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SILK ROAD No.90 臺北市立國樂團 國樂.新絲路雙月刊 No.90

Page 20

TCO作曲計畫 鍥而不捨的委託創作之路

The TCO’s Compositional Vision: The Unwavering Journey of Commissioned Creations

SILK R AD

Boundless Harmonies of Strings and Winds –Extreme Music: The 2023/24 Season of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串聯歐亞大陸的音樂 / 文化空間 TCO Bimonthly 北市國樂雙月刊
國樂特性之「祭」往開來: 王辰威國樂版《春之祭》 編創新思維
國樂 · 新絲路 Chinese Music in the New Silk Road 新絲路 March 2022 81 NO Aug 2023
絲竹裡的繞樑韻永── 臺北市立國樂團����/��樂季「樂•極致」

新思路 The Route to Innovation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TCO 劇院 TCO Theater

TCO 藝訊 TCO News

客座主筆 Guest Columnist Session

紮根藝響 A Journey into Chinese Music

國樂新視界 New Vision of Chinese Music

國樂 + 講堂 Chinese Music Studies

劉得堅

吳幸潔

林谷芳、林昱廷、吳榮順、施德玉、樊慰慈、瞿春泉、蘇文慶 (依姓氏筆劃順序)

徐瑞容、黃馨玉、鍾永宏、郭沛溱、邱誓舷、陳慧君、黃湞琪、林恩緒、吳孟珊、方馨 俠客行文創顧問有限公司

許馨文

李明晏

余境萱

發行人 總編輯 藝術顧問 編審委員 企劃/執行編輯 編輯顧問 翻譯編輯 翻譯
SILK R AD Table of Contents
這些人這一刻 The Moment
目錄 │ Table of Contents
C O

TCO作曲計畫 鍥而不捨的委託創作之路

The TCO’s Compositional Vision: The Unwavering Journey of Commissioned Creations

Boundless Harmonies of Strings and Winds – Extreme•Music: The 2023/24 Season of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多采流動的音樂想像──中國彈撥樂之聲響美感與核心價值

國樂特性之「祭」往開來: 王辰威國樂版《春之祭》編創新思維

Huqin × TikTok in China: A Glimpse into Mainland China's Online Practices of Huqin Performance and Education

屏師國樂團的創建與發展(����-����年代)上篇

※ 本欄目為提供給國樂研究及評論者的開放園地,並不代表本刊立場。

Tuan-Jung, HUANG Hsing-Yu, CHUNG Yung-Hung, KUO Pei-Chen,

Editorial
Executive
Editorial
Translation
English
LIU Deh-Chain WU Hsing-Chieh LIN Ku-Fang,
Yu-Ting,
Rung-Shun,
Te-Yu, FAN Wei-Tsu, QU Chunquan, SU Wen-Cheng
of Surname
HSU
Shih-Hsuan, CHEN Hui-Chun, HUANG Chen-Chi, LIN En-Hsu, WU Meng-Shan, FANG Hsin Chival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 Consultant Ltd. HSU Hsin-Wen LEE Ming-Yen Christina YU 01 04 02 22 26 30 38 42 14
Publisher Editor-in-Chief Artistic Advisors
Review Committee
Editor.Production
Consultant
Editor
Translator
LIN
WU
SHIH
(by Order of Stroke Numbers
in Chinese)
CHIU
18
絲竹裡的繞樑韻永── 臺北市立國樂團����/��樂季「樂•極致」
胡琴×抖音:觀察大陸胡琴演奏與教育的線上實踐
回望,規範下的靈魂自由 淺談與琵琶大家王範地的學習經歷
始於傳統,融於創新 從「搖擺國樂」淺談當代國樂的創作美學與環境
國樂經營之道系列|歲月如歌:中部地區國樂��年的世代交替與傳承 專訪廖木春、古一以
Aug 2023

從創團之初以徵曲方式到 1984 年,陳澄雄團長委託董榕森創作《華夏之光序曲》,於臺北市藝術季首演,從此開啟了臺 北市立國樂團(下稱北市國、 TCO )委約作品之先河。 1987 年,國家音樂廳落成,盧亮輝受邀為啟幕音樂會創作的《慶 典序曲》,迄今仍膾炙人口。「委託創作」自創團之初,便是北市國的核心業務之一,開發好作品永遠是引領國樂蓬勃 發展的動力,在邁入 2023⁄24 樂季的今天,我們依然秉持著相同理念,並與時俱進的推行「 TCO 作曲計畫」。

面對臺灣多元的社會文化, 2021 年底推出的 TCO 作曲計畫共有三個子方向:「原舞曲」、「聽見福爾摩沙」,以及「臺 北城的故事」。原舞曲系列,以臺灣的原住民族相關素材為主體進行創作,新樂季將有李元貞的新作《徑頭 記砂卡噹採 集》、林岑陵的《海祭》登場。隨著時代思潮轉變,原住民族的傳統智慧財產權不容忽視,當代音樂創作者更需嚴肅以對 ,透過縝密的規劃,進行采風、學習、體驗,在相互理解與尊重之下完成作品。原舞曲作曲計畫,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為 艱鉅,因為這不能只是一種主觀的二度創作,而是一種跨文化的轉譯(Cultural translation)和共作(Cultural cooperation )。

聽見福爾摩沙與臺北城的故事系列,則是以臺灣、臺北的自然人文地景為題材,透過音樂作品讓國人更加認識這塊土 地,同時也將臺灣特色帶到國外演出,為臺灣「發聲」! 2022 年由簡文彬指揮的「祈願」音樂會,獲得「台新藝術 獎」第 21 屆第 4 季提名,便 是此二系列近期取得的豐碩成果。提名觀察人陳宜貞特別說明:「祈願」音樂會中,幾首從 民間信仰汲取養分的委託創作,如林岑陵《炸寒單》、顏名秀《義民傳奇》、任重《浪漫的月下老人》等,融合了傳統 音樂語彙與當代思維。其中為「喇叭弦」所創作的曲目,將這原本已被逐漸淡忘的奇特樂器,蓬勃生動地重新展現在大 眾音樂視野之中。

如何創作出更具有臺灣特色的國樂作品,因頻繁的國際交流和主體意識的強化,成為近 10 年來續存於樂界的重要課題, 為此北市國進行了諸多嘗試。從鍾耀光團長 2013 年製作《臺北地圖》,邀請 12 位作曲家與導演創作臺北 12 個行政區的音 樂與微電影;到鄭立彬團長於 2017 年推出的「 TCO 劇院」,集結編導、作曲、演員等「 Made in Taiwan 」的優秀藝術人 才;以及 2022 年陳鄭港團長重新發掘具有臺灣特色的傳統樂器 喇叭弦,讓臺灣國樂在歷史源流、器樂聲響上,都獲 得了新詮釋。

荀子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委託創作這條漫漫長路上,北市國可謂鍥而不捨。 40 多年來在歷任團長、音樂總 監及首席指揮的帶領,以及歷任團員不懈的努力之下,已成功首演上百首以上國樂新創作品;另一方面,也成為「地表 上演奏最多臺灣作曲家的樂團」。而今,國樂仍創作不輟,新樂季正等您來嚐鮮。

02 SILK R AD The Route to Innovation

TCO 作曲計畫 鍥而不捨的委託創作之路

The TCO’s Compositional Vision: The Unwavering Journey of Commissioned Creations

From its inception up to 1984, the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TCO) gathered compositions through a call-for-entries approach. In 1984, Director CHEN Tscheng-Hsiung entrusted TUNG Yung-Shen with composing The Overture of Huaxia's Radiance . This piece debuted at the Taipei Arts Festival, and became the pioneering event in what has become the long tradition of commissioned works for the orchestra. In 1987, with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National Concert Hall, LO Leung-Fai was invited to craft The Festivity Overture, which remains a celebrated classic to this da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CO, commissioning new compositions has been one of its core endeavors, as it continually strives to foster innovation in Chinese music. As we enter the 2023/24 season, we continue to embrace our enduring philosophy and actively advance the TCO Composition Project.

Given Taiwan's diverse socio-cultural landscape, the TCO Composition Project launched at the end of 2021 is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sub-themes: Original Dance Music, Sounds of Formosa, and Stories of Taipei City. The Original Dance Music series draws primary inspiration from materials related to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The upcoming season will debut LI Yuan-Chen’s new piece, The Trail Head a Note to a Fieldtrip in Shakadang , and LIN Tsen-Ling's Sea Offering . With changing societal perspecti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wisdom of indigenous peoples cannot be overlooked. Modern-day composers must approach this with gravity, engaging in meticulous fieldwork, learning, and firsthand experiences, ensuring creations are birthed from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Crafting Original Dance Music might be more daunting than anticipated, being that it is not merely a derivative work but an intricate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cooperative act.

Sounds of Formosa and Stories of Taipei City illuminate Taiwan and Taipei's natural landscapes and rich cultural tapestry. Through these musical narratives, the Taiwanese are drawn closer to their homeland's essence, and the orchestra also showcases Taiwan's distinctiveness on global platforms, amplifying Taiwan's voice. In 2022, the “Invocation” concert, led by CHIEN Wen-Pin, garnered a nomination in the 21st Taishin Arts Award's fourth season. The nominator, CHEN Yi-Chen, highlighted several pieces inspired by local beliefs and traditions, such as LIN Tsen-Ling's The Blasting of Master Handan , YEN Ming-Hsiu's The Legend of Yimin for Labaxian and Chinese Orchestra , and Ryan Zen's Romantic God of Love . These compositions seamlessly meld traditional musical elements with modern sensibilitie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is a piece crafted for the labaxian—an almost forgotten instrument, now vivaciously revived and presented to the broader musical audience.

Crafting Chinese musical compositions that truly capture Taiwan's unique essenc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topic in the music community over the past decade, influenced by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a heightened sense of identity. To this end, the TCO has undertaken several initiatives. In 2013,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Director ZHONG Yao-Guang, the Taipei Map project was initiated. He invited 12 composers and directors to create music and micro-films for each of Taipei's 12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Then, in 2017, Director CHENG Li-Pin introduced the “TCO Theater”, assembling a team of directors, composers, and actors, all proudly "Made in Taiwan." Fast forward to 2022, Director CHEN Cheng-Kang le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Taiwanese instrument, the labaxian. This instrument further provided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Taiwanese Chinese Music in terms of its historical roots and instrumental resonance.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Xunzi once said, “With persistence, even metal and stone can be carved.” The TCO has certainly embodied such persistence in the long journey of commissioning composition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various group leaders, music directors and principal conductors and the unyielding efforts of its members, they have successfully premiered over a hundred new Chinese music compositions. They are also recognized as “the orchestra that performed the most Taiwanese compositions.” As the journey of Chinese music creation continues, the new season beckons your exploration.

03

絲竹裡的繞樑韻永── 臺北市立國樂團

2023/24 樂季「樂•極致」

採訪、撰文 / 劉馬利(輔仁大學、東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圖 / 臺北市立國樂團

北市國首席指揮張宇安

04 SILK R AD Cover Story

指揮家瞿春泉

臺北市立國樂團 ( 以下簡稱「北市國」 ) 自 1979 年成立以來,在傳統聲響的基礎上,不斷尋求國樂的普世價值,努 力將國樂的藝術推展至極。這個即將邁入 45 年的職業演奏團體,歷經多年耕耘,他們糊化了傳統與創新的楚河漢界, 併揉了本土與國際的文化隔閡,兼擅了國樂與跨界的元素。

北市國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職業演奏團體,早已成為跨界演出的先驅,也激發出很多前瞻性的演繹思維。藉由音樂、 舞蹈、劇場、多媒體的共創,產生出充分的共鳴、碰撞,所有的藝術因子在此交互輝映、彼此激盪。

對北市國而言,音樂永遠是一個「未完 . 待續」的志業,不論是作品本身與展演形式,也與社會氛圍緊密相扣。因 此,當所有人面對疫情與所有的不可逆的自然現象,只能努力挺過那段藝文活動的「冰河期」。

喜見目前疫情已日趨穩定,許多國際交流逐漸復甦,這種活絡的現象也顯現北市國新樂季的 48 套 54 場次規劃中, 有更多元的跨國、跨文化交流,邀請更多國際名家參與演出,如指揮家湯沐海、沖澤和佳( Nodoka OKISAWA ), 二胡黃安源、黃晨達,琵琶吳蠻,小提琴 呂思清、湯蘇珊,中提琴笠川惠(Megumi KASAKAWA),長號 Peter STEINER。承接上一個樂季的形式,今年也規劃了多場「專題音樂會」。

北市國演奏組組長鍾永宏表示,「專題音樂會」其實是幫助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每一系列的節目內容,也就 是採用一種「利基」 (Niche) 概念,以分眾市場的精準定位來培養國樂的觀眾。「先前因為疫情的關係,讓我們原 先規劃的演出活動產生諸多變數,現隨著國際疫情的下降,逐漸走出陰霾,我們也做了調整,並積極邀請國外音

縝密細磨,共譜精彩的篇章
05

胡琴演奏家黃安源(左)、黃晨達(右)父子

樂家來臺合作演出,其實每一場『專題音樂會』都相當精彩、各有千秋。樂季節目分類方式也有別於兩年前所規 劃的大師系列、名家系列、指揮系列等方式,這種想法也是參考其他交響樂團的模式來分類 。」

因時制宜,是北市國在規劃音樂會秉持的思維之一。鍾永宏提到:「從 2022/23 年度樂季開始,依照演出團隊及節目 演出屬性,大致分為『精彩 TCO 』、『溫馨飛魔力』與『傳藝舞繽紛』三大系列音樂會, 2023/24 樂季也延續這種分類 方式來規劃樂季節目。」「一方面希望更貼近北市國音樂會的特質,另一方面對觀眾而言,也算是一種選擇音樂會的 指南,樂團也可用這樣的概念去規劃套票。」

其中「精彩 TCO 系列」就是以北市國大團的音樂會為主軸,規劃多元化的音樂會,邀請不同的客席音樂家與北市 國合作演出。在首席指揮張宇安的帶領下,延續先前已積極展開的「 TCO 委託創作計劃」, 2023/24 樂季邀請作曲

家,如李元貞、李承宗、王乙聿、潘家琳、范揚景、劉昱昀、鄭光智、謝惠如、林心蘋、林岑陵、刁鵬、李敏中 等為北市國創作新曲,讓國樂曲目更為豐富、多元。

國樂作品風格的推移,是以歲月醞釀了濃厚韻味,更在作曲家的生花妙筆與演奏家們的精湛技藝加乘下,有了更 完美的詮釋。

鍾永宏分享近年來國樂作品的演變 :「早期國樂的作品風格較傳統,音樂本體與演奏技術比較簡單,也就是作品織 體結構沒有那麼複雜,結構性單純,如三段體或 ABA 的形式,但是近年來的國樂創作,不論是旋律、節奏、和 聲、曲式與聲響結構等,織度都較以前複雜很多,這或許是現階段國樂曲目的趨勢 。 這種作品在演奏上需要

06 SILK R AD Cover Story

高度集中精神,對演奏者、欣賞者都是一種突破 。」這些都是北市國長久以來努力不懈的恆久目標。

北市國七大附設樂團所量身訂做的「溫馨飛魔力」系列音樂會,包括 : 市民國樂團、教師國樂團、學院國樂團、 青年國樂團、青少年國樂團、少年國樂團、合唱團。著以國樂會友的精神,鍾永宏提到 :「這就是北市國的『國樂 人生』計劃,從少年到樂齡的人士,針對不同的族群與其需求,為他們精心設計出不同的參與方式,讓每一個人 都能人盡其才的投入其中。」附設樂團的年度音樂盛會,大家都會把這一年來的訓練成果,淋漓盡致展現給觀眾, 每年也都會吸引許多愛樂人士前來欣賞。

劇場與音樂共融相生,茶葉馨香馥郁、響遏行雲話當年

「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明年即將邁入第 37 屆,於 3 月至 6 月期間舉辦,為期大約三個半月,邀請來自國內外名家、藝 文團隊接力獻技,帶來繽紛多元的精彩節目,包括歌、樂、舞、劇等不同領域及藝術形式的節目輪番登場。「這一屆共 18 套 22 場次的外製節目及演出團隊,都是今年 5 月經過公開甄選並脫穎而出的,演出品質絕對保證精彩。」

2024 年的傳統藝術季,不僅有臺灣本地的優秀藝文團隊,也有來自海外的團隊加入演出行列。其中,在 4 月 28 日的「臺灣茶業之父李春生」,就是一場以慶祝臺北建城 140 週年為創作出發點的跨界製作,以李春生的故事為 主軸,從大稻埕啟程,邀請師友合唱團、南薰閣等團隊,結合了合唱、布袋戲與南管,從那一張張斑駁泛黃的影 像,穿越一段段漫長的時空載記,述說著臺北的西城舊事(大稻埕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南方)。

大稻埕,一個臺北最早期的發展的商業區,是一個很有故事地方。「這場演出會以說唱、絲竹樂的形式來進行,透 過一位說書人來講述這段歷史故事,用不同的表演形式來展現,也加入了多媒體元素,讓觀眾可以在現場聆賞音 樂,也可以看到臺北市歷史的進程

中提琴演奏家笠川惠(Megumi KASAKAWA) 小提琴演奏家湯蘇珊

07
。」

5 月 5 日的「蒼穹天目」,與陶藝家張桂維合作,以傳統的天目茶碗陶藝與音樂結合,是一場相當特別的演出。天 目茶碗源自宋代,宋代飲茶風氣鼎盛,同時宋代也是古琴藝術蓬勃發展的時代,許多文人雅士都留下著名的古琴 曲,這場音樂會特別安排了古琴演奏。

「這次演出分成兩大部份,跨越視覺與聽覺的效果。在視覺上,會將張桂維陶製天目茶碗的過程拍成影片,並在 音樂會現場播放。在聽覺上,邀請古琴演奏家于惠蘭操琴,臺灣優秀的『三個人』團隊演奏新創作品,用現代手 法與思維,向傳統致敬 。」鍾永宏強調了這場演出的獨特性。

在廣東省發展的粵樂,承襲了江南絲竹的傳統,並加入了西洋流行樂隊的創新,是一種共融相生的音樂風格,在 4 月 12 日特別邀請香港的「竹韻小集」跨海交流。

「粵樂就是廣東音樂,在 1920 至 30 年代左右,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是相當流行的,由於地理位置四通八達,各 地區有很多的商業活動,因此混合了多元風格的音樂,它會在傳統絲竹樂器中加入一些西洋樂器,如小提琴、 鋼琴、吉他等等,香港竹韻小集就是用歷史發展脈絡來介紹廣東音樂 。」通過各種特色樂器的不同組合,以及 百年唱片的記譜復刻,重現粵樂在 20 世紀上半葉的嬗遞與輪轉。

綜觀北市國整個樂季 48 套大型演出,確實已為臺灣的國樂發展,溉灌充足厚實的養分,在時間軸線的來回更 迭之間,繞樑不絕,在未來的一年,持續用音「樂」追求藝術的「極致」。

擊樂演奏家巫欣璇 小提琴演奏家魏靖儀
08 SILK R AD Cover Story

Boundless Harmonies of Strings and Winds – Extreme . Music: The 2023/24 Season of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Interview and Article / LIU Ma-Li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a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nd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Image /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79, the Taipei Chinese Orchestra (TCO) has tirelessly pursued the universal appe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elevating this art form atop its traditional foundations. As this distinguished ensemble nears its 45th annivers ary, it has seamlessly woven tradition with innovation through years of dedication. Effortlessly bridging local and global cultu ral divides, the TCO skillfully blends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elements with influences from other genres.

The TCO stands as a premier professional ensemble in the country, consistently at the forefront of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ances and fostering progressive interpretation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spanning music, dance, theater, and multimedia, they craft performances that resonate deeply, allowing each artistic component to complement and invigorate the others.

09

Masterfully Crafting Resplendent Chapters

For the TCO, Music is an ever-evolving journey deeply connected to the societal zeitgeist, manifesting through compositions and performances. As such, facing the pandemic and all the irreversible natural phenomena, everyone had no choice but to persevere through this 'Ice Age' in arts and cultural events.

With the current pandemic stabilizing and many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gradually resuming, a revitalized atmosphere can be sensed in the TCO's diverse 48 sets with 54 programs lined up for the new season, featuring a wealth of cross-national and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The audience will be treated to the supreme artistry of such international virtuosi as Pipa soloist WU Man, erhu soloists WONG On Yuen and WONG Sun Tat, violinists LU Siqin and Susan TANG, violist Megumi KASAKAWA, trombonist Peter STEINER, as well as maestros TANG Muhai and Nodaka OKISAWA. Building on the previous season's format, TCO has also included a Themed Concert Series for this year.

When reflecting on the Themed Concerts, the TCO's Ensemble Leader, CHUNG Yung-Hung, emphasized their purpose: to enable audiences to readily engage with the essence of each series. These concerts employ a niche approach, focusing on particular audience demographics to foster a deeper appre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The pandemic previously threw our planned performances into uncertainty. But as the global situation lightens, we have adapted and are actively inviting international musicians to join us in Taiwan for collaborative performances. This season's program categorization differs from the methods planned two years ago, such as the Maestro Series, Renowned Artist Series, and Conductor Series. This idea draws reference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styles of other symphony orchestras.

Adapting to the times is essential for the TCO when orchestrating concerts. CHUNG Yung-Hung stated, “Starting from the 2022/23 season, we have organized our performances into three main concert series based on the ensemble and nature of the program: Spectacular of TCO, Warmness of TCO Family, and Iridescence of Traditional Arts. T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ll continue into the 2023/24 season for planning the program lineup. These series are tailored to resonate with the distinctive ethos of TCO concerts, guiding audiences, and shaping ticketing strategies.”

10 SILK R AD Cover Story

The Spectacular of TCO series emphasizes the primary ensemble concerts of the TCO, planning a diverse range of events and inviting various guest musicians to collaborate with TCO.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newly appointed chief conductor CHANG Yu-An, the TCO Commissioned Composition Initiative was revitalized. The 2023/24 season invited composers to create pieces for the TCO, including notable names such as LEE Yuan-Chen, LEE Chen-Chung, WANG I-Yu, PAN Chia-Lin, FAN Yang-Jing, LIU Yu-Yun, CHENG Kuang-Chih, HSIEH Hui-Ju, LIN Hsin-Pin, LIN Tsen-Ling, DIAO Peng, and LI Alex Kelvin. Their ensuing contributions have enriched and diversified the orchestra's repertoire.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usical pieces is akin to the rich aging of fine wine. Elevated by the virtuosity of composers and the masterful artistry of performers, these works have found their most exquisite interpretations.

CHUNG Yung-Hung shared insights into the progression of Chinese music over recent years:

Generally speaking, earlier Chinese music compositions were predominantly traditional in styl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less intricate musical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Specifically, they had simpler textures, referring to the basic structura l elements of a piece, often in a three-part or ABA format. However, contemporary Chinese music, whether in terms of melody, rhythm, time signatures, harmony, or sonic structures, has adopted a more complex texture. Such intricacy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transition in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Chinese music... Such performances demand intense concentration, challenging performers and audiences to break established boundaries.

This drive epitomizes TCO's unwavering and longstanding goal.

The Warmness of TCO Family series is custom designed for the TCO’s seven affiliated Chinese music ensembles: Civic Orchestra, Teachers Orchestra, Academy Orchestra, Youth Orchestra, Junior Youth Orchestra, Children Orchestra and Chorus. Emphasizing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through Chinese Music, CHUNG Yung-Hung remarked, "This initiative embodies TCO's 'A Lifetime with Chinese Music' vision. From the youth to our senior enthusiasts, we design unique experiences catering to their distinct tastes, ensuring that everyone has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and excel." The annual musica l galas of these affiliated orchestras are events where everyone showcases the culmination of their year's training to the audience in its fullest splendor. These galas attract music enthusiasts to come and appreciate the performances yearly.

Violinist LU Siqin Trombonist Peter STEINER
11

Melodies from Old Taipei: A Chinese Orchestra's Ode to Theatre and Tea

For its 37th edition next year, the Taipei Traditional Arts Festival is set to run from March to June, spanning roughly three and a half months. Esteemed artists and performance groups from Taiwan and abroad will grace the festival, offering attendees a rich mix of music, dance, and theater. “These 18 sets with 22 programs and performance groups went through a rigorous public audition in May this year, emerging as the cream of the crop. The excellence of the performances is assured.”

On April 28, 2024, the festival will unveil "Li Chun-Sheng: The Father of Taiwan's Tea Industry," a standout performance in honor of the 14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aipei City. This cross-disciplinary production centers around the tale of LI Chunsheng and springs from the historic roots of Dadaocheng. With the collective talents of the Shih-Yu Chorus and Nanxun Court, the piece merges choral singing, glove puppetry, and Nanguan music. Through time-worn, yellowed images, the performance journeys across vast periods, recounting the tales of Taipei's old western town. Situ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Taipei Basin, Dadaocheng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vibrant history of western Taipei, drawing attendees into its rich narrative.

Dadaocheng, one of Taipei's earliest commercial districts, is steeped in history and lore. "The performance will embrace a fusion of Taiwan Narrative Music and the traditional silk and bamboo ensemble. Guided by a storyteller, the tale will be presented in diverse forms, enhanced with multimedia elements. Thus, while indulging in the music, the audience will also be immersed in the unfolding narrative of Taipei City's history."

On May 5, 2024, the spotlight will shine on "Tenmoku And Chinese Music Meet In The Firmament," a collaboration featuring pottery artist ZHANG Guei-Wei. The performance blends the traditional Tenmoku teacup ceramic art with music, presenting a uniquely captivating showcase. The Tenmoku teacup, originating from the Song Dynasty, represents an era when tea culture was at its zenith. This period also saw the robust development of the guq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Renowned scholars from that era crafted celebrated guqin compositions, and this concert will specially feature select guqin performances.

Conductor YEH Ho-Chung Conductor LIAO Yuan-Yu
12 SILK R AD Cover Story

CHUNG Yung-Hung elaborated, "This concert is divided into visual and auditory experiences. Visually, we will showcase a video capturing ZHANG Guei-Wei's process of crafting the Tenmoku teacup. For the auditory aspect, we have invited guqin maestro YU Hui-Lan to perform classic pieces. The group 3PEOPLEMUSIC will also present their contemporary composition, Flowing Water, as a tribute to tradition through modern interpretation." CHUNG emphasized the unique nature of this performance.

Cantonese music, which develop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draws from the Bamboo Instruments of Jiang Nan traditions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s elements from Western pop bands, resulting in a harmoniously blended musical style. On April 12, 2024, we have the privilege of hosting the "Windpipe Chinese Music Ensemble" from Hong Kong for overseas exchange.

"Cantonese Music flourished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between the 1920s and 1930s. Owing to its prime geographic position as a hub of commercial activity, the region naturally fused various musical styles. Traditional silk and bamboo music began incorporating Western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violin, piano, and guitar. The 'Windpipe Chinese Music Ensemble' introduces Cantonese Music within this rich historical context." By merging distinct instrument combinations and reviving scores from century-old records, the ensemble showcases the evolution and dynamism of Cantonese Music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Looking ahead to the upcoming season, with its slated 48 grand performance sets, the TCO's dedication has been a steadfast cornerstone for the growth and nurturing of Chinese Music in Taiwan. As these melodies dance back and forth through the pages of history, their resonant echoes remain undiminished. In the upcoming year, they are set to champion the artistic pursuit of "Extreme ‧ Music" with their harmonious compositions.

Percussionists Twincussion Duo - Left/CHIEN Jen-Ting, Right/CHIEN Jen-Yu
13

多采流動的音樂想像 ──

中國彈撥樂之

聲響美感與核心價值

文 / 陳崇青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圖 / 陳崇青、臺北市立國樂團

中國彈撥樂在世界樂器圖景中的獨特樣貌

彈撥樂器(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s)在整個樂器學的領域中是不可或缺且豐富多采的類別之一。舉凡流行於中東、北非 和中亞的烏德琴(oud);歐陸所見各種形制的魯特琴(lute)、曼陀林(mandolin);印度的坦普拉(tanpura)、西塔琴( sitar);源於波斯的桑圖爾(santur 或 santoor/santour);西非的科拉琴(kora);俄羅斯的三角琴(balalaika);美國草根藍 調( bluegrass )常用的斑鳩琴( banjo );流行於夏威夷的烏克麗麗( ukulele );巴西咻樂( choro )使用的小吉他 ( cavaquinho );印尼婆羅洲的薩貝琴( sape );日本的三味線( shamisen )、箏( koto );韓國伽 倻 琴( gayageum ),乃 至現在 普遍所見之吉他(guitar)、電貝斯(bass guitar)等等,這些彈撥樂器都以不同的形制變體、不同的名稱在世界各 地不同音樂文化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形成一幀蔚為大觀的無邊景象。

中國彈撥樂器同樣在這幅世界(彈撥)樂器圖景中佔有一隅之地,其中現今常見的古箏、揚琴、琵琶、柳琴、阮咸、三 弦等,除了能夠作為獨當一面的主奏樂器之外,亦常以多元的編制組合呈現獨特之聲響與美感。早期的經典曲目有琵琶 與古箏二重奏《春江花月夜》;柳琴、中阮和大阮三重奏《送我一枝玫瑰花》;中阮四重奏《週二聚會》;彈撥五重奏《 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給柳琴、琵琶、揚琴、中阮和大阮)以及合奏形式的《三六》、《喜悅》、《雨後庭院〉以及《 秋之奏鳴》等等。這些作品透過縱向的音域配置到橫向的織體發展,一方面展示出中國彈撥樂器在細膩的音高和音色變 化上豐富且多樣態的聲響表現,一方面也形塑出有別於世界上其他彈撥音樂文化的風格和氣韻。

彈撥樂編制組合多元,從二重奏、三重奏到彈撥樂合奏等,以不同面貌呈現獨特之聲響與美感(攝於 2023 陳崇青獨奏會)

14 SILK R AD Cover Story TCO Theater C O T

由「點」、「線」、「面」交織而成的聲響美感

彈撥樂器是中國音樂極具特色的一群,因為餘音較短,聲音是顆粒狀的,因而有著「點」與「點」交織的美感,就 如 同「點彩畫」一般,透過無數色點的堆積,構成一個整體的形象。彈撥合奏在演奏上不但要保有樂器的個性,更要克 服「音點」不易和諧的限制,除了需長期的訓練與默契培養之外,對發聲原理的清楚理解以及聆聽習慣的養成亦是至 關重要的先備能力。

彈撥樂器的發聲原理是以手指或其他工具撥動琴弦以製造張力 而後釋放張力,透過這一整套操作過程來達到振動琴 弦與琴體,最後得以發出聲音。因此,每一個「撥弦」的動作都會形成一個音符顆粒,而如何將這些顆粒「漂亮地」

串連在一起則是中國彈撥樂器演奏者面對的最大課題。筆者認為首要對整套發聲原理和過程有所認識並且具意識地去 操作與實踐,將有助於彈撥重奏或合奏時的整齊度和音色表現。因為,當能夠控制每顆音符在弦上被撥動出來的時間 ,而非僅把注意力放在大肌肉(例如大、小手臂)開始揮動的瞬間,將能更精準地在心中所想的時間點( timing )確切 發聲。這個細節訣竅在其他線條型的樂器,如吹管或拉弦等合奏也許並不需要被特別凸顯,然而以音點作為成音要素 的彈撥樂卻必須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方能讓合奏中的所有團員演奏在更為準確的拍點上。另一方面,因為「確實撥弦 」的動作能讓觸弦過程相對完整而穩定,進而也能增進音色的表現,音符顆粒更為完整而圓潤。

而筆者還發現在「輪奏」技巧的使用上,相較於世界其他地方彈撥音樂以「點綴式」的方式使用該技法,中國彈撥 樂(還有俄羅斯三角琴樂團)會在樂曲中大量使用(整個樂段或整首樂曲)輪音技法來試圖模擬線條樂器的音樂語 法。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也因為如此,國樂彈撥演奏者幾乎從小消磨大量時間與心力在練習輪奏的基本功。而當 面對彈撥合奏作品中的長輪樂段,如何呈現有條不紊的聲響效果,避免雜亂、不和諧,就需仰賴團員們彼此聆聽輪 速的習慣與能力。這裡建議的方法是平時對節拍器練習,逐步追求自己在各個速度都能穩定且持續地演奏四連音、 六連音或八連音。當能夠第一時間就聽到並且有效控制自己的演奏去靠近整體輪奏速度,符合該音樂之美感需求( 比方激昂的音樂輪速可能需要快一些;寬廣、大器的樂段輪速可能就不適宜過密或瑣碎),便能製造出中國彈撥樂獨 特的由「點」到「線」的美感,而當每個聲部都做到漂亮的線條,最後整體就會交織成如同「面」一般的片狀聲響 效果。除此之外,音色的融合度也很仰賴對樂器物理條件的理解。以立抱式的撥弦樂器為例,右手彈在偏上或中段 抑或偏下的位置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聲響表現,在合奏時需多聆聽、實驗右手不同位置所產生的頻率和殘響,來選擇 心目中理想的和諧美感。

彈撥樂編制組合多元,從二重奏、三重奏到彈撥樂合奏等,以不同面貌呈現獨特之聲響與美感(攝於 2023 陳崇青獨奏會)
15

當代中國彈撥樂的核心價值與聆賞角度

在論及物理性的發聲原理和操作實踐原則之後,要來談談較為內在的問題 當代中國彈撥樂的核心價值與審美聆賞。 這就必須從「現代國樂」的脈絡出發:「現代國樂」在二十世紀中被國族意識所整合、建構起來,其反映當時中國大陸 傳統文化對現代思潮的一種回應與自省。在這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現代國樂」這套新的音樂形式、價值與美學也在 臺灣迅速地發展起來,擁有為數可觀的學習人口、從業人員,政府亦挹注不少資源在這個新興樂種上。然而,作為這 個世代的國樂演奏者,事實上已跳脫上個世紀「現代國樂」被建構時的潛在理念與目的,而是將所謂的「中國音樂」( 在臺灣簡稱為「國樂」)視為一種超越國族身份認同,以自我認知為導向的平臺。當今的國樂創作者和演奏者透過在自 身所處的不同環境脈絡中不斷吸收( assimilate )、內化( domesticated )並整合( integrate )的動態過程持續形塑自我 的價值,並且將這些思考具體化成一方面可與今日國樂聽眾溝通、對話的表演節目,另一方面也尋找與外在聯繫和世 界感通的可能性 1 。

從現今中國彈撥樂的曲目上來看,有些是以流傳已久的民謠、民間音樂或戲曲為素材,透過新穎的編創思維來重新思 考所謂的「傳統」在當代如何被轉化和呈現;有些是打破既有的演奏慣習,大量採借其他音樂文化的技法和邏輯,來 刺激、推動中國彈撥樂器發展上的延展性與可能性;也有許多是屬於跨文化的演奏嘗試和挑戰 。這些都反映出當 代國樂創作和演奏者因為身處文化接觸頻繁且多樣態的時空背景(其中當然還包括科技的影響),因此具有大量吸收、 整合多元且流動音樂養分的機會。他們將這些見聞與學習心得轉譯到自己的音樂作品中,無論是作曲家抑或演繹作 品的演奏家,其背後所潛藏的核心價值都不是單一而固定的。因此,在面對不同定位、不同出發點的樂曲和演奏詮 釋時,我們其實無法一味地用同一套價值標準來聆賞,而是應該適時切換、搬動自己的「視閾」( horizon )。當刻板 印象與新的思維和點子不斷地來回碰撞、衝擊過後,更為有趣的音樂生態將會持續應運而生。

TCO 彈撥小組
16 SILK R AD Cover Story TCO Theater C O T

北市國中阮首席馬欣妤將於「樂・極致」音樂會中 再度詮釋何啟榮《水龍吟》

2023 下半年,臺北市立國樂團(下稱北市國)兩檔以彈撥樂為主的節目, 9 月「樂 ・ 極致」、 12 月「琴挑

之夜」相信非常值得樂迷們深切期待。在「樂 ・ 極致」音樂會中,今年甫榮獲美國國家藝術基金傳統藝術領域最高 獎項「終身榮譽傑出傳統藝術家和文化承載者獎」( National Heritage Fellowship )以及亞洲協會頒發的「亞洲藝術 創變者獎」( Asia Art Game Changers Award )的吳蠻老師將帶來具有民族底蘊的經典曲目 趙季平《第二琵琶協

奏曲》;北市國中阮首席馬欣妤再度詮釋跨越既有演奏框架的作品 何啟榮《水龍吟》(給中阮與國樂團);而在「 琴挑 彈撥樂之夜」音樂會中, TCO 彈撥小組將帶來多元脈絡的豐富曲目,包括委託畢業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 視覺媒體音樂製作的謝惠如創作《紫爆》(世界首演)以及委託擅於應用不同音樂風格元素於作品中的林心蘋創作《 弄撥彈絲》(世界首演),還有白浩鈺《鵲起》(為八件彈撥樂器而作)、王辰威的彈撥五重奏《弦炫》、陳莛芳的《藍 灣》(為高音阮、中阮、大阮與大提琴)、曹文工編曲的《奼紫嫣紅》、陳欣若的《乾達婆.天香》、任光作曲(許子 薇編曲)的《彩雲追月》、任重作曲(杜宛霖編曲)的揚琴四重奏《搖著槳的茉莉小六》以及廣東音樂《平湖秋月》 (古箏、箜篌二重奏 )等。

這兩檔節目不但能讓觀眾感受中國彈撥樂的固有之美,更能引領大家面對不同脈絡作品時的多元聽角與思維,在打 破你我的刻板印象之後,聆賞中國彈撥樂這件事在當代變得更為有趣且多采!

1 參考書目:黃泉鋒( 2019 ),《聽賞中國音樂》,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北市國新樂季中的彈撥節目──「樂 ・ 極致」、「琴挑-彈撥樂之夜」
彈撥樂
17

國樂特性之「祭」往開來:

王辰威國樂版《春之祭》 編創新思維

文 / 李明晏(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高級講師)

圖 / 臺北市立國樂團

百分之九十九的西樂作品都不適合改編給國樂 團。我一生唯一想移植的一首作品就是《春之 祭》,因為這首樂曲跟多數的交響樂曲不一樣。

它講求個性超過於共性,突出個別樂器的音色和 特色。就算在大合奏段落中,《春之祭》也採用 異質層次的疊加,而多數的交響樂曲則要求同質 的音色,和弦需要完全融合。因此,我覺得《春 之祭》非常符合國樂團的特色。

王辰威2023年5月26日音樂會前講座

編曲家王辰威針對《春之祭》移植下了不少功夫,亦親自在各種樂器上做實驗

芭蕾舞劇與管弦樂團作品《春之祭》( The Rite of Spring )由俄國作曲家伊果 • 史特拉溫斯基 (Igor Stravinsky) 在 1913 年,

為巴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創作。全曲分成「大地的崇敬」與「獻祭」兩部分,共 14 幕,展開人們對於春天創造力與奧 秘的崇拜,以及貞潔少女成為祭品的故事情節。首演震撼了西方古典芭蕾舞與古典音樂界,舞蹈與音樂顛覆了慣有的 優美與動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原始感,既前衛又狂野粗暴,還因此造成觀眾的暴動。《春之祭》的首演雖然得到負評, 但此作品在樂器音域的挑戰、創新的配器、複雜的節奏、對比的力度、各式的音群、頑固音型之節奏重音的設計 等作曲手法,均有時代性的突破。《春之祭》翻轉又解放大家既有的音樂審美觀,而這些特點卻恰恰使得《春之祭》適 合編成國樂版。

西樂中奏歷史背景與爭議

作曲家王辰威向來對於異文化的音樂使用,以及追求異文化音樂的原真性相當謹慎。他理解西樂中奏的不討好, 但因 與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稱北市國)前團長鄭立彬教授的共識,對於移植《春之祭》的目標有一致的認同,因此促成 《春之祭》國樂版的誕生。

18 SILK R AD TCO News C O T

所謂「西樂中奏」,是西方交響樂作品移植(忠於原著)或改編(加入編曲的新元素)給國樂團演奏的作品,廣義可 以分為兩種: 1. 移植 / 改編西方作曲家創作給西方交響樂的經典作品; 2. 移植 / 改編具有中國風格的西方交響樂作品,

最著名為 1952 年彭修文移植劉鐵山、茅沅的《瑤族舞曲》,成功地讓大家似乎忘記這首樂曲曾經是西方交響樂團作 品。一般而言,以可聽性以及可容性的面向作為切入點,第二種中國風的西方交響樂作品移植給國樂團演奏較為適 合,也較為常見。本篇文章著重討論第一種移植 / 改編給國樂團的價值性與可行性。

兩岸三地國樂團在發展過程中均對於西樂中奏有其關注。彭修文於 1957 年開始嘗試移植柴可夫斯基《天鵝湖》之《四 個小天鵝舞曲》,並陸續移植多首中西方管弦樂作品。繼彭修文後,最著名的為陳澄雄移植貝多芬《第五號交響 曲》,於北市國 1990 年德國巡演的行前音樂會中演出。

眾所皆知,西方交響樂團與國樂團的本質相當不同。國樂團樂器多元的音色本質,無法達到西方交響樂團對共性音 色的完美追求,國樂團若過度追求西方交響性,將無法彰顯本身的特質。因此,這兩個音色特質相異的樂團,樂曲 難以共享。但如王辰威所說,《春之祭》是少數注重「個性」的交響樂作品,能給國樂團提供發揮強項的機會。當 我們在聆聽這首作品時,將不以西方古典音樂審美的標準去評判,需要換一個角度或者目標,去看待西樂中奏的意 義與價值。就如指揮陳澄雄在 1990 年演出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後表示,國樂團在音樂表現上因受限於樂器本身 的狀況,無法像西方管弦樂團有高度的融合性,因此需借鏡西方管弦樂團樂器改革的科學理念以及團員訓練方式, 改善國樂團的缺陷,提升中國音樂的特色與價值 。 1

同場演出還帶來由指揮家黃佳俊所改編的《展覽會之畫》 1 《北市國樂》 1990 年第二版

19

王辰威國樂版《春之祭》的突破

彭修文在許多樂器都還在改革、民樂配器理論資源荒蕪的年代,自己摸索許多西方經典作品,試著移植改編,理 出許 多國樂交響性配器的邏輯與概念。多年後,王辰威吸取前輩的經驗,他希望透過「國樂版的《春之祭》能在審美和技 術方面帶來驚喜,以新穎的方式呈現這部經典名著,也起得拋磚引玉的作用,激發對國樂配器法更深入的思考。」多 數西樂中奏在移植的過程中,會以相對應的樂器為移植目標,但王辰威打破這些慣例與框架,在移植時,雖原封不動 保持旋律與節奏,但在配器上則加入創意與巧思,取得許多歷史性的突破。首先,王辰威深刻理解《春之祭》的民俗 性非常適合國樂團,這「兩者共同特色」讓《春之祭》中的五聲音階及裝飾音與中國音樂的民俗性完美結合。再者, 編曲家對原曲深入分析研究與領悟,又加上對於中西管弦樂團的雙向了解,進而「突顯國樂器特色」,譬如使用特殊 樂器塤、三弦、巴烏、葫蘆絲去詮釋《春之祭》極富個性的音色。如,在「春天的輪舞」,原著安排不同木管樂器在 此段落獨奏,通常移植會直接選用國樂的管樂器。然而,編曲家打破使用同一個樂器家族的概念,安排了殼仔弦、大 廣弦、椰胡、大胡這些音色獨特的弓弦樂器,在翻譯的過程中保持音色的個性,而非發聲原理。另外,「春天的預 兆」段落原本依靠 8 支法國號金屬般( brassy )的咆哮強調節奏重音,而國樂團由於笙或嗩吶都無法模擬同樣效果,編 曲家採用胡琴「弓擊琴筒」以及大堂鼓「擊鼓框」,加強節奏重音的效果。最能突顯經驗老到之處,在於王辰威巧妙 地避開國樂團缺乏共性聲響的問題,比如:將中阮分為三部再加上大阮,使阮的家族樂器形成「 SATB 」 四聲部,取代

由不同演奏法的彈撥樂器組成四聲部的作法。這些巧思即是王辰威此次移植的成功要點,均在《新絲路》第 87 期〈從 《春之祭》與《展覽會之畫》之改編談國樂團的特性〉詳細說明,筆者則不加贅述。

《春之祭》為西方古典音樂經典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有多個著名西方交響樂團錄音。這首作品縱使經過錄音的 修改處理,仍難以完美呈現,因為樂曲本身既複雜也具有相當難度。指揮詹秉翔擔任兩次排練後表示:「《春之祭》 這首作品的樂曲架構、節奏語法、配器聲響都與傳統國樂作品相當不同。『少女獻祭』為全曲最困難的段落,除了複 雜節奏掌控不易,還要克服串起細微拍子的律動。尤其管樂器演奏家需要吹奏較少見的調性與特殊樂器的掌控,這些 對團員來說,都相當不容易。當這些困難一一克服後,團員真的覺得邁向了一個新的里程。」而北市國這場音樂會由 國際著名指揮黃佳俊在短短五天排練下,樂團高水準的表現讓大家讚嘆不已,團員對於黃佳俊能夠給予精確且細膩的 指示,有效率的排練,其藝術性的追求,對於中西樂器的掌握,均給予高度的讚賞。

雖然演出的成功歸功於指揮與音樂家的努力,但絕對不可忽視作曲家演奏法細膩的設計。舉例來說,與其讓國樂團裡 的管樂器吹困難的快速半音階,編曲家打破原本編配方式,將分佈在不同聲部的木管半音,一同移植給高胡,並將高 胡分成六個聲部來演奏。演奏法上,國樂團的弦樂器最能勝任複雜的半音,編曲家明智移植給高胡演奏,使演奏者較 能駕輕就熟,並在力度與音域上也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國樂弦樂器為兩條弦,較難以演奏大跳的音型,作曲家則轉而 安排給揚琴與其他彈撥樂器演奏。這些設計不僅聽起來效果特別, 符合原著的音樂性格,更是讓演奏者能夠在短時間

指揮家黃佳俊與北市國共同演繹《春之祭》與《展覽會之畫》
20 SILK R AD TCO News C O T

內克服技術上的障礙,實為可貴。其中擔任廣東椰胡與中胡的演奏家蔡仲廷表示:「我很佩服王辰威的創意,他居然 想到用廣東椰胡的音色來代替原本西洋樂器。我要擔綱的兩件樂器,力度控制剛好相反,中胡演奏需要較強的力度, 廣東椰胡則需要更加細膩去控制力度,真的相當考驗技術,極具挑戰性。但因為編曲家在編配上都非常合理,細心考 慮演奏者弓指法的順暢性,這些都會讓演奏家想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達到編曲家想要的效果。當我克服這些困難時, 我真的非常有成就感。」從國樂版《春之祭》理解,編曲家將原著結構重組的過程中,因上述三個面相以及演奏法上 的深思熟慮,讓這首移植作品呈現出新的音色與聲響,既不失原作品想要傳達的音樂性格,又極富配器的創意,讓國 樂版《春之祭》得到廣大的迴響。這些都歸功於編曲家對原著深刻研究,並高度理解中西管弦樂團,能夠游刃有餘地 去轉換兩種文化的樂器。

王辰威曾說:「我們需要不斷探討國樂團要如何揚長避短,避免淪落為『蹩腳的管弦樂團』 2 。」國樂版《春之祭》成 功突破了大家對於西樂中奏的偏見,讓原著有全新的呈現外,更突顯國樂團的可塑性。透過這次的移植,讓國樂創作 者理解移植 / 改編西方經典作品可作為一個借鏡。這如同作曲家彭修文因為大量移植 / 改編交響樂經典作品,對於他在國 樂交響性創作發展上,無論是配器、曲式,抑或樂曲的織體,皆有非常大的幫助,也促成後來陸續創作的《秦‧兵馬 俑幻想曲》等經典作品,成為國樂創作楷模。從以上看來,西樂中奏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帶給國樂工作者意想不到的 學習與收穫。許多聽眾,雖然在音樂會前抱著遲疑的態度,但看到編曲者的撰文,並出席音樂會後,紛紛在社交媒體 上表示國樂版《春之祭》在配器上呈現了驚艷的效果。《春之祭》開創性的戲劇效果在首演時帶來「暴動」,當時的 人一定無法想象多年之後,這首作品成為音樂史上經典之作,更無法想像在 110 年之後,首次被移植成國樂版,出奇的 效果得到「轟動」的正面評價。恭喜北市國與王辰威《春之祭》順利成功,讓大家重新審思國樂團的優勢,以及未來 更好發展的方向。

音樂會畫上了圓滿的句點,但《春之祭》與《展覽會之畫》帶給國樂界的,不是句點,而是更多的問號?

王辰威 2023 年 5 月 26 日音樂會後的反思

2 全文請見

編曲家王辰威與許瀞心教授於音樂會前講座
國樂特性之「祭」往開來
21

回望,規範下的靈魂自由 ──

淺談與琵琶大家王範地的學習經歷

文 / 黃立騰

圖 / 王範地、黃立騰

上窮碧落下黃泉是我 2012 年的人生寫照,找尋的是我存在的 意義,放棄的是那顆無所安放的心。也是恩師賴秀綢在這一年 接住了我,在一次契機下將我引薦給師祖王範地教授,使我的 心有了安放之地。 2013 年中秋時節後正式拜於王範地門下, 記憶中的第一堂課,我帶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走到中國音樂學 院教師東樓,踏進老師家前我深吸、我深吐那微寒的涼氣,稀 薄的空氣流轉使我備感壓力。

王範地是中國音樂學院建系元老之一,老師以爺爺慈祥笑容迎 接我的到來,門前的擔憂都隨笑容煙消雲散,老師悉心討論修 課計畫安排與未來規劃,緊接著登場的不是基本功的「改」, 而是古曲《月兒高》。《月兒高》是琵琶傳統作品中結構宏大 的作品之一,藉由描繪月亮東昇、西落、陰晴圓缺,引申人生 命歷程的潮起潮落,王老師藉由詠月的作品,導引我領悟樂曲 背後的人生意涵。王老師以極其細膩的情感表述,加上多年的 教學經驗,攬住學生不安的心理及人生狀態。

習琴多年的人都知道面對「改」基本功是非常困難的,要重新平地起樓,除打破身體長年的積習,更重要的是將自 己腦袋放置成一位不會彈琴的人,抽空自己一切從頭來過。除有覺悟的決心改變,更要有加倍的耐心,忍受並享受 在一個技術點中不斷鑽研與打磨。王範地在第一堂課與我說:面對龐大的作品不要擔心,透過「以曲代功」來觀照 自己,不是所有東西都要「改」,而是優點保留並提升,將缺乏的加以「調整」與完善,但前提是需要有琵琶基本 音色的意識,在音色辯證關係中去調整演奏狀態。直至十年後的現在,在自己幾年教學實踐中,對「以曲代功」有 更近一步感悟。「以曲代功」一直是我們學習傳統音樂不陌生的一種學習方法,不一定完美且適用於所有人,但它 是一種學習方法;從實際學習與教學工作體悟中,認為這樣的學習方法是高級但不易學習的,考驗著每位學習者自 身天賦還有後天的努力。

王範地老師年輕時於四川音樂學院講學
SILK R AD 22 Guest Columnist Session

曲子如同一本本的武功秘笈,是一種符號,呈現是一切背後成因 的結果,而背後成因則來自於「功」的體現。「功」如同各家的 內功心法,符號背後的隱形的存在,「以曲代功」的「功」就是 心法的奧妙,它體現出各家演奏特點、風格、美學、文化 等 音樂文化下被形塑的各種成因。如果學習者僅將「功」放眼於普

遍意義下譜面的音高層次上,那僅是學習中最淺顯的一部分;在 王老師的教學系統下,「以曲代功」實際上是將形塑成樂曲的一 切,涵蓋在練習的所有範圍中。

下面筆者將分享與王範地五年的師生情,藉由教導筆者武功秘笈 背後,傳承給筆者的內功心法,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在教學相長 下重新反思王範地在「以曲代功」中,如何體現琵琶音樂規範下 的靈魂自由。

樂器演奏是透過身體運動而產生聲音,但如何運動?使樂器與樂人之間產生的關係,是我在王範地教學中最重要的 體悟之一。王範地的文論著述曾出版《王範地琵琶藝術理論與實踐》集,書中藉由大量文論及課堂筆記,呈現出王 範地在課堂上口傳心授的紀錄。我們在演奏的當下,往往只盯著樂譜上的音符將其演奏出聲音,這樣線性的思維, 往往忽略身體作為運動的載體如何產生聲音,身體運動有著更多形塑音色及音樂的可能性及可變性;王範地的教學 當中,以「音色」作為教學中核心概念,透過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調動身體結構進而產生多樣的音色變 化,故身體以相應之運動轉換,達到學習者所探求之音 色 1 。

王範地經常在基本音色訓練中強調:「臂把手指送交到弦上,並同時作用於弦上」,簡短的兩句話,卻隱隱地陳述 身體與樂器間所產生複雜的基本關係。琵琶演奏中基本音色的養成,是假指甲尖藉由臂重傳到弦上,假指甲因與弦 產生有彈性之阻力感,進而需要依靠肌肉使假指甲尖能支撐於弦上,肌肉的使用是為身體的肩、大臂、肘、小臂、 手腕、手掌、手指精準且穩定的定位作為假指甲的依靠,在精準定位下找尋假指甲尖與弦有彈性的辯證關係,借臂 重之重量借力使力,透由上述的身體各部位,將力量下沉傳遞到假指甲尖,最後力量凝聚在假指甲上進而發力,同 時假指甲尖與臂重的結合,一同將弦推開產生聲音,完成一個基本音色的演奏。進一步的說,樂曲中的不同情感需 求,須依靠不同音色變化來達成,通過不同的過弦速度、位置、比例關係,進而調動不同身體部位的運動方式,來 呈現音樂中的輕重、緩急、虛實、剛柔、頓挫 等不同的情感表述手段,以完成樂曲中的情感表述;總而言之, 樂曲是基本音色蛻變後的重新組合,多元音色演奏手法下的綜合呈現,在王範地「以曲代功」教學之下,打開學習 者的音色寶庫是一種「以曲代功」的基本心法。

1 原文為「臂把手指送到弦上,並同時作用於弦上」,後根據筆者教學的體悟,增加一個「交」字,使聽者更感受到進一步的體感。

筆者於 2015 年北京傳統音樂研修班,擔任王範地老師助教 (攝於中國音樂學院)
一、 正視樂器與身體的關係
23

二、 身體的規訓

器樂演奏養成是一種身體感知的綜合訓練,也是一種身體規訓的過程。筆者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發現與學生談及傳 統,因為沒有具體的實質,是空泛的概念,因此對於傳統學生大部分都是茫然的、困惑的,筆者求學期間同樣對於 傳統也是困惑,經常反思會彈一首傳統作品真的就是會傳統嗎?有沒有一個可能是「傳統」一詞,本身僅是一種符 號,是被虛構出來的,反而是符號背後是藉由「什麼」支撐出樂曲進而體現出來,樂曲背後的「什麼」?可能才是 我們說的「傳統」。

也因此筆者在實踐與探索的過程中思考轉向,將傳統一詞轉向回歸到演奏中的身體使用,以身體運動積習的角度來 理解何為傳統,傳統或許就能迎刃而解,筆者問:「傳統是一種過去演奏積習的體現?」從身體演奏的視角,存在 著技術層面、音樂旋律層面、慣性、思想、文化⋯⋯等面向,在前人去蕪存菁的對於傳統積澱下,如若踏著前人肩 膀上,能看到更遼闊的風景。因此,筆者認為傳統就是身體積習,身體作為載體,連接琵琶演奏的過去與現在,身 體演奏的各種身體感受,去經歷它,看似最笨拙但實際可能是最能打通演奏任督二脈的方法;也因此視角的切入, 提供學習者有較為實質的演奏體現,也更容易走進學習系統中的方法。

筆者與王範地學習時,大部分都是學習傳統作品,通過一首首的武功秘笈,從中領略王範地獨樹一格的內功心法, 心法要旨藉由樂曲傳遞,學習過程中演奏體悟與動作的慣性串連,身體積習進而統合,在大量積累下,完成琵琶演 奏中所謂的「傳統」。而在傳統中的「傳」與「承」間,如何守護好分寸,王範地在課堂中教授是他觀點下的二度 創作,但王範地都會告知學生其出處,哪些地方是繼承他的師輩所傳下的觀點與規訓,哪些地方是在繼承傳統中的 調整與改變,調整的理由與依託根據是什麼,很清晰的梳理並傳承給學生,這樣無私的藝術精神是大愛的,也是老 師以身作則的身教。這些身體的積習,最終以文化脈絡的方式體現並回應在身體之上,王範地亦常在課堂提及母語 文化,當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關鍵,現在回想,並不單單只是指著傳統音樂,而是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文化脈絡,並 透過聲音將其體現之。

王老師教學時的示範準備 王老師悉心指導與陪伴每位學生
SILK R AD Guest Columnist Session 24

左起:陳賢澈、孟書欣、師母、王老師、筆者、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副教授任宏

王範地時常以《淮南子》的文本提醒筆者:「非規矩不能定方圓」,但這些規範實際上不是以教條的方式來壓迫學 生,如同崇拜偶像般的盲目跟隨如複製人一樣,而是在身體的規訓下,如何進一步的去應用。王範地不是一位思想 陳舊的保守教授,他不斷的鼓勵筆者吸取不同藝術的表現手法進一步去應用,也大量的鼓勵筆者有意識的選擇當代 創作作品並演奏,在傳與承之間如何將菁華萃煉出來,並昇華它,使音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繼承傳統之上找尋 新的表述方式及手段,使藝術最終能如梅蘭芳先生所說:「移步不換形」。

王範地有一個「三個同心圓」理論,分別是技術、音色及音樂。其中以音樂為核心,其次向外分別是音色與技術, 技術因為音色的需要,而要有相應的技術手法;而音色因為音樂的需要,而有音色上的層次變化,三個同心圓相互 共生,無法切割。三圓理論中的「音樂」,更是精神形塑的精妙之處,王範地曾告訴筆者,他的前輩這樣教導他, 抓住三件關於音樂的事情,分別是「意」、「情」、「趣」,王範地曾表言:「『意』兩層意義,其一樂曲的思想 內容;二指意境,也就是要求我們要情景交融、虛實相生地表現出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情』是指七情⋯⋯講 的都是人的情感⋯⋯。『趣』,趣味,這要求的是審美取向⋯⋯音樂演奏中的審美是由『意』和『情』中來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提倡高尚的趣味,而趣味是和文化相關的,在二度創作的思考和實際演奏中,必須關注到所表現出 來的情趣是否『有文化』。⋯⋯研究學習怎樣提高這種趣味、情趣。這是一種精神建設,所以要認識到審美也是一 種文化修養。」(張先玲, 2020 ,頁 105 - 106 )作為一名演奏者如何在二度創作當中,掌握其「意」、表「情」、 玩「趣」,在聲音的背後找尋母語文化的精神形塑,是作為學習者的我們,所傳及所承。

2013 年的金秋,跟隨恩師五年學習時光,在老師有苦有甜的關愛中磨練著,恩師於 2017 年末辭世,五年又過了,現 今才有勇氣,在潰堤中提筆關於恩師的文章,恩師在我最茫然的時期托住我,在天地方圓的規範中將我揉捏成新模 樣。現回想起來,那段時間筆者扎扎實實的花時間、下功夫鑽研,很感恩有王老師這樣的引路人牽著我,去體驗王 老師所經歷過的經驗,也因為那些吉光片羽的積累,使我能夠安放於現在這個當下;未來不期不盼,時時刻刻的當 下體驗,對自身有所藝術之追求,除天時地利人和,更重要的是自己不斷學習、精進,在不同的視域交錯中,不斷 碰撞出新的火花,進而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筆者期望藉由本文延續王老師的精神,鼓勵當代的國樂演奏家及學習 者都能在當代中活出傳統音樂的生命自由。

三、
聲音背後的精神形塑
25

國樂經營之道系列 歲月如歌: 中部地區國樂 30 年的世代交替與傳承

專訪廖木春、古一以

採訪 / 顏采騰、傅明蔚 撰文 / 顏采騰 圖 / 廖木春、古一以

本專欄「國樂經營之道」系列第四輯,延續著「地區性」的定題(上一期為離島國樂),本期聚焦於中部地區這個凡而不 凡之地:臺中雖是主要都會區之一,卻缺乏大專國樂科系,也未有職業國樂團。然而,它卻有悠久的國樂歷史、活躍的 民間團隊以及興盛的社團體系,這樣的對比是十分有趣的。在歲月長河中,中部地區國樂如何形成現今的光景?他們有 著怎樣的獨特經營策略、困難與展望?

本期邀請到青、銀世代的兩位國樂經營者 廖木春及古一以,前者在 展;後者則曾師從廖木春,現正積極投入國樂教學及指揮,在新舊世代之間傳遞薪火。藉著二位的記憶、觀察及實踐, 帶我們看見中部地區國樂 30 年來的世代傳承。

聞韶軒絲竹室內樂團創團團長‧廖木春

聞韶軒絲竹室內樂團現任副團長‧古一以

26 SILK R AD A Journey into Chinese Music

走過中部地區國樂的轉折與百花齊放

廖木春是在臺參與國樂相當早的一位,追溯到 1973 年,他在師大國樂社擔任社長(當時由有「臺灣國樂開拓者」之譽的鄭 思森指導),畢業後則參加了史冊留名的「青年訪問團」,一個個都是重要的早期國樂軌跡。之後,廖木春回到臺中任 教,他憶起當年,中部的國樂水平尚不成氣候,具代表性的僅有一支「中興國樂團」

該團於 1972 年由省立臺中圖 書館協助成立,是全臺首個公家補助的國樂團。當時廖木春受邀入團,也在因緣際會下進入曉明女中音樂班教胡琴, 他自言加入該團「任務繁重」,在曉明則是「挑戰很大,也因此教學相長,不斷自我提升」。他的經歷幾乎是早一代國 樂人的縮影

他們篳路藍縷,沒有國樂系所的專業培育,而是自己一步步摸索成長,靠自己闖出一片天。

27

作為活力泉源的國樂社團

除了民間樂團,學校社團是中區國樂的另一個活力泉源 —古一以的學習與投入歷程,無疑是最好的代表。古一 以曾就讀音樂班,隨廖木春學習胡琴,高中起則回到普通班,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下稱中山醫大)公共衛生學 系。雖然離開科班,但她並未就此揮別國樂,而是持續投入於國樂社團,同時慢慢嘗試器樂教學,亦自發地研習 指揮方法,磨練自己的國樂專業。現在,她在文華高中、中山醫大等多間院校擔任社團指導老師、樂團指揮以及 胡琴組教師,由業餘蛻變為職業。和廖木春相似的是,古一以也並非出身國樂科系,而是經過社團的磨礪、師長 的提拔以及自身的積極學習,成為中區的國樂新生力量。

古一以提到,中部的一大特色是社團之間的緊密聯繫:高中方面,臺中一中、臺中女中、文華高中等 6 至 7 校的 國樂社每年舉辦聯合寒暑訓,是全臺少數續辦不輟的聯合集訓;大學方面, 1981 年創辦的「中區大專聯合國樂 營」則曾叱吒風雲,每年邀集各地頂尖師資,吸引全臺國樂學子,最盛大時曾與國家國樂團( NCO )合作,人數 多至三大團。雖然該營隊因新冠疫情而停辦至今,但仍然深受各界的關注與寄望。這些跨社團的連結,讓中區國 樂的人際網絡愈趨緊密,也養育潛在的未來人才,使樂壇得以永續。

古一以 2022 年指導中山醫學大學雅頌國樂社及文華高中雅風國樂社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
SILK R AD 28 SILK R AD A Journey into Chinese Music

少子化挑戰下的未來進行式

不過,由於近年音樂學子愈來愈少,中區的國樂經營也面臨難題。廖木春坦言自己對於前景並不樂觀,如曉明女中音樂 班於 2012 年停招,長期以來各團已愈來愈難募得新血,有者甚至已面臨停擺。相對於其他地區,對於注重長期人才庫以 及人脈養成的中區國樂而言,少子化的現象想必更具威脅。

但,廖木春也豁達地說:「如果不能演大團,我們就把小團演得很完美,畢竟聞韶軒本來就是絲竹樂團」,並表示會不斷 地修正經營策略,也許國樂將來會變成不同的生態及形式。古一以也希望保持彈性思考,嘗試跨界或改編等不同嘗試, 努力把餅做大,讓更多人參與國樂 。也許少子化、音樂班系裁減等趨勢已難以扭轉,但就如聞韶軒當年興起於中興國樂 團解散、古一以雖離開音樂班卻與國樂更加緊密,危機的另一面永遠是轉機。憑藉著他們滿載的熱情與自發性,這些民

廖木春指導社區班,向大眾推廣國樂文化

29

胡琴×抖音:觀察大陸胡琴 演奏與教育的線上實踐

文 / 游琇雯

圖 / 陳軍 太極琴俠抖音帳號、金玥二胡抖音帳號、嚴潔敏抖音帳號

隨著科技的發展,音樂的收藏與交流亦隨著錄音技術 的進步,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有更多的可能性。在科 技爆發的時代,藉科技之力推廣傳統音樂,讓傳統音 樂的面貌更為多元。 1950 年楊蔭瀏與曹安和帶著第

一部進口的鋼絲錄音機來到無錫,為阿炳的《二泉映 月》、《聽松》、《寒春風曲》 3 首作品進行錄音,在演 奏或學術研究上是令人振奮的消息。

當科技尚在萌芽時期,我們聆聽音樂的模式不外乎兩 種,一是從廣播中收聽,再則是音樂會的現場演出, 但這些都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無法隨心所欲的無限 播放。直至錄音技術和電腦軟體慢慢成熟,陸續有輕 便的卡帶、 VCD 、 DVD 技術產生,這些技術除了改 善音樂收錄品質外,亦帶來更多胡琴的聽眾,讓胡琴 作品有更好的推廣。爾後,隨著時代的腳步,網際網 路的串聯,胡琴音樂的推廣模式也邁出了新紀元。

90 年代,網際網路開始普遍被使用,直至西元 2000 年之後,各類影音社群平臺開始竄出,各式各樣的音 樂類型在平臺流通,當然,也包含了傳統音樂。「優酷 網」2006 年在中國大陸上線,以影音分享為主的「優 酷網」成為當時獲得民樂資訊的重要網站,隨著資料 庫內容的持續增加,大眾可以從「優酷網」裡汲取更 多不同的音樂養分。然而,這些分享影音資料多為愛 樂者所註冊的帳號,因而網站用戶們在討論區的留言 並不容易受到名家的直接關注,是屬於「單向性」缺 少與名家直接互動的平臺。

2018 年推出「國樂 show 計劃」(資料來源:抖音文化站)
New Vision SILK R AD 30

陳軍的抖音帳號擁有大量粉絲的關注 (資料來源:陳軍太極琴俠抖音帳號)

科技改變習慣,手機平臺「雙向性」的音樂互動

隨著智能手機越趨便利,各式為手機設計的平臺開始湧現,如「抖音」、「快手」、「小紅書」等,這些社群軟體興起, 逐漸讓群眾接受資訊的習慣改變,手機也成為最方便的媒介物。其中抖音在 2016 年正式上線,它搶攻「人手一機」 的年輕人市場,強調以音樂紀錄美好生活來貼近群眾,讓用戶能夠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自己與觀賞他人的作品。在傳

統音樂方面,抖音則於 2018 年發起「國樂 show 計劃」將抖音用戶延伸至傳統音樂市場。「國樂 show 計劃」除了與各 地的藝術單位一起合作推行計劃 1 ,也吸引許多二胡名家共襄盛舉,如二胡演奏家陳軍陸續發布「短視頻」,吸引了大 量的粉絲追蹤帳號,陳軍也趁勢向大眾推廣「陳氏二胡流派」 2 。「短視頻」剛好符合現在步調快速的社會,大眾可以 透過手機快速瀏覽、提高觀看率,可以讓更多人認識二胡。在幅員廣大的中國,名家加入抖音行列開啟各地愛樂者 與名家線上的互動,透過留言也有機會得到名家的回應,這種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相對地,愛樂者對於演奏家 發佈內容的反饋,與對演奏方法的提問,也讓演奏家思索大眾的需求,進而考量下一部視頻內容該如何安排,達到 一種「雙向性」的溝通與交流。

1 2018 年 9 月 20 日,《今日頭條》刊登抖音與北京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器一廠、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四川青年藝術劇院、 七弦古琴網、廈門九霄琴舍等文化單位合作。

2 陳氏二胡流派為陳耀星獨創的二胡型制及陳氏家族獨有的演奏手法,陳軍、陳依妙為其傳人。

31

透過直播與觀眾形成即時的互動 (資料來源:金玥二胡抖音帳號)

金玥已發佈 58 部二胡作品(資料來源:金玥二胡抖音帳號)

二胡名家於網路平臺推廣音樂,除了發布視頻,也會以「直播」來進行即時互動。從「抖音」平臺推行「國樂 show 計劃」之後,陸續有許多二胡名家有如嚴潔敏、金玥、宋飛、鄧建棟等人,申請「抖音」帳號,部份則開設「直播」

與群眾互 動 3 。 藉由「抖音」的高用戶量,這些名家加入抖音後,其粉絲數皆在短時間內達到萬人,其中宋飛、金玥

與鄧建棟分別在 2020 年創建帳號迄今已達 3 萬多的粉絲數;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嚴潔敏,於 2022 年創建的帳號迄今更 快速達到 12.2 萬的粉絲數。二胡名家的「直播」打破地域限制,拉近與愛樂者之間的距離。

除了個別名家的直播,北京中央民族樂團也於 2020 年開設抖音帳戶,陸續於平臺發布排練花絮、線上直播演出,團 員發起一系列的公益直播,其中,樂隊首席金玥亦在樂團的公益計劃中,展開首場的直播互 動 4 。 從金玥之後的幾場 直播當中,可以得見樂曲安排多以大眾耳熟能詳且多元的曲目為要,包括了二胡經典《二泉映月》、《賽馬》,改編自 彈撥樂器的《半山聽雨》、《憶江南》,民歌《淚蛋蛋掉在酒杯杯裡》,電影配樂《梅蘭芳》、《畫心》,由樂團創作劇目 《印象國樂》片段等曲。演奏家認為推廣二胡更應該貼近大眾,選擇通俗的樂曲,突顯出名家也能融入一般大眾的生 活,透過優美的樂音,讓更多人喜歡二胡,進而學習之。

3 「抖音」平臺設有「直播」門檻,一是需年滿 18 歲,二則是粉絲量需達 1,000 人以上。

4 2022 年 8 月 15 日,「山河國樂 公益星期二」,為孩子們的教育助力,金玥直播首場。

化千里為咫尺,貼近大眾內心
New Vision SILK R AD 32

嚴潔敏發佈多部教學片段於抖音帳號上(資料來源:嚴潔敏抖音帳號) 嚴潔敏演奏電視劇《紅高梁》主題曲《九兒》,共有 2113 條評論 (資料來源:嚴潔敏抖音帳號)

在抖音平臺裡,除了演奏短片、演出資訊分享外,亦有許多二胡教學的短視頻。值得一提的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嚴潔敏 於 2022 年加入抖音,帶領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生組建助教團隊,在短短一年已獲 12.2 萬的粉絲關注、70.8 萬的按讚數。中

央音樂學院為國際首屈一指的教學單位,於演奏或教學上皆備受肯定,嚴潔敏將數十年的教學經驗化為一套有系統的教學 法,帶著團隊在抖音推廣,將大陸著名的考級內容新編、重整,進而為不同程度胡琴學習者提供完整的教程。例如,右手 長弓教學中,清楚講解弦與弓的角度、琴弦的振動與持弓指頭支點的相互關係,除了基礎觀念的建立外更能從視頻課中學 習理性的自我訓練,提升練琴效率。嚴潔敏的線上課程,提供胡琴學習者有機會受到正規音樂學院的薰陶,亦能提升各地 的胡琴教學品質。網際網絡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在抖音上,你可以在家就得到名家指導,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建立,對 於基礎學習者來說,在學習之初便能具備良好的演奏法概念,有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中高程度或者年輕教師來 說,亦能建立有系統、有目標的教學。

透過抖音系統的演算法,能自行計算並推播用戶相關喜好的視頻,名人被推播和觸及率亦相對高,抖音擁有龐大年輕用戶 群,利用這樣的優勢,大陸二胡演奏家與教育家於近幾年開始善用社群資源,深深明白需將二胡同時往下紮根,而不僅是 為滿足在音樂廳、大劇院裡的觀眾,演奏曲高和寡的樂曲,更是理解一般社會大眾、年輕人的喜好,從而演繹民歌、流行 曲、電視電影配樂,透過社群平臺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來喜歡、了解胡琴,達到將胡琴音樂推廣至人群之中的目的。

科技日益發達,今日之發明都將成為明日的過去,傳統音樂應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在這樣快速的社會裡,傳統音樂如何 利用科技的發展助自己一臂之力,在推廣上可以順帶得到效益;現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崛起,未來如何

使人工智慧成為胡琴演奏與教學的輔助工具,相信也是一個有趣且值得深思的議題。 33

團隊合作,系統教學
善用「社群」借力使力,創造更多可能性

Huqin × TikTok in China: A Glimpse into Mainland China's Online Practice of Huqin Performance and Education

Images / TikTok accounts of CHEN Jun Taichi Warrior of Huqin, JIN Yue Huqin, and YAN Jiemin.

As technology strides forward, the way we collect and share music is being reshaped. The evolution of recording methods and, more recently, the Internet's ubiquity have opened doors to new possibilities. Traditional music finds a renewed platform at th e heart of this technological renaissance, appearing in even richer and more diverse forms. Take, for instance, the groundbreaking moment in 1950 when YANG Yinliu and CAO Anhe ventured to Wuxi with the first-ever imported wire recorder. They captured the essence of A Bing's masterpieces, l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Over the Second Spring , Listening to the Pines , and Chilly Spring —a monumental achievement for performers and researchers alike.

Once upon a time, the musical world was simple. Tunes either flowed from radios or resonated in live concert halls. These avenues, however enchanting, were bound by time and place, hardly offering listeners the liberty to indulge at will. Yet, as recording innovations matured and, in time, sophisticated computer software became commonplace, we welcomed the era of cassette tapes, VCDs, and DVDs. Beyond refining the quality of musical recordings, these mediums expanded reach of the huqin, amplifying its resonant strings to a broader audience. The onset of the digital age and its sprawling web networks subsequently revolutionized the dissemination of huqin music.

Chen Jun joined the "National Music Show Project" in 2018.

The 1990s saw the Internet begin to weave its way into the fabric of everyday life. And as the new millennium unfolded, an array of audio-visual social platforms blossomed. These digital stages showcased a medley of musical genres, traditional tunes included. In 2006, Youku emerged in Mainland China. This video-centric platform quickly became a haven for folk music aficionados. Its ever-expanding repertoire allowed us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a myriad of sonic flavors. Yet, a notable gap persisted: while music enthusiasts flooded Youku with content, there was a palpable disconnect.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platform rarely garnered attention from music luminaries, underscoring a unilateral digital experience yearning for genuine interaction with maestros.

(Source: CHEN Jun Taichi Warrior of Huqin TikTok account)
New Vision SILK R AD 34

Reshaping Habits: Bidirectional Musical Engagement on Mobile Platforms

T he rise of smartphones has seen the emergence of dedicated platforms like TikTok, Kuaishou, and Xiaohongshu in China. These platforms have reshaped how audiences engage with content, positioning smartphones as the primary consumption channel. TikTok, which debuted in 2016, particularly caught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attention. Its emphasis on capturing life' s beauty through music offered users a seamless way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admire the creativity of others. Seeking to embrace the world of traditional music, TikTok rolled out the "National Music Show Project" in 2018. In association with various cultural institutions 1 , this innovative venture attracted huqin maestros, such as CHEN Jun. Through TikTok's bite-sized videos, CHEN not only amassed a significant following but also popularized the "Chen-style Huqin." 2 These short videos perfectly align with today's rapid consumption patterns, allowing audiences to swiftly engage with content. Such increased engagement boosts visibility and appreciation for instruments like the huqin. In China's vast expanse, TikTok's platform has fostered a unique digital arena where celebrated musicians and ardent followers interact, paving the way for more personal,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1 On September 20, 2018, TouTiao.com reported that TikTok collaborated with cultur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Beijing Chinese Orc hestra, Shanghai No. 1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Factory, China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Sichuan Youth Arts Theater, 7guqin.com, and Xiamen Jiuxiao Qin House.

2 The Chen-style Huqin represents a distinctive design and playing technique pioneered by CHEN Yaoxing. CHEN Jun and CHEN Yimiao are the successors of this tradition from the Chen family lineage.

Upcoming live stream announcement from CHEN Jun. (Source: CHEN Jun Taichi Warrior of Huqin TikTok account) Upcoming TikTok live stream announcement from JIN Yue. (Source: JIN Yue's Huqin TikTok account)
35

Bridging Distances and Touching Hearts Through Music

Apart from uploading videos, prominent huqin musicians have embraced the live-streaming trend on TikTok. Since the inception of TikTok's "National Music Show Project," celebrated artists like YAN Jiemin, JIN Yue, SONG Fei, and DENG Jiandong made their presence felt on the platform, with many conducting live sessions to engage their audience. 3 Given TikTok's expansive user base, these artists quickly secured followers numbering in the tens of thousands. As an illustration, the accounts of SONG Fei, JIN Yue, and DENG Jiandong, created in 2020, now boast over 30,000 followers, while Professor YAN Jiemin from China's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having joined in 2022, has already attracted a staggering 122,000 followers. Live streams of Huqin masters break through geographical constraints, bringing them closer to music enthusiasts.

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artist performances, the China National Traditional Orchestra debuted on TikTok in 2020. They shared a rich tapestry of content—from glimpse of behind-the-scenes rehearsals, to live-streamed performances, and even a series of charity live streams. The orchestra's principal, JIN Yue, wa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se charity interactions. 4 During his live sessions, audiences were treated to a diverse repertoire of well-known tunes, including huqin classics like Moon Reflected on the Second Spring and Racing Horse . There were also adaptations from plucked instruments, such as Listen to the Rain at the Mountain Side and Memories of Jiangnan . Folk songs like Tears Drop into a Wine Cup were not left out , and film scores like Mei Lanfang and Painted Heart added cinematic flair.

Moreover, snippets from the orchestra's original The Impression of Chinese Music provided a taste of their innovative creativity. Musicians were promoting the huqin in a way that deeply resonated with the wider public. Embracing relatable and popular tunes emphasized that even renowned artists can integrate into the daily rhythm of public life. The ultimate goal being to, through the allure of beautiful music, ignite a passion in more people to appreciate the huqin and venture into learning to pla y the instrument.

3 On the TikTok platform, to access the live streaming feature, users need to meet two criteria: they must be at least 18 years o ld and have a following of more than 1,000 people.

4 On August 15, 2022, as part of the "Mountain and River Chinese Music: Charitable Tuesday" event, JIN Yue held his first live s tream to aid children's education.

YAN Jiemin's TikTok account has amassed a following of 122,000. (Source: YAN Jiemin's TikTok account)
New Vision SILK R AD 36

Team Collaboration and Systematic Instruction

There are many huqin instructional videos on the TikTok platform, in addition to short performance videos and the sharing of concert information. Notably, YAN Jiemin, a professor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joined TikTok in 2022 and led a team of graduates from the conservatory to form an assistant teaching team. Within just a year, they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122,000 followers and received over 708,000 likes.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s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for its excellence in both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 YAN Jiemin has harnessed her vast teaching experience, developing a systematic teaching method she and her team actively promote on TikTok. They have adeptly revised and restructured the famous mainland graded content to curate comprehensive courses tailored for huqin enthusiasts at different learning stages. For example, when teaching the extended bow technique for the right hand, YAN delves into intricate details such as the angle between the strings and the bow and the synergy between string resonance and finger pressure points on the bow grip. Not only do these lessons buil d foundational knowledge, but they also offer students insights into self-disciplined training, thus maximizing their practice sessions. Yan Jiemin's online courses present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huqin learners, where they can get a taste of elite musi cal instruction, raising the standard of huqin teaching globally. With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and platforms like TikTok, expert guidance is just a click away. This ensures beginners start on the right foot, ingraining proper techniques from the outset. Meanwhile, advanced learners and budding teachers benefit from a structured and goal-driven teaching methodology.

Tapping into the Community for Greater Reach and Possibilities

Thanks to TikTok's sophisticated algorithm recommending videos tailored to user preferences, renowned figures enjoy enhanced visibility and reach. With its vast young user base, TikTok is a goldmine for influencers. In light of this, Mainland China's h uqin performers and educators have smartly begun to harness social media's potential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ir mission is not j ust to satisfy the niche audience of grand concert halls, but to resonate with the broader public. By aligning their musical repert oire with the tastes of the general populace and younger folks, they have ventured into diverse genres—folk tunes, pop hits, and eve n TV and movie soundtracks. Their objective being to pull in a younger crowd, foster a broader appre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uqin, and embed it deeper into the cultural fabric.

Traditional music must stay nimble and adapt in our tech-driven era, where today's breakthroughs might soon become yesterday's news. So, in this age of rap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ow can classical music harness modern tools for promotional benefit? And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akes center stage, the potential of integrating AI into huqin performance and teaching is not just a novel idea—it is a compelling conversation for the future.

YAN Jiemin and her assistant teaching team. (Source: YAN Jiemin's TikTok account)
37

屏師國樂團的創建與發展

( 1950-1970 年代)上篇

研究臺灣現代國樂歷史的發展,有一條主幹是從國民政府遷臺的「中央廣播電台音樂組國樂隊」重組「中廣國樂 團」開始,在 1950 年代發展出「軍中、學校、民間」三條主要脈絡。隨著時代的變遷,軍系的國樂社團已不復見, 學校及民間國樂社團現仍持續發展中。自 2011 年筆者開始研究臺灣成立的第一所大學國樂社團 國立臺灣大學薰 風國樂社,筆者即注意到師範體系是研究臺灣國樂史不容忽略的一塊,過去研究者多著墨於師範體系之個人部分, 如倪永震、李進輝、魏德棟、陳中申、施清介等人,惜不免有見樹不見林之憾。本期《新絲路》報導的是遠在臺灣 最南端的屏東師範專科學校( 2014 年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國立屏東大學,以下簡稱屏師。),從文獻資 料蒐集及訪談,管窺屏師在 1970 年代對推動國樂所做出的貢獻。

1965 年 1 月 4 日屏師國樂演奏會,左二正中間演奏四弦長柄阮咸者為張效良校長,左三為 51 級校友蘇丁選(國立屏東大學提供)
SILK R AD The Moment 38
文 / 萬智懿 圖 / 陳登科、林沛宇、國立屏東大學

1960 年 5 月 22 日屏師、友聯、中興、煉油廠、篤實國樂隊聯合演出節目單(陳登科提供)

屏師的師範教育

1969 年出境演出節目單(林沛宇收藏)

師範教育的目的在為國家培植國民教育師資,自國民政府遷臺後至 1994 年公布《師資培育法》以前,臺灣的師資培 育 制度為獨立招生的一元化公費分發制。由於畢業即有穩定的工作,師範學校成為當時國中生的第一志願。當時師範生 一律住校,管理嚴格似軍校,每所師範學校各具特色。屏師的首任校長張效 良 1 先生以「三動」教育做為全人教育, 「三動」是勞動、運動與活動,這些在學科之外的學習,無疑是全人教育的精粹。屏師俗稱「體育師範學校」,體育 原為其特色,但自 1960 年代以後,國樂的發展逐漸凌駕於體育之上,成為屏師的另一特色。

勞動是「三動」之首,早年的屏師校園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張效良校長挽起衣袖帶著全校師生一起植樹、種菜, 而 有了蒼翠的校園,「以身作則」可說是屏師教育的成功之鑰,國樂亦復如是。屏師的國樂是 1957 年由教職員開始,最 初學生僅少數人參加,後發展為班班皆有國樂團。 56 級 2 校友施慶海表示,是校長帶動屏師的國樂風氣,學生在耳濡 目染下很自然會喜歡國樂。在他入學屏師以後,校園時時可聞音樂聲,又在「聯合月 會 3 」欣賞到學長們的國樂表

演,聲音和諧悅耳,讓他心嚮往之。學校國樂團雖由師長們組成,但屏師學生學習國樂不是在校師長指導,而是外聘 教練。施慶海說:「有活動時,老師們會帶著我們一起參加,有時校長、主任也會跟著我們一起練習,教練則是外聘 自 60 兵工廠(篤實國樂隊),指導時間不固定,大約一、兩星期一次,看他們哪一天方便,就約來指導一下,但也只 是講解譜子要怎麼練,剩下的我們自己練。學長( 55 級)也會幫忙,就像我們也會指導 57 、 58 級學弟們一 樣 4 。」

1 張效良校長(1906-1982)字石徒,山西文水縣人,畢業於山西省高等師範學校及中國童子軍司令部特設教導員訓練學校。擔任屏師校長 26 年(1946–1972),張校長風采卓然,多才多藝,允文允武,對學生關愛備至,也深受學生的敬重。張效良先生音樂素養豐富,精通 簫、笛、胡琴、琵琶等中國樂器,尤擅作曲,自臺灣光復後,曾為多所學校創作校歌,如屏師、臺北市成功高中、竹南高中、臺南女 中( 1947 年版)、臺南師範學校、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中正國中的校歌也都是出自張校長之手。一生創作詞曲計有 76 首。

2 屏師 56 級 1964 年入學,1967 年畢業,三年讀畢直接分發小學擔任教師至少服務三年,男生再去當兵二年。(以上為陳登科、施慶海口述) 3 聯合月會是張效良校長推動「三動」教育中之「活動」部分,是屏師學生的休閒娛樂,它是每個月舉辦的康樂晚會,以年級輪流主辦。 月會節目包羅萬象,有合唱、獨唱、樂器演奏、舞蹈、話劇、朗誦、相聲、魔術、雜技等等。 4 在校生由高一屆的學長指導是屏師國樂團的傳統,但畢業學長返校義務指導最早是從 51 級的蘇丁選開始(指導時間 1962 至 1965 年), 接著由黃吉田接棒,其餘如陳登科、潘明利、黃清源、陳政統也都回饋母校甚多,短時間指導的學長更是不計其數。

以身作則的屏師教育
39

左一著西裝者為鄧明治主任,第一排右一持笙者為陳登科、左三持琵琶者為詹良才,第二排左一為黃吉田,第三排右一為施慶海(陳登科提供)

培養國樂的使命感

施慶海認為校長及主任加入他們的合奏練習一起「玩樂」,不但激勵了他的學習,也將推廣國樂的使命感深植入 心。屏師國樂團的團長同時也是教務主任鄧明治先生,在 1971 年接受《中國樂刊》的採訪時說道:「屏東師專先訓 練學生,再讓他們去為國樂散布種子,這是我們的希望 ⋯⋯ 在國樂極度缺乏師資情況下,這也是個權宜之計。待普 及之後,再求精求好,就更為容易了,我們只希望能拋磚引玉,為中國音樂略盡棉薄。」從鄧主任的談話得知屏師 的國樂學習,是帶有目的性的,就是「訓練學生散布國樂種子」,而他們確實做到了。

屏師國樂團的倡導期

張 效良校長 1946 年到屏師擔任校長時,全校僅有一架鋼琴,不利於師範音樂教育的學習發展。於是張校長購買了價 格低廉、攜帶方便,容易學習的簫、笛、胡琴做為音樂教具。最早紀錄參加國樂團的是 50 、 51 級校友, 1963 年起, 屏師已發展為班級單位的學生國樂團,也展現出旺盛的活動 力 5 。 1965 年是屏師國樂開始起飛的一年,國樂首次成 為青年冬令育樂活動集訓項目之 6 ,對國樂風氣的提倡甚有影響,當時 56 級剛入學的一學期內,人才輩出風雲際 會, 56 級校友陳登 科 7 表示 1967 年由 56 級乙、丙兩班 21 位同學組隊參加臺灣區高中職師範組國樂合奏比賽,他與施

慶海就讀乙班,詹良 才 8 與指揮黃吉田是丙班,他們為屏師拿下首座冠軍獎盃,憶起為屏師抱得冠軍獎盃返校的那一 刻,他們手持樂器走進校門,看見校長帶眾人列隊立於校門口兩側,鼓掌歡迎他們;即便這已是 56 年前的回憶,心 情仍然無比悸動。

5 「53 甲國樂團」曾在暑期期間到南部 7 縣市舉辦 16 場勞軍演奏,同年並參加救國團舉辦的全國青年學藝大競賽之國樂比賽,比賽結果由 師大國樂社拔得頭籌,「53 甲國樂團」連續兩年獲得第五名。

6 屏師舉辦之青年育樂集訓活動,冬季僅在 1965 年舉辦過一次,之後都在暑期舉辦,其他項目為體育、軍樂隊,合唱團、游泳隊亦有舉 辦過。

7 陳登科任四維國小輔導主任退休,擅長吹管樂器簫笛、嗩吶、壎、笙及古箏,多次參加國樂器獨奏比賽獲致佳績,擔任南部多所學校國 樂社團指導,曾參加煉油廠國樂團、篤實國樂隊、高雄豫劇團、皇后大舞廳國樂隊,亦為高雄縣中興國樂團、佛青國樂團、高雄市教師 國樂團創團團員,曾擔任高雄市國樂學會理事及總幹事;1975 年、1979 年兩度參加中華民國綜合藝術團出訪美加,亦曾與陳裕剛訪港 演出。縱橫國樂界五十餘載,始終懷抱一顆熱忱奉獻的心。近年鑽研「手足自然療法」亦頗有心得。

8 詹良才 1973 年組訓中營國小國樂團,1974 年即得到臺南縣音樂比賽第一名,往後年年代表臺南縣參加全省音樂決賽並獲得優等。現為 「長雲樂集」團長及指揮。獲前縣長李雅樵專款補助,成立一座國樂資料館。臺南縣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姜博智讚揚詹良才對臺南地區社 會音樂教育的地位與貢獻,絕對是無可取代的。創作多首國樂曲,其中國樂合奏曲《秋原放馬》最為膾炙人口,由第一商標國樂團收錄 唱片中。並與 54 級李進輝合著《團練教本》、《古箏教本》及《琵琶教本》。

SILK R AD The Moment 40

屏師國樂團的奠基期

黃吉 田 9 談起張效良校長,充滿孺慕之情,他分享張校長對學生的慈愛,對他個人的關懷,感覺得出來黃吉田是願為 張校長、為屏師鞠躬盡瘁的人。黃吉田口中的張校長每月舉辦「聯合月會」,國樂、舞蹈、相聲、話劇 各項活 動琳瑯滿目,所以學生終日忙碌在學習與表演中。每個星期三傍晚,張校長會親自主持「寶塔猜謎」,校長自己出 題並準備獎品。張校長似乎是藉著競賽及表演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領導及待人接物的處事能力,這是「自 律」的教育,而這些都不是教科書能獲得的經驗。那段時光大家雖然忙,但很快樂,陳登科更補充說道:「國樂生 活幾乎是屏師人的全部,其餘都只是點綴。」相信這話能讓不少 4 、 5 年級的國樂人,發出會心的一笑吧!施慶海老 師也補充說道:「當時張效良校長把屏師的學生訓練成 18 般武藝都得要會,尤其國樂,在當時每一個班就是一個 團,每次演出就像是班際比賽一樣,學生才剛演完,就開始準備下一次要演什麼,到處找樂譜。」相信 1960 年代的 國樂社團都曾經歷過「找樂譜」的痛苦。黃吉田曾在 1970 年接受陳裕剛訪談時說到,屏師過去的樂團規模較小,演 奏的都是齊奏曲,成為現代化的樂團組織,是 1965 年以後的事。屏師不僅缺乏好的樂器,也無按部就班的樂曲訓 練,甚至不知道自己練的方法是否正確,僅能從收音機、唱片聽到美妙的樂聲,成為他們的追求與想望。於是他們 自立自強,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協助同學,想辦法與北部樂團聯繫,希望得到曲譜及技巧指點等支援,可惜均未獲 回應,直到幼獅國樂社的李兆星先生寄來幾支小合奏曲,才讓屏師苦旱逢甘霖,終有了豐碩的成果。真所謂「時勢 造英雄」,對這些十來歲充滿創意與鬥志的青少年來說,這些阻礙是難不倒他們的,也正因為如此, 56 級為屏師的 國樂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未完待續)

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校參加臺灣省五十六年度全省音樂比賽決賽, 高中、高職、師範團體組國樂演奏第一名獎狀(資料來源:國立屏東大學)

1977 年出境演出節目單(林沛宇收藏)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獎狀

國樂研習社評定為民國 61 年績優學生社團(資料來源:國立屏東大學)

9 黃吉田任南化國小校長退休,1967 年指揮屏師首獲全國冠軍,在許多屏師校友的口中,黃吉田是他們最敬佩的老大,陳裕剛曾在《中國 樂刊》創刊號「屏師國樂團訪問記實」紀錄一位同學說:「沒有黃吉田,就不會有今日的屏師國樂團」這句話,足見黃吉田在屏師國樂 團有著不可撼動之地位。黃吉田曾師從周岐峰,在 1970 年代活躍於服務學校國樂社團,任何學校需要他幫忙,他都盡心盡力且義務指 導至 1990

41
年代淡出國樂圈。

始於傳統,融於創新 從「搖擺國樂」

淺談當代國樂的創演思維

文 / 吳柏寬(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

近年臺灣國樂邁入多元發展及快速變化的趨勢之中,從創作素材到樂團編制,從傳統合奏、絲竹樂團,到新興小型國樂 團,在這個加速時代下,不僅是觀眾在求新求變,連表演者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然而,我們是否也該思考在這樣的發 展趨勢中,音樂的創演是否可以肆意的大鳴大放?而對於創作者與聽眾,又是否有更值得深思的議題?

在當代國樂作品與表演如此五花八門的時代,我們除了欣賞音樂及表演外,或許也更需要去思考其背後所蘊含及體現的 當代創演思維及價值觀,並反思我們在面對這類新創團隊及作品時所應具備的態度,音樂的表演不僅是一種個人或團體 的創意展現,也更是一種歷史與社會的反映。

「搖擺國樂」音樂會由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簡稱北市國)首席指揮張宇安領軍,於 2023 年 4 月 8 日(六)晚上 7 時 30 分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北市國將化身國樂版的爵士大樂隊,與行草樂團共同擔綱本場演出,參與的音樂家除了「 行草 Grass Walkers」之外,還包括二胡家何佩庭、琵琵家鄭聞欣,刁鵬也將擔任笛子與鋼琴協奏。

行草樂團於 2018 年春天成立,由團長兼鍵盤手賴鈺蒨、笛手刁鵬、吉他手鄭大刀貝斯手葉俊麟與鼓手陳奕欣共同組成,打 破國樂的傳統表演思維,以笛子融合爵士、拉丁、J-Pop 等元素,創造出全新音樂表演面貌,由刁鵬所作多首原創作品,如 《歌舞御前町》、《大正紅居酒屋》在業界皆廣受好評。刁鵬近年來也創作出許多融合國樂語彙及爵士的國樂合奏、絲竹等 作品,跨界演出及創作經驗豐富,更於 2022 年榮獲第 13 屆金音創作獎的最佳樂手獎。

音樂會首先帶來的是序曲〈老上海〉,選自《神女》影畫交響曲,由北市國樂團擔綱演出,以輕快的節奏搭配管子略帶深沈 的音色,彷彿將觀眾置身於老上海的爵士酒吧之中,並拉開本場音樂會的序幕,也預示著本場音樂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聆 賞體驗。

第二首曲目為《歌舞御前町》,由北市國與行草樂團同台共演,在樂曲的開頭,由刁鵬領奏,脆亮的笛聲搭配輕快的律動, 行草樂團的每位團員也在獨奏片段奮力的展現自身高超的技藝,而在此曲中,指揮除了要穩定樂曲速度外,也需要時刻與 行草樂團互相配合,方能在段落及速度的轉換間順暢的進行切換,不僅相當考驗指揮的臨場反應,也非常考驗舞台上樂手 們的彼此間的默契。第三首曲目《塞車》,路邊小攤的叫賣聲,利用管樂器模仿汽車鳴笛,以及速度的快慢來呈現車潮的走 停,彷彿將臺灣道路上的各種畫面融入曲目之中,此曲在北市國的加入後,樂團能予以更其豐富的聲響效果,對其在聲音 及畫面的刻畫上起到更好的成效。第四首曲目為《第八號酒窖》,由刁鵬與二胡演奏家何佩庭共同擔任獨奏,優美的鋼琴聲 搭配胡琴聲,爵士和弦的聲響迴盪在音樂廳之中,本首曲目也在北市國的加持下,得以更具震撼力的音響效果,將其音樂 表現推向更高峰。第五首曲目為《大正紅居酒屋》,由刁鵬與琵琵家鄭聞欣共同擔任獨奏,在琵琶動人的旋律中,觀眾們彷 彿看見一個充滿故事的小酒館,客人們安安靜靜地品著茶酒,享受著一份簡單的日式料理,隨著節奏的加快,居酒屋的客 人越來越多,店內也逐漸繁忙起來,人生百態似的在這居酒屋中呈現出來。樂曲的最後,速度趨於平緩,清脆的琵琶旋律 再次響起,彷彿一切隨著深夜歇業後,再次回歸平靜。

第六首曲目為《阿郎嫂》,此曲以臺灣、韓國著名歌曲「青蚵嫂」、「阿里郎」為素材創作而成,並賦予其全新故事情節,通 過兩首主旋律的曲調變奏與轉調來鋪陳故事主角們一路上相遇到相識的過程,利用爵士元素的競奏片段來表現其得天獨厚

42 SILK R AD Chinese Music Studies

的音樂才華。本曲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北市國樂師們的獨奏炫技片段,不僅挑戰作曲者對各類國樂器語法的理解,對於 演奏者而言也是一大挑戰。最後一首曲目為《城寨風情》,由北市國擔綱演出,故事背景描述九龍城寨於 1993 年拆卸,也 代表新香港的開始,城寨即成為歷史回憶和歲月痕跡。

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上,整體以行草樂團及刁鵬的創作曲為主,從中穿插許多北市國樂手的獨奏片段,並在前後安排了 兩首合奏曲目,讓二者能有更多音樂上的互動與交流。在演出中,不同於以往獨奏者在換場中暫時離開舞台的形式,刁鵬 在擔綱獨奏之餘,也與觀眾進行互動,講述曲目的創作動機及背景故事,不僅填補了換場的空檔時間,也讓觀眾有了更多 的參與感。從現場的反應可以看出,此舉得到許多觀眾的正向回饋,不僅體現了當代創演思維的開放,也展現出觀眾對多 元跨界表演有著一定的接受度。而這也反映了當代國樂多元開放的環境,其中對於表演者的創演思維,觀眾對音樂欣賞的 品味等議題,又有哪些面向值得思考及探究?

音樂的欣賞品味會隨著時代而改變,在過去僅有知識分子及上流階層享有對音樂的欣賞及詮釋權,但當今社會早已無此限 制,對音樂乃至藝術,或至生活的各方各面,每個個體都具有獨立思辨的權利及自由。在創作的素材上,某些曾被視為權 威的音樂理論的使用,其皆已不再被視為一種「必要」,也不再需要以「否定」來做為創新或批判的手段及理由,更多的反 倒是一種對素材的自由「取用」,但在這樣的氛圍下,是否有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創作又是否真的需要某些理論作為根據 呢?

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 曾於其著作 “Poetics of Music in the Form of Six Lessons” 2 中說:「創新只有與傳統在一起進 行的時候才會真正富裕。生動的辯證法需要創新與傳統在一個連結的方法中互相發展與互相配合。3 」也就是說,「創新」 並不是一種任意的取用,「創作自由」也不可隨意凌駕於其作品之上,不僅需要傳統作為根基,也需要經受一定程度的理性 考驗。如本場音樂會的《阿郎嫂》,便是以臺灣及韓國的著名歌曲「青蚵嫂」及「阿里郎」為原素材創作而成,立基於傳統 之上,將其溶於全新的創新作品之中,賦予其在當代有著不同以往的意義,但這不僅需要考察原曲素材的歷史、文化背景 等,也需考量配器、演奏法、和弦、調性等等諸多面向,並非豪無章法的隨意使用。

當代多元開放的創作環境賦予了表演者及觀眾更大的想像空間,甚至可以對傳統音樂素材進行拆解與重組,將各種不同的 音樂元素相互揉捏,賦予其不一樣的意義或樣貌,但這也更加考驗創作者的能力,倘若素材的取用全憑主觀上的喜好,對 其歷史、配器、演奏法、和弦及調性等,未能有足夠了解並合理的使用,便可能使作品與創演者自身難有穩固的立基點, 從而無法經受理性的檢驗,甚至可能造成在表演與作品呈現上出現背道而馳的狀況,但同樣的,多元的環境也更能孕育出 具有創造力且敢於突破舊有框架的創演者。例如在本演出中,刁鵬透過對配器及演奏法的處理,加入爵士、拉丁等元素, 以及與觀眾的互動等等,讓行草樂團與北市國共同呈現出了國樂不一樣的表演形式,這也讓當代國樂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樣 貌,帶給創作者與觀眾對音樂更多的想像。

1 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20 世紀著名俄國作曲家、鋼琴家及指揮家,也被認為是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的代表人物之一。

2 史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所著 Poetics of Music in the Form of Six Lessons,1942 後經許常惠翻譯為《音樂七講》。

3 Igor Stravinsky 著,許常惠譯。音樂七講。1988。頁 86。

參考資料

中文書目 陳慧珊。 2012 。《現代音樂美學新論》。臺北,美樂出版社。

Igor Stravinsky 著,許常惠譯。 1988 。《音樂七講》。臺北,樂韻出版社。

Pam Meecham 、 Julie Sheldon 著,王秀滿譯。 2003 。《現代藝術批判 Modern Art:A Critical Introduction 》。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學術期刊

陳慧珊。 2020 。〈以藝術之名的眾聲喧嘩: 2019 年臺灣跨界音樂的現象與發展〉。《 2019 臺灣音樂年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陳慧珊。 2008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論「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在當代音樂中的邂逅與發酵〉。《2019 臺灣音樂年鑑》,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節目手冊 臺北市立國樂團。 2023 年 4 月 8 日,「精彩 TCO 系列-搖擺國樂」節目手冊。

43
SILK R AD 國樂 · 新絲路
Chinese Music in the New Silk Roa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