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周年社慶專刊
4 5 6 0 1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SUNDAY, FEBRUARY 12, 2017
讀者之憶 郭乃綺/專欄作家
1
這張泛黃的報紙
有我的鄉愁 似苦還甘 和您一起 隨著新聞的風,一枚新聞 的過河卒子,不斷奮勇向前 的世界日報,今天滿41歲。 新聞的戰場迷人,在這個 眾聲喧嘩的紛亂時代,即使 過了不惑之年,作為北美華 文媒體龍頭的世界日報依然 充滿活力;每天透過各種載 具,為您提供最即時的新聞 訊息,設定最有價值的新聞 議題,並提供只有我們做得 到的深度評論與分析。 世界日報能在北美地區成 長茁壯,皆因您的支持。今 年世界日報社慶,我們希望 用處理新聞一樣的態度,卻 更別出心裁的方式貼近您, 和您分享過生日的喜悅,回 報您的支持。 透過這分社慶專刊,我們 的記者將娓娓道來,包括周 立波被逮捕等幾件重大獨家 新聞處理的過程與幕後;我 們負責印刷與發行的同事將 告訴您,世界日報從開印到 送到各位手上的故事;我們 的資深同事和專欄作家,也 把世界日報如何陪伴他們, 度過在美國初期辛苦與孤獨 的心情,似苦還甘地化成鄉 愁的解脫與感激。 那也是我們對您的感激。 世界日報41歲,一直和您一 起。
張宗智/世界日報內容長
「媽媽,我看見台灣了!」在異鄉街頭,偶遇印著TAIWAN的風景與字樣,孩子難掩興奮之情。 2000年元月初,春寒料峭,大 雪紛飛,我正在華府唸研究所, 正值第一學期的期末。 有個周五,同樣來自台灣的一 位博士班學長買了一份世界日 報,過了兩天,博士班學長把世 界日報傳給研究所剛畢業、正在 智庫工作的另一位台灣同學,又 過了三天,這位在智庫工作的同 學又把同一份世界日報傳給我。 經過兩位男士的閱讀,世界日 報已被摺得皺巴巴,上面還有手 寫筆記。一則是學校圖書館裡某 一本書刊的書目字號,我猜這是 博士班學長的字跡,應該是他抄 錄下來要到書架上尋找的圖書。 另外幾則龍飛鳳舞字跡,抄寫著 202和703開頭的電話號碼,應該 是這位在智庫工作同學的筆記, 我猜應該是他將要訪談的幾位學 者或國會議員辦公室電話。 我寫e-mail問他們還需不需要
這些筆記,兩位男士爽快迅速、 不約而同地回覆,「不用,謝 謝」。於是,我把報紙攤平,重 新摺好,恢復報紙出刊販售時的 模樣,報頭在外側,廣告在內 頁,用厚重的課本壓住摺好的報 紙。然後,冒著大雪,跑去向街 角的攤販買了一杯75分錢的美式 咖啡。回到學生公寓,趕緊脫下 大衣,握著熱騰騰的咖啡,翻開 被課本稍微「熨平」的世界日 報,然後,我開始享受寧靜的閱 讀時光。 當年,我就讀的學院只有五位 台灣留學生,大家的生活簡樸, 或多或少有些經濟壓力,只要有 人買世界日報,必定傳閱給另一 位台灣留學生,不知何時開始, 我們彼此相互傳閱世界日報,並 成了習慣,甚至,日後,當我造 訪其他城市,會習慣的在街頭的 報攤、圖書館國際閱覽室,尋找
(郭乃綺提供)
世界日報的蹤影,雖然大多時 候,都沒能找著。 40歲那年,我在馬來西亞某個 陌生城市,華人超市裡正在撥放 江蕙唱的《月夜愁》,我握著一 盒來自台北的油炸豆腐,忍不住 潸然淚下。那是離開台灣的的第 14個年頭,走了很遠,過了很多 年,一盒豆腐和一首歌,讓我猛 然明白,為何當年我們幾個台灣 留學生會習慣傳閱世界日報?為 何畢業後我會習慣在差旅客居的 城市裡尋找世界日報? 原來,都是因為鄉愁。 不只是尋找世界日報,我習慣 在每個機場的航站大廈,在候機 與轉機的片刻中,對著透明的玻 璃牆,尋找航站外的那來自台灣 的華航或長榮航空班機,雖然大 多時候,也是都沒能找著。 我想起研究所時,一位來自北 京的同學說,他想念父母的時
候,就會去吃四川菜。「你們全 家不是道地的老北京嗎?為什麼 是四川菜?」我好奇的問。同學 說,「因為爸媽都愛吃四川菜, 吃四川菜,感覺爸媽就坐在兩 邊,正在幫我夾菜、還叨唸我吃 太快」。事隔十餘年,這段話, 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記憶裡。 2012年,我整理家當,準備搬 回台灣時,還在一箱老舊的雜物 中找到一張2001年5月的世界日 報廣告頁,某家企業徵人的廣告 欄被我畫了個大圈圈,我不記得 自己為何要留下這張報紙廣告, 也不記得後來有沒有去這家企業 面試,但我訝異著,這張世界日 報的廣告頁跟著我,由北美東岸 的華府出發,向西遷徙,經歷了 芝加哥、舊金山,又到了南洋, 一路逆時針繞著地球,朝著回家 的方向,匍匐前進。 留著這張泛黃的報紙廣告,或 許,還是因為鄉愁。 2014年,回台定居第二年,因 為外子的工作,我們舉家再度短 暫客居舊金山。離家月餘之後的 某個周末,我們在舊金山街頭閒 逛,女兒和兒子突然驚聲尖叫, 「媽媽,我看見台灣了!」。在 異鄉的街頭,偶遇印著TAIWAN 的風景與字樣,兩個孩子難掩興 奮之情,忍不住尖叫。興奮情緒 裡,暗藏年少不知思鄉苦的情 懷,而這情懷來自成長過程所累 積的記憶,還有在不知不覺中和 這塊土地所連結的認同。 孩子呀,媽媽也看見了。任憑 人在天涯,台灣,始終在我們心 裡,而鄉愁,就悠悠地烙印在我 們心底最深的地方。
祝賀 世界日報四十一週年誌慶
業務蒸蒸日上 一紙風行 國泰銀行 致意
CM194728-1
4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