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Journal
慶 40 周年 1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SUNDAY, DECEMBER 13, 2015
世界日報12日舉行40周 年社慶茶會,左起為世報 副董事長李厚維、州眾議 會助理議長奧迪茲、世報 執行董事李德怡、駐紐 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章文樑大使、州參議員 高頓、國會眾議員孟昭 文、州參議員史塔文斯 基、聯合報系董事長 王文杉、世報北美總 管理處總經理兼紐約 社社長楊仁烽、市長 辦公室華裔代表林漢 明、公 益 維 護 人 詹 樂霞代表陳風。 (記者許振輝/攝影)
0 4 輝 光 報 日 世界 華媒第一品牌 美 北 續作
《世界日報》今年邁入40歲。孔夫子說 「四十而不惑」。創刊40年來,世界日報始終 懷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投資再投資、進步再 進步」的理念,懷抱新願景不斷進步、不斷開 創,伴隨所有華人移民實現平等、自由、開放 的「美國夢」。 40年來,我們和每一位讀者,每一個移民家 庭一樣,嘗盡移民創業、為生活打拚、適應新 家園的酸甜苦辣,也站穩了北美第一大中文媒 體的地位。但我們知道:世界日報的使命還沒 有完成。隨著中國崛起,華人移民美加人口日 增,電腦網路和智慧手機普及化,數位新聞、 行動媒體時代到來,我們也跟著轉型、蛻變。 就像所有愛護我們的讀者、廣告客戶一樣,我 們正投入網路時代的大潮中,擁抱數位時代的 到來! 1976年2月12日,世界日報在紐約、舊金山 兩地同步創刊,全面改變了華文報業生態,掀 起美國華文報業編印的大革命和業務大革新, 擺脫各大華埠中文報紙都利用剪輯拼湊成版、 每周出版一次,新聞早已成舊聞,內容零星雜 亂,編排印刷簡陋,只堆放街頭角落免費拿取 的傳統。 當年世界日報訂用國際電訊,租用人造衛星 線路傳版,購置新印刷機器,新聞內容緊隨 事件發展,每日出版從創刊初期的16頁,直到 後來數十頁。近年我們經常出版超過100頁, 2014年更創下單日出報140頁的新紀錄,超越 絕大多數英文報紙。 當年,世報首創一年365天、天天出報,周 六、周日和節假日都不休息,以保障對讀者服 務不中斷,這是空前創舉。創報時期,我們克 服了許多技術上的障礙,並讓美國政府認識 到,我們來美國辦報是宣揚民主、自由及法治 觀念,服務僑胞,不帶任何政治使命和任務, 更不為任何政黨服務,所有創刊工作人員最後 拿到了美國政府合法工作許可,我們才順利創 刊發行。
關注世界大事 服務華人 事實上,世報創刊後也用內容證明,是可媲 美主流報紙的專業媒體,內容平實可靠、立場 客觀公正。尤其創辦不久,1976年9月9日,毛 澤東逝世,是轟動世界的大新聞,世界日報立 即以四個全版加上一個畫頁,配合多角度評 論,把毛澤東一生功過事蹟完整呈現。在當時 通訊技術有限、尚未電腦化編排的情況下,這 是艱鉅任務,但世界日報做到了! 第二天,世報上市後,各地零售被搶購一 空,從此建立各種不同背景讀者的口碑,銷路 和廣告一路直線上升,奠定在北美的中文媒體 領袖地位。此後,世報逐步在北美各重要城市 布設記者,作為自採消息來源,構建成北美最 綿密的華文媒體採訪網絡;業務方面則採現代 化管理模式,逐漸把發行網擴展到整個北美 洲,訂戶報甚至遍布中南美洲。 1980年6月,世界日報配合南加及德州華人 移民的快速成長,設立了洛杉磯分社,負責美 國西南和美南各州業務。7月1日,世界日報總 社也從紐約華埠窩克街,遷到皇后區法拉盛地 段,帶動法拉盛華人新社區興起。 1989年7月,紐約世界日報遷址法拉盛九年 後,再把核心基地遷到白石鎮自建的大廈,隨 後在加拿大多倫多、溫哥華也成立了分社,負 責加拿大東西兩岸的新聞、業務和發行。 隨著華人社區壯大,世報與「紐約時報」
與「洛杉磯時報」建立合 作關係,新聞互用資訊,也推出送報到府服 務;新聞資訊量與廣告都呈現倍數成長。 參與創報的世界日報副董事長李厚維指出,世 報40年見證也參與了北美各地華人經濟和政治 力量的成長,和許多在北美生根立足、事業有成 的華人企業,共同營造今天北美華人社區的繁榮 和壯大,整體成就讓主流社會刮目相看。 他說,40年來,世界日報服務讀者的宗旨始 終不變。創辦人王惕吾當年提出,「不管來自哪 裡,只要是中國人,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這 是有遠見、深具決策高度的方針。世報始終秉 持惕老的「正派辦報」精神,公正、客觀就是世 報奉行不渝的編採方針,不預設立場、不偏袒 任一方,盡力服務來自全球各地的讀者。
資訊豐富 貼近生活需求 近幾年,世報編採方針大幅調整,以News You Can Use的實用導向,貼近讀者生活需 求;在地化的新聞取材,成為北美最貼近本地 需求的媒體,許多報導屢被台海兩岸媒體、網 站引用。世報版面風貌也有很大變化,2008年 北京奧運推出跨頁報衣後,每逢北美與兩岸三 地重大事件,世報都規畫報衣,並用幾個專版 翔實報導,充分展現新聞深度與廣度。 言論方面,近年世報厲行重大突發新聞,社 論或學者專家評論,都能同步見報,「熱炒」 新聞。把新聞事實結合深度解析、前瞻評論, 立體交織成讀者每天熱騰騰的資訊來源。 除了傳統印刷報紙,配合讀者從桌上電腦、
專刊
4 5 3 0 1
手提或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不同 介面的閱覽需要,世報在媒體載具方面也做了 很多革新。1999年12月,世報率先推出新聞網 站www.worldjournal.com,至今已成北美華人不 可或缺的新聞和社區動態來源,也是北美最在 地化的新聞網站。 2007年8月,推出電子報ePaper,以全真的報 紙版面上網,用電腦滑鼠看報紙不用翻報紙, 送報從此無遠弗屆。2010年10月,推出電子報 第二版,讓北美與全球網友零時差瀏覽世界電 子報,快速掌握天下大事。 2015年7月,我們又成立「世界生活網」 (www.wjlife.com),結合商業廣告、分類廣告和 生活資訊,讓報紙刊登的廣告,同時可出現在 生活網,增加廣告的曝光率與加乘效果。讀者 上網查找各種廣告,也能看到相關生活實用訊 息,譬如:醫學百科、法律天地、教育指南、 旅遊資訊、汽車情報、房地產、稅務、保險、 流行時尚、健康美食等,包羅萬象。每月瀏覽 頁數超過120萬,還在快速增加中。
王文杉感謝讀者對世界日報的支持。 (記者許振輝/攝影)
影音加持 緊跟數位潮流 這兩年,世報網站「即時新聞」,力求「和 時間賽跑」,每天撰發數百則美、加、大陸、 台灣、港澳和國際最新消息,讓讀者隨時隨地 可掌握「《世界》發生了什麼」。本月起,世界 新聞網開始提供本報記者拍攝、傳送的第一手 現場影音新聞,使世報新聞從文字、照片進入 影音視頻,各種載具搭配整合,一體呈現的新 時代。譬如近日加州聖伯納汀諾市發生恐襲, 我們記者就提供了許多一手的影音消息。這些 創新,使我們網路每月讀者瀏覽的頁面,已高
王文杉(左)頒 發特殊貢獻獎給李 厚維,表揚他辛勤 耕耘40年,對世界 日報的成長居功至 偉。 (記者許振輝/攝影)
世報北美五社社 長、民選官員、僑 界代表、老讀者與 客戶等逾百人出席 40周年社慶茶會。 (記者許振輝/攝影)
楊仁烽強調世報會持續扮演北美最有影響力 的媒體平台。 (記者許振輝/攝影)
達3600餘萬! 40年來,世界日報一直是新移民、老移民每 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因為和兩岸三地 報紙服務對象不同,我們發展成全球最獨特的 一份華文報紙,深受兩岸及北美主流媒體及官 方重視。中國前總理溫家寶訪問紐約時就曾兩 度公開說,「世界日報我幾乎天天看,厚厚的 一疊,看都看不完」;馬英九總統更在留學時 期,就成為世報讀者。說明世界日報的品牌信 譽,和在全球華文報業的地位和關鍵角色。
實用百科全書 無所不包 世界日報總管理處總經理兼紐約社社長楊仁 烽說,他來北美世界日報服務迄今三年,在紐 約工作或出差赴洛杉磯、舊金山和溫哥華、多倫 多,經常遇讀者或社區領袖對他說,很多新移民 從下飛機那一刻起,買一份世界日報,就一切搞 定;也有親友告訴新移民,一定要看世界日報。只 要有世界日報,食衣住行育樂等全搞定。 他說,我們每天包括食衣住行育樂和教育、 科技、醫藥、居家、園藝、投資、養老、副刊 等消息600多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世報有如一本每天出版、內容包羅萬象的「實 用百科全書」。 楊仁烽說,邁入40年,世報營業網不斷擴張, 服務平台不斷轉型求變,但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期 勉世界日報扮演好「三座橋樑」的使命,則始終 如一。那就是,世界日報不但要扮演好華人移民 社區與主流間的橋樑,也要扮演好華人移民與家 鄉,華人移民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群華人及本 地生長的下一代移民間的橋樑。 他強調,面對媒體新環境的挑戰。世界日報 追求永遠創新的承諾不變,永遠給讀者最好、最 新、最完整新聞的初衷不變;下一個40年、80年、 100年,世界日報要轉型、要創新、要永續經營, 數位媒體也要成為北美華文報紙的領航者,繼 續維持「第一品牌」地位,為美國500萬和加拿 大150萬華裔同胞,提供各種最權威翔實資訊, 扮演北美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平台,服 務廣大的華裔同胞。這是世報對愛護我們的讀 者和客戶,另一次莊嚴的承諾和使命。 (記者陳世耀) 4530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