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
編輯 設計
2022台北村落之聲行動計畫,我 們以「聽覺」喚起大家的城市記憶 與觀察感官,從聆聽感受城市、 從歌曲找回人與城市的連結。
跟著聲音領略城市修護、城市移 民、城市景觀、城市展演的四季 旋律,一起「聽見台北的聲音」!
本書借用流行音樂業界的術語, 以卡帶A面A-side / B面B-side 的概念,將整年度的行動計畫以 專輯形式呈現,歡迎大家在這 卷名為「聽見台北的聲音」專輯 中,找到心中的主打歌。
# 2022台北村落之聲
四個子題
卡帶 A 面 casette A-side
城市修護 Recovery of city
P08 城市的第一印象,房子也要微整型?
——專訪王瑞婷建築師 劉修岑
P12 一坪半內的綠意生機:室內植栽療癒空間
也治癒心靈 / 專訪無憂室創辦人何佩玲 劉修岑
城市移民 Immigrants of city
P20 城市移民文化層
——戰後大臺北移民遷移分布小史 李律
P16 城市修護| Listen more
① 吳昱瑩 ② 何佩玲 ③IMMA
④ 陳宣誠 ⑤ 簡志明
P26 城市移民| Listen more
① 高郁惠 ② 馬映卿 ③ 吳庭寬
④ 黃宗儀 ⑤ 余白Hubert Kilian
城市景觀 Landscape of city
P30 從臺北城市景觀探討景觀認知與共識 王秀娟
P36 小招牌大景觀——從生活出發、構築臺北 都市酵母 · 周育如 · 陳建同
城市展演 Exhibition of city
P44 城市的未來,是由現在的每一個進行中的行
動所建構的——專訪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
總策展人龔書章 蕭紫菡
P48 聽說社子回來過?
—— 當我們說到社子的時候 劉星佑
P40 城市景觀| Listen more
① 磺溪生活流域 · 李嘉 · 陳其農
② 林大為 ③ 李翔齡
P52 城市展演| Listen more
① 蕭紫菡、編輯部 ② 陳志宏
③ 凌宗魁 ④ 徐千捷 ⑤ 林冠文
P1 理念 idea
P2 目次 contents
P4 主題 subject
#2022台北村落之聲
四場推廣行動
P56 第一場|城市修護:
重新聽見老屋的心跳聲
——臺北城東散步與聲音採集 側記 歐品妤
P57 第二場|城市移民:
在西門遇見旺角 側記 邱佑寧
P58 第三場|城市景觀:
舊城與老街的演變與新生
——從歌曲與電影見證區域歷史與民生 側記 邱佑寧
P59 第四場|城市展演:
聽說社子回來過
——農地、船屋與廟宇中的音景寫生 側記 邱佑寧、編輯部
THE VOICE
聽見
台北的聲音
卡帶A面casetteA-side
OF TAIPEI
今年,我們召喚大家的耳朵 ,一起「聽」臺北! 無論是耳熟能詳的歌曲、環境裡自然與人為的聲 響、甚至是人們的心聲,
村聲化身成DJ,為都市中每個靈魂點播一首歌,帶 著大家從聽覺感受城市、從歌曲找回城市與你我的 連結。
聽見台北的聲音線上聽→
THE RECOVERY 城 市 修 護
城市修護乍聽之下好像需要大筆修繕的經費、或是耗費長時間 規劃的施工整建,也有人認為,就是由公部門或建商來主導老 舊房子的更新。但事實上,你我皆可從自身做起,透過簡單的 動手改造不只可以提升居住品質、放遠來看更可增加市容的美 觀,在修護都市景觀之際,也能療癒我們自己的心靈。
城市修護的不僅止於空間上,而是都市人群復育修復 共好的各種可能,一同尋求更美好的城市未來想像。
CITY
城市的第一印象,房子也要微整型?
專訪王瑞婷建築師
採訪編輯|劉修岑
↑(source:劉耘桑拍攝)
毋捌看過遮濟的樓仔厝, 哪會塗跤規个攏是一空一隙; 毋捌看過遮濟的樓仔厝,哪會規个天頂是攏總全砂。
—— 伍佰〈樓仔厝〉
在伍佰的〈樓仔厝〉歌詞裡,可
以看出一位異鄉人初抵臺北這座
城市的第一印象,一棟棟向上發
展的樓仔厝象徵著繁華與各種機 會,摩拳擦掌的年輕人,正躍躍 欲試準備在此一展身手。
不過2000年完成的這首歌,至
今已經過了20年,當初熱鬧繁盛 的臺北街頭,與力爭上游一棟棟
象徵著希望種子的樓仔厝外觀也 不敵歲月逐漸衰老。
根據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統計
資料「臺北市住宅戶數約106萬
戶,其中屋齡30年以上住宅戶
數共72萬5千多戶,佔總戶數的 68.5%;而在屋齡30年以上的住 宅中,五層樓以下之老建築就佔 了53.68%,共有39萬戶,多屬於 生活機能不佳、社區安全防災堪 慮、公共設施不足,缺乏電梯及 其他現代設施設備,成為本市都 市發展的一大瓶頸。」
縱使知道老舊住屋隱藏的危險 性,大眾仍舊普遍對於「都更」存 著負面印象,像是都更就是拆房 子、都更是為了炒房價等偏見。但 大家不清楚的是其實都市更新不只 有拆除重建這一條路,如果房屋 結構狀況良好,是可以透過「整建 維護」的方式改善建物使用機能、 增強結構安全、延長使用期限。如
果大家都知道車子需要定期進場保 養,每天生活其中的房子,是不是 更需要定期微整型,才能住得舒適 也住得安全。
老屋聽起來也許有點浪漫,但 如果這個「老」,其實潛藏著城市 災害應變能力的危機,甚至危害 到住居者生命安全?房子跟人一 樣會變老,有生命週期需要定時 保養延長壽命,20年前來此工作 而後逐漸落地生根的異鄉人們, 房子一路伴隨共享各種時光。現 在,作為城市住民的一份子,我 們可以如何維護與它一起健康地 老呢?本文將從第一線實務現場 視角切入,由在都市更新領域有 著豐厚經驗的王瑞婷建築師與讀
者分享過程點滴。
角色的流轉,從公務員到開業 建築師,擴展的關照尺度,成 就感是關鍵
擁有建築系所專業養成背景的 王瑞婷,在同時考上公務員與建 築師資格時先選擇了公部門這條 路,沒想到這一個身份走了11 年,職務上的調動讓她從建管處 聚焦基地範圍內事務的「點」,擴 展至都更處以「區塊」為範圍擘劃 臺北城市10年乃至20年後的樣 貌。其中,都市更新牽涉到各種 層級與多元領域的法規,需要的 是更為全面宏觀的關照。
來」,而「本來就沒有打算當一輩 子公務員」的她,也在2018年離 開公務單位回歸建築師身份出來 開業。
→(source:劉耘桑拍攝)
公務生涯除了從政策面落實城 市的未來想像,與民眾第一線接 觸,小至服務臺輪值接聽陳情電 話、大至各種現場勘查,都讓王 瑞婷有著更為切實的體驗。然而 繁重的工作「忙到沒有時間想未
「出來之後覺得非常有趣!每個 案子都是自己的,做完一個就累 積一點成就感!雖然接觸的是過 去在公部門裡熟悉的業務,但真 實經手跟從前只需要核准批章(行 政審查)的思維截然不同,同樣 是『完成』一個案子,但卻是不同 的成就感!」王瑞婷這樣說。甚至 不斷「推坑」鼓勵周遭同學出來開 業,「一定要走一遭創業這件事情 才對得起是建築師的資格,成功 與否看造化,但可以確定的是每 天都有不同的經歷!相當刺激有 趣」她這樣說。此外,開業後的王 瑞婷也以各種不同角色,如公聽 會專家學者、講師、危老舊建物 重建顧問、都更規劃團隊及設計 建築師等持續參與都更議題。
整維得來速
適用程序
適合類型
套餐A
都市更新
整建維護
補助方案
套餐B
老舊建築物更新
增設電梯
補助方案
套餐C
老舊建築物修繕
補助方案
都更程序
高樓層建築物整體修繕、 施工費用高者 • 補助項目:增建電梯、外牆 修繕、結構補強
簡易程序
6樓以下無電梯之集合住宅、 公寓。
6樓以下建物外牆安全整新 (拉皮)。
簡易程序
6樓以下建物結構補強。
都市更新—80%處理人的問
題、20%才是處理專業項目
細數開業3年多,有賴過往在公
部門裡待過很多處室經手過許多
業務,讓她可以處理更多元的案 子、解決各式疑難雜症,這其中
以整建維護2.0「電梯增建案」為大
宗,整合過300件、其中成案已有 30件。雖有賴相關單位促成法令
的修改與鬆綁,放寬老舊公寓增
建電梯的機會,但有限的利潤與
巨大的溝通成本,實際投入的建 築業界卻相當有限。對王瑞婷來
說最耗神的不是專業技術項目的
克服而是人的整合,「有時覺得自 己像是心理諮商師,處理年長者
沒有得到尊重、花時間陪長輩聊
天、不斷重複溝通、甚至要改善 住戶氣氛。有的時候像在做社會 福利不是做建築業務」她笑著說。
此外,由於業主多為年長者,
一般地區:上限為總工程經費 50%、且不得超過1,200萬。
策略地區:上限為總工程經費 75%、且不得超過1,500萬。
公辦整維:上限為總工程經費 90%、且補助金額無上限規定。
總工程經費之50%、以250萬為限。
總工程經費之50%、以400萬為限。
總工程經費之50%、以500萬為限。
補助金額 ↑(source: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在溝通上也出現意料之外的時間 差阻礙,「老人家作息早睡早起,
常常凌晨2點起床時傳line詢問, 所以我早上醒來7點多就開始逐 一回覆。有時想到一些須溝通項
目,但等到我處理完手頭的事, 有空檔時已是晚上8點,那時正是 老人家的睡眠時間,無法即時溝
通。」王瑞婷苦笑的說。
可以理解對於年長者來說,住 了一輩子的家園即將發生改變, 不只是硬體上的,甚至是多年累 積的鄰居關係都因此產生擾動。 過程之中住戶需要的不僅是規劃 設計上的專業建議,也需要陪伴 與相互理解。但這個狀態有時也 會顛倒過來,在遇到挫折時,業 主反過來鼓勵與支持團隊!住戶 的正面回饋也都成為讓王瑞婷團 隊堅持繼續下去的動力,她說「執 行得開心的原因,是蓋完了看到 住戶發自內心很開心的感恩,不
是實體上的感恩,而是心情很好 的謝謝你幫他做了這麼用心的設
計,這樣就夠了!他們感受到團
隊的用心,我感受到他們的喜
悅,得到正面的回饋,就是支持
我們走下去的力量!」
這個市場沒有建築師的角色?
整建維護2.0套餐ABC現況與
經驗談
臺北市政府於2020年8月29日
推出「臺北市整建維護2.0專案試 辦計畫」(簡稱:整建維護2.0), 因可在短時間內有效改善住居安
全並兼顧品質,且工程所需經費 相較重建式方案為低,自推行以 來已累積不少成功案例。根據王
瑞婷的觀察整建維護2.0三種補助 套餐(詳見下圖1),現階段較容易 達成的是電梯增建,除了「公寓」 變「華廈」房價增值高的誘因之 外,僅需要一半以上住戶同意即
可成案,也讓阻力減低許多,但 多數高齡業主的電梯空間需求以 能夠容納1張輪椅(受照顧者)跟 1位照顧者可進去的電梯車廂淨空 間,在執行上也是困難重重;結構
補強的部分,由於費用高昂且施 工過程必須拆除部分室內裝修, 而補強過後會導致室內空間變
小、外觀也可能因為結構補強工 法看起來不佳等因素影響,在一 般住宅推行成效極為有限;最後, 外牆拉皮部分,必須住戶百分百 同意才能成案,雖然整合困難但 仍有不錯的完成案例,如王瑞婷 團隊經手的一處大安區四維路老 舊公寓,在更換外牆材質、統一 窗戶型式、雨遮及冷氣框架等外 觀微整。「當鷹架拆除之後,許多 電話打來,不是要外牆拉皮、增 建電梯,而是詢問請問可以幫我 聯絡業主嗎?我想整棟買下來! 這也是一種很實質的肯定」王瑞婷 笑著說。
「這個市場建築師的角色占比相 對低,更多的是整合需求」王瑞婷 這樣說。經歷11年公務職涯,累 積的情緒訓練,反而讓她有別於 其他的建築師,可以以同理心並 轉化反對戶的咆哮。相較開業初 期的努力,現在漸漸是案子自己 找上門,對於一般大眾,王瑞婷 建議大家未來如果也有這樣的需 求時,可以先與專業建築師簽訂 設計合約,將設計需求詳實表達 給建築師,讓建築團隊可以更貼 近住戶的設計需求。在設計圖定 案後,再將圖面提供給有口碑、 有品質的營造廠核實估價施工, 避免追加款造成住民不開心或施 工品質與想像的落差。
臺北,just the way you are 回應今年度的主題「聽見臺北 的聲音」,王瑞婷建築師與我們 分享了Bruno Mars這首〈Just
the way you are〉作為她心中的 臺北主題曲,「我就是喜歡這個臺 北市、臺北市很棒!你去街道走 走,每一棟建築物都各自表態, 很有趣!街道裡應該會發生很多 故事吧!」她這樣說。
對於王瑞婷來說,都市更新 就像是幫一個很舊的建築物完成 化妝的過程,化妝不是讓城市換 張臉標新立異,而是用城市既有 元素抓取這些作為創作靈感的依 據,不忽視城市本來的樣貌!或 許臺北這座城市不會是大家心中 首選最美麗的城市,有些雜亂、 有些「野生」,但就像這首歌的歌 詞「When I see your face, there's not a thing that I would change. Cause you're amazing, just the way you are」,給了這篇文章有趣
的結尾,情人眼裏出西施,我就 是喜歡你現在的樣子!
一坪半內的綠意生機:
室內植栽療癒空間
也治癒心靈
——專訪無憂室創辦人
何佩玲
採訪編輯|劉修岑
何佩玲每日早晨儀式感就從照顧植物跟他們說說話開始 (source: 劉耘桑拍攝)
假如能畫扇窗 在灰色的牆上 鐵皮的屋子裡 就能夠眺望
一坪半的套房 容不下大夢想 像一隻籠裡的鴿子 拍打著翅膀 一坪半的套房 違建的避風港 能不能再租點堅強 一面療傷 一面再去闖
——盧廣仲《一坪半》
盧廣仲的《一坪半》唱出許多
在臺北工作年輕人的居住寫照,
簡陋的居住環境通常是舊公寓隔
出的分租套房,甚至是頂樓加蓋
的鐵皮屋,小小的室內空間裡裝
著闖蕩雄心壯志與受挫時的自我 療癒。如何將居住空間改造的更
有生機、讓自己在空間內獲得能
量?本文邀請無憂室創辦人何佩
玲分享與植物相處的經驗,植栽
不但可以改善住居空間,經過研 究證實照顧植物也有助於讓人們 減少壓力和焦慮。
在紐約與植物相遇:
從照顧植物獲得療癒到 取自植物得到治癒
大學就讀政大廣告系的何佩
玲,本身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
觀眾即時互動,延續過往對於家 庭童年議題的關注,與舞蹈、聲 音的治療師合作,一起探討不同 層面的家庭與兒童問題。
研究所畢業後,關注兒童議題 的她決定與研究對象直接接觸, 在紐約多所公立小學跟幼稚園教 授藝術課,與孩童親身接觸的過 程也讓她產生有別過往對藝術教 育的看法,「西方鼓勵孩子不設限 的進行各種媒材嘗試,並且能夠 自己提出問題的態度,都是跟自 己以前在臺灣的學習經驗相當不 同的!」她這樣說。其中,令她印 象最深刻是在Cottonwood NYC 幼稚園見習時,老師與孩子們一 同在公園搜集落葉跟枯枝搭成一 個小堡壘,大家在堡壘裡玩遊戲 說故事不亦樂乎的情景,也激發 她後續發展大自然結合藝術與居 家佈置,如落葉壓克力畫等體驗; 而另一方面,在紐約市高昂的生 活開銷與緊湊的步調考量下,跟 室友們決定一起搬到郊外一點的 地方,也意外開啟與植物的第一 次相遇。
大四畢業製作在陳文玲教授鼓勵 之下,與小組成員們一起深入挖
掘個人潛意識,製作出有關家庭 疼痛主題的錄像與攝影系列作 品,就此開啟人生的轉折,進
入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SVA)就讀。這個時期 何佩玲以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s)作為創作核心,著迷於藝術 家使用自己的身體在當下場域與
床先去看看他們打個招呼,有時 候澆個水,和他們說說話預告一 下接下來的天氣狀況,也因為有 了這些朋友,讓我的作息更加規
律,也比以前更關心每天的氣象 變化、注意生活周遭的環境甚至 一草一木。」何佩玲這樣說。喜歡 將植物比擬為人類的她認為,擁 有安安靜靜的內向特質,但每天 的變化卻又是如此快速,植物不
僅能夠適應環境的改變,也間接 影響著照顧者的作息與生活習慣。
意識」何佩玲這樣說。
搬家後,獲得更大住家空間的 何佩玲著手室內環境設計佈置, 「因為渴望大自然的氣息,我買了 在紐約的第一盆植物—五彩芋, 多種顏色與樣貌就像畫家的調色 盤,家裡也從1盆增加到30多盆 的植物叢林。」她笑著說。靠著看 書、看影片與社團同好交流等方 式自學室內植栽技巧,「植物對我 而言,就像朋友一樣。一大早起
在紐約期間受到COVID-19疫情 影響,也讓何佩玲接觸到香草植物 進而涉入芳香療法並取得NAHA 美國芳香療法證照,學習芳療的 過程也讓她再一次重新認識植 物,「植物不是為了人類而具有 特定功效,但植物需要的能力如 防禦、繁衍、溝通,卻可以直接 對應到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 跟心理層面,植物身上需要的竟 然也是人類所需,甚至可以被人 體吸收應用,這一切真的非常神 奇!」她這樣說。植物的自癒能力 可以直接對應到人體所需,而直 接萃取自植物的芳香成分,透過 類似中醫從身體 宏觀角度解讀症 狀的概念,讓身 心靈獲得平衡。
「芳療不是只有瓶 瓶罐罐的精油而 已,更多的是對 植物的認識、身 體的了解與運作 與對健康生活的
植物的人性化一面不只如此, 「天然精油就像農產品,每一罐 精油都不可能是一樣的。精油反 應出每株植物不同的生長環境, 環境越艱困、萃取的效用也會越 好。這也對應到人類,當你遇到 越多逆境,心就會越堅強、越能 面對生活挑戰!」她這樣說。期望 與更多人分享植物人性化一面的 她創辦了無憂室,致力於居家綠 化、兒童藝術探索、芳香療法推 廣,在網站上不定期分享她親身 實踐的相關文章,也提供植栽居 家養護諮詢服務、客製化兒童藝 術創作課程與芳療體驗,企圖透 過網站的虛擬空間讓大家都能獲 得放鬆與靈感之外,也讓每個人 都能依照自己的節奏打造個人專 屬的無憂生活實體空間。 從大學廣告系時影像創作、 紐約時期分別從行為藝術的肢體 詮釋、教授兒童藝術時玩樂的啟 發、到無憂室時的植物生活,藉 由各種時期相遇的「不同媒材」來 實踐何佩玲對創意的演繹。
可利用枯枝或落葉妝點玄關的牆面 (source: 劉耘桑拍攝)
陪伴人類的「新寵」
—室內植栽、觀葉植物
近來在臺灣可以發現無論是街
角越來越多的植物店,或是每到週
末以植物為主題的各式市集,與餐
廳咖啡廳室內陳設植感綠意滿滿的
場景,就連打開手機一滑也都是大 家曬出的植物照,甚至是連鎖日系
服飾連鎖品牌也都賣起了小盆栽,
儼然成為時尚新寵的室內植栽與人
類的第一類接觸最早可追溯自埃
及、蘇美人,在裝飾容器中種植觀
賞用的植物與果樹,17世紀歐洲
出現第一本教人在家種植植物的
書《Garden of Eden》,直至20世
紀,因為建築技術變革住居形式改
變,大量的落地窗改善了室內空間
照明,室內植栽在1970年代紐約
達到高峰,成為住家、公共場所常
見的景像。21世紀在社群媒體推
波助瀾之下,更成為年輕世代的新
寵,室內植物成為一種時髦風尚。
又因為COVID-19疫情所致,當人
們被迫必須待在家中,許多人開始
嘗試將自然帶進住居空間,也催出
另一波熱潮。臺灣也不例外,去
年5月疫情三級警戒,許多人也從
「賞花」變成「觀葉植物」,讓宅在 家的心也能呼吸一口綠意。
由人類創造出的詞彙「室內植物 houseplant」根據維基百科解釋,
指的是在室內如住處或辦公室生長 的植物,主要用於裝飾目的,但最
近的研究顯示植物也具有積極的心
理作用,並有助於室內空氣淨化。
常見的室內植物多是熱帶或亞熱
帶的附生植物(如地衣、苔蘚或蕨 類、種子植物等)與多肉植物。而 當前在網路上十分流行的室內植 物為「觀葉植物」,指的是葉形葉 色美麗、可作觀賞的植物。
成為室內設計一環的室內植 物,何佩玲觀察到紐約人的家中 一定都會有植栽的規劃設計,讓 植物合宜的融入家中環境,而隨 處都可買到植物與相關用品,舉 凡雜貨店、五金行、大賣場設有 園藝專區,到時髦小區裡反應店 主個性的植物風格小店應有盡有; 此外,她也觀察到東西文化看待 植物的差異,像是在臺灣多半是 年節或開店送禮取其招財象徵之 意有些俗氣的金錢樹(西方稱 ZZ plants),卻是美國人家中必備的 植物,大家可以從在google搜尋 輸入「ZZ plants」跟「金錢樹」中 發現截然不同的搜尋結果,看出 這一株植物在東西方的裝飾風格 差異;也可以從命名發現,如臺灣 人覺得外型像老虎身上花紋的「虎 尾蘭」,在西方人的眼中卻是長得 像蛇的「snake plants」,也讓在 紐約才開始認識植物的何佩玲, 回到臺灣的花市常常有驚喜「新」 發現!
新手村,打造一坪半的植感生活
租屋族們,迫不及待想要開 始打造居家的1坪綠意嗎?何佩 玲建議大家在購入喜歡的植物之 前,第一步先搜尋他們的「生長環 境」,從光照度、溫濕度給予植物
所需。以多數室內觀葉植物屬熱 帶雨林氣候來說,需要避免光線 直射,而如果植物需要的是明亮 散射光的話,可以擺在距離東窗 及西窗約1公尺左右的距離。因 此,需要確認家中太陽的坐向, 臺灣位於北半球,太陽的相對位 置在赤道上也就是南方,所以南 面的窗臺日照最多、北邊窗臺日 照最少,光照不足則可以使用輔 助燈具如生長燈加強;溫濕度, 可以利用IKEA販售的溫濕度計來 觀察,通常植物需要的濕度為6570%,可以利用擺水盆、噴灑或加 濕器的方式增加濕度,而植物本 身具有創造微型氣候的能力可以 增加區域內的濕度,因此在擺放
時可以將同類型聚集,以分區照 顧方式進行。
另外,何佩玲給植物新手爸媽 2個小提醒:「窗戶的材質與花紋 也會影響進光量,建議換掉有花
紋的玻璃,改成透明無紋路的玻 璃;此外,冷氣與暖氣的位置也要 特別留意,冷氣周圍千萬不要擺 放植栽,植栽很容易缺水或溫度 過低而枯萎,暖氣也是一樣的道 理。」
第二步,觀察家中空間,從 空間的用途思考植物與空間的關 係。何佩玲認為生活感是依據每 個人對於生活的習慣與體驗建構 而成,所以一個家的樣貌,是根 據居住的成員習慣去設計與調整 的。以下為她針對3種空間建議的 植栽佈置:
● 玄關 – 來點植栽瀑布吧! 玄關是進入家中第一個過度空 間,可以利用藤蔓型或垂掛型的 植物營造門簾的感覺,像是黃金 葛或百萬心,這兩種植栽生長快 速,可以形成植栽瀑布。盆器部 分可以使用吊盆或是自己手工編 織棉繩吊籃放進盆栽,再用S型 掛勾勾在原本就有的窗簾鐵線
上,如果沒有地方可以掛的話, 也可以試試用可以承受10kg的無 痕掛勾。
此外,玄關處若是有牆面,可以 將枯枝枯葉放進透明畫框或是直 接用綠黏土貼在牆上,搭配明信 片或是舊照片,營造出溫馨的感 覺。而租屋族擔心的牆面破壞問 題,可以利用無痕掛勾或綠色黏 土等不傷牆面的小工具。
● 客廳 – 焦點植物與攀爬牆面的
植栽設計
客廳空間通常較大,建議擺放大 型或中型植栽,像是虎尾蘭或琴 葉榕,可以讓視覺聚焦且營造穩 重的氛圍,也可以利用層架跟木
櫃堆疊,既能儲物又是室內造景 的一部分,功能與美觀兼具。此
外,客廳牆面除了掛畫之外,也 可以嘗試攀爬牆面的植栽設計, 先用黏貼掛鉤掛上盆架,再擺上 喜悅黃金葛,如果想要有一點盤 爬的感覺,可以用無痕透明裝飾 掛鉤固定枝條,如果是本身重量 不是很重的植栽,也可以嘗試利 用耐重10kg的黏貼掛鉤從樑柱或 天花板上垂掛吊盆。要留意澆水 之後重量會變重,建議先等一陣 子再掛回去。
● 臥室 – 綠意點綴 通常臥室的光照比較不足,建議 選擇小型植栽與耐陰性較強的觀 葉植物,像是前面提到的虎尾蘭 與吊蘭等,或是近來很熱門的空 氣鳳梨。此外,可以利用玻璃瓶 和掛鉤在牆面做擺飾,放入如五 彩芋妝點空間。
你今天跟植物說說話了嗎?
空間改造不一定要大興土木, 透過室內植栽幫住居空間妝點綠
意,簡單方法就能改善空間增進 生活品質,更有助於心理健康。
熱愛用影像、肢體與文字說故 事,也喜歡每天和植物說說話的 何佩玲,從廣告影像、行為藝術 創作到兒童藝術教育者,再到一 位居家植物推廣者,各種生命中 所歷經的一切都將成為養分,正 如植物一般,長成此刻的自己。
「創意、藝術與自然,是我人生中 無法割捨的養分!」她肯定的説。 努力從生活中實踐她所熱愛的生 活,也透過無憂室的平臺分享, 與大家一同追尋心中嚮往的無憂 生活。
回應今年度「聽見臺北的聲音」 主題,何佩玲與我們分享〈I love to talk to plants〉這首兒歌,恰好 完美呼應著過去與現在她的身份 跟狀態,歌曲中的人聲彷彿是她 的化身,輕快的旋律裡呼喚著植 物夥伴們,蒲公英、水仙花、雛 菊...
此刻的你正望著辦公桌上的小 盆裁嗎?你跟他說了什麼? 左|可以利用大型或中型植物營造客廳穩重感(source: 無憂室提供) 右|何佩玲與她珍視的盆裁(source:劉耘桑拍攝)
看更多城市修護文章
邊走邊看日治臺北城: 欣賞拱圈與塔樓構成的城內建築
修復城市空間也復育人心 ——專訪一碼IMMA人與物的再生基地
作者 一碼IMMA 作者 吳昱瑩
「負空間」想像的臺北城市未來 ——專訪ArchiBlur Lab共感地景 創作主持建築師陳宣誠
身為首都的臺北,於 1884 年正式建城; 而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的簽訂,徹底改變 臺北城的命運。百年前的臺北是什麼樣 子?而一百年過後有些古蹟還在,有些則 由新的建築取代,這些建築都代表了每一 個時代的想法,讓我們以北門為中心,跟 著作者吳昱瑩從「拱圈」跟「塔樓」的比 較來欣賞這些新舊並立的建築。
歡迎來到臺灣最繁華的臺北城,一起來趟 城內散步吧!
隱身在臺北市南萬華早期整宅地下的一碼 村,創造出讓人們相遇的「空間」,也創 造機會讓「人們」再生。
此處原先是廢棄的國軍福利社,2016 年北 市都更處推動「老舊街區活化駐點計畫」 吸引許多 NGO 組織進駐;2020 年一碼創 辦人之一黃芳惠決心承租並改造空間,讓 社區居民、社群工作者、無家者、一般大 眾在此匯聚,不僅修復城市空間也復育人 心。一起來聽聽一碼村療癒人們的心聲。
3 READ MORE
建築的「負空間」指的是樓梯等空間彼此 間的轉折,不做停留的地方。它讓我們從 建築中被解放,思考本體之外更大之處, 延伸至城市裡,在那些被都市規劃明確定 義功能的「正空間」之外,存在著更多等 待人們發現、駐足、停留、思索的負空間, 並在此生成意義。
讓我們跟著 ArchiBlur Lab 共感地景創作 主持建築師陳宣誠,思索另一種城市未來 的可能。
未收錄文章掃
讓一材多譯、一木多擇 —從木構築義築實踐, 想像低碳城市的可能
減碳、友善環境儼然已成為地球上人們的 共識,如何在我們居住的城市中實踐? 台灣義築協會帶領大家從「材料」著手, 分享其2018年開始受林務局邀請以國產 材疏伐木取代過去常使用的進口木材,讓 「就地取材」理念可以100%被執行,並 讓參與者從視覺、觸覺、嗅覺重新體驗國 產材,進而喚醒屬於我們生活經驗中的台 灣木材記憶。
就讓我們聽聽義築在花東實踐木構築的熱 血故事吧! 4
SEASON
2
THE IMMIGRANTS
臺北是個移民匯聚的城市,自清代到近代、不分島內移 居或是島嶼之外的移民;而城市的發展與人群的移動息 息相關,人們來到城市成為形塑空間的重要推手,不僅 帶來實體上的視覺改變,也包含了抽象的視角新發現。
這一季城市移民,試圖從過往都市更新討論時較為側重 的「空間→人」,轉變成「人→空間」的觀察起點。
這些來自不同地域、逐漸成為臺北住民的人們,不僅帶 來了多元的聲音,其身份認同透過與臺北在地社群的互 動不斷變化,同時也影響著臺北本身的發展:各種關係 同時存在的非線型發展,將持續在城市移民的實踐中前 進,成就多元的城市聲音。
城市移民文化層
—戰後大臺北移民遷移分布小史
文|李律
李律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作家、廣播 主持人,現為故事 StoryStudio 網站主編,著有《顯示更多》。
← 搭乘中美聯合艦隊抵達基隆的首批大 陳島軍民(Source:國家文化資料庫)
前言:意外的人口湧入
早在日本時代,當時的統治者
便針對臺北市做過非常多次的都 市計畫,其中1932年的都市計 畫,當時為了預定在1960年代
會突破百萬人口的臺北市而預先 做出各種具有前瞻性的交通大道 系統、綠地公園系統、下水道系 統等等全盤規劃。當然這時訂定 的計畫,並不能預測幾年後太平 洋戰爭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不可 逆的歷史事件;也因為這一連串 的意外,臺北市早在日本人計畫 的好幾年前,就突破了百萬人口 大關。只是,此時的人口大增, 不是來自都市的繁榮發展自然增 加,而是歷史的不幸與戰爭移民。
1948年,國民黨在中國大陸與 共產黨的三大會戰中全面失利, 蔣介石宣布下野,同時私底下命 令陳誠先一步至臺灣安排中樞撤 退至臺灣的各種事宜;至1949年, 國民黨中央決定撤守臺灣。從 1949年主力部隊一直到1950年包 括舟山群島與大陳島駐軍撤守為 止,大約有120萬人自中國大陸跟 隨中央政府與國軍進入臺灣,而 當時全臺灣的總人口大約為600萬 人;也就是說,臺灣在這短短的一 年多之間,突然就要容納將近總
人口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外來 人口大量湧入,那麼這高達百萬 的外來移民究竟要安置在哪裡, 就成了戰後臺灣的主要問題。
這一百多萬湧入的外省人之 中,大約有一半以上為中華民國 國軍及其眷屬,這些人並非隨意 移動的流民,而是跟隨軍方的駐 軍命令移防;而家屬則藉由軍方的 安排,就近在部隊駐紮的基地附 近安家,或是依附同鄉親友,在 軍方劃設的指定區域自行搭築簡 易的建材組構臨時性建築供作棲 身之所,這些劃設區域與臨時居 所就成為後來眷村的前身。
這些自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的 外省人們都分布在哪裡?根據當 時的人口調查,大多數的外省人 都分布在臺灣的城市區域或是部 隊分布密集的場所。舉例來說, 基隆港與高雄港是當時絕大多數 外省人上岸之處,因此當時這兩 個城市都有大量外省人居住。此 外,大多具有公職身分、文人學 者、專業人士以及跟隨國府的金 融界人士、富商、地主階級等 等,則集中在中央政府所在的臺 北市。而有大量部隊駐防、基地 與軍校分布密集的桃園縣、新竹 縣北部等等也成為外省人集中之
處。另外,軍港所在的左營,空 軍基地所在的嘉義、臺南,一樣 也有大量的眷村分布。
南機場至古亭至永和的 人口外溢
臺北市傳統觀念中的「老艋 舺」,大約以龍山寺為信仰中心,
北面大約以成都路為界,再往北 就是日本人居住娛樂區的西門 町。南界則是西藏路大排水溝,
日本時代挖掘這條排水溝並且將
挖掘的土方用來填實地處低漥的
西門町,這才讓過去清代西門外
人煙罕至的沼澤地一舉變成日本
時代臺北市最大的娛樂區。
而越過西藏路大排的南方的廣
闊區域,是屬於大加蚋堡的一部 分,絕大多數是人口稀少的農業區
域。1940年代隨著太平洋戰爭的
快速進展,臺北市區的防衛需求逐 漸增加。為了避免市區內唯一的機
場——松山機場跑道遭到美軍轟炸
而導致空軍反制能力癱瘓,日本人
相中了這個廣大平坦的區域,積極 整備,將整片的田野鋪平,計畫鋪
設第二機場跑道,因此把這個區域
稱作「南機場」。
由於南機場的地權隸屬日本軍
方,戰後由國防部接管,因此這
一片廣大的區域,就成為當時國
防部準備容納大量軍方眷屬的指
定區域。戰後的南機場地區,匯
聚了大量的外省籍軍眷家庭在此
生活,由於戰後資源匱乏、物力 維艱,生活條件克難,軍眷家庭 通常只能用撿拾而來的各種弱建 材,包含木板、鐵皮、浪板、鐵 桶等等搭建臨時性棚戶建築。
這樣的臨時性建築也反映著當 時的外省軍民的心態:臨時性過 客。這些來臺「暫住」的軍民認為 撤退只是一時,短則數年、長則 十年,總有一天就會反攻大陸; 因此暫時委身於此也只是一時權 宜,實不需要太過講究,這樣的 不便忍一下就過了。
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反攻 大陸遲遲無望,倒是許多外省家 庭早就在臺灣落地生根產下了第 二代,而當年搭建的臨時性棚戶 早已窳陋不堪;加以新店溪時常因 颱風、豪雨等原因氾濫,導致沿 岸地區棚戶常遭水患苦不堪言。
1964年,國防部決定整治南機場 地區窳陋住宅,他們仿效1962年 成功的「中華商場」經驗,建立了 南機場地區第一批鋼筋混凝土住 商混合性集合住宅——南機場一 期公寓。家家戶戶配備著當時還 相當罕見的沖水馬桶,飛天迴轉 梯的中央核心則有垃圾集中丟棄 通道,種種新穎的現代化集合住 宅意象還吸引了當時新加坡與其 他亞洲國家官員集體來台視察。
↑1955年首批大陳島居民抵達臺灣基隆港(source:國家文化資料庫)
含市區,不含士林北投南港內湖 文山等市郊五區)為基地,但不得 不思考一套撤退計畫,以對應共 軍若是癱瘓臺北市區時的中央政 府戰時應變策略。
因此中央政府相中了當時仍然 隸屬臺北縣的木柵鄉,作為政府中 樞棄守臺北市區時的指揮作戰區 域,將許多重要的中央行政機構乃 至國民黨的重要機關安置於此。
因此以南機場公寓作為起始, 由軍方乃至其後接手的臺北市國 宅處開始一期接一期,有計畫地
翻新南機場地區廣大的眷村窳陋 建築,從簡陋平房改建為高層電 梯集合住宅,搭配升格為直轄市 的臺北市府推動的「萬大計畫」、 「巷清計畫」等,將南機場地區及 青年公園周邊地區改建為高層國 宅聚集區。
這些居住在此的外省第一代後
來紛紛開枝散葉,有些家庭在生
活轉好後紛紛外移至周邊地區買
屋置產,更多家庭則是在子女漸 多後換購至周邊區域的房產,更
有第二代成家立業後越過新店溪 到對岸的臺北縣永和地區居住。
因此以南機場地區為中心,延伸 到周邊的老古亭、大安,以及越 過新店溪的永和,都是大量外省 籍家庭分佈的區域。
木柵至新店的人口外溢
到現在,隸屬中正萬華選區的 南機場、老古亭,以及大安區, 還有新北市的永和地區,不論政 黨如何輪替,這裡始終都是泛藍 政黨的鐵票區,尤其是與地方利 益切膚相關的地方選舉、市議員 選舉時,泛藍政黨在這些選區總 是可以獲得較多席位,這跟臺北 盆地的族群分布史息息相關。
這些機關包括了位在溝子口地 區,五院之一的「考試院」;也包 含了在指南山下復校,過去位於 南京的黨校「國立政治大學」。其 他還包含了國民黨的智庫學術機 構「革命實踐研究院」,以及在西 安事變時曾變裝深入險境力主斡 旋以保蔣介石安全,深受蔣介石 信賴的黨務要人上官業佑創辦的 「中國市政專校」(今中國科技大學 的前身)、報人成舍我創辦的「世 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 國民黨情報頭子王昇創辦的「國光 藝校」等等。而著名的私立教育機 構包括再興中小學、靜心中小學 等也都在木柵創設。
1950年代,國民政府中樞在臺 北市落腳後,從總統府到五院, 乃至各下轄部會,大多數接管日 本時代的官廳建築作為行政辦公 的地點。然而隨著韓戰爆發與 八二三炮戰等戰事威脅,中央部 會雖然以臺北市(當時的臺北市僅
這些重要的黨政機關,或是黨 國要人創辦的學校一一在木柵落 腳,也因此吸引了一大群受到國民 黨培植的國家文官、學者、公務員 等等聚集在此工作、求學、培育第 二代。而學校密度之高,也讓木柵 鄉及改制後的文山區被稱為文教 區,也因為學校數量多,又吸引了
大量教師在此地教書工作,讓文山 區成為公務員及教師等中產階級家 庭大量聚集的區域。
這些受到黨國資源栽培的中 產階級家庭,其第二代則開始
向外擴散,所以鄰近的新店地區 成為文山區人口外溢的直接獲益
區。這些地區的外溢效果,就好 像南機場與永和的關係一般。直
至今日,同樣不管政黨如何輪替
執政,臺北市文山區與其人口外
溢的新北市新店區,始終是俗稱 鐵板一塊的藍營鐵票區。但是仔
細觀察這個區域的藍營鐵票區,
其省籍分布是外省本省均等的,
跟以外省籍為主的南機場眷村區 並不相同。這個區域的藍營鐵票
區,更主要的原因是來自戒嚴時
期黨國體制的庇護、照顧,對國 民黨統治時期予以肯定,所以在
情感上與意識形態上趨向認同泛
藍陣營的政策。
豬屠口至三重埔的人口外溢
然而放眼整個臺北盆地的遷移 史,除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外省移 民豐富了臺北的移民文化之外,
來自本島中南部的本省籍城鄉移 民,同樣也是臺北城市移民史的 重要拼圖。
讓我們先將眼光放在大同區,
放眼日本時代最繁華的市街大稻
埕就在大同區,連帶著也讓附近
的大橋頭地區(臺北橋下)、蓬萊
町(寧夏夜市附近)、建成町(今 建成圓環周邊地區)等區域同樣熱 鬧不已。
然而從大稻埕往北過了大橋頭, 卻還沒到大龍峒(今孔廟、保安宮 周邊區域)的這個地帶,在日本時 代還是沒有甚麼人煙的農田。在今 天蘭州街、昌吉街的所在,日本人 設立了家畜市場,也就是將城市周 邊區域豢養的家畜,在這裡交易、 屠宰,以供應整個臺北市的家庭 需求;其中家畜屠宰又以豬隻為大 宗,因此這個區域從日本時代開始 就叫做「豬屠口」。
豬屠口從名字就可以得知是個 不受歡迎的鄰避設施,包括家畜 屠宰產生的血水、腥臭味、蚊蟲 聚集可能造成傳染病,還有宰殺 牲畜時發出的叫聲,讓這個區域 成為大稻埕等地的有錢人能免則 免的迴避區域。到了戰後國府時 代,雖然已經廢止了家畜市場, 這個區域仍然是臺北市民購屋置 產乏人問津的地點。
也因為沒有人願意住在這裡, 所以第一批來到這個區域落腳 的,是全臺灣最窮最沒有選擇的 一群人,他們來自雲林臺西。
雲林可以說是整片西半部平原 中最貧困的區域,因為早期土地 鹽分太重,土地地利過低、物產 貧乏。臺西又是窮中之窮,雖然 靠海卻苦無物產,因此臺西人只
能大量外移到城市去接沒有人要 做的苦力工作,藉此養活家計。
1960年代,臺灣開始經歷產業 轉型,大量鄉村人口移居城市。
在豬屠口定居的雲林臺西人越來 越多,許多移民北上都是靠投靠 親戚、同鄉,因此除了臺西人, 豬屠口的雲林人、甚至彰化人也
越來越多。豬屠口日漸飽和,於 是再度產生人口外溢效應,這次 的外溢,直接沿著臺北橋跨過淡 水河,便到了對岸的三重埔。
三重埔是一個標準的河川地理 名詞。在康熙時期古臺北湖水位
開始逐漸消退,因此在大漢溪北
岸隨著湖水消退,越來越多的沖 積土地浮出水面。對早期定居在
新莊海山地區的人來說,他們最 先觀察到的新生地位在新莊老街 東側,他們稱為「頭前埔」(今捷
運頭前站一帶);後來湖水繼續 退,再形成的土地就是「二重埔」 (今二重疏洪道一帶),最後才完 全露出的土地就是「三重埔」(今 三重區)。
因此來自雲林的城鄉移民,隨 著豬屠口的人口外溢效果,開始 大量移居臺北縣的三重,而三重 地區的地貌也開始經歷急速的轉 變。原本在日本時代的地圖中, 三重是一塊廣泛遍布著長條形的 農田耕地少有聚落的河埔地,然
而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臺 灣產業轉型與經濟奇蹟,就好像
臺北縣最靠近北市的永和一樣, 到了解嚴後的1990年代,三重已 經累積了大量的人口。所以從90 年代開始,三重的人口又外溢到 了蘆洲與二重工業區。
而相對於本文前半部提到的 外省移民外溢導致的藍營鐵票區 分布,本省的城鄉移民的擴散路 徑,則是從大同區一路外溢到三 重區,然後再外溢到蘆洲區與新 莊區。因此在各種地方選舉乃至 於中央選舉時,三蘆選區與新莊 選區總是穩定的綠營鐵票區,與 南邊新店溪流域的文山新店、中 正萬華、中永和截然不同。
結語:
盆地內無處不可見的外溢現象
本文礙於篇幅的限制,所以只 能列舉戰後早期臺北盆地城鄉移 民中最顯著的三股外溢路 徑:南機場至永和的 外溢、木柵至新店 的外溢、豬屠口至三 重的外溢來做詳細說明。其實 放眼整個戰後,盆地內的各種跨 河、跨域外溢效應到處可見。
例如從1980年代東區至內湖 的外溢、1990年代內湖至東湖、 2000年代東湖至汐止的外溢; 或者是1990年代民生社區至
大直、內湖的外溢、2000年代汐 止發展飽和後至五堵、汐科、百 福、七堵的外溢;還有近年基隆市 區至暖暖、七堵的外溢。
另外,天母至石牌的外溢、北 投至關渡的外溢、關渡至竹圍的 外溢;還有蘆洲至五股的外溢、新 莊至西盛、樹林的外溢。另一方
面萬華至江子翠的外溢、板橋至 土城的外溢、土城至三峽、鶯歌 的外溢;以及泰山至林口的外溢、
林口至龜山的外溢、淡水至八里 的外溢、新店至安坑的外溢、
木柵至深坑的外溢等等,
這些都是近30年來臺 北市土地大量飽和 後開始急速外溢 新北市的現象。
這些看起來混雜、無秩序的現 象,我們或許只會以雙北市的人口 暴增而視之;但如果仔細觀察其中 的眾多流向,整理各種統計資料, 還是能夠從這些混亂中看出某種細 微的秩序與趨勢,或許也能在整理 之後,成為未來都市設計規劃人員
的參考案例,作為地狹人稠的臺灣 在未來勢必成為連續都會帶發展型 態國家的規劃參考。
看更多城市移民文章
臺北市居民的「何去」與「何從」:
居住遷移的人口變化與樣貌
作者 高郁惠
走進音樂的臺北 ——印尼移工的音樂場景
作者 吳庭寬
打造文化上的
臺灣穆斯林:
臺北穆斯林的
成長記憶
與異質想像
粉紅泡泡的誘惑?從觀光客的 浪漫凝視到臺港婚姻移民 作者 馬映卿
作者 黃宗儀
法國移民鏡頭下的深夜臺北 / 專訪攝影師余白Hubert Kilian
採訪編輯 劉修岑
回顧過去數十年來,臺北一直 是整個臺灣人口匯集所在, 尤其在1970年代經濟發展之 下,吸引來自島內的城鄉移 民。大量人口湧入是過去20 年來臺灣社會人口移動的趨勢 與特色。但近幾年臺北市的人 口數量卻出現銳減的趨勢,有 人將此稱之為「脫北潮」。
歷史移民帶來了穆斯林文化, 從17世紀福建地區一帶、 1949年後隨國民政府來臺、 至當前的國際移工、新住民, 積累出臺灣層層疊疊的伊斯蘭 文化。
臺北車站一樓黑白菱格相間的 車站大廳,不僅是迷途旅人重 新定位的指標,也是臺北不可 多得的多元文化實境現場。
人們為什麼來到臺北?又為何 離開台北?跟著高郁惠筆下一 同理解臺北近年人口居住遷移 與人群移動的變化!
本文從臺北的特殊宗教空間 「臺北清真寺」為據點,窺探 早於新南向政策就生根於臺灣 自身的穆斯林社群。來聽聽這 位24歲出生在緬甸華僑家庭 的女穆斯林分享,她眼中的台 灣穆斯林主體。
臺灣自1990開放引進外籍移 工,作為數量最龐大的印尼移 工群也悄悄改變城市的地景,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特定的 地景空間與社群活動,不可或 缺的元素就是音樂。邀請大家 跟著吳庭寬從「音樂場景」切 入,走入印尼移工的音樂臺北!
近來走在臺北街頭可以發現越 來越多來臺創業的港人,以餐 車、書店、藝文空間經營等形 式實踐臺灣小確幸與慢活的生 活特質,甚至在香港本地吹起 一股「哈臺」風潮,該如何理 解這個現象與其代表的意義?
本文由黃宗儀教授的研究,從 婚姻移民一窺觀光凝視下地方 感如小確幸、慢活、人情味, 如何在移居之後的日常生活中 產生改變,一起聽聽港妻們的 臺灣故事!
臺北匯聚來自島內與島外的各 種人群,本文從一位在台北定 居將近20年的法國異鄉人余 白Hubert Kilian的鏡頭凝視 深夜的臺北,這個本地人都未 必見過的臺北城市樣態,藉由 他對個人移民身份的追尋,透 過攝影創作的作品,細探夜裡 的城市運作,一窺臺北深夜的 城市意象。
讓我們跟著余白的鏡頭實際走 進臺北的街道,撞見它不為人 知卻生猛的「夜常」。 1 2 3 4 5 READ MORE READ MORE READ MORE READ MORE READ MORE
SEASON 3
THE LANDSCAPE
美國都市規劃與設計大師 Kevin Lynch 在《城市的意
象》開頭第一章〈環境的意象〉提到:「不論景色多麽普 通,欣賞城市總能讓人感到愉悅。城市如同建築,是一 種空間裡的構造物,只是規模極大,必須花很長時間去 體會、去感知。」他同樣也認為都市景觀扮演了多重的 角色,其中包含讓人觀賞、記憶、愉悅的功能。
景觀 / Landscape,一詞有其承襲自人文藝術發展的特
殊脈絡與後續至不同領域的概念沿用,其定義為一地整
體的形象,包含自然與人文、過去與現在的集合。不僅
如此,這一季村聲帶領大家不僅從視覺,也用聽覺「聽 見」臺北城市景觀的聲音。
OF CITY
從臺北城市景觀 探討景觀認知與共識
文|王秀娟
王秀娟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常務監事
作為景觀專業教育者,長期參與中央與
地方相關政策擬定與規劃設計審查,常 有「應該推動什麼」的期待與「難以推 動」的失落,作為在臺北市定居已逾30 年的市民,對城市的發展同樣經常萌生 身份參雜的複雜情緒。具前瞻性與理想 性的城市發展藍圖必須有充分的民眾共 識支持,才能理解環境品質非一蹴可及, 需踏實逐步落實,其中市民對於自身生 活城市特質的認識與理解應該是成就一 個優質城市的重要關鍵。本文擬以景觀 專業者與市民身分從臺北城市景觀探討 景觀認知與共識。
景觀專業在臺灣的挑戰
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為十九世紀末期在美國因 應城市快速開發而成就的專業, 其重要性在先進國家早已廣受認 可並有證照制度,一百多年來隨 著全球環境議題的愈趨嚴峻,專 業範疇除早期以人類福祉考量的 公園綠地開放空間,二十一世紀 在積極回應氣候變遷、高齡少 子、產業轉型與環境正義等等的 諸多議題上,全球已有許多具前 瞻與創意的專業行動與實踐案例。
可惜這樣的認知在臺灣尚未形 成共識,絕大多數民眾與少數政 府機關仍以狹隘的空間綠美化、 都市公園綠地,甚至房地產價值 視之。過去曾經兩次推動「景觀 法」均無疾而終,反對者認為「景 觀」定義不清,意圖包山包海排擠 其他既有專業執業權利,殊不知 景觀原本就是一個環境長期變動
所形塑的地景,其受各種自然與 人為力量的驅動與改變,因此難 以切割成細碎空間或技術分工獨 立討論。而景觀專業訓練強調兼 具科學理性與藝術感性的環境敏 銳感知、整合分析、策略規劃與 實踐設計,唯有與相關專業在彼 此尊重的共識基礎上進行團隊合 作,才可能產出回應環境議題的 優質空間。
景觀確實包山包海,各國將 山脈、溪流、海岸地景與海洋等
大尺度、具有高度獨特、稀有且
無可被取代的景觀指定為國家公
園,同時也將代表人類文明發展 的遺址、古蹟、聚落建築、文化 地景等等視為文化資產,因此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襲產的甄 選機制,此些國家級與世界級景 觀須因應環境變動持續進行保護 復育與經營管理之規劃設計。景 觀也是眾人的生活場景,各種樣 態與規模尺度的地景提供民眾日 常工作與休閒所需的場域空間, 其整體品質與穩定性關乎民眾長 期記憶或短期感知所獲得的綜合 感官體驗,甚至成為心靈歸屬, 對民眾的意義可能超越國家公園 與世界襲產。
正因為景觀探討範疇可以大如 國家公園,小至私人造景,有些 是梳理環境系統提供民眾感知體 驗,有些則是改造環境成為適居 場所,但所有的應對策略都須尊 重環境生態、理解歷史脈絡、回 應目標需求,專業者長期在業主 與使用者對計畫的期待中進行歷 練,期許完成整體環境協調永續 的專業成果。
城市景觀的形成與意義
城市為人類聚居地區,相較於 自然地區與農業地區,其景觀內 容與品質的管理相對複雜。臺灣 早期開發城市多數呈現街區紋理 複雜、建築新舊並存、人車動線 混雜、加建增建突兀與公私領域 難分的環境景觀,此些被視為品 質低落且非短期可以改變的狀態
使城市的歷史街區常被汙名化。
過去多試圖以道路拓寬拉直等交 通建設打通任督二脈,重劃整齊 街區帶動建築更新的策略並不成
功,近年在文史保存及地方意識 帶動下的街區再生行動,反而凸 顯人性尺度的歷史街區可以是體 現社會多元價值與在地發聲的場 域,藉由空間整理、建築整建與 交通管理,讓居民與街區的故事 成為豐富樣貌的人文風景。
「人定勝天」觀念造就理想城市 的憑空想像,現代城市的全球化現 象更是如此,既有地貌紋理一夕間 不復存在,交通路網與高樓建築取 而代之,其間也少不了新闢的公園 綠地。嶄新、秩序、效率、富足的 理想城市想像在許多都市計畫願景 中被描繪,意圖創造政府、民眾與 產業的多贏局面。理想城市模式被 複製貼上在海邊、在山坡,無中生
有成為衛星市鎮,也可能出現在既 有城市的外圍農業地區、軍事工業 釋出地區,甚至洪氾沼澤,成為城 市成長競爭所需的新興發展街區。
本文並非貶新揚舊,新舊城市 街區的景觀議題原本就不同,歷 經長期發展且為民眾情感寄託的 舊城區,最重要的是人與地互動 產生的景觀-廟埕、商街、老屋、 大樹、前庭後巷、歲月刻劃的各 種痕跡與熱絡的互動,空間載體 中人情故事的保存延續是景觀關 注的重點,著重場域的發掘、整 理與再現。但計畫造就的新市鎮 與街區缺少時間慢慢醞釀,景觀 的形塑優先考量道路與公園綠地 等公共建設,期能帶動建築開發 成就都市景觀。都市計畫企圖引 導的城市建設一般有其開發必要 性的論述支持,但長期以來,城 市開發對既有地景及聚落拆遷的
衝擊缺乏檢討,現地及周邊存在
的山、河、農田水圳、老屋群落
等地貌常被忽視,無從成為城市
詮釋景觀的潛力資源,也使景觀
淪為都市建設的美化手段。
臺北城市景觀如何被觀看、
認知與解讀
臺北市作為臺灣首都城市,
一直是各類建設的重點地區,從
淡水河畔開始的城市發展一路向
東,盆地中心已完全都市化,近
年眾所皆知的西區再生與東區再
生計畫即反應了臺北市面臨的再 發展議題。
1. 臺北城市的認知與感知 臺北城市的空間認知應該有 不同的理解,一般民眾習於行政 治理劃分的臺北市,位居盆地核 心,周邊為新北市圍繞;國際旅客 則對「Taipei City」與「New Taipei City」的行政劃分無感,對臺北城 市的直接感知來自環山盆地的城 市地景,淡水河系流經其間,東 南邊高聳直立的101在盆地密佈 的建築群落中成為商辦中心區的 地標,這樣的認知無分臺北或新 北。早期直轄市與縣市的不同行 政層級讓共處盆地的兩個城市產 生附庸關係,甚至造成生活環境 品質的落差,河流兩岸不同使用 與管理坐實了行政分界的景觀差 異。新北升格多年後的現在,淡 水河兩岸建築開發,競逐模糊了 城市發展秩序,去中心化的態勢 使日常感知的臺北超越認知的臺 北市。
↓ 淡水河畔回望臺北城市
(source: 王秀娟提供)
2. 山水是臺北最獨特的景觀 與城市名片 一個盆地城市的絕佳景觀就 是周邊山岳。臺北建城由淡水河 畔,以七星山為準在盆地平原上
奠基城市發展基礎與風水軸線, 周邊良田提供由農業進入工商發 展的廣大腹地。行經東西南北主 幹道都可以看見山,雄峙淡水河 口的觀音山與大屯山更是恢弘展 現其優美的山形天際線,「山就 在眼前」應該是臺北最具代表性 的地景特徵。盆地邊緣的依山地 區因山而有豐富的自然綠意,幾 處山稜脊脈與水相交處也成為進 出城區的門戶意象,因山水而成 就的地點特色讓臺北容易被辨識 指認,是自然賦與臺北的身分識 別,難以模仿複製。
山水保護應是臺北城市治理的 核心價值,陽明山國家公園使臺 北成為擁有國家級自然資源的城 市,半小時車程可以由繁華市街
抵達寂靜山域,清晨登頂,傍晚 觀夕陽、夜晚仰視星空,日夜眺 景恍若城市就在伸手可及處。實
← 基隆河濱的開闊悠閒
(source: 王秀娟提供)
→ 街道空間的尺度與綠化為 改善都市景觀的重要策略 (source: unsplash)
質的可及性讓山水成為城市的生 活景觀,筆者早期執行親山親水 計畫,調查整併盆地周緣由北而 南的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 山系、南港山系與二格山系的步 道系統,日常提供郊山休閒與生 態觀察,近期則成為各山系步道 串接並跨基隆河的臺北大縱走路 線,途經的聚落與產業地景,可 以感受臺北的多元風景。
地理區位與盆地地形導致的 風災洪患讓臺北的親水環境受 到極大限制,早期的水緣文化因 防洪設施阻隔而逐漸消失,幸而 近年水岸自行車活動的興起讓民 眾重新接近臺北的溪流河川,乘 風疾行或快走慢跑,橫跨兩岸的 橋樑、灘地草原、運動場地與堤 後連綿的建築天際線讓城市地景 一路展開,偶見輕艇帆船行經, 匯流開闊處的景觀體驗舒緩城區 擁擠與壓迫的情緒,灘地植生與 天空群鳥讓水域重回民眾生活經 驗,並從而獲得萬物和諧共生的 啟發。
3. 街區人文景觀賦予 城市情感與記憶 臺北得利於山水條件,造就可 感知的城市範圍、容易指認方位 且山形優美的城市地景,但城市 人為環境與全球知名城市相較, 仍有極大進步空間。如同多數有 歷史的城市,臺北城市既新且 舊,都市景觀應善用保存、改善 與創造等不同策略以保有新舊並 存的質感與價值。除了保護修建 的古蹟歷建,許多歷史街區、工 業廠房、軍事園區的整建活化與 釋出再生早已是顯學,如同大稻 埕歷史街區、華山藝文園區、松 菸文化園區等成為臺北熱門的文 化觀光與文創符碼。但在地價高 昂的臺北,仍有不少新舊轉換銜 接的建築與空間再發展應持續被 關注,避免開發利益最大化犧牲 原有的在地記憶,造成都市景觀
的同質化與仕紳化。
除101的城市地標象徵外,臺北 都市建築其實難以成就都市景觀 特色,主要是私有建築受制於市 場競爭,普遍仍有爭奇鬥艷或潮 流跟風現象,公有建築則多與民 眾生活經驗脫離。臺北市為臺灣 最早實施都市設計制度之城市, 陸續劃設重要地區以都市設計審 議強化個案基地開發品質,並著 重街區活動延續與公共利益的保 障,但對個別建築外觀設計的參 差不齊影響有限。因此街道空間 的尺度與綠化成為改善都市景觀 的重要策略,行走在有綠蔭的街 道,連續綠帶可以緩衝車行交通 帶來的不適感,偶有退縮廣場、 座椅或行至公園,開放空間的停 留休憩提供心情的轉換。因此都 市景觀著重沿街建築使用條件、
步行空間的連續性、設施與氛圍 友善性、節點空間特色與綠化程
度,藉由街道串接臺北的文化、
行政、產業與休閒活動,開放空
間系統與各式地標建築共同形塑
對臺北生活的印象、情感與記
憶,西門町、龍山寺周邊、圓山
與北美館、信義計畫區、中正紀
念堂與兩廳院、寶藏巖藝術村、 心中山、大安森林公園等,就成
為民眾共同認知的臺北城市特色 景觀。
↓「山就在眼前」應該是臺北最具特色的地景特徵 (source: unsplash)
城市景觀品質提升需要建立景 觀認知與共識
城市景觀無法切割自然環境獨 立存在,除城市的各種基盤建設
與建築開發外,城區開放空間與 擴及周邊的自然系統必須被同時 考量。「landscape」在前文用詞有 「景觀」與「地景」的不同中譯, 依關注尺度不同可以是視覺當下 感知的環境特質,也可以是廣域 整體環境元素組成的地貌特徵。
「Landscape Architecture」則是 景觀(地景)的營造,以景觀品質 為目的進行的各種調查指認、規 劃設計與施工維管。
由於景觀具備高度公共性,
景觀品質的認知就需要有共識, 優良者保護保存,不良者積極改 善。臺北城市景觀最具代表性且 不可複製的是由城市觀看的群 山,因此依山地區與郊山的開發 行為應以不損及坡地生態保護與 山景可及性為原則;街區建築在持 續更新再生過程應致力於整體協 調性的提升;街道、廣場與公園等 人造開放空間應優先綠化,藉以 緩衝各種開發使用衝擊;被堤岸侷 限的溪流應以還地於河的思維再
造其自然條件,這些都是保障並 提升景觀品質的指導原則。
但目前的景觀認知與共識仍 然不足,造型炫目、色彩對比 性高或所謂的亮點設施依舊是多 數民眾觀看環境的習慣,因此景 觀成為景觀設施,不斷被增建在 山坡、河邊、開放空間,或直接 以建築行為成為街區中突兀的存 在,而真正優美和諧的景觀卻較 少民眾感知並珍惜。就像景觀法 推動的必要性一直備受質疑,主 要原因應在於國人對甚麼是景 觀、景觀是公共財、為保護重要 景觀需要對開發行為進行必要限 制、創造性的景觀需要與環境協 調並強化生態條件等等在先進國 家的共識,在臺灣仍需持續溝通 與推廣。
結語
短時間感知臺北景觀特色的最 有效方式應該是搭乘兩段高架捷 運,偏東的文湖線東南北貫穿整 個盆地核心,從東區再生嶄新的 經貿園區、櫛比鱗次依山住宅、 開闊水域的大湖公園、略顯壓迫 的商街高樓、滑行起降的松山機
→ 山水是臺北最獨特的景觀與城市名片(source: unsplash)
場、都心轉乘的人來人往、眼角 餘光的敦南林蔭、穿山突現的郊
山住宅,捷運緩行越過景美溪抵 達終點,木柵動物園與貓空纜車 提供更多的親山遊憩與景觀體驗。
偏西的淡水捷運更是架構在 建城初期知名的北淡鐵路風景線 上,搭乘捷運在圓山與劍潭間一 覽基隆河與劍潭山交會造就的自 然與人文地標、士林至北投向東 眺望的壯闊山景與自山麓而下密
佈的市街建築,捷運轉西行時向 南遠眺,眼前平原延伸的淡水河 面、城區建築與後方層疊起伏的 山形天際線。在關渡穿過大屯山 輕觸淡水河的指尖,一路臨河行 經關渡大橋、水畔紅樹林、對岸 觀音山至河口淡水。此段旅程應 是市民與觀光客對臺北城市地景 最深刻且全面的感知體驗。
臺北城市的交通系統建構了城 市的基礎輪廓,也提供步行至車 行的各種觀看機會,藉此感知臺 北的過去、現在,並思考可能的 未來。日本在許多城鎮實施景觀 自治條例形成共識後,2004年為 促進城市與農山漁村形成良好景 觀而制定景觀法,以「景觀計畫」 劃設「景觀地區」增益大城小鎮的 自明性與宜居性,更因此大幅提 升地方觀光旅遊效益;加拿大溫哥 華市為保障城市難得的港灣水際 線、市區建築天際線與遠方山形 天際線,不獨尊經濟發展而犧牲 山海的獨特條件,從1970年代保 護街道端點的山景、1989年指認 受保護的27個公眾景觀,至1997 年設定一個拱頂狀的城市天際管 制,並以視覺廊道來指導市區重 要地點建築的高度與退縮,均是 為強化城市發展與大地涵構間的 協調與互動。
借鏡此些確保城市自明性與競 爭力的政策,不論是永續臺北、 生態臺北或是承載民眾各種願景 的臺北,盆地山水作為重要景觀 敏感地區(帶),相關開發利用行 為都應審慎評估;主要交通路徑作 為重要視覺廊道必須確保觀景條 件;城區建設的景觀策略則需加強 回應氣候變遷的各種挑戰,讓民 眾在臺北的天空下不僅只看見城 市建築,而是天候與季節變換中 的生活場景與山水地景。
議題出發透過國際視野、在地研究的社會參與方案,多元體驗凝聚環境美學意識,發展讓人愛上居住地的方法以及行動。 尋找運用「創意」建立地方獨特文化
你我他的臺北記憶
都市酵母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公共設計發展的影響計畫;
漫步在臺北,不同街區帶給人
的氛圍感受也有所不同。行經中
山北路可以享受綠植林蔭隨著陣
陣微風搖曳間,落下的光線呈現
出迷人的風采;民生社區姿態不 疾不徐好似夏日午後的貓,慵懶
而柔美,不可言喻的形成一種臺
北快速步調下對比出的慢生活樣 態;西門町商圈則打開城市夜的一
面向的方法,這個計畫稱為都市酵母。
年由水越設計提出,持續發展至今已超過
創意行動。從
面,日落後店家招牌的色燈逐盞 點亮,人潮如同感知到燈的魔力 般,開始湧入西門街區。
↑(source:Unsplash)
多「訊息」逐漸介入,開始傳達想 說的話,慢慢的佔據了我們視野 所及的角落。
用人來比擬一條街,招牌就像 是各種對話,不僅是視線,也是 個性表達。臺北有許多「熱鬧」無 比的街,滿佈的招牌廣告物,各 種顏色、訊息、高高低低、張揚 著,也有許多「安靜」的街,讓風 與行道樹伴隨著三五行人,呈現 祥和的氛圍。走在臺北,你最喜 歡哪一條街呢?我自己喜歡的有 愛國東路靠近植物園區、民生社 區街道、永康街以及文昌(家具) 街,分別有不同的(表情)風景。
在其中,招牌扮演著畫龍點睛的 角色,一面招牌的誕生流程,從 色彩、字體、材質與大小,都對 街道產生了「定調」的作用,從金 屬酷炫材質像是信義計畫區,走 到四四南村旁的熱鬧飲食吳興街 上,轉一個角就全然不同。旅行 多地時,也注意到他城市與臺北 的差異,從招牌的佈局可以看出。
表情相近度高,差別不大。
臺北無時無刻在傳遞訊息,是 頗為嘮叨的城市,從街景中林立 的各式招牌與大色塊中感受到來 自各式資訊,仔細看,每家店面 的招牌數量,從正招、側招、柱 招、騎樓招等,資訊重複性高且 層層相疊。店頭家可以好好的思 考自己的店是什麼樣的店,想要
以什麼樣的口吻說話,以及與鄰 居們的關係會是什麼?對於民眾 來說這麼多的訊息是必要的嗎? 從景觀美學來看,招牌是加分還 是扣分呢?以前有些希望可以「控 管」招牌的手法,像是把招牌尺 寸與施作高度統一、字體統一或
是樣態形式統一,但實驗結果並 不佳,反而有種呆板感。在文昌 家具街與大稻埕的,就相對有魅 力多了,讓招牌尺寸變小,有更 多的材質可以運用,更多元的表 情與故事,同時建築物也被看見
了。古人聞香下馬,以香味體現 店家的特色,成為其招牌,正可
以體現招牌的初衷,即是展現店 家,才稱為招牌,到現代,都誤 解了「看板」背後的意義了。
招牌怎麼都一樣?
這是八德路上的店家招牌,想 想你家的那條街上的招牌長什麼 樣子?跟這條街有差異嗎?
細數街上招牌10面裡面,可能 有8面是紅色,2面黃色剩下1面 可能是藍色或綠色。多數店家對 於招牌似乎有一個既定印象,在 選色與形式上也有諸多雷同,甚 至如出一徹。因為這個框架的限 制,讓招牌的呈現顯得單調,街 區環境不同的條件之下招牌的選 擇與施作也無差異,使得街區個 性無法彰顯,材質與色彩也顯得 突兀張揚。
街區的種類複雜,有歷史型、 複合生活型、現代都會商業型等 等,若可以透過展現店家個性以
臺北_用招牌來說話的城市
街景給人的差異感受來自哪裏
呢?從空地到高樓林立的空間, 因為人的參與開始有了變化,許
記憶一個城市景觀可以從巷 弄鄰里開始。尋常公寓的建築風 景、來往步行人群的衣著色彩、 馬路上穿梭的各式車輛、行道樹 枝葉隨四季變換的色彩、日落後 夜裏閃爍的街燈與招牌,如此日 常的生活景色就是構成我們熟悉 臺北的重要元素。街道景色與物 件組合成的臺北風景,不僅是臺 北居民深刻於記憶中的臺北輪 廓,更是初來乍到的臺北旅客們 映入眼簾第一印象。
不過上個世紀的臺灣,似乎招 牌又更顯精彩,有抽真空泡殼, 目前外縣市有些地方還可以看 到,有刺繡的招牌,也有各種木 雕或是木板上直接字畫,而21世 紀的臺灣,95%以上的招牌都是 壓克力燈箱,而上面是卡典西德 20色可選的貼紙,記得一場座談 中,某家招牌店的老闆說他想不 出來燈箱外的招牌製造,全臺的 招牌製造,幾乎由壓克力店商全 權接手,也難怪全臺各大街道的
→八德路街景 (source: cityyeast)
及在地建築,同時形塑街道景 觀,一起創造和諧的城市,我想
招牌進化的路,可以召集許多人 一起走。
小招牌製造所
2012年都市酵母讓招牌的想像 從圖書館開始萌芽;把一本本由書 構成的層架,作為街區縮影,將
圖書館視為城市透過一面面小招 牌形式的書籤,思考招牌本質的 可能性。把普遍存在臺灣的「強迫
看見」置於圖書館書籍中,用縮 影方式來反思街道上個別形成招 牌,帶給人的感受會是什麼。
思考到一條街的風景從這樣一
面面的招牌開始成形,而招牌的 核心價值,就是店家與主人個性
的展現,2013年臺北街角遇見
設計活動,開始了「小招牌製造
所」計畫,臺灣首次組成招牌設計
團隊思考並落實招牌的不同可能
性。透過設計師的創意和技巧與
店家獨特的想法和觀察,一同創
作出屬於店家獨特的招牌,伴隨
著個性和氛圍的不同,營造出街
區別於以往的樣貌和意識,打破
過往對於招牌的既定印象,讓設
計師帶領店主人們一起探索招牌
的奧祕,從色彩、材質、尺寸到
街廓,從單一燈箱的思考到城市
景觀多元呈現的蛻變。
小招牌把尺寸變小,從店家故
事出發,考量街區環境的整體氛
圍,保留環境中視覺上的呼吸空
↑ 小招牌製造所完成的招牌(source: cityyeast)
間,從尺寸定義開始探究,而後 至多元材質的運用鑽研、色彩構 成等多面向思考,讓小招牌的呈 現可以多元且豐富細膩,打破卡 典燈箱的隱形魔咒,使招牌能作 為店家延伸的一部分,在環境中 既和諧自然而又獨具巧思。
小招牌計畫從2013至2016年 間,四年共計完成100面小招牌, 百家不同類別的店家參與,參與 設計師眾,從城東到內湖,從港 墘碧湖到中山雙連等等,座落於
臺北各街區角落,在品味街區時 不妨仔細觀察小招牌的身影,小 招牌材質與形式各異,讓城市美
學由生活街區出發,融入街景的 同時卻又展現十足活力,也發酵
的特色街區,並將影響力擴散到 各城市街道與店家老闆,打造更 美好的城市生活。2020年新竹關 西,展開小招牌行動,則從臺三 線週邊出發,號召在地招牌「變 小」,讓關西小鎮街景改變,現在 還可以從全家的招牌一桿突出, 看出過去大招牌林立的痕跡。
從行動到上位計畫_臺北區域 廣告物設計守則
各式各樣的廣告物處處可見
作為景觀特色,傳達大阪城市繁 華地帶與土地的共同形象。
對於城市長遠的都市景觀,不
該僅由政府來把關維管,店家如 轉換思考模式,拉高視野從城市 高度出發思考整體環境,建立店 家特色外,也與環境共好,產生 區域的加值效益。廣告物需要設 計策略,小街區小招牌,大商圈
・ 適宜,舒適,有質感,有商 店特色的招牌,不要很張狂 但也要有指引的能力
・ 將商家的外觀立面整體做考 量,店面本身就具有招牌的 功能
・ 能呈現出地域特色,成為美 麗造景的一部份具獨特性、 符合店家特質、有人性的
引起許多人對於此議題的討論。
臺北小招牌的影響力
因為小招牌製造所計畫的發 酵,影響了不僅是臺北,更擴散 到了其他區域。臺東在2016年 7月尼伯特風災後,推動了招牌 重新設計的街道改造,誕生臺東 「小招牌大景觀」計畫,從小招牌
出發,重新思考臺東街區的新面 貌。2019年上海舉辦「城事設計 節漫步番禺」計畫,邀約都市酵
母成為其顧問,透過店家、設計 師、社區營造組織的共同参與,
在番禺路上以「小店面小招牌」進
行招牌改造,目的是創造一條街 道氛圍能記憶深刻並一再想拜訪
於臺北街頭,形成城市景觀重要 的一部分,影響著我們的觀感, 2016年臺北市政府在推動各項城 市發展計畫,希望成為宜居城市 時,其中一項便是以北門周邊路 段包含車站及迪化街北段作為城 市示範點,進行區域性的廣告物 設計規劃,改善生活景觀。
廣告物設計守則從區域出發進 行環境調查,思考街區的設計要 點與色彩策略,廣告物在各類街 區裡屬於何種風格,對應的質感 色票則有不同搭配選項,在設計 上增加選擇項目,卻又能保有區 域一致性的風格。
國際上也有許多城市景觀願景 與規劃的案例,如日本京都新舊 文化並存,招牌在設置考量不僅 需融入原先建築外,廣告色彩不 能過於鮮豔,愈接近歷史區域, 顏色趨於當地建築色調,保留古 都氣氛,而同為日本城市的大阪 則大相徑庭,以過度誇張的招牌
區域的整體專業規劃,以街道為 尺度,思考最適合在地特性的景 觀價值。招牌不僅是商業投資, 長遠下來更是整體環境的提升, 除了提升店家競爭力外也能提升 集客效益。
我們也調查設計師與廣告製造 商對未來招牌景觀的願景,如下:
1. 讓招牌與環境和諧相處
・ 不干擾人生活的招牌(例:不 再是過大量體、夜間過亮等)
・ 與周圍環境一起被考慮,保
持臺灣風味又有美感。呈現 地域特色,成為美麗造景的 一部份
2.長期政策建立與推廣
・ 有效傳遞不同美學概念
・ 限制招牌數量、尺度(但非統 一尺寸),拆除舊招(具公共
危險性)
・ 有一套基本規範,如招牌尺 寸、彩度⋯等,設計者仍能
在規範中自由設計
・ 有些特定地區 (例如自然景觀
區、歷史文化區或商業保存
區之類) 建議有招牌規劃
3.店家有美學概念
・ 希望對於店家周邊與街景歷 史能夠充分了解,讓招牌設 計是從店家裡「長出來」的
4.一店一招,減少招牌數量
5.將招牌縮小,使用更多材質, 讓招牌更具魅力
「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 有霓虹燈。」1982年羅大佑〈鹿港 小鎮〉唱出臺北昔日街景繁華的霓 虹閃爍;時隔36年陳綺貞也在〈臺 北某個地方〉唱著「你最愛的角 落,便利商店的霓虹」;2022年臺 北繁華燈光依舊閃爍,霓虹少了 些,倒是燈箱滿掛。
都市酵母在2013年提出對未來 都市的景觀預言,其中一則想像 2020年的城市景觀會有何種面貌; 「2020年,當漫步走在路上看到的 意象與現在將會不同,不論在材 質上或是顏色上各個都非常有個 性和精心設想過,每個都不只是 想要吸引你的目光,更是精緻的 店面專屬招牌,走在馬路上視線 是和諧和充滿驚喜的。 」
2022年後的今天回看這則,則 是饒富寓意。
看更多城市景觀文章
都市流域願景 ——從磺溪到「磺溪」生活流域, 因溪而生的環境行動
作者 磺溪生活流域 · 李嘉 · 陳其農
發源於七星山穿越北投石牌、士林天母一帶的「磺溪」, 短短的距離裡切分出各異的城市溪畔景觀,它也許不是一 條人人皆知的著名河流,就像每個人生活周遭可能都有一 條只有在地居民才知道的小溪一般。
本文由磺溪生活流域,自發性的公民團體,透過「環境教 育」扎根、以「公民參與」實踐,帶領大家思索人、城市 與溪流的微妙關係。
臺北夜間景觀之歌 作者 林大為 READ MORE 3 3
說到「看夜景」總是有一些浪漫的想像,夜間的光 交織出有別於白天的氣氛,本篇文章以「夜間景觀 / Nightscape」切入思考城市空間議題,正如文章中作者所 揭示的「『相由心生,音樂氣氛隨人結』,用什麼心情來 看環境就有相對應的音樂來搭配。燈光也如此,人們照亮 周遭的方式反映出對環境的態度。」
跟著燈光設計專家同時也是音癡的林大為老師,推薦的歌 單,一起夜探臺北。
見影聞聲: 重訪臺北街道聲音場景
城市景觀除了用眼睛觀看之外,是否也可以透過聲音去感 受?過去老臺北的景觀又是什麼樣子呢?
本篇文章從「電影聲音」切入,從白景瑞導演未完成的聲 景實驗電影《臺北之晨》,窺見60年代的臺北城市空間。
而當代創作者重新配音作曲,影像與聲音的再度結合也為 重新觀看超過半世紀的影像提供反思空間。
透過電影給予人們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感受,一起「聽見」 臺北街道的聲音。
有人說:現在是一個策展的時代。不論什麼題材、領域 都能以展覽映演的方式與公眾交流。
近年,臺灣許多縣市開始以展演的方式,回應城市文化 治理,城市 / 展演,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邀請你與村聲一起,感受每個用心的城市展演,找出屬 於你的答案。
THE PERFORMANCE 城市 展
OF CITY
↑ 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總策展人龔書章認為展覽不只是成果展示,還是一場揭示未來的當下行動 (source:劉耘桑拍攝)
「臺北的未來——THE FUTURE IS NOW」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於8月27日在臺北
花博公園爭艷館揭幕,展開為期十六天的展。整個展場濃縮臺北的過去、現在、與 未來,以沉浸式劇場、光雕投影、數位互動等多元方式,呈現臺北的成長與蛻變。
此外,主軸將以「市民」為核心,打破只有單向展示的靜態框架,藉由多層次且深 刻地討論和溝通,成為一個啟動策劃城市治理與共融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個體到平 臺、從個人意見到城市議題、從行動方案到創新機制,讓開放城市的理想得以成真。
本文專訪策展人龔書章(以下簡稱龔),請其就臺北城市博覽會的策展概念及內 涵,解析這如何不只是一個成果展,還是一個城市行動。
一開始想請您聊聊,本次城 博會整體展覽的核心精神, 及策展理念。
龔:這次展覽,我們試圖從城市治 理及市民公民觀點等不同的面向 來看城市,希望讓民眾除了能了 解城市裡可見的實質空間與區位 場域的關係外,也更了解有哪些 背後潛在的能量,共同形成一座 城市,例如:文化、共融、智慧、 福利 ⋯ 等。我們談的不只是具體 的空間,也是這空間的內涵。很 多人知道臺北市,但對於臺北市 究竟是什麼?有什麼?說不出 來,這個展覽,將可清楚地帶民 眾進入、感受。
藉由這些不同面向,我們希望 讓市民在不同的角色觀點中,藉 由溝通理解、達成共識,推進一 個進步性的「動態」改變。這不是 一個成果展,而是一個「關鍵議 題」展,我們藉由展覽,把當代面 對的關鍵課題提出來,大家有機 會理解才能溝通,溝通也許無法 達成唯一共識,但至少,我們有 機會邁向共同價值。
「展覽要提煉的不是成果, 而是城市裡值得被繼續維持的價值。」
您曾在策展理念中提到「一 場博覽會,不是成果展,而 是我們共創的臺北未來」。那 麼,臺北的城市治理制度和
空間規劃,如何以「人」為基 礎?以完整的「溝通」為價 值?如何共創臺北未來呢?
龔:城市的本質,是將過去的歷 史、現在的生活及未來的展望同 時收納進來的載體。因此,這次
的標語我們取為「The Future is Now」——未來,是現在進行式。
城市是個動態且持續發展的韻
律,然而,它究竟是進步還是停 滯?我們都希望臺北有機會朝前 進式的狀態邁進,因此,這次展 覽,也藉由整理這些正在發生、 已完成或未完成的治理脈絡,有 機會從中看見共同前進的方向, 而非空泛、空想,我們能在架構 中,繼續使其成為現在與未來的 進行式。
此外,當我們談到「The Future is Now」,很重要的一點是,它並 不是由上而下的流動,我們沒有 要幫政府做成果驗收,而是要具 體確認,有哪些正在進行中的方
向和政策,是好的、且值得繼續 往前走的。這些方向,不應隨著 每四年一次的選舉轉變,因此, 怎麼提煉出不是成果而是值得被 繼續維持的價值,對策展團隊就 是一大挑戰。我們更希望不只是 單向宣告,而是能得到民眾認可 支持,因為,「未來」是大家一起 的未來。
當然,所有進行中的政策,也 不會全都是美好的,我們也會把 進行中的問題面彰顯出來,找出 核心徵結,以此借鏡,做為未來 施政的方向參考。
很少有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 多活躍的「第三力量」,自主性地 為城市的進步及改變做出行動⋯
今年臺北市獲得英國權威英國 風尚雜誌《Monocle》評比為全 球最宜居城市臺北第十名。早些 年,臺北市不太被看見,很多市 民也懷疑:臺北美嗎?感覺很髒 亂,有什麼資格宜居?但,反過 來,常有外國朋友,在臺北住了 一陣子後,覺得臺北是最好的居住 地,整個系統多元平衡、便利安
全,無論要去東北角還是陽明山,
只要半小時車程就到了,這在大陸
型的國家是不可能的;此外,醫療
系統發達,擁有多元服務的便利商
店幾乎取代了政府功能
臺北看起來混亂,實則多元,
它是一個不算老也不年輕的城 市,且是一個充滿中產階級及知 識份子的城市。臺北地價高,但
貧富差距並不大,在經濟光譜 裡,算是集中且平均,大部分都 是知識公民身處其中;此外,臺北 市的民眾教育和公民組織系統也 相當豐沛,擁有最多大學和非營
利組織在此,在這樣的城市中,
主導的力量不會是一個大有為的
政府,而是市民,全世界很少有
一個城市,能擁有這麼多活躍的 「第三力量」,自主性地為城市的
進步及改變做出行動。
本次展覽,我們用另一雙眼
睛,讓大家清楚地看見,臺北是 個重要的公民城市,每個市民都 具有相當的主導力量。因此,我
認為,臺北的城市治理,如何提
供足夠的平臺,支持民間的力量
發揮才是關鍵,而非完全依靠政 府的指示。臺北市民很主動,社
區總體營造聯盟也很多、很有力 量,不是政府一句話說了算。臺 北治理,要談的不只是效率,而
是效益和價值,因此,很多看似
沒效率但中間經過很多來回溝通
的事情,反而有其價值。例如,
我們這次有個展區,談的是社會
住宅,社會住宅提供的不應只是
以量取勝的生存權,如何從規劃 中協助青年創業?如何讓新住民 與舊住民平權共融?一個好的社 會,就看其公民平權有無落實在 各方面。臺北在此有矛盾但卻很 少衝突,因為矛盾才會溝通,但 因平權落實得不錯,因此衝突並 不多。
↑(source:劉耘桑拍攝)
讓行政管理變成一份治理承諾, 讓民眾參與形成共識指標
您也提到,官辦的展覽如何 不只是政策溝通及化妝術,
而是一個公民策展的城市運 動?那麼,民眾又該如何參 與、實踐都市治理呢?
龔:比起一些快速發展的城市, 相較之下,臺北改變的速度並不 快,但這或許是較健康的,放眼 歐洲,許多老城市可能一百年都 沒改變太多,只要它不是停滯 的,而是不斷有在雙向溝通的, 慢不是壞事。所以,這次展覽, 也是想讓大家理解,我們的城市 究竟該「為什麼而變動?」
以這次第三展區「打開台北」為 例,裡頭提到了「臺北大縱走」 及「白晝之夜」。前者是藉由登 山步道,了解臺北市盆地與山的 關係,呈現各種腳踏車、健走等 運動路線。它看起來不是城市建 設,卻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白
進步的展現,這是個大市民小政 府的時代,只要大家感受到這些 好的價值,就會變成市民共識, 未來不管誰來做,都必需順著市 民意願。
出系統性改變,並能帶出去跟所 有人達成共識。在展場的最後一 間,我們結合網路平台,讓民眾 自己選擇他喜歡臺北的什麼?希
望臺北的未來又有些什麼?結果 隨時更新,變成城市政策共識平 台的數據分析,在展期結束後, 形成新的共識指標。
策展人心中與你我居住的臺北:
晝之夜」在這五、六年中,打開了 許多公共場域,第一年從大稻埕
走到228公園,第二年從臺大走
到環河南路,第三年從圓山站走
到臺北車站 這個打開夜晚的行
動,讓在臺北的公部門敞開,讓
民眾發現原來所有的都市場域都 可以連在一起。
藉由民間力量去推動政府,讓
原本的疆界去除,超越白天與黑 夜的限制。這,就是一種更自由 也更正向的變動。
此外「打開台北」,亦展示 了台北曾做過多少參與式預算 i-Voting:學生也能提案,讓公務 人員進到第一現場,與公民參與 討論,目前為止總計:422提案, 358個結案,結案率達85%,經 費9億多。公館現在推動的循環容 器,就是北一女提案。讓民眾自 己選擇開放式預算,是臺北一大
再以第四展區「共融社會」為 例。從多元族群到毛小孩、全齡 教育等政策,談到如何以人本精 神出發,站在每一個世代、族 群視線,促進共融平權,包含世 代、社會共融、數位、動物、運 動等6個不同平權概念。這是移居 臺北生活的重要價值,只是平常 人們容易覺得理所當然,不知其 中有多少進步性。
您覺得人們必須走入展場看 看的理由為何?這個展覽希 望能帶給觀者什麼樣的收穫
及迴響?
The Future is Now
台北村落之聲今年度以「聽 見台北的聲音」為主題,您 個人心中代表臺北的一首歌 曲或一段旋律?
世代對於臺北市的感覺,也是我 自己心目中臺北市的感覺。
此外,我們也希望讓民眾了解 後,藉由口耳相傳,影響政策做 Q:
龔:沒有覺得特別那首歌有代表 性,對臺北最有印象的是楊德昌 的電影從《恐怖份子》到《青梅 竹馬》再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 件》,中產階級困惑的臺北市、繁 華走不出去的臺北市、牯嶺街一 群賀爾蒙過多的年輕人歷史文化
的臺北市,都是不同generation
城市現在最需要是持續性,不 要因為選舉而失去美好的價值及 行動,這不只是由上而下,也是 由下而上的雙向行動。讓公辧人 員更能整合自己專職的與整體價 值的關聯;讓民眾更能理解,自己 即使身為一個小小的市民,在這 不斷變動的城市裡,也能發揮很 大的進步力量。
龔:總體而言,這個展覽不是個節 慶,而是一次共同行動。我們每 一區,除了志工外,都有治理公 務的專辦人員出來向民眾解說, 要用最簡單的方式跟民眾面對面 溝通,用民眾聽得懂的語言、關 心的事務,來讓民眾理解才叫成 功,當他們對民眾講到一百次 時,就變一種承諾,讓行政管理 變成一份治理承諾。許多臺北年 輕的公務人員非常優秀,且富有 理想,如何讓他們懂得跟民眾溝 通,改變公務人員單向的行政管 理模式,就是一個行動。
↓ 龔書章心中的臺北城市樣貌是楊德昌電影鏡頭下的臺北故事(source:劉耘桑拍攝)
聽說社子回來過?
——當我們說到社子的時候
文 |劉星佑
劉星佑
與陳漢聲2015年組成「走路草農 / 藝 團」,關注生態環境、性別與農業等
議題,創辦多元成展與農閒藝術節。
↑(source:李宜霖)
有一種想見不敢見的傷痛 有一種愛還埋藏在我心中 我只能把你放在我的心中 這一種想見不能見的傷痛 讓我對你的思念越來越濃 我卻只能把你把你放在我心中
—〈聽說愛情回來過〉林憶蓮主唱,詞/曲:李偲菘
社子島,一個由基隆河與淡
水河於出海口匯流而成的沙洲島
平原,特殊的天然地理位置,所
造就的人文與生態之地,今日,
交雜著颱風水災等事件,在現代
化的聲浪中,社子近乎是、僅僅
是媒體報導與訊息事發的起點,
非在地的人們,很難在這些資訊
中,看見社子的本來面目,那是 居民的日常,自然生態的日常,
更是你我的日常,參與式的藝術
創作,在這個時刻,往往俱有一 種契機與轉機。筆者結合藝術家
陳漢聲共同組織的走路草農/藝
團(以下簡稱走路草),於2016年
因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而認
識了社子,並與社子的緣分仍持
續至今,究竟,藝術之於社子的 地方社造和都市社群培力,扮演 著怎樣的角色,而藝術之於社子 的生態與人文,又能帶來怎樣的 啓發?
參與?藝術?養成?
關於參與式創作在臺灣,不 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思潮與影 響,而臺灣對於藝術節的思考與 實踐,也與公共藝術轉向社群藝 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傳統 式物件式的公共藝術作品,到人 與人參與的社群藝術,乃至於
常態性的藝術節,九〇年代至 今,是個關鍵的思潮轉折與政策 轉向。就思潮層面,吳瑪悧編
譯《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1995),出版 成《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 一書,「新類型公共藝術」一詞正 式在臺灣被譯介,而Grant Kester
所著的《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以及2006年被 吳瑪悧等作者被譯成《對話性創 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一
書,開啟了新類型公共藝術的討 論,其中由藝術家吳瑪悧於2008 年開始召集策動的展覽,諸如《臺
北明天還是一個湖》1、「如果高雄 只剩一座壽山島—環境藝術創作 坊」2 計畫等等,以及2009年開始 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3 都標誌著參與式創作不同時期的 轉向,這也奠定了走路草成員對 於實踐創作的想像:關於藝術作 品,在形式與內容之外,還有一 個社會與世界的存在,而且是現 實不可分割的存在。
藝術節的今日意義
透過固定的節慶,讓藝術家與 空間對話,比作品更為重要的, 是藝術家因為作品,開始認識新 的場域,換言之,觀者看到的作 品,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藝 術家與場域對話的過程與結果, 甚至是未來的想像,而「社子咱的 家生活藝術節」正是一個這樣的藝 術節,藉由每一次藝術節,成為 藝術家與社子對話的縫隙,讓藝
術家從地方出發,在對話中,看 見地方居民,也讓居民可以看見
1|於2008年臺北雙年展展出,內容包含3區塊:綠色方舟主題展區、 臺北好好吃美術菜園地景行動、臺北綠一點工作坊。
2|以環境氣候變遷議題切入,邀集不同領域關注者參與,以藝術為 介面,提出對未來家園的想像。
3|2009年由吳瑪悧與蕭麗虹發起,2010年獲國藝會補助,發展為 樹梅坑溪早餐會、我校門前有條溪等5項子計畫。
4
|今年度展覽將於10月2日至12月31日展出,特別以徵集在地 創作計畫方式邀請更多創作者參與。
自己,無論看見的是「心靈」的需 求,或是當前處境的折射。
「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節」由富
洲社區發展協會主辦,由「壹參壹 巷工作室-自己人團隊」執行,透 過長時間的駐點,除了由「外地 人」許絲婷、冉挹芬擔任策展人, 洪秉綺擔任顧問之外,更邀請當地 人謝梅華成為策展人之一,共同完 成策展。更重要的是媒合藝術家與 地方的認識,邀請藝術家走進社子 島,而地方居民則更像是款待般 的,與藝術產生對話的起點。第一 屆以「作伙來摸飛(moo-hui)」為 主題,不單是要強調可供休憩的社 子島,更要展現社子當地居民的日 常,透過藝術轉化的日常生活, 才有機會讓居民重新審視自己, 延續2020年第一屆的「作伙來摸 飛」,第二屆則以臺語發音的「向 望」(ǹg-bāng)為主題,試圖勾勒 出當地居民,生存處境與生活空間 的方向,除了要進入心靈的對話層 次,更要讓自己有機會與自己認
識;無論是每一個居民自己,亦或 是社子島自己。經過兩年累積的能 量,並透過網路平台,記錄著社子 在不同時間與地點的經驗串聯,第 三年(今年)要以「勞力(lóo-lat)」 4 為題,除強調日常的勞動,更要 藝術家與社子之間,彼此滿懷感恩 的心,呼應「勞力(lóo-lat)」本身 也有著「感謝」的意思。
如同上述,關於「做一個藝術 節」,已經不再只是把一件作品放 在公共空間而已了,而是在進行 的前期,過程中,乃至於後續, 都投注許多討論,隨著策展人機 制的出現,藝術節在今日,是藝 術家從「製造作品」到創造一個 「對話過程」的每一段時空間。社 子島亦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為田 野教育的現場,與藝術家共同造 就出「觀察」與「認識」的路徑, 都是新的認識社子島的路徑,有 別於媒體報導,有別於政策頒 布,而是回到實實在在的居民作 為一個生命的個體。
↑ 媽媽們分享各自的手路菜 (source:走路草農/藝團)
當藝術發生在社子
● 地方媽媽手路菜
「早餐、午餐、晚餐要吃什
麼?」基本上,是每天每天都要煩
惱的問題,但是「一起吃什麼?」
卻可以是走路草進行參與式創作 時的媒介,走路草2018年以「滋
味的連結」為題,透過社子居民家
中的飲食連結個人的生命故事,
用食物的滋味,回應2018年關渡 自然藝術季的主題─共生。藉由 媽媽們的手路菜,與地方社區的 媽媽們互動,在簡單或不簡單的 家庭料理中,了解每道菜背後的 故事。
然而,之中更重要的是「傾 聽」;媽媽的心聲看似與社子無
關,但是在各種細節處,諸如食 材來源、購買食材的方法等資訊
中,仍然可以聽到媽媽們「因地 (社子)制宜(最適合家人)」的選 擇,這些是更加「社子」卻難以被 聽見的「道地」。
走路草策劃的《幸福照起工,成 為記憶的方法》一展,就是在上述 的情境下完成,其中,最為特殊 的經驗,莫過於向年過八十的李 吳滿阿嬤學習醃冬瓜,為了要完 成這項保存食物的技術,走訪了 社子的柑仔店,得知社子尚有人 在栽種冬瓜,而保存食物以備不 時之需的常識,在聽過阿嬤所經 歷的颱風和淹水等災害,「醃漬」 這一味在不知不覺中更「社子」了 一點。
● 社子印象剪紙工作坊 「2020社子咱的家—生活藝術 節:作伙來摸飛」走路草以作品
《聽說社子回來過》再次回歸社子 島參與「2020社子咱的家—生活 藝術節:作伙來摸飛」的展出, 計劃名稱改寫自1995年由林憶蓮 原唱的歌曲《聽說愛情回來過》, 愛情一直以來難以定義,就如同 社子長期面臨到不同的處境,在 複雜與單純之間,讓人忘卻了屬 於社子自己的美麗,在農人的口 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曾經 的臺北蔬菜糧倉。在阿嬤的口述 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牽牛渡 河過岸的記憶,在阿公的口述 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有的是曾 經發達的水路交通,在媽媽的口 述裡,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每年 由最大海景與最美煙火所交織的 魔幻時刻,在學童們的口述裡,
聽說社子回來過,是我家在幾段。
你家在幾段的日常對話;上述 的口述,在剪紙的工作坊裡逐一
被訴說著,走路草同樣在「傾聽」 著屬於社子的記憶「回來過」的痕
菜圃、花園與綠地很常出現的風 景,但是在社子島,才有機會在 上述風景中,兼容煙火、夕陽與 山海交錯,富州里公車站,是進 入社子島的最後一站,也是離出 海口最近的一站,黃昏時刻,面 對海的方向,可以看見船夫在夕
跡,作品藉著歌名的引用,啓發 柔軟的心,讓外地人在坐公車經 過富洲里站、富洲里九段、威靈
廟、下溪沙尾、富安國小、福安 國中這些公車站的時候,用不同 的眼光再次感受社子。
在媽媽的記憶中,蝴蝶與花是
陽餘暉粼粼波光裡,划著舢舨膠 筏。同樣的無敵海景,在每逢跨 年的時候,是社子居民看煙火的 最佳首選,在媽媽們的剪紙中, 放射狀的圖樣,又將從花朵,成 為記憶中絢爛的煙火。
富州里九段站,位在李忠記宅 旁,設置於此的剪紙創作,「牛的 剪影」是個很明顯的主題,「牛」 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重要的生產 動力來源,對社子島的長輩來 說,是無法忘懷的記憶,牛隻自 然成為很容易出現的創作主題, 而依山傍水山的構圖,顯示的是 社子的水文與農業之間密切的關 係;花草、蜻蜓、蝴蝶、鳥隻等對 象,是記憶的一部分,更是社子 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縮影。
「下溪沙尾」是社子島公車站其
↑←李吳滿阿嬤分享醃漬冬瓜撇步 (source:走路草農/藝團)
中一站的站名,而該站的主題, 可以看到一個偌大的皇冠,這頂 皇冠是由寶猜媽媽所製作,為社
子戴上王冠,是他對這個地方的 投入與愛,這裡的人們經歷的日 日夜夜,在這塊土地的上的歲 月,積累的成果是這裡最閃耀的 鑽石。
福安國中這一站的剪紙創作, 完完全全顯現了社子島與海口溼 地比鄰的環境特色,海鳥、塗猴 (彈塗魚)、大小管(招潮蟹)許許 多多依靠河岸生活的小動物,就 像在這裡的人們一樣,都是社子 的在地居民。
說到自然生態,很多時候,想 到的是鳥語花香、碧海藍天、蓊 鬱的森林或流水潺潺,然而,我 們卻常常忘卻在自然生態中生活 的人們,也是生態的一部分,社 子島有著最特殊的地理與歷史故 事,希望未來,當我們再次說到 社子的時候,說的是藝術,因為 參與藝術、實踐藝術的都是社子 的居民,都是社子生態的一份子。
→ 左|社子島最後一站「富州里」,有著 一顆夕陽(source:走路草農/藝團) 右|福安國中站,濕地河岸小生物 (source:走路草農 / 藝團)
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
——觀展重點與思考提示
作者 蕭紫菡、編輯部
2022臺北城市博覽會,展區共分為六大區塊:永續 發展、城市再生、打開臺北、共融社會、創新創業、 智慧城市。藉由不同的面向,看見臺北的「正在進 行式」,並邀請民眾參與共創未來。
展覽核心概念:臺北的未來 The Future is Now。讓 我們循著策展人的思考提示,漸入臺北這座城市。
本文將以「德國國際建築博覽會」(簡稱IBA)為例, 說明1901年首屆舉辦迄今,越發引領當代都市議 題、建築發展創新思考。
都市的展覽、展覽的都市:
德國國際建築博覽會與
臺北城市博覽會的參照
作者 陳志宏
而其強調行動實踐的精神,誠如作者所言成為:一 連串的都市規劃實驗行動、連結產業發展、彙整當 代思潮、創新的都市規劃構想、具代表性的都市計 畫或建築開發案、提出對未來都市發展模式的論述。
不只是「靜態展覽」,而是「都市實驗場建構的動 態過程」。
城市、國家為什麼舉辦展覽?作者帶領我們從19世 紀博覽會時代,展覽作為國力炫耀與張揚開始認識, 並回顧臺灣在日本殖民時期也參與這股潮流。
博覽會時代的都市樣貌:
日本時代博覽會
與臺北城市空間
作者 凌宗魁
城市也因著這些展會舉行有了空間轉變,如日殖後 期1935年「始政四十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為歷史 上第一次舉辦以全島為規模的大型博覽會,其中以 臺北為主要舉辦場地,改變城市交通景觀地貌,並 留下許多建築,跟著作者來一趟跨時空博覽會之旅。
「2022 Open House Taipei |
打開台北」開放城市裡隱藏的驚 奇角落,思考空間與建築無限可 能——專訪共同創辦人徐千捷
城市裡那些 屬於誰的節慶展演
作者 林冠文
以建築為名、開箱城市而生的「Open House」活動, 源自1992年英國,以限時打開城市建築空間,讓大 眾透過導覽體驗,探索城市與建築發展,而後成為全 球性建築盛事。
臺北2019年獲官方授權,2020年舉辦首屆至今邁 入第3年,歷經疫情嚴峻之時,由民間自發籌辦, 獲得志工相挺得以舉行。本文將由「Open House Taipei|打開台北」共同創辦人徐千捷開箱臺北故事。
本季最後一篇文章由林冠文老師帶領大家從「城市 文化治理」反思展演奇觀與城市為何需要展演?誠 如作者所說:「如果說策展是一種溝通的邀請,那 每位觀眾就是一個發聲體;展演的核心不只是設計 與美學的火力展現,而是內容價值思辨機會的創造 與其中的民主自由表述可能。運用節慶展演活動的 機會,作為一種城市治理與官民溝通交涉的政策參 與方法,遂成為可能。」
卡帶B面 casette B-side
OF TAIPEI
重新聽見老屋的心跳聲
——臺北城東散步與聲音採集
講者:李律(故事 StoryStudio 網站主編)
作者 歐品妤
31 度燠熱的臺北春天,我們用聲音開啟一段鮮為人知的 臺北老故事。本次活動邀請到最會說故事的行走百科全書 ──李律老師為大家述說城東歷史。小旅行路線自捷運東 門站起始,至大安森林公園作為終站。沿途來到原以打油 作為主業的鼎泰豐總店來遙想打油聲、接著坐在永康公園 內,聽著當年全臺灣社區營造的萌發之聲、再順著永康街 散步,聽著旅客酒足飯飽的開懷閒聊聲、行政院長官邸高 牆外,側聽黨外歷史的騷動聲。聽!當年拆除時轟隆隆響 的臺北城牆遺跡就在一旁。之後轉進昭和町文物市集尋 寶、以及鄰近大樹覆蓋林蔭,傳來陣陣鳥叫聲的青田街, 並在晌禮喚拜時間抵達臺北清真寺,旅途的終點,停留城 市之肺大安森林公園聽著水鳥群的振翅聲。
城市修護不只是修護保存老屋,同時也是為這座城市保留 歷史記憶,正如走讀路程中李律老師未明說卻不斷被強調 的概念:「一座城市的房屋無論新舊,若都能被妥善修護
與照顧,作為城市居民也能在其中被療癒。」
法治新村
東門站
走讀路線圖
永康公園
政大公企中心
金華公園
錦安市場 昭和町文物市集
大安森林公園
露天音樂台
青田七六 台北清真寺
上|青田七六(source:何昱泓)
下|永康公園(source:何昱泓)
Season 2城市移民
在西門遇見旺角
主持人:張潔平(飛地書店主理人)
與談人:陳冠妃(臺大歷史學系助理教授)、伍號(獅門酒吧老闆)
這些年臺北形成許多香港移民聚落,也因此在西門町開設 許多港式餐廳、酒吧,成為關注香港議題的空間。同時這 些地方聚集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人們,也讓人看見異鄉人在 臺北這座城市的生活面貌。
講座邀請曾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的陳冠妃助理教授, 從影視作品如《麥兜的故事》、《小李飛刀》切入廣東話學 習與香港道地生活文化,更從謝安琪的歌曲中初識香港都 更保存議題的「囍帖街」,她也曾親身體驗如「舞火龍」的 在地文化信仰活動。下半場,則邀請到三年前移居臺北, 曾於旺角開過店的港式酒吧老闆伍號,他則分享店裡播放 的粵語歌單以再現內心的香港。對他來說兩地生活最大的 差異是:在香港是「求生存」,而臺北是一個「追求生活」 的城市。
本季活動以對談方式進行,透過臺灣香港留學生與在臺港 人生活經驗之交流,體現了臺北作為一座移民城市,移民 們在此交流融合,並催生出繽紛與創新的樣貌,眾聲喧嘩 的移民之聲、豐富了整座城市。
←講者陳冠妃分享「我的香港記憶」(
上|大坑舞火龍(source:陳冠妃) 下|講座於飛地書店舉辦(source:劉修岑)
Season 3 城市景觀 Season 4 城市展演
舊城與老街的演變與新生
——從歌曲與電影見證區域歷史與民生
講者:楊朝景、辛永勝(老屋顏工作室創辦人)
流行歌曲不只乘載了當代流行文化,更乘載了一座城市的 記憶。在林強的〈向前走〉讓我們看見 90 年代初期,剛 落成的臺北車站樣貌;在陳綺貞的〈讓我想一想〉則可以 看到臺北捷運初通車的時髦樣貌,歌曲們見證了城市的階 段性發展。
第三季講座邀請到「老屋顏」創立者楊朝景、辛永勝來分 享,從影視、歌曲認識老屋與都市景觀的關係。他們以古 都臺南府城為起始,從謝銘祐〈五條港邊〉歌詞中再現臺 南五條港與民間信仰;接著南下來到高雄,從電影《風櫃 來的人》中瞥見 1980 年代鹽埕埔區的繁華,並從滅火器 樂團〈高雄驛起飛〉聽見因著鐵路、捷運與輕軌建設讓城 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最後再北返臺北,透過小說與電視 劇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及旺福樂團的歌聲中,重溫中華 商場的記憶。講座最後邀請參與者用便條紙表達都市更新 過程時,對於新舊建築保存的看法:「時間的軸線上必有 取捨,但能保有故事的述說,才會令人難以遺忘」「某種 程度這也是歷史的現在式成長,⋯⋯,其實歷史是一起成 長的」
長期關注老房子容顏的老屋顏認為,許多不會在新建築見 到的元素,在今天都被「更好用」的元素所取代,但取代 不了它們所蘊含的歷史記憶。如何讓老房子與區域共存共 榮,是需要當代人們需要不斷溝通、價值思辨的議題。
上|民眾對新舊建築保存之意見(source:歐品妤)
中|參與者在便條紙上寫下意見(source:歐品妤)
下|老屋顏之分享(source:歐品妤)
聽說社子回來過
——農地、船屋與廟宇中的音景寫生
講者:劉星佑、陳漢聲(走路草農/藝團)
總是透過鏡頭之眼看世界?其實,也可以閉上眼睛,從聽 覺開始透過音景認識世界。但什麼是音景?居然可以用聲 音來寫生?本次活動由當代藝術團體「走路草農 / 藝團」
創團人劉星佑與陳漢聲策劃,帶領大家如同剝開洋蔥般, 一層一層聽見並採集社子島上的眾聲喧嘩,藉此描繪出我 們所見之景。
活動分為2部分,上半場帶領大家走讀與採集社子島之 聲:在居民與漢聲的導覽之中,帶領許多初次造訪社子島 的參與者,走訪皇宮戲院、經過柑仔店、廟宇辦公室的亭 仔腳的社交節點,最終停留淡水河畔,發現濕地生態環境 與特色的船屋。下半場則為「剪貼聲音」,星佑借用藝術 家馬諦斯的「剪刀拼貼」概念,將音景延伸到活動中,帶 領參與者圍繞白色長方形燈箱前。透過燈箱裝置將音景播 放出來,大家聽著這些聲音邊剪出「聽見」的風景,素白 燈箱在大家接力下,貼滿了繽紛的色紙。燈箱通電發光 後,如同幻燈片般閃爍著,呈現出這段旅程中五感所體驗 到的一切。這件作品完成後,也將成為社子島的一部分, 歡迎大家走進社子巧遇它!
上|皇宮戲院(source:劉修岑)
中|靈威公廟(source:何昱泓)
下|剪貼音景過程(source:李宜霖)
↓大家與音景成果合照(source:何昱泓)
COPYRIGHT PAGE
版權頁
台北村落之聲 vol.13
聽見台北的聲音 The Voice of City
發行人
總編輯
專案統籌
執行編輯
視覺設計
攝影
出版單位
地址
電話
官方網站
陳建華
陳建華
故事 StoryStudio 何昱泓
劉修岑
劉耘桑
陳智文、劉耘桑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68號17樓 02-2781-5696
www.villagetaipei.net