經常做出類似 的武斷評論?如果你是雷蒙的家人,聽到這些評斷你會有什麼 感受? 5. 看完這個故事,試著分享,你認為自由是什麼?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