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8
新思路
The New Route of Thinking
臺北之聲
The Sound of Taipei
客座主筆時間
Guest Columnist Session 追光人物
Stunning Figures 這些年那些事
Music Memories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TCO 藝文馬克 TCO Artistry Mark
目錄 | Content 與國際接軌 北市國開展臺灣國樂影響力
Linking up with the world, the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builds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usic
03
臺北紐約零時差
TCO 成功遠征卡內基音樂廳
04
聽見南、北管之美
08
Listening to the beauty of the Nanguan and Beiguan music 溫潤多情 音戀臺灣
國樂界全方位音樂家 蘇文慶
12
樂如春風,樂寫臺灣
作曲家 盧亮輝
14
通俗也是一種功力
鐵獅戀國樂 國樂變年輕!
16
《TCO 音畫系列》
海島上的草原風情
發行人
鄭立彬
總編輯
鍾永宏
20
藝術顧問
(依姓氏筆畫順序)林谷芳、林昱廷、吳榮順、施德玉、黃光男、湯良興、樊慰慈、鄭德淵
編審委員
陳小萍、葉翩翩、呂冠儀、吳幸潔、蔡玉楓、吳孟珊、方馨、黃立鳳
企劃/執行編輯 翻譯 Publisher Editor-in-Chief Artistic Advisors
築文創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Hermia LI CHENG Li-Pin CHUNG Yung-Hung (by order of Chinese surname) LIN Ku-Fang, LIN Yu-Ting, WU Rung-Shun, SHIH Te-Yu HUANG Kuang-Nan, TANG Liangxing, FAN Wei-Tsu, CHENG Te-Yuan
Editorial Review Committee
CHEN Hsiao-Ping, YEH Pien-Pien, LU Kuan-Yi, WU Hsing-Chieh TSAI Yu-Feng, WU Meng-Shan, FANG Hsin, HUANG Li-Feng
Executive Editor.Production English Translator
Nesting Instinct Arts Co.LTD. Hermia LI
新思路 |The New Route of Thinking
與國際接軌 北市國開展臺灣國樂影響力 Linking up with the world, the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builds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usic 團長 General Director
聖誕節慶氛圍日益濃郁,今年即將邁入尾聲,11 月
創表演新事業。
北市國完成了美國巡演,成為臺灣第一個在紐約卡 內基音樂廳演出的職業樂團;我們也展開雙城交流,
明年暑假的國樂夏令營,除了臺灣地區的音樂學子
與上海民族樂團合作,以音樂家互訪的方式增加彼
可以參加之外,我們也將開放名額給海外學生,並
此的了解,展現臺北的文化力量,一直是北市國的
邀請多位國外指揮家與獨奏家擔任營隊老師,打造
責任,也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
「國樂界的檀格塢」。過去北市國也曾經開放給海 外學子參加,深受歡迎;明年度我們獲得臺北市政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我們希望北市國持續將臺灣國
府文化局的支持,將會開放名額給海外學子,希望
樂的影響力帶到華人樂壇,因此我們開展了諸多既
達到互相刺激、成長的作用。
定計畫的進化版,過往在春季舉辦的臺北市民族器 樂大賽,將會提升到國際大賽的規格,明年比賽的
值得慶賀的是,明年是北市國 40 周年團慶,新樂
類別是胡琴項目,我們已經與兩岸四地包括香港中
季也將會圍繞這個溫馨的紀念日,邀請歷任團長、
樂團、澳門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上海民族樂團
首席指揮、海外名家、民族器樂大賽得主以及樂壇
以及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簽訂合作意向書,只要是獲
頂尖演奏家一起「回娘家」,與北市國共演,歡迎
得首獎的得獎者,將會獲得到與這五團合作演出的
屆時所有樂迷與我們相約音樂會,與我們共同迎接
機會,也真正協助新生代音樂家累積實戰經驗,開
北市國 40 歲生日!
Looking back this year, as it is about to come to an end, with a strong Christmas atmosphere, we, members of the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have completed our American tour, including a performance at the icon Carnegie Hall in New York, marking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aiwan to stage in such venue. In addition, we have started exchanges with Shanghai City, collaborating with the Shanghai Chinese Orchestra to exchange musicians to increase mutual understanding. The orchestra has been holding its responsibility and expectation, to go out to showcase Taipei's cultural power.
Chinese Orchestra and China Broadcasting Chinese Orchestra. Winners of the event will be given the opportunities to perform with the five groups, to accumulat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reate a career in the fiel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year, TCO will continue to bring its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music scene. We have carried out“evolutionary version ” of many established projects, such as expanding the scale of the Taipei Chinese Instrumental Competition, which has been held in the spring over past years. The competition next year is for Huqin. We have signed agreements with five musical groups from Singapore, Hong Kong, Macau as well as Mainland China; those are Hong Kong Chinese Orchestra, Macau Chinese Orchestra, Singapore Chinese Orchestra, Shanghai
In addition, we will organize a Chinese music summer camp next year. With the gracious support of Taipei's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he camp will open not only to local students, but also overseas students, and invite many foreign conductors and soloists to serve as teachers. TCO expects to forge a base like “ Tanglwood ” , a world famous music center, for Chinese music field to stimulate mutual growth. TCO will celebrate it's 40th anniversary next year, the Taipei-based orchestra's new season will invite TCO's heads of present and past, principle conductors, overseas masters,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contest winners and top performers to come back together, sharing the same stage with the orchestra. We welcome all the fans to join us to celebrate the anniversary together at the concert. 3
臺 北 之 聲
臺北紐約零時差
TCO 成功遠征卡內基音樂廳
T h e
臺北市立國樂團美東時間六日首度站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成為臺灣第一也是唯一在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專業樂團。樂團在北市國團長鄭立彬指揮之下帶去兩岸作曲 家國樂作品,也邀請旅美琵琶名家吳蠻擔任獨奏,展現北市國獨特的「臺北之聲」。 文 / 趙靜瑜 圖 / 臺北市立國樂團、趙靜瑜
S o u n d o f T a i p e i 4 臺北市立國樂團美東時間六日首度站上卡內基音樂廳演出,成為臺灣第一也是唯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的專業樂團。
受到外交部、文化部等駐外單位協助,北市國團長鄭立彬 ( 前排左三 ) 率團赴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
北市國在卡內基音樂廳的音樂會結束後,樂團也到了巴爾的摩琵琶地音 樂學院演出,琵琶主奏從吳蠻換成了樂團琵琶首席鄭聞欣,各有巧妙。
北市國 2011 年曾經前進美國,2012 年前往歐 洲巡演,希望能在世界樂壇展現臺灣國樂發展的 獨特聲響。鄭立彬表示,國樂的發展在注重本土 傳統的同時,也要讓世界上更多人認識臺灣的國 樂,北市國這次突破地理環境的限制,希望延續 之前的基礎,把屬於臺灣的聲音持續帶上國際舞 臺。這一次北市國美巡,主要就是希望展現臺灣 的文化特色,「這次演出不僅讓北市國登上重要 的國際舞臺,也分享臺灣的文化藝術成就給當地 樂迷。」
指揮從觀眾席進場 引發樂迷好奇 音樂會以「臺灣音畫」為主題,希望曲目可以 展現臺灣特色,一開場帶來陳樹熙創作的《眾神 出巡》,舞臺上只有團員便開始演奏,引發現場 樂迷好奇張望;北市國團長鄭立彬則以七爺姿態 行進,從觀眾席後方進場,後面則跟著嗩吶首席 林子由等吹奏北管傳統音樂,現場觀眾對這樣的 行進感到驚喜,立刻鼓起掌來,炒熱了開場氣氛。 5
臺 北 之 聲 T h e S o u n d o f T a i p e i
緊接著大陸作曲家曲文軍的《高原魂》,充滿
共八個樂章,北市國是第一個演出該樂曲國樂版
西北秦川色彩,由吳蠻擔任琵琶獨奏演出,以琵
本的樂團,鄭立彬說,這八個樂章就像是帶著樂
琶模仿秦腔戲曲中的聲腔風格,寄託作曲家對故
迷一起走了一趟臺灣。鄭立彬在這首樂曲直接用
土的思念。北市國二胡首席王銘裕與吳蠻合作的
雙手指揮,用樂音將臺灣之美帶到觀眾面前,也
琵琶與二胡雙協奏曲《瑤姬》緊接在後,對比了
在這首樂曲中展現了極佳的掌握力;北市國音色
大陸與臺灣作曲家的創作巧思。《瑤姬》由臺灣
相當溫潤和諧,也反映了寶島的文化底蘊。
青年作曲家鄭光智創作,王銘裕與吳蠻技巧純熟, 作品偶有低限主義大師菲利浦葛拉斯加上電影配 樂的綜合之感,令不少樂迷驚艷。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一起與北市國合作的獨奏家 吳蠻,她的參與宛如一顆定心丸,為這場音樂會 帶來了更多可聽性。吳蠻表示,她至今沒有跟中
《臺灣音畫》 用音樂旅行臺灣
國大陸的民樂團有過合作,「但我跟北市國合作 多次,也參與琵琶大賽的評審,與樂團一起巡演,
下半場則是演出大陸作曲家鮑元愷歷時 12 年時
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娘家。」
間創作的《臺灣音畫》,全曲包含〈玉山日出〉、 〈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恆春鄉愁〉等
抬頭挺胸奏琵琶 吳蠻在西方世界展現東方文化 吳蠻是把中國樂器介紹到西方的第一人,她也 是第一個在中國大陸拿到琵琶碩士的音樂家,在 西方還不知中國樂器為何物的 90 年代,當時連英 文都不會的吳蠻,憑著一股熱血單槍匹馬遠赴美 國留學,「我覺得視野很重要,我想要知道國外 的音樂家都在想什麼,從世界看琵琶,當今演奏 家的責任,不是只看著手裡的樂器而已,需要有 更寬闊的視野。」
吳蠻說,琵琶雖然是傳統樂器,但至今透過作 曲家的創作,演奏法的實驗與嘗試,琵琶也可以 6
與西方樂器甚至是世界音樂對話,這次能與北市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 ( 右 ) 與北市國團長鄭立彬 共同以北市國卡內基音樂會票券做公益。
卡內基音樂廳是西方音樂界最高殿堂。
北市國嗩吶首席林子由的樂音響徹卡內基音樂廳。
國一起巡演美國,吳蠻表示北市國對於音樂的彈 性非常大,和樂團合作擁有很大的音樂空間,「很 期待這次的美國巡演。」
不少紐約僑胞都到現場聆賞,任職於華美協進 社的劉昌漢聽到臺灣民謠就不由自主紅了眼眶, 非常觸動他的心。紐約新亞室內樂協會創辦人之 一大提琴家陳南呈也表示音樂會很感人,現場有 許多臺灣留學生也到場欣賞。
琵琶獨奏家吳蠻 ( 前排左二 ) 與北市國樂團首席王銘裕聯手演出琵琶與 二胡雙協奏曲《瑤姬》,深具特色。
卡內基音樂廳的音樂會結束後,樂團也到了巴 爾的摩琵琶地音樂學院演出,琵琶主奏從吳蠻換 成了樂團琵琶首席鄭聞欣,北市國最後也以作曲 家伯恩斯坦的歌劇《憨第德》序曲〈Candide〉作 結,帶給觀眾樂曲特殊的音響效果,也結束了此 次美巡。
為傳遞臺北之聲持續努力
北市國團長鄭立彬在各大指揮都駐足過的卡內基音樂廳指揮休息室內, 細細感受這些偉大音樂家的堅持與努力。
坐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指揮休息室,鄭立彬帶著 北市國征討到美國紐約古典音樂重鎮卡內基音樂 廳,他仔細看著牆上所有知名演奏家包括伯恩斯 坦、 葛 濟 夫、 湯 瑪 斯 等 的 照 片, 此 行 對 樂 團 來 說,已經提升了一層知名度,對鄭立彬來說,也 是個人指揮生涯的新高點,外表看來平靜溫和的 他,內心也有激動之處,他說他希望能夠不負音 樂界師長與臺北市文化局的期望,「這只是一個 開始,下一站希望能夠站上歐洲樂壇,持續傳遞 臺北之聲。」 7
客 席 主 筆 時 間
聽見南、北管之美 Listening to the beauty of the Nanguan and Beiguan music
G u e s t
文、圖/李國俊 By Li Guo-jun
南管與北管是臺灣傳統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兩 個樂種,廣泛的流行於民間,與臺灣民間的生活 習俗、宗教信仰等息息相關。而南管與北管除了
E d i t o r i a l i s t
具備不同的曲目、樂曲型態和不同的樂曲風格外, 也各自有不同的參與族群與活動方式,但都在臺 灣這片土地上長久流傳、厚植根深。如果從先後 順序來看,南管在臺灣的流傳早於北管;若從參 與人員的多寡來看,則北管多於南管。
南管與北管的「管」字,最可能來自於會館的 「館」字,清代以來,從大陸來的南北船商往來 於艋舺、鹿港、臺南等口岸,各處普遍都有會館
S e s s i o n
的設立,會館提供歇腳休息、等待船期的服務, 也有鄉親聚會、唱曲娛樂的功能。很自然的,會
8 合和南樂社南管演唱。
Nanguan and Beiguan, which are two of symbolic genre in Taiwanese traditional music, are widely popular among folk culture and were highly related to custom, religion, culture and history. Nanguan and Beiguan, not only for the different repertoire, type of composition and style but also involves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o participate in with. Chronologically, Nanguan is earlier than Beiguan. Both are popular here in Taiwan, and when it comes to the number of their practitioner, Beiguan has won wider acceptance than Nanguan. The“Guan”, can most likely be traced back to “ Hostel or Inn ” in Chinese. Since Qing Dynasty, hostels or inns were opened near ports
小金門烈嶼群聲南樂團。
因船商來處不同而區分南北,會館傳唱的音樂也 跟著被呼為「南管」、「北管」了。
南管音樂的美學特質 南管音樂的特質,主要表現在它的古老性和保 守性,包括它的音樂理念、使用樂器、樂律制度、 演奏型態、樂曲內容以及社會功能等,都保存著 許多古老而不易變動的傳統。固然某些古老傳統
北管排場。
也曾隨著時代推移已逐漸流失,然而在南管社團 中,有意或無意對傳統的保存與尊重行為依然明 顯。南管音樂一向較為安靜閑雅、恬淡舒緩,因 而參與者也以自命清高、喜好風雅者居多,每有 不合流俗的仕紳心態。
南管音樂演奏時的相互諧和度要求頗高,因此 參與演奏者的全神貫注相當重要,觀察南管演奏 者的誠敬慎重程度,確有其他樂種所不及的地方, 尤其演奏時對姿勢儀態的講究更是令人折服。南 管音樂採用坐姿奏唱方式,不論只用上四管或十 音會奏,都有固定的座次,演奏時以琵琶為領奏, 率先捻指起音,隨後簫聲加入,三絃、二絃亦自 然融入幫襯。琵琶彈奏骨幹音,簫則加入許多裝 飾樂音,一般稱琵琶所彈奏的音為「骨」,簫所 盤上的音為「肉」,骨肉相纏,綿密融洽;三絃 襯托琵琶音的厚度,二絃則維續簫音的綿延。若 為演唱曲,演唱者隨著樂音高下,行腔轉韻。
從歌樂的角度看,南管以本嗓演唱,偏重在較 高音域的聲腔表現,非常注重字音與音樂旋律的關 係,尤其對發音、咬字、收聲的講究,及撩拍起落 輕重的拿捏,充分保存中國傳統雅化系統的歌唱風 格,而對泉州方言淋漓盡致的美化詮釋,更使得南 管兼具民間俗曲歌謠的地域特性。而且,南管音樂 演奏或演唱樂曲大體有固定曲目,對樂曲詮釋方式 相當一致,不至因團體不同而有太大差異。
南管音樂保有許多古老中國仕紳階層音樂的特 色,性格疏淡清雅、內斂含蓄,清奏曲的曲式結 構相當完整,音樂意境深遠;演唱曲則委婉纏綿、 綺麗多情,內容多離愁感傷之作。觀察現存的南 管樂曲內容,發現多數南管曲詞來自戲文,除了 少數文人刻意之作外,內容率皆俚俗本色,直抒 性情,且風格大體一致。
of Bangka, Lukang and Tainan to accommodate travelers and provide services of entrainments and family gathering. The“Hostel or Inn”were usual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 northbound and southbound, the music, therefore was named Beiguan, which presents northbound with Nanguan presents southbou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angu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guan music are tradition and conservative that include the concept of the music,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 regulations, performance style as well as social function. Nanguan music has always been quiet, elegant, and faint, so the participants are more self-sufficient and high-profile. Nanguan performance highly requires concord and harmony,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performers are fully concentrate. Nanguan performers, are more cautious and discreet than any others. Nanguan performances often take sitting posture such as“the Core four parts”and“Sipim”, which both have fixed sitting. For the musicals point of view, Nanguan is performed with natural voice in talking, focusing 9
客 席 主 筆 時 間
臺北和鳴南樂社南管演唱。
金門樂府南管演奏。
G u e s t
北管音樂的美學特質 北管音樂是臺灣傳統音樂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樂 種,可以說,除了南管之外,幾乎所有的音樂都 與北管有關,包括亂彈戲、四平戲、歌仔戲、布
E d i t o r i a l i s t
袋戲、傀儡戲等的後場音樂、廟會慶典中的鼓吹 陣,以至於道教儀式中的音樂等都是。由此可知 所謂北管音樂,內容是相當多元的。其傳入的時 間,可能是在清代的嘉慶年間前後,大陸不同地 區的樂種和劇種,分別經由不同途徑傳入臺灣。
北管音樂的型態,可以分為器樂、歌曲及戲曲 三大類。器樂包括「牌子」和「絃譜」兩類,歌曲 就是北管館閣所謂的「幼曲(細曲)」或「崑腔」;
S e s s i o n
戲曲分為「舊路」和「新路」兩大系統。這些音樂 都用在北管戲中,擔任不同的任務。舊路和新路本 身就是北管戲曲的兩大唱腔系統;牌子和弦譜可以 用在戲曲的伴奏中,或作為過場音樂。
北管「牌子」就是曲牌音樂,其表演形式是鑼 鼓樂和嗩吶吹牌的合奏,也是聲勢浩大的鼓吹樂,
淡水南北軒北管清唱。
on performances of melody in higher pitch voice. Nanguan music, which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nunciation and melody especially pronunciation, enunciation and closing as well as controlling beat and tempo, fully preserves elegant, traditional and systematic singing styles. In addition, Nanguan music, which beautifully interprets Quanzhou dialect and presents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ten have fixed programs with similar approches to interpret music programs. Nanguan music preserve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scholar from ancient Chinese music history. Pure performances represent a completed structure and express distant, elegant and conservative, while performances with romantic, sentimental and emotional touching. The lyrics of Nanguan music often related to drama, presenting folks culture and expressing thoughts and feeling.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Beiguan
這些曲牌都是來自戲曲,通常成套演出,表現的 是激昂熱烈的奔放情感,也是一般人對於北管樂 的第一印象。而「絃譜」則是絲竹樂的合奏,樂 隊編制以提弦(殼仔弦)為主奏樂器,其他的樂 器有和弦、二弦、月琴、三弦、洋琴、箏、琵琶、 品、簫等。大多數的弦譜都是單章,除了演奏外, 也用於戲曲的過場樂。曲目源流複雜,有許多明 顯吸收自其他樂種的曲子。
「幼曲」是以絲竹樂伴奏的歌唱,或寫作「崑 腔」,或稱作「大小牌」。幼曲有聯套、單曲、小 曲等形式,或作為戲曲演出,或只用於單獨演唱。
北管音樂的組織通常為子弟館閣,即是民間聚 10
集同好的業餘組織,參與者稱為「子弟」。子弟
Beiguan music is widely utilized in Taiwanese traditional music history. Many genres of music are related to Beiguan including background music of Luantan opera, Siping opera, Taiwanese opera, Taiwan palmardrama and String puppet show along with music of Taoist rituals and temple fairs. Beiguan music, which presents diverse cultures,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during Qing Dynasty's Jiaqing period. Beiguan music is categorized into instrumentals, vocals and opera. Musical instruments are“Paizi”and“Hienpho”that are often used as accompaniment or interlude. Songs are so-called“Refined songs”or“Kunqiang”in Beiguan clubs. Theater music is “ Old style theater ” and “ New style theater, ” which are
臺北靈安社北管排場。
is performing with strings music. “ Refined songs”may be performed in theater music or solo performances.
館閣正式活動有「出陣」、「排場」以及「上棚」 等。「出陣」是在廟會慶典遊行中的音樂性演奏; 「排場」和「上棚」則是戲曲表演,「排場」是 在固定場地演奏或唱曲,「上棚」則是登上戲臺 演戲,子弟上棚演戲也就稱為「子弟戲」了。
北管演唱時使用「官話」,這種官話應是來自 於早期的官話系統,有人以為是「湖廣話」或「京
Performing activities in amateur Beiguan music clubs called Tsutekoan ( 子 弟 館 ), were amateur organizations gathered by music fans. Clubs members were called disciples. Formal activities at Beiguan music clubs include religious rituals and parades as well as theater music performances at regular venues. Beiguan uses“Guanhua or Official Dialect”in the lyrics and dialogues of Beiguan theater music and songs that explain Zhongzhou accent, which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in the early years.
音」,或許可以解釋為早年傳入的中州正音,但 一代傳一代,師父已不標準,徒弟更有可能走音, 是以傳到今天發音有點拙趣,但這也正是北管演 唱最重要的特色。
很幸運的,在臺灣可以欣賞到南管音樂的恬靜
Luckily, Beiguan music and Nanguan music are still popular in Taiwan. With more than 20 professional traditional music troupes are still actively performing in the circles, music fans are able to enjoy such type of Chinese music in Taiwan.
幽雅,也可以感受北管音樂粗獷與細膩兼具的多 元色彩;可以陶醉在閩南歌樂的婉轉行腔中,也
【飛魔力系列】
可以酣暢於官話演唱的淋漓盡致。這兩個樂種目
《拚館》
前都還有幾十個活躍的館閣團體,就在我們身邊 維繫著生命與情趣、生活與信仰,許多前輩一生 中都在不經意處傳承音樂、傳承生命文化,你我
演出日期地點
能不多加駐足關注嗎?
2018.12.23 ( 日 ) 7:30PM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two main singing systems in Beiguan music. Beiguan's “ Paiz ” also called the music of qupai. It is the music played with percussion and ensemble including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drum and suona. “ Hienpho ” is silk and bamboo ensemble music, of which the string instrument,“Kezixian”is the main musical instrument and other instruments include Yueqin, Pipa and Xiao. Most of the Hienpho are single chapter showcasing not only performance but also interlude. Evidence shows that“Hienpho”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many other music. “Refined songs”or“Kunqiang”, also named as“Daxiaopai”, large and small labeled tunes,
為保留傳統技藝,傳承古典音樂之美,TCO 崑曲、北管、 南管研習班歷經課程洗禮,將多年學習成果搬上舞台,透過 經典曲牌或折子的呈現,引領觀眾浸淫在或優雅或粗獷的音 韻中,讓原生活在我們日常中卻被日益遺忘的熟悉音律,重 新被發現及回憶。
演出人員 崑曲指導︱蕭本耀、北管指導︱詹文贊、南管指導︱葉圭安 TCO 崑曲研習班、TCO 北管研習班、TCO 南管研習班
演出曲目 湯顯祖:《牡丹亭》之〈遊園〉( 步步嬌、皂羅袍 )、 〈驚夢〉( 山坡羊、山桃紅 )、〈拾畫〉( 顏子樂 )、 〈尋夢〉( 懶畫眉、忒忒令、品令 ) 北管曲牌:《三仙祝壽》 噯仔指:《水月耀光》 簫套:《魚沉》
11
追 光 人 物
溫潤多情 音戀臺灣
國樂界全方位音樂家 蘇文慶
S t u n n i n g
對於臺灣現在學習國樂的朋友而言,作曲家蘇文慶的作品幾乎都曾經演奏過, 無論是改編自童謠的《家》,或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臺灣追想曲》;柳琴 協奏《雨後庭院》、《 Cat's 無言歌》、鍵笙協奏《笑傲江湖》與《大地笙歌》; 還有二胡協奏《燕子》、絲竹樂《噶瑪蘭》以及合奏曲《詠江南》、《風獅爺傳奇》 等,都是近年深受華人國樂界喜愛的演出與比賽選曲。蘇文慶作品裡優美的旋 律性與歌唱性,深深擄獲了愛樂者的心。 文/廖詩昀 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F i g u r e s
音樂世家的耳濡目染 出生於雨都基隆,父親是音樂老師, 兩個姊姊也都學習音樂,蘇文慶的家 中充滿音樂氣息。國二時學校創立了 國樂社,蘇文慶因此機緣自學演奏笙, 畢業後考上了國立藝專國樂科,正式 踏上了國樂之路。就讀國立藝專的時 期,由於戒嚴,國樂曲譜難以取得, 讓他產生了自己創作的念頭。藝專期 間,蘇文慶先主修笙後轉主修 嗩吶,1979 年畢業之後, 考 入 北 市 國, 擔 任 笙 演 奏 員, 又 在 1980 年 以 嗩吶考入香港中樂團。 在香港待了四年後, 因教育部成立實驗國 樂 團( 今 臺 灣 國 樂 團),蘇文慶受邀回 到臺灣,持續為臺灣 國樂界付出。
除了進入公部門 樂團戮力耕耘,蘇文 慶也長期進行教學工 作,早年教笙與嗩吶, 後來則教指揮與作曲。 此外,他長年參與國樂 12
學會推動民間國樂運作,
蘇文慶透過創作實踐 他對臺灣的關懷。
2007 年更與國樂前輩陳裕剛攜手促使中華國樂團 再次成立。2009 至 2014 年擔任國樂學會理事長, 持續積極推動考級外,更致力為臺灣國樂累積新 作品、建立發表平臺,讓新一代國樂人能夠有表 現的舞臺。
持續不輟的創作能量 張中立將在「衣裡明珠」 音樂會上演出蘇文慶作 品《竹 笛飛 歌 》排 笛 協 奏曲。
除了鼓勵更多作曲家投入國樂創作,蘇文慶自 己也是多產又勤奮的作曲家。從三十多歲開始, 蘇文慶養成了每天無論如何都要進行創作的習 慣,嚴格的自我要求,讓他的作品無論質或量都 相當穩定。
除特定的主題邀約,蘇文慶的作品中常以臺灣 題材作為主題,他也一直進行許多宗教音樂(佛、 道為主)的創作。這些作品除了一般國樂人所熟 知的器樂形式外,更大量結合聲樂來表現。這些 結合文字的作品,展現出蘇文慶創作的細緻與功 力。蘇文慶表示,「以詩為詞的創作,樂曲需表 達詩中含意兼之呈現文字語韻,比起器樂曲的創 作更加困難。」
即將登場的北市國蘇文慶作品專場音樂會中, 可以看見他將宗教、臺灣、詩與國樂這幾項元素, 以國樂的手法融合成曲;《衣裡明珠》是詩人愚 男中音李增銘。
溪以詩寫妙法蓮華經,《古都情網》與《濁水溪》 則是詩人林宗源對臺灣深刻的愛戀,這幾個作品 都將為樂迷展現國樂之美,也讓大家認識隱藏作 曲家隱藏音符後的品格與風範。
「我們走過的路必留下痕跡,每個人在自己的 崗位上努力。謹記,不要對別人奢求太多,對自 己要求太少,用寬廣包容的心,先容得下別人才 能容下自己。不要覺得全世界只有自己行、別人 不行,世界沒有你還是要轉動的。」蘇文慶說。 在人生的道路上、音樂的世界裡,蘇文慶以作品 實踐他對臺灣的關懷、對宗教靈性的體悟,以溫 潤的風範實踐對己嚴厲待人寬厚的信念,以實際 的行動照拂眾多後進學子樂人,這也讓這場音樂 會更顯意義。
《衣裡明珠》海報。
13
這 些 年 那 些 事
樂如春風,樂寫臺灣
作曲家 盧亮輝 講到盧亮輝,國樂人總能想起幾段由他所譜寫的旋律;而見過他的朋友,自然而然 會想起他爽朗的笑聲,想起他頑童般的笑語。雖然出生於印尼、求學於中國又落腳 香港,但對於臺灣的國樂人來說,盧亮輝似乎順理成章被分類為臺灣作曲家,畢竟 他已住在臺灣超過三十個年頭,也陪著臺灣國樂從萌芽期一路走到今天。
M u s i c
文/廖詩昀 圖/臺北市立國樂團、鄭翠蘋提供
M e m o r i e s 盧亮輝(香港雨果唱片老闆易 有伍攝於高雄市音樂館)。
港臺國樂 因緣際會
都之春》。當時,高雄市國樂團尚未職業化,這 首反映城市面貌題材的作品贏得巨大好評,讓當
14
1986 年,吳大江卸任香港中樂團指揮,來到臺
時高雄市長蘇南成聽完之後,表態願意支持高雄
灣,盧亮輝與吳大江交情匪淺,便也一起來到臺
市國樂團轉型專業樂團,也促使高雄市國樂團極
灣,共同創作了一首結合合唱與國樂團的作品《港
力邀約他留下來擔任樂團的作曲家。
除了《港都之春》,另一個促使盧亮輝留在臺 灣的契機很巧合地也與「春」有關。「我的《春》 當時在臺灣也很受歡迎!」盧亮輝說,無論比賽 或是音樂會,這首樂曲在臺灣被大量演出,「我 就想,嗯,好像可以留在臺灣了。」的確,在當時, 盧亮輝作品的旋律獨樹一格,織體豐富,博得臺 灣國樂界喜愛。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盧亮輝透露, 原先他來到臺灣還有第三個原因:當時四海唱片 在尋找編寫流行音樂的作曲家,然而流行樂非其 擅長,最後只能作罷。但即使沒有進入流行音樂 圈,從事創作、編寫工作,盧亮輝仍然在作品中, 汲取流行樂元素,讓自己的國樂創作更豐富、更 能感動大眾。
音樂背後有故事 盧亮輝曾說,是環境逼著自己創作。如果沒有 創作環境,也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他說過,自 己的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而這些故事有許
蘇文慶(前)與盧亮輝(鄭翠蘋提供)。
多都和他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臺灣息息相關。除了 前述的《港都之春》,盧亮輝也曾創作《臺灣風 情組曲》,記錄當時他對臺灣有「好多『廟宇』、 好多『小鎮』、好多『漁港』」的印象。《鵝鑾
成績就獨佔鰲頭,他也順勢創作更多結合民俗特
鼻之春》笙協奏曲,原始素材來自於他所開設的
色的作品。臺灣的國樂比賽,有一度幾乎可以說
作曲班課堂上,即興哼寫創作示範給學生的樂
是盧亮輝的作品發表會。他的作品《羽調》原先
曲,他後來覺得旋律很美,又聯想到南臺灣美麗
是《宮商角徵羽》套曲中的一首,作品原來由林
的景色,於是將之發展成完整作品,雖然一開始
昱廷邀稿為實驗國樂團而作,後來《羽調》被選
幾經波折,無法在高市國演出,後來則由指揮顧
作比賽指定曲,還曾引起一陣批評。「他們說,
豐毓、笙演奏家蔡美華在當時的中廣國樂團完成
這盧亮輝亂寫啊!哪有七拍子的曲子,怎麼指揮
首演。《童年的回憶》則是在北市國時期的創作。
啊!我就說,怎麼沒有!」為了這件事情,後來
「這個主題本來叫做『童年的迴響』,當時王正
他還上了電臺跟大家說明這個七拍要怎麼演奏。
平(時任北市國團長)受政府委託創作,」盧亮 輝說,「但是,因為他業務繁忙,問我要不要寫,
關懷未來 雅俗共賞
我沒考慮太多便一口答應」。這首風格清新的國 樂作品,當時任燕平帶去比賽獲得了佳績,盧亮
喜歡臺灣的題材、喜歡臺灣的風土人文,盧亮
輝表示自己很意外也很開心這個作品能受到大家
輝更加關心臺灣未來的國樂發展。盧亮輝言談之
的喜愛。
中,處處顯露出對臺灣各業餘樂團的關懷,他表 示,大家對國樂那種無私、投入的愛與熱情,讓
身兼數職
他非常感動,也很開心。對於臺灣國樂的未來, 他希望能夠「曲高和眾」、 「曲高和寡」兩路並行,
除了一般國樂團,盧亮輝也曾擔任陸光藝工隊
一方面要能夠勇於開創新的藝術路線,也不能忘
的音樂顧問,為每年七、八月軍方的義工隊比賽
記讓國樂能夠感動、吸引更多人投入,更不能忘
創作,他的作品披掛上陣之後,陸光藝工隊競賽
記創作屬於臺灣自己的音樂! 15
封 面 故 事
通俗也是一種功力
C o v e r
鐵獅戀國樂 國樂變年輕!
S t o r y
「阮是可愛的女紅妝,生做是古錐淡薄啊俗」,這兩句經典招牌歌詞可謂跨越世代藩 籬,就算沒有親炙過「鐵獅玉玲瓏」首播時代的觀眾,聽到這兩句之後甚至連節目開 場白「我乃是人看人稱讚,鬼看鬼跌倒的貴寶」也能琅琅上口。 文/陳凜 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16 許效舜說,「我認為我們正在創造讓年輕人產生『喜歡』的距離」。
「鐵獅戀國樂」2.0 未演即備受期待,澎恰恰說,「跟我們一起胡鬧,各種可能都會發生」。
許效舜與澎恰恰跟他們的鐵獅亮光團,即將再 次與北市國合作,從「鐵獅戀國樂」1.0 到 2.0 的 版本之間,且讓身為表演核心的澎恰恰與許效舜, 搶先與讀者分享升級與更新的心得!
突破表演慣有語彙 搭起互動橋樑 澎恰恰認為,這一次與北市國的合作仍然要思 考「 我 們 玩 笑 要 開 到 什 麼 程 度? 如 何 讓 觀 眾 歡 樂?」許效舜則回憶起去年的音樂會,笑說觀眾
經典的「食麵埋伏」。
反應實在「太恐怖了!」「一般音樂會都比較安 靜,但我們那一場非常吵鬧,有人笑到拍大腿, 甚至捏隔壁的人,讓人不禁懷疑這真的是一場國
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我甚至在臺上
樂演出嗎?我們甚至還勸觀眾小聲一點。」
吃麵,『食麵埋伏』。整體的表演都是要貼近觀 眾,並且相互感染,觀眾開心,我們也更快樂。」
許效舜談起當初洽談合作的時候:「原本莊嚴、 隆重的國樂團,主動來跟我們接洽,表示他們想
許效舜說,過去認為一般樂團都是自己在臺上
要打破藩籬,我們一起把原本空氣間凝結的一道
享受自己的小世界,「但我們的樂團居然可以
冷牆打破,讓觀眾能夠更近距離地貼近國樂。」
與觀眾產生互動與連結,去年的音樂會確實帶 給我們很大的信心,所以北市國通知我們可能
許效舜接著說,「以往我們聽音樂會是用耳朵與
有 2.0 版的時候,我們也在想當中一定還有更多
眼睛,但我們與北市國的合作是用『六識』;眼
的可能性。」
17
封 面 故 事 C o v e r S t o r y
鐵獅戀國樂 2.0 近距離的臺灣味
音樂會如何更新到 2.0 版?澎恰恰透露:「去 年的音樂會都是比較傳統的國樂曲,今年我們希
澎恰恰坦言,一開始鐵獅亮光團面對國樂的跨
望加入更多的臺灣元素,例如廣為人知的《丟丟
界合作難免覺得不太有把握,但是現在第二次的
銅仔》。」許效舜談到:「我們樂團裡面也有一
合作已經「胸有成竹」,「畢竟合作的形式已經
把二胡跟一支嗩吶,經常在臺上玩馬叫聲、人聲
建立了。合作之初國樂團對我耳提面命,告訴我
問候…等等,樂器其實不只有演奏樂曲的功用,
千萬不要讓樂團淪為伴奏,我非常認同。」澎恰
還有很多的趣味性。傳統如果要傳承,一定要讓
恰說,一定要以國樂團為主體,這也是他創作的
年輕人感受到當中的樂趣。」
根本原則,「劇本如何兼顧娛樂效果與主體性, 其實是一項困難的挑戰。萬事起頭難,凡事過了 第一次之後,第二次就會很順。」 18
「這次很重要的是,兩團的音樂性更加接近, 兩團也將一起帶領聽眾回到臺灣音樂史上很重要 的民歌時期。」許效舜說。除此之外,澎恰恰表
透過通俗的表演方式,引領觀眾探索不同的領域,讓傳統更「接地氣」。
澎恰恰坦言,一開始鐵獅亮光團面對國樂的跨界合作難免覺得不太有把 握,但是現在第二次的合作可以說是胸有成竹。
示,「鐵獅」也將與國樂團表演比較 High 的流
至於未來,兩人也表示這個組合希望可以到國
行歌曲,《你是我的眼》、《ONE NIGHT IN 北
外巡演,「一路走來,有太多海外遊子告訴他們,
京》等等,讓國樂團的年輕團員表現出活潑的另
在異鄉看著『鐵獅玉玲瓏』,聽著故鄉語言的感
一面,「跟我們一起胡鬧,各種可能都會發生!」
動。」除此之外,澎恰恰也提到,在準備音樂會 的時候,竟然發現恰巧有傳統神明與兩人形象頗
極盡通俗之能事的演藝天命
為神似,冥冥之中似乎詔示著兩人與「鐵獅玉玲 瓏」的使命,兩個人不禁放聲大笑:「既然我們
與國樂團合作,雖然可以天馬行空,但仍然需
有這樣的功能,何樂而不為呢?」
要劇本,澎恰恰認為:「我們必須極盡『俗』之 能事」,讓傳統更「接地氣」,也期許「鐵獅玉 玲瓏」與亮光團可以與北市國發展成為一個新的 表演模式。
19
《TCO 音畫系列》 藝 文 馬 克
海島上的草原風情
T C O A r t i s t r y
在中國歷史與文化發展上,邊疆的少數民族無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從秦、漢開 始,遊牧民族與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文化就互有征戰與交流。張騫出使西域後,開啟東西 方交流的重要道路—絲路。歷經燦爛輝煌的唐宋盛世,再到元朝蒙古族的統治,文化、飲 食、風俗等發展皆與草原民族息息相關。文學上的影響也俯拾皆是;從北朝樂府「天蒼蒼, 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風光,到唐朝邊塞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 催」的塞外豪情,再到近代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所描寫的郭靖策馬奔馳,一箭雙 鵰的蒙古生活,無不令人興起對草原文化的無限遐想。 文/陳凜
圖/臺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M a r k 作曲家王珏中西兼擅,在音樂會上發表 他為嗩吶、竹笛與民族管弦樂隊所作的 《草原》。
笛子演奏家林克威同時也是臺北市立國 樂團附設青年國樂團指揮。
遼闊綠野上的靈性之音
二胡演奏家林承鋒挑戰新疆民歌《萊麗 古麗》改編版。
運用口腔與喉嚨製造出泛音並模仿大自然的聲響, 可以製造出非常廣泛的音域,同一位表演者也能創
獨特地景所孕育的特殊音樂與樂器,也是草原風
造出雙聲部。不同地區的呼麥各有特色,是蒙古族、
情引人入勝的重要瑰寶。同樣是彈撥樂器,細長的
阿爾泰地區之蒙古族、圖瓦人等民族盛行已久的傳
琴頸與琴柱,或扁平或瓢形的音箱形成冬不拉的鮮
統音樂。呼麥的核心精神源於薩滿信仰,不僅是傳
明樣貌,而其在草原上蕩漾的優美音色,或如流水
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類受到自然萬物啟發所發
鳥鳴,或如羊馬奔馳,由於便於攜帶,是中東草原
出的靈性之音。
部落流行的著名樂器,最適合演奏快速樂曲;使用 冬不拉自彈自唱則是哈薩克族喜愛的表演方式。
好手齊聚 遨遊塞外風光
而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弓弦樂器則非馬頭琴莫屬,
冬不拉、馬頭琴與呼麥構成豐富獨特的音樂風貌,
音箱呈倒梯形或長方形等多種形式,大小也沒有定
北市國邀請箇中好手艾孜買提.哈山、金山(阿拉
制。琴弦的特別之處,在於使用多根馬尾集結成束
騰烏拉)以及葉爾那爾.加合斯力克來臺演出,引
所製成,形成蒼勁的音色。拉奏方式則類似小提琴
領聽眾遨遊塞外風情。
而非胡琴,弓弦在外,也可以演奏雙音。 艾孜買提.哈山與葉爾那爾.加合斯力克是中央 20
除了樂器之外,在浩瀚的星空與原野中也發展出
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少數民族樂器系的同窗,兩人也
一種古老的人聲表演形式,稱為「呼麥」。表演者
不約而同的選擇冬不拉作為主修樂器,不僅獲獎無
來自內蒙古的金山(阿 拉騰烏拉),是當今樂 壇馬頭琴名家之一。
數,兩人也積極拓展自身其他的可能。艾孜買提.哈山 熱愛表演,經歷也相當豐富。曾參演過北京新聞電影製 片廠拍攝的電影《永生羊》、《小黑鳥》。 而葉爾那爾. 加合斯力克除了冬不拉之外,也精於演奏斯布孜額、哈 薩克口弦琴、圖瓦口弦琴、哈薩克鼓、薩滿鼓等樂器。 同時亦擅長圖瓦呼麥和哈薩克呼麥,尤其以中、低音呼 麥為主;此際訪臺,也將擅長的表演形式一一搬上舞臺。
來自內蒙古的金山(阿拉騰烏拉),是當今馬頭琴樂 壇中的名家之一,琴音悠揚於世界各地,曾參與電影主 題演奏,或是出現在海內外各大頒獎典禮臺上,更曾在 臺灣發行過專輯《八百擊》。也許由於身體流淌著草原 兒女的自由血液,金山從不在一個國家或是城市久留, 四海為家,只要琴在哪,舞臺與家就在哪。
草原之夜在臺灣 遠從新疆、蒙古而來的演奏家大展身手之餘,臺灣的 國樂好手們亦不落人後。擁有豐富表演經歷的二胡新星 林承鋒將與樂團協奏演出由楊青改編的新疆民歌《萊麗 古麗》,此曲原本由新疆流行的民俗樂器「艾捷克」演 奏,使用二胡奏出富有地域特色的聲響,是相當大的挑 戰。此外,演奏實力備受肯定的嗩吶新秀林瑞斌與曾任 府城文化大使的笛子演奏家林克威也將攜手合作,演出 由中西作曲並長的著名作曲家王珏為嗩吶、竹笛與民族 管弦樂隊所作的《草原》。音樂會上不僅將世界首演王 珏為樂團量身訂作的《大地之歌》,也將演出草原上不 同民族的重要代表曲目,帶領居處海島的臺灣聽眾「親 耳」感受碧草如茵,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廣闊風景。
嗩吶新秀林瑞斌與曾任府城文化大使的笛 子演奏家林克威也將攜手合作《草原》。
熱愛表演的艾孜買提.哈山,經歷豐富,曾參《鮮 花》、《永生羊》、《小黑鳥》等多部電影演出。
葉爾那爾在父親的影響下除了冬不拉還會演奏 斯布孜額、哈薩克口弦琴、圖瓦口弦琴、哈薩克 鼓、薩滿鼓等樂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